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第1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42-03

人才培养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为立国之本。目前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还多采用“填鸭式”或“应试式”的教学方式。进入大学以后,应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高品质的创新人才呢?一直是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大学教育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学术界在围绕大学教育的研究不计其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与“学”脱节:教学方式陈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学”和“用”脱节: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不能致用;③“共性”和“个性”脱节:重视共性发展,忽视个性化培养,重视专业学科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导致知识面狭窄;④“老师”和“学生”脱节:老师不熟悉学生,学生不了解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⑤“学问”和“道德”的脱节:只做学问,而不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忽视学生“德”的培养;⑥“教学”和“科研”脱节:选拔高校人才科研为主,来自科研上的压力,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⑦“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关门办学,不了解国际需求,大学教育和国际接轨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除了面临高教教育的普遍问题,还有其特殊性。非典事件以后,公共卫生体系和社会应急能力等为人们所关注,对我们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②缺乏国际化视野;③缺乏管理和应急能力。针对目前公共卫生专业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上,我院培养理念始终是优秀人才“德”为先,目标是培养一批“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具有专业素质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合格人才。

1.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避免“学术孤岛”。针对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强调个性化培养。针对“培养”和“个性”脱节的弊病,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总体指导。充分利用武汉大学的文理学科综合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兴趣,适当调整必修课的学时,加强选修课的管理,根据个人兴趣与就业意向,比较系统的选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跨学科领域等5大领域的通识课程,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和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极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培养能力和信心。通过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激发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的理解和新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方面,以预防医学教学计划为例:近年来,在培养方案上,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压缩,加大了选修课的学分,课程体系发生了改变。毕业生应该取得的总学分为176学分,在2006年,选修课学分要求R20学分,而在2013年,选修课学分要求达R63学分。2013年教学计划较2006年明显增加了选修课程的学分(表1)。

通过合理调节必修和选修课程,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这种独具特色的“综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兴趣,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对于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此外,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顺应时代要求,利用武汉大学这个综合平台,在国内首创全球健康专业。全球健康问题是跨学科、跨文化的复杂问题,需要多学科参与,多学科思维融合和多视角研究。全球健康中心的成立打破学科壁垒,避免学术孤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了学生视野。

2.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和“烛光导航师”模式,优秀人才“德”为先。“全程双导师制”是武汉大学的一种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从新生入学起就给学生同时配备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介绍学习方法,讲授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层面,解析知识难点;校外导师则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发展空间,增加实践认知能力和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双导师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不仅弥补传统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增强学生实践机会,开阔学术视野,提供学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而且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教会学生三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得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公共卫生的实践中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武汉大学近年来采用“烛光导航师”的模式,主要针对“老师”和“学生”脱节的弊病,从本科生入学报到开始,老师们从学习、思想、情感,生活,就业等多方面进行辅导,建立教师关爱学生的机制。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积极实施烛光领航计划,学院教师积极担任烛光导航师。“烛光导航师”模式,拉近师生距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起到心灵引路的作用。针对“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的弊病,始终把把“德”的培养放在首位,不仅强调职业道德,也强调社会公德。

3.“一请二送三联合”模式,拓宽国际视野;“综合实习实践基地”模式,增强实践能力。针对“本土化”和“国际化”脱节的弊病,公共卫生学院采用“一请二送三联合”的模式,即:第一,请进来讲学。第二,送出去学习。第三,接受海外学者和学生来学院访问学习并开展联合培养。主要形式包括:学生交流学习、教师互访讲学、联合培养人才、课题合作研究等,学院实施办学国际化以来,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多渠道地拓宽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得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田纳西大学,马来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实施了双方学生交换计划和联合培养计划;并开展各类合作项目和研究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讲学或开设讲座,并通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实行双语教学,实现了异域文化体验的课堂化,这是也是对大学教学方法的一种改革。该模式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色。

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公共卫生学院也强调立足国内,针对公共卫生学生缺乏管理、应急、实践等方面的能力,公共卫生学院在国内建立综合实习实践基地。如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合作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探讨共建公共卫生实践基地的运行模式。坪山新区的综合实践基地建成以后,不仅为培养公共卫生人才提供了科研、实习、实践的基地,更为当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综合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卫生合作的典范,是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的公共卫生人才的另一特色。

二、教学方法

针对大学教育目前存在“教”与“学”脱节;“教师”与“学生”脱节;“学问”和“道德”的脱节等弊端,在教学方法上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1.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新形势下,面临诸多国内、国际重大公共卫生新议题,传统公共卫生人才教学方式暴露出不少的局限性,包括:人才缺乏个性化,诸多能力不足,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面对现场复杂的情景一筹莫展等情况。在此背景下,学院在教学中尊重多样化的人才和学习方式,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第一,指导个性化选课,开展个性化培养。在校内、校外导师的帮助下,制定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具体包括选择个性化“通识课程”、制定个性化社会实践计划、参与导师课程或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指导毕业论文、推荐工作单位。第二,丰富第二课堂,弥补教学计划不足。鼓励学生根据学业计划和职业计划,积极参加相关报告和讲座,并由班主任和辅导员纳入第二课堂考核。同时,针对公共卫生热点、前沿,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社会专业人士来学院做学术交流或报告,让学生们感受大师的精彩,弥补第一课堂不足。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中不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作为老师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以国外教授在讲授中美医疗保健制度的差异比较时为例,他不是用课件简单地把两者的差异列出来,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历、知识和想象,列出目前医疗保健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这样授课方式,使学生记忆更深刻,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国外的大学教育通常没有像我们这样的全国统编教材,老师上完课后,往往留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后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参考文献,要求学生到互联网找寻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而且也有利于让学生了解学术的最新动态。

3.提倡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孤立的学习方式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他人合作,往往使得学习效益明显增加。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应对他人的反应,拓宽对问题思维,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实际上也是一种道德素养的提升。团队精神的培养作为学院的一个培养理念,深入每个教学环节中,利用集体协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分别选择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个案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力量,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素质显得尤为关键。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刻理解到如果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知识创新,都会无从谈起,所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

1.引进人才,不断夯实内力。学院要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学院近年来引进一批优秀青年教师,目前全部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院针对性引进了一批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骨干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培育了一批多学科融合的师资团队。即使如此,学院仍把师资的培养放在首位,使用与培养相结合,老教授起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鼓励年轻老师外出交流和学习。

2.国际视野,教书育人德为先。我院鼓励教师“走出去”,包括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科研合作等;同时“请进来”,包括接受国外访问学者进修、共同授课、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撰写项目申报书,建立稳固的联合“课程组”和“课题组”。例如,我院“人口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环境与健康”3个研究室由国际专家担任室主任。聘请国外知名专家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每年来学院工作3个月,共同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我院教师100%具有海外(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目前正在实施青年教师第二轮“海外研修”计划,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此外,因为教师为学生楷模,所以学院也一直强调职业道德建设与学科建设同等重要,树立“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观念。

3.开门办学,聘请校外导师。公共卫生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一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仅注重校内老师的培养,同时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公共卫生学界的专家合作,开门办学。学院聘请校外导师,均属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利用校外导师的所长为我院培养合格人才。

四、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国际化办学、开拓全球健康学新领域等作为自己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国际化视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方面,已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国际化视野得到拓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思维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学院本科生升学率、毕业率连年保持在93%以上,位居全校前列,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我们相信只要采用开放纳新的态度大力推行高校教育改革,才能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培养出“国际化”、“复合型”、“实践型”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玲.论我国大学教学改革应突破的六个瓶颈[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

[2]杨玲.关于当代大学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都市家教,2012,(8):54.

[3]季秀琴.深化大学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基于文献的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4]崔榕.关于大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高教高职研究,2010,(1).

[5]钟勇为,王亚欣.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问题到底是什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2(3).

[6]廖进球,谭光兴,朱晓刚.我国大学教育应走本土化的国际化道路[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

第2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96-01

一、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开设的,因此,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原设相关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做些修改,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专业[1]。针对公共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问题进行探索,重点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审视现有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构建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被调查10所院校中,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均体现以培养具备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了解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具有创新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养目标设置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没有对应,培养人才类型各不相同,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则是应用复合型管理人才,还有其他院校是高级复合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因此,中医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更具特色,即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现代卫生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经济管理学的相关知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基础知识能力,能够在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医药企业和各类公共事业组织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

关于教学时数,必修课程总学时数:最多的3610 学时,最少1926学时,平均26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最多的2776学时,最少1366学时,平均2603学时。实践学时最多1697学时,最少114学时,平均562学时[2]。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层次基本相同,但必修课安排比例上差别较大。

调查10所院校发现,各院校课程设置大体分为公共课、医学课和专业课三个层次。公共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公共课科目大体相同,公共课包括: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政治思想、身体素质及基本知识与能力素质类课程。医学课主要以医学概论、医学单科形式设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最高为35.55%最低为16.19%,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比例差距较大,各院校应结合自身条件整合医学类课程门数及学时,建议医学类课程必修课学时在30%左右,让学生用较少的学时学习更多的医学知识。专业课主要就是卫生管理、经济类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最高为58.28%最低为35.15%,建议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数在40%左右,课程选择要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程。

为适应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科组建,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全面分析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四年制)人才培养现状、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中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多次召开专家讨论会、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体制改革内容,结合本学校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中医院校的教学计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公共课开设9门,656学时,开设体育、外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医药基础课11门,704学时,开设中医基础概论、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组胚)、病理学、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11门,528学时,开设经济数学、线性代数、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等;专业课12门,576学时,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电子政务和文秘基础等;任选课10门,320学时,医学伦理学、商品学、医药信息管理、科研设计与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构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学、技术。新医改政策下,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肩负着卫生管理队伍建设的任务。

参考文献:

第3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全科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课程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6]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黄进,李玲,赵宇亮,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63-65.

第4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1月6日,中国残联系统XX级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吉林大学隆重举行。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公共卫生学院有关领导和中国残联康复部代表出席了典礼,部分优秀教师和吉林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近200人参加了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

今年共有来自中国残联系统各级康复机构的17名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被授予学位,占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毕业总数的19.5%,学院领导对残联系统学员积极克服困难,追求知识,锐意进取的扎实学风和优异成绩给以充分肯定,对和中国残联合作办学取得的良好成果给以高度评价。

为加快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力度,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康复人才培养,探索新时期康复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办法,中国残联与部分高等院校、康复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了16个“中国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在职人员进修和定向培养等方式,解决残疾人康复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匮乏的局面。

XX年中国残联和吉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吉林大学成为首批中国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并决定联合办学,为我国残疾人康复事业培养公共卫生硕士,目前已经有24名残联系统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的毕业,7名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在读,XX年有72名残联系统报考吉大研究生的考生,已有9名通过初试。联合办学取得明显成效,对于残疾人康复高端人才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公共卫生硕士毕业典礼发言,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喜欢

第5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公共卫生课堂教学 个性化特征 互动

随着我国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需求的快速增长,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培养具备个性化特征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教育的关键阶段,不同的性格和思想决定他们对教育的不同诉求,而教学课堂是大学生思想个性体现的重要空间和场所,通过知识的传授加强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公共卫生课程教学课堂上大学生个性培养现状的梳理,公共卫生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个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融合医学与教育学两大主干学科,对公共卫生课程教学课堂培养大学生个性的路径和策略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思考和借鉴,为提出我国公共卫生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思路奠定基础。

一、公共卫生课程教学课堂上大学生个性培养的现状

国家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放到重要的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而课堂教学又是教学改革重要的着力点,其中,大学生个性教育是重要的着力点,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于公共卫生人才的特殊需求,更要求在人才培养中重视个性化特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公共卫生人才个性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足以强有力支撑和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和授课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课堂容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和卫生改革后的要求,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导致课堂人数不断增加,百余人的大课堂一方面增加了教学效果的传播压力,另一方面也稀释了教学资源的集中凝聚度。公共卫生课程近些年在医学院校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课堂人数的不断增多与教学资源的短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重。

2. 教学方法改革在公共卫生教育教学改革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已经远远跟不上社会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改革步伐滞后。但当前几乎所有的公共卫生院系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却不够重视和关心,更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这直接导致了课程课堂教学的落后。对比现在大学生信息量丰富的个性特征,他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这样的两元矛盾直接导致了由于不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而出现的问题显现,不注重抓教学研究,更忽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满足于就照本宣科的 “满堂灌”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成为大学生课堂个性教育的重要问题。

3. 教学方式落后,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广泛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课堂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可控性强。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方面单向传授容易造成“满堂灌”、 “填鸭式”教学方式,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致使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有限时间内进行大容量的知识灌输,不利于学生探求精神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掌握某些理论,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个性化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最终,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4.新媒体的流行分散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低头族”现象亟需。新媒体的流行改写了公共卫生知识的传播模式,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会加重学生对新媒体的关注而致使对课程的弱化。尤其是公共卫生知识本身的专业性较强,在一些讲解能容上如果不能通俗化讲解,更会加重学生的腻烦心理。而手机新媒体监控的难度,又为课堂上学生的分离注意力提供了平台,所处年龄段对一些时尚个性的追求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新媒体的正确运用也成为公共卫生课堂上大学生个性教育的一个凸显的问题。

二、公共卫生课堂教学培养大学生个性的原则

1.适当原则

适当原则是指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科要求和课堂容量,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恰当、适量地设计互动环节和知识传授环节,以调动课堂氛围,更高质量地完成授课模式。

大学生的个性教育是课堂上的重要内容,但是,并不是全部内容,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需要教师把握。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整体安排,规划好实施大学生个性教育的教学环节。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考量公共卫生的课程特点,分析出课程对学生个性方面的需求,根据需求来设计具体的个性教育相关环节。

适当原则也是教育教学改革人性化的具体显现和要求,原则规束的根本在于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之上,实现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学生个性自由的和谐统一,进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科学培养大学生个性特征的目标任务。

2.契合原则

契合原则是指课堂教学,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和学生的个性需求,吻合当前的教育教学趋势,联合课堂不同元素,融合不同学科特点,多元化、个性化实施教学过程。

教师在备课开始,就应该关注公共卫生发展以及研究的前沿情况,并将公共卫生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授课的切入角度要从社会现实切入,具有典型性、时效性的特征,以此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在整个课堂上,教师也要注意授课知识和所讲事例的贴近性,尽量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生动性,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会熏染学生的个性特征。

契合原则是教师进一步把握教育艺术规律,将“学以致用”理念深入贯彻课堂的集中体现,也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契合原则是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将传统的授课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授课融合。

3.艺术原则

艺术原则是指课堂教学要讲究人性化、个性化和策略化特点,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所处阶段的心理特征,以积极地、灵活的教育手段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艺术原则要求授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主张授课的灵活多变,具体的要求就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要具有鲜明具体性和典型性;授课的节奏要具备生动性和曲折性;授课过程要具备严谨性和完整性;授课语言要具备准确性和鲜明性;讲课手法要具备精当性和多样性;授课思维表现要注重民族性和独创性等。

三、公共卫生课程教学课堂培养大学生个性的路径和策略

1.以多元化、层次丰富的课堂互动来强化大学生个性的加强

公共卫生课堂上的大学生个性培养可以成为医学人才个性培养的普及型个案,有效载体就是以互动特色为中心的多元化、层次丰富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主张教师凸显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加强课堂的主人翁精神来丰润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而在这个过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体有以下方法:

(1)PBL 教学法。这是“以问题为先导的讨论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对事先设置的问题或议题进行讨论、探究,以求得对问题的回答或验证而获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适合小课堂进行,需要教师针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效分组,通过学生现实参与实际场景的模拟来加固学生的知识认知,实际上,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更为有效连接课堂知识和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求解欲,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与表达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得到自由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健全的个性特征也就自然确立了。

(2)分组竞赛法。这是以紧张的知识比拼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教师对课堂学生进行有效分组,通过不同组员的比赛竞争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凝聚同学们的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会体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由于高度紧张的精神语境,这些个性特征更能够反应学生自身的实际,所以,这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的最有利时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不同的个性反应进行对比分析,使同学们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个性发展更为科学完善。

(3)实景模拟表演法

课堂表演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凝聚学生注意力。完善学生个性特征的有一方法手段。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公共卫生知识和案例设置主题,让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编自导自演,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尝试,拉近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距离,让学生在巩固、加深知识的同时,通过表演,形成自我对照和对比,查缺补漏,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自身个性。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通过说教来完善学生的个性特征,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通过内化的经验认知来完善自身的性格,而且,通过现实场景的真实模拟,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深刻印象,在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的同时取得良好的个性育人效果。

2.强化以大学生个性教育为中心的公共卫生教学理念

在课堂上强化大学生的个性教育是一个新的提法,也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个性教育应该摆在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医学人才培养中德育水平亟需提高。一个只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良好个性特征的学生也不是培养出的合格人才。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强化以大学生个性教育为中心的公共卫生教学理念。

(1)转化教师角色。为了更好培养大学生的个性,教师应该更注重自我发展,着力于重构自我形象特征。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服务者转变。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提供不同的课堂知识传授服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知识的传授上,更体现指导性和引导性,不主张硬性的灌输。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还应该定位成激励。要适时鼓舞激励学生,鼓励他们的优点,在鼓励和激励中让学生彼此学生,慢慢相互切磋,完善彼此的个性特点。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习,就无所谓课堂教学的存在。课堂上,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通过一定成都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强化学生知识书评的同时,着重训练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技能认真学习又能自主研究,既能全面兼顾又能个性发展的优秀人才。

3.构筑以新媒体为特色的新型授课模式

随着新媒体的流行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新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各个学科。虽然 ,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致使“低头族”出现,但是它快速便捷、互动性强的特性也成为强化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及时联系,也可以定时群发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通过课下和学生们随时、随地交流来掌握课堂的学习情况。新媒体具备便捷交流和保护隐私性等优点,这样,可以更为便利地融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等交流,增加学生交流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交流的主动性增强,教师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个性发展也有了深入了解,有利于教师拓宽自己的教授时间和空间。

运用新媒体辅助教学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教师要具备熟练地和与时俱进的新媒体知识,要能够熟悉新媒体业务流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们才能够更好的将专业知识凝结传播,形成较强的传播力度,也可以占据较有优势的战略高地。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仅不要规避新媒体,还要帮助学生新城较高的新媒体素养。可以设置一些题目,供学生们交流探讨,运用新媒体搜集资料,这样,潜移默化可以形成学生运用新媒体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新媒体的语境中,进一步完善自己运用新媒体的方式、方法,对一些不利于自己良好性格形成的事物具备较高的鉴别力,以进一步完善其个性特征。

以上这些路径和策略的采用,使我们的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学方法从教师课堂讲授,以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通过探索研究方式自主学习的研究性教学方式转变;呈现出从灌输到启发、从被动到主动、从单向到互动、从个体到合作、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转变的趋势。虽然从全国范围来看,改革的力度还不大,涉及面不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束缚,但这些改革尝试,是对我国公共卫生现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探索,为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科学的现代公共卫生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值得借鉴和推广。

[1] 朱敏洁,朱文华. 案例教学在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应用 [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6):66-67.

[2] 郭爱民,梁万年,崔树起,等. 面向 21 世纪预防医学专业教学 改革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3-5.

[3] 郝加虎,孙业桓.情景教学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中的应 用[J].疾病控制杂志,2005,9(3):263-265.

[4] 翟金霞,叶冬青.PowerPoint 技术促进预防医学教学[J].疾病 控制杂志,2004,8(4):318-320.

第6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一、对会议的基本评价

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32个单位的近80位代表。代表中不仅有学校的人,还有川人单位的人;有来自高等医学院校的,也有来白中等卫生学校的;各校代表中有院、系级教学管理干部,也有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会议期间代表们以大胆改革的精神,就如何办好公共卫生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大家认为会议开得很有特点,譬如:在会议的形式上打破了过去的惯例,以小组研究讨论为j三,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

二、扭离对饭防医学,要性的认识,努力办好公共卫生教育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系,从解放初期所建的6个,增加到了23个,培养出高级卫生医师2.4万.人,中等卫校培养了中级卫生人员4.5万人,教育质量也有所提高。在预防疾病,保护人民健康,保降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总体看来,我们公共卫生教育还是一个短线,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现在的公共卫生队伍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国家卫生事业日益发展的要求。加速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确是当务之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少、民主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要求身心都处于一种积极的健康状态。对环境保护、劳动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各级卫生医师和检验师对危害群休健康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有效地进行监测、监督和管理。因此,公共卫生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代表们一致认为,我们卫生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都要提高对预防医学重要性的认识,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重视智力投资,从各个方面创造必要的办学条件,加速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三、关于培养目标问题

代表们认为,我们应当明确高、中、初级各类公卫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不同的学校应有不同的规格要求,不搞“全国统一粮票制”。在讨论中大家提出r一些带有共同性的意见,例如: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当前要以普及为主。大多数公共卫生院校主要是培养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第一线的公卫人才。部分老卫生系和将要建立的公共卫生学院主要培养高质量的防疫人才,在预防医学战线还能搞科研、教学。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是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大学有本科、专科,学制有六年、五年、四年和三年,有学校教育,研究生教育,有毕业后教育,有全日制,有夜大学,有脱产的和在职的;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卫生防疫人员的构成是分为高、中、初三级。高、中、初的比例从人才培养上一般为l:2一2.5:1。中级公卫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加强‘各类卫生防疫机构使用人才可有不同的比例。卫生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家都认为卫生教育必须有必要的医学墓础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各占多大比例可有所不同,但都应当有。“治”指的是对要防的病,能够提供咨询与服务。尤其县以下卫生防疫站的工作更需要防治结合。

四、关于裸程设里、学制及教学方法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大家都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在大会卜北京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同志提出的改革设想有一定的代表性。北京医学院的同志认为,卫生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打破现行的基础、临床与专业课程明显分界的三段式教学体系,三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卫生专业的特点,使学生尽早地接触专业课程,接触社会。在课程设里上加强墓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外语、化学、统计计算等,适当调整或压缩临床课。在五年的时间里,普通基础课约占1/3,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墓础课约占l邝,专业课约占1/3,专业课的教学时间为1.5~2年。哈医大的同志认为,公共卫生是医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卫生专业人才属于高级专门人才,要具有坚实的医学基础。现行的教学计划涉及的内容面面俱到,又都不深不透,毕业生没有专长,不能适应工作条件较差的县级卫生防疫站的需要。他们设想,在卫生系设卫生管理、卫生检验、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四个专业,其中卫生管理和卫生检验专业学制为4年,对于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业现行的兹础、临床课墓本不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侧重,同时把专业教学时间延长1年。学制为6年。会上多数同志的意见倾向于卫生令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基础知识厚一点、专业面宽一点、毕业后的适应性强一点、后劲大一点的通才教育为主。认为大学阶段主要是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应放到毕业后进行。学制为5年。基础、临床与专业的教学时间比例为2:1:2。主张卫生专业的学生要早期接触专业,接触社会,使其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部分同志认为培养‘一专才”也是必要的,特别是用人部门希望分配来的人一来就能解决问题。会上同志们一致认为,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人文科学的内容,逐渐由现行的生物医半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有些同志还主张加强妇幼卫生的教育,并组织编写相应的教材。中等卫校可设儿保医士专业和助产士兼做妇女保健工作,将现行的妇幼医士分开设立。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现行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加强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同志们要求卫生部给各校“松绑”,扩大自,允许各校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卫生部不必再制定、编写和学计划和教材。同时也提出学校制定教学计划,一经实施,即要保持相对稳定,至少使用一个教学周期,不得朝令夕改,随意变动。对于成功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加以提高,失败的也要分析原因,找出教训,再不能一哄而起,又一刀砍掉。

五、关千非卫生专业的镇防医学教育问题

预防为主是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是整个卫生系统的事。卫生专业的学生数占整个医学院校学生数的4.72%,如何组织医学系、口腔系、儿科系等非卫生专业的卫生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的教学是个重要的课题。由于各种原因,非卫生专业的(特别是有卫生系的)院校教学现状不够理想。会上南京医学院的同志介绍了情况,大多数同志反映比较好。他们的经验是:1.领导重视。这是关键,只要院系两级领导重视,现状就会有所改变。2.成立专门教研室教研组。在科研、学街、职称及各种待遇上与卫生专业的各教研组一视同仁。3.非专业的卫生单课程有它自身的侧市,不应是卫牛专业各卫生学科的压缩本。4.编写教材时注意到非卫生专业的特点。大家都认为医学院校各专业都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克服重治轻防的思想。还有一些同志建议,在非卫主专业实习中要有半个月一一个月的基层卫生学实习。建议在医学专业统考中列入预防医学内容。

第7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预防医学;社会责任感;公卫人

享誉世界的我国公共卫生学专家陈志潜教授,在他95岁高龄之际以其毕生的实践和经验对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提出见解深刻的建设性意见,写下"对当代公共卫生教学的看法",文中明确"医学是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公共卫生学也是一门医学和工程学、教育学三者之间的边沿科学"公共卫生学的内容也不是恒定的,它是随其所在社会的文化与经济而变化着的[1]。各个不同的国家内对个体防病治病的医学是类同的,而公共卫生学则各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面向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公共卫生学内容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公共卫生学已经包括与人民健康有关的医学、教育学、工程学以及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目前公共卫生学的范围还在扩大,社会学与经济学的最新知识也被包括进去。因此,设置这门课程时要以以社会迫切需要为依据,内容就需要因社会之不同而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满足社会需要,培养模式、能力训练、综合素质培养等必须与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切合实际解决当前的卫生问题。我们作为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必须思考专业内容设置是否与社会进步及区域发展相结合,必须考虑适应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考虑树立公卫人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因此我们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探讨。

1 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

紧跟社会经济和预防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全面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1 办学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注重医学道德、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循证思想的培养,全面提高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1.2 专业建设观念 紧跟经济社会和预防医学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和专业建设观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全面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充分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 改革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全面改革课程体系,根据我国制订的"公共卫生教育基本要求"的精神和经济社会、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发展的要求[2],针对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新问题,面对西部开发经济区域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下5个方面组成的创新课程群,即"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课程群"、"管理学与法学基础课程群"、"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群"、"群体健康的预防与促进课程群"和"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学课程群",满足拔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2.1 建立5个创新课程群 ①群体健康的预防与促进课程群(主要是预防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和"现场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卫生毒理学及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②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课程群,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文写作、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大学英语、体育等课程;③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学课程群:包括医学科研方法学、全球公共卫生健康、专业方向进展、循证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同时设立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学生学术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学分等;④管理学与法学基础课程群:包括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学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形式与政策等课程;⑤医学专业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相关的交叉与边缘学科课程。

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学生形成具有自然科学知识、医学基础、临床、预防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基本知识架构,凸显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与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拔尖和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

2.2 采用权威教材作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 采用立体化、系列专业教材,基本的教材包括英文原版教材、教育部或卫生部规划教材、案例介绍教材和实习(实验)指导,辅以参考书、专业期刊和补充教学材料。积极编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案例"和"现场流行病学"教材

2.3 增加反映学科进展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进展 要求每门课程有不低于总课时15%的学时介绍学科的新进展。

3 全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全面和彻底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通过以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培养质量。

3.1 实行导师制 新生入学后即有导师对其在校的学习给与全程指导,直到毕业。

3.2 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各门课程均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综合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表达方式,建立课程网站,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自学测评,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3.3 全面更新教学手段 根据各专业特点,积极推行讲授式、启发式、疑问式、讨论式、探究式、交互式、发现式、案例式、实践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

3.4 引入和推广双语教学 本专业中的主干课程必须引入双语教学,并在建设期间全面推广至其它课程。

4 教学团队建设

继续改善学术队伍的年龄、学缘、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每一位教授和博士都能给本科生上课,每一门课程都能建成一支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领军人物,引进海外优秀博士作为学科后备人才,积极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国外联合培养,推荐各类人才资助计划,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师国外进修,国内访学,使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

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每位教师必须通过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经过培训,必须能够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双语教学。同时要通过承担科研项目,全面提升学术水平。

注重师资队伍的多元化,以本校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校外和外籍教师,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教学。

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利用"省部共建"项目资金继续加大对实验中心的投入,加强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涵建设,力争把该中心建设成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使之成为教学环境良好、仪器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满足拔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

每门课程必须开设出比例合理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每门课程要有案例教学教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指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并可以利用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学生毕业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重视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毕业论文答辩方式,在各专业组织答辩的基础上,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优秀毕业论文答辩,并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使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全面了解与掌握预防医学各学科研究与发展动态,拓展知识面及了解参与科技交流的方法。

改变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开设实验课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原有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重组和改革,形成分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项目涵盖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占20%、60%、20%。以暴露-效应检测及评价、公共卫生安全性评价、现场调查方法与技术、健康与疾病信息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控制技术六个模块相互支撑,构建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为主,主要安排基础型实验项目;在专业课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主要安排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在专题实习阶段,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安排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建立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

6 教学管理改革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拔尖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

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实行导师制,大力倡导研究型学习。实行学院和系两级管理,系主任有时课程负责人。以教学效果和教师创新成果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评估指标中, 增加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的权重值, 从而不断完善教师业务能力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行多样化的成绩评价体系,可以是书面考试, 也可以撰写论文、社会调查报告、设计性实验或进行技术改造和革新等。对低年级学生实行导师制,使学生及早接触科研工作,使部分有专长的学生及早脱颖而出,以培养个性鲜明特色突出、适应力强、素质全面的创造型人才。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教务员在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全院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学院评价-系评价-学生评议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通过组织副教授以上的高职称教师听课,结合学校优秀课程评选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7 学术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

①定期举办专业报告,使学生有机会了解当前学术动态,加快知识更新速度;②不定期举办专家报告,使学生能够聆听专家授课,不出校门就能与专家进行沟通;③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的营造,营造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教学管理改革,形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建设几个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预防医学拔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第8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校地协同育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情况及某高校办学实际,提出了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的新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分析了实施的可行性,讨论了实施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校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医药卫生人才;应用型本科

校地协同育人指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培养各种层次的人才[1],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及高校办学定位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情况、某高校办学实际以及调研结果,对校地协同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的一种新模式进行讨论。

一、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政府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部制改革为校地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契机。

随着深圳行政区划调整的步伐,近年来深圳市相继成立了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共四个新区(下称“四个新区”)。“四个新区”由各自管委会负责,属下机构(综合办、组织人事局、社会管理局、公共事业局等)分别承担多个传统机构的职能。其中,公共事业局职能涵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等工作[2],与传统机构设置相比,可用“1局抵5局”来形容。医疗卫生方面,大部制改革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强化对“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等方面的综合协助。“四个新区”的成立及其政府机构设置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一,“四个新区”具有优质教学资源,能满足医药专业实习教学要求;第二,“四个新区”的卫生事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将产生较大的人才需求;第三,公共事业局能为校地协同育人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该机构职能涵盖卫生、人口计生、教育等工作,能为协同育人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医院、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也能在协同育人过程发挥良好的协调作用。

(二)学校办学实际对校地协同育人提出需求。

某高校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为主的省属高校,设有41个本科专业(均为医药类及相关专业,预防医学类、临床医学和药学类在该校专业布局中属核心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上,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上,主要是面向基层,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深圳市既能为培养医药卫生专门人才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也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该校地处广州,距离深圳不到2小时车程,交通便利,利于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三)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对医药卫生人才提出需求。

“四个新区”具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成立时间短。光明新区成立于2007年5月,坪山新区成立于2009年6月,龙华新区与大鹏新区于2011年12月同时成立;二是辖区范围大。四个新区均由原来的2-4个街道合并而成,其中光明新区、坪山新区与龙华新区占地面积都在150-170平方公里之间,大鹏新区占地面积达607平方公里;三是人口较多,大鹏新区人口在18万左右,其他3个新区的人口都介于60-140万之间;四是卫生事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四个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材料显示各新区卫生事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建设内容涵盖了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防控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事业等方面。以上特点决定“4个新区”的发展将带来较大的医药卫生人才需求。

二、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可行性分析

(一)新模式的基本内涵。

1.定义:基于深圳行政区划调整与大部制改革背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公共事业局”为主要对接机构,以其属下医疗卫生机构为具体合作单位,高校与地方协同开展育人工作,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2.实施的主要内容: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同遴选及建设协同育人合作单位(如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单位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双方共建课程、师资队伍,协同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及其他协同创新项目(如产学研合作项目等)。

3.实施的基本形式: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安排1-2年在合作单位中度过,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同时进行,强调学习过程与行业一线的对接,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可分阶段安排参观考察和见习,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

4.适合的本科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专业等。

(二)新模式的主要特点。

1.体现高等教育发展主动适应时代背景。该模式的提出与深圳市行政区划调整及大部制改革紧密挂钩,充分考虑了“四个新区”经济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以及大部制改革实际情况。该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既是高等教育发展适应时代背景的体现,也符合国家近年提出协同创新的导向。

2.“育人”与“就业”并重。“四个新区”目前拥有的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机构数量、硬件设施、技术力量等完全能够满足协同育人需要。同时,“四个新区”的卫生事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将新建和完善大量医疗卫生机构,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3.培养的人才类别针对性强。该模式围绕应用型本科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而提出,一方面体现在专业上,主要面向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专业;另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定位上,通过培养过程与行业一线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三)可行性分析。

1.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相吻合。某高校为省属院校,以培养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为主要任务。数十年来为广东培养了大量医药卫生人才,在省内卫生系统及医药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该模式与学校办学定位完全吻合,亦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延续。

2.与合作地区的需求相吻合。合作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将带来较大的人才需求。协同育人过程不仅能为合作单位提供大量人力资源,有助于业务工作与科研项目的开展,且满足其人才需求。培养过程是合作单位观察、考核培养学生的过程,为招聘人才打下基础,一旦录用可直接上岗。

3.与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学生参与协同育人的过程,能加强对专业和行业的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实施的策略与措施

(一)前期的充分论证是实施的基础。

论证方式包括查阅、分析资料及现场考察。论证内容包括合作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地政府合作意向及支持程度、当地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医疗卫生机构类型、级别与数量、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拟开展合作的专业、培养模式的选择、运行机制的建立、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需要投入的资源、预期的效果、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等。

(二)培养方案的制定是实施的关键。

培养方案由校地双方共同制定。一是要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二是要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在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设置及课时分配上做到科学合理,特点鲜明,突出校地协同的目的;三是要充分考虑合作单位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能力,包括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

(三)严格的过程管理是培养质量的保障

成立协同育人领导小组,成员由高校、公共事业局以及具体合作单位有关人员共同组成,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协同育人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交流,监督培养方案执行情况,严格把控教学质量,及时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收集高校、教学基地、带教老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意见建议等,并且将这些工作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来抓,确保教学效果。

(四)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改进的依据。

传统的人才评价往往集中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难综合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3]。因此,考核评价内容应包括专业能力素养、职业素养等,采用多方评价的方式,由高校、学生、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共同组成评价主体。

(五)协同创新是协同育人的保证。

协同育人受益的主要是高校,合作单位积极性是有限的,其他类型的协同创新项目往往能为合作单位带来更多的受益,如高校为合作单位开设业务讲座、提供业务进修机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技术力量支持等。因此,要积极推动其它协同创新项目的开展,密切固化合作关系,为协同育人实施发挥保障作用。该模式是结合深圳地区机构改革和某高校办学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同高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该模式的提出旨在抛砖引玉,为有关高校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蔡志奇.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5-8,15.

[2]奥一网.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吃”掉五部门未来区级政府模板?[EB/OL].2009-08-25[2014-09-15].

第9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范文

现今公共卫生教育系统与结构大部分仍基于50年代开始的前苏联模式[3-5]。大部分由以往的预防医学系而发展起来的公共卫生学院,工作队伍从30到200人不等,而落后地区较发达地区人员数量要少[6]。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需要经过5年的学习以获得学士学位,最后一年在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进行临床训练与公共卫生实践。国家与省级CDC有大量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专家,然而那些在基层工作的公共卫生人员尚缺乏基本的教育及培训。

二、公共卫生教育与实践间的鸿沟

公共卫生教育与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最显著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这种现象有如下几个原因:

1.公共卫生的教育目标与服务部门的期望不同,也就是教育目的不能反映公共卫生实践的需求。很多公共卫生学院着重培养研究型的毕业生,而对公共卫生实践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关注较少。当然,部分公共卫生的毕业生将从事研究工作,但大部分将最终成为公共卫生工作者。因此需要更多多样化与各种不同的教育项目,如7年制、5年制与3年制以及MPH等[7],这样将有助于满足各种需求,但必须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

2.在课程设置方面,CDC与教育部门之间沟通少。这导致在公共卫生课程中缺失了很多CDC工作中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如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疫情网络直报及实验室检测、职业暴露防护、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等有关技能。

3.很多教师在大学毕业后直接就在大学中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现场工作经验与实践技能来支持他们的教学活动[8]。极少数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具有在公共卫生职能部门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教师没有见过鼠疫以及霍乱病人,也没有参加过严重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H1N1流感等的处理与应对工作,甚至不了解国家最新的公共卫生政策。

4.为公共卫生学院学生提供实践与实习的场所非常有限。CDC与公共卫生学院的联系不如临床医学院与其附属医院的联系紧密。在临床教学中,学生能进行实践并在课后马上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然而公共卫生的学生则缺乏这样的机会。

三、填补鸿沟的机会与思考

1.公共卫生教育与实践的弥合。我国的大学接受教育部的财政支持与管理,其独立于管理CDC的卫生部。大部分在教学机构中的变革只有教育部能完成。公共卫生教育和服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教育部要对公共卫生实践的新要求与新需求进行持续的调查,同时保证在本科公共卫生教育项目中,教学与培养具有服务价值并面向实践,保证毕业生在基层公共卫生机构中能获得工作经验。中央与地方政府必须扮演协调教育与卫生部门的角色,并为两部门之间的交流、意见交换与公共卫生教育与实践的跨部门协作提供便利。

2.公共卫生教育要适应发展趋势。新医改方针强调了公共卫生在基础卫生保健系统中的重要性。公共卫生教育的范畴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染病、职业病和地方病,而是越来越多得涉及到慢病、精神卫生、风险评估等领域。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也在发生改变,工作任务和性质从防疫为主转变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并重。公共卫生教育要适应卫生事业发展趋势,则必须与政府决策机构、公共卫生立法机构和公共卫生行政机构密切联系,这不仅能保证教育与社会实践需要相结合,也为学生的公共卫生实践提供了基地。

3.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国家要想建设一支公共卫生体系的队伍,必须培养一支专业知识牢固,并且“下得去”的队伍。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着眼于长远,结合基层公共卫生实际需求,采取学历教育———MPH、5年制与3年制的公共卫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结合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途径的实训,不断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4.推进公共卫生教育改革。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模式必需重新塑形,以反映新的医学模式中的健康决定因素的需求与应用。这意味着公共卫生工作队伍的跨学科发展[9],而不仅是疾病控制与卫生技术的发展。公共卫生教育的指导方针应加强学生的现场工作能力,包括专业、社会及知识方面的能力。

四、以欠发达地区为例的实践探索

1.昆明医学院。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与云南省CDC以一种创新的方法紧密协作。2008年,云南省CDC主任同时被任命为昆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省CDC的资深工作人员被任命为兼职导师并参与教学和科研;同时,学院的教师亦可被任命为省CDC的兼职工作人员,这样他们不仅能够参与到CDC现场工作,也能帮助CDC开展培训项目。两个机构的人员经常互相邀请开展讲座与研讨会。此外,18个市县级CDC成为学校的教学基地,对学校开放其实验室[10],这极大地增加了教师和学生接触公共卫生现场工作的机会。

2.广西医科大学

(1)培养模式改革。适当减少传统基础和临床医学课时,增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学、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分析等公共卫生及相关学科课程,开设同伴教育、领导科学与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选修课;保持原有基础和临床医学实验或实习课时,大幅减少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验证性实验,保留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实验,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增加现场教学和社会实践课;加强第五学年的毕业实习和专题实习;革新专业课教学方法,创建“四位一体”的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将流行病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环境卫生学等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分为导读、自学、答疑、案例教学与课堂讨论四部分完成。

(2)实践基地建设。学校与广西省、市级CDC签署了共建广西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卫生学院负责帮助实践基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基地负责则接收预防医学本科、MPH完成实践教学,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发挥它们作为教学基地的作用。同时在实践基地人员中聘任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填补公共卫生教学与实践间的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