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内部审计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内部审计管理论文

第1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对我国内部管理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内部管理审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一、内部管理审计概述

内部管理审计是对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客观的、综合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检查和评价,以帮助企业经理改进决策、提高获利能力和经营能力,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

从定义可知,内部管理审计的核心是帮助经营者提高生产效率和获利能力,职能是咨询性和建设性的,而不是执行性的,是一个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审计师必须是独立的,其职能应有外部的性质即审计师不能成为受审部门的一员。

二、我国内部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管理审计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主流,但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物,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审计在企业内部治理中的作用。许多企业模仿国外实行了管理审计,但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主要任务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而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约束和评价机制,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管理职能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使得审计领域、范围受到限制,管理审计发展受到影响。

2.内部管理审计法规体系缺失。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分别有《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作为法律依据,而关于内部管理审计的法规却是一片空白。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管理审计时,只能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3.内部审计对象的特性对内部管理审计形成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集团、股份公司等大型企业的出现、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增加使得内部管理审计对象复杂化。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兼并和收购、改制和重组等问题,为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凡是对企业商业利益和持续经营有影响的管理因素都是内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管理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往往会增加内部审计的难度,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做出正确判断。由于内部管理审计事项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密切,一些敏感事项涉及的人事关系复杂、舞弊手段隐蔽,内部审计人员取证难度较大。

4.审计程序和方法的不确定性影响管理审计结果的正确性。传统的详细审核方法成本很高,逐渐被淘汰。由于现代审计强调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可能会舍弃一些对审计结论影响不大但耗时费力的审计程序,这可能导致管理审计结论出错,有可能误导管理层的决策。

5.审计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管理审计需要。(1)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企业现有审计人员多是从财会岗位转过来的,对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比较熟悉,而对现代管理等知识相对欠缺,不能满足现代管理审计发展的需要。(2)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够,影响了其发挥管理审计作用的积极性。审计人员在参与企业管理活动,开展审计业务时,或多或少地受到管理者的暗示,或者审计人员迫于某种压力,不能充分揭示管理者的失误而带来的后果,这必将使审计的效果和评价大打折扣。(3)审计人员在数量上还不能满足企业进行管理审计的需要。有些企业审计人员本来就不多,有的还到其他单位住勤,有的离职学习,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因此,在数量上就明显不足。

6.审计信息的不足导致内部管理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当今的企业日益集团化,管理层次化,其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的范围必将受到限制,从而难以实现对管理信息的占用,更无从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了。

7.企业的内部管理审计风险意识较为薄弱。所谓内部管理审计风险,是指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或人员对具有重要影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内部管理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审计方法的选择。在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市场化的今天,随着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审计环境、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审计方法的转变,重新评估内部管理审计风险十分必要。

三、几点建议

1.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内部管理审计的作用,认识到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改进管理为导向,以审查受托管理责任为己任,有别于传统财务审计的审计类型。

2.尽快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审计法规体系,开发管理审计标准。管理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的依据。国家可以制定一个指导所有行业的内部管理审计框架体系,企业可以在大框架体系内,由内部管理审计机构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审计标准。内部审计人员只有在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评价体系之后,才可对被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使内部管理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对内部审计人员在人员、经费方面予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并且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在人员的配备上,各种专业特长的人员都应齐全,以便全面监督企业的管理活动,服务于企业。确立内部管理审计的周期。目前,我国的内部管理审计工作可以每两年进行一次,而且应当将审计工作分散在平时,分期分批的进行,以便避免审计工作过分集中。

4.不断充实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建立管理审计师考核或考试制度,形成高素质的管理审计师队伍。首先,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包括对其进行后续教育。其次,在机制上、制度上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可从社会上聘请外审人员参与企业的审计项目,以保证审计的高度独立性。或者,可以建立一个内部管理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那些没有实力的企业提供服务。

5.灵活运用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果。在审计过程中,要选准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事项,找到切入点,从中发现控制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运用审计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捕捉改进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的信息,推动企业发展。在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改变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思路,拓展和延伸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为适应现代企业的迅猛发展,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审计业务相结合,将数据审计与系统审计相结合,将传统方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6.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管理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对控制和防范内部管理审计风险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审计的计划阶段,要认真评估管理控制的控制风险;在审计的实施阶段,要依法收集和认定审计证据,并且尽最大努力保证审计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和充分性;在审计的报告阶段,对审计意见的表达应当留有余地,避免使用绝对化的语言等。

总之,企业应当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内部管理审计为增加本企业价值作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关于内部管理审计的外部化问题,财会月刊,2002.04,3-4.

[2]程业炳,关于内部管理审计若干问题的研究,技术经济,2005.02,36-37

[3]崔志华,加强内部管理审计提升内部审计职能,会计之友,2006.06,54

第2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风险,字面意思时随风而至的险情,表示出了其不确定性,变化性,危害性。正如风对应着静止的空气一样,风险是相对的;正如风向可预测一样,风险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预估的;正如风力也可为人控制为人所用一样,风险某些时候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从风险学说进而衍生到风险管理,风险管理,顾名思义就是企业管理在面对企业平稳发展而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规避风险的一种或某类行为。审计,审查同计算,是指通过对相关资料等搜集整理和分析之后所得的评估结论及报告,审计作为一门独立部门,其相关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是非常严格的。2004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修订版中定义内部审计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也是险象环生,因而需要更为专业有力的审计和风险管理团队来协助企业的管理层规避风险。它们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有助于审计部门发展势头更劲。内审部门在资金安全管理上责任重大,因而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极其关注。内部审计在参与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本企业的文化及其发展策略等情况评估它在制定某策略上或在某时期存在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由此制定出相应的风险防御,风险降低,风险消除等可行措施,保证企业的损失减到最低,这样风险管理同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安全工作中地位也有提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以审计为主的独立部门,不参与企业内部的管理调控,因而具有更清晰的视角来观察企业潜在的风险,在有效针对企业运行的薄弱环节,对提出的改进措施进行新的评估认定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风险管理由于审计在其工作过程中的介入,赋予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新的生命,也使企业的安全因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如何协调和整合企业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一)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建立一个合理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这对企业能否具有竞争优势尤为重要。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的完善,风险管理的不断优化都可以是审计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企业管理人员本身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团结,使得企业经营得到更好的控制,进一步深化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控制,保证各项风险管理措施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建立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模式传统合规性审计采用的是“撒大网捕鱼式”作业流程,即一张大网抛出去,捕到什么是什么。其基本流程是:内控—问题—风险。风险导向内审要求采用“阻击手式”流程,即阻击手先瞄准一个重点,一击必中。其基本流程是:目标—事件—风险—内控。在传统合规性审计下,往往是到一大堆帐簿及交易资料、操作或管理记录中去寻找,看是否存在违背制度规定的问题;而在风险导向内审下,是先根据采集到的各种信息,识别并评估风险,找准重点,然后对重点进行追踪检查,看是否控制过度或缺乏控制。总而言之,合规性审计是查问题、提建议;而风险导向审计是查问题、查风险、查成因、查尽职、查整改、提建议。

(三)建立对审计人员内控审计效果或管理建议的考核制度内控出现问题,表明内审的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内审为此承担责任有其合理性。但内控效果或建议的增值效果都很难评价。往往风险提示和管理建议都不是结果,其产生的影响才是结果。没有风险提示量或管理建议量,不论现场检查多少项目、时间持续多长,审计人员都无绩效(严重一些,反而可说其检查是在浪费资源。)

(四)加强对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合格的审计能力更需要具备较强的风险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需涉猎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在理论基础之外,实践能力也不能弱,在面对突况时需要冷静思考,迅速找出最优解决方案。

四、结论

第3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一)经营审计。经营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为对象,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程序和方法,以揭露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探寻堵塞漏洞的有效途径的一种审计。经营审计是经济性、效率性、建设性的,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管理咨询。

(二)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就是确认并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查找缺陷的成因,提出改善内部控制的建议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审查、分析测试、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其可信程度,从而评价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管理活动的影响,分析企业风险控制目的的设置是否合理、风险评估范畴的开展是否全面、风险评估结果是否有效、风险应对策略是否科学,判断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以实现确保资产、资金安全的目标。内部控制审计实际上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需要。

(三)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旨在明确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日常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保证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和可靠。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它在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正确评价和使用领导干部,惩治腐败分子,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效,发挥了其他审计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四)风险管理审计。审计部门应该应用科学的方法,识别被审计单位的每个风险关键点所存在的管理缺口,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进而提高过程效率,帮助企业完成任务。风险管理审计是沿着内部审计和管理实践两条道路发展而来的,它结合了实质性测试与符合性测试,其运用取决于企业战略、绩效的有效性。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企业内部审计没有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

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领导者经营理念陈旧,管理素质较低,仍然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终极目标,不重视内部审计,其企业不是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就是即使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也会随意撤并或精简内部审计人员。当企业面临重大困难时才想到了解内部审计的问题,即使寻求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帮助也于事无补。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在内部审计发展不够充分、社会舆论对内部审计宣传不足的大环境下,管理层往往低估了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忽视了内部审计创造价值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自然要配备内部审计人员,这必然增加企业的费用支出,一旦遇到企业调整职能机构,往往是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首当其冲,部门和人员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民营企业一般是自己经营的企业,领导者时常陷入独断专行的误区,认为内部审计会妨碍自己做出独立的决策,削弱自己的权威,甚至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给企业带来不利;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财务部门人员把内部审计部门视为监查内部经济问题的部门,对内部审计部门抱有偏见,因而不配合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一些员工也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就是查处自己是否贪污舞弊,进行钱权交易,这样管理层就会坚持内部审计部门是影响内部团结的祸源。管理层只有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设立混乱,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到位

由于国家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民营企业是否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缺乏对其现成的准则指引和监管,加之相应地针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导致民营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需求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时,一些民营企业根本不联系自身特点的实际,机械套用,有的照搬国有企业的模式,有的照搬外国企业的模式,致使内部审计部门设立上的混乱。民营企业如果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其普遍做法是要么在财务部门配备内部审计人员,要么将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合并甚至与监察部门混合设立,有的虽然设立了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但因与其他职能机构地位平行而无法达到强化企业自我约束的目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确定内部审计范围、开展内部审计活动和报告内部审计结果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内部关系不明了、职责划分不清晰的干扰。当领导批准的经济活动与有关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出于自保的考虑,内部审计人员通常会选择以“无为”应对,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受到各方利益的牵制,从而弱化了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内部审计要转变其单一的监督职能,从“查错防弊”财务审计逐步转向管理审计,并以管理审计为指导,切实为企业的效益服务。

(三)内部审计受阻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中小型企业的雏形模式是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步建立并成长起来的,在那个年代,民营企业还只是一个个小作坊、小门面,统称为“个体户”。因为最初都是由家族成员负责产品的采购及销售,企业成立之初,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就是如何让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在实际生产中能省则省,简化了很多相关的内部控制。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当初的“个体户”逐步演变为现在的私营企业或有限公司,出于家族成员有着共同的家族利益的考虑,这些私营企业或有限公司选择凭借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建立起一个全面信任关系,家族成员控制着企业各个关键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经济命脉。但在企业站稳脚跟后,如果企业没有内部审计这一坚实后盾,一旦家族成员因经济利益分配不均而擦枪走火,超过亲情的维系力,就可能会上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一幕,直接催化企业的分裂和破产。

三、关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加强的探究

(一)提高管理层对企业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内部审计不是针对某个部门或个人挑毛病、找缺点,而是帮助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真正提高认识,才能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层的内部审计理念要由“要我审计”转变为“我要审计”,由被动地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转变为主动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审计,促使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制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逐渐成为管理层的自觉行为。要采用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广泛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让更多的民营企业领导者对内部审计给予关注,提高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相互学习借鉴,邀请在内部审计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通过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科普内部审计知识,利用新闻媒体来树立内部审计的典型,以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文化氛围。内部审计人员也要发扬自身优势,向企业灌输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和工作增值服务性,还要中肯评价企业,留意企业在内部审计上取得的成就,并从具有创新意义的举措中提炼出经验进行推广,奖励到个人,与企业建立互动、善意、良性的审计关系,进而赢得企业对其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配合,共同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二)合理设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保障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直接影响。企业应该遵循适应性、权威性的原则科学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内部审计部门才能行使好其职权,不受干涉,确保内部审计的公正和客观。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机构要分别设立,不能合并,尤为应该独立于财务、稽核部门,在人员、职责等方面都要独立。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与企业的经营规模、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相符合。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可以吸取国外经验,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模式。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占有较高地位是保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先决条件。内部审计部门直属于董事会,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凌驾于各职能机构之上,地位较高,其独立性得到保障。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权衡成本与收益后,可以不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但要配备少数内部审计人员,还要任命内部审计主管以落实内部审计业务。企业还可以实行内部审计外包,采取投标的方式将内部审计委托给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打理。

(三)改变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为内部审计松绑

第4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全面的内审机制对提高内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的作用。完善的内审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相关的条文规定,使内审人员按照这个规章进行审计。规章制度的设立对内审人员的工作具芦明确的指导作用,为内审人员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二是完善相关的后续机制,对审计内容进行细致的审计,将细化的内容具体到每一个审计人员,将审计的责任也进行充分的落实,有了责任的指导,审计人员能够更加准确的完成审计工作。另外,还要注意对相关操作规程的制定,使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这个规程进行操作,提高审计的质量,三则是项目审计制度,将项目设计与企业的年度综合考评等方面联系在一起,实现审计的严密性。四是对内审机制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发展,内审工作也在随时产生变化,因此企业要根据当前的状况,对内审机制及时的做出调整,使其适应当前的环境。内审工作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企业所存在的漏洞,能够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排查和解决,因此对于完善企业的管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审计风险质量的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审计质量是审计部门提出相关策略的落实程度,是企业对审查结果的认同度。要想提高审计结果的质量,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就要进行动态的审计,将审计工作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人员要加强自我管理,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任务,并且要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分明。二是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引导。当在审计工作中遇到一些鲜少见到的问题时,审计部门的领导人要及时的做出重要的决策,给予审计人员正确的帮助。由于审计工作并不参与企业的运行,因此这为保证企业的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了一道屏障,在进行审计时能够更加的客观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及时的发现企业在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由于审计部门在审计时受到的制约程度比较小,所以审计部门可以将发现的风险及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给管理者,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排查,以此来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另外,风险审计参与审计工作能够使整个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风险分析体系,对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的排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风险防范意识,使企业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风险。

三、创新审计方法,坚实风险管理基础

努力降低审计风险创新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审计人员要学会在审计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探索出更加高效的审计方式。例如在内审的过程中加强对风险预测等多个方面的方式创新,在创新的审计方式之下,能够育效的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另外,在审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要可以对远程审计等先进的审计方式进行实践,来不断的提高审计的质量。最后还要着重建立起群众监督等制度,利用群众的舆论和社会各阶层的力量来实现对企业的内审,增强企业的内审效果。随着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日渐重视,使得审计工作在不仅作为企业独特的增值业务,同时也不断的帮助企业寻找差异性的服务领域,内部审计的风险审计在企业中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推动着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实现平稳、健康的提升。五、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强化风险意识,以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内审人员的素质修养对于审计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审计人员质量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社会环境。在当今的社会中,社会的大部分成员都会认为企业的内审工作只与企业的管理高层有关,而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因此社会对于企业内审工作的不重视进而导致企业本身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因此在选择审计人员时并不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核,导致审计人员的总体职业素质不高。而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使得在分析企业的运行状况以及发现企业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深度不够,对问题的洞察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潜在风险的扩大,因此加强企业审计人员素质的培养成为一个迫在眉键的问题。企业要按时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不断更新审计理念,使审计工作越来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风险的存在就要对其投入更多的审计工作,增大风险分析的准确度。企业的风险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如果审计工作不能准确的反映企业的潜在危机,及时的上报企业存在的风险,很有可能就会造成企业的损失。另外,企业风险和审计的风险在根本上一致的,因此最小程度的减少企业风险的存在就是在减少审计工作风险的存在,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企业抗变能力,使企业一直具备充足的准备来面对各种风险的发生。

四、总结

第5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虽然有些企业也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但它隶属于风险管理部门,向总经理报告,并不具有独立性。比如风险管理部门针对某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投资的风险太大,认为不应该投资,但总经理好大喜功,觉得项目可行,并促成项目的实施,所以此时风险管理部门形同虚设。如果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风险管理部门,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向董事会报告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就可以增强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二、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尚待加强

我国的风险管理真正开始只有几年的时间,企业各阶层对风险管理还不是很了解,不够重视,也缺乏风险意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活动往往是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被动进行,而不能主动进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绝大部分企业都采用定性分析法,而不是定量分析法,使企业不能正确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二)内部审计职能范围较窄

在西方国家,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体系,其内部审计的类型多样,把经营管理审计作为重点,辅之以财务审计和遵循性审计这两种方法。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还处于财务导向阶段,很少涉及管理审计和业务审计。虽然有些企业还涉及经济效益审计,但相比于西方管理审计,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进行评价和监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不是以提供确证和咨询服务为主,为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提供风险管理及控制方面的资料,以增加企业价值。

(三)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整体素质较低

内部审计是一种能够防弊兴利和增加企业价值的综合性活动,因而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还要具备管理、法律、金融、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因而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是其是否具有胜任能力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是财会专业出身,其他专业的比较少,这样就不能适应财务审计之外的其他审计类型。

(四)审计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迅速,已远远走在了审计工作的前面,而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电算化操作还很陌生,多数审计工作仅仅只是传统的手工查账,无法适应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审计方法的落后,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审计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三、完善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改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实际地位。

1.加强宣传

人们常说:审计难、处理更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对审计的理解,认为审计就是查查账,收几个钱了事,没有把审计与监督联系起来。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主要靠宣传,加大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让大家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事业单位增强自主性的要求,也是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还是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更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的需要。

2.转变观念

企业管理者自身的观念、道德品质和对信息使用的态度以及对遵纪守法的认识也会影响其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如果企业管理者在股东利益、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方面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且能够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信息进行披露,那么,内部审计自然而然就会被重视,就能利用内部审计达到其企业目标。宣传可以提高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二)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提高胜任能力

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的获取条件

可以根据IIA创建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的做法,在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大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难度,提升整个内部审计行业的素质。

2.改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

随着内部审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以前单纯的财会人员结构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说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应由单纯的财务人员构成转变为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结构。如何完成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的转换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优良的职业道德、熟练的电算化操作技术及敏锐的洞察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在内部审计从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的影响下,内部审计人员应在知识构成上实现多元化,除了要掌握会计、审计、法律、税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当熟悉企业管理、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第三,企业应当抓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使其及时掌握新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提高整个团队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高层次审计工作的需要。

3.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6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来说,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普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企业文化、企业对员工行为的管理方法等方面。认真分析影响企业管理行为的因素是找到并解决企业员工行为管理问题的关键环节。从当前企业的现状来说,企业都开始关注员工行为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企业员工行为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努力提高组织效率和组织盈利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员工行为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方式还较为传统,有待提高。从我国企业管理现状(特别是中小企业管理)来看,众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员工的管理多采取命令式的强制措施管理,普通员工对于高层管理决策只能服从而不能提出异议。在中小企业中,部分管理者认为企业是自己的企业,对普通员工颐指气使,居高临下;部分管理者认为只有树立权威地位才能有利于管理,忽视与员工的情感交流。这些都使得员工在企业管理中产生抵抗情绪,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拥护和执行力度不够。其次,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切实可行的员工行为奖惩制度。受传统历史文化影响,员工对自身所做成绩常保持谦虚低调态度。员工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管理层在管理中缺乏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举措和天都,不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员工文化水平存在差异,对任务的理解存在区别,不利于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转,在工作中容易出现恶性竞争事件,企业信息保密措施不够,容易外泄致使企业利益受损。最后,企业内控风险制度不足,企业员工行为管理环境不尽如人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否对于企业员工行为管理来说非常关键。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尤其是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这不仅能够对员工的身心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能促使企业更好地落实企业员工行为管理制度。

二、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员工行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第一,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实现企业对员工的导向管理。所谓员工的导向管理,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支持性、公平性以及员工关怀等内容,做好这些工作对于控制企业内部风险有重要作用。企业内部有效的员工导向管理制度能降低企业运行的内部风险,降低员工行为造成损失的风险。完善的审计制度要求企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渠道是畅通的,这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降低因内部风险而造成的损失风险。此外,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在平衡企业权力之间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平衡企业投资者和企业其他人员利益需求上也有重要作用。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不仅在于“纠错防弊”,也在于促进企业实现其价值增值。第二,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企业良好氛围的形成。2014年第10期中旬刊(总第567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10,2014(CumulativetyNO.567)(上接第223页)企业授权与激励制度的完善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工作良好氛围有关。但是受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绝大多数的员工更关注自身岗位任务需求,对员工权利关注不够,如对于企业发展提出建议的就较少。企业员工之间更希望通过个人业绩和职位晋升来体现自我价值。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促使员工更依章而行,减少企业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促进良好企业氛围的形成。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识别企业发展机会,不断完善企业运营流程,提高企业运营风险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功能,使得企业员工将企业规范经营的理念落实到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风险,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促进企业价值增加。第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的完善,从而推动员工行为管理制度的完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总是将公司治理放在公司管理的重要位置。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仅能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监督与评价。内部审计在逐步发展到风险导向的过程中,逐渐引起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受企业管理部门的委托,代为执行对企业下属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并将实际情况向管理层进行报告,以便企业管理层作出评价。此外,内部审计部门还能对企业风险进行防控,降低企业风险,对员工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和审查,协助管理部门进行企业管理,推动员工行为管理制

三、结语

第7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为一类战略性工作,应着眼于企业的整体财务活动,进行科学调控与完善。财务管理过程中不但应做好子公司部门内部的财务工作,同时集团总部的全面财务管理工作也尤为重要。基于不同的组织方式,令财务管理包含多个主体,可以为总部或者子公司、集团企业以及事业部门等。组成企业集团的各个分公司可在具体的行业管理、组建规模以及所有制层面存在差异,令企业集团从事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首要核心在于控制,具体包括组织控制、权限管控以及人员管理等。做好有效的财务控制,方能实现一体化经营管理,创设综合效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全面突出战略性,通常战略为较为重大同时影响全局的任务,需要持续较长时间的,并可决定影响事物的具体前途以及生存命运,为一类较大谋划。做好战略性财务管理关系到企业的持久生存与发展。为赢取竞争主动,优化日常经营,协调各方关系,清晰职能岗位,激发企业综合规模效应,体现发展优势,则应由整体以及局部、长远以及短期等较多视角入手考量企业的经营生产。企业的发展成长则需要做好战略引导,企业建设规模、专业化发展程度以及多元化发展趋势,自我提升、多类别兼并以及协议模式成长,均为其战略管理的实践工作范畴。

二、企业内部审计状况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通常包括常规性审计、专项核查以及专项审计等。其中常规性审计主要为对财务会计的健全性、具体收支状况、发展经营目标有否良好的履行、年度资产的具体质量水平与领导考核标准的履行状况进行审计。专项核查工作主要针对财务报销状况、企业存货状况、租赁管理状况、盈利水平等展开调查,衡量购销合同的具体签署状况,审批文件有否契合规定等。进行的专项审计则主要为对企业经济责任的审计管理、执行内部状况的审计管理、经营人员任职期间取得的绩效进行审计、企业单位改制过程的审计与停业整修、具体项目工程或单独部门进行审计。

三、财务管理及内部审计的具体关系

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内部审计的具体关系为既联系同时又包含差异性。两者呈现出一致的工作目标,即均是为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并可通过信息资源的分享令财务单位以及审计部门呈现出良性循环的状态,可显著的提升实践工作效率,并推进企业的健康成长。两者的差异则主要为内容以及侧重点包含一定差别。财务管理主体针对财务工作团队以及操作规范展开核查,推进企业实现预算管理目标,并映射出具体的经营水平以及财务收支状况。审计工作的主体目标在于为了有效审核下属单位的财务具体收支水平,评判并研究其从事的经济活动,并对其合法经营以及规范管理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科学策略

(一)做好财务集中管控。企业单位应创立有效的资金管理工作体制,针对下属单位进行全面合理的财务集中管理。资金管理为各企业单位的核心组成内容。企业应对下属单位履行财务工作总体监督管理与委任工作模式。总监可由总部单位进行任命并管理其各项经营活动。这样一来不但可预防下属单位出现乱担保或是随意抵押的状况,还可令下属单位在追逐局部利益阶段中,确保整体公司实现最大化利益目标,良好的赢得综合效益。再者,企业集团应统一组建结算管理中心,即成立内部银行。主要为面向其信贷以及经费利率与结算等成立的管理资金机构。内部银行体制管理下,可由该部门接管全资以及控股单位的各类银行账户,做到统一管控资金并合理的集中运作,激发经费最大应用效益,体现核心工作价值。

(二)完善审计管理。企业单位应进一步扩充审计工作范畴,强化专项审计管理,特别是对领导注重的各类热点问题应提升审计管理力度。为全面发展企业,应进一步强化经济效益管理审计中掌控风险的水平,做好劳动力成本层面的管理审计。再者,应应对处理被审计以及审计工作的相互关系,将该项工作视为一类艺术,进而令两者至于和谐环境下实现有序的开展。

(三)强化内部管理控制。企业单位应开创适合自身的内部管控系统,并赋予财务机构以及审计部门相应的工作权利,激发他们的有效监督管控工作职能。内部管理审计为企业实施自我评估的有效实践活动,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企业应合理设置较为独立的审计部门机构,并对各类下属单位、部门进行不定期的审计管理与跟踪管控工作。对发掘的问题应有效纠正,科学整改、合理引导,全面完善。企业单位还应将具体的审计结果视为各个子单位实施考核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集团发展整体战略目标以及各个单位目标的全面实现,需要依靠企业单位经营人、各个管理层以及部门员工的共同配合努力。当然,基于客观因素以及工作人员固有特征,单纯的应用各类监督管理策略远远不够。因此,企业单位应引入有效激励管理策略,做好激励管控,方能取得显著成效,获取又好又快的发展。

五、结语

第8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 独立性; 权威性; 审计资源整合; 垂直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9-0132-05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体制涉及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前者是指内部审计隶属关系,后者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本文关注组织体制。对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来说,由于存在多层级的委托关系链,将内部审计置于这个链条的何种层级、哪些层级,这是内部审计制度建构的重要问题,不同的选择会影响内部审计主体的独立性、权威性,并影响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最终会决定内部审计制度的效率和效果。

现有文献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分为垂直管理体制、分级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认为垂直管理型组织体制是最好的体制。然而,关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效果,尚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

二、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主要分析了内部审计不同组织体制的利弊,并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主要类型有垂直管理体制、分级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虽然各种体制都有利弊,但垂直管理型组织体制是最好的w制。

关于垂直管理体制,多数文献持赞成态度。尚翠杰[1]介绍了农行内部审计体制优化的过程,其方向是以总行审计局为管理中心、总行派驻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审计机构为审计主体的管理体制。刘燕[2]介绍了浦发银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首席审计官负责制,总行设立首席审计官,首席审计官下设四个专业审计条线和一个审计质量控制条线,在分行设立直属首席审计官领导的审计特派办。袁敏[3]介绍了兴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在总行一级设立审计部,在几个大城市设立五个审计分部,并向总行审计部报告工作。这一内部审计体制,使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超脱于经营管理层,保证了独立性与权威性。刘成等[4]介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制改革,认为通过改革,都建立了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减少了审计管理层次,加大了总行直接管理的力度。尹维[5]认为,分级管理走向集中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体制的趋势,在我国集中管理的趋势也日渐明显,在实践中形成了三种集中管理模式:派驻制,由上级单位委派审计人员到下属各企业代为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派审办,由上级单位按区域或业务设置审计办公室,对管辖内各下属企业代行内部审计工作;审计中心,单独核算单位,接受委托,对内部单位进行审计,实行审计收费。尹维等[6]考察德国、荷兰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体制,发现内部审计大多采用集中式管控模式。也有一些文献分析了垂直管理体制的缺陷,傅茂松[7]认为,垂直管理体制内部审计组织体系面临着三大约束:一是管理和成本约束,二是组织架构约束,三是权力配置约束。

关于分级管理体制,现有文献主要持批评态度。尹维[5]认为,分级管理内部审计体制与集团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显得不匹配,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使审计工作难以做到以独立、全局的视角看待问题;人员缺乏不符合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审计覆盖率低形成监管的空白;审计成果利用的软性化导致审计价值的低估;审计职务的安排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王玉兰[8]指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基本形成了由企业审计(母公司审计)、子公司审计,甚至到子子公司审计的多级审计体系,遗憾的是普遍缺乏内部审计独立性。为此,应将由国有企业监事会委派改由国家审计机关委派,实现内部审计机构独立。

关于双重管理体制的利弊,有不同的观点。石玉冰[9]认为,企业集团的审计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模式,即集团公司设立审计机构而子公司不再设立;另一种是分级式的网络模式。在集团总部设置内部审计总协调机构,在各子公司总经理领导下设立审计部。在网络模式下,各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同时接受本级委托方和上级内部审计组织的双重领导,这样做有利于将整个集团的内部审计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发挥整体效应,有利于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田中山等[10]认为,双重领导会形成上级公司“管事”、下级公司“管人”的脱节局面,审计工作独立性大打折扣。高强等[11]认为,双重管理模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表现在:比较客观全面,有利于提高审计派驻办所在公司的审计积极性,有利于审计派驻办为所在公司服务,有利于母公司及审计派驻办所在公司的负责人增强责任意识。双重管理模式的缺点表现在:因为审计派驻办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用等都由所在地公司负责,因此,在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容易产生倾向性;由于审计人员受到双重领导的制约,当领导的意见不一致时,审计人员无法取舍,其独立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同级别部门中,由于管理归所在地公司负责,相关部门对其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其在审计的过程中不能毫无顾忌,权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上述文献综述显示,现有文献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类型及各种体制的利弊都有一定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认知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然而,关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效果,尚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致力于这个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从现实来看,组织体制呈现多样化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不少的组织在进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改革,这说明,这些组织对现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不满意,那么,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究竟是什么?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基础性问题,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是探究这些问题(图1)。对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原因,有两种分析思路,一是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作为依存变量,分析引致其变化的解释变量,寻找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规律;二是分析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多种形成路径也会导致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相对来说,前者需要搞清楚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主要因素,后者则不需要。就内部审计目标的发展水准和研究状况来说,后者更具有可行性。

(一)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概念及类型

对于大型组织来说,其内部就有多个层级的委托关系,内部审计应该设置在哪些层级?如果多个层级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大型组织在构建内部审计制度时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两个维度,第一,对于总部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说,与其领导体制没有关系,但是,对于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来说,这事实上就是其领导体制,即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归上级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领导,还是归本单位的管理层来领导,所以,对于这些单位来说,领导体制与组织体制合二为一了。第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使下属单位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所有的内部审计机构都归总部领导,内部审计组织还有个层级设计问题,是按组织层级来设计内部审计层级,还是内部审计组织层级小于委托层级,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对于上述两个维度的不同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就出现了多种类型,归纳起来,其基本类型如表1所示。

垂直管理/分散办公组织体制下,各下属领导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总部统一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总部的这个内部审计机构并不是都在总部办公,而是有一部分作为派出机构,设置在总部所在地之外,并对该区域行使审计职能。

垂直管理/集中办公组织体制下,各下属单位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总部统一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并且所有的内部审计人员都集中在总部所在地,对于非总部所在地的内部单位,只是在审计时派出审计组,并不在这些区域设置派出机构。

分级管理组织体制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向本组织层级领导负责,上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对下一层级的内部机构没有直接领导权。

双重管理组织体制同样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但是,每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两个领导,一是本组织层级的领导,二是上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

一些文献分析了内部审计不同组织体制的利弊,基本结论是,各种组织体制都各有利弊,但是,相对而言,垂直管理组织体制(包括分散公办和集中公办)是最优体制。从现实来看,大型组织内部审计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3-6]。

(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原因

既然垂直管理组织体制是最好的体制,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会多样化呢?笔者认为,内部审计组织形成的多种路径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主要有理性思考路径和锚定路径两类,这两类不同的路径,是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理性思考路径是指在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时,首先考虑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效果的各相关因素,分析这些相关因素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于多种可能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进行权衡;最终选择目前环境下最适宜的审计组织体制。例如,一些大型组织原来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分级管理,后来发现,这种组织体制的效果并不好,总部之外的各层级审计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都有欠缺;同时,不同层级之间的内部审计资源难以整合,甚至出现内部审计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为了解决分级管理组织体制的上述问题,一些单位调整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将分级管理体制改为垂直管理体制。这种组织体制的调整,无疑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所以,属于理性思考路径。

锚定是指决策者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通常利用某个参照点或锚(Anchor)来降低模糊性,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调整做出最后的决策。其逻辑过程是,首先选择一个参照c或锚,然后以参照点或锚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在最终结果中,锚定作用大于调整作用[12],简单地说,锚定就是对他人的模仿,模仿中也打算做些改变,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模仿起主导作用。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形成的锚定路径是按锚定方式来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这个路径的逻辑步骤是,首先选择一个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作为参照点,一般来说,这个参照单位会与本单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例如,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性质等,都可能成为参照单位的选择标准;在此基础上,考虑本单位的新信息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影响,这里的新信息就是本单位与参照单位不同,并且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还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决策者需要找到这些因素,并分析清楚这些因素对内部组织体制的影响。如果确实找到了这些因素,并且分析清楚了这些因素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影响,则最终选择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可能不同于参照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但是,一般来说,选择锚定路径的主要原因是决策者没有把握,也就是决策者并没有搞清楚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因素,所以,对于本单位的新信息――也就是影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额外因素,可能难以确认,即使找到一些本单位与参照单位的差异,也难以确定这些差异对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影响。最终的结果是,本单位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基本模仿参照单位。锚定路径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否适宜,其关键因素是参照单位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合适,则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可能也不合适。

由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包括理性思考路径和锚定路径,所以,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呈现多样化。

(三)内部审计不同组织体制的效果――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对独立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的影响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不同组织体制的效果如何衡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来衡量。独立性虽然表现为多个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独立于审计客体,审计工作不受审计客体的影响。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各层级的内部审计归属本组织层级领导,这种情形下,对本组织层级的领导就不具有独立性;在双重管理体制下,某一层级的内部审计还要接受上级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但是,本组织层级的领导同样对内部审计具有领导权,所以,这种独立性是有限的;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独立于所有内部单位的领导层,独立性最强。也许有人会认为,在分级管理体制和双重管理体制下,每个层级的内部审计对于它所拟审计的客体来说,还是具有独立性的,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在这两种组织体制下,每个组织层级的领导都由上级审计机构来审计,本层级的内部审计对本层级的领导不具有独立性,而在垂直管理体制下,所有的内部审计对所有的内部单位领导都具有独立性,所以,从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整体,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其独立性是提升了。

权威性是指各管理层级对内部审计结论和建议的重视程度,也就是管理层根据内部审计发现或建议而采取行动的动力和压力。一般来说,理性人对于上级意见的重视程度会高于对下级意见的重视程度。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各级内部审计组织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对于其所在的管理层级来说,是下级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管理层不一定重视;在双重管理体制下,审计结论和建议已经含有一定程度的上级意味,但是,毕竟本管理层级对内部审计机构还具有领导权,所以,这种重视程度还会有所折扣;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结论和建议,对于各内部单位来说,都上级的结论和建议,各管理层级的重视程度会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组织体制。

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资源能否统一协调地使用,例如,各层级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能否协调统一、各层级的内部审计人员能否融通地使用等。在分级管理体制下,各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是各自围绕本单位的组织目标来开展工作,审计资源整合较为困难;在双重管理体制下,由于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对下级内部审计机构在业务上具有一定的领导权,审计资源整合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本级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具有更大的领导权,所以,这种审计资源整合也是有限的;在垂直管理体制下,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统一安排、内部审计人员统一任用,所以,审计资源整合可能性最大。

以上分析的不同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归纳起来如表2所示。总体来说,垂直管理体制是效果最好的体制①。

四、例证分析

本文在厘清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概念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不同组织体制的效果,基本结论是,在多种组织体制中,垂直管理体制是效果最好的体制。下面,来看看现实世界中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否符合本文的理论预期,以一定程度上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较多,不少的商业银行还成为上市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其内部审计组织w制也得到了优化,表3是主要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

表3的资料显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无一例外地采用了垂直管理体制。事实上,我国不少中央企业的内部审计也实行垂直管理体制。例如,中国联通、中国烟草实行垂直管理/派驻制,中国石油实行垂直管理/审计中心制[5],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要求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要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13]。上述事例表明,垂直管理体制是我国大型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五、结论和启示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内部审计制度建构的重要问题,不同的选择会影响内部审计主体的独立性、权威性,并影响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资源整合,最终会决定内部审计制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在进一步厘清内部审计领导体制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及效果的理论框架,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若干例证。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是指不同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下属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归上级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领导,还是归本单位的管理层来领导;第二,内部审计组织层级设计问题。上述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形成四种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分级管理体制、双重管理体制、垂直管理/分散办公体制、垂直管理/集中办公体制。垂直管理/分散办公组织体制下,所有内部审计机构由总部统一设置,并在非总部所有地设立派驻或分支机构;垂直管理/集中办公组织体制下,所有内部审计机构由总部统一设置,并且不设立派驻或分支机构;分级管理组织体制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向本组织层级领导负责;双重管理组织体制同样是按内部组织层级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每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同时向本组织层级的领导及上一层级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形成路径主要有理性思考路径和锚定路径两类,理性思考路径是指在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时,基于理性分析之后做出选择;锚定路径是按锚定方式来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也就是参照他人的内部审计组织体制来确定本单位的体制。上述两种路径也是内部审计组织体制多样化的重要原因。

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效果体现在独立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根据这三个维度,垂直管理是效果最好的体制。

从现实来看,垂直管理体制已经成为我国大型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体制的发展方向,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选择内部审计组织体制要慎重,不恰当的组织体制可能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权威性及资源整合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内部审计的效率效果。从理论逻辑及现实发展来看,垂直管理体制效果是最好的。然而,这只是从独立性、权威性和资源整合三个维度来衡量的体制效果,如果从另外的维度来考虑,未必是这样的结论。所以,决策者首先要考虑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重要维度,如果存在,则可能得出不同的选择。但是,就选择方式来说,是基于不同体制的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 尚翠杰.对加快推进农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7(9):40-42.

[2] 刘燕.2005―2007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更新观念 创新方法 完善机制 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价值[J].中国内部审计,2009(4):32-33.

[3] 袁敏.2005―2007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走有兴业特色的内部审计之路[J].中国内部审计,2009(3):30-31.

[4] 刘成,许莉,屈耀辉.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比较[J].中国内部审计,2011(10):24-27.

[5] 尹维.构建基于集团化思路的内部审计体制――以A集团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2(8):44-47.

[6] 尹维,张彦军.德系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实证分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3(9):48-56.

[7] 傅茂松.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探讨[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42-45.

[8] 王玉兰.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公司治理与国家治理视角[J].管理现代化,2013(2):68-70.

[9] 石玉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7):208-209.

[10] 田中山,赵冬梅.ERP环境下石油销售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建设[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28-31.

[11] 高强,张旭丽,王春芝.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优劣分析及完善建议――以HL公司为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3):41-45.

第9篇:内部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内部审计主题; 组织治理; 组织环境; 监督机制; 监视机制; 审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6-0115-06

一、引言

内部审计制度建构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审计什么――这就是审计内容,它包括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等多个层面。一般认为,审计对象是经管责任,而审计标的主要涉及审计证据的来源,所以,审计主题和审计业务类型是审计的核心内容[ 1 ]。本文从内部审计视角出发,关注其中的审计主题。审计主题是审计内容的骨架,不同的审计内容按审计主题形成有逻辑的框架体系,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必须有这种框架。从现实世界来看,不管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每组织的内部审计都有一定的审计主题,并且不同的组织之间,内部审计主题存在差异。那么,既然都需要内部审计主题,不同组织之间为什么又会呈现差异化呢?

现有文献对审计主题有一定的研究,一些文献还从审计一般和政府审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审计主题差异的原因。然而,关于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还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聚焦内部审计,提出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的理论框架。

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内部审计主题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关于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的理论框架;其次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内部审计权威文献倡导的审计主题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的原因,文献综述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二是内部审计内容及其差异化。

没有文献直接研究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但是一些文献从审计一般和政府审计的视角研究审计主题,这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启发作用。一些文献认为,审计主题就是审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特定事项[ 2-3 ],鸟羽至英[ 4 ]、谢少敏[ 5 ]将审计主题分为行为主题和信息主题,郑石桥、周天根、王玮[ 6 ]在此基础上,将行为主题分为具体行为主题和制度主题,将信息主题分为财务信息主题和非财务信息主题。还有一些文献研究审计主题差异化的原因,郑石桥、周天根、王玮[ 6 ]认为,组织治理模式的不同导致了审计主题的差异化;郑石桥[ 7-8 ]认为,由于国有资源经管责任的内容不同及公共组织治理模式的不同,导致了政府审计主题的差异化。

关于内部审计内容及其差异化的相关研究有两方面的文献,一是职业组织的权威文献,二是研究性文献。关于职业组织的权威文献,IIA的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及审计准则和实务框架都涉及内部审计内容,其2013版IPPF认为,内部审计内容是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9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内容是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10 ];我国审计署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认为,内部审计内容是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 11 ]。研究性文献对内部审计内容的观点较多,主流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内部审计的对象包括会计资料、统计核算资料和其他业务核算资料;第二种观点,内部审计的对象是经济活动;第三种观点,内部审计的对象和范围,既包括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也包括各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 12-13 ]。还有一些文献认为,治理型内部审计、增值型内部审计,其审计内容不同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易仁萍[ 14 ]认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邢风云[ 15 ]认为,内部审计对象不仅限于财务方面,而且向更多的管理领域延伸;刘德运[ 16 ]认为,内部审计的对象具体可以表述为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此外,还有文献描述了内部审计内容的变迁及影响因素,认为是审计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审计内容的变化[ 17-21 ]。

上述文献对我们认知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有较大的启发,然而,关于内部审计主题并没有针对性的研究,对于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缺乏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本文拟提出这个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

从技术逻辑来说,审计就是对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发表意见,这里的特定事项就是审计主题,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审计主题是内部审计制度建构的关键要素:一方面,它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组织治理机制、组织环境、内部审计定位等;另一方面,它又会影响内部审计业务类型,并通过业务类型影响内部审计其他基本要素,进而影响内部审计制度的整体效果。所以,内部审计主题是内部审计制度中承前启后的制度变量,其基本情形如图1所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关注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影响因素――也就是内部审计主题差异化的原因(图中实线标识部分),至于内部审计主题对内部审计业务类型及通过业务类型形成的进一步影响,拟另作专门探究,本文不涉及(图中用虚线表示)。

(一)内部审计主题:概念、范围和类型

从本质上来说,内部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履行中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及相关治理机制并将结果传达给组织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22 ]。根据这个本质,内部审计关注的是经管责任(accountability)履行中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包括问题、次优问题和风险暴露。问题是由于人的自利而产生的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次优问题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从广义来说,问题和次优问题都是风险暴露;从狭义来说,风险暴露是指问题和次优问题之外,对组织目标有负面影响且未能有效应对的外部及内部因素。在许多情形下,上述三类消极因素交织起来,无法清晰地判断是何种问题。

内部审计对于问题、次优问题和风险暴露并不是万能的,所做的基础性工作是鉴证,也就是判断这些问题是否存在,在此基础上,再推动解决上述问题。内部审计判断上述问题是否存在的核心内容是将与上述问题、次优问题及风险暴露相关的特定事项和既定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特定事项与既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如果不一致,就判断为偏差,并且推动对偏差的整改。这里的特定事项就是内部审计关注的审计主题。

那么,内部审计主题的范围是什么呢?两个因素限定了内部审计主题的范围,一是经管责任或组织目标,二是既定标准的存在。经管责任也就是人从委托人那里接受的责任。一般来说,这个责任体现为人负责的这个组织或岗位的目标,如果将岗位称为微组织,则经管责任也就是组织目标。人为了履行其经管责任,或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要做很多的努力,而问题、次优问题及风险暴露是对组织目标有负面影响的消极因素,审计师要关注是否存在这些消极因素。所以,离开经管责任或组织目标,也就无从谈起消极因素,并且内部审计围绕组织目标开展工作,也就是只能关注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不能偏离这个主题。内部审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关注问题、次优问题及风险暴露,而是关注与组织目标或经管责任相关的问题、次优问题及风险暴露。

即使围绕组织目标或经管责任展开工作,内部审计还是要受到既定标准的限制,对于没有既定标准的事项,审计师就无法作出该特定事项是否发生偏差的判断,所以,既定标准的存在是内部审计主题存在的又一个前提条件。这里的既定标准就是该特定事项应该如何要求或流程或做法或惯例。如果该特定事项的现实与其应如何发生不一致,就判定为偏差,如果没有既定标准,当然也就不存在应该如何的问题,当然也就无法判断是否存在偏差。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对组织目标可能存在负面影响的行为或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的标准,内部审计在这些方面无能为力。例如,究竟什么样的领导风格是适宜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也就导致对领导风格没有清晰的既定标准,审计师当然也就无法对领导风格是否存在偏差进行判断。在一些情形下,虽然没有清楚的既定标准,但是,如果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能在多个可能的标准中就某一标准的适宜性达成共识,这种标准也能成为既定标准。

上述两个因素结合起来,限定了内部审计主题的范围,大致如图2所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内部审计主题的范围。

接下来的问题是内部审计主题有哪些种类。在内部审计主题范围内,审计师能鉴证的影响组织目标的问题、次优问题及风险暴露一般包括四种特定事项: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具体行为和制度。

财务信息是以货币计量的信息,主要体现在内部会计报表中。这些信息,一方面表明了各管理层对组织资源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反映了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从财务视角表明了各管理层绩效。正是由于财务信息的上述功能,各管理层有可能操纵财务信息,通过这种操纵谋取自己的利益,所以财务信息虚假是问题。另外,即使各管理层无意操纵财务信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在财务信息的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错误,从而使得财务信息失真,这就产生次优问题。在一些情形下,可能无法区分财务信息不真实是信息虚假还是信息错误,一般合称财务信息错弊。而财务信息错弊可能掩盖一些财务风险,从而带来未能应对的风险暴露。基于上述原因,内部审计师对于各管理层提供的财务信息要鉴证其真实性,其既定标准是组织关于财务信息生产及报告的规定,从而财务信息成为重要的内部审计主题。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财务审计是这种审计主题的典型代表。

非财务信息是以非货币计量的信息,主体体现在内部各种统计报表中。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管理层营运的过程和结果,所以,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各管理层的绩效指标。基于与财务信息相同的原因,这些信息可能产生问题、次优问题,产生信息错弊,进而带来未能应对的风险暴露。为此,内部审计师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鉴证,其既定标准是组织关于非财务信息生产及报告的规定,从而非财务信息成为重要的内部审计主题。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时,对非财务计量的绩效指标和经济责任指标进行鉴证,就是这种审计主题的典型代表。

具体行为是各管理层履行其经管责任或实现组织目标中的作为或不作为。要实现组织目标或履行经管责任,有些事必须做,表现为作为;许多事必须按一定的方式做,表现为正确作为;有些事不能做,表现为不作为。遵守了上述要求,就是正常行为,违背了上述要求就是缺陷行为。很显然,只有正常行为能促进经管责任的履行或组织目标的达成,而缺陷行为是会损害组织目标或经管责任之履行的。为此,在存在既定标准或能对可能的既定标准达成共识时,内部审计师需要对各管理层的具体行为进行鉴证,以识别缺陷行为,从而使得具体行为成为重要的内部审计主题。这里的缺陷行为既可能是由于自利带来的不当作为或不作为,从而表现为问题;也可能是有限理性带来的错误作为或不作为,从而表现为次优问题;还可能是由于自利或有限理性而带来的风险应对不当作为或不作为,从而表现为过度的风险暴露。行为主题审计的关键是既定标准是否存在,在许多情形下,具体行为的既定标准有明文规定,这些行为如果偏离既定标准就是违规行为;在有些情形下,具体行为的既定标准并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这种情形下判断的偏差行为,主要表现为现行行为与适宜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通常是不合理的,一般称瑕疵行为。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经济合同合规性审计、工程结算合规性审计,就是这种审计主题的典型代表。

制度(institution)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一种人们有目的建构的秩序规则。一般来说,任何组织的制度都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二是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该组织有现行办事的程序或方法,有时甚至是潜规则。任何组织要达成其组织目标或者说管理层要履行好其经管责任,必须建立支持其组织目标或经管责任的制度体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制度可能不支持组织目标或经管责任的良好履行,这类制度称为缺陷制度。缺陷制度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可能是由于管理层自利而故意形成的制度缺陷(当然,这种缺陷是对组织目标有负面影响,但对管理层本身可能是有利的),从而显现了问题;也可能是由于管理层的有限理性形成制度缺陷,从而显现了次优问题;还可能是由于管理层自利或有限理性,从而使得应对风险的制度存在缺陷,显现为风险过分暴露。无论是何种原因都会对组织目标的达成形成负面影响,所以,内部审计师需要对制度进行鉴证,以判断制度是否存在缺陷,从而使得制度成为重要的内部审计主题。制度鉴证的关键问题是既定标准,当判断现行制度是否执行时,现行已经存在的制度当然就是既定标准;当判断现行制度设计是否存在缺陷时,一些法律法规及管理原理、管理惯例、行业惯例可能成为既定标准,当然,这需要与利益相关者协商这个既定标准。所以,制度审计只能在某些范围内开展。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内部控制审计是典型的制度审计,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开展的管理审计、经营审计、制度也是主要的审计主题。

以上分别阐述了四种审计主题,事实上,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具有不少共性,可以合并称为信息主题;而具体行为和制度更是密切相关。制度就是规范具体行为,而具体行为也需要按制度来实施,所以,制度和具体行为是一枚钱币的两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文献认为,将制度和具体行为合并称为行为主题。从而,内部审计的全部审计主题是两类四种:信息主题――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行为主题――包括具体行为和制度。

(二)内部审计主题差异化的原因――影响内部审计主题的因素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内部审计的全部审计主题是两类四种,为什么不同组织会选择不同的审计主题,换言之,影响内部审计主题选择或内部审计主题差异化的因素有哪些?按图1的框架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

内部审计本质既有共性本质,也有个性本质,内部审计定位,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个性本质的选择。一般来说,内部审计个性本质有三种:一是作为业务流程中的审核机制;二是作为监督机制之外的监督机制;三是作为治理机制的监视机制[ 22 ]。不同的个性本质选择,对内部审计主题有重要影响。

当内部审计作为业务流程中的审核机制时,能审核什么呢?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审核前面的流程已经完成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此时的审计主题是经济行为,也就是具体行为主题;二是审核前面的流程已经加工完成的经济信息是否符合既定的信息加工之规定,也就是判断经济信息是否真实,此时的审计主题是信息,既可能是财务信息,也可能是非财招畔。所以,概括来说,当内部审计作为审核机制时,其审计主题是具体行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当内部审计作为业务流程之外的监督机制时,能监督什么呢?一般来说,也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检查已经完成全部流程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既定标准,这种检查关注的经济行为属于具体行为主题;二是检查已经完成全部流程的经济信息是否符合各自的生产及报告规定,这种检查关注的是经济信息,履行信息主题,这种信息可能是财务信息,也可能是非财务信息。所以,概括起来,作为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主题依然是具体行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此时的审计主题与作为审核机制的内部审计相同,但是,由于是在业务流程之外履行的,所以,其功能不同,进而对消极因素的抑制之成本效益也不同。

当内部审计作为监视机制时,能监视什么呢?一般来说,监视的是治理机制,内部审计本身已经不直接应对问题、次优问题和风险暴露,而是监视应对这些问题的治理机制是否持续有效,这种治理机制,也就是本文前面提到的制度,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过程、管理过程、价值链都是其具体形态。所以,此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主题是制度。

以上所述的内部审计定位对内部审计主题的影响,归纳起来如表1所示。

接下来的问题是,内部审计定位为什么会不同呢?虽然有不少的因素会影响内部审计定位,但是,主要的因素是组织治理机制和组织环境。

从组织治理机制来说,其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多种机制,不同机制的组合原则是成本效益,各种机制组合起来形成的治理机制要求具有理想的成本效益比。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只是治理机制组合中的一部分,当业务流程中的其他机制能以适当的成本有效地抑制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的偏差时,内部审计一般不嵌入业务流程中,只有其他机制不能以适当的成本有效地抑制这些偏差时,内部审计才需要作为业务流程中的审核机制,此时,审计主题就是履行完前置业务流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前者属于具体行为主题,后者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或非财务信息主题;当业务流程中的其他机制能以适当的成本有效地抑制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的偏差,但是还未能将其抑制到可容忍水准时,就需要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机制,在业务流程完成之后,对已经履行完全部业务流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做再次检查,此时,审计主题就是履行完全部业务流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前者属于具体行为主题,后者属于财务信息主题或非财务信息主题;当治理机制组合能以适当的成本有效地将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的偏差抑制到可容忍水平时,内部审计一般就作为监视机制,确保治理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此时,审计主题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过程、管理过程、经营过程、价值链等,属于制度主题。所以,总体来说,组织治理状况对内部审计定位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内部审计主题。

组织环境也影响内部审计定位。根据环境因素的多寡,组织环境可分为简单环境和复杂环境,前者的环境因素少,后者的环境因素多;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动性,组织环境可分为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前者变动性小,后者变动性大。两者组合起来,组织环境的基本类型如表2所示[ 23 ]。

表2所示的四类组织环境中,不同类型的环境对内部审计定位要求有差异。按ABCD的顺序,组织环境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难以应对,从而,组织治理机制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其中的风险管理对于组织目标的达成越来越重要,与此相一致,组织治理机制也就越来越复杂,并且,越来越需要根据组织环境的发展变化来不断地优化,这就需要经常对组织治理机制进行监视,以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及时发现不适宜的风险暴露。这就意味着,按ABCD的顺序,内部审计作为组织治理监视机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与此相适应,制度主题在内部审计主题组合中也就越来越重要,所以,组织环境对内部审计定位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内部审计主题。

四、例证分析

本文以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内部审计主题类型及其差异化的理论框架,下面用这个理论框架来阐解一些权威文献对内部审计主题的界定,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

(一)IIA界定的内部审计主题

从1947年开始,IIA颁布了一系列的职责说明书或准则,这些职责说明书或准则对内部审计概念都有界定,这些概念中界定的内部审计内容,归纳起来大致如表3所示。

表3显示两点:第一,IIA界定的所有内部审计内容都能纳入到本文理论框架中提出的内部审计主题,但是,理论框架中提到的非财务信息这个主题在IIA的概念中并没有出现。从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发展的实践来看,内部绩效指标审计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则不然,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已经是很多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业务,这其中就包括非财务信息审计。第二,内部审计主题在变迁,从最早的财务信息主题和具体行为主题发展到目前的制度主题,并且,制度主题成为IIA唯一强制的内部审计主题,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组织环境越来越具有复杂、动态的特征,从而使得应对风险的治理机制越来越重要并且还可能越来越容易失去适宜性,从而越来越需要内部审计作为监视机制。

总体来说,本文的理论框架能解释IIA界定的内部审计内容或审计主题及其变化。

(二)我国权威文献对内部审计主题的界定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内容是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这里的业务活动属于具体行为主题,这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属于制度主题。与IIA的IPPF界定的内部审计内容相比,增加了业务活动,删除了治理过程,这两个变化是很有道理的。首先,由于我国大多数组织的治理机制还不能以适当的成本有效地将经济行为偏差抑制到可容忍的水准,仍然需要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机制或审核机制,具体行为主题仍然需要;其次,对于我国的大多数组织来说,对组织治理(狭义的治理)进行审计还不具备条件,所以,组织治理纳入审计内容还不具有普通意义。

我国审计署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界定的内部审计内容是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很显然,这里界定的内部审计内容是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属于具体行为主题。这种界定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根据政府审计的经验,我国有不少组织还存在较严重的违规行为,说明这些组织的治理机制还不能以适当的成本有效地将经济行为偏差抑制到可容忍的水准,所以,仍然需要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机制或审核机制,此时的审计主题属于具体行为;其次,我国的政府审计虽然具有综合审计的趋势,但是,最重要的审计主题还是具体行为,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是否合规,是政府审计关注的主要内容,审计署当然也希望内部审计将这些内容作为审计重点。

综上所述,本文的理论框架基本能解释我国权威规范对内部审计内容或主题的界定。

五、结论和启示

审计主题是审计内容的骨架,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必须有这种框架。本文提出一个关于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的理论框架,并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内部审计权威文献倡导的审计主题及其变化。

内部审计主题是审计师发表意见的特定事项,有两类四种:信息主题――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行为主题――具体行为和制度。内部审计作为抑制消极因素的机制之一,有三种定位:一是作为业务流程中的审核机制,二是作为业务流程之外的监督机制,三是作为治理机制的监视机制。组织治理机制的不同状况下,内部审计会有不同的定位。组织环境也影响内部审计定位,组织环境越具有复杂、动态特征,越是需要内部审计作为治理机制的监视机制。受组织治理机制和组织环境影响的内部审计定位会影响内部审计主题选择,并导致内部审计主题差异化。当内部审计作为业务流程中的审核机制时,审计内容是完成前置程序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审计主题属于具体行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当内部审计作为业务流程之外的监督机制时,审计内容是完成全部业务流程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审计主题属于具体行为、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当内部审计作为监视机制时,审计内容是制度或管理过程,审计主题是制度。影内部审计定位的主要因素是组织治理机制和组织环境。

本文提出的上述理论框架,能解释IIA及我国内部审计权威文献对内部审计内容或审计主题的界定及其变迁。

本文的研究再次启发我们,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内部审计主题及其差异化是有其原因,各个组织的内部审计领导,应该从本组织的治理机制状况及面临的组织环境来选择本组织的内部审计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内部审计主题。只有这样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现实世界中,内部审计主题存在差异化恰恰是这些组织的领导理性思考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 郑石桥,宋夏云.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的比较:兼论审计学的发展[J].当代财经,2014(12):109-117.

[3] 郑石桥,郑卓如.基于审计主题的审计学科体系创新研究[J].会计研究,2015(9):81-87.

[4] 鸟羽至英.行为审计理论序说[J].会计,1995,148(6):77-80.

[5] 谢少敏.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 郑石桥,周天根,王玮.组织治理模式、机会主义类型和审计主题:基于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视角[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2):80-85.

[7] 郑石桥.政府审计对象、审计业务类型和审计主题[J].会计之友,2015(18):97-103.

[8] 郑石桥.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审计主题差异的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J].会计之友,2015(1):122-127.

[9] IIA.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 Framework(IPPF)[A].2013.

[10]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A].2013.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A].2003.

[12] 陈光汉.内部审计对象探讨[J].审计研究,1985(3):15-17.

[13] 杨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内部审计对象的再认识[J].当代经济科学,1996(3):53-56.

[14] 易仁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核心内容[J].中国内部审计,2005(12):1.

[15] 邢风云.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研究[J].当代经济,2012(6):122-124.

[16] 刘德运.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增加价值:一个框架[J].审计研究,2014(5):108-112.

[17]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一)――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00―1960年[J].财会月刊,2003(2):3-5.

[18]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二)――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60―1970年[J].财会月刊,2003(3):3-5.

[19]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三)――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70―1980年[J].财会月刊,2003(4):3-5.

[20]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四)――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80―1990年[J].财会月刊,2003(5):3-5.

[21]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五)――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90―2000年[J].财会月刊,2003(6):3-5.

[22] 郑石桥.内部审计本质: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C].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研究院工作论文,2016.

[23] 郑石桥,马洁,马新智.战略导向整合管理[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