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体育精神的价值精选(九篇)

体育精神的价值

第1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体育电影作为其中一个别具风格的电影题材在当代电影艺术中亦开始渐渐展露出自身的艺术价值,当代体育电影也逐渐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以多角度、全方位的影像、大胆前卫的思想将体育的精神融入电影当中。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体育电影中所阐释的情怀与精神时刻在鞭策着当代民众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

一、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与特性

电影,作为一种声画艺术的综合体,以独特的影像语言向世人阐述着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学理念。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逐渐走进了大众百姓的家中,而体育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不仅仅在于其创作手段的特殊性,更在于其绝对有着其他电影形式不可比拟的受众群体的广泛性。

体育作为人类互相沟通的第五种沟通方式,超出了语言和种族的阻碍,将世界人民以运动的形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对于人类生活的作用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价值和地位。由此可见,体育电影不单单可以提供给观众刺激、生动的体育故事,其中所诠释的体育精神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民众。

纵观体育电影的发展历史,大多数体育电影中心主题多在于激励、鼓舞大众积极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挫折和困境,题材也都是积极向上的。追根溯源,体育的诞生与成长几乎与人类的发展同步,体育文化业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而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形式,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体育电影将体育史当做强国教材,通过表现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运动员不同的遭遇和命运,反映民族落后势必体育落后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而体育电影除了一般电影所具有的娱乐、教育等特性之外,还是我们认识自身、改善自身的强大动力。中国早期电影发展当中,其实体育电影很早就有了,纪录片最早可以推到一九一几年,那个时候商务印书馆都在。这个时候比如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是到日本去拍的,其实其他的还有很多。在早期电影当中体育只是作为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符号出现,这种文化符号或者是作为一种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体育作为一个题材与电影艺术的融合,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的,所以那个时候体育实际上是一个很时尚的东西。体育电影是通过体育竞技比赛形式进而反映人性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具有教育性质。体育题材电影传播往往融情节与体育为一体,在影院的特殊环境下受众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将体育比赛融于电影故事情节的传播方式。这样的形式就使得观众通过体育题材电影解读正确的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体育电影在展现了身体健美、均衡和体态端正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的是刻画运动员勇于克服种种艰辛困苦、付出辛勤的汗水去争取最后胜利的精神,从而达到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教育意义。体育电影对于青少年体育观念的培养和正确健康的价值体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二、体育电影的影像寓意

体育电影是将体育的内在精神与电影的影像艺术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形式将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奋发向上的魅力融于电影当中,既将体育文化与精神高效地传播又使电影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当代体育运动早已不再是单一的埋头苦练,而是通过技巧性的培养与刻苦的训练相结合,从而产生高效的体育表现。体育电影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现本国的体育文化,更是展现国民精神的最好形式,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展现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情怀,是人类社会、思想价值观、社会风尚、行为规范的真实写照。

体育电影的故事情节大多取材于真实的体育故事,这样的题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观众的内心世界,这类以真实生活改编而来的精彩故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对观众的教育与影响更加具有信服力。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飞速壮大,我国当代体育电影已然不只是具有单纯意义上的娱乐和消遣的作用,当代体育电影导演正在试图通过体育电影这类题材向世人展现更具艺术价值的影像作品。

在体育电影中往往以体育竞技的激烈和残酷性与体育人物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以及高超的智慧相结合下的影像,生动地展现该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的影像寓意。体育电影以电影人物在训练中顽强拼搏、振兴民族的精神力量为电影的主要内在核心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民族精神。体育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用体育比赛的胜利改变我国在世界人民心中“东亚病夫”的恶劣形象,而往往支撑影片中的主人公勇往直前的就是强烈民族尊严与情感。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在此期间曾遭受过巨大磨难的国家,而在民族自立的过程中,我国一直为赢得世界的尊重而做着不断努力。我们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自立与自强首先要建立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国民上,由于历史和体质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国民被日本侵略者冠以“东亚病夫”的恶名,而体育竞技被喻为国家间较量,所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的体育素质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体育水平的高低和国家、民族的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改变世界人民对中国是体育弱国的意识成为我国许多体育电影表达的民族精神内涵,无论是哪一个时期、哪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体育电影都有着同样的希冀与愿望。由此一来,振兴体育就成为振兴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之一。

体育导演也多为带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忧患感、使命感的艺术家,他们导演的体育题材的影片中,这种情感有着强烈的体现。体育类影片在描写运动员成长的同时,穿插着各式各样的遭遇与历练,从而深刻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社会之间关系。体育电影中的每个小人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不断地追求卓越和尊严的生命实践的过程中,树立了奥运会一直以来所倡导的宗旨,即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结合,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正是以其融于自身个体血脉里的民族自觉,实现了一次顽强拼搏、永不言弃、重在参与、虽败犹荣的精神辉煌之旅。在体育电影中演员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力”与“美”,是电影潜在蕴含的个人理想、宗教精神和民族意识,正是这样纯净的、力争上游的精神一次次地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在体育电影中,身体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运动主题,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展现身体力与美的结合之后作为一种感性意象的审美存在,它所展示的侧重点是通过观众感受相对静态的形式感,不同体育活动的身体物理张力的技艺倾向形成各具个性的视觉样式和景观结构。体育电影在展现运动员身体的技术动作的同时,还特别地大胆选择和丰富切换能造成超现实的穿越式感官享受,在比赛场景中以影像的独特艺术手法使得他们的身体能轻而易举地爆发出具备联想意义的高超技术动作,电影镜头的组接效果也可以清晰地表现他们灵活的自然肢体及其行动,在赛场富有煽动性质的音乐与音响交织的情景中唤起对英雄气质的崇敬和感叹,体育电影激动人心的生命魅力在酝酿良久的身体世界里激情而和谐地生成。

三、我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前景

随着当代电影事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我们不难想象我国体育电影的美好发展前景,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怎样做到外部条件与内在意蕴有机高效地组接在一起就是当代体育类电影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突破传统理念模式的束缚,发掘出一个适合当代体育电影应当享有的框架结构,以新兴的理念、杰出的技术手段把我国体育电影塑造成一个富有当代特性的艺术作品。

当代优秀的体育电影融入一个关于人性思考的主题,在这样理念的指导之下,作品通过体育人物的一系列故事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不仅仅要注重研究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而现在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地理解为“励志”。“励志”纵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

体育电影是反映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社会生活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必须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较多紧张、精彩的体育比赛场面。对于体育来说,竞技结果不是终极追求;对于体育电影来说,竞技本身也不是终极表现对象。“体育电影表面是力与美,内核是梦想,而情感或者说情趣是贯穿其中的。好的影片,就应该多给人以价值启示和精神鼓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意识只会令这个民族停步不前,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所在。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原动力所在。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炼,是一种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尤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体,电影创新更是需要一种全方位立体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各项文化事业不断创新改革的过程当中,我国体育电影迫切需要一个创新改革的突破点,在汲取传统体育电影的优点之后,结合适应当代社会的新鲜元素,为体育电影注入新鲜的活力。

四、结 语

体育电影是一种综合视听艺术体系,其核心是体育精神和艺术创造性的完美结合,其目的是满足人对精神世界的审美需要,提升人对现实的粗糙认知,实现精神世界的体验需求。透过电影的历史,我们会发现社会人心的起伏变化、生活时尚的流转变迁,所以解构电影发展的脉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探寻艺术的社会变化折射。中国体育电影经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与其他艺术形态一样也经历了从萌芽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这期间,中国体育电影顽强地挺立在世界影坛上,并且用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世界电影添加了奇光异彩。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体育类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从体育发展的角度抑或是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它都从侧面立体化的角度客观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它高超的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探讨意义。

但是,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我国体育事业在当今世界体坛上已经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就,但是我国的体育电影应有一个真正的飞跃与创新才能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脚步相适应。不得不说的是同中国日渐成熟的体育事业相比,我国的体育电影确实相对来说有些滞后,所以振兴我国体育电影事业迫在眉睫,一个世界级的体育强国需要有震动世界影坛的体育电影来诠释我国优秀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 郭怡,于浩飞.论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3).

第2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陕西;红色体育;当代体育文化;精神价值

陕西红色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将陕西的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把老一辈革命家的体育文化精神融合到现代体育文化中,实现对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当代体育文化的形式与规则,来展示革命战争年代的体育运动方式与感人的故事。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革命根据地延安在战争时期,就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陕西红色体育文化的特征分析

(一)红色体育文化的革命传承特征

陕西红色体育文化起源于战争年代,是以劳动人民、工人阶段以及无产阶级领导为主要参与者的体育运动形式,在无产阶级红色革命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新式体育运动方式,是在党的革命斗争路线指导下,通过增强人民的体魄,紧紧围绕提高军民的体质,满足当时斗争的需要。陕西红色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传统红色体育文化的创新。红色体育的传承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较强,强调体育运动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要求体育活动能够从实际出发,在延安时期,人们本着勤俭节约的目的,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运动,例如鲁艺将具有迷信色彩的大秧歌进行改编成新秧歌,使得秧歌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体育运动形式。红色体育的革命传承要求我们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以锻炼人们的体魄与情操为目标,有效的开展体育文化运动。因此,在当前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应该加强对红色体育文化活动的教育,提高对陕西红色体育文化的认识,进而能够有效的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体育思想。

(二)陕西红色体育的教育传播功能

在革命战争时代,红色体育充分考虑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体育比赛、体育运动充分结合了陕西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体育活动宣传革命思想,让人们在体育活动中领悟与学习革命思想,体现了红色体育运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的功能。陕西的红色体育起源于比较落后的贫困地区,人们很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红色体育运动对人们进行教育,向他们传播革命思想,提高他们参与革命的积极性。例如在延安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中也将红色体育运动列入到教学大纲中,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条件开展体育运动,在强健学生的体魄同时,也要能够加强对学生革命思想的教育,在《少队游戏》体育项目中,将体育竞技与习武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教育功能。因此,在现阶段要弘扬红色体育文化活动的教育功能,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

(三)陕西红色体育文化的创新特征

红色体育文化在当时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因为它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创新性将红色体育锻炼与军事训练结合在一起,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人们进行体育运动教育。在革命发展的过程中,革命领导者不断的吸收与借鉴苏联的军事体育模式与经验,并将其融合到红色体育文化活动中,使得红色体育文化运动不断的向正规化方向发展。这样就要求我们在继承陕西红色文化体育传统时,需要创新红色体育文化运动的形式,要求人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体魄,还能够认识到红色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红色体育文化的自力更生的特征

在陕西红色革命的时代,物质始终十分匮乏,生活环境十分艰苦,根据地军民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的原则来开办体育活动,在当时的体育活动中,奖品十分简单,但是体育运动开办的却十分有意义,在当时的陕西革命根据地,这种红色的体育运动形式十分常见。虽然边区革命根据地虽然遭到反动派的军事“围剿”与经济封锁,但是无产阶级领导者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倡导人民群众少花钱、多办事,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运动中来,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文化活动,来增强人们的体魄与军事素质。因此,在现代体育文化活动中,我们应该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体育锻炼,以最俭省、节约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经常化的体育活动,并提倡开展大众化、集体性的体育文化活动,使得每一个人都有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

二、陕西红色体育文化的当代文化价值

(一)强健体魄,激发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陕西传统的红色体育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当前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红色体育的教育功能,结合不同地方的体育环境氛围,鼓励人们采用多种途径来参加体育运动,发扬传统红色体育运动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红色体育的发展不是闭塞的,是在与群众进行广泛的交流、宣传与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为陕西体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开展红色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的增强社区之间居民之间的关系,促进人民之间的团结。因此,在发展当代体育文化价值时,应该充分的吸收各个方面的特色,充分拓展体育文化的内涵,创新红色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体育活动的内容,在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形成民族的、多样化的发展思路,发展体育文化的同时,要发展大众化的体育,激发人民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更好的为群众体育活动提供服务,这样才能使人民大众达到健身的目的。

(二)传承传统红色体育文化活动的精神,创新红色文化的发展思想

在中国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根据地军民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延安红色体育精神,这是中国红色体育蓬勃发展的动力,从陕西红色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来看,延安的红色体育精神是中国红色体育发展的动力与精神之源,同时也奠定了中国红色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红色体育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人民服务、开拓创新、实事求的精神,对体育运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也影响着我国体育实践的发展与人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强调了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普适性,需要将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将我国的体育文化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民族化的、科学化的、多元化的体育形式,也需要发展竞技体育,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发展。从我国现代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国际体育活动中,还是国内的大众体育活动中,都能够体现出红色体育文化的精神,也体现出当代红色体育文化对传统红色体育文化与思想的价值追求。

(三)陕西红色体育文化对当代体育价值认知的影响

红色体育的价值取向是指红色体育的文化价值能够作为现代体育发展的行为准则与追求的目标。陕西的传统的红色文化精神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能够稳定的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施以影响。因此,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对现代体育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它要求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能够注重普适性的发展,强调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能够为大众服务,能够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第二,它追求现代体育发展的的工具性,强调用体育来发展文化,现代体育的文化价值要求能够继承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红色体育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的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它强调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能够“以人为本”,使得体育活动能够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只有这样,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例如,《延安保卫战的体育实景》真实的展示了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体育休闲活动机会,还能够促进地区体育活动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层次认识到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

(四)红色体育文化强调体育的人文关怀

从人性关怀的视角来分析体育运动,应该关注体育文化运动中的价值,利用红色体育文化来提升人的价值,这不仅能够提升红色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而且还能够维护人的尊严,人们在参与红色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能够有效的塑造人的身心,有效的对传统红色体育文化进行传承,也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红色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思想,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优秀思想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对现代社会体育的实践产生影响,还影响着人们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因此,应着力于研究红色体育为何而存在,探究体育锻炼对人存在的本质意义,积极的鼓励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扩大红色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应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分析体育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提升全社会公民的身体素质,这对红色体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红色体育文化活动对现代体育文化价值影响的重要体现。

三、结束语

陕西的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现代体育活动实践的影响,从陕西红色体育文化的特征来研究其在现代体育文化中的作用,是发扬红色体育文化的基本立足点。对红色体育文化进行传承,需要分析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坚持红色体育发展的方向与原则,创新性的发展红色体育文化,注重现代体育活动的普适性,使得红色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能够为人民大众服务,以提升全国公民的身体素质为基本目标,才能发挥传统红色文化的传染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郑彩壮,郑胜.中央苏区赤色体育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刘显,马晓利,熊晓正.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影响与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

[3]王珂.简论中国红色体育文化精神对当代体育的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2011(10).

第3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affinity between sports spirits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at the national, social and individual levels.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development promotion fun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function of sports spirits and in combination of the three-level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 exploration was made on the way to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ological guidance, practice cultivation and cultur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sports spiri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raining path; optimize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体层面上要求公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人们追求实现强国的梦想、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和良好风尚的道德品质,是国家发展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行为准则的有机统一。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引导民众进德修业的根本指针。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意见》还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联系实际,不断增强民众的价值判断、增进情感认同、注重实践履行,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

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的最高级产物,属于体育文化意识形态范畴。体育精神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汇集了人类力量、智慧和拼搏进取心理的积极意识总和。体育精神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领域,成为人类精神和道德文明建设中最高层次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也正因为如此,弘扬体育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体育精神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通过体育精神凝练和培育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育精神具有的教育引导功能、社会发展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几个方面的解读,从思想引领、实践养成和文化熏陶等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进行探索。

1 体育精神的教育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项人心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是认知认同。因此,党中央在培育和践行“三个倡导”实施路径中提出要注重思想教育,实现价值引领,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体育精神,作为体育领域重要的伦理概念,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精神,追求真善美,张扬生命力的乐观态度,表达了人类追求和谐美好的不懈努力。正是这种精神使人类的体育得以发展到近乎完美的程度。体育精神蕴含着人类的美好愿望和价值追求,承载着价值判断、意识追求等终极关注,引领人们内心深处的思维习惯和思想观念。因而,体育精神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引领功能,包括教育导向、教育激励和教育调节。

1.1 体育精神的教育导向作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大众认同

教育导向作用就是要努力使社会的价值规范转变为个体的价值意识、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具体到体育精神的教育导向作用,就是引导人们从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中,练就优良品质和基本素质,不断激发社会的正能量,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一般认为价值认同是实现大众认同的根本前提,只有得到大众认同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内化与融入。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体独立性的不断增强,传统价值观念也不断受到冲击,多元价值体系并存,多维度社会思想碰撞,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那些自制力不强、辨别能力差的民众很容易误入歧途。体育精神作为体育价值的最集中体现,注重国家与人民利益是其核心价值导向。中国体育健儿始终把国家荣誉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始终为实现人民健康、国家强盛而努力拼搏进取,这也是体育精神的最大吸引力和魅力所在。因此,借助体育精神中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和利益观,引导民众摆正价值观念、端正学习态度。针对个人而言,体育精神能塑造个人完整、独立、健康的人格;针对社会而言,体育精神起到整合动作、指引规范、确立目标的作用;针对国家而言,体育精神可以引导和整合社会。

1.2 体育精神的教育激励作用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种意识形态培养,不但需要制度的保障,还需要外力的激励。经过条件的诱发、激励个体的价值需要和动机,从而促进民众进行自我价值养成。当今社会,教育价值观取向多元化,行为多样化,不加以正确导向后果就是诚信缺失、盲目自大、价值观扭曲等一系列严重道德问题。基于此,就要大力发挥价值观的驱动激励力,依赖体育精神激励教育作用,为广大民众道德修养提供价值标杆。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体育人总是凭借坚毅的作风、顽强的斗志和不怕流血流汗的革命精神,向不同时期的全国民众传递着永恒的正能量。由此来说,体育精神是激励民众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和源泉,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体育精神的教育调节作用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机制

调节功能的发挥包括识变、创制和整合三个方面的内容。识变功能就是发挥体育精神的正能量,在纷繁复杂和矛盾多变的社会中,通过体育活动弘扬积极向上精神风貌,引领社会向好向善。创制就是弘扬体育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观念加以制约,减少社会活动后果的不确定性,通过价值构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整合是对分散的、不同的精神动力加以协调统一,通过整合使不同方向的精神动力从多样走向统一,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分化走向融合,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精神的生成与发展,形成新的社会精神动力。体育以“体”为手段、以“育”为灵魂,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动力,是人生观的呈现。通过发挥体育精神的调节作用,在体育活动中自动形成强大的教化效果。体育不是简单的运动和对成绩的追逐,而且蕴含着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崇高精神修养,教化民众使民众从中汲取精神滋养,引导和熏陶民众的价值判断、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使民众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以陶冶,思想得到升华。体育精神的人文文化、拼搏精神和爱国情怀,变为人们日常行为准则,养成自觉自律的行为习惯。

2 体育精神的社会发展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与转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接地气,需要扎根现实生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体育运动由于其范围宽广性,所体现的体育精神对整个社会发展影响也十分深远。体育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功能,包括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经济文化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体育精神具有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等优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聚集在精神层面,落实在实践之中,让核心价值观为人所需、为人所懂营造好的氛围,提升融入促转化,推动实践养成促优化。

2.1 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作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环境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体育的作用开始逐渐超越自身的领域和范围,对社会其他方面都产生极大冲击。尤其在社会政治发展中,体育的作用日趋明显。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产生之日起,体育与政治发展的联系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精神也是化解政治冲突的有利武器,当代奥林匹克精神被赋予“和平、友谊、合作”的基本内涵,充分发挥其缓解政治矛盾的重要功能。因此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我国,长期以来体育振奋国民精神的作用,发挥着其他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体育精神承载时代最强音的召唤,成为鼓舞人们干事创业的重要精神支柱。尤其在新时期我国正在落实“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体育精神能够激浊扬清增强价值判断力,提升价值认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为准则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

2.2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作用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体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首先是竞技体育对经济的影响。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我国举办了一次又一次的体育竞赛,如2008年北京的奥运会、2012年天津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2013年的东亚运动会,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地方赛事,这些赛事的举办大大拉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体育所扩展出来的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如体育服装业、体育器材、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等等。其次是社会体育。在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下,我国很多居民区都陆陆续续建造了健身设施,配备了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新时期,《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中。经济活动是人们日常最基础的活动,尤其今天我们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生事物,市场经济强调要和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持,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促进了经济资源的整合,促进了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的规范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指引作用。同时体育精神也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两者互相辅助、互相约束,共同完成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任务。

2.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氛围

体育精神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凝聚的体育精神能够增强社会耐挫力与聚合力,消解社会离散力与猜疑力。体育精神鼓舞人们能够团结一心、勇闯难关。社会发展和谐的基础上强调公平正义,这正是体育精神的核心所在。体育精神强调公平竞争、规则意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注重自由竞争、平等竞争、规范竞争,强调以“和谐”为中心的和睦、和美、和平,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体育精神强调尊重竞赛、尊重对手、讲文明、讲友谊,对社会生活其他行业和领域都有标杆作用,容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人们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的“秩序意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注入了新活力。体育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有效引导群众提升精神境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体现体育风尚的良好氛围之中,通过体育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和行动。

3 体育精神的文化传承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与强化

弘扬体育精神,体现了体育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通过体育精神的文化传承,传递出健康的生活情趣、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积极人生的追求,不断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和认知水平。为此,《意见》强调要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文化本身的引导、熏陶的作用,通过体育精神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在社会中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促进形成明确、完整能被中国社会各阶层所接纳、认可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当然,体育领域的精神文化产品主要通过各种载体而体现,包括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以及活动信息文化载体等形式显现与传承,这些载体提升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与强化。

3.1 精神文化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体育活动中彰显的体育精神对价值观的弘扬能够起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体育精神的精神文化载体主要通过无形的方式体现出来。如优秀运动员在赛场奋力拼搏,体现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高尚的理想信念。体育精神正是通过他们得以弘扬、传播和践行,化无形为有形。在赛场上当自己国家国歌奏响、国旗冉冉升起时,运动员本人和全国同胞无不为自己国家、民族的荣誉而感到自豪。像上世纪八十 年代初,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拼搏精神”,有效吸引着全社会的注意力,至今在人们心中还津津乐道,至今中国人们还有着很强的“女排情结”。同时体育精神的文化载体还表达了生命活力的张扬、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彰显。“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彰显体育精神的基本价值所在,有利于培养人们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优秀品质。体育精神主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传承着“竞争、团结、协作”的核心价值取向。“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体育精神载体的独特作用,能够让人们更好追寻新世纪的精神家园,重塑人们心中的信念和价值观。因此,用体育所具有的精神文化载体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条重要的优化途径。

3.2 物质文化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物质文化载体强调的是对体育精神的有形传承。体育场馆设施的设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建造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尤其在东西方,体育场馆设计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但关注体育场馆建筑的文化精神,一般都会发现除了强身健体功能外,体育场馆建设都还赋予了顽强进取、挑战极限和超越现实的人文精神,重视空间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实现以人为本、满足民众更广泛的参与性。还有体育雕塑、壁画、标志物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都成为阐释体育精神的物质载体。此外,体育博物馆也是体育精神的传承与传播,竞赛的奖杯奖牌的设计也是体育精神的体现,这些体育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无时无刻对民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行着冲击。

3.3 活动、信息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竞技比赛是体育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会中影响也最深入,人们往往对某项体育赛事津津乐道。一些体育赛事甚至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留存着一些激动人心的时刻,一种催人奋进的人文情怀。在欣赏比赛的过程中,运动赋予的毅力、勇气和信心也被大家接受和认可。新时期,竞技比赛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人文交流的重要方式。像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体育大型国际赛事的举行,体育也成为展示各国形象和素质的重要舞台。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比赛中,敢于拼搏,锐意进取,取得不菲的成绩,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团队。比如长盛不衰的中国乒乓球队、被称为梦之队的中国跳水队等,其作为榜样的力量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学校体育在体育精神的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青少年通过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系统教育,领会到体育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学校体育的载体功能,最终辐射到整个社会,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风尚。《意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不可取代。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包括教养、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最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十分重要。要让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体育精神蕴含的人文意蕴和社会价值,为将来在社会中全面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好地奉献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生理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社会处于一个网络信息化时代和传播全球化的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传播手段的发挥。作为新媒体,网络媒体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势,对体育活动的传播更加人性化和立体化,而且实现了更好的互动。人们通过网络观看体育赛事直播、阅读体育新闻资讯以及发表及时性评论,全面体验和领悟体育精神的精髓。同时,作为新的体育信息传播载体,体育网络对体育精神的传播作用,还表现在搭建了更多人群广泛参与体育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对体育中的人和事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有利于大家形成公正公开的舆论氛围,人们在各种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碰撞中有效凝聚共识,这正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优化途径。

4 结束语

第4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大庆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23-02

大庆精神是大庆石油人在石油大会战中在“两论”指导下用心血浇灌出来的精神瑰宝,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所充分肯定的党和国家著名的七大精神之一[1]。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导向。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相似、目标一致,弘扬大庆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大庆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一方面,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的大庆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似。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庆精神都强调爱国。大庆精神将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放在首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作为公民道德标准的第一衡量准则;第二,大庆精神中所包含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就是坚持创新、与时俱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第三,大庆精神所讲的求实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大庆精神一贯奉行的工作方法,同时也是现如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路线;最后,大庆精神中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意;另一方面,弘扬大庆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弘扬大庆精神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情,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其次,弘扬大庆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切入点。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2]。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建设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庆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引领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有利于整合各个阶层的智慧和力量,凝结符合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大庆精神为切入点,将弘扬大庆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充分吸取实践养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视角和新途径。

最后,弘扬大庆精神有助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应该具备的价值信仰、价值追求和价值规范,设定了从大到小的各个范畴的应然状态。大庆精神,以爱国为根基、以创业为主题、以求实为精髓、以奉献为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石油战线的具体体现[3]。大庆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层次内容不断融合发展。大庆精神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工作实践之中,是人们自发自为的一种精神构成。弘扬大庆精神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使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庆精神来源于社会实践,大庆精神中的典型人物和经典事件形象生动,易于学习和模仿,同时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大庆精神是对社会道德和基本价值准则的升华和超越,能够发挥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文化大发展对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双重效应。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随着文化的相互交融,整个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在世界大舞台上,中国如何同西方强势国家争夺文化话语权,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挑战。同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大繁荣为大庆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机会,从而提升了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大庆精神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吸纳更多先进的理念和观点,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能。

其次,经济迅速发展对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出两面性。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物质文明建设取得的光辉成就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风气日趋良好,为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思想意识异常活跃。这样的社会背景对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

最后,新兴媒体兴起对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弊兼具。新兴媒体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一方面,形式多样的新兴媒体的大力传播有助于增强大庆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快捷高效的传播速度有助于更快地凝聚社会共识,激发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新兴媒体为一些有害信息的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极大地破坏了网络正面舆论的传播。人民筛选和甄别网络信息的难度增大,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因此,在网络化时代,我们必须解决好如何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重要问题。

三、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针原则

首先,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庆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以中国共产党和广大无产阶级为依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和道德准则,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点。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表明,中华民族要想取得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自信”。

其次,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包容性。弘扬大庆精神要体现包容性,处理好大庆精神与其他民族精神、企业文化精神的关系。在世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华民族文化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必须拥有开放的视角和包容的胸怀才能从中获得发展自己的无限动力,才能在与各种文化价值观的交锋中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才能凝练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后,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凸显时代特征。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随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各不一样。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但是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了许多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必须处理好传统价值取向和当代价值取向的关系,正确认识大庆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一些人一谈大庆精神便只能想到石油大会战时期的艰苦岁月,仿佛大庆精神被定格在了那一时期一样。不可否认,大庆精神的产生具有鲜明的历史烙印。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弘扬大庆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艰苦岁月中铸就的革命精神,同时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大庆精神,不能不加辨别地盲目继承。弘扬大庆精神应当根据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地推陈出新,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创造性地发展大庆精神,使大庆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起时代的共鸣,反映时代的呼声。

参考文献:

[1]冷翠玲.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索[J].大庆社会科学,2012(170):43-45.

第5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六个结合

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含着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风尚和道德准则等诸多因素在内的价值认同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动力之源。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切实拓展教育途径,做到六个结合。

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随着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带来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而且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实的时代背景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拓展其途径,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显性教育主要指的是教育、宣传等有关部门直接讲授、宣传、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信息、要求的明示形式,它包括课程教育、理论灌输、大众传媒导向等。隐性教育主要是指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隐蔽因素所构成的教育形式,它借助于文学艺术、诗词歌赋、习俗礼仪、文化娱乐等手段传递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容、信息和要求,具有广泛渗透性和潜移默化作用等特点。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要是通过理论宣传和灌输的方式来进行,因而,存在着重显性轻隐性的倾向,往往对影响公民关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信念、态度,诸如日常工作习惯的培养、行为方式的养成等重视不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往往使显性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事倍功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采取直接的、公开的方式,也要采取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重视学校和社会机构中的组织教育、媒体和报纸杂志的主流宣传、树立榜样道德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还要注重把这种教育活动的范围拓展到教育对象日常接触到的环境、文化、网络、娱乐、舆论等具有教育功能的非正式教育载体之中,广开渠道,充分体现隐性教育在道德内化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以活动为教育的手段,通过活动过程的点评、体验、感悟来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作用。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注重以环境为教育的载体,通过对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讲解、观赏、品味来体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特征。

二、突出重点主体与实施分层教育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坚持自上而下的推进,发挥示范和导向作用;又要坚持自下而上的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才能,调动不同岗位、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积极性,吸纳来自全国各个阶层、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文明形式和价值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用,形成上层与下层、官方与民间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强大合力。首先,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应突出重点主体,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教师、新闻工作者等特殊社会群体的教育表率作用。这些特殊主体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是社会道德行为的风向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抓住这些重点主体,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只有对他们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他们的心灵世界构筑防线,从而抵制歪风邪气,振奋精神、激发活力,提高感召力,形成强有力的示范表率作用,才能切实引领普通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同、吸收和内化。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要求都必须体现层次性,要根据教育对象的文化层次、社会身份等特点来安排和实施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领导素质,使之成为先进思想道德的行为模范;对知识阶层、社会精英和公众人物,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对普通群众,重点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使之成为诚实友爱、文明守法的现代公民;对青年学生,重在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其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循序渐进,并贯穿其学习成长的全过程 [1](p21),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相结合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推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两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结晶,它的各个层面都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一方面,它的形成是科学分析客观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客观规律,按照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办事。另一方面,它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及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的价值导向。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符合其本质特性的要求,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首先,人文精神是基于为了人、服务人的价值信念之上的,是幸福感的精神源泉,也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谋发展的价值观念,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幸福感。同时,在实践中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为指导的工作机制,尊重个性,鼓励创新,激励个人的进取精神。其次,科学精神支撑着人文价值目标的实现,没有科学精神的存在,好比过河没桥,无论如何人文价值目标都是无法实现的。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保证人性的全面与完整,避免人性的残缺与异化。开展科学精神教育,就是教育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必须以科学的精神来分析事物和把握规律,以科学的手段来处理问题,使之从决策到实施方案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再次,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要大力倡导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趋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

四、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适应社会要求、调适社会心理、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而进行的社会性实践活动。社会和人本身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相互统一,决定了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取得良好实际效果,必须坚持稳定性和动态性相互结合。所谓稳定性是指与社会主义本质和人的发展要求相一致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基本要求具有稳定性的一面,不能随意放弃和改变。所谓动态性是指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其教育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离开动态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成为教条主义的空洞说教;而离开稳定性的教育则是令人无所适从的诡辩。稳定性与动态性二者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稳定发展相一致的必然性,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流价值地位的确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是由社会存在的过程性所决定的。在社会存在的过程中,本质、规律、必然性是相对稳定的,而现象、形式在各种条件影响下是相对容易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此开展价值体系教育理所当然必须保持稳定性,不能动摇,更不能放弃。但是,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跟上社会变化的步伐,不断地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变通教育的形式。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是由主体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的社会分层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也在变化。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受到参与其中的主体实情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这两种实际情况的要求,坚持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赢得各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而深刻的认同。

五、生活化与大众化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命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回归到现时的社会生活中,从现时的社会生活中不断说明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其实际效果必定是微乎其微的。正如列宁所指那样:“离开工作,离开斗争,那么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书本知识。可以说一文不值[2](p297)。”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只有也只能植根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土壤,关心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被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变为亿万人民群众自觉的道德律令和行为准则,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坚持生活化与大众化相结合,才能增强教育的感召力,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首先,价值体系教育既关注当下的现时生活又指向完满的可能生活。价值体系教育只有扎根于当前的现时生活,才能够焕发出强大的实际力量。同时,价值体系教育又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实践过程,它既源于现时生活,又高于现时生活,对美好的可能生活起着引领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立足于现时生活,关注人民群众当前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又要提升个体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深刻认同和积极参与。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实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因素、主要是后天的影响以及各自努力等因素的差异,因此,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针对差异,区别对待,将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才能够提高教育的整体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众化是对社会要求的适应,就教育内容而言,要根据不同层次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提高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水平,使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就教育形式而言,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采用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借助各种载体,寓教于乐,使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坚持思想性与原则性的基础上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就工作机制而言,要形成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专职的教育宣传部门与其他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教育格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六、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在全球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才的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世界各国面临着多元文化、多种思想的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把民族性与世界性有机结合起来。对民族文化,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内容,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建立既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又合乎自身国情的价值观念[3](p21);对外来文化,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尊重和正确看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价值观,积极倡导和开展以对话、交流与合作等多种途径来消弭和调适价值冲突,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质是一种文化教育,必须体现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就是要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并用中华民族的语言和风格准确地加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努力做好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核心价值体系这棵参天大树才能在中国深厚的社会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在思想大解放、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必须防范国粹主义的错误倾向,立足时展要求,放眼世界发展大势,体现世界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承接了传统的精华,又富有时代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价值引领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学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3).

第6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苏区精神 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报告首次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目标的提出,高度凝练概括未来国家、当今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当下社会处于高速转型期,人们的思想价值观遭遇多元文化和利益漩涡的冲击,大学生因为社会阅历尚浅等因素极易受到诱惑而使价值观跑偏。而赣州作为中央苏区的中心城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精神特质。2011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苏区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将苏区精神融入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可以增强教育效果,发挥思政课育人作用,还可以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1.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高度耦合。

书记曾经指出苏区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与苏区精神中的“求真务实”“争创一流” “艰苦奋斗”等高度契合,苏区精神的核心和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以马克思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共同的理想和道德规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领悟精髓。

2.苏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元素。

苏区精神是当地人们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这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

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1] 至今“苏区干部好作风”,“严惩贪官谢步”等都深入人心,从一定程度上讲,苏区精神孕育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为过,苏区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利于探索出“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实际”的教育方法。

3.苏区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一致。

苏区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但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苏区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年代,其精神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等对于我们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现实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我们坚持走“一条路”,坚持举“一面旗”,坚持圆“一个梦”提出了期望和要求。

二、苏区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1.加强理论建设,将苏区精神融入进大学思政课。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加强理论建设才能使大学思政课发挥出更大作用,培育出具有正确“三观”的大学生。加强理论建设,将“苏区精神”这本生动的理想信念教材融入进大学思政课,纳入教学体系,使之成为教材中固定的精华内容,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等等,不仅能提高大学思政课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还能体现大学思政课的育人价值。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苏区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苏区精神要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在人们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舆论导向。例如建立校园红色文化基地(苏区精神图书室、史学档案馆等),通过校园广播站、文化长廊宣传报道苏区精神,开展苏区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在重大节日、纪念日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开辟“实践课堂”,使之常态化,形成“崇德尚学”的良好氛围等等。

3.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全方位提供正确价值观向。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社会要发挥核心作用,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模式,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学习渠道的广泛性,教育方法的多样性,让苏区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大学生提供正确价值观导向。

4.构建高校红色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夯实“三观”根基增强实效性。

利用好互联网,建设积极宣传红色文化的网站(红土魂――江西英烈网,苏区革命先烈网,兴国将军人物网等),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通过学生中广泛应用的微博、微信,建立网页和公众号,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5.引入效果反馈调节机制,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者通过各种信息反馈,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2]对下次运用苏区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调控或再决策,以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将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苏区精神能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道德教化的塑造功能,让其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1).

[2]聂国林.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南昌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第7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价值;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一种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价值观培育活动,目的是实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播的价值观的认同。价值观无非就是人们对于某种价值所持有的观念,即对于某种价值在观念上认同或者不认同的态度。因此,价值观培育的逻辑前提是澄清什么是“价值”。只有明确了什么是“价值”,才能进一步探索价值观是怎样形成的。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关注的“价值”?本文将初步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学语境下的“价值”概念,而不是讨论价值观。

一、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及其主体对自然物相对价值的立法

在广义上,自然物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形成的物,另一种是人在某种自然形成的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人造自然物。所以,狭义上的自然物所指的是自然形成的物,而广义上的自然物包括人造的自然物。因此,一切物都属于自然物,它们和精神相对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当中,自然物的价值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但是,为了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说的价值的本质,我们首先要区分两类不同的价值。一类是自然物的使用性或欣赏性价值(如果我们把欣赏也看作一种功用的话,那么欣赏性价值也可以被看作一种使用性价值,即作为欣赏的使用价值。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全部自然物都归结为它具有某种使用性价值);另一类是某种精神或观念因为符合真理而具有的精神性价值。第一类价值显然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讨论范围之内,但我们对这一类自然物的价值应该有本质性的分析,以澄清它为什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本文讨论的自然物,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造形成的自然物。和人的自然需求相关联的价值,相当于经济学中一个物体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一物对某人有使用价值,但对于另外的人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一物在某一时间或地点对某人有使用价值,但在另外的时间、地点不一定具有使用价值。价值是由主体的需要决定的,这不是说物绝对没有价值。物虽然绝对是有价值的,但是相对于个别主体而言,这一价值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自然物对主体的需要来说具有的是使用性价值。(2)主体需要的个体性差异,决定了自然物并非对每个个体都有价值,因此自然物对于个体来说有相对价值。(3)主体的自然需要决定了自然物对其自身来说是否具有价值,因此,主体需要就成了自然物相对性使用性价值的“立法者”。概言之,人的自然需要为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立法。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为什么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被排除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之外———因为自然物的使用性价值所针对的主体性条件是个体的自然需要,而自然需要是由人作为自然物(生物)的需求决定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们需要的产生,而不是由人们的某种观念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自然需要,是完全由自然物的生理机能决定的,而不是教育的结果。

二、实践理性是精神性价值的立法者

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所说的价值,是和人的行为相关的,即在行为中承载着的精神价值。精神性价值的本质是“善”,因此我们认为符合“善”的原则的行为是有价值的。对于这种精神性价值来说,我们再也不能从物当中去评判了,而只能回到人的观念当中加以评判。观念是思维的产物,对这一观念的精神价值加以评判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一个物具有怎样的使用性价值,是很容易被人们直接从感知中加以判断的。但是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性价值的态度,即其价值观来说,我们的评判和鉴别就非常困难了。说到底,评判或者改变一个人对精神性价值的认同和看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除了和人的自然需要相关联的价值,还有和人的自由意志相关联的价值。这些存在者不是因为其具有使用性价值。使用性价值即便存在,也可能以消极的方式来成就超自然需要的价值。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人的精神需要,比如对高尚人格的需要、对正义感的需要、对良心的需要等等。总而言之,这是一种超越使用性价值的精神价值。这种价值一般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即便有某种“物”出现在价值行为当中,也不是因为物本身就具有这种精神价值,而是由于人的行为赋予了其某种精神价值。比如,我们把一支笔赠送给朋友的时候,这支笔就变成了友情的载体,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友情就是一种精神价值。但是,这种能够承载精神价值的物本身,也应该是有某种价值的东西。如果一个物没有使用价值,要想成为精神价值的承载者,就一定要具有其他的价值。物本身的使用价值或者审美价值,并不直接就是我们所要表达的精神价值。在人们的精神价值当中,虽然有某物出现,但物本身的价值是消极的,即它仅仅提供了表达精神价值的“条件”,而其本身并不具有精神价值。唯有人作为主体把某种意义赋给它的时候,它才可以用来表达某种精神价值。我们现在需要追问的是:这种精神性价值来自何处?精神价值是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因此,这种价值的本质是人的某种精神的显现。而从性质上来看,这种精神是有价值的,它独立于人的感性需要,自身就具有价值。比如,一切道德行为或者正义的行为,往往是通过牺牲物质利益、感性快乐而获得的。这说明,在我们所谓的“高尚”的行为当中,体现的是一个行为主体的“精神价值”,它不依赖于物质的使用性价值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精神性的价值是不需要把物质利益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康德认为道德永远是一条来自理性的“绝对命令”[1],道德价值是没有功利性的价值作为前提条件而独立存在的。因此,由这种精神的支配而实施的某种行为,就是符合“善”的原则的,因而是有价值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到人作为实践主体的理性当中去寻找精神性价值。人们在行为当中总是有具体目的的。这一目的应该包括两种:一种是为了某种实用性的或功利性的目的;另一种是超越功利的理性目的,比如良心。根据康德的道德学原理,一切从功利性目的出发的行为,都不应该是符合道德法则的行为。只有我们的目的是追求良心的满足或正义的需要,这种行为才是有精神性价值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理性是能够为自己颁布法律的,它抛开了一切功利性的诉求,单纯从理性的正义法则出发来行为。因此,精神价值的根源在于实践理性本身,它和人的自然需要毫无关系。我们无法从一个人的行为现象当中评判其行为是否是有价值。比如,一个人“路见不平一声吼”,我们能否从这个人的行为中评判其价值观呢?显然不能。如果这人是出于“报复”的心理动机,或者是为了“讨好”被帮助的人,那么他的行为就不能算作符合正义原则的行为,因而不具有精神价值。就其行为的表现形式来看,他似乎是出于“正义感”,但我们无法判断其真实动机,因此也就不能对其行为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这就是说,精神价值来自于行为主体的实践理性颁布的正义法则,因此,精神性价值是主观的。关于精神性价值,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精神性价值的本质规定是“善”。(2)精神性价值是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它要通过人的行为得到体现。(3)精神性价值不能从行为结果当中得到评判,而只能通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的反思得到评判。(4)实践理性是精神性价值的立法者。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价值”的双重维度

从总体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价值观的培育,无非是对人的道德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的培养。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爱情观、婚姻观、财富观、事业观、幸福观等等,都是从这两种基本的价值观中推论出来的。

1.道德价值及其客观性

抛开人在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存在,人只剩下最为纯粹的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由内心的道德法则所支撑的世界。人有向善而在的自然本性,但是人为什么经常偏离道德法则呢?原因在于道德法则经常受到其他力量的干扰和破坏,这一力量无非就是个人的私利。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使命就是帮助人,使其内心的道德法则建立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不仅要知道道德法则的存在,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按照道德法则的要求而存在。一般来说,人们对道德的认知是容易的。即使没有受过教育,人们也会很容易地了解道德的力量,因为道德本身作为实践理性的立法原则是直接发生的,它甚至不需要教育。正如那些没有接受过充分教育的人,也可以知道道德法则的力量并按照它来行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功能就在于它让人们自觉地按照道德法则来行为。道德价值是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实践理性颁布法律而形成的。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他人是无法评判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道德价值没有客观性。正如康德为道德所给出的定理:“你应当这样行为,使你的行为规则同时成为一条普遍有效的法则。”[1]只要有健全的理性,每个人都会发挥自己的实践理性,颁布相同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在道德价值上,每个人所作出的道德判断都应该是一致的,这就是道德价值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决定了在道德价值的认同问题上,几乎不容易形成分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的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就是基于这种道德价值的客观性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道德价值的客观性,我们就没有权利教育他人按照道德价值来行为了。但是,除了道德价值以外,思想政治教育最关注的还有政治价值。在政治价值的层面,问题会变得复杂一些。

2.政治价值及其客观性

政治价值是指建立在某种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正义性。如果一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符合正义原则的,那么其就是有价值的。政治价值是通过国家制度和法律被规定下来的,而意识形态就是对这种制度和法律的合法性证明。所以,政治价值与道德价值不同,后者不需要外在的立法来加以确认,它完全凭借一个人的良心道德法则得到确认;但是政治制度要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法律得到确认,政治价值的本质在于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正义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对人们的政治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证明一种政治价值的客观性。如果不能证明一种政治价值具有客观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必要了。我们凭借什么教育他人服从一种没有正义原则的政治制度,接受一种没有正义原则的意识形态呢?显然,政治价值的客观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产生的,也不是从抽象的自然法当中衍生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的经济基础中建立起来的。因为政治价值不过就是保证经济基础得到确立的价值系统。这样,政治价值实际上是由其经济基础的正义性决定的。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种经济制度是以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的普遍占有为基础的,那么这种经济基础就具有了正义性,因而也决定了它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正义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公有制经济基础,“私有制的扬弃”[2]就应该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建立在其上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它才能获得政治价值。此外,政治价值的客观性还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这里我们要承认政治价值的相对客观性。所谓相对客观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因为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也会有差别。每一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对自己的国家是实用的、有效的,但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不一定是有效的。这意味着除了经济基础决定的绝对客观性以外,还要承认不同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差异基础上的相对客观性。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价值观培育所应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7.

第8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抗战精神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抗战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甚至是超越,但它又离不开抗战精神,可以说,抗战精神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素材和载体,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思想基础。因此,弘扬抗战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抗战精神的具体表现

第一,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为国捐躯的英雄不计其数,在他们身上彰显的浓浓的爱国情怀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必不能忘。第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正是国难当头时刻,工商业者埋头苦干,发展国力,曲线救国。荣氏家族的发展兴衰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一个缩影,成为支撑起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脊梁,赢得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尊严,成就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光辉的篇章。第三,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全国工农商学兵、各族人民、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不分阶级、信仰,纷纷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实现了全民族轰轰烈烈的抗日战斗。第四,义大于利的诚信精神。“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抗战时期,共产党与有着巨大的矛盾,但是西安事件的和平解决对于中国人民是一件幸事:反映出民族利益的重要和国共两党彼此的信任。相反,背信弃义导致了失败,国名党失信于合作与人民,全国愤慨,成为走向失败的重要一步。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全球化的影响和国家的快速发展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的价值观也被异化了。一些实体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放弃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弘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传播边缘化;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也出现断层现象,追求传统文化的动力不足,而对西方渗透进来的自由、个性文化思想趋之若鹜。欧美等发达国家将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渗透到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大冲击,最终出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发展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给人以信念、智慧和力量,具有永恒的教育意义。”抗战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素材载体,必定要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中,结合时代要求,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的建立。

三、建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

1.建立教育理论体系

借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经验,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包括教育理论体系目标、各领域具体教育理论内容、各领域教育理论串联制度。教育理论体系的目标是形成中国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核心值观,使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各领域教育理论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每一项的教育都要融入抗战精神,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动力作用。家庭教育作为基础,贯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始终。把明确的优秀传统文化灌输于各项生活实践中,加大对父母、尤其对母亲的优秀文化教育。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宏观的教育基地,补充社会职业与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的理论内容,结合大师文化教育课堂,形成优秀知识从传入到消化吸收再输出的过程。再通过学校教育形成对传统优秀文化认同,形成校园文化新气象,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2.建立教育实践体系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同样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借鉴抗战精神的实践发展经验,建立学校校园文化活动、社会生活实践、家庭内部交流实践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体系。形成科学化的实践体系是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走向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必然过程。实践体系目标的要求是要结合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成符合时展的实践形式;以日常相关的活动为基础,整合区域内具体的各项实践活动,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各项实践活动正确的标准,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形成规章制度约束,引导当代青年趋利避害,趋于良性发展。

3.打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和人民中涌现出了很多抗战英雄和振奋人心的故事,把这些英雄和故事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用体现抗战精神的丰富素材和载体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更好地推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更好地提升其宣传、教育和传播的效果。同时,建立传统方式和网络方式两种渠道的载体传播工具,形成线上线下无缝传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痕迹,让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根可寻、有深度、有魅力。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精神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

1.前言

大型的体育运动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盛会,它的举行凝聚着组织者、科研人员、教练员的汗水,离不开观众的支持,它是众多人智慧的结晶,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一场大型运动会在运动员带来一些骄人的成绩之外,又会创造哪些价值?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大型运动会的价值;实现大型运动会价值在时间、空间维度上的最优化,达到由点及面,由暂时到永恒的发展。

2.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内涵

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的外延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大型体育赛事运动方面,从而形成了大型体育赛事文化[1]。

3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文化是有人们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文化是人的专属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对于什么是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可以这样理解 ,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是指对人们通过大型体育赛事对文化的产生、传承、传播以及社会进步的作用与价值。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产生文化方面,包括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科学技术价值;(2) 传播文化方面包括教育价值; (3)传承文化方面,传承价值。

审美价值。体育世界是一个充满美的世界。大型体育赛事为体育健儿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运动员在行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中竞相争美,美的事物层出不穷,美的现象也是千变万化。所有这些都是运动员通过运动形象来表现出,这些表现使人们领略到体育美的奥妙,感悟到体育美的真谛。运动员在比赛中向观众展示了强壮的体魄、优美的姿态、精美的动作,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的愉悦,而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喜怒哀乐能让每一位观众品味到体育比赛的所带来的精神振奋、激动人心、扣人心悬的心理情境,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2]。

教育价值。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它激励运动员不断进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段超越自我。这对于激发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培养人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古代,人们一直都崇拜英雄、崇尚英雄,也希望自己是个英雄人物;而在现代人们崇拜明星,追崇偶像,体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追崇偶像的舞台,人们不仅学习运动员的运动技能,而且更会学习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抒发人类向往英雄、崇拜明星的心理情结。通过运动员的明星效应达到教育目的,这是体育赛事的另一种价值所在[3]。

科学技术价值。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方法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各方面。材料科学提供的各种新型材料被运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装备、器材、服装等器物层次上;各种交通、通讯工具、网络技术等应用于赛事组织管理,管理学所产生的一些新的概念和科学认识方法使得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更加科学合理[4]。

传承文化价值。文化传承是指将前人所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 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等,有计划的传递给下一代人。正是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的存在,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涵,使得体育文化一代又一代地承接下去而不致中断。大型体育赛事的举行为体育运动大型体育赛事中每一项纪录的创造以及每一项记录的背后的感人的故事都会在体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一个足迹,一个个脚印、一串串故事共同构成了体育的发展史。

4. 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的价值可持续化取向

4.1大型体育赛事文化因素影响范围广

大型体育赛事文化因素影响范围广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观众数量多。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相辅相成的,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群众体育开展得好,竞技体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竞技体育是群众体育的精英化结果。只有竞技体育搞好了才能提高群众体育的信心与热情,作为竞技体育的最高承载体――大型体育赛事担负着发展竞技体育,培养群众体育的任务。因此在举行大型体育赛事时应该增加其文化氛围,宣扬竞技体育精神,提高竞技体育的宣传力度,提高观众数量,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二、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的潜在文化因素。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仅是为观众展现运动员的技艺与成绩,更重要的是全面发挥大型体育赛事文化作用,提高文化影响。在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应该大力宣传运动员的奋力拼搏、不折不挠的体育精神。

4.2大型运动会的文化影响持续时间长

一场大型体育赛事需要大量管理人员进行长期的组织工作,是运动员、教练员长期训练结果的凝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大型体育赛事的举行时间较短,在给观众奉献短暂的视觉盛宴之后,留给人们的仅仅是一些孤零零的体育场馆、设施。因此欲延长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时间,必须赋予体育赛事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氛围,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体育文化。

4.3大型体育赛事功能多元化

大型体育赛事具有经济价值功能、政治价值功能。大型体育赛事的举行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大型体育赛事加快了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运动机械、健身服装等,大型体育赛事的纪念币、门票、电视转播权、广告等可以创造大量的经济价值,扩大社会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大型体育赛事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政治利益上。竞技体育活动可以展示国家或社会的综合实力,体现民族精神,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球人民的盛会,通过比赛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体育赛事,为各国、城市、团体的交流,世界的和平,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5]。但我们在组织大型体育赛事过程中往往忽视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功能。每次大型体育赛事的举行会创造出丰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财富。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度特色的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根据奥运会的经验,体育场馆设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见证了每一项体育赛事的冠军产生,具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对于体育旅游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以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拼搏过程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产物,具有珍贵的文化珍藏价值,赛事组织者在举行大型体育赛事过程中应将这种文化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实现大型体育赛事的功能多元化。

5.大型体育赛事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开发途径

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可持续开发途径主要从大型体育赛事的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教育价值、传承价值进行可持续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5.1吸收容纳其他文化形式,丰富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内涵,提升其审美与科学技术价值。

在举办大型体育竞赛时,要加强与其它文化形式的结合,如开幕式、闭幕式与音乐、戏曲、舞蹈、武术等我国传统文化结合,提升体育赛事的文化内涵,弘扬体育人文精神,让观众通过观赏体育赛事体会到体育的真、善、美,领悟到体育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同时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于体育比赛中提高比赛的观赏性,发挥报纸、录像、光盘等科学储存工具的文化记载作用,收藏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闭幕式以及体育赛事的精彩瞬间,将瞬间变为永恒,实现可持续化利用。

5 .2利用大型体育竞赛,弘扬体育精神文化,掀起全民健身热浪。

大型体育赛事为运动员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运动员在体育赛事中以精湛的技术、优美的姿态、过人的智慧为观众展现体育的魅力,为观众提供了一份精美的视觉盛宴;比赛中运动员那种更高、更快、更强以及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成为观众生活中的楷模,丰富了观众的精神生活。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以及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对于大众具有一种感染力,能够吸引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提高群民健身的兴趣,从而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

5.3 加大与媒体的合作范围,提高体育观众的数量,增大教育面。

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技术支持。参与比赛项目,要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尽力培养各种运动项目的潜在观众,给更多的人造成感官效应,达到增加观众的目的。新闻宣传及广告运作,不能纯粹依靠传统媒体,充分开拓新的舆论宣传形式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因特网上进行大型体育赛事歌曲、张贴画的征集、吉祥物的征集等等,进行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媒体宣传, 尽可能把赛事的形象品牌做大做好。

5.4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价值多元化

大型体育场馆的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使用价值,还具有文化传承价值。体育场馆作为比赛用地,它见证了每一块奖牌、每一项记录的产生,将会与记录一起载入史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体育的关注与参与程度越来越高,体育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体育场馆的旅游需求越来越高涨,为实现体育场馆体育价值的多元化,提高大型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的商业化,在发挥体育场馆使用价值的同时要开发体育场馆的旅游价值,争取体育场馆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实现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5.5增加大型体育赛事吉祥物、口号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打造城市名片。

文化是具有群体性特征,它是经过历代人的努力创造而积攒下来的,是历史的积淀。同时文化具有认同性,文化的传承是在被人类所认同,被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模式,它是个体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时存在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个体存在制约作用。大型体育赛事文化人类文化的一种形态,存在与文化中,每一次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都会渗透着该国或者城市的传统文化,因此大型体育赛事的一些重要特征要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及文化影响下的民风一脉相承。吉祥物、口号作为大型体育赛事的文化精髓要与举办国家或城市的地域文化相一致,具有地域性,选区具有代表国家或城市形象的标志物作为吉祥物,对宣传国家或城市形象,传承与传播国家或地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岗.体育的文化真实[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11.

[2]赵景卓. 体育观赛礼仪[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2-4.

[3]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J].体育科学,2007, 27(6)

[4]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