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资源与环境科学精选(九篇)

资源与环境科学

第1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水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学习水资源的分布、形成、迁移和转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一个新兴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陆地水文阶段、水文及水资源利用阶段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阶段[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注重水环境问题的教学与研究。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可归纳为:水多、水少和水脏。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的水资源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导致我国水资源存在年内分配不均的问题,即夏秋季多、冬春季少的特点,大部分地区70%~80%的降雨集在3~4个月内,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时间上分配不均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许多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水质性缺水的问题。

    根据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和水污染的形势,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中加强环境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已取得基本的共识,但对于加强哪些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由于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不同,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目前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甚至部分学校还存在根据师资条件设置课程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探讨并逐步明确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中增加哪方面的环境类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备的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具备以下四方面的知识。

    (一)水质监测分析方面的知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污染现象日益凸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水质分析、水环境监测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每项水质指标的意义及其分析原理方法。水质指标大体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放射性指标。对于每一类指标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分析方法应有所了解,熟悉我国对水环境的分类和不同类型水体的适用范围。

    (二)水环境生态系统的知识

    水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生态系统有其基本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无机物质和能量。在水生态系统内生产者主要是水中的植物、浮游的藻类等自养型生物;消费者主要为各种底栖动物、浮游动物等;分解者为各种细菌等微生物;无机物质则包括氮、磷、硫、碳、氢和氧等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水是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物质,它是生物所需物质的载体,同时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水资源必须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认识,将水资源的演化过程与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相结合起来。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演替,其相应的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如在水体中随着各种植物的增加,水体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中动物、微生物的变化;由于人类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还会造成城市河段水体的水质恶化等。

    (三)水质模型方面的知识

    水质模型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描述参加水循环的水质组分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水质模型是研究水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模型模拟水质变化过程可以进一步认识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演变规律。水质模型可以为分:零维模型、一维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根据不同的水体选择相应的模型进行模拟,一维和二维模型在实际中采用得比较多。随着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具有分布式特征的水质模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水质模型的建立可分为:模型概化、模型性质研究、模型参数估计、模型的验证和模型应用等步骤。水质模型的计算通常需要求解高阶的动力方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可在学习水力学、数值法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相关课程。

    (四)水环境经济方面的知识

    随着水资源问题的越来越突出,流域内水资源争端也更加激烈。如何平衡好流域内水资源的利益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一般而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都位于一条流域的下游地区。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来支撑经济的发展。上游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而不能大力发展污染比较大的工业,这样便造成了流域内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何补偿上游地区为保护水资源而作出的牺牲,需要运用环境经济方面的知识。因此,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水环境经济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处理水争端时,能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三、加强实践,提高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学生运用环境科学知识的能力

    针对当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环境科学知识实践内容较少的现实,有必要在课程设计上增加相关内容,同时在实践环节中加强对环境科学知识的运用。

    (一)适当开设水环境监测实验内容

    根据水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在水环境化学课程或水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增加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实验。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水质分析中的常规指标的分析,如水中溶解氧(DO)、pH、COD、氮、磷、叶绿素等指标的分析。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在生产实习中增加水生态调查内容

    生产实习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次实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达到基本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为了提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运用环境科学知识的能力,可以在生产实习环节增加水生态调查方面的内容。如调查不同污染程度水体中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的变化,调查不同污染河段中浮游动、植物的变化,水体中叶绿素的变化等,进而认识水环境污染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配备高性能计算机,提高学生运用水质模型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水体中污染物的扩散、迁移和转化过程的模拟由零维和一维逐步发展到二维、三维;模型参数也由最初的DO、BOD参数发展到更多参数,如N、P、叶绿素等参数;模拟的对象由以前单纯模拟水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发展到大气—水体、水体—沉积物等介质中污染物的交换、扩散等过程。随着水质模型维数、参数的增加和界面过程的加入,水环境模型的计算量也成倍地增加。采用高性能计算机来求解水质模型是大势所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有针对性地开设水质模型的建立、求解的相关内容。如可以先让学生学习如何建立并求解较简单的零维水箱模型或一维BOD-DO模型,然后再逐步引入其他参数。水环境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还可以融合到地理信息系统(GIS),使模拟结果可视化。通过建立和求解水环境模型,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计算机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四)小流域调查时增加水污染调查内容,培养学生全流域管理理念

    小流域调查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比较重要的一次实习。目的在于综合运用所学的水文与水资源知识对一个流域进行分析研究,其涉及的内容较多。随着水环境问题的凸显,在小流域调查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水污染的调查,如流域内点源、非点源的调查,上、下游水污染的关系。运用环境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水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关系,如分析水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流域内水环境污染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及如何保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等。

第2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099-03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利用信息技术为资源环境科学服务是大势所趋[1~2]。资源环境信息学(informatic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就是面向资源环境领域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将计算智能应用于资源环境分析和评价,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使之走上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确化、高效化的道路[3~5]。近十年来,国内各高校资源环境和环境工程专业相继开设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课程,不断充实资源环境科学的教学体系,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6~8]。

资源环境信息方向人才是国家紧缺人才,探索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创新,对资源创建环境科学专业高效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向“知识―素质―能力”型教育模式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学校要为学生掌握扎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搭建坚实的平台,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国内“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资源环境”与“信息”融合度不够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资源与环境”问题,信息技术是方法和工具。但在现阶段,不少高校院系在师资和教材都不到位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开设资源信息学课程,造成信息技术和理论知识与资源环境问题脱节,与资源环境问题实例结合少,难以突出课程特色。如大部分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都开设了《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但实际教学大多采用的仍然是地信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教材,教学内容上沿用地信专业的教学思路,缺乏与环境问题的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且各校开设的资源信息学课程,多偏重传统资源学的教学思路,与信息学结合不够。

1.2 缺乏实践教学

资源环境信息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强,面向应用的学科。但在教学中,相关课程的教师,特别在国内非重点大学的资源环境专业,教师没有科研支撑,缺乏实践经验,加上教学素材不足,教学成了无源之水,只能照本宣科,极易脱离实际。如《环境遥感》课程,多由原非环境专业方向的教师承担,缺乏环境专业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这种情况下导致教学内容只能“遥感概论”为主,而没有结合环境学的案例进行讲解,不符合应用型课程的教学特点。如果由环境专业出身的老师授课,则会出现缺乏信息学知识,教学能力跟不上教学要求的情况。资源信息学的教学同样面临问题,基于测绘学、勘探学的传统专业如矿产资源信息学、海洋资源信息学等可由传统信息技术升级实现,过渡的难度较小,而如水资源信息学、生物资源信息学转型的难度很大,极易脱离实践而依赖理论。

1.3 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不足

环境信息技术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多。比如,要完整开发一个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制作出某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分布专题图,就必须使用到环境化学、环境监测、遥感及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知识。一味孤立地学习以上各类知识,不通过课程将上述内容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且无法通过实践锻炼,走向社会以后,面对一些实际工作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在现阶段的教学体系中,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资源环境信息教学尚难以将上述知识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再如在资源调查与评价中,政府各部门已普遍使用了GIS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统计分析。广大的资源科学专业毕业生,必须了解到一个GIS前期计划设计、数据采集,中期数据处理分析、调查,后期制图、结论评价等各阶段的基本过程,形成完整的思路,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胸怀全局,心中有数。

1.4 “资源信息”与“环境信息”未能有机融合

资源与环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以己为中心,只顾利用资源而忽视环境保护,将出现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等问题,从而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相辅相成,相生相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影响自然环境生态,而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也可能限制经济的发展。如果孤立地研究“资源”或“环境”,尤如盲人摸象,视野狭窄。资源与环境专业通常同属一院,公共基础课内容相通,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宏观视角。资源信息学和环境信息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一致的,研究工具大体相同,只是研究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但在现阶段,“资源信息学”与“环境信息学”各自的教学体系尚不成熟和完备,如何实现资源观点与环境观点的融合,引导资源学专业和环境学专业的学生辩证思维,进行宏观思考,尚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

2 “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建设不力的主要原因

2.1 对资源环境信息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内高校的资源环境科学或资源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一般依托学校专业背景和院系师资,会设置“资源(环境)生态、资源(环境)经济、资源(环境)评价”、等几个主要方向,而对于“资源(环境)信息”这个近十年才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学科方向,从上至下,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各界投入明显不足。

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资源(环境)信息学”在不少高校已成为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甚至是学位课程,资源(环境)信息方向已与其他传统领域一起构成资源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另外,已有大学开设了独立的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培养方案,培养资源环境信息学专业人才。同时有些高校成立了资源(环境)信息学院,并开设了硕士点。可以看出,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建设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联的。

在国内,由于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同时受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相关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强,课程建设投入少,这与信息技术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日益重要地位明显不相符,也不符合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来看,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信息学素养的人才,在缓解资源环境科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上有较大的潜力。

2.2 教学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国内高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对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认识尚不成熟,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对于此类课程的意义和培养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造成教学计划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无特色,教学内容前后重复矛盾,缺乏连续性和逻辑性,综合应用更是纸上谈兵。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研究几近空白,各级精品课程无人申报,长此以往,前景堪忧。资源环境信息学亟待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扶持,亟待高校院系加大投入,组织攻关。

2.3 师资力量不足和教材建设不力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缺乏,特别是对于大量省属普通本专科院校,教师们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内大学尚没有资源(环境)信息学本科专业,自然没有专业完全对口的教师。此方向课程的老师主要由具有“资源环境”或“信息”某一方向的老师通过自学或进修来担任,不但要花费大量精力,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甚至有些学校还存在相关课程无人愿意接手的尴尬状况。

另外,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教材建设不力,缺乏精品教材。《资源信息学》《资源信息系统》《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等近年也有多种教材和专著出版,但有的内容庞杂,理论性过强,有的与资源环境专业结合不紧密,缺乏案例,又无配套素材和数据,师生使用不便,导致这些教材的实际采用率有限,师生反响平平。

3 资源环境信息学教学创新思路探讨

3.1 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社会需求是大学培养学生的基本出发点。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突出专业优势,才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进行21世纪,计算机和网络全面普及,各行各业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到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处理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对于普通的资源环境科学和资源环境工程专业,需要让同学们了解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研究和管理能力, 为资源环境信息管理培养专业的信息服务人员。

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国内普通高校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专业可以先确定培养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设立教学目标并制定教学计划:(1)资源环境专业专题电子地图制作。学生根据所学相关技术,可以使用各类素材和GIS软件,完成多种资源和环境相关的专题图,如区域污染企业分布图、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图等;(2)面向实际应用,进行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处理分析,完成资源环境的评价管理等工作;(3)掌握GIS平台二次开发技术,在基础软件上完成资源环境科学各个应用领域的数据平台建设,包括软件分析与工具开发。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创新

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大学课程的建设经验并结合各校资源环境专业实际情况以及课程建设现状,对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系列课程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逻辑完整性构建,分析各相关课程知识结构,明确先导和后续课程,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建议整合《资源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数据库系统》《资源(环境)监测》《资源环境信息管理》等课程,建立完整而科学的课程体系与模式。完善“资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应用和综合集成,将前期课程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并通过全程项目跟踪实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在前期《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等课程的实验实习中,可以依据空间数据的样点分布要求进行采样点的设置,在采样的同时,利用手持GPS等工具记录坐标信息,可以为后期的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创造条件。前期课程得到的资源环境属性数据,可作为《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课程上机实验时的基础数据使用。通过以上连贯的实践学习,同学们可以较深刻地理解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属性数据的获取和导入方式、空间数据的获取及与属性数据的联接方式,最终得到该区域直观的资源环境指标专题图。这样的教学效果比完全使用二手数据资料更加符合实践教学规律,也没有重复增加教学成本,但要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和细致。

3.3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资源与环境科学院系可以适当政策倾斜,激励优秀教师进行教材的创编工作,并不拘一格,吸引跨专业老师合作,协调组织各级环保机构、资源环境信息研究院所、遥感研究所等力量,针对当前资源环境学科发展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供素材,引入最新科研成果,编写符合不同层次、不同程度需求的资源环境信息学系列教材。

资源环境信息学相关各门课程,均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实验实习工作。对于大部分资源环境遥感图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各普通高校难以直接采集或保证足够经费采购,只能依靠教材提供和网络搜索,远远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鉴于资源环境信息学的学科特点,教委或高校组织协调,建立适应教学要求、统一管理的网络共享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有利于解决资源环境信息教学资源缺乏和无序使用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4 资源环境信息学的教学实践与展望

湖北工程学院农学院自2002年开设《环境信息系统》至今,一贯重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从十年前的一个专业一个班一门课,发展到2013年本院及二级学院、本专科,4个专业10多个班5~6门课的教学规模,逐渐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路和课程体系。

学院将“资源环境信息学”方向确定为“环境科学”专业和“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各自主要培养方向之一,不断完善培养方案,改进课程体系。目前,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该教学方向已经形成了由三名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1人为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博士,1人为在读博士,均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和出国进修访学经历,有多年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团队教师多次参加省级、校级讲课竞赛并获奖。

该教学团队朝气蓬勃,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构建了较完备的资源环境信息学课程群,按照高中低三层次开展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第一层次,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学期开设《资源环境信息学概论》课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本领域基本知识、应用范围和研究方法。开设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使用地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地图数字化、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入和关联,简单的空间分析及遥感图像识别入门;第二层次,中高年级开设专业选修课,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导论》《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拓展专业理论知识,强调动手能力,进行较多的户外作业和机房实验。以上课程均打通资源和环境专业,整体教学方案一致,由任课老师根据专业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案例,既能保持资源环境专业内在统一,又能兼顾专业差别;第三层次,开设《资源环境综合信息》课程,面向实践应用,进行科研式教学,要求同学们组成小组,撰写项目计划,展开调查研究,将信息学方法全面运用到具体资源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去,并输出结果得到结论。该课程实现了与其他若干课程如《环境化学》《土壤学》《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对接。感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还可根据老师指导,将教学内容不断深入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对就业和考研大有裨益。

院系重视和支持资源环境信息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专项经费进行机房改造,仪器及软件资料采购。团队积极申报省市各级科研题目,就近开展科研工作,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团队注重搜集教学资源,关注最新教材和素材,使用最新的教学辅助软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经过统计,以资源环境信息为就业和考研方向的学生比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科研投入不断加大,此方向的研究生陆续毕业,他们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和综合能力,随着他们充实到高校教师队伍,会给学科发展带来强大动力。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需求日益加大,资源环境信息方向的课程将更加受到重视,教学体系将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将更为合理,实践性综合课程将更加突出,人才培养质量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孙九林.广泛开展资源信息科学研究和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1):11-16.

[2] 张荣群,严泰来.资源环境信息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其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0,43(1):11-14.

[3] 申广荣.资源环境信息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 孙九林.资源信息学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05,27(3):2-8.

[5] 孙鸿烈,封志明.资源科学研究的现在与未来[J].资源科学,1998,20(1):1-12.

[6] 汪云甲.资源信息学的内涵、发展、研究内容及其教学[J].测绘通报,2004(8):56-59.

第3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源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来源于环境系统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自成系统,同时又是军事医学系统、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两大系统环境是军事医学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此外,军事医学和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军事任务的需求牵引、科学技术的发展驱动和系统自身的演化运动是军事医学发展的三大动力,军事医学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环境、医学环境、其他科学技术环境等;信息资源的系统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等,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包括军事医学环境、信息科技环境、经济环境、信息资源环境。其中,军事医学环境为需求环境,信息科技环境为驱动环境,经济环境为支撑环境,信息资源环境为本体环境。

1 需求环境为军事医学环境

满足军事医学信息需求,支撑军事医学发展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目标,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外在牵引力和发展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随着军事医学任务的演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军事医学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需求环境。

军事医学的发展需求主要来源于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应满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的信息需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根据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需求,军事医学应加强战场急救医学、三防医学救援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海上后送平台和装备研究、加强信息化诊疗装备研制。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今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反恐怖战争卫勤保障成为军事医学的新任务,反核化生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重点,防生物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难点。军事医学应提供相应的医学保障,扩展军事医学研究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战伤救治研究向多领域扩展,提高应对多种环境危害和恶劣环境条件的救治能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就是要突出保障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迫切需要的信息资源。

2 驱动环境为信息科技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同时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信息科技环境包括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以及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两类。信息科技环境主要是通过输入科学理论、技术方法,提供操作平台和设施等,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支撑和促进力。

(1)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

科技发展是军事医学的发展推动力,决定了军事医学的科学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信息科技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军队战时卫勤中,卫勤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伤病员后送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战时卫勤的保障能力;信息化战争中,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武器等信息对抗武器所导致的人体生物效应是军事医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为军事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2000年,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指出,未来新一轮军事革命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支撑,以达到掌握战斗空间态势的目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要密切关注现实战时卫勤和未来军事革命相关的信息技术,搜集、组织、加工这部分信息资源,以支撑军事医学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为打赢未来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

(2)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存储及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演化进程。影响图书馆的信息科技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存储技术、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

信息存储和传播等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促使馆藏资源由纸本资源向电子资源的转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也经历了从纸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到纸本与电子资源并存、并逐步向电子资源为主的过渡,馆藏资源由实体资源向以商业数据库为代表的虚拟馆藏发展。资源检索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从最早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索引》到联机信息检索系统MEDLINE,再到网上免费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军事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经历了文摘、索引等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阶段、网络信息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促使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阶梯式进化发展,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除了对信息资源本身的优化,也包括对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资源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并配合信息服务的提升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种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支撑环境为经济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必须以资金作为基础,采购资金是维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赖以生存的条件。采购经费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实践所需的资金,是保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除了依赖于馆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资源采购经费等物质支撑条件,采购经费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

信息资源的采购经费数量可反映出特定时代或国家信息资源优化的水平。横向比较国内外的专业图书馆强馆,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其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基本与其采购经费投入成正比。2013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采购经费达3.7亿美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采购经费1.3亿元。201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采购经费为4600万元,且每年还有_5%的固定涨幅,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经费只有约1500万元。与国内外医学强馆采购经费上的巨大差距,成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最大掣肘,在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形式下,有限的资源采购经费使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需求更加强烈。

4 本体环境为信息资源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一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演化和发展必然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信息资源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影响体现在资源建设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文献共建共享实践、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的发展影响。

(1)信息资源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藏书建设”被首次提出,指的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建立、发展、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70年代,藏书的选择、剔旧等开始受到关注,书目控制论、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重大影响。藏书结构理论在70年代后期得到初步应用,指的是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收藏水平的馆藏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及其在馆藏的比例,包括藏书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复本结构等、藏书结构设计等。80年代,“藏书建设”发展成为“文献资源建设”,指的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任务与服务对象、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搜集、加工、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藏书体系的全过程,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学科化趋势,并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90年代至今,信息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网络迅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指的是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有机搜集、加工、组织的活动,数字资源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包括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基本也分为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

(2)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信息资源建设实践主要资源的搜集、检索、组织和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馆藏建设从传统的文献搜集、整理、编目、图书馆管理等向知识服务、信息管理领域拓展,数字环境下知识组织与揭示的方法、知识单元的自动标引与检索、数字资源的采集、保管与利用等得到迅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伴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元数据等研究的深入,网络信息检索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研制成功,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进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深层次信息信息处理与检索的高级发展阶段。

(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优化的重要内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基本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步发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既承担国家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任务,也是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主导机构。

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开始编制《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收录高等医药院校、医院、科研单位、中华医学会、军队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1998年,CALIS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建立了高等院校医学文献联合保障体系;2000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成立,负责收藏理、工、农、医各学科的信息资源,面向全国开展科技信息服务。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代表军队医学图书馆系统参与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与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进行联合采购与资源共享。军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成立,通过召开全军医学期刊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全军医学情报网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规则,开始实施军内医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1993年,《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出版发行;1998年,“全军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正式成立,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各军医大学图书馆负责全军外文期刊的协调订购以及联合目录的编制。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始于21世纪初,200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达成协议,《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数据库》并入《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2004年参与CALIS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4)信息资源建设的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子系统,因此信息资源建设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用户信息需求模式。数字环境下信息获取渠道与便利性不断提高,以网格、云计算、语义网、本体与关联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启了E-Science时代,用户不再将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首要来源,更习惯使用搜索引擎检索数字资源,希望图书馆能够整合各类异构的信息资源,通过关联、语义、逻辑推理与可视化手段辅助知识发现与科学研究,满足其问题结构及知识边界模糊、无法使用明确的检索式的信息需求。用户需求决定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而服务模式又决定资源建设模式。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同样面对用户信息需求的这种变化,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体系要从集中式向分布式、从平台化向工具化转变。

第4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水资源与环境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实验区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担了2012年陕西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陕教高〔2012〕36号)。在项目建设中,“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进一步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通识教育、按类教学、倡导探索”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并落实了以全面素质教育为主旨的“宽、合、分”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围绕“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针对水资源与环境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对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进行探索,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定位和改革思路

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都有鲜明的定位,根据自身具备的优势和社会需求等多项条件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长安大学“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将依托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整合相关教学院(部)资源,建立一个在教学理念、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和保障监控机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教学实验区,并力争打造成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等积累经验,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在全校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

我国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由于学科相对割裂、重技术轻管理、学生就业与学校教育脱节,在解决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并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对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型改革。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是集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水资源与环境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创新意识,注重重大应用性科研成果传播和实施,熟悉国际环境保护理念,且具有较强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的水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理念与原则

1.创新原则

秉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这一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水资源与环境方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积累经验,旨在于培养水资源与环境领域理论知识完整、知识结构全面、实际操作技能强的创新型人才。

2.特区原则

水资源与环境创新实验区允许突破现有仅限于水资源环境领域的制度框架与管理模式,实行多学科导师的培养模式,相应国家和区域的重大需求,组织和凝练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配套相应的特殊政策,确保实验区相对独立运作。

3.优势原则

明确水资源与环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水资源与环境学科与专业建设优势,依托主体学科,基于我校的已运行的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增强学生对水资源开发管理、环境经济技术等学科方面的学习,搭建跨专业、跨学科模拟体验式教学平台,建设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构建

1.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和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的基础。在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设立一支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形成激励竞争机制。通过建设,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具有创新能力和诚信人格品质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强素质教师队伍,并在创新实验区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示范作用。

2.教学运行与管理建设

在实验区建设期间,完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管理改革,自行研制高质量课件,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本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线,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建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经济”的互动环境。目前,仅局限于教科书的教育已不适应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利用并申请国家和区域的科研项目,建设高水平的实践基地,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并拓宽知识面,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使科研促进教学。

3.培养效果建设

基于“重基础、重创新、强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着力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着重于学生受益、社会评价及示范作用方面的培养。培养对水资源问题研究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各类竞赛为载体,紧密结合实际,鼓励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出版专著、获取专利等实践活动。培养符合目标定位要求,满足企业、行业需求为宗旨,增强毕业生实践能力。

四、结语

水资源与环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体现是引入实践创新这一教育理念,依据创新原则、特区原则和优势原则,以理论学习为基础,进行多学科交叉教育,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在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家华,马奇柯.我国会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教育理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32-33.

[2]段磊,王文科,杨胜科,杨红斌.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2010,(06):68-69.

第5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

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形势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态势,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培养合格的环境法治人才。考虑到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如何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课程改革,对其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及教学改革以符合新的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应成为未来该专业学科发展与教育过程中应着重思索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定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学科,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究其目的乃是人类为了应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升级的环境危机,弥合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态势而设计的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机制。但总体来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总是根植于时代变迁的历史土壤。

就国外而言,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这些问题引起了有关学科和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一方面,许多国家开始形成以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中心的环境法体系;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研究、讲授和从事环境法实务的专业环境法工作者队伍,他们成立环境法研究机构、创办环境法杂志、在大学开设环境法课程,纷纷出版、发表有关环境法的论文、教材和学术著作。同时,因各国亦承袭各自传统法学研究方式而分为不同环境法学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欧洲大陆法系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前苏联(俄罗斯)模式,但其模式的共性在于:在积极促进环境法学学科发展的同时,都努力使得环境法学教育与社会发展实践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

反观国内,随着政府、民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法律法规的大量出台,环境法学研究日渐拓宽、不断深入,环境法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是,中国环境法学历经20多年的进程,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积淀了丰富的经验,环境立法、环境教育与社会实践却存在着明显脱节的现象,因而也成为学界积极关注并加以改进的主要对象,主要反映在《论环境法学的形成和发展》(白水等,《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的发展》(颜士鹏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环境法学教育与生态文明法治化》(环境法学分会2011年会暨国际研讨会会议)等学术著作、会议中。因而,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法学教育体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国内外环境保护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法学知识综合素质,帮助有志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学生提高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并有助于国家生态文明理念的进一步落实与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而环境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定位与其改革策略应做进一步考量。

当前而言,建设生态文明已经融入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重要保障措施。党的十报告则进一步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理论上看,社会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促进,但依靠法律制度推进社会变革与进步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从现实来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也是一个涉及众多社会主体、关乎各种利益的重大问题,此类问题解决更需要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以将各种利益关系维系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显然,作为规范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准则,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之解决对策中法律制度的完善不可或缺。其中,产生于环境危机、以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立法目的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在协调自然资源本身多种利益的不同主体诉求、深化生态文明理念与建设实践方面将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民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普及性日益增强,很多的高校日益重视环境法学的教育。特别是在2007年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研究,正式确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成为法学学科16门核心课程之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则进一步巩固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法学核心课程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但是,从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我国环境法知识的普及、尤其是专业性的环境法学教育与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开展环境外交、处理环境事务、进行环境问题决策、开展国内环境保护实践等方面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环境法制意识薄弱,环境违法现象频现;环境法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模式不明确、教学内容及方式不具有针对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因此,在当前深化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的背景下,从事有关环境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高校、研究机构未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是对环境法专业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在帮助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制运行模式。

总之,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产生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最关键的环节是要实行制度创新的要求,未来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需契合生态文明理念及制度创新需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前沿性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进而将现实问题与前沿问题结合起来,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论研究、实际适用及辅操作提供多类型的专业人才。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培养改革策略

就改革的总体目标来看,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以生态文明建设对学科的现实需求为基础,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为依托,构建开放性、多元化的新型专业研究生教学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应用、创新的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应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前沿性、实践性、交叉性特点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相比较于其他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身具有突出的法学新兴边缘性学科特点,它不仅涉及国内法、国际法以及法理学、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和刑法等法学学科,而且还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伦理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同时,生态文明理念本身也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化理解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在反思、总结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着对人类、自然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律研究所产生的文明观。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建设一个不超过环境资源的可承载力范围、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推行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生态文明社会。现实中建设生态文明已经融入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重要保障措施。因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身产生与发展背景也是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现实基础,二者之间也具有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性。为此,在未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实践中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也就顺理成章。在环境与与资源保护法研究生课程设置及教学中,除了传输传统的法学基本理念之外,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伦理学等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及生态文明内涵也应涉及其中。

第6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56-02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在既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环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科学专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在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门类的相关知识。其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和法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科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环境学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核心,它着重于利用法学基本理论对其进行专业研究。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科学和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法律过程的内容规律,懂得环境资源与法律的关系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了解环境、资源和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保护法学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环境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环境资源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破坏环境资源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通过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了解环保,支持环保,推动环保事业发展。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革新

1.优化教学方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过去以讲述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法、任务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第一课堂,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过去单一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图、文、声的立体再现,并引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经典案例分析,使学生进入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贯彻、执行的角色中去。同时,选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让学生准备素材逐一进行讲解并进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编选配套的录像资料,其内容涉及国内外的污染事件、资源与人口、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新技术等,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2.更新课程内容。通过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力争以每年10%的课程内容更新为指标,结合最新教材将讲授内容涵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理论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主讲教师每学期授课都用自己重新整理、更新的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进行授课,充分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专业功能,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着重建设课程网络教学的网站,主要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材、国际上重要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教材及参考文献、习题与思考、课程考试等。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课堂听讲变为课下的主动学习,对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未能了解、学习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实现,此网络教学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同时增加了互动功能,对于学生在线提出的相关环境问题予以解答。

3.完善考核方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原为考试课,采取结课后由学校安排指定时间、地点的方式进行开卷考试,不设期中测试,最终总成绩以“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以及“不及格(60分以下)”五种等级显示。在原来经过2~3轮课程的教学后,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此种考核方式对学习本门课程的本科学生并不适合,其总体成绩中正态分布并不明显,其中得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偏高,“中”及以下等级学生人数偏少,可能与开卷的考试方式有关。且旧考核方式中各个等级的分数覆盖区间太广,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因此,通过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特色,在2011―2012年度提出新的课程考核方式:①变“优良中差”为百分制。②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即增加2~3次课程期中测试,测试成绩占最终总成绩的40%。③增加对学生出勤环节的考核,以被动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占最终总成绩的10%。④增加对课上互动环节的考核,在课程结束前争取做到每位学生被问到2~3次,以主动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成绩占最终总成绩的10%。⑤变“开卷考试”为“闭卷口试”或“闭卷面试”,即在课程全部讲授完毕后,仍然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在指定的地点对学生进行“面试”,学生采取抓阄的方式分别在“名词解释”、“辨析”和“案例分析”试题签中各抽取一定数量试题,在课程教师的面前当场回答,由教师打分并计入成绩,此项内容占最终总成绩的40%。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教学视频素材文件30余个,总时长15小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件一套,建立内有200余题的试题库一个,搭建起课程网站框架结构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形成了具有3名专任教师的授课梯队。以上条件的创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上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的总体满意度较好,课程测评连续两年成绩优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必须对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基本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式向全方位综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继续深入,将使学生获得更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龙,刘菲,金森,等.森林防火课程综合实习改革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7-58.

[2]曹翌.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39-40.

[3]黄慧,舒展,李宏罡.水污染控制技术综合实验的设计革新[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7-39.

[4]张洁,李燕,张雁秋,等.“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0(42):214-215.

[5]邵凤娈,姜巍,赵倩.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探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5-10.

第7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和谐会计;会计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07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1- 0012- 03

1 引 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科学发展观对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具有战略指导作用和深刻影响。《财会通讯》编辑部(2007)提出了建立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胡春晖、郑汝昌(2007)根据科学发展观,通过对竞争实质的分析提出人本会计学的概念,以哲学思想为基础,确立了人本会计学研究框架。王晓东、田利军、高建立(2009)认为,会计学在发展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会计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会计理论中存在与科学发展观内在一致的理论,本文对会计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进行探讨。

2 科学发展观要求建设和谐会计

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会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一经提出就成为会计理论研究和工作的一面伟大旗帜。和谐会计应该是理想和多元的会计,合作和宽容的会计,秩序和法治的会计,公平和诚信的会计,可持续发展的会计(张连起,2005)。和谐会计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需要和谐会计,要与时俱进建设和谐会计,和谐创新发展会计事业(于玉林,2006)。维护社会公平和协调利益关系需要和谐会计,经济方面平等的竞争机会,社会资源的平等利用权利、收入分配的平等都离不开会计的支撑,失去了公平与正义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以及矛盾的激化(许学科,2006)。和谐会计的价值取向就是会计的公正性,会计的公正性能逐步遏制和消灭社会不公正的现象(马元驹,2006)。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和谐会计之间存在内在的一致性。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为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理念、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指导。会计工作和理论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一定会是和谐会计。和谐会计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联结点在于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宗国恩,2007)。会计在发挥自身职能的时候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3 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明确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一部分研究在继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并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劳动者权益会计。劳动者权益会计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人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对企业的贡献高于其他任何物质资源,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可见,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需要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环境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为保护自然与环境,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赔偿责任越来越大。2013年1月9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近10天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是对环境会计的再次呼唤。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会计通过充分强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并赋以价值和价格,对其损耗予以补偿,从而使企业的责任向社会延伸,迫使企业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基本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信息。为相关主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可见,环境会计的内容和目标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会计研究。

5 坚持统筹兼顾,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戴维·F·林诺维斯,1968)。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的研究可归纳如下:

社会责任会计是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结果。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的内容。在微观领域中,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报告各公司组织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和对职工以及社区的影响。在宏观领域中,它的目的是衡量和披露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业绩。社会责任会计将社会责任同会计学有机结合,对企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加以计量和报告,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社会责任会计将企业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对企业创造的巨额财富与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权衡,使企业在追逐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可见,社会责任会计体现了“统筹兼顾”思想,统筹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统筹兼顾,需要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研究。

6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会计理论研究的关系如图1所示。

传统会计是指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的实务。由于它在西方国家沿用已久,所以称为传统会计。传统会计的特点表现在以历史成本对资产计价,强调收益的计量、成本归属和流转观念,所履行的主要是对投资者的会计责任,特别是资产的经营职责,即投资的结果。传统会计是会计发展的基础,会计的发展和创新源于传统会计基本职能在相关领域的拓展和深入应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会计不断创新,不仅仅要求会计提供与企业直接相关的会计信息,还要求提供与企业间接相关、与环境相关、与社会相关等多方面的会计信息与非会计信息。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则必须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的实践。由于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这些理论内容在我国执行乏力,严重制约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效果,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关的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主要参考文献

[1]《财会通讯》编辑部.科学发展观下的会计体系[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1).

[2]胡春晖,郑汝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本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2).

[3]王晓东,田利军,高建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现代会计学构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9(6).

[4]徐国君,胡春晖,孙玉甫.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第8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关键词]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知识组织

本体知识资源

知识服务

[分类号]G250

1 引言

在讨论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ubject Knowledge En-vironment,SKE)前,首先要对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为阐明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内涵,需要从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出发进行讨论。关于信息和知识的定义,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学者进行过探讨…,在论文[1]中,对知识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例如,英国学者德・朗特里从教育学角度强调知识是“个人经过生活经验和经过教育所获得的见闻与认识的总体”,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则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把知识定义为“根据已认识的事物所做的客观解释”等。

笔者认为,信息是接收或交流的讯息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存在和状态的显示。事物可以是直接存在的物质,也可以是主观存在的概念、思想等。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通过一定的介质表现出来。科技信息是关于科研过程中涉及的各种信息的总和,包括关于科研人员的信息、科研机构的信息等。关于知识,笔者认为,首先知识是行动的能力,知识是在某个情景下,具有极高价值的信息;第二,知识是连接和预测能力,信息用结构化的方法组织,在信息之间建立合适的链接,将有助于人们更快地吸收信息;第三,知识是具有情景、解释和意义的信息。通过对各类对象、情景的合适的元数据描述,使得信息更加有意义。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面向特定的专业领域,采用前沿的信息处理和知识组织技术,通过语义元数据和知识组织体系,去结构化组织、关联专业领域的科技信息,从而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知识化的信息服务。

2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所处的生态环境

分析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明确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定位、需求和目标,有利于与相关系统的集成和融合。

2.1 SKE与中国科学院科研环境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力量,拥有丰富的科研信息资源。中国科学院有108个研究所(中心),7个国家实验室,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0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大约有5000个左右的研究组;全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75万人,研究生3万名;2008年在研课题2.18万个,申请专利5千6百余件,科研成果近千项,形成了庞大的科研群体和科研产出队伍。同时,数字化的科研环境在每时每刻产生着大量的科学数据、科研中间过程文档、科学家博客、实验记录等综合科技信息资源,并且这些资源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如科学实验后产生科学数据,学术论文引用实验产生的科学数据。如何对这些即时发生的、海量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组织管理,揭示其内在关联,提供长期的保存与服务是图书情报机构面临的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模式将从小团队的、分散的、以课题为导向的研究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重大前沿科技领域进行整体部署的跨所、跨地域的综合交叉研究模式转变。不管是2006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重点建设的“1+10”创新基地,还是2009年中国科学院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都明确地预示,中国科学院科学研究模式将要或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种趋势下,充分支持大规模的跨所、跨地域的合作研究,支持综合交叉研究中各类知识资源的关联组织、即时、集成利用,支持科研过程中的信息交流的信息环境显得尤为迫切。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的科学研究正在融入世界科学研究体系之中。科学研究正在跨越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界限,在全球共同关心的能源、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共同开展研究。在这样的科学研究大背景下,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并掌握世界各国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需要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研究,需要了解更广泛的合作机会。从一个领域或研究方向出发,集成揭示该领域国际科学研究动向,揭示该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和成果,揭示该领域领衔科学家的研究动向,是支持中国科学院科学研究更加紧密融入世界科学研究体系的重要手段。

2.2 SKE与e-Research、VRE、VRC

e-Research指信息和计算技术应用到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技术对研究的所有阶段的支持,包括创造、协同研究、发现、分析、处理、、存储以及共享数据和信息。e-Research的典型技术包括虚拟研究环境、网格计算、可视化和文本与数据挖掘。

虚拟研究环境(Virtual Research Environment,VRE)是一套联机工具、系统和过程,用于促进、增强机构内或跨机构的研究。VRE的目的是提供研究者各种工具和服务,使得他们的研究工作尽可能地高效。VRE将协助研究者管理研究过程中逐渐增加的复杂任务,促进跨学科甚至是跨国界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VRE支持的研究过程包括:资源发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模拟、合作、交流、、研究管理和项目管理。通过采用共同的标准,VRE能与更广泛的数字环境连接,保证与其他关键系统的兼容。

虚拟研究社区(Virtual Research Community,VRC)是一组在地理上广泛分布的研究者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高效地共同工作。在一个社区里,研究者能够高效地合作、交流、共享资源、访问远程设备或计算机、产生结果,在这样一个合作社区中,似乎各种资源是存放在同一地点。VRC的合作团队可以具有开放性和参与性、封闭性或私有性,正式或非正式,结构化或非结构化。VRC也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改变这些状态。VRC将有专门工具识别潜在的合作者,与支撑人员交互,访问VRC通常通过研究者个人的虚拟研究环境。

SKE是支持研究者自助或合作的综合科技信息资源(也称知识资源)的动态、知识发现、知识交流和知识管理的虚拟社区,支持机构内、跨机构、跨地域的信息融汇集成和信息交流。可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一种VRC,同时它又是虚拟VRE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中逐渐累积的知识资源将支持虚拟研究环境中信息交流和科技信息的组织和知识发现。

2.3 SKE与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e-Research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综合科技信息资源与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相互关联与集成,共同支持用户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关联发现和获取。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将丰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扩大数字图书馆的外延。

2.4 SKE与Web2.0、Web3.0

应该说Web2.0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Web1.0时代的网络服务是专家建设的系统,用户只是受众。Web2.0时代,大众成为互联网的主角。有人把这个变化称为互联网社会体制的变化。Web2.0典型的服务有Blog、RSS、Wiki、SNS、P2P、网摘等。

Web3.0也即语义网,是现有Web的扩展。Web3.0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化、集成化、语义关联化。语义网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允许跨越不同应用程序、企业和团体的边界共享和重用数据,支持计算机和人的协同交互。

SKE建诗府采用Web2.0的王单余和方法Web3.0的技术,建立以用户为主导的SKE。用户是SKE环境的建设者和使用者,用户贡献大部分SKE环境中的内容。图书馆员隐居幕后,成为服务的支持者。

采用Web3.0技术,即采用以语义关联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知识组织技术、本体技术、知识关联、知识发现和知识推理技术、语义搜索技术、语义标注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通过采用语义网技术和相关的标准规范和协议,使SKE融入全球语义网环境中,支持更大范围的信息集成和智能的知识发现,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广泛、丰富的知识资源。

3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愿景和体系框架

3.1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愿景

目前国际上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同类的系统和服务正随着语义网技术的成熟而迅速发展起来。如支持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和交流的欧盟IST的OntoWeb、Knowledge Web Portal、SemiPort,支持研究机构信息和交流的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AIFB Por-tal、美国康奈尔大学的VIVO、哈佛大学的Hat-vardScience,支持领域知识集成的欧洲的SWED、美国劳工部的WOKE等。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愿景是面向科研一线,支持融入科研过程的用户自主灵活地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环境,支持知识资源和知识服务的动态聚合和智能发现,支持对领域知识资源的、交流、组织与利用。具体来说:①支持科研机构、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科研过程中快速灵活构建个性化知识环境,实现即时的知识、知识交流与知识管理;②支持集成融汇、信息采集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支持对领域知识资源的集成,支持图书馆专业人员和用户合作的领域知识资源的遴选、采集、集成组织和利用;③支持图书馆员面向重点研究领域、重大项目、重要研究团队提供实时的、个性化的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和增值的知识化服务;④支持科研用户按照其需求和使用偏好对知识资源的个性化组织,支持图书馆专业人员协助进行知识资源的描述、组织与管理;⑤支持基于一个或多个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集成的知识挖掘、知识发现、知识推理,支持知识资源的结构化、可视化呈现和关联导航。

3.2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由7个部分组成,其中Mash up、RSS、数字知识环境开放组织引擎、信息采集为相关的外部系统,在体系框架中用虚线框起。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2.1 知识库知识库是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核心。知识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①知识组织体系,包括了组织综合科技信息的科研本体、学科分类体系、叙词表、大众知识组织体系等知识组织工具,知识组织体系从多个角度对综合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结构化组织和关联;②语义元数据,语义元数据是根据知识组织体系模型,对科技信息(如人、机构等)进行描述后形成的元数据,也可以称作本体的实例元数据,所有的信息资源的语义元数据根据本体结构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元数据网络;③语义元数据所关联的全文文档,例如研究报告、数据表等。知识库中资源内容来源于通过应用层用户自主添加、信息自动采集和动态的融汇聚合。知识资源本体、等级分类体系和专业主题词通过数字知识环境开放组织引擎从开放知识组织体系中定制。

3.2.2 标签和子环境子环境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按用户个性化空间进行社区组织,实现社区内、社区间、社区与公共环境间的灵活的知识共享、知识内容的分级管理。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交流、知识浏览和知识管理的需求。标签用本体的方法组织,用来定义子环境的显示视图。

3.2.3 应用层应用层供用户和第三方系统访问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设计三种访问形式:基于本体的关联浏览,语义检索,语义可视化,三种访问方式的背后是语义相关度分析,知识推理规则和算法的支持。

应用层同时提供的基于本体的语义编辑模板,将使得用户的信息能够按本体进行结构化组织和存储。

应用层也提供开放API接口,供远程应用(软件)通过RDF爬行器访问知识库内容。融汇聚合允许用户通过外部的集成融汇系统、RSS聚合系统动态集成第三方系统内容。

3.2.4 数据集成利用成熟的信息采集系统对机构知识库、重点机构网站等第三方系统资源进行自动的采集、抽取和封装,通过数据集成将这些外部重要资源集成到SKE环境中,是快速增加SKE信息内容的有效途径。

4 院所协同的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建设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传统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必然选择,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在需求的全新的服务领域,具有极大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与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在于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一个融入用户科研过程的信息环境,是用户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因此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建设需要采取一种新的机制,需要建立院所协同的业务模式和机制。

所谓院所协同,指图书馆与研究所协同,用户与图书馆员协同,学科馆员与研究所图书馆员协同,资源建设人员与技术开发人员协同,学科馆员与资源建设人员协同。这种协同模式贯穿在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平台建设、知识资源内容建设、环境的部署和推广应用以及环境的日常运行管理等的整个过程中。

对科研人员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其科研过程中的“贴身”的信息工具,对所图书馆员和学科馆员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其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的窗口和通道,对资源建设和技术人员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其需要重点投入和打造的一个服务平台。

4.1 院所协同的环境平台建设

建立以技术人员和资源建设人员为主,用户、所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协同的平台开发机制。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平台建设包括平台底层的知识组织体系构建、平台的需求调研和平台业务模式构建、平台开发和测试以及试点应用等环节。平台开发流程和平台开发过程中各类角色的任务和作用,见图2。

4.2 院所协同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以资源建设人员为主,用户、所图书馆、学科馆员合作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和动态更新机制。资源建设人员负责知识组织体系结构框架和知识组织体系的发展、各类资源的描述规范建立。用户、所图书馆员

和学科馆员在知识环境应用和服务中,参与动态地调整更新知识组织体系,使知识组织体系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发展不断生长演化和发展。

4.3 院所协同的知识内容建设

建立以用户为主体、学科馆员和所图书馆员协同、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支持的内容建设机制。用户是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知识内容的生产者、者和使用者,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主体内容是用户在科研过程中生产和的。学科馆员和所图书馆员在为该领域用户服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领域重要的综合科技信息资源、学科情报研究报告等到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中,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学科馆员和所图书馆员进行用户服务的平台。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的方式,采集集成综合科技信息资源,丰富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知识内容。

4.4 院所协同的知识环境服务推广

建立以研究所图书馆和学科馆员为主、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应用推广、培训和服务机制。通过学科化服务,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在研究所实施应用,并在应用中吸取用户意见和需求,反馈给平台建设者,不断完善系统平台。

4.5 院所协同的知识环境运行管理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运行可采取分级分层管理、用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知识环境平台需要由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个性化子环境可分别由学科馆员、所图书馆员或者用户代表进行管理。

5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部署和应用的思考

从中国科学院科研特点分析,笔者认为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应该从高层部署,从底层展开应用。从高层部署就是按照研究领域进行部署。从底层展开应用是在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中建立研究组、研究项目、实验室、研究室的个性化子环境,实施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应用。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部署应结合中国科学院重点发展领域和学科布局,在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下,按照重大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计划地逐步开展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部署。作为试点应用,先期可以从信息科技、空间科技、能源科技、纳米、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科技、生物多样性、海洋科技、生态与资源环境等领域有选择地进行试点应用部署。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覆盖到中国科学院的所有研究领域。

第9篇: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根据我国在恢复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从现在起至二十一世纪中叶是我国的三步走的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总体经济目标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完成这个经济发展目标,有关部门要协调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而这种观念也是我国政府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精髓,关键是要协调和平衡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以牺牲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追求短期的发展结果,而是要从社会和自然的角度出发,寻求发展中的平衡和共生共荣。人类社会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种情况下人类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平衡的情况下,寻求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能源危机,我国也不例外,最突出的表现为我国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储备量已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化工和矿物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作为人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水资源,也呈现出短缺的趋势。此外,由此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表现为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质量下降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由于各种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总体国民经济的增长量的百分之八左右,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作为占我国工业生产比重较大的化石能源与矿产工业,其每年因资源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占我国经济产值的百分之十七,不难看出,解决了环境和能源问题,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和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由此可见,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我们要想搞好经济建设,就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寻求更加科学可行的经济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并且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来有效维护经济发展的成果,使我国经济发展走入更加理想的轨道,更快的实现我国的三期发展目标,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跻身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

    2.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的现状

    我国有关专家和学者在资源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基于我国自身的环境资源的特点和形势,全国的资源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阐述:

    2.1研究队伍的专业性和丰富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经验丰富的研究队伍和教学队伍。这其中不仅包括各大高校的专业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还包括各种中青年骨干,可谓是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创新型人才。此外,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也相对完善和丰富,不仅包括包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地理、水文等专业知识,还包括、生态、空间、大气、海洋和环境科新工程等新兴学科。就我国目前的院校设置情况来看,在这些从事资源和和环境研究的单位中,已经有二十八所院校开设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其中有资格和能力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的学校也突破了十五所,这无不显示着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发展状况正朝着更规范和系统的方向前进。

    2.2我国具有许多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喻为资源大国,并且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面积的特殊性,使得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的跨度较大,也造就了我国的独特资源结构,使得我国的各种资源和能源在世界整体自然环境中起着较大的影响和作用。最常见的如对全球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的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地区;面积广大的内陆干旱荒漠;活跃的大陆内部地震;绵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及其典型的边缘海盆;濒太平洋成矿带;时代较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独特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及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到干旱区等多样的生态系统;等等。

    2.3研究工作有着雄厚的区域观测能力与调查工作基础的依托

    我国从事资源和环境方面专门管理部门众多,象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环保总局、测绘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科院和高等院校,这些部门和单位有着长期、雄厚的观测与调查能力和工作基础,这对作为应用基础性的资源与环境科学不仅提供了获取数据的保证,也成为发展这一科学的重要力量。尽管我国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年轻、高层次的综合型学术带头人亟待增加;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

    3.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跨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其研究方式和研究重点都在发生重大的改变。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认为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种表现:

    3.1整体观、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得到加强

    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在跨越以往各类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开始把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不仅研究其自然属性,而且加强对其社会属性的研究;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特别是重视选择典型区域进行深入连续地观测,揭示人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政治化等过程对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并在高精度观测数据基础上,引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建立动力学模型,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改善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3.2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专项计划的组织方式成为主流

    以往对单一资源或环境问题的单一机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被针对单一或综合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联合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跨学科、多部门研究方式所替代;并且无论在国际科学界还是在各国国家研究组织中,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往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来完成。

    3.3研究的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与分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