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1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资源会计,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跨入21世纪的“十五”期间,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仍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中国将从大规模生态赤字时代转向大规模生态建设时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经济资源和其他资源两大类,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资源主要是指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而传统会计的资源范围以资本资源为主,对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探讨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前,在中国以至全球正在全面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应当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方面有所作为,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全貌从会计的角度加以反映和审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有用的决策工具。现代会计的新分支―资源会计,随时代的召唤应运而生。本文将就建立资源会计核算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促进其发展。科技论文。

一资源会计及其现实意义

所谓“资源会计”,就是从会计的角度全面研究资源经济循环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循环各阶段的投入产出关系,全面核算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工整理出能够满足决策需要的资源会计信息。它从会计的角度系统地专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核心之一的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运用、储存、保护和再生各个阶段的经济效益核算问题,同时又以整个生态循环的视角来考察研究资源经济循环,并运用会计的一些专门方法对信息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从而有利于提高我国生态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资源会计的研究对发展中的中国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他将成为21世纪会计科学领域里发展和研究的一个新的视点。

二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

资源会计主要研究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环境中的消耗与补偿问题,并以资源的良性循环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因此,它的理论基础除了一般会计学理论之外,还与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具有一定的联系,各学科的某些观点也对资源会计学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着重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与生态环境资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揭示可持续发展经济现象中所体现的普遍的、必然的和具有内在联系的客观规律性,探索使现代经济成为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的经济和它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的规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以及对资源生态循环规律的揭示,可以对我们研究资源会计的内部要素结构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资源经济学着重研究如何经济、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各种资源。在资源经济学研究内容中所涉及到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资源保护的逻辑,自然资源和国家,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政策,自然环境的保护,污染排放控制等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及其有关资源的开采、定价和租赁等问题的理论构成了资源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中各个具体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侧重从人、资源和环境的整体作用上,探讨人类物质生产所依赖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多元关系。在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调控、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等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对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环境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即研究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政策,经济学中有关环境治理,保护资源及其经济效益测定的方法体系,可以作为资源会计有关资源耗费和资源成本等问题研究时的重要参考。科技论文。

发展经济学专门探讨一个国家的经济如何从落后形态发展到现代化形态的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战略和政策,它注重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性,尤为注重研究不同国家的资源条件、发展阶段和国民收入的高低等问题,在探讨欠发达国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投资标准才有资源的最优分配时,着重强调应当根据不同的目标函数和发展阶段来选优。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上,它所涉及的资源分配、用于发展的国内资源、资源的部门分配、外国资源与经济发展、资本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等问题及其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资源会计的对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资源会计的研究范围及方位

资源会计作为会计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一般会计的共性,同时,因其反映和监督对象的特殊性,也有其自身的个性。资源会计属于一种区域性会计,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已经把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方法纳入国民核算体系的研究优先项目计划,明确提出要“建立综合的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并要求该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一个自然资源的卫星账户系统”。按照我国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要求,资源会计主要是“研究完善不同层次(国家、省、县)自然资源核算指标的体系及定价核算方法”。长期以来,资源会计被划作为区域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在核算方式上也是以实物量核算为主,因而,他还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会计。目前在研究范围的界定上暂时可限定在与自然资源有关的会计问题,研究的立足点既可就某一类别资源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也可就某一实体资源会计问题进行研究。

四资源会计的方法基础

由于资源会计对象的复杂性和资源会计目标要求上的特殊性,资源会计的基本方法就应当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可由资源会计核算方法、资源会计管理方法、资源价值计量方法与资源循环效益考核方法四个部分所构成。资源会计核算方法是资源会计的基础方法,它主要涉及到通过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对各种资源的存量和变量进行核算,在形式上有价值核算和实物核算,主要采用价值核算。由于资源会计从本质上讲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因此,其具体方式就不可避免地要沿用财务会计在核算上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会计科目的设计、会计账户的设置、成本费用的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资源会计管理方法主要涉及到采用一定的方式对资源经济循环过程和结果进行必要的控制等,在形式上表现为对资源经济循环各个阶段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记录、计算、分析、控制、检查、考核和反馈等各项具体工作。资源价值计量方法是资源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主要有资源价值评估法、交换价格分析法和统计信息分析法等。资源循环效益考核方法是专门用来对资源循环过程和结果所预定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它应当包括资源生态循环效益考核的方法和资源经济循环效益考核的方法两个部分,其主要方式是设计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界定考核指标的基本构成因素,确定各因素数据资料的有效来源和确定组织考核的时间间隔等。基于以上认识,资源会计方法的形成基础主要有:

1.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的基础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已经成形的会计方法的全面运用,如设置账户、复式记账等,二是部分会计方法的选用,如成本计算方法、折旧的计算方法、费用的摊提方法和税收会计方法等,三是对部分会计方法的改造,譬如会计报表的方法就应当在财务会计报表基本种类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资源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造,根据资源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增设必要项目。

2.相关会计学。相关会计学对资源会计产生的影响主要范围是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和经济效益会计等,影响的主要方式有:一是相关会计方法的引入与借鉴,譬如社会责任会计中的计量方法等,二是相关会计方法内容的改造与创新,如环境会计中的环境负债的理论与方法等。

3.统计学。从会计与统计的发展历史上看,统计方法与会计方法存在着天然的交叉使用的问题。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曾经指出:会计从数学属性方面而言,它与统计学是相同的。资源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信息,以有助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高。这种与通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目的基本一致的特点,就必然会使其方法体系与统计方法存在多方面的联系。科技论文。

第2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现状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一国或一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区的能源及其它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维持供养的人口数量”[1] 。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而同时资源、环境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刚性约束条件。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必须把经济发展的代价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现状

PRS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在此将其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来理清资源环境的现状[2]。“压力”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与消耗,近些年来资源消耗强度的增大使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降低,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产生许多矛盾与挑战。“状态”指不尽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不合理开发的存在都使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响应”指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研究并针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建议、相关部门重视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通过PRS模型,我们了解到资源环境问题形势严峻,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也势必走向成熟。

我国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承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土地、水、矿产、人口及旅游等单因素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与成熟,与此同时及发现由于承载力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其因子的多样性以及其量化难度大,大多数仍停留在单因素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且可以适用于全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生态足迹法、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这里简单介绍生态足迹法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生态足迹的概念是William Rees 教授在1992年提出的,并与其学生在1996年提出了计算方法[3]。

生态足迹的含义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以至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能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比如说一个人的水资源消耗量可以转化为产生这些水的水域面积,废水排放的衍生废物总量可以转换成吸纳这些废物所需要的农田、森林的面积。延伸开来可以理解成为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值越小时,表明人类对资源环境施加的压力在本地区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反之超过这个承载度会对资源环境的有序结构造成破坏,生态环境将会丧失其自我恢复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也将会是十分危险的。

通过生态足迹法人们可以知道人类对于生态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消耗强度,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可以通过生态足迹法分析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系列行为是否处于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而调整我们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利用生态足迹法来测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仍具有一些缺陷,生态足迹法因子的取值年限不同,产生的值也会不同,测量结果与各地区比较也会产生误差,并且生态足迹法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法,人们不能通过它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学者也在致力于完善生态足迹法,我们期待更加完善的生态足迹法来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评价方法。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展望

(1)由单一走向综合。当前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多是从土地、水、矿产和旅游等单要素角度出发,缺乏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只有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因素融合,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才能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2)面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区域性的开发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单一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4]。研究并掌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产业与人口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定量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面临因子多且复杂的问题,且各个因子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只有利用计算机、地理遥感等技术,对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区别对待才能得出合理的定量化的结果,进而得出一致的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持续开发,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十分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重点还是应该由每一个公民把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落实到实处,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践行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同样期待着一片蓝天、广袤的草原、新鲜的空气。

参考文献

[1]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 .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2] 陈甲球.PRS模型在资源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石材,2006(07).

[3] 蒋玲燕,闻岳等.生态足迹法及其在国内的应用[J] .四川环境,2008(04).

第3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会计概述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集“低碳”和“经济”于一体,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环境变化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崭新的模式。低碳经济更加注重用较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来实现更高更有效的经济发展,进而应用先进的技术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低碳,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碳基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经济要求人类在实现能源利用转型的同时最大化地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兼顾了发展和产出以及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绿色会计

 

绿色会计是把资源和环境因素加入会计核算中,依据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计量和分析企业在追求利润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损失以及对保护资源和环境后获得的收益,促使企业经营者在进行企业。经营决策时,把资源和环境因素作为经济因素考虑进企业的成本与效益之中。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绿色会计的目标是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企业不能片面的为了高效高利而忽略了对我们共同家园的保护,而是要达到利润增长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在环境保护中获得更高效更绿色的利润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对资源最大利用和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地球生态的主要主体,那么企业就应将作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将企业对污染和利用资源控制在环境保护的指标以内。政府作为环境监督的管理部门,应该确保已经污染环境和已经利用的资源在规定的指标以内。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

 

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绿色会计考虑了资源和环境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强调了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应该把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作为成本和把对自然环境保护后企业的获得作为收益进行会计核算。它的核算对象主要有自然资源价值、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和治理支出以及改善自然环境带来的收益四个方面。

 

绿色会计记录除了“生产成本”、“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等基本的账户,绿色会计还应在资产类设置:“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物资源”“人力资源”“资源折旧”等;在负债类设置:“应付环保费用”、“应付环保税金”等;在成本费用类下设置:“环境治理费”、“资源损耗成本”等:在损益类下设置:“环境收益”、“环境利润”等。取得绿色资源的时候借记“绿色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在支付有关绿色费用时应借记“管理费用、经营费用、产品销售费用”等,贷记“应付环保费、应付环保税”等;在支付绿色成本时借记“生产成本-直接污染、原材料”,贷记“应付环保费-排污费”;在进行绿色损益计算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三、绿色会计实行的必要性

 

(一)我国当前的环境现状要求实行绿色会计

 

我国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一直都比较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许多有关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也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依然是很严重的。2015年雾霾一词以一种备受热捧的姿势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二氧化碳不断地排放在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空气质量令人堪忧。水质量也很有问题,各个城市的河流,只要一不留神,水面上就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被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污染得不敢靠近,臭气熏天。森林资源每天都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牺牲着,野生动物种类越来越少,臭氧层越来越薄,辐射越来越强。由此可见,我国加快绿色会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必然造成过度开发消耗资源;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三)绿色会计的施行有利于“绿色GDP”的计算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去除资源和环境损失后所创造的全国经济总值。它代表的是真实的经济增长量数值,占GDP的比重大点,表明国民经济发展的健康程度就好一点。但中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建立在对地球无情的破坏的基础上的。绿色会计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纳入国民财富计算中,反映了国民财富绿色增加的情况,这是绿色会计的目标所在。

 

(四)绿色会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经济增长是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相反的经济的发展也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除了依靠新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出、法律方面的支援、政府部门的支持,还要依靠企业在管理方式和程序等方面的改革。过去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并不会考虑资源和环境成本,但是绿色会计将这些因素纳入企业的利润核算,是企业在考虑利润之前不得不考虑这些成本,这样就可以促进企业重视环保问题,利于地球美好家园的保护。

 

四、低碳时代下企业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环境的关注度是远远不够的,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非常重视环保的国家,关于环保方面,新加坡出台了许多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且法律法规落实很到位,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的惩罚力度是很大的,新加坡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很强,细致到对垃圾的分类要求都是很高的。就我国目前来看,社会普遍的环保意识薄弱,给企业以投机的机会。

 

(二)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不足

 

我国对绿色会计的接触虽然不及国外早,但在早期时候一些财税专家就开始对绿色会计进行研究。此后我国在绿色会计的研究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研究大多数只停留在绿色会计某一理论上的研究,研究内容不完整,没有体系感。在研究方法上,属于规范性研究文章较多,实证性研究文章较少,理论与实践还不能有效的结合,有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不能有效的解决现实实际问题。

 

(三)绿色会计相关制度建立不完善

 

自1979年我国颁布《环保法》(试行)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许多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条款等。但是到现在为止绿色会计的发展依然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那么,这就表示用绿色会计对企业涉及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只是一种道义上的要求,企业积极性不高,因此大多数企业不会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增加投入,即使增加了投入,企业也不会在信息披露上做到全面和真实,从而低估环境负债。同时,我国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除了没有相关法律不全的问题外,还存在着执法不严使原本有效的法律变的无力。

 

(四)缺乏相关人才

 

绿色会计涉及的知识领域包括环境学、资源学、生态学和会计学。所以绿色会计的发展需要不仅要懂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还要对环保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现在的各企业的财务人员现状来看,这些财务人员的知识构成是非常有限的,绿色会计专业人才是相当稀缺的,这就导致绿色会计的研究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而且发展进步缓慢。企业对绿色会计不重视,而且加之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本较高,所以企业中对相关员工关于这方面的培训相对较少,这也是阻碍绿色会计发展的一个直接原因。

 

五、对加快绿色会计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企业领导者、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绿色会计素质

 

绿色会计作为一门新起的学科,至今对其的重视度是不够的。 要加强企业领导、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环保意识,引起他们对环境会计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够充分认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实施环境会计,进而逐步主动、自愿地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企业应该改变“成本”观念,加大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把对员工的培训看作是一种投资。

 

(二)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绿色会计研究成果,指导中国环境会计实践

 

加强和先进地区的学术沟通,借鉴西方先进绿色会计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加以创新和发展。进行绿色会计研究是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对它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规范性阶段,要解决现实问题才行,多把理论研究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与现实状况相结合,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绿色会计也是如此。我国政府应该支持绿色会计的发展,支持会计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对它的研究进行资金、人才、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在保护资源与环境方面已经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法律体系。所以要加快绿色会计的发展,就必须加快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研究,尽快的把关法规条款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统。由于这个领域也属于会计学,所以应该在《会计法》中也要有法律条款明文规定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环境法中增加有关绿色会计方面的条例,同时还必须做到执法必严,实施奖惩相结合的策略,对于真实及时公布环境信息、保护环境的企业,政府给与税收优惠政策,环保部门应该加大对环境破坏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其应牺牲环境而得到的收益远远低于破坏环境而受到的处罚,从根本上消除企业的“冒险”动机。

 

(四)完善绿色会计相关制度

 

1.修订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将涉及资源和环境的内容进行会计核算,并且在会计报表中反应出来,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考虑资源和环境因素。

 

2.规范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便于会计人员迅速掌握和实际操作。

 

3.对会计信息的审查也要从内部,外部两个范围来进行,由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和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全面的审查机制,对绿色会计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和控制,保证绿色会计信息的合理合法真实性。

 

4.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首先完善企业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完善企业内控制度,防止企业经营者以权谋私,操纵企业有关的涉及经济信息;完善资源计价的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4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环境;内生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EKC)

一、纳入环境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考虑环境因素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代表人物的主要代表有:Dsgupta 和Heal(1974,1979)、Solow(1974)、stiglitz (1974)、Baumol(1986)、Chichilnisky(1995)、England(2000)、William A.Brok和M. Scott Taylor(2004)等。他们的观点主要是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的最优开采、利用路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对未来的比较乐观的结论。如Dsgupta和Heal 将使用CES生产函数,不可再生资源以原材料的形式进入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研究还表明:如果劳动、资本及可再生资源等能够再生的生产要素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弹性小于1,即使存在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产出的总量也会存在上限,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是不可能持续增长的。如果替代弹性大于1,则不可再生资源提供的原材料就不是生产的必要投入,这时可产生可持续增长。Stiglitz 的模型考虑了人口增长因素,假设技术进步率为不变及资源边际产量也为常数,则当资本和资源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只要技术进步率与资源边际产量的比值较大的条件下,即使人口增长,经济也能保持不变的增长率。并且说明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可以被技术进步所抵消,只要保持足够快的技术进步速度,自然资源将不会制约人类的经济增长。Baumol得出结论:自然资源的物质存量是有限的,将随人类经济的增长逐渐减少,但技术进步将提高这些资源的经济贡献,因此,自然资源的经济存量将不断增长,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仍然是可行的。Chichilnisky(1995)年借助于包含自然资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推导出了的“绿色黄金法则”,认为经济路径保持可持续增长的条件是自然资本和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自然资本的边际更新率,而影响边际替代率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还有许多经济学家有同样的认识。

2.考虑环境因素的内生增长模型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因以Romer (1986,1990)、Lucas(1988)等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出现。Bovenberg 和Smulders 等在Romer(1986)模型基础上将环境引入生产函数的研究,而Hung、Chang 和Blackburn 等基于Romer(1990)的模型来研究环境与经济间可协调发展条件。Gradus 和Smulders以及Stokey等则通过扩展的“AK”模型来研究环境污染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问题。而Aghio和Howitt 等将环境污染和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引入新熊彼特模型中来分析环境与经济可协调发展的条件问题。这些研究都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经济学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解释经济与环境可协调发展条件的问题,其主要代表William A. Brock和M. Scott Taylor(2003,2004)。他们是基于由Grossman和Krueger(1993)提出并由Copeland和Taylor(1994)所定义的经济增长对环境的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提出经济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模型,分别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相应的模型。

国内学者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理论研究晚于国外,基本上还处于跟踪国外研究阶段。从文献来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多个方面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定性的研究;二是考虑环境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其中包括新古典增长和内生增长两类模型。如:辜胜阻和魏珊(2000)、李善同等人(2001)、李崇阳(2002)、陈祖海(2004,2006)、何一农和胡适耕(2004)、岳利萍等人(2006)、彭水军等(2006)等。

二、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述评

1.实证研究

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库兹涅茨曲线(EKC)展开的。EKC假说最早是由Grossman和Krueger (1991)提出的,他们在对66 个国家14 种空气和水污染指数12 年的变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多数污染指数与人均GDP间呈现倒“U”型关系。继Grossman和Krueger 之后,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在大多数环境质量指标与人均收入之间的确存在一个倒“U”型的关系。如Shafik和Bandyopadhyay(1992)、Shafik(1994)、Selden和Song(1994)、Friedl和Getzner(2002)。他们几位的研究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许多污染指标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被称为倒U曲线。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假设的主要内容: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会出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即在国民收入低水平下随着经济发展,污染水平也相应提高,环境质量恶化;在国民收入高水平下,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水平下降,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从接下来的十多年研究文献来看,环境与经济增长/发展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证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演进是否存在EKC假设;二是对EKC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或政策解释。

国内方面,吴玉萍、董锁成(2002)使用12个质量指标研究了北京市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间的关系,发现存在明显的 EKC特征,认为北京施行了比较有效的环境政策。沈满洪(2002)等用浙江的数据得出各类污染指标的N 形曲线。彭水军、包群(2006)利用中国的时序数据研究了经济增长和六类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简化型模型,认为倒“U”型EKC曲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染指标及估计方法的选取。李达、王春晓(2007)通过综合简化型模型,研究了三种大气污染物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不存在倒“U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计量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EKC 实质是收入增长(y)对环境质量或资源消耗(E)的影响,即E 是y的函数。各个研究者从不同的假设条件出发,考虑不同的主导因子,设计出种类繁多的方程形式,方程形式有一般线性和线性对数形式两种,最简单常见的方程形式是收入与资源环境关系的二次方程,有的为了突出曲线特征形状而使用收入取对数后的二次方程,得到明显的倒“U ”形曲线。三次方程(如Madhusudan 等)显示为N 形曲线,说明现实中存在很多波动效应。Stern(1996)认为,EKC计量技术无外乎三种: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混合影响(FE)、随机影响(RE)。另外还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单位根分析、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动态分析、面板数据分析以及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总体看来,近几年在计量方法上并没有很大的进步,计量研究方法和模型的简单化对EKC研究是一大限制。

3.理论解释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EKC 现象的理论解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人们就经济结构、规模、科技水平、国际贸易、机制和规制及政策等方面展开。

经济结构及规模的解释:Grossman 和Krueger(1991)认为,经济增长就是通过规模、技术和结构效应影响环境质量。规模效应是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将会导致污染排放的增加而使环境质量的下降;技术效应就是通过技术作用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如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及提高污染减排,技术促使污染排放减少而提高环境质量,同样Selden、Song、M arkus、M agnus也得出相同的结果;而结构效应就是污染密集型的工业转向轻污染工业的变化使环境质量改善,通过这三种效应所占比重的变化,环境质量随着变化。特别是技术的变化一方面能使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污染减排,环境质量提高。Panayotou、Lopez、Jean、David、Markus、Antonio 等也从经济结构的改变解释EKC 现象。贸易方面的解释:Lopez、Copeland、Taylor、Suri、Roldan等从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研究EKC。污染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从高收入国家转移到低收入国家,使发达国家环境质量好转而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破坏更进一步破坏。市场机制解释:Copeland和Taylor (1995)、Agras 和hapman(1999)、Rock(1996)、Liddle (2001)等认为,价格机制就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价格使得经济活动能自动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市场参与者作用就是通过市场参与者环境意识增强,使得经济活动减排,提高环境质量。规制理论解释:主要有Panayotou(1999)、Chichilinsky (1994)、Hettige 等(1995)、Pargal 和Wheeler(1996)等。包括正式规制、非正式规制以及产权,一方面是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环境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对自然资源或能源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环境质量会因这些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三、启示

中国正面临着全面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但依然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增长路线和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以及“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此问题的关注。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经济与环境关系,是客观认识环境要素、系统总结发展实践的结果,是人类深刻反思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作出的必然选择。从理论上的探讨主要涉及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而中国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前沿还在跟踪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

从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来看,中国EKC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因为中国处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不具备完整的经济发展方面的时间系列数据;但是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促使国内学者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并且在实证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由于EKC的提出是没有理论基础的,除了进行大量实证研究外,还必须广泛探讨EKC在理论上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严格的证明。在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可以借鉴其他学科成熟的理论,如系统论、热力学理论等。

在政策的建议方面主要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今后一个时期,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必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互利耦合,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Grossman G. M. and Krueger A. B. 1991,“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BER, working

paper.

第5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资源环境;脱钩;对比

1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却被严重的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关键是解决如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脱钩”理念被引入到资源环境领域并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成为评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工具。目前研究采用“脱钩”的理念较多的是对国家层面或省市层面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1、2]、碳排放等的理论研究,但是并没有学者对这些“脱钩”方法进行总结性的研究,本文将对各脱钩评价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为相关学者开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

2“脱钩”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由于知识背景等的不同,不同学者对“脱钩”的理解有所差异,建立的“脱钩”评价方法也不甚相同,通过对脱钩评价方法相关成果进行概括、梳理和总结,根据评价模式的不同,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五类。

2.1基于倒U型曲线的脱钩分析方法

该方法最早是由库兹涅茨在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时提出,是通过建立两者的曲线,观察其形状或走势,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因为结论为两者的曲线呈倒U型,所以又称作“倒U型”曲线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评价经济或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在环境保护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故也称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法。社会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恶化,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质量随经济的发展反而改善,即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呈“倒U型”发展。该方法采用曲线的评价模式,直观易懂,计算简便,但是只能由图形初步观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变化关系,要深入了解两者的关系还需要辅助其他方法。

2.2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和王崇梅[4]分别提出了脱钩因子分析方法和的脱钩指数分析方法,由于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以物质消耗强度为评价基准,故为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1)OECD脱钩分析方法。OECD组织[3]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框架(DPSIR)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关系的脱钩指数和脱钩因子。当脱钩因子属于(-∞,0)区间,则处于未脱钩状态,当脱钩因子属于[0,1]区间,则处于脱钩状态。OECD还将脱钩进一步分为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若经济驱动力变量增长率为正,环境压力变量增长率为负或零则为绝对脱钩,若经济驱动力变量增长率和环境压力变量均为正,但经济驱动力变量的增长率大于环境压力变量增长率的增长幅度则为相对脱钩。(2)脱钩指数(DI)。脱钩指数(DI)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资源消耗量变化的速度或某种污染物(如SO2)排放量变化的速度与经济规模变化的速度的比值[4]。DI若在(0,1]区间内,则为脱钩状态,若在(1,+∞]区间,则为未脱钩状态。(3)OECD脱钩指数与DI脱钩指数比较。OECD组织脱钩因子和DI脱钩指数的脱钩状态图非常相似,以(0,1)区间为中心相互对称。两种方法的不同只是在于OECD用1减去了脱钩指数,提出了脱钩因子对脱钩程度进行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两者的脱钩状态图以(0,1)区间为中心相互对称。故将两种脱钩方法都归结为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基于物质消耗强度的脱钩分析方法计算简便,容易理解,所需数据量较少,但对脱钩程度的划分过于简单,只分为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三类。

2.3基于物质消耗总量的脱钩分析方法

vehmas等[5]根据环境压力的变化量(ES)、经济增长的变化量(GDP)和单位经济GDP环境压力的变化量((ES/GDP))的符号判定脱钩类型及脱钩程度。由于这种方法是基于指标总量的变化量进行评价的,故为基于物质消耗总量的分析方法。Vehmas等对脱钩程度做了详细的划分,对于推进脱钩理论的发展与应用有重要作用,但作者认为仍存在一些问题,复钩是相对于脱钩而言,如果先出现脱钩状态,在下一阶段出现反弹,则称复钩是合理的,但若连续的出现复钩状态,没有反应脱钩反弹的过程,就不太贴切,作者认为称为“耦合”更合适。这种方法与GDP增长率和环境负荷的下降率相联系,可直观了解经济与环境负荷的情况。

2.4基于物质消耗弹性的脱钩评价方法

在Vehmas的基础上,Tapio[6]提出了利用弹性值来表征脱钩指数。以0~0.8、0.8~1.2和大于1.2为界限,将脱钩状态大致分为三类,即脱钩、复钩、耦合,八种情况,即扩张性复钩、扩张性耦合、弱脱钩、强脱钩、衰退性脱钩、衰退性耦合、弱复钩、强复钩。Tapio将脱钩程度进行了更详细的划分,针对这样精细的划分,不同学者持有不同态度,有些学者认为这样可以清楚地将经济驱动力与环境压力变的各种组合给予合理的定位,是研究成果的一大特色,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样可能容易导致混乱。该方法简单明了,无需大量数据就可以得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而且具有预警作用。应用非常广泛。

2.5基于物质消耗增长率的脱钩分析方法

陆钟武[7]在IPAT模型基础上,利用GDP年均增长率和单位GDP环境负荷年均下降率。该方法将资源消耗与GDP的脱钩程度分为3个等级:绝对脱钩、相对脱钩和未脱钩。该评价方法与GDP增长率和环境负荷的下降率相联系,可直观了解经济与环境负荷的情况。但是脱钩程度的划分精度低,只能区分为相对脱钩、绝对脱钩与未脱钩。

3脱钩分析方法的对比总结

根据判断脱钩程度因素的个数还可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不同脱钩分析方法的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4结论

本文根据评价根据评价模式的不同,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基于倒U型曲线、物质消耗强度、物质消耗总量、物质消耗弹性、物质消耗增长率五类,并根据判断脱钩程度因素的个数将脱钩分析方法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通过对比,作者认为各方法各有千秋,而Tapio的基于物质消耗弹性的三维分析方法相对来说更合理。

作者:任静 李敏 路晓明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静,于鲁冀.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河南省节能减排策略探析[J].四川环境,2014,33(02):103-106.

[2]任静.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资源与产业,2015,17(01):79-83.

[3]OECD.Indicatorstomeasuredecouplingofenvironmentalpressuresfromeconomicgrowth[R].Paris:OECD,2002.

[4]王崇梅.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03):35-37.

[5]VehmasJ,Kaivo-ojaJ,LuukkanenJ.Globaltrendsoflinkingenvironmentalstressandeconomicgrowth[R].Turku:FinlandFuturesResearchCentre,2003:6-9.

第6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海洋经济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的经济活动;二是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对象的经济活动。按照海洋与经济活动的关联程度不同,海洋经济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狭义的海洋经济,是指包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丰富资源、海洋的广袤水体以及海洋的广阔空间的经济活动的总称;(2)广义的海洋经济,是狭义海洋经济的延伸,指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而产生的相关产业;(3)泛义的海洋经济,不仅包括上述两个层面,还包括海岛陆域的经济活动(海岛经济)、海岸带的陆域经济活动和河海体系中的内河经济(沿海经济)。

(一)海洋环境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我国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

1.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陆地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工业废水的处理手段还非常欠缺,直接排放到海洋中,给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海水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形成的污染,造成海水水质恶化,近海生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海洋的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此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措施、海洋环境保护和评估、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如孟伟和张淑珍以水环境中的深圳湾为例,提出了开发海洋物理环境容量的意义,指出有机污染物(主要指COD)的物理环境容量主要受海域水动力条件的制约[2];倪轩认为,世界各国沿岸海域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沿海工业和海洋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海洋污染物的增多,这不仅使得海洋的自净能力几乎丧失,给海洋生物资源带来巨大灾难,而且更严重的是人类的健康也面临极大威胁[3]。

2.初步形成阶段。由于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海洋环境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渔业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海平面变化及影响、海洋灾害的危害和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研究成果包括:巴登在分析海洋领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海洋污染的现状和未来走势,运用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海洋污染问题[4](P45-103);陈亚瞿认为,渔业的发展受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加剧的危害,造成很多江、河、湖、海的渔业水域遭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5];王伟洁和吴长江认为,山东省渔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是由于污染源的大量增加,渔业发展的水域环境质量显著下降,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渔业生产受到了挑战[6];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杜碧兰等提出了海平面上升的恶果,认为如果海平面上升30厘米,长江三角洲及江苏和浙江沿岸大概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将被淹没[7](P5-20);翁盛深以汕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8]。

3.逐步完善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更广泛关注,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特殊生物品种及区域的分类保护。主要研究成果有:王斌提出了我国海洋及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肯定了国家相关部门在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监督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工作[9];徐祥民和马英杰认为,海洋特殊区域是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渔业水域、重点海域、海滨风景名胜区、海洋生态示范区等,并建立了一整套海洋特殊区域的保护体系,对特殊海域进行分类、集中整治和保护[10];韩永伟、高吉喜等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的过程中,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改变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现状、保护渔业资源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具体措施[11];高振会提出在未来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技术和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12];王美珍以环杭州湾为研究对象,认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应该抓住环杭州湾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进行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13]。

(二)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方面的定量分析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可文在《中国海洋经济学》一书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其中,关注海洋经济的资源环境的发展是该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资源环境系统包含的变量有:自然资源存量、海洋污染排放、海洋污染带来的损失、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等指标[14](P59-138)。张德贤等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资源子系统、海洋环境子系统、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其中,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海洋污染面积比重、海岸倾倒数量等指标[15](P12-60)。韩增林和刘桂春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中建立了海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分别为海洋资源承载能力、海洋资源发展能力、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以及智力支持系统。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共包括5个层次共48个指标。其中,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子系统包括的指标变量为: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强度、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强度、滨海海域的水质质量指数、赤潮发生的年频率、海域内年原油泄漏量、海洋环境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海洋水体环境质量标准、海洋水体污染物背景值、人均海洋环保费用、海域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入海废水排放达标率、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数目、省级以上海洋保护区数目等[16]。

冯晓波等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一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海洋资源利用能力和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该体系共包括4层16个指标,其中重点考虑了海洋环境承载力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包括的指标变量有: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海洋自然保护区个数、滨海观测台站等指标[17]。狄乾斌和韩增林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一文中建立了包含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其中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中包括资源总量、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海洋经济子系统中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质量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子系统中包括人口增长、生活质量、科技潜力三个方面。该指标体系共包括28个指标[18]。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关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而针对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建立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因此,本文将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改进目前研究的不足,建立一套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希望通过该体系的设计,使该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具体用于指导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改善,用于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

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忽视环境保护的过快海洋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这样不仅会大大削弱我国海洋经济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将面临不断加大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海洋经济增长不应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必须在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与约束下进行,即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本文将海洋生态环境因素作为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立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由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组成,共包含4个因素层和18个指标,具体的指标见表1。

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T由4个因素层组成,分别为:海洋污染程度(E1)、海洋环境治理(E2)、海洋经济损失(E3)、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E4)。海洋污染程度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受到的各种污染和侵蚀,包含8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面积比重I1,考察海洋受污染的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的比重;(2)海洋主要污染的超标程度I2,考察海洋受污染程度的严重性;(3)水质质量指数I3,考察海洋海水的水质情况;(4)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量I4,考察废水这种主要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5)工业污水未达标排放率I5,考察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强度;(6)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量I6,考察固体废弃物这种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7)海洋生物多样性I7,考察海洋中生物的品种多少,是否受到了污染;(8)海岸侵蚀比重I8,即海岸侵蚀的面积占总海岸面积的比重,考察海岸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而遭受的破坏程度。

海洋环境治理因素层描述的是人们在改善海洋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做的努力,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单位海域面积污染治理费I9,考察单位面积的用于治理污染的经济投入;(2)污水处理率I10,考察废水作为主要污染源在排放之前的无害化处理比例;(3)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I11,考察用于海洋污染处理的投资在GDP中所占的份额;(4)减灾防灾投入I12,考察为避免和防治海洋灾害而投入的成本。海洋经济损失因素层描述的是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的海洋面临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成本损失,包含2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直接损失I13,考察海洋污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2)海洋环境灾害损失I14,考察由于海洋生态破坏而导致的海洋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经济在后续发展中可能的能力大小,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人均海洋环保费用I15,考察用于海洋环境保护费用的人均值,反映未来环保发展的经济支持;(2)海洋科研人员占海洋从业人员比重I16,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研发人员的多少,反映未来在研发上有多少人力资源可以利用;(3)海洋科研支出占GDP比重I17,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支出比重,反映未来科技经费的投入;(4)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I18,考察公众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评价方法选择

在学者们对于指标体系的研究中,较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多种,包括投入产出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由于本文构建的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多指标综合模型,其评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简便性,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icess,AHP)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在经济决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萨第(Saaty)教授提出,它是一种“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对于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具有可行性。本文采取指标处理、指数权重赋值及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数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1.指标处理。由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18个具体指标具有量纲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经过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之后,变换成无量纲的指数化数值,再进行计算和加总,即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取阈值法作为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2.指标权重赋值。指标权重赋值是层次分析法运用的核心,也是影响一个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最重要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首先需要将每个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和赋值,构造模型各层的相对重要度判断矩阵。

第7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等一系列原因加剧了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资源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与此同时,资源环境本身结构、状态的改变又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速度。资源环境状态的优劣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很大的必要性,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

一、承载力概念的研究

承载力概念一词原本是物理力学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物体在不受破坏时可承受的最大负荷能力,现在已经组建演变为对发展的限制程度进行描述最常用的概念之一。随着承载力研究的深入,承载力早已突破物理学上的概念范畴,成为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研究对象。

国外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较早,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导致了人口聚集、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在此背景下,英国人口学家Malthus首次发现环境因素对人类社会物质增长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在其著名的《人口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人口过剩理论”和“两个级数理论”,比利时数学家Verhulst(1838年)进一步将Malthus资源有限并影响人口增长的观点用Logistic数学公式表现出来,并运用19世纪初英国Essex的人口数据检验了方程结果,使人类意识到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限制作用。在随后的20世纪,各国科研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Logistic拟合和实证研究。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我国科研项目《我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随后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研究。黄宁生和匡耀求等(2000)认为,环境承载力从广义上讲,指某一区域的环境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从狭义上讲,即为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环境系统对外界其它系统污染的最大允许承受量或负荷量。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等。环境容量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倪天麒和王伟(2000)认为环境承载力体现了环境系统资源的价值,而且还突出了环境系统与生物和人文系统间的密切作用关系。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可调性和随机性的特征。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有所不同。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研究进行丰富。王书华等(2001)在对土地承载力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特点,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该区域土地承载力划分为低承载力区、中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3种类型区。张戈平(2003)在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归类法从五个方面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待选评价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8个地级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伊春、黑河、绥化和鸡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排序。王莉芳等(2007)通过分析不同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界定,给出了基于经济学和环境学角度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水资源承载力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通过选取评价指标和计算承载力指数,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并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代表城市西安市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董文和张新等(2011)分析了现有资源环境承载力含义、相关指标以及指标测算方法等相关研究成果,并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和评价实践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主要从资源环境的自然属性出发,忽略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无法全面表征资源环境实际承载能力的问题,提出以空气、水、土地、能源和生态5类要素作为约束区域发展的主要因子,分别从资源属性和环境属性两个方面,对每类要素进行单因子发展潜力评价,在现有测算自然总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人类科技的贡献分量作了改进。

三、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表述,可知现有国内外研究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有一定进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的选择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具体说来,分为几下几点:

(一)概念、内涵还不够清晰

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学者针对资源承载力提出了不同的概念和内涵, 涉及方面也较多,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尚未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准确界定,达成共识。承载力概念、内涵的研究对承载力研究较为重要,涉及承载力研究的方方面面。因此,有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内容不够系统

目前,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生态承载力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 较少学者注重对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城市安全承载力、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特别是公共服务承载力的研究非常薄弱。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方面对城市承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以后在研究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海洋经济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的经济活动;二是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对象的经济活动。按照海洋与经济活动的关联程度不同,海洋经济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狭义的海洋经济,是指包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丰富资源、海洋的广袤水体以及海洋的广阔空间的经济活动的总称;(2)广义的海洋经济,是狭义海洋经济的延伸,指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而产生的相关产业;(3)泛义的海洋经济,不仅包括上述两个层面,还包括海岛陆域的经济活动(海岛经济)、海岸带的陆域经济活动和河海体系中的内河经济(沿海经济)。

(一)海洋环境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我国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

1.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陆地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工业废水的处理手段还非常欠缺,直接排放到海洋中,给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海水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形成的污染,造成海水水质恶化,近海生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海洋的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此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措施、海洋环境保护和评估、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如孟伟和张淑珍以水环境中的深圳湾为例,提出了开发海洋物理环境容量的意义,指出有机污染物(主要指COD)的物理环境容量主要受海域水动力条件的制约[2];倪轩认为,世界各国沿岸海域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沿海工业和海洋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海洋污染物的增多,这不仅使得海洋的自净能力几乎丧失,给海洋生物资源带来巨大灾难,而且更严重的是人类的健康也面临极大威胁[3]。

2.初步形成阶段。由于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海洋环境的研究成果显着增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渔业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海平面变化及影响、海洋灾害的危害和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研究成果包括:巴登在分析海洋领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海洋污染的现状和未来走势,运用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海洋污染问题[4](P45-103);陈亚瞿认为,渔业的发展受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加剧的危害,造成很多江、河、湖、海的渔业水域遭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5];王伟洁和吴长江认为,山东省渔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是由于污染源的大量增加,渔业发展的水域环境质量显着下降,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渔业生产受到了挑战[6];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杜碧兰等提出了海平面上升的恶果,认为如果海平面上升30厘米,长江三角洲及江苏和浙江沿岸大概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将被淹没[7](P5-20);翁盛深以汕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8]。

3.逐步完善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更广泛关注,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特殊生物品种及区域的分类保护。主要研究成果有:王斌提出了我国海洋及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肯定了国家相关部门在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监督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工作[9];徐祥民和马英杰认为,海洋特殊区域是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渔业水域、重点海域、海滨风景名胜区、海洋生态示范区等,并建立了一整套海洋特殊区域的保护体系,对特殊海域进行分类、集中整治和保护[10];韩永伟、高吉喜等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的过程中,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改变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现状、保护渔业资源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具体措施[11];高振会提出在未来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技术和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12];王美珍以环杭州湾为研究对象,认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应该抓住环杭州湾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进行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13]。

(二)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方面的定量分析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可文在《中国海洋经济学》一书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其中,关注海洋经济的资源环境的发展是该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资源环境系统包含的变量有:自然资源存量、海洋污染排放、海洋污染带来的损失、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等指标[14](P59-138)。张德贤等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资源子系统、海洋环境子系统、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其中,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海洋污染面积比重、海岸倾倒数量等指标[15](P12-60)。韩增林和刘桂春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中建立了海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分别为海洋资源承载能力、海洋资源发展能力、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以及智力支持系统。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共包括5个层次共48个指标。其中,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子系统包括的指标变量为: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强度、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强度、滨海海域的水质质量指数、赤潮发生的年频率、海域内年原油泄漏量、海洋环境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海洋水体环境质量标准、海洋水体污染物背景值、人均海洋环保费用、海域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入海废水排放达标率、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数目、省级以上海洋保护区数目等[16]。

冯晓波等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一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海洋资源利用能力和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该体系共包括4层16个指标,其中重点考虑了海洋环境承载力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包括的指标变量有: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海洋自然保护区个数、滨海观测台站等指标[17]。狄乾斌和韩增 林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一文中建立了包含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其中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中包括资源总量、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海洋经济子系统中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质量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子系统中包括人口增长、生活质量、科技潜力三个方面。该指标体系共包括28个指标[18]。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关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而针对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建立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因此,本文将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改进目前研究的不足,建立一套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希望通过该体系的设计,使该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具体用于指导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改善,用于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

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忽视环境保护的过快海洋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这样不仅会大大削弱我国海洋经济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将面临不断加大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海洋经济增长不应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必须在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与约束下进行,即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本文将海洋生态环境因素作为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立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由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组成,共包含4个因素层和18个指标,具体的指标见表1。 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T由4个因素层组成,分别为:海洋污染程度(E1)、海洋环境治理(E2)、海洋经济损失(E3)、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E4)。海洋污染程度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受到的各种污染和侵蚀,包含8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面积比重I1,考察海洋受污染的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的比重;(2)海洋主要污染的超标程度I2,考察海洋受污染程度的严重性;(3)水质质量指数I3,考察海洋海水的水质情况;(4)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量I4,考察废水这种主要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5)工业污水未达标排放率I5,考察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强度;(6)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量I6,考察固体废弃物这种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7)海洋生物多样性I7,考察海洋中生物的品种多少,是否受到了污染;(8)海岸侵蚀比重I8,即海岸侵蚀的面积占总海岸面积的比重,考察海岸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而遭受的破坏程度。

海洋环境治理因素层描述的是人们在改善海洋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做的努力,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单位海域面积污染治理费I9,考察单位面积的用于治理污染的经济投入;(2)污水处理率I10,考察废水作为主要污染源在排放之前的无害化处理比例;(3)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I11,考察用于海洋污染处理的投资在GDP中所占的份额;(4)减灾防灾投入I12,考察为避免和防治海洋灾害而投入的成本。海洋经济损失因素层描述的是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的海洋面临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成本损失,包含2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直接损失I13,考察海洋污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2)海洋环境灾害损失I14,考察由于海洋生态破坏而导致的海洋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经济在后续发展中可能的能力大小,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人均海洋环保费用I15,考察用于海洋环境保护费用的人均值,反映未来环保发展的经济支持;(2)海洋科研人员占海洋从业人员比重I16,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研发人员的多少,反映未来在研发上有多少人力资源可以利用;(3)海洋科研支出占GDP比重I17,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支出比重,反映未来科技经费的投入;(4)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I18,考察公众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评价方法选择

在学者们对于指标体系的研究中,较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多种,包括投入产出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由于本文构建的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多指标综合模型,其评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简便性,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icess,AHP)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在经济决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萨第(Saaty)教授提出,它是一种“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对于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具有可行性。本文采取指标处理、指数权重赋值及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数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1.指标处理。由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18个具体指标具有量纲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经过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之后,变换成无量纲的指数化数值,再进行计算和加总,即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取阈值法作为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2.指标权重赋值。指标权重赋值是层次分析法运用的核心,也是影响一个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最重要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首先需要将每个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和赋值,构造模型各层的相对重要度判断矩阵。

第9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承载能力;内涵;特点;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P641.7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36-02

随着水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持续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往往是水资源紧缺和贫水地区支持人口与发展的“瓶颈”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和发展规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是共识,而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则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1]。

1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

我国许多学者在土地承载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等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有两个主要热点问题:其一是针对水资源的承载对象。水资源的承载对象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水资源问题,其承载对象不同。其二是针对水资源的承载形势。目前水资源的承载形势有水资源开发规模论和水资源支持持续发展能力论两类。前者认为通过水资源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使得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后者认为,水资源的最大开发规模相对水资源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而言,范围要小得多,含义也不尽相同,更为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者的观点适用于缺水地区,而后者的观点更有普遍的意义。

综合上述观点,可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概括如下:某一地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阶段,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这里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是指水资源可以维持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反映了水资源对人类活动的支持程度,人类只能在水资源承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安排自己的社会经济活动,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目的,就在于提示有限水资源与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中找出制约地区发展的因素和条件,以利于统筹对策,促进全社会的持续发展。理解和界定:第一,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一定地区,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阶段的产物,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不能脱离这个具体背景;第二,必须把它置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架下进行讨论,建立在生态系统完整、水资源持续供给和水环境长期有容纳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资源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第三,水资源承载能力应当以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前提,以水资源供需分析为手段进行。

2 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特点

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以及其它矿产资源承载能力等都是资源承载能力,但它们的承载能力内涵各具特点。土地资源并不因使用而消失(当使用是按照资源本身的自然补偿能力进行时,则资源的使用价值也不会发生变化),可以通过补偿恢复因超量使用而劣化了的土地,这使得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是探讨与土地的自然再生能力(或加上人类可以实现的人工再生能力)相适应的人地关系问题[2]。水资源是有限度的可再生资源,而地下水(尤其是深层地下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不可更新资源[3]。水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则会像土地资源一样,可以持续利用;如果使用不当,则就会像矿产资源一样,用一点少一点,直至枯竭。这就使得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更具复杂性。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大小是随着水资源开发阶段、目标和条件不同而变化,它不仅是水文循环、水资源研究的重要方面,而且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系统的耦合研究密切相联。

2.1 区域性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根据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分析水资源对区域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即水资源承载能力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不同的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组合。

2.2 动态性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和手段不同,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水资源的利用率不同,水资源承载力也会不同;而且水资源系统由于本身量和质的不断变化,导致其支持能力也相应发生改变[2~7]。

2.3 有限性有限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一定技术水平和经济规模等影响因素下,水资源的量是有限的,水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即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

2.4 模糊性由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各系统内部的结构因素之间影响以及系统耦合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决定了水资源承载力具有模糊性。

2.5 可增强性随着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人类不断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范围,不断添加水资源的使用内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增加水资源承载力[6,7]。

3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具有自然―社会双重属性的概念,它既反映了水资源系统满足社会经济系统的能力,也与社会经济系统开发水资源系统的深度有关。它的大小取决于区域自然环境、水资源量、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社会经济结构和承载驱动力大小等方面。目前研究大多是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从水资源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角度入手,循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借助各相关学科和领域的理论和知识,结合地区问题性质和参考决策者的需要来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

3.1 供需平衡分析法[8,9]

根据区域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水资源需求总量,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估算承载能力或其平衡指数。水资源系统是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众多。区域需水量和供水量的供需平衡关系不足以全面反映其承载能力,因此,该方法只能用于简单估算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3.2背景分析法

背景分析法是在一定历史时段内,对比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相似的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推算对比区域可能的承载能力。背景分析法只采用一个或几个承载因子分析,因子之间相互独立,简单易行,但分析多局限于静态的历史背景,割裂了资源、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联系,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这一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来说显得过于单薄[10]。

3.3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选择单项和多项指标来反映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和阈值。采用单项指标可以简单衡量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如用人均占有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资源开发利用率等判断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与潜力。对于多项指标多采用权系数法[11]或模糊综合评判法[12]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

一些研究认为,由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实质是对主观产生的“离散”过程进行综合处理,评价因素越多,遗失的有用信息就越多,信息利用率也越低,误判的可能性就越大。将模糊综合评判运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中,无论是在评判因素的选取上,还是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0]。此外,综合指标法较多考虑的是单个承载因子的发展趋势,而忽略了各承载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较难处理复杂巨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15]。要从众多要素中选取能反映问题本质的因素,并除去重复性因素的作用,可以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均方差法等方法避免要素选取重复和遗漏[16]。

3.4 系统动力学方法

系统动力学模型(SD)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分析、综合与推理集成的方法,从系统内部的元素和系统结构分析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并配有专门的DYNAMO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模型仿真和政策模拟,适合于进行具有高阶次、非线性、多变量、多反馈、机理复杂和时变特征的承载力研究。SD模型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采用动态系统反馈模拟评价一个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其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提高资源能力分析的ECCO(Enhancement of Carrying Capacity Options)法,就是专门研究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备选方案的资源计量方法。该法将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PRED)统一纳入发展计划,采用资源计量系统进行分析,通过PRED之间的相互关系,选出能够提高地区资源承载能力的发展战略。国内也用此法进行区域人口承载力[17]和水资源承载力[18]的研究。SD模型能定量分析各类复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在关系,能定量分析系统的各种特性,擅长处理高阶次、非线性问题,可以灵活地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择优[19]。但是模型的建立受建模者对系统行为动态水平认识的影响,由于参变量不好掌握,易导致不合理的结论[15]。

3.5 动态模拟递推算法[17]

动态模拟递推法主要是通过水的动态供需平衡计算,来显示水资源承载力的状况和支持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最终规模。其实质是运用模拟法,将动态模拟和数学经济分析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仿造地区水资源供需真实系统运动行为进行模拟预测,根据逐年运行的实际结果,有目的地改变模拟参数或结构,使其与真实系统尽可能一致。当水资源供应能力达到“零增长”(对水资源紧缺地区)或地区人口增长、或经济增长达到“零增长”(对水资源丰裕地区)时,水资源承载力已达最大。

动态模拟递推算法与传统的水长期运转规则(如调度规划、供水规划和水质规划)的模拟算法并无本质区别,进行逐年递推,可以直观地反映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和达到承载力最大的全部过程,利于分析和采取对策,而且可以更能贴近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反映地区有关政策、科技进步与管理水平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

3.6 多目标模型分析法

由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特点可知,水资源承载力研究面对的系统涉及水资源、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众多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就为多目标模型进行承载力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早将多目标决策分析技术引入承载能力分析的是澳大利亚学者Millington(1973)。某些研究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将水资源纳入了宏观经济系统集成研究[15,18]。还有研究将整个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各子系统模型既可单独运行,又可配合运行,子系统模型之间通过多目标核心模型的协调关联变量相连接,其中多目标核心模型为总控模型[5,19]。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区域水、土、气候等限制资源及资源相互之间作用的关系,而且决策分析中可考虑人类不同目标和价值取向,融入决策者的思想,比较适合处理社会经济生态水资源系统这类复杂的多属性多目标群决策问题[10]。由于多目标规划问题在求解技术上存在的困难,因而难以全面考虑系统的影响因素。近些年,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学规划工具的日臻完善,使分析人员可以将精力更集中在模型建立、方案构成和目标选择上。

4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目前,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期阶段,没有形成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成熟的理论、内容和方法体系,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4.1在研究理论上,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对区域人口、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耦合发展的支持能力,加强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4.2在分析方法上,由于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应借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等作为技术手段,结合水资源承载力数学模型或一些灰色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信息数字体系。

4.3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区域建立节水体制的基础上,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 paily G.C, ehrlich P.R. socioeconomic equity, sustain―ability, and earty carrying capacity[J]. Ecological Applica-tion,1996,6(4);991~1001.

[2] 徐强 区域矿产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几个问题的探讨[J]自然科学学报1996,11(2):135~141.

[3] 蔡运龙 自然资源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程国栋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J]冰川冻土2002,24(4):362~366

[5] 贾峰 薛惠峰 解建仓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98,14(4):382~387

[6] 王建华,江东,顾定法等.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与理论[J]甘肃科学学报1999,11(2):1~4

[7] 王在高,梁虹. 岩熔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其理论模型初探[J]中国岩熔2001,20(2):144~148

[8] 杜虎林 高前兆 李福兴等.河西走廊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其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3):225~232

[9] 朱一中,夏军.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262~269

[10] 姚治君,王建华,江东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J]水科学进展2002,13(1):111~115

[11] 惠泱河,蒋晓辉,黄强等.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1):30~34

[12] 高彦春,刘昌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阈限分析[J]水利学报1997,(8):73~79

[13] 周维博.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5):564~570.

[14] 张鑫,王纪科,周建召.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及提高承载力的途径[J]地下水2001,23(2):65

[15] 徐中民.情境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与应用[J]冰川冻土1999,21(2):99~106

[16] 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2):168~173

[17] 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