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医学专业医学知识精选(九篇)

医学专业医学知识

第1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 兽医专业 化学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1-02

一、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每一个从事动物医学研究人员必须掌握的课程。尤其是近些年来,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学者的探索与研究,化学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化学课程作为高职学生学习动物医学的知识平台,与兽医专业课程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兽医专业中的家畜卫生、动物药理、理化检验、动物病理、动物营养、动物检疫等课程,都要使用到生物化学与分析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技术。因此可以看出,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教学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学习兽医专业课的好坏。

二、化学课程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1.分析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分析化学主要是对物质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科学,分析化学的方法在高职兽医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动物的饲料分析中,可以采用滴定分析法来对氨基酸添加剂进行测定;在动物的药物分析中,也可以滴定分析法对青霉素及阿司匹林的含量进行测定;动物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分、灰分等含量的测定,可以采用重量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分析;重量分析法还可以对兽药中的VB1等物质进行测定。

另外,许多紫外、可见光的分光光度仪在高职兽医专业中的应用,可以便于教师及学生对动物饲料、兽药中的相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例如:动物饲料中TP的含量就可以通过紫外光光度仪进行测定。许多硬件设置较全的高职院校,还可以使用相关仪器对动物饲料中农药含量以及其它微量元素进行测定。

2.生物化学在兽医专业领域的应用

生物化学的重要内容就是介绍了动物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体内糖类、脂肪、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联系。这些理论知识都可以为动物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供有力的依据,还可以对一些常见动物的代谢病进行研究,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1)一些动物的生化指标可以为动物的疾病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例如:部分动物血清中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可以为这些动物的心肌损伤及急性肝炎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许多家禽家畜的常见病发病机理以及家禽家畜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都与生物化学中的相关知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奶牛酮病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奶牛体内的糖类及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些家禽家畜的痛风病则与其体内的核酸、蛋白质的代谢异常有关;磺胺类的药物在动物医疗中有时也会用到,但是想要了解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就必须先了解相关酶的竞争与抑制作用。(3)随着动物医学尖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探索,生物化学的分子杂交技术、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现代尖端的生物工程技术都在动物医学领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及发展。高职院校兽医类专业学生在对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学习后,可以为其学习专业课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并且为学生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可能性。

三、兽医专业知识在高职化学教学的作用

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兽医类专业的化学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相比,更加抽象、难度更大,许多兽医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畏惧心理。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兽医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介绍,这样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学生厌恶化学课程的情绪,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化学的绪论课上,教师可以将化学的发展与动物医学的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课程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平时讲课时,还可以对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在动物疾病的实际诊断及治疗进行介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端正的化学课程学习思想;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具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化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实例,这样就可以让化学知识不知不觉地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一方面学好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学习到了专业课的相关内容。

2.可以加强兽医知识与化学知识的联系

高职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将兽医专业课与化学课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可以让化学知识为兽医知识进行更好的服务。

第2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非医学专业;现场急救知识

现场急救又称院前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相关,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事故往往发生在途中、工作场所、家庭等医院以外的地方,能在现场施行急救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同伴或是路人。现场第一目击者如能在医生赶到之前,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急救,对维持患者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就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使伤残率、死亡率降至最低。本文通过了解非医学类大学生急救知识能力和需求状况,为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我们于2013年12月,对我院非医学类专业2013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级非医学类专业进行整群抽样,抽取预科107名、汉语言文学127名、法学院103名(社会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3个院系共33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根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急救相关知识两部分。

1.2.1.1调查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专业、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120电话知晓时间、急救知识主要来源、大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希望获得急救知识培训、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急救知识。

1.2.1.2急救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意外事故急救。具体有拨打120的正确方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溺水急救、醉酒急救、煤气中毒急救等常见意外事故急救。此部分以百分制计算,其中,急救基本知识占40%,意外事故急救占40%,心肺复苏术20%,分值超过总分值的70%表示处于较好水平。

1.2.2收集问卷方法采用匿名答卷方式,填表时向参加研究的患者讲解量表的填写规则、注意事项,要求研究对象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填写,不需要进行交谈或通过网络查询,填写时间为30min之内,填写完毕,收回并当场检查,如有漏填,请研究对象补全,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场发放并收回。发放问卷337份,收回有效问卷337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收集的问卷经双人输入Excell数据库中,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率、均值及标准差、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337名大学生男生119名,女生218名;年龄18~24岁,平均(19.42±1.06)岁;预科107名,占31.8%,法学院103名,占30.8%,文传学院127名,占37.7%;98名来自城镇,占29.1%,239名来自农村,占70.9%。父亲职业:教师23名,占6.8%;干部35名,占10.4%;离退休22名,占6.5%;农民173名,占51.3%;个体39名,占11.6%;其他45名,占13.4%。母亲职业:教师15名,占4.5%;干部10名,占3.0%;离退休20名,占5.9%;农民185,占54.9%;个体49名,占14.5%;其他57名,占16.9%。医疗急救机构联系知晓时间:小学205名,占60.9%;初中80名,占23.7%;高中26名,占7.7%;大学7名,占2.1%;至今不知19名,占5.6%。

2.2对急救知识的兴趣问卷调查显示,急救知识主要来自学校老师(70.90%)、父母(28.80%)、电视(0.3%);有34.4%的学生非常渴望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57.3%的学生认为一般,5.6%认为无所谓,2.7%的学生完全没兴趣;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基本急救知识,14.8%认为看个人兴趣,1.2%认为没必要;13.9%学生希望了解运动性损伤急救,9.8%希望了解心肺复苏,63.8%希望了解意外事故损伤。

2.3急救知识得分大学生急救知识处于较低水平,应该加强培训教育,急救知识得分,急救基本知识(22.30±5.87),意外事故损伤急救(25.50±7.63),心肺复苏(5.85±2.26)。

2.4急救知识影响因素分别以急救基本知识、意外事故损伤急救、心肺复苏术得分为因变量,研究对象的专业、年龄、性别、家庭居住地、120电话知晓时间、急救知识主要来源、大学生是否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希望获得急救知识培训、希望获得哪方面的急救知识为自变量并赋值,见表1,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规定显著性水平P<0.05,建立3个独立的模型,结果显示急救基本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母亲职业、大学生是否应该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需要急救知识培训、你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急救知识,见表2。

3讨论

3.1大学生急救知识偏低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心肺复苏术、意外事故急救得分均低于总分值的70%,处于较低水平,与以往调查结果一致。急救知识偏低已是一个公认的问题,很多高校或学者均在尝试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能力。本研究中,急救知识来源主要为学校老师(70.90%),其次为父母(28.80%),电视(0.3%)。急救技能是高校健康教育不可分割地部分,张军根对26所高校调查显示,15所学校在近4年内没有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不能开展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师资和没有经费[1]。因此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生需求,选明确培训内容,细化考核标准,邀请临床相关医生或红十字会对学生进行培训,可采用军训培训模式、体育课培训模式、朋辈教育模式等,培养学生对急救知识学习兴趣,提高急救意识及知识技能[2]。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恰当的引导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仅一个孩子,父母对于孩子意外事故发生的预防尤为重视,所以很多急救知识也来源于父母。因此,可采用学校为主,父母为辅的方式,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掌握基本急救知识,让他们能够在危急时刻自救或他救,减轻意外带来的伤害。

3.2选择恰当方式,加强意外损伤急救培训本研究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基本急救知识,63.8%希望了解意外事故损伤。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活泼好动,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较高,在网络、媒体、学校等宣传下,学生自身也越来越认识到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对于自救或他救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但调查中以往调查显示,仅34.4%的学生非常渴望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57.3%的学生认为一般,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大学生对认为急救知识需要相关的专业背景,仅仅几次培训课,学生没有信心在危急关头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恰当的培训方式,选取学生感兴趣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同时还要严格考核标准,增加参与培训学生的信心,树立严谨的急救意识。

3.3急救知识影响因素母亲职业是急救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母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大多家庭里,由于女性的特征,母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更细致、全面,会把自己从电视、他人等途径得知的急救知识反复告知孩子,不同职业的母亲,可能获知途径或知识更多,对孩子相关知识的指导也更多。大学生是否应该了解急救知识、你是否需要急救知识培训均是急救知识影响因素,且呈负相关,即认为大学生非常应该了解急救知识,非常希望了解急救知识培训者的急救得分较低。近年来,意外事故在大学生中频发,事故面前的无助与焦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急救知识的缺乏,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对于自身缺乏的知识进行学习。

总之,大学生急救知识有待提高,而学生对于此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学生急救知识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作者:向希等

    参考文献: 

第3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一、知识管理与医学护理学生专业技能培训

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学领域,自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以后,知识管理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知识管理是以人为核心,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中心,采用一定的技术,指导组织对知识进行整合、共享和创新的系统方法。[2]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系统方法,其更加注重人际之间的知识共享、交流和协作等过程,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3]在管理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视知识为最重要的资源,力求做到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他们能够作出最恰当的决策。[4]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技能”的建设提供了一套管理的理念和思路。

2、医学护理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与知识管理

对于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等医学院校来说,知识就是学习的核心竞争力。护理技能培训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很多护理技能是通过长时间的操作而积累成的,属于教师本身的隐性知识,也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如何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这些护理技能,便成了教学的难点。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是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护理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如果能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挖掘出更多的隐形知识,通过共享、使用、创新,形成学校的知识资源,提升知识的价值。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知识管理对高等医学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

二、医学护理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现状

1、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技能培训中教师知识资源管理现状

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技能培训的教师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在对学生进行的技能培训中,核心的知识、技能(主要指隐性知识,如经验、技巧等知识)是通过他们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甚至是手把手的方式进行,这些知识、技能是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没有记载的。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导致他的知识只能为他自己所用,根本就谈不上资源共享。也因为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这些隐性知识、技能不但得不到创新,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逐渐的流失,这对学校来说是一大损失,长此以往还会减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技能培训中学生知识资源管理现状

(1)大量知识技能以隐性方式存在,造成学习资源的严重浪费。医学生护理技能培训知识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隐性护理技能的培训,也称为隐性资源的浪费。一方面表现在学生个体的浪费,学生缺乏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认识,无法悉知自身的隐性技能,在交流中不能顺利的表述本该值得别人学习或借鉴的技能;第二,没有形成反思、总结的习惯,导致个体中许多宝贵的隐性知识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又被遗忘,没有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利用率大大降低;第三,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分散性,缺乏统一的共享平台,很多个体隐性知识资源相对孤立,未能被合理的整合、共享,致使部分学生“渴死在丰富的资源群体中”,造成严重的浪费。

(2)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共享程度低,阻碍新知识的创造。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共享程度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来说造成很大的阻碍,不利于进一步发展。知识共享是一个群体之间共同分享个体独有知识的过程,使个体独有知识从个体向群提转变。[5]其中,此处指的的知识共享,是指在医护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学生个体之间隐性知识技能的相互分享,个体隐性知识群体化,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个体积累知识的同时自身能量的释放。一方面,存储在学生个体内部的隐性知识与个体的生活、个性特征等有关,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被他人感知,继而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个体利益考虑,故意隐藏自己的知识,在交流中不愿意进行共享,导致知识不能再群体之间顺利分享,等等原因阻碍新知识的创造。

(3)知识资源随着学生个体的流动,会造成固有知识资源的流失。知识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当中,而且新价值是来源于不断的实践,没有具体使用,其价值就会贬值,更严重者会流失。高校是学生短暂停留的知识园地,在这里学生经过学习、实践,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会随着学生个体的差异,随机的形成并集中在不同学生身上,由于缺乏系统的加工,没有得到有机的整合,导致这些积累起的技能、经验随着学生毕业的流动而弱化、流失。这些弱化、流失的的知识资源是经过个体学习、总结加工后整合出来的宝贵资源,由于学习时间的有限性,新知识、技能初步形成,学生就面临着毕业,导致有效的知识资源很难交流、共享、保存,造成知识资源流失严重。

三、知识管理带来的启示

1、构建学校知识库,加强教师经验、技能等隐性知识的共享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建设。教师是学校有力的资源保障。教师个体之间存储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学校要勇于挖掘、开发校本资源。政策上,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共享自身资源,技术上,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发学校总的知识库,收集教师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教师协同探究提供平台技术保障。通过动态积累,逐步挖掘,建立起校本知识库的长效机制,在知识共享,相互促进的同时,也逐步形成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应用相关知识管理工具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1)建立实践社团,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技能知识来源于理论,高于理论,是理论升华的产品,可以直接进行实践。在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就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实践团队。组建以“共享知识、互帮互助”为原则的大学生实践团队,在团队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使相互之间彼此信任,到达个体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团队组建初期,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团队的目的是“共享知识、互帮互助”,通过个体彼此间知识的交流获得新的知识。以宿舍为单位建设,就是一种很好的团队式。医学专业技能来源于理论相关知识,但不仅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实践、强化,最终理解后形成自己的隐性知识。以宿舍为单位的实践团队,为医学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无压力、无障碍的宿舍环境中,学生可以相互彼此之间互相操作、交流、共同成长。在这种真实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之间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实现新知识的创新,让现有知识的价值得到提升。

(2)建立知识地图,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布鲁克斯提出了知识地图的概念,为知识管理的应用提供看新的方法。知识地图是一个向导,显示知识的种类、程度、拥有者及其具体位置、知识之间的关系等,但是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知识的集合,这是知识地图不同于以往信息工具的最突出的一点。[6]医学专业技能的培训既注重理论的梳理、理解,更讲究实践的操作。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范围内,学生很难完成大量技能的“精通”学习,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弥补学习的不足,是各位医学生共同面临的话题。在此只是地图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案。利做好的用知识地图,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共享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让学习者找到疑难知识的源头,通过彼此的交流,加强自身知识的获取,消除医学专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无从求助的焦虑感。在知识地图指引的交流中,发生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加有利于学生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另一方面,知识地图的指引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在遇到疑难知识的时候,通过知识地图可以快速寻找到知识信息,最终寻找到帮助的源头。无数知识资源汇集在知识地图中,为初学者、遇到问题者提供帮助,很好的解决了求助无门、知识岁人员流动而流失等教学难题。

第4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1.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07级本科全日制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I临床、护理、VI腔、麻醉、药学、影像、儿科、预防和法医九个专业共500人。

1.2方法

使用自制的与医学生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的问卷。问卷设计经课题组认真讨论并参考以往相关研究后修改形成j。为了最广泛的体现医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按比例抽样的方法,各系选取三分之一的同学接受调查。调查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9份,有效问卷479份,回收率97.8%,有效率95.8%。问卷一共设计了15个问题,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2.1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程度较高

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有60.6%,无所谓的占17.5%,不感兴趣的有18.3%,厌恶的占3.2%。这表明多数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2.2医学生学习专业课负担重,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度相对较高

在调查医学生用于学习专业课花费的时间和掌握程度上,42.9%的学生花去课内外大部分时间,34.3%的学生是在课内学习专业课;75.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专业知识基本掌握,6.2%的学生认为自己很熟悉专业知识。这表明作为医学生要想全面掌握专业知识需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负担偏重。

2.3医学生知识结构不平衡,文史知识普遍缺乏

在调查中有90%的学生认为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其中53.7%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面狭窄。在医学、文史、理化、其他娱乐类这四方面知识中,认为缺乏文史知识的占42.1%,缺乏医学知识的占30.1%。而在最喜欢的五类读物(文史类、经济类、艺术类、时政军事类、科普类)中,选择文史类的也高达37.9%。可见,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状况普遍不够满意。由于绝大多数医学生在中学阶段是理科生,所以文史知识相对贫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医学生知识结构重理论轻实践,尤其缺乏实用技能

对于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55%的医学生认为应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最希望开设的选修课中,有57.6%的医学生选择了希望开设实用技能类的选修课。可见,医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获取,缺乏实践环节的训练,与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2.5医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医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70.8%的学生偶尔去图书馆,6.8%的学生从不去图书馆。74.2%的学生偶尔去听学校开办的讲座,20%的学生从来都不听。这表明医学生改善自身知识结构的愿望缺乏有效途径加以解决,制约了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在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方面,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环境均呈现科学发展不足的特征,亟待改变。

3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医学生知识结构现状的分析,发现医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3.1医学生知识面偏窄,且缺乏创新精神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思想下进入高校的医学生很难从原有的学习方式中扭转过来,追求分数成了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导致学生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忽视其他方面知识的掌握。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53.7%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知识面狭窄。这种现象制约了医学生的发展,对其今后成为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也极为不利。此外,医学生除了知识面窄,还表现出思维定势,缺乏创新意识。医学生接触的知识大多为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内容多,学习压力大,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育下,极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呆板、固执成为普遍现象。

3.2知识构成不合理,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

医学生在对待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关系上,存在着重专业知识轻其他知识的倾向,尤其是人文知识更显匮乏。从调查结果可知,76.8%的医学生对待专业课学习的态度都非常端正,花费时间较多,且专业课掌握程度较高,75.7%的医学生能够达到基本掌握。但与此同时,41.8%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文史知识,79.5%的医学生认为专业技术与人文素质同等重要。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在医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对专业教育重视有余,而人文素质教育严重不足。然而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综合性学科,无论是医疗实践还是社会发展,都要求医学教育是突出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与职业道德的养成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存在的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就是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偏低的典型表现。

3.3知识结构不平衡,重基础理论,轻实践技能

目前,我国多数医科院校比较重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对实践环节有所忽视。在具体安排中,用于实践的时间短、次数少,实习计划往往因某些客观原因难以真正落实。加之有些教师重理论、书本,轻实践、实习,不注重指导学生联系实际,往往使实践、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据统计现在大学生90%的知识在毕业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得不到有效应用,这其中虽有自然陈旧老化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所致。从本次调查结果发现,56.6%的医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并且276人选择实用技能技巧类的选修科目,这也充分说明了医科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上的缺乏,需求较大。

3.4医学生在校期间拓宽知识面的途径单一,且效果不好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医学生的知识面,各医学院校不懈努力,相继开设部分非专业的选修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高校扩招后,限于师资的数量、结构、专业和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条件和设备的限制,在课程设置上很难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往往根据教师而非需要而开课。这样不仅降低了选修课在医学生心中的地位,造成医学生敷衍了事的学习,而且起不到推动医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的作用。与此同时,医学生对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也较低,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同学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仅有22%的医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只有5.8%的医学生经常听学校的讲座,竟有20%的医学生从不听学校组织的讲座。可见,医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非常单一,对现有可用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4对策与建议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培养也由单纯的专业培养转向以专业为主导、以相关自然学科和人文知识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教育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必须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卫生管理能力等J。的相应的医学院校就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设置医学生培养方案,优化医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医学生素质。

4.1转换教育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人文教育

医学院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适应医学模式转型,将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医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调整课程体系,增加人文类课程的种类和学时数,促进不同学科的知识渗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山西医科大学各医学本科专业在必修课上开设的非医学课程只有4门思政课和英语、体育、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9门课程,在选修课上非医类课程每学期均在10—15门,其中人文知识类课程所占比例不足50%。可见,医学院校应该加大人文类课程的比重,促进文理知识的渗透,创设多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使得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更高层次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有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4.2增加医学生实践环节的比重,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应用性学科。医学生只有在学校阶段动手实践、充分锻炼,才能在进入工作岗位后顺利适应岗位需要,尽快成为业务骨干。学校不仅要加大医学生专业实习的比重,为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条件,而且应该利用各种条件促进医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让他们了解社会,学会沟通,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J。只有理论和实践实现有机统一,医学生的学习才会卓有成效,医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升,从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4.3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国的医学

院校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普遍面积小、建筑老,加上长期以来沉重的专业学习负担和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校在校园的文化氛围,尤其是人文氛围方面有所忽视,普遍呈现活力不足、气氛沉闷、思想单一的状况。这不利于医学生培养开阔的视野、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医学院校应该大力营造浓郁的校园人文氛围,通过校园装饰的表现、校BasicMedicalEducation,Jan.2012,Vo1.14No.1园道路的命名、校园雕塑的展示,以及建立医学人物事迹陈列馆、医学博物馆、医学史长廊等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5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认识误区

一、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医学院校根据自身医学专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陆续创办了医疗保险特色专业,迄今全国已有20多所医学院校开设了医疗保险专业,初步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医疗保险复合式人才的巨大需求。但几乎所有专职教师和负责教学管理的行政领导普遍感到不满意,也有点力不从心,对未来专业发展感到困惑,担忧:第一:医学院校以医药为主,医疗保险处于被边缘化地步,短期内难以改变局面,长期也看不到希望;第二,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施和条件差;第三,教授医学知识的教师属于别的院系,无法有效管理,对保险专业学生也不重视,尤其是医学临床实习和实验更是走马观花;第四,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失望情绪普遍;学生毕业以后,既没有医学知识优势,也没有保险学知识优势,信息反馈后,在校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要求换专业,增加了教学管理难度。上面四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的确,在医学院校无疑是以医药为主,否则就不是医学院校了。如何摆脱“被边缘化”困境,发挥医学院校医学学科知识的优势,探索一条医疗保险复合式人才培养的捷径,这还得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寻求答案。

二、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误区

(一)1+1=2

医学院校创办医疗保险专业之初,许多领导和老师,想当然的认为:只有给学生讲授医学知识和包括保险学知识在内的人文社科知识,我们的学生就是一个复合式人才了。这就是所谓1+1=2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指导下,医学学科教师按照给医学专业学生授课模式讲授医学知识。保险学科教师则遵照财经院校保险专业学生授课模式开展保险相关理论和实践教学。由于医学和保险学科教师之间没有一个可操作性平台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学生需要学什么医学知识和保险学知识,完全凭预先课程安排和老师自身的经验,学生普遍感觉既没有学好医学知识,又没有真正领会保险学方面内容。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1+1>2

上述1+1=2模式弊端很快就显露出来,医疗保险教学相关老师和管理、研究人员纷纷反思创办之初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大家一致认为:1+1=2模式不能建设好医疗保险特色专业,必须整合医学和保险学科教学资源,做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才能显示出医学院校医疗保险特色专业的办学特色,这就是所谓的1+1>2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医学和保险学的相互联系和融合,强调医学和保险学教师之间的沟通。在这种模式下,开始构建各种便于融合的平台,比如一般每月召开一次由学校教务处和学科建设管理部门牵头,由医疗保险特色专业所在院系(一般是经济与管理系)具体组织的医疗保险特色专业建设例会。在这样例会上,医学学科教师同保险学老师相互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方案。然而,关于如何融合却依然没有一个共识,医学学科教师和保险学老师只是知道了对方的一些具体诉求和抱怨,但并没有因此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措施。实际上也不知道究竟要怎么做。教学质量和效果依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三、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A+B>2(其中0

如何发挥医学院校医学学科专业的优势,促进医学和保险学之间的高度融合,不断满足社会和市场对医疗保险复合式人才需求,是摆在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以及理论研究者面前迫切等待解决的现实课题。要确保医学和保险学教学真正融合,必须从医疗保险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真正要求出发,对医学和保险学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删除不必要内容,保证核心内容有充足课时等资源供给,既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学生又真正领会了本专业确实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也没有增加学校的财政等负担,这就是所谓的A+B>2(其中02人才培养模式,拟采用的具体措施有:

(一)以就业为导向,重新构建医疗保险特色专业课程体系

据统计,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主要来自于商业健康保险公司。公司用人条件就是适应岗位并能带来最大化利润。一般毕业以后前两年从事市场营销工作,随后有些转入行政岗位继而进入领导层,有些则因不适合而离开保险行业。所以,必须遵照健康保险公司人才需求特点(包括后续能力筹备),以就业为导向,重新审视医疗保险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一般认为,医学类和保险学类课程比例为2:1比较适合。在总课时约束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决删除一些不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二)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整合全校教学资源,打造一支适应市场需求的师资队伍

受传统院系体制和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束缚,同时掌握医学和保险学知识的教师比较少,并且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存在体制,导致医疗保险专业师资力量较薄弱。可以有针对性选择一些年轻老师校内跨学科培训或送入校外企业挂职培训,或者聘请保险企业专家来校兼职授课,通过各种可能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三)立足市场需求和学校实际,推动医学实践教学改革

在教学支持等学校资源总体配置方面,医学院校不可能过多向医疗保险学科倾斜。等靠要思想不切实际。而医疗保险特色专业特色之处就在于其医学背景。因此,以医学为主的实践教学关系到特色专业的建设成败。第一,医学实践教学课时应合理配置,应和理论课时同步进行,不宜过分集中。目前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而无法集中精力实习,同时,集中实习往往因实习单位容量有限而效果不明显,建议从大学一年级时合理安排医学实践教学。第二,组织专家合理制定医学实习方案,确保医疗保险专业学生的医学实习效果。邀请保险公司、社会保险机构、医院以及保险学教学管理人员,共同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瘦身的医学实践教学方案,是A+B>2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

四、结论

基于医学院校以医学学科为主的实际,针对目前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提出A+B>2(其中0

参 考 文 献

[1]曹乾,张晓等.我国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改进路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

[2]王万荣,吴晓红,朱传波.高职高专医疗保险类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0)

第6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医乃仁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是医学起源的初衷,也是医学大师对医学深遂内涵的理解和感晤。西方医学快速发展,尤其是^类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医学各学科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医学在进步,医学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医学技术越来越高超、医疗仪器越来越精密,现代医学的发达使许多人坚信医学可以消除一切病痛。然而,现代医学的先进并没有达到让所有患者的医疗感受更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人们对医疗活动的抱怨和指责也越来越多。医学到底怎么了?医学不是为人服务的科学吗?医学不是科学中最具有人文精神的门类之一吗?当我们深究这些问题时,发现近代以来机械唯物主义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主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人像机器一样是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起来的,而治疗病人的疾病就像修理机器。20世纪大量有识之士呼吁人类的医学模式应为生物一__一心理一一社会,但这一模式并没有在实践中真正贯彻和实现。随着现代高精尖医疗设备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大量运用,医生与患者之间增加了机器这个第三者,使医生与患者之间多了一道屏障,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漠。在医学“技术化”、“市场化”、“功利化”的今天,医学出现“非人陛化倾向”,医学与人文的距离不断拉大。医患双方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医疗行为被认为是医生单方面的行为,而患者的情感、医疗感受、心理状态等常常被忽略,医学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医学需要人文精神,医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表现,是在医疗活动中对人生命的关注、人的生存质量的提高、人的情感的关切、人的心灵的安慰和人的发展的考量,其出发点是“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11。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是通过医务人员对医学科学、医学职业的理解、医学态度、医学行为等体现出来。故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包括对医学为什么需要人文精神、为什么要提倡和坚守医学人文精神、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几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是对医学人文价值的理解与把握,也是践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前提。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活动的主体,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理解、把握关系到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关系到医学的目的的实现与未来医学体系的建立。因此了解医学生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是我们进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进行调查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状况,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对象

以广东医学院2007、2008、2009级临床、护理两个专业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2.2方法

2.2.1问卷设计

①医学需要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主要调查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设计的问卷项目为: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对医学专业的理解、对医学科学的认识、对医学职业的看法。②如何培育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在大学期间应学习哪些知识、合格的医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临床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③提倡和坚守什么样的医学人文精神,调查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情况,设计问卷的项目为: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了解程度、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临床最需要医学人文精神的人员。

2.2.2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及与部分学生的座谈隋况,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打印文本的方式开展了正式调查,问卷调查表采用统一指导语,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收回,进行统计处理。调查表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2份,回收率94.4%。

3结果与分析

3.1医学生对医疗行业和医疗活动的理解情况

对医疗行业和医学专业的理解和认识会影响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在学生选择报考医学专业的原因中,61%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或是父母的心愿或是一时的冲动所至,39%是自己的理想。在对医学专业的认识上,大部分学生考虑的是个人的利益因素,认为医学行业是待遇高、较稳定的职业,也有39%的同学认为医学职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医学学科的认知上,97%学生认识到医学是自然科学,45%的同学认为医学是一种技术,而只有17%的同学认识到医学具有人文特点。在对医学研究和发展的目的的认识上,80%以上的同学认识到医学是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病痛和延长寿命的目的,但只有21%的同学认为医学发展是为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最终达到人的自由。从以上可知,大部分医学生有明确的医学专业思想,但也有许多医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学生受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过分看重医学专业的经济功能,对医学专业态度过分功利性。救死扶伤不仅仅是医学的科学功能体现,还是医学的人文性质体现。医学本质上可以说是人道主义事业,而医务工作者也首先应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本次调查发现医学生对医学的人道主义性质欠缺认识,有的根本没有意识到医学的人道主义功能,没有意识到医学科学既有探索科学真理、减轻病痛、治疗疾病的功能,还有挽救生命、关心人类健康、尊重人类的人格和尊严的人道主义价值。

3.2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程度情况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通过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体悟,内化为医务人员的品格、素养、价值观,表现为人的语言、行为、精神气质。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学科和知识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其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48%的学生认为作为医学生学好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3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学习相关的文、史、哲知识,5%的学生认为医学生要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并重。调查学生对于21世纪的医务人员就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方面,95%的学生认为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4%的学生认为医务人员应具有关心与关注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等人文精神。关于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的调查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22%的学生认为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13%的学生认为通过塑造洋溢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培养,21%的学生认为通过见习、实习等社会实践中培养。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较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对文、史、哲知识的学习和体悟不够。而在提高医学人文素质的途径中,46%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习来提高,这与之前的认识产生矛盾,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矛盾心理和浮躁作风。他们从理性上认识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文、史、哲知识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但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却对专业课和非专业课予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在校大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理解和培养的难度。在大学生毕业之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被交到了社会和工作单位,这就需要社会建立培育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体制和机制,从而使医学真正成为一门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学科。

3.3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直接认知

经过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并不了解,只有5%的学生对医学人文精神有较清楚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包含有敬畏生命、关爱生命、感悟生命真谛、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尊重患者权利、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达到人类自由这些内容,但也有54%的学生认为患者是疾病的载体,医生治疗患者的疾病属于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32%的学生认为在临床上医务人员所诊疗对象是有病的人,而68%的学生认为是人得的病。在调查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中,98%的同学认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影响,45%的同学认为患者的情绪和心情,而认为医务人员对病人的态度、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医院的就医环境影响疗效的同学分别占209/o、23%、18%。医学具有人文特性在于医学研究对象的是人,医务人员工作的对象是人的生命。维也纳医学教授诺瑟格尔(HerrmanNothnage1)指出,“医学治疗的是有病的人而不是病”。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医学教授鲁宾森(GeorgeCanbyBobinson)在其著作{ThePatientasaPerson}中告诫医学界不能以“科学的满足”取代“人类的满足”,要求医生“把病人作一个整体来治疗”乔治亚医学教授休斯顿(WilliamHouston)认为是否尊重患者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因此正如杜治政认为,医学教育应该实现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每一位医学生具有“善”的理念,让“关爱病人”成为每位医学生的基本人文价值观念。医学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有精湛医术的专业人才,而首先是培养其成为“人”。“做人”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综上所述,医科大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任务艰巨,医学人文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7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非医学生;竞争力;就业观念

高校扩招使大学生数量飙升,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也持续扩大。医学院校为增加竞争力,非医专业招生数量也相应增加。医学院校非医学生数量增多随着而来的就是非医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其学习环境的特殊性,非医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的影响较大,更多的看中所谓的“高、大、上”职业,最终出现医学院校非医学生毕业即失业等现象。解决这种现象的最有效途径是转变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就业观念。

一、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就业观念

为了真实全面的认识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就业观念,笔者对东莞医学高校非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共483名非医学专业学生抽样调查。调查发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约75%的学生属高考调剂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约40%,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约30%,应用心理学专业约15%。而此项调查是在这四个专业学生大一下学期开展的。

从调查结果可得知,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因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影响,在择业上往往更多的考虑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的政府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高大上”的职位。

二、转变非医学生就业观念的方法

(一)提高非医学生专业认可度

1.增加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力度。从调查中得知,大部分非医学生属于高考专业调剂生,对调剂专业即不满意又不了解,使非医学生对就读调剂专业失去信心,对未来非常迷茫。增加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力度,帮助非医学生在本专业中寻找兴趣点,增加对本专业的热爱,提升非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改善非医学生对未来四年所学专业的认可度,以便明确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

2.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实行辅修双学位措施。根据调查发现,东莞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都会开设多门医学类相关课程,因没有医学基础,非医学生要花费比学习专业课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医学课程,但又无法学习到系统的医学知识无法获得医学学位,这往往影响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同时,实行辅修双学位措施,让部分学生有机会重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既能满足学生心愿又能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

东莞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因所处的环境决定了非医学生在医学院校里是处于另类的,被边缘化的状态,故而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此类学生中常有发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就业,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才能调适非医学生的就业心态,最终转变就业观念。

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知。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开设的目的就在于提升大学生对就业的认知,提前为就业做相应的准备。就业指导课本应成为传授面试礼仪、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就业相关知识的平台,可在实际高校教学中,高校对就业指导课不够重视,往往由年轻老师或辅导员担任就业指导课老师,这些老师一般都缺乏丰富的阅人经历和就业经历,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理论知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的质量,满足不了学生对就业知识的需求,因此就业指导课学生缺勤情况非常严重。高校应给予充分重视,聘请专业指导老师或就业经历丰富的人士承担就业指导课程,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传授就业相关知识,分析就业政策,帮助学生认清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对就业的认知。

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提升对就业的认知,学生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意向,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的树立就是学生根据市场导向,个人能力大小,知识水平的高低等客观因素来判断。非医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树立的就业观往往伴随着自信和希望,因此非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会随之淡化或消失。

(三)提升就业能力

现代大学生经常被社会称之为“眼高手低”,也就是说现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是不对等的。“高、大、上”的就业观念就应该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作为支撑。那如何提升非医学生就业能力就成为重中之重。

理论知识的学习。东莞医学院校非医专业部分学生因就读专业不是理想的专业,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最大的目标就是顺利毕业后找份工作。可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中都会明确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这是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查看各种应届生招聘广告可知很多工作岗位专业性不强,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现象很普遍,部分就读自己不理想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业目标有针对性的研读其他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对象均来自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此类大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会进入企业。而企业招聘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或与兴趣相关的实习岗位,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尽快的熟悉职场,深入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能更充分认识自己,改变一些不成熟的就业观念,让自己的就业观念更符合实际。

医学院校非医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但是能否就业往往取决于非医学生本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即使就业道路坎坷,就业也会有未来。

参考文献

[1] 陈炳权,廖云峰.医学院校非医学生就业的困惑及其对策[J].南方论刊,2009(6).

第8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事法律;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81-02

作为一门融合了医学原理与法学理念的新兴学科——医事法律,其诞生之初,就旨在适应国家法制建设和日益深入的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综合性专门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这门新兴的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却也不断的凸显出来,尤为明显的是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正是基于此点,通过对医事法律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以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医事法律专业发展概况

医事法律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最早创办该本科专业的是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该校于1996年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医事法律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99年第一届毕业生出炉时,供求比例一度达到1:20,为国内医学界和法学界所高度关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律本科专业教育真正全面展开则是在2000年以后,像贵阳医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锦州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徐州医学院、南通医学院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40余所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医事法律或相关专业。

医事法律专业作为医学与法学双学科的复合型专业,是为了应对日益激化的医患纠纷,有力解决医患矛盾,促进医事法治建设而设立的。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是要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适应面广,适应能力强。可以在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司法机关及法律服务部门、政府机关及社会保险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二、医事法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医事法律专业的设置目标和定位来看,非常贴合当前的形势。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医疗卫生单位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依法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这些都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规范卫生行政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依法行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更优质的服务,为人人享有健康做出积极的贡献。但实际情况却是目前从事卫生监督执法和医疗行政管理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造成执法过程中的许多困难和把握政策不严等许多问题。此外,由于多种因素的结合,导致当前的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呈不断上升趋势,而解决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的从业者,大部分懂医不懂法,或是懂法不懂医。目前,全国现有医事法律人才严重不足,专任律师甚少。

因此,可以说,医事法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正是当前社会急需要的人才,非人才过剩,而是严重不足。但从相关的资料显示,许多医事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失业的危险,为什么一方面社会上需求这样的人才,而另一方面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又无处可去呢?也许这才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医事法律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并未真正做到与其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医事法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对于教学培养方面,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目前医学法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加其横跨法学与医学两大领域,所以不同的院校在医学课程和法学课程的设置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学校注重医学知识的学习,医学方面的课程设置极为全面。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当前医事法律专业招生的学生大多是文科生,理科基础较差,而在医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理科知识运用的较多,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医学课程中感到十分吃力,而且,目前绝大多数院校对医事法律专业设置的学制是四年,众所周知,单纯医学的学习就需要五年,而对于医事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在四年当中学完其他人需要九年才能学完的课程,可想而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能达到的程度。有的学校正好相反,注重法学知识的学习,法学的课程占据了该专业全部课程的80%,这对于学生掌握法学知识而言是有好处的,但相应的学生在医学方面投入的精力就极其有限,四年学完之后,学生基本上没掌握什么医学知识,这类专业的学生的优势就无法体现出来。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医事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学知识不如专门法学院校的学生扎实,医学知识较医学专业学生薄弱很多,远远达不到医事法律专业设置的目的。

(二)医事法律专业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目前的院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较少,尤其是在法学教学方面,这种问题更为明显,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而医事法律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则是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这就造成了医事法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才造成了人才过剩的局面,基于此,对医事法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急。

三、医事法律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医事法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调整课程设置

各个院校在设置医事法律专业时,应将学习的时间延长至五年。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好专业知识。在医学课程与法学课程所占比例上应做到相对均衡,既不能片面重视法学知识,也不能片面重视医学知识。在医学课程的设置上,不能与医学专业的学生完全同步,在课程的种类与难度上都应适当降低,要紧密结合医事法律专业的自身特点。此外,必须要重视医学与法。学的交叉课程的学习,这正是医事法律专业的特色所在,目前,大多数院校由于在师资力量方面的欠缺,对于这类课程的开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类课程是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计的旨在把学生训练成具备医和法两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设计的课程模块。通过特色课程的设置,可以提高学生以法律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与医学相关的法律问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能够充分地体现医事法学专业与普通的法学专业的优势。这部分应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医事法学’、卫生法学、卫生监督法、法医学、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医事诉讼与仲裁、医事案例与实践、司法精神病学等。专业特色课程在所有课时中应占到10%的比例。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与手段

医学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由于医事法律专业大多开设在医学院校内,对于医学的实践教学,这类学校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因此,医学方面的实习一般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实践教学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法学方面。故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介,加强学生在法学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法庭旁听

法庭旁听是学生见习的方式之一,是指带领学生到法院亲临庭审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针对低年级医事法律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结合所开设课程的内容,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我国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证社会有序性中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将在旁听过程中掌握法官、当事人、人的权利、义务及庭审程序,为今后自身从事模拟法庭的训练及就业经验积累打下基础。

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指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贴近生活的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案例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强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法学教研室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及法学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加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即“以案说法”,与学生针对案情进行法学问题的讨论,为学生构建一个互动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提高学生对的法律适用能力。

3 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是指为学生创建与个法庭场景,让学生亲自扮演其中的角色,感受庭审过程的与种实践教学方式。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看中学,学中看”,在学生经历见习阶段后,亲身感受庭审程序也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的模拟法庭对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这是检验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亲自参加案件处理,运用法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何在,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将法学和医药卫生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也熟悉了我国诉讼法中有关审判的具体规定,这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4 法律援助

第9篇:医学专业医学知识范文

近年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企业在招聘时的首要选择,而医药营销作为医学与市场营销学的交叉学科,其特殊性使企业希望能够招聘到既有医药专业知识又有市场营销技能的复合型营销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研究本科医药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将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融入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市场营销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医药知识,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已成为诸多高校面临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

医药营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医药行业是具有高接触性和高技术性的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行业,也是世界各行业中发展最快速的行业之一,我国医药行业也呈阶梯式成长,有望在2020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药市场之一,已引起了其他国家医药企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进行投资,以期占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医药产品和服务的大量趋同,这就造成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产品的开发、制造和营销人员的销售技巧都是一家医药企业是否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关键,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既懂得医药知识,又懂得营销技巧的人才,为满足企业对医药营销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医药营销专业,在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融合医药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为企业输送专业的人才,促进医药行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1医药营销专业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1.1医药营销人才培养现状及需求趋势

目前,在全国所有高等医学院校中,只有不到二分之一的院校设立了医药营销专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想培养出既懂医药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营销技巧的人才,尚需进一步努力。这也是制约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近年来的招聘信息中可以得知,市场营销专业是其中最为热门的几个专业之一,而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岗位更是成为了一个行业缺口,因其不止需要专业背景,还需对行业本身的深刻了解。所以未来对于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将呈不断上扬趋势,对高校开设本专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2课程结构不完善,理论与实践脱轨

因为医药营销专业是近年来才开始在我国部分高校开设,所以课程设置还处于一边建设,一边改进的阶段,设计不够完善,缺乏规范性,新设立的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待检验,教学大纲的制定不够成熟,存在学科交叉重复的现象,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混乱,影响了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目前高校的教育手段还处于灌输理论知识的阶段,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对实践技能的锻炼,但市场营销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熟练的掌握营销技能对一个营销管理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若只掌握理论知识是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违背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初衷,也必然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医药营销在市场营销的基础上,还要要求掌握医药知识,这种更高的要求也加大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无形中增加了人才培养的难度,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1.3师资力量有限,教学梯队处于建设中

医药营销专业近几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也有诸多大学和学院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教学水平良莠不齐,专业特色不鲜明,研究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职业教育质量不高,较为权威的专家和学者仍是凤毛麟角,其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在教学梯队中所占比例较小,梯队仍在建设当中,师资力量的匮乏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专业教师,提高其职业素养是当下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医药物流专业建设的策略

2.1明晰专业定位及就业前景

学习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不仅可利用其医药知识专长,在医药企业从事医药营销相关岗位,还可在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营销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网络营销管理、营销策划、营销诊断、市场调查和咨询等工作,就业前景十分可观,属于实用性专业。

2.2科学设置医药营销专业课程

首先要重视基本理论的传授,在扎实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进行系统整合,精炼精品课程,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时刻关注国外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变化,引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及时与国际接轨。设立实践课程,模拟医药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知识和业务模式的理解,完成以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过程,将医学专业知识与市场营销知识融会贯通,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课程。

2.3以综合考核方式改革考试机制

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得不改变它的评分机制。大多数高校对成绩的设置基本上都是卷面成绩加平时成绩。但对于医药营销复合型人才的考核标准,应在此基础上,加上实践成绩,形成多元化动态化的评分机制,全面综合的给出学生应取得的最后成绩。

2.4大力培养专业教师,构建教学梯队

医药营销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校方应大力鼓励教师继续深造,为教师提供和创造继续深造的条件,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如将医药营销专业设置为特色专业建设,保证本专业的科研项目立项和精品课程建设,保证研究经费,并给与最大限度的人力物力支援。邀请本专业著名专家学者或企业精英定期来校举办讲座或进行学术合作,共同研究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外派骨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相关学术会议,不断更新相关专业知识,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当中去。

2.5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师生互动要求

教师将医药营销课程相关课件和习题经网络平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互动答疑,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结语

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扩张和迅速发展,对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求贤若渴,高校应遵循医药营销行业发展规律,结合自身资源,注重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药营销人才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的复合型人才,为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咨询公司、科研机构等输送高质量的医药营销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季骅,高民.高等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改善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01).

[2]周先云.《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改革与评价研究实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