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旅游总结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旅游总结心得体会

第1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1引言

旅游中心地是指旅游中心性达到某一强度的城镇中心,即能够面向城镇外区域内的旅游吸引物或城镇外旅游者提供一定强度的旅游交通、接待、信息、管理等对外旅游服务功能的城镇中心[1]。旅游中心地对区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规模和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效益和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学者如吴必虎、柴彦威、董志文、林刚等,从多个方面对旅游中心地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2-4]。这些成果主要是依据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论,着重探讨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及界定方法、旅游中心地的功能、旅游中心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图式等问题,很少关注区域内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到2005年,我国才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李玲、朱青晓、黄静波等人分别对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的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5-7]。他们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加法合成原理,对上述省份旅游中心地的中心性和等级体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其研究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丰富。分形(fractal)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理论,其基本特征是具有自相似性、无标度性,是研究和揭示复杂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中所隐藏的规律性、层次性和标度不变性的有效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形理论在我国人文地理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8],其中,很多学者用其来分析城镇体系结构。与此同时,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运用分形理论来研究旅游。陈彦光等人最早基于信息论将分形理论引入旅游研究,随后又运用分形理论对旅游景观进行了探讨[9-11];戴学军、王英姿、高元衡、杨国良、崔大树、朱晓华等运用分形理论对南京、武夷山、桂林等地的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了分析[12-17];戈冬梅、杨国良、庞闻等则分别运用分形理论对中国主要旅游城市入境旅游、四川省旅游、中国入境旅游等旅游流体系进行了研究[18-20]。然而,运用分形理论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的成果还尚未出现。本文从分形理论出发,以湖南省旅游中心地为例做实证分析,探求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希望拓宽分形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创新区域旅游中心地体系的研究方法,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2分形理论模型

2.1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的分形模型本研究以旅游接待总人次来衡量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区域旅游中心地的规模分布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具有分形性质并满足Zipf位序—规模法则[21]。虽然Zipf位序—规模法则为描述旅游中心地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对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的模型参数进行解释时存在困难。因而,可考虑将分形理论与Zipf位序—规模法则相结合来研究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的分形特征。分维是分形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分形的定量表征和基本参数。确定分维的多种方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是Hausdorff分维类比[22]。其具体思路是:对一个特定的区域,将某一年度各旅游中心地接待的旅游者总人次从大到小排序,用旅游者人次尺度r(r用人次数量表示)来度量人次规模大于r的旅游中心地数目N(r),改变旅游者人次尺度r时,区域内的旅游中心地数目N(r)也会随之改变,当r由大变小时,N(r)不断增多。在某个标度范围内,N(r)与r满足关系:N(r)∝r-D(1)式(1)是一个分形模型,其中,D是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的分形维数,它表征的是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特征。Zipf位序—规模分布法则:p(r)=p1rq(2)Zipf公式服从幂定律,具有分形意义。式(2)中:r为旅游中心地位序(r=1,2,3…,n);p(r)为位序为r的旅游中心地规模;p1为首位旅游中心地规模;q为与区域条件和发展阶段有关的常数。参数Zipf维数q与Hausdorff维数D互为倒数,即D=1/q。D值的大小有明确的地理意义,直接反映了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结构。当D>1(q<1)时,表明该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比较集中,旅游接待人次分布比较均衡,中间位序的旅游中心地数目较多,首位旅游中心地的垄断性较弱;当D=1(q=1)时,表明该区域首位旅游中心地与最小旅游中心地的旅游接待人次之比恰好为区域内整个旅游中心地体系的旅游中心地数目;当D<1(q>1)时,表示该区域的旅游中心地等级规模比较松散,旅游接待人次分布差异程度较大,首位旅游中心地的垄断性较强。

2.2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分形模型区域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揭示各旅游中心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状况与机制,具有明显的无标度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随机分形结构。用分形理论中的关联维数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旅游中心地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其基本模型为(5)上述三式中:C(r)为r的关联函数,表示的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数目;D为关联维数,反映了旅游中心地空间分布的均衡性;r为给定的距离尺度;dij为第i个旅游中心地与第j个旅游中心地之间的直线距离;H为Heaviside阶跃函数。D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2之间变化,当D2时,表明该区域内旅游中心地的空间作用力小,分布很均匀;当D0时,表明该区域内各旅游中心地之间联系紧密,分布高度集中于一地。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为了计算方便,通常将C(r)计算公式改为:

3湖南省旅游中心地分形特征的实证研究

3.1湖南省旅游中心地概况湖南省属内陆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南部。省内旅游资源丰富,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2010年旅游接待总人数达2058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425.8亿元,居全国第10位①。湖南省现有地级行政区单位14个,分别为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娄底、怀化、衡阳、邵阳、郴州、益阳、张家界,以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设在吉首市);县级行政区单位122个(包括35个市辖区、15个县级市、65个县、7个自治县);1105个建制镇,它们共同构建了湖南省的旅游中心地体系。

3.2旅游中心地等级规模的分形特征对湖南省14个地市(州)级旅游中心地,按2010年接待的旅游总人次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得到旅游中心地位序—规模表(表1)。由于幂函数关系等价于对数线性关系,因而,只要双对数坐标图上位序—规模数据点成直线关系或者部分成直线关系,即可判定分形的存在,直线上点的范围即为无特征尺度的标度区,以lnp(r)为纵坐标,lnr为横坐标做出散点图,然后进行线性回归模拟(图1)。由图1模拟的结果可见,q=0.5576,分维数D=1.7934,R2=0.9152,相关性较好。由于D>1,表明湖南省旅游中心地规模分布比较集中,旅游接待人次比较均衡,首位旅游中心地长沙的垄断性不强。对于大尺度的旅游地域系统来讲,应该有高垄断性、层次结构合理的旅游中心地体系[6],以带动区域旅游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长沙共接待旅游者4854.6万人次,与周边的武汉、重庆、广州以及其他一些旅游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武汉、重庆、广州旅游者接待总量分别为8942万人次、1.62亿人次、1.27亿人次),其垄断性还不强,不能高效地发挥对全省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全省14个地市级旅游中心地,除长沙、张家界两市的旅游接待规模比较突出之外,其余地市旅游接待人数比较均衡,没有形成合理的层级体系。

3.3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先利用Arcgis对湖南省交通图矢量化,然后测算出湖南省14个地市级旅游中心地两两之间的直线距离,构建14×14矩阵(表2)。取步长Δr=15km为标度r,则在r内的旅游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点数C(r)会随r的变化而变化。由式(5)、(6)可得出一系列的点对(r,C(r))(表3)。以lnr为横坐标、lnC(r)为纵坐标做出散点图,结果见图2。计算空间关联维数须考虑无标度区的范围,根据散点图,a到b之间是无标度区的范围。对无标度区内的点列做线性回归分析,得空间关联维数D=1.501,测定系数R2=0.9926,相关性良好。D2,表明湖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布局较为分散,各中心地之间关联程度较差,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不强。湖南省各旅游中心地由于地理分布相对分散,且各地之间的交通网络还不够完善,加之各旅游中心地在旅游开发时整体开发、合作开发的意识较薄弱,使得各旅游中心地的旅游开发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单打独斗的局面,相互之间联系不够,不能有效地分享彼此的旅游客源市场。

第2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验;北京旅游卫星账户;产业旅游供给比;旅游业增加值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6―0032―05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对于旅游业是不是一项产业一直存有争议,这主要是由于旅游业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其产品形态复杂多样,难以按照产品类型进行分类。更主要的是,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是以需求方来定义的,如当地居民购买的饮料、食品按其业态看,分属于食品行业和商业零售业,而如果是旅游者购买则属于旅游消费。除了旅行社、酒店和景区景点等旅游特征产业外,大多数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形。旅游消费在现有的国民账户体系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类别,而是分散地隐含在各个行业和部门之中。也就是说,现有的国际通行的SNA93(1993年国民账户体系)是无法完整、全面和客观地反映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鉴于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法国、加拿大等国率先开始尝试编制旅游卫星账户(TSA),2000年3月联合国统计署正式批准了欧共体委员会、经合组织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提交的《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编制该账户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地区国民账户、地区投入产出表、经济普查资料和旅游者消费抽样调查等方法,计算出某一产业产出值中由旅游者消费引致的比例,即旅游供给比例(Tourism Supply Ratio),将旅游消费部分从该项目中剥离出来,计入现行国民账户以外的一个虚拟的账户,即旅游卫星账户之中。因此,旅游供给比例的确定和精确与否成为编制旅游卫星账户的关键,也是目前我国地区编制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难点之一。旅游供给比例值是在0―100%之间,数值0意味着该项与旅游消费完全无关,数值100%代表全部是由旅游消费带来的。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在一定时域内针对特定地区设计出一种理想的社会实验方案,对人为控制任何游客出入该地区条件下的实验组和游客自由出入该地区的对照组的社会经济运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测度旅游对于地区经济的影响。显然这种社会实验是要在人为地阻止外来游客进入和内部游客的外出的情况下进行,这对于一个省或大城市在现实中是难以开展的。但2003年北京等地出现的“非典”(SARS)突发性事件给模拟这一社会实验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机会。

2003年上半年,“非典”疫情在我国的广东、北京、山西等地及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给北京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自4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的多个省市属于重度sARs疫区后,100多个国家与中国取消了彼此间的出入境旅游业务,同时我国也为了防止疫情的传播,取消了当年的“五一”黄金周,城际的人员流动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当年5月份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鉴于此,本文针对北京12个旅游特定产业,选取2003年全年和2003年5月份两个时域,通过对发生“非典”(即控制游客出入)条件下实验组结果和假如没有发生“非典”(即游客自由出入)条件下的对照组结果横向比较研究,确定出北京旅游产业供给比这一核心数值,进而测度北京旅游业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影响,这为编制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一种简易的辅助方法,为印证旅游卫星账户中一些关键性的数据提供新的参照系数。

二、实验要素

从科学认识的角度来看,社会实验是由实验主体、实验条件和实验客体3个基本要素组合的“刺激一反应”过程。显然,对于作为实验主体的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确定实验客体及实验条件,以模拟前文提到的理想的社会实验条件。

为了实现准确测度北京旅游产业对当地国民经济的影响这一目标,本文的实验客体为北京旅游特定产业(包括旅游特征及相关产业)。参考世界旅游组织等编写的《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及《地区旅游卫星账户编制指南(2005)》相关产业目录内容,考虑到本社会实验方法的适用性、数据可获性、可比性的要求和北京市旅游产业实际情况,我们选定了住宿业、餐饮业、铁路客运业、道路客运业、公共交通业、汽车租赁业、航空客运业、旅行社和类似服务、环境资源业、体育娱乐业、文化艺术业共11个旅游特征产业,一个旅游相关产业――零售业,总计12个旅游特定产业作为实验客体。

针对实验客体,我们设定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实验组就是考察在发生“非典”(即控制游客进出)条件下的旅游特定产业规模业绩,而对照组则是考察假设没有发生“非典”(即游客自由进出)条件下的旅游特定产业规模业绩。此外,为了提高实验信度,将“非典”对北京市居民(不包括游客)关于实验客体的消费总量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我们选取2003年全年和2003年5月份两个时间段作为实验时域。对关系到旅游交通的铁路客运业、道路客运业、公共交通业、汽车租赁业、航空客运业以及文化艺术业6个客体选取2003年全年进行实验,其余则选在2003年5月这个“非常时期”。

三、实验结果对比研究

在此,为了最终确定旅游供给比例,我们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值同对照组的比值称为变异比例。表1中实验结果具体来源及计算方法见脚注;在表2中,我们将实验客体2002年5月份规模业绩直接等同于对照组结果,这样变异比例就为实验客体2003年5月份规模业绩同比下降比例,其统计资料来源见对应的脚注。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表2的各项实验客体的变异比例都远高于表1,印证了2003年5月是这些行业经营业绩下滑最为严重的月份。而在两个表格所有实验客体中,变异比例最高的都是旅游业,说明了旅游业受“非典”冲击程度比其他行业都要大。

四、确定产业旅游供给比例

如前所述,所谓产业旅游供给比例就是指某一产业产出值中由旅游者消费引致的比例,因此我们只需用表1和表2中实验客体各自的变异比例与相应的旅游业变异比例逐一进行比值运算,所得到数值即为2004年北京各产业的旅游供给比例,其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看出,旅行社和提供类似服务的企业产业旅游供给比最高,达100%,这是旅游产业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余依次为航空客运业和住宿业,分别为94.6%和77.5%;列在最后3位的分别是零售业(13.5%)、餐饮业(43.8%)和汽车租赁业(46.2%),说明这3个行业中,居民消费比例要高 于游客,尤其是零售业,居民消费的比重占到了86.7%。这个结果也符合我们的经验估计:这一方面是由于北京是一个有着16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居民日常消费量巨大;另一方面,旅游者对于零售业的需求本来就比餐饮业、住宿业和交通客运业要小得多。

五、北京旅游业增加值和旅游就业人数测度

1 旅游业增加值测度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12个旅游特定产业的2004年总产出及增加值,通过各产业旅游供给比,我们得出2004年北京市旅游业总产出为7370523.4万元,旅游业增加值为3141266万元,如表4所示。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8》公布的有关数据,2004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为606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111.2亿元,据此可以推算:北京市2004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4%。

由表4得出,在旅游业增加值中住宿业、铁路客运和民航客运是增加值最大的3个行业和部门,而汽车租赁业则是增加值最小的行业。这说明北京旅游业对于住宿行业和铁路民航交通部门的经济贡献最大,而旅游业对汽车租赁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2 旅游就业人数测度

同样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2004年12个旅游特定产业的就业人数,通过各产业的旅游供给比,可得出2004年北京旅游就业总人数为76.41万人(见表5),再根据《北京统计年鉴(2005)》公布的有关数据,2004年北京市总就业人数为8540654人,从而得出旅游就业占北京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为8.95%。

从表5看出,除旅行社和类似服务行业外,产业旅游供给比最高的是民航、住宿业。由于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总体规模较大,虽然产业旅游供给比不高,但旅游就业人数要远大于旅行社和民航客运部门,吸收旅游就业规模前3位的行业分别是餐饮业(17.7万人)、住宿业(13.2万人)和零售业(12.2万人)。

由此可见,北京旅游业对于行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部门是住宿、铁路和民航;而对于安排就业贡献最多的行业是餐饮、住宿和零售业。

六、讨论与结论

第3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了解最新的行程及报价,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四是除了业务流程外,我希望了有机会了解相关的带团流程,以便更好地为领导排忧解难,更好地为公司服务。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旅游营销员工作总结资料,仅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旅游营销员工作总结一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崭新的20xx即将到来,回顾过去的20xx年,我有幸成为xx国旅的一员,来到我们xx岗营业部工作,同时,这也是我来公司的第三个月,回顾这三个月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及帮助下,快速熟悉公司业务,掌握基本操作业务流程,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中努力学习提高,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业务能力和各方面的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以高度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

在来公司的初期,我主要围绕公司业务展开学习,尽快熟悉和掌握公司主要业务流程,遇到难题及时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使我快速进入角色,融入到公司的大家庭中来。我始终坚持旅游理论知识学习,时刻关心关注旅游实时动态,掌握前沿性信息,不断提高个人综合业务能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争做表率,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二、热情服务,以高品质服务回报客户

旅游工作是一项脑体高度结合的服务工作,态度决定行动,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学会换位思考,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急游客之所急,想游客之所需,在实际工作中投入满腔的工作热情,为客人提供高品质、高质量的服务。用实际行动切实践行热情服务的理念。

三、精诚团结、以高效率的工作热情创造佳绩

一支有活力、有*的工作团队,在工作上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工作上,我认真向领导和同事虚心请教学习,把每一次会议、每一次交流都当作学习的好机会,注意在工作中总结学习,在学习中转化提升,使我快速融入了公司的环境,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在业务中,我们紧密配合,互帮互助,共同追求业绩的快速提升,并在实践中不断交流工作心得体会,在加深业务知识的同时,更好的和同事们一起成长。在生活里,我积极与领导同事打成一片,使之成为领导和同事们的好帮手,好伙伴。

四、专心致志、积极开拓公司业务新领域

一是在工作中积极拓宽渠道,利用网站、论坛、qq群、朋友聚会等方式,积极开拓新客源,发掘潜在客户群,同时借鉴其他公司先进营销模式,不断提升公司业绩。

二是认真做好老客户感情交流,有针对性地对客户的进行跟踪回访式的沟通,认真梳理客户意见建议,培养与客户之间的感情。

三是积极建立与景区同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增进友谊,加深感情,以期达到愉快的合作。

五、工作中的不足和新一年的工作打算

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我个人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业务还够熟练,与领导和和实际工作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是业绩不是很突出,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期望值。

三是工作比较粗心,还不够细致。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会努力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希望领导和各位同事多帮助我,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我会虚心听取,及时改正。

新的一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

一是继续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认真学习旅游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是能熟练的操作业务流程,从而在工作中对自身的不足加以调整,以较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群体的游客不同模式不同主题的介绍和宣传。

三是及时了解最新的行程及报价,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四是除了业务流程外,我希望了有机会了解相关的带团流程,以便更好地为领导排忧解难,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旅游营销员工作总结二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忙碌的20xx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和各位同事的配合和帮助下,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结合我今年的工作,将全年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完成营销工作

全年在旅游营销推广工作收入总额亿元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创造门票收入万元,接待旅行社组团人数,创旅游总收入亿元;今年我在旅游营销工作上开动脑筋找市场,兢兢业业的工作;大步向前为客户,优质服务赢市场;在思想上加强学习,学习旅游业的各项法律及知识,营销的方法和技巧等专业知识,同时还学习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水平。经过一年勤奋学习和辛勤工作,*的完成的下达的任务指标。

二、做好本职工作,成绩显著

今年我在旅游营销方面开动脑筋,不断创新,通过多项措施开展活动,吸引游客游xx,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多次表扬;

三、我的工作做法

1、首先是省公司对xx区旅游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为我在开展营销工作提供了有很多的有利条件;其次是我旅游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佳,区内的旅游景点旺盛,旅游资源丰富,游人如织,这些都为我开展营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使xx区旅游区能够更好的向世人展现,吸引更多的人观光,我积极的开展各种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发送传单,制作宣传册等各种手段加大宣传我区旅游项目的优越性,树立我区的旅游品牌。

2.通过旅游交易会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商品博览会、推介会等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大力推广我区的旅游事业,今年我协助xx旅行社组织好第四届之春旅游风情展,宣传效果显著;组织了xx各旅游企业参加重庆“20xx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通过发放资料、会上交流沟通、协作等形式进一步宣传xx旅游形象。大力的推动了旅游区的品牌效应,吸引了更多的旅客到xx旅游。

3.做好各地旅游景区来我区进行的旅游推介会的接待工作。通过接待会向来我区参加旅游推介会的客商进行推广xx旅游,充分把握每一次的宣传机会,通过与来会客商相互合作,到达实现利益双赢。组织旅游企业参加“走进xxx岛大观园一xx亲水之旅推介会”。

4.做好简报编排工作和信息的编写与,拓展了我区旅游影响力;全年我共编辑制作xx风景旅游简报共12期,并有多篇文章在日报、商报(今日xx)及区机关服务基层干部服务群众活动简报上发

表。做好世博会宣传、报道工作和做好“双服务”宣传、报道工作。及时报送各类信息共100余条,有效地推动了xx旅游的发展。

5、做好与旅行社之间的互动工作;我还经常联系很多的旅行社对xx旅游的开发和协助工作,思想汇报专题以共同发展、利益双赢的方式吸引旅行社对我旅游区的宣传,组团来我区参观推广,通过各种措施完成xx旅游业的营销推广工作。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勤勤恳恳,努力上进,尽心尽力地完成各项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薄力。在新的一年中,我将不断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揽括更多的工作任务,承担更多的工作职责,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旅游营销员工作总结三

8月7日零晨5:00,公司旅游成员分三个站点集合乘坐大巴车从三角地出发赴xx旅游区域。本次旅游5日游;旅游人员共计38人,其中包括酒店25人;其他成员企业随队人员5人;家属人员7人。旅游路线主要到达xx、xx、xx、xx、xx;参观、游玩12个景点。11号下午18:50旅游全体成员从xx乘坐飞机直达xx,而后安全返回xx,旅游*结束。

此次活动目的既是让大家身心放松的好机会,又是外出学习的好时机,重要的是在体现出集团对职工关怀的基础上,如何把团队精神融入到活动中,更重要的是营造全体员工团结凝聚、活跃、奋进的氛围。

此旅游活动共分几个阶段

一、前期准备,制定方案

1.根据政策,按照上级关于旅游活动的指示精神,公司工会首先组织各部门经理召开了通报会,并将此次活动的精神、旅游条件以及旅游整体思路向大家做了汇报,各部门经理提出了许多思路,最后,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各部门经理一致表示要把活动精神准确传达给职工,并和工会一起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2.出方案,签协议。为了让员工在这次旅游中达到满意度,工会组织者把各部门主管、骨干以及具有丰富旅游经验的员工召集到一起,针对旅游路线选择、签署协议要领、旅游安全注意事项、具体活动安排等要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按照工作当先、奖励先进、照顾老龄的原则确定了本次旅游活动的人员名单,并由副总经理王来了和保安部经理陈xx做领队,负责旅游全程管理,并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与廊坊市金秋旅行社签署了旅游协议,上报集团。

3.行前叮嘱、确保安全。为了保障此次活动顺利进行,8月6日下午,工会组织旅游活动人员召开了行前叮嘱会,总经理王来了做了特别强调:

(1)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我们的企业形象,发扬我们的团队精神、传扬我们的企业文化。别忘了,我们是新奥人,应该知道怎么做。

(2)在旅途中,不要私自改变旅程或掉队,外出时不能少于3人以上并要与领队请假,随时注意自身安全。

(3)用餐、住宿、旅行自己要有警惕,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二、旅游活动精彩缤纷,笑声多多

8月7日凌晨4:30分由37人组成的团队在旅途中笑声不断,热闹氛围激昂,导游感慨万分;随队人员倾羡的心悦诚服;家属人员激动不已,带给年轻人是一片欢乐;带给大家的是团结、互助、凝聚,营造了有青春、活力的氛围。更多的则是各种各样的收获,体现的则是酒店良好的团队精神。曾现出几多笑声:

笑声一:拉歌对唱、结成语

8月7日,天边刚刚放亮,旅行队伍便浩浩荡荡出发了。8:30分,领队的笑话撩拨起了大家的兴致,于是,按耐不住寂寞的年轻人便争先恐后的拉歌对唱起来。王总经理提议:以车中段为分界线,分左队与右队两组进行对歌、结成语,首先全体成员起立合唱新奥之歌,激烈的对歌比赛便开始了。“左队,来一个;来一个,左队。右队,来一个;来一个,右队。。。。。。”,顿时,高呼声、洪亮的歌声、掌声不断,笑话、歌唱、戏曲、故事、对歌、结成语等载体不一,热闹非凡,*澎湃,整个车厢成了欢乐的海洋。还别说,五音不全的领队陈xx今天还成了内秀儿,发音挺准。随队导游对我们队伍*氛围所感染,本不高兴的她不由自主参与活动中来。

笑声之二:参观

第一站到达xx公司xx分公司。大家利利索索的下了车,换上了公司的工作装,领队要求大家要按照公司规定进入,必须关掉手机、BP机,打火机一律放在门外。排着整齐的队伍迈进了公司,进公司站,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圆型燃气储蓄罐。接待我们的是公司宋主任,他随着整齐的队伍一边走一边介绍:此站站地面积40亩,储蓄20xx0平立方,上半年经营情况可观,超额完成计划,下半年给自己又加大了销售额,完成情况应该没问题。大家听了,会心的露出了笑容。走到办公区域,最醒目是墙上张贴的几个红字:“先进的价值观,优秀的员工和科学管理,造就一流企业。”,从字行间,旅游成员看到企业的发展,看到了百年公司的发展的希望。

笑声之三:渔家乐

8月9日,住宿xx渔家。晚饭后来到了驻军大院,参加篝火晚会。渔家一曲“欢迎到xx渔家来做客和秧歌舞”激起了大家兴致,纷纷加入到活动中。您看:吴xx驾起驴来,手拿扬鞭,奔波于人群中;王x双手举起扇子,扭起秧歌,舞起来;马x接过老大妈的布龙脚,随着龙的摆动转了起来;领队陈xx接过龙头,追起火球。。。。。。,篝火点燃了,随着音乐,跟着节奏,围着篝火,大家手拉着手,一边喊着号子,一边跳了起来,领队王总经理和家人、孩子也牵起手来,一起进入了渔家乐。笑声、歌声、号子声、掌声阵阵。

笑声之四:送关怀、互帮助经理安排大家早点休息之后都便回到房间休息去了。24:00点多钟,吴xx得了胃肠炎,躺在床上翻来翻去,同一宿舍50余岁的李x同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在不打扰他人休息的同时,一边找来药,一边向领队作了汇报。经领队王总经理安排陈xx和陈存负责送往当地医院,王总经理不顾自己疲惫的身体,挨着房间的查看,看着大家熟睡的样子,才放下心来,并不时向医院打电话了解吴xx病情。付春江由于着凉,感冒、拉肚子、吃不下饭,队员都伸出手,忙着送热水、送药、送问候。领队王总经理特意给他安排了用餐,做了热腾腾的面送到了付春江,在大家帮助下,第二天就康复了,付春江露出了笑容。

三、安全归回,收获颇丰

11号下午18:50旅游全体成员从xx乘坐飞机直达xx,而后安全返回xx,旅游*结束,但在旅游途中感触颇多,想象联翩而至,收获颇丰。

第4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家庭成员间社会经济地位的转变,使家庭旅游的决策过程呈现出不同特点[3]。面对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差异化的旅游者需求,对各类旅游者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市场调查、了解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就成为旅游学研究的必然趋势。营销人员将家庭购买决策视为产品开发、定价策略以及媒体选择的基础[4]。因此,研究家庭旅游细分市场,了解家庭旅游者决策行为规律,对于完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直接有效的市场营销、完善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安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点城市,又处于西部经济大开发的龙头地位,目前针对西安市家庭旅游市场的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选择该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家庭旅游决策行为规律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

一、数据获取方式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结构分为单身家庭、夫妻二人家庭、核心家庭和延续式家庭四类,既单身的青年人家庭、年轻夫妇没有子女家庭、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二代同堂家庭以及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家庭。受调者为家庭核心代的家庭成员之一。问卷于2008年10月和11月在西安市主要居民小区、超市、公园、广场向城市居民随机发放,共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问卷,实际回收552份,有效率为92%。采用EXCEL和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在本次调查的家庭旅游者中男性占总样本量的52%,女性占48%,样本性别基本平均;年龄上以18-44岁之间的中青年为主,其中,18-30岁的占35.0%,31-44岁的占38.0%,45-59岁的占19.4%,60岁以上的占7.6%;职业上工人占13.9%,专业技术人员8.9%,政府职员10.3%,文教人员14.1%,普通职员16.1%,商务人员15.8%,离退人员6.9%,家务劳动者4.2%,其他占9.8%;家庭结构上,以核心家庭为主,占44.9%,单身家庭占12.1%,夫妻二人家庭占15.9%,延续式家庭占26.9%。

二、实证研究

基于调查数据,文章对城市不同家庭结构旅游者的出游信息来源、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时间和频率、目的地选择偏好、旅游活动项目选择以及限制出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得出城市不同类型家庭旅游者的旅游决策行为特征和规律。

(一)不同家庭旅游信息来源分析

出游信息来源的分析,是了解旅游者信息获取渠道,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广告宣传和公关的重要因子。分析可知,总体上家庭旅游信息来源排在第一位的是“亲朋介绍”,其次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和“旅行社”,而通过“旅游展会”、“户外广告”和“旅游书籍”了解出游信息来源的家庭较少。从不同家庭结构的出游信息来源来看,单身家庭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喜欢上网,有37.31%的单身家庭选择通过网络了解出游信息;夫妻二人家庭倾向于从网络和旅行社获得出游信息,分别占43.18%和26.14%;核心家庭也常从旅行社来获得出游信息,这与近年来很多旅行社推出适合这两类家庭的“夫妻游”、“合家欢乐游”等旅游产品有很大关系;延续式家庭选择“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的比例比其他家庭略高,分别占32.21%和37.58%,说明成熟型家庭更容易受传统媒体宣传促销的影响。

(二)不同家庭出游动机分析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旅游地选择偏好存在的前提。结合家庭旅游者的出游特点和需求,文章将出游动机分为健康、情感、教育、经济与社会5种类型。并采用里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对游客进行了调查:其中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2分表示不太符合、3分表示符合、4分表示很符合、5分表示完全符合,最后用SPSS软件对各项旅游动机表示的均值进行了计算。

单身家庭对“结交新朋友”、“寻求刺激与冒险”得分比其他家庭较高,分别是3.63和3.19,其主要原因是这类旅游者往往是年龄在19到27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大都精力充沛,求奇求异的心理突出;而对于夫妻二人家庭来说,“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增进与家人的感情”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是其旅游的主要动机;对于核心家庭,“缓解压力、放松身心”、“让孩子增长见闻”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是该群体的主要动机,因为这类家庭往往承担着教育子女的功能;对于延续式家庭来说,该群体对“康体健身”和“宗教朝圣或祭祖”的需求较其他家庭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这类家庭中的老年人对提高身体素质有较高的需求。从总体上看,在各类家庭旅游动机中,健康动机、情感动机得分较高,其次是教育动机、社会动机和经济动机。“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是各类家庭出游比较主要的动机,夫妻二人家庭此项的得分最高(4.25)。家庭结构越简单,“宗教朝圣或祭祖”动机得分越小,“寻求刺激与冒险”和“结交新朋友”得分越高。

(三)不同家庭出游方式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图1),单身家庭最主要的出游方式是“朋友结伴”(58.21%)和“独自出游”(25.37%),这与他们喜欢自由、不爱受拘束的个性有关;夫妻二人家庭特别是新婚夫妇通常希望一起出游以增进感情交流,常常夫妻共同出游或参加旅行团;对于核心家庭来说,排名前两位的出游方式分别是“家人结伴”(76.21%)和“单位组织”(33.06%),因为这类家庭的成员一般工作比较稳定,单位的福利待遇较好,并且父母常常愿意在寒暑假带孩子一起出游;延续式家庭因成员较多且年龄差异较大,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更高,除与家人一起出游外,“随团旅游”的比例也很高(32.21%)。家庭结构越复杂,“朋友结伴”和“独自出游”的选择率越低。除单身家庭外,各类家庭大多选择与家人旅游,很少单独出游,这反映了城市居民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以家庭为核心的消费模式。

(四)不同家庭出游时间和频率分析

将各类家庭的出游时间按出游率从高到低排序,从表1可以看出,单身家庭大多选择“双休日”或“自由决定”出游时间,因为这类家庭出游时间的选择比较自由,不愿在人多拥挤的黄金周出游。夫妻二人出游受法定假日的影响,选择“十一”、“年休假”和“五一”的比例最高,分别是48.86%、28.41%和20.45%。核心家庭和延续式家庭的出游时间选择规律具有相似性,大多选择在“双休日”、“黄金周”或“寒暑假”出游,夫妻二人与孩子具有共同的闲暇时间是促成这两类家庭出游的重要条件。另外,延续式家庭选择“自由决定”的比例高出核心家庭5个百分点,因为这类家庭中老年人占有较大的比例,出游时间往往不受限制。各类家庭选择在“双休日”出游的比例都很高,这与西安作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又南依蕴含众多自然景观资源的秦岭山地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落实和完善,在带薪年休假出游的家庭比例也越来越高,很少家庭春节出游。由于2008年我国“五一”黄金周的取消,选择“五一”出游的家庭比例大大降低。

调查发现,不同类型家庭的出游频率也不一样。单身家庭和延续式家庭平均每年出游3到4次的比例最高,分别是37.31%和35.57%。夫妻二人家庭出游4次以上的比例最高(39.77%),因为他们意识到一旦有了子女,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就会大大减少,所以会增加旅游次数。核心家庭的出游时间大多比较集中,平均每年出游1到2次的比例最高,为43.15%。

(五)不同家庭旅游目的地类型与旅游活动项目偏好分析

按照旅游目的地的景观资源特点将旅游目的地分为自然风景类、历史古迹类、现代都市类和主题公园类四种类型。根据调查结果(图2),在同一类型的旅游目的地选择中,不同类型家庭旅游者的偏好程度有所差异。自然风景类旅游目的地中,夫妻二人家庭选择的比例最高(90.91%),单身家庭选择的比例最低(68.66%);在历史古迹类中,延续式家庭选择的比例最高(61.07%),夫妻二人家庭的选择率最低(26.14%),这是因为夫妻二人追求浪漫的二人世界的心理使其对自然风景情有独钟;在繁华都市类中,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夫妻二人家庭(18.18%),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单身家庭(7.46%);主题公园类对核心家庭的吸引力最强,占41.94%,因为主题公园往往是这类家庭放松休闲、带孩子娱乐的理想场所,其他类型家庭的偏好程度接近。总体上,各类家庭普遍偏爱自然风景类旅游地,可见,居住在繁华都市的旅游者非常渴望接近自然以愉悦身心,获得全面的放松。游览历史古迹可以让人追怀历史、增长见识,使孩子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所以这类旅游地常受到核心家庭和延续式家庭的青睐。而选择现代都市类的家庭比例最小,可见大城市的便利交通、高级购物娱乐场所都不能对家庭旅游者形成较大吸引力,城市居民想远离城嚣、亲近自然的旅游需求日渐明显。

各类家庭普遍偏爱那些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参与性强的娱乐放松型旅游活动项目。其中,划船、漂流等亲水型旅游活动项目最受欢迎,各类家庭的选择率都在50%以上。单身家庭相比其他家庭更喜欢体育类的旅游活动,有32.84%的家庭选择了骑马、射箭,有10.45%选择了蹦极;夫妻二人既向往原始淳朴的自然风光,又喜欢放松休闲的现代娱乐,选择温泉洗浴、农事体验和歌舞影视的比例较高,其比重分别是46.59%、27.27%和26.14%;核心家庭喜欢参与瓜果采摘、卡丁车、手工艺品制作和高科技体验等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选择瓜果采摘的比例高达50%;延续式家庭注重精神享受,对温泉洗浴、垂钓和歌舞戏曲等旅游活动项目情有独钟,分别占40.94%、30.20%和22.15%。了解不同类型家庭的旅游活动项目偏好,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产品设计和旅游项目策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影响家庭旅游决策的限制性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图3),单身家庭旅游者往往喜欢离开居住地远途旅游,闲暇时间少是其出游的主要限制因素,他们年轻而富有活力,对饮食和住宿条件的要求不高,但比较关注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夫妻二人出游,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这类家庭出游最担心的问题是景点质量不好;核心家庭和延续式家庭因为有孩子和老人,非常关心安全问题和交通条件。另外,核心家庭中如果孩子的年龄小,会对出游造成很大的限制。延续式家庭中体质弱的老年人较多,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其出游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体上看城市居民对“闲暇时间”、“交通条件”、“景区质量”和“人身与财产安全”状况的担忧比较突出,“可自由支配收入”、“饮食条件”和“居民态度”不是限制家庭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第5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游憩体验;民族村寨;旅游產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8—0095一09

1 游憩体验质量

德瑞沃(Driver)、托切尔(T0cher)指出游憩是一种心理与生理的体验。凯莉认为游憩体验是指经历了一段时间或一次活动过程后的感知,并对其感知进行回顾评价的处理过程。陈水源提出游憩体验是指游客在从事游憩活动中,从环境中获得信息,经过处理后,对个别事项或整体所產生的判断和呈现的心理生理状况。就游憩体验的历程而言,克劳逊(Clawson)、克勒茨(Knetsch)提出多阶段游憩体验本质,即完整的游憩体验包括预期阶段、去程、现场活动、回程及回忆5个阶段,且各阶段的心理体验与感受不完全相同。其中,现场活动阶段时游客的游憩体验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心情、身体状况都会影响现场活动时的游憩主体,因此,游客面对户外游憩时的心理焦虑与压力也会造成不同的游憩体验。此外,方怡尧、吴珩洁以台湾北投温泉游客为对象,针对游客参与温泉活动的游憩体验进行了心理体验与实质环境体验两方面的调查分析;吴承照等探讨了户外游憩体验质量、游憩者、游憩地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了户外游憩体验质量评价模型。

综上所述,游憩体验是指人们基于某种需求而选择参与各种游憩活动后,对其游憩经历所做的一种生理及心理感受综合分析。因此,本文认为:游憩体验质量是游客经历游憩活动后对其自身身心收获的感知和满足程度。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能够由旅游过程结束后,游客个体对旅游產品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感知满意程度进行测评。

2 研究点概况

本文所研究的“民族村寨旅游產品”特指一个或者一组旅游產品,包括3个层次:最核心的民族风情特色文化、独特吸引力的外在物质载体和优美和谐的外部环境;即本文所选择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甲居藏寨这两个民族村寨研究点,是集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历史悠久的民居建筑和“天人合一”的乡村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少数民族村寨社区。

2.1西双版纳傣族园

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距州府景洪市27千米,是以傣族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为吸引物、从原始自然民族村落“活”文化发展而成的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傣族园依托傣族皇家花园文化、水文化、民居文化等自然与文化资源优势,成为西双版纳傣族自然村寨最集中、民族文化特色保护最完好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旅游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皇家花园文化——傣族园由曼将(篾套寨)、曼春满(花园寨)、曼乍(厨师寨)、曼嘎(赶集寨)、曼听(宫廷花园寨)5个傣族千年自然村寨组成。历史上,每逢佳节傣族统治者宣慰使则携带家眷、王公贵族到傣族园5个村寨游玩、赏花。傣族园,尤其是曼听(宫廷花园寨)逐步发展为宣慰使接待土司、头人、外来使者及贵宾的重要政治服务场所,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傣族皇家花园文化。②傣族水文化——傣族是“水的民族”,傣族人素有爱水、惜水、敬仰水的水文化观。傣族园位于湍流不息的澜沧江边,一方面其傣族水文化与其小乘佛教文化(例如傣族民间宗教习俗——“赕”)、农耕文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以傣族水文化为背景所开发的“天天泼水节”是傣族园水文化主题旅游產品的典型性代表。③傣族民居文化——干栏式建筑是傣族民居文化的实物载体。傣族园民居文化最典型的特征之一体现于其傣族民居建筑的规模集中性、保存完整性。傣族民居建筑与傣族园“活态”民族文化——身着色彩艳丽傣族服饰的、婀娜的傣族女子,共同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勐巴娜西”(人间天堂)人文景观,成为傣族园核心吸引力之一。

2.2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聂呷乡,距县城约7千米。甲居藏寨凭借藏寨“天人合一”生态文化、嘉绒藏族民居文化以及保存完整的嘉绒藏族民间习俗文化等自然与文化资源特色,成为丹巴县境内发展最成熟、最知名的少数民族村寨景区之一。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甲居藏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同时甲居藏寨与中路、梭坡、蒲角顶等藏寨一起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藏寨”,成为名副其实的“藏区童话世界”、“康巴风情名片”。

甲居藏寨的旅游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①藏寨“天人合一”生态文化——“甲居”的藏语意为“百户人家”,而甲居藏寨即是嘉绒藏族的聚居地。景区内200余幢色调统一、造型美观的嘉绒藏式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点缀于山坳之上,与周围的神山、绿荫、田园等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中国最美的藏寨”生态画卷,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科考人员等各类旅游者。②嘉绒藏族民居文化——甲居藏寨碉楼民居建筑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诵经姿态;其造型独特别致,极富层次感,且色彩明快、鲜艳;既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等自然环境互为衬托,又与嘉绒藏族民族文化风情氛围和谐统一,成为甲居藏寨不可复制的旅游文化特征之一。③嘉绒藏族民间习俗——香猪腿、“布达”酸菜面块、“麦儿穹”酥油酒等嘉绒民族传统饮食,与民族服饰、民族歌舞等嘉绒藏族民间传统习俗文化增强了甲居藏寨的游客吸引力。截至2006年,甲居藏寨3个村共计120多户人家中,从事旅游接待服务的农户已达60户。

3 研究设计

本研究拟以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为依托,结合中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实际,通过焦点访谈与大量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尝试修正国外原有量表,开发适应于中国本土的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测量量表,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旨在综合评价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基础上探寻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產品优化的实现路径。

3.1量表开发过程

3.1.1量表选择

游憩体验偏好量表(REP)是一项用于测量游憩活动体验极为重要的量表。REP最初由德瑞沃等研究者提出,此后不断得到德瑞沃和其他研究者的改进与完善,成为测度游客游憩体验质量与偏好的一种工具。其中,基于REP开发的游憩机会谱(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ROS)构建了游憩体验、游憩环境与游憩活动三者的关系模型,已成为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最为有效的游客游憩体验管理工具之一。REP的具体测度方法,是通过游客调查问卷法以收集数据对其量化,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游客主体经过游憩活动后所获得的主观心理体验感受。REP的测度内容依据游客所期望身心状态获得改善的项目以及各项目的重要性而设置,并将游客期望获得的体验区分为享受自然(enjoy nature)、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消除紧张(reduce tension)等19类,包含43项(表1)。

3.1.2焦点访谈

由于量表类型、量表文字表述、量表结构形式与量表测量项目数量等诸多因素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因而量表开发设计时必须对其给予足够重视。为保证量表的有效性,本文量表设计采用上述国外相对成熟的REP为基础,通过焦点访谈以修正原REP量表并获取问卷初试题项。具体操作上,基于REP所涵盖的19类内容,通过焦点访谈现场调查方式,随机邀请每组10人共计60个游客调查对象依据自身身心感受,对民族村寨景区影响游客体验感受的19类内容(表1)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筛选出其中最重要的6个方面为:“享受村寨自然风光(enjoy nature)”、“学习民族文化知识(outdoor learning)”、“宜人的民族风情氛围(agreeable temperatures)”、“身体得到放松与休息(physical rest)”、“结交新朋友(meet new people)”、“缓解心理压力(escape physical stressors)”。围绕这6大方面,抽取REP相对应的测量项目进行翻译与语义修订,初步形成了包含31个测量项目的“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测量量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针对的是民族村寨游客这一特殊群体,经过访谈后其结果显示,民族风情氛围是影响游客的重要因素;而原国外游憩体验偏好量表(REP)中“19.宜人的气氛(agreeabletemperatures)”相应测量项目设计并非专门针对中国民族村寨游客。因此,本文在国外原有REP量表相关测量项目上做了较大修订,并期望通过数据测试使之得到验证,从而为中国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提供科学规范的测量工具。

3.1.3量表预试及修改

本文全部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进行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测量,并分别为7个选项赋值打分,即1=完全不同意、2=不同意、3=有点不同意、4=不确定、5=有点同意、6=同意、7=完全同意。为确保量表的有效性,邀请30名大学生初填问卷,对所翻译的REP相关测量项目进行语义修订;并进一步邀请6位旅游学、管理学专家或博士对问卷的不足提出修订意见。最后对问卷排版、个别问项的措辞以及问项的顺序等问题进行了修正,并在量表末端增加了一个游客自愿填写意见和建议的开放性问题,正式形成“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测量量表”(表2)。

3.2量表测试

3.2.1数据收集过程

本次测试选择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四川省甲居藏寨的游客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10年7月9日一11月19日。为保证问卷的回收率,预先制定各景区拟调查的样本数量并采用配额问卷发放,以确保两个案例调查研究点的样本取样相当。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通过现场访谈、现场填写与现场回收;总计问卷发放1109份,回收检查后剔除答案明显前后矛盾、漏项太多的问卷,最终筛选出有效问卷共计87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8.72%。

3.2.2人口统计特征

量表统计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样本人口统计特征为:总计873个正式样本中,男女游客数量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52.8%和47.2%),其游客市场客源地以外地客源为主(占89.6%)。从正式样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来看,游客的年龄集中在18~25岁、26~35岁,分别占22.6%和39.7%;其教育背景以大专本科、研究生以上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63.2%与15,2%;从游客的职业构成来看,所占比例较大的为公司职员(23.4%)、教师(20.3%)和公务员(19.7%);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民族村寨景区游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低龄化、高学历”的相应特征。

3.2.3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将收集的873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SPSS16.0分析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SPSS统计数据显示,KMO抽样适当性检验中,KMO值为0.886,Bartlett球形检验的Chi-Square值为3.041E3,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提取主因子,保留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最终提取了6个共同因子,并分别命名为“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表2),累计贡献率为68.60%。

3.3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量表信度检验采用测量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 Mpha系数表示。正式量表共计31个测量项目,其Cronbach's Mpha为0,942;且如表2所示,各因子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661~0.922,均满足大于0.6的标准,说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量表效度检验中,正式测试中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时,KMO值为0.886,证明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并给出了6个有意义共同因子,即维度;同时31个测量项目也收敛在相应的维度上,可见本量表满足收敛效度的要求,说明本量表具有较为可靠的效度。

4 研究结果

4.1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调查结果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

从总体上分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等级为“良”(综合总体均值5,30分)。表3表明,根据游憩体验质量“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心理压力缓解、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身体锻炼放松”6大方面调查数据,以7分制计,得出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综合总体均值为5.30;若将“7分制”换以百分制计算,5.30即为75.71分,如果百分制80分以上为“优”的话(若以“优”、“良”和“差”3个等级计),可见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属于良好的等级范围。究其原因,这可能由于西双版纳傣族园、甲居藏寨是基于原生型少数民族村寨开发形成的民族村寨景区,其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民族文化增强了民族村寨產品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了较好的游憩体验经历。

进一步比较分析显示:民族村寨旅游產品有待进一步优化。尽管上述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民族村寨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总体良好,例如除“心理压力缓解”(6.04)得分最高外,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產品游憩体验质量评价的“1,享受自然风光”(5.37)、“2,新朋友的结交”(5.42)、“3,心理压力缓解”(6.04)、“6,身体锻炼放松”(53.49)这4个因子得分也均高于总平均分(5.30);然而“4,民族风情氛围”(4.36)、“5,民族知识学习”(5.12)这两个因子低于总平均分(5.30),且“4,民族风情氛围”(4.36)得分最低,显著降低了游客的体验质量总体水平。由此说明,一方面,所调查的民族村寨景区旅游產品开发设计中可能忽略了“民族风情氛围”营造这一重要因素,同时,其现有“民族知识学习”类產品难以满足民族村寨游客强烈的民族文化知识学习体验需求,因而迫切需要对相关旅游產品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只有通过提升与优化民族村寨“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身体锻炼放松”类相关旅游產品,才能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

4.2调查结果小结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小结为:

其一,从总体上看,尽管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產品的游憩体验质量总体为良好,但实际上与游客所期望获得的生理上及心理上深层次、高质量游憩体验还存在较大差距。为切实提升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水平,必须系统地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產品优化。

其二,具体而言,民族村寨“民族风情氛围”、“民族知识学习”类旅游產品是目前影响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关键因素,迫切需要优化;而“享受自然风光”、“新朋友的结交”、“身体锻炼放松”类相关旅游產品也亟待提升。只有通过上述各类具体產品的不断优化,才能永续地满足民族村寨游客真实深刻的游憩体验质量需求。

其三,丰富旅游產品谱系是实现民族村寨旅游產品优化的有效路径之一。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可以考虑通过构建民族村寨景观观光型、社区参与型、民族特色文化型、文化教育型、休闲运动型等相应產品,以丰富民族村寨旅游產品谱系,实现產品优化(图1),进而提高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总体水平。

5 民族村寨旅游產品优化

实际上,丰富旅游產品谱系是旅游目的地景区產品优化的必然选择。旅游產品谱系则是在特定区域中旅游產品类型与具体產品项目组合而成的层次性系统。產品类型指按照某种标准聚合而成的一组產品,產品项目指產品类型所包括的具体子產品。本文试图在科学评价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游憩体验质量的民族村寨旅游產品优化模型(图1),形成内涵丰富、形式多元、结构合理的民族村寨旅游產品谱系。

为提升游客的游憩体验质量,按照分数由低到高(表3),依次将民族村寨游客游憩体验质量6大因子排列为:民族风情氛围(4.36)、民族知识学习(5.12)、享受自然风光(5.37)、新朋友的结交(5.42)、身体锻炼放松(5.49)、心理压力缓解(6.04),并相应地进行民族特色文化產品、民族文化教育產品、民族村寨景观產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区参与型旅游產品、民族休闲运动產品的旅游產品谱系优化(图1)。值得说明的是,游客“心理压力缓解”体验质量提高存在于上述所有產品优化中。

5.1民族村寨景观產品

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是由民族村寨内,以及村寨所处的背景地理系统内能够供旅游业利用的旅游景观,按照时空序列有规律地组合而成;具体则由自然景观系统、人文景观系统和旅游基础设施景观系统这3大子系统构成。目前,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的开发设计存在着景观“城市化”、民族文化内涵与乡村景观意象缺失等诸多问题。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可具体通过自然景观系统营造、人文景观系统营造和旅游基础设施景观系统营造,共同构建出“天人合一”的民族村寨旅游景观系统,促使游客获得旅游景观蕴涵的新、奇、特、美深层次文化体验,从而產生心灵震撼,充分满足其“享受自然风光”需求,实现民族村寨景观產品优化。

5.2社区参与型旅游產品

社区参与型旅游產品是以目的地居民的活动为资源,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互动为主要形式,以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为目的而开发的旅游经历。社区参与型旅游產品的开发能够发挥旅游的社会交往功能,从而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区居民既是本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又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少数民族社区居民应当成为民族村寨旅游產品的参与主体。针对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中的游客与游客、游客与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结识新朋友等社会交往体验需求,结合民族村寨社区居民旅游增收、旅游就业、旅游文化交流的实际需求,本文认为社区参与型旅游產品的构建有助于优化民族村寨旅游產品谱系。

5.3民族特色文化產品

凸显民族村寨旅游產品的文化差异化、增强地方民族特色是旅游產品提高游客游憩体验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应当紧紧围绕本地本民族最具特色的垄断性人文及自然资源优势,从食、住、行、娱、游、购等六大要素方面提升旅游產品的文化特色,构建民族特色文化產品。具体操作中,不仅可针对某一方面开展专项旅游活动,如民族体育旅游、民族宗教旅游、民族节庆旅游等;还可以通过从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餐饮、民族工艺、民族宗教等内容中挖掘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元素,营造民族村寨旅游文化景观,全面向旅游者展示当地的民族特色,从而形成游客吸引力强、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旅游產品,实现民族村寨旅游產品优化。

5.4民族文化教育產品

为满足游客了解当地民族文化风情、学习当地民族文化知识的愿望,民族村寨產品开发中应该大力构建民族文化教育產品。实践证明,民族博物馆建设是民族村寨文化教育產品构建的有效途径之一。民族博物馆(包括民俗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村、民族生态博物馆等)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三大职能、能够以原地保护方式对民族文化进行展示的有效开发模式。本文认为,一方面,民族博物馆可以进行民族(俗)博物馆、民族(民俗)文化村、生态博物馆三种形式开发,并通过文物收藏、陈列展览的方式体现其社会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民族博物馆还能够辅以标牌解说系统、社区导游讲解等社会文化教育配套设施与服务,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產品优化。

5.5民族休闲运动產品

少数民族特色休闲运动形式是当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少数民族原始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针对民族村寨游客“身体锻炼放松”的生理体验需求,依托民族体育、民族节庆等特色休闲运动文化,本文尝试构建民族休闲运动產品,以优化民族村寨旅游產品谱系。民族村寨地区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类型繁多、风格各异的休闲运动,例如农耕民族以田间作业休闲运动项目为主,游牧民族以马上运动、模仿狩猎等休闲运动项目为主。因此,民族村寨可以利用上述民族体育休闲、民族节庆参与等民族运动形式,构建民族体育產品、民族节庆產品与特种旅游產品,以优化民族休闲运动產品。

第6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我国旅游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蓬勃发展。就以苏州为例,据《2012年度苏州旅游业发展报告》资料显示,2012年度苏州全市旅游行业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到862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2%;接待入境游客总人数321.8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8.1%;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376.24亿元。苏州被确定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游客满意度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在旅游市场火热的同时,旅游意外事故也在相应增加,特别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事件,日益被人关注。2013年2月26日,埃及旅游城市卢克索热气球空中爆炸中,9名香港死者中有6人所买旅游保险保障范围不包括热气球活动。2013年9月15日,西安市南郊的秦岭欢乐世界游乐场发生事故,3人在乘坐游乐设施时从空中甩落;对此专家建议,出门前应购买适合的旅游保险,尽可能做好充足的保障措施。可是,事实上,旅游保险这一行目前还是不温不火。旅游者的保险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投保人的心理因素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面,值得大家关注。

一、关于旅游保险及其现状

保险是因为有风险。美国学者海因斯(Heynes)说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产生结果的变化,结果只有一种可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则风险为零,产生的结果有几种,则风险存在。”旅游保险也正是在这样的风险分析下产生的。

旅游保险是针对旅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除疾病、外科手术、自杀、职业性运动竞赛与故意行为外)所导致的一切意外损伤事故所做的保障。我国目前的旅游保险有:(1)按照保险标的的不同,旅游保险可分为旅游人身保险、旅游财产保险和旅游责任保险。(2)按照保险保障的内容不同,旅游保险可细分为人身意外、交通意外、个人钱财、医疗费用、紧急救助、行李延误、旅程延误、取消旅程、缩短旅程等保险;(3)按照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国内旅游保险和国外旅游保险。(4)按保险购买者分,旅游保险可以分旅行社责任险和旅游意外险。等等。总之,根据不同的角度,旅游保险有不同的划分类型。

中国已经是旅游大国。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袁序成在“旅游保险大家谈――2013年旅游保险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介绍,目前我国意外险总规模约300亿元,旅游保险占的比例非常小,与这些年我国每年20多亿人次的国内游和近8000万人次的出境游规模很不匹配,购买旅游保险的人数不到20%。相比欧美国家80%~90%的旅游保险购买率,我国旅游保险购买率明显偏低。

总之无论是旅游者对旅游保险的认知接受还是旅游保险行业的业绩,都与旅游业目前的繁荣不太对称。

二、旅游保险中的消费者心理表现

据业内人士透露,我国旅游保险购买比例低到不足20%的原因,主要缘于风险意识不强以及保险知识的缺乏。很多游客的旅游保险意识都不高,很多人觉得旅游意外发生的几率较低,另外,多数人觉得旅行社已经为游客买了保险,自己不用再买了。而少数旅游经营者的风险意识也不强,存在侥幸心理。无论是游客还是旅游经营者,其保险消费心理值得研究。

旅游保险活动中的旅游消费者心理现象无处不在,无论是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还是旅游、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沟通过程,都包含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研究旅游保险中消费者的心理,就成了旅游保险营销的重要课题。

消费者在旅游保险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在旅游保险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是消费者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映,并随着旅游保险活动的进行而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保险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整个旅游保险活动中,都有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存在。心理过程包括消费者的对旅游活动及其旅游保险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记忆过程、思维过程等。往往旅游者对旅游本身的体验比较熟悉,而对旅游保险知之甚少。因为陌生,进而与旅游保险保持较远的心理距离――保险跟我没有多大关系。大多数旅游消费者对于旅游保险的轻视,原因也多在此。(2)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称为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由于旅游消费者的个体差异,他们在旅游保险活动中的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也有很大差别。对于投保问题的态度,有的人非常积极,持赞成态度;有的人则比较消极,不怎么感兴趣。在旅游保险活动中,由于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信仰等等心理情感的不同,人们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倾向性,决定了旅游消费者的投保行为。

三、影响旅游保险心理形成与变化的心理因素分析

(1)心理过程与多元化旅游保险心理的形成。消费者的投保行为是旅游保险心理的外在表现,现结合人们的心理规律对多元化旅游保险心理的形成作简单的分析。

(a)认知的多样性对多元化旅游保险心理形成的影响。认知的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保险信息被消费者所认知的程度具有多样性;二是消费者原有的经验、知识状况具有多样性。首先,旅游保险信息被消费者感知到是旅游保险心理形成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当消费者感知到旅游保险信息时,才有可能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所以,旅游、保险公司,要在旅游保险信息的传播上下一番功夫,创设合理的传播主体与传播渠道,使之能够有效地被消费者接收。另外,人们对信息的刺激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才可能作出相应的反应,并且不同的人对信息的敏感度也不相同。所以,同是消费者接收相同的信息,对旅游保险的态度却千差万别。其次,消费者已有的经验、知识是其旅游保险心理形成的基础。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经验、知识,其旅游保险心理的形成也多种多样。

(b)情感的选择性对多元化旅游保险心理形成的影响。《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的选择性也由此产生。首先,旅游保险信息只有在消费者积极肯定的情感下,才会被接收并注意。其次,旅游保险信息的自身特点,也影响人们对它的评价,表现为消费者旅游保险心理中的选择性理解和记忆。再次,当旅游保险信息出现时,表现为消费者对旅游保险的选择性接受。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冲动、冷静、稳定、变化等,其形成原因,既有可能来源于身边朋友的影响,或是旅游保险信息的影响,也有可能来源于自身心理状况的影响。情感的选择性是人们的一大心理特征,对旅游保险心理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c)意向的能动性对多元化旅游保险心理形成的影响。旅游保险心理的形成,经常表现为一定的旅游保险意向。这种旅游保险意向,是消费者为明确的需求而克服各种阻碍,并自主控制、支配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不同消费者的意志各不相同,在旅游保险活动中的表现也多种多样,有的果断有的犹豫、有的独立有的缺少主见等,在保险类别的选择上也呈现出了多元化。

(2)个性心理对消费者旅游保险心理的影响。

个性心理主要包括性格、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信念、理想和人生观、价值观等。由于消费者个性倾向性不同,反映在旅游保险活动中的表现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在购买人身意外险时,有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经常旅游,从来没出过什么意外,用不到人身意外险;而有的人则认为,天有不测风云,并且还是出门在外,不定会遇到什么事,还是买的好。美国“9・11”事件后,旅游保险额增加20%-30%。美国最大的旅游保险商、位于威斯康星州的史蒂文斯波因特旅行护卫国际公司的发言人丹麦金尼蒂说,在“9・11”事件之前,美国只有8%到10%的旅游者购买保险,而他估计现在已有30%到50%的人购买保险了。

(3)社会群体对旅游保险心理的影响。人是群体性动物,人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旅游保险行为也是如此。首先,社会群体会通过自身的价值观、信念和规范对个体产生无形的压力,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旅游保险心理和行为。其中,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某人违背了关于旅游保险的群体规范,很可能受到惩罚,产生心理压力。其次,由于对社会群体的依赖,以及对被群体抛弃的恐惧,个体消费者会对群体产生一定的从众心理。在旅游保险行为中,当个体与群体的判断、评价不一致时,群体的一致性会对个体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心理与行为。

四、旅游保险中的营销对策浅议

(1)加强旅游保险的宣传。旅游保险只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很多人对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近几年,旅游意外的不断出现加强了游客对风险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打破了人们旧有的旅游消费观。旅行社和保险公司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变化,大力加强直接针对旅游消费者的旅游保险宣传。可以深入到社区街道,公园广场,购物中心等等具有大量潜在旅游者的地区,直接介绍推介旅游保险知识和案例,让更多的人直接感知什么是旅游保险。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告、电脑网络、手机微信等等各种手段,关于旅游保险的知识和相关案例,让旅游保险更加具体直观。例如在国家“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中增强旅游保险的提示,通过电视台中消协“交通事故不属于旅游责任险范围,提醒旅游者参加旅游意外险”的新闻,等等。

(2)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消费者与旅游保险活动打交道,是从保险营销员或旅行社导游开始的。因此,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对旅游保险的营销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保险业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在我国进入新中国后才有了较大发展,在经营机制、服务意识,以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等还有待提高。特别是相关销售人员应该对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一定的研究或者了解。只有真正懂得了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才能真正提高旅游保险的销售能力。

(3)推出更加个性化的旅游保险方案。据业内专业人士透露,旅游保险产品丰富度不够,没有根据旅游风险级别、旅游目的地、参与项目等设计、细分产品,保费的区别主要只是保额大小和保险天数,吸引力不强,服务和保障水平也不够高。不同的旅游消费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有不同的需求、兴趣、动机、价值观等。有的消费者需要人身意外险,有的需要航班延误险……,要根据不同的人群推出相应的旅游保险类型。根据不同消费者不同的旅游保险心理,在实施旅游保险营销方案时要采取相应合理的方式。

五、结束语

第7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从总体上讲教育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大类:有形资源是指可以直接使用或开发其存在价值的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无形资源是指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对有形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所显示出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包括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1]教育资源的基本载体就是教育机构。因此,以下内容主要以旅游教育机构为基本对象来探讨旅游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当前浙江省旅游教育资源的分布及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旅游教育资源的总体构成难以适应浙江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目前,旅游院校的散、小、弱、差等根本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截至2006年,浙江省旅游院、校(含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学院和学校)共有223所,在校生52635人。其中高等院校(含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院校)50所,在校生16464人,但缺乏一所核心的形成办学品牌效应的旅游院校。中等旅游职业学校173所(含开设旅游专业的学校),在校生36171人。这样的培养规模难以直接有效供给旅游人才的需求。按照实际需求,从2006年起,浙江省每年人才总量需求超过10万人,且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递增,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另外,由于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当前旅游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旅游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二)旅游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区域不平衡

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应当能满足当地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数据统计显示,总体说来,浙江省中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地域分布相对平衡一些。杭州38所,约占总数的22%,宁波22所,约占总数的12.7%,金华18所,约占总数的10.4%,温州16所,约占总数的9.2%,其余占45.7%。中等旅游类学校地级市占总数的40%,其余60%主要分布在49个县或县级市。这种分布格局与浙江省旅游人力资源需求的地域分布基本吻合。但是,当前浙江旅游高等教育分布过于集中在杭州。2006年杭州的本专科院校共21所,占总数的44%,其次为宁波共6所,占总数的12%,金华和温州都是5所,各占总数的10%。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四地加起来占了总数的76%。旅游类研究生教育只有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开设,浙江大学也是唯一设有旅游类研究方向博士点的高校。2006年浙江省旅游类本专科生专业共招收6015人,其中专科4486人,本科1529人。招生数量的地域分布格局取决于院校的地域分布,因此,杭州的旅游类专业本专科招生数计3407,占总数的56.6%,宁波计546人,占总数的9%,金华549人,占总数的9%,其余占总数的25.4%。

(三)旅游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这种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行业需求与教育机构人才供给的不匹配,主要在人才培养类型上,企业紧缺的人院校培养不出来,院校培养的人与企业实际需要有一定差距。当前企业尤其紧缺两类人员,其一为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及旅游专业技能人才。旅游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如旅行社的导游、酒店的宾馆机电人才、烹饪人才等。其二,需要大量的一线技能操作的人员,如酒店服务员等。旅游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初始”人才,缺乏经验,难以担当培养第一类人员的重任。因此,第一种人员需由企业现有员工通过进一步的培训来完成。但是无论是旅游院校还是培训机构难以满足此类培训需求。第二种人员主要由院校培养及社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来。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数量有限,从数量上看主要由社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来,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占了很大比例。这部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关键之一。但是,当前无论是旅游院校还是培训机构都难以承担这部分人的培训。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接受企业的简单培训后立即投入岗位,这对旅游从业者整体素质的提升极为不利。

二、旅游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

教育资源整合是指通过调整、协调、重组现有教育资源实现配置优化,提高整体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从而把系统内部彼此相关彼此分离的职能以及系统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主体整合成一个系统,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提高教育的运行质量和整体水平,在资源共享、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上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2]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为旅游教育结构的问题,即教育结构的空间分布的问题及类型分布问题。旅游教育结构的问题通过教育结构在空间及类型上的整合予以解决。以什么力量来推进教育结构的整合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呢?一般都是采用行政手段,采用政府强制命令的方式推进。从现实情况看来,这种方式推进的效果比较有限。因此,本文提出社会化的运行方式来推进旅游教育资源的整合。以下内容从目标、推动力量、运行方式等方面探讨浙江旅游教育资源整合的对策。

(一)旅游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

旅游教育资源整合的目标在于旅游教育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完善“1+X”的旅游教育体系,以形成适应浙江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教育结构布局,形成人才培养与社会培训并重的旅游教育体系,主要如下。

1.重点建设一所综合旅游院校

通过整合我省的旅游教育资源,力争在2010年前将浙江省旅游局直属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建成我省第一所旅游类本科院校,并以该校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校企联动,使其成为浙江省旅游职业教育及培训中心,主要培养中、初级旅游人才及面向浙江省旅游行业中、初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及岗中培训。

2.建设一批颇具特色的高等旅游类院校(院系)

同时在浙江省高等院校中选择一大批旅游教学基础好、教学培训力量强的高职及本科特色院系进行重点培育。各地市至少建设1~2个实力较强的旅游类专业,形成本区域的高等旅游职业教育中心。并建设好浙江大学旅游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等本科旅游特色院系。这些本科特色专业院系要依托母体高校的优势,通过硕士、博士等层次的教育重点培养旅游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并以各种研修班的形式进行高、中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训。

3.建设若干所中等旅游职业学校

目前除杭州旅游学校外,还有绍兴旅游学校、东钱湖旅游学校、雁荡山旅游学校、安吉旅游学校等。要将这些旅游学校建成区域的旅游人才教育和培训中心,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此,一方面当地政府要进行适当的资金投入,改善职业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引导旅游企业集团、民间企业投资合作办学,形成校企一体的社会化运行机制,从而很好地承担服务人员、技术工培养,高、中等职业专业技术岗位培训的任务。目前,浙江很大一部分旅游资源都分布在县或县级市中,因此旅游人才需求较大,但是,中心城市培养的旅游人才却较少愿意到这些地方就业。由此,这些县或县级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如职高或技校等可以采用与专门旅游学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建设一批旅游类专业,以缓解本地旅游人才的匮乏状态。

4.完善网状的培训机构体系

当前网状旅游培训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省旅游培训中心主要侧重公务员、导游员、旅行社经理、旅游饭店高级管理人员等各类资质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级考试及素质提高等;各地市旅游培训中心主要进行旅游饭店初中级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的执业资格培训等;旅游院校培训机构主要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进行学历教育和深造培训;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主要任务是进行在岗培训。但是,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以及旅游企业高级人才的能力提升培训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一方面,现有的旅游院校还应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强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各地市旅游主管部门应拨出专项资金,以本地方旅游培训机构为依托培训乡村旅游从业者及其他工农业旅游从业者,并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促进其向旅游部门转移,提高这些旅游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促进旅游业服务水平的整体发展。

(二)旅游教育资源整合的推动力量

就当前的旅游教育而言,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行政运作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政府是运作的主导,学校是运作主体。资源在政府的供给与学校的争取之间封闭循环,而社会和企业的地位被边缘化了。行业和企业虽然可以通过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运作,如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在职业教育质量的整体供给取决于行政运作机制的条件下,行业和企业影响力比较有限。由此,尽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都一直在呼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职业院校也一直在努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但总体效果不尽人意。旅游教育体制创新的核心在于旅游教育的社会化,即搭建一个合作平台,使旅游行业、企业与旅游院校在教育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在旅游教育的全过程中实现合作。旅游教育社会化的运作机制要求在教育决策组织及机制中,在现有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的基本架构中引入社会多种力量,吸收多种社会力量。其一,吸收企业的力量。主要在于在教育决策体制中如浙江旅游院校及旅游行业企业可以集合各自优势成立一些旅游教育集团。以一个旅游院校为依托,联合旅游企业及行业组织出资成立旅游教育集团,教育集团成立董事会,由旅游院校、行业、企业各自代表组成决策层,确定重大教育方针政策。其二,加强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会员企业一般都是由本地同行业的企业组成,这就使得行业协会具有行业资源上的优势。这些同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同质性强、彼此之间甚为熟知,网络式的组织结构使得会员之间的信息传播交流较为充分,且会员企业之间平等的交互模式,使信息获取的成本相对较低。此外,协会作为会员互益性的社团组织,它与会员利益的密切相关性使得会员自主治理的参与率较高。因而,旅游教育机构一方面可以通过紧密联系协会组织获取旅游行业人才培养及需求信息,促进就业导向的落实;另一方面,旅游职业院校可以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与之联合办学,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走向共赢。此外,尤其要加强旅游教育分会的作用。目前,我省主要旅游教育机构都参加了旅游教育分会。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旅游教育分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旅游教育分会在旅游教育信息及旅游教育机构协调方面的优势,为整合旅游教育资源起到更大的作用。

第8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摘 要 本文简单的描述了现今丽江的户外运动发展情况,着重研究户外旅游运动在丽江的发展及前景。而发展户外旅游运动,对丽江的环境改善、发展丽江的旅游业、生态建设、民族特色风情的保护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丽江 户外运动 户外旅游运动 环境 经济

户外运动(Outdoor sports)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的体育活动项目。能培养勇敢坚强,反应灵敏等多种意志品质,是促进人们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参与户外运动能够使人的精神焕发,情绪愉快。近年来,户外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丽江地处云南的西北部,所处的地形是高山峡谷区,拥有发展户外运动的得天独厚优势,但户外运动的发展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起步较晚。在1996年丽江发生地震以后,丽江的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这块圣洁的土地,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丽江的户外运动也跟随其他城市蓬勃发展,到现在,单纯的户外运动已在丽江发展成为户外运动与户外旅游为一体的户外旅游运动,以此来带动丽江的经济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到丽江旅游的100名游客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学校图书馆和Internet(CNKI)全文数据库查阅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10余篇,并根据课题的需要,浏览了大量的网站与论坛,阅读专注陈恒兴教授的《对滇西北地区户外运动救援机构建立的分析》。

2.访谈法

深入丽江的景区、户外俱乐部对游客就在丽江的户外旅游情况进行访谈,了解游客在丽江的户外旅游运动情况。

3.数据统计法

对所得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丽江户外旅游运动的发展

丽江的户外旅游运动是在丽江的旅游业带动下,根据丽江地区的地貌地形,人文环境发展来的,户外旅游运动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心态,是人们精神追求的一种表现。

丽江户外旅游运动俱乐部起初是由文化局审批的一种非盈利民间组织,主要是登山、徒步项目等、起初只是由爱好户外运动的游客组成的公益性机构,主要针对的户外活动也比较的局限,只有单纯的虎跳峡徒步和尼汝探险,随着丽江户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丽江户外旅游运动俱乐部由非盈利组织转向盈利组织,并面向来丽江的游客,主要针对的是散客,提供征友,组团、自助游、租车等服务的旅游服务公司,与旅游咨询服务公司性质大同。

来丽江的游客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在丽江,他们可以抛开城市繁重的生活压力,感受大自然的味道,身心放松,亲近自然。他们在进行骑车、徒步、高海拔登山等项目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又具有刺激的特点,且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这是对意志力和技术的重重考验,所以,参与者在完成这类极具挑战意味的项目后会得到一种满足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

在丽江户外旅游运动的带动下,丽江的户外消费市场也得到了发展,其主要的表现为,以商业性质的户外旅游运动俱乐部多起来,因为来丽江的游客对丽江的环境及地貌不熟,户外旅游运动俱乐部就成了他们青睐的对象,使得这些俱乐部迅速发展,这也带动了户外用品出租行及户外用品专卖店的消费市场。除此之外,俱乐部除了传统的旅行方式,发展也是新颖多变的,不断的推出新的路线,新的游玩方式,比如说这几年刚兴起的金沙江漂流,哈巴雪山登顶等,这些都受到广大户外爱好者的欢迎。在他们看来,丽江是从事户外旅游运动的天堂,每一个长途跋涉后总会有惊喜发生,每一次到达终点后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份快乐,丽江的风――很柔、天――很蓝、草――很绿……

三、丽江户外旅游运动的发展前景调查

(一)在丽江选择户外旅游运动方式游玩者的年龄结构

为了得到游客在丽江参加户外旅游运动的年龄结构情况,对游客做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100名在丽江的游客进行访谈调查后,我们从年龄段上可分析出,年龄是他们选择出游方式的主要因素,23岁以下的年轻人,选择户外旅游运动的人数占其人数的38.5%,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激情,但是他们涉世很浅,有些人喜欢挑战,而有些人喜欢观望的态度,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户外旅游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方式。年龄在23 ~35岁的游客,选择户外旅游运动的人数占其人数的81.4%,他们更倾向于用户外旅游运动的方式去旅行,这是由于他们对生活,对社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心里也趋于成熟,对环境的适应力强,他们会去追求更倾向于亲近自然的旅游方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年轻人,是事业及婚姻的起步阶段,面对工作及家庭的压力,他们会选择更经济的旅行方式。年龄在35~45岁的游客,选择户外旅游运动的人数占其人数的56.3%,他们选择户外旅游交通方式时,主要是他们心理的价值取向,在这一年龄阶段,家庭及事业都差不多定型了,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喜欢亲近自然的人们就会选择徒步或是骑自行车,不仅锻炼身体,还可以结识朋友。在45岁以上的这个群体中,选择户外旅游运动的人数占其人数的33.3%,他们更倾向于便捷的交通方式,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年纪稍偏大,心脏功能及身体的适应能力不强,丽江的海拔相对较高,氧气含量偏低,紫外线强,会有高原反应等对身体不利的因素。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选择户外旅游运动方式游玩的人有62人,其中以23岁到45岁之间的中青年为主。

(二)在丽江参加户外旅游运动者的文化层次

从上面的数据已知,在100名游客中,参加户外旅游运动的人数有62人,占总人数的62%,对这62人的文化层次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了解到,在丽江参加户外旅游运动的爱好者中,受教育程度是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有18人,占总人数的29%,本科学历的有32人,占总人数的51.6%,大专学历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3%,大专学历以下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6.4%。从以上数据得出:在丽江参加户外旅游运动的人群普遍具有一定学历,具有一定的学历使得这些人更容易接受这在西方国家颇为普及的旅行方式,也使得他们在生活上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

(三)在丽江发展户外旅游运动优势项目的调查

分别对100名游客进行了丽江户外旅游运动优势项目的调查,其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丽江空气好,海拔相对较高,地理位置好,环境优美等特点,徒步旅行、骑车旅行、金沙江漂流和骑马观光是丽江发展户外旅游运动的优势项目。在访问的100名游客中,有63人喜欢徒步旅行,占总人数的63%,有48人喜欢骑车旅行,占总人数的48%,有32人想尝试金沙江漂流,占总人数的32%,有43人想在丽江骑马观光,占总人数的43%。其中,金沙江漂流以年轻人为主,主要是因为金沙江漂流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并且金沙江漂流是在丽江户外旅游运动项目中刚兴起,并逐渐发展成熟,另外骑马观光是丽江户外旅游运动的传统项目,并且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

综上所述:根据对丽江当前户外旅游运动情况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选择旅行方式时有很大的年龄取向,结合丽江当地的自身情况、来丽江游玩的人群,户外旅游运动在丽江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在他们看来,丽江是从事户外运动的天堂,可以抛开城市繁重的生活压力,感受大自然的味道,身心放松,亲近自然,行走在旅途中,感觉天与人的距离是那么的近,呼吸大自然散发出来的特有气息,每一个长途跋涉后总会有惊喜发生,每一次到达终点后可以尽情的享受这份快乐。丽江的地貌地形有很显著的特点,还有很多的未知区域待开发,随着旅游的发展,相信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将会聚集在丽江这一块土地上。

丽江以极其独特的环境地貌,人文因子而闻名于世,徒步旅行是丽江户外旅游运动的传统优势项目,近年来,户外旅游运动俱乐部不断推出新的旅游运动项目,金沙江漂流,哈巴雪山登顶,骑马重游茶马古道等这些极具挑战的户外运动项目正在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在丽江这块丰富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游客将会用户外旅游运动的方式来行走丽江这块圣地。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丽江具有发展户外旅游运动得天独厚的条件。

2.丽江的户外旅游运动是在当前旅游发展形势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3.年龄是影响游客在丽江参加户外旅游运动的主要因素。

4.在丽江参加户外旅游运动的人群普遍具有一定的学历。

5.徒步旅行、金沙江漂流、骑马观光等项目是丽江户外旅游运动的优势项目。

(二)建议

1.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2.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对游客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对景区要加强安保措施,减少景区内的安全事故。

4.借助丽江的历史及地貌地形,举办一些户外活动,比如举办丽江旅游文化节等,以此来发展和宣传丽江的户外旅游运动。

5.增加一些医疗器材,培训户外营救的经验,让那些身在危险中的游客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6.宣扬民族与地方文化,吸引更多的人来探索与发现丽江。

参考文献:

[1] 鲍晓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

[2] 陈恒兴.对滇西北地区户外运动救援机构建立的分析[J].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 2009(第35卷).

第9篇:旅游总结心得体会范文

一、全体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上形成共识

全体党员干部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理解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市委“三次创业”、“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具体要求。一是与谋划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举措相结合。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提炼过去工作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认真分析查找问题,找准制约我市旅游发展方面问题的症结,提出针对性强、符合科学发展的对策和意见建议;二是与当前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通读原文,领会实质,开启思想,提高认识,创新理念,增强信心,提升能力。三是与完成全年旅游工作目标相结合。明确目标,细化措施,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结合起来。四是与开展调查研究相结合。通过调研,全面把握全市旅游工作、旅游企业以及游客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做好政策宣传和了解民声、改善民生的工作。

全体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三次创业”、“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上形成以下共识:一是在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旅游业是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上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我市的朝阳产业,正发育成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极。旅游业的发展不单是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外来游客,重要的是美化、优化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在以人为本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上形成共识。旅游业“以人为本”首先是构建和谐旅游环境,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资源;其次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壮大旅游产业,进一步增加人均收入;第三是不断通过专业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三是在统筹兼顾推进旅游业加快发展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上形成共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要切实履行市旅游局的职能职责,紧紧围绕“三次创业”,扎实推进“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统筹兼顾,协调配合指导各区市县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强力开展旅游市场营销,发扬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创业精神,不断开创__旅游工作新局面。

二、边学边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领导班子带领全局党员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着力推进旅游“三次创业”,实现科学发展。

(一)旅游发展再创佳绩

1-5月,全市接待游客388.61万人次、同比增长35.1%,实现旅游总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48.8%,增幅位列全省前茅。预计1-6月,全市接待游客440万人次、同比增长51.2%,实现旅游总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63%,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53.5%和52.7%。

(二)旅游市场全面激活

在重庆、成都两地成功筹办“100万重庆(成都)市民自驾游小平故里·华蓥山首发仪式”,“小平故里·华蓥山春季旅游产品会”,“第四届中国·四川·华蓥山旅游文化节说明会”;成功开展“小平故里·华蓥山直通车走进南充/达州”活动;组织主要景区策划旅游产品36个,深入川渝黔及其二级城市进行产品和线路宣传;开展“情满华蓥山”旅游文化宣传月和电信天翼杯“我的e家-优美__我的家”大、中学生征文活动;成功改版__旅游网,指导区市县完善网站公共服务功能,建立自驾游游客网络绿色咨询通道;指导华蓥山旅游区开展“欢庆开业五周年·华蓥山回馈__市民”活动;指导各景区点、旅行社、星级酒店等旅游企业包装新产品,出台40余条针对旅游团队和游客的优惠政策,刺激了旅游消费;“热爱美丽__·共推__旅游”倡议书;在大连国内旅游交易会上强力推介“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得到国家旅游局和全国红办的高度肯定,通过这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全面激活了__旅游市场。

(三)景区建设稳步推进

《华蓥市乡村旅游廊道总体规划》、《武胜县秀观湖总体规划》完成编制和评审,《邓小平故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宝箴塞旅游总体规划》形成编制文稿,正在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启动了《__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华蓥山旅游区、华蓥山宝鼎已分别完成投资730万元、800万元;华蓥山洞中天河瓦房子停车场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邓小平故里、华蓥山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有序推进,华蓥山洞中天河、牌坊新村、天赐园分别启动了国家4a、3a、2a级景区创建工作;大洪湖生态休闲城、翠湖景区综合开发项目、武胜县秀观湖旅游开发项目、华蓥山御临河、 华蓥山天池、万春桥瀑布等景区招商进展顺利。

(四)市场主体培育壮大

__区佲郦桓辰酒店、顶立文化园、翰林花园、金广生态园等一批较大规模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已破土动工;通过贯彻落实《四川省旅游条例》、新的《旅游社条例》,大力推进行业标准化工作,培育旅游企业主体。今年以来,全市新建乡村旅游接待点20个,新增星级农家乐11家;新增三星级酒店1家,拟评星6家;新增旅行社5家,导游13名,景区讲解员35名;新包装旅游商品6种。

(五)旅游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

筹办赴海南省学习三亚市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饭店业规范管理的经验;召开全市旅游行业暨宾馆饭店经验交流会议,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旅行社及其门市部专项执法和旅游安全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查处违规行为70余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0份;举办导游年审、旅行社经理、饭店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共培训594人次。完善旅游协会,充实饭店和旅行社分会,建立协会工作制度,组织开展诚信建设、质量评议、规范经营、技能竞赛等活动。

(六)为旅游行业办实事

一是组织专家为旅游企业指导管理。分别邀请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沈皖蜀、川大副教授廖峰、四川富锐思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级顾问、讲师夏勇、教授李艳就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专题进行授课,提高了旅游从业者管理水平。二是邀请全国旅游技能能手到我市授艺。邀请成都锦江宾馆参加全国旅游技能获奖高手5名,给全市旅游系统300余名一线员工现场授艺,并与我市旅游从业人员互动交流。三是共商对策推进旅游企业大发展对策。分别组织召开由局机关干部、区市县旅游局长、旅游企业代表参加的“聚民智、促创业”座谈会、旅行社负责人座谈会;结合夏季旅游工作特点,分别组织召开局务会、区市县旅游局长座谈会,共商夏季旅游行动,预热清明、五一、端午小长假,助推夏季旅游热潮。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行业内外、不同层面的意见建议基础上。通过深入自查和系统梳理群众意见,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和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完全从注重常规管理向抓旅游产业发展转变

一是在抓项目上存在思想不解放、不善抓项目的问题。存在不愿闯、追踪不力、甘于现状的观念;存在对旅游产业运营及怎样抓项目的认识不足、不善抓项目、办法不多的现象。二是在抓产业上存在培育不够、资源保护不够的问题。20__年底我市仅有星级饭店15家、旅行社12家、星级农家乐15家、a级旅游景区6个,量少且档次不高。旅游景区产品以观光为主,缺乏参与互动、休闲度假功能。同时旅游开发与矿业开采存在矛盾,部分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三是在抓要素配置上存在与实际结合不够、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不够的问题。旅游六大要素培育不充分,没有形成相互拉动的产业链条,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车公司等发展不足,经济拉动效益不强。客源结构存在“三多三少”即省内多、省外少,过境多、过夜少,普通多、高档少的状况,景区留客功能低,过境游现象十分明显,经济效益不高,拉动效应不强。

2、影响制约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突出问题解决不够

一是尚未完全破解留客难和周末经济的问题。虽多方征求办法、多次专题研究破解我市留客难和周一至周四旅游接待单位生意清淡、周末拥挤的问题,采用了多种办法和措施,虽有一定改观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尚未完全破解市场全面监管的问题。旅行社、宾馆、饭店之间存在恶性竞争现象,有的旅游企业管理、经营随意性大,有的宾馆饭店餐饮或娱乐等项目承包经营,短期行为、眼前利益倾向突出,虽加大监管力度,但未能全面规范。三是尚未完全破解深度营销的问题。宣传促销中偏重于抓政府形象宣传,部分市县和景区有各自为政、相互抵触现象,未形成整合营销。对现代营销理论和先进的营销实践相结合不够,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不够,系统与创新不够。同时网络营销、低成本营销、开放式营销、全员营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抓落实有待改进

一是偏重常规工作,深入调研有待加强。深入各类旅游企业开展调查不够,有针对性研究各类旅游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不够,为游客服务、为旅游企业服务新举措不多。加快神龙山巴人石头城的开发、完善华蓥山洞中天河旅游功能等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偏重安排布置,督促落实有待加强。工作督促指导不够,一般要求多,具体办法少;工作布置多,检查抓落实少,缺乏一抓到底的精神。协调较多,任务布置后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大,存在有碍于情面未严要求的现象。三是偏重常规工作方法,创新机制有待加强。满足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积累的经验,对推动旅游“三次创业”新举措、新办法不多;在机关管理上常规化,创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少,干部职工积极性有调动不够的现象;在市场营销上,政府形象宣传多,调动旅游企业积极性不够,旅游目的地与企业产品策划宣传的结合、全市旅游营销品牌的统一上有待加强;在行业管理上,用星级饭店、星级农家乐、a级景区、旅行社等行业标准对照检查多,主动帮助企业按照标准规范、完善、提高特别是促进协作共创双赢的举措少。

4、强力推进旅游工作队伍建设存在差距

一是关心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够。机关文化建设存在差距,对干部职工素质提升、能力培养上关心帮助不够。二是关心干部职工思想生活上存在差距。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较少、“以人为本”关心职工困难不多。三是旅游人才队伍培育投入不足。对干部职工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抓得不紧,为职工创造培训机会不多;对旅游行业人才的开发、培养、利用方面的投入不够。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上不够全面、深刻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未能深刻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工作中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不完全符合旅游业科学发展观的要 求,还没有很好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旅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导致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创新不够有力,未能全面破解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2、对新形势下加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紧迫感不强,缺乏刻苦学习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对新形势下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学习任务,而对理论更深层次的领会缺乏主动性。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在集中学习的时候能够保证学习时间,但对于自学任务未能保证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同时,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旅游业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未能很好的融会贯通、紧密结合,致使未能很好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的发展。

3、学风不够扎实,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树立得不牢,对于如何主动围绕市委“三次创业”大局,有效服务把__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明确性不够强。联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旅游工作的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对旅游业如何科学发展理解得不深刻。对新理论、新要求、新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深,对制约和影响旅游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解决不够。致使旅游要素未能均衡发展、产业升级缓慢。

4、以人为本的观念树得不牢

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考不够深入,对干部职工在想什么、需要组织做什么,了解比较少。讲工作提要求的时候多,交流、谈心的时候少,致使少数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主动服务企业、服务游客的意识有差距,在推进旅游事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方面还需改善。

四、主要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主要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把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抓住机遇、爬坡上行,不断提高促进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服务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把__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立足__优势旅游资源,积极构建以__为中心的五百公里自驾旅游环线,强力推进__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综合观光休闲度假型”转变。到20__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以上,旅游人数、收入年均持续增长15%以上。

(三)工作措施

1、把握旅游产业定位,再创旅游发展新局面

针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由注重抓常规管理转变为抓产业发展,找准旅游工作的重点、难点、亮点,激发内在活力,调动业内积极性,充分发挥能动性,紧紧围绕把__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要求,发扬创业精神,努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推进旅游各项工作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工业、农业、林业资源优势,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跳出旅游抓旅游、跳出项目抓旅游、跳出区域抓旅游。有序开发旅游资源,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旅游精品,强力营销、拓展客源市场,发展旅游要素,提升产业水平,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一是打造精品景区。按照科学规划、永续利用的原则,围绕旅游要素产业化、旅游产品特色化的要求编制旅游规划。强化项目运营,提升景区档次,突出休闲度假功能,到20__年,提升打造5a级景区2个(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石林),新打造2a级以上景区6个(洞中天河、宝鼎、秀观湖、神龙山巴人石头城、牌坊新村、翠湖)。二是做强产业链条。采取引进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办法,到20__年,新发展星级饭店15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5家、2星级8家,新增旅行社5家,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培育一批a级购物点,打造一条旅游购物街,鼓励发展旅游汽车公司,支持发展旅游包车客运业务,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可开通专线旅游班运客车。三是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富民,20__—20__年,重点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__花园路乡村休闲游憩、华邻路沿线乡村休闲度假、岳池农家文化、广武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四大特色乡村旅游带。四是强力市场营销。创新营销方式,从注重抓政府形象宣传的促销方式向以旅游目的地营销与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的旅游市场整合营销方式转变,充分发挥邓小平故里在全世界的唯一性、独特性和垄断性,强化邓小平文化、华蓥山游击队文化、幺妹文化的传播。深度营销“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旅游品牌,努力构建500公里自驾游环线;包装推出__春夏秋冬四季产品及商务会展、都市休闲、乡村度假、美食旅游、宗教旅游、自驾旅游等专项产品;综合运用网络营销、主题营销、旅游直销等手段拓展市场空间;加强与主要客源地、邓小平遗迹地的旅游合作,联合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即“中山、湘潭、__—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故里精品线路”,“__—重庆—遵义—贵阳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遂宁、达州、南充、__—川东北精品旅游线路”、“广西、百色、南宁、__—邓小平足迹之旅精品线路”);做靓旅游节会品牌,以文化为灵魂,大力举办嘉陵江龙舟文化旅游、岳池农家乐文化旅游、华蓥山幺妹文化旅游及庙会等节庆活动。五是加强行业监管。建立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游客监督相结合的旅游质量监督网络;认真推行旅游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培训,加大投入,建设旅游培训师资库,打造一流的培训教师队伍,增加培训机会,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安全工作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发现和消除星级饭店、景区景点、人群密集的旅游活动场所安全事故隐患;增强服务,整合资源、启动旅游服务青年志愿者行动;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和督查督办制度,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确保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提升机关效能,强化旅游工作队伍建设

从注重抓常规管理向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管理转变,结合实际,制作机关文化墙,修订《市旅游局工作规范》,建立目标绩效考核、市场营销、行业管理、社会联动、机关工作运行新机制。开展学习型单位创建,为干部职工学习创造更多学习培训机会,提升旅游队伍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支部、工会、妇委会等组织的作用,多开展益于身心、健康向上的活动,以人为本关心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和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切实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优质管理的水平,形成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良好氛围,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整体战斗力,为推进__旅游三次创业、又好又快发展提 供坚强保障。

4、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始终把提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在继续狠抓班子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及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的同时,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从实践工作中寻找解决新问题、处理新矛盾的方法和途径,提高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丰富旅游发展的手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开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三是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形成民主科学和谐高效的工作机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拓宽科学决策渠道;坚持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坚持和完善工作绩效考核,逗硬奖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形成全局一心干事业、团结和谐促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