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信息技术工作思路精选(九篇)

信息技术工作思路

第1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步走向前台,基础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探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分层目标以及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阶段的内容衔接将会帮助更好地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我们在此基础之上,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从课程的目标与课程思想两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深入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课程特征;课程思想

一、课程目标: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定位

课程目标是指在经过一定的教学环节实践后,所期待的学习者在各个环节取得的发展进步程度,是课程在实践开始时所设定的一种具体方向性指标。课程内容则是学习者为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而学习的具体对象,它是整个课程结构的构建者,并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针对性。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确定,是对整个课程结构的明晰,同时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程起点:信息技术课程层级结构

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结构,李艺教授从信息技术课程的载体、技术大众化之外的文化特征以及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分野依据三个层面做了系统分析,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载体分为传统的“PC机+网络+外设”和“教学机器人”两种模式。其中“教学机器人”模式是一种技术的综合体,具体包含机械、传感和控制等技术,旨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而一套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则是成功的关键。这种以实践为起点的模式使学生针对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设计、制作,从而对机器人知识产生兴趣,为其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打好基础,是课程内容分级实施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程的另一载体为“PC机+网络+外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根本目标。鉴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学生特征和学习需求等因素的不同,课程目标规定了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层级性和连贯性。具体而言,小学阶段的学习者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多从基础技能的实践训练中增强其直观理解,在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时,以基础实践为重;初中作为三个阶段的过渡阶段,在技术训练中融入具体的学科理论,以展现初级的课程体系为目标,要求学习者能在技能实践的基础上自主归纳信息技术的本质属性,理性掌握信息技术的价值,这是本阶段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要点;高中阶段,考虑到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后期的多元化发展,应侧重培养学习者实践训练中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其兴趣点进行分化训练。如此,可以让不同阶段的课程具有各自的特点而又相互承接,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层级结构的构建。

2.课程特征: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体现

课程作为承载学科体系的存在,是使信息技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属性,并具有一定的共性,具体为对学科知识的表达性、对师生交互的链接性、对能力提高的工具性、对学科发展的导向性等。这些共有的特征是课程存在的基础,也是对学科本质的体现。信息技术课程除以上的共性外,还呈现以下几点特性。首先是基础性。有关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讨论,都是在“基础教育”这一特定语境下产生的,它决定了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描述、培养性质、培养目标等必须以“基础性”为前提。这种“基础性”具体表现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方法的训练和基础思维的培养三个方面,并以协同的方式存在,相互交融。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传统意义上“零起点”的小学阶段和“非零起点”的初中、高中阶段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偏远地区或条件不具备的地区,也会在初中或高中阶段产生“零起点”现象。这需要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进行集中训练、个别指导、分层教学,提高效率,达到基础性目标的基本要求。这种差异化设计是满足不同学习者需求,确保准确而高质量掌握“基础知识”的必要方法。其次是技术性。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培养内容的基础性课程,其技术性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并结合当前的生活实践进行模拟训练的任务培养模式。反映在其他学科上,表现为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并用以提高其知识综合能力。如通过拼音输入法的练习达到对汉语拼音的巩固,通过电子表格功能加强数据相关的统计分析等。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其技术性层面的表现又可具体分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两个不同部分。其中以文本、表格、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和综合应用七个单元为基础的操作性技术中,主要以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层级分割方式,体现由易到难的发展历程,同时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最后是整合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整合,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其技术特性与传统学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机融合,达到促进学科知识显性化,增强其表现力的目的。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即将信息技术单纯地作为一种辅助工具,着重使用其媒体功能,促进教学的演示,丰富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并未触及课程整合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工具论”的一种表现。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触及的是课程的本质属性,即通过信息技术的课程属性来构建一种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学习者在其中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培养的思维方式、信息素养等,得到信息搜集、整理、辨析的能力,从而加强在传统学科上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引起学科本质层面的整合。在这个层面上,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了整个学科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上,体现出支撑性作用。

二、课程思想: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现

一门课程的灵魂和价值得以确认的根本是课程思想的确立。信息技术课程在其发展的30余年间,有关课程思想的讨论从未间断。有学者认为,Logo思想和Logo方法可以触及课程内涵的深层;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在批判思维、算法思维。这些说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环境中确实代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所在,然而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着眼于单纯的技术方法和程序思维,并试图以此反映一门学科的课程思想,未免以偏概全。如此,关于课程思想的确立,是确保信息技术课程长久得到价值认可和尊重的关键。

1.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确立:课程“思想树”

事物存在的根本是因其价值所在。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确切的存在,和任何事物一样,其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外在价值是应用价值,内在价值则是其基于方式、方法的意义所在。如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工具粉笔,其外在价值表现在可以书写字符,以字符的形式表现语言信息;内在价值则表现为对教学信息传播速度和展示方式的优化,这脱离了单纯的信息表达。学科课程的思想方法是学科知识的组织线索和转换依据。所以,李艺教授在分析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时,从结构层面将其看成一种“思想树”,如文件管理方法可分为多个文件管理和单个文件管理,前者涉及的是文件存放与检索,后者则涉及属性和运行管理,下一级的文件存放和检索又涉及搜索引擎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又涉及网站内和网站间的网络文件检索。其中单个和多个文件是以一种“树干”的形式存在,文件存放、检索、属性和运行管理则是“树干”上生长的“枝芽”。这种层级下降分类的方式组建了整个文件管理的“思想树”结构,并体现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将游离的知识点进行吸附重组,并呈现出整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树”结构。

2.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具体指向: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的个性特征,主要反映的是不同思维之间存在的层次差异。课程的思维品质,则反映着学科的价值所在,是区分不同学科的根本特征。二者以具象和抽象的形式相互依存,其中思维品质以具体的形态反映着课程思想的核心指向,课程思想则概括化地阐述了思维品质的本质属性。二者的区别在于目的指向和所处位置不同。课程思想以一种理论的形态融合于具体的课程建设中,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供学习者体验、感悟,并最终达到共鸣。思维品质则更多地以学习目标的形式呈现,通过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分层目标实现,最终达到让学习者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品质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向课程的建设过程和目标,是课程价值得以彰显的具体方式。

3.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具体功用:课程之“道”

思想之于人的作用在于其对人本身品行、人格、作为的劝诫、监督和鼓舞。人生来如白纸,其后品格好坏、心灵纯洁与否、自身的优点缺点,都是其后思想的主导,而不是天生被赋予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想之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者,同样具有如此效果。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塑造学习者的品行呢?借用李艺教授将信息技术课程比喻为“高速公路”的观点: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起点就是信息技术学科“高速公路”的入口,课程思想就是“高速公路”,而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建设过程,就是信息技术课程“高速公路”的搭建过程。这条“高速公路”的搭建,就是对学习者品行的塑造,是用来让学习者顺利走上课程之“道”的关键。这种功用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将学习者带入信息技术课程“高速公路”的入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相比于知识、能力的学习,态度、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所得往往更让学习者受益终生。一种思想的指引,学习思维的确立,是将学习者引入课程“高速公路”入口的关键,课程思想在其中起到了“地图”的作用。第二,让学习者在信息技术课程“高速公路”上走稳、走快。信息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传统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其丰富的技术性。现在课堂上常见的投影、PPT等技术不单出现在信息技术课上,更多传统课程也借助这些多媒体手段展现学科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在此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高掌握性、本学科内容对多媒体技术展示的契合性、学习者对多媒体技术呈现方式的适应性等等,在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完整知识脉络中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课程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其授课对象在本质上属于对动画、影像等视觉媒体较为敏感的群体,丰富的视觉呈现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的趣味与快乐,从而以欢快的节奏在信息技术课程“高速公路”上快速前进。第三,让学习者在信息技术“高速公路”上寻找到正确的出口。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同样如此,带上“高速公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里涉及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到正确的出口,而不在岔路口迷失方向。所谓正确,并不代表唯一,学习的个性化差异和实用性特征决定了适合的才是正确的。因而在信息技术课程思想者——“高速公路”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出口,决定着以后的生活中其发展道路的宽广与否。满足不同类别、不同需要的学习者,在某种意义上既是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出口,也是通往信息技术终身学习的新入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信息技术课程思想的包容性和延展性。

结语

纵观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其轨迹与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是同步的,在重申和强调信息素养之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时,有关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理念的凸显。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大数据的爆炸式发展,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信息技术课程在践行总目标的同时,也在同步发展着不同维度的信息素养观,具体包含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等。这种划分意在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在总体目标上对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大众技术与精英技术的平衡,并将信息技术课程中技术对人文性的丰富与拓展予以外化彰显。

注:

本文系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视觉表征在微资源可视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KYLX15_0707)的研究成果。

作者:刘和海 李起斌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缺失与补位——谈“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的起点[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4):15-18.

第2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一)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是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步伐的现实需要

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始终与之相协调、相一致、相统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多,高速公路建设逐渐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行业。高速公路建设领域不论是从自身发展,还是从推动整个社会进步来讲,都应重视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这对于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队伍,增强教育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学习型单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是提升高速公路职工素质的紧迫课题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主要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学历、职称仍然偏低,高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基层一线职工成分复杂,文化层次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偏弱;许多人员虽然有学历,但所学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完全相符,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职工能力素质的短板,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行业改革发展的深入进行。为此,实施高速公路人才建设战略工程,抓好职工继续教育培训,通过人才优势提升高速公路行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已经成为强烈共识。

(三)加强继续教育培训是适应高速公路行业特点的客观要求

高速公路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使用的设备、需要的技术很多都是国内甚至是国际最先进的,并且这些设备和技术都在不断更新换代,这就要求职工既要有底蕴深厚的文化知识,更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和提升业务能力。此外,从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来讲,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周期长、范围广,点多面宽,相对分散,一些岗位单一枯燥、地点偏僻,致使有的职工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吃苦耐劳精神不够;还有受市场经济一些不良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影响,亟需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培育职工的健康价值取向,牢筑思想道德防线。

二、高速公路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教育

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进行单位或企业文化灌输,搞好基本素质训练,使职工系统掌握适应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础知识。针对高速公路行业学科领域多、涉及面宽的实际,还要广泛涉猎历史、科技、人文、法律、管理等多学科知识,使职工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跟上高速公路事业快速发展趋势。此外,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掌握,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够自觉运用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探索高速公路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大胆创新发展新技术、新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跟进不及时、手段单一,理论学习和教育缺乏深度和说服力的实际,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加强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理解,对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掌握,确保思想和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教育,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崇高的价值追求、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正派的思想作风;加强职工的身心素质教育,强化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提升心理承受能力,面对艰难困苦能够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斗志,能够勇挑重担、连续作战,高标准完成任务。

(三)信息素养教育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养必须引起高速公路行业的重视。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提升职工的信息意识,提升对高速公路行业信息的敏感程度,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够通过网络等技术手段和平台,发现与本职岗位相关的信息;能够对高速公路行业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有价值的信息保持足够的专注度;能够不断增强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信息能”迅速转化为高速公路行业优势。

(四)专业技能教育

扎实的专业技能,有利于高速公路职工全面、深入地掌握岗位技能规范、制度和标准,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为此,必须把提升专业技能作为继续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和技术发展进步,对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重点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比如,对工程养护人员,要进行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及路面养护可能出现的各种损害防护技能培训;对收费人员,要进行收费知识、设备操作及日常故障排除训练;对专业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知识、方法和岗位资格培训,重点提升教育管理能力。

三、改进高速公路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的建议

面对高速公路建设对职工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要找准创新基点,突出工作重点,建立切实可行的职工继续教育培训运行模式,不断把教育培训工作引向深入。

(一)更新思想观念

思想认识深度决定工作落实力度。面对高速公路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更新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必要性,否则就跟不上科技发展步伐而被社会淘汰。必须牢固树立超前思维、创新思维,以建立学习型单位为目标,把长期培训与短期教育相结合,把提高能力素质与强化责任意识相结合,以终身学习为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着力提升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为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打造一支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

(二)建立科学体系

结合高速公路职工建设现状,着眼当前,兼顾长远,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休系,从顶层搞好培训规划,分层次、分内容、分岗位制定教育培训方案和计划,切实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建立规范的组织运行体系,把整个继续教育培训活动分为岗位任务和需求分析、教育培训大纲设计、教材编制、教育培训实施、效果评价及反馈五个阶段进行规范化管理,用好相应的教育培训机构,配备必要的师资力量、教学场地和仪器设备,与各类学术团体、专业学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作关系,以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效益。

(三)灵活培训形式

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职工的特点,综合运用集中培训、对口培训、进修自修、研讨交流、案例教学等多种培训形式,为职工提供量身合体的继续教育服务。对关键岗位上的职工可以采取个性化方式进行培养。此外,根据高速公路分布面广线长、相对分散、不便集中的情况,可以运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培训,还可以开发远程教育平台,实施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建设网络课程,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四)完善制度机制

第3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自从1993年9 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ii以来,在全球

引发了一个“电磁波”振荡, 一个全球化互连网络运动蓬勃兴起。加拿大、英国、法国

、欧共体、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宣布了雄心勃勃的实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新加坡宣布

要建立智能岛,韩国要建成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第一批国家。根据西方七国政府首脑会

议决定,1995年2月25~26 日由欧洲委员会负责组织召开了“七国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

”,专门讨论实现全球信息社会宏伟计划的有关问题,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一致表示,

“决心合作促进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亦采取积极对策,1995年12月在清华

大学正式建成中国科技教育网cernet与internet连网,并及时提出代号为china 的《中

国人的高速信息网络行动计划》。目前全球internet用户以每年160 %的增长速度迅速

发展,1995年已有4600个子网络。480万台计算机与170多个国家相连,6000多万用户,

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将有1亿多用户,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中国,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

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

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治理国家的方

式。为了探讨这场革命的深远影响,我们把研究的初步认识发表出来,抛砖引玉。

1 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 加速社会产业结构的更大规

模变革

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人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方式,加速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

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

出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产品和商品。从古代经过近代和现代,已发生了很大变革

。近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

在生产工具中增加了新的成分,即动力机、传动机和工作机。由此而引起了许多人所共

知的新兴产业的产生,引起了社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革,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进入了

工业社会。到本世纪中叶由于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到九十年代

出现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生产工具中增加了新的成

份——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即它与信息高速公路互连的信息控

制机,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必然要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的更巨

大的变革,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见表1)据统计,新兴

的信息产业已占实用劳动力总数的2/3 以上, 还有1/3的劳动力分布在与信息技术应用

密切相关的企业之中。 预计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可在一系列工业领域中每年

创造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到2001年可使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210亿美元,生产效

率可提高20~24%,可以带动许多其他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与半导体技术、通讯技术

、感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高级显示器、人工智能、医疗保健

等技术有关的产业,以及为了与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相适应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人类生活需

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据预测到2020年美国只要用2%的劳动力作为工人, 仍可保持世界

第一大工业国的地位。我国的863计划正积极组织研制、推广cims 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它体现了这种新生产方式。

2 信息高速公路促使社会经济形态由物质型向信息型更快转变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见表1), 人类最先认识和开发的重点是物质材料的发

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取决于人对物质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程度

,是它决定了人类的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再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在古代这三种社

会形态基本上属于农业社会,主要产出是农产品,它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物质型经济。到

了近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以及后来的电机等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

社会走进了工业社会,其主要产品是工业品,人类认识和开发的重点转向了能量、动力

,并使能量与物质资源很好的结合起来,但其经济形态仍然是物质型。只有到本世纪中

叶,人类才对信息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计算机发明和应用开始深入的开发信息

资源,并利用信息资源与物质、能量资源相结合,创造出各种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

的信息控制生产工具,与动力机械工具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生产能力的复合生产工具,生

产出越来越多的信息产品和工业产品,而在工业产品中则占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成份。目

前,社会经济形态正从物质型向信息型转变。

表1

时间 社会形态 生产力方式 特征性

资源类型

古代 农业社会 劳动者简单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物质材料

近代 工业社会 动力机械工具

劳 劳

动 动 传 工 动 能量动力

者 力 动 作 对

机 机 机 象

现代 信息社会 ───────────

│ │

劳 信 息──动力 ── 劳

动 控 制──机械 ── 动 信息知识

者 工 具 工具 对

│ │ 象

│ │ │

─ ─────────

时间 特征性 特征性 特征性 特征性 特征性

生产工具 产品形式 经济形态 基础结构 文化时期

古代 铁器工具 农产品 物质经济 道路、仓库 采集、农业

文化

近代 动力机 工业品 物质经济 交通运输网 物质 工业文化

电力输运网 文化

现代 计算机 信息产品 信息经济 信息高速公 意识 信息网络

信息控制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路网(信息 文化 文化

机 基础设施)

信息控制工具

智能系统──通讯系统──控制系统

通讯系统?感测系统

本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信息产品和商品在整个产品和商品中占有很大比重,特

别是在美国已形成庞大的信息产业,它可以分为两大部门。第一部门:信息技术和设备

制造业。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视听技术

、缩微复印技术、电子出版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信息设备和器件。第二部门:信息服

务业。既包括传统的信息服务业,如以文本式的科学信息、图书、文献、档案、标准、

专利、公共服务信息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和咨询活动;又包括新兴的信息服务业,如计算

机信息处理、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软件生产、电子出版物、通信和网络系统、办公自

动化以及依靠计算机、通讯网络所进行的各种公共信息服务与咨询活动等。〔1〕在美国

1990 年信息产业的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64%,目前信息产值约占gnp的一半以上。西

欧信息处理与服务产业年增长率20%以上,日本1980~1990年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增长9倍

,年增长率高达24.3%,1990 年信息服务业营业额增至5.9万亿日元,比上年猛增35%

。〔2〕1990年全世界电子工业产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超过了汽车工业,预计到20

00 年全球电子和信息行业硬件产值将达到25650亿美元,软件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0亿美

元。〔3〕21世纪信息产业将成为最大的支柱产业, 而且有人预测:下个世纪的第一个

十年中,随着实行自动化,所需的蓝领工人和服务人员的项目减少,在美国可能出现“

知识型经济”,信息业将规划如何改变地球和星球的面貌,对人体和人的精神作出解释

据预测,信息高速公路建成后,将使美国高速公路、航运的工作量减少40%,能源

消耗减少40%,劳动生产率提高20~40%,而且还要带动电话、电信、电视、电脑软硬

件、电缆、光缆、出版、音像、文化娱乐业等信息经济更大的发展。它的产生和应用将

促使经济形态由物质型向信息型以更快的速度转变。在未来一、二十年内,蓝领工人将

从1995年占美国劳动力的20%缩减到10%,同时,由于办公室工作自动化,非专业白领

工人人数很可能从现在的40%减少到20~30%,其余60~70%的劳动大军可能由知识人

员组成,同时,生产力、生活标准以及生活质量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3 信息高速公路必将引起管理思想、管理方式、 管理方法的变革

众所周知,信息是继材料和能源之后的第三大资源,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赖

以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相应于这三大资源的基础设施是运输物质和人员的交通运输网

络和输送能量的电力传输网络。科技史证明交通运输网络和电力网络的产生和发展,都

与当时材料和能源的技术革命分不开,这些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亦引起了管理行为方式、管理方法、管理思想、管

理组织和理论的相应变革。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就没有近代交通事业和交通网络,

没有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就没有现代高速公路网络和空中交通网络;没有电力革命就没

有电力事业和电力运输网络的产业和发展,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技术革命息息相关

,从科学技术革命的观点来看,最早亚当·斯密等人的管理思想产生是与近代第一次技

术革命分不开的;没有电气技术的发展就没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没有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就不会有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系统管理等管理科学的产生和

发展。同理,没有当今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就不可能有

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当代信息处理自动化、信息服务网络化

、信息应用全民化的发展浪潮中,亦将会产生出新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

如果说以往的技术革命中心任务是解放人的体力,其管理理论着重探讨如何充分有效开

发利用材料和能源资源,而今天的新技术革命的中心任务是解放人的脑力,扩大人的智

力。那么今天我们的管理理论应着重探讨如何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并借助

信息技术更好开发利用材料和能源的资源,及由此引起的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方

式、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组织、理论的变革。

国外已出版了信息经济学与经济信息论、信息经济的定义、计量,知识及其创造、

传播等新的经济管理专著,国内学者亦正组织出版《信息资源管理》丛书。1985年管理

信息系统已正式成为一门运用信息技术于经济管理的边缘学科,并普遍应用于宏观与微

观管理之中。全国正在积极推进金桥、金卡、金关三金工程,目前各部门正在进行专业

部门局域网的建设以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如国家经贸委的“金企”工程,石化总公

司的石油广域网、民航总公司的旅客服务系统网络中的intranet网为加入全球的intern

et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我国宝钢为适应internet发展的新形势,以便能在国际上开展

卓有成效的竞争已在公司内部建立了intranet网与国际联网,预定于1996年6 月完成第

一阶段任务,将宝钢5家公司连接在一起, 最终将其扩展到宝钢集团包括海外子公司在

内的50家公司,并构成宝钢和其他网络之间的主要链路。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

使管理面貌为之一新。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企业之间藉助于internet连接成的相互的信息通讯网络系统叫

cals。原来cals是1985年美国国防部为了有效地采购运送军事物资的信息系统的名称缩

写。cals推广到企业界,cals的内涵也随之变化,现在所说的cals表示生产、采购、运

用支援、综合信息系统。cals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标准化,通过产品的设计、零

件的采购、维护等产品的寿命周期更有效地进行生产,以达到减少生产经费、提高产品

质量的目的,cals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耗巨资研究开发。

多个企业为了同一目的和目标,通过internet网络集合在一起的信息通讯系统,形

成一个虚似企业,象一个企业一样进行设计、采购、制造、交货、运行甚至付款结算均

可通过网络实施。今天cals(commerce at light speed)叫做光速商贸。

目的、目标一经达到即可解散,在新的目的目标下,相关的多个企业又可组成虚拟

企业。这样的经营战是前所未有的,cals将使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思想发生革命性的变

革。

clas带来的好处:

1)在设计方面:①能缩短50~60%的设计时间;②能节约30 ~50%设计变更处理

时间。

2)采购方面:①能减少98%的数据错误;②检索时间缩短40%;③采购工作减少3

0~50%。

3)在制造方面:①质量改善80%; ②为保证质量所花时间缩短30~70%;③库存

减少30~70%。

4)寿命周期方面:①资料内容变更的时间缩短30~50%; ②计练时间减少70~80

%。

信息数字化使得一切都可以虚拟化。逐渐浮现的虚拟办公室、虚拟企业、虚拟百货

公司等,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管理行为、管理方式和方法。

4 信息高速公路使科研教育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按照信息方法,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科学研究的认识活动,用以下模式表示:

(附图 {图})

说明:①信息流向 ②ⅰ、ⅱ为直接语言与人类群体交换的信息

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切科研工作的起点、选题准确与否决定了科研工作的成败

与成效。要使选题准确、得当,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符合科学发展和社会需

要,必须要有准确的、大量的信息。一旦选题确定后,就应针对问题,运用各种手段(

包括实验、观察)从现有信息库中或通过通讯系统等方式收集的所需资料,进行信息存

贮与整理加工、处理,形成科学概念、原理和理论,然后将这种认识的结果以信息的形

式输出,通过实践活动与物质世界相互作用,与别人进行交流,以科研成果的论文等形

式存入人类信息库(如以图书等形式),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或与他人进行直接的交

流,这时物质世界可能又有新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需要人们再认识。信息高速公路

使上述科研活动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在上图信息过程和信息传递的各个阶段(见

箭头连线)都可应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大大加快了信息的获取、存贮、

加工处理、传递的渠道速率和容量,加速了科学研究的进程,提高了质量和成功率,扩

大了科学研究的范围和便利科学家交流、协同合作研究。科学家可以通过信息高速公路

、电子信箱(e—mail)随时通讯, 进行信息联系,可以通过多媒体电视会议把分布于

各大洲、各地区不同职业的人员聚在一起开会,犹如真的共聚一堂,既闻其声又见其人

,频繁地交流学术成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合作,共同担负一

个课题。就象在一个单位工作一样方便。对此,不仅在国外可以做到,而且在我国亦能

做到了。1995年8 月中旬,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主持召开的第17届国际轻光子相互

作用大会,从准备工作到大会进行的全过程与全世界有关单位的联系进行电视会议,面

对面地你我相见,都是利用internet实现的。另外,还可以提供电子公告、自由论坛、

信息研讨等等。科研人员还可以运用internet上的远程登录(telnet)功能,实时启用

远在天边的远程计算机上对外开放的全部资源。如向其输入数据、进行情报检索或运行

该机上的程序等等。当主机上没有某些服务,或你所需要服务不能满足时,通过telnet

就能从其他主机上获得这些服务。还可以运用文件传送服务系统(ftp ),将网中某一

主机上的文件送到你所希望的主机上去。internet上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媒体信息服

务,如目前的环球互联网络(/zhexue/">哲学、

思想、文学艺术、道德和宗教等意识形态现象。广义地理解,文化是指人类文明所形成

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包括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式。从广义上说,存在三种

不同的人类文化,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意识文化。意识文化是人的意志活动的成果

,表现为经验、科学知识、文艺、社会心理等等;行为文化是人的行为活动本身的文化

,而物质文化则是人的物质活动的成果,表现为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等等。自古以

来,人类已经历了采集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三个历史阶段,而这些都是属于物质

文化。

本世纪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产生和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们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与自然界沟通和调节自然界运动;运用它实现人与人的信息沟通

与协调,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不仅根本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见表1); 而且还

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马克思、培根、拿破仑等伟人曾高度评价历史上印

刷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进程的革命性功绩,今天的电子出版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产生,

亦必将对社会变革起更大的推动作用,信息网络技术将会摧毁当代的社会结构。

今天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已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它实现了信息的获

取、加工处理、传输等重大变革。它实现了六无革命,即无纸邮政、无纸贸易、无纸货

币、无纸会议、无纸报刊、无纸书籍。它可以通过数字压缩技术把声音、图象、文字等

保存在电脑资料库中,随时提供人们使用。实现信息共享。多媒体数据库可以在任何时

候、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网络向任何接受装置的任何人输出。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一秒钟

内可以传送一本大英百科全书,我们可以将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拥有的1800万册图书,全

部存储在20盘ibm3850磁带或光盘中, 并可借助卫星传输系统,在8 小时内将整座国会

图书馆“搬到”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去。

马克思曾指出:人类的进化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人所使用的工具的不断改进。铁器

的发明创造了农业文化,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工业文化。由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今天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将创造出更辉煌的新文化——信息网络文化。这是一种由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依靠这些新技术形成的全新的社会基础结构带来的人类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通讯方式、工作方式、决策方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变革,进而

引起思维方式和观念变革,引起社会文化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新文化。是一种溶意识文化

、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为一体的新文化。

最后还要指出一点,以上仅仅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若干方面的积极影响,其实它的

积极影响远远不止这些,有些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将来会不会出现一个信息网络

阶层统治世界等问题值得引起人们深思!而且亦存在许多消极的影响,篇幅所限,不再

赘述。

参考文献

〔1〕刘昭乐:关于中国信息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信息世界》1994年第1期。

〔2〕金 建:论当代世界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其新特点, 《信息科学》1994年

第2期。

〔3〕罗曼: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国际科技情报》,1994年第1期。

〔4〕钟义信:国家经济信息化与“china”计划,世界科学,1994年9期。

〔5〕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概况。

〔6〕internet世界,第1卷1、2期。

〔7〕比尔·盖茨:《未来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

〔8〕马影琳:internet概述(上、下),计算机与通信,1995年1、2期。

〔9 〕钱宗珏:“信息高速公路”和建设我国国家高速信息基础结构(cnsii)的有

关建议上、中、下,邮电设计技术,1995年1、2、3期。

〔10〕韩民青:《文化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余谋昌:《全球研究及其哲学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第4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计算思维 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两份文件,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自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受到广泛的重视,全国范围内逐渐确立了对中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信心,信息技术课程逐渐被看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对高中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持续经历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发展,追求自由于信息文化的能力。同时在课程标准的开篇就提出了“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这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随着2004年的新课程改革,这一理念被运用到了新教材的编写中,但是转眼10年过去了,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更是不断提升,但我们的教学还是停留在10年前以软件操作为主的课堂教学上,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实践,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不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信息素养的培养仅仅是依靠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软件的操作吗?我作为一名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技术新课标中对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要求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二、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素养培养

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的是各种常见软件的操作,但是只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不等于懂得了信息技术本身,更不等于懂得了信息科学技术,是不符合信息素养培养要求的。如果我们想从注重操作实践的技术素养上升到注重思维素养的培养这一高度来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软件的熟练操作者,具体落实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是“计算思维”的培养,这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必由之路

1.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2006年由曾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现任美国基金会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部主任的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杂志ACM 上定义的。她指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计算思维的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如同所有人都具备是非判断、文字读写和进行算术运算一样,计算思维也是一种本质的、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具有下面的特点:

①计算思维不等于计算机编程,它要求从多个抽象层面进行思考。

②计算思维是一种基于技能而非机械技能,不是一种简单地,机械式的重复。

③计算思维是人的思维方式,不是计算机的。

④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的结合。

⑤计算思维可以带入任何人以及任何人的生活中。

2.计算思维与信息素养的关系

相似点:

①两者均为一种人们通过学习 和培养所能掌握的能力。

②这两种能力均与计算机相关。

③两者都重视能力的内化。

不同点:“信息素养” 更强调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本身的能力,而“计算思维”则更注重人们如何能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

3.如何利用计算思维培养信息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一条主线,两个改变,三种灵活”模式展开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工作。

①一条主线是指围绕信息技术教材的提高式教学活动。始终围绕信息技术教材的提高式教学方案设计,灵活的激发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运用。

②两个改变是指在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状态下引入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③三种灵活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教学反馈方式的灵活,课程素材选择的灵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上非常重视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高一必修模块教学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节,课本上举到的例子是绘制二次函数图像,我在实际教学中就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绘制其他函数图像,以及通过函数图像绘制一幅美丽图画的更高要求,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其实,教学不是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将重点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思维的积极性上。讲一个数学问题的算法,它的形式或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个算法针对什么样的问题提出的,它解决该问题的过程是如何展开的。其实最关键的是学生在看似枯燥的问题解决过程中找到了快乐,通过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学科的真正含义,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让抽象的计算思维落实到普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教学的点滴积累。信息技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但计算思维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转型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围绕计算思维积极探索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构建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让计算思维成为一条培养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还需要不断研究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上的应用和培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第5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一)规范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采集

搞好各类数字化信息的规范化采集、维护和更新。要依据信息保障需求,不断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扩充信息种类,增大信息储量。要按照“源头采集、一数一源”的原则,合理分配各类信息的规范化采集工作,明确职责分工。要落实数据的更新保鲜和容灾备份,规定各类数据的更新频度,明确容灾要求,保证各种数据的准确、完整和安全。三是加大信息资源管理的人员和经费投入。人员问题,在现行编制体制下,对相关专业进行优化整合,明确其在信息资源开发管理、技术服务和安全保障中的职责任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要以关键性需求为龙头,以全面性信息资源为重点,以统一的标准规范为支撑,以数据工程为突破口,通过丰富信息内容、促进信息共享、深化综合应用和强化信息安全,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动多区域联合信息保障能力的整体提升。

(二)规范化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正规化改造

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正规化改造,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正规化改造,对提升国家信息化能力,提升国家战略信息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正规化改造,以国家信息化为基础。我国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正规化改造,经过近30年的建设,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和较强的发展潜力,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跨进了世界先进的行列。国家信息化为信息化规范化提供了大量的、成熟的信息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充分利用,不仅使各领域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时间获得最新的技术成果,更能够让各行业更专注于突破制约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技术,加快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国家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各行业信息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提供参考。目前,我国已经在信息化建设的诸多领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它们对于构建信息化建设的法规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国家信息化可以为各地信息化提供共用的信息基础设施。从本质上讲,各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具有共同的特性,有选择地进行共用,有助于解决目前信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规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发掘。

一是需求牵引,把握方向。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信息需求是其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是其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整个开发活动规范化的发展方向及建设思路。究竟需要规范什么、怎么规范,都要有战略规划和宏观考虑,要防止缺乏规划考虑的建设、自成体系盲目的建设,将信息需求纳入规范化建设中,从侧面充分考虑其重要的地位作用。

二是以路线图的方法统一筹划。路线图是新型的战略层面管理工具,能够在不同的系统网络规划、发展中起到辅助作用。我们可结合路线图的成熟方法,站在发展的角度开展顶层设计规划,利用路线图,科学构建信息资源开法活动规范化的整体结构,准确分析建设实际情况,明确思路,着力重点,划分步骤,有重点的完成建设任务,实现科学发展。

三是以工程化的思路打开窗口。规范化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与建设要从复杂大系统的角度出发开展探讨,按照工程化的思路进行建设,按照科学的步骤和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多视图出发,对整个体系的总体架构进行分析和设计,形成统一的参照模板和标准,并形成可供参考的建设思路。

二、信息资源共享开发规范化应把握的问题

(一)规范化要将保障能力生成放在首位;

要进一步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科学确定推进转变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着力解决推进转变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使贯彻主题主线思想更加具体,推进转变的工作更加扎实。深入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同时,要高度重视抓好信息化人才培养,强化部队新装备训练,确保信息化建设整体协调发展。

(二)规范化要抵制消极的思想作风;

一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工程。要坚定不移把信息化标准化作为信息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实现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各行业发展。在实施理念上,把信息优势作为国民经济制胜的关键;在信息标准化设备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各数据平台和应用单元的链接;在体制编制上,以有利于信息快速流动为目标进行调整改革;在信息应用上,突出网络化、模拟化和复杂应用背景训练;在信息标准化的建设上,构建信息化理论体系,发挥其牵引和指导作用。

二是积极推进信息标准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一支与国家经济水平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信息化保障能力,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优势是国家发展的主导优势,信息能力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较低,是制约发展提高的一个最根本因素。要破解这一长期存在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信息化保障能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信息标准化建设。同时还要完成信息多样化建设。信息规范化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第6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1-0027-02

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不仅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在办公方面达到了高效化;重点是已实现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降低了人类劳动量、运算量。依据现在档案管理革新后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情况,可以看到档案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档案管理工作实践基本完成查询、分享、快速应用等功能;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推进了服务方面的品质化发展。

1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

自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以来,诸多不同类型的管理系统(如以Delphi、SOA、APS为基础的系统)不断被开发与广泛应用;而且,在通讯接口、多设备关等方面均获得了较好发展。在技术利用率不断提高之下,档案管理自身也实现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质量提升。比如,利用计算机技术所携带的“新思维”促使档案管理实践,不断适应、调整、转变管理策略、优化管理方案。根据现阶段经验可以观察到,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方面有长足进步;同时,技术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尤其是在档案管理服务方面,出现了一些创新元素。以下就从这些新经验出发,讨论进一步促进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措施。

2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促进措施

2.1 信息资源整合利用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最大功效体现在“数据化”方面。以此为路径已初步实现档案管理及档案资源方面的信息化,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需要完善的地方在于将各类信息资源加以整合。比如,现阶段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系统构建完成后,能够实现各项操作,满足查询、数据分享、快速传递等基本要求。然而,通过分析发现,基于系统平台的信息资源整合率偏低。建议实践过程中,增加各个数据库之间的资源整合利用。比如,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增加一个数据运算功能统计信息资源的利用频率;从而对现有系统资源进行优化、区分,将查询显示方面的弹出功能效果加以提升。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利用,还体现在权限用户的地域限制;为了方便需要增加数据分级,利用数据库开放一部分文献资料;权限设置中也需要将信息资源对等安排,增加对应性提升利用方面的针对性;强化技术管理,提高技术工具间的融合,也是促进信息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在档案管理各个流程的融合,即可以大幅度提升管理效果。

2.2 技术管理推进措施

档案管理在技术管理层面,能够满足风险预防要求,并借助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培训提高了安全管理。但是,由于停留于一般性的安全预防,未能增加进一步优化技术管理训练;因而,建议尝试针对专业软件制作培训。比如,选取HTML课程培训,既可以使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了解系统平台制作原理及相关技术;也可以使其在工作经验基础上,按照适用程度实践一些页面创设,为系统进一步更新提供素材。以查询为例,现在的大多系统在这个方面很难实现细致内容查询;如输入关键词后,弹出的信息资源往往过多,说明技术工具的应用过于泛化;因而,应该在技术管理中增加“针对性”检索技术功能,根据内部权限的专业知识,实践专门化的全称查询等;达到直接输出对应信息,提高技术功效;同时,通过页面重新设计,使其与上述功能保持一致。

以升级为主导方向,应该在基于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中引入系统评估。比如,利用调查问卷方法、技术顾问咨询方法、问题收集改进方法等开展技术管理实践;前提是针对现阶段不同机构使用的系统,按照具体操作流程设置对应评估指标,并按照综合评估结果实施改进。从经验分析,需增加计算机与其它媒介工具的连接;比如,除了一般的扫描之外,可以建设内部网络、增加专门化的数据交流平台;纳入类似YY的聊天工具,让内部人员可以增加课程培训、技术处理经验分享、数据交流等。另外,将技术管理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创新服务管理进行有效关联;使其形成以技术管理中心,提高资源利用与服务创新方法。比如,尝试从档案类型、性质方面以分析材料的方法切入,再制作契合度较高的系统。再如,增加技术监督措施,利用“技术之眼”之类的工具功能植入,预防潜在的多次拷贝,增加一个下载、导出后无法进行复制的下载页面等。

2.3 创新服务管理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要求实现多种设备连接,并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所以形成了一个新系统,且要求与其功能匹配的服务创新。比如,多个部门需要到档案管理室进行信息查询、提档,会受到时间、地域方面的限制;因此,在服务方面需要从资源利用效率、技术管理层面增加“网络建设”。与一般的计算机网络不同,它需要以类似系统网络账号设置等形式,达到可传输的权限开放;创新服务管理还需要增加技术人员在信息更新、页面完善、入口等便利化设计等方面的服务内容;并且,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入档、存档、提档、销毁等信息更新,及时做出信息反馈、声明、通告等。在新形式的技术化档案管理中,重点需要突出“更新”,并根据不同部门及其需要,设计多个对接式入口为其提供便利;在导出、下载方面,需要在各个部门做好保密工作,而要完成这项任务,除了技术支持之外,还需从服务方面着手将其转变成一个符合多个部门需求的形式,减少重复工作。

根据目前对计算机技术工具的应用观察,服务层面可借助“互联网+”思维的“融合路径”在多个新媒介工具间选取PC端,以及移动终端两个路径;在PC端利用技术算机的开发技术,选用VC++语言尝试实践关于该机构的档案管理App开发;然后,在计算机与智能手机两个端口实施接口连接,提高两者间的应用对接。这种技术开发路径既是服务创新的一个方面,也属于服务创新体系获得升级优化的前提保障。建议对我国图书馆方面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发经验进行一些资料搜集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提高转用率;最好采用平移方法提高开发效率,节省各项资源,降低开发成本。档案管理实践表明,目前应用计算机技术实践创新服务方面,主要集中在信息化的速度提升方面;因此,可以开拓思路,运用正在深化与融合的技术工具之便,构建一个围绕档案服务的新体系,将一般的技术服务,转渡到服务体系方面的全面更新。

3 结论

通过上文初步分析能够理解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其重要的价值除了以技术为主的功能体现之外,思维转化与应用也非常关键。因而,在未来的档案管理工作深化过程中,可以借助其思维路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后带来的档案管理整体变动进行关联式研究。既可以促进现阶段成果的利用,也可以在研究基础上不断提升技术管理之外的“内容管理”,完善我国档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玲.文物档案管理及计算机在文物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史志,2014(1):87.

第7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智能交通;铁路运输;信息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际上公认的智能交通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有效、全面地将交通运输领域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它建立起车辆、道路及交通使用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人到车再到路的协调统一,通过优化交通的时空分布。最初产生于公路交通系统的ITS思想和技术,尤其是在城市交通系统及高速公路系统。事实上,于其他交通系统ITS思想同样适用,而不同交通系统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各自适用的具体技术。

近年来,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铁路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我国铁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一)、货运信息技术

目前货运信息已实现了信息的全过程使用、一次输入、网络化传递,并可自动生成相关的数据报表和运输单证。

在TMIS系统中是由货票制票系统产生的货运原始信息录入,该系统不仅具有自动确定合理计算运价和运输路径的功能,而且记载了货物重量、品名、起止点等信息。目前仍处在人工检查控制、依靠制度约束阶段的货运安全工作,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与铁路其他方面的技术相比。

(二)、车辆信息技术

在运行过程中,车辆作为运载工具,不时要关注车辆运输组织所必须的信息包括载重、车号、空重状态、长度等的采集,早期是采用纸张记载、传递的方式、人工抄录完成的。随着TMIS系统的发展,在目前我国的铁路系统中,已能达到计算机存储、人工录入、网络传递的水平,这有了显著的提高较之早期的作业模式。第一,实现了信息采集上的全过程使用、一次录入,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缩短了作业时间,甚至减省了一部分作业环节,加速了车辆周转,提高了效率;第二,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错大大的降低,实现了数字化的信息传递,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信息传递速度的提高上。一般是随列车的位移运输单据而转移的,在以往纸张传递的模式中,这事实上对有关的车辆信息造成了随车辆实体的到达才能够传递,人们对这些信息无法提前预知,虽然可进行预告使用电话等通讯方式,但使得具体操作上难以实现因需传递的信息量过大。以网络为载体数字化信息进行传递,这一困扰我们的问题彻底克服,已不再依附于列车运行这一载体进行信息的传递。

(三)、行车组织智能化

在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取并传递货运、车辆、客运信息的前提下行车组织的智能化才能实现。目前得以实现的有: 根据编组站的现在车子系统自动生成列车编组顺序表(运统一)及列车编组作业计划,为了预先编制下一作业计划,经网络传输,同时使得计划的兑现率提高。根据列车开行及调车作业计划其中现在车的情况可自动生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差错率大幅度降低,提高了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

(四)、客运信息技术

目前主要客运信息技术的应用于客票处理技术,特别是发售客票,实现了客票异地发售和联网售票多窗口。由于共享的客票发售信息,可以对旅客列车的全程对号有效地实现,更进一步地,运输能力的利用率大幅提高。订票业务通过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旅客购票非常方便。

(五)、智能安全控制

目前铁路采用的是故障安全原则,是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并一系列智能安全技术由此产生。采用了机车地面复示信号,在操纵机车过程中,因误认信号而造成事故的概率得到降低。为了避免引起事故因超速运行列车的可能,采用自动机车停车装置,并可对机车运行的情况完整地记录。使得司机能够对列车调度员的指令准确及时地获得因为通讯技术无线列调的使用。列车运行的安全系数有效地提高通过对改善这些机车的环境操纵,在运行区间列车中克服了以前只是对司机个人判断依靠的弊端。在不具备列车通行条件时,采用设备连锁技术,从设备上保证了信号不得开放,行车安全得到保证。

二、中国铁路智能技术发展方向

(一)、货运信息技术

铁路运输系统内部的数据运用是TMIS系统更为重视的环节,根据使用经验,却如何满足客户对货运信息的需求没有更好地考虑。完善货运服务的途径之一是发展铁路货物运输电子商务,它将实现客户所需的托运、查询、事故理赔、结算、延伸服务委托等功能。货物运输发展的主要趋势将是集装化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集装箱信息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加拿大、美国集装箱运输的经验,衔接的不同运输方式诸如编组列车计划、装载方案、多形式联合运输等方面,信息及时、准确的获取,更为队各作业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将是一项工作至关重要对构建我国的信息管理集装箱系统。应能够实现货运安全工作: 采用采集信息视频技术对装载状态的货物进行控制检查,实现对编组列车的货物运输性质与隔离限制及控制列车智能化的运行速度,以及智能化的运输路径控制与超限装载等级,通过对上面几方面与货运安全的关系准确、高效的控制,将很大程度上对货运的安全状况进行改善。

(二)、客运信息技术

应具有引导、查询、售票功能,客运信息技术主要由客运站旅客引导系统、客票多式联运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在于对旅客的候车、乘车、中转换乘、购票进行引导是客运站旅客引导系统的功能,对车站服务资源、多式联运衔接的利用进行引导;能够使旅客方便地得到预售预定服务、出行信息即是客票多式联运服务系统,实现一票直达、多次换乘。

(三)、车辆信息技术

采集车辆信息,可采用自动识别系统基于视频采集技术的车号,通过电子识别卡、电子车牌技术,识别车辆身份及其固有属性,以替代目前的手工录入、人工采集。除包含车辆身份信息之外,车辆信息还可附加所载运货物的运输属性、车辆空重状态、运行方向等信息,在运输过程中且能够共享。

(四)、智能安全控制

控制系统智能安全,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货运、智能子系统的安全客运、智能子系统的处理事故、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行车四个部分。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货运对状态信息的货运安全可以及时地反映,进行控制货物装载有效智能化的安全状态;智能子系统的安全客运对客运安全状态信息可以及时地反映,具有引导功能对旅客乘降安全;智能子系统的处理事故,体现非常高的信息化、智能化,应具有强大的救援处理事故能力;智能子系统的安全行车,其功能主要包括:一是禁止信号防止列车冒入,二是规定速度防止列车超速运行。目前主要有ARES、ATCS、ERTMS/ETCS 、LSB系统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以数字机车信号通用式为基础我国研发的ATP系统LCF型,对人为参与不作要求,轨道电路制式的各种形式能自动适应和选择,应有的防护安全距离根据参数智能化地给出,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又能保证安全。

综上所述,中国智能铁路技术框架体系从而可以绘制出(如图1所示)。

(五)、行车指挥智能化

传统的行车指挥方式,是根据调度员的指令,由车站值班员进站排列、办理接发列车、信号开放等作业。根据一定范围内,在各车站、区间的线路使用情况上已经逐步实现自动按需配置列车运行信号,并加以人工干预控制的方式进行调整。采用区间定位的模式,列车定位系统即可满足行车实时指挥的需要。

结语

目前,只能技术在铁路运输中已得到的广泛利用,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将是指导铁路发展运输的思想之一,作为一种思想的智能交通,在铁路运输的各个方向的智能化上都将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周勇,刘福安. 智能交通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05,12:62-64.

[2]James Shen. GPS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J]. 苏南科技开发,2003,08:10-11.

第8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一、信息化在公路试验检测的作用

(一)保证过程透明与公正

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证公路试验检测的运作透明化,并可以有效地处理公路试验检测运作的不透明,人员操纵检测结果等问题,从而保证公路试验检测的结果真实性和准确性问题。公正性主要体现在检测结果的客观性。由于人为操作公路试验检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往往会与实际结果存在一定偏差,而信息化管理具有固定的流程,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与精确性。

(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施工单位建设的工地临时试验室,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利害关系的考虑,往往不可避免的在试验检测的规范性、结果评价的严谨性、试验检测的目的性上产生偏差,由施工单位给出的检测数据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由于施工单位检测报告将直接影响工程的竣工验收,在施工进度的压力下,施工单位试验室是否能够出具数据真实的报告更难以控制。为了保证公路实验检测数据具有一定真实性,而且鉴于我国目前公路工程量不断扩大,信息化管理能够克服施工单位工作的专业化人员的欠缺和试验检测环境限制条件。

(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在也应运而生,信息化管理尤其具有便捷性,这与传统管理无法比拟,信息化管理具有管理流程的固定性,流程也具有一体化、标准化和优化的特点。在公路试验检测中,传统人力检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往往施工单位为节约投资,导致公路试验检测数据缺乏准确性,但在在公路试验检测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既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也可以节约施工单位为检测的投入。

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现状分析

(1)各试验检测机构使用的试验检测软件多为一些早期使用普及性平台所开发的专业性和管理功能较差的单机版或局域网软件,或仅使用自编的Excel表格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处理,软件编制目的主要集中在对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自动化方面,管理功能较差,管理要素不全、不能适应计量认证试验室的管理和控制的要求,责任关系不清晰,对关键的控制点没用融入管理所需要的强制控制手段。另外,还存在信息不完整、格式不统一、功能不完善、升级改造困难等问题,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要求。

(2)试验检测管理工作涉及部门较多,目前一些试验检测机构和管理单位分别使用独立开发的管理软件,同样的信息用于不同的软件需要大量重复的录入,软件之间没用任何联系和接口,不能进行信息传递,信息不能同时升级和修改,修改内容难以保证一致。各机构独立开发的管理软件因受开发思想和应用技术手段的限制难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信息管理要求。

(3)因管理意识不强和信息积累手段落后,使基础信息和数据收集困难,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不知道收集哪些信息,一些宝贵数据信息不能及时收集,造成数据信息丢失且无法弥补。

(4)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手段没有同管理对象对接,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不能有效使用被管理方的信息资源及时进行监控和管理,往往采用事后检查和处罚的方式进行管理,信息反馈和协调管理的速度都相对较低,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成效不高。

(5)工作中积累的大量数据信息多采用人工整理和分类,缺乏专业高效的处理工具来维护和整理,许多数据信息存在重复收集,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造成数据信息混乱而无法使用。

2、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运行的不断深化,试验检测机构的市场诚信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试验检测机构必须加强全方位的细化管理工作。而信息管理技术的使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和手段。

公路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以人为主导,将信息技术、试验检测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储存、查询、更新和维护,带动了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化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管理运行、过程控制、宏观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是实现管理工作向智能化转变的必要手段。

3、信息化管理的可行性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试验检测信息化管理创造了基本条件。系统开发使用的MVC、J2EE技术架构、XML、Web服务标准、工作流引擎技术、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等所提供的功能为系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行业管理部门和各试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奠定了管理基础。

二、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试验检测中的发展

(一)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2]。为适应公路试验检测的现实需求,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管理创新方面的建设。目前,我国公路试验检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以集成芯片、智能模块为主导的信息化管理,并不断的在寻求发展和创新。公路试验检测人员的学历、业务素质也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深化,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的功能,必须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综合的、专业化的、密的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试验检测中的主要作用规范和系统化试验检测运作的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公路试验检测的数据记录和数据统计的任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和错误,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大量的计算任务。在公路试验检测的信息化管理中,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公路试验检测任务计划进行设计,充分利用公路试验检测作业的特点,进行固定检测运作的任务计划安排,确保试验数据的及时性。当公路试验检测运作过程完成最原始的数据采集后,通过计算机对试验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及图表分析,可最大程度的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失真。

(二)构建信息化管理网络共享机制

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可以说施工单位试验检测的管理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这个主要原因在于试验检测的数据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共享,而公路试验检测的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有限,根本不可能完全保证公路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这样就到这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往往存在公路试验检测的技术资料和公路实体质量有偏差的现象非常普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普及,目前,我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实现不同地区检测信息快捷准确的传递与共享。信息化管理要求公路试验检测需通过信息数据库连接实现数据自动传输和远程控制的功能,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及分析,科学的作出趋势预测,全方位的掌控公路工程质量。施工单位真正实现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必须做到公路试验检测的公正高效、科学决策、求真务实。

(三) 构建检测信息化技术保障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公路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而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唯一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3]。公路试验检测是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中一个具有较高技术要求。这种技术要求对公路试验检验具有指导性,需要去合理评估公路工程质量。第一,要加强公路试验检测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完善,只有当公路试验检测的具有高科技技术设备,才能更好地实现公路检测的信息化。第二,公路检测工作人员要具备技术信息化,专业化公路检测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使用高科技设备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公路检测业务人员的综合技术素质,不断扩大公路检测的技术队伍。第三,公路试验检测的信息化技术发展要贯穿于公路试验检测的运作整个过程,让信息化管理随着公路试验检测技术、程序、控制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信息化管理公路试验检测的知识。公路试验检测信息化发展的技术保障,要求公路检测的组织以及个人进行检测工作时要依靠技术手段,以技术创新为保障不断推动公路试验检测信息化的发展,但我国公路试验检测信息化的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结语

公路试验检测是公路质量工程的生命线。公路试验检测要不断创新信息化管理作为试验检测的首要工作,广泛学习成功管理经验,不断探索新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和思路,努力提高管理试验检测信息化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质量工程项目广泛应用。

第9篇:信息技术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工具;信息技术文化;技术构建者;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6-0020-03

中国梦万众期待,教育无疑是圆梦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技术活动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1],被视为革命性力量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遍地开花。优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让教师迅速地融入技术社会、深刻地理解教育理念、机智地变革教学模式、有效地改善教学品质,为社会培育英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之中。

比较来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之前有所提高,但不用、不会用、不愿意用、不恰当地用、不善用等情形仍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创造性应用还很不够。虽在工具和手段应用增强教学效能层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但由于教师尚未在自觉体认信息技术文化,技术选择、使用、管理、评价或创新的建构者身份有待确立,所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总体较弱,制约着信息技术革命性作用的展开。本文从教师与信息技术关系的视角,探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有效路径,应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和教学品质的优化,让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力量。

操作信息技术,发挥工具的效能

信息技术同其他技术一样,都是“人为之物”而非“自然之物”,使用者通过对技术操纵并达成目的,进而确认了技术的使用价值。在教师备课、授课、评价以及与学生交流等活动中,操作信息技术工具,正是发挥了技术工具的使用价值。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延展教师的手、眼、嘴巴、耳朵甚至是头脑,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信息的获取、编辑、呈现、交流或分享,让各项事务的处理更快、更便捷、更智能化。如通过网络课程更广泛地传播知识,借助智能答疑系统更及时地解答学生的问题等。因而,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使教育教学获得乘数效应的发展。

然而,目前信息技术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应用于教学,单纯追求大容量、高速呈现和传递教学信息的现象仍十分普遍。这就忽视了信息技术作为发展认知工具的作用,应用技术开辟交互对话的渠道,创设体验探究的环境可促进知识建构,授之以渔。同样,也较少地以信息技术作为评估和管理的工具,搭建教学诊断与评估、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平台科学监管,指导教育教学摆脱依赖经验的传统模式。

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是一种融入教育教学各个层面的应用工具,所以教师应理解信息技术工具应用层次的多样性,积极、深入地展开应用。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之中,在多个层面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将充分发挥工具的多元价值。

显然,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决定着信息技术工具价值的发挥,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如图1)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可指导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形成更强固的专业知识结构。TPack理论认为技术是当代教育变革中极具活力的因素,它认可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但强调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不只关心操作,还应同时关注学科知识、教学法和技术这三个要素,更应关注三者的融合TPack,关注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理论和方法。[2]

体认信息技术文化,把握教学的境脉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不是单纯的工具,运用怎样的技术就会呈现怎样的世界。因为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思考的方式时,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可以说,一个技术时代便定制了一种生活样式,创造了一种技术文化,且构成社会发展的总体背景。所以,让-伊夫·戈菲指出:“技术的第一个标准是它的文化特征。”[3]

信息时代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刻改变了教师生活、言语、思考和交往方式,信息技术文化深深地嵌入了当代教育的总体背景之中。由于对技术的“依赖”,人会被技术所牵引,导致具有明显技术特征的生活方式和意义世界。[4]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停留在“器具”操作层面,教育教学就难以持续深化,有意义的信息化教育生活就无法展开。因而,教师应主动地体认信息技术文化,提升文化自觉。

文化背景“筛选”着海量的知识,使得有些知识退隐,而有些知识凸显,比如,开关计算机步骤知识在如今的隐没,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在当下的彰显。同时,信息技术文化还与教学法的知识密切相关,它内隐着教学法应用的有效路径,比如,针对幼儿、小学生的教学设计,除了考虑年龄的差异,学科知识内容的选择,还必须依托于学生各自认同的文化情境,无视技术与教学法知识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活动就可能遭遇“尴尬”。所以,体认信息技术文化有助于把握当下教育教学的境脉,而基于境脉分析,教师将日益发现并理解,文化在技术应用、变换,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更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通过体认信息技术文化,教师将打开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三者相互作用的“黑箱”。

如今,积极、上进的信息技术文化正在为教育教学注入强大的活力,如数字技术使得各种媒体信息的加工愈发简单,形成了人人参与、自主表达的草根文化,部分地拆解了传统的权威文化的舞台,这种文化开启了面向每位学生的民主教育时代,认同每个人表达的权利和机会,深刻改变了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网络技术创建了共享的社区和开放的世界,彼此协作、开放共享的文化终结了知识复制的教学模式,传扬了知识共同建构的学习理念,引发终身学习思潮,当下正在涌起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给教育带来强烈的震撼;虚拟技术让人们轻松地进行角色选择,体验极具想象力的虚拟世界,角色扮演、虚实转换的文化为走进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开辟了通道,借助虚实结合的策略,研判虚实分离的现象,教师就可以为学习者定制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案。

当然,信息技术文化中也有消极的成分,如过度娱乐、放纵消费、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体认积极的信息技术文化同时应警惕消极的,把握文化境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有了坚实的内核。面对技术的“滚滚洪流”,教师可心气平和而不迷失方向,依着生活和教育的本真意义,设计信息技术支撑的知识建构环境和教学活动。

选择信息技术,确立构建者的身份

在信息技术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接受技术的既定功能,另一方面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对技术进行选择、评价、改造或创造性地使用。如将“蜡笔物理学”游戏作品引入物理教学,用博客管理个人和集体的知识体系等,所以,教师是能动性的技术使用者。同时,教师是在选择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展开使用的,所以,一些技术在集体性的实践中得以确认,而另一些技术则被迫改进、升级,甚至最终被淘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选择性使用,本质上是一个建构技术的实践活动,因而,教师是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构建者。当然,大多数教师尚未确立自己的构建者身份。

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唤醒教师技术选择、评价的意识,引导教师自觉确立技术构建者的身份。身份确立的意义不只是为了选择更高效的工具,其核心是赋予教师技术理解、判断和控制能力。不断出现的信息技术打开了教育发展变化的可能之门,而未来的教育是未知的。失去技术的理解和判断力,教师就难免落得被技术操作的境地,所以无论是从教育教学的效能和品质,还是从教师教育生活的意义来说,对技术不参与选择、批判、评估、改造,这是危险的“技术梦游”。

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地嵌入教育之中,并成为教师工作、思考的基本方式之一,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根本,必须立足于教师技术构建者身份的确立,自觉参与技术建构,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多了一份正义的力量。[5]

技术的建构是社会性群体对话、协商的结果,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选择、使用、评价和开发,与技术专家、精英对话,以民主方式参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决策,而不是与学生一道“宿命”地接收技术权威们发号施令,这对树人的教育事业而言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几点发展的建议

1.教师要理解自身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更新技术观念。信息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有物质层面的手段、工具,还有精神层面的思想、文化,教师与信息技术之间既有工具的操作关系,还有文化的浸润和创生关系,教师在技术使用的实践中达成目的、“成全”了技术,同时也改变了自身。树立技术的建构观,明晰教师与技术在工具、文化层面的相互形塑,就不会在技术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之间厚此薄彼,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才可能全面。

2.应从教育部门与教师个体两方面形成互补的发展机制。教育组织对主流技术及应用是一种系统性采纳和部署,而个人关注的信息技术应用则较为个性化、碎片化,互补的机制有助于改善技术系统性部署和应用推广的适应性,也有助于弥合教育组织和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的“信息技术吸收裂痕”,促进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快速、持续地发展。[6]

3.在发展的内容上可以借鉴TPack的知识框架。一方面强化教师对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尤其是如何应用技术创设学科知识认知、探究的学习环境。

4.在形式上可采取基于项目的培训或专题开放式研讨。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将技术知识融入一系列项目之中,教师个人或团队运用相同的信息技术工具完成项目并展示交流,在训练教师技术使用能力的同时,激发教师找寻项目知识内容与技术之间的链接,体悟教学组织的方法和技巧。专题开放式研讨一般基于问题出发,开放应用的信息技术,教师依据个人意向、专业知识结构,自主地选择技术、创设学习环境,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及评价,交流展示教师关于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法之间的“融入”关系的多样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