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古代文学现象精选(九篇)

古代文学现象

第1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大学英语教学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28. 292

1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荣的状况

古代先民在西域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多元在此和谐共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民俗文化和经济文化类型多样化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与古代先民之间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与交流密切相关,这种交流与学习对西域多元文明的兴盛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2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能够并存共融的原因

2. 1 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的交融提供了良好空间

从外部自然地理环境看,西域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古代中西沟通必由之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联系中原与中亚、西欧的交通要道,是东亚、西亚、南亚、北亚文化的结合带。东西方交通网的延伸,使得东西方人员往来、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从内地自然地理条件看,南北疆大漠戈壁之间遍布诸多绿洲,附近地区一些广阔草场,决定了游牧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和诸多城邦国文化在此交融交汇,说明了西域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语言文化在此交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 2 多种族、多民族在此频繁迁徙与定居给多元语言文化学习交流与吸纳提供了良好机会

西域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我国历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不仅西域本土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也引来周边其他民族迁徙至此定居发展。虽然不同民族在此有冲突甚至战争,但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和谐发展仍是历史主流。多民族在西域频繁的迁徙,民族融合使西域本土语言文化在吸收外来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整合,形成西域独特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景观。

2. 3 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世界影响深远的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对西域产生过重大影响。此外,作为丝绸之路枢纽的西域,成为了东西方宗教传播和汇聚之地,出现了不同民族信仰不同或相同宗教、同一民族信仰不同宗教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都表明,多种文明在此交汇丰富了西域多元语言文化。

3 古代西域多元语言文化共存共荣现象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古代西域先民在自然条件相对落后、知识信息相对封闭、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多元文化和文明,这与古代西域先民对各种文明采取一种包容心理,善于通过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不同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有着必然联系,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中英语言文化学习交流,吸纳世界先进文化、思想理念,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语,古代西域先民多元语言文化并存共融现象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英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3. 1 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认知、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类的思维认知在语言的形成与文化的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前提条件。有了思维,就要创造语言和文字来表达。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音符号系统,它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认知和描述客观世界,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与文化互为表里,密切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核与灵魂,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

古代西域各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事物的长期观察、思考,用语言进行表达或表述,创造了多元语言文化,并通过对多元语言文化的学习交流与吸纳,从不同文明中吸取智慧,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知英语学习中语言、文化与思维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加强英语语言、文化与思维训练的同步学习与提高。

3. 2 教育学生高度重视英语学习中多元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多元文化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必须全力保存。

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其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思维,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对别国的多元文化进行认知、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对之进行思考反思,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

3. 3 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吸取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

古代西域各民族在长期的冲突与磨合中,在对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认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交流与文化的鉴别吸纳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多元文明,这也告诉我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美国语言学家拉多(Lado)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掌握文化背景,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其特定文化,否则就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

大学英语教学除了教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学习英语词汇文化,如成语、俗语、谚语、俚语及典故等,还需要教学生学习其他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等背景文化知识、其他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文化观念,以及非语言形式的文化知识,如手势、表情、服装等。

第2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摘要:由于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多为定性分析、相对简单等特点,将中国古代物理适当地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可行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并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文化素养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物理;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有限,不要求物理学习过程中过多运用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曾指出,研究自然界中的力现象、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电现象和磁现象等物理现象,找出其中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这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初中物理较高中物理简单,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现象注重定性分析,对定量计算要求不高,到高中物理才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先辈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中不但获得了物质财富,而且也对各种现象从熟悉到渐渐地有所认识。这种认识活动最终形成了古代的科学知识。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几乎全是中国人自己独自创造出来的,最著名"四大发明"为大家所熟知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古代科学知识。公元132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发明用以测定地震的震源方向;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有"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叙述了起电现象,既看到静电闪光,又听到放电声;《宋史・僧怀丙传》记载宋僧怀丙曾于宋治平三年(1066)左右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铁牛,"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这是现代起重浮艇原理的最早应用。在明代及以前中国古代物理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欧洲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它才显得落后了。

二、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理科学科,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只有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会自觉地、主动性学习物理。现在有许多古装剧、穿越剧影视作品流行,在教学中不仅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问题与教材中的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还可适当地把中国古代物理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方中国古代物理科学方面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滑轮知识时可以讲下我国古代使用的辘轳,古人用辘轳这种简单定滑轮打井水,即联系实例又联系了中国古代科学智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有些中国古代物理本身具有其神秘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生活中自然会接触到的一些历史、人文知识,其中就有涉及到中国古代物理科学的。如:在北京天坛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所以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相助一般,加之祭天时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其实这是明代建造天坛的工匠利用建造在周围的石栏,将声音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合使听到的音量增大。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是表现曹操儿子曹冲才智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而真正理解其中物理知识的同学可能很少,曹冲曾经提出"以舟称象"法,正是浮力原理的具体运用。教师结合这个故事讲授浮力知识,在讲故事的同时用浮力知识分析曹冲称象的物理原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逻辑性严密的物理过程中有愉快的感受,又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怎不使学生感到物理的乐趣呢?

三、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到物理教学中,寻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近代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这是我国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所需要跨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学生对待物理学的认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4]而中国古代物理不乏实证、逻辑思辨,如《墨经》是科学、逻辑学和哲学著作,其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用,更贴近我国学生学习物理的文化环境。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成功的现代民族教育不仅要善于克服传统文化中的因素对现代改革的阻力,而且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教育革新的力量。[5]

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学科,古代物理知识同农、医、天、算比较要分布零散得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虽然受到封建制度带来的中国的物理学停滞性,但仍然能处在当时的世界前列。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创独特的实用物理体系,这是中国古代的古代物理学的发展的其显著的优点也是明显的不足,这也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趋势。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数学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形式逻辑等应用到物理学中,在注重实用的同时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将将中国古代物理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明白前人研究物理的优点和不足。"古代中国物理"和"西方物理"在物理课堂上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不能像只是对物理现象经验性的描述与研究,学会运用数学工具、逻辑思维等方法学习物理。

四、有利于中国文化弘扬和传承

中国古代物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民族文化烙印,古代物理科学中蕴含传统的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传统的变化是微弱的、渐变式的,然而,中国物理教育的内容、方法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西化了,中国物理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完全运用了西方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心理上却在不自觉的运用着中国传统的物理文化观。中国物理教学,无论是大学里进行的物理教育,还是中小学进行的物理教育,都已经在百年来的进程中完全放弃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物理文化。[7]

参考文献:

[1]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5:11

[2]刘树勇白欣.中国古代物理学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朱瑞丽,刘磐修.中国古代物理学史与当代爱国主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21-126.

[4]张晓灵.物理文化与中国传统物理文化的边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5]徐丽丽.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2011.

第3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古筝热;教育现象;原因分析;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23-01

一、中小学“古筝热”教育现象的分析

“中国的音乐教育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学中的一个独立学科,是80年代末才提出的。在蔡元培先生提倡‘美育代宗教’以后,学校音乐教育增加了审美教育的内容,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审美,所以音乐教育应该调动一切的审美元素,促成美感发生。”学生要想得到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必需要采用实践的学习方式。在现有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受各方面的影响与限制,学生可能会缺少实践。而音乐的审美体验必需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学生课外的古筝教育很好的弥补了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

学生亲自参与了,从而形成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等能力。“学生的音乐实践越多,对音乐的审美感受也就越丰富,越深刻;学生的情感越充盈,自我表达的欲望就强烈,创造的动力也就会越大,从而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提升”。音乐是人类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筝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古筝,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纵览了华夏悠久璀璨的文化,学生在古筝学习中得到了自我表达的机会。

二、艺术生“古筝热”教育现象的分析

在每年的音乐高考中,不乏大量的经短暂学习而参加高考的学生,这些学生普遍认为古筝相对好学,艺考是通向大学的一条捷径。而家长则认为不管以什么方式,先考上大学再说,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因此便会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古筝作为高考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古筝热”教育现象的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身上自觉肩的负了进一步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责任。“古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支,通过古筝学习可以传承、保护和利用我国自身的文化,促进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古筝热”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容忽视。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求职门槛越来越低,多掌握一点知识以备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占得优势,古筝的学习相对其他民族乐器要容易的多,因而这也是在校师范类大学生“古筝热”又一原因。

三、社会文化中“古筝热”教育现象的分析

随着《还珠格格》的热播,除了红遍大江南北的众演员们,还有剧中主人公所弹奏的古筝。古筝那千回百转的曲调深深印入了人们的心中,在此,掀起了“古筝热”的一个高潮。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在开幕式上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表演的古筝,又以其古朴纯正的韵味,向喧嚣的时代吹进了一股远古时代的那片原始大自然里清新的风。随着奥运会的开幕,又一轮的“古筝热”由此掀起。社会上社区文化及各种艺术培训机构、琴行等一系列机构,趁着这股“古筝热”的东风,大肆宣传,推动了社会上“古筝热”教育现象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各类机构、组织所设立的各种古筝考级、比赛、演出促进了古筝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古筝热”教育现象的出现;目前电视节目中的各种选秀活动众多,古筝作为相对容易掌握的一种乐器频频在电视上亮相,间接促使“古筝热”教育现象的发展。

四、“古筝热”教育现象的应对方法

通过对“古筝热”教育现象的研究我们古筝学习者在学习之前要构建自己的古筝学习的一片小天地,要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主观欲望,要把古筝学习的过程当作是自己与乐器自身进行心灵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古筝学习者只有认真的研究,才会形成自己所独有的对古筝学习的看法与领悟。

针对“古筝热”的教育现象,我们的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需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古筝学习者和学生家长理智应对“古筝热”;同时也需要社会上的艺术培训机构作出相应的贡献,适当的调整培训项目,毕竟除了古筝之外,我们还有数之不尽的传统文化可以弘扬。

参考文献:

11]张珊著.当代古筝名作教学与演奏详解[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

第4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中国艺术考古学又是建立在中国艺术学科的确立和发展基础上的。艺术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的建立,在中国是相当晚近的事。20世纪初期,从德国学成归来的宗白华先生在东南大学(后称中央大学)开设关于艺术学的课程,首次把西方艺术学引入中国。但当时的艺术教育仅仅是为了培养从事艺术实践的人才。对艺术学的真正重视则要到80年代末,张道一先生提出的应该建立“艺术学”的口号和在东南大学创建艺术学系的实践,已经为艺术学在中国的学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受到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响应,建立艺术学系已成为综合性大学学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艺术字理论和实践的探讨、艺术学框架的构建开始受到普遍关注,有关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论着、论文陆续出版发表,艺术学研究在中国终于有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开端。艺术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艺术起源、艺术发展史和古代艺术特征的交叉学科,在考古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之间达到共识,考古学家从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艺术遗物和艺术遗迹出发,阐明了建立美术考古学的可能性;艺术理论家则从研究艺术起源、艺术发展历史和规律的需要出发,阐述了建立艺术考古学的必要性。中国艺术考古学理沦又是在艺术考古实践的不断丰富,取得越来越大成就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国艺术考古学的实践活动姗姗来迟。近代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形成,迄今不过七八十年,由于战乱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中国考古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考古学的发展比较缓慢。1949年以后,中国的考古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连外国人也不禁大发感叹:“在未来的几个十年内,对于中国重要性的新认识将是考古学中一个关键性的发展”[2](P.3)。

这一时期,考古学的研究重点依然是重建古代的物质文化史,即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特别强调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剩余财富的增加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反作用。因此,反映古代人类意识形态的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的研究,一直被冷落、被忽略。从20世纪80年代起,考古学家的目光开始在重建物质文化史建构方面,转向与古代人类关系更为密切的精神文化创造,时代向考古学家发出了“在田野工作中要贯穿研究精神”、“应具备更广泛的知识修养”的召唤[3],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能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又能进行古代艺术品研究的考古工作者。艺术考古实践活动开始蓬勃兴起。在古代艺术研究领域,改变了单纯由艺术史学者包办的格局,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开始共同合作,积极参与对考古出土的彩陶、汉画像石、汉唐壁画、陶俑等艺术品的研究。正是有了日渐深厚的艺术考古实践基础,艺术考古学的理论探讨才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考古卷、美术卷使美术考古学先后占了一席之地。稍后出版的美术卷,对美术考古学有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包括美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与美术史的关系等。山东大学的刘风君先生所着的《美术考古学导论》和《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杨泓先生编写的《美术考古半世纪》,是对美术考古学理论的初步探讨。从目前中国艺术考古实践活动的现状和有关艺术考古学理论的不同观点来看,完整的艺术考古学理论体系的确立还有待于将来艺术理论的成熟和艺术考古实践取得的更大成就。然而,不可否认,艺术考古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尤其是中国的艺术考古学,它既有各种不同质地、不同艺术形式、数量众多的考古艺术品可以研究,又拥有世所难匹的浩瀚的历史文献和传世的艺术品可供参考,两者交相辉映,使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简单地说,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代艺术品。古代艺术品的来源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另一类是经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品。传世艺术品往往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的主要材料。然而,传世艺术品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个是其确切的时代难以认证,给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另一个更突出的问题是,对古代艺术品出于各种不同目的的仿制甚至作伪。许多前代的青铜器、玉器、书画等艺术品都或多或少地被后人所仿制。因此,传世艺术品不能成为艺术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植根于考古学,是运用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手段得来的。它只是数量、品种众多的考古学研究对象的一小部分。以此为前提,我们可以通过对已有定论的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析,逐渐剥离出非艺术性的物质产品,较为合理地勾画出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面貌。

作为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其首要条件必须是人类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的产物,这样就从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中排除了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的“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如“各种农作物、家畜、及渔猎或采集所获得的动植物的遗存等”;同样,从艺术品所具有的审美和情感性出发,考古学研究对象中的灰坑、窖藏、矿井、水渠、壕沟等遗迹,虽然都是人工创造物,但仅具实用功能,或服务于生产

生活,或用于战争的防御,很难激起人的审美感受,因此,也不能成为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至于古代人类以艺术手法加工制作的陶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金银器和各类装饰品等工艺美术品,以及岩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雕塑等艺术作品,无疑是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然而,考古发掘出土的各种生产工具、日用器具,以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简牍、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都具有了作为艺术品的首要条件,即人工创造性的特征,但这些物品却决非都是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以古代钱币为例,作为流通使用的方孔圆形的五铢钱和通宝钱,主要是用作在社会流通领域进行等价交换的媒介物,而专为辟邪、祝寿铸造的压胜钱或称“花钱”,却缺失了使用价值,突出了审美艺术价值。因此,从纷繁复杂的考古学研究对象中划分出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远远不能如此简单地量化。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一般说来,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定在明朝的灭亡(公元1644年)[4](P.2)。中国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年代下限受考古学年代范围的制约,也应该在明朝末年。由于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范围仅限于古代,这样,一方面,体现现代科技和艺术成就的电影、电视、摄影艺术以及设计艺术中的工业艺术设计、视觉媒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艺术门类便被排除在研究对象之外,另一方面,时间性、时空性和表现听觉的艺术门类如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杂技也由于事过境迁,逐渐丢失了各自的艺术语言。但是这些动态的时间性艺术形式,却被作为造型艺术的表现题材,静态地展示出来,在古代绘画、雕塑和传统工艺品中,留下了昔日辉煌的痕迹。

三、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类由于艺术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是一门在艺术学和考古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叉科学,其研究对象既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艺术学科研究古代艺术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的重要资料,因此,对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类,要以考古学的分类方法为主线,同时参照艺术分类法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古代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性遗存,一般分成遗物和遗迹两大类。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则是考古学研究对象中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的遗存,同样也可以分为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两大类。艺术遗迹是指经过古代劳动人民艺术性创造的历史遗留,是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遗迹主要是古代的建筑遗存,在中国可以分成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两大类。中国古代的地上建筑大多利用各种木料,以斗拱、榫卯结构建造。

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因素的毁坏,保存在地面上的早期(唐代以前)木结构建筑物几乎绝迹,仅存部分建筑物的残缺构件,唐代以后的古建筑遗迹也只有寺观、塔、石阙、石窟寺、桥梁等几类。中国古代的地下建筑是皇室贵族建造的坟墓,以砖、石为材料,大多模拟当时地上建筑的风貌,但趋于简率。

相比较而言,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有关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并不丰富,但作为建筑附属装饰的壁画和雕塑却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艺术遗迹的分类便以壁画和雕塑为主。中国壁画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远远早于后来的帛画、绢画、卷轴画等绘画种类。一般来说,在天然岩壁面上制作的壁画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岩画。在人工壁面上制作的壁画,则多装饰于建筑物和墓葬,可以分成地上建筑壁画和地下墓室壁画两部分。建筑壁画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门重要的附属艺术,一般图画于神庙、宫殿、寺院、庭苑和石窟寺等较大规模的纪念性建筑内,具有装饰、美化居室环境,宣扬礼义教化和传播宗教教义的特征。墓室壁画的盛衰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丧葬礼俗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作为艺术遗迹的中国古代雕塑大多是留存于地面上的古代艺术品,通常是经过考古调查得到的。昔日辉煌的雕塑艺术品因长期暴露在地面上,直接经受着天灾人祸的摧残,渐渐变得残缺不全、伤痕累累,只有那些创作题材上服务于封建统治和宗教思想的雕塑艺术品才被妥善保管、得以幸存。艺术考古学的雕塑遗迹一般可以分成宗教性建筑的雕塑遗留和皇室贵族陵墓前的雕刻遗留两大类。

中国古代宗教雕塑艺术的巨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开山凿窟造像!的石窟寺艺术方面,此外,寺庙、道观中也普遍有雕塑神像,一般有石雕、木雕、铜铸、彩塑等,以彩塑多见。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是在封建社会等级观念影响下,按照儒家“礼”仪规范建立起来的。自西汉时期开始,皇室贵族的陵墓前,均摆放着按一定的规范布局的石雕艺术品。艺术遗物主要是指那些经过艺术加工创造的绘画、雕塑、碑刻书法作品以及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其中工艺美术品无论在数量、种类,还是在艺术题材和艺术成就上都远远超过前者。艺术遗物中的绘画艺术品,主要有帛画与绢画、木版画与木简画、卷轴画等几类。艺术遗物中的雕塑艺术品,主要有墓葬和遗址出土的陶塑、瓷塑、木雕等几类。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从最初刻划在陶器上的符号到商周的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的货币文字、印章文字、石刻文字、封泥文字、瓦当文字、铜镜文字、简帛文字等,都是成熟的书法艺术出现的基础和源泉。中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按质地和装饰手法可以细分为陶器艺术品、玉器艺术品、铜器艺术品、漆器艺术品、瓷器艺术品、丝织艺术品、金银艺术品和骨雕、牙雕艺术品等。中国古代艺术品的种类纷繁复杂,除了上述绘画、雕塑、碑刻书法和工艺美术品之外,还包括音乐、舞蹈、乐舞百戏、瓦当、剪纸、面塑等其它艺术品。四、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特征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相比传世的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具有自身显着的特点。首先,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

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是经过科学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后得到的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对它们的年代确定,得益于田野考古学中地层学、类型学方法论,以及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古代历史文献资料的运用,使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有了科学的相对年代或绝对年代的界定。此外,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大多是从墓葬或遗址中挖掘出来的,往往并非是单独的个体,不但出土的古代艺术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就是与之同出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也与它有关,甚至古代艺术品在墓葬或遗址中摆放位置的不同,也对理解它所隐含的创作意图、审美特征和在墓葬或遗址中所担任的角色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其次,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性。这些研究对象既有以不同物质材料为载体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和书法等造型艺术品,又在这些造型艺术品的装饰题材和表现内容里,包含了许多古代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这是非常可信、稀有和宝贵的实物资料。第三,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具有功利性。在人类物质文化史的发展序列中,实用是先于审美的。史前彩陶使人类在使用这些生活用具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但这井未改变彩陶器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用具的性质。史前的玉雕艺术品,最早是作为人类装扮、美化自身的人体装饰艺术品的面目出现的,而后逐渐远离了实用性,演变为礼器或图腾崇拜物,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寓于其中。奴隶社会以青铜器的铸造和使用为标志,但青铜却没有被普遍地用作农业生产工具,而广泛铸造成青铜容器、武器,应证了《左传》关于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记载。中国古代俑像雕塑艺术品,其功利性的目的更加明显。它们都是专门用来陪葬的模型明器,主要为了满足“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俗。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功利性目的也很强,在建筑壁画方面,绘画是“恶以诫世,善以示后[5](P.10)、“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5](P.27)。在陵墓壁画方面,仅是充当陪葬人和物品的角色,是为了满足厚葬风俗的需要。第四,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来源于田野考古的墓葬发掘。这些反映古代人类精神文化的产品,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更具有意识形态的丰富内涵。因此,考古发掘出土物品数量的多寡、艺术价值的高低、所包含文化内涵

的深厚与否,都与各个时代的埋葬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最后,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工艺美术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生产的,它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发展水平、经济思想和美学观念。工艺美术品的创造,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更是以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要为前提的,因此,它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基本同步。 四、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艺术考古学是一门建立在考古学和艺术学基础上的新兴的交叉或边缘学科,因此,凡是考古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都能在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中得到运用和借鉴。目前,对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尚未衍生出一套科学的方法论体系,但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却随着考古发掘出土的古代艺术品的日益增多而逐渐露出端倪。一般来说,艺术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对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的借鉴,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资料的运用。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是研究资料重要的分类排比方法。正像历史学家从一页页古代文献记录中寻找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一样,考古学家也正是从这一层层的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文化堆积层中,艰难地复原古代社会的面貌,使它们成为科学的研究资料。考古地层学给古代艺术品贴上了时代的标签,恢复了历史的真实。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中整理分析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考古类型学在艺术考古学上的应用,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对古代艺术品形态和装饰题材的分析研究解决年代学的问题,从而使考古资料有更严密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分析、排比后,归纳出古代艺术品的内容题材和装饰手法的种类,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研究资料。文化人类学是解决原始艺术问题的一把钥匙。

如何尽可能准确地解释史前艺术品,就需要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史前原始艺术、有史时期野蛮民族和现存少数民族艺术创造的研究成果,又有与古代艺术创造有密切关系的人类生活状况、伦理道德观念、等物质文化和人类意识形态方面研究的成就。前者是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直接内容和参考,史前原始艺术品和古代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艺术品,既是文化人类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同样也是艺术考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后者则为正确释读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背景资料。研究现存原始民族的艺术创作动机、目的和艺术产品的用途,可以为部分地复原史前原始艺术品创造过程、正确释读它们所包含的内在意义做出非常重要的贡献。艺术图像学是释读古代艺术品的必由之路。

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品的阐释行之有效。宗教艺术品是宗教借用艺术的形式宣传宗教教义的物质化的体现,所表现的内容,一方面是为了传播宗教教义或在宗教仪式中专用,另一方面又受到要表现的宗教教义和宗教仪式的制约,这样,就使得宗教艺术品具有程式化的相对一致性的特征,也正是这独一无二的规定性,使宗教艺术品与宗教教义和仪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汉画像石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汉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其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在本质意义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6](P.4),因此,它不是一种自由创作的艺术,而是紧紧围绕着当时社会的丧葬礼制,表现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宗教和宇宙观念等内容,对它们的图像学解释的要旨也尽在于此。中国古代文献是研究古代艺术品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文献资料详细记录了古代中国人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以及风土人情、和思维观念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笔极为宝贵的古代文化财富。古代艺术品的创造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生产力发展状况、生活方式和习俗、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外化,是古代人类意识形态精神文化的载体,与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中国古代文献都能成为解释古代艺术品的背景资料。尽管这些古代文献资料由于历代的传抄,其间有较多的后人附会误传,可能存在着不少不真实的成分,但对解释古代艺术品的文化含义却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中国古代文献资料在艺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神话传说、礼义制度和埋葬习俗、以及古代工艺等几个方面。

五、艺术考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是由田野考古学提供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从事艺术创造的结果。它们的创造者不仅分属于不同的民族,而且受到当时意识形态中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的制约,使古代艺术品同时具有政治思想性和宗教色彩。对它们的研究自然就离不开考古学、古代艺术史、民族学、宗教学、民艺学等学科的积极参与。艺术考古学与这些学科构成了密切的联系。考古学为艺术考古学提供科学的研究对象。考古学研究的成果,为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提供了强有力的时代背景、工艺技术背景和文化背景资料,反过来,艺术考古学研究推动考古学向前发展。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古人用绘画、雕塑等艺术手法美化自己的生活,让情感凝聚、铭刻在某些特殊的器物上。这些古代艺术品由于其造型、装饰图案和主题等内容包含了较多的文化信息,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而且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性质方面的特征,可以作为区分考古学文化或文化分期的标志、判断考古遗迹和器物年代的重要依据。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弥补了艺术史研究对象的不足。

在近代考古学被引入中国以前,艺术史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文人创作的绘画、书法艺术品,以及创作者的创作动机、生活环境、人生遭遇、师承关系等方面。与传世的书画艺术品不同,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很少与某一个有名有姓的艺术家联系起来;艺术种类多为金属、陶瓷、玉石质地的雕塑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品;纸、帛、绢质地的绘画、书法艺术品因在地下不易保存,考古发掘中十分罕见。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这些特征,恰好是艺术史研究对象的必要补充。此外,艺术考古学也为艺术史研究对象提供鉴定方法和断代依据。艺术考古学为民族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史前人类创造的文化,由于缺乏文字记载,主要是由田野考古发掘的各类遗存提供的,分布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具有风格各异的文化特征,往往对应着各不相同的氏族、部落和部族。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代表了各不相同的史前民族共同体,但对于具体属于历史上那一个民族的确定,却是相当困难的。然而,考古学文化的民族特色又是一个确然无疑的客观存在,不同考古学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史前艺术品,具有各自独立的民族艺术特征。每一个民族因为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从事的生产方式、继承的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心理,以至于造成在情感活动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差别。不同的民族心理造就了不同民族艺术家独特的情感和创造力,从而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形成艺术的民族特点。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有许多是民族艺术家情感和审美的创造物,体现着这个民族的审美心理、文化习俗和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观念,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样,民族学资料又为艺术考古学研究提供借鉴。

民族学对现存民族的实地观察、访问或直接参与各种活动后得到的资料,如古老的婚姻制度、家族制度、宗教和巫术等,以及对这些材料的科学研究成果,必将在艺术考古学研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艺术考古学为探索中国古代宗教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提供科学的研究资料。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混合的形式,艺术、宗教、哲学、科学、伦理等等都还未分化出来。原始艺术,无论是歌舞还是岩画、雕塑,绝不是单纯的艺

术活动,它还是巫术或宗教活动,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一种传授知识的教育活动,一种交流信息的交际活动,甚至还可能是一种生产活动。此外,中国古代宗教文献是解释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重要参考资料。张光直先生正是运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和《道藏》中的《太上登真三矫灵应经》有关道士使用龙、虎、鹿三juē@①与天神沟通的记载,从解释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出土的蚌塑龙、虎、鹿图像入手,阐述中国古代美术上的母题的[7](P.320)。中国当代着名的艺术理论家、民艺学的积极倡导者张道一先生,在阐述民艺学的学科性质时,明确提出了民艺学与艺术学、考古学的密切关系:“严格意义上的民艺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带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在它的周围,必然与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美学和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相联系,相渗透。 反过来说,研究民艺学必须具备以上各学科的基本知识”[8](P.291~292)。艺术考古学作为一门在考古学和艺术学科领域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横跨考古学和艺术学两大学科,自然而然地与民艺学结下了深厚的渊源关系。首先,艺术考古学为民艺学研究民艺发展史提供真实可信的研究对象。民艺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民艺的历史、民艺的理论和民艺的采风三个方面。对民艺历史的研究,只能借助于田野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其次,中国民艺学的理论对艺术考古学研究有指导意义。民艺学对本元文化和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宗教艺术、民间艺术等艺术形态和层次的划分,对其相互关系之间的研究,为系统研究古代艺术品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方便。有了这样的分类以后,对研究属于不同层次的古代艺术品,就可以有的放矢,运用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资料做参考,从而开拓研究者的思路。最后,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丰富了民艺学的理论。通过对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的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分析,从中可以找到民间艺术与其它艺术的相互关系。超级秘书网

六、艺术考古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布鲁斯?坎格尔在《时间与传统》一书中精辟地指出,考古学有三个目的:“重建文化史;重建史前文化形态;解释文化过程”[9](P.36)。其最终目标“在于阐明存在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4](P.3)。艺术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不应该局限于对艺术遗迹和遗物的描述、分类及断代,而是需要透过古代艺术品所表现的各种艺术形式,分析它们所表达的艺术题材,探究隐含在古代艺术品造型与装饰图案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寻觅隐含在题材中的古代人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找出推动中国古代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的发展规律。同样,艺术考古学又作为艺术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对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起源和造物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及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诸方面,有关社会政治结构、伦理道德观念、阴阳五行宇宙观、天人合一思想、巫术神话和道教、佛教信仰等精神文化的内容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丰富详实的记载,同样,这些内容也是古代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和日渐丰富的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把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通过着作或艺术品的形式固定下来,远播四海、传之后世。艺术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其研究对象是经过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得到的艺术遗迹和遗物,史前彩陶和玉器、商周青铜器、楚汉漆器、秦汉兵马俑、汉代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六朝青瓷、唐墓壁画、宋元瓷器,以及绵延千余年的石窟寺艺术等等,都是中国艺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其间虽然具有物质文化方面有关工艺技术的因素,但更多的却是体现了古代人类的政治思想、审美观念、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艺术考古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纯粹图像意义的阐释,而进入人类观念和思想的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涵盖了整个人类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次,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起源和造物艺术发展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艺术的起源,不能局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而更应该溯源至人类的远古时期。艺术考古学恰恰能够为这样的探索活动提供确实无误的资料,昭示史前艺术由萌芽、成形乃至发展、成熟的历史轨迹。如对称形和圆形的造物艺术规律,萌芽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虽然当时人类打制的石器很难与古代艺术品联系起来,但它们却已经部分地具备了作为艺术品造型艺术的美的形式,艺术起源的探索不能忘却这些看似粗糙的器物所隐含的美和艺术的因素。同样,艺术考古学研究对造物艺术发展规律的探索也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石器时代实用性很强的陶质尖底瓶为例,它原是一件用作汲水的容器。

这种器物的造型主要[,!]是适应了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内有较大数量的出土。然而,当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改变,如对居住地的表面加以夯平,尖底瓶就需要配备相应的托座,在日常生活中就显得不怎么方便,于是,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尖底瓶的实用地位便下降了,相反,由于其独特的造型和令人着迷的汲水特点,被礼制所采纳、放大,作为人的行为规范的象征,依样铸成青铜器,置于座右,被称为“欹器”——宥坐之器。表明人类的造物由最初的强调汲水功用,发展到经过彩绘装饰的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彩陶工艺品,最后,由于奴隶主贵族礼制的推动,演变为丧失了实用性的纯粹观赏艺术品,造物艺术的发展史从艺术考古学的研究中找到了规律:即实用先于审美,先有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创造,再有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品,最后派生出纯粹鉴赏性的艺术品。这就是通过对艺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分析研究后,得出的一条造物艺术发展的重要规律。最后,艺术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史研究的必要补充。

第5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一、 感知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系统。接受符号信息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对新的信息的吸收。古诗的语言属古汉语范畴,与现代汉语相比,有它特殊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句子形式。小学生初步接触古诗,其同化和顺应都有困难。

小学生感知古诗语言,遇到的问题有:其一,一些词汇所表示的事物现代少见,或者不见。如有齿的屐、踏歌,学生理解有困难。其二,古诗中一些词汇的意义和现代语有很大的差别。小学生大量接触的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初步形成了理解现代语汇的心理图式。只有弄清古诗词汇和现代语的对应关系,才能实现同化。具体做法有:表示古代事物而现代生活中不见或极少见的词,古今词义迥异的词,如屐齿、踏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等,由教师直接解释。如果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词义,这对他们要求太高,不容易理解准确,反而起消极作用。古今词义相近的词,可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如《暮江吟》,让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试验结果,学生理解词义基本正确;有的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找出和单音节词相对应的双音节词,如王师并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定无,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理解。

在句法意义方面,古诗使用文言句法,加上格律限制,有它的特殊性。如多用省略句,倒装句和紧缩句,语脉似断实连,跳跃性大。要使学生用理解现代语句法意义和句子形式的心理图式去同化古诗,教师必须把倒装句顺装,把省略句中的省略补上;把紧缩句还原为常式;有的还需要调整句子结构,如独钓寒江雪,要把句子的结构调整为雪-寒江-独钓,并进一步具体化:大雪纷飞,在这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垂钓。有的诗意思跳跃较大,如《寻隐者不遇》,第一句写我问,以下三句写童子答,我问什么,诗中没有说,需从童子回答推测。这首诗,需补上两个主语--我和童子,补上我的问语,这样全诗的字面意思就明白如话了。

二、 领会诗的意境。

在理解古诗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形成意象。要根据诗作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形成诗的意象。如果头脑中表象积累不够,形成意象则会发生困难。小学生阅历浅,直接表象不足,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更少,间接表象的积累也不足,因此领会古诗意境常发生心理障碍。如《春望》,学生头脑中缺少唐代人发式的表象,难以形成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象。帮助学生克服形成意象的困难,办法有:1.提供直观。如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可提供古式挂图;又如草色远看近却无可带学生到野外观察。2.提供有关知识,或启发儿童从有关书籍、电影电视联想,形成间接表象。如《题临安邸》,可启发学生联想影视中反面人物醉生梦死,恣意享受的片断,想象诗作描写的情景。3.语言描述,引起想象。描述比直译具体。通过描述,使儿童在头脑出现相应图画。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有感情地细致描述,那么诗人久伫江边,目送征帆,对挚友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就会在学生脑中浮现。

三、 体会思想情感。

第6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众多高校面临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比重向技术技能训练倾斜。古代文学作为一门文学课,本身不具备经济效益或者社会实用性方面的优势,然而并不是脱离现代实际没有价值的学科。单从文学的角度而言,古文教育旨在培养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丰富人文知识,积淀文化底蕴。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1]28从这个层面上说,古文教学对现代语文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已经具备实际意义。而把古文教育放到整个国家民族的教育体系中去,古文的传授更是一种千年经典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它凝结着历代文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求索与感悟,担负着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人文精神、延续民族文化的重任。不仅为学生在现代社会打下语言、文字、文学的竞争基础,更使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得以薪火相传。但长期以来,高校古文课堂基本遵循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围绕教师、学生、教材三者展开教学。虽然现代教学手段已然日益多样化,但该课的基本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不但打击了学生学的兴趣,也消磨了教师教的激情。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提升大学古文课堂有效性的意义是双重的:对教师而言,注重课堂有效性是教学进步、教师成长的根本途径;对学生而言,提升课堂有效性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值得强调的是,所谓追求教学有效性不是追求简单的会背会考的教学效果,而应该追求一种长远的教学效益。也就是说,追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不在于一节课里学生学会了多少内容,更应当重视一节课里师生之间愉悦的教学体验,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学生长远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关注教学效果,而漠视师生的课堂教学体验。这种只看结果不重视过程的考评机制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伤害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导致厌教、厌学情绪突出”。[2]103

二、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高校古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缺乏学习热情,课堂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生古文以及古代文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古文基础不够扎实,是学生对古文课产生畏难情绪的一大原因。学生对古文作品的解读,往往停留在翻译的层面而不能有所提高。更有甚者,缺乏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对作品中出现的通假字、繁体字、异体字等情况分辨不明,读懂作品意思都成问题。因此,在安排古代文学课程的同时,必须同步抓好古代汉语的教学。“经典文献与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3]117长期以来,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上的历史距离性,是理解学习经典文献的一大障碍。抓好古代汉语这一基础工具课,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扎实古文基础的重要配套。例如,学生不具备扎实的古文基础,不了解战国时代风云变幻、合纵连横的时代背景,就读不懂《战国策》,在课余阅读时就容易打退堂鼓,这就造成了学习古文的抵触情绪,不能够深入体会古文作品的美。

2.知识体系较残缺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跨度比较长的专业主干课,各高校普遍都连续开设几个学期以完成。结合上课以及期末测试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文学知识内容,对单个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却缺乏清晰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时期重要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却缺乏对整个文学发展流变过程的梳理和对整个古代文学前后联系对比的思考,致使部分学生觉得读了很多,背了很多,却不知学到什么。

3.课堂教学模式缺少变化

现今的大学课堂,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一方面,大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紧,教学量大的问题,教师们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往往略去学生课堂思考讨论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其年龄和心理都更加成熟,不像中小学生那般“童言无忌”,易造成课堂缺乏互动的问题。例如讲解一位作家或者一部作品,许多教师基本按照“介绍人物生平思想或时代背景———解读具体作品———总结艺术成就、地位影响”的传统模式授课。这种模式符合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基本方法,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假若所有课堂都按照这一模式教学,难免出现学生听课的“审美疲劳”,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提升古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要克服学生对古文课堂的抵触情绪,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在45分钟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和不断提高的授课技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及时反思和总结。

1.解读作品“接地气”

当前不少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史时,往往限于简单而抽象地描述某种文学现象,这使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接受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应化抽象为具象,即深入到文本内部,生动而有趣地解读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学现象的理解认识更加深透。不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不知道苏轼对于豪放派的贡献;如若不读“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就不了解苏词在“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吟唱的同时,也有清秀温婉的一面。脱离作品实际,无法带领学生了解全面深刻的文学现象。而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古文、古史基础薄弱,有时不能够理解作品的背景及含义,产生了对古文作品的厌倦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尽量用现代生动的语言解读作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古代文学课毕竟不同于古代汉语课,过分追究字句的用法有时反而破坏了作品的本来魅力。教师在解读时偶尔能用“接地气”的现代语,不仅更加浅显易懂,也增加了古文阅读的趣味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古文作品的畏难情绪。以讲授《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一课为例,该课重点使学生掌握《战国策》描写人物的艺术技巧以及了解其在人物描写方面对《左传》的发展,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通过《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来分析苏秦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讲到苏秦夜半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这一句时,由教师先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解困提神的方法,这一发问就使课堂有了互动,引起了学生的发言,教师也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的提神“妙招”,进而解释苏秦“引锥自刺”的做法,套用现下流行的说法,这就是“用生命在读书”,学生们立刻会心地笑了。用“接地气”的流行语解释古文,既活跃了课堂,又拉近了古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对作品人物印象深刻。

2.言行神态“传激情”

“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教学的热情。”[4]104一堂有效性高的古文课,不但要有趣味,还应当是充满激情的。澳大利亚教育家白兰泰勒研究表明,教师改进教学和进行有效教学的最初动机来自他们的内在动机,即他们对所教学科和教学工作本身的热爱,以及他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注。[5]虽然教学过程归根结底是一场智力活动,但其中师生的情绪状态构成了这一智力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它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向学生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情感与能量。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手势以及抑扬顿挫的语音变化,都体现着对课堂的态度,传递着热爱学生、敬业负责和循循善诱的精神。而这种情感与能量的传递是一个递减的过程。教师以80%的热情授课,学生感受到的可能只有60%或者更少。因此,要让学生觉得课堂富有激情,必须调动全身100%的能量,以最饱满的情感和学生交流。例如在《苏秦始将连横》这篇作品中,突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苏秦发迹前后,家人前倨后恭的态度塑造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因此在讲解时重点要把握住家人前后态度的鲜明反差,把发迹前家人的绝情寡义和发迹后家人的谄媚至极绘声绘色、神情并茂地表现出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进一步理解苏秦这类朝秦暮楚的谋臣策士形象。

3.知识体系重构建

古代文学记载了中国历代文学的发展与变迁,本身就包含文学和史学的双重性质。袁行霈先生说:“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6]5同样地,在教授过程中也应当具备这种史学的思维。古代文学课既要充分把握文学的成分,也应当重视史的脉络。学生既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文学现象,也要对发展流变的过程有整体认识。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而应充分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注意文学现象前后的发展联系。《战国策》虽然是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叙事成分并不多,但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照样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之前学过的《左传》又有所发展。在教学设计中,先引导学生回顾《左传》塑造人物的特点,通过大家熟悉的作品《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片段说明《左传》善于通过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用生动的片段渲染人物的性格。《左传》对人物是简笔勾勒,而《战国策》塑造人物则更加细致传神,继而展开对《战国策》人物塑造特点的讲解。这就对课程内容作了衔接,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纵向的对比联系,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梳理的意识,逐步建立起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

4.转变模式“满堂彩”

大学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并不只存在于古代文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一言堂”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像个局外人,在课堂上一味地边听边记,机械地抄记教师PPT内容,甚至为了抄记而忽略了教师的讲解,更缺乏课堂的思考与讨论,师生之间不能取得有效的交流互动,很容易出现学生提不起兴趣,犯困打盹的现象。大学课堂应是自由的、活跃的,应当改变以说教为主的课堂模式,充分重视学生思辨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不是没有改革的想法,而是担心学生已习惯抄记听模式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其实,一堂有效的教学课不是学生配合出来的,而是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的。因此不必担心自己的放手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相信学生,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古文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的环节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学生们的想法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期值,有时还能给教师不少启发。例如在讲屈原与楚辞时,请学生们讨论屈原该不该自尽的问题;让学生自导自演课本剧《孔雀东南飞》等做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前能够主动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以宿舍为单位组织讨论,对古文课的期待大大提升。在讲解《战国策》人物时,以作品解读的方式介绍苏秦,以观看电影片段的形式介绍荆轲,再结合中学学过的《战国策》另一人物冯谖,请同学们讨论人物间的共性,以及塑造这些人物的手法,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意识,转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局面。改教师“说”为学生“说”,变学生“学”为师生“共学”,弃“一言堂”获“满堂彩”。

三、结论与启示

第7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我们应该从以素质教育为先导、灌注现代意识和借鉴接受美学相应观点等三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古代文学教学理念 ,搞好古代 文学 教学 。

【关 键 词】古代文学 ;教学理念 ;改革 ;素质 教育 ;现代意识 ;接受美学众所周知,自从有 了文字就产生 了教育教学行为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教育产生在周代,古代文学教学 的源头似亦应追溯到这个 时代 。自世纪初 ,“中国文学史”学科建立之后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其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 ,一直保 留在各高校文科教学领域 ,并延续 、发展至今 。然而 ,在长期 的教学过程 中,则形成了所谓“作家生平思想”、“代表作品鉴赏”(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作家地位影响”三部分组成 的呆板凝滞的“填鸭式”

教学窠 臼,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之认为 中国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已越来越远 ,学习古代文学似无任何实际应用价值 ,致使预设 的教学 目标难 以实现 。究其原因 ,乃是古代 文学教学理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因此 ,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 目标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理论来源于实践 ,反过来又影响实践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以及古代文学任课教师问的经验交流总结 ,本文认为古代 文学教学 ,应当树立 以素质教育为先导的观念,灌注现代意识 ,适应新世纪学科交互发展的特点,适 当借鉴接受美学的观点 ,转变陈1日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

一、 以素质教育观念为先导 。改革教学方式高等院校中文系是为基础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一 语文教学提供专门教育人才的主要渠道,其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如何 ,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施教者的素质 。而古代文学作为中文系所有课程 中开课时间最长 、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 ,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就更显得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注入式教学为主要方式,传授给学生现成的古代文学知识 ,在考核方式上 ,也更 注重学生对 古代文学知识 的识记和掌握 。这种教育 ,片面强调功利性 ,重视 了专业教育和现成知识的传授 ,却 忽视 了对学 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能力的训练 。随着素质教育 的深入 ,这种传统 的教学观念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弊端 ,也对高等院校培养素质教育人才任务的实现起到了不可忽视 的阻碍作用 。因此 ,古代文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改革 ,古代文学教师也必须解放思想 ,及 时树立起素质教育 的新观念。力求在教学 中充分挖掘教学 内容的可能 ,不失时机地使素质教育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得到恰如其分 的渗透 ,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构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为基础教育 的发展塑造高素质 的专门人才。

一)汇通 文史哲 ,全 面观照作 家作 品古代文学教学在教授文学史知识的同时 ,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作家作品。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先生曾在其《论文学 》一书中提出“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他认为 :“文学家的材料就是和文学家本人 一样的人 ,他们具有同样的品质、打算、愿望和多变的趣味和情绪。”即文学应该以写“人”

为中心,表现和描写“大写的人”。因而 ,文学教学应该立足文学本位,从创作实际的角度出发,观照创作主体(作家)个性特征与创作客体(作 品)之间的必然联系,探索“文如其人”的创作表现。而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的研究对象 ,又是距离当代有着相 当长的“时空间距”的作家与作品,故而在立足文学本位的同时,也应 同时具 备史学思维和哲学视角。这样 ,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代的“人”的生平、经历 、志趣 、思想 ,对于其“文”的影响和塑造 ,才能够被全面把握,即打通文、史 、哲界限,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给予全面的观照。以唐诗教学为例 ,唐人感遇咏怀之作,常常因诗人性格与主导思想的差异 ,虽抒发同样 的情怀 ,亦 由各 自的生平经历、思想与视角不 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仅仅分析作品的题材 、体裁与艺术手法,还要联系作家独特的经历与思想 ,遵循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 世”的文学鉴赏原则,文、史 、哲汇通 ,从 而对作 品进行全面的解读 。总之,只有立足于对作家作品的全面扎实的阐释,才能金针度人,使学生读懂一张又一张“老照片”,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蕴。

二 )立足 当代 ,古为今 用 ,人 文与传道 相 结合古代文学教学,虽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 ,在时间上远离当代社会 ,但在 教学过程 中,应立 足当代 ,结合 现实 ,古为今用 ,发掘古典文学作 品的当代价值 ,将人文与传道相结合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古代文学经典并未从我们身边消失 ,而是魅力永存 ,具有极强的现代意义 ,从而加强他们学习古代文学课的 自觉性。正如清华大学的王步高教授所说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应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传布”,古代文学的教学也应如此 ,不应太受死板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应结合作家作品,寻找适 当的切人点 ,在讲课 中穿插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哲理、人生体验,让课程变得生动而有人情味 ,充满 当代气息 ,让学生 的学业与人品、智商与情商并进。古代文学融会 了民族 思想价值与历史 ,是 民族精神最典型的载体 ,充分浓缩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价值资源。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善于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 、人 与人之间的真挚与友爱 ,千载之下,读之仍令人荡气 回肠 ,感慨不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 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 ,落 日故 人情。”王勃 《送杜 少府 之任 蜀州》:“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 比邻 。”凡此种种,皆体现出民族精神 中富于人性、温 良与美好的心灵价值 ,其他如行健不息的生命精神 、坚韧不拔的君子人格、积极有为的人生取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品质等等,依然是贯穿 中国千年文学 的文化素质。在教学 中,教师就应该对此重点加以阐发,这样做对于当今的素质教育、品德教育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古代文化陶冶每个人 的心灵,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时应该着力之处。苏轼 曾言“知是何人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多少代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古人与今人的许多情感 又是相通的。“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传达 出的是人类共 同的母子之爱 ;“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亲身体验到远离故乡之后那潮水般猛烈 的乡愁 。在教学古代文学 的时候 ,应常常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古人的情感 。

有学者 曾说过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宝库 ,每一个进去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我们每一个人也不要让那些落地作金石声 的名篇佳作从你我耳边滑落 ,因为它们是我们共 同的财富。”

古代文学 中凝聚 和积淀着我们祖先 的历史与文化 ,它大大地 缩短 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 。我们 当代人依然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古代文学的教学只要贴近学生的心灵 ,张扬其独特的魅力 ,就不会走入 困境 。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 学与创作相结合文学离不开创作 ,同样 ,古代文 学课 的教学,亦不能脱离创作实践。近些年来 ,高校学生对于古代文学课失去兴趣,主要因为一些授课教师本身并不完全具备古代文学创作素养,即是说 ,教古诗词的不会作 旧体诗 ,教古文的不会作 古文 ……长此以往 ,古代文学教学必然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失去生命力 。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古代文学教师 ,应该也必须学习、掌握旧体诗词及古文的创作技法 ,并尝试将个人创作引入课堂 ,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以及创作欲望。如此通过“言传身教”,革新教学理念 ,以个人文学创作实践带 动古代文学教学 ,不仅向学生生动地展示 了古典诗词文的美丽 ,同时也锻炼、提高了 自身的文学素养 ,可谓“一击两鸣”。

二 、贯 注现 代意 识 。增 强现 实感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宝藏,从《诗经》之“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到《古诗 十九首》,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到苏东坡 的“一 蓑烟雨任平生”,这些千百年来 曾使无数人心灵为之震动的名篇佳作 ,还会使今 天的莘莘学子流连忘返 吗?在 电视、电脑、卡通 流行 的现代 社会 ,古代文学 的走向让我们担忧 ,实在值得反思。

因此 ,古代文学的教学就不能固步 自封 ,拘泥于老一 套的内容与教法 ,而要注重时代性 ,贯注现代意识,增强现实感 。

一)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现代化 色彩我们应 当看到,高校的教学工作是为社 会为时代服务的 ,当我们面 向 21世 纪时不能不 提出古代文学教学的时代性问题 ,也 即要增强古代文学课程 的现代化色彩。这就需要强调两点 :

第一,要加强古代文学教学的前沿性。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 中教师习惯于灌输结论 ,学生常常陷于被动地接受前人的结论 。而其 中又包含大量陈 旧过时的、不确切、不科学的观点 、思想,如作品思想分析中的僵化阶级论 、庸俗社会学观点等 ,戴着有色 眼镜片面分析、苛求古代作家 ,这些内容甚至数十年 占据在教材中。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很少能用批判 的精神去分析 ,进而树立 自己的看法 ,真正从课程中受益 。善于思考的学生则认为教材观点与 自己的阅读感受大相径庭 ,从而对这门课产生了整体的怀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把人类业已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将他们带到本学科发展的前沿 ,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

教师不但要掌握传统 的教学方法 ,更要将这种传统方法纳入新的范式 ,仅仅善于“我注六经”还不够,还应当善于在教学工作 中不断赋于新的时代内容 ,善于“六经注我”。换言之 ,一个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 的方法读解文本 ,将学生带人古代的创作环境,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应 当面向新 时代,赋于传统教学新的色彩 ,使学生能置身于现实的社会 中理解古人 的作品。惟其如此,教学过程才具 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活力 。这种时代感 的赋予决不是庸 俗的“古为今用”,而是立足于古代文学作 品,更深入地把握古代文学的特质和民族悠久文化和审美情趣基础上的。如在讲授古典戏曲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昆曲,既起到辅助教学作用 ,也直接触及 了世界级文化遗产。在讲授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人胜,还可以通过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问题 ,思考名著的经典性所在。

第二 ,通过 比较学习的方法 ,彰显古代文学中的现代意识 。例如 ,通过古今文学比较 ,中外文学比较 ,打通古今 ,勾连 中外 ,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现代化认识 ,使学生在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 的交融中体会古典文学之美,在学以致用 中进一步肯定 古典文学的不朽价值,从而得到学 习乐趣。

比如 ,在讲解《金瓶梅》时可 以将晚明社会与当今社会进行 比较 ,探讨西门庆这一形象的现代意义 ;在对陶渊明田园诗歌 的分析中,可以与英国华兹华斯等人的山水 田园之作进行 比较 ;在讲授王 国维的美学思想时,可以引入对叔本华的介绍 ;在讲解《红楼梦》时 ,可以联 系五四新文学进行比较;在进行作家作品分析时 ,还可 以结合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如接受美学等进行新的观照。对于求知欲望强烈 、思维活跃的学生而言,多用 比较分析,可以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引导其开阔眼界。

二)将人生观教育贯穿于古代文学教 学中古典文学本 身贮存着关 于世界 和人生 的思考 ,是一个思想和感情的宝藏 ,这是其永久的活力和价值之所在,而且这种活力和价值具有普遍性 。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偏重于对文学史基本知识的传授 ,而未能很好地将教学与学生思想教育 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初步在与社会的碰撞 中体味 了人生的一些真味 ,同时也面对着更多的人生困惑。

现代社会的压力使他们在表面 的 自信之下 ,潜藏着精神危机的暗流 ,从而缺少归属感。而古代文学优秀的感性和理性成果,无 疑是 医治现代人精神失衡的一味 良药。为了增强其现实性 ,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气质、情趣的培养 ,把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列为重点内容,挖掘作 品所包孕的丰富的精神果实 ,使之成为现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精神源泉。例如 ,从陶渊明的“落地成兄弟 ,何必骨肉亲”到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中,学生可以感悟人道主义者包容 、善待人类乃至万事万物 的深广同情 ;从关 汉卿 的《窦娥冤 》到吴承恩的《西游记 》,在对窦娥与孙悟空的形象解读中,学生可以学习面对打击 、不改初衷的坚定执著,培养一种“独立之意 志,自由之精神”;从杜甫 、辛弃疾 、文天祥等人的作 品中学生可以体味他们深沉的爱国情感。在古典文学教学内容中融人人生观教育 ,既符合高等教育的 目标要求 ,也具有明显的课程优势 ;既满足了受教育者的现实人生需求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方 向,也增强了这 门课 的现实生命力。

许多例证都表明,经典的并非是凝滞的,过去的并非是过时的,民族的正是世界的 ,古代的也可化 为现在的。所以,只要我们一方面深入细致 地把握古代文学文本 ,一方面敏锐地感受社会发展前进的脉搏 ,处理好教学这一环节的衔接 ,是完全可 以沟通教与学,建立起面向当代 、面向 21世 纪的行之有效 的教学体系和话语结构的。

三、借鉴接受美学的观点。彰显教学的独特性当今社会,学科发展的交叉性特点 已是显而易见 ,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古代文学如何在现代社一 11O 一会保持其蓬勃的生命力?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适当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以彰显教学的独特性 ,似乎是一个一举 两得的好办法 ,比如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 2O世纪 6O年代末 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它把文学研究的重心转向对读者接受过程 的研究,使文学跳 出了狭隘的研究范围,在文学研究中起到了革故鼎新 、拓展视野的作用。接受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读者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过程 ,而古典文学教学活动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 目标 的学习的行为,两者之间有不少共同点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接受美学引入 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接受美学的观点很多,但能够为古代文学教学借鉴的主要有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说和英加登提 出的“未定点”说等 ,具体体现如下。

一)整个教 学过程要 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 ”上“期待视野”这一新的概念是由接受美学的创始人 、联邦德国的学者姚斯提出的,虽然姚斯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并没有对它作明确的界定 ,但从他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中可 以看出:“期待视野”是指读者接受文学文本时 自身所具有的某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 ,这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 、接受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只包含 了意义“潜势”、包含了在各种“期待视野”中被对象化的可能——“它更 多的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 出来 ,成为一个当代的存在。”把这种“潜势”变成现实还是仰仗读者的“期待视野”。其实,古代文学教学也是一个与此相类的过程,要使教学效果显著 ,达到学生的满意,也必须将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上。

首先 ,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紧扣学生的“期待视野”。按接受美学的观点 ,读者一般总是以自己的“期待视野”是否被融合以及被融合的程度如何来评价所阅读的文本 ,融合程度越高,其评价也越高。这启示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期待视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尽可能地 了解和把握学生“期待视野”的特征 ,充分发挥学生“期待视野”中的积极成分 ,调整其“期待视野”中的消极成分。

其次,教学活动 的最终 目的是扩展学生的“期待视野”。如前所述,读者总是 以 自己的“期待视野”被融合的程度来评价所阅读的文本,而获得高度评价的文本在使读者产生 审美 愉悦 、得 到审美满足的同时,也转化为一种阅读经验、融合进读者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之 中,使读者“期待视野”

进一步扩展 。从 教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学 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期待 视野”逐步扩展的过程。随着读者的思维定 向或先在结构的逐步丰富,其“期待视野”也会越来越广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最终 目的。

二)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 的“未 定点”

现象文学理论代 表人 物英加登提 出了“未定点”概念。他认为文学文本包含了许多潜在因素 ,其中的意 向性关联物如事件 、事物 、活动等等 ,都没有得到质的确定性 ,而只是一些“未定点”。读者在阅读文本 时可 以根据 自己的想象加 以填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正是在这些“未定点”发生的。

换言之,文本 中的“未定 点”在把读者牵涉进来的同时 ,也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填充的空间和可能 ,文本“所言部分”的内容在读者的想象和填充中得以延伸和扩大 。接受美学“未定点”概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既然读者和文本 的交流在文本的空白处发生,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 ,要想成功地开展教学 活动 ,在读者和文本 之间建立起成功的联系 ,着眼点就要多放在文本 的“未定 点”

处 。

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诗词 ,由于篇幅所限,常常不能把事件发展的完整脉络呈现给读者,而只能截取其中最有启示性的一段 ,把其他的略去 ,留给读者 自己去联想补充 。也就是说 ,古代文学的文本留有较多的“未定点”,如何着眼于这些“未定点”,补足这些“未定点”,这便正是古代文学的教学重点所在 。比如从 词语体味上来看 ,中国古代文学向来强调并推崇对“韵外之致,味外之 旨”的体味,最关键 的是把握作 品的“言外之意”,这是作者未尝言传需要读者去意会的更高层 的意思 。作者虽然没有诉诸言辞,但在文中“所言部分”有一种暗示 ,最终可 以引导读者达 到诗人意 向所在。

所以,在教学 中,扣住“所言部分”的暗示和提示 ,激发学生用联想、想象填充文中的“未定点”,是教学的有效手段 以及重 点所在 。以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为例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其中的“夕阳”、“黄昏”不能只按字面上 的意思去理解 ,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李商隐的生平以及唐王朝的没落趋势来 品味,诗人怀才不遇,自叹蹉跎人生,其所处的大唐王朝盛世 的繁荣 已成过 去,这又是另一层面的“夕阳”、“黄 昏”之意。中国古典文学还有象征寄托的传统,从屈原创造 的“香草美人”到骚人墨客笔底的梅兰竹菊各有一定 的寓意,作者有时不敢或不愿把 自己的政治见解 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视给读者 ,有 时为了使文本显得含蓄蕴藉 ,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 比兴。

这含蓄蕴藉的部分就存在需要补足的“未定点”,也是需要读者格外用心、教师格外用力的地方 。

当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未定点”的填补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文本解读的 自由度与文本对这种 自由度的限制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 引导学生积极填补 “未定点”的同时 ,既要尊重学生 的解读 ,又要对其中明显的知识性的错误及时地予以修正。

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是一个 常谈常新的话题 。只有在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将古代文学教学 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贯穿于 IEI常教学实践中,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才能符合“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两项改革重点 ,适应 高校中文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的办学 目标 ,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规格 、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趋势,才能在教学中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只有这样 ,古代文学教学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和活 力 。

第8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郭英德教授的思辨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史的总结,二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行为的思考,三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理论的探索。这三个层面的思辨,体现出郭英德教授对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和学术品格的关注。他精辟地指出:“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有三个层次:客观认知、审美阐释、评价思辨。”“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以时间而言,具有历史性、当代性和永恒性。以空间而言,具有社会性、学术性和个人性。”文学史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以文学文本结构的演变为载体的人类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演变。古典文学研究当更多地做意义阐释,提供意义,惟有如此,才能介入当代文化。

郭英德教授论析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和文学史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是对研究主体的思考和质疑。他提出明清小说史的写作当“悬置名著”,是对学人因袭旧有的研究模式的反思和批评。种种令人不能满意的研究现象、研究行为,究其源,无不与意义的缺失、模糊有关。因此,《建构与反思》一书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解说与倡导,便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

郭英德教授对诸多人们习用的研究惯例进行了深层的追问。如关于作家的仕宦经历,郭英德教授指出:“问题不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能否研究,而是在于作家的仕宦经历如何进入文学研究的领域,我们必须从政治与文学的双向互动关系中,深入考察作家的仕宦经历,不仅仅考察作家做了什么,还要考察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类似的精警追问在书中俯拾即是。在这一步步的追问与解答中,郭英德教授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宏阔的学术世界。

郭英德教授对学术品格的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理论品格、现代品格和主体性品格。郭英德教授指出:学术研究的理论品格是内蕴于具体研究对象的认知、阐释和评价之中的,理论的出发点应是历史上存在的具体文学现象。研究者当沉潜于文学史料,将其思考上升到理论高度。他提倡“走向具体”、“小题大做”和“实事求是”。这一提法,针对20年古典文学研究中的种种非理论、准理论和伪理论等不良现象而发,对提高学术理论品位无疑是一剂良药。

第9篇:古代文学现象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文言;通假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其中对“尊”的注释为通“樽”,意为酒器。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也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其中对“樽”的解释亦为酒器。同样是酒器,为何书写时一为“尊”另一为“樽”?从时间先后上看,唐代早于宋代,而苏轼作为北宋文学的集大成者,不可能不曾读过李白如此著名的诗作,也就是说不能不知道“樽”的写法,可为何仍然写作“尊”呢?其实,这是文言文中的通假现象。那么,什么是通假呢?古文中为什么又会出现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呢?

其实,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文言文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先秦文献中尤为常见,故清代学者朱俊声说:“不知假借者,不可以读古书。”这里的假借即指通假。辨认通假对学习文言文乃至理解古书具有重要意义。

一、造成通假的原因

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代替的字就称为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蚤”,现在意为跳蚤,而在上面例句中却代替了“早”字,这里的“蚤”字就称为通假字,而把应该写的“早”字称为本字。有本字而不用,却偏偏要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这岂不是写别字吗?王力先生说:“所谓假借或古音通假,说穿了就是古人写别字。”很多人在学习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很不理解,也有很多学生会问:“为什么古人写错字就是古音通假,我们写错了就是错别字呢?”从现代汉语的音同或音近而意义不相同这一点上看,确实是写了别字,但是古代典籍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字,许多大学者像苏轼一样也常用通假字。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大致有三:

1.“本无其字,依声托字”

即语言里有某个词,但文字里没有专门记录它的字,于是借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它。这其实与造字时代文字系统不成熟有关。古人在记录语言时“仓促无用字”,或者一时想不起来,只好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例如,古人没有第二人称代词,就借用表示男女的“女”来代替,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土。”有时也借用表汝水的“汝”来代替,后来干脆就用“汝”来作第二人称代词。

2.“本有其字,同音代替”

这种现象与古人写别字、不规范用字的用字习惯有关。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规范观念不强,为了书写简便,使用通假字已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因为一般通假字都比本字形体简单、易写,书写效率高很多,所以,人们爱写通假字,不觉得写通假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意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来不及熟证,也自然易写“别字”,前人这样写,后人也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借用“邀”;“甚矣,汝之不惠”的“惠”借用“慧”。前述苏轼将“樽”写作“尊”不能排除写了别字的嫌疑,因为这也是古人用字的一种习惯和癖好,是得到社会认可的特殊文字现象。

3.没有相应的规范字典也是造成古音通假现象的一个重要

原因

在古代,由于没有实用的规范字典,人们在书写过程中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参照,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自然容易出现同声异形的现象。先秦文献中的通假字尤为常见是因为那时的文化交流还不发达,在秦之前文字也未统一,所以各个地区的文字往往会有不同的写法。

4.落后的印刷业

众所周知,早期的书籍是刻在竹简上的,倘若要更改一个字,往往需要重新刻一片竹简,这是很费时费力的。即便是后来的雕版印刷也一样,为一个别字而更换一个版面,似乎是很不合算的,因此,这种落后的印刷业也会导致通假字的出现。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才得以改观。

二、通假字的辨认

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从声音上看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叠韵的关系。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之“畔”就是“叛”的借字。

2.从字形上看

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例如,常—尝、倡—唱、说—脱、锡—赐等等。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有—又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较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