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精选(九篇)

少年厌学心理咨询

第1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应试教育的高压、升学率的威逼、心理负担的困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陈旧刻板的教材、等级井然的排名、铺天盖地的考试等教育现状,让许多孩子被“厌学”的心理所困扰。

“厌学”是一个难题,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扩招等,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下降了,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也更为突出。另外,校园外浮躁的社会风气、校园内较为陈旧单调的教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职学生的厌学心理。许多中职学校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积极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德育教育,希望能够使学生大面积厌学的情况有所改善。这些做法,都起到了一定的预防、调节作用。

1 厌学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对于“厌学”的统一的标准定义。通过电脑检索可以发现,国外有“逃学(truancy;hooky)”、“辍学(dropout)”、“拒绝上学(school refusal behavior)”的研究,但没有直接对“厌学(be weary withschool;be disgusted with school;dislike of schoo1)”的相关研究。

而在国内,傅安球(2002)等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①该定义较有代表性,在许多文献中,都被直接应用。

2 中职学生厌学的表现

关于学生厌学的表现,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标准。中职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等,都可以被视为存在厌学的心理的外部表现。但也有学者对厌学外部表现的程度做了规定,如肖承志(2004)等就认为对三分之二以上学科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被认为存在厌学心理。②

3 中职学生厌学的成因及矫治

中职学生的厌学问题突出,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实施干预,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3.1 适当放松,强健身心。一些中职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原因,出现了厌学现象。张晓明(2008)在研究《大脑功能及A波优势频分析在厌学青少年的应用》时以厌学进行心理咨询的青少年为研究组,以发展咨询的青少年为对照组,统一使用ML-2001脑功能状态检查仪对其脑功能状态和A波优势竞争频率及熵值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脑区同时段主频不统一和多频互扰现象和大脑少氧、疲劳、左右对称性、前后功率逆转情况差。说明厌学青少年大脑工作状态和脑电活动的有序性和统一性较差,这影响了厌学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应以自我放松和适当运动为主。要理解学生由于大脑机能的原因,吸收转化信息的能力较低,因而对学习采取逃避态度,而不能一味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扭转,忽视其大脑工作状态已处于饱合,接受信息的能力处于低水平程度,学习中已经不能集中所有能量于所要注意的目标。③

3.2 关心鼓励,加强辅导。一些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长期受到成绩差阴影的笼罩,对学习缺乏信心。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班主任可以通过谈心等方式,关心、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恢复对学习的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一些有效的心理咨询技术,也可以被采用。如李拯(2008)在《走出厌学的阴影――一例用意向对话技术对职业高中生厌学的辅导》中采用的国内一项专门的心理咨询技术――意象对话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对职业高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心理分析与治疗,④就值得借鉴。

3.3 辅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职学校与高中教育不同,它直接面向求职市场培养学生。如果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紧贴市场,或者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其职业倾向不匹配,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杨力(2008)在《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倾向测试量表〉探究“厌学现象”的成因――文秘班女生的职业倾向与专业匹配调查》中认为厌学现象成因众多,但对中职学生而言,职业倾向与专业选择之间的不匹配可能是导致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并借助《霍兰德中国职业倾向测试量表》对典型班级进行“职业倾向与专业匹专业匹配调查”,验证了上述假设。⑤因此,中职学校可以在入学初对学生作职业倾向调查,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加强专业课程建设,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另外,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也是解决学生厌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矫治方法。

参考文献

[1] 傅安球,聂晶,李艳平,金蓓蓓,崔君红.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干预与学习效率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1期

第2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关键词】认知行为技术 厌学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3-01

1.心理咨询技术的教学特点

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临床心理学与其它的临床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异,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为症状本身,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抽象性特点比较突出,学生如果未充分接触患者,就无法深入把握知识的精髓。

心理咨询教学难点在于要充分考虑伦理及法律的相关因素。很多患者仅对主治医生持有信任的态度,不愿接受主诊医生以外的人的问诊及治疗,示教很难进行。

2.认知行为技术治疗厌学问题的个案

结合厌学问题1例进行具体教学,主要展示给学生的内容是咨询的主要阶段和如何纠正来访者的核心错误观念。

求助者,男,14岁,初一学生,因学习压力大,与同学矛盾多,出现不愿上学、心烦等,评估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采用认知行为技术作为咨询方法,制定咨询目标后开始实施。

通过语义分析技术纠正求助者的核心错误观念:我不适应学校

咨询师:你说你是个不适应学校的学生,是什么意思哪?

求助者:不是,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应,比如学校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很多同学给老师送礼……

咨询师:可是以前你不是挺适应学校的吗?

求助者:是的,以前我在学校学习很好,也很有能力。

咨询师:我们只分析现在的情况,你在说“我是个不适应学校的学生”,这里的“我”指的是什么哪?

求助者:当然是指整个的“我”了。

咨询师:你这里的“我”是不是太抽象了,好像不太容易被人理解。

咨询师:学校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判标准是教育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你认为个人努力能改变这种情况吗?

求助者:改变不了。

咨询师:所以我们应该适应现行的教育体制,对于我们改变不了的问题我们就努力去适应。

咨询师:有人送礼给老师也是社会的问题,与时展有关,靠你我的努力也是改变不了的,不如暂时先接受这些社会现实,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

求助者:就是不去管这些问题。

咨询师:对,很好!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好好学习就行了。能改变的事情就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就学会接受,学着去适应。

笔者结合厌学问题1例进行认知行为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3.心理咨询个案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实施案例教学法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互动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提高学习效果。(2)整体性:整体性原则强调教与学的协调,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关系。(3)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正是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医生,因此理论联系实际需要贯彻于案例教学法的各个环节 。

4.心理咨询案例教学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4.1案例选择 案例选择时必须严格遵循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首先是要针对教学目的,其次是要针对学生,以典型的、可以涵盖教学大纲要求的病例为主。

4.2课堂教学组织 课前要求学生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等期刊文献数据库,了解心理咨询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针对某个问题的讨论,无论对错,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辩论过程引导学生融入情景,以当事人的立场看待案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胜任力。

4.3归纳总结 讨论完成后,教师要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评价整个案例教学的效果,将案例中一些重要的心理咨询学知识点连接起来。老师的归纳点评需要注意,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之处,即使学生有不足之处,也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可提问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补充、纠正。

5.总结

总之,认知行为疗法操作性强,结构性强,与精神分析相比,前段是建立治疗关系,之后是改变认知观念,认知重建,结合认知行为试验,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这些特点决定了认知行为疗法适合开展案例教学。

教学应用中可以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弥补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取长补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聃龄等著.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00-218

第3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关键词】心理咨询;中学生;构成比;精神障碍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也是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在生理、生化、内分泌、心理行为方面发生较大变化,容易和学校老师、同学、家长、自身成长发生冲突和不适应,从而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1,2]。来综合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中学生和心理医师一对一交流互动,使得后者能够深入了解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笔者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为进一步心理咨询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整理2005年2月~2006年5月来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咨询的36例中学生门诊病历,男24例、女12例,初中生15例、高中生11例,平均年龄16岁。

1.2方法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作出疾病分类与诊断。对心理问题分类和统计。统计方法为构成比。

2结果

轻性精神障碍25例,重性精神障碍为抑郁症及恶劣心境障碍5例,见表1。心理问题34例分类见表2。接受心理咨询及治疗1次、2次、3-4次,>6次分别为9、5、10、12例。接受心理治疗21例,药物联合心理治疗15例。心理治疗方法为认知领悟治疗、行为治疗、催眠治疗、家庭治疗。药物治疗为:(1)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氟西汀、黛力新、多塞平、阿普唑仑;(2)中枢兴奋剂或饮料:哌甲酯、咖啡。

3讨论

本资料中学生自感压力大,构成比27.28%。中学生压力来自老师、同学间竞争、家长及自身。一般学校将学生成绩及升学率与老师考评挂钩,老师承受较大压力并且将压力转移到学生。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及子女将来就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家长非常关注子女成绩状况,而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及自身的期望值都是造成中学生压力的应激源。如果中学生应对方式不良,缺乏支持,可出现焦虑、烦恼等心理问题[3]。中学生厌学也比较普遍,来自学校及家庭教育不当,如教师及父母斥责,常是中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点[1,4]。本组资料8例厌学中学生接受认知领悟、催眠及家庭治疗获得效果。他们都接受了4次以上心理治疗。

目前网络成瘾在中学生中有蔓延趋势。网络互动、竞技积分为成瘾的原因[5]。本资料网瘾中学生多数被动由父母带来咨询,每周上网时间>38小时。他们中有的症状表现符合精神病学冲动控制障碍诊断;有的行为带强迫性质,明知网络影响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想控制控制不了;有的具情绪障碍,因情绪低落而上网;有的因厌学而上网等等。他们与父母、老师关系紧张而发生冲突。他们中有的人认知和性格偏移,个别出现幻觉妄想。有2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网瘾中学生没纳入本资料。本资料7例网瘾中学生中有2例接受认知领悟、催眠及家庭治疗,每周1次,共18~19次,彻底戒除网瘾。有3例网瘾中学生接受抗抑郁药联合心理治疗,上网时间从每>38小时下降到每周

3例患适应障碍中学生对学校或家庭环境(父母施加压力)不适应,出现厌学、情绪低落但未达到抑郁症或恶劣心境障碍诊断标准,他们接受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小剂量抗抑郁药治疗痊愈。3例患转换障碍中学生病前有轻微外伤作为生活事件。1例患分离中学生受同学暗示玩笔,据称笔会讲话,患者一天果真体验到持笔时它便自动写出字来(笔讲话),患者为此恐惧,焦虑。经过了3、4次认知领悟及催眠治疗痊愈。3例中学生恋爱问题皆起因于失恋,其中2例诱发恶劣心境障碍,1例诱发抑郁症。2例中学生同性恋皆为主动型(一男一女),因恋情不巩固,分手或对方有异性朋友以及不被社会家庭文化相容而痛苦。其中1例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接受抗抑郁药治疗。2例心理治疗次数皆

青少年抑郁症及注意缺陷障碍可与品行障碍共病[6]。本资料4例品行障碍中学生与抑郁症或注意缺陷障碍共病。他们在接受心理治疗同时也接受抗抑郁药治疗或哌甲酯、咖啡治疗。其中2例患者接受心理治疗次数>10次,结果患者与父母、老师关系显著改善,行为规范。另2例患者心理治疗无效,他们只接受了

4参考文献

[1]范红霞,姚彩琴.关于中学生烦恼的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55-457

[2]凌辉.中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96-297

[3]王桔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及其与控制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7):455-457

[4]聂晶,张玲,张美彬.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人格和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434

[5]刘炳伦,郝伟,杨德森.IAD研究现状与问题.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4):199-202

[6]舒明跃.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3):129-131

第4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1、生活分析咨询法形成背景

松原达哉先生从1956年起就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有非常丰富的学校心理咨询的经验,20世纪70年代,他在其工作实践中发现,当时很多日本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厌学、没有生活目标等情况,而这部分学生心理功能正常,并未发生重大的社会事件,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咨询,已有的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因而,他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咨询方法。[1]

经过研究,他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出现厌学等情况,与当时日本社会发展背景是分不开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出现了少子化趋势,因此,很多家长采取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的教养方式,同时,社会的竞争也比较激烈,这导致孩子出现抗挫折力低的情况。当需要自主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时候,就会出现缺少学习热情、丧失生活目标的情况。基于这种分析,松原达哉不断尝试,结合行为治疗、人本主义等咨询理论,提出了生活分析咨询法。

2、生活分析咨询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咨询中的适用性

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日本20世纪80年代比较相象,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裕,父母可以为子女提供更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让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过度照顾和爱护。而社会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这些,都造成了孩子们适应上的困难。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都在 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开始自己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时,有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厌学导致逃课;

(2)迷恋网络游戏;

(3)谈恋爱、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4)吸烟、打架

3、生活分析咨询法的步骤

3.1 和来访者认真讨论其生活目标,协助他分析自己现在的问题,明了自己现在应该做的事情。这一步,可以与其他心理咨询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来访者的自知力以及为自己负责的意识。

3.2 生活分析咨询的实施步骤

在具体的操作中,生活分析咨询共有十步。在咨询之前,应该准备一些小的物品:若干蓝色不干胶标签、红色不干胶标签(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使用普通的小纸片与胶棒)、B4大小的白纸一张、1-2张A4大小的纸。[2]

LAC法的实施主要有10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请来访者将现在想做与应该做的事一一列在标签上。给来访者20-30张蓝线标签,要求他把自己必须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一一写在标签上,不管什么都行,按自己所想到的那样,每张标签写一件事,越具体越好。

第二步:分组。将所有填上内容的标签进行归纳、分组,如:学习、娱乐等。每组内标签数2-6张较合适。可以列一个“其他”项,将所有不易归类的标签纳入其中。

第三步:为各组命名,用红色的标签书写,贴在各组蓝色标签的最上方。

第四步:打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请来访者思考各标签上所列事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100分为满分,逐一打分。每个事项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得分相加,再除以2,写在标签的右下侧。

第五步:排序。按各组的重要程序,从左至右排列组名标签,各组的标签则按平均分值,由高到低排列。然后贴在B4纸上,形成生活行动分析图。

第六步:选择两个最重要目标。从己完成的生活行动分析图中挑出两项个人打分(平均分数)最高的,作为最重要的行动目标。

第七步:编制最重要目标生活行动日程表。确定目标之后,接下来要制定各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即将长期目标分成多个短期目标,写出各个阶段的目标值、完成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具体的实施计划,尽量详细描述,此日程表的作用是加强对最重要目标的检查督促。

第八步:定期评估和检查。以两大目标为中心,根据日程执行计划,并定期检查。实施结果每周一检查,每月一评价。

第九步:制定新的生活行为分析计划图。每一个月一张新的LAC图。将上个月内没有完成的项目记入标签,补加新的项目。

第十步:评价长期行为。半年或一年后要对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一长期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进行奖励,如果没有完成,一般不直接惩罚,而是与来访者分析和探讨没有完成的原因,制定新的方案。

如果条件许可,以上十个步骤也可以运用电脑软件完成,如EXCEL软件。

4、一个案例分析

4.1基本情况

张X,男,16岁,某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从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咨询,咨询持续一个学期。

基本情况:独子,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社会功能正常。

4.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系由亲人介绍来咨询。据其亲人介绍,张X一年级上学期成绩尚可,但自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减少,成绩下滑明显,有四门课不及格,如果再不做出调整,有退学的危险。其父母多次与其交谈或写信交流,张X每次均答应得非常好,但事后仍然我行我素,改变不大。家人因而要求其到我这里进行咨询。该生比较配合。

自述:自己也觉得现在这种状态不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不进去书,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同班同学也不喜欢学习,经常在一起玩,自己如果不和他们来往,会被孤立。工作的事,还要再过几年才考虑,因为还想参加三校生考试,不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就要找工作。

4.3观察和他人反映

来访者精神状态良好,衣着整洁,诉说自身情况时语速中等,平静。与咨询师较配合,很少提出不同意见。

4.4评估与诊断

来访者精神状态良好,饮食与睡眠均正常,社会功能佳,与同学关系良好,生活中未有重大事件发生。排除精神疾病。

诊断为:因缺少目标而导致的适应性障碍。

4.5咨询目标的制定

在第一、二次咨询中,经与来访者讨论,共同确定目标为在本学期末成绩均达到70分以上,另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长远目标为确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自己的生涯目标,并在中等职业学校期间做好相应的准备。

4.6咨询方案的制定

针对来访者的情况,确定使用生活分析法(LAC)来进行咨询。LAC法针对的是“学习无气力”症学生,与来访者的情况符合。

来访者需要每周完成咨询时所布置的作业,并在咨询时与咨询师讨论新的一周的计划,在咨询期间,如果有什么情况不能按时咨询,需要提前和咨询师电话说明。

因为是朋友介绍,故咨询免费。

4.7咨询过程

第一、二次咨询:了解基本情况,确立双方的咨询目标,约定咨询的规范。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比较配合,能按约定时间准时到达,求助意愿强烈。在此阶段,来访者与咨询师建立了比较好的咨询关系,为下一步的咨询奠定了基础。

同时,咨询师向来访者详细介绍了生活分析法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来访者同意按此方法实施,进行咨询。咨询师按照生活分析法的布置,首先要求来访者画出自己的生命线,并预测自己的寿命,标出从小到现在的重大生活事件。同时,请来访者假设自己是毕业班学生,即将找工作,制作一份简历。通过这两个步骤,希望能使来访者明确自己的目标。从实际咨询的效果来看,这两个方法对于来访者的触动较大,意识到自己要做的、可做的事情还很多。

实施阶段,从3―10次咨询:在每次咨询中,都要求来访者针对自己在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如:学生、学生会工作人员、子女、朋友、休闲者等,列出自己在下一周希望做的事情,越具体越好,并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这些事情排出次序,填入相应的生活分析表中,作为指导下一周活动的一个计划。在紧接着的咨询中,结合这个生活分析表,对于上一周的生活和学习做出一个评估,对完成的事件给予相应的鼓励,如果未完成,则与来访者一起分析原因,并重新列入新的一周计划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指责、不批评,采取接纳的态度和来访者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刚开始的配合度较高,但在第7和第8次咨询中,略有松懈,经与咨询师讨论,来访者意识到这是自己制订的计划不够明确,因而,根据具体情况做了改动。

结束阶段,从第11-12次咨询:临近期末考试,来访者主动提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的要领,可以自我管理,又加上考试复习的任务较重,因而希望中止咨询。咨询师与来访者做了讨论,认为来访者已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继续学习,因而,同意中止咨询。

4.8咨询效果评估

二年级下学期,来访者又主动与咨询师联系过一次,在二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来访者所有功课均顺利通过,且都在70分以上。又过了一段时间,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公布,咨询师接到来访者的短信,计算机等级考试顺利达标。

来访者的家人在给咨询师的反馈中,也认为其变化较大,学习自主性增强,动力较强。

第5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社会转型、竞争压力和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使中学生较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学生心理问题的客观存在,呼唤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个案咨询等活动,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应有一名心理学专职人员指导学校工作。

我校(浙江省衢州二中)抓住时机,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培养的师资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校已形成专、兼职心理辅导团队,并于2010年12月被评为“省一级心理辅导站”。

一、学校搭建平台,组建心理健康教研组

2007年1月,我校为了创建和谐的心理环境,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经校班子会议讨论决定,颁发学校2007年1号文件,再度高举“以心为本”的大旗,重新组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长任中心主任,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之下设立心理健康教研组,朱久良老师任组长,成员从全校30多名志愿者中选拔产生。心理健康教研组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组织管理机构如下图示:

衢州二中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

目前,心理健康教研组有12名成员,而且分工明确。其中,心理专职教师2人,市名师1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4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A证3人,B证2人,C证2人。

心理健康教研组主要工作分为:一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师生聊坊的值班工作;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四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教研组工作学期有计划、总结,每月定期召开教研组的专题研讨会。

二、实践与研讨相结合,促进兼职教师成长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较为缺乏,在接受学生咨询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无法解决。为此,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每月定期组织一次“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专题研讨,其目的是促进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加强学习,并在研讨交流中提升其专业理论水平和辅导技巧技能。如我校心理健康教研组专题研讨之“神经性厌食症”(校园新闻简讯):

美丽不等于幸福

在“神经性厌食症”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陌生词汇的时候,许多家长纷纷向我校心理老师打电话咨询,为什么我的孩子开始厌食了?近一段时期以来,因盲目减肥,过度节食而导致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正逐渐增多。4月8日下午,我校心理健康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神经性厌食症”这个专题展开研讨。毛建清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详实的研讨材料,让大家对“神经性厌食症”有了初步的了解。接着,他介绍了自己接待的几例患者的症状并分析其患病原因。陈燕君老师叙说了一高中女生因长期过度节食导致身体极度营养不良、心脏功能变差的案例。结合具体详实的案例,经过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现如今厌食症患者的急剧增加,与当前社会对于“纤瘦”的过度追求是分不开的。作为心理健康老师,我们有必要提醒那些一味追求线条美而盲目减肥的学生,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切不可盲目限制饮食,要端正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只有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三、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学校不定期外派老师培训、学习,2006年2~7月,我校即选派毛建清老师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师从刘翔平教授进修半年。2006年4月,学校选派翁胜华老师、朱久良老师参加中国心理学会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除此之外,省、市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组织的各类培训、观摩会议,学校都分期分批选派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参加。2009年9月,学校领导亲自带领心理健康教研组的老师前往上虞市春晖中学参观、学习、交流。我校心理辅导教师在培训、学习中不断提升专业辅导技能。

学校每年举办一场级别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场报告会。近几年来,我校已延请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者、博导林崇德、郑日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导俞国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导皮连生教授、浙江大学心理系曹立人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原心理系主任李伟健教授、浙江省心理特级教师钟志农、浙江省教科院周红五研究员、青年励志演讲家王国权先生、金华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专家张载福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院副教授杨宏飞等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学。其规格之高,在全国中小学界为数不多。全校教师从心理专家的讲座中获取了心理健康知识,增强了抗挫抗压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四、引进心理学专职教师,打造专兼职师资团队

根据“省一级心理辅导站”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校学生数超出2000人的学校必须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一般由专职和兼职教师组成,因为心理专职教师有我们兼职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专职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发展性、预防性团体辅导;可以为我们兼职教师提供专业上的引领;可以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定发展规划等。2010年3月,潘志强校长在学校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而且要求专业水平要高、能力要强。最后,在市教育局人事科的支持下,从众多应聘的心理学研究生中,选拔了浙江大学心理学研究生韩秀老师。从此,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就有了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团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加规范、有序。

五、给班主任发聘书,提出全员参与的设想

我校领导不仅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超前,而且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在《衢州二中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2013年前,班主任全部拥有省级C证;2020年,全体教师持C级上岗证比例达80%以上。学校领导还给每位班主任颁发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聘书,并提出全员参与的理念,从而使心理辅导工作的范围由专、兼职的心理指导教师扩展到全体班主任,以后逐步向普通教师发展。

聘 书

兹聘请×××老师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

×××老师: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因这关系到学生能否很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能否很好地接受现实、融入社会;能否很好地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否幸福地生活一辈子。作为教师,有责任去帮助、去引导学生解决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创建和谐的心理环境是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基础,更是班主任的义务和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构建心理障碍的防火墙!

近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力度大,抓得实,成效明显。学校现有在职教师中有一百余人经过培训,获得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其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4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A证3人。2008年12月18日,我校郑正老师以《微笑走过花季雨季》一课在衢州市首届高中心理辅导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2010年6月22日,我校杨丽芳老师以《亲子沟通,从心开始》一课荣获市初中首届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2010年9月,毛建清老师荣获“衢州市第四届心理名师”称号。

第6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通过与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接触发现.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有关问题中,如学生中的厌学倾向、逆反心理及师生情绪的对立等问题表现突出、很值得探讨.因此针对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1.对心理学的了解。2.对学校及教师的态度;3.朋友关系.4.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2方法

此项调查以不记名方式进行,涉及一年级两个班,二年级一个班,共计125人。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3结果及讨论

3.1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调查中询问是否听说过心理咨询,有63.2%的学生听说过,其中一年级有63.6%的学生听说过,二年级有62.2%的学生知道.大体比例相当。男生有5O%听说过,女生有78.9%有此概念,男女生之间的比例相差较大,在一个年级内部.男女生知道心理咨询的比例也大约同上。此结果说明心理咨询这项工作在男女学生中所起的作用或其影响深度是不同的。

当身边有一个心理咨询人员时,他们最想从咨询人员那里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想知道:“长大后我能不能成才”.“怎样才能让别的同学喜欢我”,“提高学习成绩的办法”。比较曾遍的问题是想知道“我的心理是健康的”“我怎样做就是心理健康”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有这样要求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42.4%。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很关心自己的未来.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遇到了许多诸如人际关系、自信心问题等方面的困惑.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学开展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家长、心理学工作者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3.2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态度

这项问题的提出是由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厌学、不尊重师长、不能与教师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我们通过下面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实际心态。

当问及学生是否喜欢上学时.不喜欢上学或者说厌学的学生比例是少数.无论在全体学生中还是在两个年级中.其比例均不超过3%。但是、两个年级中厌学比例虽然没有太大变化.而很喜欢上学的学生比例随年级升高下降了13。9个百分点。这应该是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分析思考的,学生逐渐不喜欢上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竞争压力大?还是教学方式不适应?是自暴自弃?是社会环境某种程度的负面诱惑?

在学校教育中,32.1%的同学认为爱学生是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同样比例的学生也认为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是优秀教师的品质,27.2%的同学强调: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优秀教师的品质之一,同样也应该具有受欢迎的性格,如敬业、温和、幽默、开朗、严谨等等。学生最不能容忍老师的缺点是什么呢?打骂人(22.4%),乱发脾气(20.5%),过分严厉(10.4%),还有对学生不负责任(如上课时间只批评某同学,不讲课),不讲理(如不让同学讲述事情的原委),并对学生进行惩罚等。

这些内容即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愿望,也可以反映出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改善教学环境,降低厌学率,融洽师生关系的实际着眼点来考虑。

3.3同学关系、朋友关系

在这项内容中有三个问题,一是你有几个朋友,二是你的朋友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三是朋友在一起时一般做些什么。调查结果表明:其中有41.6%学生认为同学之间能够成为朋友是因为性格相近,如都比较开朗,喜欢说笑等。其它共同特点还有学习成绩差不多,想法相近,喜欢玩,喜欢运动.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是,在一起时他们干什么呢?36.8%的朋友们在一起玩,20.8%一起学习,在一起学习的朋友们中,一年级学生中有26.l%,二年级学生中有8.1%,比例相差很悬殊。另外,28.8%的学生在一起聊天,其中,一年级学生的比例为23.9%,二年级学生的比例为40.5%,相差也有16.6个百分点。很明显,高年级的同学和低年级的同学相比,在一起学习的时间少了,在一起聊天的时间多了。

这部分调查可以说明中学生交友数量的特点是要么少要么多,少要能够做知心朋友,方便在一起沟通聊天,多要能一起做集体活动,一起玩一起做运动。在共同点中又说明现在中学生已经以性格相似或相同为出发点选择朋友了,是比较高水平的一种选择。

3.4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态度

在这些12~14岁的中学生中,对家庭教育的效果还是基本肯定的,73.6%的学生认为父母的管教方式适当;19.2%认为管得过严;一年级学生有5.7%认为管理过松,二年级学生没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有73.6%的学生认为管理得当,但仍有3O.4%的学生在半年之内被父母打过。

第7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特殊心理类型;原因;解决策略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我们也越来越关注职业教育的研究,包括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大多从学校的培养角度研究。而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职业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职学生的心理教育。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中职学生特殊心理类型

1.1 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在中职生中非常普遍,初中时很多都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不好。老师责罚、家长责骂让本来就不爱学习的他们更加厌学,来到中职学校后依然故我。而且中职学校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与初中很不相同,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故而厌学,又或者有些即使适应了,当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又不想学了。于是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睡觉、讲话、吃东西、玩手机现象特别多,长此以往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

中职学生初中毕业,年龄处在十五六岁左右,心理趋向成熟又尚未成熟,追求物质享受、注重吃穿等,看到别人吃好的自己也想吃好的,看到别人穿得好,自己也想。心态不稳定。于是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学习,将重心转移到攀比上,学业就荒废了

1.3 叛逆心理

中职学生在年龄上也正处于叛逆的时期,做事一意孤行,在家里爸爸妈妈管不住,在学校也不服从老师的管教。经常在开学初期听到家长如是说“我们根本管不了他了,希望学校能有办法”、“我把他交给学校,只要不犯法就可以了,学什么,学不学得到都没有关系,你们老师帮我看着吧”,可见现在的中职生该有多么叛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是遇到困难就抱怨、指责;不肯认错,遇到问题总是说别人的不对,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报敌对态度,甚至有些还寻仇报复,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1.4 自卑心理

因为学习差而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心里早就已经对自己不抱希望了,于是在学校捣乱,无心向学,有些开始拒绝与人交往,自我封闭等等。进入职业学校前饱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漠和家长的训斥,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业学校后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上进心不强,求知欲不高,得过且过混日子,甚至自暴自弃。

2 中职学生特殊心理产生的原因

中职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对优等生的再教育,而在此之后则是差等生的再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职学校大多变得境遇艰难,入学的大多是初中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有人曾说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最差的学生,虽然说法有失偏颇,但这也从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中职学生的学生素质。这样的学生本来就是不爱学习的群体,对于课堂教育早就厌倦。根据对衡阳技师学院一个系的调查分析出产生以上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自身原因

很多同学选择就读中职学校,主要由于中考失利、在初中阶段成绩相对较落后或者家庭经济状况较贫困。而进入中职学校一般对学习成绩的要求不高,中职学费偏低。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后,由于生活、学习方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对原有的心理结构造成一种冲击,这个阶段的中职学生心智处于尚未成熟的发育初期,往往对于这个冲击缺少自我判断能力,从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2.2 家庭原因

据我对衡阳技师学院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回家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对小孩的教育,孩子们基本上从小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长大,老人家对小孩的照管主要在生活上,学习和心理上的教育可以说是非常匮乏,再者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因此性格自我,没有爱心,不懂得感恩等心理现象比比皆是。

2.3 社会原因

社会公众普遍认为读中职的学生都是差生,素质低下,这种对中职生的偏见,导致中职学生被早早戴上了差生的帽子,从而导致中职生自我认识不够,自卑心理严重;再加上现代社会网络的越来越发达,学生更容易接触到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如暴力等;还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等。

2.4 学校原因

有些中职学校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在进行课程开设时也没有设置心理学课程,更没有完善的心理咨询室,部分领导、教师的教育思想有偏差,观念落后,只是简单的进行技能操作传授,未能切实做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这无疑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3 中职学生特殊心理的解决策略

3.1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根据德育大纲,中职学校入学一年级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周课时1节。该课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和自学相结合,以案例为切入点,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辅导,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3.2 成立心理咨询室

中职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设备齐全,要有专门从事心理咨询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全体教师要共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对心理健康知识有较多的了解。

3.3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避免失败的需要。学生取得成功,可以得到家长、教师的肯定、赞许,提高自己的自尊心,重塑良好性格,走出自卑的困境。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感恩、文明礼仪等活动。还有可以开展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歌手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大型活动,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找回自信和自尊,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综合素质。

3.4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

中职学校95%以上的学生住校,学生平时在校的表现家长很难准确知晓,于是建立家校联系沟通机制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校获得了什么奖励,得到了哪些荣誉,学校都要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能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孩子进步的快乐,共同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学生如果在学校违反了纪律(一般是程度较为严重的时候)也要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

3.5 强化师资队伍综合素质

第8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急诊诊断书

姓名 王岚,女,31岁,公司职员

自述 结婚10年,虽然丈夫把她视为手心里的宝,但她对丈夫一点儿也爱不起来,甚至一看到他就觉得厌恶,讨厌跟他在一起,常常用“性”来惩罚他。可是虽然厌恶丈夫,她却不敢离婚,精神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诊断 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她对感情缺乏安全感,她总能在丈夫身上看到父亲的影子,而初恋情人的背叛也让她对男人有了不恰当的看法。只有正视过去的经历,调整自己的认知,她才能慢慢唤起对丈夫的爱。

咨询师 张安江

blog.省略/hanbing88099

王岚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倒霉的女人。她在邮件里写道:

“老公是无辜的,虽然他很爱我,但我一点儿也不爱他。我知道这样下去对大家都不好,可是我又不敢跟他离婚。离开了他,我连生存的条件都没有了,而且很难遇到比他更好的人。昨天晚上,丈夫参加完朋友的喜宴回到家,我甚至不愿意去看他。他快要进入我的视线时,我就把头转向别的地方。就连眼角的余光扫到他,我都觉得他很讨厌、很丑陋。这种感觉在10年婚姻生活中反复出现,让我生不如死……”

看着邮件,我觉得很纳闷,一个男人究竟“丑”到什么地步,会让妻子如此厌恶?这种“厌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于是,我和王岚约好时间,想当面和她谈谈。

10年的婚姻,我过得很压抑

王岚如约来见我。一进咨询室,她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递上水和纸巾,让她先调整一下状态。

平静下来后,王岚开始述说10年婚姻的痛苦:“老公对我好我是知道的,这10年真是难为他了。他处处为我着想,可我还是不感激他,反而会厌恶他。那天晚上他回到家时,看见我没理他,便问我是不是不高兴。我说我每天都不高兴,我的人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我知道在别人眼里,我过得很好,有房住,有车开,老公挣的每一分钱都交给我。可是在我眼里,却只有绝望。我没有好的工作,只能靠临时打工换来微薄的薪水;我没有好爸爸,不能像别的女儿那样,有强有力的娘家做靠山。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能挣很多钱,如果我的娘家比较强一点儿,我就敢离婚了。对于我的父母,我也有不满,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才让我走到今天。

“其实,当初结婚就是不得已。因为日子定了,酒店也定了。结婚之前,我提出不结了,可是父母不同意,他们根本没有顾及我的感受。在婚礼上我就告诉自己,这是我的葬礼。母亲对我说,时间一长,我就会觉得这桩婚姻是美好的。她觉得我老公可靠、对我好,家境也好。事实却是,结婚后我和老公都不幸福,大家过得很压抑。老公的家庭也为我们的婚姻担心――他们看出了我们感情不好。10年来,我老公经常处在我的精神折磨之下,我自己也是生不如死。其实,我应该打破这样的局面,可是我不敢,因为我怕损害自己的利益。更具体一点儿说,是物质上的利益。”

从王岚描述的情况看,她老公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男人,因此,王岚的“厌恶”感一定事出有因。于是我问她:“为什么你会把你先生和‘厌恶’、‘丑陋’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

“他长得不高,我喜欢高的男人,有时候我觉得和他在一起没有面子。虽然我知道他的内心很善良,人也很能干,还有几个比我漂亮、能干的女孩在追他。可我就是喜欢高的、帅的男人,最好要高出我一个头,这样我可以靠在他胸前,比较有安全感。因为身高问题,我们没少闹矛盾,但我知道这不是他的错,是我自己控制不住地用这种标准去衡量他。老公知道我不爱他,但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我,默默忍受我的冷暴力。”

我问她:“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恋爱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吗?”

“老公是我高中的同学,也是我的‘粉丝’。高三时他开始追我,上大学后我们在一起了。我之所以接受他,是因为刚被初恋男友背叛。他对我很好,我却老是折磨他,然后觉得自己很没用,只能折磨爱自己的人。我不喜欢他的外表和个性,看到他,我就想到了丑陋。”

“你们夫妻之间有性生活吗?”性是夫妻感情的纽带,如果10年没有性生活,要让这个婚姻出现转机会比较困难。

“还是有的,但都是我愧疚的时候帮他解决。我觉得他很可怜,所以有时候也会帮他解决一下生理需求。大多数时间,我睡觉都是趴着,因为这样的姿势可以保护自己。老公很少主动对我提性要求,因为他知道我不高兴。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挺残忍的。其实我是个欲望很强的女人,当欲望来临时,我会幻想和初恋男友,一个人在床上和地板上肆意扭曲。有几次被老公撞见了,他除了惊恐,还有默默的眼泪。深夜时分,我常看见他一个人在卫生间和阳台上偷偷,他眼里满含眼泪,身旁还放着我的照片。可到了白天,面对我的时候,他依然那么温文尔雅、温柔体贴。一想起我曾经和初恋男友用数十种姿势的疯狂和浪漫,我更加感到对老公的残忍。”

第一次咨询就进行到这里。我发现王岚不仅讨厌丈夫,还表现出对生活的心灰意冷、抱怨和自卑。于是,我给她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回忆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并把它们写在纸上。

痛和快乐,都与“粉丝”有关

第二次咨询时,我发现王岚的表情比较舒展,我想,她一定想起了令她快乐的事情。果然,她递给我一张纸,上面写道:我曾经有“千军万马”的“粉丝”,是这些“粉丝”让我快乐、支撑我走下去。

我问她:“能说说你的‘粉丝’吗?”

“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确实很快乐、很开心。高中和大学时,我经常主持晚会、参加演讲比赛,加上人也长得漂亮,很多同学甚至连军训时的教官都在追求我。现在,我堂妹在我以前就读的大学上学,她告诉我,有很多人都向她提起过我,这让我很自豪。”说完这些,王岚脸上露出了笑容,看得出来,她已经沉浸在“粉丝”带给她的快乐之中。

“你的初恋和‘粉丝’有关吗?”我问她。因为在第一次咨询中,王岚数次提到过她的初恋男友,而且在内心深处,她不断拿初恋男友与现在的丈夫相比。

王岚的眼睛从我身上移开,停顿了一会儿。这个肢体动作印证了我的判断。王岚说:“初恋男友是我的高中同学,他先追求我的。后来我们考上了大学,有同学就给我写信,让我管好他,说他背着我和别的女生乱来。我打电话给他,他不承认,还信誓旦旦地说他爱我。那天,我哭了一晚上,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天我经过他的宿舍,身不由己地就走了进去。推开门的一刹那,我的心简直要从嘴里跳出来!他床上的被子散乱着,旁边的电脑椅上放着女人的文胸,卫生间的门也关了,里面有水声……这一幕对我来说太恐怖了,我不敢继续往下想。没有人发现我来过,我悄悄地离开了。后来我觉得不甘心,又折回去,这回,门已经关了。我敲了很久的门,他终于出来了。随后,一个女生也出来了,看到我,她哭着跑了。他扔下我,不顾一切地去追那个女生。这时,我进屋把垃圾桶翻出来,一样样地检查,却没有发现安全套之类的东西。过了许久,他回来了。他对我说,刚才那个女生家里在装修,她只是过来午睡,并没有发生什么。我半信半疑,但已经不想去追究了。现在想想,当时的我是彻底放弃了,所以任凭自己受伤,也不愿和他继续纠缠。”

在王岚谈完自己的初恋后,我决定结束第二次咨询,给我,也给她一个缓冲的时间。

父亲的形象,时常在我眼前浮现

接下来的这次咨询,我主要了解王岚父母的婚姻情况。我问她:“在你的记忆中,爸爸妈妈的婚姻是什么样子?”一般孩子会受父母婚姻的影响,很多人会将父母的互动模式带入自己的婚姻中。

“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5岁左右吧,他们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吵架,甚至会大打出手。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爸爸不太管我,妈妈经常抱怨。我觉得妈妈很可怜,她说什么我就做什么。但我觉得在妈妈眼里,钱是最重要的。”

王岚一边说一边抽泣。我知道这些回忆已经深入到她问题的根本了,于是让她继续慢慢地想。

“妈妈说,结婚就是过日子,感情这东西,没有物质是不可靠的。结婚就是一起做伴儿,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你看你爸爸,又丑又矮,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跟他离婚了。”

“那你恨爸爸吗?”

“我恨他。要不是因为他,妈妈也不会伤心;要是他有钱了,妈妈也不会这样辛苦。他总是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我觉得他从来没有爱过我。不过前年他去世了,我也不太记恨他了,可头脑中总是会想起他的样子。”

说完,王岚止不住泪流满面。我让她发泄出来,不要压抑自己。等她平静下来之后,我问她有没有什么话想对爸爸说。

王岚停顿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我扮演“爸爸”,让她扮演“女儿”,进行了一次角色扮演和情景对话,帮助她找回父爱的感觉。

“爸爸”:女儿,你现在过得好吗?

王岚:不好(王岚看“爸爸”的眼睛时很不自然)。

“爸爸”:你是不是很恨爸爸?我没有和你妈妈处理好关系,我没有挣到更多的钱,但是我已经努力了。其实爸爸一直是爱你的,只是爸爸不善表达。爸爸也为自己的形象自卑过,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和你妈妈之间的事,本来不该影响你,现在我非常后悔,我希望你和妈妈能过得很好。

王岚(哭):我一直以为你不爱我,一直以为是你让我和妈妈蒙羞。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让我痛苦、自卑了这么久?

“爸爸”:是爸爸不好,爸爸向你道歉。刘嵩(王岚的老公)对你很好,你要好好对他,我希望你们夫妻幸福。

听到这里,王岚早已泣不成声了,看“爸爸”的眼神也自然很多。我知道她已经慢慢正视到这个问题对她婚姻的影响,这是个无比积极的信号。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几次咨询辅导,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在这个过程中,一件突发的事情让王岚对老公的看法有了巨大的改变。那天,王岚在家里突发高烧至昏迷,她首先想到打电话给初恋男友,而对方在电话中告诉她自己没时间,可王岚却分明听到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和嘈杂的音乐。于是,她含泪打电话给丈夫。丈夫知道后,马上赶回家把王岚送到医院,并整夜陪护。为此,他差点儿丢掉一笔生意。

这件事让王岚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个人要静下心来反省自己是极其痛苦的,我不断鼓励她、引导她,使她敢于认识自己、调整自己,走出昔日的阴影。

咨 询 手 记

1.原生家庭影响了王岚对待婚姻的态度。

原生家庭是指小时候我们成长的家庭。在这个个案中,王岚将父母的婚姻模式带入了自己的家庭之中。她在潜意识里完全认同了妈妈,比如对丈夫的感觉:厌恶、恶心、丑陋,实际上就是妈妈对爸爸的感觉。她将这个认知照搬到自己的婚姻之中,这个时候,她的丈夫已经不是丈夫了,而变成了爸爸。一旦我们产生对某个人的认同,它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王岚明白这一点后,我让她找机会和妈妈好好地进行一次沟通,慢慢改变她对爱人的态度。

第9篇:少年厌学心理咨询范文

一、学习类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1、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前来咨询时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不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飞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瘭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来访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们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情感类问题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们在咨询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大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

其二、是与成年人的畸恋问题,如,非婚同居,介入婚外恋,同性恋等。这在中学生中虽不普遍,但也不罕见,多表现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有位高三的女生,学习很好,人也很聪明,学校还想保送她上大学,可她却与一个比她大10岁,且已有家室的男子同居了,而且说到她这么做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感情”。虽然,从理智上讲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日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还有位学生恋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英语老师,明知没有结果,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喜欢他,整日就想见到对方,与对方呆在一起。当对方不接受这种情感时,就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此外,还有一些恋你妒母,喜欢同性成人伙伴等畸恋现象,这充分说明中学生的情感问题并不简单。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头况,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睦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民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潜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伯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