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精选(九篇)

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第1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集团客户信贷风险的特征表现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非产权关系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其自身不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与一般客户相比,集团客户更具有风险复杂性的特征。

集团客户界定不清晰,信贷风险增大

由于集团客户关联方式繁多,虽然银监会对集团客户比以往有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但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口径难以统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同的银行往往会有不同的认定结果。大多银行缺乏一套具体的、可量化的和可操作的办法来识别集团客户,如果集团客户不主动提供信息,银行很难掌握其全部关联企业,极易造成银行对集团客户多头授信或未纳入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管理。

多元化经营,系统性风险较高

企业利用集团规模优势取得大量银行贷款,并利用控股地位调动集团成员企业的资金,形成一条较长的资金链。然而这条以资本为纽带的资金链风险点较多,一旦某个成员企业经营不善、银行信用缺失,或其他确定不确定事件发生,都可能引发成员企业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多头贷款、多头授信使得监管难度增大

多头授信加剧了企业集团的信用膨胀,银行资金监督、信贷统筹难度加大,不利于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真实的盈利情况。同时,一些集团客户经营规模大、结构复杂,银行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握其经营状况。一方面,集团客户普遍存在的跨行业经营现象,客观上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遭受行业风险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大部分集团从事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内外融资通盘运筹,使得银行贷款的承贷主体与实际用贷主体相分离,进一步增加了银行贷后监管的难度。

内部关联交易及集团成员企业连环担保普遍存在

由于集团客户内部进行关联交易,一方面便于整个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可以规避政策障碍和粉饰财务,有时甚至成为企业调整利润的常用手段。且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银行很难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和采取措施,增加了贷款项目监控的困难和贷款回收风险。另外,集团成员企业通常采用相互担保形式申请银行贷款,使得贷款风险通过担保链条在集团企业内部不断地传递,集团企业的风险相关性使得银行贷款实际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状态。

集团客户风险高度集中

随着金融风险的日益加大,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逐渐地向“效益好、信誉高”的优质客户转移,而集团客户中的这种“黄金”客户,自然就成了各行争夺和发展的焦点。由于银行的客户群体重叠趋同,对同一行业或同一客户的贷款比重较大,而一些集团企业效益并非源于其有效的经营管理,而主要是得益于良好的市场价格和国家政策让利,一旦这些贷款大户和行业经营状况发生逆转,则可能造成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

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

由于集团客户的风险相关性,使得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较复杂,国际上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评级方法和模式。国际大银行的集团客户评级通常采用标准化的统计模型,在定性判断环节充分考虑集团客户特点的非标准化因素,并对模型的初始评级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现在假设针对集团客户的单个客户的评级方法已经确定,并能够计算违约概率,讨论如何在单个客户评级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集团客户的评级。

评级方式

集团客户整体评级

集团客户评级不仅要确定纳入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成员单位范围,还要确定纳入集团客户评级管理的成员单位范围,识别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核心层企业,也称集团公司、集团母公司或集团总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部分。紧密层企业也称控股企业,是核心层企业直接控制的企业,核心层企业与紧密层企业是母子关系。半紧密层企业也称持股企业,是指核心层企业(集团公司)参股未达到控股或紧密层企业下属的全资、控股企业,这一层面由若干关联公司组成。松散层企业是为企业集团提供协作服务的企业,与核心层企业没有产权关系但有业务经营、交叉担保等契约关系。根据考察欧洲银行的先进经验,区分纳入授信管理和纳入评级管理范围,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可分为以下步骤,如图1所示:

根据关联程度等因素确定是否需要将集团中未纳入授信管理范围的成员单位与纳入授信管理范围的成员单位一起进行集团客户的评级(以下称纳入评级范围),纳入集团客户授信管理范围的成员单位必须纳入集团客户的评级范围。对纳入集团客户评级范围的成员单位按照一般公司类客户信用评级办法分别进行初始评级,计算各成员单位的初始违约概率。然后,考虑规模、等级、关联程度等因素计算加权违约概率。同时,对确定好的纳入评级范围的成员单位,编制纳入评级范围单位的合并报表,并视作一个公司按照一般公司类客户的评级方法对企业集团进行综合评级,计算企业集团的综合违约概率。最后取加权违约概率和企业集团综合违约概率中的较大值为整个企业集团的初始违约概率。

若纳入集团客户评级范围的成员单位也是集团客户(以下称子集团),则先按照上述办法计算出子集团的初始违约概率,再将其作为整个集团的一个成员单位参与整个集团的评级。若确实无法取得应评级成员单位的评级信息和资料,则可以不纳入评级范围。但集团客户核心层和紧密层企业必须纳入评级范围,且能够评级的成员单位数量要达到纳入集团客户评级范围成员单位数量的80%。

客户经理对集团客户进行定性分析,并以此修正初始计算结果,得到调整后的集团违约概率,并根据映射方式确定其信用等级。集团客户的整体评级由管辖行组织,由牵头行负责对集团公司进行评级,由各成员行对集团成员单位分别进行评级,然后由牵头行汇总作综合评级。最后,由专门的风险决策委员会审定或上述集团客户的信用等级。集团客户评级一经正式确认,即可用于授信审批、限额分配、贷款定价和经济资本配置等管理环节。

集团成员单位的信用评级

以集团客户所属成员为评级对象时,因均为独立的经济法人,按照一般公司类客户信用评级办法对集团所属评级企业分别进行初始评级,再根据评级企业与集团公司的关联程度将其置于企业集团整体资信和偿债能力之中,参考集团整体评级作适当修正,得到评级企业的最终信用等级。对此,欧洲有些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国际化银行还基于业务经验和信贷政策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例如,核心层企业的信用评级最多不超过集团整体评级1个等级,紧密层成员不超过1~2个等级,半紧密层和松散层成员不超过2~3个等级等。同时还规定,由牵头行负责对集团公司的整体评级,由各成员行根据牵头行的评级结果再对集团成员单位分别进行评级。

集团客户评级中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和内部交易的复杂性,为了对其偿债能力做出正确评价,我们应根据企业集团客户的不同类别,考虑采取不同的客户评级标准或方法,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建立识别集团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有效方法。首先,建立关联企业结构网络图,摸清集团客户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治理结构,理顺集团成员之间的法律关系;其次,对关联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查核实,了解客户及重大关联方的注册资金、组成部分、股权分布、资金来源及各自占比的变更情况等;第三,深化财务指标的研究分析。财务分析中应重点了解关联企业对企业实际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准确判断关联交易的合理性。根据以上情况将对集团企业的评价范围扩展到非控股子公司的关联企业。

集团公司评级结果不应适用于子公司。客户信用评级是对单个法人偿债能力的评价。集团内部子公司间的财务实力、经营情况、偿债能力各不同,因此,集团的评级结果并不能适用于下属子公司。如果子公司的贷款有集团公司担保,由于在连带责任担保情况下,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在偿债顺序上是并列的,这时应考虑集团公司的偿债能力,集团评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子公司的债务评级,但仍不适用于子公司的客户评级。

加强调查分析。银行提高集团客户信用评级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客户市场形势、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情况的调查分析,准确把握集团客户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研发能力;从品格、能力、资本、担保、环境、事业持续性等多角度对基本面进行深入考察。还要对客户所在行业的前景、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客户所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和经验、产品市场的地域范围和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求对其长期偿债能力做出评价。

集团客户的风险管理

完善集团客户的授信额度管理

建立统一授信风险控制体系,对集团企业最高风险限额进行监控,使其在可控范围内运行。同时,还要考虑风险集中度的控制要求,当集团客户贷款需求量比较大时,可采取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和贷款转让等措施分散风险,并根据银行的负债结构来确定对单一品种、单一地区、单一产业贷款的比重和贷款期限,以降低信贷风险集中度。

确定集团客户的信贷准入与退出标准

商业银行应从行业、区域、客户等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集团客户信贷准入、控制和退出标准。根据集团客户的信用评级,确定优质客户目标,并予以重点支持;对于信用评级较低、关联企业交易不规范、企业内部结构不清晰的集团,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和风险监控的对象,建立并启动信贷退出机制。

实施差别化集团授信管理

在统一授信管理的基础上,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和风险防范的侧重点。对于紧密型集团企业,可在整体授信基础上,将集团对成员企业的授权与银行授信相结合,防范企业的信用风险;对于松散型集团企业,银行应理清企业间关联关系,确定对经济效益、管理水平较好的核心企业进行重点授信;对于民营经济为特征的集团企业,应认真核查其关联企业的数量及经营状况,对集团企业核心领导的个人信用也要认真评价和监控。

加强集团内部的连环担保控制

银行对集团客户贷款应重点防范集团客户的担保风险,严格控制关联企业之间的连环担保。对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提供抵押担保的,要审查抵押物的权属,抵押人必须是对抵押物依法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企业,确保担保的法律效力。对集团公司为其子公司或参股公司提供担保的,要审查集团公司实际担保能力,防止夸大资金实力和经营规模的情况发生。

加快内部评级系统建设,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集团客户风险管理涉及体制、方法、标准、手段的全面更新,应以内部评级系统为依托,搭建集团企业客户经理网络和风险预警体系,掌握集团的整体经营和财务信息,及时反馈企业经营的异常变化,形成从信息收集、信息服务和信息管理到风险预警的全程信息管理机制。

第2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应收账款“外包”

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笔者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5%;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占2.5%;其他性质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至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国际保理、福费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第3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148-02

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经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之相伴随的却是,中国出口企业日益陷入海外应收账款“黑洞”。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累计至少超过1 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4年总出口额的1/5,而且这种海外呆坏账正在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很多利润被坏账所吞噬,使得许多外贸企业不堪重负,甚至破产倒闭;有的即使能够维持经营,在经营中也常常进退维谷,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部分外贸企业由于惧怕坏账风险采取非常谨慎的信用政策,甚至宣称对非信用证业务一律不做,结果限制了业务的发展。

在与各国经贸往来中我国外贸企业并未充分重视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上的欠缺造成的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问题已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特征

下面结合美国邓白氏公司中国代表对我国外贸企业大量逾期应收账款问题的调查报告数据,对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特征进行结构分析,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现状。

从来源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来源以海外华人公司为主。从我国国际贸易拖欠案件所涉及的海外公司性质看,我国的外贸信用风险主要是由海外华人客户带来的。笔者认为,这些为数不多的海外华人,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华人以及少数原籍中国大陆后来移居海外的华人具有与中国同族同种和语言相通的优势,他们对中国的国内经济环境比较熟悉,了解到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各方面的管理仍不完善,存在着各种法律、管理漏洞,外贸企业内部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同时,他们又抓住我国部分外贸企业领导存在着的一定急功近利和或多或少的崇洋的心态,使得部分海外华人进口商可以肆意拖欠我国外贸企业货款,或诈骗屡屡得手,诈骗成功率要高于一般外国进口商。

从起因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的直接起因以恶意欺诈为主。具体结构为:有意欺诈的拖欠款占60%;产品质量、数量或交货期有争议的占25%;属于我方外贸企业交易严重失当及管理失误的占10%;交易人员私下默契、台底交易的占2.5%;其他性质的占2.5%。我国对外贸易的过半货款拖欠是由客户的恶意欺诈引起,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主要是由诸如产品质量或货期等贸易纠纷引起。

从外贸企业性质结构看,我国对外贸易客户信用风险导致的国际拖欠所涉及的企业以国内的全资中资企业为主体。具体结构为:80%来自国内的企业,其中的50%为国有外贸企业,30%为私营外贸企业;另外的20%来自三资企业。从企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外资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和水平相对要优于中资的外贸企业。

从客户新旧特征看,过半数的国际货款拖欠由老客户造成。根据邓白氏国际(上海)信息咨询公司1997年度受理的我国398件国际应收账款追讨案件的统计显示,其中的200个案件是由老客户产生的,而非人们通常理解的国际货款拖欠主要由资信不良的新客户造成。

二、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透过以上表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外贸企业风险损失的原因除了企业主体信用管理观念的严重缺乏外,来自企业产权制度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我国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关部门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由于从政府到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都比较淡漠,对信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府对企业缺乏政策引导和有效支持;有的企业虽然感到信用风险管理需要,但苦于所知不多无从下手,且成本较高,在本来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不愿为此支付费用,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干脆漠视不管。目前中国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超过5%,而发达国家企业却只有0.25%—0.5%的水平,国际平均水平也只在1%左右。中国企业出口中遇到的很多困难,一开始并不是对方存心拖欠,而是中国企业自己出现制度和管理失误。

(二)外贸企业产权不明晰

产权不明晰使得很多国有外贸企业管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盲目赊销;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盲目打价格战。这些行为导致了企业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效益下降,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就是要在销售收入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一致,保证最终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

在我国外贸企业现有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门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却常常职责分工不清,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容易造成外贸企业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合约签订、资金安排、组织货源、品质监督、租船订舱、制单结汇等诸多贸易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并导致信用损失。外贸企业内部职责不明确已成为企业账款拖欠趋势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根本原因。

(四)信用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业务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没能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销售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甚至与客户勾结留下可乘之机。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五)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外贸企业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在加剧

1.随着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扩散,海外买家信用风险加大。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导致国外买方收货付款意愿陡降、买方违约风险急剧升高。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信贷紧缩也加大了这些企业拖欠货款甚至赖账的风险。同时,大量企业还将直接面对海外买家的破产危机。

2.在危机的冲击下,海外违约风险加大。一些国家的对外偿付能力、担保有效性、汇率政策的稳定性等都将受到较大影响。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伤害的不断加大,违约风险的滞后作用将不断显现。

3.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曾经的国际一流银行频繁陷入困境,以往对贸易中较为安全的信用证结算方式难以为继。随着众多大型商业银行信用等级的急剧降低,信用证交易的收汇风险在不断加剧。

4.出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随着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一些企业为争夺市场可能置出口收汇风险于不顾冒险签约出口。

各种迹象都说明,全球信用风险正在金融危机下升高。

三、加强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出现今我国外贸企业已不是单纯的信用管理技术、手段的缺失,还包括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协调,和相应企业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外贸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外贸企业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实施以下的对策:(1)大型外贸企业可成立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专职机构来建立健全并贯彻实施科学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2)中小型外贸企业可考虑实施信用管理委托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做好商业资信调查

预防商业欺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商业欺诈的发生。这就要求外贸企业除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外,还要认真考虑建立自己的一套有效的信息情报网络,建立信息渠道。

在国际贸易中,当事人在订立合同前,未能充分利用可得的情报并进行详尽的调查,被认为是导致商业欺诈发生的根本原因。从东方国际保理中心所办理的欺诈案件中可以看出,在有些情况下,只要了解一下未来的贸易伙伴的资信能力和履约信用、支付能力等,就完全可以防止欺诈的发生。

(二)强化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双方的责任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合同用语要严谨、准确、前后一致。要加强公章、合同的管理,杜绝乱盖公章、空白合同书到处飞的现象。也要抵住“低价、特殊优惠、回扣”的诱惑,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做到这点,企业应培养自己的高素质的谈判代表,他们要廉洁奉公,要懂法律、经济、航运等方面的知识,有较长的工作经验。

(三)严格履行合同,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合同一经签订,要妥善保存合同原件,保留与对方往来的信函、文件等,以备后用。合同生效后,我方就应根据合同条款履行约定的义务并保留履约的所有证据。因为,只有自己严格履行了义务,才能有力地向对方主张权利;有了先行履约的证据,才有胜诉的可能。要保持合同顺畅履行,警惕对方变更合同条款的请求,更不能允许中间商的随便介入,中间环节越多,产生风险的机会也就越多。

(四)加强账款拖欠的追收

一旦发生账款拖欠要积极想办法追收,追收货款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自己追收,还是委托第三方追收。如果公司较小,在拖欠方的国家没有自己公司的办事机构,最好的办法是委托专业的公司追收,主要有三方面的好处:由于是专业公司,效率高,可以赢得宝贵的时间;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成功率较高;有利于集中主要精力开展业务。

(五)“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

中小型外贸企业,尤其是我国外贸经营权下放以后初次涉足外贸领域的为数众多的私营企业,可考虑直接将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外包”给信用管理咨询公司。与企业自己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相比,实行信用管理委托制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具有快速性、专门性和灵活性等优点。

(六)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降低外贸信用风险

我国外贸企业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的实践中应该学会借鉴国际通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做法和手段,诸如信用证、出口信用保险、福费廷和国际保理等。这些在西方国家中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做法虽然在我国正逐渐得到应用,但有些还远远没有普及,因此,我国商务部应大力推广。

(七)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困境下的出口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对有关国家进口规定的了解,即企业要对出口国海关规定要做到心知肚明。根据各国海关法规定,一般货物在目的港或海关仓库存放期限为3个月,少数国家为30天或60天。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规定,退运或者转卖均需要买家出具《无异议证明》。土耳其海关规定货物滞港时间不得超过45天(除进口商要求延期之外),否则将被没收拍卖,且拍卖时该货物的进口商享有优先购买权。依据出口国海关规定进行出口操作便可有效控制收汇风险。

2.同时,还可以规避受危机影响较重的欧美市场,大力开拓受危机影响较小的中东、非洲、澳洲等市场,以保证出口的正常化。

3.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信保提供的资信调查、咨询建议和风险保障等全程信用管理工具,以及合理选择结算货币等手段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身的损失,确保外贸业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94.

[2] 沈瑞年,继红,庞红.国际结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梁琦.国际结算与融资[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 黄昕.银行信用证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政金融,2001,(8).

[5] 邹根宝.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第4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用风险 风险评估 大数据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影响着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而且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我国就显得更加明显,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于银行贷款(齐寅峰,2005)[1],银行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方面扮演着领头羊的作用,推动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随着银行信贷的不断增加,其信贷风险也日益严重,如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后来的欧债危机等都给我国的商业银行以警醒,而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步入深水区,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尤其是信用风险,因此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再次基础上以大数据为背景,分析了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的违约,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花旗银行的前总裁说道银行家的任务其实就是风险管理,当然了银行的风险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但主要的还是信用风险,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性以及道德风险,银行的信用风险很大。李朝霞(2016)[2]等人研究发现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但开发新的业务伴随着高风险,这就要求监管部门加强表外风险管理。刘明华(2016)[3]从银行监管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研究了在完善银行资本配置效率为股东创造利益的同时如何有效的防范风险.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资本配置问题(魏灿秋2004)[4]。陈超(2013)[5]等人研究发现商业银行贷款信息的纰漏对企业的并购产生影响,信息的纰漏对资本市场产生了正外部效应,已有的大量的研究基本上是研究商业银行的综合的风险管理,这包括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声誉风险。本文从银行风险管理中的最为突出的信用风险出发,单独研究大数据下信用风险的管理。

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西方传统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我国的很多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特别是国有四大行,基本上形成了资本市场的垄断,虽然由融资带来的利差促进了银行的发展,但也给银行带来了风险,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随着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的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收到了挑战,各大商业银行将抢占市场作为经营目标,忽略了资产质量,并且资产集中容易爆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信贷风险的存在是基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因此商业银行数据的收集整合与挖掘的能力决定了其信用风险的管理能力,大数据互联网时代追求“三流合一”(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业银行只有融合于大数据时代,才能使自己的信贷部门经营更加的高效,才能有效的控制信用风险。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经济下行压力巨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步增高,这些都反应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人信息存在问题,这包括信息收集的不完整、没有对信息进行整合与深度挖掘等,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人经营动态资金的流向没有明确的跟踪,银行很难形成对贷款人的风险的识别,尤其是对跨行贷款,跨区域经营的贷款人的风险容易形成误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现有的风险管理体制更多的是基于经验、定性的风险管理,简言之主要是依赖信贷部门工作人员的经验,这种风险管理体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贷款的质量不高,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道德风险,贷款人越容易隐瞒一些对融资不利的信息,而对于这些潜在的风险,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是无法揭露的。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的内部机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都是按职能部门划分的一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态分工明确但也存在不足,那就是容易形成部门之间的隔阂,在贷款人的数据收集整合和深度挖掘上存在着过多的不完整,可以说是一种碎片化的状态,那么也就不能很好的对贷款人的整体风险进行识别了,例如银行的信贷部门只负责企业等客户的融资。同时这种职能化的部门结构导致了银行的总行和分行之间也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资源信息共享,也就进一步加重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面临着我国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社会投资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以大数据为基点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尽可能的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管控能力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数据是信息的基础与原料,而提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控能力的核心在于信贷数据的收集整合与深度挖掘,因此商业银行要通过大量的数据信息对贷款人由定性识别转化为定量为主定性为辅来提高其信用风险管控。

(一)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管控

数据是信用风险管控的基础,商业银行应加强数据收集能力,例如可以通过跨行之间的合作加强银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当然了也可以与专业强较强的数据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宽数据的来源,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化办公能力,将贷款人的交易记录进行整合,收集数据等。数据只是信息的原料,它只有通过整合与挖掘才能形成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有意义的信息,因此银行的风管部门需要将收集到的延续性较强的大数据进行优化,对银行各部门收集到的碎片化的信息加以整合,形成清晰的信息链,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挖掘隐藏的深层次的信息,也就是这些隐藏的信息往往能代表贷款人的真正的信用风险。

党的十以来,金融业的改革健健的步入了深水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体系也需要改革,商业银行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职能化的组织结构阻碍了组织间的信息共享,因此加强银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风险管控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业务的拓展与风险是并存的,业务的发展给银行的风险管控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本支持,商业银行应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统一的协调和数据信息管理结构,突出商业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各自管控信用风险的传统的模式。

数据的收集、整合与挖掘以及银行信用风险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从客观层面上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的最终的实施者是银行的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的主管能动性也很重要因此加强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管控能力等基本素质是降低信用风险中关键的一环,例如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实战模拟以及案例分析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数据信息的定量化分析能力等。

(二)社会外部的信用风险管控

加强社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也是信用风险管控的重要的一环,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显得捉襟见肘,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以降低由于道德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信用风险。企业等贷款人的资产评估主要由会计事务所完成,加强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让贷款人的资产评估更加的客观准确,也就间接的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齐寅峰,王曼舒,黄福广.《中国企业投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间卷调查结果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5.

[2]冯曦明,李朝霞,郭晓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6,5.

[3]刘明华.《银行监管与风险管理》[J].武汉金融,2003.

第5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客户风险;指标体系;风险评价;管理;控制

一、客户风险及现状分析

(一)客户风险概述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是由于各种因素复杂性而使实际结果与当初预期发生背离而导致利益损失的可能性。营销风险是指由于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或当企业自身营销策略不当给企业所造成的损失。营销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有很多,有的使企业销售收入减少,有的使企业营销成本增加,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些风险最终都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营销中的客户风险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从事客户的营销活动承受的风险。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外部客户,既包括普通消费者带给企业的风险,也包括企业客户带给企业的风险。

(二)客户营销现状分析

在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随时随地可以看到诸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万宝路、奔驰、耐克、索尼等等国际品牌。然而国内却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与之抗衡。面对这种品牌实力的巨大落差,国内企业在经历了产品营销、质量营销和价格营销之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客户营销。于是,企业管理纷纷借助于客户营销的各种手段,如:品牌营销、服务营销、定制营销、关系营销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企业的营销深化。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提高和互联网的普及,客户成为一种“公共资源”,企业操纵客户的能力越来越弱,客户管理难度不断加大,服务成本不断攀高。虽然企业在客户管理方面学习了国际上一些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但在一些重要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和缺陷。

二、客户风险类型识别及成因分析

(一)客户选择风险及成因分析

客户选择是企业在目标市场中选择潜在客户作为本企业服务对象的过程。在开展营销活动时,许多企业非常注重快速获取客户,却忽略了应该仔细挑选客户。不加选择的服务各种客户只会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识别客户是企业营销面临的风险之一。

客户选择风险成因之一是客户价值。80:20规则认为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利润,进一步发展的80:20:30理论则认为顶部20%的客户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然而,在底部30%的没有盈利的客户消耗了其中的一半的利润。客户选择风险成因之二是服务成本。企业向不同客户提供相同产品的成本大不相同。企业必须仔细分析核算接触客户和提供服务的所有成本。三是客户生命周期。客户的生命周期对选择客户十分重要。企业可以通过评估客户生命周期来计算客户的总体价值。如果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短,客户的总体盈利水平就会下降,而且客户生命周期如果结束,企业必须重新寻找客户,这就会发生新的客户选择风险。

(二)客户满意风险及成因分析

客户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可感知的价值与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之间的比较结果就形成了客户满意,我们一般用客户满意度来表示。研究表明,不满意的客户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客户满意风险形成的原因和企业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影响客户是否满意的因素包括企业的规模、效益、形象、品牌和公众舆论。如果企业形象恶劣,客户很难满意。如果企业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方面同质化严重,就不容易获得客户满意。如果产品包装、运输、售后服务等不利于客户使用或有些些产品不能体现客户的地位,客户也不会满意。

(三)客户信用风险及成因分析

产生客户信用风险原因多种多样,在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客户风险的根本原因。从企业管理客户信用的角度看,是由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对信用不良的客户管理不善造成的。从外部经营环境的角度看,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不良,使得“部分客户信用缺失”,从而形成了客户信用风险。

(四)客户流失风险及成因分析

当客户终止与本企业的商业关系或转向其他企业时,就发生了客户流失。客户流失会不断损耗着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据美国有关机构统计,每5年美国的一半公司便会流失掉一半客户。公司每年失去25%的客户的公司的损失在20亿美元到40亿美元之间。客户流失已成为企业客户管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客户流失可能是由某一因素造成的,也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但导致客户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客户不满意。从客观上看,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期望过高导致不满,竞争对手采取优惠措施也会引诱走客户,而客户经济情况改变,或客户搬家,或遭遇战争、自然灾害、或季节变化等这些都会导致客户流失。

三、客户风险指标评价

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的论述,在全面反应客户风险综合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客户风险综合评价体系,使用矩阵判断法和模糊综合分析法,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客户风险。

图1 客户风险评价指标体

(一)单指标评价

单指标评价是根据单个风险指标的数值大小评价风险。设要进行评价的指标为x,其无风险区域为(xa,xb),低度风险区域为(xc,xa)或(xb,xd),高级风险区域为(xe,xc)或(xd,xf),则:

当xa

当xa

当xe

当x≤xe或x≥xf,为高度风险。

(二)单因素评价

单因素评价是根据风险因素出现的情况评价客户风险。因素评价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以风险因素X出现与否评价。当风险因素X出现时,有风险;当风险因素X不出现时,无风险。

第二种模式:以风险因素X出现的概率评价。风险因素为随机变量,其发生的概率为P(x),则:

当0

当Ppa≤P(x)

当P(x)≥Pb时,为高风险。

(三)综合评价

客户风险的综合评价涉及到多因素的综合判断问题。针对风险多因素、模糊性和主观判断等特点,本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将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定性指标采取专家调查和问卷统计的方法,对定量分析指标的处理采取模糊数学的方法,从而实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

(四)风险程度的确定

按照计算结果的大小,将客户风险确定为四种状态,风险程度可按照四种状态的风险等级档次集进行划分,即风险档次集R={R1,R2,R3,R4}。

四、客户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一)客户选择风险的防范

识别和选择客户的主要方法是使用营销中的市场细分。对不同价值的客户可以细分为铂金层、黄金层、铁层和铅层客户,对其实现差异化管理。对铂金层客户,企业应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将企业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向这一客户层倾斜;对黄金层客户的服务标准要高于客户期望,提供的产品应具有高品质;企业可以对铁层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并通过大众媒体宣传强化企业或产品形象,还可以经常进行促销,吸引铁层客户;对于铅层客户中的新客户,在开发初期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因此新客户的盈利能力比较低,如果新客户潜力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企业可以继续保持新客户并努力提高他们的其忠诚度。如果是不盈利的客户,企业可以减少服务,或对新客户提供的部分服务收费,降低服务成本。以上的方法如果不能是的新客户盈利,企业就可以放弃这部分客户。

(二)客户满意风险的防范

企业应该树立“客户满意”的经营理念,考虑和解决问题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客户的需求和满意是企业工作的第一要素。其次,有效的控制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值。再有,就是为客户增加商品和服务价值。企业要从客户角度挖掘客户需要,提供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心理需求和潜在需求。此外,企业还要为客户提品或服务所必须的支持

(三)客户信用风险的防范

对客户信用风险的控制是客户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方法之一是建立企业信用文化。其次还应实行标准化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客户信用信息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企业在建立专门的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客户信用管理的标准,对客户进行专门资信调查,制定相应的信用条件政策和应收账款监控管理制度

(四)客户流失风险的防范

防范客户流失风险的方法之一是创新产品或服务。一方面企业应时刻关注竞争者经营管理情况及其策略的变化和调整,做出相应的行动;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持续创新,持续推出比竞争者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方法之二是对服务加强管理和控制,确定服务的规范和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和标准。并且成立专门接受和处理客户投诉的部门,建立处理客户投诉的系统,还可以设置客户退出障碍,如增加流失客户的财务损失、增加情感负担和加强结构性联系,增加客户转换成本。此外,企业应合理地选址与布局,延长营业时间方便客户购买。

在客户风险管理过程中,各种防范对策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划分。在不同的营销阶段,各策略可以交互实施,企业可以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Hong-Youl Ha.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 in the context of e-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Mar2006. p137-149.

[2]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梅清豪译.第11版[M].上海人们出版社,2003.

[3]兰苓.市场营销学[M].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2000.

第6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价值 客户流失

一、背景知识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定义、测量、评估和发展因应风险的策略。目的是将可避免的风险、成本及损失最小化。风险管理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理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风险管理除了应用在传统的保险公司、大型运输企业外,一切存在“风险”,并且风险可控的领域,均可以尝试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本文将讲述风险管理在客户流失管理中的应用。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

风险管理除了应用在传统的保险公司、大型运输企业外,一切存在“风险”,并且风险可控的领域,均可以尝试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本文将讲述风险管理在客户流失管理中的应用。

二、风险管理的应用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经济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在正确识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的处理。

(1)自然流失。这种类型的客户流失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客户主动不再使用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客户搬家离开了某超市的辐射范围;如某客户小孩子长大了,不再需要购买婴儿用品了。这样的客户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2)竞争流失。由于竞争对手的影响而造成的客户流失称为竞争流失。竞争突出表现在价格和服务上。比如:最常见的某厂商降价促销,客户争相购买;竞争对手服务质量的提高;竞争对手产品技术手段的更新而使客户转向购买技术更先进的替代产品,比如电视由普通的CRT升级为了液晶平板。这些都可导致客户的流失。

(3)过失流失。过失流失是由于企业自身工作中的过失,引起客户的不满意而造成的。过失流失在客户流失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同时也是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手段来防止的。

其中:来自企业外部的原因主要是竞争流失,而企业内部的原因主要是过失流失。客户流失的危害主要是大大降低收入。统计数据表明,寻找新客户成本相当于维护老客户的6倍。有关方面对美国9个行业进行调查的数据表明,客户保持率增加5%,行业平均利润增加幅度在25%-85%之间。这足以说明客户保持对公司的经营至关重要。竞争流失和过失流失均可以通过建立流失分析模型,分析客户流失原因,并采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流失的比例。

2.风险衡量

风险衡量是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风险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客户流失管理中,我们通过对大量历史流失客户经验数据的观察,对客户流失的造成的损失进行预估和判断。

例如:某电信公司通过对有基本信息的一批用户,在一段时间内(1年)进行流失观察,找到易流失人群,并进行客户关怀活动。已有客户信息字段包括年龄、收入、是否学生、信誉是否良好和是否流失。通过求信息期望的方法,选定节点,制作并确定决策树。最终,我们可发现主要的易流失人群为青年中的非学生群体和老年中的信誉为良的群体。这部分易流失群体流失的概率很高,相应的客户价值损失的风险也将会很大。

损失程度为:此类人群的数量X流失的概率X此类客户终身价值

终身价值就是此类用户贡献收入的总额。可通过ARPU(月均贡献收入)X在网时间(月)计算得出。

3.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是指针对经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之后的风险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它是风险管理过程的一个关键阶段。

具体到客户流失管理上,如果说客户流失是一种理性消费的选择,那么流失的发生肯定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往往体现在长期的消费记录中。

客户流失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过程如下:

(1)数据收集。通常选择两类数据: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数据提取的时候要注意清洗数据。需要清洗掉的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字段不完整的;客户自然流失的数据;信息不真实的数据。

(2)数据分析与建模。数据分析就是对采样后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试图寻找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复共线性),以及不同变量对于客户流失的影响程度。删除那些和客户流失概率相关性不大的变量,减少建模变量的数量。这样不仅可以缩短建立模型的时间,减小模型的复杂程度,而且可使建立的模型更加精确。

(3)模型的评估及应用。一个模型在建立之后,需要用大量的数据对其进行评估和验证。输入用于检验的样本数据,比较通过该模型数据挖掘得到结果与已知历史结果的差异,如果差异很大,就要考虑改进模型或重新建立新的模型。整个建模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并不断修正的过程。

找出“易流失”人群的特征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进行有针对性的客户关怀,从而减少客户流失。一般来说,有三个要素能够作为客户价值分析的重要指标,这三个要素是:最近一次购买、购买频率和购买金额。营销需要计算投入产出比,对有价值潜力的用户尽量多投入客户关怀资源,而对于价值潜力低的用户少投入,或者暂时不投入客户关怀资源。通过客户价值计算,进行有选择的客户关怀,会大大提升营销资源的使用效率。

4.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客观评价风险管理效果,比如经过分析后,对易流失人群使用了客户关怀计划,客户流失率比不使用措施,降低了多少个百分点,为公司挽回了多少客户价值。有了客户流失管理评价后,一方面能够量化的看到流失管理的效果,工作业绩;另外也可以及时总结、并改进客户流失管理方法。

第7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 成因解析 应对措施

一、信贷风险成因解析

1.内因:商业银行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

(1)信贷风险控制目标不明确。商业银行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和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表现在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当激励不足时信贷人员会选择消极怠工,而激励过分时则容易选择铤而走险。同时,当贷款出现问题时,往往通过所谓信贷委员会的集体负责制度来承担责任,结果是人人负责而人人又不负责,使得责任的追究无从着手,以致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或是片面追求信贷资产质量,以致信贷业务持续萎缩;或是无视信贷资产风险,盲目发放贷款,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

(2)信贷风险制度执行不力,存在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一是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信贷人员做不出有深度的调查,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采信和运用。二是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贷后管理仅限于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造成贷款预警机制失灵。三是没有建立起直观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监控信息体系过于复杂不易于操作。

(3)信贷风险控制广度不够。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缺乏风险全程控制的理念,忽略对风险事前、事中控制。在对客户目标的选择定位、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和贷款责任等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4)信贷风险控制力度大小失当。在经济杠杆运用上,发放贷款给予一定奖励,清收不良贷款也给予重奖,造成贷款发放数量越大、质量越差则奖励越多,而质量越好却奖励越少的异常机制;该重奖的信贷资产没有得到重奖,不该重奖的信贷资产却因清收了大量不良贷款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巨大奖励。

2.外因:经营环境风险因素多,制约强度大

(1)政府信贷风险的客观存在。所谓政府信贷风险是指在政府信用的引导下,银行向政府发放的或者向与政府有关联的企业发放的贷款,由于政府行为而使银行面临的坏账风险。它是以市场化的面目出现的,银行可能并未与政府发生直接的信贷关系,但信贷风险的发生却与政府的行为密不可分。

(2)消费信贷的法律环境不完善。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风险控制难以落实。

(3)企业财务报表失真及集团客户关联交易问题突出。银行目前遇到的很大困难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不真实,使得银行的评估办法基本无效。尤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很难审查,由于上市公司大都是部分上市,上市公司的现金流状况说明不了问题,因为他们与集团之间存在着重大关联交易,而集团公司则往往借助多种融资渠道,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以及上市公司的复杂的企业簇群。这种跨领域的多元化集团运作,增大了公众、监管机构、中介机构的监管难度。而一旦问题爆发,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

二、应对措施探讨

1.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科研机构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

2.加快实行浮动贷款利率

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

3.加强贷后管理,完善信贷全过程风险控制

(1)规范贷后管理程序和内容。贷后管理包括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的账户监管、贷后检查、风险预警、贷款风险分类、客户维护、有问题贷款处理以及贷款回收和总结评价等。从信用发生到收回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程序,明确各环节管理内容和要求,建立考核制度,确保贷后管理程序明确,内容规范,要求具体。

(2)明确贷后管理职责。明确客户部门、信贷管理部门、风险资产管理部门以及法律、财务、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之间形成管理合力,避免相互推诿扯皮。理顺经办行与管理行贷后管理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3)建立分层次的贷后管理体系。按授信额度、风险程度、管理难度确定直接管理客户对象,对审批的重点客户、跨区域集团客户、系统性客户、行业龙头客户、直接营销客户建立重点管理制度。管理行信贷管理部门风险经理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信息;客户部门要建立重点客户的定期联系协调机制,参与现场检查,组织落实贷后管理内容。

(4)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设定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信号,规范贷后检查的频率和内容,前瞻性地发现客户潜在风险并通过风险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在更高层次、更短时间内采取最合适、最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最大限度地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5)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违章必究”才能保证“有章必循”。贷后管理流于形式的许多原因就是职责不明,追究不力。要通过设定各责任人贷后管理的“高压线”,对不履行贷后经营管理责任、信贷资产出现风险或出现风险不能及时化解造成损失的必须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4.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防范应当做到多方联动、措施及时,从源头、流程和硬件建设上对集团客户进行综合化管理

(1)抓源头。完善集团客户管理制度,收集客户的全面准确资料,理清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为准确判定集团客户和确定授信提供信息支持。从客户的公司治理结构、财务制度、经营业绩、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产权明晰、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严格规范的优质客户纳入授信视野。

第8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1、信息搜集的主要内容。

主要划分为清楚明白直接体现信贷风险的“硬信息”和反映潜在信贷风险、具有隐形相关性的“软信息”,以及全流程信贷风险管理的十个方面。硬信息———企业相关财务数据: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相关数据,工商、税务部门存放的与企业相关文件和银行内部相关资料;软信息———企业经营的潜在暗示性信息:用水量、用电量、机器运转时期估算和维修保养周期数据、存货盘点审计数据、往来供应商渠道商账户结算信息等。企业经营负责人个人相关信息:商誉、商会与商业伙伴评价、健康状况、人品等,是否有不良嗜好、个性特点、知识结构与水平、经营风险防控能力、家庭情况等。

2、信息搜集后续分析处理的方法。

单一的硬信息可能存在缺陷和隐忧,如公司资本不足,通过申请垫资的方式满足工商注册登记要求;公司财务数据不真实、存在虚开票据和担保等问题。同样,单一的软信息也有一定的风险,软信息的判断过于主观化,忽视企业基本面和相关行业数据。因此,银行在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硬信息”和“软信息”加以整合,需要建设规范化的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

二、信息搜集分析处理的主要工作重点

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还原能力、强化信息分析处理防控风险管理的方法都是关键,具体而言:信贷准入方面:对行业风险敏感性、前瞻性不足,盲目进入“两高一剩”行业及风险敏感性行业,客户评级不审慎,评级结果虚高,甚至人为抬高信用等级,客户评级结果应用不严格,盲目进入低信用等级客户,客户分类不审慎,分类结果偏离客户分类标准,甚至伪造信息套取高分类结果,对客户经营管理情况掌握不到位,盲目进入生产经营不正常、财务状况不佳、发展战略明显失当的客户,对客户融资结构掌握不到位,盲目进入多头融资、过度融资、涉及民间融资的客户,对客户对外投资情况掌握不到位,盲目进入过度投资、主营业务不突出的客户,对客户对外担保情况掌握不到位,盲目进入对外担保过度、担保链复杂的客户,对客户信用记录掌握不到位,盲目进入存在不良信用记录或他行退出客户,对客户资金链掌握不到位,盲目进入资金链紧张、还贷来源不正常、涉及应急转贷的客户。授信管理方面:授信额度理论值测算不审慎,测算方法选用不正确,测算结果偏离客户金融实务研究实际,授信额度核定不审慎,偏离客户实际用信需求,存在过度授信问题。尽职调查方面:信贷调查不深入,实地调查缺失,调查方式单一,简单采用问答式调查,第三方调查不到位,信贷调查资料收集不齐全,重要资料缺失,调查信息不全面,对关联关系、资金用途、融资结构、对外投资、对外担保、贷款归行等关键信息了解不深入,客户信息真实性核查不到位,财务数据等重要信息失真,信贷调查分析不到位,未客观全面反映客户经营及风险状况,甚至刻意隐瞒重要风险信息。担保管理方面:抵质押贷款占比低于同业平均水平,信用保证方式贷款占比偏高,单个客户贷款抵质押比例与调查银行信用份额明显不匹配,保证人准入不严,保证人代偿能力不足,担保链复杂、关联担保普遍,对保证人动态监管不到位,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应对不及时,导致担保保障度下降,押品准入不严格,押品不合格或变现能力存在重大缺陷,押品估值评估不审慎、不规范,价值明显高估,动态重估流于形式。用信管理方面:流动资金贷款发放与客户用款计划不匹配,固定资产贷款发放进度快于项目进度发放或资本金到位进度。贷后管理方面:贷后资金流向监管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流向高风险领域,客户账户资金监管不到位,对货款归行、账户结算量等关键信息异地情况应发现未发现,还款资金来源监管不到位,还款资金未有效控制,或还款资金来源不正常,评级分类动态管理不到位,对出现风险的客户未及时调低等级,导致高等级客户违约。风险分类制度执行不到位,对出现风险的业务未及时调整形态,资产质量反映不真实。

三、强化信息搜集分析处理的建议

风险管理工作要在对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审视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强化,实现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携手合作,内部系统互相挂钩进行整体布局和防控、工作流程优化,从而确保信贷资产最优、客户资产质量最佳、经营风险最小的目标。对此应:

1、切合大数据开展优化。

为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潮流,迫切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国外商业银行将大数据应用于银行风险的管理领域。美国一家名为SCOR的金融信息公司抓取并分析客户的社交网站数据,为银行提供更为准确的信用评估结果,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成本。SCOR公司收到银行客户的信用评估申请后,经客户同意,将调取其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数据,分析客户的行为特点,兴趣爱好,甚至会根据该客户朋友圈特性来对客户信用风险来进行评估。社交数据真实反映客户行为,能帮助银行更准确地判断客户的违约风险,最终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要在商业银行数据处理中心,依托互联网、“云计算”信息技术,通过分析和应用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推动企业业务价值,用高度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对信贷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加强对下属各级分支行的业务指导。通过金融云信息平台,以数据信息大集中为依托,运用技术管理手段控制风险,使风险监控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2、完善风险管理信息数据整合系统。

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其经营活动能安全、顺畅地进行。具体而言,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风险损失发生前,银行可借助风险管理体系,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做出有效的对策,预防和减小风险,以最低的损失来获取控制风险的最佳效果;二是在风险损失发生之后,商业银行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商业银行不致于因风险的产生而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危及其生存,并确保银行盈利性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宏观层面系统设置上,要进一步强调垂直化、单元化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结构建设。实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内部独立性,同时推广先进风险管理工具,对分析与评估技术进行科学量化,确保信贷风险的整体系统控制。近日银监会核准了六家银行(工、农、中、建、交和招行)在集团和法人层面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具体范围为第一支柱信用风险初级内部评级法、部分风险类别的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操作风险标准法。商业银行应切实将风险量化、资本约束作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求,形成风险、收益平衡的经营理念,通过充实客户相关数据信息资料库,构建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使得风险管理工作成为科学,而不是依赖于个人主观判断。

3、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共同协调合作。

在制度的设计上,进一步落实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工作制度,加强对企业财务真实数据的还原能力,同时高度关注对应性重点指标,出现异常变化立即开展现场核查,审慎评估风险,研究落实针对性措施。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业务、重点环节开展高强度的现场监管,在保持合规性监管高压态势的同时,进一步突出风险性检查,切实提高现场监管检查质量和效率,提高风险处置效率,严格风险处置纪律。要真实反映信贷资产质量,强化客户评级和风险分类动态管理,及时按客户评级和风险分类相关要求调整客户评级和贷款形态,防止客户直接违约,严控评级偏离度。对符合总行强制调整贷款形态的情形,必须及时进行形态调整,严控分类。对于为了完成阶段性的工作指标,在较少考虑风险的情况下突击放款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4、落实激励约束机制和经营监管。

第9篇:客户信用风险管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机构 洗钱风险 评估体系

客户洗钱风险等级管理,既是金融机构落实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有效防范客户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犯罪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贯彻“风险为本”的原则要求。随着反洗钱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反洗钱监管部门执法监督的持续强化,如何适应反洗钱形势发展需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客户洗钱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客户洗钱风险预警平台,已成为当前反洗钱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客户风险评级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并结合地域、业务、行业、客户是否为外国政要等定性或定量指标,对客户进行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风险等级,有轻重、有主次地履行反洗钱合规职责,以有效监控和防范潜在的洗钱风险行为。

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经营业务或服务商品多种多样,往来的交易客户形形,交易的方式和渠道日新月异,对应的洗钱风险也高低不一。反洗钱的日常工作如果不加分别、不辨主次、一视同仁地一概平均用力,不仅会增加合规成本支出,也难以收到较好的监控效果。对客户进行反洗钱风险等级管理有助于金融机构将更多的反洗钱合规资源投入到洗钱风险大的业务领域。

二、金融机构客户洗钱风险评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2007年8月1日实施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对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提出了原则性要求,2008年,人民银行下文要求各法人金融机构制订具体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实施计划,并督促各分支机构最迟于2011年底完成自身所有客户的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但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商业银行总行制定了客户风险评级管理的操作办法,但由于受风险管理意识、组织管理体系、监测分析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各金融机构尚未能有效的对自身客户实施风险等级分类工作。

(一)金融机构反洗钱内部机制建设不利于客户风险评级分类。从目前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看,金融机构将对客户尽职调查工作分散于其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科技部、营业部等不同部门,且大量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一般由前台柜员执行,由于前台柜员日常处理业务量大,其“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对客户所提供资料的审查上,达不到根据客户的风险状况进行分类关注或监测的要求。而后台金融机构各部门缺乏必要的客户风险评级的合作机制,也没有成立专门的客户风险评级组织机构,导致了客户风险评级工作的停滞。

(二)反洗钱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客户风险评级分类的实施。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发应用反洗钱信息系统,金融机构对客户的甄别主要依靠一线人员对客户的了解程度。同时,多数银行对非居民个人的账户都未将其与居民加以明确区分,对国内居民客户,大多数银行开户时一般按实名制要求索要其身份证件,既未要求填写包括职业在内的详细资料,又没有内部信息库和预警系统来提示该新客户是否属于高知名度人物或其直系亲属。对企业客户而言,在开户时一般都会查验营业执照正本,但大都不会去进一步调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并将其录入账户信息中。许多银行也没建立预防洗钱的专用信息库和黑名单资料库。信息手段的滞后,为基层反洗钱人员了解客户、识别客户带来了困难。

(三)科学系统的洗钱风险评级方法尚未建立制约了客户风险评级工作的开展。目前央行对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的组织、程序、风险分类、监控措施等缺乏统一的指导和标准,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已逐渐认识到风险评价的重要性,开始探索研究建立内部评级方法,但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于客户的评价,往往停留在直觉判断和定性分析上面,缺乏科学系统的评判标准和度量值,评级的方式方法上严密性差、人为操作因素大,不利于评级工作的规范开展。

三、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管理的路径思考

(一)风险评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管理应遵循“全面性、审慎性、敏感性、持续性、差别性、保密性”原则,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

全面性原则即风险评级管理应涵盖金融机构所有的客户或账户,其目的是筛选出最危险的交易客户和产品。审慎性原则即风险评级管理应建立在金融机构充分“了解你的客户”基础之上,严谨地进行客户风险等级评定。敏感性原则即金融机构在进行风险等级评定时应设立敏感性指标,便于反洗钱岗位人员对客户进行评级管理和操作。持续性原则是指金融机构在与客户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持续关注客户的日常交易情况,适时调整客户的风险等级。保密性原则即金融机构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评定应严格保密,防止评级信息外泄。差别性原则即金融机构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客户采取不同的关注和监控措施,切实防范洗钱案件引发的各类风险。

(二)风险评级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1.风险等级评级定性指标的设计,笔者认为应主要针对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兼顾地域、业务、行业、客户身份等因素划分客户,应主要包括:

2.风险等级评级定量指标:笔者认为定量指标的设计应以资金流量、流向监测及客户更新身份基本信息为重点,设置濒次定量指标,并根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之规定,对客户的风险等级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调整。具体见下表:

(四)风险评级管理的程序设计

1.识别与评估洗钱风险。这是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合规职责的第一步,其目的首先是筛选出最危险的交易客户和产品,同时也兼顾低风险的情况,以便于有区别性地开展下一步的工作。为此,金融机构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业务结构、客户种类、经营方式和外部环境因素,据以进行风险归类和评级。并根据客户的资产数量与交易规模、客户受反洗钱规制或监控的程度、客户的交易往来历史、客户使用的交易媒介和所处交易环境的透明程度等进行风险等级调整。

2.设计与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在有效完成上一步工作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应当有针对性地处理和缓解所面临的洗钱风险。为此,需要合理设计和规划自己的风险控制方案,包括风险控制的意愿和措施等内容。其中,风险控制的意愿与金融机构的宏观经营目标相关联,可以仅仅是达到政府反洗钱规制的一般要求,即不因为违反反洗钱规定而招致处罚,也可以是出于自觉维护市场声誉的考虑,自愿主动地全面实施反洗钱内部控制。就风险控制的措施来讲,针对洗钱风险较高的情形,金融机构应采取强化的客户尽职调查程序,提高持续性客户关系控制的层次。例如,要求高风险客户提供更多的个人身份信息和历史资料;要求第三方提供身份认证,并对其实行跟踪易监控等等。对于洗钱风险较低的情形,则可以通过简化程序来进行客户尽职调查。

3.评价与改进控制措施。由于外部环境和业务结构的渐进变化,更由于犯罪分子洗钱手法和伎俩的日益高明,金融业的反洗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金融机构有必要对自己的洗钱风险控制进行定期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相应作出整改。

四、改进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政策指导,规范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工作。一方面金融机构应正确认识客户洗钱风险评级工作的重要性,转变风险评级理念,高度重视客户洗钱风险评级工作,整合人力资源,完善客户洗钱风险评级组织架构,满足反洗钱业务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导,制定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管理的具体指导意见,以有效解决目前客户风险分类标准不一、评级方式方法粗放等问题,引导、规范金融机构的客户风险评级行为。

(二)加强反洗钱信息平台建设,为客户风险评级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人民银行应规划建设全国的反洗钱信息系统,整合全国金融机构的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定期可疑交易客户名单及金融机构应重点关注的交易及客户,以方便金融机构更全面了解查询客户历史交易情况,为金融机构客户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参考。二是金融机构应在其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借鉴其现有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合理设置度量指标,开发应用反洗钱客户评级系统,为客户风险评级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保障。

(三)完善洗钱风险评级办法,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一是金融机构应增强洗钱风险管理精确性意识,重视客户尽职调查和数据积累工作,夯实洗钱风险评级的数据基础。二是要建立适合客户特点的内部评级模型。在建立洗钱风险评级模型时,既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又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客户交易背景及特点,开发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三是完善监控程序,结合《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及FATF《40条建议》等,加强对客户及账户的监控工作。对账户正常存取范围内的异常交易(如突然与账户日常交易行为模式不符的一系列大笔交易)、账户的异常交易量、账户的异常条件、短期内重大的集中转入分散转出或分散转入集中转出交易、重大现金和支票交易等,可执行常规的标准监控程序。对长期闲置不用而突然活跃的账户、重点检查账户、政治公众人物的账户等,需进行重点监控。同时要借助黑名单制度,加强对重点客户的监控,防范洗钱的地理风险。

参考文献:

[1]孙玉刚,《论金融机构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管理》,《武汉金融》,2010年10期。

[2]刘滨,《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华南金融电脑》,2010第6期。

[3]王兵,刘晓旭,《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建议》,《金融电子化》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