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精选(九篇)

初中物理实验步骤

第1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本人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利用生活中的普通、常见的物品可以做许多初中物理实验。例如利用平时喝纯净水(或饮料)的塑料瓶可以探究初中物理实验。喝水的塑料瓶同学们都常见,几乎每位同学每天都接触,用它来做实验同学们感到非常亲切和熟悉,也愿意去进行探究实验。下面我就介绍几个有关用塑料瓶探究的实验。

一、探究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

器材:空塑料瓶。

步骤:用手拿着空塑料瓶,用两手指给塑料瓶施加压力时,会发现塑料瓶瘪了,形状发生了改变。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的实验

器材:三个相同的塑料瓶、红墨水、海绵。

步骤:(1)先用一个塑料瓶装半瓶红墨水正放在海绵。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

(2)用一个塑料瓶装一整瓶红墨水正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

(3)用一个塑料瓶装一整瓶红墨水到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

(4)观察三个步骤中的海绵的形变情况,就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实验。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三、探究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器材:饮料瓶(底部被剪掉)、红墨水、橡皮膜、学生胶带。

步骤:先把橡皮膜蒙在饮料瓶的底部,在用学生胶带包牢固。然后向饮料瓶中加入红墨水后发现橡皮膜向下凸出,发生了形变。红墨水对橡皮膜产生了压强,使橡皮膜向下凸出,发生了形变。

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四、探究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的实验

器材:塑料饮料瓶、红墨水、钉子。

步骤:在饮料瓶中装满红墨水,在侧壁用钉子戳一个孔,红墨水就从洞口向外快速流出形成一个抛物线,如果红墨水对侧壁无压强,就不可能形成水流。

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五、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实验

器材:饮料瓶、胶带、钉子、红墨水。

步骤:先在饮料瓶的侧壁从上到下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用钉子戳两个小孔,用胶带包好。然后向饮料瓶内注红墨水,最后把胶带撕去,会看到有二股红墨水从瓶的内壁的小孔冒出,发现从上面孔流出的红墨水最近。从下面孔流出的红墨水最远。

结论:同一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深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六、探究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器材:饮料瓶、红墨水、针。

步骤:先在空饮料瓶中装满红墨水旋紧瓶盖,用针饮料瓶的四周和底部各戳一个很小的孔,瓶内的红墨水没有流出来。打开瓶盖红墨水从各个小孔分别流出来。开始由于瓶子四周都存在大气压,小孔中的红墨水流不出来,打开瓶盖后瓶口上方也有大气压的作用,瓶口上方的大气压与瓶子四周的大气压相等相互抵消,瓶内的红墨水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瓶子四周和底部流出。

结论:这两个实验不但可以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近一步说明了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七、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

器材:剪去底部的饮料瓶,两个不同色的乒乓球(一个黄色、一个白色),水。

步骤:把剪了底部饮料瓶的底部朝上放置,去掉瓶盖,把两个乒乓球放进去后,向瓶里加水,会发现一个乒乓球压在底部的瓶颈上,另一个乒乓球浮在水面上。

结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而产生的。

八、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先把饮料瓶从中下部剪齐,上部做溢水杯,下面部分拴几根细线做空杯。然后按照课本上步骤,进行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九、探究凸透镜(放大镜)实验

器材: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瓶。

步骤:把手指放在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瓶的背面,眼睛透过饮料瓶可以看到手指被放大了。因为装满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手指放在瓶子背面相当于手指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结论:装满水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放大镜)。

十、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

器材:透明的饮料瓶、水、铅笔(圆珠笔)、剪刀。

步骤:先用剪刀把饮料瓶的上部分剪去,只留下部分,装入水,把铅笔斜放入瓶子中,从前面看,铅笔好像折断了一样,这是因为光在两种物质中发生了折射而引起的结果。

结论: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第2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为了有效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文章首先分析了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然后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即应用微课了解实验器材,应用微课观察实验过程。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实验器材;实验过程

目前,由于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所以,教师慢慢开始应用网络相关技术来进行日常的授课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实验课中,教师正在逐步对微课进行应用,利用制作微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知识。自从我国引进微课的形式以来,微课便迅速在初中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和发展,而且教师应用这种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授课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便有了整体性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现场实验,学生不能反复进行观看

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日常授课中,尽管物理教师非常重视物理的现场实验,在课堂当中通过各种实验为学生讲解实验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大部分实验都是现场实验,学生只能对实验的现象以及结果观察一次,有时错过了某一实验步骤,就会跟不上教师实验讲解的节奏[1]。而在进行实验之后,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不会再将实验进行第二遍,而是通过教师口述实验过程,要求学生牢记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进行细致地探究。

(二)教学时间分配有些不合理

由于初中物理需要学量的知识,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实验的相关设备以及具体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此外,教师还要反复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之后的实验过程中发生危险,这样课堂的时间就会所剩无几,学生就更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物理实验探究。

二、微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微课了解实验器材

教师应用微课进行日常授课,将视频作为重要的学习载体,把详细的实验环节以及步骤利用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现,可有效唤起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当中。在日常的物理实验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便是让学生对实验的相关仪器要有一定的认识。在以往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对于比较大型或者比较精密的实验仪器只能通过书本进行认识。而现在的日常教学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视频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设备仪器的应用事项,还可以反复观看具体的使用步骤,逐步进行理解与学习。例如,在初中物理“测量物质密度”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利用实验巩固对物质密度的相关概念的学习,熟悉天平以及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应用量筒对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进行测量。首先,教师可以将微课视频传送给学生,使学生明确了解量筒以及天平的正确使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确切明晰量筒的单位标度以及最大测量值,知道量筒的分度值。其次,教师通过播放测量盐水密度和测量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学生可以数次对详细的实验步骤进行观察,以便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二)应用微课观察实验过程

初中的物理知识已经趋向于抽象化,一些知识点相对比较复杂,通过进行物理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物理现象,有益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2]。在日常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将微课细致地分为基础知识的讲解、实验设备仪器的讲解、具体实验内容的讲解、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讲解等几个重要的步骤。初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但还是比较局限,对于一些较难的物理知识的掌握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现在将微课应用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可有效推进全面的物理教学,使教学目的以及教学任务更加清晰。教师可以应用制作好的微课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串联以及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能够掌握连接电路和应用电流表的技能。其中,电路的正确连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应用微课将相关的知识点呈现出来。在微课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两个小灯泡连接到串联和并联的电路中,教师针对在串联电路中两个小灯泡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个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学生自行观看微课视频之后,可以对电流的规律进行掌握,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于串联以及并联的学习会更加容易,从而有效提升物理学习的质量。

三、结语

微课在我国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重要知识点。微课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它开启了现代化的初中授课时代,丰富了教学资源,更好地帮助了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詹任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258.

第3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复习;复习方法;

一、弄清考查要求,了解考查内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首先得通过书本来全面了解初中物理教材中对实验的考查要求,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对教材实验的全面了解,初中物理实验基本包括四类:一是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二是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三是探究及设计性实验:包括提出探究的问题、根据物理思想设计实验探究过程、分析实验数据:四是与生活有联系的STS实验: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画在课本上的小实验、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验。

二、掌握基本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在了解考查要求之后,我们可以明确教材中哪些是需要掌握的物理实验基本知识。学生首先一定要牢牢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这是物理实验正确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正确解答实验题的首要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他们经常抱怨物理实验题很难,有时候无从下手,可是当老师问一些最基础的实验基础知识的时候,他们都无法正确回答。他们以为这些知识太简单,不会考查,诚然,考试不会直接去考查那些最简单的基础知识,但是考题是在这些最基础的知识上加工而来,老师在出题时,是以大家都了解这些知识为前提的,因此,在复习时,一定要把基础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第一环来攻克,而且要做到烂熟于心。

三、“专题化”复习

上文已经提到初中物理实验基本包括四类,因此可以将物理实验的复习分为四个专题,根据每个专题来确定各自复习的内容和方法,最终达到物理实验的高效复习。

(一)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基本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是物理实验的基础,是进行测量型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工具,是初中物理实验考查的必考内容。初中物理实验中包括11种基本仪器和工具:刻度尺、量筒、弹簧秤、压强计、天平、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及测电表。在复习中,对于这些基本的仪器和工具,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五点:一是知道仪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二是认真观察仪器的结构和铭牌,弄清各种数据(量程、分度值、额定值等)的含义;三是在使用前会对仪器进行正确的调节;四是会按正确的步骤对仪器进行操作;五是正确读出和记录仪器仪表的示数。[2]这些要求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学生们必须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将此作为重点教学内容。

考试中对基本仪器和工具的考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仪器(含量程)、工具的选择;二是仪器的使、工具的使用规则;三是仪器、工具的读数。

这个专题内容的复习主要以记忆为主,学生在复习中也可以通过具体操作这些仪器和工具来加深记忆。

(二)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

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相关实验,例如:用钟表和刻度尺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伏安法测电阻;用伏安法测电功率。[3]在这些实验中,不仅要考察同学们对基本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而且还要考察同学们通过运用物理实验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这类实验的复习,主要是弄清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独立的实验演练来测试自己是否已经掌握这些知识。

(三)探究及设计性实验

探究实验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内容可以涉及到探究要素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而在这类实验题目中,考查的内容可以是探究过程,也可以是探究方法和思想,还可以是设计实验中的步骤,更难一点的要求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来得出结论,或者评价实验中的错误和不足。[4]

复习中注意收集和分析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进行变形或重组的实验题。例如,采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来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并对此探究过程,要求提出改进意见或指出不足,就是此类典型试题。针对这样问题,考生对待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方法步骤、实验结论要多反思和质疑,多想想如果不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以及判断哪种做法更好,依据是什么;评价的依据可侧重这样的几方面:科学性、可行性、环境保护、数据的准确性、是否节能以及经济效益等

(四)与生活有联系的STS实验

“STS”即“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它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新课改下,STS实验也成了考点。考试中这类考题的信息量通常很多,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收集到有益信息。信息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提炼出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答题。解好这类题目,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努力。学生们在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形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这样在考试中解答STS实验时能够更加容易。

四、仔细研究经典习题,提高答题表达能力

会解题和把题目准确的解答在试卷上这两件事不可以完全等同,有些学生觉得只要弄懂就可以了,不会注意物理实验的解题细节和规范,因此,平时课堂表现很好的学生经常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学生自己也会很郁闷,明明题目都会解,可是就是拿不到高分。考试中明确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书面表达要用词规范准确,叙述合理,因此,学生在复习时一定要训练如何答题,通过多多训练来记住专业术语和表达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物理实验解题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研究经典习题,把这些题目的解题步骤都能够清楚的记住,在考试中能够仿造相应的解题格式来进行答题。

总之,提高初中物理实验的复习效率,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也是有迹可循。通过全面了解、专题复习、书面训练这三个步骤,我相信一定可以达成高效的初中物理实验复习。方法有千千万,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把理论化为实践,不能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 王克.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实验复习[J]. 物理教师 1992年04期

[2] 张盘洪.初中物理实验复习中两个重点实验的解析[J]. 物理教师 1997年11期

第4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生物教学;实验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量使用多媒体技术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将多媒体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手段,很多初中生物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课堂教学课件,几乎将全部的心思都花费到制作课件视频上,而忽视了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精心钻研,忽视了教学重难点与疑点的分析,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2]。同时,过度使用多媒体,也会造成学生审美疲劳,使学生分不清主次,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多媒体教学功能未被充分挖掘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虽然经常使用,但是其教学功能仍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这降低了多媒体教学的效用[3]。从大量的教学实践来看,当前生物课堂使用多媒体应用表面化,教学功能未被充分挖掘。主要表现为,在视频播放、音频播放、文本呈现、动画效果展现等方面应用不到位,以致初中生物的新课导入、知识解读、知识体系构建等方面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结合,重点分析实验步骤

初中生物虽然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初阶知识,但其仍具备生物学科本身的实践性、操作性及逻辑性,初中生物教材中也包含着许多实验课程[4]。在传统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直接讲解实验步骤,学生既无法亲自体验实验操作,也无法直观看到实际操作过程,对实验的步骤与现象始终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针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在网络平台中寻找相应的实验操作教学视频,或者是教师自己进行实验操作、自己讲解、自己录制视频,教师可以在实验视频中重点强调实验步骤的分解部分,细化实验细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理解相关实验内容[5]。以初中生物教材中“血液”方面的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以本章节教学内容为课堂核心内容,进行“观察血细胞、血浆”的实验。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准备教学视频,并且在视频中重点强调操作手法与注意事项,说明做此实验的教学原因与目的;其次,在课堂上播放此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实验操作,遇到重点部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暂停”“重放”等功能,让学生重复观看重点操作部分,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实验。

(二)转化生物抽象知识,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初中生物知识较为复杂,很多知识点都是抽象的,教师在讲解时,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理解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化的知识,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生物的学习难度较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一个生物知识仅仅需要利用教材、黑板就可以开展教学,学生无法从片面、不立体的讲解中真正理解生物知识、掌握生物原理。针对这种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将较为复杂的知识通过简单的逻辑结构图或视频呈现出来,简化学生的思维,将抽象的生物现象通过视频及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产生直观印象。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细菌与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课堂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要准备一些关于真菌与细菌作用于物质的视频短片及图片,让学生对真菌和细菌的作用产生直观的印象,避免学生对真菌及细菌对物质的作用产生认知混淆;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视频中“腐乳的制作过程”,教师可以将视频中制作腐乳的等待的时间部分剪除,直接让学生观看制作之后5天、10天、15天之后的变化,让学生能够明显地看到腐乳原料的变化,从而对细菌与真菌的作用形成正确的认知与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讲解疑难知识点,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初中生物知识较为复杂,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讲解课程中的疑难知识点,将疑难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便学生学习,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6]。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等功能进行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同时,配合多媒体重复播放、慢放、快放、放大等功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能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染色体”一课为例,教师讲课时,不少学生反映对染色体变异部分的知识点难以理解,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认识,更不能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对此,教师可以设计染色体变异教学视频,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知识点,引出染色体变异概念,导入新课;其次,通过多媒体图片功能展示染色体结构图及其变异图,并提供实例,如有子西瓜和无子西瓜等,学生通过观看有子西瓜细胞染色体组成图,以及无子西瓜的染色体变异图,真切地看到染色体结构及其变异的具体过程、结果,知道了什么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变异的基本类型。在多媒体教学下,教师从上节课内容的回忆导入染色体变异概念,到讲解染色体结构,再到讲解染色体变异及基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建立了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知识体系。而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利用口语讲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过程、结果,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停留在书本和想象上,自然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采用多媒体教学后,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载体形象地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则易于建立知识体系。

第5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关键词:观察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思维训练;具体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193-01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许多生物学知识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所以说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生物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渠道,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绝好时机。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要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生物实验中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生物实验教学中我认为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让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2、指导观察的方法。如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在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在用放大镜观察根毛,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再如对比观察法、重点观察法等等。

二、初中生物实验课要重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造成学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现象。事实正如朱棣文教授所说:“在我们的教学中,过多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无论是从培养21世纪的建设事业人才的需要看,还是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来看,都需要教师大大提高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视。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做到:1、少一点灌输验证,多一点启发探讨;2、少一点指责压制,多一点宽容引导。例如:生物实验课上,一名七年级学生完成了规定实验,就自作主张地在显微镜下观察带来的橡皮、小木片,实际上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A教师会认为这是违纪行为,应给予批评。B教师则认为学生这样做虽不妥,但探求的积极性却应加以保护和正确引导;3、少一点包办限制,多一点激励创新。我们目前的中学生物实验一是占总课时偏少,二是材料、方法、操作过程限制过多,给学生探索创新的余地过少,加上因为时间或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材料的培养、收集,器材的置备等都由教师代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实践、创新机会的削弱和限制。因此,我们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动手实验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和机会,例如指导初中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生物标本采集和制作,开展生态环境问题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等等,同时对学生的发现和创新意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这些对学生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调动和激励作用。

三、初中生物实验课中要重视思维训练

生物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具体指导内容

1、从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入手,首先让学生明白设计实验的目的,让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目标设计可行的实验原理,接着根据问题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假设,确定实验原理;再根据实验原理寻找实验材料,制定实验过程和步骤再根据实验原理寻找材料,制定实验步骤;最后进行实验检验。

2、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方法、规范操作。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容易顺利完成。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在安装好目镜、物镜后,我指导学生概括出“四转”,并引导学生认识每一转的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四转”。一转转换器,目的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二转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三转反光镜,对光找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四转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教师规范操作,逐步讲解,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再如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时,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可将实验步骤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概括时逐步讲清每一步的含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要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过程、要点。

第6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关键词 网络环境;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140-02

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教学方法既面临挑战,又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一个新机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程而言,网络化的加入其教学方式大有变化,给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带来效率提高的教学效果,是当下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全新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具体步骤、具体方法、具体环节,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特定目标。这是传统物理课程与现代网络整合统一于改革教育模式的新尝试[1],对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程与网络化新技术结合的具体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对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提供借鉴。

1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要求和现状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要求 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因此,这个阶段采取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初中生特定的思维水平、基础水平、接受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以及中学生的认知模式、认知需求、认知能力为基础,开展科学有效的授课模式。如果不能遵照初中阶段的特点,则教学效果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甚至对初中以后的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其特殊性,是由物理学科的自身特性决定的,即抽象性、逻辑性、思维性,这就决定了初中生在接受物理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使学生惧怕物理,对物理学习渐渐失去兴趣。

基于此,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课程的设置应该首先考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问题,这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和前提。

2)实验课程应该对理论课程形成补充,从直观上使学生深化对物理定义、物理公式、物理现象、物理逻辑、物理客观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实现物理教学实践性和自主探索性的教学目标。

3)实验课程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训练,通过物理实验课程,学生应该掌握物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探究程序、客观的分析方法、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这些品质的培养与物理实验环节的教学息息相关。

4)实验课程应该使学生掌握具体的物理方法。如果第三点是从宏观角度提出的专业要求的话,那么第四点就是相对应的微观角度,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应该可以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够独立操作一些基本的实验程序,对物理实验的实践性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2]。

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1)实验的目的性不强。当下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常常造成实验的实践性与目的性相脱节,造成学生虽然动手做实验,但很少从实验环节中获得意义和经验,没有实现实验课程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促进。

2)实验的客观影响较大。当前初中阶段物理实验课程发展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制约:一是物理实验课程缺乏科学的展开步骤以及合理的探究模式;二是实验课程中需要的各种设备、具体的实验环境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使得初中阶段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极大限制;三是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3]。这是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存在不合理之处,课时安排太少,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另外,任课教师也认识不到物理实验环节的重要性,过于重视理论和应试教学,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渐渐偏废,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上开展。

2 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网络化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对于突出物理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起到很大助力。通过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实现物理实验思维性、探究性、启发性的教学任务,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将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提升一个新的档次。下面就网络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建立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情境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环节是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学生对本课所要进行的内容的感兴趣程度和求知程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往往很难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但在网络化探究模式下,这一点得到很好的解决[1]。首先,教师根据本节课将要实验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思路进入探究模式之中;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之前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视频资源,使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和科学家探求物理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发展史的艰辛和伟大,走进科学探究情境中,为学生构建一个情感基础模式,为接下来的实验环节培养动力,端正态度[2]。

实验模拟环节 网络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势就是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探究的价值。在情境导入完成以后,学生的实验热情十分饱满,接下来便可以开展具体的实验教学,但此时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实验,面对各种新奇的实验器材即好奇又紧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罗列出来,通过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问题,教师对于一对一的讲解明显力不从心。网络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可以根据物理实验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想假设,开启无限的想象力,然后通过多媒体模拟技术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模拟环节可以提供学生反复实验[1],多媒体的无限探究功能为启发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网络模拟环境下,学生可以在教师不再亲自操控的情况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纠错,直到求得可行性策略以后,便可以通过亲手实践的方式按照模拟步骤成功完成实验,在反复探究过程中加深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特别是实验精神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总结环节 通过前文可以了解到,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树立物理观念,掌握物理方法,培养物理思维。因此,一堂成功的物理实验课仅仅完成上面两个步骤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物理实验教学环节中学到的内容及时巩固提高,形成学生的内在经验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个环节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再一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课程结束以后,很难再现基础到直观的实验内容,只能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强调加强学生的记忆。但在网络背景下,学生可以建立个人虚拟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中不断反复进行模拟实验,以直观模式代替抽象讲述,对已经掌握的实验内容进行巩固的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探究学习系统,将自己对这个实验的进一步学习成果以日记的模式记录下来。教师可以在这个学习系统中建立一个交流平台,使学生的探究结果得以展示,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及时解答。

3 结语

网络的技术支持对于实现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目的,提高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水平意义极大。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具有无限潜能的网络资源,为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出更多新方法、新思路,加强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顾梅,孙承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电磁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143-144.

第7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1 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要求学生高质量做好每个实验,首先自己得先行动起来,制订好实验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实验课,教师在学生上实验课之前做好以下几点。

1.1“理一理”

实验步骤的准确落实是学生实验成败的关键,实验前教师对实验步骤认真“理一理”,把烦琐的内容分步简化,再每一步抓住关键字,使步骤简洁、清晰、好记,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规范实验操作,而且能节省学生实验时间,进而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例如,初一学生在做“学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时,教师可把书本的“对光”段内容细化为以下几点: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物镜前端距载物台1cm左右)。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③转动遮光器,选一适合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两手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出圆形光屏。而这四步又可提练为“四转、左注、右睁”这六个关键字。这样条理清晰,学生易记易做。又如:做“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时,教师可把课本中的七个步骤的每一步精简出一个关键字,即“擦”“滴”“撕”“展”“盖”“染”“吸”,让学生能形象、快速地记住每一步,从而高效地完成这一实验。

1.2 “选一选”

生物实验中常碰到一个问题就是教材安排的实验材料和植物生长季节不同,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适度地重新选择实验材料,帮助学生完成好每一个实验。例如,在做“用蚕豆叶观察植物表皮细胞及气孔”的实验时,按照上课进度已找不到蚕豆叶。教师通过实践发现,给学生用水花生叶、紫角叶(紫角叶也叫紫葛叶,学名落葵,现作为一种绿色蔬菜)、玉树叶替代蚕豆叶,这些植物的叶片因为肉质肥厚,下表皮容易撕下,学生易操作,观察效果也很明显。要做到精选实验材料,提高实验效果,教师平时必须做有心人,教师要认真阅读生物教学杂志及网络上有关生物实验材料的介绍和分析,到菜场、到农田去采集材料,回到实验室亲自观察对比实验效果,教师把收集的实验信息及时整理成册,以便在实验教学中灵活使用。

1.3 “改一改”

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并且实验结果非常明显,那么学生们会很兴奋,他们的实验兴趣会大大提高。为了达到这一日的,教师有时可以对某些实验步骤稍作改动。例如,做“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这一实验时,学生难撕取外表皮,有时粘上叶肉看不清表皮细胞。在实践中,教师可将洋葱头切开分成四部分(下面连着),然后在光照保湿下培养2~3d的洋葱叶的内表皮细胞,发现洋葱内表皮细胞呈浅紫色时,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验,即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内表皮与叶肉易分离,撕取非常方便,且不易破裂,还可以不染色就能看清细胞的形状及部分结构,染色后可观察细胞核,这样学生比较轻松地完成这一实验。

1.4 “做一做”

这是教师组织教学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个实验,首先自己必须课前认真做好第一个实验。这样不但可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估计实验时间,以便上课时能及时调控,让学生按时完成实验内容;同时还能预测学生实验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时提醒学生注意规范操作。例如在做“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呼次数影响”的实验时,教师在课前先完成了该实验,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就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思考题,提问学生:何时测定鱼的呼吸次数?把鱼放进烧杯就立即测呼吸次数吗?如何改变水温呢?是在原来有金鱼的烧杯中直接加入热水来升高水温吗?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们有了正确的做法,这样避免了实验中的错误动作,学生们在完成实验操作后,都能把活蹦乱跳、快速流动的小金鱼带回教室进行观赏,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2 学生的自主探究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讲到,要让学生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生物实验方面的知识。

2.1“搜一搜”、“学一学”

学生家里大都有电脑,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都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而且网络上有关初中生物实验方面的资源很丰富,所以教师在上实验课前,可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先“搜一搜”、“学一学”有些实验内容,例如:在网上先仔细地看一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的视频,因为视频很形象,到实际操作时,学生们心中有数,就比较熟练地完成这一实验。

2.2 “想一想”、“动一动”

学生到了实验室后,教师要让学生多想想、多动动。例如,在讲显微镜结构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书本中有关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作用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摸一摸”、“动一动”实验桌上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想一想”这些结构的功能。教师再出示一些思考题:例如,“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大小与其镜头长短的关系?转换器上安装了什么?如何调节遮光器上的光圈?对光时能改变通光孔大小吗?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看到的细胞数目与大小比原来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视野亮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学生们对显微镜的结构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还会自主拓展实验探究的步骤。例如,在做“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影响”的分组实验时,教师发现有的小组学生做完课本要求的实验内容后,开始探究:“喂食会影响金鱼的呼吸次数吗?”学生们开始给小金鱼喂食,观察发现小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大了。还有的小组探究“水量多少与金鱼呼吸次数的关系”。这样在实验中,教师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3 “议一议”、“纠一纠”

第8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物理实验;探究学习;创新思维;分析能力

1.研究背景

捷克教育家夸美钮斯说:“智慧的开端当然不仅止在学习事物的名目,而在真正知觉事物的本身。”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获得主要依靠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只要我们重视并加强了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学生的实验能力应该能够不断提高,同时使知识结构更趋完善,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然而,传统教育中的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普遍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停留于浅层次要求;注重实验操作,缺少实验探究,更谈不上创新,忽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培养;更有甚者受考试指挥棒影响,不重视实验,学生实验走过场,实验应有的功能大打折扣;少数学生缺少机会和懒动手脑、实验能力极差,这在近几年的实验考试中也有所体现。这与时代要求相距甚远,出现了有些顶尖学生 “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薄弱”的现象。

因此,针对我校(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实际,为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本课题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研究概况

2.1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范畴主要包括:认知(认识仪器、了解一般用途)、操作(正确合理使用各种仪器及基本操作)、观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表达)、理解(理解所有的实验步骤及原理)、分析(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分析意料之外的现象得出结论,要有较强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还可以有哪些改进,还可以怎样实验(原理、装置、步骤)〕。

2.2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对本校物理实验教学作一些探讨和尝试,通过对物理实验目标的调整、内容的拓展、方法的更新等,能切实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在此过程中,总结出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2.3基本假设:(1)通过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观察思维、引导探究创新、适度评价激励等措施、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2)现有条件(包括时间、空间、物资等)经整合能基本满足加强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

2.4研究方法和过程:

对本校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实验学习心理作调查分析。对教材中各种实验仪器、每个实验目的要求、主要功能、步骤方法进行详细研究,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及教改的发展方向,结合本课题研究,作适当的调整、拓展。设计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具体策略、措施、实施步骤、操作方法。

总结前一年实施情况,改进、完善设计方案,第二年再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整理资料,总结经验,筛选有质量的实验个案4个,完成课题报告。

3.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实践

3.1调查并对学生物理实验现状的分析

3.1.1测试问卷了解学生物理实验现状:

根据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了解到:只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物理实验重要,但也不清楚为什么重要;还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觉得物理实验只是好玩、希奇所以喜欢。多数学生愿意动手做现成的实验,不想也不会设计实验,有部分学生只想看,根本不想做探究性的实验。常常出现男同学抢着做,女同学怕动手;成绩好的积极做,成绩差旁边坐。

3.1.2分析存在的问题

实验知识缺乏,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理论上认识仪器简单的应用,不会将物理仪器应用到实际中。在物理实验时,学生先知道结论,后进行实验,安排上教师演示实验在前,学生实验在后。在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教师只知道“不成功”,没有深入分析原因。对实验中再生资源没有利用。严重缺乏探究精神,多的是好奇心,且难以持久。

3.2进行实践研究

3.2.1落实物理实验的认知要求 (培养观察能力与规范操作、正确表述的基本能力)

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进行简单物理实验,进行严格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并随着课程的进展逐步加以巩固,这为以后正确应用实验方法获取知识,进行实验设计,探究创新打好基础。

如天平在初中物理中是一复杂而又精密仪器,上课时教师为每张桌上准备一架天平。

在介绍天平构造时先让学生对天平进行观察,然后请几个学生讲出观察结果(估计学生会有较大困难),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遵照顺序观察法,从上到下“刻度盘、指针、横梁、标尺、底座”、再观察横梁两端有“平衡螺母”、“托盘”。

在调节天平时教师必须强调并进行规范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将游码移到0刻度处,3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时观察指针指向及两托盘的高低得出:调节平衡螺母时应“左高左调,右高右调”,直到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

学生只有达到实验所需认知和操作两方面的要求,才可以为以后在实验方面的创新作准备。

第9篇:初中物理实验步骤范文

1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是最为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规律,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作为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环节的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分析思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等等。在引入新的课程环节,物理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教学的环节,利用实验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探究物理规律;在课外的环节,通过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应用物理知识。因此,我们要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的实验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的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初中教师在物理课程教学中重视实验环节。然而,当前仍有一部分教师对物理实验不够重视,他们承认教材中的结论、规律等都是通过实验验证总结出来的,但是他们认为学生们不一定非要亲手去做,在课堂上只要明白这个实验的探寻过程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去对其重新验证。另外一方面,有些教师觉得物理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繁琐,仪器的陈列、调试、检查,维修等等都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加之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不遵守纪律、故意破坏实验仪器等等情况的发生,都导致了教师不愿意去进行实验教学,不重要的实验就忽略了,必须做的实验就自己亲自动手,或者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演示,这种种现象都是教师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够所造成的。

2.2 学生对实验重视不足

由于平时的实验测试成绩并不记录到学生总成绩之中,导致了多数学生对实验环节的忽略,他们认为实验就是玩耍,是走马观花,只要按照教材或者教师列出的步骤一步步操作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新颖和吸引人的地方。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实验过程就随便触碰和胡乱操作实验器材,或毁坏实验器材或引发实验灾难,使得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学习好的学生则认为规规矩矩的做实验完全是在浪费时间,直接照着教材或者老师给出的步骤操作就简单完成,他们宁愿把实验课的时间用在复习其他功课上,或者直接缺课不去。学生对于实验的不重视当然一部分受到教师态度的影响,另外也是应试教育观念的侧面反映。

2.3 实验教学模式单一枯燥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初中物理老师往往都是在课堂上先把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等等从头到尾讲解一边,然后带领学生去实验室,面对摆放好的实验仪器,学生按照教师黑板上所列出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即可。这样的情况不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失去了主动思考创新的机会,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物理的实验应该以探究性实验为主,要求学生多多动手操作,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把握住知识的真谛。而如此单一枯燥的实验教学模式着实让学生没有探究的兴趣。

2.4 实验教学条件陈旧落后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物理实验设备和仪器陈旧老化。出现这一状况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物理实验设备和仪器本就属于消耗品,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破裂毁坏等现象,导致可用数量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经费有限,加之实验课程不能与其他学科相对等的地位,使得学校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物理实验仪器老化损毁的状况造成了学生不能拥有太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一般学校通常都是7-8人一组进行实验,有些同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甚至都没有动手的机会,这就使得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失去了意义。

3 对策

3.1 转变教学观念,加大实验教学

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指标,却不是唯一指标。在新课标的要求指导下,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当前面对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转变,由“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师指导-学生动手”转变,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加大对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视和投入,增强学生动手参与程度,才可以改变物理实验教学的环境。

3.2 转变学习观念,增强实验教学

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在物理实验环节上的倦怠。在学生看来物理实验无非都是按照教师规定好的步骤进行的,没有任何自由发挥和创新的地方。李政道说过:“教物理,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道理。要想懂道理,掌握事物内容规律性的东西,重要的是让学生多做实验,培养他们动手创新的能力和胆量。”只有让学生亲自融入到实验的整个过程中,从实验中获得科学知识,锻炼操作技能,才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验,才会体会到物理的乐趣,通过实验的过程,才能打开思维方式,使自己走向更加开阔的明天。

3.3 改变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