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中国的高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对于实践类课程,现行的讲授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点:一是实践形式化;二是学生自身的认识程度不够;三是实践理论的缺乏;四是师资力量的缺乏。造成了现有实践环节处于一个没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也没有相关的教师去指导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的状态。每年下发的实践表格也是一贯制的,很少进行改进和革新。造成中国的高教实践教学环节严重落后。

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外方法值得借鉴。其中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国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它包含专业研究、实验室、活跃的课堂学习、实习、实践、历险教育、合作、服务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方面内容。它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亲身体验中发生改变。具体操作中通过在学校建立起体验教育中心,专职负责体验教育的各种工作,同时对学生的体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形成理论,根据理论结果更新下一年的体验教育作业模板。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国外广受欢迎。

体验式教育有一系列理论模型,如郝伦体验学习模型、流畅模型、柯布尔模型等。在了解分析其他模型的基础下,同时考虑国内的实践环节形式化、学生认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不足、实践理论缺乏的现状,我们给出了国内高校体验式教育实践教学模型(图1)。为配合模型实施,我们还编写了体验式教育辅助系统,尝试解决高校中现有实践类课程存在问题,并在天津科技大学进行了具体实践。

如图1所示,实践教学模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前期任务准备阶段、具体体验阶段、观察思考阶段和形成总结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基础与准备,一个循环为一次体验教育的过程。每一次结束后都进行本次体验教育过程的归纳和总结,进而形成下一次体验教育过程的素材与模板。

对于前期任务准备,就是对实践环节中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准备并提出预期结果。无论是教师或者学生这个阶段的任务都非常重要。现有的实践教学中没有这个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提前考虑即将进行的课程。教师提供可能在具体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自我思考,促使实践目标达成。教师在本阶段完成学生所需文档资料的准备。包括学习内容检测表、实习基地证明材料、课程出现的共性问题、预测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出现问题的先行预案等内容。学生应对自己实践提出预期结果,教师要提示学生本人,目标的确立需要考虑自身长处与短处,目标应该是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在随后的具体体验阶段,当学生把出现问题与已有基础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或者当体验活动出现的事件和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相关联时,有目的的实践就发生了。学习变得流畅,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他们的学习目标。

实际运行中我们以问卷调查方式为起点,教师通过对所在领域最新信息进行补充和上一次体验教育实践的总结,编写网上问卷调查表,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同时还可以辅以其他多种形式,比如学生之间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思考。在汇总问卷调查表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上次的体验分析结果,进行本次体验相关文档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实践课程工作表,内容为学生应准备的材料和要达到的目标;2、学习合同,这里给出学生具体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实践内容,学习目标,评价方式。然后将以上内容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合同,了解了学习的目标,即将执行的任务,需要有哪些理论或原则被验证,同时在实践结束后将被如何被评价。

具体体验阶段为实践课程进行阶段,本阶段是学生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的学习阶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认知、感悟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实践、提升和运用的过程。学生与教师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新型关系,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合作学习的关系,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形成团队精神,增加使命感与个人责任意识。由于体验发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还能培养团队意识,这对于毕业后在社会中构造协调的人际关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此阶段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有自由去设计学什么和怎样学。通过每个人对过去的知识背景、经验与现有实践活动相互结合,与自我感知和技能综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个人体验,获得新的社会经验。当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生也会由于离开了熟悉的校园来到了生疏的体验环境,可能会变得犹豫和压抑,也可能发现在体验中由于与预想的不一致,产生了各种忧虑与失望。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学生尽快摆脱这种状态,帮助学生尽快建立自己的角色,让学生知道这一体验过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现实体验,伴以对目标的追求,会使每个学生开始具有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产生。为完成既定目标,学生开始主动学习、共同合作,得出属于自己的体验,并形成整体的团队意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总结并提高,形成自己独有的体验。

观察与思考阶段中侧重于学生将体验结果不断积累。学生通过具体体验得到丰富并且重要的体验,如果不进行记录,就会失去体验中最宝贵的认识,同时也无法形成抽象概念与总结。对于体验中出现的案例、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任务的进度等,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与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事实描述和体验思考的记录。记录内容应该包括具体的事件描述和结果描述。教师应强调此项工作不是为别人看而记录,应该是写给自己的,是用以帮助自己理解问题。通过及时记录这种手段,得到自己的经验,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记录中还可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任务、哪些理论或原则等待被检验。在本阶段还可能与具体体验阶段不断的循环,形成循序渐进的过程。观察思考阶段得出学生初步体验结果,通过尝试让学生进行超越自我的思考、获取自己独有的体验。这是体验式教育中区别于传统教育之处,通过记录体验阶段的具体事例和体验结果的总结,也为下一阶段总结阶段打好基础。在本阶段实施过程中,我们编写的辅助软件在这里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网络,学生将具体内容、具体场景等进行记录。需要记录的内容在辅助软件系统界面中给出提示,学生在提示下进行记录,形成了学生对体验的初步认识。此项记录为学生个人体验,不在最后的学生综合评价分数中占据分值。它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对于记录内容,我们不必过分强调每日进行,以免出现流于形式的流水账。另外教师通过在辅助软件中设置开放时间段,可以起到控制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内容记录的工作。

形成总结阶段要求学生对体验活动得出总结。和观察与思考阶段中注重学生自我体验,以学生为中心不同,总结阶段是学生展示自己体验成果的阶段,应以一个读者视角进行总结。学生根据具体理论知识,亲身的体验,配合观察与思考阶段的记录,完成最后总结报告的撰写工作。内容包括体验环节的概要、学习的目的、目标、完成情况,怎样完成、为什么完成、未来的展望,同时说明体验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总结出在有与体验相近的状况下将如何应对。总结中不但包括特殊事例,也应有一般性结论。

教师在总结阶段要控制好时间,保证学生在提交总结报告前有足够时间来思考上述问题。之后,教师还需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学生口头陈述、以及总结报告、体验单位提供的学生评语等材料,完成对学生体验活动的最后评测。

在此阶段教师也需要对本次体验活动进行必要总结,根据学生的总结报告,对共性内容进行提炼,形成下一期体验教育实践的素材,置入到体验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文档中。

体验式教育强调亲身经历,使学生摆脱课堂被动教学的方式。通过主动地了解、实际的体验,获得了对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这种用更实际和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素质培养,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了把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知识运用到实处,服务于社会建设的目的。

第2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校 职业精神培养 框架思考 五化并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01

Abstract Improve the five-year career spiri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raining effectiveness, in term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or "five measures for education", namely "culture system, the target level, measures of refinement, strict examination, summarizing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pattern or framework, or is the key.

Keywords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 career spirit cultivation; framework thinking; five measures for education

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实效性从哪里来?就实践的经验教训来看,培养系统化、目标层级化、措施精细化、考核严格化、总结科学化构成的“五化并育”格局或是破题关键,本文基于实践思考,阐述“五化并育”的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框架。

1 培养系统化

培养系统化,主要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是多部门、多学科、多主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育人事业。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作为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依存于特定的经济社会大系统,脱离了特定大系统就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①其职教模式的系统工程特质值得借鉴。就当下国内五年制高职校的办学体制而言,学校、企业、社会(家长、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是显性系统要素,各方人、财、物及育人理念、育人制度、育人策略、育人方式等相互激荡、相互融合,幻化生成关于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最宏观的育人生态系统,我们的现实主体――学校领导、系部领导、企业负责人、各科教师、各专业学生及其家长等就在这个系统里面“载歌载舞”。

预设国家政府的政策法规既定、社会行业的氛围导向既成,就学校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而言,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系统化表现为:一把手校长团结带领分管校长及校级部门负责人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协调一致地决策、督导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工作,力戒“事务主义”地偏离职教初心;系部一把手主任团结带领系部分管主任及专业教研组、教研室、工作室负责人立足实际、讲求实效、团结一致地执行、落实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工作,力戒“本位主义”地切割职教初心;学校系部校企合作部门及负责人团结带领团队战斗人员认真负地开展突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校企合作活动或项目工作;学科教师就自己的学科教学自觉主动的挖掘资源、创新办法、坚韧不拔地落实有关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教学目标;班主任团结学生家长教育班级学生脚踏实地、珍惜机会、点滴进取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高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这样一个系统,忌讳的是目标模糊、立场摇摆、形式主义、得过且过。

2 目标层级化

目标层级化,主要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体系,而非单一鹤立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鲜明特征是层级性,即由基础性目标、专业性目标、职业性目标组成的,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而抽象的螺旋上升样态。这样的目标体系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具体环节相联系,是一个“自然生成”的实践体系。

首先,人文素养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也是进一步培养从而成为更高基础的具体培养目标。五年制高职学生已经接受了9年义务学校教育及初级广泛的家庭社会教育,累积的人文素养及行为习惯不可避免地成为职校生活的素养前提。五年制高职校继续存在、虽有所损益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及德育管理工作,抱持良好愿望打造职校生应该具备的更高层次人文素养及行为习惯,成就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基础性目标。其次,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色化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划标志――专业理论、专业实训、校企合作、技能竞赛――使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理论课教学、专业实训课教学主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校企合作、技能竞赛则进一步强化或初步检验淘选这种素养和能力,综合成就的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特色专业性目标。最后,敬业美德或敬业精神是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终极目标。学生经由常规德育、常规教学的确定性教育培养,再经由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的非确定性磨砺锻造,其中行为习惯、素养、能力反复熔化、几经融合,最终使学生参差不齐地具备了“职业人”资质,这样的一个结果,就职业精神培养而言,成就了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职业性目标,也是职业学校能够达到的职业精神培养的最高目标。

3 措施精细化

措施精细化,主要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方案举措的制定和落实要精心细致,本着实践精神和实践原则,在做得到的范围内,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面、每一个预期效果、每一个方法手段,都尽可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精细化的哲学依据是实事求是及实践第一。

不忘终极目标,着眼具体目标,措施精细化主要表现为:(1)常规德育环节以学生人文素养外化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工作目标,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学生常规管理中、学生干部培养使用中、德育活动开展中等,都应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周密、方案可行、过程可控、效果可期。(2)常规教学环节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及专业能力为主要工作目标,在学科教学资源挖掘方面、在学科教学目标设置方面、在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方面、在课堂教学效果估测评价方面等,在充分尊重学科教师首创精神的前提下,都应有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评判,要摒弃“我们这里只负责专业教育”②的态度和做法。(3)校企合作合作环节以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检验和实践提升为主要工作目标,在相关活动的组织开展中、在学生企业实习的组织安排中、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进退取舍中,要努力做到教育宣传到位、组织实施严密、管控分歧有效、权益保护有力、效果评价及经验总结客观公正。(4)技能竞赛环节以学生职业精神全面展示和升华为主要工作目标,应该在承认“精英化”培养的基础上,理直气壮地较高标准地组织实施。在赛前、赛中、赛后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各个工作细节中都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规范、预期及意外管控,要思考到位、规划到位、落实到位,要努力克服随意任性的工作安排或工作指导。

4 考核严格化

考核严格化,主要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效果检验要立足长远、不忘初心、坚持原则、坚守标准,要敢于并善于做“恶人恶事”。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具有明显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要想取得实际效果,就得有点滴进取的精神和意志,对待效果检查或验收,就得有严肃严格的态度和作风,就得做到“执章必严、违章必究”。

具体而言:(1)常规德育考核的严格性,主要是对学生的德育考核结果要严肃对待、严格按标准执行奖惩,对于德育考核不合格或问题严重的学生,学校、系部、班主任、家长要协商一致地“治病救人”,杜绝不了了之、无原则迁就或“徇私枉法”。(2)常规教学考核的严格性,主要是对学生在校常规学习效果的严格考核或评价,关键是探索实现切合实际的“教考分离”,杜绝“自行出卷、自行考核、自行阅卷、自行评判”的无效考核模式。(3)校企合作考核的严格性,主要是基于严肃、公正、透明的校企协议,由校企双方(最好引进第三方甚至第四方,比如政府、行业协会、家长等)栏窨己搜生合作过程中的表现、成效、问题等,作出带有继往开来性质的客观评价,杜绝“无考核”或只交材料的“无效考核”。(4)技能竞赛考核的严格性,主要是基于“精英化”教育培训的现实考量,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地考核参赛学生的过程行为及思想觉悟,严格执行退出机制,杜绝以“大赛成败论英雄”或“一个奖牌遮百丑”的评价恶习。

5 总结科学化

总结科学化,主要是指五年制高职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既要有实践探索,也要有理论思考,要重视针对性科学研究,围绕“合规律、合目的、合利益”三原则进行经验总结或教训反思,推动职业精神培养“从经验型向科学型、从专门化向专业化”③转变。合规律,即符合职业精神培养的教育逻辑;合目的,即符合职业精神塑造的“初心”;合利益,即符合最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诉求。

首先,要进一步增强总结意识。无论是职业精神培养的哪一个方面、哪一个环节,总会有好的做法和经验,也免不了会有失败和教训,后续的培养工作必须在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前行,没有总结会迷失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事业健康发展的科学逻辑。其次,要进一步鼓励总结行为。对职业精神培养的总结免不了要说长道短、扬长避短,免不了要与传统培养惯性相冲突,不能因为害怕丢面子、伤感情或惹是非而回避总结,也不能避重就轻、似是而非或无关痛痒的瞎总结,应该实事求是、正大光明地进行科学总结。第三,要进一步提升总结能力。总结是需要技能技巧的,总结能力或本领是需要不断提升的。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总结能力突出表现为:对总结时机的把握能力、对总结角度的选择能力、对总结方式的创新能力等。第四,要特别关注总结效能。总结不是为了做事有交代,不是为了做事留痕迹,更不是为了各种创建准备验收材料,从根本上讲,总结是为了更好更快推动后续工作。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总结,必须保持清醒的、一贯的提高后续培养工作效能的良好愿景,坚决摒弃好高骛远、天马行空、与当下及未来实践缺乏足够相关性的总结习性或做派。

注释

① 励效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济解释[J].职业技术教育,2016(13).

第3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为确保我区“五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和国家“五五”普法验收,根据、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组织开展“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通知》和《全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精神及自治区法治办关于印发《全区“五五”普法总结验收方案》和《全区“五五”普法验收考核内容》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全区“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全面检查验收各乡镇、各部门“五五”普法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我区“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全面贯彻落实,为继续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各项工作,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创建“法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标准的原则。要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对五个重点对象五年来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知识、自治区地方性法规知识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考察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要严格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不弄虚作假,把过程考核与效果评估相结合。

2、坚持学用结合、保证质量的原则。在总结验收中,要本着学用结合的原则,考察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是否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重点考核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是否提高,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是否转变;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及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素质是否提高,是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严格执法;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是否养成,各类学校是否开设法制教育课,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的法制教育运行机制是否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法用法及掌握与本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依法经营、依法生产、依法管理的水平和依法治企的能力是否提高;村(居)干部、城乡居民、弱势群体的普法教育措施及服务措施是否落实,依法办事的意识是否增强。

3、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考核、层层负责的原则。各乡(镇)、街道负责对本区域内村、组、社区干部学法用法,村(居)民法制宣传教育及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组织验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区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组织验收;区发改局负责对全区所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及依法治企工作组织验收;区直各部门负责对所属单位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组织验收;区法治办负责对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五五”普法工作组织验收。

三、检查验收内容

对自治区、市、县(区)“五五”普法规划及相关配套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对区普法依法治理年度工作安排(要点)落实情况;对自治区、市、县(区)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安排部署的其它专题或专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完成情况。着重检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的领导作用发挥情况和机制建设、带头作用发挥情况。主要检查:

1、党委(党组、支部)、政府将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听取情况汇报,组织检查视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办公设备,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每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总结和研究部署年度工作。

3、制定了本乡镇(街道)、本部门“五五”普法规划,每年制定工作计划和要点,年初有部署,年内有检查,年度有总结。

(二)普法教育

普法教育的措施、形式、阵地、效果、队伍等情况。主要检查:

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法办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针对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及宗教场所的不同特点,制定实施意见,召开启动会议,广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大力推进“法律七进”活动。

2、贯彻落实《中组部、、司法部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律知识培训制度;领导干部有专门学法笔记,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年至少撰写1-2篇学法体会或调研文章。

3、贯彻落实《中组部、、司法部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学法用法和进行依法行政培训的意见》,制定相应的意见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年度组织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并将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任职、定级、晋升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组织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每年组织专业法知识考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考核的)要有学法笔记,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年至少撰写2篇学法体会或调研文章。

4、贯彻落实《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相应的意见或实施方案;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得到加强,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工作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中小学校建立法制辅导员,聘请法制副校长,工作职责明确,每年学校组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5、贯彻落实司法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意见》,制定相应的意见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企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职工法制教育、法律顾问等制度。每年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法律知识考试。企业经营管理者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30学时。

6、对村(居)干部、城乡居民学法内容年度有计划、有安排。城镇开展经常性的“法律进社区”活动;乡村开展经常性的法律宣传活动,建立村(居)民法制教育阵地,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流动人员的法制教育有计划、有安排、有要求。每年在流动人员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7、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大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参与“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积极参加和搞好“严打”整治斗争、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法制宣传通讯员队伍,积极向《*日报》、《法治新报》、《*普法网》等媒体投送稿件,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参加全区开展的法制宣传活动。

8、加强法制宣传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法制宣传通讯员队伍、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各支队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三)依法治理

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的规划、措施制定和落实情况,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示范单位创建、突出问题的综合治理效果等。主要检查:

1、党委、政府建立法律顾问或法律咨询制度,实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2、司法和行政执法机关实行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通过建章立制,规范行业行为,强化行业监督,把各行各业的行为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3、贯彻落实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应的意见或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四民主、两公开”等制度落实,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培训;村三级治保网络和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健全,治安防范工作落实,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稳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4、积极探索城镇社区依法治理,不断提高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咨询。

5、积极开展企业依法治理。企业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行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

6、积极开展依法治校活动。建立健全依法治校规章制度。实行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

(四)保障措施

“一把手”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人员、经费、教材、制度、法治监督等是否落实。主要检查:

1、全区普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到位,主管部门做到专款专用;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行建章立制,以制度规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监督检查制度。围绕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标及时组织检查,抓好工作落实,对“五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区人大对“五五”普法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听取汇报,进行审议,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视察检查。

(五)基础工作

主要检查普法对象普及率、依法治理开展面、公共法、专业法普及面。全区重大活动的组织,调研信息报送,图片、文件等普法资料的归档情况,普法对象、普法机构的底数是否清楚等。

(六)工作成效

主要检查创造性地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有没有提高;能否及时发现和培养各类先进典型、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做法;普法依法治理整体或单项工作成绩是否明显,有没有得到上级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执法、用法、守法环境的满意程度。

四、方法步骤

(一)方法

1、总结验收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听汇报、查阅相关档案资料、重点抽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抽样调查、问卷检查、考试、组织评估和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

2、验收实行百分制。70分至79分为合格,80分至89分为良好,90分至100分为优秀,70分以下(不含70分)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要认真组织补课,直到复验合格为止。各乡镇、各部门的验收考核分值将作为评选“五五”普法先进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4月16日至4月20日)。区法治领导小组制定全区“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实施方案和验收标准;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成立全区“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领导机构和督查验收工作组。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乡镇(街道)、本部门实际制定考核验收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做好自查和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4月25日前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上报总结验收方案。

2、自查阶段(2010年4月20日至4月30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方案的W要求,结合本乡镇(街道)、本部门实际,认真进行自查,查漏补缺,及时整改。4月30日前上报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和《“五五”普法工作自查报告》。

3、督查整改阶段(2010年5月4日至5月20日)。区“五五”普法领导小组成立两个督查组,分别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带队,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在此期间对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单位)“五五”普法工作及检查验收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限期整改。区法治办于5月20日前向自治区、市法治办上报全区《“五五”普法工作总结》和《“五五”普法工作自查报告》。

4、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区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完成对乡镇(街道)、部门(单位)的检查验收工作。区法治办于6月20日前向自治区、市法治办汇总报送《*区“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报告》,做好迎接自治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验收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舆论宣传。区新闻中心要配合“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报道方案,深入报道我区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大力宣传报道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的典型事例。区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乡镇、各部门采取措施,利用各种宣传资源,广泛宣传依法治理的各项工作。

(二)切实加强对“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的指导。司法局要成立专门组织,抽调得力人员,指导各乡镇、部门(单位)做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各项准备工作,收集整理资料,及时总结“五五”普法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切实做好“五五”普法成果展示。

1、设置“*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果展”,展板分别设在区委前院和区政府门口,展板内容实行分工承办。展板要图文并茂、新颖,形式多样,体现出普法宣传、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公正司法等内容。

区委前院展板:

设置全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基本情况及“法律六进活动”的展板(由区司法局、法治办负责承办,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配合);

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人武部、法检两院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情况的展板。(由区委办、宣传部牵头承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组织部、纪检委、法检两院配合);

设置公务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情况的展板(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承办);

设置区属企业经营管理者学法用法,依法治企情况的展板(由区发改局牵头承办,相关企业配合);学校法制教育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方面的展板(由区教育局负责承办);

“法制县(区)”、“基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示范社区”及“诚信守法企业”等基层创建活动(由区司法局牵头承办,宣传部、发改局及有关乡镇、部门配合)

设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打”整治斗争,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展板(由区综治办牵头承办,区发改局、区公安分局、工商*一分局、二分局配合);政府门口展板:

设置全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基本情况及“法律七进活动”的展板(由区司法局、法治办负责承办,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配合)

乡镇及有关部门展板:

区发改局、工商*一分局、国税局、区公安分局与国土资源分局等行政执法部门各自负责承办关于本部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情况的展板;

区农牧局、水务局、林业局、卫生局、文体局等部门负责承办关于农业、林业、卫生、文化市场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贯彻实施及本系统职工学法用法情况的展板。

财政局、交通建设局、民政局、统计局、审计局、计生局分别负责承办关于《交通道路安全法》、《统计法》、《审计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及贯彻执行情况和本单位职工学法用法情况的展板。

区法院、检察院负责承办司法人员学法用法及公正司法方面的展板;县妇联、团委联合承办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青少年维权”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展板。

区工会负责承办企业职工权利保障、农民工法律知识培训、依法维权等方面的展板,街道办事处负责承办社区、居委会干部、社区居民学法用法及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四个一”建设情况的展板。

区宗教局负责承办“法律进宗教场所”、宗教界人士学法用法、“民族团结季”开展情况的展板。

各乡镇分别负责承办本辖区内乡、村、组干部学法用法,农民学法用法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展板。

2、编排录制“*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专题片”。由区委宣传部和区司法局联合承办,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密切配合录制。

3、在《*日报》、《新*报》刊登“*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专版”,由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各部门配合提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法治建设方面的素材。

4、由区司法局拟定法治宣传标语内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制作悬挂横幅、标语及有线电视滚动宣传标语。

(四)切实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

一是做好五个重点普法对象工作的回头看。5月底前举办区委理论中心组法律知识讲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大讲堂。由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组织实施。

二是做好“法律七进”工作的回头看。司法局、发改局5月底前要开展一次“法律进企业”活动。

三是做好法律知识考试工作。6月底前组织全区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司法局、法治办要做好试题的印制、考试的具体安排、阅卷工作。

第4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各单位认真组织实施《规划》和《决议》,努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部署,今年是检查验收年,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决定在2012年对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贯彻执行“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为保证此项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深入扎实地进行,现制定《**区“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方案》,请各街乡(地区)、各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客观地检查、总结“五五”普法以来的工作情况,正确评估五年来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全面贯彻落实,为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依法治区进程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工作原则:

“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加强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检查验收工作。

2、注重突出重点。在全面总结验收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考核项目,对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3、坚持求真务实。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掌握了解真实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4、加强协调配合。法制宣传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主动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街乡(地区)、系统、单位的积极性,将街乡(地区)、系统、单位的自查与全区检查有机结合起来。

二、验收依据

1、中共**市**区委、**市**区人民政府转发的《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2010)》(京朝发14号)

2、**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印发的通知》(朝常发5号)

三、组织领导

1、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总结验收工作,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同时成立区检查验收考核工作小组,对街乡(地区)进行全面检查,对区属行业系统进行重点检查。

2、各街乡(地区)、各系统、各单位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负责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总结验收方案和组织协调工作。

3、根据《方案》确定的责任制,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办公室和区委宣传部负责收集汇总区级领导干部法制学习情况;区委组织部和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汇总全区处级领导干部法律培训情况;区委政法委负责检查总结政法系统的法制培训工作情况;区政府法制办负责检查总结行政执法机关法制培训工作;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负责检查总结全区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工作;区国资委负责检查总结国有企业的法律培训工作;区教委负责检查总结中、小学在校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团区委、区未委会等部门负责检查总结社会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区流管办负责检查总结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工作;区委社工委、农工委配合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对各街乡(地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区委区政府各部、委、办、局(处)、公司,各街乡(地区)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检查总结本部门机关干部及下属单位干部群众和本地区社会单位的法制教育工作。

四、验收内容

1、“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宪法等国家基本法律、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及民生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情况(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工作制度、普法经费、档案资料、调查研究等);

2、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情况(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居(村)民、流动人口);

3、“法律六进”活动开展情况,专兼职普法队伍及法制宣传形式和载体(档案资料、基地建设、宣传形式等);

(来源: )4、推进地方、行业、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情况(“民主法治村”的创建、社区民主法治建设、行业系统的依法管理);

5、普法工作社会成效(普法文件、资料整理归档、信息反馈及开展理论调研情况);

(详见附表:《**区街乡(地区)“五五”普法验收内容和标准》、《**区行业系统“五五”普法验收内容和标准》)

五、验收办法

l、对街乡(地区)检查。街乡(地区)的验收考核

工作采取街乡(地区)自查测评与区检查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街乡(地区)自查测评的基础上,把43个街乡(地区)分成若干小组,集中听取汇报。

2、对区属行业系统检查。区属行业系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考核标准进行自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单位自查情况,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协调确定抽查单位,进行重点检查。

六、验收步骤

总结验收工作从3月份开始,共分四阶段进行。

1、基层自查阶段(3-4月中旬)。各街乡(地区)、各系统要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总结验收的具体方案,采用听取工作汇报、试卷测评、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自查工作,总结经验和成绩,树立典型,查找问题和不足,改进工作。自查报告于4月底前以书面和电子文件形式报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2、区级检查交流阶段(4月下旬-5月上旬)。由区领导带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对全区43个街乡(地区)进行全面检查,对行业系统进行重点抽查。要求党政主要领

导亲自汇报,要有多媒体展示,档案资料要规范齐全。

3、接受市里检查阶段(5月中旬-6月)。在基层自查和区级验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并由区政府向区人大作工作报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4、总结表彰阶段(9月—2012年底)。在全区总结验收考核的基础上,根据考评结果及推荐意见,评选出区级“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推荐市级先进集体和个人,并适时召开全区“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为启动“六五”普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七、工作要求

l、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检查验收工作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五五”普法工作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环节,各级党委、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党委“一把手”负总责,主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具体抓,切实把“五五”普法验收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专题研究,落实责任。各级法制宣传教育办事机构要根据本工作意见,联系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总结验收工作方案,及时向党委汇报,并在总结验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组织实施工作。

2、实事求是,保证质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要按照“五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确定的目标要求,严格按照检查验收标准,深入细致地开展检查验收,保质保量地完成检查验收任务。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街乡(地区)、各系统、各单位要结合总结验收的要求,按照区“五五”总结验收的工作部署,同步进行。

第5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目标管理;中职体育教学;原则

增强和发展学生的体质、健全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是当今中职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管理中职体育的手段有很多,各个学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体育教学的科学性、长期性、专业性和创造性等方面都契合目标管理的基本条件,本文就是在体育教学的管理中应用目标管理的一个简单尝试。

一、中职体育教学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指在组织内员工自上而下地、积极参与确定工作目标,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管理办法。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管理是指在中职学校中校级领导、中层管理者和体育教师一起协商,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共同决定各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学校工作、监督、检查和奖励的标准。它的特点是:高度重视学校中人的因素,是一种把体育教师的个人需求与学校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将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有机结合,管理有效地将学校目标分解到部门目标最后到教师个人目标;控制的重点在目标实现的能力上,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比通常管理方法的监督的成分很少,减轻被管理者的对抗情绪。

二、中职体育教学管理的一般状况

在现实的基层的中职学校中,各种不适应体育教学特点的管理方法长期存在,这对于体育学科的发展构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管理等同于其他学科管理,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以身体运动为主,以室外教学为主,这些特点跟其他学科有本质的区别,体育课是笑声和汗水的结合,能做到表情严肃、悄无声息是对体育课本质的亵渎,管理体育课要有别于其他学科,应该根据体育课特点和本质进行。其次,忽视体育教学艰辛取得的成绩,中职阶段,学生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已经接近尾声,学会运动技能、提高的体育成绩难度很大,在通常的管理方式中常常会忽略这些成绩,长此以往就会降低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再次,管理等同于管制,一些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管理中行政命令色彩浓重,个别学校的管理长官意志表现相当严重,不切合实际对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提出各种要求。最后,管理不尊重体育教师成长规律,体育教师的职业生涯漫长又艰辛,新入职的教师缺乏经验但富于主动性,快退休的教师体力不支但经验丰富,一些中职学校的管理实行“一刀切”往往既打击了年轻教师的主动性又忽视了老教师的经验。

三、中职体育教学目标管理的建议

1.体育教学目标管理的实施原则。首先,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实际的工作目标,轻则影响工作进程和成效,重则使目标管理失去实际意义,影响学校发展大局。其次,督促检查必须贯串始终,作为管理者,必须随时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再次,执行标准控制必须严肃认真,既要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要把执行标准和工作程序控制预定范围。最后,考核评估及时、到位,考核、评估、验收工作必须按照目标管理方案或项目管理目标,逐项进行考核并作出结论,真正达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

2.体育教学目标管理的程序。体育教学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为各级目标的设置;第二步骤为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第三个步骤为总结和评定成果。在第一个步骤中,校级领导根据学校的实际和长远目标,在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学校体育工作发展总的预定目标;中层管理者根据总目标分解和调整成体育教学相关的分目标;体育教师针对总目标和分目标制定自己的目标,个人目标与分目标和总目标协调一致,促进学校工作总的发展;各层级对目标进行充分讨论,最终敲定目标。第二个步骤是目标实现的过程,管理重点在于结果如何,强调体育教师的自主、自治和自觉,用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第三个步骤中,总结和评估时体育教师首先进行自我评估,然后校领导和中层管理者一起针对目标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进而进行奖惩。同理,校领导层和中层管理者接受另两个群体的评估,并适当进行奖惩。本轮目标管理完成后可以按照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下一循环。

3.实践中体育教学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目标管理是一种脱离传统管理观念的新的管理制度,它借助全体教职工的政治觉悟,事业心,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以及个性的需要。动员全体体育教师为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确定目标、指定措施、事教学实体内部富有成效的管理体制。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会出现各种常见的困扰,根据笔者的经验,建议做好如下解释工作:首先,应明确体育教学目标管理是学校、体育教师个人发展统一的最佳途径,不是约束体育教师自由的铁链。其次,体育教学目标管理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推动各方面工作而采取的自我控制、自主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再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可以作为考核和评定工作的依据,对体育教师日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最后,目标责任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管理完善自身教学、提高个人素质、积累经验、为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玉成.《试论体育教学的目标管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第6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 工作日志 作用

一、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概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和《中共福建省教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通知》(闽委教宣〔2010〕17号),进一步提升本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福建各高校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而建立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内容。

各高校结合实际编印《辅导员工作日志》,每位辅导员人手一册,每学期发一本。日志印制有辅导员个人资料、学期工作计划、每天工作记事、学期工作总结等。每个辅导员针对每天深入学生的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工作的体会、认识、经验和收获等为工作日志的主要内容,实行一天一记载。

二、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的作用

“面向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日志》制度,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而且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笔者认为,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方便查询,总结规律

通过辅导员工作日志这一记录载体,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生工作的周期性规律,进而对学期工作进行通盘考虑。和很多工作一样,学生工作本身也有周期性,尤其是常规工作的周期性非常明显。如补考、重修、贫困生助学金评选等一般都会在每学期开学初安排;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等一般都会在每年的九、十月份进行。对于刚参加工作一两年的辅导员来说,则可以借助日志“每天工作记事、一天一记载”这一特点,记录每天每月具体工作,方便以后的查询,摸索学生工作开展的规律,从而逐渐做到对每月每学期工作事项和流程了然于胸,从而提前做好工作规划。

(二)反省不足,对比提升

“《工作日志》作为一种个人写作文本,具有不同于日记和记录的特殊性,它通过个人反思性的记录,对于提高职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辅导员工作日志中不断总结、反思,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改进。同时,也可以将先前的经验教训反馈到接下去的工作实践当中,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辅导员工作技能和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三)成效追踪,自我检验

辅导员工作日志的特点之一是对同一事件或工作对象的记录具有连续性,这就可以帮助辅导员对工作成效进行追踪,并很好地进行自我检验。以与学生谈话工作为例,通过辅导员日志,可以发现学生在谈话过程中的改变和进步。“辅导员日志可以记录同一学生多次谈话的全过程。一段时间几次谈话之后,通过辅导员日志的总结,老师会发现谈话的效果和学生的改变,也能发现学生出现的新问题。”

(四)制订计划,明确目标

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有利于制订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在辅导员工作日志中有制订学期工作计划的内容,通过制订学期工作计划,以计划为学期工作目标,有的放矢,增强工作动力,更有利于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还可以在学期末对照计划,检验学期工作完成效果,以进行自评。

(五)撰写总结,指导工作

做好工作日志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撰写学期工作总结,进而对日后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辅导员借助日志,对学期工作进行系统回顾和梳理,进而撰写出学期工作总结,在对学期初制订的工作计划进行检验的同时,也可以为下学期的工作提供经验和参考。

(六)绩效考核,客观评定

工作日志是科学有效考核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它可以“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辅导员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辅导员的工作纷繁复杂,如果仅凭客观印象、辅导员自评等定性方法,会削弱考核结果的公正性。而借助日志中的量化记录,可以客观评定辅导员工作量及工作成效。通过定性和定量考核的有机结合,使考核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考核指标设计更加合理。

(七)经验推广,整体提高

高校定期收集、检查辅导员日志,不仅可以作为直观评定辅导员工作绩效的一项依据,更重要的是可以挖掘出辅导员工作的先进经验,在辅导员中间交流推广,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系部或学生处等上级管理部门应给予积极的反馈,把日志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一方面通过日志发现问题,指出不足,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日志肯定工作中的创新,提取经验,分享推广,以此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技能。

此外,通过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工作的成就感。

总之,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是将辅导员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日志化的一种工作管理模式,是辅导员工作精细化落在实处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考核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依据。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可以进一步推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如果用心做好此项工作,就会从中受益并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中共福建省教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的通知.

[2]田庆军,王哲.高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浅析[J].高校辅导员,2010(03).

第7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考 体育测试 成绩 评析

青海省体育加试是根据“青海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体育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中的考试要求与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考试。 体育加试的径赛项目使用手动计时器对其进行计时,而田赛项目则采用人工测量 。体育加试成绩数据是作者从青海省考试管理中心获取,分析青海省2007体育加试基本情况,对青海省体育加试考生进行全面了解,并试图发现体育加试过程中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完善我省高考体育测试工作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7 年我省实际参加高考体育测试的考生共 635 人,比去年增加了268人,增长36.6% (报名人数732人,缺考97人)。

1.2研究方法

采用SPSS统计分析对 2007 年青海省体育高考测试数据库中的报考人数、性别及测试成绩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和近年青海省高考体育测试数据库进行比较。

2结果分析

2.1青海省体育加试考生报考情况分析

2.1.12007年青海省报考体育人数总数为732人,其中女生为 180人,男生为552人 ,比去年增加了268人,增长36.6%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及体育相关娱乐活动的增加,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时间也增加了,学生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素质较好,使得近年报考体育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另外,近年来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方面素质要求的逐渐变高,报考体育同样增加了竞争的机会。

2.2青海省体育加试成绩的分布情况

2007年青海省体育加试的办法和往年大概相同,同样是考五个身体素质项目。总分为100 分, 每项满分 20 分; 女生考试平均总分X=67.56,S = 10.365。男生的平均总分为X=68.9,S =9.672;经t检验p > 0.05 ,这说明青海省体育加试男女生考试的标准是合理的。

五项测试的区分能力一般,因为区分度值在0.27-0.55之间,区分能力最好的是女子原地推铅球D值为0.55,区分能力最差的是男子800M跑的D值为0.27。五项测试的难度在0.15-0.24之间,其难度相对较小,男女难度相对大的是立定跳远,男女P值为0.24,难度最小是女子100M跑和男子原地推铅球。为何如此,笔者觉得: 从1986年开始青海省体育高考身体素质考试项目一直就是这五项,多数考生为应付考试,单独在这五项上下苦功夫,导致考试的难度降低,考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体育专业的考生高考时文化课水平要求较低,许多考生看考好学校无望,文化课又还可以就“半路出家”,转为训练体育能让自己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是极其有利的,可是也有一些弊病,专业素质较差的考生,在专业素质方面是个严峻的考验。

反映考生力量素质的项目是原地推铅球项目,女生为11.32,男生平均得分为11.5,通过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反映考生速度耐力的项目是800Μ项目,女生为11.2,男生平均得分为12.63,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反映考生速度素质的重要项目是100Μ跑项目,女生为12.65,男生平均得分为10.51,通过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反映考生灵敏素质的重要项目是5Μ三向折回跑项目,男生平均得分为6.87,女生为13.69,通过t检验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差异p

3小结

3.1小结

(1)作为考试评分标准,男女生成绩得分不应该有显著差异,但是同类素质项目男女生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

(2)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可以通过五项素质代表各自素质的基本属性和特征,考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来,这些指标作为测试身体素质的是有效的。

(3)考试采用了人工计时和测量,对考试的客观性和精确性有一定影响,而且人工计时和测量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人力,重点是有些人为因素不能有效排除,从而使得考试的精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影响较大。

(4)青海省高考体育加试从 1986 年开始将全体考生集中在一个点,从考试总分统计结果表明,成绩的分布基本上呈正态分布。通过t 检验男女生的总成绩平均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男女生的5项素质总分均值和专项成绩均值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刘涛等. 体育统计学[M]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36.

第8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第一部分:教科室的工作职责

教科室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育研究机构,它与学校的教导处、德育室并行,负责管理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向校长负责,它所布置的工作任务是行政性的,全校的教职工应认真执行。

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和实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收集国内外教科研、教学管理工作的情报,为校长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服务。

二、开展对学校课堂教学动态和改革方向的研究与指导工作,编拟学校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和校本课程标准,并指导改革的实验与推广。研究与编写教育的教学资料,汇编教学、教改经验和动态资料;负责研究拟订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建设计划和相应的学具、教具标准。

三、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课程教材方案实施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并承担学业评价的改革与实施工作,指导各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承担教学、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建立对教育教学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组,组织各教研组、课题组认真开展教科研活动。

五、收集教科研成果并进入档案。为教师考核、职称评定,为推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提供准确详实的事实材料。为校长对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供依据。

六、组织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探索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改革效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

七、主持学校现代技术教育工作,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和运用。

第二部分:教科研制度

1、 领导定期研究和亲自承担课题制度。学校领导每学期要针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三次例行研究,要亲自承担或参加一项课题的研究。

2、 校内教科研组织和网络制度。

成立有主管领导负责、有专职和兼职人员组成的教科室;建立顾问团和教科研骨干队伍,骨干队伍由教研组长、省级、市级、县级和校级重点课题负责人组成。教科室下设校级优秀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委员会。

3、 教科常规工作制度。

(1)学校有近期、远期科研工作计划。 近期:(学期、学年科研工作计划); 远期:三年以上科研规划。

(2)教科室负责对校级以上课题的管理,具体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3) 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集和编发教科研简报。

4、履行各级教师职责,承担和参加科研课题制度。 所有教职员要承担或参加一项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

5、教研组长承担科研课题制度。

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要亲自承担本教研组和年级组的科研课题并将本组课题加以分解,合理分工给本组教职员,并负责本组各子课题的管理。

6、课题的申报、认定制度。 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认定。

7、教科室对各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指导、进行验收评奖。 由教科室负责对各项课题组提供服务与方法指导,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发放教科研信息。

教科室负责对各项校级以下课题的验收与评奖。

1

8、承担课题计入工作量并列入年终考核项目制度

(1)45岁以下的教师,每学年要有科研课题,要有阶段性成果或课题的总结性论文作为学年末评为优秀等级教师的条件之一。

(2)45岁以上的教师,每学年要系统总结教学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学年末完成3000字以上的某一侧面的教学经验总结。有总结作为学期末考评为优秀等级的条件之一。

(3)重大科研成果、论著(在市级以上书刊及教学经验总结、区级学会论文一等奖、市级学会论文二等奖以上、省级三等奖以上及部级三等奖以上),学校将其作为推荐区级以上先进教师以及晋级职称、奖励工资的重要条件之一。

9、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审、展示和推广

每年12月召开校级科研成果报告会。通过报告会的召开,总结经验,展示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交流信息,开阔思路,同时给教师提供发表自己成果的机会,并推荐、表彰优秀教科研成果。

第三部分:课题管理办法

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活动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做好课题的管理工作。

1、选题:

(1)选题必须有价值;

(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4)选题要新颖且有独创性;

(5)选题要有可行性;

2、申报: 每项课题的承担者首先要向教科室申报所研究的课题,然后由教科室对各项课题进行审批、认定。

3、审批: 教科室根据上交的课题,逐一审批,避免课题的大而空、重复性、无创新、难完成等问题。

4、对已确定下来的国省、市、区级课题,课题承担人要写出论证报告。论证报告的内容有:

(1)课题名称 。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研究本项目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 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5)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和科研手段等。

(6)课题研究计划(计划要具体,能操作,有日程安排)以及审批部门要求填写的其它内容。

5、开题:

课题开题工作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科室与课题组共同完成。

(1)课题承担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并准备好以下材料方可开题:课题的立项通知、课题的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总结。

(2)开题过程:宣读立项通知、课题背景介绍、介绍课题方案、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小结、课题咨询与论证、开题会总结。

(3)课题开题应视其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所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均应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报上级部门。

6、课题实施:

由课题组组长(或指定主研人之一)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主研者和参研者均应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承担一定的任务,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做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7、课题进展报告登记:

学校教科室负责对不同各级科研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认真登记。登记表由教科室统一印制。每次登记应填写阶段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两份报市、县教科室备查,一份学校教科室存档。  2  

8、结题管理:

(1)课题结题时,学校教科室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报告及有关材料会商,确定结题验收方式(含结题验收、专家通讯鉴定、结题鉴定会三种形式)。

(2)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工作过程总结、阶段总结)、课题研究报告(主要技术文件、论文或专著)、课题研究(实验)效果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课题经费使用情况。

(3)成果鉴定主要分为两部分:

资格鉴定: 根据成果是否是教育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创新,科研成果分为:

①无新意、仿效

②略有新意、说明、具体化

③有新意、补充、发展

④首创、全新

综合评价: 既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根据成果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给予综合的价值判断。

9、档案管理:

课题研究建档管理:

(1)计划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工作计划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课题进展报告登记册、研究报告、成果报告、经验总结、论文或专著、结题验收有关材料(申请报告、鉴定会议记录、鉴定会议证书等)

(4)成果推广应用阶段。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

(5)成果获奖材料。

学校教科室责成课题组建立课题研究档案,并在结题后妥善管理。课题负责人应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档案材料各一份:教育科研项目立项申请书、阶段研究工作小结、方案修订情况、终结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课题进展管理手册、鉴定结论及其证书、落实情况、研究经费决算报告。注意加强对档案及成果的保密工作,在成果正式公布之前,应给予保密性保护。项目研究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应作为评审表彰优秀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

10、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1)年初(或学期末),各课题组根据本课题年度中心工作提出本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的目标、任务、要求等做同意安排,并按计划内容要求将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课题组工作年度(或学期)计划内容应是课题研究整体工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年终(或学期末),各课题组应对全组一年来(或学期末)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认真填写工作登记表,一式三份交教科室。

(3)课题组的年度(或学期)科研工作计划内容在年初(第二周内),年度科研工作总结及阶段工作登记表在年终(最后一周内)交教科室。

11、奖惩制度:

(1)凡不按上述办法进行的科研课题研究,学校和市、区教育科研部门不予结题,对其研究不予行政认可,评职称晋级不得填报有关内容。

(2)凡承担校、县、市等级课题的主研人员,在规定期限未完成任务或结题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同时不得申请新课题;凡完成任务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科研补贴。

(3)教育科研作为教师评职称、晋级、评优、送培各级骨干教师的必要条件。

12、经费管理:课题经费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统一管理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评审标准

1、思想性

(1)成果选题和立项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面向”精神。

(2)结合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实际,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2、科学性

(1)论点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经科学抽象产生;表述准确明白;要相对系统完整。

(2)论据真实可靠。典型充分,新颖稳定。论证严密,符合思维规律性。

(3)对实验和调查结果的处理要实事求是。

(4)研究方法科学、严谨,资料详实、数据充分、逻辑推理和统计分析正确

3、创新性

(1)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教育理论,对原有理论提出补充修正。并提出新的例证。较好地反映作者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2)方法创新:提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对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教育方法提出补充、修正。

4、应用性

(1)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操作方法是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成果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5、条理性

(1)成果具有可读性。要求文字通顺,概念准确。通俗易懂。

(2)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3)条理清楚、观点明确。

第五部分:评选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实验成果

先进个人及先进集体条件及办法

为推动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制定如下:

1、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素养。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的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教学效果好,在教科研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具有一定数量的教科研文献资料的积累(可用笔记本、卡片或软片存储)。

(4)论文获得县级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或累计年均获奖论文两篇(含两篇)以上者。

2、评选的办法:

先进个人由各个教研组、年级组按30%的比例推荐到教科室,由教科室评定后,交给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审核,最后校务会讨论确定。先进集体以课题组为单位由教科室推荐,主管教学的校长认定后,由校务会确定。

3、表彰: 学校在每学年度召开教科研成果展示会的同时对先进集体给予表彰。(科研成果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部分: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管理与研究

个性化和特色学校的建设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的倾向,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与研究,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

一、 建立师培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是:

1、制定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总体培训规划

2、制定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鉴定方案;

3、确定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

4、组织对教师成长、成才的评价和鉴定工作;

5、组织培训经验交流活动,了解落实培训情况;

6、搞好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指导和培训研究;

7、组织期末培训工作的考评和奖励;

8、举行教师师培专题报告。

具体工作由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室组织实施。[4]

二、培训类别:

1. 青年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初、中级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思想,熟悉有关教育法规,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高初中教育教学工作。?

培训内容:主要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分析以及班主任工作等,注意与职前培养内容相衔接。

导师的认定及职责:导师的认定坚持高一级职称教师指导、培训低一级职称教师的原则。导师应根据学校总体培训规划,完成以下工作。

(1) 制定针对青年教师个体的指导、培训计划;

(2) 搞好对青年教师教学常规的教育、引导工作,从听课、上课、拟订教学计划、写教案、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活动指导、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教师形象等方面的指导,对青年教师教案进行鉴定,下鉴定结论。导师每月听被指导的青年教师的课不得少于4次,青年教师听导师或其他教师的课不得少于8次,听课时数记入工作量考核。

(3) 加强对青年教师教科研的指导工作;

(4) 对青年教师实施定期考核,作好考核记载;

(5) 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青年教师的培训及成长情况;

培训要求:总体目标是一年入格崭头角,两年有为求发展,三年整体合格成骨干。

具体要求:

(1) 青年教师半期内基本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常规要求;

(2) 青年教师一学期内,基本能按照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学科教学规律及学校的教学改革特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地进行常规教学,达到入格标准。

(3) 青年教师能在一年内推出有特色的公开课、研究课;

(4) 青年教师能独立地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5) 青年教师二年能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程序,参与校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或课件。

(6) 青年教师三年内在学科教学体系研究上,初步显示出探索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特色;

2. 教师岗位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训内容: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知识更新与扩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等;突出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对教师知识能力的新需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重点。教师岗位培训以职务培训为主,包括应急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培训。

具体要求:

(1)每学期至少参加5次说课,至少听课10节,上1次汇报课,评3节课。

(2)能用普通话教学、会计算机辅助教学、会做学生思想工作。

(3)至少参加1次教师基本功与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包括讲演、三笔字、板书设计、备课比赛等)

(4)必须参加业务培训讲座

(5)能开展教科研工作,有1项教科研课题。

3. 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对象:学校骨干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其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 [5]

培训内容:

(1) 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研修,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优秀中学实习等;

(2) 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

(3) 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等;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教育研究专题。

选拔办法:

(1)坚持邓小平理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施教,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具有创新精神,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显著,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已取得高一层次学历的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学专业应与其所教学科相关),年龄在45周岁以下,教龄5年以上,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务,在一线任教,心理健康,身体状况良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英语学科教师要能听懂外籍教师授课并用英语参加讨论。

(4)具备上述条件,并曾获县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在省市级以上教育评比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在承担面向对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任务的地区或学校任教的教师优先考虑。

(5)培养对象的选拔应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同时注意兼顾初、高中的合理分布。骨干教师培训实行“滚动式”管理,淘汰不能胜任学习的培训对象,允许特别优秀者插班。

4.计算机全员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教师普遍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不同程度地掌握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

培训内容: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常用办公处理软件的使用和上网查询资料,利用平台制作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科研和处理信息等。

5.校园文化建设与培训

培训对象:全体教师。

培训理念:

(1)将教师个人追求融入学校发展之中

校本培训应努力使教师的个人追求与学校的发展保持一致和同步,教师的成长进步也意味着学校的成功,学校的成功将使教师得到社会的尊重。创造一个适合教师成长的环境,把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作为学校不懈的追求。在学校工作中倡导团队精神,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团队之中。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追求个人目标的合理性,满足教师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使教师认识到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更是教师通过实践体现人生价值,实现自我追求,在工作中感受满足和乐趣的手段。建设一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工作与生活、物质与精神协调一致的教师团队。

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个性化的教育技能,还应具有责任感、协作精神以及爱心、耐心和韧性。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培养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与学校同生死、共患难的感情。

(2)全面发展和特色人才的培养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学校的生存之道,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个性化着想;社会、家长的满意度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培养一名成功的学生比吸引更多的新生更重要,学生的成长要求是教师前进的动力,营造尊重平等、融洽的师生交流的氛围,提供超出社会、家长和学生期望值的服务,我们的事业就迈向了成功。教书育人需要用心去做,在细微之处见功夫,要将真爱融于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相关细节之中。一个教育的失败例子,学校需要十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补救,培养成功一名学生不难,难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尊重和培养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具有特色是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6)

(3)求实与创新精神开创事业

求实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创新就是要打破惯性,摆脱条条框框,力争新的突破。做事情要先做到自己满意,才会让别人满意,做好了才叫做了。做事之前不要先否定自己,再困难的事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要全力去争取。多一些挑战困难的勇气和经验是我们成功的资本。只有创新才能走在前面,然而创新不是盲动,创新不仅需要大胆设想,勇敢尝试,还需要经验的积累,细心的求证,一点一滴的突破。实际工作中处处可以创新,当你的工作超出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值时,你就有所创新了。新思维的稳健成长,凭藉着求实与创新精神,新思维今后的发展,也有赖于求实与创新精神。

(4)学习能力决定我们未来的成就

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学校要成长,教师需要先成长,教师成长了,必然推动学校的成长,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教师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竞争的关键在于与自己竞争,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弥补缺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快速学习能力比经验更重要,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要克服惰性,讲究方法,持之以恒,与本职工作相吻合。向成功者学习,目的是让自己也成功;向竞争对手学习,目的是超越对手。在新思维,你若要成为一个无法被取代的人,只有不断学习,求新求变,拒绝改变的人只有一个选择--被淘汰。

三、考核、评价、奖励

1、学校坚持客观性与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2、每学期对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总体考核,对发展优秀的教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指导、培训成绩突出的导师将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3、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的成绩和效果将记入年度考核档案,并作为评职、晋级和年度优秀评定时的依据之一。

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实验。

1、教科室要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对实施过程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可采取科研课题立项的方式进行研究,并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开展应用性研究,在继续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根据《教育法》、《教师法》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使教师继续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制定奖惩办法;形成、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使教师继续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状态。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列入教师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职务聘任的条件,充分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加强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和教改实验,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水平。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体系。要重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律和特点,培训内容、模式、方法等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用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涵,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网络建设、监测与评估等奠定理论基础。加强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继续教育实验区要通过科研立项等方式,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实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 7

2、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力争教、学、研互促,力图使各项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良性发展。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现代高效开放的培训系统。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积极开发和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实现全员培训提供有利条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益。充分利用和开发现有的卫星电视和有线广播电视网资源,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形成卫星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培训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多种媒体的特有优势,扩大受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

4、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协调、组织管理,加强评估检查,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拓宽经费渠道,加大经费投入。

第七部分:现代技术教育开展和运用

以使用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技术教育,推动了改革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步伐。通过校园网络建设、远程教学的应用及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推广,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使之成为先进的基础教学实践基地与科研基地。

一、 组建现代技术教育中心

1、建设校园网络 逐步构建由普通教室系统(实现闭路电视、微机信息和实时监控联网)、专用教室系统(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以及其他电教设备组成的现代技术教育的硬件系统。

2、重视软件建设 (1)教材建设 积极购置并推广使用四川省中小学音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及省电教馆、省教育音像出版社推荐的音像教材。购置、自制的cai软件、cmi软件、计算机工具软件、vcd教学光盘、录像教材和教学投影片。(2)书刊资料 订购《中国电化教育》、《四川电教》和《中小学电教》等现代教育技术书刊。

3、加强管理 拟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有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制度健全、落实《岗位责任制》和财物管理制度。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使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效率达到以下要求。

(1)学科覆盖率达100%,教师覆盖率达100%,课覆盖率达20%,在课外活动中能普遍使用。

(2)cd-rom、vcd、教学录像带、录音带及投影片等使用率达100%。

(3)各专用教室每周使用课时50学时以上。

(4)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一有记载,二有教案。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1)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手段自己主动学习。

(3) 积极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各门学科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4) 特长生的培训。

三、加强现代技术教育的校本研究

第9篇:体育中考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 德育论文;德育教育;实践;探索

德育论文是毕业生对自己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做人处事品质等方面表现的全面回顾和总结,也是学生四年成长中的心路历程、实践感想、成功的喜悦及面对失败与挫折的反思。德育答辩是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最后一个阶段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和评价形式,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此项工作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目的与背景

完成专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专业学习必需完成的学业任务,而德育答辩是对学生品德行为和做人处事能力的综合考量,是一名合格大学生毕业前必须交出的一份答卷。大学是走上社会的最后一站,通过德育答辩让最后一站成为学生品德修养的加油站。

1、基于对学生的认知

由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缺失,特别是中学教育长期以来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升学率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加上学生是非辨别力差以及家庭教育的失败,致使有些学生学业成绩优秀,但思想素质、品德行为却不及格;不少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只强调自身价值的实现,较少顾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承担自己应尽而且能够尽到的经济责任,以种种借口拖欠学费;也有不少学生在重大政治事件和大是大非面前不能辨别真伪,甚至被愚昧迷信的东西所迷惑、侵蚀、毒害。

2、基于对学校定位的思考

西安文理学院是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陕西高校林立,既有老大学,又有民办高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夹缝中求生存。我们的学生凭什么赢得用人单位的信任和录用,获得同样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呢?靠的就是我们“志存高远、刻苦求知、踏实做事、认真做人”的品质。

3、基于2007年与华商报共同举办“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总结的经验

2007年,与华商报策划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率先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曾被《中国青年报》、《华商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华商报》在头版头条以1/2版面进行报道,在学生、家长、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活动开展后,学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活动内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德育答辩的做法与效果

1、大学四年形成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我们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思想教育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分阶段、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年级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新生进校初期,院上就积极组织开展优良院风展示、学习经验交流、诚信道德教育等系列活动,并通过环境卫生、接人待物等各方面的细致要求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逐步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二年级,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使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专业能力,发掘综合才干,认识自身差距,从而不断进步。三年级,在提升技能、鼓励其参加高规格专业竞赛的同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考研辅导、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为日后考研、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四年级要求学生在做好专业论文的同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总结,撰写《德育论文》,随后进行德育答辩。从学生的德育论文中既反映出学校教育的得与失,也反映出学生的需求,为我们探索新的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总结

首先,召开全体毕业生大会,进行德育论文工作的部署和动员,要求学生自立题目,把四年来自己认为最成功、最有意义或自己的失败和遗憾以及成败得失的原因、教训记录下来。在学生自己总结的基础上,再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体会给学生一个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理清思想,正确地评价自己,明确今后的奋斗方向。其次,在各班进行毕业德育答辩,选择部分学生参加全院的德育论文答辩工作。第三,选择优秀论文作者为全院低年级学生作报告。会后组织讨论,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教育效果明显。2008年至今坚持每年编辑《优秀德育论文集》,作为院内的德育教育读物,为解决低年级学生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3、将德育答辩工作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德育答辩,学院将学生的日常活动、管理纳入到德育答辩工作的统一思想教育体系之中,使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不断成长;也使学生在撰写德育论文时有内容、有血肉。我们的具体做法有:(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2)在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4)重视加强学工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5)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活动。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给全体学生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认识自己的舞台,使学生的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更为自己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几年来,学院学生在校、院举办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多次在校内外各项活动中获奖,学生工作综合评价连年位于全校前列。

三、德育答辩的经验与启示

1、主要经验

一是检验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掌握了学生成长轨迹,为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第一手材料和依据,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可以强化大学生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醒和行为的自律;三是增强了对毕业生思想教育的主动性,密切了师生和同学关系,疏道了毕业生离校前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总结自身成功得失的基础上,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走上社会少走弯路;四是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为在校生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引导他们更好的成长成才。

2、工作启示

一是德育答辩是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行为、素质以及民族团结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核,利用这个平台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压力和痛苦的思考与抉择,展示自己的走向成熟的每一点收获。二是德育答辩工作对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顺利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自我认知开创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三是以学生德育论文中反映出的成败得失和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学生德育工作重心和工作内容,设计活动载体,使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展示自己,提升自己。

四、德育答辩未来工作构想

在今后工作中,学院还将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完善:第一,建立长效的德育教育、品质塑造奖励、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德育论文及答辩工作的制度要求,使此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第二,在工作中不断搜集、整理,建立一个可行的学生品德评价考核体系,让学生以评价体系为范,不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饶亚林.德育答辩――创新大学生德育评价的新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6.

[2] 王汉林.关于在本科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01.

[3] 韩保清.完善大学生“德育答辩”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