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医学专业基础知识

第1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门学科对人才培养目标所起的独特作用,来合理的进行学时分配。我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21.1%,对于学时的分配,是基础医学教学中最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学科不同的教师他们的观点不一样。基础医学的教师认为应增加基础医学学时。护理专业的临床医学教师认为应维持现状。但是我校受调查66%的06级学生(121人)认为基础医学学时需要增加。我校成人教育学生(在职医院护理工作者)104人,61%的人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内容太多,难学而意义不大。

2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使用教材的问题

护理专业在过去使用的是“供医学、护理、口腔等专业使用”字样的书籍,目前选择的教材范围缩小,但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课程中5门基础医学课程选用的教科书是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的。护理学需要改编现有的基础医学教材,使其更适用于护理专业,以避免医学模式阻碍护理专业的发展。我校已意识到了没有护理专业的基础医学教材所出现的问题,于是发现一些较大的书店的医学专柜,都有各式各样的供护理专业使用的基础医学书籍,但真的选用时还得谨慎抉择。因此,目前还没有做出新的行动。

3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问题

我校护理教育的基础医学老师几乎都受过医学教育,他们既教授护理专业的学生也教授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甚至不同专业在同一课堂讲课,我们了解到只有协和医学院和复旦大学等少数学校的护理学院才有专门给护理学生上基础医学课的教师。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但是将护理专业学生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实践相联系差距较大,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4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其他问题

4.1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后,少数院校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由单一的分科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在此期间,有的学校按系统讲课,但是,在同一系统频繁更换不同教研室的教师,使得学生既要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在书本上跳来跳去,又要被迫习惯于不同面孔和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均不能很好体现,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主要限于七年制以上,教学效果也有待时间认定。更何况高职高专缺乏人力、物力等支持,学生层次、学制也受到一定制约,教师授课仍然是“自由发挥”。

4.2授课内容缺乏指导的问题在护理专业领域没有对于基础医学所要教的内容质量、难易程度进行指导。教师们认为正是基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缺少指导,对于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他们只有根据自己的对护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理解来选择课程内容,实际上应根据学生在临床上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

第2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高等医学院校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了诸如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等非医学类的医学相关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熟悉相关医学课程及基本理论知识,作为专业基础,基础医学概论正是使医学相关专业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基础医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以它成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

一、课程性质地位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概要介绍机体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课程,它是一门融会贯通基础医学各学科、廓清基础医学整体脉络的综合性课程。它突破了传统医学课程的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正常和异常两个方面重组,融合了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10余门课程的内容,使基础医学知识体系高度融合,课程间的知识相互渗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简要的、明晰的认识。它是我校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考查课程,为这些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学时总计11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08学时、考核2学时。适用于四年制药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学生。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的学习,了解基础医学的发展现状,学会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水平,特别是从整体水平理解人体的结构组成、功能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具有将所学知识按系统进行串联、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基础医学概论相关课程的网络学习拓宽知识面,延伸课堂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兴趣,增强自主学习与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为学习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和课程资源的选用

根据课程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及学时,考虑教材的实用性、系统性和融合性,我们选用了刘利兵主编的《基础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基本教材。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前述相关课程教材和牡丹江医学院校园网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参考资料与课程辅助资源。

五、课程教学实施

(一)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务处、基础医学院及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组成的教改小组负责论证审核教学大纲等,由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任教学组长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基本流程包括:成立教学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总结反馈。课程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一学期内修完。

(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法,如在部分章节采用以临床病例为引导的课堂讨论式教学,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问题,学习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章节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等与临床基础理论相关的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辅以学生自修教师辅导答疑的教学方法,如与中学学过的知识相关且易懂的内容(细胞、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答疑、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六、课程考核

本门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课。考试方式为综合评价学习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课程结束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出勤和测验构成,测验方式由测验教师决定,占总成绩的20%;课程结束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及权重为选择题60%、名词解释10%、填空题10%、简答题20%,占总成绩的8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七、教学效果与课程评价

通过校、院二级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平时测验、考核等形式,加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我们将课程考核作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评价的主要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笔试,根据课程命题标准、实施教考分离、设A、B卷,有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以百分制评分,课程最后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对成绩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意义。2012年6月我们对我校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29人、药学专业本科学生27人,共计56人,进行了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56份,问卷有效率100%。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的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药学专业整体学习态度端正,全体学生对目前班集体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有75.87%的学生对目前学习氛围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药学专业全体学生认为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与本专业知识的继续学习帮助很大”或‘‘有一定关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在这一问题上,有51.72%学生认为课程开设与专业相关性大或有相关性。

在授课条件相同和试卷难度相同的前提下,我们利用牡丹江医学院成绩分析软件将20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药学专业所有学生成绩输入该系统,生成最终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成绩分析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同等教学条件下,药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成绩优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无论是班级整体学习气氛,学生个体对开设课程与自身专业认知度、课堂实际运行中学生消化理论知识水平,都是与最终的学习成绩效果成正相关的。

第3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 医药院校 中医学基础 教学改革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1-01

一、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必将对中医药类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加剧职业的变动性。[1]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医药教育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中医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相当繁杂,与很多学科关联度大,除了指导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外,还可以应用到绿色养生、预防保健、文化修养等诸多领域。高职医药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并进行知识积累,而《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体系辨证思维性强,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思维来主动地学习和积累知识。

二、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中医保健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和必要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把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更要关注和竭尽全力地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合理优化学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而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

(二)把握课程整体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和学习平台,长期以来,中医学基础课程一直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授课时数。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涉及的学科特点也不同,基于这种情况,必须结合专业的特殊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恰当地选择教材内容,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和专业涉及的相关课程,有序确定各章节之间的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充分反映课程的整体性。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所侧重。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总结传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改革以往期末的一次性评价和一卷定终身的不科学考试方法,要科学建立课程考核体系,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可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阶段性小测验、课后作业、实验课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和课程考试改革中来,从而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实施。这项考核方式改革彻底打破了千人一卷和千人一面的严重弊端。

三、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业考试成绩突出

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学生考试合格率明显提升,优秀率比重明显提高,考试平均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期末学生评教对教师授课的满意率测评中,《中医学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非常满意,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结合专业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与时俱进,他们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多角度多维度地去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注重专业契合度,紧密围绕专业积极撰写《中医学基础》课程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力求书写认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以及对一些问题上的灵活思辩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乔青,来平凡,曾传红,等.对综合型高等中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29-230.

[2]严世芸.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二)[J].天津中医药,2006,23(4):265-269.

第4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护生 文化基础知识 职业技能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患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对医护工作者的文化素养、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限于掌握专业技术的狭小涵义,而且扩展为具备一定专业的包容能力, 需要应用型的人才,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长远发展的潜力。这就要求对医护生的培养目标更高一层,更科学,更有文化的内涵。在掌握一定的专业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规范,形成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专业素质,增加医护生技能训练的科学知识内涵,使医护课的教学真正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1.中职医护生教学现状

1.1中职医护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偏低

通过调查和与学生座谈,了解到中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普遍偏低,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人文素养更差,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学习和技能训练接受能力差,不会学, 不懂学, 学不会,在训练中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技能机械,灵活性差,这与现代医学行业对医护人才的需要是不相适应的。这样的医护生进入社会后,就业难,既便有了工作,潜力不大,适应性较差,有的素养很差,有的难于承担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有密切关系的工作,甚至不会写应用文、反映工作问题的报告或工作总结,工作中能力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工作效率的提高也受影响,用人单位也不欢迎。因此,一般而言,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1.2传统医护教学培养目标较低

由于学生文化水平差,传统教学,在培养目标上也偏低,多以专业技术训练为重,过分强调技术训练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没能把培养目标提高到培养医护技术人才的高度,更谈不上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学生大多以完成学业的身份出现在医护工作上。培养的学生基本功还可以,但学到的只是动作本身以及动作的反复重复,缺乏灵活性,缺乏较快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善总结,更缺乏自学钻研的愿望和继续深造和创新能力,尤其是缺乏对事物、问题的正确看法和对工作、办事行为的约束能力。

1.3教学内容医学理论丰富,缺乏与文化科学知识相联

医护生专业技术不仅本身具有丰富的理论,同时还与许多文化科学知识相关联。但目前的教学内容中只注重动作的训练而未能以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进行分析、指导,使学生不知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医学理论学习的促进作用,加上文化课都是考查课,毕业统考时也不考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不重视,没有兴趣,以致毕业的学生,专业知识合格,但文化水平差,综合能力差,给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不便。

2.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

医学是一门“人文―技术”双重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培养高水平的医护人才,需要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和谐社会服务,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目标典定基础。既然医护生的培养模式要人文和技术兼顾,那就要求培养的学生要上升一个高的层次,不能降低标准,既要适应医护发展的需要,又要有符合现代医护行业要求的人文底蕴。

2.1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

根据需要合理调整和设置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课程,探索适合二者关系的教学方法,将文化基础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学生在新的技能方法训练中, 体会到文化基础知识在技能训练中运用,潜移默化的提高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加强理解能力,为学好专业理论和技能典定基础,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终使护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相匹配,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2.2文化融入技能训练,提高职业技能训练的文化内涵

在医护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涉及到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物理学知识、数学知识和美学知识、礼仪知识等。这些知识不仅能直接指导护理技能训练,弥补专业理论的不足,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练习更规范更准确,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能找出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知道了怎么做,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了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去进行技能训练,操作准确到位,避免了学生盲目的模仿训练,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2.3进行教学改革,并在实施中进行观察反思和调整

第5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知识,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从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把知识作为一种有序信息系统来考虑时,知识便获得了系统的结构属性,而称之为知识结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指存在于医学生的意识之中,以医学专业知识为主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相互联系构成的知识系统。这个结构的基本框架主要形成于医学生接受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它有两个重要功能:其一是运用结构中的医学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处理医学实践中专业问题的认识功能;其二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促使知识结构自身不断完善的建构功能。能力,通常指主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水平。所谓能力结构,则是指把各种能力的集合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考虑时,所呈现出的系统结构属性。一般认为,人的各种认识能力都是由若干基本能力构成的,这种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如创造能力就是由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构成的。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或活动才能产生和体现出来。素质一般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方面构成的长期、稳定、内在的基本品质和潜能。也可以说素质是人的先天特征和后天素养的总和。素质与知识、能力有天然的联系。知识是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先决条件。知识与能力的内化是素质,素质的外现便是能力。

2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确定医学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与素质特征的前提

新的历史时期,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推动着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这一转变决定了新时期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特征。从当前和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态势来来看:⑴基础医学从微观及宏观双向深入发展。医学研究从器官细胞到分子水平,再到量子水平,正从根本上阐明人体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疾病与疗效的机制。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兴起,又使医学从古典的器官和个体研究,走向群体医学及生态系统的研究。⑵临床医学将进一步应用高科技成果,向精细分科和交错综合两个方面深入发展。⑶医学与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被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如CT、超速离心机、核磁共振诊断系统、直线加速器等,使临床医学向高新技术方向突飞猛进。⑷医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结合,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上述变化对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随之改变。这种改变反映在5个方面,要求高素质医学人才要达到:⑴具有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完整的三维知识结构;⑵积极、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技术、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学拔尖人才来说,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⑷从事社会工作的能力,包括人际交流能力、协调能力。⑸良好的精神品质和道德品质。

3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特征构成

3.1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

根据未来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和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素质医学人才在知识结构方面应遵循以下思路:拓宽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倡文理科的结合。具体地说,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呈现“金字塔式”,其塔尖是专题知识,往下依次为专业知识,学科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一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越靠近塔尖的知识越高深,越靠近塔底的知识越宽广。六级“金字塔式”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知识、纵向知识与横向知识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主要指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文、史、哲、艺术等)。纵向知识主要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操作与实验技术及专题知识等。横向知识主要指相关学科知识理论技术、科研思维方法、管理及计算机知识等。其中,专题知识体现专业前沿,是攻坚方向;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包括相关学科知识)是其羽翼,决定着攻坚程度和水平;一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有学者指出[1],对于医学生而言,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应从以下3个层次入手。⑴全面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规律性。⑵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相关知识。⑶合理构建个人的外延知识。

3.2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能力结构

人才合理的能力结构,广义上讲应包括以下三方面:⑴对客观世界关系方面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即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创造能力———即改造世界的能力。⑵自我控制和自我表现的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自我控制———即调节心理的能力。⑶与社会和他人关系方面的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行政)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能力。作为特殊的人才群体,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能力结构,应以“认识能力为基础,实践能力为桥梁,创造能力为核心”,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建构:⑴接受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自学能力与观察能力;⑵加工与运用信息的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⑶传播信息的能力。主要是表达能力与操作能力;⑷组织管理能力与适应能力。依据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特别强调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创造型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⑴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⑵设计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⑶综合评价的能力。即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⑷特别要求具备强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学会创造思维,具备健全人格。

第6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医学专科教育;临床思维;培养短板;对策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29-02

0 引言

临床思维,是指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具备的理论联系临床工作实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主要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得来。而临床思维的萌芽则始于个体接受医学教育的学生时代。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rrun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从医学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7大领域60条标准规范了全球医学教育,其中临床技能领域方面设10条标准,强调能及时、有效地诊断和处理病人[1],即强调了临床思维的培养是全球医学教育基本标准之一。但是,目前的医学专科学校教育,无论从理念、教材还是教师方面,都没有形成明确的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链”,出现了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短板。

1 影响医学生临床思维形成的短板

1.1 教材方面 教材是教师沟通学生、传授知识的根据,目前使用的医学类专科教材,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

1.1.1 基础课教材 这里所指的基础课,不仅包含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它还包括许多与之纵向和横向联系的边缘学科。基础课教材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将“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主导思想贯穿于教材编写过程中,以至在教材中很少以病例作为知识链接,直观地向学生表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联系。这与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教材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也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教材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2]不相吻合,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不相吻合。

1.1.2 专业课教材 目前使用的专业课教材,主要存在几个影响医学生良好临床思维形成的因素。其一,在教材中缺乏病例作为引发学生思考、逐步形成临床判断的内容。其二,部分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注意对最新的诊断标准、“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查阅,以至知识点存在滞后,同样影响到疾病的正确诊断及用药的思路;其三,缺乏综合病例的诊断和用药的知识链接。临床医生面对的个体可能不仅患单一疾病,往往几种疾病并存,如何正确有效调整临床思维,是迅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及时合理用药的基础。

医者要有“灵性”,这种灵性即是一种顿悟,是形成临床思维的过程,其源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而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转变过程,远远不是医学专业知识能达到的境界,需要人文知识的渗入,需要有利于医者个体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评判性思维形成的诸多人文精神的内涵。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知识欠缺和其他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匮乏,是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1.2 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活动的影响。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医学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目前专科层次教师中真正从事过临床工作的“双师”型教师基本情况不容乐观。

1.2.1 医学基础课教师 医学基础课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教师毕业于非临床专业,对疾病的认知缺乏,而即便是临床专业毕业者,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为数不少。因而,如果教材没有相关知识链接,要让教师自如地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临床表现相联系,难度确实不小。

1.2.2 临床专业课教师 医学专科教育中临床思维培养是临床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目前医学专科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中,多数仅仅进行了8个月的毕业前实习,严重缺少临床实践经验,特别是对于没有附属医院的学校而言,这一问题相当明显;另外,即使一些教师到医院学习过,也是从教多年后才有机会;加之,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更新知识理念和能力,最终出现了学校与临床的脱节。

1.3 临床思维技能培养的不足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在一些学科,如内科学,基本占了三分之一的学时,但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出临床思维技能培养的思路和做法。如何开展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诊断路径,应是相关学科教学中必需考虑的内容。

1.4 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一样的授课前提下,不同个体悟性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性。今天的医学生是否能成为良好的医者,与其个体的“灵性”和基础教育密切相关。其实,无论是何种层次的医学教育,若是时间和空间条件允许,最好对生源进行必要的遴选,让真正喜爱和具有医者潜质的个体学习和从事医学专业,更有利于医疗队伍的构建。

2 对策

要在教学阶段培养医学生一定的临床思维技能,必需坚持“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专业课服务于临床实践”的总原则。

2.1 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是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整合了基础科学教育和以社区为基础的临床教学,强调小组学习、讨论式学习、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重视医生与病人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也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第一、二学年的整合课程包括医学科学基础;病人、医生与社会,含医学史、伦理学、职业行为自我保护、医学学会等内容;临床基础,含问诊、交流技巧、体格检查等内容;从基因到社会I,整合了人体各系统“正常”与“异常”的内容;从基因到社会II,整合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肝胆、生殖系统、内分泌和运动系统等内容;病房见习培训,包括心电图、影像学、临床病理生理学、安全、药理、信息系统、社区资源等内容;纵向临床见习,包括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况、成人和儿童的预防医学、各系统常见症状等内容[3]。

我国在一些大学,对医学课程也进行了整合,如复旦大学医学部建立了与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相接轨的课程体系,注重通识教育、课程整合、科研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革和全程预防医学教育等。其中课程整合侧重在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包括正常人体形态和功能,疾病机制,疾病概论以及各系统疾病等内容;预防医学整合课程涵盖卫生统计、疾病预防和流行病等必修课内容及生命全程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疾病风险与健康保险、健康未来学等选修课内容[4]。顾鸣敏等[4]通过比较发现,中、美、英三国8所医学院校的课程整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与医学科学之间的结合。由此看出,医学专科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整合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2.2 教材融合性与实践性 教材编写应该严格按照“总原则”,力求在医学基础课教材编写时强调融合性与服务性,在专业课教材编写时体现实践性。要求医学基础课教材既能充分表达其知识点,也能流畅地与临床表现、检查结果、诊断与鉴别诊断、健康干预等融合。专业课程教材要求具有良好的实践指导性,注意基础知识的复习与拓展,充分展示临床表现、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临床用药的推导。这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很高要求,即对遴选主编及参编人员提出了标准。如果组织的参编人员中没有来自临床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可以聘请一定比例的临床医师参加教材的编写,或要求部分参编人员到医院观摩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编写工作。

2.3 强调教师专业实践 对于医学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力求3~5年到医院轮转观摩学习一次,不断为教师充电,提高教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创建学习性校园,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仅成为知识的传播者,更能成为寻求知识源泉的引路者——学习方法的传递者。

2.4 临床技能培养 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10条标准设置实验课内容,提高对见习的认知程度,注重实习能力考核,使医学生毕业时切实具备“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临床技能。

参考文献:

[1]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J].医学教育,2002,(4):23.

[2]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33.

第7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医药院校 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

一、引言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系统等5个专业整合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金融系统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各领域各行业对信息系统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整合并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顺应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宽领域、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多年来,各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作为来源较为复杂的一个新兴专业,由于其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院校对信管专业的内涵、培养目标和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的认识各有不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下面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对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医学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意义及特点

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医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医学信息管理、医药信息处理与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许多医学类院校为此也相继开设了医学类或医药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我院于2004年开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设置的主干学科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学,主要课程有医学概论、计算机原理、管理学基础、管理系统工程、信息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医学信息学、信息经济学、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内蒙古医学院将本专业定为管理学类别,采取四年制学制,学生毕业时获得管理学学士。

内蒙古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是掌握信息管理专业必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及必要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研究和开发能力。对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是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既具有现代信息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信息管理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去向为:在卫生行政部门、大型医院从事信息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研究部门从事教学、研究以及信息管理咨询工作。在IT行业从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工作等。

内蒙古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定向是十分明确的,代表了大多数已开设此专业的医学院校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意义上讲,医学院校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当前现代医学和医院管理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中型医院已相继实施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使用,在临床医学方面和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方面正在逐步实现医疗信息化。因此,培养既懂医学基础知识、又掌握现代管理学知识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交叉学科人才,对建设具有高科技、高标准的大中型医院及更先进的医疗信息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为广大民众及患者服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开设医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突出体现医学、医学信息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多门学科交叉的特点,既有与其他高等院校本专业的课程相近内容,同时又要有区别的课程内容,主要区别在医学院校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医药学基础知识,管理学知识方面要侧重于医学信息管理、医药信息处理,而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更注重与医学有关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如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和应用、计算机对医学影像的处理、医学资源数据库的开发与管理等,这样设置课程可以让学生就业时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学以致用,较快地适应现代医学信息发展趋势,或在IT行业从事医学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工作,为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三、目前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经过几年的学科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办学管理经验,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当前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课程设置的不够合理、核心课程比重不足、课程名称与实际教学内容不符等。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时就业方向的选择以及继续深造学业时究竟考取哪一类学科研究生的抉择等方面。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课程体系结构存在问题

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生就业方向的抉择。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围的理解存在差异,或者受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该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合理。例如,很多医学院校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只是把基础医学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以及管理专业课程进行简单结合,形成三种学科的简单叠加方式,并没有做到有效地融合,而且没有体现出该专业的医学领域方面应用特色。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和调研,发现这种专业课程简单组合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内容方面形成博而不精,广而不深的现象,因而直接影响到学生择业取向,同时也给学生选择考取哪一类研究生带来了难度,有些高等院校在医学、管理类研究生招收方面甚至不愿招收信管专业的学生,原因是认为此专业的学生这两种学科的学习内容都不够全面,即深度不够,不如单科学生基础扎实全面。

2.课程名称和内容设置存在名不符实的现象或者缺乏前瞻性

以我校为例,信管专业中有一门专业课程叫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本应是计算机学科两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但由于学时设置及其他原因,这门课程实际讲授的是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明显与该课程的名称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避开原理直接讲授Authorware应用软件,主要原因是学生很难听懂原理,这样就把计算机的几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都改为注重应用的课程,明显降低了信管专业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习深度,对学生将来如果从事医院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技术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另外,课程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课程名称应便于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而目前信管专业的有些课程名称过于具体、缺乏弹性,难于适应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能及时将教学内容调整更新,导致学生在上学期间所学内容还未应用于工作中就已经过时甚至被淘汰,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3.必修、选修课程比例存在问题,培养实践能力环节较弱

必修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课程,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知识点,而选修课则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及有意识侧重研究学科某方面的课程。由于该专业跨度几个学科,学习负担较重,因而医学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修课比例重,选修课比例轻,而且在选修课中,专业限选课较多,公共选修课较少,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的个性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制约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理论课程安排过多,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在就业时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适应和胜任工作需要。

四、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我们应当意识到,医学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不同于计算机专业,也与其他管理专业有所不同,它并不是计算机与管理专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医学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高效信息处理的学科,它是多种学科有效结合的交叉学科,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人才,主要在医疗卫生领域进行医学信息处理与医学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工作,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建设一种突出表现医学类应用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涉及了多种学科,而在学生四年的本科培养时间里要把几种学科的本科主要课程全部修完是不大可能的。因此,在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能够学以致用,毕业后工作时能较快适应相关工作,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信管专业的必修课比例,多开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我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就业或进一步深造时能明确工作或研究的方向。要重视实践教学,坚持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医药企业实践、社会调研、认证实务、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体现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设立顺应了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国外在较早时期就已经注重此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并做过很细致深入的研究。在国内虽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起步较晚,但各类高等院校都积极响应,先后设立该专业,并已培养出多批相关人才走向社会,很好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医学类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对医学领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人才需求还会不断增长,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目前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经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努力完善专业课程结构的建设,就会逐步解决相关问题,使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得更具特色,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级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叶明全,吴少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医学信息学杂志[J].2007,(5).

[3]张英.医药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法制与社会[J].2008,(7).

第8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字】 口腔医学 课程体系 建设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D083

关键词:口腔医学 课程体系 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3

当今世界医学高速发展,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口腔医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不断延伸的学科分支,其发展潜力巨大,备受瞩目。随着医学模式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我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沿用的前苏联教学模式,缺乏对广泛宽厚的基础和综合知识方面的培养;基础课、临床课、专业课完全分开,缺乏互相交叉渗透;口腔医学教育层次不清,缺乏为基层人民群众口腔预防、保健、医疗服务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所有这些,已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改革势必行。如本校湖北医药学院当初为创办口腔医学专业而确立的“前期趋同,中期融合与渗透,后期分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口腔医学专业确立、发展和人才培养功不可没。但在新的时期,与口腔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相距甚远,为此我们进行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从而引发了对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设想。

一、明确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培养适应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临床工作能力,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大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因此,整个课程体系改革均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力争使培养的学生基础宽厚、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二、构建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校沿袭已久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课程体系割裂、专业课时少、技能训练薄弱等弊端,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认为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在时间安排上应为2.5—1.5—1模式,即2.5年公共基础理论课及临床基础理论课教学,1.5年专业理论课教学,1年临床实习。在课程配置上形成 “三大板块”即: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临床实习;必修课程占 60.5% ,安排在第1学期—第8学期;选修课程占 8.5 % ,安排在第1—3学期、6—10学期;临床实习占31% ,安排在第9—10学期。实践教学采用“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即口腔医学基础实验操作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必修课程由六大课程群构成:即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334学时)、自然科学课程(396学时)、生物医学基础课程(73时)、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学课程(81学时)、临床医学课程(630学时)、口腔医学课程(89时)。

三、口腔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施途径

根据医学模式的变化,口腔医学学科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及时调整主干课程,开设新的必修课与选修课,正确处理好口腔医学学科发展的无限性与口腔医学课程的有限性这一对矛盾。在课程设置中尤其注意口腔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保健、康复的结合,增强学生防治人类疾病的整体观念。将综合能力的提高与素质培养做为主线贯穿新课程体系全程。

1、优化课程设置 突出专业教育:对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将公共基础、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从内容、结构、课程类型等方面,按照突出口腔医学专业特色的思路进行重新安排。例如减少《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基础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理论课学时,适当增加实验课学时;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为《人体形态学》;减少《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理论课学时,将生物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整合为医学生物学实验、人体形态学实验、基础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以外科总论、内科诊断学与人体主要疾病为重点,对临床医学课程进行了调整与缩减;部分临床课程作为选修课内容,如妇产科学、核医学等,累计共压缩78学时,将节约的时间用于口腔专业课与选修课教学,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为加强口腔专业课程的教学与专业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时间。

将原第二学期开设的《口腔医学导论》课程提前到第一学期,早期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使其从入学开始就接触和了解一些口腔医学基本概念,实现口腔医学专业教育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育阶段的早期渗透。

按照教育部指定的本科教材重新设置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将原来的《口腔生物化学》和《口腔微生物学》整合为《口腔生物学》。《口腔内科学》则划分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与《儿童口腔医学》,增加理论课程及实习课学时。将《老年口腔病学》和《口腔医学史》等课程调整为选修课。

开设了医学生人际沟通学、全科医学、牙齿美容理论与实践、口腔颌面疾病的遗传学等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将选修课程划分为:必选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大学生选课自,使学生及时掌握医学及口腔医学发展的最新知识,为实现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2、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实验、实习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新型口腔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增加了实验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时和比例,丰富了临床前实习内容和要求,同时调整了课程安排,使理论课与实习课紧密结合。同时医院在上级支持下加强了硬件环境建设,强化了临床前期实习中仿真人头模型操作训练,使医学生的操作训练尽快与临床诊疗接轨,以期通过实习严格培训提高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在口腔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和专业生产实习期间,强调口腔综合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接触各种口腔专科疾病,培养学生对口腔疾病的整体治疗观念,牢固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严格实习期间考核和管理,改革实习考核办法。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 、开展预防医学教学: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增设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课程,强化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保健等知识。同时加强医学科研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的培养。

第9篇: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范文

围绕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结合护理工作岗位需求,注重于前期及后续课程的联系,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二、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衔接的实施

1.制订基于职业岗位需求的核心课程标准教师深入医院护理一线进行护理实际工作需求的考察,组织相关行业专家召开课程标准研讨会,分析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关键技术,从而确定基础医学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制定能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理论支撑的课程标准。并将与护理实际操作密切联系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课程内容之中去。

2.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教材建设(1)中高职教材衔接,实现教学内容衔接根据护理专业教育的特点,组织专家和学者根据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科学地设计不同的教学单元,再将不同的教学单元设计成学历层级,明确哪些是高职必修或选修单元,哪些是中职必修或选修单元,然后向不同省市中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同时,鼓励教师按照区域医院不同的特点自编校本教材,配合教学计划完成。(2)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电子化教材与传统纸质教材相比,电子教材具有多种优势。比如可以借助网络及时更新功能,快速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加强中职和高职在教育教学上的信息交流;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功能,缩短中职和高职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时间,以便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上;多媒体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将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课程的远程教育及在线答疑上。因此,制定一些网络教材或电子教材,可实现教材建设的多元化和立体化,可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3.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特色(1)增强基础医学知识的连贯性,体现正常人体活动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必须从基础抓起。对于从中职升到高职的学生来说,空洞的理论与抽象的讲解,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可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比讲解式教学法及讨论式教学法,将正常人体形态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与正常人体功能学(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有机体”为学习的研究对象,探讨人生生命活动的奥秘,掌握其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等。(2)结合临床知识,体现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的连贯性加强基础医学理论与操作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紧扣临床知识的学习,可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我们可以采用PBL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并提前告知学生,由学生分组去寻找答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讲解。在讲解Ⅰ型超敏反应时可提出,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前需做皮试?注射后多长时间观察结果?为什么在注射青霉素后再在医院内观察15~20分钟才能离开等?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PBL教学方法,不仅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吸引到学习上,而且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快,记得牢,深受学生喜欢。(3)加强实验教学,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基础医学的许多知识来自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所以搞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不经可以了解理论知识的来源,而且可以证明理论知识的真实性,从而全面正确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很多院校开设的基础医学实验项目及学时较少,有些院校甚至不开设相应基础医学实验,为此我们在正常开展常规实验的同时,新开设自主设计实验。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查找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最后讨论打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4.实行学分制,课程考核全面沟通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是课程体系衔接的必要条件。我国大多数中高职院校教育实施的是学年制管理,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部分知识在高职中重复出现,但不能合理地免修,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不高。采用学分转换制度,使中职院校学生在高职中重复出现的部分知识经过学分转换,成为有效学分,相关课程内容可以免修。因此,采用学分制为通道,可做到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沟通。中高职院校制定统一各学科的学分标准,不同教学单元及学历层次的学分标准不同,让学科学分在中高职院校中成为相互认可的“护照”,也可作为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但中职院校对学生学科学分评价要按要求规范操作,做到公平、公正。在学分控制方面,普通高中生源的学生文化基础较中职生好,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较中职生差,所以普通高中生源的文化课程学分比重应少于中职生源,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重应大于中职生源。在学分管理方面,文化基础达标,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短,而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其学程相对要长。通过学分制管理,能够使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不同起点的中、高职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1)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教师作为立校之本,实行一系列人性化制度,增强教师认同感。完善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提高师资队伍知识能力和学历结构。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个人学历层次,积极参与硕士或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