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资源科学论文精选(九篇)

资源科学论文

第1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1.校内硬件资源的拥有情况《科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了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配置的问题。鉴于科学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每所学校必须开设科学专用教室,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学校内的实验室、科学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及其配备资料等都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硬性条件,能有助于丰富教师的课堂,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供支持,还有助于拓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针对校内硬件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进行了调查。从学校设实验室、上网设备、实验仪器、饲养条件进行调查。一是从实验室的拥有情况看,红河州120所农村小学中,实验室的拥有情况不容乐观,其中有实验室的占20.8%,没有实验室的占79.2%。经过访问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符合国家基本标准的科学实验室,一部分学校是把以前的自然实验室当做现在的科学实验室,所以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一部分学校的科学实验室是有其他房屋改建的。二是从实验室仪器的拥有情况看,实验仪器很少的学校占74.2%,有一些的占11.7%,基本能满足教学的占7.5%,齐全的占6.7%。可见教学实验仪器是制约着红河州实验教学发展的瓶颈。小学科学教学仪器严重短缺,很多实验课和实践课不能正常开展,只能是纸上谈兵。三是从上网设备的拥有情况来看,总体比较乐观。“十五”期间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工程项目中,86.7%的农村小学配备了上网设备,没有配备的占13.3%。通过访谈这13.3%的小学也在努力达标,以尽量完善教学资源。四是从科学教学实验室和教学仪器方面,情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种植条件没有的占52.5%,可以用花盆种少量植物的占38.3%,有一块地的占9.2%;饲养条件没有的占85.0%,可以饲养1—2种小动物的占12.5%,可以饲养3种以上的占2.5%。根据访问了解到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专门的图书馆,更没有有关科学教学的图书供教师和学生阅览。从上面的问卷和访谈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红河农村小学教学硬件设施资源严重缺乏,不利于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顺利进行。

2..教师对科学教学的态度情况在这样一些科学教学条件匮乏的农村小学,在职的教师是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动手制作教具、准备教学材料、制作教学课件的教师分别占34.2%,57.5%,51.7%。偶尔动手的分别占45%,27.5%,29.2%。有时动手的分别占17.5%,10.8%,15.8%。经常动手的分别占3.3%,4.2%,3.3%。从经常动手为科学教学制备条件教师的比例可以反映出教师对科学教育的态度不是那么理想。通过访问,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几乎没有科学教师带领小学生进行野外实践或考察等活动。

3.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情况学生的兴趣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是能够进入课程并对课程实施产生积极作用的课程资源。小学生对“你喜欢科学课吗”的回答,选择“非常喜欢”的占30%,“喜欢”占40%,“没感觉”占16.7%,“不喜欢”占13.3%。通过访问“进行课外观察活动吗?”,回答“经常”、“偶尔”、“从来没有”的分别占12.5%、25%、62.5%,这就说明学生缺乏亲身体验自然的机会,也无法体会课外活动的乐趣。而在科学教育中学生进行课外观察活动占很大比例。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兴趣与学生的课外观察活动作为两个变量进行分析后,说明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二、结果讨论

1.资金投入不足,仪器设备匮乏很多农村小学实验仪器很少,甚至有的学校一套也没有。仅有一两套的学校,只有在老师做演示实验时才拿出来,学生只有瞪眼睛看老师演把戏的份,没有机会去自己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这样的教学条件无法实现新课改中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素质要求。

2.对科学课重视程度不高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的影响,科学课一直被称作“副科”,很多地方仅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成绩来决定一个学生的能力。据调查,小学科学课存在不同程度的被挤占用现象。即使是上实验课,也是教师照本宣科或让学生自己看书;同时,不执行课时计划,一节课上几节课的内容,根本不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另外,在科学教师的安排上,不少学校让语文、数学等科目上教学成绩不好的老师或年龄大的老教师来担任。可见,在广大农村小学,科学教育得不到各级教育者的重视,其地位并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3.评价制度以考试为主当前中国的教育弊端,很多地方仍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和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们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狠抓书面成绩,考虑到科学实验课的实验做得再精彩,也无法搬到试卷上,于是他们便取消实验,专攻书本知识,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学生在做实验时的乐趣,这无疑损害了学生热爱自然以至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怀。

4.教师素质偏低据访问调查红河州建水县的农村小学只有一所农村小学有专职的科学教师,而且只有一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多为中老年教师或农村代课教师,且多数教师未经过系统的专门培训,对科学实验教学很难胜任。教师编制过紧,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进行业务进修,提高自己。他们没时间也不肯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更谈不上进行小学科学实验课的科研工作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将无法承担时代所赋予的素质教育的重任。

三、应对建议

1.政府应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课程财物资源是科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支持,缺乏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科学课程活动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经费紧张是每一个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感受最深刻的,想搞一个活动,或课题研究,没有充足的资金是做不到的。在与老师的交流中,一位老师的发言很有代表性,他感慨地说,自己从事科学教育十多年,对这门课十分的钟爱,而且学校地处山区,各种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所以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考察,并制作标本,他所自制的教具曾荣获过市州级一等奖。但由于经费的原因,许多良好的课外活动都没法进行或半途而废,如果要学生承担,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重;教师自己出,一次两次还可以,多了也承受不起;找学校要,学校领导对资金的利用问题也很无奈,事实上学校并没有拨出专门的活动经费用于科学教育。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

2.学校应强化教学实验仪器的管理对现有实验仪器的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所调查的小学,仪器的管理往往被忽略。一些学校没人管理仪器,有的学校是科学教师监管,这样一来由于管理不当,许多仪器出现生锈、损毁、流失,霉变、腐蚀等现象,导致大部分的教学仪器和药品不能使用。所以为提高对现有教学仪器的利用,管理工作不能忽视。管理好仪器设备不是目的,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用好,通过管理给师生提供良好的仪器设备,随时给师生的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提供方便。支持并欢迎、鼓励、提倡和帮助师生使用仪器设备。总之,做好服务,使实验教学仪器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3.转变思想观念,选配好任课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的影响,科学课是“副科”这一思想仍为严重。所以要转变科学是“副科”这一观念。据了解,不少学校的科学课是有上不好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老师来担任或有年龄大的老教师来担任,这类教师没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研究教材的时间相对较少,所教内容不严密,很难达到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通过和任课教师的交流,发现能够完整学习课程新标准的教师寥寥无几,更严重的是有的教师连课程新标准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理念转变了。为此,需要学校为这部分教师提供培训学习和教研的机会,让每一个小学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所改变、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4.完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课程评价是课程教学的瓶颈,评价方式引导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既制约着教师的教,也制约着学生的学。评价不仅是教师自我评价,更多的来自学校、家长,同时这种评价又往往是决定性的。而广大农村小学其教学思想比较落后,包括学校领导及其他教师,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仍然唯成绩是举,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许多学校领导由于达标要求,仍然以分数来评价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语、数、英能考高分就行,并不在意孩子除此之外的其它方面的长进,如果教师教不出符合他们要求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当然不高。所以教师为了达标,就不会在科学这样的科目上大花时间,而是专攻语数英。对此,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要摒弃以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评教师的做法,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5.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

一是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内进行的,丰富的校内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根据以上的数据显示,很多农村小学目前存在设施设备缺乏现象,主要体现在缺少科学教具、模型甚至科学活动的场所及实验室场所。因此,学校应该明确科学课的要求和科学课程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购置仪器设备、挂图、投影片、音像资料,组织科学学习兴趣小组等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校内开发建立小型的植物园、动物园等,丰富学校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进行校内科学探究活动。另一方面,有些学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的功能,造成浪费。因此,发挥现有设施设备的多种功能,提高教学中的实际利用率,是有效利用科学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还可以举办群众性的科学教育活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科学意识,这些活动由于本身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对儿童很有吸引力,可以寓教于乐,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选择和整合,利用不同的资源去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是善于利用社区科学教学资源。社区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校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农村社区中可利用来作为科学教学资源的主要有社区的山川、河流、农业用田用地、工厂、养殖场、种植技术园、树叶、花、果实、蜗牛、蝌蚪等。这些社区资源都是可以利用的,贴近自然,发挥农村小学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在学校实验教学仪器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些社区已有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社区科学教学资源可以充分实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的目标,使学生走出课堂、学校。

第2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一、孝文化资源保护的意义价值

科学保护孝文化资源,既有孝文化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客观需要,也有孝文化资源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更有孝文化资源遭到破坏迫切要求得到保护的现实紧迫性。

第一,孝文化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合理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保护孝文化资源是积极开发利用孝文化资源的前提和基础。从文化建设上看,任何新文化的创造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石,孝文化正是现代文化创新的不竭的源泉,对孝文化资源的保护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发挥孝文化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重视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

第二,孝文化资源对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一花开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多样性是发展的动力之一,它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和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是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重要而有效的基础。孝文化资源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保护孝文化资源对于维护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孝文化资源遭破坏敲响保护警钟。孝文化资源保护面临的现状:自然的磨损、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流失和消亡严重;被过度地利用和滥用。孝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有保护意识缺乏、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现代化的挑战等。在孝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因民族知识缺乏的开发,导致文化失真和利用过度造成破坏。

二、孝文化资源保护的理念原则

第一,坚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孝文化资源的保护对象大体上分为物质的孝文化遗产(包括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和非物质的孝文化遗产(包括语言、礼仪、节日活动、习俗等)两类。对物质孝文化遗产与非物质孝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应有区别。对物质的孝文化遗产,应以移植性保护和开发性保护为主,同时与博物馆保护相结合;对非物质的孝文化遗产,可采取研究型保护、建民族风情园和生态博物馆等方式,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采用确立传承人的办法。

第二,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护是开发的基础,努力促进孝文化资源开发与孝文化资源保护相结合,以保护保证开发的持续性,以开发促进保护的效能性。保护并不意味着封闭,是开放性的保护;开发并不意味着耗竭,是保护性的开发。孝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本身是一种有积极意义且具效益的保护方式。它既使孝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能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孝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孝文化产业优势和新经济优势。

第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在保护孝文化资源中起着主导作用,而社会的广泛参与则使孝文化资源保护得到可靠的落实。这个原则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孝文化资源的保护。政府要成立孝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门负责部门,持之以恒地抓好孝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孝文化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到孝文化资源的保护中去;汇聚各方力量,全面推动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工作。

三、孝文化资源保护的策略措施

针对孝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工作,必须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编制保护规划,实施整体保护;制订专项法规,健全保护机制;开展宣传教育,普及保护知识。

第一,编制保护规划,实施整体保护。出台《孝文化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对保护规划的编制要求、编制内容和成果做出明确规定。编制保护规划,强调近期性与长远性、战略性与策略性相结合,健全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一套有规制标准和规范约束的完整保护体系。分级保护,可分为世界级、部级、省级、市级、县级的孝文化资源保护以及珍稀、濒危的孝文化资源保护。分类保护,可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孝文化资源保护。对有形的孝文化资源要注意建立遗址显示、标示物标示和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展示等保护管理方式。对无形的孝文化资源则应采取文字、录音、录像等方法进行记录、储存和整理出版,建立保护档案和数据库。

第二,制订专项法规,健全保护机制。孝文化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天灾难测,人祸可料;天灾难挡,人祸可防。孝文化资源遭人为破坏,重要问题之一在于缺乏法制规范和约束。因此,既要健全和完善孝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破坏孝文化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根据法律规范严明执法和严格监管,依法强化孝文化资源保护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如出台《孝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深化孝文化资源的保护规划、保护措施、备案管理和监督管理等具体操作办法。

第三,开展宣传教育,普及保护知识。重视孝文化的传统教育,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把保护孝文化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预防孝文化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以保障孝文化资源的可持性开发利用。编制《全民保护孝文化资源知识读本》,在全民中进行孝文化资源保护的广泛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内容可包括:孝文化资源科学保护的对象、意义、方法、措施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宣传教育的手段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开展专题宣传,还可通过开展孝文化资源保护的知识讲座、竞赛、咨询和发放宣传资料等针对性较强的活动,营造全社会保护孝文化资源的舆论氛围。宣传教育的途径可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切实提高全民保护孝文化资源的意识,并形成共识。

第3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热爱科学教育的教师都知道,“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与核心”,也总是想方设法设置情景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讲究的,有如相声演员,不断抛出一些令人捧腹的“包袱”,而他的主线只有一条,那就是逗你开心,让你深思!然而在科学课上不少师生会不自觉地围着预设中的问题去执行,表面上探究活动也很热闹,但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也就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学生也就不会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科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磁铁有磁性》,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境和问题:(出示磁铁)“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我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表格中的这些物质哪些能被吸起来?”这样的教学是应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的科学流程,但教学实践让笔者思考这里并没有动态生成的空间,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真正的价值,导致学生也不会自主提出跟探究有关的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三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已经早就告诉他们磁铁能吸铁一类的物质,反而他们对金属的概念是相当模糊的。而“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这一问题只涉及事物变化的表面现象,(只要用磁铁吸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如果不进行挖掘延伸,就不能作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活动之后,除了按照教师的意思机械地过了一下动手的瘾,并没有比活动前有更多的收获。实验前让学生进行猜测假设是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好时机,如果教师并不去了解学生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猜测,而仅仅只为了猜对了几个猜错了几个,这样的猜测并没有多大意义。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活动,并没有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更进一步,也没有排除原先的经验知识的一些模糊和误导,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金属与铁的区别,还是没有理解磁铁究竟能吸什么物质。教师蜻蜓点水式地对个别学生的回答一带而过,就得出了结论,飞快地进入了下一个探究活动。学生并没有从活动中收获更多的东西,课堂探究也就变成了一种教条式的程序,整个活动也就变成了“有教无学。”如果教师设置这样的情境:出示一个封闭的百宝箱,里面装了教材上要学生预测的东西。“老师今天带了一个百宝箱,你们听一听,百宝箱里有哪些宝贝呢?你认为哪些可以被这个小磁铁吊出来呢?”打开百宝箱,观察没钓起来的东西。“为什么有些能被钓起来,有些不能?”孩子们充满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当百宝箱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所有孩子都想知道百宝箱里有什么。孩子们通过感官和已有的经验来判断里面可能有金属。三年级孩子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可以用磁铁把里面的金属“吊”出来。“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还有一些宝贝没钓起来。教师趁机追问“为什么有些宝贝钓不出来?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通过学生逐步生成的问题来了解和熟悉学生的前概念。问题在活动中产生,学生的认知与想法在动态生成中逐渐明晰化与外显化。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对学生不明朗的问题进行解决,纠正学生的错误或者模糊的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人们将外界现实与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一种新旧经验相互碰撞,新旧思维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的过程。如果教师设计问题的目标产生偏差,提问过于单一,课堂就会出现学生回答漫无边际,或者出现与个别学生密集对话的现象。一问一答,像打乒乓球一样拍来拍去,于大部分学生学习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反之,教师如果找到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可行的,有研究价值的,直接与科学探究相关联的问题,给课堂创设了动态生成的空间,那么就能把学生分散性思维引到问题本身,掀起学生思维高潮,推进学生思维深入发展。

二、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促“有价值的思考”

有的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态生成,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展示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魅力”,科学教师们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准备各种形式多样,新奇美观的材料供学生探究。学生在教师准备的丰富材料中玩得很开心,在热热闹闹中得到了眼花缭乱的数据,课堂在动态中生成了许多资源。这时教师如果一味地追随着学生生成的问题不断衍生,逐一解决生成资源,而不是筛选对课堂有价值的问题去让学生进行思考,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反而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科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磁力大小会变化吗》,实验前教师的引导:“这块磁铁能挂几个回形针?”“究竟怎么来计算这块磁铁挂几个回形针?”“你们想不想做这个实验?”汇报时教师的处理:“你们小组挂了几个?”“为什么要做两次?”“你们小组两次做的数据都不一样,那么到底取哪个数据?”“平均数有小数,不大好吧,怎么办?”……类似于这样的师生交流,学生慑于教师的权威,刚开始还能勉强认真听,而他们的兴趣依然停留在器材上,缺乏对现象的思考,课堂会逐渐走向杂乱无序。小学生生性好动,兴趣不稳定,来得快,消失得也很快。他们无意识的学是多于有意识的学习,一些时候学生往往被器材的无关信息吸引,会被“活动的机会”分散注意力。某个探究活动已经结束,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停留在刚才的活动中,更多学生是对刚才的探究材料“依依不舍”,还有不少学生的思维已经想到了其他地方。这时,有价值的思考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吸引过来。上述案例中,汇报时教师这样处理:“为什么同一个磁铁挂的数量会不同?”“如果给你两个磁铁,你觉得能挂几个?”“怎么样做更科学?”舍掉生成资源中非关键因素,注重学生对现象的思考,挖掘科学本质,形成有价值的思考,学生才能在活动中建构准确的科学概念。

三、提升动态生成的效果,选“有价值的活动”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自主行动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必须将探究活动由“指令性”转变为学生自主的“选择性”上,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探究。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前概念”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前概念往往是基于日常经验对事物的初浅认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它的产生是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或没有把认识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抽象概括造成的,所以它往往包含着许多非共性内容。因此教师概念目标的确立首先要认识一个“度”的问题,即了解各年段学生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认识,在“前概念”认识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自主选择一些“目标”进行活动,以期更好发展个性,提高概念的认识深度。例如在“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探究活动中,学生制作电磁铁后对这一概念的研究产生诸多问题,如:线圈匝数,铁芯大小,绕线方向,电池多少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的活动,但基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喜好不同,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开展选择性研究,并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对其他问题探究的兴趣,从而通过交流论证,深入概念,突出概念,达成共识。因此,要提升动态生成的效果,应选择有价值的活动进行探究。

四、结语

第4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 文献资源 藏书利用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19-02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张,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高校评估活动的持续不断,图书馆在馆舍面积、硬件配置、馆藏资源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根据其在校学生数量及学校规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从100多万册到几百万册不等,还有数字资源电子资源等,数量庞大,资源丰富的程度前所未有。在迅猛发展及快速前进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忘了出发的目标,或是忙于建设而无暇顾及其他应及时跟进的工作,使得图书馆在硬件设施、物理设施方面呈现单边强势发展的状况。科学的发展是一种平衡和协调发展,大量拥有资源及充分高效利用资源是图书馆健康协调发展的两条腿,占有是为了利用,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那些花费大量经费购置的宝贵文献无异于废纸。为此,我们必须在快速前进的路途中保持一丝清醒,不要忘记图书馆拥有海量文献资源的最终目的。在馆藏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如何让读者充分利用文献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大量拥有与高效利用,二者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乃是图书馆的科学发展之道和健康发展之道。

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藏书的利用情况是图书馆工作的直接成果和表现形式。藏和用是图书馆科学、健康发展的两条腿,藏是为了用,用可促进藏,二者相互作用良性循环,图书馆凭着丰富的藏书吸引读者,读者的积极阅读可充分发挥书籍的潜在价值,从而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并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但现状是我们的阅读热情与藏书量的发展速度相比是滞后的,图书的使用率与馆藏量是有差距的。长期以来,纸本图书是高校图书馆重点收藏的文献类型,它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群。但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读者对纸本图书的需求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纸本图书的借阅量呈下降趋势、外借周期也相对缩短等。[1]因而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图书馆应与时俱进,针对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实施相应的方法,对原有的工作方式做一些变通和加强,使日益壮大的文献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阅读热情不高,文献借阅使用不充分,阅读的内容及层次有待引导和提高,这是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排除专业因素,从各校借阅排行榜上可看出,借阅率比较高的大多是一些时尚流行的小说类读物。分析高校图书馆在文献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读者原因也有图书馆原因,我们应该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客观原因主要有:(1)时展和科技的进步所带来的新兴便利的阅读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学生,从而分流了一部分读者。年轻人对新生事物比较感兴趣,易于和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且新兴阅读方式如手机阅读、电子书籍等非常方便,可随身携带随时使用,时间充裕的读者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阅读,时间紧张的读者也可利用一些闲暇时间进行碎片阅读。(2)开放式书店及其及时醒目的新书推介等广告,让读者在浏览到新书的同时也跟上和抓住了潮流。总之,阅读方式、渠道更多更方便,这些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下分流了一部分读者,对传统的借阅阅读产生了冲击和影响。(3)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样化、考研、就业压力等干扰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热情。

以上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不能成为图书馆停滞不前的原因或障碍,图书馆更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有效的办法让读者充分地了解图书馆,通过各种方法措施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仔细分析,图书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不够。

(一)对图书馆及其文献资源的宣传不够

宣传方式方法单一,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大多普通高校对图书馆的宣传主要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来开展,而对文献资源的宣传主要是集中于图书馆的网站或图书馆内,这些宣传方式只对那些平时关注图书馆网站和喜爱到图书馆的读者有作用,而对那些大量的对图书馆缺少主动性、不积极关注的潜在读者却没有产生积极影响。由于宣传手段、范围有限,宣传的力度不够,使得大量的读者对图书馆及文献资源的了解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和资源的使用。

(二)导读工作做得不到位

对新书的宣传推介做得少,学生上网站或是到馆内很少能看到对新书的简介、提示,对阅读内容缺乏引导,缺少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导读服务。

(三)服务工作还比较单一

图书馆缺少长期有效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二、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图书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工作:

(一)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力度,让读者多渠道了解图书馆的文献及其资源

高校图书馆可采取多种形式及渠道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除了将图书馆的最新资讯到校园网及图书馆主页上,还可定期在教学楼、宿舍、饭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宣传,以便让师生能随时了解到图书馆的最新动态。这些宣传必须持续不断地更新内容,让学生能经常接收到图书馆的新信息,这样才能长期吸引读者的关注;此外,每年新生入馆教育是大力宣传图书馆的一个大好时机,也是提高图书馆利用率的关键。图书馆工作人员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新生进行图书馆利用的教育,让新生对图书馆有个大概的了解,使他们尽快学会使用图书馆的基本流程。可以先带新生参观了解图书馆,使他们在短时间内熟悉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总体布局、馆藏资源、阅览室和书库的藏书结构、规模、功能,激发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激情,同时要规范他们的借阅行为,特别要强调书刊的借阅规则、方法、步骤及其注意事项;另外还要讲解如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询馆藏书目,图书分类排架规则、查找图书的方法,电子期刊等具体的操作,使新生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2]总之,图书馆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图书馆及其文献资源的宣传,宣传工作要广泛、持续,并形成常规,以循环往复的方式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充分认识了解图书馆,并被图书馆所吸引,最终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让其多读书,读好书。

(二)充分做好图书的宣传、推介等导读工作

这是图书馆积极主动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海量的资源中,导读工作尤其重要。它像指路明灯,为置身于知识海洋中不知所措的读者提供有效帮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了图书馆面对海量文献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书的读者大有人在,这从一些网络时尚文学的高借阅率就可见一斑。由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图书馆又缺少相应的宣传和引导,于是缺少目标的读者就只能受网络排行或商家宣传的引导。在当今出版行业十分繁荣的时代,出版社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所出版的图书质量可谓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此刻,对学生阅读方向和内容的引导就十分必要,也很重要。拥有海量文献资源的图书馆对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图书馆要大力做好导读工作,通过导读,一方面让读者可以轻松得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同时,通过这一服务工作把好书推荐给学生,在阅读的方向和内容上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多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层次和品位。其次,可根据书籍类别,在图书馆内部灵活地设置特殊的书架,例如新书书架、常用书架等,以此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此外,可分门别类和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推荐相应的读物。如针对毕业生, 推荐礼仪、人际关系、论文写作等一些应对毕业生需求的相关书籍。[3]

(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读者

图书馆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定期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例如读书节、新书展览、定题征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能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还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图书馆员及读者的交流,吸引更多的读者来认识并了解、乃至利用图书馆,最终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其次,建立读书奖励机制,通过开展评选“热心读者”的活动,定期评选出借阅量高的同学予以表彰、奖励,以激励大家多读书。还可以开展新书评论活动、一句话读书心得等活动。图书馆也可根据本馆的能力定期开办讲座,这对图书馆的工作能力是一种促进,同时也可提升图书馆形象。

三、结语

图书馆拥有的丰富的文献资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但只有通过使用,这些巨大的精神财富才能活化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只有通过使用,图书馆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图书馆在大量增加馆藏文献资源的同时,服务与宣传工作要及时跟上并加强,让入库的文献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流通出去,形成藏与用的良性循环,使图书馆走上健康科学的发展道路,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云明,李志强.高校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利用情况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2011,24(4):59-60+84.

第5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教学资源与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教学资源就没有教学可言。因此,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一是要加强高校的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机房等硬件的建设。加强高校的硬件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要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筹集资金;二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教师提供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师有效、科学的教学所需要的能力。

2重视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内科学是一门古老学科,它涉及面广,内容繁杂,难度大,不好学,学生普遍反映内科学比其他临床学科难学,如何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把本门科的知识有效的掌握,这是我们经常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浅谈一下多种教学方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是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PBL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把传统教学方法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传授了学生知识,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运用在临床中则是以病例为先导,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例如学习内科学有关内容时,先给学生展示病例:病人张三,男,26岁,3年来周期性上腹痛,疼痛多在餐后3~4h,有时早晨也有疼痛现象,病人面色苍白,精神疲惫,自觉心慌气短,四肢无力,既测血压80/60mmHg,脉搏121次/min。然后分组讨论问题,学生们兴趣浓厚,积极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最后在老师的启发下找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传授了学生知识,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判断、分析技巧。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体会,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其次,还有启发式教学法。

例如学习风湿性心脏病内容时,通过多个设问,启发、引导学生:如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是什么,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风湿性心脏病需要进行哪些检查确诊,风湿性心脏病确诊后如何进行治疗,通过老师多个设问,启发、引导,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第三,还有直观教学法。

第6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摘要】: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和地下水持续下降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制约东营市发展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东营市实际,分析了东营市近几年水资源状况,现就如何把洪水资源变害为利,科学与综合利用洪水资源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前言

长期以来洪涝灾害一直是威胁人们生存的心腹之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洪减灾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政府在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后,对防洪工作重新做了战略性的调整,即我国的防洪工作将逐步从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性的洪水管理转变,以规范人类社会活动,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以解决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在水资源紧缺的东营市,汛期洪水在造成灾害的同时,其作为资源的特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东营市地理位置及水资源概况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全市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当地水资源量为5.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7亿立方米,有70%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汇流后经河道排泄入海。唯一的地下淡水区位于小清河以南的山前冲积平原上,面积为367平方公里,其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0.6亿立方米。由于连年超采,致使地面裂缝、海水入侵。小清河以南地区地下水持续下降到2007年已形成以大王镇政府驻地、稻庄镇政府驻地、县城规划区、石村镇辛桥为中心的4个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同时,黄河水是东营市最重要的客水资源,近年来均引提黄河水量为55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水资源日趋减少,东营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愈加突出。因此,在有效利用黄河水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湾,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也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多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受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在区域分布及时空分布上均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变化较大,降水量丰枯相差悬殊,连丰枯时段变化明显。从实测降雨资料可以看出,1964年年降水量达到1133毫米,为系列之最大,而1989年降水量仅为364毫米,为系列之最小值,丰枯极值比达3.1。1961—1967年是明显的丰水时段,平均降水量706毫米;而1980—2004年则是典型的枯水时段,平均降水量仅为476.6毫米,丰枯时段降水量极值比为1.5。同样,降水量年内分布更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6—8月。一般年份汛期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的60%—70%,而有些年份甚至高达80%以上。尤其是7、8月份易产生洪涝灾害,而其它季节降水极少,季节性干旱时常发生。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水量4.47亿立方米,其中汛期3.08亿立方米,实际全市骨干河道建闸25座,拦蓄总量2.4亿立方米,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3%,每年汛期均有1.5—2.0亿立方米的洪水被弃,造成极大浪费。目前,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到城乡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严重制约着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的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在优化配置现有水资源的同时,不断强化洪水资源的意识,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大力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三、科学与综合利用洪水资源的措施与办法

3.1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提高拦蓄总量和多年调蓄能力

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增强水库、河道拦蓄总量,提高多年调蓄能力,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工程措施。在洪水资源利用方面,东营市具有较好的优势,河道、水库众多,分布较合理,需水能力较大。截至2008年,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建成平原水库708座(地方558座,胜利油田150座);总设计库容9.31亿立方米(地方4.40亿立方米,油田4.91亿立方米)。但多数水库未达到设计蓄水标准。相当一部分水库地处低洼地带,或靠近河道,但具有流入水库条件。为从长远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洪水水资源,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东营市蓄水工程规划增加蓄水能力2.0亿立方米。蓄水工程本着少占地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利用工程措施对现有水库进行增容,1.5亿立方米。二是新建水库工程,库容2500万立方米。三是新建河道拦河闸,拦蓄库容2655万立方米。

3.2加快“水网”工程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加快“水网“工程建设及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水库衬砌及河道拦河闸建设的同时,组织本市主要骨干河道流域”水网“工程建设的科学统一规划,总的要求是”库库相通、沟沟相连“。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期组织实施,力争5—10年的时间,建成东营市“六纵六横”的水网体系,以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统一调度。

“水网”工程建设要以现有水利工程为基础,以规划工程作依托,修建引、蓄、排配套工程,构成网络体系,达到引、蓄、排自如。修建拦蓄洪水工程,增强控制洪水和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另外,要建立水库、河道风险调度机制。随着东营市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水利工程的治理,水利工程拦蓄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水库、河道多级调度变为可能。

3.3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尽快改善生态环境

在抓紧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拦蓄及“水网”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结合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改进耕作方式,大力种草、植树,增强地表植被,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轻水库、河道淤积,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支脉河、沾利河、神仙沟、广利河、溢洪河等流域水保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大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治理,做到治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十一五”末东营市水土流失严重区得到基本治理,再经过5—10年的奋斗,将东营建成富而强、绿而美的新东营。

3.4加快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洪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不仅能提高洪水资源在利用管理和调度上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而且可为逐步建立洪水资源科学利用和调度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已建成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雨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潮大堤潮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墒情监测及旱情信息管理系统、引黄灌区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水文预报、洪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应用。加快东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雨水情遥测系统建设,在主要河道流域上合理增补雨量、水情站,及时、准确、快捷、有效地收集雨情、水情等数据资料,用地理信息系统加以处理,利用洪水预报模型对流域上的产汇流情况及河道水库的水位、流量进行预报,用洪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对大中型水利工程实施科学统一调度,并做到可靠、安全、快捷、准确,真正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3.5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要求,使洪水资源的配置发挥最佳经济社会效益。依据《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大胆探索地方流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配套规章建设,对洪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征收资源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加快依法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步伐。积极探讨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的运行机制,使其与社会发展真正融合在一起,用水的人有利益约束、开发水的人有经济保证。改革东营市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投资体系,采取经济刺激手段和价格机制调节资源的利用和供给管理。尤其对洪水资源工程的开发建设,应实行收益者投资,真正从经济上保证洪水资源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7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19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资源学、资源科学著作,如《自然资源学概论》[3](1988年)、《资源科学论纲》(1994年)、《资源生态经济学》[4](1996年)、《资源科学》[5](1998年)、《自然资源学原理》[6](2000年)、《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等。另有翻译著作阿兰•兰德尔的《资源经济学》[7]等。进入1990年代,有多位学者探讨了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问题。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在《资源科学论纲》一书中提出两层级结构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8]。资源科学的第一级子学科是综合(理论)资源学和部门(专门)资源学,两者在具体时空的结合是区域资源学。综合资源学包含5个第二级子学科,部门资源学包含8个第二级子学科。2000年,孙鸿烈、石玉林、赵士洞、张巧玲、封志明等在为《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撰写的概观性专文《资源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有所改进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9](P37)。这个学科体系也属于两层级结构。第一级子学科除综合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区域资源学之外,增设了社会资源(学)。部门自然资源学增加了一个第二级子学科药物资源学。社会资源(学)列出人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科技资源(学)、教育资源(学)4个第二级子学科。200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沈长江著文对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资源科学的三维网络结构学科体系[10]。第一维纵轴(Y)是资源科学总论,包括资源分类学、资源信息学、资源数学、资源化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经济学、资源工程学等15个分支学科。第二维横轴(X)是资源科学各论,包括气候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疗养地资源学、劳动力资源学、金融资源学、人文文化资源、网络资源、科学知识资源等19个分支学科(有些学科名称不够规范),分属自然资源学、社会经济资源学、知识信息资源学。第三维斜轴(Z)是资源科学区域分论,包括极地资源学、寒带资源学、热带亚热带资源学、赤道带资源学等。区域分论是资源科学中包罗分支学科最多、最为复杂的部分。

一、广义资源科学的学科结构

借鉴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广义资源科学体系结构的尝试性建构方案(表2)。广义资源科学的所有分支学科(含边缘分支学科),按照数学自然科学属性、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强弱差异,相对地区分为五个群组。从左至右,即从第Ⅰ群组到第Ⅴ群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依次减弱,哲学社会科学属性依次增强。第Ⅰ群组学科的绝大多数是具有鲜明哲学社会科学属性的边缘分支学科,如资源数学、资源力学、资源物理学、资源化学、资源地球科学、环境资源学、资源开发工艺学、遥感遥测资源学、仿生资源学、资源勘查学、资源系统论、资源控制论、资源信息论、环境资源学等。它们是资源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勘查学、仿生学、工艺学等)、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的主要学科门类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资源遥感遥测学,旨在研究自然资源考察中使用的遥感遥测手段。仿生资源学,侧重研究通过仿生学途径获取资源的机理和方法。环境资源学是介于环境科学与资源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自然环境资源的构成、分类、特征、功能、调查、评价、开发、管理等。在交叉科学中,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都是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学科门类,两者有着特殊的交融关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在“经济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代码020106),在“法学”学科门类中设有二级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30108)。由于人才培养方面这种整合式的制度安排,使作为知识体系的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在中国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环境资源学[11]与资源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相融合,形成环境资源地理学、环境资源评价学、环境资源管理学、环境资源生态学、环境资源工程学、环境水土资源学[12]、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开发史等边缘分支学科。第Ⅱ群组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学科,可统称为自然资源学,主要有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淡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沙漠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气候资源学、海洋资源学、空间资源学[13]、人工物料资源学、能量资源学以及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等。湿地资源学、山地资源学、草地资源学、林地资源学等单设学科,原因在于湿地、山地、草地、林地等地段性资源包含多种单项自然资源,可能既包含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又包含气候资源和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是矿产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所不能完全替代的。热带资源学、温带资源学、寒带资源学、极地资源学则是按照地域气候特征分立出来的几门学科,分别研究热带、温带、寒带和南极、北极的资源特征、分布、开发利用等问题。如果将地球之外的天体也置于研究视野,这一群组还可以包含月球资源学、火星资源学、太阳资源学等学科。第Ⅲ群组由一系列“中性”学科或接近“中性”的学科构成,包括资源计量学、资源评价学、资源管理学、资源规划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普通资源学是资源科学的一门核心基础学科,其任务是探讨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各种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普通资源学尽管以普通自然资源学作为基础和主体,但也包含着普通人文资源学的内容。随着普通资源学的逐步成熟,将来有可能从中分化出资源科学史、资源科学学等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资源计量学、资源运筹学、资源系统工程学具有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属性,但弱于第Ⅰ群组,因此暂列入第Ⅲ群组。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工程学、信息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全球资源学等列入这一群组,主要是因为它们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两方面难分伯仲,既不宜归入自然资源学,也不宜归入人文资源学。例如,资源地理学既包含资源自然地理学,又包含资源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学既研究自然信息,又研究人文信息;全球资源学既涉及自然资源,又涉及人文资源。第Ⅳ群组主要是依据人文资源的类型而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可统称为人文资源学,包括财力资源学(资本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精神动力资源学、政治资源学、行政资源学、外交资源学、司法资源学、科学技术资源学、教育资源学、艺术资源学、体育资源学、人际关系资源学、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前几门学科分别以各个基本类型的人文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而后几门学科则分别以各个社会活动领域的资源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活动性或事业性资源,都包含着多种单项人文资源。因此,财力资源学、人力资源学、智力资源学、社会文化资源学等学科的任何一门,都无法取代对政治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等的专门研究。旅游资源学、军事资源学等学科,虽然必须广泛涉及物质资源(建筑物、武器装备等),但始终保持着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因而将它们归属于第Ⅳ群组。旅游资源学是这个群组中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中,目前可以检索到1994年以来以“旅游资源学”作为书名主题词的专著、教材36部[14]。第Ⅴ群组学科,大多属于资源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边缘学科,如资源哲学、资源伦理学、资源政治学、资源法学、资源文化学、资源社会学、资源开发史、资源经济学、资源投资学、资源市场学等。例如,资源哲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研究有关资源、资源科学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如资源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资源的无限与有限、资源消耗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资源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资源经济学是介于资源科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其基本使命是探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问题,如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方案、资源再生增殖能力的保护措施等。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资源经济学与归属于自然资源学的一些分支学科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已经形成或有望形成矿产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经济学、土地资源经济学、生物资源经济学、气候资源经济学、海洋资源经济学等二级分支学科。就体系结构而言,广义资源科学与狭义资源科学(自然资源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不包含第Ⅴ群组,亦即第Ⅰ、Ⅱ、Ⅲ、Ⅳ群组的集合是狭义资源科学,狭义资源科学再添加上第Ⅴ群组,就是广义资源科学。但两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差别,即第Ⅱ、Ⅲ、Ⅳ群组学科在狭义资源科学中以狭义资源(自然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则以广义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之和)作为研究对象。例如,资源政治学在狭义资源科学中,其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在广义资源科学中,它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政治活动的关系。

二、资源科学的当前发展对策

第8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服饰文化文献现状的调研,指出了目前服饰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分析了服饰文化信息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图书馆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路。

1.服饰文化文献研究的现状

我国服饰文化研究从开始迄今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得到一定的重视也就是近几年,虽然服饰文化的学科建设有了显著的成就,但存在着的问题也摆在我们的面前。笔者根据调研得出结论如下:

(1)服饰文化理论研究文献较少,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活动。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产业要数服饰产业,但对服饰文化理论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像对服饰本身那样重视,与某些增长很快的研究领域相比,这一专业学科研究明显处于“冷门”状态,基础理论数量暖乏,缺乏系统研究成果,发表的成果自然也很少。理论研究与整个社会服饰产业兴旺发展的景象极不协调,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服饰产业自身的蓬勃发展。

通过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检索为“零”的结果来看,图书馆情报界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也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也间接地说明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在此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促进服饰文化学科的级别、完善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方法粗糙,比较性研究较少。在对服饰文化文献检索以及服饰文化研究主题内容的调研时发现,此学科研究领域的视野狭窄、局限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粗糙,导致了大多数服饰文化研究的文献都是对传统民族服饰形式进行描述性的研究,内容较单一,创新点不多。再就是,缺乏横向比较性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上都有待扩展和改进。

2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2.1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服饰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重要产业,也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成为我国外汇创汇的主要产业。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我们对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1.1服饰文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服饰文化在中国有着5 000年的悠久历史,从人类原始生活开始就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服饰的产生最原始最基木的作用表现在御寒和审美方面,那时服饰的实用价值体现其真正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它以文化的方式传承于今的时候,当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中独立为一种门类的时候,它的意义不同反响。

服饰文化可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和心里的精神诉求,显现个人的审美情趣,还具有鲜明的文化表征,可以折射出社会经济、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对时尚的不同追求,寄托着人们追随流行的情感动态。服饰文化对大众生活的影响,不论是从古至今,还是从国内到国外都是很大的。

2.1.2服饰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全球化

服饰的国际化是整个世界不争的事实,西方国际服饰设计师在作品中不断导人中国服饰文化元素,带有中国独特标志的设计理念开始受到推崇。最显现中国标志的就是“中国红”和中国各民族传统的刺绣,使中国元素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感受到了中国元素更深的魅力。而对应的是18世纪风靡欧洲的洛可可风格服饰,也对东方的服饰产业有着较大的冲击。由此表明,在现今信息传播迅猛的网络时代,服饰产业也正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2.2服饰文化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

学科的快速发展需要科研成果的支持,提高科研的效率就要学科信息资源的帮助。在服饰文化学科建设中,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因素,或者说是服饰文化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科能够从众多学科中脱颖而出,成为重点学科,关键就是看其是否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结构梯次合理、学术层次较高的学科队伍。我国科技论文产量很大,而获得公共信息资源的渠道口前并不是很畅通,从而影响了学科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学术科研水平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优劣自然就成为衡量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

(1)图书馆服饰文化信息资源需要系统化。具有信息资源系统性,才能反映学科信息资源的历史、学科的发展状况、学科的特点及规律,从而保证所收集资源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数字信息资源应在图书馆的指导下持续不断地补充、长期积累,保持学科信息资源的连贯性、系统性,并研究这些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边缘交错、相互渗透情况,准确反映出这些学科间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客观规律,从而保证信息资源的实用价值。

图书馆信息资源涵盖各个学科的内容,而服饰文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整体化、系统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服饰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又、渗透促进各个学科的共同发展。在《21世纪服饰文化研究》一文中,华梅提出如何研究服饰文化的问题,并再次重申“服饰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认为需要从历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民俗学、艺术学和美学的角度,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手段对服饰文化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研究的思想和思路无疑大大拓宽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利于人们更好地概括和探索服饰文化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关系,从更高层次把握服饰文化的研究方向。

2.3图书馆特色信息资源建设的需求

服饰文化的信息资源不仅具有其他学科信息资源的普遍特点,还有其鲜明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新颖性、时效性土。

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能够把图书馆特色馆藏推上新的高度。建设具有再创造性、新颖性、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层次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高质量的服饰文化特色信息资源,不仅能丰富和突出图书馆的馆藏特色,而且能提高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图书馆成为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交流中心,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增强图书馆在文献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3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

(1)完善图书馆馆藏,有效开发馆藏,建立特色数据库。完善图书馆馆藏,有效开发馆藏,建立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的工作。馆藏资源的丰富是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建设的有力保障。因此,图书馆首先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馆藏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采访、收集工作,尤其是做好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这部分信息资料既补充了馆藏信息资源的不足,又蕴藏着丰富的服饰文化学科发展前沿性的信息资源。同时,努力做好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工作,与有相关服饰文化学科的高校或其他情报单位,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起一个收集、收藏与使用的共建共享关系,建立完备的服饰文化信息资源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达到较高的服饰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使用率。

设立特色数据库,开发深层次信息资源服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实现学科专业信息资源的传输网络化。此项举措不仅能突出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和馆藏,而且可以为特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设立现代化的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更便捷的、更多元的检索系统,充分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并为实现资源共享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发挥网络优势,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网络环境下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文献信息的共建共享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弥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不足,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资源的购置重复。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就是要充分挖掘馆藏资源,注重收集和提供服饰文化相关的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要及时主动地掌握产业的经济发展、学科科研最新动向、服饰潮流动态等信息,并借鉴其他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知识信息总量的急剧增加,信息载体日益多样化,用户的信息需求量也处于迅猛增加的态势,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只靠自身的力量完整地收集各种知识信息载体。因此,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建设服饰文化信息资源,除了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的馆藏信息资源,还要通过使用网络环境,加强情报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情报机构资源共享,不仅是对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的有效补充,也是深化服务层次的重要前提。

(3)开展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做好专题咨询服务。了解学科发展的动态,随时获取与掌握学科的最新知识,并具有科学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将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评述,使它转化为二次、三次文献,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优质的二次、三次文献服务,可以解决好馆藏大量价值较高的专业文献无人问津与读者为查不到资料的焦虑而抱怨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服饰文化方面的图书、期刊价格昂贵,复本量少,加之此专业用户在获取信息资源时,常常需要粘贴图片,图书、期刊很易损坏,由此,就会出现“藏与用”的问题,服饰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同时也提高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资源开发的人员应经常走访学科科研一线的骨干,及时把握学科的建设状况、学术队伍的构成状况、文献的需求状况以及本学科发展的特色与倾向,对学科发展做好学科信息资源的保障工作。另外,还要做好专题咨询服务,使特色服务提升到一定得档次,如对服饰文化的图书可以做书目、索引、文摘、题录;也可以做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学科报告、学科总结报告等;也可编写工具书文献,如手册、指南、年鉴、百科等。

第9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在20世纪末,我国政府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项宏伟的跨世纪工程,不仅关系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尤为重要,而地方文献资源则是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区域振兴赖以凭借的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信息支柱之一。

西部地区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是西部地区自然知识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不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无论在西部地区还是在全国范围,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还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地方文献研究领域,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专门性研究至今尚未有人问津,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而得到普遍关注;在地方文献工作领域,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非常有限,还没有完全纳入地方文献工作部门的重要议程而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由于我国地方文献领域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其理论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严重滞后,从而直接影响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广泛开发利用。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不符合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区域开发建设和地方文献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资源价值和功能的全面发挥。这是西部地区乃至我国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建设中的一个应该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2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来为我国国家领导所重视。早在1958年8月9日,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北京大学教授邓衍林时就指出:“图书馆为科学研究服务,除编印全国性的总书目外,还要根据科学家的需要,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的方法,系统地迅速地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地方文献资源是地区文化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纵涉古今、横跨百科的综合性地方知识宝库,地方文献资源记录和反映的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中包含有极其丰富的自然科学文献,在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与西部地区开发实际的有机对接,进而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地方文献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1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理论意义

2.1.1完善地方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重要发展阶段。在2007年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国著名的地方文献专家来新夏先生发表了“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演说,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提出了地方文献学“考究文献积存,辨识学术价值,力求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认为“地方文献目前已进展到可以建设专门学科的时机”①。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是以其研究对象的确立和学科体系的建构为内在要素和基本特征的,其研究对象是学科体系建构的逻辑基点,规定和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内涵和边界。地方文献学是一门综合性质的学科,其学科建设的基础是由人文社会科学文献和自然科学文献共同构筑的庞大知识体系。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学科的地方文献,其学科体系是由地方文献学这个主体学科和围绕这个主体学科的若干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群体。从学科构成看,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不仅是地方文献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而且是构成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一翼。从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地方文献学”,将分别是地方文献学“半分天下”的两个重要分支学科。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出版了一些地方文献专著,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韩朴编著,文津出版社,1992年)、《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金沛霖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地方文献研究与分论》(林天蔚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中国西部地区地方文献资源论稿》(张利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2008年,骆伟编著的《地方文献学概论》由澳门文献信息学会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地方文献学命名的专著。但从总体看,这些著作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均不同程度地有所忽略和缺失。

忽视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对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缺憾。因此,针对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重视和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仅可以为地方文献学的学科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对于完善地方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2.1.2促进地方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科学具有继承性,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然科学也概莫能外。由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不同,所以其研究方法亦有所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哲学方法、科学实验方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其中,运用科学实验方法是探索自然

①来新夏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萧山:内部印界奥秘和创造发明的必由之路,也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表明自然科学研究可以忽视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利用文献资料。牛顿说过:“如果说我比卡笛尔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正是因为他在求知和研究过程中不断借鉴和修正前人的看法,使其达到更加完善的结果。我国古往今来的诸多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也无一不是在参考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有所创新的。如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学萌生于原始社会,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开始,通过几千年来历代中医学家不断地总结、借鉴和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才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

开展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必须了解前人已有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凭借人类已掌握的各种实验和技术手段,这些主要通过研究过程中文献资料的调研和利用得以实现,其中包括研究选题调研、研究内容调研、研究方法调研、研究成果调研等。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一个地区自然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总汇,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了解和掌握地方自然状况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主要途径。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不论对地区自然科学史的研究,还是对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开发应用研究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2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实践意义

2.2.1推动地方文献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系统深入地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是全面提升地方文献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石。众所周知,理论产生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任何学科都有“学”和“术”之分,在地方文献领域,关于地方文献资源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为“学”;关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有关的技术工作为“术”。无“术”即无“学”,无“学”则“术”很难有突破性进展,两者相辅相成,关系密不可分。地方文献学源于地方文献工作,地方文献工作是地方文献学术研究赖以开展的基础,地方文献的学术研究则是推进地方文献工作科学有序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的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地方文献工作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从地方文献产生之后,即有与地方文献相关的工作产生,但把“地方文献工作”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或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做,则为时很晚,且长期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最初明确提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是在20世纪40年代,时任广东省图书馆馆长杜定友先生和国立西北图书馆馆长刘国钧先生,他们分别于1941年和1947年明确提出了地方文献工作在省级公共图书馆的地位、作用及工作内容,从而正式开拓了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处女地。1957年,杜定友先生撰写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讲稿,就地方文献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内容第一次作了全面论述,为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我国地方文献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可喜的研究成果,对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的不断深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应该看到,目前在地方文献领域“重文轻理”和“厚古薄今”的现象普遍存在。从研究角度看,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成果非常稀见,其专门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还没有开展;从工作角度看,无论在经费投入,还是在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在实践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西部大开发中,只有进一步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学术研究,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科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作用。深入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不但有利于规范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的业务工作,促进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与开发利用,而且对于推动地方文献工作全方位的深入发展,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地方文献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2.2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世界上有不少创造发明的源头就在中国,这些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都有翔实的记载,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作是“绝对的金矿”。西部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渊薮,其地方文献中蕴藏了丰富的自然科学信息资源,包括各地自然面貌的知识记录和古代的辉煌科学成就以及近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这些资源有的以专著形式出现,有的则广泛地分布和蕴涵于大量的各种类型和不同载体的地方文献之中,如书刊文献、方志文献、档案文献、文物文献、少数民族文献、网络资源等。这些文献和信息,不仅详尽地记录了从古至今西部地区各族人民进行长期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丰富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而且客观地反映了西部地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在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如,据《白云鄂博矿区志人物传》记载,1927年,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者,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年仅28岁的丁道衡先生,随同瑞典著名地理学家斯文赫定等人赴中国大西北科学考察后写出的《绥远白云脑包铁矿报告》一文(见民国22年《地质汇报》第23号刊),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地质调查组赴白云鄂博矿区的考察中起到了重要的导示作用,如今的白云鄂博矿区已经成为占世界稀土储量90%的大型富矿,给地方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学术研究的终极目标在于“致用”,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地方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是西部大开发中振兴地方经济、再造秀美山川、促进社会发展值得凭借的重要信息源,对于以区域振兴、科技强省(区、市)为主要目标的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西部地区的振兴与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既有赖于引进国内外的高新科学技术,同时也有赖于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本土化的自然资源,实现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与生产力的转换。因此,努力拓展地方文献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领域,不断加大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整合揭示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力度,对于西部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75-文献资源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系统研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中涉及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准确把握西部地区自然科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促进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全面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针对西部地区与我国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和工作的历史现状,当前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应该是:

3.1总体目标

建立相对独立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地方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人们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关注,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和地方文献工作从侧重人文社会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并重的方向转化。

对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及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总结和评介,从加强地方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的目标出发,提出建议措施,为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服务。

构建面向用户的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知识技术体系,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从知识管理和集成角度推动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工作的深入发展,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3.2主要内容

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价值与功能研究。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科学内涵及其价值与功能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但业界目前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确切概念和具体内涵尚没有比较精确的表述,关于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独特价值与功能的研究亦未涉足。因此,应通过自然科学与地方文献概念和内涵的分析,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同时,根据自然科学和地方文献资源的自身特质,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对其在区域振兴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特殊价值、功能开展研究。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特点、类型、分布研究。西部地区地域广袤、民族众多,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各具特色,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名目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应围绕西部地区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从文献的记录手段和载体形态、编撰方法和出版特点、语种等不同角度,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方志馆、专业科研机构及其它文献收藏单位等不同层面对其特点、类型和分布状况进行深层次的解析和研究,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科学管理、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及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研究。西部地区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深度、广度非常不够,与其潜在的实际价值相比差距很大。应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调研,认真梳理,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基本状况,对前人特别是建国以来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历史性的分析、总结和评价,进而结合今天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趋势,从宏观和微观管理角度为国家和西部地区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决策性参考意见。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特色化建设研究。在当代信息环境下,加快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实现资源整合集成和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则是充分发挥地区自然科学资源优势的必要举措。应结合西部地区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针对各系统文献收藏机构特色化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集成和特色化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西部大开发中用户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需求特点研究。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知识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西部大开发中各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活动,是开展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研究的基本目的。用户的信息需求是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原动力,是影响构建其管理模式、运作机制和技术路线的重要因素。应针对西部大开发中用户对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实际需求,对用户的构成、用户的需求特征、需求规律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开展研究,以真正建立面向用户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检索报导体系。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的管理运作机制、方法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运作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是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在认真分析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应深入研究和探讨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业务运作机制的构建、挖掘搜集的主要途径、集成整合的技术方法、开发利用的主要手段等。

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加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及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有利于整合地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激活资源存量、带动资源增量,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应就如何构建西部地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如何形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自建数字资源为特色、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自然科学地方文献资源整合和集成为主线的基础平台和共建共享运行机制开展研究。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研究。少数民族文献是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52个民族生活在西部地区。在浩如烟海的少数民族文献中(包括汉文文献和民族文字文献),蕴藏着大量的自然科学文献资源,如天文历法、医药医学等,都是颇具特色的一笔重要宝贵财富和民族文化遗产。开展少数民族自然科学文献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现状、对策等问题研究,是西部地区自然科学地方文献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