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精选(九篇)

艺术设计概论笔记

第1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关键词]线描;造型;艺术设计

[DOI]10.13939/ki.zgsc.2016.31.229

1中国传统线描的特点和造型规律

对于中国绘画的造型观念来说,无“线”不成画,线是构成中国画的重要基本语言,其自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线”不但是造型手段,它所具有的抽象性,更能表达精神和和生命的律动。以线造型,可以简约概括表达对象。董希文在文章中曾谈到线对造型的意义,他说:“关于造型上的单纯,这里我特别要提出线的运用:线是中国美术造型上的基本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可能有人会说,中国画固然用线,可是西洋的古典画也用线。东方其他国家如印度、波斯、日本等也用线。因此认为线的问题不一定就是中国绘画的特点。虽同是线,但其气质效果却仍有不同。中国画上线条的表现力,其变化――如质感的变化、运动的变化、生命力的描写是更加突出的,何况我们并不是孤立地来提倡线,我们不能撇开线与绘画上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所产生的总的效果来谈论线。有人以为线条是最原始的绘画,所以最容易入手。(如原始人绘画就是用线,小孩也只会用线条画)但作为中国画家从对象中极概括地提炼出来的表现力来讲,则应该说是高级的艺术,是很不简单的手法。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线的表现力,我们何尝不可以好好地研究。”

研究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用线经验,就必须学习白描与线描。相对于白描,线描的概念更宽泛,无论是用毛笔、炭笔或钢笔,只要是用线作为造型的基本手段,都可以叫作线描,有时我们把画正稿之前的墨线稿也叫作线描稿。因为白描是线描的一种,所以也有人把它们等同起来称呼。虽然白描与素描一样,都是一种单色画,并具有独立审美价值,所不同的是白描的工具是毛笔和宣纸,单纯以墨线勾画物象,它是中国绘画传统技法的核心,宋代李公麟单纯以墨线勾描的“白画”手法,使“白描”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是造型基本功的训练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它要求简洁、概括、传神,不加渲染的描绘,讲究的是以少胜多。后人在文学上,把不设喻、少修饰、寥寥几笔写出活生生的形象的手法,叫作白描手法。可见,朴素简洁、概括明确,是白描的特点。

中国线描艺术的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化,彩陶上的动物、植物和人物纹样都是以线来描画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如《人物龙风图》,也是以墨线勾勒,还有漆画,秦汉的墓室壁画,线描的技法日趋成熟。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开始从理论角度阐述对“线”的用笔及风格研究的是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他有一章专门论述了顾、陆、张、吴的用笔风格,如“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忽”,陆探微“精利润媚,新奇妙绝”,是属于笔迹周密的“密体”,而张僧繇与吴道子的用笔之妙是“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是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线描艺术到了唐宋被扩展到宗教绘画、肖像画、风俗画、鞍马画、花卉等方面,出现了风格各异的线描大师,如吴道子、韩帧⒐嵝荨⒗罟麟、武宗元、李唐、马远等。无论是六法中的“骨法用笔”、还是后来的“书法入画”,都是为了增加“线”的表现力,线的样式的多样性被逐渐地总结成“十八描”,在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汪河玉的《珊瑚网》、部德中的《绘事指蒙》中被正式提及。十八描作为线描的形式语言的总结,它是一种笔法程式,是一种思想方法,每个时代的优秀画家都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描法,历代线描作品中的用线方式远不是十八描所能涵盖。

2感知与体验中国传统线描的文化内涵,调和固有的表现模式与思维观念

当下艺术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是以西方的造型观念为主导的,随着西化教育的渗透,中国传统的造型理念和方法已逐渐被我们所丢失。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中西方造型观念的不同之处,来了解中国传统线描造型的精妙,从而转变固有的、被西化的造型思维观念。

2.1两种不同的造型体系――西方绘画重写实,中国绘画重传神与写意

西方绘画从“模仿说”到“镜子”说,再到解剖学、透视学的产生,构成了西方艺术发展的甚本理念。对客观世界的模仿和反映,绘画中技法科学的运用,产生了写实的艺术手法。在西方,写实的实感是通过解剖、透视、光影的科学方法得到的,它是在科学理念下的求真。

中国传统绘画对于写实的理解,所谓“实”是指本质不变的部分,不是可变的光线影响下的影像,所以,没有环境色,注重固有色的表现,中国人认为,这才是抓住了事物的实质。这种绘画理念,表现在唐、五代、宋的人物和山水画中。如宋代马远的《水图》,也是非常写实的,但这种写实观念源于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是概括、提炼、创造的成果,在具象中含有很高的抽象性和观念性,在形式中表达的是水的感受,不是照片和对物写生可以得到的。

从对西方绘画重写实,而中国绘画重传神与写意的观念中可以看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造型体系,如果说西方绘画的造型语言在写实的过程中,发展了光影、解剖、透视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造型语言系统,那么,中国绘画是在“传神与写意”的物我感应中,发展了以线条为基本元素的笔法、墨法、皴法等造型语言系统。

2.2两种不同的造型观念――西方“以有为本”,中国“以无为本,从无到有”

在造型空间的表达上,东西方的宇宙观不同:西方追求宇宙本体时,以有为本,看重的是有而不是无,是实体而不是虚空,以实体为核心的实践方式,依靠的是逻辑和实验。而中国人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正是有无的永恒转化,构成中国气的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在气的宇宙中,无是根本,是永恒的气。西方与中国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实体与虚空的对立,一个是虚实相生。例如,清代画家山人的鱼画,没有画水,但观者却能感受到水的存在。

2.3两种不同的面和体表达方法――西方的“明暗法”,中国的“黑白法”

“光”的概念是西方造型艺术中的重要特征,借助“光”在物体上形成的明暗关系,来表达“体”,成为西方绘画中重要的造型理念。中国画不在刻画凹凸的写实上求逼真,而是舍具体、趋抽象,是为了在笔墨点线皴擦的黑白世界中表达灵性。中国造型艺术从起源到成熟都与黑白观念有关,主要源于中国“阴阳相生”的哲学思想。例如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画面上除了人物,没有一点与春天有关的景物的描绘,却让你感受到浓浓的春意,这种阳光明媚的温和感受来自色彩的处理,它在意境中传递时间的信息,而非靠具体的光影。

我们对唐宋的写实绘画很赞美,却不知这种造型理念和西方写实观念的根本不同点在哪里。我们在造型基础教学中的全素描训练方法,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表现对象的准确及明暗调子上,而难以做到生动传神。因传神的要求是既要知道如何舍弃细枝末节,又要长于概括,即突出本质,在中国画的系统当中,传神往往体现在用笔的凝练、洒脱和精到。

3在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中引入中国传统线描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线描是人类艺术中与素描同等重要但又不同于素描的一种观察与表现方式,造型的线条并不依附客观物象,而是下笔成形,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与自由度,所营造的意象空间又恰是传统中国绘画追求的价值所在,从客观上讲,中国传统绘画线描的造型观具备深邃的哲学理念与精神内含,是我们在艺术院校的学生必须要认知到的东西。如果能够提炼并掌握这种艺术规律,可以为今后的设计和创作积淀一定的艺术素养。

我国古代线描画,虽是具象的造型,但不是从解剖出发,这种造型能力的培养,来自基本程式的熟练掌握和创作实践,是默记+理解+想象,由于现在教学过于注重对客观对象的模拟,反而使学生忽略了线的抽象美和形式美,更不用说以线造型的表达了。

学习线描的最好方式是临摹,可供临摹的古代线描精品有很多,通过临摹既可以提高对形体的认识与把握,又能够体会不同作品“线”的质感和品格。造型基础课程中补充线描教学内容的构想,教学实施还需在实践中探索与总结,譬如:顾恺之的线,体会的是高古,所谓游丝描,线条绵延不断,好似无头无尾,细而均匀。李公麟的线,体会严谨周到。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体会多人物、复杂的长线条的组织和控制,在很小的变化幅度里,感受条理。李唐的《采薇图》,体会线的抑扬顿挫,充满力量。贯休的《罗汉》系列,体会线如何传达个性化的气质。马远的《水图》,体会通过线的不同组合,概括抽象出不同的水的形态变化。陈洪绶的《博古叶子》《水浒叶子》,体会用不同的线条组织,刻画不同人物的性格,动态,或细劲锐利、或以圆易方。唐代《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里的石刻线描,体会线条的简洁、有力。汉代的画像石,体会线的造型质朴、浑厚、富有想象力。

4结论

西方的造型基础是素描,它强调的是从“写实到抽象”的方法,而中国传统的“以线造型”的线描体现了中国艺术对于抽象性的理解和运用。将中国传统线描应用到艺术设计造型基础教学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改革基础教学内容,有利于全面培养和输送不同层面的艺术设计人才。本文提出的将传统线描引入到艺术设计造型基础课程教学中,只是目前教学内容的一个补充,距离建立完整的造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规划以及教学实践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夏燕靖.对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J].设计教育研究,2004(10).

[2]屠曙光.当前我国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3).

[3]江水明.对我国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双语学习,2007(11).

第2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关键词:快速表现;设计构思;草图;设计师;环境设计

一 快速表现的基本概念

快速表现是以直观的图像形式传现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是集绘画艺术与工程技术于一体的表现形式。快速表现是以设计图纸为主要依据,运用绘画的表现手段在纸面上对所设计的内容进行形象的表现(既效果图)。快速表现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设计表现方式,在设计界一直被广泛运用。长期以来,它也是设计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与设计成果展示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建筑专业、服装专业、工造专业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需要长期接受设计表现方面的严格训练,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以适应市场对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二 快速表现的作用

快速表现能清晰、准确地表现设计师的创作意图和设计效果。它既在设计师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又成为各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意到图的设计构思与设计实践的升华,其作用如下。

(1)表现设计构思

设计的构思若只是存在于设计师的思维系统之中,那人们将无法明确地感受到他所要传现的设计意图,也无法与设计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或是对设计作品的优劣作出评判,快速表现就是设计师表现创意和思路的一种图形、语言、直观性载体。它将原本抽象的设计概念用具体的、可观的形式表现在纸面上,从而让每位观者从视觉的层面上对作者的设计意图、表现手段、设计风格、空间气氛等进行解读。让观者较为清晰地了解设计师之所想及所传现的空间效果,借助效果图的帮助,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变为图形实体展现出来,也能为更多人所阅读、理解和接受。

(2)推敲设计方案

设计是一个反复修改和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而方案的每一次深化和完善都需要以阶段性的效果图作为依据。这一类快速表现带有工作草图的性质,是设计师阶段性思考的成果展示,有助于其对存在的问题或欠缺处作出判断或评价,为下一步的方案改进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3)表现真实效果

快速表现最主要的用途是对设计成果的展示。在电脑表现尚未普及之前,设计师主要依靠高度写实的手绘表现技法.通过对空间大小、家具陈设、材料色彩和光影布局的准确描绘,将设计好后的成品效果、场景等提前展现在观者面前。这样,人们无需经过漫长的施工阶段的等待,就可以快速、直观地预先欣赏到设计的最终效果,这种效果最大化地接近于实际.从而让人们感受到真实的环境气氛,仿佛身临其境。

(4)收集设计资料

作为设计师来说.不断地积累和更新设计素材是其在从业过程中需长期坚持的工作方式。因为缺少丰富的设计资料或不注重获取景新资料的设计师,就如同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即使天资再高也会有思路枯竭的时候设计师在查阅大量设计资料的时候,手绘快速表现有时会成为一种很好的辅助工具,便于其在翻阅到那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图片的同时,用此方式及时地在纸上留下记录。它类似于设计师工作笔记,更难确地说是一种图形笔记,有时只是简单的几页纸,有时只是寥寥的几组线,但是它方便设计师随时查看,随时选用。它像一本字典,在里面可以寻找到合适的答案。随着设计师资料积累的愈加丰厚,这本字典也逐渐变得饱满。而那些被设计师亲手描绘过的室内素材,也更容易映入他们的脑海之中,成为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材料。

三 环境艺术快速表现方法

设计构思的徒手快速表现是每一个环境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专业语言和工具,它能准确反映甚至强化设计师的意图。这种简明扼要、生动灵活的手法是电脑所不能代替的。设计师常用的两种方法:构思草图用于构思、记录思维及方案;概念草图用于交流与评价方案。

(1)构思草图

构思草图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偶发的灵感及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记录下来。如此所述,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对于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能力的现状,徒手设计草图的设计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2)概念草图

概念草图是将专业知识与视觉图形作交织性的表现,为深刻了解项目中的实质问题提供分析、思考、讨论、沟通的图面,并具有极为简明的视觉图形和文字说明。作用于项目设计最初阶段的预设计和估量设计,同时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发散和对问题产生系统的构想并使之形象化的方法,也是快捷表现设计意图的交流媒介。l)反映功能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室内设计是对建筑物内部的深化设计或二次设计,很多项目是针对原有建筑使用性质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划分方面的问题,对其中平面分区、交通流线、空间使用方式、人数容量、布局特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2)反映空间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室内的空间设计属于限定设计。只能结合原有建筑物的内部进行空间界面的思考,要求设计师理解建筑物的空问构成现状,结合使用性要求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并能努力克服原建筑缺陷,将不利的怪异空间刨改成独特的艺术空间。3)反映形式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室内环境的构成除了空间和设备要素外,立面装修构件的风格样式也是视觉艺术的语言;这包含着设计师与业主审美观交流的问题,因此要求设计概念草图表现具有准确的写实性和说服力,必要时辅助说明,在同一项目内提供多种形式以供比较。4)反映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室内设计的宗旨是为了美化居住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室内生活环境优劣反映着人的生活的文明程度,因此将技术因素升华为文化因素,要求设计师具有把握、结合双重概念的能力。技术方面的设计概念草图表现既包含正确的技术依据,又具有艺术形式的美感

四 结语

在快速表现艺术上的探索,绝不会影响我们全面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全面的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才有发展的巨大潜力。具有综合多元的感性与理性的思维方法与坚实的手绘表现技法,对于今后在环境装饰艺术设计中,对提升设计品位、设计质量,甚至环境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都是强大的推进器。

参考文献

第3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19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的高低。下面,笔者仅就课堂教学谈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趣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 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也不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知识,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物理知识的传授,应是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学生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如在讲授“密度”这一知识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探索”,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地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知识的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探索的方法展开教学。

2. 借鉴“生活世界”的信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主动观察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地向学生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例如,在学完“大气压强”后,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问题一出,学生就开始讨论,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2)药瓶要吊在高处。(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笔者对他们的发现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此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受笔者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笔者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答案,然后进行组际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传统的教学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来回答,学生的思维方式、范围都受到了限制,而这种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它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当他们的思维产生困惑时,他们就会主动与别人合作与交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坚持让学生多发言,多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学会知识,而不能还定位于教师传授,因而应让学生多渠道、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尽量把讲课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表述出来,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比如一些概念(以匀速直线运动概念为基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以超重概念为基础的失重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教师的工作仅是引导、补充和评价。

三、课后作业多样化

适当留一些非书面形式的课外作业。例如,让学生放学后回家乘坐电梯,体会电梯运动方向不同时的感受,并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策略,它使学生真正做到“视、听、动”并用。再如,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写成读书笔记。这些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加深了印象,通过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达到物理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四、加强直观教学

学生认识事物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教学要适应和促进这个过程,就要加强直观教学。例如:在教学生“功”这一章时,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容易混淆。笔者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比比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每个同学都把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抱到四楼,测出自己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进行测量、记录、计算、设计表格填数据。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进行回忆、对比、联想、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这比教师在课堂自己演示、枯燥讲学要好得多。

五、“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这个领域里,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路应运而生。其指导思想是:“课件”向“积件”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地运用这些软件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例如,在物理学科平台方面:《CSC电子备课系统》初中物理版、天翼全景多媒体教学软件高中物理版,都是面向教师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又如《青鸟师友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再如几何教学平台的“几何画板”不仅适用于几何教学,而且也适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力学课程,它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因此,这样的软件很受教师的欢迎。以上四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就很好地体现了“积件”思想。

六、进行德育渗透

1. 德育渗透应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陈话新说。比如,旧中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古人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却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2. 德育渗透应做到“灵活多样”。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也是进行德育的好阵地,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能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3. 德育渗透应掌握“分寸”,不能过多引用哲学名词,把物理课上成政治课。例如,只说明电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物质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的则看不见摸不到,寥寥数语却蕴含了“世界物质性”的思想。

第4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变革,其背后都存在着美术各基础科学的推动,而水彩材料与技法的发展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影响较大,也成为了艺术设计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水彩独特的艺术语言是其他画种所不能代替的,它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使艺术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丰富了设计的表现形式,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艺术发展空间,增强了水彩的功能性。水彩画在中国是舶来画种,然而水彩的清透、淋漓、飘逸、淡雅的美感与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相契合,同时与国画水墨的意境不谋而合。水彩画在被国人接受的过程水彩更接近于国画。中国画创作讲究“意在笔先、胸有成竹”,体现了艺术创作中“意”的重要性。

二、水彩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快捷、清新、明快的艺术特征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设计领域

(一)艺术设计专业水彩画教学的特点

水彩工具简便,表现力强,清新明快、滋润透明、意境高远。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修养、造型能力、语言表达以及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受到设计师青睐的水彩画法,因为手绘效果图的工具和材料发展迅速可与钢笔、毛笔、马克笔、水融性铅笔、呢绒笔等各种工具或彩铅、国画色、水粉、丙烯等材质结合使用,与不同画种融合借鉴使效果图更具丰富多彩的表现魅力。这些新工具具有表现快速、色彩层次丰富、颜色易干,、表现范围广,与水彩画法联系紧密的特点。更可以采用刀刮法、蜡笔法、吸洗法、喷水法、撒盐法、对印法、油渍法等手法产生各种新颖的肌理效果,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挥和艺术形式内容的探索。目前数字媒体、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在设计草图,甚至精细手绘效果图都适宜采用水彩表现技法。艺术设计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设计师而不是单纯的画家,艺术设计专业水彩画教学应与专业手绘表现图对接,要注重水彩技法的掌握和运用,与专业表现图的要求相联系,发挥“透明性”和“偶然性”的水彩特性,培养学生在构思、造型、美感、形式感、空间想象和表现手段、语言工具等方面的能力是水彩画教学重点。针对设计专业特点,不管是环艺、视传、还是产品、数媒设计都需要对物品的质感进行表现。训练时须加强质感肌理表现技巧,如皮革、金属、玻璃器皿、织物等一些物品,不同的材质用不同的水彩表现方法。研究不同材料的水彩特殊技法如留白液、刀片、蜡、海绵、酒精、松节油、沥粉等材料。

(二)中西融合的水彩语言特质彰显和提升了设计的文化品格

中国的水墨画已经极尽用“水”之妙,其丰富的绘画遗产,为水彩画提供了需多有价值的借鉴。诸如水调墨、水破墨、渍水、泼水、铺水等质感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质感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作品的效果。水彩画在被国人接受的过程水彩更接近于国画。水彩所追求的画面清透、淋漓、飘逸、淡雅,与国画水墨的意境不谋而合,水色交融的水彩与写意用笔的中国水墨在视觉形式上都有相通性,水彩的“中西调和”借鉴水墨的写意成分深入到设计领域中,成为一种新颖的时尚设计元素。

(三)水彩语言能帮助设计师在设计中随心生化、迁想妙得

水彩更适合于抓取灵感涌现瞬间,将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意快捷准确地表达出来,体现设计的独创性与原创性。“设计师面对抽象的概念和构想时,必须经过具体过程,也就是化抽象概念内具象的塑造,才能把脑中所想到的形象、色彩、质感和感觉化为具有真实感的事物”。艺术设计对传统水彩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继承,水彩艺术语言也给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元素和拓展空间,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水彩可以说是设计领域中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水彩艺术设计都要对功能性的最基本要求进行有效的满足;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水彩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美学审美理论基础;在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方面,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水彩艺术设计两者之前是近似的,同时,它们在设计与表现内容等方面也是几乎共通的。

(四)水彩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认知符号已演变为一种艺术元素

第5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装潢艺术设计 学习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也使得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保证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持续发展,构建、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专业学习评估,已成为各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学习评估在学生学习中的目的、作用和现状

评估是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反馈机制,评估本身不是终点而是教育改进的手段。学习评估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其目的是为了反馈学生对预定学习效果的完成程度,并使用评估结果去改进教与学。合理、有效的学习评估的作用有:能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和如何学,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提供保证。

目前,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学习评估是独立于教学的,所以,不少学习评估只是在学习结束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很少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及有效利用也不够充分,实施过程中利用评估结果来帮助改进学生的教学这点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和评估是相互关联的,改进评估的方法也能用于改进教与学。学习评估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估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末的。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进行评估。比如,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形成性评估来完成对学生已取得成绩的收集、整理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习进展和教学进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以便及时发现教学的不足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在教学活动结束时,主要指在一门课程完成后或学期结束后,则用总结性评估来收集所有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是否已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2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评估的方法

为了合理科学地评估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需要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寻求适合于该专业的评估方法和形式。有效的学习评估方法要与预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方法相结合,也就意味着要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学习效果的证据作为学生教育经验的结果,而且只有在评估结果应用于改进学生的教育经验后,整个学习的过程才能算完成。下面将具体介绍几种适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不同预期学习效果要求下所选择、采用的学习评估方法。

2.1 应用笔试和口试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估

在笔试和口试中,教师可以运用能反映学习效果的题目来判断学生对专业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具体可以应用考试、提问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手段。迄今为止,在判断学生概念理解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时最直接、有效的评估方法仍然是笔试,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笔试有文字表述和草图表达两种形式,通过文字表述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草图表达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口试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提问和课后的师生交流,通过口试教师能更为及时地了解学生对专业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理解上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并且能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述的专业能力,为今后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2 对课程实训项目成果进行评估

通过检查课程实训项目成果来进行学习评估,这些实训成果主要指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完成的设计任务。它展示了学生在调研分析、构思、设计、成本控制及施工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课程实训项目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能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职业岗位对接的可以由学生自主学习并实践完成的设计任务。学生在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了解设计内容和要求后,通过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完成整个实训项目的初步构思和设计,根据团队协作的职业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来安排好时间、地点以进行实训项目的学习、研究、分析、讨论及操作,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设计成果需要及时记录并形成设计报告和总结。整个实训项目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充当顾问和业主两种角色。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教师给予指导。在学生实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扮演业主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让设计方案更有针对性,更符合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当课程实训项目被完成设计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对已收集的评估证据,如设计方案、报告、说明等进行打分,并记录成绩。通过完成设计任务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反思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技能,让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进行有效的设计实践。

2.3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估

通过学生在诸如口头演讲和团队工作等特定任务中的表现情况,来评估学生对专业设计规范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清晰和专业地表达出设计构想的能力。装潢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设计案例展开,课堂讨论具体的设计案例应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启发性。设计案例讲解完毕,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设计案例再次进行讨论,讨论完后需形成整个小组大致统一的基本看法,并要记录下整个讨论过程和结果,提交给教师作为学习的证据。接下来每小组需派出代表来陈述整个团队对设计案例的分析结果、改造设想和解决方案。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时教师除了要关注其表述能力外,还需要对其非语言交流手段,如手势、眼神、姿势等予以关注。因为在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技术知识能力外,还要培养其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地与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表现。当每组学生代表陈述完毕后,针对每小组的不同设计观点,进行再次讨论。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给予适当的引导同时,努力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讨论完毕由教师进行总结,如果有学生不赞同教师的总结,要敢于描述和表达意见,师生可以继续讨论,直到能大致统一对设计案例的总结。教师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和学生提交的讨论记录作为学生成绩评判的证据,并记录下来作为最后总评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课堂讨论设计案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能让学生在掌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表达的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

2.4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估

学习态度可以通过大部分的自我测评方法来进行评估。对学习态度的评估以质性评估为主,表现为评语形式,给学习中表现优良及表现较差的同学做出适当评价,同时要指导学生做好自评,写好每个空间设计实训项目的学习小结。自评方法还包括学习日志和笔记,它们用于对学生在实现实训项目以及在团队协作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进行了记录,能够揭示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记录学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这些文件能为我们提供有关学生学习效果的证据。此外,学习日志有助于明确个人对团队项目和活动的贡献,虽然需要花费时间对学习日志和记录进行阅读和评估,但对学生而言,这种定期的反馈对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效的。

2.5 来自校外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等各方面的评估

装潢装饰企业能够提供真正的工作环境,在此情景中实训能够真实展开,覆盖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的全部操作,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得到充分的考核,并展现出学生在团队工作中的协调能力。在学生参加完真实的与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技能培训后,由学校教师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工作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给出评价。

3 结语

在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评估的实践探索中,笔者和同事们选择了适合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评估方法。实践证明,这些评估方法在科学、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反馈,通过广泛评估与评价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以稳定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美]克劳雷等.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第6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关键词:民间蜡染;技术创新;装饰绘画

蜡染文化是农耕时代的文化产物,有着近千年的历史。随着文化变迁,蜡染传统工艺逐渐在中原一带消失了,而在交通封闭的中国西南大山深处的贵州境内还保存着古老的蜡染文化。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代代传承的蜡染艺术受生存环境、生活习俗、世俗观念变化的影响,蜡染文化面临消失的危机。如今民间蜡染文化应该怎样传承,蜡染文化的传承是否需要技术上的创新,艺术语言上的嫁接,表现形式上的突破,寻找新的生存环境和应用市场?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贵州民间蜡染文化

(一)民间蜡染文化渊源及发展

《贵州民间美术概论》一书提出“蜡染在中国是最古老也是最传统的防染印花印染艺术,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很早就利用他们的劳动智慧发明了这一技术”(杨再伟,2009)。虽然蜡染起源很早,但是有关蜡染的历史文献记载却很少,直到南宋周去非的《岭外问答》中才详细记载了蜡染的制作流程及其观赏价值:“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灌蜡于镂中,而后乃积布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蜡,故能制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肖先刚,2012)贵州民间蜡染艺术能完整地将千年前的传统技法保存至今也得益于该地区地势与交通闭塞,将它完美无缺的封印在贵州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贵州也因为蜡染的绚丽多彩而灿烂美丽。如今贵州少数民族一直将蜡染作为美化生活、装饰服装的主要手段之一,蜡染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是现代人们一直研究的课题,蜡染技术的创新和在现代装饰中的应用也一直是现代艺术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二)蜡染文化的特征

民间蜡染艺术属于视觉艺术。它是运用纺织染料、蜡、布等物质材料为媒介,通过具体的图案形态,在二维空间表现构成。是以少数民族生活所需的衣服、头巾、背带、围腰、祭祀幡旗等为载体使用的装饰性民族图案形式。这些图案的特征意义非凡,像一部民族史记的活化石,记录了各族人民对图腾的崇拜,民族的神话故事传说,宗教文化信仰等等。在蜡染图案艺术形态中,为了生动地表现出图像的意图,对动物、人物、花草、鱼虫等形态特征采用夸张、变形、简洁、概括的艺术手法,在平面的二维空间表现出独特的视觉张力,不要求空间透视的强烈纵深感,体现出二维空间的表现特征(杨再伟,2009)。

二、蜡染技术创新的利用价值

(一)蜡染技术创新的意义

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民间蜡染文化的挖掘、创新、传承和利用不仅要重视它的经济价值,还要把握它在当今盛世艺术文化存在的意义,面对当代花样百变的艺术思潮和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将蜡染技术创新与现代装饰绘画相结合既保护了蜡染文化遗产又传承和发展了蜡染文化。在挖掘民间蜡染传统工艺技术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工艺技术进行科学的改进,采用现代多种办法和手段在工艺技术上突破传统工艺和改造原始蜡染技术,探索运用多层次套色方法,将这些工艺技术运用于制作现代装饰绘画,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设计理念上结合现代平面设计构成方法与传统民族民间图案进行嫁接,构成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新的艺术语言,创造新的装饰绘画形式。其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多彩贵州旅游工艺商品开发,展示贵州民间蜡染艺术的衍生,彰显地域蜡染文化特色和蜡染技术的创新传承,传播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对促进贵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商品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二)蜡染技术创新的利用价值

1.环境装饰利用在现代环境艺术装饰设计中适度融入本土地域文化装饰元素已成为现代设计普遍流行的趋势,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使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本身拥有更为厚重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特性在新的平台而重放异彩(陈原川,2013)。贵州传统蜡染艺术特性不仅具有本源艺术的根,还具有泥土芳香的味,其独特的蜡染冰纹元素和视觉韵味就是其艺术语言,视觉功效奇特,应用于现代装饰设计将更加彰显本土文化的根和赋予传承厚重文化内涵的意义。如果使用在特定的贵州地域环境物馆的视觉形象传达,机场、车站、轻轨的室内环境装饰、咖啡厅、茶馆、饭店、酒店的装饰利用,广场街边的小吃摊帐篷装饰设计等等都是彰显地域文化的场景和载体。2.包装设计利用包装设计是围绕着商品本身文化特性进行外观的装饰设计,其包装既保护商品的功能,又可在多元商品中显现个性,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地域个性和商品个性(陈原川,2013)。在包装设计装饰上适当运用好蜡染文化元素进行巧妙的结合运用,尤其是对贵州土特产商品包装更具有地域文化特性的彰显,它会给多彩贵州旅游业商品及其包装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贵州旅游景点的地图可以用蜡染的方式表现出来,酒类包装装饰、旅游商品包装、土特产食品包装等,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性。3.室内面料装饰利用蜡染文化是以布面料为载体展示,在贵州民族蜡染地区的生活用品都应用到蜡染装饰,如帐檐、坐垫,床单枕巾等用品的装饰已经广泛利用。在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在现代文明都市生活中,室内面料装饰运用上,我们可以重构打造蜡染文化元素,将蜡染艺术的新样式装饰利用在室内的面料装饰。例如:沙发、餐桌布、床上用品等,逐步培育新的生存市场,构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和发展蜡染文化并广泛服务于现代新生活。

三、蜡染技术创新的方法

蜡染技术的创新与开发还有很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不仅是对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进行打造创新,而且还可以在工艺技术与表现手段上创造,如何将蜡染在制作上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力,在传统蜡染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手段提高艺术作品的创造力,其方法如下:

(一)油彩套色表现

1.选取所需要的油画颜料与指甲油调和,在用水湿润的布面上涂染出油水分离的肌理效果为背景;表现主体画面选取一色油画颜料将画面的主体物的形体勾勒出来。2.封蜡制作是在烧化的蜡中加入所需油画颜料,待蜡与颜料相容之后,开始封蜡表现。3.冰纹制作是把封好蜡的布朝统一的方向裹卷放在蓝靛植物颜料浸染以形成冰纹效果。4.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

(二)借鉴木刻版画语言表现

1.选择纺织染料用线描的方式勾画出画面中所有的造型。2.运用点线疏密封蜡表现黑白木刻语言的方法进行黑白灰的艺术表现,将木刻的刀法引进到蜡染绘画表现技法中。3.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

(三)综合肌理表现

1.用铅笔打型,用水性颜料手绘涂色与封蜡结合并行,即一边封蜡一边上色,形成交替制作过程融入画面。2.背景肌理制作是在其它背景空白部位用橡皮筋扎紧布面随机上蜡,做出若干扎染肌理效果,在此基础上再用蜡刀在布面上随机横刮,做出蜡刀的刀味。3.染色深浅制作是在泡染蓝靛过程中根据所需把布卷成筒形后用小夹子夹起侵染做出深浅效果;其余未染部分,首先把蓝靛颜料装入矿泉水瓶子,在瓶盖上扎上若干针眼,喷染在布面上,达到深浅不一的效果。4.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

(四)水印肌理表现

1.将设计稿子采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在布上。2.在主体画的空白背景使用国画颜料渲染制作形成肌理效果。3.将主体物的造型部分以及背景色全部封蜡,留出勾线为空白。4.将布全部浸湿,再将布平整放在干净盆里,进行浇染。5.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

(五)背景冰纹表现

1.将设计稿子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在布上。2.在主体画面的背景上用排笔进行全部封蜡,根据画面效果需要进行厚薄不同程度的封蜡。3.将封好蜡的背景用手进行随意的揉捏,产生不同的裂痕。4.用纺织染料与水调和,用画笔将颜料随机的侵洒在背景的裂缝里。5.将主体绘画造型部分所需要留白的地方进行封蜡。6.将布全部浸湿,再将布平整放在干净盆里,进行浇染,使布的主体物、背景裂纹都得到蓝靛的浸染,由此做到背景与主体物颜色上的呼应。7.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

(六)局部晕染表现

1.将设计稿子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在布上。2.将空白的背景部分进行全部封蜡。3.背景封蜡的地方进行随意的揉捏,形成随机的冰纹,根据色彩所需将水性颜料调和用画笔将颜料添加到冰纹里面。4.将主体画面的部分用水彩笔进行上色,再用记号笔进行勾边,最后再进行主体画面封蜡。5.将染布全部浸湿,再通过多次的喷染方式,使画面空白处的地方浸染,已达到画面所需的浓淡效果。6.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

(七)借鉴国画写意表现

1.将设计稿子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在布上。2.将布料浸湿后,利用国画写意的方式小面积撒泼颜料作为特殊效果。3.待布料干后在其基础上根据画面造型需要进行国画留白封蜡。4.进行多次喷染蓝靛植物颜料,使其达到画面中深浅远近有层次关系。5.待画布晒干后再将其退蜡完成作品。

(八)冰纹定向表现

1.用儿童画水彩笔打型,这样有利于冲水后不留下打型的痕迹。2.根据主体画需要用排笔刷蜡,按画面效果需要有目的做出有方向性的冰纹。3.用多次喷染方式达到不同深浅的蓝靛色效果。4.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九)晕染与冰纹重叠表现1.将设计稿子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在布上。2.在画面主体物之外的背景空白晕染成彩色并封蜡。3.结合装饰元素主体物上色并封蜡。4.多层封蜡多层染色,制作不同色彩冰纹。5.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

(十)丝网印制多层套色表现

1.用丝网版画印制主体画造型。2.用国画勾线笔刻画出主体,用排笔画出水性透明的色块。3.用排笔大面积的封蜡。4.进行多次的喷染蓝靛颜料达到水墨深浅效果。5.最后用开水褪蜡完成作品。总而言之,蜡染技术创新与装饰绘画表现的利用可以推动多彩贵州旅游工艺商品的开发,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彰显贵州蜡染特色文化,传播贵州民族民间蜡染艺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蜡染技术创新创作装饰绘画将构建装饰画的新风格,其艺术价值对环境装饰、家居饰品、包装设计上有着很大的影响,其蕴藏着古老文化的艺术价值,它的形式和意境在本地域文化精神深处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技术蜡染艺术表现创作新形式可以更好地传达本地域人们的艺术理想和精神信仰,具有高雅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陈原川.2013.民间艺术考察与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肖先刚.2012-01-02.社会调查报告贵州特色手工艺——蜡染[B/OL].百度文库,

第7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关键词:设计速写;表达能力;表达意识;表达习惯

中图分类号:J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143-03

作者:王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装饰艺术系主任、讲师;广东,广州510300

当前,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关于设计速写教学改革的讨论很多,但关注的焦点却多在“笔触、纸张、构图、造型、风格、画法”等为了表现速写最终画面效果的基础技法实践上面。对此笔者持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对于如何通过某种技法使学生画出好的“画面效果”虽然有必要,但它不是设计速写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设计速写教学要做的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艺术性速写与设计速写

讲到“画面效果”与“表达能力”,就不得不谈艺术性速写与设计速写之间的关系。由于设计专业和纯艺术研究的目的性不同,速写可以根据专业属性分为设计速写和艺术性速写。当然,正如任何分类都有其不足或局限性一样,笔者这样划分并不是说设计速写不“艺术”,而是试图通过这种分类比较,期望更清楚地说明“艺术性速写”和“设计速写”各自不同的要求和特点,更利于明确设计速写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首先是艺术性速写,它强调的是对作画人“瞬间心灵感动”的一种完美展现,是利用点、线、面、色等一切表达要素对真实情感的忠实再现;它追求的是在绘画过程中对绘画者的真实感受,以及画面最终效果与观赏者之间建立的情感共鸣[1]。在这个过程中,速写成为了一种情感至上,并以最终画面效果展示于人的艺术形式。

与艺术性速写不同,设计速写则更加强调为设计服务的实用功能。这使得这种速写不能过分“沉迷”于个人情感的宣泄。除去设计师部分用于个人思考性的速写之外,设计速写更多的是需要将设计创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画出来,以供设计师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时的“设计速写”其实还有一个我们更加熟悉的名称――“设计草图”[2]。

如果说艺术性速写是一首抒情诗,那么设计速写就是一片严谨的说明文。这两种以不同表现目的为最终目标的绘画行为,一个呈现出了对最终“画面效果”狂热的追求;而另一个则是为了将一件事物“表达的更加准确与清晰”进行着严谨的探索。因此,对于“画面效果”与“表达能力”的不同追求,实际上就是艺术性速写与设计速写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二、设计速写的教学目的

从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角度来讲,设计速写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日后设计工作中更好的具备描绘设计草图的表达能力。以下两张速写作品,图1是为了应对高考,在美术培训班众多优秀速写作业中的一幅,很明显它追求的是完整的构图以及准确而讲究的笔触;图2是在设计企业中某位设计人员所绘的设计草图,在这里它不一定要有过于讲究的线条,也不必拥有完美的画面效果,但它却是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所真正需要的东西。而设计速写课程的教学目的,实际上就是需要将只能够程式化的描绘前一种速写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具备描绘后一种形式速写的能力。

所以,设计速写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的速写作业的画面变得更漂亮,而是要转变学生原有的绘画观念与表现习惯。即将之前对速写只是艺术性描绘画面的认识,转变为有目的性的与他人沟通的表达能力。在这里笔者将这种“表达能力”的培养概括为“表达意识的建立”与“表达习惯的形成”。

(一)表达意识的建立

在对学生表达意识建立的训练中,首先要树立“整体观察意识”。相对于普通人,设计师与艺术家似乎更容易受到形状、颜色等事物视觉形象的影响,因而可能会忽略影响个人判断的其他相关因素。例如,看到一个感兴趣的东西,会产生立刻将其描绘出来的冲动,这种行为方式可能对于艺术家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状态;但对于设计师,尤其是对于需要将这个东西进行详细研究的设计师来说,这种方式就不太可取了。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客观存在于真实空间之中,对一个观察角度的熟悉并不代表着真正了解了这个物体。因此对于一件物体的观察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角度,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此外还需要去感受它的细节,了解它的内部构成关系,分析它当前状态形成的原因,甚至是用标尺来仔细的衡量,以得出对它的准确信息。只有对被观察物体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才能建立对它整体印象的概念。因此,对于设计速写的初学者来说,切忌在不经过整体观察的情况下,对着物体的某一个角度直接进行描绘。

其次要有“最佳角度意识”。对于大多数仅仅是通过考前美术班培训过的大学新生而言,高考之前美术班的训练,只是使他们初步具备了将一件客观事物相对准确临摹的能力。就像是一台照相机对着镜头前的人物、景物一样,相机在哪个位置就拍摄哪个角度的照片。他们判别一件速写作业的好坏,也仅仅停留在用笔是否“准确”以及画的是否“仔细”等方面,他们很少会想到对于这个被画对象是否能有一个更好表现角度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见到的场景:一群人对着一个小小的被画物体围了一整圈,也不管眼前的物体情况怎么样,抓起笔就画。因此,设计速写要帮助学生改变这种所谓的“写生”习惯,引导他们在对被画物进行整体观察后,根据自己对物体了解的整体概念,选择一个最佳角度描绘对象的意识。

除了以上要具备的两种意识之外,在描绘设计速写的过程中还要具有“主动表达意识”。对刚刚接触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生而言,他们很少具备主动表达事物的意识,也缺乏将一件事情表达清晰的愿望。因此在设计速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摒弃之前“被动写生”的习惯,采用“主动表达”的绘画状态,鼓励学生自我表达的欲望,使他们逐步具备仅通过速写画面上的图形与简单符号或文字的组合,便能使观赏者了解绘画者所要表达的意图。这时的设计速写训练要求学生在完成了对被画对象最佳角度的描绘之后,还要根据自己对该物体整体概念的了解,适当地对某些细节或特别之处,加以文字或符号化的讲解说明。就像是讲一段话,要尽量的使自己的真实意见,被别人接收并准确理解。

(二)表达习惯的形成

在对学生表达意识建立的训练的同时,还要通过帮助学生设计速写表达习惯的形成,来巩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这其中首先是对学生“绘画姿势的改善”。同样是因为高考之前美术培训的原因,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养成抱着一个大画板或坐或站的面对被画物体画速写的习惯,即使是旁边有合适的桌椅,依然有许多人会“视而不见”,仍然“执着”地保持着自己的绘画姿势。在设计速写的绘画中,这种情况当然是没有必要的,在不必对着物体进行“被动写生”的情况下,抱着画板完全没有趴在桌子上绘图进行的轻松、稳定,另外以后在设计企业进行绘制设计草图的工作中,大多数用的是工作台而不是画板,因此表达习惯形成的第一步就是要改善学生的绘画姿势。

接着是“绘画工具的改变”。学生之前的速写往往是使用铅笔、炭笔在速写纸上进行描绘,但设计企业用的设计草图却大多是由马克笔、签字笔在A4(A3)复印纸上描绘而成,因此在设计速写练习中,在非特殊画面要求的情况下,在绘图工具的选择方面应该摒弃之前的习惯并尽快适应后一种绘画工具的组合方式。这样做一来可以使学生较快地适应以后设计工作中的常用工具,二来因为马克笔、签字笔画过后无法修改,可以促使学生用笔技巧的进一步提高。绘画姿势习惯的改善和绘画工具的改变,会将设计速写追求“表达能力”而不是“画面写生”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根植在学生的潜意识中。

表达习惯形成的第三步是灌输“绘画效果新的评价标准”。与艺术性速写一样,设计速写虽然也是从描述方式、构图形式、表达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但对于表达能力的追求使得设计速写教学对绘画效果也产生了不同的要求。在描述方式方面,第一是“目的明确”,要求在描绘时明白为什么要画这幅速写,以及这幅速写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是“表达方式直接”,要求画速写时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集中投入到最令自己感兴趣或最急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方面;第三是“描述手段清晰明了”,要求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使观赏者了解这幅速写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使用图形还是文字或符号性的指示信息都没有特定的要求与规则,一切以能够将问题解释清晰为最终要求。在构图形式方面,由于设计速写的描绘形式较为随意,表达的主题范围宽广,在内容上不但需要出现图形、指示符号,还要有部分简单的文字说明,以及绘画者的签名、绘画日期等个性化信息,因此它并没有约定俗成的构图形式。但作为一名设计师,随时都应该注意自己所拿出画面的版面效果。要时刻记着展示出来的是一张图纸,而不仅仅是图纸上面的内容。在表达技巧方面,第一是“准确”,要求速写在大的方面,如对所绘物象的基本形体轮廓、比例、透视、色调、色彩关系等要基本准确;第二是“简练”,画速写要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你的意图[3];第三是“生动”,将绘画者所传达出的一种直觉性“情感”的符号蕴含到线条、笔触之中,这是设计速写在技术层面上的最高要求,因为它将直接反映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

三、结语

设计速写是一门需要长期不间断的练习才能逐渐提高的绘画形式。笔者在本文中的论述,绝非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帮助学生寻找快速提高设计速写能力的捷径。笔者只是认为作为艺术设计的教育者不应该仅把目光盯在学生某张设计速写作业的最终画面效果之上,而是要从分析设计速写教学最终服务对象的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目的与方法。通过“设计草图”我们看到,在设计速写短暂的课时中,相对于某些速写“技巧与技法”的研习,学生更需要的是以绘图的形式所进行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这之后才是所谓的“笔触、画法、风格”等描绘的技术性细节探讨,而对于审美与艺术修养的提高,也只能是学生在课余的时间长期坚持才能完成的事情。

概而言之,对于设计速写课程的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如何编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更要站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全局的角度进行衡量。

参考文献:

[1]王宁,李全恒.设计素描[M].北京:北京大学理工出版社,2007

第8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课堂笔记,学习策略,笔记策略。

分类号 B842.3

1 问题提出

笔记古已有之,心理学家研究笔记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关于笔记功能的两种假说:贮藏功能假说和编码功能假说。贮藏功能假说(storage function hypothesis)主张,记笔记的作用主要在于对所记笔记的占有,强调记笔记的外部贮藏作用,认为通过对笔记的复习,可以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的内容。对于对笔记贮藏功能的测量,传统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允许复习笔记的被试与不允许复习笔记的被试之间的学习成绩的差别。但贝顿(Benton)等人指出这种传统的方法没有严格区分出编码的功能和外部贮藏的功能,外部贮藏效果应是对自己不上课而在课后借用别人笔记进行复习的被试的学习成绩的测量[1]。编码功能假说(encoding function hypothesis)主张,记笔记对信息如何编码有影响。这一假说的核心内容是:记笔记活动本身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提高注意力,促使发展精细思维,组织记忆和形成迁移,从而较好地理解讲授内容。维斯塔(Westa)等人比较了记笔记者与不记笔记者的回忆成绩,并把记笔记者回忆成绩较好归功于笔记的编码功能。他们认为记笔记是增加课堂信息储存的基本方法,记笔记促进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呈现的信息的编码,并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内容[2,3]。

Kiewra假设,记笔记的技术会影响笔记的功能,也即不同的记笔记技术可能产生不同的编码功能和外部贮藏功能[1]。

我国学者胡进在其研究中采用了三种课堂笔记技术:传统的记笔记方法,即尽量按照教师授课的原话来记录;线性技术(linear technique),即在发给大学生的记录纸上已经列出了讲课内容的大、小标题,要求大学生按照这些标题循序渐进地作课堂笔记;矩阵技术(matrix technique)采用两维表格,在表格上端列出大标题,在表格左端列出小标题,在表格里大、小标题交叉的空白部分,留给大学生记课堂笔记[4]。实验结果表明:在恰当的知识控制条件下,线性技术、矩阵技术的生成过程发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而传统记笔记方法的生成过程只能延迟发生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并且前者的生成效应明显优于后者的生成效应[4]。

此外,美国心理学家迪瓦因(Devine)在文章中讨论了眉批、划线、总结和列出提纲等一般的作课堂笔记的方法[5]。

综上所述,学生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实质上,笔记策略是个体在元认知的作用下和在资源管理策略的参与下,其认知能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而各种不同的笔记策略,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知识的获得、贮存以及利用[6]。笔者认为,课堂笔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维持注意,即帮助学习者维持注意于教学内容。②优化感知,即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有效提高学习效率。③易化记忆,当学习者做笔记时,若常用划线、摘记、眉注等方法显示知识重点,能够更好地帮助记忆。④深化思维,即有助于学习者抓住学习的重点部分,由博返约,把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和结构。⑤强化概括,即有助于学习者用自己的话语来概括学习内容,提高认知加工的深度和理解的深度[7]。课堂笔记除了辅助认知、促进并强化认知操作之外,还可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从而发展元认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的意志品质。

那么,大学生如何看待课堂笔记的作用?如何管理自己记笔记的行为?是否掌握和应用记笔记的技术?有没有性别差异和学科专业差异?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时如何针对性地促使他们掌握记笔记技术、积累学习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本研究设计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现场研究,并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与比较了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172名,来自3个自然班,其中文科生79名,理科生36名,艺术生57名;男生52名,女生120名;他们都听取同一位教师讲授的同一门专业必修课。

2.2材料

A.大学生笔记策略调查问卷,B.课堂笔记质量评分标准,C.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

大学生笔记策略调查问卷由笔者自行编制。首先,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一些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对记笔记的态度和行为;其次,根据访谈结果将大学生的笔记分成专业必修课的笔记和任意选修课的笔记两类,并针对笔记的内容、格式、详细程度和大学生对记笔记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等编制了一系列相关题项,形成了问卷初稿;然后,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预备调查,根据结果对一些易产生歧义的题项进行了修改,完成了问卷;最后,对调查样本正式施测。

课堂笔记质量评分标准是在对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基础上提炼而成。课堂笔记质量的评分主要依据笔记的完整性、重点性、组织性、条理性和策略性,具体标准见表1。

2.3研究过程

学期初,教师对文、理、艺学生都提出了记课堂笔记的要求,其中对理、艺学生再三强调了记笔记对认知和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宣称笔记检查得分与课程成绩挂钩;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认真进行了课堂笔记的检查和督促,按事先拟好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课堂笔记质量打分,同时对172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学期结束时,教师提供了学生考试成绩。

2.4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大学生对课堂笔记态度的分析

大学生对不同性质课程的课堂笔记的态度参见表2,对于专业必修课,97.1%的认为课堂笔记有助于学习;对于任意选修课,91.9%的认为记课堂笔记对学习是有帮助的。

由列联表分析得:χ2=7.956,p>0.05,课程性质与学生对课堂笔记的态度是独立的。这说明无论专业必修课还是任意选修课,大学生对待课堂笔记的态度是一致的,都认为课堂笔记有助于学习。虽然大学生对待笔记的态度基本一致,但他们在课堂笔记对学习的帮助程度上看法不同,由列联表分析得:χ2=46.649,p<0.01。文科生认为课堂笔记的帮助最大,其次是理科生,再次是艺术生。我们认为这与专业特点有关,文科生更多地受到识记方面的训练,使得他们在学习情景中倾向于借助课堂笔记;理科生更多地受到推理演绎方面的训练,强调逻辑思维,仅难点处需要借助课堂笔记;艺术生更多地受到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强调操作能力,课堂笔记的帮助程度较差。

3.2大学生记课堂笔记的行为分析

3.2.1课堂笔记的课程差异

虽然大学生对课堂笔记在认知上一致,但是实际行为与认知却有显著差异,见表3。大学生课堂笔记行为与课程性质有关联,由列联表分析得:χ2=69.602,p<0.05,说明大学生实际上更倾向于记专业必修课的笔记而轻视任意选修课的笔记。专业必修课的成绩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因此学生不得不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修,课堂笔记也只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2.2课堂笔记的性别差异

大学生记笔记的行为具有性别差异,由列联表分析得:χ2=31.873,p<0.05,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记课堂笔记。而且女生的课堂笔记比男生的更加清晰、更有条理。

3.2.3课堂笔记的学科差异

文、理、艺各科学生在记笔记行为上有差异,由列联表分析得:χ2=33.141,p<0.05,文科生、艺术生比理科生更倾向于记笔记。这与之前的假设是一致的,文科生的专业性质决定了他们的课堂学习中充满大量的新信息,这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借助笔记来避免遗漏重要内容;艺术生在教师的检查督促下不得不记好笔记;理科生虽然比艺术生更觉得笔记对学习的帮助大,但在实际上理科生的专业注重逻辑思维,他们听课时往往是专注于解题思路和推导过程,只要理解了无需记录。

3.3大学生记课堂笔记的动机

由表4可知,无论专业必修课还是任意选修课,都有过半数的大学生记笔记的动机是应付考试。由列联表分析得:χ2=6.668,p>0.05,说明大学生课堂笔记的动机与课程性质无关。而且,无论是专业必修课还是任意选修课,男女生记笔记的动机不存在差异。

有研究表明,记笔记的过程是被目标导向的(goal directed)。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记笔记是多重目标导向的,主要受“应付考试”这一目标的导向。此外也有一些次级目标,比如增强注意力,应付老师的检查,以后可能会用到等等,这些次级目标是为总目标服务的[3]。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如果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来记笔记,那么就会自动删除许多与考试无关的信息,学习效率和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虽然教师在学期开始时强调笔记的重要性,并将其与期末考试成绩挂钩,但很少有学生将自己记笔记的行为归因为“应付老师”。这说明个别教师的干预并不能左右学生记笔记的动机,而学生自幼经历的“应试教育”则给他们更大更多更深的影响,使他们的学习处于消极被动敷衍应付的状态。

3.4大学生记笔记的技术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技术相当单一,大多采用传统的记笔记的方法。对笔记的内容懒于思考,一味照搬教师的板书,而且课后也不留时间对课堂笔记进行精加工。因此我们认为,大多数学生属于被动学习,即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等待老师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被动地等待答案,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不愿意或不习惯主动地思考所学知识、主动地发现自己尚未理解的问题、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见表5。

3.5课堂笔记详略程度的依据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是依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笔记详略的,见表6。

课堂笔记作为元认知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对学习重点的提炼,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学习要点。记笔记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大学生应该有能力依据自己的理解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做好课堂笔记。

3.6课堂笔记质量评分的性别差异,文理艺各科学生之间的差异

课堂笔记质量评分按照事先拟定的评分标准进行。男女生课堂笔记得分情况详见表7。

对男女生的得分进行t检验:t=3.463,p<0.01,即男女生的笔记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比男生在性格上更谨慎细致,比男生掌握了更多的记笔记的方法和技巧,记笔记相对更有效。对文理艺各科学生的笔记质量进行方差分析,F=1.684,p>0.05,他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7课堂笔记质量与最终成绩的相关

课堂笔记得分与最终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72,p<0.05。可见,学业优良学生的课堂笔记要比学业不良学生的课堂笔记具有更高的质量。学业优良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他们也正确地利用课堂笔记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从而取得优良的成绩。

3.8本调查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启发

一方面,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学生的课堂笔记策略不容乐观。课堂笔记并没有起到它真正的作用,而仅仅被作为上课的一种形式,利用率比较低,有57%的学生只在考前才进行复习。课堂笔记作为学生课堂思考的一种外显形式,应该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手段。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记一份有效的课堂笔记,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笔记,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的课堂笔记是按照教师的板书来完成的,因此,如何合理设计板书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课堂笔记情况。适量的板书,点到为止,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留出适量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去填满其中的内容,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不提倡将所有的重点都罗列在板书上,大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自己进行提炼。相反的,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上,教师应该多罗列一些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以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推动他们进行知识建构。

4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已认识到了课堂笔记的重要性,他们在价值认知上不存在差异,但是行为上存在课程、性别、文理艺学科差异。(2)大部分大学生记课堂笔记的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课后也几乎不去整理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利用率较低。(3)文、理、艺术生在课堂笔记技术上不存在差异,仍然都是采取传统式课堂笔记策略。(4)在课堂笔记的质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课堂笔记质量显著高于男生;文、理、艺术生之间不存在差异。(5)课堂笔记质量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胡进. 关于笔记策略的研究综述. 心理学动态, 2001, 9(1): 47~51

2 孙继民. 记笔记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 外国教育研究, 2004, 31(8): 26~29

3 Meter P V, Yokoi L, Pressley M. College students′ theory of note-taking derived from their perceptions of note-tak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4, 86(3): 323~338

4 胡进. 大学生记笔记策略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1999, 22(4): 377~378

5 周谦. 学习心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第9篇:艺术设计概论笔记范文

(一)汉字定位与艺术设计的形象战略关系

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最突出的特点是易于识别,充分体现了产品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等视觉语言特征。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的整体而简练的概括,汉字的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无论表达什么、指示什么,无论是寓意还是象征,含义与企业文化都应是相统一的。在艺术设计中,既可以利用汉字的字体设计作为诠释商品属性的媒介,通过改变字体本身外形和字体的结构进行图形化处理;也可以从版面空间排版关系上进行合理利用与调配,即将文字看作是最基本的点、线、面元素加以编排设计,使其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但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从文字本身去寻找可以运用的图形元素,根据商品属性进行汉字图形化字再设计,增强商品的视觉表现力,体现出产品品牌的风格形象。

(二)汉字的设计定位与艺术设计的视觉形象关系

有时候主题文字的图形化在艺术设计中占据了一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这种主题文字本身的图形化设计可以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对字体进行增减笔画、添加装饰或改变字体结构来拓展字体形象,强调字体所传达的深刻含义和视觉效果。

二、汉字字体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汉字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从概念上来说,面的形成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产生的。面的不同分割和布局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产生轻松感,也能形成压迫感,映射出不同的视觉动势。主题文字的存在使整个包装版面相当生动饱满。以面构成时,统筹各元素的关系和画面的和谐,在必要时甚至可以在包装上做出些空白处理,在立体包装上,还可以将文字编排进行两个平面之间的跨越,增强视觉张力和艺术效果。汉字的字体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书法字呈现书法的笔墨意韵具有一种流动方向性,不可重复的书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现,是一个以时间带动空间,以动作过程带动视觉的表现方法。如:下图3的茶叶艺术设计就是以书法字呈现,中国文字的古韵将茶叶的绿色韵味充分体现出来,艺术设计是产品投放市场的首要印象,下面的茶叶包装给人焕然一新的初步印象,引起消费者的好感。2.拆分文字笔画将一个或者多个中文字的笔划进行拆分,结构重组,这时文字的识别性降低,但是图形化增强,一般需要注释。拆分后重新组合的文字失去了直白的解释功能,但新的图形形态具有更加深刻的寓意。如图4的月饼包装,“回”字的巧妙变换,充分体现了月圆中秋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望,包装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产品的主体思想。3.文字留白汉字字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突出产品的亮点,体现在平面广告的构成要素的差异化创意方面。汉字字体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形状、大小、色彩、深浅,发散,组合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灵感受和不同层次的艺术魅力。近几年来商业广告设计艺术中汉字字体的表现形式获得了多角度的视觉效应,显露时代风格。如图“5花开富贵”礼品袋,清新简约的字体和简洁,四周的空白留给消费者适当的想象空间。在立体包装上,还可以将文字编排应用于包装与产品之间的跨越,加强包装与产品之间的联系“。花开富贵”礼品袋的包装设计中选取具有东方古韵的折扇汉字字体装饰,在外包装上,生机勃勃的蝴蝶和牡丹清晰了反应了礼品的高雅,在“花开富贵”三个字的运用上,利用不同的字体、字的不同大小突出的特色品牌,整个包装采用文字图像化的设计,除了保留花开富贵文字标志、红牡丹、蝴蝶外以及少量的商品信息外,几乎不再运用任何的图案装饰,整体包装效果简约鲜明,达到优雅的视觉效应和心理效应,传达了源远流长、品味生活的一种从容态度。这种充满文字图形化的设计使得整个包装更加突出品牌形象,成功地在其功能和情感诉求上达到了一个平衡考量。

(二)汉字字体设计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汉字字体作为网页设计的一种元素,直接影响着网页的整体形象。汉字字体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作为一种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带来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效应。在隶书与楷体、黑体与宋体之间浓淡变化形成缤纷的色彩层次,字体的线条为虚实相生,字体的大小、粗淡可以随意调整,使网页艺术设计产生出悠远豁达之意境,将中国汉字的意境融入到新媒体传播中。

(三)汉字字体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将汉字字体以标记、点缀、插画形式应用在书籍装帧中,带来焕然一新的效果,对汉字字体文化也起着传播的作用。无论从装饰性还是艺术设计的设计运用上,都继承了汉字字体的线条特征表现出来的灵动韵致。书籍中的汉字字体插图,营造了文化、活跃的氛围,使书籍焕发活力。如《星火燎原》一书选用了的狂草,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不用其他元素,仅凭这四个字已经凸显出书籍版式设计的特色。另外,有的书籍装帧采用了书法家的书法来题写书名,由于书法家的知名度和对书的理解与创作,提升了书的艺术个性;有的将书法字体与图书的内容、构图、图案等元素搭配,并在边缘关系处寻找新的灵感融入主观的意念,书籍装帧的效果就更加富有感染力。

(四)汉字字体设计在唱片封套设计中的运用案例分析

根据汉字字体提炼出丰富多变的图案,通过线条组合,可运用到与中国的唱片卡套设计中,如图6的唱片卡套设计不仅仅要是汉字字体的引用,还是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随着音乐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艺术设计的开发,汉字字体文化开始以唱片卡套这种形式随着唱片的热卖以更快更新的渠道传播,使汉字字体艺术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接轨,实现音乐与画的和谐共存,让唱片外观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又不失时尚气息,既反映出唱片音乐的主题,又使唱片封套充满了文化底蕴。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