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后进生德育论文精选(九篇)

后进生德育论文

第1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第2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生 思想道德教育 实效性

一、前言

思想道德教育是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首要阵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大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许多滞后性的问题,以待解决。而这些滞后性问题的归根结底便是大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表现。因此,如何在教书的同时,加强育人,切实提高大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高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本论文将结合当前大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分析切实提高大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性对策。

二、大生思想道德教育及其现状

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高校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要把培养大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指高校通过各种形式对大生进行教育活动,以培养大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而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则是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即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对象在情感、思想、道德观念方面所引起的变化,是否达到了预想的要求与目标。大时期是大生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对大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重要。切实提高大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有独特意义的。首先,思想道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现素质教育是当代深入推广教育改革的目标。素质教育要求要把生培养德、智、体、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以提高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而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其次,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当代教育是创新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思想道德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载体。此外。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大生进行终身习的保证。

然而,我国高校大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观念滞后,缺乏创新性教育理念。许多教师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对科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生的主体性与育人的重要性。在新的形势下,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德育观念,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其次,思想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思想道德教育注重理论与形式,而忽视了实践的作用。单靠空泛理论方面的面面俱到、夸夸其谈,不联系实际情况,使大生在面对实际困难时仍然不知所措。这将导致大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变得表面化、形式化。成为一纸空谈。此外,大生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方法单调。内容陈旧空泛,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的单调、守旧,是思想道德教育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还需提出的是,许多高校都忽视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切实提高大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对策

当前,在现代网络的冲击下。大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更为突出。高校要摆脱大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并切实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第一,创新思想观念,树立以生以为主体的德育理念。教育改革,思想先行。要提高大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从教育思想上着手。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德育思想,树立以生为主体的德育理念。这就要求高校要尊重生的主体性,根据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需求,唤起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生的主体能力,使生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

第二,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探索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方法与途径。内容守旧,方法手段单一,是制约道德教育成效的重要原因。社会的发展也开拓了思想道德观念的新领域。因此,一方面,高校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大胆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除了传统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科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生命教育等等,都应当作为大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涵盖其中。另一方面,样要创新道德教育方法与手段。使教育形式多样化。这就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使道德教育形象化、生动化,不断地改进道德教育的方法,并把显性道德教育方式与隐性道德教育方式相结合,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与现实道德生活的联系。重理论,轻实践,是许多高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重大误区。高校要协调好道德理论与现实道德问题的实际,才可能真正培养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与行为规范。高校应当注重将道德教育理论深入到大生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二者联系起来加以教育。积极开展课外第二课堂,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行为进行讨论等,言传身教,让生在丰富的现实道德生活中真真切切地受到教育。总而言之。成功的道德教育不仅包括道德理论教育,还包括现实道德教育,只有把知、言、行相统一,才能促进生自主地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四,要加强道德教育的互动性。加强道德教育的互动性,即是耍注重道德教育体系里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而这种互动关系,主要包括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教育者与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生与生之间的互动关系、道德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之间的互动关系、道德教育与管理的互动关系、家庭与校、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只有改变单一的灌输方式。代之以平等的原则把这些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处理好,构建一个有机结合、有机联系的道德教育系统,才能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校园文化是大生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可以通过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在校园文化中无形地对大生进行道德教育。积极的校园文化具有吸引力强、感染力强的特点,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大生言行,促进大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总之,高校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于道德教育的独特作用,并利用生社团、生会等多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大生融入其中,并在校园文化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第3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德育 方法

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而且还要进行德育教育。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和班会课,直接单纯地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呢?下面,笔者做一下初探。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我在教授李密的《陈情表》时就强调文中蕴涵的赤子的哀哀孝心;教授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就注意让学生体会文中流露的至亲至爱之情;教授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注意阐发文中表现出来的至情至性,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然后发掘自身不足,再加以改正,最终实现对广大学生的无形教益。

还通过学习《游褒禅山记》,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学习屈原的《离骚》要使学生在诗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那洋溢的爱国热情;学习《蜀道难》,要让学生感受到李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峥嵘挺立的人格尊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一个语文教师若能经常坚持挖掘语文教学中这样的德育启发点,这对学生一定会起到很好的德育熏陶作用。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作文教学时,我通过反复斟酌,决定选择与高中生思想实际紧密相关的三个题目《中学生打工利弊谈》、《谈男女生的交往》、《上网利多?弊多?》来大做文章:第一步,先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明辨是非,提炼出旗帜鲜明的、正确的中心论点。通过此步教学,同学们初步形成了如下观点:1、中学生可以利用假日适当打工;2、中学阶段男女生交往,只限于纯洁的友谊;3、平时上网弊大于利,但可在假期适当上上学习网,且不可过度伤身。可见,通过讨论,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是非明确了。第二步,要求学生找论据,既要从身边找,又要从报纸等新闻媒体上找;既要找正面论据,又要找反面论据,而且必须找到反面论据。然后,要求同学们把各自找到的论据进行交流。交流时,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使大家深受教育,特别是有学生长时间上网而猝死网吧的事例,还有黑网吧因失火而使一些中学生葬身火海的事例,给同学们的心灵以及大的震憾。第三步,再点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这时,一切已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写出的议论文观点鲜明、正确,论证严密、充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熏陶。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两个作文题进行教学,同样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第三,利用家庭作业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项脊轩志》时,我引进朱自清的《背影》,比较分析了两文饱含深情的细节和生活场面以后,布置作业:周末回家在父母不觉察的情况下观察他们半个小时,注意一些细节和言语,写一段文字。结果大部分学生的文字都充满了真情实感,不再是无病了。这时再趁热打铁,设置争鸣题:焦母真的可恨吗?假如你与父母有了矛盾怎么办?有了前面的分析和观察作基础,学生大多能认识到焦母的做法也是一种爱,只不过是荒唐、愚昧、错误的爱。但这是她自身不能认识的,根源在于那个社会的观念对她的影响。在谈到自己与父母时,许多学生表示先从父母的角度想一想,再想想自己,要理解父母,不能敌视,更不能有一些伤感情甚至不理智的做法。

第四,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第二课堂活动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融入德育内容,深化素质教育,也是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为了使学生深入领会上世纪初中国国民的不觉悟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也感悟一下鲁迅先生那为国为民而不断思索的拳拳爱国之心,学习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不失时机地布置了第二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把《药》改编排练成话剧。之后,我一直关注着同学们这一活动的发展动向,不时地指导他们如何把握华老栓愚昧麻木的内心世界、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凶残、革命者夏瑜没有充分发动民众的悲哀,要求他们要充分理解鲁迅先生对这种革命悲剧的痛心思考,告诉他们只有深刻把握这些内容,才是改编和排练成功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人物和作品主旨,我还让学生观看了电影《药》。这样,学生在语文第二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当然,第二课堂活动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只需准确把握时机,巧启发,妙诱导,在开发学生智力,掌握语文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

第五,在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渗透。

第4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施行科学而有用的德育治理,在指导学生的安康生长和成才,维护高校不变的教育教育次序,促进黉舍的深化变革和继续开展等方面发扬着要害效果。在新的前史前提下,构建和完美德育治理系统,要高校德育治理的目的制订、内容选择、准则确立、路子优化以及步队建立等方面动手,以促进德育治理向科学化、系统化、准则化和标准化开展。

一、高校德育治理目的的制订

目的是德育治理的魂魄,直接指点和制约着整个德育进程。构建德育治理系统.制定目的是前提。在德育治理进程中,既要合理地设立目的,也要明白地表述目的。德育治理的目的是德育治理运动所要到达的预期想象或后果。当时我国高校德育治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制地发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效果,进步德育治理的程度,进步德育任务的效率,进步德育的效益。目的的制订必需契合人的身心开展规则。分歧的春秋阶段,对德育目的的要求就不克不及强求一样、一致看待。高校德育目的应依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春秋特征来设定。并且德育是必然民族文明的产品,民族文明要开展,必定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扬效果。现代德育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一致,因此所订的德育目的要表现时代精力,对峙时代精力和民族精力的一致。

明白地表述目的,也是制定德育治理目的不成逃避的问题。目的表述不清,或是有所歧义,人们就不克不及准确地舆解并执行它。因而,在高校德育中,要制定标准的德育治理目的,科学地陈说目的,施行目的治理。施行德育目的治理,起首要制定一个总目的,然后从全体到部分.从普通到单个,将总目的进行层层分化,分化为一级目的、二级目的、三级目的甚至针对某种德育景象更为详细的目的,自上而下构成一个目的系统。经过各个子目的的完成,完成预期的总目的。

二、高校德育治理内容的选择

德育治理的目的,既要靠内容来表现,也要凭仗内容去完成。内容是治理运动中最为本质的要素。高校德育治理的内容,首要包罗:

1.思维政治教育治理。大学生的思维情况和精力相貌,不只反映高校的校园文明建立的好坏,并且也反映整个社会的精力文明建立的水平。中共中心、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增强和改良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的定见》中指出,增强和改良大学生思维政治教育,一是要以幻想信心教育为中心,协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以喜欢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民族魂。三是要以根本品德原则为根底,对大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四是要以大学生的具体开展为目的,深化进行本质教育,进步大学生的思维政治认识和醒悟,促进他们的思维品德本质、科学文明本质和安康本质协调开展,培育有幻想、有品德、有文明和有规律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棒人。

2.行为标准教育治理。当时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系体例替换、社会转轨期间,受其影响,不少大学生身上显示出行为掉德、诚信缺掉、学术抄袭等不文明景象,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标准治理再三被提上日程。要以“八荣八耻”作为大学生的行为标准原则,对峙教育与治理相连系,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指点、监视、反省及改正,做到教书育人,治理育人。

3.德育情况治理。在高校中,德育情况治理首要表现在校园文明建立上,包罗物质情况和精力情况的建立。其一,要注重校内文明设备治理。设计好校园、藏书楼、教室和阅览室的安插,完美校园规划和建立,特殊是要做好绿化、美化任务,加强大学生对校园修建的认同感。其二,要增强校风建立治理。经过精心筹划和组织校园的文明运动,展开丰厚多彩、积极向上的运动,鼎力增强人文本质教育和科学精力教育,推进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建立的深化开展。

三、高校德育治理准则确实立

要促进黉舍各项德育任务详细落实,必需根据必然的准则。德育治理的准则是依据德育治理的目的和义务,遵照德育治理的规则而制订的对德育治理的根本要求,是德育治理运动的原则和根据。高校德育治理,应遵照以下准则:

1.偏向性准则。这是根据德育任务的社会制约性这一根本规则而提出的一条根本准则。偏向性准则是包管德育治理运动沿着准确途径运转的指航灯,是德育治理运动的基本准则。德育治理运动的偏向指代不明,或是迷掉偏向,都晦气于治理运动的顺畅展开。对峙德育治理的偏向性准则,必需用共产主义思维系统武装大学生的思想,把坚决准确的偏向放在第一位,才干包管德育实效性的进步,培育和培养契合时代精力本质的一代新人。

2.理论联络实践的准则。对峙理论与理论相连系是马克思主义看法论的根本准则,也是我们从事德育治理运动的主要办法之一。理论联络实践的前提,是为了精确地掌握理论和深化地调查实践;理论联络实践的目标,是为了将所学的常识运用于理论,处理实践问题。没有理论导向的理论是盲目标理论,没有理论查验的理论也必定是缺乏根底的理论。因而在德育治理运动中,必需对峙德育治理理论和德育理论的连系和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治理对峙理论联络实践的进程,就是经过运用治理理论去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宽和决问题,然后完成既定德育目的的进程。

3.动态性准则。高校德育治理进程不是原封不动的,它跟着治理目的的分歧、内容的分歧、办法的分歧等发作改动。用静止的、僵化的、抱残守缺的思想去指点德育治理运动,是晦气于进步治理效益的。虽然德育治理准则是德育治理运动的归纳综合和总结,但治理进程的动态性要求我们用开展的视角去观照德育治理进程,应依据时代的特点、大学生的思维开展情况和分歧期间转变了的治理义务而做出响应的调整。

4.多元化准则。高校德育治理进程十分复杂,触及多个方面,决不克不及单靠黉舍方面的力气。需求当局、家长、社会、社区的一起参加和共同。黉舍德育治理者要自动地和家长、社会进行沟通,调动他们参加黉舍德育治理的积极性,获得他们的支撑和协助。协调校表里的关系,一起做好德育治理丁作。

5.开放性准则。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将来,面向四个现代化。”德育治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必定要求我们树立开放的理念。要容身于我国高校德育治理的实践状况,解脱“闭关锁国”的思想禁锢,放眼世界,特殊是进修、借鉴西方兴旺国度高校治理的经历、办法与技巧。为我国的德育治理效劳。

四、高校德育治理路子的优化

第5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

一、 研究的意义

网络道德教育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要是没有‘伦理教育’人类就不会得救”。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现阶段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运用伦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伦理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理论,实现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理论素材。实践意义:第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生理正在走向成熟却未完全成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与教育,必然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第二,有助于促进网络社会的有序发展。大学生群体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于规范整个网络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第三,有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大学生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整个校园的网络道德现状。第四,有助于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网络的出现改变了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科技来面对挑战。第五,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方向保证。

二、 国外研究进展

从全球来看,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几乎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同步。发达国家有关网络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己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计算机和网络发展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其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也可以说是最早、最完善的。在美国,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已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许多大学都开设了专门的信息伦理、网络伦理和计算机伦理课程,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道德行为的同时,还培养了网络道德研究的后备人才。此后,计算机伦理教育在西方诸多院校中发展起来,如:1979年拜纳姆(Terrell Ward Bynum)在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开设计算机伦理课程,1985年约翰逊(Deborah G.Johnson)开设计算机伦理课程以及罗彻斯特大学(RoChester University)1996年开始开设的“计算机伦理学”等。其中,1985年约翰逊与斯纳伯(John Snapper)合著,沃兹沃斯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一书对计算机伦理学进行了详细阐述,是公认的为计算机伦理学标准教材。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计算机伦理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网络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后,计算机伦理学也进入了网络伦理的发展时代。

三、 国内研究进展

对比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国内关于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也取得了一批理论上的成果。最早涉及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领域的著作是严耕、陆俊和孙伟平著的《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之后有吕耀怀的《信息伦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李伦的《鼠标下的德性》(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以及刘云章的《网络伦理学》、段伟文的《网络空间的伦理基础》、张震的《网络伦理》等,这些著作都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网络和信息世界人与人间的伦理问题。网上也有一些专门的网络伦理网站,如赛博风、北京大学应用伦理中心网站等等,开设网站,利用网络传播的及时性、交互性,收集或传播网络伦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研究较常见于各种学术刊物。那些文章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伦理教育进行分析和探索,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启示。如李卫东在《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冲突琐议》一文中认为:当前网络道德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双重标准对待网络空间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活动。河南大学教育学博士刘济良在《论网络时代与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要适应网络发展,就必须着手构建网络伦理道德,加强网络法制建设,提高信息过滤技术,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发展环境。颜峰、徐建军在《我们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认识和做法》谈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这一教育,要注意方式自然、内容的继承性、发展性和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性。另外,我国还有一部分德育实践涉及到了网络道德教育,这部分实践即在中央倡导下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活动。活动建设了一批网站如清华大学建设了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红色网站;北大学创办的北大在线和北大新青年网站等等,都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开展一些网络道德上的教育。

综合我国网络道德教育研究的现状,不难发现,我国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大都仍停留在理论探索的阶段,很多专家和学者虽己意识到这一研究的重要性,但将其作为新兴学科加以系统理论阐述的非常少。而理论上的空白又源自实践上的不足,我国真正开展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也不多。“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活动虽有一些实践,但当中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占主要部分的情况下,内容也不够完整,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道德教育。对比中外网络道德教育发展的现状,我国在网络道德教育领域的研究可以说仍处于初始阶段,具体的实践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鲍宗毫. 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M]. 上海三联书店,2003.

第6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一、引言

如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人们逐步走向一个开放融合式的大发展阶段,这些反映在价值观方面,则突出了价值观和道德观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为了尽快适应这种变化趋势,人们开展了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广泛讨论,正在寻找一种能够得到公众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观念。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要求,注重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纵观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可谓是喜忧参半,尽管德育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更多的是遇到到了许多挑战和问题,然而,导致这些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道德教育理论指导。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国广大的高职德育工作者时刻关注国外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和变化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趋势,在借鉴西方优秀的道德教育理论精华的同时,积极寻求符合我国高职德育工作发展规律的理论,为我国定位高职德育目标、内容,开展德育工作发挥理论先导的作用。

二、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面对战后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方各国在采取紧急的经济和政治措施之后,逐渐认识到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继而普遍开始重视道德教育,并且不断地改革道德教育,从而促进了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道德理论的范围扩大了,内涵加深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这些道德理论背后深刻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促使道德理论和教育的紧密结合,更加突出了道德理论的教育意义,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从目标、内容到价值等方面,处处体现着更加人文化的特征,突显出当代道德教育普遍化、国际化、开放化的趋势。具体变化如下: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包括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价值观澄清道德教育理论等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等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论在内,都突出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发展,总体的趋势是,各种理论学派都比较注重微观世界的研究,彰显人的重要性,并且在基本的学说原理框架下,提出更加契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道德教育模式,同时,由于受到西方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各种理论学说更加强调自由、民主、尊严,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1]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尽管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体系错综复杂,但是各个学派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说体系,结构清晰,组织严密,同时各个理论学派非常注重吸收对方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地扩充和发展自身学派的教育理论。综上所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是留给我国道德建设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成果,下面,具体谈谈我国高职教育的建设。

三、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职院校的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关于高职道德教育的问题更是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具体来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并不顺利,道德建设效果并不明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高职德育目标并不切合实际。德育目标

的制定需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等。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在制定具体德育目标时,往往追求的是凡事面面俱到,容易忽略主次详略,忽视实际的操作能力。一般来说,高职德育目标强调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现实社会,虽然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共性,但是缺乏对高职德育的针对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与“职业”密不可分,可是与普通教育道德目标相比,当前的高职德育目标缺乏职业特色,以及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高职德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育内容老化,滞后时展。[2]一直以来,高职德育都存在理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现实道德行为规范之间的矛盾。出于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高职院校将理想道德行为规范定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作为理论导向,制定一系列的学生道德行为规定。但是,现实社会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一旦高职现实德育工作与理想道德出现相互违背的情况,随之而产生的便是一系列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失落现象。同时,受到传统思维定势影响,仍然有高职院校将已经落后的现实道德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社会现实脱节。

(三)高职德育方法过于繁冗。德育目标最终是通过德育方法来实现的。高职德育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一系列附加的外部影响内化为学生主动的内部认知和情感,促使学生积极的优化思想品德行为。而传统的高职德育方法大多是以教师作为道德权威和仲裁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和承担,从而导致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反复无常。

最后,高职德育过程单一模式化。德育过程的实施充分体现着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成果,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仅仅是沿用模式化的德育过程,通过制定道德管理和惩罚制度,单纯地要求某一方面的形式教育,简单的遵循高压式的德育,缺乏完整的、全方位立体的德育实施体系。

四、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趋势对我国高职德育建设的启示

1.明确高职综合化道德教育目标。鉴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关于道德目标的分析,适用于我国高职德育目标的设定,制定高职德育目标更需要考虑认得全面素质,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全面发展,追求精神境界和社会现实的完美结合。

2.强调高职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塑造。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的实质在于思维,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思维能力是学校德育的目的之一,首先要强调对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塑造,着眼于学生道德改革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德育思维创新必须走在道德教育的前列。

第7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之举,表明从那时起,就已出现德育现象。后来到了尧舜时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观念,并且舜曾“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旨在改变“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结局。这说明在舜时,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此后,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断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推向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道德内涵的伟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产。发掘、总结、提炼、继承这批遗产,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激励下,近年来许多学人,特别是一些生气勃勃的青年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德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崔华前同志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书稿,就是其中之一。我有幸最早读到这部书稿,感受良多。

书稿把“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先秦诸子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家学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在学术上展开论辩,彼此交锋,是此而非彼,竞相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表现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倾向。在德育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家各派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创造。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各种不同的德育学说交相辉映,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德育学术盛况的壮丽图景。

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学术背景,要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作开创性的、系统性的总结,其难度确实非同寻常。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没有向困难低头。他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历史文献考察法等现代科研方法,在深入揭示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和理论基础之后,对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学说,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索。书稿所展示的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体系,其概念之清晰,内容之宏富,脉络之分明,观点之新颖,都显示出自己的特有优势,给人以许多智慧的启迪,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一、概念清晰

例如,关于“德育方法”的概念,作者先把“德育”释为“思想道德教育”,然后进一步指出:“德育方法,就是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指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是沟通德育主客体的中介或桥梁。”这个概括,内容完整而清晰,它不仅厘清了现代意义上的“德育”概念,而且把“德育方法”概括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具体内涵作了完整归纳,给人以概念清晰之感。

长期以来,一些人从广义的角度,把“德育”解释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这是值得推敲的。“德育”一语,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德育即指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广义上说,“德育”指的是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从广义角度把“德育”概括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则必然导致概念上的重叠或出现“屋上架屋”的弊病。我们知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各有特定内涵,简单地将之相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指的是关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涉内涵很宽,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一系列关于思想方面的观念。因此,所谓“思想教育”,指的是以上述一系列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我们所常说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含纳于思想教育之中,或者说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则指的是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等等。思想教育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相比,属于高一层次的概念,绝不可与后二者平列看待。

若把“思想教育”看作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平列的东西,并简单将它们相加起来构成“德育”概念,其结果必然使人产生这样的误解:似乎“思想教育”中,没有“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似乎又不属于思想教育。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其失误的根源,在于概念不清。本书将“德育”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无疑是正确的作法,值得大加肯定。

二、内容宏富

本书旨在揭示我国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中的著名思想家的德育方法思想,具体说来就是对儒家学派中的孔丘、孟轲、荀况,墨家学派中的墨翟及其后学,道家学派中的老聃、庄周及稷下道家学者,法家学派中的商鞅、韩非及齐法家学者等人的德育方法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其所涉学者之众、内容层面之宽,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思想提炼方面,书稿既有宏观的概括,更有微观的剖析。

例如,它在分析先秦诸子关于“身教示范方法”的思想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别论析了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思想、孟子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荀子的“师以身为正仪”的思想、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身体力行思想、老庄的“行不言之教思想”、商鞅的“官无邪则民不敖”的思想、韩非的“不以言谈教”思想,以及齐法家的“明正以治国”思想,等等。这些论析,既说明先秦诸子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的普遍关注,又说明他们从不同视角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一部专著,把问题的研究置于如此广博的层面,并将之引向微观作深入的探讨,这不仅反映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反映了作者不懈追求的理论勇气。

它使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生动而具体,细腻而周密,给读者以内容宏富的深切感受。

三、脉络分明

书稿所要集中阐释的,是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系统思想。这是一个涉及面宽、包容量大、需要回答很多问题的研究课题。如何才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呢?作者别出心裁,将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思想,分为三大类:一为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二为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三为关于实施德育评估的方法思想,等等。全书关于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思想体系,正是由这三个方面扩展开去,并最终建构起来的。

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书稿揭示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等八种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围绕“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书稿又揭示了“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忠恕一贯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履法”、“益志养气法”等八种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思想。此外,围绕“关于实施德育评估方法的思想”,书稿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基本方法、原则。这样,全书沿着以上三条粗线深入下去,层层剖析,步步发掘,揭示了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共达150余种之多。这么多方法,用三条线索将之串连起来,可谓脉络分明,条理谨严,既突出了重点,又照应了全面,确有裁剪得体之功效。

四、思想新颖

一部专著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有明晰的概念、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更取决于它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创新是一切理论研究的灵魂,是一部专著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书稿的可贵之处,就是作者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的过程中,勇于阐发自己的独得之见。例如,书稿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这一节中,抓往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进行自己的理论思考,认为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都是与他们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看法相关联。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以下简称“三观”),均属于世界观范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是基于这一见解,书稿具体回答了先秦诸子所持的“三观”如何决定了他们相应的方法论。以“人性论”为例,书稿把先秦诸子的人性理论,分为“性习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自然论”、“性利己论”等七种形态,在此基础上,再进而说明这些人性之论如何决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如:孔子的“性习论”,决定了他重视后天学习、提倡“择友择处”、突出养成教育的德育方法;孟子的“性善论”,决定了他在德育方法方面,重视“反省内求”、“存心养性”、“平等育人”等方法;荀子的“性恶论”,决定了他重视“积善成德”、“环境育人”以及“待师法而正”的德育方法等等。这就从本质上阐明了先秦诸子德育方法各具特色的思想的缘由。其所论,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既达到了相当的理论深度,又阐发了自己的独到认识,给人以勇于探索和观念新颖的深切感受。

本书的创新特色,不仅在于作者在书中阐发了自己的独得之见,更在于它从总体上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了系统性总结,这是一项披荆斩棘、开拓荒野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学术研究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们害怕被载上“钻故纸堆”、“拾封建余唾”的帽子,以致不敢接触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传统道德的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战略任务。正是在改革开放的适宜条件下,对于传统德育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日益引起学界重视。近年来,先后有一系列研究传统道德或传统德育的新著问世,如,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含多传本与单行本两种本子)、陈谷嘉主编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研究》、江万秀等著《中国德育思想史》、罗炽主编的《中国德育思想史纲》以及拙著《儒家德育学说论纲》等等,都是研究传统德育理论的新著。然而,这些著作多偏于德育理论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传统德育方法则涉及较为有限。

摆在书案上的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第一部研究传统德育方法的新著,尽管它所涉及的历史仅限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阶段,但它的问世,却打破了过去关于传统德育方法的专门研究长期处于“0”的状况。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填空补白意义的难能可贵的探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一”的起点,我相信随着传统德育研究的深入,我国学界以后将会有更新、更多、更高水平的传统德育方法研究新成果涌现出来!这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所使然,余将乐观其成!

毋庸讳言,作为一部拓荒性的著作,本书稿不可能十全十美,它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例如,本书以《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为题,但在《导论》中,却对先秦诸子所处的百家争鸣历史环境、诸子所依各家各派的基本学术宗旨,以及诸子中各位学者的生平传记,均未能作出较为详尽的交待。

第8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德育 德育渗透

教育家陶行知这样断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为了人类生存必须树立具有创造力和同情心的世界化意识,我们对教育进行新的思考应以精神方面为重点”,“爱心和同情心,对他人的关心和慈悲之心,友谊和合作均是在我们树立全球意识之际应予以鼓励的品质”。所以,明天有什么样的人才,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所能够培养出的什么样的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提出:“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英语,如果英语教师能够注意到对学生德育教育,将会有很好的效果。作为一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老师,笔者很注意这方面的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课前五分钟,谈论体会,渗透德育

“回归生活世界”已经成为当今德育研究者的共识之一。道德和生活是相融一体的,学校德育必须是一种生活,必须为了生活,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一个惯例,就是每堂课抽出前五分钟,让学生用英语谈论与当天所上课文相关的生活中遇到的话题。这样创设英语学习情境,既可以避免学生从下课状态到进入上课状态的不适应,还可以利用这五分钟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生活与课文的联系,使生活和课文相对照,等完成了课堂任务,学生都会很自然地作出自己应有的判断,有不同的感受。

二、巧借文章背景,渗透德育

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和任何文化中儿童的道德发展都有一个建立在认知发展基础之上的普遍过程,道德认知水平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和提高,最终达到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作为行为的定向。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生中招收过来的,从年龄角度来说,也只有十六岁左右,他们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达到成熟的时期,如果教师能及时引导,对学生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大帮助的。古人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言论,这说明诗文是时代的产物,它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思想感情的流露,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它不是英语单词的简单堆砌,它是有生命的。基于此理论,笔者坚持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章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超越现时、置身文章时代背景中,尽可能做到把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与理解课文所需要的道德水平联系起来,变陌生为熟悉,创造出“最近发展区”,利用“发展区”来进行最有效的教育。

三、组织合作探究活动,渗透德育

柯尔柏格曾极力倡导的重要的道德教育方法之一是“两难问题讨论法”,具体步骤是:给儿童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两难问题,把儿童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是不同的。然后开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这种讨论,道德发展水平高的儿童将会对道德水平低的儿童起促进作用。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生以后都将成为医护人员,从事这样的职业,必须要有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必将面临许多两难的问题,因此,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尽量在课堂上利用教材让学生发掘问题,然后用英语对话讨论。我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成员道德水平高低不等,但组与组之间总体上水平相当。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促进,不仅提高了英语会话的能力,而且通过团体道德水平的影响,使组内成员也有很大进步。

四、组织有效的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德育论告诉了我们,人怎样在亲身的社会实践经验中,并在观察被学模型即他人的过程中,习得一定的行为,形成和发展其人格特征。该理论突出通过观察来学习楷模人物,并在很大程度上涉及道德行为的选择性模仿学习,它强调人的行为是外部条件影响与内部认识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人的思想、感情、行为不仅受本人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会受观察的影响,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课堂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走向社会,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职业目的。因此,笔者特别注重设计课外活动,而且偏向于在医护一线寻找材料,使德育进一步延伸,并落到实处,从而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笔者组织开辟了“英语角”,要求大家不能说汉语,通常事先布置,要求选择我们周围熟悉的材料,如:能体现航天英雄、航天科学工作者的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积极的献身精神;在“母亲节”前后,开展“感悟母爱”的活动;又如:在教学中遇到“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等,组织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讨论这些节日的来历,理解节日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在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搞征文活动也是德育渗透不错的形式。再如,还可以针对社会楷模人物组织学生学习和心得交流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英语会话能力,还可以在活动中自然地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诸如竞争意识、奉献及互助合作精神等。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是某一个学科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各个学科共同努力,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德育环境,使他们不仅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且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第9篇:后进生德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48-03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与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同志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3]生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它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人类社会关注,把生态和德育结合起来,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4]。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党的十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

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是孩子从非正规的教育走向正规教育的地方,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深刻,学校就是是一个小社会。人总是要最终走向社会的,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检验孩子的试金石。生态道德教育得顺利开展,必须要同时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塑造生态道德教育的榜样人物,丰富生态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有利于生道德教育的活动,如以生态德育为主体的讲座、读书会、报告、征文等。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在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道德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态幸福感。

4.生态德育的实现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主体意识,在生态道德教育中不断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升华。“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把有关的生态道德意识进行内化,才能使生态德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教育不光有教育的客体即学生,还要有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塑造者。在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领导、组织、监督等作用,使学生在其引导下塑造成有着较高水平的生态道德者,从而达到真正的生态道德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3〕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