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问题范文

经济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问题

第1篇:经济问题范文

从短期看,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等影响,2002年欧盟经济估计只增1%不到。但从一个较长时期看,欧洲维持上世纪90年代平均2%左右的增长速度,问题并不大。今后十年,欧洲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美国的可能性不大,但美欧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将缩校

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稳。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今后,在个别年份,上述个别指标可能会突破。欧盟东扩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可能性更会增大。但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大致会维持平稳的增长。21世纪,欧洲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统一市场建设

迄今为止,欧盟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欧盟基本上建成了统一的内部市常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和2002年2月欧元进入流通领域,使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欧盟统一市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欧盟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全面形成。

1958年欧共体成立后,在一个很长时期中,它的主要精力放在关税同盟的建设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上。到20世纪80年代中,欧共体在这两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12个独立存在的、分割的市常

1985年6月,欧共体通过了《完成内部市撤的白皮书,制定了1992年底完成统一内部市场的计划。同年12月,欧洲理事会又拟定《统一欧洲文件》,把1992年完成建设统一市场目标,以修改和补充罗马条约的形式写进了罗马条约,使统一市场的建设获得了法律上和组织上的保证。欧共体还制定286项立法,通过立法形式来消除阻碍货物、人员、劳务、资本在12国间自由流通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截止1992年底,这些立法已有95%获得通过,其中85%已转为成员国的立法。(注:伍贻康、周建平主编:《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1994年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06页。)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宣布1993年1月1日建成统一的内部市场,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随着欧共体发展成欧盟,特别是统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和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标志着欧盟在建设统一的内部市场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但是,欧盟全面的统一市场并未建立。

其一,欧委会2001年4月17日发表专门报告,对15个成员国按统一市场目标改革市场机制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在可量化的36个项目中,仅有20项,即占55%的项目能在2001年6月前按预计的时间完成。(注:转引自裘元伦:《欧元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2001-2002年世界经济年鉴》。)另据欧盟有关机构统计,在欧盟1339条“统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未成为成员国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

其二,根据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做出的承诺,欧盟要到2003年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

其三,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2005年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注:郑秉文主编:《2001-2002年欧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1页。)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

其四,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劳工要能充分自由流动必须无论到哪国工作,都能与该国劳工享受同等的权利及医疗、退休等社会保障。目前,在欧盟内部这方面的问题还很多。

其五,在企业层面上,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利润税等制度远未统一。2002年6月笔者在布鲁塞尔访问时,欧盟的学者曾出示一本厚厚的有关欧盟怎样实施利润税的新书,书中提出了各种有关未来统一利润税的实施方案,并认为这些问题不解决,真正统一的商品市场不可能最终形成。

现在看来,欧洲建立统一市场的过程远比原先设想的复杂。统一市场不是某年某月某一天建成的,它也不是哪一天宣布建成就建成了。这是一个动态的整合过程。欧洲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的。

三、欧元的作用

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之初,人们预料,欧元很快将挑战美元,从而结束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但之后,欧元对美元汇率一直走低。这时人们又对欧元问世的作用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提出各种各样的怀疑。这些意见都有失偏颇。

欧元问世和进入流通领域对于国际经济和政治,特别是对国际货币体系,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它使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001年,用欧元结算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15%左右,欧元占世界官方外汇储备的比重超过12%。2001年第一季度,欧元对美元的比价虽然处于低位,但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额中,欧元债券约占47%,超过美元债券所占比重。这是在欧元问世前,任何欧洲国家货币都无法做到的。

但推出欧元首先并不是为了同美元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领导权,而是为了欧洲一体化的内在需要。因此,评判欧元成败得失,不应首先看它对美元的汇价是上升还是下降,而要看它在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建设。欧元问世和进入流通领域巩固了统一市场的建设,增强和提高了欧洲市场的统一性质和程度。它也有助于建立统一的欧洲金融市场;

增强了居民对欧洲统一的认同感。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就是进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欧洲公众普遍认为:“欧元让我们深感自己是个欧洲人。”这种认同感对于进一步促进欧洲的一体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消除了欧元区各国之间的汇率风险,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

进一步促进了欧元区国家物价的趋同,加强了欧盟内部的公平竞争。欧元区国家的商品使用欧元统一标价后,消费者可对区内12国的商品价格直接进行比较,这既会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又有助于各国商品价格的逐步趋同,有利于在欧盟各国间进行公开和公平的竞争;

促进了欧元区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货币兑换费用。

欧元问世和投入流通对欧盟经济的上述作用,从本质上看,并不受欧元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影响。无论欧元对美元是升值还是贬值,欧元问世对欧盟经济的上述作用都继续存在。欧元问世后,它对美元的比价一度曾步步下跌,但欧盟内部却相当平静。欧元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因为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而有明显变化。1999-2001年,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最低时曾跌到1欧元兑换0.82美元的水平,但它并没有改变欧元作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的地位。何况欧元对美元的比价并不是一直走低,2002年即呈升势,1欧元兑换1个多美元。用欧元结算的对外贸易额,总的说来,还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迄今为止,欧元问世并不久。它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欧元挑战美元只是时间的问题。过多地强调欧元对美元汇率的升降,或完全以此为标准来评价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四、欧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欧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一点,就是增速不高,活力不足。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以下原因:

1.社会经济体制在强调公正和公平的同时,对效率注意不够

欧盟各成员国中,德国一直被认为是欧洲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制度视为核心和支柱。社会市场经济的奠基人艾哈德强调,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内在的要求”。(注:参阅顾俊礼:《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一章;维·克劳斯:《社会市场经济》,路·艾哈德基金会出版,第二章。)与此同时,社会市场经济又强调经济政策应对“经济”和“社会”予以同等的重视,强调用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平衡自由竞争和按资分配带来的社会不公平。1997年6月16日,欧盟15国首脑签署的《阿姆斯特丹条约》特别将实现“就业与公民权利作为欧洲联盟的核心任务”,认为这是欧盟的“基本宗旨”之一。(注:参阅杨伟国:《欧元生成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78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社会福利措施过多、福利负担过重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欧盟的社会福利费用占GDP的比重平均高达28%,其中1999年德国为33.7%,1998年瑞典为33.3%,法国为30.5%,丹麦为30%。(注:转引自裘元伦:《欧洲的改革:理论解析与实际进展》,2002年2月。)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过去20年,法国5个人工作养活一个人,现在是一个人工作要养活2-3个人。人们一旦失业,初期得到的补贴和工作时得到的相差无几。一年之后也还能得到工资的60%。全法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可以享受廉租住宅补贴。有的时候,一个人不劳动反而比劳动能得到更多的收入。”结果如同英国首相布莱尔所说,他们“只知道从福利国家领钱,而对他所处的社会却毫无责任心”。

2.宏观调控不力

货币政策是欧盟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欧盟强调,货币政策“不应为短期经济目标服务”,而要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这也是欧洲央行坚持的政策方向。根据“马约”的规定,欧央行是一个独立于欧盟其他机构和各成员国政府的独立机构,其人事任免、运营操作具有很大的独立性,目标是维持成员国“物价的稳定”和“适度的”经济增长。

应当说,迄今为止,欧盟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是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这种状况必然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欧盟对经济的调控,目标首先是为成员国经济达到一个入盟的共同标准服务,否则便难以把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宏观经济政策各不相同的各成员国纳入到欧洲联盟中来。这时如果去强调增长速度,必然会使成员国之间的差别进一步扩大,为欧盟的建立平添更多困难。因此,各成员国必然要压缩财政支出,限制财政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起的杠杆作用。从长期看,从根本上看,稳定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但从短时期看,对稳定的严格要求会制约对经济的投入,限制增长速度的提高。二是调控的效率不高。欧盟层面的宏观调控同各成员国不同的利益要求之间的矛盾,使成员国常常不去执行欧盟的有关决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调控的效率,最终影响经济的增长。2002年7月2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说:“目前欧盟的经济制度存在漏洞”,“即使欧委会通过财长会议做出的决议,也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他认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注:新华社柏林2002年7月20日电。)

3.科技投入不足,内部的科研合作亟待加强

欧盟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在相当程度上是二者在科技投入和科研合作方面的差距造成的。欧盟委员会负责科研的委员菲·比斯坎指出,欧盟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美国和日本。欧盟各成员国对科研的平均投入只占GDP的1.8%,而美国和日本的科研投入已分别占GDP的2.8%和2.9%。欧洲科技界流行一种说法,法国科学家从巴黎到德国慕尼黑的实验室去工作,比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去工作更为困难。如何联合和集中整个欧盟的科研力量,进一步加强对科研的重视程度是摆在欧盟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4.劳动市场僵化既影响雇主,又影响雇员的积极性

欧盟各国普遍存在比较强大的工会组织。雇主一旦聘用了一个工人,很难轻易解雇他。员工的工资一般是由工会和雇主协会通过“自主谈判”决定的,政府不予干预。因此,雇主在雇用人时非常慎重,这就影响了就业机会的增加。雇员一旦受雇,不太担心被解雇,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

5.德国为“统一”付出很大代价,削弱了欧盟经济增长火车头的作用

德国每年为东部地区的重建付出的开支占GDP的5%。德国经济部的克劳斯教授认为,今后10-15年时间内,德国仍要为消化西部地区付出沉重代价。目前德国东部地区的年轻人在大批地向西部地区流动,结果东部地区“人空为患”,西部地区就业形势却变得格外严峻。在欧盟其他成员国中也存在形式不同的结构性失业现象。这是欧盟失业问题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6.统一内部市场的建设既有利于出口,又有影响竞争力提高的另一面

欧洲统一市场的建设为各成员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市场,从而有利于欧盟经济的增长,但长期地过分依赖地区内部市场,又限制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7.政府对企业约束过多,影响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欧洲国家是以高福利和高税收著称的。高税收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居民个人征收的税收税种多,税率高。如2000年底,法国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高达54%。二是企业的税负重。如上世纪末,法国的企业税达37%,意大利为41.3%。(注:转引自裘元伦:《欧洲的改革:理论解析与实际进展》,2002年2月。)税负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欧盟未来改革问题

20世纪后半期,欧洲主要做了一件事,就是进行了一体化建设。21世纪上半期,欧洲面临三件大事:东扩、深化政治和经济的一体化建设以及内部改革。三者之中,内部改革是基矗

从目前情况看,欧盟的改革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这场改革是由上而下推动和进行的,核心是要解决欧盟体制缺乏活力的问题。

半个世纪以来,欧洲在一体化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但它始终没有解决欧洲社会惰性大,体制缺乏活力的问题。它使欧洲在新的世纪里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正是这些困难和问题迫使欧盟把内部改革问题进一步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2000年,欧盟在里斯本召开首脑会议,制定了欧盟的社会经济发展远景规划。2001年3月,欧盟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特别首脑会议,讨论如何落实里斯本会议制定的远景规划。会议认为,为了落实里斯本会议定下的战略目标,欧盟在现阶段必须在就业、经济改革、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增强社会凝聚力等4个方面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这些问题涉及欧盟必须进一步建立或改善一系列有关的制度、标准、机构、法律和政策,并传递和落实到各成员国。为了进一步建立统一的市场机制,欧盟在1999年召开的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已经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2000年里斯本首脑会议又制定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要求各国逐项加以实施。

第二,改革的覆盖面很广。这是一场全面性质的,而不是局部性的改革。

欧委会主席普罗迪在解释欧委会提交给2001年3月斯德哥尔摩首脑会议的建议文件时说,尽管欧洲的失业率有所下降,但在欧盟范围内仍有1400万人没有工作;尽管共同市场已存在许多年,但电信、能源、运输、邮政和政府采购等关键领域的统一市场仍远未形成;尽管欧盟的高新技术投入已较前有较大增长,但与美国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尽管成员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贫困和发展失衡现象仍在欧盟范围内继续存在。斯德哥尔摩特别首脑会议确认,要解决这些问题,欧盟必须在全方位开放劳动力市场等十个方面采取措施。这些措施既涉及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又涉及社会问题的改革;既涉及生产领域的改革,又涉及服务和金融等部门的改革,既涉及宏观层面的问题,又涉及企业层面的许多问题。这是一场带有全面性质的改革。21世纪,欧盟企业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把尚剩的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私有化,而在于放松政府对私有大中型企业的限制和约束,鼓励企业去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改革的幅度较大,涉及了一些多年积累的深层次问题。

比如在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方面,欧盟有些国家,除法定养老金外,开始重视建立私人补充养老金。在农业问题上,2002年7月10日通过的改革方案,被称为是一项“彻底”的改革计划。多少年来,欧共体的农民一直是按农业产量领取补贴的。改革后将停止这一做法,改而采取固定的补贴额,农民享受的直接补贴将和农业产量脱钩。

六、关于欧盟的发展前景

第2篇:经济问题范文

关键词:矿山采矿技术;技术改造;经济性能

引言

工业化的推进对矿山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多,矿山资源紧缺问题逐渐制约着工业化的发展,矿山技术改造方案的经济性也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针对对如何经济高效地采集矿山资源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并结合本国国情的前提下进行优化。

1我国矿山技术的现状

1.1矿山采矿技术硬件设备的开发是技术支撑

我国后现代化时期,矿山开采逐渐推广机械化,整个采矿行业把全面的遥控技术列为重点的改造工程,将矿山技术进人了自动化。然而实际的执行中,由于脱离了国情,技术自动化的推进存在较大的难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可靠性的硬件设施,设备和仪表稳定性差,矿山开采的安全稳定性无法得到技术的保障。矿山技术的开发实施一直强调先进技术的运用,制定了先进技术计划,但仍需要先进的设备做后盾,这对先进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1.2采矿技术改造核心是改变采矿方式和更新方法

我国矿山全面性的采矿方式在六十年代末有了新的突破,实行了效果显著的全矿性的技术改造,不仅矿产资源能够自给自足,矿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也能够迅速卜升。这次以更新采矿方式为中心的改造有着明显的特点:第一,采矿方法方面。原有的采矿法对矿山的岩层可能造成塌陷,由机械化充填法和分段崩落法来弥补缺点,稳固了矿围岩极,不仅增加了矿产量也减少了人工成本。第二,选矿流程方面。选矿的流程需要多重测试,基础的筛查增加了重介质的预选,选矿更为准确,流程更突出了前期选择的重要性,对提高选矿的处理能力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耗用有着现实意义。第三,在设备研发方面,由于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关键环节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全靠外来引人,但是,硬件设备是重点环节,我国对此加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并在适当时候对进口设备进行符合实际的改造。第四,机修能力方面,机修能力技术是运营成本的一大关键,设备的维护和技术的维持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提高机修能力,通过对原有的维修车间进行改造,并提高矿山坑口内的维修车间的投人使用率。第五,前期投资方面,新的技术改造方案需要考虑经济原则,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应基于投资回报率等经济学分析指标来测算。生产改革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低成本采矿需要对生产技术进行革新,技术改造涉及到的环节和范围广泛,采矿技术和采矿操作的更新,需要生产管理的改革配合,只有配套的技术革新,才能将这项生产改革技术的计划顺利推进。具体的改革技术包括,其一,对采矿业生产薄弱环节的补充和完善,采矿企业的生产能力的高低与生产成本息息相关,生产能力越高成本越低,采矿企业生产项目各项指标就能及时反映生产能力,针对指标异常的情况及时改进。其二,充分调查生产成本的耗用占比,确定平均的生产成本,确定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使用经济指数来反映生产能力和效能,根据指标反馈判定资源消耗定额。其三,配套的生产管理的革新,也需要财务会计制度的跟进和完善。采矿技术的经济性,主要以工程管理和成本控制为主,由此看出,矿山技术的现状反映了技术各个层面的不足,需要集中企业内在各个环节的力量,才能为矿山技术改造提供科学性的可能。

2我国矿山技术改造的经济问题

我国矿山技术的革新任务重,目标明确,力求以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同时兼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的社会效应。然而,我国矿山企业资源稀缺,技术改造最为关注的是矿山技术改造承担的经济成本和带来的经济效果。现行的矿山技术投资回报率较低,投资量大,但是经济收益低微,因此,强调矿山技术改造的经济问题尤其重要〔z}c我国的矿山改造技术的基础是岩体力学技术,依附于这项技术是贯彻经济性原则的典型表现,岩体力技术在边坡稳定性的运用卜,能够很好地控制矿山坑内围岩应力。我国对于岩体力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较为成熟,成功地接轨了国际先进的水平,并加以适用性的改造,达到了减少资源耗用的目的,矿山工程技术改造中,减少成本耗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对矿山技术改造有着显著的效果。矿山技术改造合理地运用中常技术具有鲜明的可行性,尤其表现在减少资金投人、加快资金链的循环卜。虽然我国的中常技术漏洞和缺陷较多,但其技术实现卜具有经济价值,在这个经济前提下改造矿山技术,并将改造重点由设备仪器向技术和方法卜倾斜,不会受到过多的经济条件制约。

3我国矿山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研究

我国的采矿行业也加快了对矿山技术的改造的关注,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政策和制度,为更好地开展技术改造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和理论依据,政策提倡的中心思想是节约投人成本,经济性是贯穿技术改造的中心任务。第一,我国矿山技术改造的计算基础是经济分析指标,明确合适的改造方案是以经济效果为改造标准。第二,不能忽视对矿山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应提高废弃物再利用率,将循环回收作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方向。第三,矿山价格不能脱离市场经济,价格合理才能为技术改造提供动力,利用会计方法对改造进行成本控制,使经济管理和生产管理相结合。

4我国矿山技术改造增加经济效益问题

部分发达国家通过采用机械化和科技化手段来降低矿山的采矿成本,这是一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但考虑到我国国情,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而且矿山采矿的机械设备价格过高,尤其是进口的机械设备价格更为昂贵,从国外引进的设备会增加采矿的经济负担,在提高机械化的程度同时也增加了投人成本,背离了技术改造的初衷,不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这种引人式的技术改造是不可取的。所以,自主研发符合国情的生产技术,创造性地生产符合我国矿山实际情况的机械设备。通过这几年的自主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1)低价的矿产开采,加大矿山的开采范围,在控制质量的同时提高采矿的数量,以快速提高矿山产量为目标。高产量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产量越高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能补充固定费用耗用成本。对于小型的矿山和低价的矿山这是一种较好的改造技术。倡导使用国内生产的仪器设备可以减少后期的设备维护并保障了资金安全运行。2)高价矿产开采,矿山技术改造中的重点是提高资源回收率,并降低矿产的损失率和贫化率。首先,研究采矿频繁出现资源损失和贫化现象的原因,对症下药,针对性地技术改造才能减少损失贫化,通过技术性地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开采资源来达到目的。其次,矿山技术改造要以计算矿产价格为前提,根据成本的高低来选择恰当的方法,同时控制国际市场价格计算的时间关键点,计算出口和进口的比例。最后,无论是高价或低价的矿产,要想履行经济性原则,提高矿山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效益,应重点改革采矿模式和方法,降低资源的消耗和损失,提高资金的投人回报率〔3].

5结语

矿山技术改造的经济问题是个值得深人研究探讨的问题,建认与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改造系统,充分考虑经济性原则,矿山的实际条件和现有技术水平基础卜,向着更为成熟的技术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邢炜.关于我国矿山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6(20):65.

[2]张之明‘提高某矿山选矿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J}.黄金,2014(8):73-76.

第3篇:经济问题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问题

一、前言

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所以要极为关注。

二、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经济问题

1.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相对土地资源来说资源较为匮乏,在当下,我国部分地区过于关注经济发展,进而把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忽略,造成土地资源被浪费,影响了我国粮食总生产值,严重抑制国家经济增长。我国人员 数量较多 ,是人口大国,土地资源不能可持续利用。造成人民群众和土地矛盾日渐增大。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我国经济体质变革工作势在必行,进而经济的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成为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建立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目标,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开采利用基础。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降低人民群众和土地矛盾的有效方法。

2.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建设

土地资源充足与否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运作的保障。从当下形势来看 ,我国土地资源 较为缺失,在很多土地开垦中,因为退化严重 、破坏严重,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带来消极影响,伴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脚步不断深入,对于土地资源需求将不断增加,进而土地资源和人类矛盾也将日益激烈。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土地资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定要联系在 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经济发展速度 ,也减缓土地资源压力,减少了土地资源和人民群众矛盾,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对于土地的严重缺失,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面对这一发展形势,要改变土地恶意开采 、过于在乎个人利益 、忽视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错误行为。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与自然、经济三者整合发展,促进社会有效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有效发展

1.充分发挥经济作用,促进经济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土地可持续发展是土地有效利用活动中重要战略。当下,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增加、人力和土地资源矛盾日益激烈,对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制约。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首先要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 ,贯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加土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联系。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媒体对这一理念进行宣传,增加全民对经济和土地可持续发展意识,达到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基础上,保证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的目标。

2.构建新的计划理念,把经济增加到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中

相对城市来说,其土地资源具有不可以再生性,进而在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开垦中,要全民贯彻土地资源合理运用理念,减少土地资源不必要浪费,增加其实际利用价值。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计划构建活动时,改变传统单一管理体系,增加发展战略多样性和全面性,增强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保证资源利用效果最大化。其次,对于土地的构建要针对不同区域,进行科学设计和构建。设计和构建合理化城市布局,优化不同功能区域,促进经济增长。把经济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经济的发展,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增加法律规范性,增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监管力度,促进经济发展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规范,是国家土地资源合理运用基础,是降低人与土地资源发展矛盾的关键,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不同机构具有紧密联系,关系着不同机构发展和经济利益,甚至和资源经济具有极大关系。进而,在土地资源利用中,会伴有企业和个人恶意开垦,只关注自身经济发展和财务收益,忽略了国家和人民利益。面对这一形势,增加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法律性具有重要意义。增加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合理运用规范性,利用法律方式来管束人们不法行为,建立经济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确立经济和土地可持续发展评判体系,保证资源合理化利用,促进经济的增长,保证生态和谐。

四、结论

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性,因此,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同时要兼顾土地合理利用。在对土地进行可持续利用时,也要兼顾经济发展目标。整合二者共同发展,实现可持续经济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刚,黄贤金. 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J]. 资源科学,2001,03:33-38.

第4篇:经济问题范文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o“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中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难于令人满意,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以2006年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首先,中国是一个极具影响的发展中大国。而发展低碳经济是抵御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挑战的积极措施。中国有责任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作出贡献。

再者,中国能源相对贫乏,煤炭在能源中比例过高的国情也使我们必须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否则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和不可持续的。

第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发达国家,按常规发展是不可能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赶超的机遇,这也是我们必须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

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端正认识,提出正确的引导意见。例如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低破经济的是英国政府,它正是看到英国能源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应运而生,而我们的能源问题和高碳排放带给环境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英国轻松,我国政府基于这点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采取促进低破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这样,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多数地区风能发电成本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上涨。从世界范围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能达到世界电力需求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年,60年100年左右耗尽。在“碳素燃料文明”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化能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破经济”、“低破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它在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和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梢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经常饮用的纯净水,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不仅制造了过多的垃圾,产生了白色污染而且过多消耗了宝贵的石油能源。据计算,全国减少10%的购物袋可节省能耗1.2万吨标准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第5篇:经济问题范文

2007年的宏观经济有很多特点,也充满重要的争议性问题。在2007年接近尾声时,笔者将对今年的关键问题做一回顾。

中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还将高速发展几乎没有异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03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比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略有减缓,但差异不是实质性的。从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角度分析,目前的增长速度中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这个问题过分技术性,在此不再赘述。但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与2004年经济普查以前的数据缺乏完全的可比性,不能单纯以GDP数据来论证经济是否过热。

另外,中国的贸易顺差还在大幅度增长。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中国累计贸易顺差为1856.5亿美元,9月当月贸易顺差为239.1亿美元。简单计算可以看出,9月份的贸易顺差高于前九个月的平均值(206.2亿美元),相比2006年9月有大幅度的增加。如果未来三个月的贸易顺差达到前九个月的平均值,全年的顺差总额为2500亿美元左右。但按照2006年贸易顺差的增长模式,四季度的贸易顺差平均值要大大高于前九个月的平均值(高出80%以上),因此2007年贸易顺差可能达到甚至超过2800亿美元。

2007年政府力图减少贸易顺差,具体有两种手段。一是人民币对于美元的持续小幅度升值。国内外有很多人认为,人民币升值是减少贸易顺差的最关键手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简单的事实:今年前三季度,欧盟继续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增长27.8%。日本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增长14%。而欧元和日元都对美元有独立的走势,因此人民币对于美元的升值并不影响人民币对于欧元和日元的走势。这就使得人民币对于美元升值的趋势与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目标相去甚远。

另一个手段是调整本国的相关贸易政策,例如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等。涉及到的企业也确实感到了压力。而从统计数字上来看,贸易顺差仍然在大幅度增加。

一个解释是贸易顺差中有一定部分的资本流入,混在贸易账户项下进入中国,目的是在人民币升值和资产升值中受益。虽然法律上中国的资本账户项下还没有开放,但实际上资本流人的渠道很多。

另一个解释就是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中对于投资的紧缩导致产品不得不到国外市场去找出路。这就产生了一个现象:国内紧缩投资的政策可能与减少贸易顺差的政策之间是矛盾的,至少两个政策同时达到目标是有困难的。因此我们似乎需要调整制定政策的思路。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29亿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目前这样的投资增长速度应该还比较合理。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技术、产品上的升级都需要投资。

如果说得更基本一些,所谓就业就是劳动力和资本的结合,而资本正是投资的积累所成。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投资看作需要回避的负面因素。目前继续紧缩投资的必要性已大大降低。

第6篇:经济问题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中国经济;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2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进一步加快,网络经济以其跨时空的特点渗透到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并对传统经济管理模式的改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地区经济差距的缩短及就业结构的优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应顺应世界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重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提高认识,革新观念,转变方式,把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网络经济作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始终保持竞争力切入点。

二、网络经济概述

对于网络经济的定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者们从各自的认识和思考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很少有人对网络经济的内涵能够进行明确的阐述。在关于网络经济的定义及网络经济所处发展阶段的研究问题上,学者们由于出发点的不同,导致所得的结论也大相径庭。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理解和定义,大家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这些关于网络经济的定义中的差别,有的是来自视角的不同,有的是来自表述的差异。

基于不同学者对网络经济的定义,大致可以将对网络经济的理解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其一,以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络为基础载体。其二,信息网络作为一种工具作用于经济发展之上,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便捷的经营途径和最完全的商业信息,降低企业获得市场信息的成本。其三,网络信息不仅仅对微观经济发生作用,同时也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基于以上的理解,本文认为网络经济是IT技术(包括与计算机及相关通讯行业的软硬件技术)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普遍适用,在经济发展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时效性更强的市场信息,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生活帮助,将人类的经济社会与人文社会通过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从而改变经济社会及人文社会的发展方式。这种在网络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即为网络经济。

与以往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有以下显著的特征:

1.直接性: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传统营销模式开始发生转变,网络实现了由生产终端到消费终端的直接连线,大幅度削减了传统营销模式中的中间商的利润分成,从而降低了商品的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

2.快捷性:传统经济发展模型中,经济信息的传输需要通过实物载体来进行,而通过互联网为虚拟载体则大大缩减了经济信息的传输时间,增加了经济活动的快捷性。

3.渗透性:信息技术作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并且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产业间融合的速度也进一步加快。

4.外部经济性: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信息资源以其更新快、传播快、可重复利用、可共享的优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他行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持续性:信息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往往被一个所有者所掌握,它具有着资源的共享性,这一特点与实物显然不同,能有效地防止传统经济中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符合现阶段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6.全球性: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了一个覆盖全世界范围的虚拟世界,这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使得世界经济与覆盖在这个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世界计算机网络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

三、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个体开始参与到网络经济大潮流之中。自从1994年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Internet)到现在,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的网站总数,已悄然攀升至323万个,相比较之下比2008年末增长了7.4%。另外,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张,到2011年5月份这个数目已经攀升至5.05亿,普及率达到37.7%,手机网民数量达3.4亿。诚然如是,网民规模迅速扩大之下却掩藏着另一个与其毫不对称的关键问题,那就是网络环境要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这两个本应该和谐发展的要素出现了不和谐的问题,这就不断的在向我们昭示,要想推进我国网络信息的发展,就必须要做好互联网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工作。

从我国互联网环境的组成来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即出口带宽、网站、IP地址等资源环境,其二、即网民对于网络的选择心理及对待态度,这种态度和心理直接关乎到用户对于网络的信赖程度。据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只有不足30%的网民信任网络世界,接受网络交易,而剩余的超过70%的网民则处于对于网络的摸索状态,接受网络但不接受网络交易,在网络注册时也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这种基于网民对于网络的不信任,严重的制约着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发挥出来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故而,要想实现我国网络经济的全面腾飞,就必须不断的提高网络经济的可信度,提高网民对于网络经济的忠诚度。

随着我国网民普及率及网络域名占比的逐年增加,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经济占GDP的比重也逐渐增加,这一比重在2010第一季度达到了0.44%,同比2009年第一季度的0.31%,上升了0.13个百分点。尽管这一比例仍然很低,但从增长趋势来看,网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会逐步显现,尤其是在国家政府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网络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融合,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宠。

我国互联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信息化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网络信息基础建设薄弱

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起步较晚,尽管在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但由于研发力度的缺乏以及西方某些方面的技术封锁,目前我国网络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远远不如。因此,要想促进我国的网络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不断完善网络基础建设,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金融电子化水平低,资金流通方式较落后

数世纪的实物交易对我国人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远非才兴起不足半个世纪的电子商务的影响可比,人们对电子商务一般持有的都是观望态度,缺少电子支付习惯,妨碍了网上交易的开展。因此,要想促进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必须不断的提高网络资金流通的可靠性,让更多的人体验到网络经济的方便性、快捷性,进而让更多的消费人群选择电子支付,选择电子商务。

3.网络技术相对滞后,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中国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在高端技术仍然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基础和支持,在技术标准和规则上全面受控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相对落后带来了严重的网络经济安全问题,如企业商业信息安全、企业资金安全、企业产品流通安全、企业客户信息等等。没有安全保证的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是无稽之谈。因此,要想推进我国的网络经济的发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是首要问题。

4.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由于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缺失,全网络安全立法和监督制度不完善,对网络犯罪的查处力度不够等原因,很多不良分子都将作案途径转移到了网络上来,这给网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此,要想我国的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将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剔除出去。

5.企业用网观念不强

在网络经济模式下,网络所担当的就是虚拟世界中的市场角色,无论这个市场多么成熟,在没有企业进入之前,它就只可能处于冬眠状态。然而,我国许多企业对于刚刚兴起的网络经济都保持警惕,或不愿意投身于网络经济,或将网络经济仅仅当作一种新的营销手段,而不能将网络视为一个完整的市场,缺乏对于网络的信赖。诸多企业认为上网无利可图,或者本大利微,企业信赖问题就成为了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6.信用问题

网络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信用问题也是阻碍网络经济的一大瓶颈。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经济的信息虚假、信用欺诈、厂商和消费者的信誉是阻碍网络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是造成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和网络配送受阻的重要原因。

四、促进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对策

虽然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巨大,针对我国目前网络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发展思路和创新观念。网络经济的发展只着眼于国内发展产业的一般顺序,而要立足于全球竞争,就必须从政府、环境、体制、立法、等综合的角度出发,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切实抓紧和加快发展信息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努力,实现网络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2.立足国内,制定适宜网络经济发展的政策。由于世界各国存在着文化、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的差异,以及各国的网络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模仿其他国家以谋求网络经济的发展。必须针对中国的国情,结合中国消费习惯和文化习惯,制定相应的网络经济政策,才能使网络经济在中国有独特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

3.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各国发展网络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速宽带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努力提高网络覆盖面,提高网络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4.做好网络经济的发展规划和宏观指导。政府要通过统筹协调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制定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及长远规划,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定与因特网及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法律,在消费者保护、知识产权、及网上交易的税收问题等方面应做出相应的规定。但同时也要注意政府对于网络经济的控制的度的问题,要紧抓市场经济自由竞争这一精髓,尽放权于企业。

5.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全球网络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全球化的观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及时调整战略布局,整合我国的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市场的重新划分,建立国际竞争优势;同时也要放眼于国际,不断的加强国际网络信息交流,利用国际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来发展国内网络信息技术。

6.加强网络经济宣传和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一大问题就在于专业人才的稀缺。因此,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要改革我国的教育制度,加大对于网络信息与市场经济混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着手培养一大批专业素质够硬、实践能力够强的网络经济型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改革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提高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待遇,吸引人才回国。

7.加强网络经济环境建设,提升国民发展网络经济信心。国家要继续完善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法制环境,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第三方认证中心体系,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特别要保证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展示了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消极因素。因此,要想发展网络经济的积极作用,首先要解决网络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企业做出相应战略调整,加快网络基础建设,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郭东珲.谈谈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J].科技传播,2010(23).

[2]刘明涛.浅析计算机网络与经济发展[J].才智,2008(07).

[3]乌家培.关于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问题[J].宁波经济丛刊,2000(04).

第7篇:经济问题范文

关键词:债务危机;美元循环;债务货币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美国债务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美国财政预算赤字激增,从2007年的1628亿美元增加为2010年的13万亿美元,增长近8倍。2011年11月16日,美国国债余额突破15万亿美元,并在286天后飙升到16万亿美元。随着余额的累积,美国将在近几个月内再次触及债务上限,面临偿付信用危机。根据美国财政部的定义,债务上限指的是美国政府根据国会授权为了履行现有法定义务而能够举借的债务总额,这些法定义务包括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军饷、国债利息、退税以及其他开支。2011年8月,美国政府经过艰难的妥协,将美国国债法定上限由143万亿美元提升至167万亿美元。这必将引起新的一轮风波。

但从长远来看,美债危机是现行的美元霸权下,美元国际循环的必然结果,是美国经济从“美元本位”到“债务本位”的模式转换。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美国自身的制造业日渐衰微,经济部门以金融业、服务业为主,美国自身的经济体系也蜕变为消费拉动型经济,而分配领域的巨大不平等又导致这一经济模式成为债务-消费拉动型。这一模式在国际上的表现,就是美国凭借其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地位,大量发行美元使其贬值,从而减轻债务负担,还大量增加国际收支逆差,让国外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其他国家既要承担美国的通涨税,又被迫发行本币替美国买单。这一模式类似于“庞氏骗局”,绝不会因为美国的美元霸权地位就能永远持续下去。中国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以及最大债务持有人,对美国债务问题的解决应给予充分、必要的关注。

二、美国的“债务问题”长期化

美国的债务问题虽然是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联邦赤字在近些年其实已成常态。从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到2011年67年间,美国政府只有12年的政府盈余,其余均为赤字。从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来看,二战后,美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路下滑。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间,联邦赤字通常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在随后几年转亏为盈。但进入80年代后,美国经济经历滞涨,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里根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严厉的货币政策以应对滞涨,财政状况开始恶化,赤字占GDP总份额达到了4%-6%。在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济经历了互联网繁荣、金融以及一系列创新,财政出现盈余,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也出现下降,但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又进入持续的财政赤字时期,这一势头在2008年后因为次贷危机达到,2007年赤字占GDP比重仅12%,增加到11年的86%。债务增长势头不可抑制,出现长期化趋势。

美国债务持续增长来源于长期的赤字经济。一般情况下,弥补财政赤字的路径主要有三:一是加税或减支,二是发行国债,三是增发货币。实际运行情况表明,美国主要采用发行国债方式弥补财政赤字。可见,美国的债务问题并不仅仅是一个短期或是周期性问题,更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长期性变化,有其内在的政治经济逻辑。

里根执政以来,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国政府趋向于利用减税来刺激经济,以保持政府规模,限制政府权力。如果出现赤字,则通过发债来弥补。2000年以来,为刺激经济、争取选民,积极提倡减税,美国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两次减税,并提倡将已实施的减税政策永久化,不仅增大了加税的难度,而且加剧了债务负担和财政赤字,导致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另一方面,美国财政开支具有较强刚性,决定了其财政支出出现“棘轮效应”。1970-2010年,美国财政开支中,80%左右为不可削减支出或刚性较强支出,包括国防支出和以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医疗补助、退休伤残为主体的法定支出。国防支出占GDP的比重长期平均值为46%,奥巴马上任以来,国防开支已较大幅度削减,再度大幅削减空间有限。长期开支增长来自于福利支出,随着美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各种医疗、养老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将继续上升,因此难以通过降低财政支出削减赤字,导致债务继续膨胀。

可见,美国的债务危机是债务膨胀及扩张性宏观政策的结果。赤字已经成为美国抵御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从而形成经济危机―政府干预―财政赤字―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

三、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

一般来说,一国的债务余额占GDP比重,一般以60%为警戒线。超过这一警戒线,将产生经济信用风险,是不可持续的。但放到美国这一拥有美元霸权的经济体上,情况更为复杂。近期美国发生债务危机的深层次根源,是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模式发生变化,旧有的模式难以维持导致的。

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由来已久。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已经结合成一个整体,美元的霸权地位促使国际产业链条的重新分布以及国际新贸易的巨大发展。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国通过对外贷款和援助输出美元,得到美元的国家再用美元购买美国制造业生产的产品,从而刺激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在牙买加体系时期,美国对外提供美元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经常项目逆差成为输出美元的基本渠道,资本项目顺差则成为美元回流的主要渠道。

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的美国,通过债务循环获得全球化财富分配中的最大收益,债务不但没有对其形成制约,反而成为美国维持金融地位的工具。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通过大量滥发造成美元贬值,不仅能减轻其外债负担,也能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此外,由于美经济实力雄厚,投资环境比较稳定,在美投资能带来较多利润,因此,吸引着大量的外国投资。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资金的到来,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美元作为贸易货币、计价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年代,其国际需求是庞大的,同时,黄金非货币化以后,美国不再担心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黄金外流,这造成一个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资本项目持续顺差的过程。

这一过程必然造成美国经济不断“去工业化”,实体经济不断萎缩,金融服务业等虚拟经济持续膨胀,也导致世界产业格局不断重组,制造业等实体产业或产业链中的实体部分不断转移到新兴经济体。在转移的过程中,因为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要素成本更低,其产品更廉价,而新兴经济体又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使得投向这些国家的资本得到了更高的回报率,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国际经济出现了巨大的不平衡。国际资本主义体系的价值实现主要依赖美国市场,正是美国的过度消费支撑了整个国际体系的运行,形成了“世界生产、美国消费”的经济格局。

这样的经济格局必然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美元通过经常项目逆差大量的流出美国,造成国际热钱,美国则通过举债吸收了大量的回流美元,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投资于国防以及公共服务行业,这些部门刚性较强,成为一个长期稳定的美元吸纳器。这就构成了一个长期的国际债务发展模式。

但这一体系本质上是不可持续的。虚拟经济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唯一结果就是产生泡沫。泡沫需要的资金注入量是呈现加速增长态势的,所以一旦通胀过快,货币机构必然采取紧缩政策,从而使得流动性短缺,泡沫破灭。

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这又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美元循环渠道出现危机。这本应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契机,但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美债依赖症更为明显,并且有了新的特点。

首先,美国经济基本面较差,高失业率和经济低增长率一直使得美国复苏乏力。在旧有的经济政策工具中,政府要刺激经济复苏,必须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美国而言,长期的赤字财政导致债务水平太高,扩张性财政政策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货币政策一般以利率工具为主,对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被动。因此,美国采用了非传统的货币工具,比较典型的有QE、OT。QE,即量化宽松,通过直接购买国债来增加流动性,表面上是压低长期利率来刺激生产,实质上还是为赤字融资,依靠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QE首先在日本实行,目的是人为制造通胀来对抗长期紧缩,美国大规模的QE有效的提振了市场。OT,扭转操作,即通过将短期国债置换成长期国债,来压低长期利率,同时,避免造成流动性过剩而导致通胀危险。但如果OT不能实质上增加债务水平,不能置换成赤字财政,则对经济提振有限。非传统的货币工具可以缓解经济衰退或是实质改善经济基本面。首先,通过压低长期利率降低资本使用成本以促进投资,刺激生产和消费,改善基本面。其次,通过支持赤字财政或是对抗财政紧缩,缓解经济衰退或是提振经济。再次,通过流入金融市场,促进虚拟经济回升,产生财富效应,刺激经济基本面。

所以,QE的本质就是债务货币化,现阶段的美债依赖症更多的表现为QE依赖症。当政府发行QE期间,经济就出现复苏迹象,就业以及GDP数据持续好转,一旦QE期限过去,经济又将面临复苏乏力的局面。QE的实质依然是赤字融资,通过债务经济来提振经济。但是,新的债务很多用来应付国防社保等刚性支出,很难流入实体经济。同时,债务膨胀总体上导致债务成本不断上升,一旦美联储或者国外投资基金停止购债,必然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加大美债发行成本,并使得利率大幅上扬,阻碍经济复苏。

在债务货币化的条件下,债务负担很大程度上转嫁到持有人手中,美元在美债膨胀的条件下必然会贬值。对美国自身来说,只需缓和全球的金融压力。其他国家必须紧跟美国,增加流动性,才能维持对美元的汇率稳定,以进一步维持对美出口,这样就导致一个全球性的债务泡沫和宽松浪潮。

四、我国应对美国债务危机的对策

首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长期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是中美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增加收入比重,尽快从出口拉动转到内需拉动为主的增长模式上来;取消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出口补贴,减少对国际市场和外资的依赖。推进收入分配、城市化等领域的相关改革。

其次,加强现有外汇储备管理,增强其安全性和收益性。取消旧有的强制结汇政策,实行藏汇于民的外汇管理模式;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大力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增强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鼓励走出去战略,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外储投资不能局限于美国国债,应转向美国乃至世界其他投资资产。外汇储备的投资应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侧重于实物类资产,鼓励收购海外矿产资源等,选择企业股权、资源、技术等和实体经济更密切的资产组合。

最后,在严格控制美国国债持有量的同时,防范国际“热钱”大规模流出对经济的冲击。必须严密监控国际“热钱”流动,加强流入管制,建立防范流出的预案。必须逐步加强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增加汇率弹性,管理好通胀预期,抑制泡沫膨胀。维持宏观稳定的经济环境,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Harvey S Rosen Public Finance(7th edition)[M] Published by McGraw-Hill Irwin, 2003

[2]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Financial Management ServiceMonthly Treasury Statement,2012-07-31

[3]史桂芬,贾婷月美国国债负担加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04)

[4]徐美债危机的实质及其效应[J]理论参考,2011(10)

第8篇:经济问题范文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其含义在学术界、理论界没有统一的界定,总体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旨在通过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污染较少的环境,获得较多的经济产出。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①o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同年,我国“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首批启动的“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这意味着我国在建设新能源经济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此,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理应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校园里实施和推广低碳新生活。考虑到大学生在建设“低碳经济”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及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一个新概念:校园低碳经济,即一种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学习、工作、生活三位一体的经济模式,校园低碳经济是指在校园中实行低碳经济的生活模式,教育及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到低碳校园建设当中②,做节能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锋,营造人文型、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校园,促进高等学科教育的发展和高级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2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及方法

2.1研究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2.1.1大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推广低碳经济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从被引进到被接收、被采纳、再到被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可是当今严峻的生态环境明显表示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来等待它慢慢被接受,现代社会迫切的需要我们尽快地把低碳经济引入到我们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联系很紧密,并擅长于接受新知识,对于“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也易于进行深入理解和推广,虽然低碳经济具体概念至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有着较强的理论知识,有着较高的素质,也有着较强接受最新理念的能力,在校园里推广低碳经济,能够很快的被大学生所吸收,进而向全社会推广。

2.1.2大学生是未来实践低碳经济的主体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的组织推动,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低碳经济的主体,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更有利于我国新经济模式的发展。随着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二十一世纪是大学生的时代,他们将担任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素质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加强对大学生的低碳经济理念的教育,把低碳经济的观念植入他们的心中,并引导他们把这一理念实践到现实生活中,这对于建设低碳国度、低碳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大学生这一新生代力量,是未来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了我们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在他们中推广低碳经济能更好达到最终目的。

2.1.3大学生具有很好的带头作用在中国,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有着很重要的社会地位,他们被看作是一种标杆和风向标,能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如果一个大学生能把低碳经济相关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他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对其家人、朋友、同事等身边的人产生影响,使低碳经济的概念以乘倍数增长的速度在社会中广泛推广。当把这种低碳经济意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这个社会就会在这些大学生的带领下,走出一条低碳之路。

2.2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研究方法

《低碳经济在大学生中推广问题的研究》是针对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展开的,主要就低碳经济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促进低碳经济在各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此,项目组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2.2.1资料收集法由于项目立足于高校,所以项目组成员深入有代表性的十几所高校,深入学生群体,对学生于低碳经济的了解现状进行调查,对他们的低碳经济生活的方式进行研究,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项目组成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得到了很多详细的数据及信息,为其研究做支撑。

2.2.2文献法项目组成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和整理中外各种文献资料,通过阅读经典书籍,了解相关的理念和作者思想,总括和提炼出了自己的观点。现阶段,低碳经济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介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中,而在国外,低碳经济相关方面发展更进一步,已经向较成熟的实践过程迈进,公民意识更加深入和具体。

2.2.3学生带动法在项目实施后期,项目组成员提出了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相关措施,为了验证其可行性,项目组选取了一部分人进行特定培养,让他们遵循要求开展相关活动,同时让他们带动、感染他周围的学生,实践证明,项目组成员提出的措施能有效达到推广低碳经济的目的。

3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及原因

项目组成员通过对成都具有代表性的十几所大学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后,找出了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下面就进行具体分析。

3.1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对低碳经济还没能很好的实施众所周知,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是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理解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根据笔者对成都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的2000多份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访谈记录的数据,可分析得知,当代大学生中环保意识很好的只有18%,其中66%的是环保意识一般的,而差的要占到23%,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决定着我国未来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迫在眉睫。按理说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高等学科教育,同时也能够及时的接触到社会信息,他们的环保意识应该比较强。然而从分析结果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出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学校环保意识教育机制不健全大学校园由于更侧重于高等的素质教育,可能在环保意识教育方面比较欠缺,而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相对于初中和高中更加的自由,因此在个人的自律方面会较之高中有所欠缺,环保意识没能强化于大学生行为意识中。

3.1.2舆论宣传机制不健全低碳环保意识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如果能够不断地受到舆论媒体的宣传报道的熏陶,那么对于其树立一种良好的低碳环保意识有着重要作用。舆论的导向力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各高校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高,而同学们的低碳意识也不强烈,校园里也就缺乏了相对健全的舆论宣传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薄弱。

3.2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低碳经济自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以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能否正确的理解其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能否正确的践行与宣传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解却并不乐观,根据调查得知,有59%的同学了解过低碳经济,但是他们并不掌握其确切含义及行为方式,只是大概知道部分内容,而31%的同学虽然听说过低碳经济,但是并不知道其具体是什么意思。只有6%的同学十分了解其内涵。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还是十分,必要的,有必要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低碳经济的确切含义,进而指导他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低碳经济理念的实践,让低碳经济深入每位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够充分,原因在于:

3.2.1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还没能有效地深入人心低碳经济一词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名词,作为一种新生的经济模式,其与之前的产业结构有很多不同。习惯了以往的经济模式,而对于这个新起步的模式的认识的并不充分,导致低碳经济没有能够大众化,深入人心。

3.2.2低碳经济的概念本身不好界定,导致大学生对其认识模糊低碳经济,其含义至今在学术界、理论界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由于这种众说纷纭的现状,当代大学生无法准确的把握其概念与含义,或许只有一种是是而非的认识。低碳经济的这种宏观性和广泛性使得大学生对其认识比较模糊。

3.2.3虽然低碳经济已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但是其发展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认识可能只是名词上的感知,并没有切实体会到本质低碳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模式,虽然最近几年提出的比较火热,但是其技术上并不成熟,大学生对其的产业生产模式以及其带来的产品体会的并不深刻,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也只是在于表面的感知上,并没有体会其内涵。

3.3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不小的阻力前面已经提到,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存在着一些困难,当问及“您认为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生活模式的困难有哪些”时,大家指出了很多不同的阻力,其中19%的同学认为是理念上的差距,48%的同学认为是来自生活习惯上的阻力,33%的同学认为是现实中的制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习惯和社会经济中各种不低碳的产业等现实的制约是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最大阻力。因此在以后的推广中我们要侧重于引导同学们改变生活习惯以及消除现实中实践低碳行为的各种制约因素,同时加强在理念认识上的宣传教育。

4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的措施及建议

根据项目组针对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后,项目组提出以下几点推广措施及建议:

4.1实施低碳经济教育,增强大学生低碳行为意识所谓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印象,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主要是指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大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主观印象。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关键是要增强大学生的低碳行为意识。高校作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的教育机构和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组织,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举办专题讲座是一种增强大学生低碳意识的有效方法,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普及低碳知识,让大学生形成低碳意识。学校在培养大学生低碳意识时应重点关注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并学习低碳意识,履行低碳行为,使低碳思维模式融入到每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4.2建设低碳经济机制,促进大学生低碳学习方式学习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低碳经济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以低碳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学校可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跟据我们调查,每年高校毕业生离校之际人均将会处理掉200元左右的旧书,而这些旧书当中大部分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对于课程内容变化较小的教材,通过建立二手教材回收再利用机制,在学校图书馆、后勤中心或者教材科等机构设立一个专门的二手教材回收部,以合理价格收购旧教材,并出售给所需同学,这种行为能有效减少大学生教材纸张使用量,同时可大大减少大学生教育费用,更有助于贫困同学完成学业,促进大学生学习低碳,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纸张使用量大的问题,高校应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无纸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前提,针对校园中的纸张浪费现象,高校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功能④,通过无纸化教学、电子化考试、毕业论文电子化等形式减少纸张使用量,达到低碳机制的贯彻和实施,进而使学习方式向低碳转变。

4.3营造低碳经济环境,激励大学生低碳生活模式众所周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的时候在众多影响因素里占着主要地位。所谓低碳经济环境是一个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处处充满着低碳经济的多维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有着良好的低碳意识,有着高素质的低碳行为,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发展大学生低碳经济将会事半功倍,这种意识熏陶有利于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校园,要在校园里营造低碳环境,主要是着手于“衣”、“食”、“住”、“行”等相关方面④。在穿衣方面,应提倡选择棉质、亚麻和丝绸,不仅环保、时尚,而且耐穿,女生尽量少买不必要的衣物。在饮食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多食用蔬菜、水果,少食用肉类、油炸类食品,这不仅有利于在大学生中推广低碳经济,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健康的发展。在出行方面,应提倡大学生尽量选择步行或搭乘公交车、地铁等交通工具,时刻关注汽车尾气排放指标,以身作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增加自己对低碳的认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的,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当今社会,各高校也可以开发一种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模式,从平时生活点点滴滴入手,促进大学生践行各种低碳行为。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学生生活模式的多样化,各高校普遍存在着浪费现象。就拿水资源为例,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对大学生实施水费购买机制,因而他们的节约水源的意识并不是很强。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可以引进社会上的水费机制,实行按比例收取水费,同时也可以针对用水情况实施奖惩机制,把水源浪费严重的寝室予以张贴,形成一种惩罚,并把收集起来的水费用于植树造林。总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一个良好的低碳生活模式,营造一个低碳经济环境是行之有效的推广低碳经济的方法。

4.4设立低碳经济学科,培养低碳经济专业人才通过笔者调查得知,加强低碳知识宣传和低碳文化传播有助于低碳经济的开展和普及,政府扮演着“低碳经济倡导者”这一重要角色,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校园中宣传低碳经济比政府面向公众宣传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及深入,所以各高校需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在校园内的推广及相应人才的培养。针对这一新型经济模式,学校可开设低碳经济相关课程,通过课堂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对相关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低碳经济知识的培养,让大学生系统的学习低碳经济知识,树立起低碳经济意识,必要时还可以针对那些对低碳经济有着较高兴趣的人进行专业化培训,培养低碳经济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第9篇:经济问题范文

一、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能源开发和利用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电力等常规能源产量逐年增长,新能源的开发也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基本形成了以煤碳开发为主、火力为基础,油气资源和新能源全面开发的格局。内蒙古已查明和预查煤炭资源储量12250亿吨,居全国首位;电力行业方面,发电装机、发电量、售电量、全社会用电量等4项指标增幅跃居全国第1,成为国内电力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石油已探明的储量达7亿吨,远景储量为40亿吨以上;天然气预计远景储量达到4万亿立方米,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世界级的整装气田。除了常规能源以外,内蒙古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潜力也非常大,风电装机总容量205.68万千瓦,居全国第1;太阳能资源也很丰富,由于其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海拔高、晴天多,所以光能丰富,太阳能源仅次于,居全国第2。

二、内蒙古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服务体系

随着内蒙古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金融支持能源工业发展的力度在不断加强,能源工业已逐渐成为内蒙古金融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能源产业与金融支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了支持绿色的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的形成。

内蒙古建立了以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行使监管职能,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包括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种类齐全、功能互补的多元化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和多层次融资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是能源工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血液”

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7919.47亿元,同比增长25.86%,其中新增贷款余额1626.97亿元。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5136.53亿元,其中新增中长贷款1194.05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73.39%。新增贷款中投向农业、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产业和优势特色行业占绝对比重。各商业银行限制和压缩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信贷投放逐渐转向环保、绿色和可持续的行业。“十一五”期末,自治区电力、交通、煤炭行业贷款余额达到近300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倍。

(三)资本市场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持了能源产业

截至2010年末,全区共有境内上市公司20家,另有6家公司在香港、美国NASDAQ等海外市场上市。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3207亿元,相当于2005年的7.27倍。目前,全区证券期货公司数量为3家,证券期货营业部59个,投资者有效账户67万户,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分别为116亿元、48亿元和37亿元。资本市场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以及具有内蒙古地区优势的企业,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整合。

从上市公司的行业来看,内蒙古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能源、冶金、化工、机械装备、乳品加工等领域,许多上市公司在行业内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伊泰B股已经成为我国重点扶持的13家大型煤炭基地中的骨干企业。北方创业、包钢稀土也都是各自行业的典型代表。这些公司在自身迅速成长的同时,直接推动了行业的整合优化,充分体现了内蒙古资源优势、独特价值和发展后劲,为内蒙古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内蒙古有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近百家,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属于能源类企业。这些优质企业已基本具备了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条件。

近年来,内蒙古能源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债券融资和其他融资形式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内蒙古电力、包钢集团等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等融资超过100亿元。

三、内蒙古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能源工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

能源工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需要灵活的融资方式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传统的银行信贷、政府扶持远远满足不了能源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巨额的资金需求。长期以来,内蒙古地区能源工业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能源企业融资手段单一,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产品种类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内蒙古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优化。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资金,占能源工业投资总额的比例大约在80%左右,其他融资渠道和融资工具的比例非常低。在直接融资中,股票、债券的发行量少,信托租赁、产业投资基金以及衍生金融工具使用不多。项目融资、吸收国际战略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引入民间资本等方面也刚刚起步。

(二)银行信贷支持下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内蒙古整个能源工业资金需求结构来看,一次性能源开发和绿色能源产业资金需求量较大,而电力工业目前资金需求量相对稳定。从资金供应来看,对资源型企业的建设项目和一次性能源的开发投入较多,而对于有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行业长期收益的领域,以及能源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能源资源深加工转化项目支持力度明显不足。绿色能源产业在我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资金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电力行业经过几年的调整,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中小型发电企业进行了关停并转,行业供需较为均衡。而对能源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和能源资源深加工转化项目,由于短期收益效应不明显,所以,许多金融企业投入比例非常小。银行用于新型能源项目的资金严重不足。由于银行对新型能源项目的收益预期不高,银行用于再生能源、节能项目以及能源技术开发等领域的投资严重不足,不利于这些领域的发展。

(三)信贷资金集中度高,潜在风险在增大

近几年,内蒙古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积极推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加之煤炭、电力行业收益稳定,短期风险较小,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能源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一些商业银行甚至通过放宽贷款条件和降低贷款利率来吸引能源企业贷款,致使信贷资金在能源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随着贷款集中度的提高其风险也在同步增加。

(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绿色能源产业支持有限

内蒙古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更缺乏地方金融龙头企业。近几年,尽管全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较快,但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仍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五)资本市场的规模小,融资能力有限

内蒙古的上市公司无论是数量还是平均总股本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和建立国家重要绿色能源基地不相适应。自治区不仅股权融资比例低,债券融资规模也很低。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融资规模十分有限。

四、金融支持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 发展绿色金融,促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1.金融部门通过运作金融手段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凡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项目,一律给予金融上的优先支持;而对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高能耗产业,金融部门一律不予支持。

2.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制度化、具体化,使之成为金融业务运作的具体可操作准则。金融部门应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战略方针等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进行具体细化,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金融业务运作操作准则,提高绿色金融业务运作的实效性。

3.为使金融部门配合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让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落到实处,金融部门可以借鉴世界银行的经验,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及时准确掌握国内外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信息动态,并加以认真分析和研究,为实行绿色金融、领导科学决策与金融业务运作,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南。

(二)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投融资体系

一是根据地方经济需要,发行中长期建设债或设立能源开发专项资金以及其它专项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投资,创建能源产业的资金持续投入机制。二是除国家开发银行新增贷款要最大限度满足能源产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外,积极引导各类商业银行进入能源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支持银团贷款。三是鼓励能源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股票和中长期债券,扩大能源企业上市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四是用信息、政策、参数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建立起民间资本投资运行的保障机制。

(三)完善能源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1.建立能源信贷的监测制度,提高风险预警的前瞻性。一是当地中央银行应尽快建立相应的监测制度,把能源企业纳入监测范围,加强对能源行业的景气分析,消除监测盲点;二是要对国际、国内及区域能源发展状况保持密切关注,评估能源产品的市场需求,采取措施防止能源产业的波动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缓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三是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统计能源产业的需求、消费量、增长水平、弹性系数等有关数据,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四是强化金融支持能源产业风险监测工作的长期性和动态性,从时间序列上对能源产业、金融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积极开展区域能源工业与相应金融支持的动态趋势分析,提高风险预警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