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建筑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建筑发展前景

第1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私营建筑经济和公有制建筑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私营建筑经济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结果,反过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又可以促进公有制建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随着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对加强建筑市场得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目前,建筑市场中压级压价,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较为突出,是政府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问题,这些问题单纯从行政手段出发并不能解决好,还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把政府管理机制和市场经济有效的结合起来,而事实证明发展私营建筑经济能对解决这些问题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正是由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管理、建筑市场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对促进建筑市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发展私营经济的制约因素

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就目前来看,多数私营建筑企业是家庭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造成管理水平低下,许多企业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很难适应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另外大部分私营建筑企业仍然采用粗放的经营模式,只重视项目和收益,资金的运作和融资能力都亟待加强;技术水平和信用方面和国有建筑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要缩短差距,必须在科学管理,注重工程质量上多投入,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而不是靠偷工减料来创造利润,这样才能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长期发展。外部环境也制约着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规范化的市场秩序,才能给私营建筑经济一个平等竞争的政策环境。

3未来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对策

3.1全面落实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政策

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对工程的承发包、工程款结算、工程的风险保障、建筑环境的质量、以及法律责任等各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规;针对建筑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完善工程建设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政府需要创造公平、高效、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建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建设主管部门也应该根据中国私营建筑经济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及相关的市场规则,加快工程建设领域各项诚信体系的建设,消除束缚其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其稳定增长。

3.2加大对私营建筑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私营建筑企业的中小型、密集及私有化等特点决定了其对金融支持的需求。但银行向私营建筑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却远未达到其需求,为了满足这一供需的平衡,政府的干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应尽力完善为私营企业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各商业银行的改革;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私营建筑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必要的支持,多管齐下,为私营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础。

3.3不断提高私营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而私营建筑经济未来必将发展成为建筑业中的主要力量,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由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过渡的重要时期,工业化的进程必将带动建筑业的大发展,私营建筑企业只有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拥有先进的管理队伍,并且始终把建筑质量放在第一位来抓。实践证明,大型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兼并等方法扩大规模,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经营及科学的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建立优秀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可见质量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负责人在技术上要过硬,同时还要善于经营与管理。一个懂管理、重技术、严要求、高标准的队伍,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工程,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打造出人民满意的工程。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因此只有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科学的发展目标来引导私营企业,才能克服私营建筑经济自身发展存在的缺陷,保障其规范发展;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任用,以新技术的革新和高科技的人才为企业不断输入新鲜血液,提高生产力,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永远保持活力,才能保障整个私营建筑业的稳健发展。

第2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建筑;建筑电气;智能化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大型现代化建筑和高层居民建筑拔地而起,建筑电气行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对于建筑电气系统节能、安全、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电气系统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得到业界的关注。

电气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保证建筑电气行业持续发展的前提。电气设备是建筑装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环保、安全水平是衡量装饰工程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于电气设备行业来说,产品要以终端智能化为目标。建筑电气产品的节能、安全,需要产品更新换代,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因为智能电网大量的用户终端离不开电气产品。当前,我国建筑电气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的制造模式和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粗放式的管理,还有能源的浪费比较严重。

随着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开始应用于现代建筑,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的相关标准制定也在加快进行。因此,人们对建筑在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等诸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必须通过建筑物内置的越来越多的基于高新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现代化建筑设备来实现,这一切集中反映到建筑观念和建筑实践中,于是建筑中增加了各种智能化系统,智能建筑应运而生。

2 传统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的特点

2.1传统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

传统的建筑每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强弱电截然分立的建筑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智能化建筑高速发展的要求。传统建筑物中通常存在多套独立的不同的布线系统,如电话系统使用普通平行线对、闭路电视系统使用同轴电缆、计算机局域网一般使用非屏蔽双绞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多使用屏蔽双绞线、电视监控系统使用视频线缆等,这些布线系统的线缆、接插件及配线架等设备都各不相同,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另外,由于传统的布线过程中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电缆、电线以及接线设备,因此,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技术性能的较大差别,从而难以互通不能兼容的问题时有发生。

在以往进行传统的布线时,如果在布设施工中需要改变终端设备位置和数量时,同时也必须对缆线和其它设备进行重新敷设,而且施工过程中还要面临因更换线缆和设备带来可能发生的临线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从而造成增加工程投资以及延时完工的现象,因此,随着传统布线系统的限制,综合布线系统得到飞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标准化部件,能够保证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技术性能的优良可靠,以及满足今后可随时进行升级的智能建筑通信需要,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初投资较高,但从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个使用期来看,比传统布线更加经济。

2.2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建筑,智能建筑具有安全、舒适以及便捷的环境、节能、节省运行维护的人工费用、系统集成等等特点。智能建筑首先要实现和确保人、财、物的高度安全。其次,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目标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成本去确保建筑物内设备维护、运行、更新。换句话说,智能建筑安全、舒适、便利、节能、节省人工费用等所有这些特点,必须依托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得以实现。

3 建筑电气与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分析

3.1基于智能化建筑系统的设计

智能建筑本身就是传统建筑技术与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兴技术结合的产物,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产生,智能建筑的功能和智能化的系统性能都将进一步地提升和增强。

随着现代“3C”(即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以及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统称为3C技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楼宇控制精度以及达到提升建筑节能的效果。未来,智能建筑将会逐渐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站点,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标志)必然会很快在智能建筑中得到应用。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新的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以及新控制系统的不断出现,如非线性控制、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分布式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在智能建筑中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些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建筑电气必须依赖集成化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才能够得以实现。

3.2当前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智能”体现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依靠以“3C”高新技术和各种建筑设备智能化系统来实现的。当前智能建筑建设中的 “智能”特征,还体现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智能化以及建筑材料的智能化等方面。比如:建筑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平衡:以日本地区“竹中建筑公司”在东京市中心修建的一栋6层大楼为例,该栋建筑在模拟的多次强地震试验中,依然能够安然无恙,这栋新建筑之所以能够抗击更高的地震在于其建筑结构采用了液压支架系统,该系统能够减弱和抑制40%以上的震动;另外,该栋建筑在大楼顶层安装了重约9吨的滑板,一旦大楼受到飓风或地震影响产生倾斜,这块大的滑板就会依据计算机指令朝着反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建筑材料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方面。比如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可采用“自修复的智能混凝土”,其原理就是在常规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树脂空心纤维,当建筑结构构件出现超过允许值的裂缝时,从混凝土中溢流出来的树脂就会对裂缝形成自动封闭或者裂缝修复。

当前,智能化建筑发展趋势呈现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智能建筑已从以往单一办公写字楼逐渐向各类公共建筑领域扩展,这点从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建筑都可见端倪。如:“水立方”、“鸟巢”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第二是随着智能建筑建设领域的扩大和建设数量的增加,智能建筑正向宏观系统发展并接轨,比如智能建筑与“智能城市系统”、“数字国家”和“数字地球”接轨。

4结论

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电气与3C高新技术相结合下的建筑智能电气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联网在智能建筑中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未来智能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性能都将不断提升,未来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特征也将越明显。

参考文献:

[1]耿霄.现代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之间的关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2).

第3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经济 发展前景

我国的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造成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也即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但是自然环境越来越差,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原动力,因此导致了损失能源以及其他资源的缺乏和枯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来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目前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巨大隐患。因此,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保障一切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众多的污染物质导致的全球变暖,其中建筑行业的所产生的污染物质就占据一半,在建筑施工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据能源消耗总值的百分之三十五,除此之外,建筑施工还要排放出大量的废物。更严重的是,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采取的是粗放式的发展,就意味着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污染物就更多。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主要是水、燃料、土地以及建筑所需的原材料。所以,在建筑行业中提出绿建筑的概念是正当其时的,绿色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在建筑行业正常发展的同时,也能和自然环境和协调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绿色建筑也是作为建筑的一种规则和对建筑环境的性能衡量的标准。在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以及健康的居住条件下,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房屋建筑而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对相关的资源实施高效的利用,绿色建筑也被人们称作为生态建筑。这种建筑模式能够实现和自然环境的友好相处,真正的实现了人与自然和建筑的共同发展。

生态建筑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由于各种客观的历史原因,我国很多的建筑经济都是公营建筑经济,它的特点是使用范围广,建造成本低,而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主要是由我国的公用机构进行具体安排。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建造过程能够较容易的得到实行,传统的建筑业,具有投资性强,使用寿命短,是一种粗放型的产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不仅能顾给人们提供充足的生活空间,而且又不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进行损害。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和传统的建筑相比较,绿色建筑对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率,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循环可再生的资源,对建筑本生来说,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较传统的建筑更健康舒适,同时具有碳排放低的优点。就目前的消费市场上,也可以较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环保消费的要求。总的来说,绿色建筑具有完整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这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绿色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较传统的建筑环保,能源消耗低,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待绿色建筑,它的特点有表现在其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里面, 对于建筑行业环保的理解,并非是仅仅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而是在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设计、建造和使用是作为考擦绿色建筑生命周期的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次,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绿色建筑的建造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类从中受益,人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受益者,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建造的时候,仍然是要求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以及生活习惯,强调以人为本,在满足人们舒适安全的基础上建造出来的绿色建筑,只有这样,绿色建筑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同时,绿色建筑对周围的环境特点也很重要,不仅要考虑到是否和当地的建筑性格相符合,还要充分尊重当地的习俗,在建造绿色建筑的时候,要按照当地的建筑环境,是绿色建筑有机的融入到里面,充分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绿色建筑。

最后,统筹建筑,综合发展。绿色建筑是一套完整的工程,有其系统化的建筑设计,因此,绿色建筑具有十分强烈的综合性。绿色建筑的建造们能够对周边的许多产业造成影响,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其它类学科都会因此改变,比如:建筑生产设备、建筑教育、建筑设计、能源服务、房屋设计及维修以及市政基础建设等等,从这一点出发,就能看到,发展绿色建筑都相关产业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虽然能够完全符合人们的生活和消费的需求,但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章法和原则,循序渐进的进行,才能使绿色建筑经济得到长远的发展。建筑业长期以来都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想要以后依旧保持绿色建筑经济的长期发展,就必须一开始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采取一定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的现状,是建筑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里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首要任务,并且坚持上述原则,促使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更上一层楼做出积极贡献。

三、我国当前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解决措施

(一)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对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之前,必须要对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做一个全面的调查和认识,这样才能根本的把握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进程,也能较快的找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更好的促成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还没有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达成共识,也就是说,绿色建筑还没有上升到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再加上由于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概念的形成较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成型法律对绿色建筑方面的规定,就导致了人们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也无法可依。要想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一套完整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明文规定的国家法律面前,绿色建筑降级的发展才有迹可循。其次,由于我国绿色建筑材料的成本过高,导致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停滞不前,同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可行的技术交流平台,比如对于房屋采光的合理设计,国内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反倒是一些建筑企业打着高效环保的旗号进行获利,出绿色建筑经济出现泡沫,加深了人们对环保建筑经济的误解。

(二)绿色建筑经济的解决措施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的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巨大困难,但是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社会的共同理想,也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必须要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着重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成本的降低。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同等的建筑建筑材料成本条件下,必须要降低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成不,才能够从根本上促使绿色建筑经济的平稳发展。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时候,要始终坚持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好污染物的处理工作,使建筑质量和绿色建筑经济的概念相统一。除此之外,各国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增强自身的绿色建筑经济意识,更好的指导和引导绿色建筑经济工作的开展。在经济上,减少投资商的税务,让建筑者觉得绿色建筑经济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进而加速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

其次,致力于绿色建筑外部成本的降低。外部成不指绿色建筑金的外部条件,比如土地,要想降低外部成不,就必须要提高土地入手的质量。绿色建筑对于自然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时刻保持顺畅的空气流通,这样高质量的土地上建造的绿色建筑才能更有效,从而大大降低绿色建筑投资的风险。由此看来,一块高质量的土地有利于绿色建筑经济外部成本的降低。除此之外还要降低建设的成本,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前期,对要对绿色建筑进行进行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要求提高施工的精准性,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大量返工,进而造成建造成本损失。在哦招标的时候,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公开透明的招标政策并严格实施,,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准,从而减少建设成本。

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分析

尽管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还不成熟,但是绿色建筑经济是我国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毕竟之路,同时也符合国际建筑潮流,因此具有叫广阔的前景。首先,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应该坚持走低能耗的发展道路,以科技为主导的精细化设计,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加大对相关人才培养,迅速的建立起一套完善可行的理论体系。其次,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中药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对于建设所用的原材料以及房屋所用的能源收集材料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设计出人们在绿色建筑中所需的能源设备,展现出绿色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在目前全球的碳排放量激增和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环境下,绿色建筑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而受到全球的瞩目,充分的相信,绿色建筑经济下的绿色建筑在未来必然会发展成为人们居住的主流建筑,同时也因人门对环保的重视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亲睐。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绿色建筑也是人们未来所追求的建筑模样。因此,对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结合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需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对目前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加以解决,让建筑行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不仅大幅度降低,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为环保做贡献。从而使人类的居住环境回归自然,城市化的建设也趋于绿色化。当热,绿色建筑毕竟是一个新的起点,这需要人们不断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探索和研究,逐步建立起一个低碳的节能的建筑,最终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璇.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4:250

[2]李牧.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J].中外建筑,2010,09:71-72

[3]刘玲玲.浅谈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要意义[J].中国外资,2012,09:60

[4]李泽坤.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2,12:286

[5]魏后.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34:72

[6]叶祖达,梁俊强,李宏军,李勇.我国绿色建筑的经济考虑――成本效益实证分析[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04:28-33

第4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智能建筑的功能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载体,通过机电设备、办公造化、网络、通信等系统进行“集成化”处理,形成多元化、智能化、信息化特点,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节能、方便、高效、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筑,能够开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建筑物自身的安全,而且能够对照度、湿度、温度等进行自动调节,使人们更加舒服舒畅,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建筑更为显著的功能是节能,能够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具有较强的经济性,这也是智能建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建筑还能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由于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特点,因而具有开放式的特点,使用户能够方便的对建筑物的各项功能进行调整,而其操作方法更简单,出现故障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智能建筑还能够实现通信、网络、办公的现代化,能够轻松获得各类信息资源,随着与世界各地开展商务活动,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

智能建筑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识和认可。但由于我国智能建筑产业起步较晚,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我国对智能建筑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滞后,尽管“七五”就确定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攻关课题,但相关的理论研究仍然不够到位,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还没有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别是“城市化”建设实际出发,研究出更多更好更符合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环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智能建筑市场上,仍然以国外的几家公司为主导,我国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方面还不够成熟,系统集成产品亟需国产化,否则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我国还缺少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尽管我们并不缺少智能建筑“单项”专业人才,但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阻碍了我国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

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必须着力破解以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对智能建筑产业的宣传推广,特别是要进一步提高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认识,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着力提高他们的认识,为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营良好的舆论氛围。国家还应大力加强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倾斜,鼓励、支持和引导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加强研发力度,提高集团系统“国产化”进程。国家还应大力加强对智能建筑产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推动我国智能建筑产业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目前,智能建筑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得到了迅猛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至少新增20亿平方米智能建筑,表明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智能建筑相关领域将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智能建筑不仅会广泛应用到办公领域,而且还会广泛应用到住宅领域,智能建筑产业将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成为我国经济实力的象征,同时也会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智能建筑的广泛应用,将对我国城市化特别是“智慧城市”产业深远的影响,必将成为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

2.智能建筑相关技术将加快发展

可以预见,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的历史条件下,智能建筑将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向前发展,因而其技术开发将同步向前推进。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必将激发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将涌向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研发领域,必将极大的推动智能建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弱电技术、网络技术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与智能建筑相关的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为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同样会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智能建筑产业领域,也将成为我国智能建筑产业发展的重要人力支撑。

3.智能建筑相关产业将加快发展

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带来与智能建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形成智能建筑上、中、下游产业链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未来我国智能建筑相关产业将在智能建筑产业的基础上取得较快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

第5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前景

一、前言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常用结构形式之一,钢结构建筑在近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其发展现状及前景,能够更好地提升钢结构建筑的实际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优化对其未来趋势的掌控。本文从概述钢结构建筑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钢结构建筑概述

钢结构建筑自重轻,却具有优异的工程承载力,且具有更为可靠的生态承载能力。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内,充分发挥了钢结构的优势,有效地处理节地、节材、节能、节水、环保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促进了建筑业朝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长远方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而且能够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再利用。

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产业体系,其融合了建筑、钢铁冶金业以及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业。钢结构建筑不仅解决了钢铁业的产品渠道问题,也提升了建筑业的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筑业的能耗和污染难题,此外,钢结构建筑为房地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钢结构建筑的优越性

钢结构作为建筑新型结构,与传统建筑材料的结构相比,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由于钢结构在相同的部件结构中,其用料相对传统混凝土少,重量也相对较轻,达到的承重效果也明显,同时又由于刚材的抗剪性能和抗拉性都较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好,同时其塑性、韧性好,能有效地吸收地震带来的能量,因此其抗震性能也相对较好;

2.施工方便、工期短。由于钢结构可以通过建筑设计图纸在刚才生产厂家时就可以进行切割焊接并批量生产,随后就用大型运输工具将其运往施工现场,最后再用大型机械设备将其吊装拼接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由于其机械化程度高,大大的缩短了建筑施工的工期,在30-50层钢架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相比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3.由于钢架结构可以根据相关建筑设计图纸对其切割成相应的造型、尺度、空间的新型结构。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建筑物的外型有了新的要求,这样不仅能够对满足其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能使钢架结构建筑更加稳定;

4.方便合理布置功能区间。由于住宅的设计需要很大的空间,而传统的混凝土结构为了满足建筑的承载能力,通常无法在空间和承载力之间平衡,但是钢架结构却能满足这样的要求。由于其材料的性质,它可以解决传统混凝土的柱大、梁高、板厚等诸多问题;

5.综合造价低。由于钢结构本身具有自重轻等优点,因此可以减少运输和吊装费用,又可使基础的负载相应减少,可以降低基础工程造价,特别是在地质条件较差地区,这一优势更为突出。

四、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

1.我国钢结构建筑规范、构配件标准概况。近几年来,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和协会,组织高校、科研、设计、施工及企业,编制和修订钢结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和规程60多本,并编制了相应的构件和配套材料的通用图集,为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协会标准的基础上,为确保工程质量,国家又制定了强制性标准。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钢结构发展水平与之仍存在较大差距,住宅设计、生产制造、安装、维护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无论是设计院、研究所还是大型钢结构安装施工企业,绝大多数都没有达到国际水平。同时与钢结构有关的标准、规范、施工工法等还不够健全,还需进行完善。特别是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早期我国绝大多数的高层钢结构建筑都是由国外设计,钢材也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甚至工程总承包也大多由国外承担,并且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所以对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来说,制约我国钢结构发展的主要是国产化问题。不过随着后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加之我国钢铁企业在钢材水平上的长足进步,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钢结构发展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大量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进入,极大的提高了钢结构发展水平。

3.钢材供应充足。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钢材产量逐年提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6年,我国钢材产量已达4.188亿t,占全世界钢材产量的33.8%。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钢材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钢材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在钢材产量迅速提高的同时,钢材的品种和规格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来空白的H型钢和彩涂薄钢板国内也已经能够生产。钢材品种规格的齐全、数量的保证和供应的便捷,都为我国较快速地发展建筑钢结构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

五、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研究

由于钢结构体系住宅存在很多优势,比如: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钢铁产业的产量和质量快速发展给钢结构住宅体系奠定了物质基础;建筑行业的施工方法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势和环保节能优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筑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等等。这些优势必然会推动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

1.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政策、技术前景。

现在,国家开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建筑行业积极合理地推广应用钢结构。经国家经贸委批准,研究中心的/轻型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的开发和应用,作为我国建筑业用钢的突破点,正式列入部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钢结构住宅由此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在北京、天津、安徽、上海、广州等地已开展底层、多层和高层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这些都说明了钢结构住宅发展势头良好。

2.专业技术人才增多。

近几年建筑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热门抢手人才,促进了相关各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为相关的技术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相应的研究机构在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发展,也将解决相应的很多技术难点,消除了在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障碍。另外,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发展迅速。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最先让人们了解的是网架工程,其发展的速度较快,计算也比较成熟。

3.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整体施工的优势,强柱弱梁的设计施工方案,围护结构产品的研发,降低了造价,也有利于解决围护结构施工慢的问题,提高了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必将随之推动产业的发展。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相关各产业如钢材、水泥、轻质墙体、斜拉锁、拉模等建材的发展给钢结构住宅体系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极大的推动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

六、结束语

通过对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钢结构建筑的多项优势特点决定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有关人员应该从钢结构建筑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应用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刘伟,宋非非,常庆芬.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及趋势[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

第6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一.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的现状

(一)建筑给水技术现状

城市的建筑给水改善技术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增压给水

一方面是城市建筑工程的大量兴建,另一方面是城市水厂处理能力不足,致使城市建筑给水不够充足,加之给水管道的老化,使得给水系统的承压能力持续降低,更严重的是一些城市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供水不足现象的发生促使城市的高层建筑需要采用增压的方式供水,二次加压设备因此应运而生,并且随后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渐渐成为建筑给水设施中的重要工具。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增压设备以及增压给水技术日益完善,目前我国常用的给水增压设施包括水泵给水设备、气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给水设备这三种。

2、分区分质给水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对饮水要求愈发严格,因此,实行对不同建筑分区分质给水是顺应发展要求的体现。现阶段,减压阀是对不同建筑实行分区分质给水的主要给水设备,最常用的是比例式减压阀,操作简单、减压稳定、能长时间使用是这种设备的优势。另外,可以调节压力值以适应不同压力值需求的薄膜式减压阀在减压限流的情况下也被广泛采用。

3、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强化节水意识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使得建筑给水尤为缺乏,因此,必须要采取节水措施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可从建立节水设施以及强化人们的节水意识两方面入手。一般而言,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节水配件具有限流、自动调节温度等方面的功能,以水力控制的多功能阀、液压式冲洗水箱配件、二档冲洗大便器配件、屋顶水箱的配重逆开止回阀应用较多,有些配件随着实际生活的发展需要而不断进行相应的改造。对于节水来说,仅凭建设节水设施只能达到部分效果,更重要的要树立并强化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要让人们知道水资源的宝贵,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使人们认识到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社会义务、推动社会发展、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实现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

(二)建筑排水技术现状

建筑排水系统是为了使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的废水、污水能顺利排出。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建设使得人们对排水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方便介绍,笔者以卫生清洁工具和排水管道材料为主阐述建筑排水系统。

1、生活卫生清洁工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舒适、节能、安全的生活卫生清洁工具。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卫生清洁用具有桑拿浴设备、按摩浴缸、蒸气浴设备、调整身体机能的运动器等,不仅能有效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能有效排水。

2、排水通气技术与排水管道材料

目前,包括专业通气立管、环形通气管、伸顶通气管、不伸顶通气管、器具通气管等不同类型又各具特点的排水设备已在我国得到应用,这些多样化的排水通气设备能满足不同建筑物的排水要求与排水标准。开发通气阀与特制配件的单立管排水系统能帮助伸顶通气管通气,同时还能有效预防管内的空气进入室内,这就提高了管道的通水性能。在通气阀的选择中,单路通气阀与双路通气阀使用较为广泛。

另外,由于我国排水管道在前期设计、施工安装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问题,使得有些排水系统无法发挥其作用,致使污水得不到及时的排出,这不仅对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是一种伤害,同时也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的问题出现。因此,在排水管道材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塑料管道或复合塑料管道、铸铁排水管等。其中,塑料管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尤其是双臂中空内螺旋消音管,能有效降低噪音的同时改善水力条件。因此,我们在实际建设过程时,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排水路线,结合现实选择相适应的管道材料,充分考虑排水渗漏可能存在的隐患,确保排水管道的安装可靠合理,保障生产生活用水能有效顺畅排出。

二.建筑给排水未来的发展前景

为人们提供符合国家水质量标准的生产生活用水,保障消防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流畅是建筑给排水的主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建筑给排水设施将朝着更加智能化、节能、可靠、合理、卫生等方面综合发展。

(一)建筑给水的未来前景

更加节省建设用地、更加节能、污染无限趋于零将是未来建筑给排水的主要发展走向。高位水箱、气压罐将会被变频无负压的给水设施所取代,同时,建筑给水泵也将会朝着智能化、所占用地小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未来节水器材将会成为主流,会被大规模地推广使用,管道材料也将趋于抗压能力更强、伸缩能力与柔韧性更实用的方向发展。针对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与水污染严重的问题,废水、污水的处理能力将得到很到程度的增强与提高,同时,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也会出台相关规定,逐渐实现建筑给水想着节能、环保、水质安全等方向良性发展。

另外,未来的热水供应技术会倾向于使用各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并会根据区域水量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热水设施,使热水供应朝着既节能又节水的双重目标发展。同时,未来的建筑消防设备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既经济又智能的方式将是未来消防给水的特点。

(二)建筑排水的未来发展前景

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严重、污染严重的现状,预计未来会大面积普及中水回收利用的措施,对于中水回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法律上加以明确,并要加大对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中水回收站,将回收的中水、污水及时处理,实现循环利用,建筑排水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排水系统将随着未来建筑建设的不同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排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更具针对性,在解决污水排放、雨水渗漏、节能环保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实现智能化的污水处理,如收集雨水之后采用自动化的方式集中处理雨水。未来的建筑排水系统中,压力排水系统、真空排水系统正压调节阀将成为主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将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改进,但是随之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在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的背景下,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其发展前景是十分明朗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建筑给排水技术,建筑给排水才能不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人民生活环境的质量将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宫月明,吴刚.小议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2]赵庆华,李晓雷.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2013(07).

第7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绿色环保建筑;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抗震性;隔音效果;建筑施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1-008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1.03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环保建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绿色环保建筑就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材料、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使用量,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平衡,让人们能够生活在绿色、健康的环境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钢结构建筑与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结合起来,是顺应我国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的建筑发展模式,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 绿色环保建筑概述

绿色环保建筑就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材料的使用量,达到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的目的,让人们能够生活在健康、环保、绿色的环境内,绿色环保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鲜明体现。美国人罗伯特・维尔和兰达・维尔于1991年共同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积极探索,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力求设计的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能够降低耗费的能源和资源。钢结构建筑符合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因为钢结构的三大核心价值为“最好的延展性”“最轻的结构”“最短的工期”,因此钢结构具备优秀的抗震性能,例如2011年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但是房屋损毁数量很少,因为日本房屋建筑广泛采用了钢结构,在满足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大力推广钢结构绿色环保建筑。

2 钢结构建筑的环保节能优点

2.1 节能

钢结构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很多都是环保节能材料,如外墙中使用的ALC板,使用100毫米的这种建筑材料就能实现50%以上的节能效果,如果使用传统的黏土砖墙体,在冬季气候寒冷的地区,如哈尔滨等地区,需要将近1020毫米才能达到与ALC板相同的保暖和节能效果,这也是我国北方建筑能量被大量消耗的原因。与我国建筑能耗相比,发达国家日常能耗仅为我国的三分之一,我国很多地区使用的护保暖性能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如果用钢结构替代现有的传统砖墙结构,住宅建筑每平方米节省的能耗相当于17.5公斤左右的煤。

2.2 节省建筑用地

第一,能够取代实心黏土砖,钢结构建筑使用材料主要是保温棉、冷弯薄壁型龙骨和石膏板等,而目前我国大量住宅建筑仍然使用实心黏土砖,如果用钢结构取代实心黏土砖,能够有效减少烧砖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耕地的破坏。数据显示,如果用钢结构取代我国20%的黏土实心砖结构,每年能够节省建筑用地90万亩以上,减少因为烧砖而毁坏的耕地20万亩以上,还能节省高达2000万吨的煤,因此使用钢结构技术是实现节能环保的必由之路。第二,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大部分钢结构建筑使用的都是复合墙体,横截面积远小于混凝土结构和砖砌结构,因此能够增加约5%左右的建筑面积,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积的情况下,使用钢结构每年能够增加360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可用面积,解决100多万人的住房问题。

2.3 节约水资源

采用钢结构施工技术,施工现场需要使用的水资源非常少,基本只有基础施工中才会用到水,而我国目前的住宅建筑使用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水资源。数据显示,如果采用砌体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每平方米使用的水资源约为3吨,按照我国现有的住宅建筑建造速度来看,每年施工需要耗费的水资源高达18亿吨。

2.4 节省施工材料

钢材是一种可循环再使用的材料,美国每年将近70%的钢材都是回收再利用的钢材,而钢结构建筑中的复合墙体使用的也都是能够重复使用的材料,这两种材料是钢结构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因此能够达到节省施工材料的目的。

2.5 减少噪音和垃圾污染

城市垃圾的40%左右都是建筑施工产生的垃圾,城市噪音的35%都是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全球7%左右的二氧化碳都是水泥工业排放的,由于我国的环保工作力度不足,实际上的数据比统计数据更高,也就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和噪音污染状况要比统计的状况更加严重。而钢结构施工采取的是现场装配的干作业使用,极大地减少了水污染和垃圾污染,不需要大量运输施工材料以及振捣水泥,有效减少了施工产生的噪音。

2.6 保护生态环境

钢结构建筑不再使用实心黏土砖,我国80%的建筑每年需要使用实心砖的数量多达7000亿块,占据世界实心砖产量的50%以上,而使用的水泥量占世界总量的33%以上,生产实心砖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炭资源和耕地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而使用钢结构建筑则能避免这些缺点。

3 钢结构建筑的绿色环保施工

3.1 钢结构绿色环保施工理念

建筑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近年来各个行业和领域对绿色环保观念都非常重视,对于我国的建筑施工来说,要求在建筑材料选择、建筑施工的具体过程以及建筑使用等方面都坚持绿色环保理念,减少使用化石能源,不断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对环保有害或者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因此钢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相对于传统建筑结构,绿色环保钢结构施工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和使用中,在确保建筑质量和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尽量节省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减少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施工材料的使用量,钢结构绿色环保施工符合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钢结构绿色环保施工应该注意的方面

第一,施工的资质审核,在施工前应该审核施工单位的现场吊装、拼装和安装等施工能力水平,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施工需求的吊装机具技术、控制屋架外形和控制出制度的技能,对于需要使用特殊吊装的施工环节,必须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审核施工单位的资格证件如焊工合格证、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书等,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中应该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接头形式等内容,焊工合格证应该包括焊接位置、方法和有效期等,严禁施工人员无证上岗,防止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第二,钢结构的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全程都应贯彻绿色环保理念,设计人员尤其应该重视建筑的位置和结构选型等方面,从全局角度做好建筑的结构布置和细节控制;建筑结构设计应该尽量满足低碳环保、绿色环保的理念,施工前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建筑构件后期的拼装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第三,施工成本预算,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应该尽量提高材料使用率,降低材料损耗,采购施工材料做到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做好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在施工前由预算管理人员测出各个施工环节和各个工种的具体成本,划定预算定额,向各个施工班组下发任务,让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明确施工目标,激发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第四,钢结构绿色环保施工方法,在钢结构安装和防护施工中,应该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和施工操作标准,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全部钢结构正确安装,这样才能保证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安装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将施工场地清理干净,修建好运输施工材料、设备所用的道路,将施工所用的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整齐的堆放在正确的位置,将施工材料分类并做好编号记录,拼装好构件并清理干净。做好钢结构的安装测量工作,测量的内容主要是钢柱垂直度、土建工序交接基础点复测和沉降观测等。第五,钢结构的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中必须严格遵照施工标准和国家规范,在施工全过程中贯彻安全管理的理念,落实每位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责任,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做好安全准备措施,每天都要认真检查施工所用的机械和器具,对于高空作业使用的安全带、钢丝绳等除了每天检查,还要每周进行一次性能检查,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第六,施工设备的选择,尽量选择性能好、污染少、噪音小的施工设备,严格划分非施工区域和施工区域,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等设备,必须使用清洁燃料,如果在市区施工,严禁使用振动桩机、柴油发电机、柴油冲击桩机等可能产生噪音污染的设备,照明设备应该设置成俯视角,防止产生光照污染。第七,施工的环境保护,由于施工需要建造活动房屋,因此必须先取得相关部门的允许,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完工后聘请专业的单位拆除施工中使用的临时设备。控制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和噪音,降低噪音污染,确保建筑施工符合绿色环保施工的需求。

4 钢结构绿色环保施工的发展前景

相对于传统建筑结构,钢结构具有强度大、性能好、使用简单、不影响环境等优点,能够减少50%以上的能源资源消耗,因此应该大力推广。钢结构绿色环保施工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5 结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采用钢结构的建筑将会越来越多,我国应该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邱振勇.绿色环保的钢结构建筑――兼论钢结构的绿色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3).

[2] 高荣丽.探讨钢结构住宅建筑的设计和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第8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目前,人类面临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两大问题,而这两者又紧密联系,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巨大挑战之一。建筑作为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产物,耗费了地球约50%的资源,建筑业已成为最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而在今后50年的建筑设计和建造中,还将有大量的建筑维系着过去5000年的模式,因此,探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建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1生态建筑发展的历程回顾

20世纪60年代,保罗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潜层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思想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2001年设立了国际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奖金,对能效和可再生资源方面的项目进行资助,该奖金当年吸引了来自75个国家的1000多个项目的竞争,最终奥地利的林茨市获得10万欧元的资助。2001年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国际环境技术中心和建筑研究与创新国际委员会签署了合作框架书,两者将针对提高环境信息的预测能力展开大范围的合作,这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和实施有着紧密关联。200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上,与会各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与组织、国际机构、专家学者和企业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对21世纪智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指导纲领和主要任务取得共识。

2对于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思考

2.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节能与集约化发展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过度膨胀相关。如果不抑制消费欲望,提倡过简朴生活,生态建筑技术再发展、城市道路再扩展,也赶不上过度消费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所以,抑制贪欲,在生活方式上摒弃消费主义,提倡物质生活的适度,实现节能与集约化发展,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道。

2.2系统论思想的引入在建筑实践中,生态建筑的技术核心是环境控制系统(图略)它可分为三种类型:1)被动式系统(从建筑的构形及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入手);2)主动式系统(即建筑的机电设备系统);3)建筑管理系统(主要指建筑智能化系统)。在三种类型中,被动式系统处于优先的位置。因为被动式系统本身不消耗能源,它只是对环境进行有选择的吸纳和排斥,保证建筑在低能耗的状态下运行。被动式系统常关注建筑形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强调建筑围护系统的多功能性,杨经文先生把它称为“生物气候学”的设计方法。由于被动式系统本身不消耗能源,主要依赖周边环境,因此它常用于自然环境较为良好的区域。在环境较差的地区应考虑采用主动式系统。主动式系统消耗能源,依靠建筑机电设备有意识地营造建筑人工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融合,改善整体的环境质量。表现为人工环境自然化,常见于城市中的大型项目。主动式系统和被动式系统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为补充的。在高技生态建筑的成功案例中,大都是将两者混合使用来满足环境控制的要求。建筑管理系统(BuildingManagementSystem)是环境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其最突出的体现和代表。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IBI,AmericanIntelligentBuildingInstitute)对智能建筑是这样定义的:“这样一种建筑:通过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的考虑,从而提供一个效率更高与性价比更好的工作环境。”在高技生态建筑里,智能系统根据环境控制的各个参数,对主动式系统和被动式系统进行调控管理,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第9篇:建筑发展前景范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framework in producing and applying process, summarizes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templates market, gives a introduc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plastic framework, compares its advantage with wood, steel and bamboo plywood framework, 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prospect of composite plastic framework.

关键词:复合塑料;建筑模板;比较

Key words: composite plastic;construct framework;comparison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051-02

0 引言

建筑模板是保证混凝土按结构设计要求浇筑成形的一种临时性模型结构,它要承受结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是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施工工具。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的成本一般占造价的5%左右,搭设时间占工期的50%左右。所以模板的选用直接关系建筑成本、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

1 建筑模板发展综述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建筑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施工基本使用传统木模板。国际上常用的组合钢模板和木质胶合板模板在1978年才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宝钢的建设过程中,此后在国家“以钢代木”政策支持下,组合钢模板得到迅速推广,占据了模板市场的半壁江山,传统木模板则逐渐被木胶合板取代。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木材和钢材每年的消耗量都十分惊人,于是1993年国家科委又将竹胶模板和钢竹模板列入部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应用项目。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发展和工程实践需要,又有多种新型模板问世,但占据市场的依旧是木、钢、竹三种材料构成的模板。2009年全国一年建筑模板使用量为5.85亿平方米,其中木胶合板模板市场规模为3亿平方米,钢模板市场规模为1.53亿平方米,竹胶合板模板的市场规模为1.22亿平方米。

2 传统建筑模板弊病

木质胶合板模板一直以来都凭借价格低廉的优势占据了建筑模板的大半市场。在建筑施工中普通的素面木胶板模板可以周转1-3次,双面覆膜木胶板模板周转10-25次。按1立方米木胶合板需消耗2.53立方米的原木计算,我国每年至少需砍伐1600万棵直径为30厘米的大树,方能满足目前建筑业木模板市场的需求。然而我国是世界上木材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5,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又因为木模板周转次数少,损耗快,树木生长速度慢,自1998年国家颁布禁止砍伐天然林的政策后,仅靠人工林提供的木材资源生产模板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且木模板对木材资源的高需求既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与绿色施工的思想背道而驰。

组合钢模板周转次数高,可回收利用,相对木模板更为环保。我国组合钢模板标准设计中模板体系的规格有125种,但是考虑成本和销售问题,大多数钢模板厂生产的规格只有40种左右。配件的规格有28种,一般厂家只生产3-4种,这就导致施工企业在钢模板施工中会面临没有标准构件的问题,于是只能使用其它构件作为替代品,结果模板体系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使用效果不佳,施工工效低,施工质量更难以保证。而且常用组合钢模板板面尺寸小、拼缝多,较难适用于大面积清水混凝土施工。加上钢模板单块质量大,施工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多,板面易锈蚀,清理工作量大,维修困难,施工中使用的配件种类多,辅助工时多,使用过程中易损耗,导致摊销费用增加。

竹胶板模板由于具有幅面大、强度高、耐磨、表面光滑、易脱模、拆模快、混凝土表面平整、反复使用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模板市场中也拥有了一席之地。但是竹胶合板对生产工艺和施工要求都比较高,一旦生产时胶合强度不够,使用时就容易分层开胶、损坏,降低反复使用率。胶合强度取决于所采用的胶粘剂质量及热压工艺。由于各竹胶板厂都是自己制备胶粘剂,而胶粘剂的质量又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条件的控制有密切关系,不同工厂不同时期生产的胶粘剂质量并不完全一样,很难保证其质量的稳定性。施工时如果表面处理不细致,就容易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留下竹席纹路。覆膜所用胶种不适当则会损坏混凝土表面。

3 复合塑料模板特点

建筑塑料制品的生产和应用能耗都远低于其他材料,如PVC 的生产能耗仅为钢材的1/5,铝材的1/8,塑料门窗可节约采暖和空调能耗30%-50%。所以在模板市场推广应用塑料模板,是“以塑代木”、“以塑代钢”、节约资源、节约能耗的重要措施。塑料模板在国外得到了深入研究,德国MEVA模板公司在2002年就已经研制出周转次数超过500次的钢框塑料模板,清洗和修补方便,模板质量轻,但是初期投入较高,主要用于租赁,不易推广。所以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的复合塑料模板成为塑料模板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复合塑料模板全部采用废旧塑料为主要原料,将这些废料按聚乙烯和聚丙烯分类,然后进行配比检测,测试其物理性能与相容性后合理掺混,粉碎成颗粒,再按要求添加阻燃、耐高温、抗严寒、抗冲击、抗弯曲的材料,在熔融状态下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成型。

斯洛文尼亚EPIC集团公司研制开发了EPIC塑料模板体系。这种模板就是选用聚丙烯为基材,特殊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采用注塑模压成型,全套模板体系由7种规格模板和25种连接件组成。模板和连接件均采用复合材料制作,模板体系较完整,承载能力可达到40kN/m2,适用于基础、墙、柱、楼板等结构的模板工程。装拆速度快、施工简便。模板与连接件一起的质量仅为18-22kg/m2,最大的模板质量仅为17.6kg,100m2的模板及连接件的总质量只有22kN,搬运方面,节省人力,劳动强度低,并可以周转使用300次以上,报废后能够全部回收,再由厂家制作成新模板。

我国目前研制的复合塑料模板整体性好,吸水膨胀率小于0.06%,在水中长期浸泡也不会分层,可以保持稳定的板材尺寸。表面硬度高,韧性好,温度在-60℃-130℃都能正常使用,加工性能好,可以采用任意连接组合,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施工过程中不易爆模。同时复合塑料模板耐水耐酸耐摩擦,易清洁,使用寿命长,用6年的衰老度仅为15%,一般可以正常使用8年以上,周转次数超过100次。而且复合塑料模板重量轻,施工方便,拆装快捷,节省人力和工时,利于组织施工,有效提高施工速度,对比国外同行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复合塑料模板与传统模板的比较

4.1 复合塑料模板制作工艺简单,制作工序和生产设备都较单一,板材用热压机即可快速模压成形。而且采用废塑料为主要原料,我国每年的废塑料的年回收量为600万-800万吨,成本低廉,模板本身施工使用报废后能够全部回收,经处理后可以再生塑料模板或其他产品。对生产厂家而言,降低了生产成本,无需向施工企业支付处理报废竹、木模板的费用,还可以获得塑料模板10%的残余价值。钢模板生产需要大量机械设备和众多操作人员协作,生产率只有塑料模板的1/5,而且成本受国际铁矿石进口价格影响,一直居高不下。木模板与竹胶模板则受环保政策与植物自然生产速度的限制,难以突破产量的瓶颈,跟不上目前建筑业高速发展的需求。

4.2 复合塑料模板属于高分子材料,板面平整光滑,机械加工的板面平整度误差可以控制到0.3mm以内,厚薄均匀度好,厚度公差可以控制到±0.3mm之内,符合浇筑清水混凝土模板的要求,浇筑后构件表面光滑美观,可以减去墙壁二次抹灰工艺,直接进行贴面装饰,有效缩减工期。同比之下的竹胶合板厚度允许公差达到9-12mm,且其测量方法一般为板四周测8个点,这8个点所测数据如果达到相应要求,则这块板的厚度即按相应的等级认定。

但由于竹胶合板生产所用的竹帘、竹席由不同地域不同农户手工加工,每片篾厚度都存在一定公差,多张竹帘、竹席叠加热压后,其厚度公差更为明显。即使所测8个点的厚度公差符合标准,8个点之外的部位还是可能超出公差范围,成为施工中的隐患。

4.3 塑料的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相差很大,而且高分子材料与组成混凝土的材料具有不相容性,浇筑完毕后,随着温度变化及混凝土的凝固,塑料模板会与所浇筑的混凝土自动脱离,无须敲打或使用脱模剂即可轻轻取下。而钢材和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相近,钢模板与新浇筑的混凝土往往会牢固地粘结在一起,脱模过程容易损坏混凝土。木模板拆卸时自身容易劈裂、损耗率较高。

4.4 塑料可塑性强,工厂能根据设计要求,通过不同模具形式,调整模板内衬的形状,生产出各种不同形状和不同规格的复合塑料模板。模板表面可以形成装饰图案,把精美的木纹、浮雕、大理石、花岗石等外饰面真实地表现到混凝土上,创造出更具建筑美感的混凝土表面。这种模板工程与装饰工程相结合的模式,这是其他材料模板均难以实现的功能。施工中塑料模板应用简便,塑料这一材料具有与木、竹一样的加工性能,可以采取钻孔,钉、锯、刨等手段进行现场拼接与修改,使用方便。

4.5 复合塑料模板拥有良好的耐水、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并通过添加阻燃材料实现阻燃性。木模板和竹胶模板不耐腐蚀,不阻燃,且容易吸水产生变形,报废后不可再回收作为模板利用。钢模板可以回收利用,有一定阻燃性,但是容易遇水锈蚀,减少使用寿命。

5 结语

我国今年的建筑模板生产量预计在2.2亿平方米左右,而且市场规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还会继续扩大,复合塑料模板作为一种生产过程简便,无三废排放,模板到达使用寿命后可以回收再加工反复使用的新型模板,必然可以依托其强度高、脱模简单、可塑性好、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强调绿色施工的现代建筑市场中得到更多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代表了模板行业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鹏.塑料模板的开发与应用[J].施工技术,2007,36(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