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7 21:07:23
第1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
1.1自动化技术应用
对于一些大型医院来说,实验室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从单个设备控制到组合设备控制再到连接整个实验室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方式从手动式向自动化转变,检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以往在显微镜下是用肉眼计量细胞数,其所有的程序都是手动式操作,简单的血常规化验都需要近半个小时,现在进入全自动化控制,只需要一分钟就会检测出十几个项目,并且得出结论。而血培养在上个世纪需要好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现在只需几个小时即可。结核菌的培养从过去的几个月得出结果到现在的几分钟就可得到结果,这都要归功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2标准化技术的应用
过去检测一种药物的化学成分需要使用多种方法,即便使用同一种方法,也会存在误差,所得到的结果和参考值不相同,给检测人员和患者带来很多麻烦和困扰。目前,国内外很多的学术研究组织,都在不断地深入研究并且推行一整套标准,使得整个国家以至于全球都可以使用的一套标准。方法标准化会带来很多的方便和好处,不但使得方法和结果的表达一致,而且有助于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药物的生产,从而能更好的控制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别是进入全球化时期,不仅可以快速的检测出各项指标,而且还能在不同的医院和地区使用检查结果,因此标准化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使得医学检验向着检验医学转变,
2.基于管理方面看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
2.1检验管理理念的更加科学化
检验医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多个学科组合而成的。现在的检验医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并且检验范围也在迅速增大,包括数千种的实验项目,每天就会生成成千上万的检验报告。而如此庞大的检验体系就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尤其是每一份报告的发出都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上个世纪中期,几台显微镜就能完成常规检查,一台目测比色计就能够完成基本的生化检测项目,大多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来对整个检验科的检测质量进行管理。然而现在的检验科,基本上听到的都是医生说的专业术语。另外检验医学的转变主要是医学理念的转变,突出了检验医学的科学化和自动化,目前已经建立了许多管理制度和体系,比如:检验方法的标准化、医疗人员的考核制度、检验人员的培养和教育、设备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等等,都有一套体系,有些已经形成了法律条款,为今后的检验医学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而这些转变无疑都是检验管理理念更加科学化带来的[2]。
2.2检验管理理念更加人性化
事实上,检验学科的发展主要是医学理念的转变。而当前的检验技术逐渐向小型化、床边化发展。床边实验是检验人员坐在病人身边检测各项指标,然后得出结果,为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大方便,这综合体现了人性化服务[3]。上个世纪之前,检验科室的人员从事检验工作,医生将采集的标本送到实验室,等到检测结果出来再送到临床上,这个过程被叫做"医学检验"。从那之后,检测人员不单单只检查标本,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医学诊断,然后做出最后的判断,并且向诊断医生咨询诊断结果,这一过程称为"检验医学"。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的转变,不单单是词语顺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医学管理理念的改变,服务模式的改变,工作内容和知识体系也受到深刻影响。
3.结语
第2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
1.1教学方法改革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操作局面,强化基础+综合+创新的教学方式。在基本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实验步骤与方法,全面活跃思维。在进行综合型实验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与操作标准,全面提升其实验技能。在基本与综合实验基础上,积极引进自选与自主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技术与探究精神。
1.2教学内容改革
1.2.1基本技能实验
这部分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以定性检查与形态观察为主的操作方式非常经典,也是现代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方法。可以精选采集血液标准、制备血涂片、鉴定微量吸管等多个基本实验技能,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这些基本操作技能。
1.2.2基础训练实验
进行基础训练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进一步验证其所学知识。笔者建议将血液检验、尿液检验、排泄物检验以及体液检验这四大类检验的16个小项目进行基础训练。
1.2.3综合性试验
综合性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血液检验与尿液检验中,选择了显微镜检验、尿液检验、白细胞检验等多种综合性实验,结合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从一份标本中检验多个指标,并保障检验质量与检验程序。
1.2.4创新设计实验
该类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启发其创新能力。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其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小组之间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专题研究。比如说,可以开展尿糖检测干预研究、尿液蛋白质检测影响因素等试验。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与动力。1.3考核方式改革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需要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考核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实验考核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其相适应的考试评价体系。可以将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基本项目考核,强化项目考核以及临床岗位技能考核。每一环节的考核项目都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包括准备标准、操作标准、终末标准等,并制定合理分值,强化学生的针对性评价。在实验教学工作完成之后,可以按照相关体系标准需求,选择考核内容,然后由学生决定强化考核的具体内容。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之后,在进行基本检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强化重点训练项目,完成实习之后进行岗位技能考核。
2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2.1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与实验技能
重视能力、重视素质、重视知识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强化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与实验技能要显著优于未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成绩。与此同时,学生的论文撰写数量、团队精神、科研意识也大幅度提高。另外,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2.2提高教学水平
实验教学改革,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学习、钻研的积极性,整体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方法、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与探究。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同时也是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推动教学研究深入开展的过程,对于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3结语
第3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
1.1要确保受检标本以及附带的患者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受检标本在送到检验部门前都已经附带了病患的基本资料和受检标本要做的检测项目、标本采集的方式、标本采集时间、使用的抗凝剂或者其它防腐用药等一系列的基本信息。检验部门在拿到检验标本的同时也拿到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此时检验人员应当对检验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进行逐项的审核、确认,确保受检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准确无误,如果发现受检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有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地方,应当立即要求患者补充完整或者拒收,并将患者的所有信息都存进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1.2防止人为因素使受检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的准确性遭到破坏
从标本的采集工作开始一直到标本顺利核收结束,医护人员和病患都必须小心谨慎的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医疗工作人员应当对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严格的质量监控,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会使标本的基本信息在未到达检验室时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够准确。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管理工作,努力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对此应该严格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空腹抽血检验项目,必须严格要求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抽血,不然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做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前,要对患者的饮食有所要求、有所限制。
(2)采集标本时患者的体位也会对化验结果有所影响。所以在采集标本时,医生应当在患者处于规定体位的情况下进行样本的采集。
(3)输液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输液前后采集的标本也会有所差异,会使标本在分析前发生变异,因此一定要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在其他时间段进行采集。
(4)运动也会造成样本的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应当在患者静止时采集样本。
(5)标本的转送是否快速及时,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
一般受检的标本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如果不及时检验,就会使标本的状态发生改变或者腐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采集到样本以后必须及时送到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样本在新鲜的状态下进行检验。
2严格检验设施的质量控制
2.1加强检验设备控制
目前,检验部门的检验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设备、提高检测质量是检验科应当思考的问题。
(1)加强数字化管理
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检验设备,逐步实现检验设备的数字化管理。
(2)定期维护检验设备
要保正检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性能检测工作,掌握机器每天的工作状态,并将所做过的维护工作和性能检测结果登记在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有关仪器定期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并保存检测合格证书。
2.2加强实验试剂的控制
(1)实验试剂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实验试剂是检验科在检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每年的消耗量很大。人为管理难免会造成一些浪费。而使用计算机精确管理下,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以避免试剂过期,减少浪费。用计算机管理试剂,既可以准确记录各种试剂的库存量,又可以显示试剂的过期时间,同时还可以查询试剂的领取人员名单,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试剂的使用效率,有效弥补了人工管理的缺陷和漏洞。
(2)根据仪器的性能选择适当的试剂
比如一些进口仪器对试剂的要求比较高,必须使用相应品牌的试剂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果使用其他品牌的试剂,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够准确。
3加强检验过程的管理
应当做好检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检测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检验技术,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4检验报告
每天检验科都会做许多检验,检验报告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复杂,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丢失。所以可以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检验报告进行管理,将检验报告直接发送给主治医生,这样既避免了检验报告的丢失,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查询系统,可以将同一患者近期同一项的检测报告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这样既有利于医生分析病患的病情变化情况,又可以让检验人员在发出检验报告前,进行比对,确认报告单准确无误后再发。一般来说,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检验人员就可以查看患者的病历以及患者日常服用的药物,标记出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信息。
5结语
第4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妇科医学检验的患者120例,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8岁,患者所患的妇科疾病种类有所不同,其中因为阴道炎而接受治疗的70例(58.3%),因为人工流产或者放置节育环而进行相关检验的30例(25%),因为妇科手术或者其他原因而进行医学检验的20例(16.7%)。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检验均在我院相关的检验室进行。
1.2方法
利用随机原理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60例,为了便于记录,把这两组分别命名为1组和2组,并把每一个小组都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把木质刮板以及棉签作为取样工具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取样,在1组中采用盐水镜检法进行检测,在2组中运用革兰氏染色法对其进行检测。在利用盐水镜检法时,相关的检测人员必须注重氢氧化钠的加入,从而保证检测率的准确性。革兰氏染色法就是在对相关分泌物进行镜检前对其进行染色,进而观察相关的细菌的检出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获取以及分析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为了方便相关研究的进行,把本次研究的结果以四张图标的形式所呈现。
2结果
通过相关验证性措施的采取,可以发现利用棉签作为取样工具的感染检出率高于以木质刮板作为取样工具的组别。其中利用棉签作为取样工具的综合检出率为84%,以木质刮板为取样工具的综合检出率为75%。利用革兰氏染色法比利用盐水镜检法的检出率要高,其中利用革兰氏染色法的综合检出率为93%,利用盐水镜检法的综合检出率为81%。
3讨论
第5篇:医学检验论文范文
1.1研究对象
186例非贲门胃癌患者,来自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经临床、胃镜及病理诊断证实。男81例,女105例,平均发病年龄(55.19±14.05)岁。随机选取298例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98例,女100例,平均年龄(39.20±14.12)岁。以上个体均为无血缘关系的广东汉族人,既往无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
1.2研究方法
1.2.1Hp的检测
采用ELISA检测Hp感染。
1.2.2基因组DNA提取
抽取静脉血4ml,常规酚/氯仿抽提基因组DNA。
1.2.3PCR扩增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1.2.3.1TLR4Asp299Gly,Thr399Ile基因多态性检测
将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以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GV1染色。
1.2.3.2CD14C159T基因多态性检测
引物设计及反应条件参照文献,引物为F:5′TGCCAGGAGACACAGAACCC3′,R:5′TGTCATTCAGTTCCCTCCTC3′,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以8%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GV1染色。
1.2.4统计学分析
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HardyWeinberg平衡采用χ2拟和优度检验,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采用直接计数法计算,χ2检验差异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水准为α=0.05),相对风险度用OR(Oddsratio)值及95%可信区间(95%CI)来评价。
2结果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