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第1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政策;五年规划;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2-0122-05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相伴随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关注,研究者们从过去单纯讨论环境保护与开发,开始向环境、经济与社会三生协调转变。本文通过对我国6个五年计划中有关环境、经济和社会内容进行梳理,明确当下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变迁的基本走向,判断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更为重视和强调环境、经济和社会3类政策的相互包容和协调设计。

1 6个五年规划中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总体趋势分析

1.1经济包含社会与环境的反包含模式阶段(从“六五”计划到“八五”计划的效率论阶段)

1978―1995年是中国单个支柱的政策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成为发展的主要内容,虽然环境与社会并没有完全忽视,但是社会与环境方面的政策相对于经济政策是明显弱化的。效率优先是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三者关系所呈现出来的是经济包括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包含于社会之中,三者的地位处于不平等、不均衡状态。规划的内容设计表现为:

“六五”规划强调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各种发展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胜利。其中经济类政策规划占据主要地位。社会政策规划重点强调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人口、劳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以及城乡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体育事业。环境政策规划包含于第五篇社会发展规划中。仅仅在第三十五章环境保护中,提出制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努力控制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使一些重点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发展到“七五”规划,所提出的主要任务依然是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同时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经济政策规划依然占据主要地位。社会政策规划主要在第九篇中,强调重视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劳动力就业,以及提高居民收入,引导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并强调加强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环境政策规划包含于第九篇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中。在第五十二章环境保护中强调到1990年使工业的主要污染物50%~70%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保护江河、湖泊、水库和沿海的税制;保护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农村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八五”规划的基本任务仍然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进经济的适度增长。但已逐步强调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兼顾社会和环境。篇章规划中专门设置第八篇人民生活和消费政策。环境政策规划包含于第四篇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和政策中。把环境治理提升到国土开发整治和环境保护的层次中来,强调有重点对大江大河大湖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加快土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加强对海岸带、海岛、海域的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和规划;加强环境监测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重视对乡镇企业污染的防治和管理等内容,环境政策的设计有了与社会、经济相对平衡的位置。

1.2经济、社会、环境并列的阶段(“九五”计划到“十五”计划期间的协调论阶段)

1992年中国参加21世纪议程,开始在理论上注意到三个支柱的发展,1995年最高领导提到了可持续发展,但是只是到了2001年的“十五”计划才提出了与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有对比意义的三生协调发展思想,并且在计划编制中对资源环境问题有了充分的注意。然而,那个时候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对三个支柱的理解仍然是并列式而不是包含式的。规划中的内容变化表现为:

“九五”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转折点,在五年规划基础上提出我国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两大重点战略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中,强调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提出今后15年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做到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统一,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统一。社会政策规划表现在将原有的人口和就业内容提到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篇章中;教育与科技合并为第五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环境政策规划表现为第九篇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条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强调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海洋资源,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强土地管理。第二条环境和生态保护强调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有环境保护的规划和要求,在各类项目建设中逐步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

“十五”规划继续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按照宏观调控,经济结构,科技、教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个方面给出预期目标设计。内容结构有了清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类区分。经济政策规划从原来的效率优先转变为注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城乡的共同发展。环境政策则内化于可持续发展规划中,人口、资源和环境篇章强调了人口增长(社会因素)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间的关系,明确提出把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高度重视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环境和科技等因素的协调前进,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3环境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从“十一五”计划开始的优先论阶段)

2006年以来,中国的五年规划政策开始出现了环境引导发展或者环境优先的政策趋势。“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的主要指标构成分为经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公共服务人民生活3类。规划强调三类政策发展的有效协调和融合。经济政策规划提出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同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社会政策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环境政策规划中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支柱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主旨。

然而分析具体的五年规划,政策的设计在理论上仍然停留在并列或者融合的论述上。因此,当前需要开展基于包含模型的政策理论、指标和工具研究,以便到2020年的时候中国真正走向强可持续性的文明发展道路。

2 确立以生态规模控制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

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战略、规划与领域、手段等,国内学术界展开了众多的论述。但是现有研究的一个重要不足在于没有将环境政策的研究包容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路径和政策规划中,三者的政策关系呈现的是并列或分立的状态。所提出的政策内容由于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脱钩,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所应用的市场和社会类政策工具也就流于形式,无法产出真正的效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包含模型相对于并列模型更能够反映当前自然资本稀缺下的世界发展状况和中国发展状况。但是目前国内的研究还鲜见这方面的深入讨论,特别是国内有关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的观察往往是简单并列的。显然,对于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将会影响与此有关的政策研究。戴利曾经提出,针对3个不同的人类发展目标即生态上的规模问题、社会上的公平问题、经济上的效率问题,需要研究3套不同的政策。他强调,从三个支柱的包含模型出发,生态上的规模控制政策应该决定其他两个方面的政策,例如污染排放上的总量控制政策应该决定污染效率的改进政策和环境公平的分配政策。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可持续发展政策逐步重视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的协调。从1996年3月全国人大第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第一次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并列为国家战略,到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5个统筹;2005年10月,中国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更是中国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五个统筹”,实现社会公平,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来;再到200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型指标。这些变迁和发展表明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方向正逐步朝向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前进。

然而这一政策目标的演进和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约束,如诸大建教授提到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门槛”,即生态门槛、福利门槛和治理门槛。还有牛文元教授描述的“三个零增长”的台阶,即人口自然增加率的零增长,在人口总量基本保持平衡后的实现资源能源消耗率的零增长,在前两个零增长基础上的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这些内容都制约着我国生态文明内容的实现,要求在政策推动的下一步行动中,全面提升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框架和内容。

3 构建基于包含模型的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内容

围绕上述目标和能力发展要求,需要创新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和政策类型,促进基于包含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变革,建立基于包含模型的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框架体系。

不同于政府导向的行政命令式政策管理方式,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首先需要建立基于公众参与的治理模式(可持续管理化)。可持续发展的推动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的共同参与,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架构,以便最大可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其中,政府主要进行政策支持和制度约束;企业按市场规律和规则运作,履行其经营和扩大生产的责任;社会其他主体一方面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员,贡献其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又作为政府和企业在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中的影响者,承担监督的作用。

其次,变革可持续发展政策系统模型。在可持续发展政策内容设计中,根据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领域和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政策类型和工具。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过程中,可借助世界银行提出的3类政策工具,形成3类不同的政策机制(见图1)。相应的政策机制内容体现为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号性政策。行政机制表现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努力,社会机制促进非政府力量自下而上的努力,市场机制则充分发挥盈利企业的横向作用。

当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主要是以政府为核心,政策的单项度明显。自上而下的政策过程设计注重内部的行政控制,缺乏与外部的互动,具体表现为政策类型偏重行政规制,使用的行政命令手段较多,市场和社会参与的政策应用不高;对资源与环境的分类局限于部门领域,总体规划目标与实施过程缺乏连贯性,社会性政策手段与方法的运用少;政策评估聚焦于内部和后果,缺乏前瞻性。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不适应的政策系统模型,在生态文明政策操作中,建立基于治理导向的三类政策的组合系统。

再次,在具体政策管理中形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制度建设内容。具体包括从问题提出、到平衡利益、再到决策执行3个环节。每一环节与关键的利益相关者结合。首先在发现问题方面,政府主动介入捕捉信号。决策者在一开始就注重发动多方面的力量,并积极主动提供比较通畅的合作与沟通渠道。其次在决策过程中,社会努力达成共识,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尽力达成共识方案。再次在执行角度,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网络,坚决有效地执行共识目标,形成承诺和实施机制。

上述政策框架在具体实践中还会面临操作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同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行为选择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偏差甚至冲突。这就需要通过构建一系列激励与约束机制,来改变各主体的决策范围和行动集合,达到

最后的相容。

4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变革的有效路径

魏楚和沈满洪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矩阵》一文中提出3类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的机制,即别无选择的强制机制、权衡得失的选择机制和道德约束的自愿机制。别无选择的强制机制是一种基于“命令一控制型”的刚性约束机制,又称为管制手段,是实施管制的主体。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加以约束和限制,从而直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强制机制运用的主要手段包括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权衡得失的选择机制是以激励为基础的分散管制,又称为经济手段。管制当局不做出详细的行动规定,而是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制度,行为主体在给定的外部环境下自行选择对自己最适宜的行动,从而拥有更多的行动余地。选择机制通过市场信号使行为主体做出行动决策,促成行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客观上实现管制者设定的环境目标。

道德约束的自愿机制属于非正式制度安排。通过伦理道德的软约束,激发人们内心理念来实施一定的行为,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强调的是一种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一个是以习俗、道德伦理为主体的社会精神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另一个是以习惯、知识等形式累积下来的非正式制度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制约。所构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矩阵见表1。

结合这一政策矩阵,本文提出当前建设可持续发展政策路径可从形成3类政策内容入手。

4.1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的规制性政策

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包括3个层面内容:第一个层面为基础层,进一步完善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第二个层面是促进环境保护和发展的综合性法律;第三个层面是促进不同部门领域形成包容性政策内容。

其次,以环境优先为策略,建立行业淘汰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从环境保护和促进资源节约角度,建立和实施高污染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强制性淘汰制度,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项目。对高污染行业新建项目建立严格的绿色评价体系,从环境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最低技术水平准入标准和产业准入标准。

再次,建立绿色政绩考核机制,改变政府行政管理手段。在政府管理方面,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体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指标体系,建立绿色绩效评估体系,将环境建设和实际效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彻底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保证在决策中综合考虑经济效率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使各政府部门自觉表率,带头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推行政府机构节能绿色采购,减少政府自身环境污染行为。

4.2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的市场性政策

利用市场政策包括减少或取消补贴;征收环境税费,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对单位污染物排放数量(或者按照排放浓度)征税(费),使之成为排污企业的内在成本,纳入企业的经济决策中,从而改变企业排放行为,达到减少污染排放量的目的;押金一退款制度(对可以循环利用的产品征收押金,当产品废弃部分回到储存、处理或循环利用地点时成为退还押金的一种手段);专项补贴等。

创建市场政策包括明确产权,私有化和权力分散,建立可交易的许可证与排污权,建立国际补偿等。此外,市场类政策还可通过建立企业环境绩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声誉激励。在除了以经济利益为激励动力之外,也可以发展和使用以企业的声誉、形象(包括好的声誉、形象和差的声誉、形象)等间接利益(如投资人的投资决定、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市场准入、市场份额等)为激励动力的政策手段来实现。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方式,可以影响企业的实际行为和决策,一定程度达到绿色经济的目标。

4.3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参与性政策

第2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没有给出答案,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这是列宁及其领导的俄国共产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几年,列宁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艰难探索,这一探索是曲折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弥足珍贵的是,列宁设计了很多思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不仅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巨大贡献,也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给今天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深刻的启迪。

一、国家资本主义:由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过一些原则性的论述,但都是以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为基本前提的,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而在不发达的东方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并在实践上进行检验的问题。

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就曾根据当时垄断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大量事实,以德国战时经济为原型,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建立由国家控制生产过程和分配制度的设想。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倾注晚年的所有精力来试图攻克这个难题,以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模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已经进入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认为,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打破旧的经济秩序建设社会主义。而列宁通过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深入研究后则认为,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没有必要立即消灭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可以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而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史上也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列宁把这种过渡时期的经济制度叫做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并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他说:“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雇用的职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1]202,“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和报酬平等的工厂”[1]202-203。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和《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著作中,列宁拟订了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如下初步实施计划。

一是苏维埃政权得到基本巩固后,应该把组织工作和治理工作放在所有工作的首位。在列宁看来,俄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肩负着三项历史任务:首先,让绝大多数人相信俄国共产党制定的纲领和策略是正确的,即“说服俄国”;其次,夺取政权并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即“夺取俄国”;再次,组织和加强对俄国经济的管理,“用新的方式去建立千百万人生活的最深刻的经济的基础”[1]477,即“管理俄国”。当“说服俄国”和“夺取俄国”的任务完成后,“管理俄国”就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在列宁看来,“管理俄国”是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要条件。他说:“除了善于说服,除了善于在内战中取得胜利,还必须善于实际地进行组织工作。”[1]477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管理俄国”比“夺取俄国”更困难也更有必要,因为它要用前人没有用过的全新的方式去完成极其复杂的任务,因为它要建立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制度,可谓一场更为深刻的革命,“因为只有解决(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这项任务以后,才可以说,俄国不仅成了苏维埃共和国,而且成了社会主义共和国”[1]477。但是,由于同时受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阻挠,列宁的设想未能得到实施,但在他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几年里从没有放弃这一设想,并且认为,完成“管理俄国”的任务,是所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1]490

二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必须对经济建设全过程建立起最严格的全民计算和监督制度。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分散的小生产经济,而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如果没有科学的计算和严格的监督,就会丧失经济效率,甚至导致涣散和瘫痪状态,也就谈不上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列宁早就指出:“计算和监督,――这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能正常地运转所必需的主要条件。”[1]202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计算和监督的政策法令,如 “银行国有化” “工业国有化”“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等。当剥夺剥夺者的任务基本完成后,苏俄转向了消灭资产阶级存在和产生的条件的任务,比起前者,后者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可想而知。对此,列宁指出,当前“我们组织无产阶级的计算和监督的工作显然落后于直接‘剥夺剥夺者’的工作”[1]480。为了完成这个复杂的任务,列宁甚至主张利用资本主义的人才和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如“泰罗制”等。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去战胜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很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思想。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寇淑芳: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及其当代价值三是提出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对苏维埃俄国各种小生产经济等非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实行计算和监督的计划。列宁认为,当时俄国虽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但占优势的不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小生产经济,如果能够把这些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纳入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极大地方便对全部经济过程实行有效计算和监督,这样就能为组织和发展全国性的社会化生产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苏维埃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1]536。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列宁关于把非社会主义经济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范畴,在此基础上搞好计算与监督,然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宏大构想,是在对俄国国情有清醒认识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问题的理性思考,因为小生产经济在俄国还占明显优势这个事实不容忽视。

但是,这时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的其他领导人一样,仍然受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束缚,认为可以直接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种思想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叛乱随后到来的背景下自然影响了俄国的政策,内忧外患直接导致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直接过渡的极端措施的出台。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捍卫社会主义政权的特殊措施1918年夏,西方14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公开对俄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此同时,国内反革命势力也蠢蠢欲动,沙皇旧部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在很多地方发动了武装叛乱,这使得列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无法继续实施。为了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措施,要求全部经济生活服从军事斗争的需要,于是,国家生产和分配就进入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在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由政府规定农民所需的粮食量和种子量,其余全部上交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所有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产品由国家直接分配;禁止自由贸易,国内外贸易一律实行国家垄断,对日用消费品实行配售制度,禁止私商活动;经济关系实物化,国家对产品和原材料进行统一调拨,生活用品实行配给制度;推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规定所有非体力劳动者必须参加一定的公益体力劳动,并登记造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迫于战争需要而迫不得已实行的特殊政策,对于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正如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所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2]502然而,这一政策“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2]502。应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构想在内外战争特殊条件下的表现。后来,列宁曾对这一段历史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指出:“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的生活说明我们错了。”[2]57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证明,“直接过渡”构想不合乎俄国当时的国情,以至于使原本处于隐性状态的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迅速公开化,加之其他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表明,列宁当时正处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他所领导的缺乏经验的苏维埃政权出现这样的曲折是难以避免的。

三、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的一种“暂时退却”十月革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政治危机,引起了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思考,他在总结这次教训的过程中深切地认识到:在苏俄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里,革命胜利后很快就 “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2]720。只有把社会主义经济与非社会主义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组织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必须改变“直接过渡”办法,转而采取“迂回过渡”的政策。经历了这次危机之后,俄国共产党在列宁的提议下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决定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低粮食税额以利于农民休养生息等。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列宁专门撰写了《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对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从理论上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意义及实现形式。

新经济政策规定:(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发展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3)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打破国内战争时期的做法,允许私人经营企业,并鼓励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发展小企业;(4)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从内容上来看,相较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确是一种退却,但退却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更彻底地战胜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迅速扭转了俄国政治危机和粮食危机,极大调动了人们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使经济形势得以好转,这说明新经济政策是符合俄国国情的。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论准备,加上列宁过早去世,新经济政策没有被贯彻到底,新经济政策中闪现出的光辉思想和新理论也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四、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根本改变:当代价值及启示新经济政策尽管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的初始探索,但为包括俄国、中国在内的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极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实践路径。

列宁凭借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激情与政治气魄,做到了既尊重实践而又不断超越实践,在没有任何现成实践或模式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没有简单地、教条式地从马克思主义本本中寻找答案,而是依靠革命者的勇气和智慧,依靠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探索,创造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奇迹。这种实践革新精神和理论创造思维,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社会主义高歌猛进的强大动力。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及实施是苏俄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拐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崭新的逻辑起点,给后人深入思考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留下了很大的余地。新经济政策完全突破了经典社会主义的理论架构,在实践上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于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但是,不可否认,列宁虽然考虑到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的特殊国情,试图凭借国家资本主义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但终究没有完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束缚。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体现了列宁对实践的尊重,能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实际而进行政策调整。列宁充分估计到了在经济水平不发达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为这将是一个比较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对社会主义过渡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列宁在晚年通过总结十月革命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留下的教训和新经济政策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崭新构想。列宁在《论合作社》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2]773这一论断被后人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这是列宁在病重期间通过口授的方式留下来的理论。在这个时期,列宁对俄国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的理论思考,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合作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余粮收集制失败后,列宁就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在农业领域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过渡路线,认为合作社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办法,因为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能为实现农业合作化提供基本保证和前提。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下,俄国要教育农民保证按照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就必须实行合作化。列宁还认为,合作化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国家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予以支持。合作化是新经济政策在农村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根本改变的重要内容。

二是改造国家机关。列宁把国家政权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苏维埃政权与其他政权的重要区别。列宁不仅将改造国家机关看作政权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且还将其提升到第一任务的高度,认为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造国家机关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根本改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三是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革命。列宁不仅提出“文化革命”这一概念,而且把它作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纲领。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他还认为,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为俄国的文化革命创造了全部条件,“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2]774。“文化革命”反映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根本改变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此外,列宁还认为,加快实现电气化和工业化,是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强大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的唯一基础只能是大工业。他曾经用“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这一公式,来强调工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应苛求列宁在创新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道路方式的同时,完全放弃旧的理论思路,把新经济政策所体现的商品交换和市场规则提升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层面上来,完全摒弃计划经济思想进而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则来发展社会主义。其理由是:第一,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仅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战略,并没有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模式来看待。事实上,新经济政策的宗旨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把小农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去。第二,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列宁仍然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和原则,认为经济计划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新经济政策这个庞大的战略的组成部分。第三,列宁仍然把新经济政策中的商品和市场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因素,把新经济政策归结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包含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既联合又斗争,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尽管列宁并没有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实践上也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传统思路,但这丝毫不影响新经济政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也丝毫不影响它对东方国家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产生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计划经济向新经济政策和商品经济的转变,是列宁“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由此说明,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都需要尊重实践,需要对失误进行反思并且不断纠正失误。虽然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时间不长,但它所产生的意义,不是区域性的,也不是一个国家的,而是国际性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都对传统模式进行了改革并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充分表明,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当代社会主义所做出的最具生命力的贡献,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首先,列宁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把商品货币关系用于建设社会主义过程。这种做法后来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所借鉴,甚至成为指导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原则。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上的教训,使列宁转变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认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任何试图迅速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都是不切实际的。列宁关于利用市场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实践,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列宁改变了社会主义在所有制上必须实行单一公有制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有益尝试。列宁提出,在不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国家所有和合作社所有是这一时期合理的不同公有制形式,应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私有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这种观点为社会主义国家重新审视所有制问题和确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再次,列宁摒弃了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完全割裂和完全对立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路径的思想。列宁认为,在市场交换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时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资本主义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容纳并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服务。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学说,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上内容是列宁对不发达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探索的集中体现,从中可以看出,列宁的理论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历史的前瞻性,是一个契合俄国实际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对世界社会主义尤其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启示之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性,又要有不断探索的政治气魄和理论勇气。这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能否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

启示之二: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允许发展中有失误,但必须善于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优化发展方式,用科学理论指导发展,用成功实践引领发展。

第3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经济类条款;五四宪法;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八二宪法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124-02

本文所称的经济类条款是学者所称的宪法文本中所谓经济制度类条款或经济政策类条款的统称。研读既有文献,学者在对这些条文进行分析与论述时或将其称为经济制度类条款,或将其称为经济政策类条款,而《现代汉语词典》对“制度”一词的解释是:(1)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对“政策”一词的解释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1]。很显然,从文义上来看,尽管制度与政策这两个词汇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是相通的,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免歧义,也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将经济制度类条款与经济政策类条款统称为经济类条款,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分配制度与原则、经济形态、经济结构、自然资源、土地制度、企业制度、财政、税收、金融等所有涉及国民经济的相关条文。

一、宪法规范中是否应当包含经济类条款

目前,就宪法中是否应该涵盖经济制度或经济政策的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主要存在着以下两种直接对立的观点:

(一)经济类条款保留说

以桂宇石、秦前红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坚持认为宪法应该对经济制度或经济政策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应当将其保留。秦前红教授曾这样论述道:“宪法与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规定密不可分,国家权力配置和人权的内容也与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的规定密切相关。宪法文本明显规定的或者隐含着的对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规定决定着宪法的本质,即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宪法、是自由民主的还是全权主义的宪法。当代宪法普遍支持对以个人为动力的市场竞争加上国家干预的综合,这不仅体现在很多国家的宪法文本对经济政策的明确规定,也体现在当代结构中行政权的全面扩张,以及世界各国对以加强国家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为基础的社会性权利的普遍承认”[2]。

持该种观点的学者的理论依据主要为:一是,从宪法的性质来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内容涵盖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政策,经济制度作为现代国家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理应包括其中。二是,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看。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是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它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产生和变革。由此,经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在宪法中规定经济类条款也就刻不容缓。三是,从人权保障的角度来看。经济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经济制度得以实现,因此,宪法对经济类条款的规定从另一个角度也是对公民经济权利的有效保障。最后,从早期的资产阶级宪法——早期立宪国家的典范美国宪法来看,美国建国之初最主要的呼声就是对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保护,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其宪法通过横向权利和纵向权力的有效配置来充分实现对自由放任生产方式的有效保护,由此一来,美国宪法本身也是以经济政策做支撑的,只是隐含在其文本之中。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查尔斯·A·比尔德在其著述《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中也证明,美国宪法依然是一部经济文献。

(二)经济类条款消除说

与上述观点相对立的则是,经济制度或经济政策不是宪法应该涉及的议题,应当消除宪法文本中的经济类条款。持此种该观点的学者不乏其人,如蔡定剑教授、张千帆教授。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的核心要义在于限制国家公权力的恣意行使,保护公民权利,而宪法的文本也就相应地以国家机关的设置及其权力配置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蔡定剑教授明确了这一依据:“如果说宪法只规定一项内容,那就是规定政府权力的范围,国家机关的设立、组织及其职权,以及各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如果宪法要规定两项内容,那就是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果宪法还要规定第三项内容,那就是要规定怎么保障宪法实施,宪法实施的途径和程序”[3]。

第二,宪法不是政治纲领的宣言书,过多的经济类条款会增强宪法的政策性,使宪法丧失其应有的规范性和法律性,从而也就助增了其“束之高阁”的态势。宪法作为“法”应该是可实施的,而较多的国家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的条款往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这些条款的表述往往较模糊、具有模棱两可性。

第三,介于时代的快速发展,宪法中的经济类条款相对容易过时,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就不得不对其加以修正,频繁地修宪必然会削弱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事实证明,对我国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正,绝大多数修正案是针对总纲中的经济类条款。

二、经济类条款在中国历代宪法文本中的沿革

1908年满清政权的《钦定宪法大纲》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但是其中并未对经济政策或经济制度有所规定。此后的《重大信条十九条》、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4年的《中华民国约法》以及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中均没有关于经济制度或经济政策的规定。直至1931年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才开始堂而皇之地进入宪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四章“国计民生”中,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做了许多具体的规定,为国家直接兴办企业与干预经济铺平了法律的道路。此后,在193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对“国民经济”正式做了专章规定,其第6章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经济制度,应以民主主义为基础,以谋国民生计之均足”。继接《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中仍在第6章对“基本国策”做了明文规定,其中对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以专节做了规定(第3节“国民经济”)。1949年通过的被认为是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也辟有专章用大量篇幅规定经济问题,而该章则直接被写成“经济政策”(第4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承袭了以往的做法,四个宪法文本皆有经济类条款,而不同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和《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36年)以及《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还有《共同纲领》(1949年)中以专门章节规定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做法,新中国自“五四宪法”以来的四部宪法都是将经济政策与经济制度规定在宪法文本的第1章(总纲)中。

三、新中国四部宪法中经济类条款

笔者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中的经济类条款的数量与各自在宪法条文的数量中所占的比例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七八宪法”第12条规定:“国家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在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实行专业队伍和广大群众相结合、学习和独创相结合。”该条的侧重点是国家的科技政策,但是该条中“在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规定与经济问题有着莫大的关联,因此笔者也将其归入经济类条款的行列。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绝对数量上,条文数量最多的是“八二宪法”与“五四宪法”,最少的是“七八宪法”与“七五宪法”。由于四部宪法各自的条文总数差别很大,比如“八二宪法”的条文数量是“七五宪法”条文数量的四倍还多,因此比较经济类条款在各部宪法中的绝对数量意义不大,所以本文以下的分析主要基于各部宪法中经济类条文的相对数量,即经济类条文所占各部宪法条文总数的比例上,同时兼顾其绝对数量多寡的既有事实。而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相对数量上,经济类条文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七五宪法”,最小的是“八二宪法”。

前文已经述及,宪法最主要的规范是两类,即国家机构的设置与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七五宪法”以极大的比例规定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势必会对宪法规定两类主要内容的空间造成挤压。“七五宪法”的条文总数是30条,但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条文仅4条,这种极大的不合理现象充分说明了“七五宪法”结构本身的重大缺陷,而“七五宪法”的制定尚在“”时期,那是一个法治秩序严重倒退、公民的基本人权无法得到保障时代,因此“七五宪法”结构本身的重大缺陷及对公民基本权利规定的粗疏是特殊时代的特定政治环境使然。“七八宪法”是在“”刚刚结束后不久制定的,这一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未召开,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处在“徘徊”中。“七八宪法”在“七五宪法”的基础上制定而成,虽然对“七五宪法”有重大突破,但受“左”的思想影响依然严重,这一点在“七八宪法”的七条经济类条文中尤为明显,因此它很快就被“八二宪法”所取代。

“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以较多的条文规定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反应的是这两个时期国家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同时虽然这两部宪法中经济类条文的绝对数量多,但是其相对数量较小,这反应的是这两部宪法的结构相对合理,或者最起码不像“七五宪法”那样离谱。五四宪法的制定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实施当中,国家经济建设处于高潮之中,这一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整个国家的经济面貌有所好转,新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当中,执政者需要将既有的成果予以法律化,这一切反映在宪法的制定上,则是以相对较多的条文来规定国家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

“八二宪法”的制定已是国家实行了数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之后,这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已由“阶级斗争”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因此“八二宪法”以较多的条文规定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经济制度。虽然在四部宪法中“八二宪法”规定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条文最多,但是其所占的比例却最小,这是宪法文本自身内容扩充的结果,说明“八二宪法”回到了以国家机构的设置及人民的基本权利为主要内容的合理路径上来,并且将人民的基本权利置于国家机构的设置之前,这反映了“八二宪法”文本结构的趋于合理,是我国制宪史上的重大进步。“八二宪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历经四次修改,先后通过了31条修正案,其中15条涉及经济制度或经济政策:1988年修正案共两条,皆与经济问题有关,分别涉及私营经济的地位和管理以及土地租赁和使用权转让;1993年修正案共9条,其中6条与经济问题有关,分别涉及国有经济、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市场经济、国有企业的运营、集体经济组织及运营、劳动及劳动者六个方面;1999年修正案共6条,其中3条与经济有关,涉及所有制及分配制度、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管理三个方面,2004年修正案共14条,其中4条与经济有关,分别涉及土地制度、非公有制经济、私有财产的保护、社会保障(生产、积累与消费)。

四、结论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四部宪法承袭了自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以来宪法文本中规定经济制度或经济政策的传统,它们均对各自所属时期的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或经济政策做了如实的反映。虽数量不同,内容有异,但透过经济类条文在四部宪法文本中的变迁历程,我们能够管窥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宪法中规定经济类条款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宪法最重要的内容在于规定国家机关的配置及其权力行使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宪法中经济类条款的数量一定要适当,甚至在笔者看来,宪法中对经济内容的规定也要有助于国家公权力的规范行使以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56,1765.

第4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通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产业政策对产业未来指向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操作性作用。调节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二是可以促进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规模和技术体系,有效的参与国际分工,以“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三是可以弥补单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节产业方向、产业结构、产业规模的滞后和缺陷,把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全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四是可以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时,趋利避害,为本国谋求最大的利益。因此,目前形势下研究产业政策对于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家局、总公司和省级局、省级公司机关工作人员,国家局领导最近几次强调指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政策研究作为基本功,高度重视政策研究工作,当前要高度重视和加强产业政策的研究。烟草行业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57号文件,改革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国家局领导高屋建瓴及时提出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对于行业上下理清思路、把握全局、明确方向、统一思想、抓住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全行业积极研究探讨如何走出符合中国烟草实际的新路子、加快提高中国烟草的竞争实力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发展方向和实施操作都要受到政策层面不同于其它行业的调控。产业政策作为一种经济调控手段和重要的政策工具,烟草行业作为国家垄断产业。就是与产业有关的规划、引导、促进、调整、保护、扶持、限制等各种政策的总和。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以来,就引起经济学家们强烈兴趣。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美国、英国都成功地运用产业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产业政策这个概念,1988年国务院授权国家计委(现发改委)成立产业政策司,形成了研究、组织、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的组织体系,并颁布了产业政策要点和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从实施“七五”计划开始运用产业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完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般来讲,产业政策由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全球化政策,产业现代化政策等内容构成,这些政策之间又不是封闭的静态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叉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从产业的演变和各国实施的产业政策来看,产业政策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模式:(1)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以结构政策和组织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重点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组织的合理化,通过扶持、倾斜等措施,提高产业的竞争力。(2)以形成产业自我调节为主要目标、以弥补市场机制缺陷、完善市场机制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重点通过市场竞争,促使社会资源向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的方向合理流动有效配置。适合较发达的国家。(3)以结构变化为主要目标、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业政策。这种类型的产业政策是行政干预实现资源增量的重点配置,促进社会资源增量的调整。但在使用这种模式时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密切关注新形势下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根据自己的国情调整各自的产业政策。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之中。我国烟草行业自1983年实行统一管理以来,取得长足的发展,为国家财政积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紧紧围绕行业“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在坚持完善《烟草专卖法》和灵活适从“WTO和WHO规则”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烟草实际的新路子,在专卖体制框架内,以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引导和促进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密切关注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政策的新走向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5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内容摘要: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纷纷制定经济刺激方案。本文在总结各国经济刺激方案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产业政策的新特点,最后提出我国产业政策制定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刺激方案 产业政策

金触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复苏,纷纷采取了包括实行金融救助方案、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一系列应对措施。现有刺激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恢复和加速经济回暖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使全球经济再次步入高增长仍需经历较长的时期,而且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等新的问题出现。在这一背景下,重新思考现代产业政策的真实内涵,充分提高产业政策手段的效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金融危机下各国产业政策的内容

(一)美国的产业政策

奥巴马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几乎涵盖美国所有经济领域,资金总额中约35%将用于减税,约65%用于投资。在投资项目上,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能源将是两大投资重点。在汽车产业救助方面,布什政府注重对三大汽车公司进行重组,而奥巴马汽车救援方案与布什政府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在汽车产业中力推新能源政策。如每年将汽车燃料经济标准提高4%,推广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力争于2015年达到100万辆,2010年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的车辆中一半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奥巴马政府不仅在汽车产业中推广新能源,其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新能源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实施节能计划和提高能源效能等。新能源政策要求到2012年美国电量的1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能;设立国家建筑物节能目标到2030年所有新建房屋都实现“碳中和”或“零碳排放”;到2020年将美国能源部预测的电能需求水平降低15%(王松奇、高广春,2009)。

(二)日本的产业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受到了经济下滑和国内消费疲弱的双重打击。在2009财年国家预算的补充预算案中,重点放在了日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领域,即“低碳革命”领域、充实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健康长寿社会”领域、旅游观光等“发挥日本魅力”领域。特别在“低碳革命”领域,日本增加财政补贴,扩大财政资金投入,目标是普及太阳能发电和节能环保制品,采用“以旧换新”补贴手段,加快公车、私车更换为环保车,采取“5%环保积分”回馈购买节能家电办法,促进节能制品广泛使用。并且,在“金融危机对策”报告中,日本提出将于2020年实现太阳能发电规模扩大20倍的“世界第一太阳能计划”和在全球率先普及电动汽车的计划,以及在2030年努力实现新建造的公共建筑物废弃物零排放目标。

(三)欧洲的产业政策

与美国新能源产业有相似,欧洲重在提高“绿色技术”的水平至全球领先地位。欧洲在今年3月决定,在2013年之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的发展。欧洲议会也将欧盟2009年的预算向创新与就业等方面倾斜,其中用于科研和创新方面的预算增长了10%以上。在英国,推迟提高家庭机动车使用税率,以刺激汽车市场回暖;撤回向小企业提高企业税的计划;免除外国在英企业红利税,扭转海外企业迁出英国的趋势。

(四)中国的产业政策

中国在2008年11月提出了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方案,内容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等;还计划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人民币1200亿元。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金融危机下产业政策的新特点

第一,各国产业政策把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其核心内容,教育、培训与研发成为现代产业政策理论的重要议题。把创新科技发展视为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通过推行公共教育与提高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进程等,从而增强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证经济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确立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教育等公共方面投入的力度,扶持一些外部效益较高的创新部门的发展,从而产生全社会性的创新浪潮,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第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为了抢占新的制高点,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环保政策方面较为高调。新能源、环保政策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无法继续靠消费支持增长,经济振兴必须依靠增加投资在经济中的比重。只有当新的技术革命孕育出新的支柱产业之后,私人投资才可能再度高涨。新能源、环保技术的领先,也可以成为制约其他国家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定进出口产品的标准,有效而精准地打击竞争对手。增强能源自给,有助于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削弱石油出口国中敌对的势力。

第三,打破了只采用许可证、直接补贴、税收减免、引导社会投资的方向等偏重于供给推动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而转向综合利用供需两端的政策实现其政策目标。在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公共采购刺激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公共采购手段,消除创新主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分担其创新成本,或利用公共采购创造一个自由市场无法在短期形成的需求规模,从而保障企业的创新行为能获得足够的经济利润,以刺激企业创造行为的发展,推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保持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第四,各国方案规模巨大,受益者主要为房地产行业、中小企业及居民。由于此次危机源自房地产市场,因此,许多国家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此外,出于对经济危机进而演化为失业危机的担心,各国对吸纳劳动力较多的中小企业也给予了较多支持。在避免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和防止银行业陷入不良债权方面,大多数财政专项支出用于普通百姓和大量的中小企业。

产业政策的新特点对我国产业政策制定的启示

首先,注重培育新一轮经济增长点―以低碳经济为中心的绿色经济发展。进行低碳产业集群规划试点并逐步推广。重点发展低碳排放的基本发电方式―核电与水力发电,提高机械利用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新低污染能源。确立低碳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作为重点产业领域;研究低碳产业集群体系规划;编制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地区的交通与物流规划、市政设施规划;扩大产业集群地区的碳汇系统规划等。加强产业集群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一方面要发挥全国性中小企业协会、行业协会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产业集群地区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纵横交错的组织体制。

其次,改变目前出口产品低成本竞争的状况。长期以来,我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保持低物价作贡献,同时,还要承受着发达国家反倾销和贸易逆差等方面的责难。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国提供改变这种状况的机遇,基于此,我国应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和发展自主技术,进行产业升级,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特别要注重建立我国的自主品牌,彻底改变允许外国企业并购我国优质企业,以外国品牌取代我国品牌的做法。

再次,改革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其更利于节能工作的开展。改变原有税收优惠政策内容过多地局限于某地域、某行业、某企业、某项目等政策的宏观导向作用不明显的弊端,将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其政策的宏观导向、示范作用。其优惠内容主要体现在支持特殊产业的发展上,达到鼓励企业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

最后,重新平衡中国的内外需求。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调整利益格局以启动国内需求,才能扭转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格局。在全球经济收缩和消费下降的背景下,应着眼于加快医疗、教育、福利服务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民营企业的财税、信贷支持;也要重视平衡发展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的产业政策,避免过度依赖外商投资造成危机阶段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虚脱”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松奇,高广春.美国反危机政策评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9(3)

第6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一、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思想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体系的良好氛围,使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宣传内容

大力宣传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意义、政策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相关工作要求;宣传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体会和感受;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依靠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资助措施成长成才的先进事迹;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典型事迹;宣传各高校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绿色通道"并确保畅通无阻的情况,并对高三毕业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三、宣传目的

我校学生众多,层次不一,家庭条件各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少,我们通过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范围、助学金标准、审批与发放流程等规定,及时让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都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四、宣传的方式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橱窗宣传栏、专题工作会、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学校具体举措,使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五、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及各有关科室主任、老师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宣传活动领导小组。此外制定了活动方案,让班主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保证宣传工作切实、顺利地开展。

六、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为把宣传工作做实、做好,我校具体做了以下的工作:

1.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我校在学校主干道悬挂了"梧州高中贫困资助政策宣传月"横幅,在体育馆、教学楼和综合楼的橱窗张贴了三份海报,其中自治区统一下发的两份,自制一份。

2.发放宣传资料。共印发宣传资料2700多份,做到全校师生人手一份。以更方便的形式让老师、同学了解、掌握各项资助政策的内容,并让学生和家长在资料回条上签字备案。

& nbsp; 3.举行了一次以"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4. 全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班会活动。通过知识竞赛、讨论、谈感受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刻苦勤奋学习的决心。

5. 在4月 1日晚高一高三年级家长会上,向家长播放资助政策视频,宣传国家资助政策,

6.在梧州高中网站开辟"扶贫专栏",将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各种信息、动态及时传到网上,并组织教师通过校园网学校相关文件。

7. 校学生会广播台中午和傍晚"校园新闻"栏目做了多次主题新闻报道,播发相关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和评论及贫困学生的受助感言。

8. 开展"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为主题的征文大赛。

第7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 政策效果

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出现外贸负增长、通货紧缩现象。国内,较全面的买方市场造成商品库存积压;“软着陆”后社会总需求疲软。虽然央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率,以期用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但消费和投资需求均缺乏弹性,政策失灵。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1998年,针对上述背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增发1000亿元国债用于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2.调整税收政策:对涉及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减免;就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科研机构转制政策等做新规定;对涉外税收政策做适当调整,鼓励外商投资;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拉动居民即期消费需求。

3.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国有企业养老金拖欠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4.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直接投入国债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

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有:遏制了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紧缩;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失业率上升趋势变缓;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总体上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二、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一)政策背景

2003年下半年,受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加入WTO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阶段。此时,我国经济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盲目扩张,致煤电油运供应紧张;农业发展滞后,粮食播种面积急缩、产不足需;CPI波动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而积极财政政策无法减轻固定资产过快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家采用了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政策内容及评价

稳健财政政策的内容有如下四点:

1. 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松紧适度,防止通货膨胀扩大和通货紧缩重新出现。

2. 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适当调减国债项目资金规模,变依靠国债项目资金拉动增长为自主增长的长效经济增长模式。

3. 调整结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财政支出总量基本不变。

4. 增收节支:一方面,在总体不增税负或略减税负的基础上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质可概括为三点:一是政府总量扩张的调减和淡出,二是注重结构优化,“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三是抓住时机深化改革、完善管理。可见,中央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以代替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是客观的、必然的和符合现实的。

三、2009年重回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外需不振。国内出口行业承受巨大压力,加之投资萎缩,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经济经历8年快速增长后,于2008 年发生逆转:以当年前10个月为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CPI 涨幅达到6.7%,故扣除价格因素,消费增长速度减弱;当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长率为22.3%,出口增量比07 年同期回落4.8%。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2009年,面对经济下滑,中国政府重拾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扩大财政公共支出:用于“三农”支出、民生支出、保障性住房和灾后重建支出、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带动地方投资和消费。

2.税收和减费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促进税收制度改革;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自主创新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减费政策。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放缓:2009年增速8.7%;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总额由降转升。

四、十年前后的财政政策对比

事隔十年,对比两次积极财政政策,不难看出:

1.十年前,中国经历了长江流域大洪水和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十年后,中国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和因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海啸的重创。

2.在两次危机之前,中国经济都曾出现不同程度的过热、从紧的宏观政策的后续效应与外需放慢的叠加,导致经济宽幅波动。

3.虽然政策上存在积极与稳健的区别,但从本质上看,二者有机结合:稳健财政政策能够解决积极财政政策产生的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对整体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一项调整。因此,再次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同样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政策保障。

4.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严峻:资本流动规模更大;外汇储备更多;对出口依存度更高。

5.当前的有利条件更积极:国力更强大;外汇储备更充足;财政资源更雄厚;货币依然强势。

6.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更丰富、力度更大。例如:同样是加大国债发行量,当年出现过国债投入候补现象;而这次不仅明确了投资方向,还估算出具体规模。

五、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确立至今只有16年。因此,在重新审视我国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做的努力时,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实际上是经济转型的压力;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来调控经济的经验是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苏明,陈少强.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及趋势.上海经济研究,2005;9

第8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例1(2012年湖北黄冈中考模拟)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促进经济加速发展

分析:本题创设了新情景来考查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方面的内容,亮点在于新情景的创设,题目本身并不难。结合具体题意,答案为B。

其次,从工业方面考查。教材的表述是“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例2(2012年河南中考模拟)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这一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B.实施“一五”计划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分析:本题设计的选项比较简单,目的是通过题干中的新情景的创设,考查考生对教材中新经济政策时期实施政策的掌握程度。答案为C。

再次,从商业方面考查。教材原文“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例3(2012年四川广安中考模拟)“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产品供应,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分析:本题比较难,题干中“学会做生意”指的是新经济政策中商业方面的“恢复自由贸易”,但四个备选项中没有直接列出这一内容。再结合教材的正文部分内容“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综合分析,排除B、C、D,只有A项符合题意。

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综合考查“新经济政策”这一知识点。

例4(2012年河北中考模拟)列宁说:“我们正在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其中出现“许多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经济封锁

B.国家内战,政权不稳

C.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水平

D.新经济政策,恢复资本主义经济

第9篇: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字:水资源;经济学;三大趋势

中图分类号: TV21 文献标识码:A

1 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水资源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和极其丰富的功能,大体上具有生活用水功能、生产用水功能和生态用水功能。生活用水功能包括饮用、梳洗、装点等功能,生产用水包括农业、工业、运输、养殖用水等功能,生态用水包括水生态景观、水生态调节、水环境容量等功能。这种水资源的多用途性,就需要经济学研究如何将稀缺的水资源配置到人们最急需的地方去,以产生最高的效用。

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狭义的水资源经济学”,只包括符合一定水质要求的水资源数量配置的研究内容;第二层次,“中义的水资源经济学”,同时包括水资源数量配置和水环境质量配置的研究内容;第三层次,“广义的水资源经济学”,同时包括水资源数量配置、水环境质量配置和水灾害防范等研究内容。从现有水资源经济学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到,针对这三个层次不同范围都有研究。一般而言,水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前者。

2水资源管理政策的三大趋势

2.1 三个结合的趋势

水资源管理向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相当长时期甚至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同经济主体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制衡的结构。在水资源管理中是典型的政府、企业、公众三足鼎立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企业与公众之间不是简单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而是相互制衡的关系。

首先,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水资源的供求关系而言,政府是提供者,企业是需求者;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看,企业向政府缴纳水资源税费,政府向企业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等公共产品;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关系看,政府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而企业是政策作用的对象,但是企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声音,企业可以对政府的政策实施加以监督。

其次,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从水资源的供求关系看,政府是水资源的供给者,公众是水资源的需求者;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看;公众向政府缴纳水资源税费,政府向企业提供水资源安全保障等公共产品;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关系看,公众选举出来的政府制定和实施水资源政策,公众有权参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企业与公众的关系。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是商品市场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公众是商品市场的需求者。企业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公众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购买什么、购买多少。在这个买卖关系中,公众具有极大的选择权,对于有利于水资源保护、有利于水资源节约、有利于水生态安全的产品多购买,反之少购买,以此对企业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2.2 三个转变趋势

2.2.1从“重供给管理、轻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的转变趋势。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对水资源的需求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但是,水资源的供给是存在一个生态安全极限的,也就是说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导致生态灾难,使得人类的取水行为得不偿失。因此,在接近生态安全迹象情况下,必须强调需求管理,通过提高水资源效率遏制过度水资源需求。

2.2.2从“重技术创新、轻制度创新”向“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重”的转变趋势。技术创新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的成本、可以提高水资源效率、可以使废水变成水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长久之策。对于中国而言,要不遗余力地推动水资源科学的发展、促进水资源技术的研发、加速水资源技术市场的建设、推广水资源技术的应用。但是,仅仅强调水技术创新是不够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良好的制度保障, 即使一项先进的水利工程建成了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2.3从“重工程设计、轻政策设计”向“工程设计与政策设计并重”的转变趋势。在水资源管理中政策设计远远超出传统的税收政策、价格政策等。一些被传统经济理论认为难以使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政策的领域,目前也已经成为政策设计的热点领域。例如,长期以来认为水权属于公共产权,难以进行市场交易,但是随着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水权界定和保护的成本越来越低于其制度创新的收益,因此,进行水权界定、鼓励水权交易就成为一项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政策。这些手段都需要基础科学的研究,更需要应用科学的探索,需要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反复探索。这个探索过程就是一个政策设计的过程。

2.3 三个评估的趋势

发达国家在水利工程的兴建、水资源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往往要开展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这“三个评估”。这是水资源政策的一个趋势。

2.3.1 事前评估。一个水利工程从无到有,一项水资源政策从老到新,无一不涉及成本一收益的比较,而且应该是综合考虑内部成本和内部收益、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后的成本一收益比较。事前评估是指一项水利工程兴建前或水资源政策出台前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2.3.2 事中评估。虽然一个水利工程兴建前或水资源政策出台前已经作了经济评估和生态评估等,但是,由于事先评估的信息往往不完全,因此,其评估结论往往未必是可靠的。在一个工程或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重新评估。

2.3.3 事后评估。事后评估是对一个水利工程建成使用若干年后或一项水利政策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所进行的成本一收益的比较分析。事后评估容易被忽视,实际上,事后评估的意义不亚于事前评估和事中评估。通过事后评估有利于检验一个项目或政策的决策科学性程度,有利于从以往的决策中吸取教训。

3 水资源经济学研究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水资源经济学是水利学科和经济学科的一个更高层次,从水资源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演变来看,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并且研究前景非常广阔,水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水资源经济学融会贯通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随着水资源学和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贡献的不断认识,水资源源经济学的研究不仅显得更为必要,而且将呈现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