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初中物理实验法精选(九篇)

初中物理实验法

第1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崇尚探究精神

在物理实验中,探究精神应当始终贯穿其中。探究性精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根据所学知识,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大胆的猜想,最后通过实验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

2.个性化的实验设计

为了鼓励学生适合时宜地设计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通过试验提出相关的实验原理,就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实验,使学生真正掌握探究式实验的精髓。

3.科学的指导

由于初中生的知识面和领悟能力不是很高,所以,在学生对自己猜想的实验进行求证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适当的辅导,面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要进行悉心的指导。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初中物理采用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全面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目前,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要培养,增加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教育激励体制就不可避免,只有充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地进行素质教育。

2.初中物理采用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

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团结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同时,新时代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做综合性复合式人才。

3.初中物理采用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初中物理实验从提出问题、猜想结论和大胆假设开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在课堂实验教学中真正地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方法的具体分析

1.提出问题

实验探索是围绕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有了具体的问题,探究过程才有明确的方向。一个好的问题应该与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相联系,并能引发他们进行实验、搜集证据和利用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进而得出结论。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还会不断地发现新问题,这是探究的新起点,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

2.设计实验

首先,在了解实验目的、试验对象和试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找出实验对象所隐藏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试验方案。

其次,实验原理的正确运用。实验原理是整个探索过程中所依据的基础,一定要把握好原理的应用程度,确保实验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离开科学盲目行事。

最后,实验技术的巧妙应用,实验技术需要平时的积累。

3.分析和论证

利用收集来的各种证据归纳出证据中的隐含信息,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4.实验结果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是表述的科学性、猜想和假设的证实、收集的证据的真实性等等,评估可以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效率。

第2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关键词] 控制变量、等效替代、转换、类比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物理学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所以,初中物理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要使实验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其中蕴含的大量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体验,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下面,我就来谈谈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几种科学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例如,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学生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形状、体积与物体的运动时的速度大小等因素有关。如果在探究的过程中没有针对的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样的探究问题我们不妨使用“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是否有关时,可选择让大小、形状、体积相同的铜球和铝球从同一的高度和同一的斜面上分别自由运动,通过被撞击后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比较可知,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此实验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小车在水平面上的初始速度相同。同样,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否有关时,可让同一的铜球分别从不同的高度自由运动,看看被撞击后小车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情况,便可知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是有关。此实验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物体的质量进行控制。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这种方法若运用得恰当,不仅能顺利地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例如,在电流和电阻的实验中,将一个7Ω的电阻替代某支路中2Ω和5Ω串联电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支路中电流不变,说明一个7Ω的电阻与阻值为2Ω和5Ω串联的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等效的,所以可用7Ω的电阻替代2Ω和5Ω串联的电阻。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合力替代各个分力、平面镜成像取相同蜡烛替代物体大小、托里拆利试验用液体压强替代大气压强等,都运用了等效替代法的思想。

三、转换法

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有的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即转换法。比如,在研究电热的功率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和比较,而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哪个电阻放热多。教学时不妨设计一问:为什么研究电热的功率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时,还要用到似乎与实验无关的煤油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小结出该实验中煤油的作用的基础上,进而再问:该实验能否不用煤油而改用其它方式来观察电阻通电后的发热情况?这样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转换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设计实验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利用扩散现象来研究分子的运动及分子运动的快慢、通过泡沫塑料凹陷的程度来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大小、用灯光的亮度来感知电流的大小等等,都运用了转换法的思想。

四、类比法

在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老师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且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和电压的作用是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和水压是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类似的,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的,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我们学习分子的动能时,将它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学习功率时,将它与速度进行类比。这样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记忆牢固。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科学方法,将会非常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且能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减少很多无谓的而且是艰辛的探索之路,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益。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其他学科有借鉴作用。

第3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实验探究法”,此法是在教师指向性信息的引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去获取感性知识、动脑探究物理规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究物理知识能力,有利于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是一种多赢且行之有效的学生课堂学习方法。

一、“实验探究法”是多边情感沟通的信息桥梁

实践告诉我们,由于同龄人的关系,学生之间是同时代的人,有共同经历、共同的语言,便于情感沟通和交流,这无疑是比师生间的交流要来得容易,且效果好的多。

例如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中,就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具体做法是:将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两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每一组都配有学生电源、小灯泡(2个)、开关(3个)、导线(若干)等;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我们手中的器材组成一个电路产使两个灯泡在开关接通时都发光,在开关断开时都熄灭。

学生们热情高涨、“摩拳擦掌”,都动手做起实验来……“我们的灯亮了!”“我们的灯也亮了!”“我们也做到了!”,“我们的灯怎么不亮?”“我来帮你!”……同学之间在交流、在“传经”,师生之间在沟通,好一个生动的场面,学生真正成了主角,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轻松地诱导,学生愉快地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探究法”是学生感性认识的源泉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明确指出:“教学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并使自身个性心理、素质特征获得全面培养、塑造和发展的过程。然而,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的整体认识过程的根本差异在于:人类征服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在黑暗中探究未知的客观规律;学生探究的乃是自身未曾认识、而人类已经掌握了的客观规律,是在媒体诱导下的一种个体在极短时间内通过独立思考的重新发现。”

可见,“实验探究法”既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加清晰的印象,从中获取记忆深刻的感性认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降低了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的难度,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使他们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整个实验的过程是在教师诱导下,学生通过“做”和“思”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浮力”时,许多学生对浮力的认识是:漂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而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实验探究法”提供给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让他们自已动手做实验寻找答案:。

引导:“请同学们把小石块悬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读数。”“请再把悬挂在弹簧秤下的小石块浸入水中,观察并记下弹簧秤读数。”再诱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变化。(读数变小了,物体轻了!)想一想,为什么?”(物体受到了向上的浮力)学生通过实验,很快就能找到“浸入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向上的浮力……”的正确答案。

三、“实验探究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实验素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思维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认识不仅是思维活动的源泉,而且是思维活动的依据,“实验探究法”也就有了引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善诱则通”,教师抓住一个“诱”字;“进学之功,贵在领悟,善思则得”,学生突出一个“思”字;“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真正落实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动手、动笔、动口、动脑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大脑的兴奋点,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并促使大脑对各种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概念及规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同时,既让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及创新精神。正所谓:弄清了,理解了,记牢了,提高了,一举多得。

图1 图2

例如“变阻器”一课采用了“实验探究”,通过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学生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各一只,导线若干),让学生对“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进行探究。实验导入:按图1电路演示(遮住滑动变阻器,调节滑片,改变小灯泡的亮度)。然后启发引导:“请看该实验中电源电压是否发生变化?”(没有)“那么是电路中的什么变化了从而引起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呢?”(多数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拿出滑动变阻器,再演示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实验)“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了解我们要研究的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用课件打出滑动变阻器)接着引导探究:“请同学们按图2连接好电路,注意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右端,然后再连接开关,缓慢向左移动滑片调节到右端,然后再接通开关,缓慢向左移动滑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及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用课件打出图2,让学生通过实验对“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最后诱导思考以下问题:滑动变阻器的哪一段线圈连入电路?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怎样变化?电路中的电阻怎样变化?灯泡的亮度变化及电流表的示数怎样变化?“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是怎样起作用的?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自己能够归纳总结出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第4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一、实验考核的准备

1.确定实验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为了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做好实验,我们把事先确定好的具体实验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考核的内容、要求和程序(例见附录1和附录2)。由实验老师将要考核的实验安排在一个实验室里,并分为若干个组配备好所用的实验仪器,以利在课余时间向学生自由开放。

2 确定实验室的开放日

一般每次考核时开放时间为一周左右,开放期间,由实验老师统一调度,由任课老师轮流值班。其主要工作是:① 答疑和管理,至于有关实验的具体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反复阅读课本去领会感悟,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师生、生生间的交流讨论,加深认识和理解。② 根据实际情况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实验技巧,如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为了使玻璃管中的空气全部被排净,可以将一根穿有细长线的缝衣针沉于玻璃管底部,然后边注水银边抖动细线,以保证实验的成功。③处理突发事件,如有的学生在使用酒精灯时,由于操作不慎或不规范,引起燃烧事故等,对这种事件的突然发生,要及时帮助学生处理,同时总结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经验教训。

由于有考核这一手段的督促,学生做实验时大都不再马虎了事,在开放实验室的这段时间内,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通过自己的钻研以及与同学们的相互切磋,对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等方面都能认真仔细地去完成,做到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实验的有关知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

二、 实验考核的操作

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学生掌握了要求的实验,这个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的考核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评估学生的实验成绩,我们可以采取简便易行的考核方法,在每位学生对开放的实验都已经掌握的基础上,抽签确定学生各自考核的实验内容及场次。由于学生准备充分,即使是较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在25分钟内完成。学生开始操作时,实验老师和任课老师每人监督10人左右,并在过道巡视,观察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当看到谁的操作有误时,便立即在其考核表上记下相应的扣分,并告知扣分原因。在巡视的过程别要注意那些学生容易疏忽和出差错的地方,同时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如在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可提如下的一些问题: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什么位置?你是怎样判断小灯泡是否正常工作的?等等。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实验后,教师应根据考核记录的结果和学生交上来的实验报告作出较为客观合理的成绩评估,并及时通报给学生。

三、 对实验考核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通过多年的有效实验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学科成绩上都有很大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实验考核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以下作用:

1.充分发挥了实验室的功能,优化了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主动地、系统地对所要求的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复习,真正理解和掌握每个要求做的实验,促进了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2.给予了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发了智力,启迪了思维,让他们从实际操作中思考和发现问题,增强了探索意识,从而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原理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附录1

物理实验考试样卷

物理实验A卷: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考生须知:1 每个考生在25分钟内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2.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后举手示意请监考老师验收,待监考老师验收完毕后方可离场。

(1) 实验器材:装在灯座上的额定电压为2、5伏的小灯泡一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开关一只,滑动变阻器一只,电池盒一只,电池两节,导线若干。

(2) 请完成以下操作: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正确连接电路;

3.接通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记下电表示数,算出这时小灯泡的功率;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4/5左右,记下电表示数,算出这时小灯泡的功率;

5.整理实验器材。

(1)

电路图(请画在下边的方框内):

(2) 实验记录:

工作状态(电压)电压表读数(V)电流表读数(A)小灯泡功率(W)

第5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意识

物理的许多基础知识是基于实验开展的,因此通过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有更好的理解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物理实验室很考验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一些物理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水平测试手段都是通过实践步骤来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进行考察测评的时候,也要采取一些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推动物理知识应用,提高物理教师质量和效率的积极作用。

一、突出实用性

物理教育的很多用处都体现生活方面,因此实用性是很关键的。在调动学生参与物理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性很重要。因为实用,所以才要加强学生对于实验学习的理解,每个学生探索实践的过程都是他们思考能力显著提升的过程,因此,在对一些具体的实践分析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时,要以合作交流,辩证分析为前提,加强学生对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事物变化并且进行具体独立思考分析的过程是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而关键的部分。许多教学单从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实用性角度出发就显得相形见绌,因此重视培养学生对于实用性的掌握能力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形式。例如,在讲解伽利略观察教堂里吊灯摆动从而发现了单摆振动的规律课堂内容时可以结合牛顿由于观察苹果落地而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因细心观察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等一些生活中善于发现的实例给予阐述,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扩展实验的范围

在教材上设定的实验案例是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一些针对其他教材内容而开展的实验就没有能够引起老师的合理重视,这样一来,许多教材内容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口头讲解来进行分析,学生也只是对于知识进行复制和吸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没有学习兴趣的很大原因,因此要想法设法的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所需要材料,然后根据课本内容自己制作教具,这样一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压强这节内容时,我会让每位学生都用圆规和橡皮泥做压强实验:圆规的尖端可以放在橡皮泥上和平放在橡皮泥上,这样一下可以明显得到一些印记深度不一样的实验结果,这就说明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这样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很实用的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实验学习时很有帮助的,而且在实验教学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三、将实验向日常生活延伸

学生的课外实验和小制作,是锻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于知识的理解的能力的有效方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所设计实验的一些现场和结果可以让教材内容跟进变得更加轻松容易。而且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很多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知识基础上所进行的集体性活动是很有影响的。尤其是叫教学内容与日常的生活实践想联系,那么教学和学习都会有所裨益。例如学习能的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课堂实验效果不明显,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课余实践观察做机械铁门时刚才所出现的火花,从而在这种课外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同时,在寻求和课外生活联系时寻找好延伸点,做到课内、课外实验相衔接。同时,一些实验内容和实验任务的安排是要有一定层次的,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让每个学生都有操作机会前提下,对于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然后教师对于一些存在难度的步骤进行讲解督导,及时对于研究成果做一定的总结和回报,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知道自己的基本情况,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增加自己长处,对于短板有自己的训练和研究。

四、加强对学生探究性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材所需实验材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理解从而有所创造和发明,相信利用自己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学习的过程会给他们的学习过程留下很深刻的影响。

五、总结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每个教师都要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实践教学的具体分析和谈及,并且最终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实验发明,发散学生思维,创造自己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对于实验教学的理解程度加深等都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所表现。总体来说,就是要用积极有效的引导手段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基。

作者:刘晓虹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新龙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关键词】实验导入 方法 举例 实验情境

实验导入的效果,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整体效果的影响十分巨大,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务必注重课堂开始之前的实验导入教学,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在实验导入教学之后快速投入到新的知识学习中。笔者在此提供以下几种导入方式,希望能够给广大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新奇实验现象导入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新的物理知识教学之前,可以预先准备与之相对应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新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此类实验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百分百的学习欲望,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最大化的掌握接下来的知识,但是要配合好合适的内容,切不可为了新奇而新奇。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大气压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杯、卡片及水放在讲台上,告诉学生老师今天要变一个魔术,消除水的重力。学生不相信,笔者将水杯灌满水,将卡片放在水杯上,压紧之后将水杯倒过来。学生惊讶地发现水并没有流出来,十分好奇。此时笔者解密魔术,成功导入大气压的知识,在此导入教学之后,学生对有关大气压的知识掌握的十分牢固。

二、借助黑匣子模式进行实验导入

所谓黑匣子模式的实验导入,就是让学生不能够看清楚实验道具的内部结构,只能够通过实验的输入材料和输出材料感受其中的奥妙。通过此类实验模式导入教学,学生会十分迫切地想要解决黑匣子的内部结构,从而会理解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能量转换及守恒定律相关内容的时候,设计了如下的黑匣子实验,讲课开始之前,准备好一个长筒,内部结构事先设计好,只提供学生观看,长筒能够在滚出去之后自动滚回来,如此反复。学生对此十分不能理解,觉得存在“上帝之手”,此时笔者进行解密有关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并允诺学生学习此类知识就能实现老师的实验,学生由此十分认真的听老师的课,并通过课堂所学,设计出笔者开课之前的长筒内部结构,做到了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生活实验导入法

巧妙利用生活常识,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通过一定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此类物理现象,从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此类实验导入法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实用,更有兴趣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之中。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大气压强的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观察到身边的物理现象,在此类物理知识的复习课开始之前,事前准备好一个吸盘,让学生猜测能够承载多大的力。最终通过实验发现,看似微不足道的吸盘,承载的力超过了一个学生的正常体重。学生通过思考发现这个和大气压的利用有关,从而能够通过实验导入,迅速理解大气压的相关知识,真正能够将大气压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通过实验竞赛模式导入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情景,在学生的竞赛实验中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此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活跃度,保证教学的良好氛围。

例如,笔者在讲述有关力的合成以及相互抵消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在黑板上准备好了三个弹簧测力器,让力气大小不同的三个学生分别从黑板的一端拉至另外一端,测量长度。经过不同学生的测试,选取了两位拉长一米的同学和一位拉长接近两米的同学,让两位拉长一米的同学一侧拉,拉长接近两米的同学在另外一侧拉,看谁能赢,给一定的奖励,学生拼了命地往自己的方向拉,最后发现弹簧测力器几乎不动。学生十分好奇,希望能够得到解释,确保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也确保不是老师作弊,不想让自己从竞赛中获得礼物。此时引出相应的知识点,学生自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五、实验故事导入法

物理学是生活学科,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因此,在物理学中有相当多的有趣故事的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相关的实验故事,丰富教学内容,让物理知识变得立体、有趣,而不是生硬呆板。通过此类教学导入,加上教师适当的演示,自然能够吸引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例如,笔者在讲述重力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导入了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告诉同学们,牛顿在进行重力相关试验的过程中,通过苹果的砸脑袋,激发了相应的灵感,苹果之所以会向地面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实验导入教学,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进入到未知知识的探索中,还能够树立正确的物理价值观,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物理素养。作为教师,务必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合适的实验导入模式,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做最大化的贡献。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毛金华.“非常规”实验提高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第7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 物理 实验 教学

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 ? 即边学边实验。

例如:利用鸡蛋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压强的实验

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做大气压实验

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3.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普遍都很重视演示实验。在他们上的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所用器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二、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这一思想,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将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电学的一节课《电路的连接方法》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

引入时通过演示窗帘被自动拉开、合拢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闭合一个电键,只有一个窗户的窗帘被拉动,而其它窗户的窗帘不受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们基本能较好的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但是,要取得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知识和实验方面的准备)。对于实验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点。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等。实验后,还必须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当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四、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第8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公理化体系;实践化体系

初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对于高中学生的所有能力都有极大的要求,它既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方法来牢记里面所需要的定律公式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上才可能有所发展。

教学的好坏概括起来有两个因素,内因是学生自己,外因则是教师,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积极的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能投入全身心的去学习,以此达到教学的目标。

一、以实验来巩固基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它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也就是实验。那么如何用实验来巩固学生的基础呢?

比如,教“光的折射”现象时,学生很难区分光的折射和反射这两个知识点,光从概念来教学生区分的话是不实际的,且容易让学生的记忆混乱,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验来证明。

老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并把这个实验搬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这一个实验情景是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

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这样的实验既让学生的基础得到巩固,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

二、要授之以渔

一般在数理化的学科中,它的解题思维就没有固定的,每个题的解决方法、手段是不同,它不像其他文科类的学科会有死答案。所以在这些学科上老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以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应试教育不可能说会一直持续,但至少目前来说,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今,应试教育在物理中有一些改变,它不是单纯的在考验学生死板的记忆,它在往开发学生思维方面发展。

在高考物理命题一贯坚持全面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的风气里,近几年来还针对以往教学的薄弱环节,提出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将原来的实验能力改为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这更要求老师在教学方面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开发潜能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更多渔的技术,以此可以来应对不同的情况,能够保证在每种情况下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那么如何授渔的技术呢?

具体情况教师应该学会灵活的运用不同的办法,比如说在摩擦力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叫学生分组,设计出自己探究在何种情况下有摩擦力发生,在什么情况下的摩擦力不同等方面出发,老师呢在一旁指导,但不能说是完全的为学生代办,只有在他们不懂的情况下说出一些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久而久之,凸显出授之渔的效果。

三、以实验为学生展现物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实际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更要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还要针对物理特有的特点来教学,物理学科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它需要通过很多实验来证明这个观点、来引出公式定理。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的深刻,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细胞被活跃化,从而也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例如讲摩擦起电时,可以补充人体也能因摩擦而带电的实验,从而充分说明人体也是导体是绝缘体。用手掌摩擦有机玻璃棒,棒带正电,而手掌带负电。前者用验电器可以试出来,而用手掌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并不张开。这是因为人体是导体,摩擦所得的电荷很快就通过人体漏走了。

第9篇:初中物理实验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运用

1、前言

实验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现有的试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初中物理学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在初中物理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自操作相关的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巩固所学习的物理学知识的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能够结合课堂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并且将实验感知与课程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达到教学目标[1]。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物理学是最注重实验的学科之一,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开始阶段,通过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为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初中物理学习的特性要求学习必须将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的目的[2]。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是实验科学与物理理论共同发展的过程,物理学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对新理论提供实验依据的过程,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科学实践证明,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培养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学人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是注重物理学科的科学精神,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并且通过直观性的学习,从而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与学习,深化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2、初中物理学实验教学的原则

2.1 以学科知识为着力点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巩固课程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实验教学的内容的选择,需要与学科知识紧密相连,从而达到课程知识与实验教学相互结合的目的,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实验技能与观察技巧。

2.2 以学生为中心

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当前的课程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根据实验教学法的特点,学生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亲自动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于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并记录。该过程是体验与主动学习的过程,因此初中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与评价。

2.3 因材施教

实验教学法是有别于应试教育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因材施教的特点。开展实验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设计,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根据查阅资料和与学生讨论解决不懂的现象,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教学,能够弥补课堂学些的不足,积极开发学生潜能。

3、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中的运用

3.1科学的实验导入法

为了提升实验教学法的教学效果,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实验导入,使学生关注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实验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能够将课堂内容与实验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与记忆,也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采用是要导入法,能够及时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内容与目的,展开有目的性的实验学习[3]。

比如在凸透镜的实验教学中,笔者采用实验导入法,对于生活中的凸透镜现象进行总结。在实验开始前,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凸透镜现象,比如投影仪的放映原理,讲述成像原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起来,然后及时提出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目的,保证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实验,保障实验教学的效果。

3.2 验证性实验教学

验证性试验教学是对相关原理的验证,是在课程知识指导的基础上的探究性教学。验证性试验教学对于巩固基础知识,加深课程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对“密度”这一概念的实验教学中,笔者对于密度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以下问下:(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2)一斤棉花与一斤铁外观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逐步设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通过实验教学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3.3 开放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相对综合的实验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自主性。开放性实验教学时在给定的实验内容中,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查阅资料了解实验原理,构建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自主操作实验并且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形成总结的过程。比如在对声音成因与传播方式的教学中,笔者以开放性教学的方式,指导学生收集声音的素材,了解声音的传播原理、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传播的要求等等,最后形成报告在班级进行讨论。

4、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要点

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运用实验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做好准备,在实验教学前,教师需要根据实验教学的目标合理选择实验教学内容,制定实验教学流程与方法,并且做好实验器材的准备,采用提前实验的方法保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实验器材的安全可靠,保证实验效果;(2)在实验教学开始前,需要做好教学导入,对于实验教学的原理进行讨论,并且告知学生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做好必要的指导,保证实验教学的目的性;(3)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指导与监督,保证实验过程安全可靠,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实验,保证实验教学效果;(4)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巡视与指导工作,对于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与纠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5)在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检查实验设备的完备性,并且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审批。

5、结语

实验教学是随着近代自然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自主学习与主动观察的能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实验教学能够顺应素质教学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未来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方向,对于素质教育起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月新.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 甘肃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