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精选(九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第1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在当代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定义、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影响,众说纷纭。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发生在同一个社会现实的土壤里,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相遇。笔者认为,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把它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它的理论得失,总结经验教训。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比较;前景

在西方哲学中,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关的还有后现代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视野中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反思;从而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为指导,分析批评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又借助于后现代主义对边缘、裂隙和空白的关注,探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曾经被忽视、被误解乃至被遗忘的因素,以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构,以此不断澄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述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 后现代主义综述

(一) 后现代主义的涵义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流派或思潮。狭义的“后现代主义” 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思潮: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戴维森、理查德・伯恩斯坦等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二)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理论来源

苏珊・桑坦格、莱斯利・费德勒和易卜拉・哈桑等人在文学艺术领域倡导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某些压迫性方面的反抗,出现了肯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了现代规模和当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其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笔者在搜集各学者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具体有以下几点:1.唯意志论哲学。2.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3.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4.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激烈批判及其关于“存在”、“语言”的学说。5.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6.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遗产。

(三)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及主要特征

斯宾诺莎曾说,“任何规定都是一种否定”。笔者主张将后现代主义划分为激进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划分为 (一)福柯及其知识系谱学与权力理论(二)罗蒂及其后哲学文化 (三)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 (四)利奥塔及其知识合法化危机。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第一,反中心特征,即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第二,反本质特征,即反基础主义、反还原主义。第三,反整体特征,即主张差异性,反对同一性。第四,反理性特征,即消解理性租现代性。第五,反主体特征,即消解主体或主体性存在。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相同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东方和西方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两者在当代的相遇根源于同一个目标,即两者都关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源于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叛,对形而上学的拒斥,虽然两者在时空上相隔甚远,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必然不期而遇。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后现代意蕴。

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有共性,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有其各自的个性,即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点

首先,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本体论和共识,认为“存在就是差异”,一切都是文本的游戏。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哲学对象的转换,建构了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主张在实践中把握和理解本体、基础,同一性和差异性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从认识论方面看,后现代主义有镜喻哲学倾向,其未能真正反映人的心灵特性,仅仅把心灵看成是反映客观实在的心灵的镜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再次,从历史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或者把历史看成是“文本”、“文件记录”或者只强调社会结构之间的共时性转换成某一方面的特征,认为历史只能是断裂的、无连续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连续过程,其历史观同其本体论一样,以实践为基础,强调人的解放或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前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哲学具有时代性,彰显和阐扬马克思哲学时代性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时代特征、本质进行反思,对时代问题进行科学解答,包括立足于我们时代特有的问题和境遇,对中国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准确的透视和定位。

(二)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于80年代以后注重理论研究,有些派别也有了新的进展,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又给后现代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而这正表明,后现代主义已大势已去,为了不至于衰亡,其中的许多派别在退场的同时,纷纷发生转化或转向,出现新派别。当然,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分化与衰落,并非指后现代主义彻底销声匿迹了,而是指作为一个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已雄风不再,但是,作为曾经领一时的思潮,它仍然会出现在人们的研究视域,仍值得人们去深刻反思,吸取它的合理之处。

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因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是2l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从总体上讲是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相容的,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其有合理的一面。后现代主义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批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重被现代性所忽视的一切。后现代主义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关心现实问题,紧跟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信息,反对教条主义文本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总 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唯物主义,但它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现代”中露出的“后现代”端倪,并对其加以批判审视。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座从现代走向后现代必经的思想桥梁,是“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当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现代化和“西化”、全球化和民族性等关系,为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切实有力的理论启示,凸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参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2期

[2]俞吾金:《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264

[3]吴德勤著.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

[4]徐飞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01月第1版

[5]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年

[6] [荷兰]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第1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 [法]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状况》,第211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8]赵光武,黄书进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9]高宣扬著.《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10]冯俊 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8月第一版

第2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它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运用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构建中国风格、中国形式、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上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展的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早始于时期, 1919年,在《新青年》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作出了初步梳理;陈独秀用唯物史观重新阐释了民主和科学,对民主和科学赋予新的内涵;瞿秋白则对苏俄普列汉诺夫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构造进行改造,建立了以辩证法为主线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形式。

艾思奇在1938年4月《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也提出了:“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这是中国哲学家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个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解决的问题”。 ①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回答这个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也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己任。虽然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不尽相同,有自己的特点,但是也不难发现其中的一致性。比如,中国的《管子》以水为“万物之本原”,也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原初的物质。”中国传统哲学“和而不同”的思想也包含着辩证法的智慧;中国朴素辩证法的集大成者王夫之提出的“合二为一”与“分一为二”等思想使中国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达到了顶峰。正因为中国哲学中存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入中国之后很容易被国人接受。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基础,也是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这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中国化的最大可能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

所谓路径,就是道路、路径,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哪一条道路,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中国化。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形态,就要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与中国重大实际问题及时代特征相结合,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一)积极发掘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警惕传统哲学文化的消极因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人类各民族、各国家的哲学思想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具有普遍应用性,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一致或者相通的一面。但是由于地域、时代的不同,不同国家的哲学也有着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别。中华传统哲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哲学思想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未能涉及的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分,借以丰富发展自己,才能在中国大地上获得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要将中国哲学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通或者相似的优秀成果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二者的对立和隔阂会造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自我封闭和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发展停滞。例如,思想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的主要内容是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而非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弘扬。因此,通过探寻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民族特色、基本范畴等等,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最佳契合点,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积极成分,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要正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警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这些消极、腐朽东西的渗入。要用辩证的思维对其进行考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消极因素的渗入还要有清醒的认识,有了这种警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要与中国重大实际问题及时代特征相结合

任何一种哲学理论要在一个国家中进行发展,都和它能够满足这个国家的现实需要的程度有关,而与中国重大实际问题相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将其与中国的重大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说:“马克思列宁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②这就说明,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研究、解决中国重大实际问题,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③只有做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理论形态。比如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的时代特征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立足于时代前沿,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应对时代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面对中国不同时期的众多问题,要找出每一个历史时期中那些由客观现实规定的、具有哲学意义的重大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去分析、研究和解决这些中国的重大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任何一次和中国革命实践的时代性特征的结合都是一次突破性的发展,和中国民族解放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思想,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思考、新动力和新作为,面对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面对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时代课题,要以这些时代问题为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反思和研究中国重大实际问题所处的小时代的环境条件,结合这些时代特征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①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34

第3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所从事的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我们所编写的教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马克思主义既是教材研究的对象,又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有一般哲学的基本特点,更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不同的哲学具有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别的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世界观、方法论,又反映了时代的新要求,用新的理论、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教材中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是真正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力图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准确把握时代特征,适应实践发展要求,指导中国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中,使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教材跟上时代的步伐,焕发出蓬勃生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它是各种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教育教学既同具体科学教育教学一样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哲学知识领悟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贯穿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既强调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又强调脚踏实地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哲学思想观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青年学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哲学教材中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首先,充分体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哲学领域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进行创新,提出的一系列哲学基本观点,既有新思想、新观点,又有对已有哲学基本观点的新概括、新表述。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要对这些基本观点进行全面学习研究,在教材中进行系统分析阐述,并有机地贯彻和融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之中。

其次,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所贯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最富有特色和哲学意义的部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看到的东西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充分揭示和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既在新的实践中善于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又善于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和结论,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所关注的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哲学总是同发现和解决时代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哲学的内容和哲学的问题相联系,哲学的体系、形态和哲学的内容相联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认识和回答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就要充分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到过、但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而在我们的哲学教材中没有得到应有反映的问题,也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提到而在今天不能不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坚持哲学教育教学“三贴近”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和形态的客观需要。

第4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使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客观上要求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需要有全面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自己的理解,积极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相近似的一些概念、原理等进行比较、鉴别,最终得出结论。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把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比较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通过比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有不同的论述。1890年恩格斯在给拉法格的信中写道“所有这些先生们都在搞马克思主义,然而他们属于10年前你在法国就很熟悉的那一种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2]这说明马克思认为自己的学说是有特定含义的,他坚决反对各种冒牌的马克思主义。而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提供问题的现成答案,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问题的差异,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4]在这里,列宁实际上比较直接说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只是我们理解时不能太绝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讲主要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斯大林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关于工人运动的科学,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科学。”[5]这实际上是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定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6]2

(二)在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实践性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德国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费尔巴哈通过对宗教的批判,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他在自然观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想,但在解决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上,在历史观方面并没有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最终使自己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在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中引入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这一观点贯彻到了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中,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实践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内容中,实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变革。不仅如此,马克思还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可见,马克思认为哲学除了具有解释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功能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功能,这就是通过指导社会实践,达到改造和变革社会的功能。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上述比较,有利于学生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相区别的根本特征的理解。

(三)在具体科学与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具体科学与哲学有区别,也有联系,主要区别在于:哲学研究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具体领域中的特殊规律;主要联系在于:哲学以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具体科学的问题上升到本质的解释,都需要回到哲学中加以解决,而哲学的论证需要以具体科学的事实材料为基础来展开。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充分认识哲学学习对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四)在与唯心主义、二元论、多元论世界观的比较中,把握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唯物主义主张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哲学中,进而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这就是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它依赖于物质,根源于物质,并通过社会实践去作用于物质,实现对物质的反作用。这就与认为世界有一个本原即精神的唯心主义哲学,两个本原(物质与精神)的二元论、多个本原的多元论世界观彻底划清界限,正确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世界观,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奠定了哲学基础。通过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充分把握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正确性,把“‘上帝’、‘神’等可以左右世界”的观念从一些人心目中去除掉,真正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在同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比较中把握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性

唯物辩证法是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哲学观点。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它坚持用联系、发展、运动的观点看待世界,强调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需要从自身去找到根源,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认识事物需要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这就克服了形而上学不承认矛盾,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非此即彼的缺陷,也克服了相对主义诡辩论不承认事物存在相对静止,存在相对界限,“混淆和抹煞事物之间的根本界限,亦此亦彼的错误。”[8]通过这些比较,可让学生认识到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正确性。

(六)在对“心理”、“意识”和“认知”的比较中,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本质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意识”和“认知”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主要区别在于:首先,三者的含义不同。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认知”这一概念在心理学中使用更多,它主要说明人认识外部事物的过程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其次,承载的主体不同。“意识”和“认知”有共同的承载主体———人,仅对人而言的;而“心理”不仅人有,动物也有心理活动,这里的“大脑”既包括人脑,也包括动物的大脑。而“意识”和“认知”这样的术语不在动物身上使用。同时,三者也是有联系的:意识是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发展的,可以看成是心理活动的高级水平和形式;意识就其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主观映像,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也不是人脑的分泌物,是人作为反映者对反映对象———外部世界的一种反映,仅有外部世界或仅有人脑都不足于生产正确的意识,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把主客观联系起来,产生正确的意识;认知着重强调人对外部事物的感知、识记等过程的展开。在认识论范围内,意识本身无需辨别真假,而认识存在需要辨别真假,从而发现客观的真理性认识的问题。因此心理学范围内成立的结论,在哲学认识论中则不一定正确,应在不同范围内区别对待和正确运用。通过这些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本质的观点。

(七)在对“规定性”、“属性”、“质”、“性质”和“本质”;“现象”、“假象”和“错觉”的比较中,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笔者了解到,以上这些概念具有区别:“规定性”“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性。分为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就是事物在性质上的特性,量的规定性就是事物在数量上的特性。一切事物都是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具体的统一”;“属性”“即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特点。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属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如运动是物质的属性。特点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特征指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可见特点和特征的含义不同”;“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6]5;“性质”“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根本属性(注:不是特征)”;“本质”“本质基本释义为本身的形体,本质基本释义为本身的形体,本来的形体;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本来的形体;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6]54;“假象”“是不符合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假象本身也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因此是客观的,错觉则是主体在视觉上的偏差,因此是主观的。同时,这几个概念间有一些内在关联性:就“质”、“规定性”、“属性”、“性质”和“本质”而言,“质”的定义中包含了“规定性”,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不同方面的“属性”,其中事物“根本的属性”反映的是事物的“性质”,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就是事物本身的特殊本质;就“现象”、“假象”和“错觉”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现象可分为真象和假象,不管真象、假象都反映事物的本质,真像正面反映事物的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反映事物的本质。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八)在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比较中,正确认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不同的含义,“主要矛盾是指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6]49“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统一体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它们涉及的是矛盾发展的平衡性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在主要矛盾当中同样存在如何把握在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相关问题。通过这些比较分析,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九)在同唯心史观的比较中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的正确性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它们的基本观点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则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英雄人物的意志或“天命”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在:否认社会历史发展存在客观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没有把唯物主义的思想从自然界,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否定了社会的物质性。社会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人类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劳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在于其实践性,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作用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实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其作用的发挥是融入“历史的合力”中去实现。这样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解决了旧唯物主义哲学“半截子”唯物主义的问题。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让学生坚信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的正确性。

(十)在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比较中,正确把握经济基础的实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在一定社会中,无论是前一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残余,或者是本社会形态中新生产关系的萌芽,都不是该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只有在该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才构成该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6]106生产关系有两个身份,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称为生产关系,相对上层建筑而言称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6]106通过这些比较分析,能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经济基础的实质。

三、比较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注意教学内容可比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只有把内容相近或相似,具有可比性,但实际上又有差异的知识放在一起,通过相互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区别和联系,把握其内在的关联,才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否则无法进行比较。因此,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可比性。

(二)注重对学生的导向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使用比较方法进行教学,需要在学生对相关哲学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学习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对相关比较内容的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比较结果。因此,必须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导向性。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第5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普适性;元理论;哲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B9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1-0125-05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现代科学革命、信息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新形态研究”(12BZX020);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息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11YJA720027)

〔作者简介〕邬焜,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董涛,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049。

一、问题的由来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争论日益激烈化。其焦点集中于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的著作中曾经明确地用了若干种提法来指谓他们所创立的哲学的特征和性质。其中最鲜明的提法包括:“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1〕、“现代唯物主义”〔2〕。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人们正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的这样一些提法中找寻根据的。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并未明确地提出自己创立的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但是,从其哲学产生于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的批判,并吸取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核心理念的情景来看,其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性质是明确的。恩格斯当年也认为:“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3〕。据资料显示,是德国工人哲学家狭慈根于1886年在其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最先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来指称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学说。后来,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也曾多次使用这一术语来指谓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再后来,前苏联和我国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都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书名。

二、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革命性、批判性、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从这些最本质的特征出发,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革命的哲学、批判的哲学、无产阶级的(或共产主义的)哲学、实践的哲学。这多种提法之间并不是一种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相互有机蕴涵的。因为革命的就是批判的和实践的,批判的就是革命的和实践的,实践的同样就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至于无产阶级的哲学则直接揭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服务的阶级性,因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赢得无产阶级的解放、消灭私有制,进而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一发展的必然恰与无产阶级自身的利益相符合。所以,无产阶级的哲学本身就是革命的、批判的和实践的。这样,无产阶级的实践就理应蕴涵了阶级性的特征。

既然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本质特征,既然从实践的维度又能很好地全息映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和阶级性的特征,那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集中突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哲学的性质。实践哲学的本性集中体现在人类实践活动的性质上。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仅仅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它同时还是认识世界的活动,因为,人们正是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世界的,而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也能够深刻地指向对世界的改造。

虽然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改造世界的哲学,而不是解释世界的哲学。任何割裂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的哲学都是片面的,都是不符合实践之本性的。人类的社会实践具有双重活动的品格,它既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是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并且,这两种活动正是同一实践过程所实现的双重效应,这是一个双向的信息活动过程,既是实践对象的信息在主体中实现的过程,也是主体目的性信息在实践对象中实现的过程,在这里集中体现着实践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二重化特征。

因为人们只能通过实践活动对世界进行认识和改造,所以,人的实践活动便具有了复杂而能动的性质,它只能是多重关系的综合建构的活动过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实践具有多维综合统一的活动特性,它既是人和环境统一的形式,也是人和人统一的形式;它既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统一的形式,也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统一的形式;它既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形式,也是主体和客体统一的形式;它既是理性和非理性统一的形式,也是可知和不可知、可说和不可说统一的形式。正由于实践具有这样的多维综合统一的活动性,它才能够集中体现辩证法的普遍联系性、结构关系性、中介过程性、历史发展性、开放包容性、异质建构和融合性等基本特征。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分析中,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的结论: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更具普适性的哲学形态

我们说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用这两种不同的术语来分别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将会是完全同一的、无差异的。

毕竟,实践唯物主义的说法还仅只是从某种特定角度切入的一种特称。实践这一概念虽然可以体现辩证法的诸多基本特征,但它毕竟只是一种“全息蕴涵”式的“映射”,且有赖于运用辩证法的原则对其进行具体解读。如此看来,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并不能完全包容和覆盖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部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与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二者相比,辩证唯物主义所能涵盖的内容不能不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适性。具体说来,在人类哲学发展的历史上,呈现出了多种类型的哲学形态:从唯物主义的发展来看,它先后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三大发展阶段;从辩证法的发展来看,它先后经历了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发展阶段。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则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如此看来,用辩证唯物主义(其中自然包括了唯物辩证法)这一术语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的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全新哲学形态。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应有之地位的体现。

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己哲学性质的多种提法,诸如“实践的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等等都仅只是从某一特定的、或相对的角度对自己哲学的某一或某些重要特征的特殊强调。虽然,这些相关的术语能够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或某些方面的重要特征,并且,通过辩证分析的关系揭示,它们也都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他的重要特征加以全息性映射,但是,就这些术语本身的含义而言,都不能完全地包容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所能包容的全部内容。在特定的场合,为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一方面的特征,采用上述的那些提法中的某一个提法都应当是合理的。然而,如果在一般称谓的意义上,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上述的任一种术语则都将会具有某种程度的片面性,因为它们都不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所标明的哲学形态的层次,其所可能指谓的内容也未曾达到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所包容的普适性和一般性。并且,上述的那些术语的辩证性还有赖于运用辩证法的相应方法才能具体而明晰地得以阐释。与此情景相反,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具有普适性和一般性,所以,这一术语能够很好地包容和解释,并揭示上述其他术语所可能阐释和展示的内容。

如此看来,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这两种提法虽然是相关、相容的,但是,二者在标示哲学的层次上、在原理的普适性上却存在着具体的差异。所以,在一般的意义上(区别于特称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比较起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来更具有普适性和一般性,更能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类哲学形态的新变革的本质。如此看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归结为实践唯物主义虽然能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但是,在此同时,却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分有层次的,其不同层次的理论的普适性程度也有所差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是其最高层次的理论,也可以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元理论。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具有哲学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其所阐释的理论在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都具有普适性。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和理论来分别对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进行研究,并揭示这些领域的具体特性和规律则会派生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和精神哲学,并由此构成第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分支哲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认识)逻辑。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亦在近年来中国的某些哲学家中)热衷于割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并由此否定自然辩证法,进而否定辩证思维逻辑的倾向。然而,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原则如果不是普适的,那么,辩证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是一种哲学的元理论。如果承认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元理论的性质,那么,就必须承认自然唯物辩证法、社会唯物辩证法和精神唯物辩证法的必然成立。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释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以及其具体领域中的分支哲学中的一切原理都是绝对真理,都是不容改变的。实际的情景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同样是历史的产物,同样应当服从辩证法的规律,同样必须接受其之后的现实和理性的审视和批判,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自身本性所要求和规定的。诚如恩格斯所说:“辩证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5〕“辩证哲学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诚然,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它那种环境来说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6〕“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7〕

在相关的经典理论中,有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列相论的倾向。这其实是混淆了两个不同的哲学层次。如上所说,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元理论,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层次的学说之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恰相反,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观点引入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考察,才创造性地创立了区别于以往的机械论和唯心主义的人类历史观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便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的是,作为元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高层次的哲学,位于其下层次的分支哲学如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其基本理论则有可能背离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义。如,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有一个是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要义的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对“实践”概念的具体解读方式。有理论认为,实践是纯粹物质性的活动,实践也是“客观实在”。在我国学者近年来编写的一本权威性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就曾经写过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8〕在这段话中,不仅将人的实践活动归结为客观实在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而且由此段话所可能推出的另一个观点则仍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一观点便是:人类的感觉尚无法感知的那些自然事物则不一定是客观实在的,如,暗物质、暗能量,以及超弦理论所预设的超微观普朗克尺度的“一维弦”,等。其实,只要承认了自然的先在性、人类由自然产生的派生性,只要承认了自然的无限性,人类存在范围和认识能力的受限性,就必须承认并非“一切”“自然事物”都是“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最初人类可感的事物仅只是宏观层面的,之后随着科学理论和科学认识工具的发展,人类可感的事物逐步向微观和宇观两极延伸,但无论如何,就人类的有限性存在而言,都永远不可能把一切自然事物都全然纳入人的可感世界,这就意味着总有一些客观实在的自然事物是我们无法感知的。况且,我们对微观和宇观事物的感知又只能是借助于相应的观测仪器将其信息转换到宏观尺度才成为可能。就这一情景看,就是我们逐步扩大了的可感世界也只能是被观测理论和观测仪器所中介了的间接化了的可感世界。严格说来,宏观世界之外的客观实在的世界对我们来说或者是根本无法去感知,或者是无法直接地去感知。显然,如果仅仅用“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来说明客观实在的物质世界显然不妥。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那段关于物质的定义显然是受到马克思这样一段话的启示,这段话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9〕然而,从马克思这段话中并不能得出唯物主义不能从客观的方面去理解世界的结论,也不能得出只有“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才是物质的结论,更不能推出人的实践活动是纯粹的物质的客观实在的活动的结论。如果不带偏见地去理解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不仅应当从客观的维度上去理解世界,而且还应当从主观能动的维度上去理解世界,并且,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又总是在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实践活动的中介下实现的。马克思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可能在纯粹客观的尺度上实现,它必然受到人的主观活动、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性质的中介,从而具有了后者活动的某些性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并非纯客观的、纯物质性的特征。

人的实践活动并不是纯粹“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的过程,实践在本质上具有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物质和精神双重维度的统一性特征。仅仅从“客观实在”的物质性这一单一维度上对实践活动进行解读显然不能揭示人的实践活动的主观目的和计划的能动性,这样的解释方式更多具有直观的、机械的特征。如此看来,仅仅强调“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术语,还不能保证它就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因为,“实践唯物主义”这个提法并不能保证其相关的理论一定具有辩证性。它还可能是机械唯物论的,或甚至是庸俗唯物论的。须知,对实践概念作单纯物质维度的理解就是把人的活动降低为一般动物的活动,甚至是一般物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绝不可能具有这样的性质。

四、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早在1886年恩格斯就曾写道:“像唯心主义一样,唯物主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0〕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以,立足于科学和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必然会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事实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自创立以来就不断面临各种形式的挑战,并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爆发,场能实在论的观念代替了传统的实体实在论学说,以实体观念为基础的传统唯物论学说遇到了灭顶之灾,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宣称“物质消失了”。在这一科学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遭到了空前的挑战。作为辩证唯物论者,列宁及时洞察了科学的变革,并针对当时某些科学家利用科学发展的成果否定唯物论的倾向,对古、近代的传统物质观念和物质思维方式进行了合理的扬弃和批判,用可以同时兼容实体和场能的“客观实在”范畴来定义物质,相应建立了全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时而有效地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

在西方的哲学传统中,始终存在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两条发展路径,西方传统经验论的学说集中体现着机械唯物论的色彩,而西方的唯理论学说则集中体现为客观唯心论和主观唯心论两大支脉。随着近、现代科学革命的崛起,机械唯物论的市场越来越小,而支撑客观唯心论的上帝和绝对精神的观念也逐渐被科学和哲学所抛弃。这样,在西方主流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主观唯心论的学说得到了单极化的张扬。这样的一种发展路径集中体现在西方哲学界所宣称的认识论、语言学、现象学的所谓多次哲学转向之中。这样的哲学转向的实质是要在拒斥哲学本体论、拒斥形而上学问题,悬置客观自然和物质观念的背景下发展一种绝对纯粹意义上的主观唯心论的意识哲学,其理论旨趣的要害在于反对或消解任何形式的唯物论学说,并诋毁自然辩证法的学说。

与西方意识哲学相反,现代科学的发展却开拓了另外一条全新的自然哲学之路。从上世纪初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现代宇宙学的创立,到后来的超弦理论和M理论的假说,以及上世纪中叶以来爆发的第三次科学革命所形成的复杂信息系统科学学科群的崛起,这一切不仅极大地开拓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一般方式。尤其是第三次科学革命所涉及的大量学科,其中包括分子生物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分形几何学、混沌理论、全息论、虚拟现实科学、纳米科学、量子信息科学、认知科学,以及专门针对复杂信息系统进行研究的理论等。这些学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诸多全新的科学研究纲领。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四种:系统科学(整体主义)研究纲领;信息科学研究纲领;自组织科学研究纲领;复杂性理论研究纲领。〔11〕

上述四大研究纲领的相互交叉和综合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世界图景(信息系统复杂综合的世界图景)和全新的思维方式(信息思维方式)。〔12〕这一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不仅具有自然哲学的性质,而且还具有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性质。现代科学和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发展所引起的更为深刻的变化还在于相应的技术革命和工程革命的爆发,由此又进一步引发了相应的经济革命和社会革命,最终导致了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文明的崛起。

在概括和吸收现代科学和第三次科学革命,以及由此引发的技术与工程、经济与社会领域的全方位变革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传统哲学的反思与批判,一种全新的时代哲学——信息哲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首先创立,并且在21世纪的前10年日益走向成熟。随着21世纪初西方学者的信息哲学纲领的提出,以及中国创立的信息哲学被西方学者日益了解,有迹象表明,信息哲学的研究热潮即将兴起。

科学、技术、社会的变革必然引起哲学的相应变革。毫无疑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给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研究课题和方向,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地变革和发展自身。如果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创立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历史形态的话,那么,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则能够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历史形态。这一新的历史形态一方面是第一个历史形态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必然具有它自身的全新范畴、体系和内容。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在现代科学和第三次科学革命、信息哲学所提供的相应成果和问题域的背景下,对现代科学的积极成果,以及对信息哲学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对形形的利用现代科学的某些成果,以及关于信息问题的片面解读来诋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倾向予以有效的批判,无疑会成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二个历史形态的最重要、最基本和最切近的途径。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所面临的挑战,比当年列宁所处的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今天的辩证唯物论者所面对的情景比当年列宁所面对的情景更为复杂。这就不能不给我们带来更强的紧迫感,并要求我们必须具有更为强烈的自觉寻求变革的意识。

〔参考文献〕

〔1〕〔4〕〔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75、78、57,57,58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4,738,364、738.

〔5〕〔6〕〔7〕〔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6,217,216,228.

〔8〕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88.

第6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马克思哲学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哲学观点。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原表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原表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解放思想、实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与发展阶段

在研究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方面,从整体上讲,国内外学界普遍认可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三大来源定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少,国内学者对此问题有所关注。

第一,国内一些学者认可上述提到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三大来源,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单个人物的角度出发,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进行了更为具体和细致的探究。陈东英论述了赫斯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并表示,赫斯结合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与德国哲学来论证共产主义,对马克思以德国哲学立场接受共产主义思想起到了中介的作用。李文成认为,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德萨米的共产主义观点。

第二,国内一些学者表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来源并不仅仅是上述的三大来源,并通过研究取得了进展。朱忆天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产生受到了席勒思想的影响,席勒思想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一大理论来源。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以及马克思个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入手,朱忆天认为,马克思全面的接纳了席勒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性和谐、发达的美感等观点,并且从外部形态上看,马克思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与席勒的审美王国十分相似,对共产主义的相关论述也与席勒的情怀相呼应。通过分析,朱忆天认为,在一些方面,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受到了席勒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在总体上实现了对席勒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在研究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方面,国外学者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发展阶段中存在着哲学共产主义阶段,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罗伯特・查尔斯・塔克和斯坦利・穆尔。塔克认为,马克思一直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思想都还是属于哲学共产主义阶段,虽然在此时期,马克思已经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但很多概念的提出仍然仅仅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对问题的思考依然追求对本质探索并未真正立足实践与现实。穆尔认为,马克思处于哲学共产主义阶段时间较长,一直到1847年,哲学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共产主义才真正联系结合。他评价马克思在哲学共产主义阶段对现实的批判只是道德层面的批判,并没有真正达到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彻底批判。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内学者同样谈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发展阶段中存在哲学共产主义阶段的观点,并有着自己的见解。王金福和庄友刚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从空想共产主义转变为科学共产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自己的一个哲学共产主义阶段。当马克思、恩格斯最终形成科学共产主义时,不仅完成了对空想共产主义的超越,也同时实现了对自身哲学共产主义的扬弃。他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共产主义阶段是他们的思想处于“哲学阶段”的产物,在此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运用某种哲学原则来理解和分析共产主义相关问题,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才离开“哲学基地”,创立了新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二,国内一些学者对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有着较为清晰的界定。焦坤和邓福庆表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个阶段:理性共产主义、人本共产主义、世俗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在不断的深化。李红波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由理性共产主义到人本共产主义再到科学共产主义的阶段。

第三,国内一些学者研究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整体发展,并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转折点。韩金峰和赵玉华认为,马克思经历了由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完全的、科学的共产主义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并且他们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是青年马克思完成向科学的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标志。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内涵丰富,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能加深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认识,也能丰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较多,并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上来论述对于此问题的理解,因此,得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且显示出独到的视角和自身的见解。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从两个视角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第一,从革命的角度进行解读,代表人物是罗伯特・查尔斯・塔克和雅克・泰克西埃。塔克关注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的建设性和主要指向,具体而言,塔克指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共产主义革命像一切先前的社会革命一样,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且,共产主义革命不仅仅是破坏性的,同时也是建设性的,因为共产主义革命取而代之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塔克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理解的共产主义自身,与那时的而且与现在的大多数社会主义者的观点即主张社会主义关心分配问题,形成了本质的对照,因为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革命主要是指向生产。雅克・泰克西埃在《马克思恩格斯论革命与民主》一书中,关注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是暴力革命的相关论述,从文本出发,引用《共产党宣言》中如“现存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藏着国内战争”“这个战争转变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等语句,通过自身的理解和对整部书的认识,得出结论:“整部《宣言》在为共产主义革命是一场暴力革命的思想辩护。”

第二,从运动与发展角度进行解读,代表人物是鲍・斯拉文。他强调马克思共产主义是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并未结束历史,而是开创历史,完成了人类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的转变。他把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解为一种运动,而并非是停滞的状态,并认为共产主义作为运动的使命,一方面是结束人类发展的自发阶段,另一方面,它为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开创了自由和自觉发展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就是人类“真正的历史”的开端。同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指的不是僵死的、而是不断变化的人道主义或‘人的社会’。它所结束的不是人类历史,而是人类历史的某个自发发展阶段,并且开辟了人类社会自觉发展(自我发展)的阶段。在人类进化的最高阶段上,这个社会开始根据周围自然环境的改变、人的生产力的变化、人的需求、消费和能力的变化经常改变自己和进行自我革新。”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从四个视角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第一,从性质角度进行解读,代表人物是陈寿灿和张奎良。陈寿灿将马克思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制度和历史运动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他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作为社会制度,是最合乎人类发展本质的制度安排,给人类提供了理想的生活方式。马克思共产主义作为历史运动,不仅是一种理论运动,更是伟大的实践运动。张奎良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实体境界、形上境界、实践境界的三维合一,这三个境界体现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性质:实体性平台、哲学共产主义境界和实践活动。

第二,从目标的角度进行解读,俞可平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具体而言是在经济和政治上,消灭人类社会的压迫和剥削,解放工人阶级从而最终解放全人类,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个性的彻底解放和人性的完全复归。

第三,从意义与价值的角度进行解读,侯惠勤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解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他指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以及所有传统哲学划清了界限,使得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同各路的实践哲学划清了界限。同时,侯惠勤表示,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阐发是马克思完成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转变的关键性环节,因而是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基石。

第四,从现实角度进行解读,安启念联系现实的社会发展,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理解,他将马克思关于消灭三大差别、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工作日的缩短的共产主义思想论述,与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现实出发,表明共产主义正在我们身边成为现实。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马克思对构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采取了严肃而谨慎的态度,马克思所要揭示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非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因此,马克思并未对未来社会进行确定详尽的描述,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也是较为模糊的,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具体的细节。这就给国内外学界以很多思考的空间和讨论的内容,并且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研究较感兴趣,因此,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国际学术界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特征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第一,研究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特征。塔克从现代化与共产主义方面进行阐述,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充裕的社会,马克思基本上不根据经济的增L设想共产主义。他指出,虽然马克思确实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但是从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推进,不会包含工业化或者类似的长期经济发展过程。由于工人经过革命注定要赢得的世界,将已经是高度工业化的,尤其是主要地正被谈论的先进国家。因此,无产阶级将继承一个成熟充裕的世界”。并且进一步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充裕社会进行分析,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也将是一个充裕的社会这一事实是重要的但也是次要的:这一事实是重要的是由于如果人不得不为身体上的需要操心,人就不能充分自由地致力于生产事务;这一事实是次要的是由于这些需要的满足仅仅是达到历史目标的一个前提,而不是目标本身。”同时,他也明确表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将进一步人性化,把人与自身和自然重新统一起来,使人共同成为“环境的统治者”。

第二,从共产主义与人的关系方面讨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奥尔曼在《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一书中,从共产主义与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从对人的本质的占有方面看,“共产主义社会是全面的个人占有的时代”;从人的社会性上看,他认为“个人总是社会性的,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更是如此,在那里我们所了解到的竞争已经为我们仍要不得不学习的合作所取代了”。“正如人与他的同伙之间的关系一样,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关系中的潜能才能够全面实现”;从人的类特性上看,他认为“在说明人的类特性的时候,马克思转向了对共产主义社会中生命活动的描述,因为只有在那时,个体才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的类存在,只有在那时人与动物世界之间的差异变成了它们之间所有可能存在的差异”;人的活动方面看,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是‘自由’。”

第三,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塔克对马克思划分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特征有着自己的研究。他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划清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界限。在共产主义社会存在着短暂的过渡阶段(后来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成为‘社会主义’)和超过此阶段的‘高级阶段’。”塔克进一步分析说:“马克思继续辩论道: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权利’原则上仍将流行。尽管为利润而生产大概会停止,但是交换仍会基于商品等价物:一种形式(劳动)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消费品)的同量劳动相交换。”“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终于可能或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詹姆斯・劳勒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阶段特征有着自己的分析和理解。他认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描述可划分为三大阶段:资本主义之中的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共产主义、严格意义的共产主义,并且每一大阶段又都包括一个较低级的小阶段和一个较高级的小阶段。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特征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第一,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整体特征的分析。荆学民在从批判、建设、信仰三个维度来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同时,也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他之前的旧共产主义学说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实的双重性批判;马克思系统地论述了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表达了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建设性,并且这种建设性不仅仅存在于理论中,而且是实践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描绘的社会理想具有科学性,终极是一种植根于现实有限的“无限的过程”。

第二,研究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环境的特征。李文成认为,马克思将“和谐”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他谈到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环境的一大特征是和谐,并将其称为和谐的共产主义。他认为和谐的共产主义是在以往社会的基础上,继承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建立的,是人的真正的“社会”本质的“复归”,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三,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制度方面的特征的理解。赵家祥谈到,我国学术理论界一些人把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讲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理解为无产阶级的国家制度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他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从国家制度发展特点上看,存在过渡时期,即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进入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段时间为过渡时期。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方法论的理解与运用

研究马克思共产主义观所蕴含的方法论对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方法论也为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因此,对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方法论的理解很有价值,对其方法的进一步运用更加难得。目前,国内外学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倾向于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索以求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国外学者更倾向于结合国家与资本主义现实,分析社会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

国外相关研究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劳勒和奥尔曼。詹姆斯・劳勒是“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2004年5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作了题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阶段理论》的讲演,其中,他提到,在关于共产主义的研究方面,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虚无主义的方法和辩证的方法。前者信奉的要么是资本主义要么是共产主义这样一种抽象的、非此即彼的逻辑,否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结果是“虚无主义的共产主义”;后者认为共产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的母体之中,其结果便是“辩证的共产主义”。劳勒坚持认为,在哲学层次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是“辩证的”而不是“虚无主义的”。他认为:“共产主义新世界的母体是资本主义自身。成长于资本主义母体中的婴儿是共产主义,它是逐渐在其母体中形成并从其母体获取力量的。”奥尔曼采用辩证的方法研究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内在关系的辩证法”中“逆向研究历史”的方法探究了当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走向,在这种“逆向研究”中把握住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必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再次论证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论。奥尔曼“内在关系的辩证法”不仅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更是在发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同时,奥尔曼像马克思那样沿着“现在―过去―未来―现在”的路径来探究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从未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角度反观当代资本主义时,认识到当代资本主义之中的社会主义“潜在”比马克思当年所要看到的更为“巨大”。

在国内相关研究中,王怀超认为唯物主义辩证法在马克思研究共产主义社会中得到了实际的运用。他具体对此观点进行了分析:马克思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对未来社会做出理性预测,而且不具体规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细节,马克思运用科学的抽象法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最彻底的发展论描述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时,通过对不同社会形态的比较研究预测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并且强调共产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同各地具体实际相结合。王怀超肯定了马克思研究共产主义社会的方法。高惠珠在《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理论的当代解读――基于》一书中论述了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方法论。高惠珠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其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并从三个具体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遵循“生活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的方法论原则,从分析生活中的基本矛盾出发,揭示共产主义产生的必然性;第二,坚持历史辩证法,把共产主义视为从现实出发的一个历史过程;第三,始终把推进和提高人的发展水平放在理论创造的首位。

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现状的评价与发展趋势

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学界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与见解。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及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关注较多,善于结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在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来源、发展阶段以及马克思共产主义方法论的理解与运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研究的切入点上看,国内外学者在宏观上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研究有一些把握,同时,也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解读。目前,学界在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目前,学界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把握不足,一些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内在逻辑关系方面的探讨至今未有定论,国内外W者虽然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整体上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其理论发展过程中内在逻辑关系的研究较为欠缺。学术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待突破。

第二,虽然国内外学者能够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寻求依据,但目前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关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它是随着历史不断丰富的,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的把握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而这一发展过程,在经典著作中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未来,相关研究可着重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保证从整体上、从历史上去把握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发展的脉络,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第8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一、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首先是通过他对传统哲学的解构而表征的  

海德格尔曾就西方哲学史作过这样的总评:整个西方哲学就是柏拉图哲学的展开;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是马克思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颠倒;至此,哲学进入了“终结阶段”。(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59-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我们认为,海氏的评价是中肯的。正是马克思完成了颠倒“形而上学”的工作,哲学才由“存在”被遗忘的形而上学的历史转向对现代人之生存境遇的思索的非形而上学的“存在之思”,即使得现代西方哲学包括马克思自己的哲学具有存在论之意义,亦即具有生存论的指向,那么,马克思是如何实现对“形而上学”的颠倒的,其哲学生存论的指向又是如何得以表征的,是我们这里要涉猎的问题。  

1.通过对传统哲学的主题转换,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得以初步表征。“传统哲学”是相对于“现代哲学”而言的,它是指从古希腊哲学尤其是自柏拉图以降的哲学到19世纪中叶特别是黑格尔哲学这一历史阶段的所有哲学形态,包括古代哲学和近代哲学。从根本上说,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学问,它力图从一种“终极存在”、“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性以及人的本质和行为依据。  

应当指出的是,对世界以理性的方式从总体上去把握,这本身是哲学的特征,但问题的关键是传统哲学把它们探讨的“本体”或“本原”抽象化了,以致在它们那里(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不仅“物质”或“精神”成了“抽象的存在”、“抽象的实体”,而且人也成了一种抽象的存在物,人的主体性完全失落了。  

对于传统哲学只关注宇宙本体、注目上苍的“绝对”或“抽象的实体”,而忘却对人类世界即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关怀,马克思有相当清楚的认识。所以,当他在哲学研究的初始,便毅然决然地举起了“拒斥形而上学”的大旗,并断言:“这种形而上学将永远屈服于现在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9-16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与孔德“拒斥形而上学”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不是把这种“拒斥”局限于经验和知识以及“可证实”的范围,而是在“拒斥”后,把哲学导向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感性世界”、“现存世界”、“人类世界”,并强调哲学应当“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同上书,第161-162页。)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就“现实世界”、“感性世界”、“现存世界”这类概念有过明确说明和规定,从中我们看到,这一系列概念实质上都指一个东西,即“人类世界”或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世界”。针对传统哲学抽象地谈论整个宇宙、“整个世界”,马克思特别谈到对“自然界”的理解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存世界”当然包括自然界,但这个自然界已不是原生态的自然界,而是“人类学的自然界”。自然界具有“优先地位”,但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或者在人的活动范围之外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无”,或者说“是不存在的自然界”。在人类世界里,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所以在现存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人类世界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  

由此观之,马克思哲学的主题是“人类世界”,它关注的是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对马克思哲学来说,“全部的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即以人的发展为坐标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2.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通过他解构传统哲学的必然性观念而得以表征。传统哲学对必然性具有普遍的信念,这一信念在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中世纪表现为神学观念,在近代表现为对理性的迷狂和对“知性科学”的崇拜。毫无疑问,传统哲学的这种对必然性的普遍信念,是造成西方“理智主义”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理智主义”所形成的只能是“知识论谱系”的哲学。在知识论哲学的时代,人的生存和欲求是被抑制的,人的身体和四肢都消失了,人就是大脑,大脑就是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这一特征,马克思给予了特别关注和揭示,并在自己的哲学创造活动中,着力地瓦解这种必然性观念的统治。  

早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就借用伊壁鸠鲁哲学表白了自己对必然性观念的哲学认识。在分析了伊壁鸠鲁哲学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差别后,马克思指出,要把这两种自然哲学等同起来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是“截然相反的”。而他们的这种对立和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德谟克利特注重必然性,伊壁鸠鲁注重偶然性。通观《博士论文》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对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赞扬,实际上只不过标示着马克思自己对偶然性观念的认同和对必然性观念的反叛。如果说,必然性、命运、天意、决定论是古希腊哲学的基本信念的话,那么,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伊壁鸠鲁的未受重视的“原子偏斜说”的重大理论意义的重新认识和对偶然性哲学原则的高度颂扬,解构了这种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信念。  

同样是针对西方传统哲学这种对必然性的普遍信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近代自然科学的抽象性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特别地谈到“自然科学”问题。由于传统哲学抽象地谈论“整个宇宙”、抽象地理解“物质”和“实体”,所以,在传统哲学那里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被割断,没有真正成为人的生活的基础,倒是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以“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原则理解自然界和人自身,“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然的本质”才会可以理解,而建立在这样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和“人”(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自然科学才可能成为“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才会成为“人的科学”、“现实的科学”。所以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  

也同样是针对西方传统哲学对必然性的普遍信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知识论”哲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历史”时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马克思在这里的意思是说,与所有其他问题比起来,人类生存问题是一个最原始最重大的问题。人类在衣、食、住等方面的需要也就是他的生存或生活的欲望和意志。这种生活上的需要和欲求与人的知识或意识的关系是这样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从上述我们可见,针对西方传统哲学对必然性的普遍信念以及由之而来的知识论哲学,马克思不断地以新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态度去瓦解它们,一再强调哲学必须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关心人的生存发展。  

二、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主要体现在他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之中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实践哲学的创立,不仅实现了对传统理智形而上学的颠覆,而且也确立了当代哲学的伟大界碑。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这种分量,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它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和生存论的意义,而从现代哲学看来,这两者又是根本一致的。  

1.实践的现代提问方式。认真研读马克思哲学史,我们就会看到,“实践”这一范畴在马克思那里,首先是关于存在与非存在、存在的现实性、自然界和人们现实存在的一个最本质最重要的范畴。然而,实践观的这一本体论意义长期为我们所忽略。所以结果竟是这样:马克思哲学与近代哲学的本质差别被磨平,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也蔽而不明。这种结果,部分地是由于我们对“实践”作了狭隘的理解,部分地是由于我们把这一存在领域让渡给了旧唯物主义。因此,不从现当代哲学出发、不以现当代哲学范式去思考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我们就不可能对实践的哲学本性作出既具有原则高度、又富具体理论内容的阐述,就不可能作出符合马克思本意的结论。  

20世纪初,葛兰西率先以实践哲学重新界定了马克思哲学的性质,对改变实践的提问方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葛兰西认为,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正统派的根本缺陷,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传统唯物主义等同起来,没有看到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他的创造性与建设性的活动。事实上,马克思是以实践哲学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世界观,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哲学。这种独创性,按照葛兰西的理解,是指马克思哲学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路”,“更新了整个设想哲学本身的方式”。(葛兰西:《实践哲学》,第161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再使现当代哲学追求那种独立的、自在的和自为的现实,而是面对和研究人们存在于其中的历史的现实,人的具体的、感性的现实。葛兰西通过对实践哲学性质的规定和说明,把马克思哲学从传统哲学研究方式中解放出来,移植到现代哲学的文化土壤之中,实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提问方式,亦即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的提问方式。  

科西克在吸收了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也直接探究了实践的本体论提问方式。在他看来,实践的本体论提问方式,首先是哲学的提问方式。实践的哲学提问,就是把隐秘于日常生活实践的各种特殊方式中的实践的本质揭示出来。而实践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存在,是人的秘密的揭露。其次,实践的本体提问是对人的存在的整体提问。在科西克看来,对人的存在的整体提问中主要包括劳动要素和生存要素,其中生存问题又是重要的。最后,科西克还谈到实践本体提问的认识论问题。  

葛兰西和科西克的研究成果当然不能囊括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但却为我们立足当代哲学的高度发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价值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他们共同说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具有存在论的意义(生存论的指向)。  

2.偶然世界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世界。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内涵来说,偶然世界始终是一个必经的环节。  

偶然性之所以成为与人的生活相关的存在原则和思维原则,成为一种新的哲学精神,就在于它经历了哲学本体论的过滤。这种哲学本体论的过滤,是现代哲学发展的产物,是对巴门尼德“存在”学说解构的结果。马克思之所以被看成是“终结形而上学”的奠基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在马克思哲学中,偶然世界是其哲学的本体世界。  

如同我们知道的,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一个中心议题就是:实践哲学与偶然世界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之所以称赞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原因就在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设定了原子的“偏斜运动”,并通过这一设定把偶然性提升到人的生活的存在原则与思维原则的高度,从而确立起哲学的本体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哲学的意义不在实证科学上而在哲学上。正是伊壁鸠鲁哲学的这一内容和态度,马克思指出:偏斜表述了原子的真正的灵魂、抽象个体性的概念。在这里,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结论,与其说是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解释,毋宁说是马克思自己对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方式所作的一次彻底清理,是力图把实证科学的内容和思维方式排除于哲学之外所作的一次理论尝试。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还特别地就伊壁鸠鲁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征作了概括,而这一概括又特别地关乎到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可以说,马克思的概括就是对人的感性世界,亦即人的实践进行本体论的抽象。正是基于这一概括,马克思对实践哲学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在那些规定中,马克思试图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即:哲学的实践不论采取多么抽象化的形式,都是与人的感性世界相联系的,实践的世界是人的感性世界、生活世界。尽管上述这些思想在论文中只是粗略地被规定,但将偶然世界视为哲学的本体世界的哲学理论格局已定,在以后的哲学创造活动中,马克思所做的努力是将这一理论格局发展完善。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偶然世界视为自己实践哲学的本体世界的思路。例如,在谈到人们的存在问题时,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说:费尔巴哈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因而他“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这里,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实践”——感性的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乃是人的现实的存在或现实的人的存在,亦即哲学的实践是关乎着偶然世界的。感性的活动乃是人的存在本身,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再如,马克思谈到自然界的存在问题时,也特别地讲到这种自然界的现实的存在是关乎人的感性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感性的活动”乃是“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马克思哲学的世界实际上就是“现存的感性世界”,或曰偶然世界,而把这个世界当作感性的活动或对象性活动本身来理解时,这样一个世界也就成为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世界,亦即偶然世界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体论的世界。  

3.实践哲学本质上是人的生存哲学。当马克思把自己哲学的世界规定为“偶然世界”(人类世界、感性世界、现存世界、现实世界)时,当他从“实践”——感性的活动或对象性活动去理解这个世界时,现实存在的人也就成了他哲学关注的焦点。如果一般地说,哲学是关于存在的学问,那么,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就是关于“现实的人”的存在学问。正是如此,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才超出传统哲学的界限并使其哲学理论展开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从本体论上指证着“实践”——这一标志着人的存在方式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而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6页。)  

从整个《巴黎手稿》对人的本质的实践追问来看,马克思不仅一般地肯定实践是人的本体存在,而且还进一步探究了人的存在的本体性质。马克思通过分析动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本质区别,揭示了人的“感性活动”是与人的价值创造、人的本质、人的自由的实现相联系的。通过这一分析,马克思完成了实践哲学的理论化,亦即:一方面,以人的本质规定实践的本体,把实践归结为人的本体存在,从而将实践提升为哲学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实践的哲学本性来确定人的本体的性质,从而揭示出实践本体论的深层内涵。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以“感性—对象性的活动”原则获得了关于“现实的人”的本体论的哲学解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为自己的实践哲学作了关于“现实的人”的生存论的展示。马克思指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我们认为,马克思这一对自己历史观的概括,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的生存境域的整体揭示,以及对这一整体境域中人的各种生存样式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描述。按照马克思的思路,人的整体生存境域中有这样几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生存样式:一是人的最基本生存样式。马克思主要通过对“生产力”、“交往形式”及“生产方式”的论述而展示的。二是人的政治生存样式。马克思主要通过对“市民社会”及其基础上的“国家”、“法”的分析而实现的。三是人的观念生存样式。马克思主要通过对“意识”及“意识形态”的考察和分析来揭示的。  

总之,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感性的自然界”对人说来直接就是人的感性(这是同一个说法),直接就是另一个对他说来感性地存在着的人。社会是实践的展开形式,是人自己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存在方式。人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自己也就怎样,而他是什么样的,同他的生产活动是一致的。一切观念形态都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本质上体现着人自身的生存状态。  

三、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也表现在他哲学的批判向度和价值取向上  

从马克思对哲学史的反思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是通过哲学的批判来解答时代课题的。在马克思一系列哲学批判中,最能凸现其哲学生存论指向的主要是他的关于“异化劳动”学说和关于“拜物教”的批判理论。通过这些批判,马克思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哲学的价值取向。  

第9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10 ― 02

在当代中国,“中国化”马克思哲学的“人本思想”是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若想实现马克思哲学人本思想的恰切“中国化”,则需“抓根性”地理解与把握马克思哲学人本思想之真义。根本而言,马克思哲学的人本思想直面资本统治一切的人的异化时代,终极价值诉求是如何通过改变人被“非神圣形象”统治的生存悖论,实现人之彻底的自由解放。其实,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p220)哲学视阈中的人本思想,必然需要表征容含时代性人之生存与发展的理论观念。剖析时代性的新生命问题,塑造时代性的新生命精神,诉求时代性的新生命意义使马克思人本思想呈现出的一种“崭新”的哲学境界。这种哲学境界从根本上变革了西方传统人本主义的理论特质。相对于西方传统人本主义思想而言,我们可以指称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新人本思想”。马克思“新人本思想”之“新”,不仅表现在理论内容本身,也反现于对西方哲学现代转向的深刻影响。

一、在“新人本思想”语境中确立新的本体论原则

追寻、反思与表征本体的本体论是哲学存在的根本。作为追寻本体的哲学本体论,它意在表明,人作为一种具有自由自觉意识的生命存在,总是要在更高的境界把握世界、解释世界及确立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意义。这是关于本体论的“本然性”理解,换句话说,这是对于本体论的性质理解。但是,由于人类历史的时代精神的差异,本体论又表现出不同的“实然性”特点。西方传统哲学是一种超验的本体论哲学。在传统哲学家看来,人及其生活世界是不真实的存在,对其认识必须发现出决定人及其生活世界存在的那个本真的终极性存在,亦即“本体”或“实体”,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和把握认识的对象。因此,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是以“实体主义”的本体论原则背离了人类生命活动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特点,是一种僵化的、超历史性的理论原则。

与西方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新本体论原则出发,以对人的生命活动的历史性、具体性、感性化的觉解,实现了西方本体论的真正革命。在马克思的人本思想中,“实体主义”的僵化原则被“人本身”之生存论根基――实践活动原则――所取代。人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自觉、认知、把握的“本体”,必然受制于“人本身”之生命活动的发展程度。也就是说,一方面,每一特定时代,关于“人本身”的本体性理解都是这个时代的最高思想产物,都表征了这个时代的历史发展精神;另一方面,每一特定时代,关于“人本身”的本体性理解都受制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片面性发展,而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只有在关于本体的“辩证性”理解中,我们才能真正发现并彰显历史性的本体观念之于人的生命本性生发的真正意义。应当说,这种本体论原则的革命,并非简单的思想变革,而是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开启。相对于传统哲学而言,马克思开启了现代哲学的新本体论原则。在此,我们必须强调,马克思确立的新本体论原则并非完全构成了其后哲学家本体论变革的原因,而是,马克思确立的新本体论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二、在“新人本思想”语境中确立新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属于抽象意识层面的一种思维模式,它总是包含在哲学家具体的思想理论之中。哲学家具有怎样的思维方式,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人的自觉意识的发展境界直接相关。哲学语境中的思维方式,是以理论的方式表达的人的生存状况和存在方式。时代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如何,人们对待生活世界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就是怎样的。在当前社会,由于自我意识的局限性,人们在本体论上确立的是“实体主义”的本体论原则,而与此原则紧密相关,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亦可称为“实体本体观点”的思维方式。所谓“实体本体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物性逻辑”的思维方式,其本义在于以实体的本质作为世界存在的依据,从本质出发阐发万物的存在方式与活动方式。运用此种思维方式觉解人及其生活世界,就是一种超验性的本体论。与抽象本体论原则一样,它诉求某种终极性、超历史的实体本体,并通过它来解释人及其生活世界的全部。

与西方传统哲学不同,马克思以人的实践活动统一了人的双重生命,并以此实现了表象世界、此岸世界与本质世界、彼岸世界的内在同一。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p105)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界,具有自然性特质,人需要并必须服从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2〕(p107)人的生命具有超越自然性的特质,人能够凭借实践活动实现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改造。这就是马克思人本思想表征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人性逻辑”的思维方式,意指马克思在理解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模式、方法、逻辑上立足于人的生命活动,以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觉解来理解存在,从而将传统哲学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以生命活动决定生命存在,生命活动不断生成生命本质的思维模式与解释框架。这种思维方式根本改变了传统哲学两极对立的“实体本体观点”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哲学家从人的世界的某种终结至上的“实体化”本质来解释人类世界的理论范式,终结了对人的现实世界的分裂与瓦解,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割裂与对立。

马克思确立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本质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西方的哲学家普遍认为,传统哲学的理论症结在于思维方式的绝对实体化与两极对立化,只有变革此种思维方式,才能真正推动哲学以符合时代特征的方式向前发展。因此,他们主张消解传统哲学两极对立的“实体本体观点”的思维方式,确立中介化的“相对不确定观点”的思维方式。所谓中介化的“相对不确定观点”的思维方式,本义在于现代哲学家主张以差异性、零散性、不确定性的思维模式理解人及其生活世界,确立时代性的自我意识。显然,从变革思维方式的出发点上,马克思与现代西方哲学家是相同的,但思维方式的最终取向上,很多现代西方哲学家从两极对立的极端走向了相对主义的极端。本质而言,他们并没有真正超越或变革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只是以另一种“不确定”的方式重新遮蔽了哲学的本有之义,压抑了人的主体性生命特征。

三、在“新人本思想”语境中确立新的价值理念

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哲学从不满足于人类当下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总要在对当下现实的反思中发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缺陷,并提出改变缺陷的理想性价值目标,以此引领现实的人走向未来。黑格尔曾有一句名言颇受争议:“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3〕(p6)很多人批判黑格尔的这句话,认为黑格尔在此论证的是普鲁士王朝统治的合理性。但人们忽视了黑格尔是在哲学的语境中来说这句话的。也就是说,此处的“现实”不是常识意义上人的生活实际,而是哲学所要诉求的“现实”。换句话说,此“现实”是一种理想性的追求,而不是人的生活实际。人们只有以哲学的方式不断追求此种“现实”,才能表征人之不断生发的历史特点。因此,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必然应从本体论原则、思维方式走向它的归宿,即特定的价值理念。西方传统哲学,受其本体论原则与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以发现与认知“实体本体”为终极目标,以至哲学家普遍确立的价值理念是人的生命存在向“实体本体”的“皈依”。进言之,人们若想要实现真、善、美的生活目的,必须首先对决定人类生活世界一切真、善、美的“实体本体”有所把握,有所认知,有所理解,并以此确立一种“实体化”、“本体化”的生活规定来实现人类特定的生活目的。

与传统哲学家不同,马克思在新人本思想的语境中以符合人的生命本性的观点提升了的价值理想的境界。其实,古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价值理念,分别表征了人的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生命特质。古代哲学“神圣化”的价值理念凸显了人的超越性生命特质,近代哲学的“个体化”的价值理念彰显了人的自然性生存的“世俗化”特点。近代哲学意图改变古代哲学片面抽象化的特点,但忽视了人的生命特质,导致其最终陷入与古代哲学一致的“单向度”的价值理念之中。马克思主张从“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出发,既注重人的生活的现实,又注重追求人的理想的“现实”。究其根本,马克思的价值理念也表现出一种“世俗化”倾向。马克思格外注重现实的人及其生命活动的发展境况,并通过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命活动的哲学反思,发现现实的人之存在的缺陷,以此确立人之应当的理想性价值追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文本中,马克思多次指出人被“非神圣形象”统治的现实困境,并主张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的现实努力,摆脱被统治的困境,实现自由解放的价值理想。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到,虽然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境界超越了传统哲学,但马克思仍认为人们应有一个普遍性、统一性的价值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这本质地与现代西方哲学家相区别。现代西方哲学家主张消解人类共同遵循的生命意义,确立怎样都行,什么都有可能的价值理念。在此语境中,人的生活世界没有了普遍性、统一性的价值意义,而只有偶然性、差异性、“个性”的价值游荡。由于缺少了普遍性的价值信念的引导,人的精神生活变得无所依靠,人们开始远离自己的精神家园,成为四处流浪的“精神孤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