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公共艺术空间精选(九篇)

公共艺术空间

第1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在美术馆等狭小的公共空间里,“艺术”二字一清二楚。但艺术家是不是该思考这些问题:在更大、更开放的公共空间里,当艺术家无法动用艺术二字直接提醒公众时,公众如何去辨认艺术的模样?假如艺术与展览剥离开来,艺术将如何展示它自身的力量?

如果艺术家认定公共空间是束缚,但实际上艺术本身同样是捆绑。更广义的公共空间,掩盖艺术个性的可能性更大。相应地,也就需要更强的创造力与发现力。更广义的公共空间,意味着有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尤其该引起本土艺术家的思考。

重庆本土目前正在悄然挑战艺术的传统观念。当你走进商场、书店、步行街、咖啡店、酒吧都可以欣赏到原创的艺术作品。例如龙湖集团目前拿出自己的商业购物中心近百平方米的商业店铺改造成为艺术空间,定期举行一系列艺术互动的公益性活动,免费向市民开放,为推动城市艺术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表率。而位于解放碑中华路的“创汇首座”更是利用自己LG楼层的平台进行青年艺术家的推广活动,康璨、刘佳先后在此举办个人展览,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参与,并且“创汇首座”还计划在年内开创商场内的艺术家工作室模式,免费提供场地,为艺术家搭建工作室,让艺术零距离接触大众。

第2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公共空间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

        所谓公共艺术,是指建立于公共空间且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方式。它是一种具有当代文化意义并且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一艺术。公共艺术代表的是所有社会主体能共同享有具有“公共性” 的艺术观念。同时公共艺术也是用一种观念探讨着城市空间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

        公共艺术和其他形式艺术不具有可比性,原因是这一艺术形式来源于雕塑、建筑等传统艺术形式,但又超越于这些艺术形 式而具有独特之处。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壁画、装置、景观小品 等。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表现形式逐渐扩展到水景、灯光、动 态装置、烟雾、多媒体、水泊和山体边坡的保护与装饰等造型。

        而所谓城市公共空间,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指“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包 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 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舞台,是城市的客 厅,它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与色彩,它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

        二、公共艺术的功能及特点

        公共艺术有四种社会功能:第一,它能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公共艺术作为地域公共文化的象征和公共信息的传播媒介,以视觉形象及视觉符号体系构成了与地域环境公共关系沟通的平台,公众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创造性想象,加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第二,它能够提高公众的艺术审美和修养。同一个艺术作品给不同人的感受固然是不同的,同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可以让公众感受到它存在的意义,能让公众领悟到作品与人自身之间存在的意义;第三,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公共艺术是矗立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的标志物,它不仅要具有自身的功能,还具有装饰的作用,因此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视觉意向直接影响到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品质。第四,地域性的标示。公共艺术作品有自身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依附时代人文背景而存在,并具有一定的纪念性和鲜明的视觉特征, 公共艺术就成为了其所在地的地域性的标示。

        除此之外,公共艺术还有两种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公共艺术具有公共性与艺术性。 公共艺术是存在于不属于个人空间的艺术作品,人们的认同与接受在长期传播过程被化为公众审美意趣的东西,形成了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公共艺术作品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就需要带有独特艺术形式,设计师或者是艺术家在设计作品的时候都是带有情感并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而创作的作品,所以它同样具有艺术性;第二,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公共艺术作品往往都是安放在人流不息、车辆往来、视域开阔的开放性空间中。所以其形式上与视觉上都应具有其开放性。这种形式独特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多角度视觉上的观赏方式及公众介入等特征并且要与时代同步,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

 三、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位

        现代化的社会和城市,应该创造人性化、多样化的公共艺术作品,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要倡导城市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这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导思想。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构筑必须要遵循

[1] [2] 

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所有的设计应针对人的现实需要而展开。要通过提高公共场所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人类与自然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形象表现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共艺术要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趣味性。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化规划、艺术化设计应为城市居民的物质需求、信息传播、公共审美等提供有效的服务。

        四、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

        现实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几乎不可能存在只作为纯观赏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前提,是去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的构成,去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的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对话关系。

        在人流不息的地方就会有公共艺术的存在,但不同的公共艺术起到的功能作用也是不同的。在重庆四川美术学院的那一条生动有趣的涂鸦街上,其中有一面墙是留给人们自由 发挥的涂鸦墙,每隔一段时间走过去都会发现上面的涂鸦会有一 些变化,那正是人们与这种公共艺术形式的作品发生着互动的关系,这也是公众与公共艺术最好的互动方式体现。让公众亲身参 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体验新感觉。在国外也有许多著名的标志性公 共艺术作品,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她所承载的是美国人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的体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年法国工程师埃菲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在巴黎举行世 界博览会而设计建造,被视为巴黎的象征。新加坡的“鱼尾狮”是由一个传说得来,新加坡城也被称为狮城,这个标志性建筑被 视为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特色的艺 术作品,公共艺术都是城市公共空间与公众所建立的一道桥梁, 它不仅是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 活需求。

        五、公共艺术要符合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公共艺术作品不是单纯的像是艺术家在工作室或者展览馆里所创作的作品一样,这种艺 术作品必须要融入公众的审美要求并满足于公共空间的综合性要 求才有意义和价值。

        由于现在人口密集,城市空间被慢慢吞噬,那么矗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就更应该具有人性化,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 资源去建设那些没有意义的作品。我们要提倡在我们城市公共空间中矗立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开放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从“城 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角度提出公共艺术的出现代表了艺术与社 会关系新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为人的审美,生活、休闲娱乐等需求所设计的,它就要满足公众的意愿,违背了公众的意愿, 这种公共艺术作品只能说是一种浪费城市公共空间的摆设,没有起到任何意义不说,反而却影响了公众对于公共艺术这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结论

第3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关键词:艺术理论,发表艺术理论论文,艺术理论论文投稿

在本文中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怎么让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其功能性中的互动作用成为公众享受的去出,让公共艺术创作的视觉效果和经验可以给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实用功能,让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成为在公众记忆中的一个亮点,给予人们的视觉上享受和精神的启示。

由于现代城市和人口的不断扩大,工作模式和网络通信改变着生活,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已远远不能满足促进公众沟通交流的任务,只能通过艺术随机干预、包容性的介入,使它可以创造更多的可以提供人们相遇、交流的机遇和空间。与此同时,一些艺术作品也许不是专门为公共空间设置,并且属于私人性质的领域,但由于它出现在开放的空间,使公众和周围的人们对其关注,进而产生思考,然后,它也有艺术 “公共性”的功能,创造或“活化”的公共空间。一些现代的技术和文化理念的艺术作品加入,经常改变着它周围环境,使其具有新的意义、氛围和公众参与的可能。

公共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艺术风格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融合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公众的参与、作品的自身,三者相互作用,共同交流,最终表达出作品的意义。这是就对其理念的感知和观众参与中产生出公共艺术的意义。在时展的同时,更体现出公共艺术的大众化和前卫性是其在公共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公共空间就是由各种媒体、公共场所、社区组织和社会运动所组成的一个非官方、表达各种的民意的地方的总称。它是公民个人以公众身份就社会公共事务展开自由的、公开的和理性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产生公共意见的社会文化交往空间。

公共艺术是一个大众的公共艺术,与公众的审美心理等相一致。但这一概念自被加上“公共”后,它不再是一个单一领域的独特的概念,这必然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相关问题。

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大多都是忽略自身的特点,忽视了本土文化,妄自菲薄,仅仅做到的是“洋为中用”,但最终结果不伦不类,中华民族地域文化的独特风格不足,已经完全不适合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审美效果,没有真正体现“互动”。公共艺术需要让观众通过其功能的互动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更多的参与,这就是需要解决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必须从互动的角度出发,这不仅仅是公共艺术存在的根本,也是公共艺术的重要意义所在。公共性是西方社会学概念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它是市民社会的结果,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中,就不可能有公共性和公共空间;其次,它是民主的、开放的,和私人的、封闭的是相对的;第三,它被公众普遍认可,或广泛关注的;第四,它是互动的,相互自由讨论为特征;最后,正是这种“沟通”的思想和行动,暗含着公共艺术的一个激进的理论和功能。艺术本身,公共艺术必须像其他公共区域的同一命题,这本身是一个“开放空间”,除了公共艺术与公众的沟通,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公共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基于开放的理念,深入探讨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永恒的互动过程中,公共艺术是真正的大舞台上的生活与艺术。

公共艺术不仅只是为了公共场所设计,它也应该有一定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公共艺术创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和公众亲和力,情景融合观赏,艺术 “干预”的同时,使得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觉趋于淡化,让作品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并使观众的内心感受往往是愉快的和积极的,成为一种生活的公共艺术。表现伟人英雄的突出贡献,也要考虑到普通人生活的平凡朴素;让人站在远处看着不只有作品,还可以深入参与,让观众和作者实现心理和情感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第4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外部空间;内部空间

公共艺术空间是艺术家用特定艺术形式营造出的一种空间,它能够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思想潮流,体现出当代文化的进程。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由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二者共同作用,唤起公众对空间的认知,并使其了解公共艺术的精神所在。其中,外部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人文的空间,它是对城市身份的一种外在标识,能够带来视觉冲击力。内部空间则是一种精神取向,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怀,并承载着城市的内在精神,更加注重观者的感知与反映。

一、公共艺术外部空间

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利用城市外在空间将艺术创意传递给公众,并将作品镶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以达到传递思想、美化城市的目的。所谓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就是公共艺术的外部造型,它是创作者思想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艺术家利用作品的外部空间对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同时构成艺术形式与公共空间的对话。公共艺术外部空间是一种相对的空间概念,它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公共艺术带给人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公共艺术既有静止的艺术形态,又有动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绝对的空间表现与相对的空间表现。其中包括写实、抽象、具象、另类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的创作形态与外界空间相辅相成,表现形式与外部空间紧密联系,艺术家利用城市的现有空间,创造出具有艺术内涵的人文空间。公共艺术外部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或是具象与抽象结合的表现形式,都能够带给公众直观的视觉冲击力。让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云门》(图1)。这件作品位于芝加哥著名的千禧公园内,是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其造型设计简约,灵感来自于液态水印。整座雕塑由168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长20米,宽13米,高10米,拱底最高处距地面约4米,重100吨。这件作品以憨态可掬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由于曲面的造型,很多人将其称为“豆荚”。除了造型之外,这件作品的材质同样带给观众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颗“银豆子”表面十分光滑,可以在表面看到被反射之后变形的城市轮廓。作品表面完全看不到任何接缝,过往路人除了惊叹精湛的工艺之外,也被《云门》上反射出变形的城市和自己所吸引。靠近《云门》,人们仿佛走进了另一个神奇的空间。站在《云门》中间,弯曲的“银豆子”表面使得周围的影像变形、重叠,形成多个神奇的异形影像,如入奇幻之境。可以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云门》上面呈现的景致都是独一无二、转瞬即逝的。城市形态和千禧公园是《云门》生存及产生变化的客体,正是由于城市空间的变化,再加上作品独特的材质,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丰富的变化和奇妙的艺术感受。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结合城市空间,利用富有想象力的造型、材质等手段,将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传递给观众,使其从整体的外部空间上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家的精妙创意。

二、公共艺术内部空间

如果说公共艺术外部空间是直观地将艺术家的作品展现给公众,那么其内部空间则表达了艺术家对作品的深层次诠释,使作品通过外在表现形式,传递出内在的寓意。公共艺术内部空间蕴藏了艺术家创作的思想和对外部空间的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公共艺术内部空间的创作是艺术家借助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传递自身对当今社会的理解、对城市文化的解读。简言之,公共艺术内部空间是一种精神性的空间。公共艺术内部空间引导着公众探寻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它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并提升公众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水平。如深圳的园岭社区有一组占地面积不大的公共艺术作品,名为《深圳人的一天》(图2)。这件作品历经17年的风风雨雨,表面看来只是一组普通的雕塑作品,然而它却影响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的创作思路来源于一个平民化的构想,设计师和雕塑家在20世纪末的深圳随机选择了一天,并在路上随机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18个行业或领域的人,包括教师、外来求职者、工人、中学生、公司职员、退休干部、企业家、设计师等。这些模特并没有按照传统典型化的方式挑选,而是遵循陌生化和随机化的原则。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情况下,创作者从园岭社区出发,只要遇到愿意合作的人就可以邀请其成为模特。这一特殊创作方式,开启了公众参与艺术创作的先河。这些随机参与的市民,无意中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深圳人的一天》可以说是20世纪深圳市民生活的纪念碑。设计师和雕塑家除了将模特翻制成一比一大小的青铜像之外,还以一比一的尺度制作出与他们身份相关的各种道具,如清洁车、自行车、电话亭等。在这组群雕中,还有4块镜面一样的黑色磨光花岗岩浮雕墙,上面复制了1999年11月29日这天的城市生活资料,包括城市基本统计数据、报纸版面、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报告、股市行情等。这些信息跟18位市民一样,被永远铭刻在城市的记忆中。当人们走进艺术家内心,认真聆听和感受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探索创作背后的故事时,才能真正解读出公共艺术的精神。在《深圳人的一天》中,雕塑技术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作品的创意与过程。老百姓的生活在大多时候是平凡的,而这件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纪念碑雕塑的模式,让平凡人和普通事件成为纪念碑的主角,让大众真正成为公共艺术的主人。艺术家用这样的方式向市民展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在这个案例中,可以领略到公共艺术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公共艺术内部空间通过外在形象,传递文化内涵,使作品既具有外在的视觉冲击力,又能够使人产生心灵的碰撞,外在与内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对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的完美诠释。公共艺术内部空间的精神表达需要一个被公众理解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沟通。只有了解了公共艺术内部空间,才能真正体会一件作品存在的价值。艺术家创作时的思想、理念,以及希图2城市公共艺术雕塑群《深圳人的一天》局部望通过作品传达的精神,是由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共同演绎的。

三、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的探索

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二者在创作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诠释出艺术家对公共艺术空间的精神性表达。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创作过一件名为《漫步》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外部空间形态非常简单,以一个黑色拱形隧道廊为主体,上面布满了各种色彩的画,在主体下方安置一面镜子,可以反射出拱形隧道中所有的画作。在构思这个作品的时候,笔者更加注重内部空间精神的表达,因此减弱了外部空间的形式感。这件作品上面形状不一的画作来自许多人,有专业学过绘画的,也有没学过绘画的,以及各种职业和年龄的参与者。这些随性的画作,能够反映出参与者当时的心境。每个人对人生的感悟都不尽相同,笔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有参与感和互动感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完成这件作品。通过画作的色调、风格、肌理等不同表现手法,反映出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自身生活状态,而笔者做的就是将这些独具特色的画作用艺术手段组合在一起。可以说,这件作品不仅是属于笔者的,更是属于这些参与者的。当参观者初次看到这件作品时,可能无法深刻感受到什么,只是对主体下面安置的镜子表示好奇。镜子的本意是想反射出上面拱形隧道中所有的画作,通过了解笔者创作背后的心理历程,大家的感受是:在镜子中看见别人的画,也会看见自己的,很显然所有画作无一雷同,这正说明,尽管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大都一样,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环境就是拱形隧道,社会就是镜子,既反射出别人,也反射出自己。环境是大家的,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也都有着不同面貌的自己。公共艺术的魅力在于,让人置身其中能够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深层次的思考。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作品,在深入体会之后才能感受到更多内涵。《漫步》这件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公共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公众性和文化性的特质。结合社会、生活、文化于一体,笔者希望运用一种公众参与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作品的内涵,除了展现作品的外在美,同时也诠释出作品内在的寓意。

第5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1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

建立在公共空间中且具有公共性的艺术作品和方式就是公共艺术。它是具有当代文化意义同时和社会公众具有一定关系的一种艺术。它代表的是整个社会公众共同享有的具有公共性的艺术观念,我们也可以说他是城市文化内涵和公共形象的代言者,它用自己独有的一种理念来诠释城市和公众活动之间的关系。公共艺术大多数和传统的雕塑和建筑艺术相关,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雕塑或一组建筑,而是超越了这些传统艺术独立在外。也正因为如此,公共艺术和其他的形式艺术是没有可比性的。目前,我国的公共艺术包括有以下几种,分别是:壁画、雕塑、装置和景观小品等,而近几年它的表现形式也扩大到灯光、水景、烟雾、多媒体和一些动态装饰等等。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公共空间指的是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集体活动使用的室外空间,比如说公园、广场、街道和大型公共体育场等。当然上面所说的是狭义上的公共空间。而广义上的公共空间则是扩大到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如说商业区、绿地和中心活动区等。不管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的城市空间,都可以看作是城市的一个舞台或客厅,它就是城市对外的脸面,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丰富的色彩。

2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虽然这种发展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民利和公众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但同时在快速发展中也使公共艺术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城市公共艺术设施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质量并没有得到保证。就那北京来说,北京市有百分之八十的城市公共雕塑据检测是不合格的,这些雕塑不仅仅质量不行,而且艺术性也不够强。不仅没有美化环境,反而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这种不合格城市艺术设施存在的现象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根据以上分析的各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在现在我国城市的公共吸取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与城市整体规划、环境、设计相脱离。公共艺术的存在主要是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它的存在和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和环境设计都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它一旦脱离了城市这个平台和载体,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了。不过我国因为在这一块发展时间较短,所以很多城市在做整体规划和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城市公共艺术设施的设置问题,所以在后期安放时,多是在城市改造中设置的。这样一来就使城市公共艺术设施和周边的环境不协调。当然有些公共艺术的设置也很成功。(2)整体设计水平不高。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设施在各个城市中大多相似,尤其是广场雕塑类,在形态上多是一些柱体、圆球、三角等几何体组合,每个城市都大同小异,所以体现不出来每个城市的个性,更体现不出雕塑的艺术价值。这一点就说明了我国目前对于公共艺术设施的整体设计水平很低。当然这不仅和设计者的自身修养、工作态度和能力相关,同时也和其他行业的协调配合有关。(3)制作工艺整体较差。这个问题在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设施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显示的是制作者的技术和水平,同样也显示了其工作态度问题。例如,很多制作者为了节约成本和制作时间,使制作工艺的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可以见到这种制作工艺和质量极差的公共艺术品。

3合理发展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所以怎样合理、有序地发展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现在我国需要加大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设施的研究,对于当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国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机制来改变目前这种状态。(1)加强相关行业的配合,减弱行政干预的意识。在我国是以行政来决定很多行为,而我国很多的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创作和设置都受到各种程度的行政干涉。甚至在一些城市,领导的品位直接就决定了艺术品的形态。这种现状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绝大多数的城市公共艺术品价值丧失而变成艺术垃圾。所以作为一个城市的行政决策者,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设施最好是只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直接下达行政命令,因为行政权力一旦超越了相应的界限,那就一定会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另外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设施,它的设计和安放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假如各个行政部门的领导都对其设计和安放进行干涉,那么这个公共艺术设施一定会是不成功的。(2)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我国城市公共艺术想要得到合理、长远且有序的发展,就一定要制定出合理详细的指导性文件。这一点在国外早已就得到实施,像美国在八二年就颁布了百分比艺术法令,这项法律规定了所有的公共工程计划方案中一定要有百分之一的经费用于艺术品的设置。自从这个计划案实施之后,纽约公共艺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可以说这个法令的实施对于纽约艺术设施有很重要的意义。当然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还比不上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但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忽略这一块,因为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样公共艺术设施的发展也是为了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所以制定一项城市公共艺术设施安置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4结论

第6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概述

(一)城市化发展阶段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可以称为是城市发展的粗扩期,城市发展的粗犷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特点很直接,即扩大城市化规模——修路,建楼,从传统农业主导型经济转向以工业化、市场化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发展。我国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城市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从农业经济直接、同时跨入工业经济和服务型市场经济两个阶段。由于工业与贸易、市场经济的结构化需求,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参与到这场世纪的社会转型变革中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需要大量的体力与知识劳动力的参与和投入,由此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水泥高楼瞬间拔地而起……这一时期的设计需要解决城市的功能问题,这是物化的设计阶段,故称其为“粗犷型”的发展阶段,首要解决的是城市人口最基本的吃、住、行问题。

(二)城市精细化建设阶段

城市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就是广建高楼。诚然,建楼可以很直接地解决人居问题,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讲,高楼大厦仍是城市的主角,但只是其一而不是重要的主角。现代城市是一个多样化、复杂化、综合化的人工容器。作为人类发展至今最庞大的物化成果——城市俨然成为一个自身不断进化的有机生命体,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的内在整体。因为人的复杂多样化需求,城市必然就是一个功能交织、精密运转的机械生物体。在城市化的大建设时期,人类的科技进步支撑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完善城市的各种复杂功能的过程中,比如城市的路网交通,这是城市的主动脉,解决的是“行”的问题。20世纪的国际主义风格强调城市的功能化分区,把城市分为行政区、商业区、金融区、工业区、生活住宅区等等。这是解决关于城市“可用”的问题。在科学主义理性的指导下,城市的标准化、技术化功能设计导致人的行为越来越处于被动性,同时也抹杀了城市之间的个性与特色,在城市的过分功能化与人的多样化需求、人性化需求之间产生了必然的矛盾。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点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建设时期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至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后城市化”建设时期的到来,这是从城市化发展的粗犷型建设提升到城市精细化的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城市文化”的建设、精致化城市建设。同时,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城市僵化的功能分区,尺度巨大的城市设施和功能绝对单一化等,弱化了人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21世纪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强调人在城市功能中的主动性,展开围绕人工尺度而设计的城市化布局(90年代初,美国率先提出了“新城市主义”概念。新城市主义运动认为城市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相当重要。因为这是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具体化的环节,强调“人性化尺度”、“美感”、“安全”、“舒适”、“有情趣”是设计的关键原则)。现代城市的意义是多样的、包容的、和谐的,更是宜居和温馨的。城市的市民是由众多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包括带着不同追求而来生活、工作的群体集合,建设城市的多样性、文化的丰富性、视觉的秩序性显得尤为重要。城市的模块化重复和简单统一的秩序与市民对城市多样性的需求矛盾凸显。城市的秩序应当体现在城市的独特的街道景观,街区空间细节的实用与艺术性结合,建设社区的文化特征,强调街区节点的视觉美化与功能的有机关系。构筑城市的视觉意象,应当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和空间细节的处理上。正如张钦楠教授在《阅读城市》一书里提出的城市的“细胞”概念。尤其是一些连名字也没有的“小”空间,在那里却看到了城市的“细胞”和起源。而这正是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正是这些空间“赋予”了城市独特的生活气息、艺术意境和文化意义。北京的城市“细胞”就是传统的四合院;上海的城市“细胞”就是石库门,弄堂;水乡绍兴的空间“细胞”就是纵横的水系以及河岸上的自然民居和街市。城市就是由这些人居空间的细胞所组成。在后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更多强调从城市空间的细节入手,打造精细化城市,比如城市的小型绿地、社区生活的街道、社区的休闲广场、公共交通站点、加油站,以及生活垃圾站等功能节点的设施,或城市的公共开敞部分。其所强调的是区域的场所精神和文化特征,给予充分的艺术化细节再造。须知,一个没有个性的城市难以给人留下印象。城市需要经得起人们长时间的驻足、审视和记忆,为此必须精心打造城市的风格特色和视觉印象,彰显城市的艺术文化品味。城市精细化建设的意义即在于此。

二、找回城市的细节——城市灰色空间

我们通常用城市的亮点来形容一个城市的重点空间节点,比如机场、中心广场是城市的客厅;迎宾大道、海滨大道是城市的观光走廊;纪念性景点、城市的地标建筑、明星大厦是城市的名片;风景名胜、古迹遗址是城市的后花园……这些都是城市网站包括旅游网站的标配内容。反之,城市的非亮点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本文需要讨论的重点课题。今天,当我们站在后城市建设的时间节点上,是否同时也看到了在这些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城市除了可以迎接观光的客人,更多的时候城市是市民的居住生活、工作休息的空间,是每个城市人付诸光阴的土壤。我们不能整天像观光客一样,充满好奇地登上观光塔,满怀激情地在迎宾大道上奔跑。生活是对平凡的重复,生活是在拥挤的公共交通里,生活是走进潮湿的菜市场,生活是茶余饭后在小区悠闲散步……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被时代的脚步遗忘的模糊空间。北京798艺术区原为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在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转型发展过程中,逐渐颓败成为城市失落的空间。此后,经由艺术家精心设计,改造成为艺术工作室,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画廊、艺术中心、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为一体的各种积极空间的聚合体,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语境的“SOHO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北京798艺术区不仅已经演化成为一个文化概念,甚至被定义成为了“798现象”,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很强烈的特定的影响。从公共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针对北京798艺术区这样的城市失落空间进行梳理、设计、改造,通过对城市灰色空间的艺术激活,以文化的身份将其重新定位,展开艺术与环境的生动对话,表明视觉艺术的介入对城市灰色空间的改造,可以整体提升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城市的文化品质。城市的生活需要充满乐趣的空间,人们的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细节和意义,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需要有艺术温情的关照。

三、视觉艺术改造城市灰色空间

城市不仅是人们日常居住的地方,更是每个人的精神家园,城市与每个人同呼吸共命运。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多面的。除了光鲜亮丽的一面,城市还有犄角旮旯的一面,后者统称为城市的“灰色空间”,在建筑学界被称为“模糊空间”。它包括在城市建设与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被城市新功能所抛弃或替代的历史遗迹空间,如停产多年的荒芜的厂区厂房,废弃的车站、码头,过时的、没有生气的公园,市场的构筑物等等。公共设施完善、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居住和出行环境等等,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市民引以为豪的品牌,无形中会充满了自豪感,同时也会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迷人,赏心悦目,充满乐趣。但是,城市亮点背后的灰色部分仍是挥之不去的一抹阴影。如何通过视觉艺术化的手段,改造城市的灰色空间?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和城市公共艺术家所面临的共同命题,同时也是难题。在这方面,美国纽约的“高线公园”(HighLinePark)项目给出了堪称完美的答案。被命名为“高线公园”的地方以前是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1980年,贯穿曼哈顿三个街区的这条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停运,原址随即变为废墟。这条被废弃了近30年的铁路货运专线路段,被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家和城市规划者发现后,设计了以“发现高架铁路之美”为主题的改建项目,并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最终将废墟变身为一座大型的现代化休闲公园。“高线公园”的设计既保留了原始野趣又融入了现代城市肌理,营造出兼具设计美感与实用功能的大众公共社交场所,成为纽约地标性景观,被誉为“巴比伦空中花园”纽约版。由于改造项目尊重了原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既保留了城市记忆,又营造了个性化的城市景观,博得专业人士和公众的高度赞誉,被评为“2009年北美十大最积极的城市环境”。灰色空间改造是中央美院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持续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在这方面,结合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和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工作室积累了一些经验。近年来,我国的高铁建设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全长将达到1.6万公里,长度超过地球周长三分之一。而当人们欢呼雀跃高铁时代的到来时,这一抹亮丽的彩虹却在城市的空间里划过一道深影:无数的高铁桥墩就像给城市安上了灰色冰冷的栅栏,从城市的整体形态上给城市留下了一道印痕。为此,工作室从公共艺术与视觉设计专业角度展开进行研究分析,即如何使这道城市的灰色条带不让人感到压抑和困惑,如何将挥之不去的消极空间转换成为城市积极的视觉景观。2013年,受北京园博会邀请,设计室设计美化了横穿园区的高铁桥墩,率先实践了运用公共艺术视觉化改造城市灰色空间的理念。“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洗如碧的晴空,展翅飞翔的洁白鸟群,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在艺术家们的笔下,灰突突的高铁桥墩变成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山水画卷,与园博园里的鸟语花香相映成趣……”这是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桥墩公共艺术作品新闻稿中的一段文字。“远方的遐想”是这两组桥体美化作品的创作主题。设计提取了春夏两个季节的色彩,以北京园博会中心主题——“植物”图形为主要创作元素,通过洁白的鸟群、漂亮的昆虫、美丽的花朵,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画面色调与园博园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充分体现了城市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平面介入空间”——工作室将三维立体雕塑通过扁平化设计,与彩绘画面巧妙交融,有机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空间艺术作品。这是在铁路桥体艺术化设计项目中的一个全新的视觉尝试。工作室在设计上以“全信息艺术设计”理论(FullConveyanceArtDesign)为指导,提出“适度美化”的概念,作品“自然生态、植物与动物狂欢”的创意与表达,充分再现、融入了园博会倡导的生态理念主题。现代化的都市,空间里的建筑、道路设施的高度人工化,外观呈中性同质化形同迷宫,会带给人们一种单调乏味、压抑烦躁的感觉。如何营造舒适、美好、宜居的公共环境,是城市公共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时候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是城市的摩天大楼,不是海滨大道上的一抹晚霞,而是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画面:街边小店铺、立交桥墩、行道护栏、路灯电杆、变电箱、公厕报亭、自行车停放点,还有各种复杂的店面大字招牌,贴满各种信息的招贴栏等等,就是这样的灰色的“细胞组织”集合成了城市的整体形态,是构成城市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城市“灰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公共艺术“编织”城市灰色空间

面对城市灰色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工作室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出发,大胆探索从视觉角度着手改造灰色空间的可能性。事实表明,这是一条可行而且有效的公共艺术化的表达途径。在城市精细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所面临的是城市基本格局的固化,建筑形态与功能分区的落地与定型。而精细化的建设与改造本质上不可能对现状进行推倒与重建的可能。在此客观条件下,对空间占有量较大的艺术再造项目,实施的可行性相对较小。特别是针对社区的空间环境,政府部门也不可能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硬质化的结构性改造。正是基于这一客观条件,为公共艺术的平面视觉化介入提供了可能,这也是工作室提出“全信息艺术设计”方法理论的指导思想(关于“全信息艺术设计”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本栏目将在其后的文章中介绍)。公共艺术塑造城市的人文精神,彰显城市的文化特质和地域风貌,从艺术的角度提炼、升华、展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当前,城市文化形象的竞争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方向。其重点是塑造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的交流性、竞争性,激发城市的凝聚力,推动城市的高品质整体发展,让城市赢得尊重,让市民获得自信。构筑城市的整体文化意象,将公共艺术投射到城市的每个角落,通过公共艺术塑造,重新“编织”城市的灰色空间,使其回归城市的骨架,让失落的街区重新回到城市的构筑中,重新焕发光彩。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共艺术将推动城市艺术与公众一同成长,提升全民的审美水平和文明素养。

参考文献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5.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张钦楠.阅读城市[M]北京:三联书店,2004.

[4]余明阳,姜炜.城市品牌[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5]马钦忠.公共艺术的制度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N].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公共艺术与景观,2010-11-01(4).

第7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关键词:葡萄牙;公共艺术;葡国瓷砖;瓷砖壁画;人文价值;环境景观;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一、葡国瓷砖艺术的历史渊源及文化价值

葡国瓷砖(azulejos),是葡萄牙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国家著名的音乐法多(Fado)一样,被视为葡萄牙文化的共同基础,是葡萄牙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葡萄牙语中的瓷砖“azulejos”来源于阿拉伯单词“Al-zuleique”,在中世纪,这个词语被伊斯兰教徒使用,意思是“光滑的小石头”。自13世纪以来,这种瓷砖在建筑中一直都享有特权。尽管瓷砖并非由葡萄牙首创,但其与建筑物及景观大面积的装饰性使用是葡萄牙的发明和创造。葡萄牙现代建筑及公共交通系统中大规模地使用瓷砖作为公共壁画艺术形式,也受到了巴西现代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可以说,葡萄牙创造性地使用了瓷砖艺术装饰手法,也将瓷砖发展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的艺术形式。

葡萄牙人对瓷砖艺术的审美认知以及对瓷砖艺术形式的广泛应用,与瓷砖艺术悠久的历史密不可分。早在13世纪,葡萄牙已经开始运用抽象几何图案的瓷砖装饰地面,多以单色为主。直到15世纪后期以及16世纪早期,瓷砖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室内墙面装饰,以及大量的公共建筑及环境;公共建筑外立面亦开始采用具有强烈装饰性的瓷砖进行大面积的装饰。这一视觉经验和装饰艺术手法是经由摩尔文化传入伊比利亚半岛。曼努埃尔一世(1469-1521)对于瓷砖装饰的推动及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位于辛特拉的辛特拉国家宫殿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装饰性瓷砖的综合应用。曼努埃尔一世将浑天仪视之为个人象征,设计为瓷砖图案,专属应用于其宫殿。①

若昂二世(1455-1495) 在曼努埃尔一世统治期间对瓷砖装饰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极赋异国情调风格瓷砖艺术的辉煌。代表性的有葡萄牙科英布拉的主教堂。小小的平板

为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建立了极高的声望和地位。②

16世纪中期,釉上彩绘制技术的应用发展了原有的Hispano Moresque彩陶技术,使得葡萄牙瓷砖制作工艺得以提升,创作风格更加多样。18世纪开始,瓷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堂和修道院,宫殿和家居,公园,桥梁和台阶等处。除了装饰性纹样,也用整幅瓷砖来讲述圣人们的生活故事或表现一些世俗题材,以及寓言故事及传说。

历史上葡萄牙瓷砖在装饰艺术风格上一直遵循着将异国情调和本国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如位于辛特拉的国家皇宫、波尔图及科英布拉的古老教堂的瓷砖壁画装饰。

葡萄牙瓷砖艺术的独特性还体现在瓷砖和建筑的关系上。瓷砖不仅对建筑墙体进行装饰,更运用在城市建筑景观之中。利用瓷砖的颜色、亮度和光线的价值对城市空间进行装饰,成为在城市中动态体验的过程。

自13世纪发展而来的瓷砖艺术作为葡萄牙最原始的艺术形式,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发展成为极具当代公共艺术特质的艺术形式,参与构建着当代城市的公共文化生活。

二、葡萄牙瓷砖艺术在现代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瓷砖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瓷砖艺术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独特的视觉风景,被称为“葡萄牙城市舞台的幕布”,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及重要公共空间,并且成为葡萄牙文化艺术的象征,形成独特的城市人文艺术景观。自1950年以来,里斯本公共瓷砖艺术创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拓展了陶瓷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瓷砖艺术与现代建筑的一体化以及与公共空间巧妙结合形成的独特视觉体验,提供研究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有效经验。

1900年至1950年,是葡萄牙瓷砖历经的现代主义风格阶段。当时的瓷砖艺术深受法国新艺术运动风格影响。这种艺术风格被Costa Mota(1877-1956)很好地传承下来。这种风格,像Fabrica de Louca de Sacavem和里斯本的Fabrica Lusitania,都有大量规模的瓷砖的生产,都对新艺术风格和装饰艺术风格在瓷砖领域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在1910年到1930年期间产生的瓷砖画更具有现代装饰艺术风格,运用更多的喷枪技术及现代印制技术来制造抽象几何图案。

现代主义这种形式是由建筑师Raul Lino(1879-1974)引入葡萄牙。在1907至1915年,他运用精准的几何抽象的语言来进行设计,这种抽象语言一部分基于自然形态,但绝非是对于自然的简单模仿。这一趋势与Raul Lino在汉诺威学习时所遇到的德国装饰艺术相似。

当独裁统治阶级在1926年获取政权之后,葡萄牙越来越向欧洲的专制统治靠近。1933年由记者作家Antonio Ferro(1895-1956)建立的国家宣传秘书处所执行。并正是这个Antonio Ferro,为当代主义文化实践战略负责,并且也代表着政府和国家。国家宣传秘书处后来改名为国家新闻秘书处,在提升所有形式的葡萄牙文化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宣传秘书处通过一年一度的个人陶瓷家收藏展览来提升重塑陶瓷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地位。③

第8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由于社会的需求,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门新兴而富于生命力的学科。以目前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无论是从物质层面来讲,还是从我们的精神层面去分析,公共艺术的发展十分的迅速并且发展相对活跃,在全国乃至是世界各地都是有非常多的例子可以考证,各地方上公共建筑的修建,文化广场的大面积出现就是非常显著的表现形式,但很多公共艺术实践形式都是以一种孤立的形态出现,且便显出一种无序的毫无章法的状态,看不到我们想要得精神意境,文化特征。在我们的周边所处的生活空间、生活环境、生活建筑、公共作品,如何使他们表现的有意义,更有价值体现,是我们的艺术应该且必须要扮演好的角色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艺术应对环境服务,公共作品所面对的是对人的服务,人即相对于公共作品的环境。并通过此,使自我能为别人服务。

在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中,我们正在呼唤着公共艺术时代的到来,这首先需要大众的自身意识和行动。应该说,在当今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不能仅停留在某种宏大的纪念性、歌颂和宣传的模式中,而应该使公共艺术与景观的设计,更多地深入到市民百姓的社区生活空间中去,并以亲和、自然、愉悦的伴侣的姿态公众对话,引发互动的审美效应。

中国的绘画观念中有“留白”或者是“计白当黑”之说,公共艺术则正是探讨如何来设计这一“白”的空间,使之与周边的环境因素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着艺术文化气息的环境整体。

任何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绝对不能脱离公众存在,我们作品所要面对的主体对象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公众。“鱼无水不活”公共艺术作品同样是如此,脱离的大众的,脱离的公共空间的作品永远也称不上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我们常说的公共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是公共艺术,是因其固有的艺术属性所决定。首先作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他必须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公共环境之中,有周围环境的烘托和陪衬,才称得上是一间公共作品,但这仅仅是作为一件公共作品在公共空间的体现方式,即是以一种公共的面貌来面对大家,这也是一种必须的存在方式。即便一件被公共艺术家用于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如果它在创作完成之前或者是成品之后只是被放置在一个私密的个人转专属的空间当中,那么它也仅仅被认作为一件私人艺术品,而不能称其为成为公共艺术。当然我们要认识的一个很关键问题就是,当这个私密的专属空间变为一个开场的公共空间的情况下,哪怕是很短暂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中这件艺术作品就可以被称作为公共艺术。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的概念从空间上来讲,也具有可变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件艺术作品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和公共空间当中,它们的艺术专属的属性是不一致的。放置在私人空间当中,我们便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如果按照这种解释来定义的话,那么只要是放置在一个公共环境或者是公共空间当中的一切艺术作品都可以称作为公共艺术了。显然,我们前面所探讨的所有艺术以及艺术样式都可以归入此类艺术当中。当这一定义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会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关于空间转变的情况。我们常说的公共一词的涵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为历史在不断变化,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公共空间多面临的对象也会不断变化。如中国的故宫为例,从专属于皇室的拥有,到今天全民拥有观看和游览权,他不再仅仅是为一个皇族或者是个人家族服务,故宫也从一件私人艺术品转变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且极具观赏性,由此可证,公共空间是可以改变的。

同样我们在研究和涉及公共空间的问题时,空间是一个相对辩证的专业化术语,与时间相对。我们在探讨涉及作品的时候是以这件作品产的是时间来衡量呢,还是以这件作品的所处同一时间范围内的不同空间来判定一件作品是否是公共艺术作品呢?

我曾经一直持有的一个观点就是这件作品,只要是艺术品,放在了一个公共空间中,那这件作品就是公共作品。想必有很多的人和我曾经的观点非常的相似,但是我们细致去考虑一件公共作品的创作时,是否会考虑到作品的展览时间,展览空间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是在做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具体因素。

对于现在目前的许多早前建造的公共艺术作品,经历了许多年代的沉淀,而今拿到了公众的环境中来,可以拿给所有大众去观赏。我们有时候在探讨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会被整个空间的圈子所围绕和困惑。比如说是一位艺术家制作了一件非常精美的雕塑作品,设计的初衷是给自己欣赏,或者是给自己的一种精神依托,不希望也不愿意拿到公众当中去。若干年以后该艺术家不在世间,但是他的作品仍然存在,我们把他的作品拿到公众的环境中来,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且看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认识,在后面作品的展出环节中,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吗?针对此类问题的探讨,我们必须要了解此件作品的设计初衷,是否是作为公众性来做设计依据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件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即便是所处环境空间是变化的,那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也应该是考虑到多变的因素。如果在设计作品的初衷上没有设计公众性,那该作品已经缺少了公共性的精神内涵。充其量也就是把一件艺术作品拿到展厅来展览,我们不能把它当做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它无法反应任何的公共特性,公共的精神及意义内涵。

第9篇:公共艺术空间范文

本文所描述的文化空间是指文化空间概念中的物理空间。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概念的提出是为了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作区分,是指社区、乡镇、农村居民进行学习、交流、娱乐的公共场所,如基层文化广场、社区阅览室、书画室、室等场所的室内外空间。

一、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现状

(一)缺少文化艺术氛围和吸引力

在对各地基层公共文化空间调研过程中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公共文化空间缺少文化艺术氛围。陈旧的书架陪着几张桌子和凳子,略显脏色的灰白墙面没有任何装饰,实在让人无法将这个环境同文化艺术活动空间联系起来。这种场景基本代表了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现状。当前人们都在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家庭居住环境有很大提升,如果公共文化空间环境和个人家庭生活环境相比之下处于严重的劣势,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就不具备文化艺术的吸引力。人们对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需求已不仅仅是场地和设备等硬件条件,对环境和氛围等软件条件也有了更高要求。国内开办的外国文化培训机构之所以受g迎,除了教育理念因素之外,培训机构所营造的文化艺术氛围也是吸引国人的重要因素。

(二)地域特色和个性化缺失

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缺乏对地方民俗特色、历史传统等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和表现既体现着文化自信,也展现了地域文化的个性化。个性化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要想吸引人们参与,需要做到个性化的文化艺术环境氛围。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的人会从现在的 60后、 70后,发展到将来的 80后甚至 90后,越来越年轻化的人群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喜欢过于单一的样式,这是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的考量。

二、涂鸦艺术在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应用的优势分析

首先需要对涂鸦和涂鸦艺术做出界定。涂鸦是指简单的涂抹,原始表现欲的体现,略带贬义。涂鸦艺术是借助涂鸦表现,融入流行时尚元素,遵循审美法则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涂鸦艺术表现出较高的艺术审美标准和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同雕塑、油画一样,涂鸦艺术也可以参与到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来,甚至可以取代其他一切具有平面装饰作用的艺术形式。油画、水彩等传统绘画形式,承载了丰富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内涵,目前基层群众的文化知识含量和审美修养无法解读这些艺术作品,只会使其成为附庸风雅的陌生装饰品。涂鸦艺术从产生之初就具有平民化和公共化的属性,其独有的自身特点更适合应用到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

(一)活泼简洁、装饰性强

涂鸦艺术在表现过程中往往将作品形象进行简化和夸张处理,配合解构、重构等处理手法,不追求客观造型的准确性,以幽默诙谐的面貌呈现。作品减少了严肃和庄重,在强大想象力的关照下形成了活泼轻松的画面气氛,传递出深刻的文化含义。色相明确、接涂的色彩和融入现代构成元素的造型相结合能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

(二)施工快捷、更新方便

纸膜法是涂鸦艺术创作中最常用的创作手法。选取合适的空间位置之后,不需要构图和造型,利用自动喷漆喷涂设计好的模板就可完成。徒手绘制法是涂鸦艺术创作中难度最高和效果最丰富的创作手法,平面化的造型和简洁明快的用色,其施工速度也是其他绘画艺术形式无法相比的。装饰性作品简洁的造型和明快的色彩带来的负面问题是容易产生视觉的审美疲劳。快捷的施工速度让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及时更新成为可能。

(三)制作成本低、应用空间广

自动喷漆、马克笔、丙烯颜料是涂鸦艺术创作中常用的工具和材料,这些材料成本较低且随处可以买到。涂鸦艺术作为一种快餐式艺术形式,具备一定的艺术功底的艺术学院的学生都可以完成,不需要邀请艺术家到场创作,没有其他人工成本。喷漆、丙烯颜料这些画材基本可以在玻璃、木头、水泥、瓷砖等任意材料形成的空间上作画,适用范围广阔。

三、涂鸦艺术对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原则

(一)选择正能量题材

涂鸦艺术介入基层公共文化空间,题材的选择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则的。阳光、健康、积极向上和反映社会正能量是涂鸦艺术题材选择的总体标准。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的学习、教育的功能可以通过在创作中选取继承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题材来完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本土题材的创作可以实现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娱乐功能。把日常生活接触和熟悉的题材,通过艺术加工,在传承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这样的作品能让群众有亲切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于创建个性化基层公共文化空间。一味地模仿和追求“流行”题材的作品缺乏生命力,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二)参与互动、以人为本

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必须以关注参与者为根本目标,满足基层群众对文化、艺术和环境的需求,让身处公共文化空间的群众感到愉悦和享受。完美的涂鸦艺术作品与人的关系不应是物与人的异质陌生关系,而应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了解、熟知甚至喜欢的关系,这才是实用艺术的以人为本。这需要设计者在创作前多做调研,对地方历史、文化进行横向和纵向研究,多和地方群众交流,甚至可以让有绘画爱好的群众参与到涂鸦创作中。 3D立体涂鸦作品的互动效果值得借鉴和学习。它利用“借位”的表现技巧将参与者置身于作品之中,借助画面空间的前后关系,制造出某种趣味性的联系,参与者成了画面构成元素之一。位置关系的互动产生了情感的联系,体现了涂鸦艺术创作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营造完整的涂鸦艺术空间系统

当前有部分人对涂鸦艺术的社会意义持否定态度,认为涂鸦艺术丑陋且破坏环境。其实涂鸦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是不存在好与坏。产生负面认识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涂鸦地点选择不恰当,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放在了不合适的地点也会成为视觉垃圾。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限于涂鸦创作者的审美修养和表现技巧,零乱、片段式的涂鸦作品没有满足人们对艺术优美、高雅效果的期望。美不是一块颜色或某个形状,美是一种整体和谐的感觉。哲学家谢林指出: “个别的美是不存在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 ”[1]涂鸦艺术作品应该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营造出完整的涂鸦艺术空间系统。这需要在设计之初就把空间涉及到的每一个组成元素考虑其中,不仅包含建筑的内外墙体和人,还包括门窗、家具的造型和色彩,甚至墙上的挂件和垃圾桶。营造完整、和谐的涂鸦艺术空间系统是涂鸦艺术在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应用的最重要原则,也是难点所在。

四、实现途径

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涂鸦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进行组织和设计,还需要创作者具有文化素质和一定绘画基础。综合考虑,与高等艺术院校的师生合作是最理想的实现途径。高等艺术院校有为地方服务的社会职能,有较高的艺术研究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另外合作还可以实现双赢:为检验人才培养成果,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高校一直都在寻找实践基地。通过涂鸦艺术创作项目合作,基层社区为高等艺术院校提供了实践平台。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普及新创业教育。发源于西方的涂鸦艺术与中国特色文化和社会现实结合,服务于基层群众,实现了创新教育;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的表现方法和技巧应用在商业领域则可以实现创业教育。

五、总结

涂鸦艺术在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研究能否产生更多价值,取决于创作者怎样利用其优势特点,结合地方文化艺术特色,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营造出完整和谐的涂鸦艺术空间系统。基层群众文化艺术审美水平的提高是需要进行引导的。涂鸦艺术在基层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对表面环境的美化和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影响到基层群众的内心,由“送艺术”转变为“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