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联的来历范文

对联的来历精选(九篇)

对联的来历

第1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 联想思维 具体作用 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62

联想是一个心理学范畴,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联想的思维方法在教学、学习中有着深刻的影响,联想不仅是一种教学、学习手段,更是一种思维的艺术,没有比脚步更远的路,也没有比联想更远的世界。联想思维既具体而又抽象,抽象在于它依托于大脑的想象,具体在于它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和重现,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系统的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会运用到这样的思维方式,但是并没有系统、全面的去认识它的作用,以及形成一种常规的方法。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成果,就联想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及联想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说明。

一、联想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历史教学中的联想思维是指联系、想象客观史实来分析问题、把握历史事物内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历史学习概括主要包括史实及其背景、原因、过程、意义及经验教训,但是历史学科由于其历史性,过去的场景不能重现,历史主体也不存在了,所以对于历史史实及规律的学习把握主要依靠联想思维,这就是联想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如果把历史教学比作一幅画的话,那么联想思维就是画画的工具。

(一)勾勒历史事实,还原历史场景

历史不同于现世,没有真实的情景、直观的影像和感受,需要对其做必要的回顾和思考,以接近事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找到事件的主体及发展的过程。对书本上抽象的文字、片面的图片作联想,逐渐还原出一个完整的事件,能够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更深刻和具体的认知。

(二)横纵对比,发现异同

许多同学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常常有混淆概念,模糊不清,知识点学习多了之后掌握不牢固的情况,联想思维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运用联想思维能够让历史的探究不仅仅局限于一件历史事件本身,能够对与其相联系的横向及纵向事件作对比,发现其中的异同,把握共同规律。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引导同学们联想同一时间段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能够使学生对这个学习过程形成立体的认知。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几个派别: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时,学生常常不能区分他们的阶级性质和主张,把一个派别和另一个派别混为一谈,那么我们在教学其中一个派别的相关知识时,如洋务派,就要启发学生联想到另外两个派别,对比他们的阶级利益和主张,发现其中的异同。比如洋务派和维新派都主张“中体西用”,但是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保持原本的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而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引进西方思想,最终结果是洋务派的主张没有使中国得到根本改变,但是维新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

我们的教材在编制时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国别顺序安排,如果我们按照单一的一条线的教学方法,逐章逐章的学习,就会形成许多零散的知识碎片,学生也就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认知,而联想思维就是历史学习中的串联线和粘合剂,可以把历史学习构成一个整体。

(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学习文科学科,尤其是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许多同学都会感觉枯燥无聊,甚至有的同学形成了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这样的认知。运用联想思维能够让历史的学习生动和有趣,我们可以给同学们作一个类比,历史的联想画面感就像我们读小说时形成的画面感一样,并且历史还有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为依托,能够给同学们更真实的体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断联想和记忆,对于各种事件中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一个梳理,能够让整个学习过程都充满未知和乐趣。

二、联想思维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实现联想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积累,对教学对象的系统性有清楚的认知,然后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思维,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其中主要包括:对比联想和类比联想。

(一)对比联想

对比是指历史发展往往对立又统一,历史上存在某一事物,必然存在与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处于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特点的二者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结果。如同一时代采取不同制度的两个国家,可能最终一个走向发展,另一个走向灭亡。把具有相反特点的二者归类起来作对比,学生可以清楚明了的掌握历史事件的横向特点,把握历史的空间联系。

(二)类比联想

所谓类比,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主体会经历相似的发展变化过程:由兴而盛,由盛而衰,其中必然存在着某些必然的联系。把握这种联系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发展的纵向特点,把握历史事件的空间联系。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将这些历史事件分类,例如事件的性质、目的、结果、原因、影响等归类,进行这样的类比分类能够化繁为简,使学生学习的时间线路更清晰。

三、联想思维在历史教学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第2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这种判断是有根据的,自苏联末期就开始重新叙述苏联的热潮:1986年流行艾布拉德泽导演的幻想性历史题材《悔恨》(反斯大林主题)、1988年出版地下作家鲍里斯•亚姆波里斯基的《莫斯科大街》,以及畅销多时的谢尔曼•阿拉诺维奇执导的影片《我当斯大林贴身警卫》、《我担任斯大林的机要秘书》和《人民的大型音乐会》等,促成了激烈否定斯大林和苏共其他领导人、拒斥苏联体制和苏联的历史文学艺术,在苏俄迅速畅销起来。并且,阅读历史文学不是临时性现象,不是部分读者的兴趣所为,而是一种社会潮流,是广泛的公共现象,按彼得堡公共图书馆和马雅可夫斯基城市图书馆数据,“最近十年来,读者对阅读历史文学远甚于此前的苏联时期读者”;2001年阅读调查显示,对21世纪俄国读者而言,历史尤其是关于苏联的历史仍然是流行的读物,虽然这种趋势正如期间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那样———文献类的影视片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群,但俄国读者却经历了对自己历史的复杂变化。而且,历史文学艺术的这种广泛流行之情景,在表面上似乎是延续苏联时代对历史小说热衷的余热,也符合重新发现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复杂性的叙述,还契合俄国文学和历史关系本来就很模糊的情形,如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儿》、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阿列克谢•托尔斯泰的《彼得大帝》和阿克肖诺夫《莫斯科传奇》等经典作品分别是对俄国不同时期历史的再叙述,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肖洛霍夫、邦达列夫等则热衷于把自己时代的现实置入不同时段的历史语境下理解;但是实际上,后苏联的历史文流和苏联时代对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之热衷有很大不同,因为苏共意识形态掩盖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的真相,公开性就是要寻求历史真相,这种政治变革行为却因文学在苏联的巨大能量,导致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变化,即揭示历史性真理,走向重建历史。换句话说,这种历史文流并非作家个人的一厢情愿,而是后苏联国家得以产生的重要动力、建构的重要方式:后苏联诞生于不断重新解释历史,尤其是重建苏联历史的过程中,即1987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全苏宣传工作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如是主张———俄苏历史和文学不应该有被忘却的名字和空白点,应该有其真相,开始引发还原俄国原貌的历史文学;后苏联诸多变化,在很多方面是因对历史尤其是苏联历史的解释方式和立场有了变动。相应的,反复叙述历史,尤其是苏联历史,成为后苏联文学重要内容;后苏联文学变化过程,许多方面就是通过叙述苏联的立场或叙述方式的变化所标示的,并随时间延伸,“苏联人”、“苏联文化”和“苏联文学”等不仅是作为专门的历史概念,而且成为文学的内容,“苏联”之于后苏联人不只是历史,还是一种切肤之痛的记忆。这些情形,成就了这样的具体文学事实:在后苏联的文学产业中,仅次于大众文学规模的是历史文学;历史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类,包括回忆录、历史演义、历史小说等不同文体;后苏联的苏联历史文学的作者,不单单是历史小说家,也可能包括其他经历苏联的人。

二、在历史文学中,规模最大、经常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是对执掌苏俄24年(1929-1953)之久的斯大林,以及被涂抹了浓厚的斯大林色彩的这期间并延及到苏联末期的苏俄体制和文化。1920年代末以来的苏俄,无论历史如何变革,包括文学艺术在内,斯大林总是挥之不去的形象,甚至是1930年代后期以来的苏俄文学最热衷描写的人物,无论是正面塑造,还是反面讽刺批评,持续的斯大林热,甚至刺激了西方和东方的文坛。这种情势,自然刺激了历史文学中关于否定斯大林题材的文学繁荣。其中,曾亲历这场战争创作的两卷本小说《该诅咒的和该杀的》,是最应该被提及的。第一部《鬼坑》有题辞“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它从第21步兵团的一个士兵视角生动描写卫国战争中的许多疯狂、恐怖景象,和苏联红军中不公正的死刑和威吓;第二部《登陆场》用日记体叙述红军解放基辅的一次战役,指挥混乱、官兵贪生怕死、政工干部虚伪并专横,尤其是讽刺性描写斯大林1942年11月7日红场讲话———鼓励将士英勇抗战,但鼓励的对象是他怀疑的人民,并虚假通报战事进展的消息。

阿斯塔菲耶夫对苏联和斯大林的否定性描写,却没有妨碍他两次获得俄联邦国家奖(1996年首次获得,2003年去世后又被追加一次),这是意味深长的文学社会学事件!远不只是阿斯塔菲耶夫在后苏联如此投身于批判斯大林及其体制的热潮,并激烈否定苏联津津乐道且引以自豪的卫国战争,实际上,这是1950年代中后期解冻思潮所开启的描写卫国战争残酷性之先河的延续,许多作家先后发生了这种转变,如著名的犹太族裔苏联作家格罗斯曼,曾以《人民是不朽的》和《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赢得声誉,解冻思潮之后,耗时八年创作成功的70万字巨著《生存与命运》严重疑惑这场战争的伟大性———以战壕真实派笔触披露苏军在战争中许多令人恐怖的事件,当时没能发表并殃及作家命运;该作直到1988年才得以出版,这属于讨论苏联问题的正常升级;1990年代大量出现这类作品,是自然不过的接续。于是,继《阿尔巴特街上的孩子们》之后,雷巴科夫发表进一步强烈反斯大林的小说《灰尘与灰烬》。在此叙述中,1939年8月23日,在斯大林—希特勒操纵下签署的苏德外长莫洛托夫—里宾特洛普协约,实际上已对苏联构成严重伤害,是战争的一部分,而且这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仅是临时的军事撤退,还是有意识的选择;被苏联官方打扮成卫国战争功勋、地位仅次于斯大林的伏罗希洛夫,实际上是缺乏军事指挥能力的,他和斯大林等军事领袖对战争进程的延误,是卫国战争变得艰难起来的最主要原因。#p#分页标题#e#

同样,著名的老作家列昂诺夫在后苏联创作的长篇巨著《金字塔》,自动放弃苏联时代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獾》、《小偷》、《俄罗斯森林》等现实主义诗学,改用幻想形式,叙述“大战爆发前一年”的苏联,天使德姆科夫来地球探访,作为撒旦化身的撒旦尼茨基教授设下陷阱,让天使逐渐丧失创造奇迹的本领,无法回到自己的世界,若不是东正教神甫女儿杜尼娅相助,天使几乎离不开地球。陀思妥耶夫斯基、但丁、歌德等著名文学家影响下的俄国,在斯大林时代变成了魔鬼控制的世界,斯大林甚至试图征募杜姆科夫这位来自另一个星球、地球人视为天使的人物帮助,用其神奇力量帮助他建立类似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所写的阴郁人物什加列夫所构想的新社会,这个方案第一步就是从肉体和精神上镇压导致人类不平等的异己分子;由此,斯大林被描写成一个十足的魔鬼,他自认为是比伊凡雷帝更为坚忍不拔的绝对统治者,是建造金字塔的埃及法老的后裔。叙述者认为这个计划要遭到后代人诅咒的,因而杜姆科夫选择离开地球,因为他明白自己不可能战胜当时控制着俄国的邪恶力量。这种把传说中的特异功能大师犹太人梅辛格,变成了对斯大林相信超能力的讽刺。这种把否定斯大林和末世论关联起来的叙述,显示出后苏联历史文学和苏联现实主义文学的本质性不同,即苏联时期否定斯大林多是基于和官方意识形态对抗,充满着火药味,很少从被禁止的基督教角度进入,因而哲学韵味不足,而后苏联多元化地叙述苏联历史和斯大林,经由基督教去看苏联体制和斯大林成为其中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唤起东正教复兴中的读者的热忱。

尤其是后苏联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以新时代人的眼光重建斯大林和苏联形象。1990年代通过题为《论17世纪恐怖年代的俄国》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弗拉基米尔•沙洛夫,其小说《此前与期间》提前使用了别列文《恰巴耶夫和普斯托塔》与马卡宁《地下人》后来才使用的手段———把俄国和苏联比喻为精神病院,叙述者阿廖沙作为精神病院的患者,在这儿人的经验被其记忆所操控,他就这样断言自己是真实历史的叙述者,叙述了法国作家、著名沙龙主人、最受18—19世纪之交俄国作家尊敬的斯达尔夫人,曾和俄国乌托邦思想家尼古拉•费多洛夫生了一个名叫约瑟夫•斯大林的儿子,这个儿子后来做了许多令人恐怖的事情。由此,作品引发了文学如何表达历史的激烈争论,批评界严厉斥责其歪曲和嘲弄俄国历史,以及制造这类耸人听闻的主题。然而,作家自认为该作很少变动历史,变动的只是斯大林、费多托夫、作曲家斯科里亚宾等名字,但他们都是可能潜在地破坏科学和理性主义的乌托邦人士,无论每个人实际做了什么,皆曾打算参与或倡导乌托邦。的确,作品展示了当代人希望重新发现俄国的非理性、神秘哲学之类传统,描写马克思主义目的论史学观和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的理性、逻辑、原因、结果等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

而安纳托里•阿佐利斯基这位苏联海军,在苏联时代称不上是作家,后苏联以幻想性手法叙述历史人物的小说《柏林—莫斯科—柏林》而一举成名。作品叙述一位曾参与1944年试图暗杀斯大林事件的人物,多年后匿名在新西兰向听众讲述当年的情形,特别描写了斯大林那令人恐怖的眼睛、不离身的烟斗、军人短上衣和靴子;他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即1997年获得布克奖的《笼子》,主人公巴里诺夫作为数学家、生物学家,一生中一次次身陷囹圄、多次面对死亡,又一次次侥幸逃脱牢笼,用各种假名和假身份证逃生于林海或人海,过着悲惨生活,继续从事着深奥的遗传学、染色体的研究工作。叙述中传达出作家以主人公的经验去个性化地理解苏联历史,即斯大林秘密警察制度,使普通人宛如被禁锢在笼子里,并且写实性地描写了秘密警察行动的细节。与《笼子》相当,瓦列里•伊萨耶夫文献小说《斯大林的老战友》立足于克格勃新公布的新材料,叙述斯大林表面上相信的乌克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波斯迪舍夫,1938年被逮捕并死于狱中的历史,凸显斯大林的阴险、波斯迪舍夫的忠诚和正直,但叙述过程回避后者作为苏共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领导人清除异己和残酷对待农民的历史。至于后苏联最被争议的观念主义小说家索罗金,其《蔚蓝色的油脂》甚至写斯大林和希特勒1954年还活着,他们曾经密切合作过,但希特勒却了斯大林的女儿微拉;就是这样没有原则的斯大林,居然和赫鲁晓夫是同性恋伙伴。诸如此类的荒诞不羁描写,实际上满足了后苏联读者批评斯大林对二战的责任、罪行,同时暗示赫鲁晓夫和斯大林是同类。可以说,否定性叙述斯大林,是历史文流中最为壮观的现象,比起解冻思潮以来苏联时代多从政治上反对斯大林,要丰富复杂得多。

第3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历史复习;联想教学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今历史考试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复习教学效果。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如复习“美国独立战争”。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个知识点展开联想: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②1775年“大陆会议”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③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⑤1781年康华利投降;⑥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只要记住这些知识点的起因、顺序、内在联系及影响,就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历史事件。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如复习世界近代史,就要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展开联想教学: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德、意统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成型的第一条线。2、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1848年欧洲革命、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俄国1905年革命等是“点”,连点成线,就构成了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的第二条线。3、拉美独立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点”,连点成线,又构成了近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第三条线。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上述世界近代史的三条线铺展开来就构成了世界近代史时期的“面”。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的探索史,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面”。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如把中国历史这门学科看成一个体,这个体中的每个社会分期、分段和朝代作为面,每个面的起讫时间、政治、经济、文化、战争作为线,每条线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点进行复习。中国历史体是由众多的面、线、点组成的。这个体、面、线、点的关系,可用一系列图表(即“整体式”复习教案)来表示。上复习课时,就是这些体、面、线、点的展开。由“点”联想到“线”,由“线”联想到“面”,由“面”联想到“体”。这样整体联想,就使孤零零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构成立体知识综合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如复习“西安事变”这段历史时,引导学生联想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对事变的反应:德意日帝国主义。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内战,以便趁火打劫;英美帝国主义,主张和平解决:亲日派,置蒋于死地,力主“讨伐”;亲英美派,营救,反对“讨伐”;广大人民,要求报仇雪恨,主张杀蒋:中共,高瞻远瞩,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复习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反对分裂和侵略这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从方位顺序展开联想:东北,打萨克萨之战,签《尼布楚条约》,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北方,粉碎噶尔丹分裂势力,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西北,笑迎土尔扈特部归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西南,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东南,郑成功,清设置台湾府:中央设理藩院,掌管少数民族事务。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提高能力。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1905年俄国革命。又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自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又如复习中国属于反帝反封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亚洲的觉醒:朝鲜人民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古今联想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第4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创新;联想思维;历史

要想感悟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并分享万物表象间无穷的美妙与纷呈,联想是最佳的彩桥。所谓的联想思维就是由此想到彼,并在同时发现它的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的思维方式,是既有联想的特点又有思维属性的思维方式。初中历史课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篇幅虽然不是很多,但具体历史事件的知识点丰富、复杂、繁多,作为中考必考科目,学生在知识点的识记上需要下很大工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费劲不少,可结果却不尽人意,考试中总是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参加工作几十年来的感悟和教训,以及近几年在教学方式上的探究,并经过认真地思考、细心地研究,认为把联想思维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识记,效果良好,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

联想思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特征,即能从一定的学习对象出发,有目的、有方向地去联想到其他事物,以扩大或加强对学习对象某一方面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或解决某些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有许多题目也是从比较的角度来命题的,要求把几个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按一定的条件进行不同的比较,并归纳出其中的本质性的东西来。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并在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等检测中去强化,让学生在反复地训练中逐步形成一种能力,即一见到某历史事件,就会立即联想到与它相关联的其他历史事件来。

联想思维的方式有很多,其一是相似联想,即由某一事物或现象想到其他相似的事物或现象,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的联想方式。这种相似可以是事物的事件、性质、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的相似,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跨朝代、跨国界进行联系,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异同。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最重要的考点,内容较多,更需要条理清晰,才能识记有方。如导致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次列强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常考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学生单个去记,效果不会很好。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找到这些事件的相似点,把他们联系为一个整体,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战争和条约的性质都是列强侵华战争,战争的结果都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都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一步一步改变着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样无论怎样测验,学生都能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中找到解题的思路。联想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是对比联想,即根据事物之间存在的互不相同或彼此相反的情况进行联想,从而引发某种新设想的方式。例如,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俄国1861年改革、中国的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学生总结三次变革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性质和结果,以及对所在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识记,而且能够从本质上把握住这些历史事件的内在特征,“区分事物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联系事物是认识事物的深化”。通过长时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判断事物性质的能力,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联想思维还有诸如接近思维、连锁思维等几种思维形式,均可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尝试。

第5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串联 矛盾串联法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已经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更要求学生必须将所学的知识熟练的应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熟练的运用知识串联法,所谓的知识串联法是指抓住知识点的历史线索,把握其中之间的联系性,形成一个紧密的知识网。

一、高中历史知识串联的方法

历史知识的串联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时间串联法和历史人物串联法两种,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说,矛盾串联法等,笔者就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

1.时间串联法

历史的进程都是伴随着时间的发展进行的,时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绳子,将一个个历史事件拴在绳子上,才有了历史的存在。在历史知识的串联当中,时间串联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时间为主线,列出大事年表,比如说,从上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等一直到新中国,这就是一部大事件主线,在主线的基础之上,列出每一个主线时代上的时间线,比如说,清朝的从努尔哈赤到溥仪这些皇帝的在位时间,再列出每个皇帝在位期间的主要历史事件。比如说,光绪在位的时候发生的、八国联军侵华等。当然,在学习世界历史的时候,也应该按照这一顺序列出历史简表。教师可以根据简表制作历史树,这样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都能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2.历史人物串联法

一部历史也可以说就是一部历史人物史,因为历史本身就是由人才创在的,也只有人才能创造历史。无论是在中国史,还是在世界史当中,有出现了一些璀璨的历史人物,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历史人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为串联历史知识的线。比如说,以秦始皇作为其在位期间的历史串联线,以他为核心构建一个历史人物关系图,通过关系阐述著名的历史事件。比如说,秦始皇与吕不韦,就会联系到著名的《吕氏春秋》,秦始皇与公子扶苏,就联想到万里长城。这种历史人物串联的方法,就是构建人物关系,在人物关系的基础上,串联著名的历史事件,来达到知识点串联的目的。

3.矛盾串联法

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事件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每一个历史事件当中都蕴含着矛盾,教师可以以矛盾为主线来串联知识点,这一点在近现代史的学习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近现代史的阶级矛盾,阶级矛盾的变化是推动中国革命进程的主要力量。比如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促使发生洋务运动、、新政、辛亥革命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可以围绕这一矛盾,清政府到辛亥革命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同样也适用于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与日本帝国主义矛盾等历史事件的串联。

二、在历史事件串联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串联当中的点面结合

在串联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准串联的“点”,以“点”带“面”,以面盖全,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谓的点就是指历史横向与纵向的交叉点,也就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坐标。这一教师可以以时间作为历史坐标,比如说,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正处在西汉通知时期,同期在西方有神圣罗马帝国,对比分析两个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拆,比如说,前者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后者则是一个封建制国家,前者与后者都有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当然也可以以历史人物作为坐标,比如说,在中国李世民统治时期,阿拉伯世界中创立了伊斯兰教,对比两个著名人物对世界历史进程的贡献及影响,比如说,李世民采取的民族大融合,而伊斯兰教采取的是鲜明的民族排斥,这也为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政策,和中东地区动乱的趋势埋下了引子。这种点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知识串联的过程中不仅仅局限在点上,更能横向的掌握历史发展进程。

2.以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串联知识点

当下世界虽然处于比较和平的状态,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焦点、热点问题,比如说,朝鲜核问题、巴以问题、印巴问题,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系。以巴以问题为例,巴以问题是当前世界最热点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伊斯兰教与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作为自己的圣地,围绕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之间产生的争端。在耶路撒冷公元前八世纪犹太国就已经存在,后来被巴比伦王国攻陷,公元前538年,居鲁士王攻破巴比伦,允许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正式形成了犹太教。公元70年,罗马军队放火把宏伟庄严的犹太教第二圣殿夷为平地,犹太人重新走上流亡之路。在这一期间,耶路撒冷长期被阿拉伯人占据,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他们将耶路撒冷作为伊斯兰教的圣地。由此导致了两大宗教的对立。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从而为巴以冲突埋下了祸根。教师如果这样去讲历史,去串联知识,学生才能了解每一个热点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来龙去脉,对当前世界热点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总之,串联知识点是高中历史知识学习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串联方法,并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稳固和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第6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一、抓程度词――有利于知识的宏观理解。

历史知识分散在历史课本的各个章节、各个环节,只有通过程度词的提示并加以整理,才能从整体上来概括出历史事物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进程。这类程度词语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比比皆是,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经历了“建立”、“巩固”、“完善和发展”、“加强强化”和“进一步加强”等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开始形成”、“进一步加深”、“大大加深”和“完全形成”四个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初步形成”和“正式形成”两个阶段。全国高考曾经有一道论述题“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如果我们平时阅读课文时注意到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19世纪末“初步发展”,20世纪初“进一步发展”,20世纪四十年代“破产”等程度词,那么我们回答此题就能轻松过关了。因此,阅读课文时对程度词要有跟踪调查的意识,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完整的看到这些历史知识的轨迹,从而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这些知识。

二、抓关联词――有利于知识的微观理解。

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关联词能揭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在课本中关联词语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中关联词“既……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场战争为何是双重性质。说其是“民族解放战争”是因为美利坚民族通过战争摆脱了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说其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这次战争扫除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即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再如《大西洋》中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当时英美也开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我们读到“也”时就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既然英美对苏联一直是敌视的,现在为何还要援助它?援助苏联是否就意味着不再敌视苏联?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英美敌视苏联是因为二者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有着根本的不同,而援助苏联又是因为法西斯的扩张威胁到英美国家自身的利益,只有援助并利用苏联的力量来抵抗法西斯并最终打败法西斯,才能维护美英自身的利益。因此,美英对苏政策的调整,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能理解美苏在战前的敌视、战中的同盟和战后的对抗关系了。如果我们平时习惯于利用关联词来记忆并理解有内在联系的历史知识,我们对于这类考题的作答就会游刃有余了。上海卷曾命题“指出1940―1941年前后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态度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三、抓着重词――有利于知识的纵横联系。

历史课本上经常有这样一些着重词,例如:“转折”、“标志”、“重要”、“奠定”、“开端”等。比如:“大生产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等,这些着重词在近年的高考题目中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在阅读课本时对于着重词要用笔做记号,把这些史实用填空或设问的形式来强化记忆。

四、抓概念词――有利于知识的纵横联系。

第7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教学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提出一个理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历史知识也是这样,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它的发生必然会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改变,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查。

历史新课标就明确要求,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及历史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历史知识庞而杂,学生要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单靠一个一个地记是出力不讨好的,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因此,学习历史,最好的办法是要掌握一个系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方法,把各种零碎、杂乱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记得牢靠,也不会记岔而发生混淆。下面简要谈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纵向联系,看清历史前后联系

历史的纵向联系,是指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查历史事件,按同样类型、同样性质、同样影响等来进行联系,进而从这些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因果关系中进行比较记忆。

1.同类事件之间的普遍联系

比如,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一直都是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点,我让学生列出一个表格来纵向比较,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到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北魏到唐朝的均田制,曹魏、北周到明初的屯田制,再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土地政策,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

通过列表的纵向比较,学生明白了不同的时代在土地政策上采取的不同政策,每一个土地政策都只能适用于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新的政策必然会代替旧的土地政策。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及结果。

2.相同性质事件之间的联系

比如,在讲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时,我让学生把这个变法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康有为、梁启超“”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在这些变法中,改革效果最好的有商鞅变法和一条鞭法,改革最彻底的有商鞅变法,这是因为这次变法彻底地改变了社会框架结构。通过这些相同性质变法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内在本质。

二、横向联系,对比历史空间差别

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就是把历史上的事件在同一时间同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把某一历史现象和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联系和综合。通过归纳联系,对加强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并且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比如,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总理衙门,沙皇俄国的改革,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慈禧太后发动祺祥,咸丰皇帝逝世,同治帝登基等。再如1889年,光绪帝亲政,甲骨文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埃菲尔铁塔落成并正式开放,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巴西成为共和国。类似这样的联系还有很多,比如1935年,中日签订《何梅协定》,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八一宣言”),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中共中央发表《抗日救国宣言》等。通过这样按时间归类的大事记,把那些分散、零碎、不相关的历史知识串联在一起,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因果联系,理清历史内在关联

因果联系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个历史事件不可能孤立地发生发展,正如同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一样。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必然会导致其他一连串事件的发展,也就是说,历史发展的前后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这就好比项羽没有乌江自刎,希特勒没有进攻苏联一样,任何一个条件发生了变化,其他的事件也必然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说,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学生学习历史,首先就是要明白历史中的因果联系,做到最起码的尊重史实,而不是天马行空般的浪漫幻想。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果,这一点弄不明白,所谓的知识系统化也只能是天方夜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因果联系的认识,通过分析引导,让学生学会用发展联系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而不是把历史看成一个个孤立的事件。举个简单的例子,尽管不少学生的历史成绩不错,但把历史看成了孤立的知识点,整个历史的因果联系则是混乱不堪。比如,我在讲法国大革命时,很少有学生能完整地把整个事件表述完整,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这些更是如同乱麻一般。因此,学生只有学会了用因果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才能把孤立的历史知识点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因果链,对历史知识有大局观、发展观,学习起来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四、史实联系,读懂历史发展规律

历史描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优秀的成果和社会发展规律,把历史现象和现实生活联系,就是让学生用现实的眼光来审视历史问题,通过自己的钻研探究,去发现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我讲美国内战爆发,主要就是两种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联系到我国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它们有什么不同。

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当今的问题很多都是复杂的历史遗留下来的,比如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明白,自古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但是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被日本武力占领,日本战败后的处置,再到中日建交后的“暂时搁置争议”这一连串历史,都对今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和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去追根溯源,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考查,让学生看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层次性,看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还需注重通过历史知识的多方面联系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上文的纵向联系,看清历史前后联系;横向联系,对比历史空间差别;因果联系,理清历史内在关联;史实联系,读懂历史发展规律方面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抓住其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进行知识的联系,确实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立体知识结构,从而在历史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正平.略论历史的多层次研究.学术月刊,1984(09).

[2]赵锡龄.联系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历史教学,1994(03).

[3]张践明.历史哲学中的因果观念.求索,1994(02).

第8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历史;对联;效应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对联因其对仗工整、韵律和谐、雅俗共赏而深为人们所喜爱。对联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背景;每一副对联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中学历史贯穿着不同的年代和时期,涉及对联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史志风物和名胜古迹俯拾皆是。历史对联以其独特的艺术性、文学性和思想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和灵动性,能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情感上的陶冶和思想上的启迪。读之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一、 因文入“联”,荡出情趣

讲述“虎门销烟”事件,笔者曾引入了林则徐的自撰联。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平静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林则徐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虽为带兵之人,却是位鲜为人知的写对联高手。1838年林氏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虎门禁烟时,即书联一副挂于堂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劝勉自己和下属要有大海般的胸襟,广泛听取、采纳各方意见,以壮大自己的力量;下联告诫自己和下属要杜绝私欲,刚正不阿,做硬骨头。林则徐言行一致,不屈不挠,逼使英国侵略者所寄托的“与中国官府办事,只消贿赂,便能使他们虎头蛇尾”的幻想破灭,最后只得乖乖交出二百三十余万斤鸦片。学生纷纷拍手称快,也深深地为林则徐的品行所折服。

执教“袁世凯复辟”一文,笔者展示了两副时人评价袁世凯的对联。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湖南人王闿运(晚清经济学家、文学家)曾给袁世凯总统府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该联巧妙地嵌入“民国何分南北,总统不是东西”两个唾骂袁氏的句子,十分辛辣地讽刺了这个历史败类。由于袁世凯倒行逆施,不得民心,复辟帝制事件最终在全国人民一片声讨中彻底失败。袁世凯仅做了八十三天总统即一命呜呼。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该联上下联字数故意不相等,人们戏言:“‘袁世凯’三个字,怎能对得起‘中国人民’四个字呢?”学生听后不禁哑然失笑。

二、以“联”悟史,德随“联”升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生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他曾经撰写了一副励志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是蒲松龄写于生活困窘之时。上联巧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表达自己行事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暗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表明自己要象越王勾践那样刻苦自励、发愤图强。蒲松龄以联励志,矢志不渝,穷尽毕生之精力读书、著书,终于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诗文、词赋、戏曲等均有建树,作品《聊斋志异》更是在古典文学的丛林中树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充分奠定了他在古代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太平天囯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洪秀全之名,妇孺皆知。教学时可引入洪秀全的自撰联:“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河山归化日;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甲胄逞威风。”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桂平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树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对联是当时宣传革命、鼓舞人心的重要工具。此联以“天王”之号冠首,表达了洪秀全替天行道铲除群妖的决心,也展现了太平军将士锐不可挡的雄风,气势磅礴,铮铮有力。英雄洪秀全的身上彰显了一个农民领袖硬骨头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三、以“联”带练,学在书外

历史对联现已走进高考,命题者也开始关注这一考查领域。近年来,上海、山东、重庆等地的高考文综试卷都留下了对联试题的影子。设计联语练习,学生既学在课堂,又学在书外。下面以两例作简析。

例一: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一座祭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副对联歌颂的及《史记》里所盛赞的是( )

A.神农教民农耕 B.黄帝创制历法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简析:D。大禹是古代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治水。禹为了完成治水重任,娶妻涂山女四天便离家治水。在外13年,没有回过一次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大禹死后葬于会稽山,人们在山上建了宗庙,以祭拜和瞻仰这位历史伟人。

例二:抗战胜利后,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上联由三个国家名组成,下联由三个城市名组成,即“中国__日本; 南京___成都”。此联巧妙别致,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举国上下欣喜若狂的气氛。你能把该对联补写完整吗?

第9篇:对联的来历范文

[关键词]整体教学 整体教学的原则 整体教学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作为历史教师要注重课堂的教学改革,教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历史教材的体系整体化,把历史教材的知识整体化,那么历史教师如何通过对历史教材的综合分析,从而向学生揭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并逐步培养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整体教学

首先,是由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是由无数个看似互不相关而实则相互联系的知识点构成的,有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等知识特点。若离开了整体的理论思维,就无法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也就会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只有根据历史学科知识的特点,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结构,进而向学生揭示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让学生在掌握某一知识点的同时,知道这个知识点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才能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了解。

其二,整体教学符合正确的思维方式。“系统分析法”的核心是整体分析法,把它运用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将历史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等都不过是这个整体的组成部分。必须着力去寻找历史的整体性和整体关系,以发掘历史整体过程和整体运动规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其三,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高效地掌握历史知识。整体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懂得看似孤立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看到某个历史阶段或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把握重点、纲举目张的效果。同时,通过不断地联系、类比、分析,还能加深记忆印象。对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将知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高度。

其四,从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看,整体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素质包含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性素质等各个方面。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工程。人的素质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能力的自身延续、发展水平的有机结合,表现了多元性、整体性的特征。而作为提高和升华人的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就必须符合这种特征,加强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整体教学的运用

首先,要贯穿于教师的备课中。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学年或学期开学之初,教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通读课本,对所授年级的课本内容有一个总体了解,以便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既能考虑每一堂课或每一单元的知识容量,又能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尽可能让每一堂课或每一单元的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2.认真钻研课本,正确把握编写意图,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大到古今中外的联系、因果关系等,小到单元之间、章节之间的前后左右的联系。

3.将知识分类整理,准备相应的思考题。在备课中,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准备一些相应的综合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一个有效途径。

其次,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备课中的整体教学设想仅是一个蓝图,具体落实必须体现于课堂教学的过程。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讲授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先熟悉课本目录。读书先读目录,以此来督促学生自学预习,以便在讲述新课前,学生能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的整体。

2.在学期开始具体讲授新课内容前,教师应对所教内容作一个提纲挈领的概述,让学生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大的整体知识框架。

3.在讲授一章一节内容时,教师应向学生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让学生看到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要从其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或影响等方面去分析。按这个思路去分析教材,就可以将一章一节的内容组织成一个整体。

4.在每堂课的课堂小结中,除了重申新课的知识要点和理清线索外,还应进一步强调知识的内在整体联系。再次,要贯穿于复习检测中。知识的检测除了检测教学效果和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功能外,还对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式具有导向作用。前面已谈到,在备课中应备相应综合性思考练习题,注重古今中外的知识联系,这在平时的检测中就应有所体现。

三、整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教学的层次性原则。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中入手。整体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把握历史发展的总体概貌,找出历史发展的内在本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要从整体上掌握历史,不能急于求成,而必须首先掌握具体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找出每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2.历史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历史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的。只有按照历史年代次序叙述历史事件,才能讲明历史的因果相联的关系;也只有系统地讲授历史, 才能使学生在具体了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指历史的纵向关系而言。同时,还要注意历史的横向的联系。即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阐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历史整体教学需要达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