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社区文化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管理制度

第1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城市社区基层管理体制与运行模型是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变化重新调整的结果,也是“行政支配、社区自治”等不同性质的力量互动的结果。过度的政府监管或者居民自治都会引起管理混乱的尴尬境地,而这些“管理困境”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文章通过西安市曲江瓦胡同小区、日报社小区、631所小区的实际问卷调查数据,并结合二值Prob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全面深入实证分析了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里意愿、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小区内居住、社区权利大小、社会依赖及居民交往程度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社区权利大小、社区参与制度环境健全程度、社会依赖、管理方法评价、管理效果评价对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利益分化;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实证分析

一、引言

基层社区管理所产生的判断分歧,来源于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一是国家政权建设理论,该理论认为居委会等基层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基层管理过程中仍保持了较强的自主能力,使社区基层政权与国家整体政权体制保持一致,但一统控制社区的策略,不仅缺少民主参与,而且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利益的自有分化也增加了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郝娜,2010)。二是公民社会理论,该理论认为社区基层成员“民主意识”觉醒体现基层社区成员的新生自治力,但居民与居民自治组织之间并非是完全团结的,居民之间的利益分化也需要管理部门做出引导(金桥,2010)。这两种理论都在积极探索政府基层治理与居民民主参与社区基层管理的可行性和未来前景(孙杰,2013)。

近年来,基层管理中社区自治能力得到了不断的加强,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行政整合过度与社会自治能力”是基层社区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从长远来看,减少管理机构对社区干预,赋予社区居民自主决策权,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是解决社区基层管理制度“瓶颈”的发展所趋(卢汉龙,2004)。因此,在一元化行政性整合无法适应社会利益分化的现实面前,有效发挥社会自治需求和能力,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意愿以及继续参与社区管理意愿,培养社区居民自愿民主参与、政府“择机介入”的社区管理模式(王星,2012)。化解新社会势力对原有经济、社会及政治参与造成的困境,最终实现双方利益共赢,对于我国建立良好社区基层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杜赞奇,2004;王星,2014)。

二、实证模型、计量方法与样本数据

(一)计量模型假定

社区居民能否参与基层社会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参与能力与意愿和外部管理机构政策开放程度,在社区管理部门与社区居民利益分化背景下,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基层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事关基层社区治理成效。本文建立probit模型对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定义为二值变量,愿意参与为1;不愿意参与为0。因此,本文构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因素的二值因变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表达式为:

prob(yi=1xi,β)=Φ(α+βX)

其中Φ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yi是实际观测到的因变量,X是实际观测到的解释变量,包括社区居民的个体特征、公共利益认同因素、政府部门管理特征因素、基层管理的制度因素、社区软硬件实力影响因素等,本文将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

2.社区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等级评价模型

为了测算社区居民继续愿意参与社区管理的愿意程度,本文根据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将社区居民继续从事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划分为五个层次(很愿意、愿意、无所谓、不愿意、很不愿意)。由于调研数据属于离散型变量,因此本文采用有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具体表达形式为:

yi=βX+εi,yi=0,1,…,M

其中yi表示社区居民继续愿意参与社区管理的愿意程度,X是实际观测到的解释变量,包括社区居民的个体特征、公共利益认同因素、政府部门管理特征因素、基层管理的制度因素、社区软硬件实力影响因素等,式中εi符合正态分布N(0,δ2),即样本误差相互独立且具有正态性。

(二)样本数据来源

作者于2014年7-8月对西安市曲江瓦胡同小区、日报社小区、631所小区的实地调研,调查对象主要为小区内生活的社区居民。分别对各社区发放70份问卷,通过调查问卷资料汇总及访谈的形式获取了居民参与基层社区管理意愿影响因素的相关基础资料。剔除不完整问卷27份,有效问卷率为87.14%。

(三)模型变量说明

本文分别以整理的问卷调查数据中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继续从事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等级评价为模型因变量,以社区居民的个体特征因素、社区居民的利益认同度、政府部门管理特征因素、基层管理的制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五类因素为模型解释变量,并对各个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做了预期假设。各个解释变量具体说明及预期见表1。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7.0软件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概率的二值因变量Probit模型进行估计,McFadden R2的似然比指标为0.729,说明本文选取的Probit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同时LR检验标准通过了5%水平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整体显著性较高。Probit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1.社区居民的个体特征因素对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影响

年龄对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为正。一方面由于年龄大的社区居民对社区存在“场所依赖”,长期的人地关系情节为居民打造更好宜居意愿形成情感铺垫(Williams等,1992);另一方面,年龄大的居民孰知社区长期以来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社区居民无意识的社区管理体制演变制度积累为实现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打下经验基础。此外,女性性别对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为正向影响。女性在社区基层管理过程中自我意识与能力、资源支撑、制度保障、社区认同等层面,比起男性更加注重细节,这直接影响到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意愿的深度与广度(叶雷,2012)。受教育程度对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具有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越注重社区基层管理制度、科学管理以及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更愿意参与到社区基层管理事物当中。

2.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认同因素对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影响

个人利益诉求与其它人是否一致对居民参与基层社区管理为负向影响,与预期假设相反。说明居民之间利益越不一致,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就越大。由于管理社区基层事务的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以及相互之间利益分化日益严重,导致社区居民之间追求共同利益的可能性越是渺小,因此居民更愿参与社区基层事务管理表达各自的社区管理意愿(孙璐,2006)。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对居民参与基层社区管理为正向影响,与假设一致。居民个人对社区的喜爱、依恋和归属程度越明显,居民越愿意积极参与到社区基层管理中(丁凤琴,2010)。居民对居委会等管理机构的认同度对社区基层管理意愿成负向影响,与预期一致。我国基层社区例如居委会等管理部门服务意识落后、“社区行政化”倾向明显、并且社区工作者选聘、日常事务管理、内部服务机构监督等社区民主工作未得到充分落实,在未得到居民全面认同的情况下居民不愿参与社区基层管理。

3.居委会等部门管理特征因素对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影响

居民对政府部门等管理机构管理方法和管理效果评价对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成负向影响,与预期不一致。现阶段社区居委会等管理部门行政干预过强,管理机构自上而下对社区的行政化束缚了群众居民的自主性,一些本来属于居民自己行使的权利被架空,而居民本不该承担的义务又通过居委会等管理机构转嫁至居民头上,类似“转型阵痛”现象表现出居委会等管理机构管理方式不科学以及管理人才的不成熟,因此无法获得居民对居委会等管理机构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方式的好评,这是导致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赵莉,2011)。

(二)社区居民愿意继续从事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表3有序Probit模型回归结果说明,受教育程度对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显著为正。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参加社区活动、社区管理事务中的整体把控能力和处理社区具体事务的方式上越成熟和理性,不断积累的社区管理事务经验调动了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社区基层管理参与制度健全程度估计系数显著为正。社区基层管理参与制度从外部环境建设和社区参与组织自身建设两个方面促进了社区基层管理参与制度体系完善,主要从资金来源、组织结构、运作程序、决策机制、目标定位和人员构成等方面完善基层管理参与制度,开拓管理资金渠道、优化内部组织构成,逐步建立完善的基层管理制度框架。管理方法评价、管理效果评价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日常管理、社区领导班子业绩考评和民主评议、社区党委委员政治立场和服务观念等各方面管理评价显著为正,说明这两个变量对居民继续从事社区基层管理具有很高意愿的概率较大。居民对居委会等管理机构认同度对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显著为负。这是因为居委会等管理机构在社区建设和发展决策中始终扮演制定者和“掌舵人”的角色,尽管政策文件多次强调社区治理过程需多重主体参与,但管理命令下达到实践的滞后阻碍了居民继续从事社区基层管理的热情,居委会等管理机构在管理过程中经常越位,以指导之名行领导之权引起居民的不满。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使用二值Probit模型、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小区内居住、社区权利大小、社会依赖及居民交往程度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这四个变量对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的意愿概率大。管理方法评价、管理效果评价、居住环境评价对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说明以上变量对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的概率小。其次,受教育程度、社区参与制度健全程度、管理方法评价、管理效果评价对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对居委会等管理机构认同度对居民继续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意愿影响显著为负。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西安市三个小区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是多方利益关系的合理化博弈,同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实现社区精英参与治理、普及社区公共交往行为以及社区参与治理准入门槛降低等,都符合培育居民社区意识、制度民主化的社区自治趋势。

(一)健全居民参与社区基层管理决策体系

将居民利益诉求纳入居委会等管理机构的决策中,逐步突出居民意愿在决策制定过程中的表现,实现居民权利的参与到增权。建立社区工作询问、质询制度和重大事项票决制度等多项民主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多元利益的协调、互动和整合,实现集体协商、头脑风暴、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及民主监督的共同决策体系,最终完成社区弹性化治理机制。

(二)社区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由于社区普通居民阶层的公共参与和社区精英的公共权力运作之间存在巨大张力,难以实现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但同时也反衬出培育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必要。从社区服务工作入手,丰富社区活动,如参加社区健身队、书画社、读书会等,增加沟通社区居民之间情感的渠道,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和情感归属,逐步消除居委会等管理部门及普通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生疏感。同时,通过社区管理部门给予优秀社区居民参与者公共身份肯定,社区居民获得的荣誉感及公众认可督促居民继续在社区基层管理事务决策中发挥作用。(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瑞,柳红霞.城市基层治理:矛盾、改革及其趋向――基于武汉市的实证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2010,4.

[2]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和社区运动的民族志[D].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2002.

[3]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关于理论限度的检视[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03.

[4]金桥.基层权力运作的逻辑[J].社会.2010,3.

[5]孙杰.近年来中国公民社会理论研究综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6]卢汉龙.中国城市社区的治理模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1.

[7]王星.利益分化背景下的城市基层社会秩序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2,02.

[8]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9]王星.1978年以来中国“国”与“民”关系之历史演进[J].人文杂志.2014,2.

[10]于建嵘.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1期.

[11]孔娜娜.行动者、关系与过程――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8~16.

[12]王汉生,吴莹.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J].社会学究,2014,1.

[13]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J].社会.2007,6.

[14]陶传进.集体行动难题与中国社会转型[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2002.

[15]陈振华.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4.

[16]叶雷,宋连青.社区参与中的女性NPO:价值基础及其实现[J].行政论坛.2012,06.

[17]孙璐.利益、认同、制度安排――论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J].云南社会科学.2006,5.

第2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急文化的基本内涵,揭示了应急文化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应急文化的层次结构;最后,从物质文化、技术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5个层面对社区应急文化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究,初步提出了应急文化体系构建策略。

引言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各类事故灾害承受的主体,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应急职责和有效减轻灾难破坏性影响的功能。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的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把社区作为基层应急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社区应急管理往往过于强调应急技术与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应急文化的建设,普通民众缺乏必要的安全观念和危机意识,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也普遍缺乏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和防范意识,国民教育体系中缺失危机应急教育环节,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应急文化体系 。事实上,应急管理不只是技术问题,它同时具备社会、文化和环境尺度。因此,应急管理战略不能只建立在技术数据之上,还必须有坚实的社会文化认识基础——应急文化。

1 国外应急文化发展经验

发达国家一直把塑造成熟的城市应急文化、提高市民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作为城市危机管理系统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 。美国纽约等大城市通过政府各部门、社区志愿者、学区、红十字会、计算机网络等大量的渠道和机制,为市民和企业等提供危机应对知识和各种安全培训;通过建立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各种危机,使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成为城市每一个成员具备的基本素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 日本政府为打造防震抗灾的应急文化可谓不遗余力。东京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起首都相互应急救援的协作机制,并将重点放在“唤起民众”,提出“自救、共救、公救”的理念,建立健全市民自主防灾组织、企业自身防灾体系、政府和专业机构“四位一体”的合作机制,既充分体现了政府责任,又通过提供各种培训、学习和演练机会,培养了民众的灾害应急意识。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日本民众养成了预见性的思维方式与考虑问题周全的良好习惯,这不仅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有条不紊,而且还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因事故灾难所造成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威胁。“有备无患,以防不测,以此来应对突发事件”已成为日本人的思维定式 。相比而言,中国人更注重“眼见为实”,这是我国的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特征。人们对已发生的灾难总是感受深切,而对未呈现的潜在危险却缺乏足够的敏感和认知,因而在面临灾难时难免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便产生恐慌心理,再加上缺乏自我保护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往往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由此可以看出,立足危机,建立应急文化体系,对于提高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和应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应急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丰富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应急文化也不例外,它不仅仅包括意识形态层面(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对待应急准备的态度),也包括物质、技术、行为等具有文化形态的层面。

2.1 应急文化的特点

2.1.1 应急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

社会的各个成员都肩负着一份安全责任:在常态下,有避免事故灾害发生的责任;在事故发生后,有遏制事故、减少灾害损失的责任。一方面,普通民众有个人责任,他们要在危机面前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比如,加拿大《联邦政府紧急事件法案》等法律规定,灾害发生后的自救互援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职责);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该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民众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社会环境。 1997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上提出:“我们人类必须由反应文化转变为预防文化”。这种预防文化在应急管理理论上体现为“居安思危”,即要在事故灾害危机处于孕育和萌芽时期,就能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防微杜渐,提早做好物质、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防范准备,并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培养预防型思维。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普及预防事故灾害的常识,加强应急教育和培训,树立预防文化观念,打造强化城市社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2.1.3 应急文化是一种风险文化2.1.4 应急文化是一种协同文化

协同理论认为,从现代物理

学的角度看,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复杂系统中,许多要素的协同作用将超出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最终产生出整个系统的宏观模式

,各种系统类型都必须发生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变,即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变 j。社区应急管理是一项涉及到政府不同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种民间组织以及普通公众的社会系统活动,迫切需要建立多元应急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通过建立为社区成员所认同的应急管理理念、制度和规范,使他们转变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协调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冲突,使得社区应急管理活动有序、统一,这也是应急文化的力量所在。

2.1.5 应急文化是一种速度文化

事故灾害的突发特性犹如一面镜子,在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照出了现有应急管理体制的许多不足,其中针对事故灾害的快速反应机制的薄弱暴露得最为明显。应急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形成应急体系的快速高效运转机制,并将这种核心理念转化为社区公众的速度意识,使他们在危机情况下迅速反应,快速应对,以尽可能减少伤亡和损失。

2.2 应急文化的层次结构

基于文化学和企业文化的一般理论和方法,

我们将应急文化划分为3个层次(图1)。

(1)核心层应急文化的核心层的基本内容就是应急理念和价值观。核心层是整个应急文化有机体的神经系统,是应急文化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所在,是应急文化的隐陛因素。它通过事故灾害与人和社会、事故灾难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平衡,强化人们的人本意识和忧患意识,进而影响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激发社区居民自觉培养预防型思维。

(2)中间层应急文化的中间层是应急制度和规范,即应急管理中为维护应急管理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秩序和运行方式,它是核心层和表面层的中介,既是适应表面层文化形式的制度和规范,又是塑造核心层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

(3)浅表层应急文化的浅表层并不涉及社会意识形态和管理体制等问题,它是应急文化的外显因素,主要是指应急管理过程中所必需的一系列物质条件和技术体系,以及在在制度规范约束下群体应急的行为方式等

3 社区应急文化体系塑造策略

社区应急文化体系建设包括物质、技术、行为、制度及精神等5个层面(图2),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技术文化是途径,行为文化是表征,制度文化是支撑,精神文化是灵魂。这些文化的塑造对保障社区平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社区应急物质文化建设

应急物质文化是应急文化的物质形态,也是应急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它是指社区中各种与事故灾难应急相关的实体所构成的总和。这些实体融人了人们应对和处置事故灾害的知识技能、价值取向及精神理念,已不单单是一个个物体或建筑物,而成为社区应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应急物质文化建设,首先要保障应急条件下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性,从程序上要包括事故灾害的预防、救援(处置)和事后重建与恢复,从空间上要强调建构起安全、有序、协调、高效、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及防护系统,不仅将自然开放的空间引入社区,还主动在社区其他功能设计中融人可防卫的空间 ;其次,要满足人的正常与应急行为模式的需要,加强多功能、全方位物质文化实体的建设,如将有一定规模的、已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体育场所(学校操场)等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合体:平时具有美化环境、环境保护、休闲、娱乐和健身等功能,在地震、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配备的所需救灾设施和设备能够发挥避难场所的特殊作用;第三,将应急物质文化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相结合、与社会经济效益相结合、与城市环境保护相结合,以保障在危机状态下对事故灾害的紧急处置及对人员和财产的防护作用为目标,能满足社区应急管理的需要。

3.2 社区应急技术文化建设

在社会科学理论中,关于技术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技术发展是在社会作用下进行的;从文化理论角度看,技术是以“技术文化”的角色存在于文化之中的¨ 。同样,作为应急管理中的技术也是如此,它是社区应急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包括了应急知识、技能和其他各种技术形态的培养和塑造。

要建立社区应急技术文化体系,首先要转变观念,形成科学的安全和应急技能观。很多事故惨剧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的缺乏是造成伤亡的主要因素,尽管举办过无数次的应急演习,应急能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也说明了进行应急技术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其次,要提高应急教育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和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板报、宣传读物等媒体的宣传作用和影响力,普及应急技能和安全知识,通过适当的教育、培训、演练和模拟等方式¨ ,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学会自救、互救、应急逃生的技能,让应急知识和科技成为民众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3.3 社区应急行为文化建设

应急行为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应急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社会心理、思维和行为方式、习惯等具有外显性文化形态的总和,或者说是在精神价值观的支配下及在应急制度规范制约下的自觉活动。应急行为文化是整个应急文化体系的表征,应急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只有被贯彻到社区应急管理实践中,体现在居民的el常行为习惯中,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激励、约束和规范功能才能得以实现。从文化习性和生活方式来看,中国人更多的强调用典范及制度来影响和制约行为,而没有形成像西方人的那种在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表现出来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强调保障安全是人的基本权力¨ 。在应急文化层次结构中,影响行为文化的主要有两个:一个制度约束下的行为文化,这是一种硬性的控制,此时社区成员并没有形成自觉的行为;一个是跨越制度文化,由精神文化直接影响下的行为文化。这种行为是居民的自觉行为,是他们已经认可的精神文化部分的体现 引。因此,社区应急行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转变行为文化制约机制,加强居民行为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将制度的制约、规范作用与精神价值观的影响力相结合,以激励、奖惩、教育、启迪、熏陶和感化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规范和塑造居民的行为。

3.4 社区应急制度文化建设

在社区应急管理过程中,需要发展应急制度文化来调整和处理各种相互关系,规范应急行为,此外,人们对应急的态度、意识、行为规范、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所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都需要制度文化发挥保障作用。因此,应急制度文化作为处理关系、规范行为和保障环境的一种机制,它不仅是社区应急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体现着社区应急管理的内在精神。要实现应急制度文化的这种调整、规范和保障功能,首先要依靠严明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及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进行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使每个社区成员明确自己的安全责任,通过这样一种建立在“以物为本”基础之上的刚性制度文化的“熏陶”,使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然而在应急管理工作中,也不能一味采用强制性的制度和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非常需要积极采用行政指导、激励、说服教育等柔性管理的方式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律性,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所谓的“柔性管理”即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制度规范框架内,灵活处理问题与矛盾,因为要使人们自觉的遵守社区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急意识,最根本的就是教育,不断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心。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是像刚性管理那样依靠外力的强制性规范约束,而是依靠权力平等的民主管理、激发内心深处的能力潜质、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实现对充满突发性的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可见,柔性管理构成了应急管理的非技术支撑体系,其特点在于有很强的人际指向,有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融洽的气氛,强调自觉性和自主管理。特别是在公共治理理念下,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社会治理的基本环节,需要明确应急管理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主体、个人参与的多元共治的危机治理模式,以具有动态适应性的公共危机柔性管理机制来实现对危机的回应和治理 。

3.5社区应急精神文化建设

事故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的基本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应急反应的特点、行动逻辑以及应急管理体系的建构,而这一切又在特定的环境中决定着事故应急反应机制的效率、效果及影响,这是事故灾害应急反应模式的基本逻辑 。简单而言,应急精神文化是指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属于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系或观念及精神氛围,包括人们对应急准备的态度、应急意识和安全观等,这是应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社区应急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培养正确的对待应急准备的态度,通过各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将科学的应急价值观、应急管理理念、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以教育、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居民的行为,逐步从“要我安全”提升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进而形成良好而和谐的应急精神文化氛围。其次,要使居民正确的看待和认识事故灾害,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了解有关社区事故灾害的知识及规律,掌握必要的避难和应急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从而能在突发事故灾难中临危应变,争取最大的生存机会,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及损失;在事故灾害发生后也能有生活(生存)的信心和勇气,积极抗灾救灾,增强主体意识,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战胜事故灾害。最后,对社区居民进行生命价值观和生命文化教育,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包括对自己生命价值的珍惜和对他人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利益,在应急管理中体现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尊严及人的权利与责任;提高对“生命第一”、“珍视健康”等生命文化理念的认识,强化“应急避险权”所主张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原则?

总而言之,要促进社区应急文化与社区应急管理战略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理念与管理行为的对接,使居民的应急行为既有价值理念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做到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应急文化体系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推动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及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与社区其他文化体系相融合,为构建平安社区及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社区居民既是承受事故灾害的主体,也是抗击事故灾害的主体。要推动社区应急体系建设向前发展,首先要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应急素质,因而不能忽视社区应急文化的重要作用,因为社区事故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培育,特别是公众灾害意识的全面提升,并不能在短期内自然形成,而需要很长时间的文化积淀 。因此,加强应急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系统应急能力的核心问题。本文初步探讨了社区应急文化建设的5个层面,其具体建设方法还要社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建设方案。需要指出的是以上5个层次的建设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在实际操作中要将这5个层次结合起来使应急文化系统化,最终形成完善的社区应急文化体系。

第3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ス丶词:社区治理;离退休党员;社区制度;民间组织;社区文化

ブ型挤掷嗪: D2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5-0044-05

收稿日期:2008-08-17

作者简介:

陈建中(1949-),男,浙江杭州人,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功能性结构趋向合理分化。对离退休党员的组织设置,也随着单位制的式微,由一以贯之的单位管理模式向属地化社区型转变。

ダ胪诵莸吃苯社区,以整体素质优势带来了社区治理的资源规模和人才存量,从群体特征分析,这种具有驱动力和促进作用的人群可称为“群众结晶”[1](p46)。但同时,离退休党员是个动态增长并趋向老龄化的群体,在原体制内形成的“单位习性”制约着对社会化管理的转型适应;他们在社会身份与社会利益群体分化同质的趋势下,会产生由“单位人”转换为“社会人”的压力输入和心理变化问题。于是,探讨社区治理背景下的离退休党员管理模式,使他们的政治生命和自然生命同存共续,也使社区治理创新,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オヒ弧⒋葱吕胪诵莸吃弊橹方式和活动方式,推动社区党建融入社区治理

オド缜是国家与社会的链接。社区治理,是一种实现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在对话和沟通中形成良性互动、诉诸公共利益,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反映出公民利益诉求的大规模增长,许多国外政党也把社区作为政党摄取政治资源的重要途径,丝毫不懈怠地在社区争取选民、吸引民众有限的政治参与、乃至发展党员。例如,英国工党党员必须在社区中扎下根 [2],新加坡的社居委工作人员多数是人民行动党的党员,绝大多数的议员是该党社区支部书记[3]。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社区工作与政党的社会工具性相吻合,与党员的责任义务和历史使命相契合。有人认为社区治理与党建无关,那是“忽视了党建也是社会,即没有从社会学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建。”[4](p256)但若党在社区仍然保持原有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也不可能实现对社会的有效领导。因此,要利用离退休党员纳入社会化管理的契机,创新社区党建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

ナ紫龋要使离退休党员对社区管理产生心理认同,重构主体意识和心灵归属感。一是要有亲和力的组织关系接转。接转双方党组织和离退休党员座谈,社区干部及时家访都是不可或缺的程序。二是优化党组织设置。按照有利于党员分类管理、发挥作用和方便就近的原则,以职业特点、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为纽带,设置“同事”型党组织、功能性党组织、居住相对集中的楼道党组织等。三是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和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党组织活动要从一般的政治活动扩展到维权领域、对党员开展生活服务和社会参与服务。通过参加制定党员行为规范、党务公开等制度,确保离退休党员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テ浯危通过动员、激励、组织和创造机会,提高离退休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度。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何况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是党员的权利,也是他们再社会化的切入点,如果离退休生活无所事事,孤独、失落、社会隔绝将是身心健康的杀手。因此,社区要多方面提供舞台,引导他们“夕阳增辉”:一是在公益活动中踊跃参加“党员志愿岗”。参与社区的治安巡逻、“邻里守望”、“楼道管家”、结对帮扶等。二是成为优秀的社区工作者。参选居委会、业主委员会、老年协会、各类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以及居民代表等;受聘为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事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劝导员、计划生育指导员等。总之,离退休党员有为社会服务的强烈愿望,群众也很喜欢这样的“好人加能人”,他们是社区志愿者的主体,对社区的特点、需要和不足知根知底,能够推动社区自治有的放矢地健康发展。

ピ俅危要深度开发离退休党员的潜能。毛里齐奥•科塔认为“政党还具有一种集体的身份:它唤起了一种传统、一种精神,一种‘我们的感受’――这些东西本质上就值得珍惜并必须加以维护”[5](p50)。而且,离退休党员占社区党员的比例最大,因此,要将他们中身体健康有领导能力的同志吸纳到社区各级负责机构中来,让熟悉党务的同志担任“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和管理流动党员的联络员。建立“专题”类党组织,例如,教育青少年和矫治“问题青少年”的“关心下一代讲师团”,化解矛盾纠纷、倡导社区新风的“邻里公德评判团”。激发他们对电脑的兴趣,形成“互联网虚拟”型党组织。在网站中设置支部在线等特色栏目,开展离退休党员喜闻乐见的网络主题活动。确定流动党员网络“上线日”,解决他们中因兼职、探亲带来的教育管理难题。把社区基层党组织全部联入局域网,分享彼此的经验,以“网络民主”延伸民主评议的空间,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分散性和相对封闭性。同时,党建网站开通便民服务台和“爱心传递”网,使党群沟通和社区治理随着社区党组织网络化覆盖而跨上新台阶。

オザ、支持离退休党员多维度参与社区民间组织,优化多元合作的社区治理格局

オス际经验表明,社会治理经由社区治理 [6]。而社区治理是建立在基层民主之上的公共管理,民众有权探寻一种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国的社区治理体制必然要放弃传统的垂直“管制”模式,向自治型转变,构建起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之间水平式的交流、协商、合作互动的新关系。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通行的社区自治是社区业主大会投票表决制,去年我国宁波市社区居委会实行了直选[7]。但总体上看,现代社区的主要功能――社区公民的塑造和社区草根性的自治自助,是不够的。其中,社区的离退休党员政治参与程度偏低和参与渠道单一,也制约了社区治理。

バ商民主是实现社区自治的最佳途径,“在这种形式中,公民参与机会的不断增多被认为是可能的和备受期望的。” [8](p102)戴维•米勒认为理想中的民主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包容性、理性和合法性 [8](p140)。根据我国国情,离退休党员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具有“协商理性”的群体,加上在社区有户籍、业主等多种身份,能综合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参与达成的决策更具有社会正义性。

ゲ唤鋈绱耍在社区的凝聚、整合、推动公民社会发展中,离退休党员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一个群体,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他们蕴涵的政治资源、管理资源,支持他们参与决策、执行或监督社区的公共事务,有利于社会治理无缝隙地过渡到国家治理,形成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节约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成本。

ゼ于强行政与弱社区错位以及市场失灵,需要社团为纽带来协助调节,“它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某些不足”[9],成为社区发展的新主体。十七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因此,要支持离退休党员多维度参与社区民间组织。他们需要各种组织归属,参与政府组织和上级党组织的事件,可以看作是垂直参与;他们自主地活跃在社区,创造新的联系纽带,可以看作是水平参与。民间组织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能够克服参与者认识的局限与民主包容性之问的张力,离退休党员可以在晚霞理事会、老年协会一类“透气”设置中舒缓心态,解决失落感、爱发牢骚等离退休综合症,学习以民主的方式生活和处理问题,培养一种有关个人价值和胜任能力的感觉,创立一个有爱心、可持续的社群。同时,增强离退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组织能力,其示范和辐射作用能够激发社区民间组织的内生力量,是推动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本。

ブ凑党在社区拥有更多的社会组织支持,有利于领导社会治理。例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把一些新组织改造成为政党维系社会整合的组织,相继成立了许多社区机构[10](p226),这对于避免社会的碎片化是极为重要的。离退休党员活跃了社区民间组织,并且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以及社区工青妇群众组织的互动,显示了社区自治主体的多元化。这需要有一个主导性的、有效的政治力量来协调和推动,而能全面覆盖社区的,只有党组织。新公共治理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必须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协调机制和社区综合治理机制。离退休党员在社区的认同程度较高,这种把公民自主结社与发挥离退休党员表率作用相结合的方式,不是动员式而是自主式向社会组织输入能量和渗透党的影响,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

ネ晟频纳缜治理要使服务成为合作治理中的核心伦理价值。“社区工作最终是关于社会正义的事业,尽管它也是关于民主的事业” [10]。要优化为老服务,使离退休党员养老安老,同时以系列化服务把社区居民都包容进来,处理好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形成凝聚党员与凝聚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市、区、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公共产品的投入;工会要完善退休职工维权和帮困救助工作机制;劳动保障局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解决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民政局要进一步加快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社区要了解离退休党员家庭住址和家庭情况,加强在生病住院和重大节日时必访的规范服务。二是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把对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渗透到服务之中。建立党员互助基金和开发社区保安、保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解决提前退休党员的再就业问题;对年迈体衰的党员,实行相当于荣誉党员的关照。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开设社区老年护理院与康复病区;开展家庭巡诊、精神卫生和临终关怀等基本医疗服务。四是构建“社区共同体”。把社区所在地的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很好地“组织”起来,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例如,在企业离退休党员集中居住的社区,如果企业不再问津会损害他们的情感纽带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要以协议形式建立企业的继续关怀机制,坚持企业与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提倡企业选配离退休或在职的党务干部到社区任职,给社区提供离退休党员活动设施、活动经费等支持。

ハ匀唬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公共产品提供者,将一些公共事务交由社区民间组织来处理,是实现有限政府的有效举措。社区民间组织能够提供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政策法律咨询等多样化产品服务。政府应采取“项目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调动民间组织积极性;由于离退休党员广泛参与社区民间组织,也开发了离退休党员丰富的自治资源,使社区服务效率更佳、政府行政成本更低。

オト、完善离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制度保障,促进社区制度需求与政府制度供给均衡

オド缜是有效的治理城市基层社会的制度安排,但在实践中,存在相关制度的缺失,制度供给不足是限制离退休党员参与公共事务和待遇受损的主要原因。发展政治学认为:“无论是无制度的参与还是无参与的制度均不可取,因为前者无政治稳定,后者无政治发展” [12](p345),而社区承接行政事务职能的路径依赖,会影响新制度的导入。

ド缜治理要通过制度的创设,降低交易成本。“制度框架能增加逃避义务的风险,增强互利合作的习惯” [13](p11)。而政府往往根据自身的政治需要来供给社区制度,这就导致政府制度供给与社区居民需求的非均衡状态,使得社区自治权利为政府行政权力所吞噬。因此,必须避免“行政化”倾向,对社区实施柔性管理。首要是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政府、社区、居民三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导公民以积极、理性的心态主动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使各种利益诉求进入政策议程,最终由公共政策予以回应。从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角度看,离退休党员可以组成全方位的社区信息网络队伍,也可以在他们当中聘请信息员,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治理偏差,促进社区制度需求与政府制度供给的均衡。

ド浦尉褪鞘构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14]。完全排斥政府的社区自治是行不通的,所以,多元社区治理是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对接,是政府依法行政与居民依法自治的互动。

ヒ匀宋本的施政理念在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当然要关照社区制度的需求,而且要有具体的服务政策的制订和资金投入。以杭州市为例,政府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等专职机构,出台系列文件,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夯实“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做事”的服务基础。给社区聘用专职管理服务员,配备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专用面包车,每年较大幅度地提高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经费和节日慰问费。中国特色的社区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仍以杭州市为例,市委办公厅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创建标准的社区党建活动阵地,配备社区公职化党务工作者。市、区和街道供给社区的政策都把离退休党员作为考虑重点,社区党委还主动与民政、财政、卫生等部门和原离退休单位沟通协调,切实落实好离退休党员各项待遇。

ネ晟频纳缁嶂卫碛Ω醚裢怀錾缁峁正的社会政策。我们恰恰在社区治理中存在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党员还没有实行属地管理,改革后社会保障制度分轨,企业退休职工的待遇只有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一半左右,这是社区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长远看,党整合社会的基础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化是大势所趋,党组织的社区化有利于将来按选区比例民主选举代表时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树立社会建党思想,构建全体离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应该考虑建立在全体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制度设计架构上。

ス菇ê托成缁峋鸵合理调节阶层利益关系,积极引导阶层心理融合,以免体制内的利益诉求转变为体制外的利益冲突。中共十七大将“老有所养”作为民生工程载入工作报告,在社区的困难群体主要还是企业退休老人,其中离退休党员往往是群体政治参与和利益博弈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党不仅是其成员工具性利益的来源,而且也是表达性利益的来源”[5](p50)。因此,在制度保障和供给中,只有切实重视和关心离退休党员的政治生态、社会心态和福利待遇,才能使社区成为党和政府整合社会、动员社会,实现有效领导的重要平台。

オニ摹⒎⒒由缜文化建设中离退休党员的“主角”作用,在文化轨道维系社会整合

オド缜是异质性社会共同体,生活着不同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的居民,由于价值取向、道德追求和思想活动的差异,会出现纠纷、等问题,显露社区治理的脆弱,必须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多元社会意识,增进社区居民对根本利益一致性的认识。社区党建从重视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和做好离退休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针对少数离退休党员的理想淡化、道德退化、风气低俗化现象,也必须占领社区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ネ时,社区文化是建设社区居民精神家园、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和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有效方式。美国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社区治理通过借助既不同于国家也不同于市场的制度安排,可以对某些公共资源系统成功地实现适度的开发与调适。”[15] (p10)社区需要开发与调适的最大公共资源是文化,关注文化也意味着关注人们社会化的方式,它们构成了社区组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ド缜面临人口图式与党员构成老龄化的挑战,在配置社区教育和文体活动资源时,要支持离退休党员追求丰富多彩生活和多方面价值的实现。由于离退休党员是学习型社区的标杆,再学习是他们与时代同步、再社会化和心理调适的切入点,因此在建立社区学院时,要开办老年大学;由于离退休党员要有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因此建立社区文化队伍,必须有“夕阳红”一类的文艺团体;由于离退休党员喜欢健身锻炼延缓衰老,因此,社区要努力开展娱乐型体育活动,普及社区全民健身设施要增设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健身设施。

ト宋木神是社会治理的灵魂。从社区居民的生活品味和邻里关系的协调到确立现代公民观,提升公共意识、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和文化素养,都是社区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然而,有的社区文化参与率不高、参与目标层次低;离退休党员缺乏活动平台,作用边缘化。当政府依赖行政来推进社区文化时,居民往往“用脚投票”。这是由于“在社会中被低估和边缘化的人们会形成联合行动的阻力”,“只能在一个更强调民主的社会里鼓励人们的参与。”[16](p63)

ケ收咴诤贾菔薪汀社区调研时发现,离退休党员联手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打造多层次多形态的社区文化综合体,形成了高参与度社区。一是尊重地方文化特色,社区越剧票友组团演出,使社区文化向品牌化发展。二是开发多元文化资源,有6支以离退休党员为主体的文体团队,既自娱自乐,又巡回表演和参加市区比赛,扩大了社区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三是人人参与,举办以弘扬邻里和睦为主题的“邻居节”、纳凉晚会、文化艺术节、社区运动会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给居民提供合作、互动和归属感的载体。四是美化、绿化社区的空间景观,创造既安全方便又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展示出社区的文化品位。五是充分利用社区网站推动社区文化的共享和共建,以及通过网络论坛培育公民意识与协商民主的政治文化。江汀社区这种充满活力的文化,是持续提升生活品质的动态刻画。

ヒ虼耍建设社区文化要抓住离退休党员这支最活跃的主力队伍,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组织能力和对文娱活动的偏好,可以成为社区文化教员、志愿者和党的社会活动家。他们赋闲后,把精力转移到旅游参观、歌咏演出、书画摄影、健身休闲等活动上。实质上是用健康的生活情趣、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党员先进性,用这种率性的文化表达来展现身份与政治理想的一致性,从而在社区创造一种新的社会语境与话语体系。社区还要经常组织他们参观“城市新变化”和各种展览,感受社会脉搏;时常组织青少年和老同志之间慰问与革命传统教育的互动,使离退休党员在关心下一代中得到快乐和尊重,提升荣誉感。总之,社区文化活动让离退休党员“亮身份、亮形象、亮风采”;社区文化建设促使社区治理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从而在文化轨道进一步维系社会整合。

ゲ慰嘉南祝

ィ1][德]埃利亚斯•卡内提.群众与权力[M].冯文光,刘敏,张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ィ2]詹兆雄,韩狄明.扩大党的选民基础是欧洲社民党改革的出发点[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ィ3]杨雯懿.服务民众推进和谐――新加坡考察报告[EB/OL].玄武党建网,/user1/69/archives/2006/9109.shtml,2006-11-06.

ィ4]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ィ5][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M].曾 淼,林德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ィ6]李雪萍,陈伟东.论社会建设经由社区建设[J].社会科学研究,2008,(1).

ィ7]陶短房.宁波社区直选的意义不容小觑[N].青年时报,2008-01-29.

ィ8][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ィ9]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ィ10]吴辉.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东南亚经验的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ィ11][英]艾伦•特韦尔威特里. 社区工作[M].陈树强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ィ12]万高潮,魏明康.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ィ1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ィ1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ィ15][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M].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第4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国有大型企业全面履行三大责任的重大使命,集团公司、油田公司、事业部的相关领导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解决矿区居民和油田员工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惠民,实现地企和谐、人企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环境和谐,就必须要牢牢抓住“百姓满意”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加快创新矿区社会管理工作步伐,为建设和谐矿区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石油矿区创新管理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突破管理短板,促进企业跨越式提升的需要,油田矿区系统在近几年的服务中,开创了很多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完善矿区服务体系,解决了职工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增加社会价值认同维护矿区和谐稳定,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普遍认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转变思想观念,落实亲民爱民思想的需要。但还存在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问题。因此,唯有从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些困扰企业发展的短板问题。

二、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思路,搭建社区管理六大平台

1.搭建便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便民利民服务。一是以数字化生产指挥中心为主导的物业服务平台。主要设有水、电、气供应窗口,门禁缴费窗口,居民咨询窗口,“440”热线服务窗口及物业服务投诉窗口,居民办卡缴费实施“一卡通”。二是以离退休职工服务站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职工家属城镇医疗参保申报、医疗报销、参保费用核销、低保户申报及高龄老人补贴申报发放等社会保障服务工作。三是以社区便民服务点为主导的生活供应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蔬菜供应、特色早点、三餐配送等日常服务,截至目前,服务处根据小区分区管理实际,设有蔬菜供应点一处,食堂供应点三处,实施绿色蔬菜供应,配送健康放心食品,开展送餐上门服务。

2.搭建文化娱乐平台,为居民提供快乐服务。在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中我们注重文化建设,以广场文化、赛事文化、节日文化、楼宇文化及展演文化为载体,突出“两团一院”、发挥14个总协会,42个分协会的作用。一是以“两团一院”(秦腔艺术团,舞蹈艺术团及泾渭艺术研究院)和文体总协会为主导,举办大型展演活动。组织大型社火表演,组成14个方阵,以油田矿区发展为题材编排节目,展现风采;举办老年人运动会,开展门球、地掷球、台球、乒乓球、象棋、扑克等24个比赛项目,活跃了居民文化生活;利用节假日举办秦腔演唱活动,采取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交流文化,活跃氛围;组织举办大型书画活动,邀请陕、甘、宁三省区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二是以社区党支部和文体分协会为主导,开展楼宇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形成居民的第二课堂。开展以进广场、进楼宇、进单元,进家庭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四进”活动,在小区的空地上、凉亭下、广场中,通过居民自编、自演的形式,宣传油田大好形势,倡导邻里互助新风,讽刺小区不文明现象,在楼宇间摆开文化擂台。既愉悦了身心,又教育了居民。

3.搭建扶贫帮困平台,为居民提供爱心服务。一是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落实政府的惠民政策。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把政府的普惠政策落实到社区。二是以油田工会帮扶救助为平台,逐步解决社区弱势群体的困难。按照油田公司关于《长庆油田公司困难职工帮扶管理办法》,服务处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逐一摸底、评估、公示。三是以社区志愿组织为平台,开展爱心志愿活动。社区建立了阳光助老、家政助老、爱心银行帮扶机制,以“夕阳红志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家政服务工作队伍、社区医疗服务队伍、公益队伍”为载体,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活动,坚持为结对对象提供探望聊天、送医送药、打扫卫生、代购代办等送温暖服务。四是以养老中心为平台,开展社区养老护老敬老活动。积极探索养老体系,全面实施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社区成立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70岁以上鳏寡孤独且能自理的老人解决实际困难。社区养老已经纳入地方政府关心、支持的范畴。

4.搭建治安维稳平台,为居民提供安居服务。一是积极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对重点时期、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巡查与监管,推行夜间流动人员清场制度、门岗登记制度、夜间出入检查制度,严密防范,杜绝了重大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建设社区标准化警务室,成立社区调解工作室、引进辖区公安力量,推动共驻共建,加强社区治安队伍建设,维护了良好的治安秩序。二是发动居民做好群防群治工作。超前组织,全力做好重大会议召开之前的综治维稳工作,健全组织机构,深入开展治安“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大防范”活动,发动社区志愿者、老党员、退休人员、义务巡逻员,开展治安巡逻、参与综治维稳,营造浓厚氛围;发挥三级信息员作用,准确掌控维稳信息,坚持“零报告”制度,确保特殊阶段不出问题,关键时期不捅娄子,确保小区治安平稳、大局稳定。三是强化维稳工作。开展了“亲情大走访、隐患大排查、矛盾大化解、园区大稳定”活动,建立“五项机制”,即: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健全信息预警机制,落实矛盾排查机制,推动应急处置机制和启动网络监测机制,形成机制、制度、处置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加强四方联动,在基层单位内部、基层单位之间、与二级单位、与上级部门进行沟通联动,发现苗头,主动出击,将问题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

5.搭建教育提升平台,为居民提供培训服务。以老年大学、社区党校、社区安全教育基地为阵地,依托社区全民健康教育课堂、社区科普讲坛等载体,开展居民教育,突出抓好社区党员教育。一是党员党课培训。教育培训内容从“党史、课堂”拓展到“法律课堂”“科普课堂”“安全课堂”和“文明课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开展支部委员专题学习培训、社区党员教育轮训,力求达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理论教育与典型教育相结合。二是党员远程教育。每周安排2个支部进行集中学习,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先进党组织的经验,以及时事政治、科普知识,实现了远距离、开放式的教育,并吸引了许多居民群众前来观看,成为党员和居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教育交流新平台。

6.搭建利益诉求平台,为居民提供维权服务。建立了社区“民情恳谈制度”,征询和搜集民情民意;坚持处长、站长接待日制度,解答居民咨询,接受居民求助,受理居民投诉;建立社区“民情日志”台帐,梳理各类群众的利益需求,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及时回复反映的各类问题。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诉求,分类处理,逐一化解。针对重点事项,做好后续稳控工作。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居民基础信息资料,摸清底数、现状,突出重点做工作,避免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的稳定和谐。

(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构建六大服务体系

1.构建多元化的组织保障体系。构建“五位一体”的社区社会管理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居委会为主导,以居民为主体、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构建“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功能融合、全面参与”的新模式,搭建社区服务群众的新机制。以社区网格为依托,大力开展民意收集、诉求反馈,法制宣传、纠纷调解、综治维稳等各项社区事务管理,提升社区工作影响力和参与率。在创新社区管理中,我们组建了一支由222名楼长、265名义务治安巡逻员和35名居民信息员构成的群防群治队伍,建立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组织16个、调解员队伍45人,在信息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了作用。

2.构建系统化的居民权益维护体系。建立了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积极搭建干部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采取社区网络互动、公开电话、收集舆情信息、民情恳谈等多种形式,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民怨。我们利用居民座谈会、居民教育讲座,大力宣讲企地政策、解答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宣讲政策、解惑答疑,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3.构建居民日常服务体系。建立综合服务机制、综合保障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简化办事程序,延伸政府服务,方便居民办事。将流动人口管理、综治维稳、社区教育等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实行统一管理,以快捷的方式把地方、油田的政策落实到居民的家中。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开展培训演练,确保危急关头应急处置机制快速运转,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4.建特殊人群关爱服务体系。建立重点人员管理机制、弱势群体救助机制。摸清“”习练人员、两劳释放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和涉毒人员等重点人员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了帮教救治、心理疏导、矫正管理、关怀帮助一条龙服务。建立信息档案,落实帮教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加强重点管控。按照“一条龙”服务原则,落实系列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5.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体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制订了服务处《网络舆情监测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机关业务部门分别对本业务范围内的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预防,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跟踪舆情动态,评估舆情影响,正面信息进行舆论引导,并澄清事实真相,使服务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逐步健全。

6.构建思想引领体系。建立了人才保障机制、阵地支撑机制和活动吸引机制,引导居民向善向上。社区按照居民特长、爱好、年龄等特点,组建思想、文体、教育宣传等各类志愿者队伍,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广泛开展党员争当“员”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老年大学、社区党校、远程教育等阵地,开展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丰富多彩的节庆和业余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和谐的目的。

(三)创新社会管理方法,深化六项服务制度

1.制定社区便民服务流程。社区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将与居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制定了一套简捷顺畅、统一标准的社区便民服务流程图,并装订成册,向群众公开。方便居民办理各项事务,包括离退休职工体检、接转人员、城镇医保、高龄补贴、老年优待证、家属慢性病申请、后事处理等等,改变了以往一事多问、反复询问的弊端,既方便了居民,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2.实施首问负责制。服务处把各窗口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有关信息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首问负责人不仅要在规定办事时限内办理或一次性告知有关办事程序、方法和步骤,热情耐心地解答有关询问,而且要在接待服务对象时应文明礼貌、热情服务,使用文明用语,不得敷衍、应付、推诿,并规定奖罚细责。自本制度实施以来,无一名居民因服务态度及工作方法到上级部门投诉,更多的时候是办事群众的赞许。

3.实施错时工作制。服务处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积极推行“错时工作制”,这一制度的实质就是:不是办事时间也要给居民办事,努力做到“急事有人管、难事有人办”,提高了社区服务效率和居民群众的满意度。社区工作人员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创新服务方式,事不办完不下班,啥时需要啥时办,深受居民好评。

4.实施全程代办制。服务处从解决居民“办事难”入手,树立“居民有事我来办,居民动嘴我跑腿”的社区服务新理念,推出“为民办事全程制”,为那些高龄老人、身体有病、行动不便的居民办理有关事项。

5.实施限时办结制。为了增强办事人员的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社区实行居民事务限时办结制,这一制度的实质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否则受罚。社区工作人员本着“高效、务实、廉洁”的原则和“一切为了居民、一切方便居民”的方针,从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入手,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6.实施预约服务制。服务处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建立了社区预约服务制度。针对前线职工请假难,周六周日服务处领导、基层站干部轮流值班,方便前线职工、社区居民前来办事。办事人员可以通过“便民服务联系卡”与社区相关部门联系,事先告之办理事项,预约办理时间。社区工作人员在预约服务日内,坚守工作岗位,及时办理各种事项,对不能及时解决的事项告知办事人原因,并再次预约办理时间,切实做到了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居民。加强和创新矿区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大学、社区党校、远程教育等阵地,开展思想道德、文明礼仪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丰富多彩的节庆和业余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达到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和谐的目的。

(四)创新社会管理方法,深化六项服务制度

1.制定社区便民服务流程。社区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将与居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制定了一套简捷顺畅、统一标准的社区便民服务流程图,并装订成册,向群众公开。方便居民办理各项事务,包括离退休职工体检、接转人员、城镇医保、高龄补贴、老年优待证、家属慢性病申请、后事处理等等,改变了以往一事多问、反复询问的弊端,既方便了居民,又提高了办事效率。

第5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加大的新形势,积极作为,主动变革,切实强化城市管理主体功能、社区管理主体功能、片区开发主体功能和资产监管主体功能,全面提升城区工作水平,努力开创转型发展、优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创新,构建一套高效率的管理体制,为强化城区主体功能提供体制保障;坚持差别发展,确定一条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为强化城区主体功能提供路径保障;坚持建管并重,夯实一个均好性的承载基础,为强化城区主体功能提供基础保障;坚持人才强区,建设一支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为强化城区主体功能提供队伍保障。

二、切实强化城市管理主体功能

要牢固确立区级政府作为城市管理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把管好本辖区作为转变政府职能、造福全区人民的重要工作内容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措施,努力打造中心城区“网格城管、法治城管、信息城管、服务城管、和谐城管”的新模式。

(一)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形成“三级体制、街道为主、监管并举”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按照城管体制改革后新界定的职能,完善区城管部门内设机构设置,落实人员编制,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力度,确保区城管部门人员编制不少于15名,全区城市管理人员不少于200名,区财政每年安排城市管理经费不少于2000万元,并随城市建设加快、养护标准提高、管理手段更新而相应增长。强化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管理力量,落实配套经费,确保每个街道城市管理人员不少于20名。推行“城管创优进社区”,年内全面建立社区城管工作站。

(二)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将网格化管理、“太湖杯”竞赛等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各街道、各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完善科学执法体系,强化“前置”执法,实现《城管责任书》全覆盖,切实做到预防为主;力行“阳光”执法,将执法依据、标准、程序、结果公开,将审批业务操作规程公开;注重“服务”执法,增加便民服务设施和措施,以服务促进管理。完善管理岗责体系,理顺条块职责,明确各管理队伍的责权利关系,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完善综合协调体系,以区城管委为平台,形成快速高效的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信息交流和工作沟通机制,确保通力合作、全面覆盖。

(三)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在现有市容信息交流平台和城管信息处理指挥中心基础上,延伸整合环保、治安等管理职能,建立动态、即时、综合处理平台。推进养护作业市场化,引入公开招投标等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公共服务市场,切实降低城市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形成“政企分开、管养分离、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城市维护作业机制。推进市容管理长效化,全面开展定岗、定人、定责、定时、定绩的“五定”巡查工作,探索城管、公安、交巡警联勤联动新模式,切实防范和查纠显见性市容违章行为,巩固和提升市容环境秩序管理成果。

(四)突破城市管理难点。强化重要节点综合整治,特别是对农贸市场、老新村、火车站广场等重要节点进行联合执法、综合整治,并落实长效措施。强化“路长制”管理,进一步强化“路长”单位责任,严格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确保道路无占道经营、无违章建筑、无非法广告,建成一批示范道路,中山路力争年建成省级示范路。强化违章建筑整治,进一步加大对主次干道、住宅小区、商街市场等重点区域违章建筑的巡查和管理力度,形成覆盖全区域的违建查处有效机制。强化户外广告整治,全面清理整治过期、违法户外广告,实行户外广告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招标拍卖,合理利用公共广告资源。

(五)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治理太湖、保护水源、重建生态各项任务,扎实开展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力度推进工业企业搬迁、截污接管、河道整治、“河长制”管理等重点工作,确保“八个100%”目标如期实现。在污染源普查基础上,编制区域环境规划,实行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创新环保监管体制,明确区、街道、社区三级环保管理权限和责任,突出街道的主体作用,赋予街道更大的管理权责,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块互动、社会监督、依法治污”的环保监管格局。

三、切实强化社区管理主体功能

要把加强社区管理摆上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精细化、信息化、人性化为要求,以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在健全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内涵,整合平台资源、完善服务网络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区管理的新路径,通过两年努力,使我区的社区管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确保到年所有社区全面达到创建和谐社区65条标准。

(一)进一步完善社区硬件设施。着力推进睦邻中心建设,到年建成6-8个睦邻中心,形成“便民、健民、乐民、育民、安民”10分钟服务圈。继续推进“一街一楼”和社居委用房建设,科学规范功能,统一管理要求,切实提高达标水平,建成高标准的街居两级基础平台。有序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年达到50%,年达到100%。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工作平台,推进信息联网和资源共享,实现社区管理服务由台账式向数字化、由单一性向多功能转变。

(二)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探索实行社居委和社区事务工作站职能分离、岗位分设,还原社居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强化社区事务工作站行政服务职能,切实解决行政事务下移中行政职能不明的难题,理顺社区管理职能。努力提升社区事务工作站建设水平,完善配套设施,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把社区事务工作站建成依托窗口服务的办事大厅。在全市率先试行社区扁平化管理,推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责、信息共享”的工作方式,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的最大化。适时优化街道、社区行政区划布局,形成均好发展新格局。

(三)进一步构建社会工作体系。打造社会工作体系品牌,用人性化服务和柔性化管理方式建设和谐社区。到年,社会救助、就业保障、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社区矫正、戒毒、综治、外来人口管理等十个重点领域社会工作体系健全率达到100%。创新社会工作机制,在社区平台整合各条线社会工作,实行统一岗位设置、统一任务分配、统一培训竞聘、统一薪酬保障、统一管理考核,提高服务效能。加快专业社工培养引进,力争到年实现每100户低保对象、每100名下岗失业人员、每70名问题青少年、每500名老年人、每5000个家庭、每50名中重度残疾人、每30名社区矫正人员、每50名吸毒成瘾者、每10000名外来人员分别配备1名取得职业水平证书的社会工作者。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区社会工作协会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契约方式,促进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发展壮大。

(四)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年,学校布局调整完成率、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达标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均达100%。着力解决制约社会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促进社区和谐提供基础保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年全面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社区首诊制、社区和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年在全市率先建成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深化文化体育事业领域改革,建成无锡历史文献馆、区健康活动中心、二泉映月艺术团等一批文化设施和文化团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切实强化片区开发主体功能

要以新城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为载体,切实履行起片区开发主体功能,更好地促进城区转型发展、提升发展。

(一)加快推进新城建设。围绕商贸、居住两大功能定位,坚持“有城有市、以城造市、以市兴城”的发展战略,以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标准,大力发展规模型主题市场,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动区域环境提升,带动人流、物流、文化流、信息流集聚,确保到年形成200万平方米的时尚家居城,打出“广益家居城”品牌,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新城。

(二)加快推进寺改造二期工程。延续一期“业态新、文化深、品位高、环境美、个性强”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寺地区作为市中心“商核”、“文核”、“绿核”的集聚和辐射作用。通过改造,使之成为无锡老字号商业企业的集聚之地、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的新兴之地,形成功能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档次适宜的经营格局和城市国际化交流的平台;要依托寺千年历史底蕴,挖掘人文价值,营造人文环境,树立寺独有的文化品牌,使寺始终成为我区乃至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平台;要进一步扩大公花园绿化和景观面积,真正打造一流的城市景观核心。二期工程确保年底开工建设,力争年基本完成,建成综合性的5A级景区。

(三)加快推进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按照“挖掘地缘人文特色、凸现经典生活元素、塑造优雅生活品质、展示创意生活方式”的要求,充分发挥小娄巷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和突出的区位地段优势,在确保历史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通过价值结构重组和功能再造,塑造传统时尚化和生活创意化街区风貌,发展文化展演、文化交流、文化休闲和文化创意产业,将其打造成无锡首席慢生活体验街区。确保年内正式启动,年全面完成。

(四)努力提升片区开发水平。在现有规划设计的基础上,抓好总体规划、建设项目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项设计的提升完善,并确保全面落到实处,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法定性和指导性。统筹把握开发建设时序,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贯彻环保优先理念和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的“四先四后”原则。在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整合优化区域内公有资产、公共资源,做大做强公有开发投资主体,增强政府投融资能力,为片区滚动开发、良性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五、切实强化资产监管主体功能

要加快构建公有资产管理新模式,提高公有资产使用效益和经营收益,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城区“造血”功能,提高城区综合实力。

(一)明确公有资产增值目标。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到年,实现“翻番”、“相当”和“三二一”的发展目标。“翻番”是指在总量上,全区公有资产比年翻一番;“相当”是指在收益上,全区公有资产收益及政府资源性收入与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相当;“三二一”是指在块面上,各街道的公有资产收益及政府资源性收入,2个街道达到3000万元以上,2个街道达到2000万元以上,2个街道达到1000万元以上。

(二)完善公有资产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区公资委、区资产管理中心、资产运作平台“三层”管理体系,强化区公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加强对所有区属公有资产的统一有效监管。进一步健全公有资产管理考核体系,分解落实资产收益及政府资源性收入目标任务,并纳入年度考核。建立区公有资产经营预算,将公有资产收益及政府资源性收入逐步纳入预算收入管理,预算支出着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用于产业结构优化、重点项目投入和社会事业发展。

(三)创新公有资产经营方式。对公有资产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竞价等方式,切实提高资产收益率。转变经营理念,采取出租、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闲置资产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的利用及变现力度,参与收益稳定的投资活动,变存量资产为增量资产,实现资产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激发资产活力,做大资产规模。结合旧城改造、片区开发、工业“退城进园”、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采取房产投资、土地置换、资本合作等方式,着力拓展融资渠道,迅速扩大区级投融资平台规模;建立街道投融资平台,发挥属地优势,扩大街道资产规模,增加资本收益。注重引导投资方向,通过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点投入,引导社会各方资金向我区集中,实现区属投融资功能的最大化。

(四)开发政府资源性收入。按照市即将出台的《广告位、公共停车位和各类路号牌等政府资源类资产管理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年首先在停车场领域进行探索并取得实效。同时,积极拓展思路,在区级权限范围内,深入挖掘其他城市空间资源及无形资产,如公共广场、景区景点等公共资源,阿炳艺术、小娄巷街区等人文历史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转换为现实的政府资源性收入。

(五)加大公有资产监控力度。建立全区公有资产数据库,构建区级资产信息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定期报表制度,加强对公有资产购置、转让、收益、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监控,从根本上杜绝非法侵占公有资产的现象,确保公有资产安全规范运作。以管理运作过程中易失控的环节为重点,细化监管内容,制定监管标准,采用统计、稽核等方式进行监管,重点加强对资产转让处置、对外投资等流程的监管,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切实保障公有资产使用效益。实行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加大对公有资产重大经营项目的过程跟踪,提高运营效益,防止公有资产流失。

六、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继续解放思想。强化城区主体功能是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城区活力的重要目标,是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城区转型的必然要求,是突出以人为本、提升城区品质的基本保障。站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新的历史起点,全区上下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进一步发扬敢闯敢试、敢于创新的精神,全面落实强化城区主体功能的各项工作,以创新的大突破、功能的大提升,推动发展的大跨越。

(二)落实资金保障。适应财政体制和土地收益体制新变化,加大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增强财政的调控和抗风险能力。积极争取、用足用好上级政策扶持,研究制定推动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改进和完善招商引资的方法,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投资,为增强城区持续发展后劲注入强大动力。

第6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政府职能;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C91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02-02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社区管理作为一种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以往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市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以“街居制”为辅的管理体制。政府通过单位管理社会,实现对公民的管理、服务、福利和保障。行政力量的强大使得私人领域及市场领域的生存空间受到极大压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规则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整个社会都做出了全面的调整。现在哈尔滨市的突出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单位制弱化、政府职能的转变带来的社会自主力量的增强。单位体制的弱化和社区功能的强化,客观上要求原体制下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回归社会和社区;要求政府积极建设和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逐步使社区居民走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之路。然而,由于管理体制、职能定位、人员素质、工作环境等问题,社区无力承担太多的社会事务,也不可能真正走向自治。在哈尔滨市经历社会转型期的关键阶段,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寻求和确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促进哈尔滨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哈尔滨公共管理领域需要深入研究探索和着力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状况

从2000年开始,哈尔滨市就把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转到城市社区建设上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开始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专门成立了“哈尔滨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并按照有利于社区管理、有利于居民生活、有利于民主自治、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原则,适当调整规模,划定社区。哈尔滨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不断深化。近年来,哈尔滨市采取重心下移、强化基层、政府领导、民政牵头、以块为主、多方参与等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新的社区管理模式。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哈尔滨市普遍建立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居民一般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会对社区内的重要事项进行讨论、评议。其次,社区建设投入机制开始突破。全市各区都加大了对社区的财力支持,使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和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有了一定的改善。各区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办法,大力吸引社会资金。最后,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工作人员不断向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的方面发展。综合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功能定位不清

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行政色彩浓厚。哈尔滨市社区管理和发展总体上看属于“政府主导型”模式,是垂直式管理。社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首先是社区要承担着基层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任务,日常工作主要忙于完成政府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居委会一直被当做行政体制的附属物和街道办事处的再派出机构。

(二)社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哈尔滨市社区管理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建设。主要表现在:首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我国目前关于社区方面的法规、条例还很不健全,现有的政策法规不明确,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对社区工作职能缺乏法律法规界定,大量本属于政府、企业、社团的事务落到社区的头上。其次,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项有益于社区、有益于居民的好事,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此加以规范管理。最后,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物业部门以及其他社区组织的相互关系的界定也缺乏法律依据,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薄弱。

(三)社区服务民间组织发展缓慢

大多数民间组织支出规模较小,处于资金困境。除了一些自上而下的非政府组织能够从政府获得部分资金支持外,大部分组织只能依靠微薄的会费和营业收入及捐款,有些福利性非政府组织甚至是靠创办者个人储蓄来勉强支撑。民间组织人力资源不足,专业性不够。很多民间组织中全职工作人员比重很小,有些甚至根本没有全职工作人员。有些民间组织则完全依靠志愿者才能开展活动,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般也没有受到过专业培训。很多民间组织缺乏合法身份。在哈尔滨市还有很多民间组织没有合法的身份,所以不被社会所信任,其影响力和发展前途相当有限。

(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滞后

社区服务队伍包括三类人:社区工作人员、民间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这些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化程度低、社区工作者的队伍仍缺乏专业性、文化素质偏低、年龄结构偏大,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的城市社区服务工作;人才短缺;用非社工方式从事社区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参与人员严重不足。

三、哈尔滨市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

科学界定社区职责权限,要按照政事、政社分开的原则,彻底理顺社区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为社区服务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并且严格控制会议,凡需社区干部参加的工作会议,能并的并,能不开的不开,必须开的,压缩会议时间、精减材料报表,杜绝重复、无效、流于形式的材料。改进考核检查。将现有对社区工作各项考核、评比、检查统一纳入考核体系中,改进标准,把社区居民、辖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标准。社区要真正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避免成为政府的办事机构,就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机制,建立“议行分设”和“选聘分离”的社区工作机制。社区服务站人员则由社区居委会聘任,使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不因人员交叉兼职而影响社区组织各自运作。在经费和财产分配上,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的财务主体彻底分开。社区居委会享有经济自,开设独立帐户,建立和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接受居民的监督。

(二)加快法制建设,为社区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加快哈尔滨市城市社区管理步伐,必须以法制建设为前提,进一步明确基层社区组织的性质和地位,制定出操作性强的法律条文。在规定国家对社区组织所负有的财政义务的同时,还有必要规定政府不得以财政支持作为干预后者自治事务的理由和手段。建立、完善社区服务相关制度是社区服务多元化的基础,它能保障社区服务健康发展,也能保障社区服务绩效的最大化,包括完善公共服务法律法规,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的民间组织服务资质认证标准、社区服务准入制度、社区服务相关优惠制度、社区服务监督办法。社区服务退出制度等,对社区服务的提供生产、消费做出明确规定,使社区服务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实现社区建设的多元化参与

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民间组织,可以使一大批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共同推动社区服务的开展、发展社区服务民间组织;可以加强政府的合理培育和监管。政府应根据社区服务的需要和现有条件,重点培育和扶持包括社区志愿者组织、社区互助组织、外来务工者协会等在内的民间组织。同时,严格审核服务类民间组织机构性质、运作计划、服务宗旨,考核和监督其在实际中的经营管理,通过政策的调控和奖惩,增强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强烈的信誉感和竞争感,促使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功能定位在社区服务上。减少对社区服务民间组织的过度行政干预,推动社区服务由政府管理向行业管理方向发展。

(四)建设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实现社区专业化管理

加快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是哈尔滨市社区发展的前提和人力资源保障。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不仅有利于社区服务的职业共同体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社区服务的服务水平,有利于确定和巩固社区服务的专业地位,使社区服务始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专业化服务是社区服务发展的方向,因为它不仅符合社会组织的结构分化和功能专门化这一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也与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相适应。

四、结论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是哈尔滨市,乃至中国社会转型引发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行政管理体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政府的行政性在社区建设中还将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从公民社会理论和治理理论的视角对当前哈尔滨市社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查,在借鉴国内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与哈尔滨市当前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即走政府行政性与社区自主性相结合的管理之路;对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总结,对哈尔滨市社区管理的成就与不足进行查找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策研究。本文分析了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管理中的“错位”现象,从而找到它们各自的定位:政府主要提供政策引导和物质资源,开展间接管理,培育民间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自治,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洁.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演变历程[J].经营管理者,2011,(16).

[2] 郭学贤.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Singapore:The PAP and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Sueeession,editor:Cartyn Choo,Prel anduk Pub,1984:79.

[4] John munity welfare services in Urban China:A public-private experiment[J].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04,(9).

[5] Williams.Social network,Social capital,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socially excluded communities:

a study of community groups in Manchester,England [D].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10.

[6] 陈颐.社会管理创新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J].江海学刊,2012,(2).

[7] 代明.国内外城市社区服务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11).

[8] 龚维斌.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社会管理新格局[J].浙江社会科学,2011,(4).

第7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管理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社区固然是一个小集体、小单位,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社区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各级领导干部在社区管理中要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社区管理的头等大事就是服务于经济发展,发展是解决社区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无法解决社区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无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处理好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实现发展、改革、稳定三者的辩证统一,促进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是否推动科学发展作为检验社区管理成效的评判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改革创新,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实现社区管理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把党的科学理论与社区管理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扎实实地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管理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理念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社区管理科学化的基本要求。一是现代社区管理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在社区管理中必须要有大局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善于谋全局、抓大事,解决社区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发展问题。同时,社区管理要坚持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善于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把握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全局的发展目标,卓有成效地开展社区管理,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与发展。二是现代社区管理必须树立长远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管理,要充分认识到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坚持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理念,无论是做决策、看问题,还是做规划、干事情,都要以长远利益为重,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描绘远景,稳步前进。但强调当前利益必须服从于长远利益,并不是以牺牲当前利益为代价,当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实现当前利益为前提,权衡利弊、统筹兼顾,实现两者利益的最优化。三是现代社区管理必须树立双赢的理念。社区管理机制创新,要求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即在顾全大局的同时,兼顾局部的利益,实现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双赢。当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两者兼顾,既要考虑整体利益,又要兼顾个人利益。只有社区整体得到了发展,居民家庭才有发展的空间,只有兼顾居民的个人利益,才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实现社区与居民的和谐共赢。

二、社区管理机制创新必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计划经济年代的单位制被彻底打破,人们逐渐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社会管理模式也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转变,城乡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心已由单位向居住地转移,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社区交集,社区成为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集中地。所以,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社会管理体系,畅通居民的诉求渠道,以直观高效的方式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在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科学社会管理格局的必然要求。创新社区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区管理制度和提高社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正如指出的:“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对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抓住重点,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破解各种难题,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力争早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机制。”

(一)要创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社区管理格局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习惯,各级政府在社区管理中仍然肩负着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社区管理责任不断弱化,但在目前情况下政府的主导作用仍然是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所以,政府在社区管理中还应发挥以下三方面的作用。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各级党委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及宏观规划,切实做好组织推动、政策支持、综合协调、服务引导,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作用与社区管理主体作用的关系。政府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强化统筹规划、政策指导、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而社区管理主体作用侧重于强调人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既是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推进社区建设的基本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让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社区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制定、实施和修正的整个过程,才能做到群策群力、共同推动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三要健全党务政务公开机制。在社区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要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的原则,把社区工作细化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内,实行“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及时了解掌握重点部位、群众意见、居民需求等情况,提早将矛盾化解在网格内。

(二)着力创新社区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

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区,而现代社区又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各种利益纵横交错、十分复杂,不同阶层的人价值观悬殊,加上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大,社区治安问题日趋严重,综合治理任务十分繁重。所以,社区管理必须长期不懈地抓好社区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一要着力创新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化解各种矛盾是社区管理的经常性工作,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社区管理机制创新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工作日程,将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机构、落实到人头,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动、调防并重、专兼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使社区调解工作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主角,并努力推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化解的一体化、常态化、规范化,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二要着力创新排查整治机制。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社会突出问题的大排查、大整治,制定并完善各种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的工作方案,组建维持社会稳定的督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督导,确保各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措施在基层得到落实。三要着力创新治安防控机制。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是社区管理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在社区管理中要实施社会治安等级预警制度、“两抢一盗”案件挂牌督破制度,把治安防控问题解决在基层,特别要遏制刑事犯罪和“两抢一盗”犯罪的高发势头,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同时,要坚持“打防并举,重在防范”原则,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以公安机关为主体,以路面、社区、单位三道防线为基础的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四要着力创新社区矫正机制。现代社区内人员繁杂,流动性大,不但有普通常住居民,也有犯罪前科和刑满释放人员,还有流动的各种特殊群体。所以,社区的矫正工作非常重要,各社区要根据需要建立矫正机构,不断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着力构建以户籍地管理为主,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框架,探索和规范工作流程和矫正方法,提高社区矫正的工作效果,将社区矫正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同时,要关心特殊人群的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做好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使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五要着力创新人口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大增,传统的人口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社区人口管理机制要积极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模式,采取政府出资、财政拨款、综治管理、社区使用的方式,完善以信息化为手段、居住证为纽带、出租房为平台、用工单位为重点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动态化工作格局,让流动人口在求职务工、法律援助、社会保险、住房贷款、购车报牌、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市民同样的待遇。六要着力创新社会稳控机制。在社区管理中要注重发挥公安、国安、610办等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抓好反的基础性工作,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等组织的捣乱破坏,加大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加强互联网监督管控,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控得紧”,确保本社区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损害人民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七是着力创新平安建设机制。创建平安社区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要采取“目标管理,排名问责,规范运作,持续提升”等措施,建立健全平安创建的“责任考核机制、日常运作机制、典型引导机制、挂钩帮扶机制”,全面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文化市场”、“平安市场”、“平安道路”、“平安边界”、“平安海域”、“平安景区”、“平安金融”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形成“强化领导、滚动管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拓展提升”的平安建设工作格局,推进社区的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区。

(三)努力创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社区管理工作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居民成分日趋复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日常事务,成为社区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所以,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机制。一要建立社区“百姓档案”。社区管理必须熟悉本辖区的社情民意,提倡社区干部进百家门、建百家档、排百家忧、帮百家富,掌握本辖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的有关信息,特别是弱势群体、百姓诉求、外来人口和安全隐患等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解决,不留后遗症。二要建立社区信息库和信息网络。一方面,要组建社区信息员队伍或“民情队伍”。有条件的社区应每幢居民楼、每个小区或每个村民小组都配备一名退休人员,组成群众工作义务信息员队伍,上情下达,通报社情,了解群众需求,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发挥“五老”调解化解矛盾的作用,探索建立和推行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为主体的“群众评理会”制度,着力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尝试建立民间“道德法庭”,作为法律和行政管理的补充,通过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人威望等道德舆论力量,多方面解决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三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和分类救助为基础、以专项救助相配套、以临时救济为补充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对困难家庭的救助和帮助。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就业机制,落实就业服务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咨询、再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信息服务等措施,使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得到充分就业。同时,要重视社区医疗体系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区办医。另外,社区还要做好帮扶工作,建立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广泛参与为辅的帮扶机制,制定和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残疾人在教育、医疗、康复、就业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健康人享有同等的权利。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机制方面,要建立透明公开、民主评议、发扬民主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各种机制,让广大居民有知情权、参与权,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四要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方面要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兴办各类服务行业。如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点,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医疗保健、计划生育、老幼托管、扶残助残、娱乐健身以及科技服务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多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优化社区服务结构,健全服务功能。要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设立多层面的服务内容,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五要盘活现有社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原则,强化社区各机关单位和居民家庭的共建和资源共享意识,以共同需求和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挖掘、整合、开发、利用、激活社区的各类资源,实现服务资源共享、服务设施同建、服务项目联办、服务活动合搞,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资源的共享程度。六要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目前我国社区应急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由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负责,群众大多是被动配合,且百姓对社会应急事件缺乏了解,缺少防范知识。因此,应当将社区应急管理列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给社区安全和居民生活造成的意外危害。

三、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创新

社区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繁荣社区文化,促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创建新的文化管理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抓好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律,制定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区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文化设施使用与管理机制,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履行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与义务,统筹部署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承担的工作责任,并从政策、资金、制度上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具有社区特色、业务精、素质高的社区文化骨干队伍。一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以业余骨干为主、专业人员为辅的社区文化辅导员队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增强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要经常性地组织文化骨干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组织指导社区文化活动,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三要充分发挥辖区内各单位文化人才集聚的优势,将社区内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文化骨干融入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提升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高校、院团的文化人才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文化交流,组织和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提高社区文化活动质量。四要大力培育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共青团、高校、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招募选拔、组织管理、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

一方面,要加大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采取扩建、改建和新建等办法,加快推进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文化站等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高效实用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用活用好用足现有文化设施资源,提高社区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防止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变成封建迷信、、色情、等低俗文化和有害文化的传播基地。同时,要倡导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要坚持贴近社区实际、贴近百姓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有机结合,从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环境美化、科技普及、艺术培训等方面充实社区文化内容,以歌舞音乐、说唱弹奏、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多种形式进行社区文化交流与传播,引导社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自觉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保持社区文化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三)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推动社区文化服务创新

社区文化建设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不断创新社区文化服务项目,提高社区文化服务水平。一要积极开展社区特色文化建设。要根据区位优势和辖区内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团和居民的文化优势,举办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开展社区特色文化创建活动,不断推出有品位、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社区、生态社区、园林社区、科普社区、音乐社区、茶文化社区等。要注重保护乡土文明和不同社区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传统人际和谐的文化基因,保护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址,吸纳现代文明所倡导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先进价值理念,破除各种陋习和不文明行为。另外,还要从社区自身的自然文化资源出发,培育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二要加强社区文化交流。要组织国内外文化艺术团体到社区交流,开展高雅艺术、经典艺术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欣赏水平,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三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现代社会网络文化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新型文化,社区网络文化要以信息化为基础,搭建社区文化信息服务平台,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社区文化信息化服务融入社区居民生活之中。四要积极开展主流文化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设立社区文化建设专题栏目,及时报道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典型经验,介绍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和发展趋势,反映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心声,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模式,增强社区居民文化追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还要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社区文化教育宣传活动,实现各级社团组织与社区居民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增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效果。五要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共建活动。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发展”的原则,强化社区各单位和居民的文化共建共享意识,不断丰富社区文体活动,营造文化和谐新局面。如开展红歌大家唱、军民联欢会、社区艺术节和居民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促进各机关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文化交流与交往,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四)打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流文化,重塑社区居民的“生活伦理”和“社区精神”

第8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社区管理问题;社区自治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政治行政管理模式的日渐式微。同时,公民社会不断发育成长以及社区组织体系与结构的功能化加剧,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不断高涨,使得社区管理的要求与特别发生的巨大改变,成为了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正逐步从单位制、街居制走向社区制,以重新构建基层政权与社会自治之间的关系。

一、社区与社区管理

(一)社区的含义

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根据某种相对应的规章制度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表现形态或者是一个村庄、一个乡镇,或一条街区,甚至整个城市,聚居在该区域中的人群具有特定的生活工作方式并获得心灵上的归宿。构成社区的要素有多种,分别是地域、人口、生态、社会心理等要素。

(二)社区管理

1、社区管理的定义。社区管理也可称为社区行政,主要是指在地方政府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社区居民对本社区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所进行的自我管理。其中社区管理的主体具有多元属性,包括社区组织机构、社区工作人员等方面。而社区管理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则是社区管理的客体,其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社会权益的保护与实现。①社区管理最终目标是引导居民实现自治。2、社区管理功能。社区管理在社区发展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①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的一级职能部门的社区,其能否带领社区居民摆脱生活困顿,着力发展社区经济,为居民生活打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成为衡量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寸。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实现社区建设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物质基础。②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社区居民拥有物质需求同时有精神和文化方面的需求。社区管理机构可以动员社区居民利用各种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③有助于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因而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卫生,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和垃圾等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社区管理。

二、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社区管理领域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区管理就完美无缺,理性并客观地分析社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助于促进社区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现行的社区管理体制政社不分、职责分工模糊和政治行政色彩浓厚的现象层出不穷,政社分开的目标难以得到有效实现,政府的社会负担无法分担。社区自治处于一种虚化状态,社区沦为执行行政管理任务的“棋子”,社区成为政府机构的派出机构。在当前的社区自治的实践发展中,社区自治成为了社区发展的双刃剑。一方面逐步确立了社区的自治地位,但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大量行政权力的上交,以至社区管理体制下的诸多权力名存实亡,社区工作所需资源匮乏。社区自治被虚化,社区自治和社区服务职能难以成为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社区、街道、基层政府管理职能混淆不清,职能缺位与越位交叉现象严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部门采用纵向的城市社区管理方法,进而容易产生条条分割和条块分割的现象。同时,行政化趋向容易在社区中蔓延。政府在社区管理中占据了绝对控制的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又容易导致,民主的破坏,现实中政府可无所不能,管理一切,实际上是在践踏公民让渡的公共权力,无法较好地体现民主。现如今,随着城市单位体制的逐步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不可避免地回归到社会,社会事务也逐步由社区来承担。在改革开放后,居委会体制并未出现全局性变化,行政权威性弱化,职权、人力、财力、物力等的匮乏,导致很多看似容易的工作难以开展。社会组织层面来看,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居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地发挥,社区居民参与率低,积极性不够,社区内各类组织之间完善沟通交流机制有待建立。

(二)社区管理工作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社区管理工作辐射范围较为广泛,涉及具体事务较为繁杂且专业化和综合性较强,这就需要社区工作者具备相应的文化社区管理方面专业知识与之匹配。然而,目前我国专业的社区管理工作者缺口较大,而且年龄结构偏大,对相关工作的政策性理解不深,向居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服务不够到位,而且社区管理工作并没有正规的人才引进渠道,人员编制较少,社区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服务质量深受影响。

(三)社区组织管理法律制度不近完善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法制建设还很不健全,职责交叉而导致管理混乱的现象频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尚未真正建立。作为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其难以拥有自主管理规章制度。社区自治组织的职责范围模糊,与物业公司、政府部门、业主委员会这三方之间的联动关系和权力边界不清晰且无明确规定,容易出现执行机构权责分配不均的现象。

(四)社区服务资源不足

目前,我国的社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社区管理组织办公条件较差,社区服务设施严重缺乏、许多社区居委会和党群服务中心等办公场所难以达到国家标准。社会服务人财物来源于政府,但现实中社会服务经费并未完全列入政府预算,许多工作由于缺乏经费最后终止。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对于那些企业较少的社区街道,意味着企业资助和税收来源少,各项开支不得不压缩。另一方面具有独立性的驻社区单位,由于社区难以共享资源,使得社区单位丰富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闲置现象严重,社区资源整合程度低。

三、完善社区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推进社区职能转变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在政府——街道办——社区之间的准确的职能定位,从而使各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改革应按照“政社分开”原则,将以前属于政府管理的事务交由社区来进行。基于我国的具体实际,我国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是以社区自治、自我管理为主。目前的社区是处于半政府运营状态,社区实际上成为各级政府政策及任务执行的基础,逐渐成为政府各方面职能的点。社区的职能需定位于自治职能,社区管理应与政府管理达成新型的合作关系而非对立关系。在推进社区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需准确定位社区的职能范围,明确社区职能边界,并且通过法律法规等途径形成常态化机制;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责任主体管理职能进行有效的限制规定,减少互相推诿、踢皮球等不良现象,切实减轻社区的负担。

(二)培养专业化社区管理队伍

社区管理活动主要是由社区工作人员来组织,因而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社区管理工作的质量。近年来,社区工作者队伍总体素质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思维观念、知识结构、观念素质等方面与新形式的要求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担负起社区日常管理和社区服务的职责,一支专业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和社区工作者必不可少。首先应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任用规章制度。规范职业资格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其次需建立健全社区专业人才考核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因地制宜,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加大社区专职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教育培训常态长效制度。

(三)健全社区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社区有序运行的基础要求加大法制建设力度,具备完善的社区的法律法规体系。②目前我国关于社区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还存在空白,社区管理实践中先进的经验应当值得充分借鉴,循序渐进地制定社区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使社区监督有法可依。第一,应以法律形式确立社区管理委员会等执行组织的法律地位,赋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其与政府间的权力边界;第二,通过法律和规章,赋予社区各类执行组织一定的权力,使得相应的职能机构能够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第三,明确组织间的职权范围,加大权力监督力度,使得社区组织开展活动有了法律的保障,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社区财政保障机制

对于财力薄弱的基层政府,应加大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着重关注基层政府的改革。③同时,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政府有关机构、社会中介组织、事业单位、私人组织共同投资兴建社区服务设施。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注重政企分开改革,使社区企业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从而壮大基层实力,为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参考文献:

[1]夏学銮.社区管理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第9篇:社区文化管理制度范文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全面加快了城市化步伐,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的重任无可置疑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提高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既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展示城市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有识人士来办厂经商、投资兴业、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群众对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建设也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和需求。

总之,城市社区建设在城市四个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新时期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社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社区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我市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发展、渐进深化的过程。经过多年来的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合理调整社区规模,重建社区组织体系,完善各项制度,优化社区干部结构,理顺内部工作关系,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市实际情况的社区运行机制。在这里我就以*区为例,浅谈一下对社区建设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一、近年来社区建设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市、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民政局和相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加强组织领导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将社区定位在居委会这一自治组织层面上,遵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到*年底,基本完成了社区划定和新型社区体制建设。*区将原有的131个居委会,重新划定为70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管辖居民由原来的940户,增加到1758户,最大的社区3000户,最小的社区1000户。将街道党委改建为街道党工委,并吸纳了派出所等驻区单位。按照规定,根据社区党员数量等情况,70个社区组建了59个社区党总支(下辖115个党支部)、11个社区党支部。街道和社区分别与主要驻区单位建立了“党建工作协会”、“党建联谊会”。以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共同推选社区成员代表的方式,70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作为社区的权力机构。出台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章程》和《社区居委会管理办法》。各社区组建了老年人协会、妇女协会、青少年协会、残疾人协会、志愿者协会和各种兴趣小组等群众性组织。在成立组织架构和建章立制的基础上,从硬件建设入手,社区建设全面展开。

(一)硬件建设

硬件设施是影响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区委、区政府提出:“上下齐心,加大投入,彻底改善社区居委会和街道的办公和活动阵地”,“要把最好的房子倒给社区,要把一流的服务提供给居民”,“社区建设的硬件建设要管用,要用好”等要求。制定了硬件建设工作计划和建设标准,签订责任状。协调市城建、规划等部门,通过置换、改建、新建、购置、社会联建等方式,从*年10月到20*年11月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使全区社区建设硬件建设全面、快速发展,并发生了历史性突破。投入1,200万元,新建了一座3,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内设老年公寓、婚姻系列服务、社区学校、老年大学和军地两用人才学校等服务内容;投资5,000多万元建起了9,4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厦、少儿图书馆和青少年宫。各街道通过改建、置换和新建等方式,建起了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13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面积由原来平均不足200平方米增至850平方米,有4个街道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中心具有社区事务受理大厅、社区服务、文体活动、学习培训、图书阅览、经常性捐助等功能。社区居委会也由原来的平均32平方米增至142平方米,最大的达300平方米。为加强内部功能建设,又投资建立社区警务室、学习室、经常性捐助室、老年人活动室。全区百分之百的社区建有“一站四室”(社区服务站,办公室、警务室、学习室、多功能活动室)。

20*年街道撤并后,*区的社区合并为70个,20*-20*年,*区委、区政府除社区资源置换、整合外,累计净投入社区建设资金2个亿,其中区街社区服务设施投入1.7亿元,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投入3000万元,使得社区硬件建设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始终走在全市的前列,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可靠的服务平台。硬件建设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快速发展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0*年投入7000万元,建成了3000余平方米的*区社会事务受理中心,4000余平方米的市民健身中心,*余平方米的残疾人的健身理疗服务中心,有效地满足了市民集咨询、救助、服务、娱乐为一体的日常需求;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达到5000平方米,成为居民服务的主阵地。另一方面是跨跃式发展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加大投入,全区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平均面积由154平方米提高到460余平方米,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面积平均达到2800平方米,成为为民服务的主要场所。

(二)软件建设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围绕强化服务,*区通过网络建设、升级换代,使得全区社区办公系统实现网络化,办公手段实现电子化,服务方式实现人文化,运作模式实现市场化,走出了一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社区服务新思路。一是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区政府加大投入,对社区服务求助网站进行了改造,使电话和电脑网络更具完善,建立了*区求助热线和社区服务网站,实现了区、街、社区三级网络和信息平台。二是社区服务手段日趋丰富。在社区服务方式上,走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办到企业加盟、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思路,由最初的政府单打独斗,力不从心,投入不足,到老杨家政、老阿姨、社康集团等十大社会企业加盟,服务力量发展壮大,到筹建昆明街道武昌社区服务一条街,社会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使得社区服务社会建,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队伍建设

在社区成立之初,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自荐、群众和组织推荐、笔试、面试、张榜公布的方式确定候选人,实行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制度,并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改选了社区居委会。按照每300户配一名委干部,每个社区委干部不少于4人的要求,新产生社区居委会干部414人,平均每个社区6人。新当选的居委会干部文化程度提高,政治素质提高,年龄明显降低,结构更加合理。其中,本科文化占4.1%,大专文化占19.1%,党员占33.6%,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年龄结构。同时全区产生了3000多名楼(组、院)长。近几年来,随着居委会换届的进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居委会委员、社区工作者素质不断提高,军嫂、下派指导员和大学生的不断加入,使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不断得到优化。

(四)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为实现社区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形式网络化目标,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三级阵地的作用,根据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了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弱势群体的义务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

1、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加大政策倾斜,出台了《社区服务认证制度》及扶持社区服务的优惠政策;区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了社会保障、婚姻系列服务和养老托老等多项无偿或低偿服务;各街道和社区都组建了专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开展了房屋维修、家政服务、清扫保洁、面食加工、食品配送、休闲导游等20多项低偿便民服务。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区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的十大系列40余个项目的服务网络,建成便民服务网点2,100多个,既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又解决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2、开展了面向弱势群体的社区救助服务。坚持和完善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各项保障政策,建立了“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模式(最低生活保障、经常性捐、一户一册、对口帮扶),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在此基础上,还通过社区志愿者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多方面的关爱。实施了“111工程”,既每个街道安装10个以上“爱心门铃”,解决孤寡、独居老人力所不及的急、难、愁事;建立100个以上“爱心联系卡”,实行强帮弱、好帮残、富帮贫;组织1,000名以上志愿者队伍,开展爱心奉献和便民服务,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与特困家庭结爱心帮扶对子2,887对,组建了1,000人以上志愿者队伍13支,学雷锋小组5,600多个,扶贫助困献爱心活动已形成制度。坚持了党政机关干部和爱心志愿者定期走访制度。认真细致地做好救济金发放工作。

3、开展社区再就业服务。完善了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再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做出了“不挑不拣保你48小时上岗”的承诺,开展了争创无待业社区活动。采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向社区便民服务要岗位、兴办实业创造岗位、向社区单位拓展岗位等办法,走出了一条以服务养服务,以服务促就业的新路。目前全区已创建了数十个无待业社区,而且*街道还成为全市首个“无待业社区”。

4、社区卫生不断发展。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标准》、《社区服务工作规范》及服务人员岗位职责、社区卫生工作程序,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逐步完善了社区卫生工作的服务方式,健全了工作网络。目前,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面积超万平,形成了以区医院综合卫生服务为中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区门诊)为主体,以数十个卫生所及千余张家庭病床为补充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实行无双休日工作制,重点为社区内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系统服务。

5、社区文化活跃繁荣。注重以社区文化为载体,营造健康文明的社区精神内涵,提高社区凝聚力,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了文化阵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国办文化事业机构为主体,以区文化馆、街道文化站、居委会活动室为中心的区、街、委三级群众文化活动阵地网络。开展了争创学习型社区(楼院、家庭)活动,从各中小学校抽调了26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教师骨干,给他们颁发了“社区学习辅导员聘书”,进行专门培训后分派到各个街道担任“社区学习辅导员”,为建设学习型城区提供了智力支持。

6、社区治状况良好。为确保一方平安,*区实施了“警务进社区”工程。通过警务进社区,在管理与服务中,加强治安防范与法制宣传,建立打、防、控于一体的治安防范体系,实现了社区警务办公用房标准、标志、公示牌、区域图、联系板、警民联系箱等“八个统一”。建立了以社区民警、巡防队员、楼院看门望锁治安群防人员为主的防范队伍及社区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民事调解队伍网络。从抓基础、抓管理、抓服务入手,建立了社区民警工作监督检查制,社区巡防员巡防制等制度,大幅度地降低了各类易发和突发事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7、社区环境整洁优美。结合实施城区“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建立了社区城建卫生管理体系及队伍网络,建立健全了卫生管理责任制,定期检查评比,通报情况,通过实施垃圾不落地、环卫三班倒扫保及清理无证商贩扰民等工作,使社区整体环境整洁优美。为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与家园意识,在全区叫响了“创文明社区家家有责,建温馨家园户户受益”的口号,开展了“营建市民林”和“三认养”活动。克服多重困难,加大对弃管楼院整治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社区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经过改革实践,我市新的社区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开始发挥出明显的作用,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1、体制框架形成,作用开始显现。这次社区体制改革,理顺了原有居委会的组织模式,在社区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的“领导层”,以社区代表大会为组织形式的“决策层”,以社区管理委员会为办公机构的“执行层”。这几个组织框架的建立,使社区组织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制约性有了明显的增强,将有效地保证社区功能的发挥,保证社区的自治方向,防止行政化和自身的官僚化。这是原有“居委会体制”所无法比拟的。尽管体制改革和社区的管辖范围、工作对象、工作职能同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拓展,但新社区体制的优越性已有了明显的体现,社区组织的作用正在得到较好的发挥。

2、规模趋于合理,功能得到扩展。经过街道撤并和几次社区整合,社区的布局更加合理,社区资源更加丰富,社区的功能更加完备,许多在过去的居委会难以做到的事情,如警务室、计划生育健康指导站等,在如今的社区成为了平常事。同时,由于社区规模的调整,广大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了,社区的管理成本下降了。所有这些都为今后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关系开始理顺,职能得到强化。新的社区组建后,成立了社区党总支,建立了各类小组和委员会等组织架构,并吸纳了民警和物业公司负责人参与进来,使党的领导、群众监督、专业管理融为一体。从而加强了党的领导,扩大了基层民主,强化了监督和制约机制,理顺了社区内部各个组织的关系,初步形成了责权明确、互相促进、共同参与、相互制约的新型运行机制。

4、队伍结构改善,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组建后,我县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文化程度大大提高,年龄不断优化。基层普遍反映,在这次换届之后,新当选的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政治素质高,开拓意识强,接受新生事物快,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都较强。在日前全市开展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和稳定工作中都发挥了十分要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

三、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

1、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是社区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区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就尽快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则,在各项工作进入社区之前能够统一规范审核和管理,为社区建设创造一个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环境。

2、经费短缺,干部待遇偏低问题。目前,社区办公经费少,政府部门工作大部分进入社区,但经费较少,各类办公经费和费用开支给社区增加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虽然经过几次上调,但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目前社区居委会书记工资是1200元/月,一般工作人员是1000元/月,并给予各类保险补贴320元/月,但较之当前通货膨胀和较高的物价,待遇还是偏低。因此,需要适时合理地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为他们的生活提供必要保障,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关于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同工不同酬问题。就*区来说,目前各社区工作人员构成复杂,包括居委会干部、军嫂、干部、协理员和残协委员,居委会干部是居民选举出来的,承担着社区工作的主要职责,工作压力较大。其它人员分别由区相关部门分口管理,待遇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委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今后应该尽可能地将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在人事档案、工资关系等能够纳入街道统一管理。

4、关于弃管楼院建设问题。近年,城区出现一些弃管楼,由于物业公司与产权单位存在矛盾纠纷,或产权单位破产、改制等原因,造成居民楼物业无人管理,导致居民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而且周边景观杂乱,环境恶劣,居民反响强烈。必须加大这方面管理和整治力度,对因物业管理问题造成的弃管楼,房屋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处罚,保证物业公司正常经营。对老旧小区的弃管楼,应运用行政手段,尽快落实管理单位,明确管理责任,制定管理标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四、关于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的思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为平台,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以服务为主题,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以党建为核心,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新型社区,促进城区的四个文明协调发展。

根据这个思路,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社区党建。在社区各种组织中,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社区党建至关重要。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努力做到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尤其是“两新”组织建设一定要抓住不放,加大非公企党组织,包括联合党支部的创建,不断延伸党的触角,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和活动。二要分类指导,分层面加强社区党员管理。如要加强退休党员管理,让他们在社区生活中继续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并继续发挥其余热;加强单位在职党员管理,使他们把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作为新时期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新载体;加强下岗职工党员、流动人口党员、个体户党员等特殊群体党员的管理,切实改变党员管理断层现象;壮大社区党员队伍,拓宽党员发展的视野,使社区党的队伍不断充满生机和活力。三要牢固树立围绕社区建设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把广大党员引向社区改革发展的最前沿,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的宗旨和社区党建的效能,进而增强党组织在社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社区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优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也是社区建设的基础。社区服务是和群众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服务,在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社区服务来带动整个社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社区服务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一要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走一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覆盖面大、方便快速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二要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走社会化、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发展路子。三要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按照民办公助、公办民营、股份制等办法,使社区服务向社会化、产业化、网络化、实体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新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三)美化社区环境。社区环境既是一个社区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又是孕育社区文明的摇篮。要按照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全面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一要抓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基础管理,推进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改善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要抓好市容卫生工作。加大违法建筑清理力度,搞好社区绿化、硬化、净化、亮化,加快改造小街小巷,全面落实“门前五包”,实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整治乱停车、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现象。三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路,注重环境维护,不断提高社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干净、整洁、优美的宜居社区。

(四)活跃社区文化。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丰富社区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区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区和谐等方面,显示出无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大力开展各项活动,活跃社区文化。一是要抓组织建设,建立社区文化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相差规章制度,配齐配强专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形成一个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二是要抓阵地建设,搭建社区文化发展平台。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树立“共建共享、共驻互助”的理念,积极争取辖区单位的内部资源对社区群众开放;想办法,新建、扩建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通过加强阵地建设,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平台。三是抓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户和特色文化团队活动中来。优化现有文化队伍,丰富活动内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四是抓活动建设,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改变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五是抓品牌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开展不同主题、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不要仅仅限于繁荣文化、提高居民素质,还要积极介入诸如经济发展、邻里团结、拆迁拆违、维护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中,展示盈实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注重创新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解决社区文化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努力打造一个个别具特色、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和谐文化社区。

(五)健全社区卫生。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优化城市卫生服务机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认识及参与意识。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舆论媒体有义务按“大病进医院,小病到社区,分级医疗,各司其职”的要求进行引导和分流。研究、调整和确定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进城务工人员和无固定收入城市居民等人群的一般常见多发病和已确诊的慢性病人员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二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行业监管和资格准入,大力倡导“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三是要广泛开展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开展巡回入户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力度,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四是要加快社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把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尤其是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作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基本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尽快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