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路交通应急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路交通应急管理

第1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分析

引言

高速公路建设极大的改善了交通环境,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依赖程度也相应提高,保障交通安全,提高应急联动能力,快速有效的处理交通突发事件,已经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优化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对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1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1.1 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初期运行时,美国伊利诺斯州运输部为了缓解道路拥挤状况,建立了紧急巡逻队,加强车辆的指挥与道路巡查,及时对事故进行处置和清理事故车辆。

欧洲许多国家也均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德国研发出一种公路事件预警管理系统,能通过路侧的电子指导标志发出预警信号来警示道路隐患或前方存在交通事故,从而减少道路事故发生。

1.2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我国也开始意识到提高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许多研究单位和交通管理部门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应急事件管理,如何减少交通阻塞及降低事件发生后的各种损失进行了多样研究和相应系统的研发。自90年代我国成功的将以GPS定位系统为主的高速公路救援车辆管理系统应用在高速公路事件管理中,实现了对路政车辆及时有效的调度。直至后续我国各研究机构和交通应急管理部门对高速公路应急事件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现代化交通安全监管预控体系和各种突发事件的交通预警应急响应机制。

2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优化需求分析

2.1 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1 交通应急事件信息采集滞后

目前多数交通事件主要是靠现场肇事者和目击者报警,或者巡逻人员采集信息,而紧急电话使用非常少。虽然各路段均有信息板,但较少交通路况相关信息。没有最大限度的发现应急事件,外场信息采集和设施未发挥应有的效用,造成救援时机延误或错失。

2.1.2 应急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已经建立的交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所谓的联动系统多数仅停留在信息传递的功能上,信息的价值未被充分发掘和利用。

2.1.3 信息共享程度低

高速公路的主要管理部门、路政和交警等均有各自的信息采集方式,其数据采集结构和传输方式或存在不一致,而且各方采集到的信息侧重点和信息类型也不尽相同,造成信息利用率低,集成程度差。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共享,且各自拥有信息的融合度也较低。

2.2 应急管理体系优化需求

2.2.1 处理应急事件的需要

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长,车辆数量的迅速递增,高速公路应急事件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其随机性和突发性,使得对应急事件处理具有一定难度,其处理的时效性直接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优化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尽早地发现事件、确认事件的性质并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实现对应急事件快速、高效、恰当的处理。

2.2.2 体现“预防为主”的需要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目标不仅仅体现在突发事件的处理时效性,还应着重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和避免异常事件的发生。国家发改委把“加强运输工具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交通安全设施的完善与配套,通过交通科技创新,实现对交通行为的监控、预警、引导和控制,抑制或减少交通事故隐患”作为公路运输的重点。

2.2.3提高公路运营效率的需要

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能有效整合各部门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有效发挥各部门职能,实现效益最大化,减少无效措施的实施,提高公路运营效率。

3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优化构建理念

3.1 资源共享

应急管理体系中各部门的高效联动运行,必须建立在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的基础上,各部门间有序快捷的传达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3.1.1 信息的采集

高速公路的信息采集传递渠道是自下而上逐级汇报,由各信息采集主体如司乘人员、收费站、服务区、养护部门等将所获得的路况信息及时上传给相应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对信息分析判断后上传给上级监控中心直至应急指挥中心。

图1 路况信息传递示意图

3.1.2 信息的

监控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将接收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给信息需求者,信息措施如动态显示板、路侧广播、限速标志、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等等,最大化做到资源共享。

图2 路况信息示意图

3.1.3 构建平台

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应急事件协同处置和信息共享的管理平台,整个系统中的用户既是信息的者,也是信息的使用者,平台负责汇聚各个用户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到相关使用单位。所有用户均可直接面对平台。

平台中传输的数据流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流,包含高速公路动态运行信息及应急事件处置、协同信息;另一类是视频流,如高速公路道路监控视频流。

4 结语

高速公路应急事件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优化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能有效解决在预防、处置、后处理应急事故的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效的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可以在事件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将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对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化调整,可以保障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效益,对推动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艳梅,李 凤,吕梓途. 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 北方交通,2012(7):94~97.

[2]姜红宇.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长安大学. 2010.

[3]刘 清,陶存新,张存保.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总体设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7,24(3):21~24.

[4]姜红宇,祁卫东.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化研究[J]. 河北交通科技,2009,6(4):65~68.

[5]梁衷喜. 建立高速公路应急反应体系的必要性[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5):81~82.

[6]孙 璐,葛敏莉,金姣萍,等. 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发展综述[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3,11(1):1~7.

[7]李 颖.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10.

[8]王小娟. 道路交通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9]钟连德,孙小端,陈永胜.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J]. 公路,2006(1):127~130.

第2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__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订本预案。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强化抢险意识和大局观念,服从指挥,各尽其责,保证处置工作高效、快速、有序进行。

本预案适用的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产生重大社会影响,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实施救援和处置的道路交通事故:

1.4.1 事故后果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含)以上死亡的;

1.4.2 运载危险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严重后果的;

1.4.3 境内路段因凝冻、风暴雨、浓雾、塌方、泥石流等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及其它灾害连续引发交通事故的;

1.4.4 导致市、省(部)级以上领导或者重要外宾伤、亡的;

1.4.5 其它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急需联合救援的道路交通事故。

成立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安监局局长任副副总指挥,成员由县政府办、教育局、财政局、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环保局、供电局、文体广电旅游局、电信公司、住建设、气象局、消防大队、武警中队、公安局、交警大队、安监局、交通运输局、民政局等部门相关负责及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组成,主要职责是统一指挥、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救援;及时掌握事故动态并按规定上报,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统一部署事件的信息、新闻报道及其它重要事项。

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交警大队大队长任办公室主任,相关人员负责具体办公。联系电话:7223481、7223492。其职责为履行日常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置中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县公安局及交警大队:负责接警、现场处置、现场警戒勘查、组织救援、疏导交通、疏散群众、调查取证、控制交通肇事人、实施交通管制、事故原因调查和认定、损害赔偿调解、事故责任倒查和向上级报告情况等。

县安监局:负责对事故处置进行具体指导和协调各方关

系,组织有关专家参加处置,协助公安局等部门对事故责任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公路交通保障工作,负责事故道路的抢险抢修,提供运输车辆疏运事故现场人员及物资。

县住建局:负责事故现场的抢险抢修,组织搭建用于处置事故使用的临时建筑,负责事故现场的城市道路、路灯、供水等公用设施的抢险抢修,提供排险物资器具与人员,确保道路畅通。

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伤员的医疗救护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急救,并指导现场救护及防疫工作,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县消防大队:负责事故现场灭火,破拆变形事故车辆、排除载运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等危险物品车辆因事故造成的险情。

县环保局:负责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处置及其污染程度监测,指导对危险化学品扩散、蔓延的控制工作。

县电信公司:负责救援期间的通讯畅通。

县气象局:及时提供事故现场以及周边范围的天气情况。

县供电局:负责现场抢险、电力输送和排除电力遗留的安全隐患

县民政局:协助做好死伤家属及伤者本人的安抚、赔偿工作,及时运送遇难尸体,妥善处理死者后事。

县政府办:负责协调处理事故中伤亡的涉外人员的有关善后处理工作。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统一组织信息和新闻报道工作。

县教育局:负责协调处理事故中伤亡学生的有关善后处理和配合调查事故责任等工作。

县武警中队:按照救援应急指挥部要求参与排险救援,协助公安部门维持现场秩序。

各保险公司:负责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车辆损失等财产的理赔工作。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县政府立即组成现场指挥部,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总指挥,县公安局长任副总指挥,主要职责是尽快开展事故排险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向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发生和先期处置情况,提出增援要求和实施意见;组织现场善后处理,并做好事故调查;负责现场处置工作全过程的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接到事故报案后,要核实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一旦查明事故的死、伤人数或失踪人数后,应按规定报告当地人民政府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同级协作部门,并按照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包含以下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人员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态控制情况;接处警情况;报告单位。

当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措挥部办公室根据事故的严重性、影响范围、可控性等要素,作出分析、研判,预警。

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最先接到报警的公安部门要在1小时内同时向县应急办、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并通报安监、卫生、建设、交通、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各有关部门接警后要立即派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参与救援。县应急办及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按有关规定向上级政府及部门报告。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或可能发生时,事发地乡、镇人民政府、接警的公安部门及事发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组织救援,并将事件和有关先期处置情况按规定在同一时间上报县应急办和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事故信息后,赶赴现场指导,组织派遣应急处置队伍,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及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信息后,立即组织公安、卫生、消防、交通、安监、环保等部门实施救援,并开启交通事故伤员抢救“绿色通道”,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判定事故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社会危害时,应立即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批准启动本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处警救援人员应当携带必要的现场勘查器材、急救工具、安全防护器材,及时对伤员进行施救,指挥、引导车辆行人绕行,确保救援车辆道路畅通。如遇台风、暴雨、浓雾、塌方、泥石流等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及其它灾害造成的交通事故,或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应当视情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紧急疏散周围人员。

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经核实确定为道路交通事故,立即报告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批准后,启动本预案。各有关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指定地点参与部署实施救援工作。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请求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调集县各有关部门力量和装备组成救援工作组,赶赴现场参与救援行动。各有关部门在接到指令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员和救援装备集结,选择便捷交通路线和运输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救援现场。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可视情成立专家指导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后勤保障组等专业工作组,立即开展消除隐患、调查取证、伤员救治、污染监测、道路抢修等各项工作。

事故救援结束后,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善后处置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死亡人员进行善后处置,尽力医治事故伤员,清理交通事故现场,恢复道路交通正常秩序。

各保险公司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及时支付或者垫付抢救费用,开展应急救援人员现场保险和伤亡人员及财产保险的理赔工作。

道路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信息、接待采访等事项由县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部署,

县委宣传部负责把关和组织实施,新闻报道应坚持及时、准确、全面、客观的工作原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公安部门应及时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出事故责任认定,依法追究交通肇事者法律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工作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0日内完成,并由调查组形成书面报告提交有关部门。事故调查报告提交之日起__日内,按属地管理原则和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相应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预警、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协同作战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向县政府提交专项报告,为完善预案提供参考依据。

县公安局要完善“110”或“122”接警系统,并配备必要的应急备用设施和技术力量,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报送各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网通、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企业要做好应急过程中的通信保障工作。

县相关部门应建立处置道路交通事故装备保障制度。消防车辆、照明、灭火、破拆等专用设备、器材实行专人保管和维护,满足应急处置需要。储备物资应存放于安全、交通便利的区域。各救援部门应健全应急制度,落实应急人员,配备以下相应装备:

县交通运输局:大客车2辆、大货车2辆、大吊车1台,用于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及物资设备。

县建设局:推土机2台、铲车2辆、挖掘机2部、装载机2部、吊车3台,用于坍塌事故现场挖掘和路面清障以及搭建临时建筑的设备和物资。

县供电局:10KV带电作业车1辆、__0KV柴油发电机车1辆,用于事故现场的电力供应,铺设临时电力线路的物资和设备。

县公安局:事故勘查车1辆、应急救援车辆10辆、指挥车1辆及相关通讯器材、防暴装备、野外扎营装备。

县消防大队:消防车2辆、金属切割机、液压扩张器、灭火器材、强光照明、氧气呼吸器、隔热服、防化服、防酸服等防护设备及洗消帐篷。

县武警中队:防暴装备、通讯设备、野外露营装备。

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处置道路交通事故所需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专项经费预算。应急救援工作所需设备资金由各部门提出预算,报县政府批准后列入年度财政资金预算。

各部门应建立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工作组。工作组按照道路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乡、镇和交通、农业(农机)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常识和办法。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中应当设置应急救援培训的内容。

各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人员的日常教育和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员营救、伤员抢救、车辆打捞、危险化学品处置和人员应急集结等科目培训,提高处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公安、交通管理、消防、医疗急救等部门应定期按应急救援要求组织演练。

本预案是全县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依据,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应遵照执行,并参照本预案,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或实施意见。本预案定期进行修改。

第3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为切实提高道路交通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有效防范和快速处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全市道路交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调高效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道路交通安全法》、xxx行署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意见的通知》(锡署办发【2010】10号)和《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应急救援管理办法的通知》(锡署办发【2010】154号)要求,着力加强道路交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机制建设、装备建设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应急救援队伍在交通事故应急救助和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中的作用,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处置救援工作快速、有序、高效进行,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机构

组建xxx公安局交管支队应急救援队伍领导小组

组  长: xxx(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副组长:xxx(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管支队支队长)

        xxx(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政委)

成  员:xxx(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事故对策指导大队大队长)

        xxx(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办公室主任)

        xxx(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特勤大队大队长)

        xxx(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交通秩序管理大队大队长)

        xxx(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高速公路管理直属大队大队长)

xxx(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安全宣传大队大队长)

        各旗县市(区)交警大队大队长。

应急救援队伍分为交通管控疏导组(20人)、信息联络组(10人)、事故处理组(8人)、清障救援组(7人),按照各小组分工,负责具体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政委朝克图兼任,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事故对策指导大队,负责工作协调、信息收集及其他日常工作。

三、预案适用范围

全市范围内发生的以下重特大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均适用本预案。

(一)一次死亡3人(含)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

(二)运输过程中发生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严重泄露或发生交通事故后有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的;

(三)国家重要领导、来访的重要外宾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

(四)客运车辆发生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

(五)因暴雨、暴雪、沙尘、地震等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及其他灾害已经或者可能引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或者交通堵塞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通行的;

(六)其他影响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

四、工作职责:

(一)应急救援队伍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救援工作,调度、组织有关人员实施处置救援工作;及时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动态。

(二)应急救援队伍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随时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情况,提前预警,履行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的日常演练,在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发生时,发挥指挥、协调作用,统一安排事件的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及其他主要事项,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交通管控疏导组。交通管控疏导组由市公安局交管支队特勤大队、秩序大队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协调事故现场事发地点道路交通秩序的指挥疏导和现场周边秩序维护,确保指挥、救援车辆的畅通,以及实施道路交通临时管制、封闭等工作。

2、信息联络组。信息联络组由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办公室、事故发生地交警大队办公室人员组成,协调联系有关部门,负责重特大事故及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的信息收集、事故处置、现场应急救援等信息上报工作。接到重特大交通事故及道路交通安全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向总指挥部报告,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及时通知、下达各有关部门。

3、事故处理组。事故处理组由市公安交管支队事故对策指导大队、事故发生地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配合医疗部门抢救伤者、保护现场、组织救援、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控制交通肇事者、责任认定、善后处理等工作。

4、清障救援组。由市公安交管支队安全宣传大队、事故发生地安全宣传中队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组织事故车辆(载运易燃易爆物品)的施救、清障及事故车辆的拖拽吊运和事故现场的清理,以及事故伤员的抢救运送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及事故处理能力。各旗县市区交警大队要制定应急预案,完善110或122接处警系统,加强与医疗、保险、公安消防、交通等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系,确保在发生事故后,能迅速赶赴现场。伤员人数发生变化时,事故发生地大队应及时进行补报。

(二)要强化抢救意识和大局意识,统一指挥,各尽其职,协同作战,保证救援工作有效、快捷、有序进行。

(三)完善救援装备,确保有关器材及交通、通讯工作保持性能完好。发生载运危险化学品车辆交通事故时,要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进入现场人员需要穿防护服,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第4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人工调度模式

引 言:在城市客运公共交通系统中,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功能定位是高运量骨干运输网,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如何快速、准确地实施故障处置与救援并维持事件持续期间的运营安全,以尽可能地将突发事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

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研究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相关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系统后台技术、系统逻辑与物理架构设计、调度信息终端产品等 3 个方面。

1.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后台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后台系统的主要功能应包括事故故障的类型划分、风险判别及事故故障预警。目前,对运营安全事故的类型划分及危险源的分析集中于重大事故方面,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企业对实际运营事故日志的记录、统计与分析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事故风险等级的研究,一般采用初步危险分析( PHA)、事故树分析( FTA)、事件树分析( ETA)、运行危险分析,以及潜通电路分析( SCA)、动态事件树法、Petri 网法等分析方法进行风险分级,或从车辆可靠性测试、维修与风险评价、火灾评估、地下结构的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研究。

国内对于事故预警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真正能够结合轨道交通运营数据输出预警和防范功能的系统并不多。

1.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逻辑物理构架设计与开发

国外轨道交通发达的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和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辅助系统。国内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了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开展了建立专职部门、制定应急处置规范、开发应急管理系统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工作。相关文献对国外铁路应急管理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在国外铁路领域,应急救援指挥已成为维持铁路管理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 相关文献提出建设轨道交通综合运营协调中心( COCC) 和应急处置中心( ETC),负责各种运营状态下的运营指挥协调; 相关文献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结构和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框架。由分析可见,现有的轨道交通应急处置辅助支持系统无论是理论还是系统开发均存在涉及面广、涉及岗位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某一关键岗位,如针对行车调度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辅助支持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极少。

1.3 调度信息终端设备研发

国外的乘客信息系统( PIS) 可以将已知的延误时间、预计到达时间和发车时间等信息提供给列车长和乘客,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掌上电脑、手机等进行实时查询。在国内,相关文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非常注重乘客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关文献指出,PIS 中子系统负责的主要业务有: 控制中心负责信息源的采集、接收、处理、分发工作; 网络子系统提供的控制中心负责与各个车站、隧道 AP(无线网络接入点)、列车的网络连通; 车站子系统接收到中心下发到车站的多媒体信息后,由车站服务器进行处理并发送到各个终端控制器。可见,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的终端产品研发主要面向乘客,调度员为实现运营调整而面向行车值班员和司机的指令主要通过对讲机,缺乏可视设备。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针对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的应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终端产品研发虽已有成果,但呈现出分散化、局部化的特征,亟需整合与完善。

2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应急调度系统框架体系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框架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通过该设计,可实现事故故障类型及风险等级自动判别、事故故障预警、应急调度预案信息化管理等功能。

图 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框架体系设计

2.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后台技术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后台系统的研究是以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日志资料为基础,运用数据挖掘理论的关联规则算法和聚类分析算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类别划分及风险等级智能判定方法; 基于对各类事故故障的发生频次及概率统计,分析辨识高频次、高风险等级事故故障,建立高频高危故障数据库; 针对高频高危数据库,研究不同类型等级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预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和面向调度管理人员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故障预警技术,从事前防控和事后处置 2 个层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的安全和效率。

2.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事故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自学习能力提出了巨大需求。一方面,行车调度员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目前行车调度员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需求; 另一方面,各条线路因建设施工和系统设备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在历史事故故障、主要或重大事故故障及潜在风险源等方面存在信息差异。因此,传统单一、静态的事故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已无法满足对应急调度安全和效率的需求,需要管理系统通过日常操作案例来获取老调度人员的丰富经验、各线事故故障特有属性等知识和规则,使系统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从而很好地满足大量新调度人员自主学习和各线个性化事故故障管理的需求。

2.3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硬件体系架构及终端产品研发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系统的功能实现,分网络层、线路层和车站层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硬件体系原型构架。在此基础上研发具有调度命令管理、故障处置提示与监控、电子签名及打印功能的智能调度手持终端。

3 结束语

总之,目前的应急调度指挥模式由“人工”向“自动化”的转变不可避免。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总结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现状流程、问题及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软、硬件框架结构,为下一步系统的开发和实现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

[1]陈菁菁.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运营事故和灾害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0(05).

第5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2021年预防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基本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对可能发生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认真排查事故黑点,加大整改力度,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采取预防措施,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紧急状况发生后,各村各有关部门应及时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措施,迅速实施抢险,全力控制事态。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行政辖区内道路交通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的应急救援工作。

(一)特殊天气。大雾天气,车辆不能正常运行或车辆不能通行。

(二)严重堵车。由一般性交通事故、人为因素、道路因素造成的交通堵塞,且连续堵塞时间超过12小时。

(三)交通事故。发生在本镇境内死亡1人或重伤2人以上,其性质严重,影响较大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四)其他状况。运输危险化学品泄露、爆炸和火灾事故等。

根据实际需要,全镇预案分为两级,镇政府制定的预案为一级预案,各村各有关部门制定的预案为二级预案。

三、状况报告

(一)发生紧急状况时,现场司机或群众可拨打中敖派出所电话[1**********]或向镇政府([1**********])报告。发生人员伤亡的,可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者43721120)向区人民医院求救。遇现场起火或交通事故伤员被卡在车内需要切割车体的,要迅速向公安消防部门上报。

(二)在发现或得知发生紧急状况后,紧急状况发生地村委会务必立即向镇政府报告。紧急状况下,可直接向镇长和驻村联系领导报告。

(三)镇政府文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镇长和分管领导报告,并按照镇长或分管领导的指示,在最短时间内(规定时间内)将有关状况向区政府报告,相关部门对口上报。

四、组织领导

(一)镇政府成立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镇长担任,副总指挥由镇政府

分管领导(分管交通、安全生产等工作)、人武部部长等有关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由沿线各村及镇政府交安办、综治办、安监办、派出所、医院、民兵应急分队等部门组成。指挥部主要职责是指导、督促、检查全镇交通道路安全状况;督导有关部门加大对事故黑点的整治排查力度,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确定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决定启动或终止应急预案;统一领导、指挥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救援工作,解决应急处理中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应急处理状况;适时发布公告,指定报道负责人。

(二)指挥部内设综合协调组、事故抢险组、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

1、综合协调组:负责传达指挥部指令,综合协调各组救援工作,调动救援队伍,全面负责抢险现场的组织、协调,调度汇总、上报救援进展状况,并做好信息反馈工作。组长由分管副职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组成。

2、事故抢险组:在紧急状况下(比如出现严重交通堵塞、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大雾天车辆通行受阻等),负责交通管制、维护治安、路障清理、车辆疏导、保障通行、事故抢险等工作。事故抢险组由派出所、交安办、卫生院组成,组长由中敖派出所所长担任,成员由各单位内部调配安排。派出所主要负责交通管制、车辆疏导、维护治安等工作;镇交安办主要负责路障清理、保障通行、事故抢险等工作。如有人员伤亡状况,首先要协助医疗救护组抢救伤员。

3、应急救援组:发生紧急状况后,在事故抢险组不能独立完成抢险任务时,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及时赶赴现场协助事故抢险组实施抢险救援。组长由武装部长担任,副组长由人武部副部长(具体负责救援工作)及沿线各村主任担任,成员由镇民兵应急分队、沿线村治保主任和基干民兵组成。应急救援实行属地负责制,沿线各村要独立成组。

4、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是在接到抢救信息后,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和车辆以及医疗设备,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并迅速展开抢救,力争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程度。组长由分管卫生领导担任,成员由镇卫生院相关医护人员组成。

5、事故调查组: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后,公安部门应及时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做出事故职责认定,依法追究交通肇事者法律职责,由镇综治办、司法所协助,分管政法领导任组长。

6、善后处理组:由镇民政办、司法所、派出所抽调人员组成,由分管民政领导任组长。主要职责:协调处理死者安抚、伤员救治等方面的事宜,掌握思想动态,稳定思想情绪。

五、预案启动

(一)紧急状况发生后,根据实际状况,按照二级预案、一级预案依次启动,必要时同时启动。

(二)紧急状况发生后,沿线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快速反应,在一级预案未启动前,首先启动本级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三)启动一级预案由镇政府镇长决定,启动二级预案由沿线各村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决定。一级预案启动后,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成镇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指挥部综合协调组通知有关成员单位和各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并通知二级预案的主要负责人。镇指挥部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实际状况接替二级预案指挥或指导二级预案指挥。

六、应急措施

(一)镇指挥部到达现场后,综合协调组、事故抢险组、应急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和事故调查组按照指挥部指令立即就位并按照预案开展工作,应急救援工作有序展开。

(二)派出所、综治办要加强现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三)镇卫生院立即组织急救,及时带给急救药品、器械,全力抢救伤员,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抢救工作。

(四)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从全局出发,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共同做好事故的抢救和处理工作。

(五)如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发生事故的,要立即报告交警大队事故科派员赶赴现场处置,同时,上报治安、消防、救护、环保和抢险等部门。现场民警要加强重点和要害部门周边安全防范,并为其它参加救援的车辆预留救助通道。

七、其他事项

(一)镇政府针对交通道路发生的紧急状况,有本预案以外的随机处置权力。

(二)加大路面控制力度。公安交管部门要严格查处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车、超速、超载、夜间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夜间违法停车、强超强会、客车超员、农用车违法载客等各种违法行为。严禁报废车、带病车上路行驶,确保车辆安全行驶。交通部门要做好公路的养护及管理等工作,确保交通道路安全。

(三)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公安、交通部门要将宣传交通法律法规等常识纳入日常工作,认真做好预防交通事故、确保道路畅通的宣传工作。沿线各村要用心配合,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个性是司机朋友用心配合并主动参与到预防交通事故中来,从源头上减少或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大力整治事故黑点。镇派出所、安监办要认真、详细排查镇境交通道路事故黑点,并制定和落实事故黑点整治计划和措施。镇交安办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完善事故黑点的交通安全设施,有效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

(五)沿线各村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应急预案,结合实际状况,制定本村、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并上报镇指挥部备案。

2021年预防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为迅速处置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以下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一)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二)一次造成重伤11人以上或死亡1人重伤8人以上或死亡2人重伤5人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三)一次造成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

二、组织领导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领导组,负责统一组织、监督和检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研究解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政府办,由县政府办负责人任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主要任务是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领导组的各项决策、命令;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工作。

为加强对事故现场处置工作的领导,成立现场处置领导小组,由一名副县长任组长,事故发生地政府领导、事故车辆主管部门及公安、卫生、民政、交通、保险等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现场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四个专业组:

(一)抢险组:由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人任组长。主要任务是组织当地公安派出所、武装、民政、卫生等部门人员赶赴现场,及时了解、控制现场状况,搞好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及时抢救、转移受伤人员,随时与县领导组办公室持续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二)救护组:由县卫生局负责,县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各医疗、医药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任务是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车辆赶赴现场,设立现场临时抢救中心,及时抢救、转移受伤人员,调动医疗人员、器械、药品参加伤员抢救工作。

(三)事故调查组:由县公安局负责,县公安局局长任组长。主要任务是组织交警、消防等部门及当地公安派出所搞好现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疏导现场周围交通,勘查现场,调查取证,并会同有关部门清理事故现场,扑灭火灾,排除险情,恢复道路交通秩序,用心参加救护和理赔等工作。现场勘查可根据需要商请县人民检察院和县监察局派员参加。

(四)善后处理组:由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事故发生地政府负责人任组长,保险公司、事故车辆单位或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任务是转移、安置因道路交通事故受损失的群众,接待和安置前来参加事故处理的遇难者家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和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

三、处置原则和要求

(一)事故发生地政府和公安派出所接到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在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的同时,要在1小时内核实清楚状况并向县公安局报告,县公安局迅速报告县委、县政府。

(二)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或接到县委、县政府的通知后,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参加现场处置工作。

(三)首先到达事故现场的部门,要在尽量保护现场的状况下,全力抢救伤员和财物,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及违法犯罪分子趁火打劫。

(四)县事故调查组要用心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五)事故赔偿由相关保险公司及事故职责人(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六)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各项处理工作结束后,各有关部门要写出书面总结报县领导组办公室。

2021年预防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在xx顶旅游有限公司辖区内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时,能迅速抢救伤者,有序实施各项应急救援工作,将道路交通事故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职责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结合景区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车辆、过境车辆和运送货物及危险品车辆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建立和完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高效有序地开展各项救援工作,把损失降至最低点。

二、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标准

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40万元以上的事故。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为切实加强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神农顶旅游有

限公司总经理黄德平担任,副组长由神农顶旅游有限公司副经理乔汇能、神农顶景区派出所所长黎勇、神农顶景区派出所指导员易鹏飞担任。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各景点管理站负责人为成员。

事故现场指挥部:总指挥由神农顶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平担任,事故现场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工作职责:迅速果断地组织实施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行使统一指挥权和调度权;维护现场抢救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做好事故现场撤离恢复交通工作;筹划事故善后处理各项工作;用心向领导小组报告应急救援工作的状况。

抢救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发生地的派出所、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地的“120”急救中心联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工作职责:负责抢救伤员和公私财产。

救治组:由事故所在景点管理站负责联系木鱼中医院。工作职责:全力做好伤员的救治工作。

维护秩序组:负责维护事故发生地段的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杜绝物资被哄抢现象的发生,根据事故发生状况和现场抢救勘察的需要,封闭道路或实施部分交通管制,实行夜间照明管制,严防二次事故的发生。

群众工作及善后处理组:做好各项统计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受害者家属的接待工作,制定善后处理方案,稳定群众情绪,本着“医疗终结一个、处理一个,医疗终结一批、处理一批”的原则,防止事态扩大或造成群体性上访。

四、应急救援程序

(一)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义务向“110”、“122”、“120”、“119”报警。

(二)“110”、“122”、“120”、“119”实行联动配臵,立即向道路交通事故领导小组报告,及时向现场指挥部发出指令,派员赶赴现场,同时将事故发生状况上报交警支队。

(三)指挥部成员赶赴现场后,立即组织相应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抢险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四)接到报案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助划定封闭现场范围,清理现场围观群众,实施秩序管制,确保进入现场救助、勘察秩序顺畅,严防哄抢物资或二次事故发生。

(五)救治组120单位接到报案后,立即做好伤员抢救的各项准备工作,伤员一旦运到,立即进入抢救状态,尽最大可能挽救伤者生命。

(六)群众工作及善后处理组接到报案后,立即赶赴现场,做好各项统计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安抚群众情绪,接待受害人家属,做好善后处理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认真落实预案。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结合本辖区的道路安全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二)定期组织演练。神农顶旅游有限公司对应急救援工作要高度重视,确实增强职责意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玩忽职守、工作不务实、紧要时刻拉不出来、贻误救援工作的,要按照“一职双责”的要求,进行职责追究,视情予以党纪政纪处罚。

2021年预防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主题资料与适用范用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所属企业内因公驾乘汽车车辆时,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二、总则

为切实做好道路交通事故、个性是重大及以上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规范事故的职责认定,善后处理、损失赔偿,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人员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建立和完善交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保证在接警后能够迅速赶赴现场,配合公安和车管部门了解状况全力救护,减少损失和影响,做好事故善后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三、组织机构

1、为妥善处理重、特大交通事故,公司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主(协)管机动车辆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组员由综合管理部、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安全技术部、各单位(车间)车队长(或车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2、交通事故救援处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办公室、事故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应急处理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管理部,由综合管理部部长负责,成员由公司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安全技术部、公司所属各单位车管部门负责人、安全专兼职、劳人社保专职、技术设备专职、工会干事、以及各单位(车间)汽车班长组成。事故救援组由公司生产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安全技术部、公司所属各单位安全部门、综合部门负责人及汽车班长组成。事故调查组由主(协)管机动车辆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牵头,公司安全技术部组织各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事故发生地有关负责人员协助调查。善后处理组,由公司综合管理部、各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事故发生地有关负责人员组成并开展工作。

四、主要职责

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2、事故发生后,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及其它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3、协调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应急处置工作;

4、需其它部门协助配合时,负责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5、有关紧急事项决策;

6、善后工作的统一协调处理。

7、应急处理办公室职责:负责公司管内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信息收集、上传下达和协调指挥工作,参与事故处理,通报有重大影响的道路交通事故。

8、事故调查组职责: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负责调查、分析和处理公司管内因公驾乘汽车所发生的职责交通伤亡事故。做好公司内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性质和职责,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现场的勘查意见,提出初步定性定责意见。

8、善后处理组职责: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通知保险机构赶赴现场,开展伤亡人员及财产的保险赔付工作。

五、应急响应程序

1、事故救援

2、发生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后,事故当事人或乘车人要在30分钟内向公司调度和各单位安全、车管部门报告。车辆驾驶人员及乘车人员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做好防护工作,拦停过往车辆运送伤员,并迅速拨打120(医疗急救中心电话)及122(交通事故投诉台),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应当予以协助。

3、公司调度、各单位安全、车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分别向有关领导汇报,

对到达本预案适用条件时,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要按照各自分工和兰州铁路局汽车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组织指挥安排、制定并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处理措施。协助事故救援的人员和事故单位,在现场救援时应服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统一指挥,按照有关法规展开救援工作。

4、根据就近先救援的原则,安排就近的地区先进行救援,同时,公司及事故单位内有关人员应在30分钟内出发,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在接到事故报告30分钟内,公司及事故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向路局安监室、中心人力资源部报告,公司安全技术部及事故单位办公室负责向中心安全部门、路局总值班室、物资处车管办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概况,同时报告车辆投保公司(xxx)

5、公司救援小组在中心、局救援小组未到达现场前,应用心配合当地交管部门用心抢救伤员,做好各项救援准备工作,勘察现场(有条件的做好摄影摄像工作)保存可疑证物,做好记录,对交管部门的事故现场勘察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签认。

5、公司救援小组应向中心、局救援小组主动汇报状况,不得隐瞒事故情节或有碍事故救援调查的言行发生。并在路局、中心救援小组的指导下,根据事故性质,迅速制定救援处理措施,做到分工具体,职责明确,统一领导,专人指挥,工作有序,力争将交通事故的人员伤亡损失和带来的社会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要加强事故现场安全监控,以防不测事故再度发生。

六、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由公司主(协)管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牵头,安全技术部负责组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以及事故单位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协调,并统一安排协调各部门,迅速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2、在现场调查、内部取证时,应由公司主管交通安全副总经理牵头、综合管理部组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当事人进行询问、笔录,配合协助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现场拍照、录像,搜集事故现场物证痕迹,对制动人拖印,机动撞击程度、进行测量、测算,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记录事故当事人、目击和相关人员的口述、笔录及伤亡人员、车辆损失的准确状况,写出事故概况及事故原因分析。在确认事实后,请事故职责人签认。

3、处理原则应遵循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和比照本预案有关资料办理。事故的当事人和本单位有关人员应用心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对事故现场调查记录确认无误后,当事人和单位方能签认。

4、事故概况的书面报告要在24小时内上报路局相关部门。事故报告资料: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年月时分);发生的地点(省、市、县地名,国道或其它道路名称、公里、米);天气、路面状况;车辆驾驶员、乘载人基本概况、伤亡状况;驾驶公车的基本概况(车型车号、核定车载人数)和车辆损失状况;道路交通事故基本概况及原因的初步决定。

七、后期处理

公司及事故单位安全、车管、技术设备、工会、人劳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并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赶赴现场,开展伤亡人员及财产的保险赔付工作。

八、其它:

第6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一、相关概念

突发事件。根据2007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灾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是指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治安刑事案件,恐怖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高速公路网正常运行的事件。本文所指的是,由于重大节日、特殊时段形成的交通特别拥堵,尤其在拥堵情况下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种情形也是属于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之一。

应急决策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落实这一要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作出决断的能力,即应急决策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运用科学的手段,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提高应急决策水平,以避免和减少危害,达到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

二、案例回顾及分析

2012年8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方案规定: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中,通过收费公路时应免费通行。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2012年10月1日,全国迎来了第一个高速免费通行假期。然而,“高速免费”似乎并没有给出游的人们增加多少幸福感。相反,高速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流量,造成了大面积的长时间的拥堵。与此同时,高速路上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发生。有数字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

长假期间,在免费政策的激励效应下,车辆都挤上了高速,难免会造成拥堵无序、高速路效率降低等问题。高速公路上追尾、刮擦等小事故接连不断。事故一发生,应急车道立即被后车堵死。为处理事故,路政清障工作人员与高速交警不得不从另一侧进入现场,有时还要逆行。由于高速应急车道被堵,一起本来可以快速解决的事故可能需要数小时,尤其是出现人员受伤的重大事故时,被堵住的可能就是“生命通道”。

在9月30日,发生了高速路上的拥堵之后,媒体开始热议造成拥堵的原因。有人将之归结于免费之后依然发卡、收卡的政策,也有人认为事故多发是最直接的因素,还有人归结为人们不良的驾驶习惯。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车流密度很大的时候,发生事故的概率是要高很多,每一次黄金周出行的需求爆发的时候,它的事故发生率比平常是要高很多倍。节假日公路的交通流量本来就大,如果平时收费而此时免费,必然使公路不堪重负,甚至使交通瘫痪。在很多拥堵路段上,汽车把应急车道塞了个水泄不通,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救援车辆很难及时赶到现场,这势必增加事故伤亡隐患。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国庆严重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也不应该过多地去追求是否应该实行这个免费政策,我们只能说既然免费政策已经实行了,那就应该继续坚持免费政策,应该要向前进。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针对免费政策造成的这些负面影响,尽量想办法去完善这个免费政策的一些具体方案,获得更多更好的正面社会效应。

三、提升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能力

(一)察觉和界定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件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是指由车辆、环境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营产生巨大影响,并对生命财产和社会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的事件。如果缺乏对此突发事件的敏锐性,就不能适时地做出决策反应,更不要说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了。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交通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准确地预警,能够扩展极其宝贵的事故情况判断和决策时间,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能够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危害程度。政府应该设置或利用多种信源与信息渠道进行预警,以提高预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该从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等方面进行多级别的预警,为领导者和群众采取对策提供尽量多的信息量,以提高应对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降低盲目性,减少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人员伤亡。

每年,全国各地高速公路上各种大小交通事件不计其数。在这个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又逢首次实行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我们也许无法做到零事故,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减少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保证人人安全出行。

(二)更新固化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理念

为了治理应急决策脆弱性,应从传统应急管理向现代应急管理转变。其中,更新应急决策的理念是关键。要应对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件,“制度完善与机制再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完美的制度设计、顺畅的制度运作以及及时的制度自适应都源于深层次的理念创新与塑造”。只有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应急管理理念,才能实现应急管理科学性与突发事件爆发规律性的精确匹配,实现对突发事件的有效管理。

同时,针对高速公路上的突发事件,要以民为先,把维护广大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以确保发生交通事故的人员的安全为基本前提。交警应该要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加强道口管理,引导车辆通行,配合医护人员及时抢救伤亡人员,清理现场,恢复道路交通,保证他人正常通行。

针对国庆期间的高速路上严重拥堵现象,高速交警制定了相应的一系列措施:交警将视情况进行分流、限流,拥堵路段可实施绕行措施;钱江二桥也是一大拥堵点,杭州高速交警支招绕行方案;发生小事故,尽快撤离现场,多条高速都设有事故快速处理点等,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发生。

(三)提高应急决策主体的素质、优化应急预案的动态性和灵活性

在危急的情景下,深度的不确定性使得突发事件事态的发展处于重要关头,“即时决策效能成为一个关键性,甚至是决定性的力量,这就要求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素质和非凡的决策能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应急决策中尤其欠缺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水平的决策者。因此提升决策主体的素质实属治理应急决策脆弱性的当务之急。此外,“预案可以使应急决策者有案可据,起到减缓心理压力、缩短决策时间的作用。同时,应急预案也可以保障应急决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但是面临特殊时期的高速路上的突发事件时,应急预案的用处很少,有时反而会阻碍有效的应急管理。因此,“在应急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态势,在应急预案指导下,动态生成应急处置方案”,增强应急预案的动态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面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2012年10月1日,高速交警发出特别呼吁:切勿占用应急通道,让“生命通道”保持畅通。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决定,从4目中午12时起,对符合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的车辆不再采取发卡措施,各收费站对免费车辆直接拾杆放行,使高速公路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另外,针对巨大的车流,有关部门也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应对。比如,增派人力上岗、加强信息、开设小型车辆免费通行的专门通道等,管理和服务工作及时跟进,对疏导车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完善应急决策法治

在应急决策的法制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果有较完善的应急决策法规,就可以明确应急状态下的决策主体及其权限,规范应急决策行为,从而可以避免在出现紧急的情况下决策主体不明、责任不清、权力滥用、程序混乱等现象,减少应急决策失误,尽可能提高应急决策的成功几率。这就需要加强应急决策的法制建设,因为“制度本质上就是节约成本,国家制度建设就是降低和节约国家治理成本,它是软性的投资、软性的建设,却能大大地提高硬性的投资、硬性建设的收益”。

及时完善高速公路应急预案,保证应急决策方案可顺利运行。高速公路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高速公路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交通事故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交通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将已发生或未发生的特殊情况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尽可能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并尽可能快速地恢复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或采取绕行路线,尽可能减少对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同时也应完善《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目的是为了妥善应对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类突发事件,确保道路畅通,维护正常收费秩序,制定本预案。

(五)强化属地管理的责任,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决策能力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综合性基本法律,该法明确规定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方规定:完善收费站应急处置预案。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全面分析本辖区公路收费站的运营管理状况,特别是交通拥堵等有关情况,督促收费站制定并完善重大节假日期间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确保收费站正常运行和车辆有序通行。

扬州市制定了《扬州市普通公路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公路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以“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联动、安全高效”的方针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的原则。详细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于公路收费站各种突发事件的类型以及针对各类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和保障措施等,确保了收费站的有效运行。

四、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原则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发生了,就必须果断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事态的继续恶性发展,控制局面。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应当要掌握应急决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一)第一时间原则

即处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要突出一个“快”字,做到出警快、反馈快、报告快、处置快、疏导快,尽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水平。由于高速公路事件发生的突发性,这就要求高速公路管理者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提高工作效率,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第一时间原则,是最首要最重要的原则,生命的抢救工作就是要求及时进入案发现场,抢救伤员。

(二)人文主义原则

由于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具有广泛的社会和个人的危害性,导致交通事故、悲剧和伤亡,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任何场合,第一时间对人员的伤亡和因突发事件给人民造成的其他不便和痛苦,都应表达和体现出关心、同情和怜悯。减少官话套话,尽快详细通报救助方案、具体措施和目前的工作进展,鼓励公众勇敢而理性地面对灾难和悲剧。对于死亡信息的也要特别细心、谨慎,小心核对。

(三)信息公开原则

高速交警应将突发事件处置的真实情况,涉及重大公益的灾情信息及时明确地公布于社会公众,减少虚假消息和推测性夸大事实的信息,让公众知道危机的真相。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进而改善高速交警公共关系,维护高速交警的执法权威和公信力,增强民众应对危机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信息混乱、错误、拖延等原因产生的社会恐慌,稳定公众情绪,引导民众积极支持、参与应急处置过程,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五、结束语

突发事件状况下的决策工作是事件应对工作的关键。由于突发事件的时间特性以及演化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如何根据事件发展的态势,做出最优的应急决策选择。以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收费站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契机,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造成的损失,为高速公路安全有序地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第7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3水路交通应急体系主要应急任务

3.预防预警机制

3.1预警信息

3.2预防预警行动

3.3预警支持系统

3.4预警级别及

3.5预警预报解除

4.应急响应

4.1应急响应启动

4.2应急响应行动

4.3信息报送和处理

4.4通信

4.5指挥和协调

4.6应急处置

4.7应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防护

4.8信息

4.9应急结束

5.善后工作

5.1善后处置

5.2调查总结与评估

6.应急保障

6.1通信保障

6.2资源保障

6.3经费保障

7.监督管理

7.1宣传、培训和演练

7.2奖励与责任

7.3监督检查

8.附则

8.1名词术语解释

8.2预案管理与更新

8.3预案解释部门

8.4预案实施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有效应对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环境影响和财产损失,保障水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交通部《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湖南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湖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行政区域港口和航道发生的涉及人身安全、通过能力、环境资源、重要财产等方面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水路交通应急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单位)分工协作,实施以块为主、以条为辅、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2)根据相关部门(单位)的现有职责明确其应急任务的分工和具体职责,保障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响应程序规范有序。针对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准备与支持保障、预警预防、应急响应和善后处置等应急全过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全面的应急体系。

(3)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应急支持作用,在预警预防和应急指挥协调中将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人力物力资源加以整合,实现信息共享。

(4)做好应对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加强宣传、培训和演练,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应急科技水平,确保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县、乡镇人民政府设立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水路交通应急工作。

2.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株洲县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县交通局局长(书记)、县地方海事处处长任副指挥长,县水利局、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财政局、县公安消防大队、县电信局、县卫生局、县人武部、县武警中队、县环保局、县农业局、县公路局等单位为成员单位。

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地方海事处,由县地方海事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2.2.1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

领导、组织全县水路交通应急工作,传达贯彻省、市人民政府对水路交通应急工作的指示;拟订全县水路交通应急工作政策、制度和规定,组织制订县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决定启动与终止全县水路交通应急预警状态和应急救援行动;指挥重大、特别重大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指挥、协调乡镇水路交通应急工作;组织后期处置与恢复、事件调查处理与奖惩。

2.2.2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承办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制定、落实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政策、措施并贯彻实施;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县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指导全县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具体组织水路交通应急培训和演练;编制年度应急工作经费预算草案;负责搜集、分析、核实和处理港口、航道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及时上报。

2.2.3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县交通局负责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行业管理、组织县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单位)拟订全县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构方案;参与应急处置组织、指挥和协调并提供必要的应急保障资源和技术支持。

县水利局做好相关水利水电枢纽的运行调度工作,为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便利条件。

县公安局负责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治安秩序维护、爆炸险情控制、危险品清除、协助遇难人员的营救,以及必要的公众隔离、保障交通畅通等。

县安监局负责水路交通应急处置中的安全督促检查,督促落实安全措施。

县财政局负责审批县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资金预算,并监督使用。

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火灾扑救。

县电信局根据港口、航道应急工作的需要,提供有效的通信保障。

县卫生局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及时对伤病人员进行救护。

县人武部负责组织、协调驻湘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参与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县武警中队根据省水路交通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组织人员及救生器材参与救援。

县环保局负责事发地上下游流域和周边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提出污染防控和处置建议,协助核实污染损害情况。

县农业局负责核查和报告可能受到事故影响的农业用水水源保护区,通知所属管理部门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受到直接污染和废弃物的间接污染。

县地方海事处承担水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的日常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调动专业和社会水路运输资源参与应急行动;负责水上交通监控管制、水上危险物和污染物清除、水上救助与打捞清障,以及提供水路交通运输应急保障等。

县公路局负责协调解决普通公路物资应急运输保障工作。

2.3水路交通应急体系主要应急任务

水运事故灾难事件:如航道中断、港口瘫痪受损、港口危险品事故、核幅射超标事故、港口环境污染损害、水运建设事故等。主要应急任务包括:保障并恢复水路交通能力、预警预防水运事故灾难的发生、应急处置水运事故灾难事件等。

水路交通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暴力犯罪、集团犯罪、、破坏港口设施、破坏航道设施等。主要应急任务包括:降低各类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保障航运设施和水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和水路交通秩序等。

自然灾害事件:如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应急任务包括:提供水路交通运输保障、保护航运设施和水路交通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和水路交通秩序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动物疫情、重大职业中毒等。主要应急任务包括:保障水路交通能力和运输畅通、提供应急救援物资运输支持、阻断疫情传播和救助伤病员等。

3.预防预警机制

3.1预警信息

3.11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港口和航道突发公共事件风险源、诱发风险因素、突发公共事件影响、预警预防与应急对策以及其他内容等。

第8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应急救援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ffic, how safe network oper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cities will be faced with problems.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of emergency rescue developmen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network operation of emergency rescue structure, the emergency rescue organizations mode, personnel and emergency rescue emergency relief supplies security and preparations.

Keywords: rail traffic; Network operation; Emergency rescue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系统,建成天津、重庆、沈阳、长春、武汉、西安、杭州、福州、南昌、昆明等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也就是说在“十二五”后,国内将有多个城市面临着网络化运营的局面,根据一周系统的学习和多年实践经验体会本文将从应急救援体系各方面进行考虑,充分挖掘人力、物力资源潜力,确保网络化运营下应急救援工作的快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 网络化运营的应急救援指挥模式

1.1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换乘站数量大大增加,无论哪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或事故,都将影响其他线路的客运组织和行车组织。因此,线路网路化运营之后,必须成立一个统筹指挥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由该应急指挥协调中心统一指挥,实行线网联动,既可以摊薄某个节点上的故障或突发事件对线网运营的影响,又可以迅速调动线网资源救援抢险,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

1.2线网应急指挥组织架构

网络化运营的监控、指挥通常采用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和线路(区域)控制中心两个层级进行监控和管理,分别掌管线网、线路两个层面的运营组织指挥工作。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是线网运营信息的收发中心,通过线网运营信息的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做到协调动作。在应急情况下,按照线网突发事件响应级别,有效开展应急信息通报和内外部应急资源协调工作。

轨道交通线网应急指挥架构由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各线路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和现场救援指挥部三级结构组成,如图一所示:

图一:轨道交通线网应急指挥架构图

1.3网络化运营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

(1)本线先期处置原则

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发生后,本线路控制中心(OCC)作为第一响应机构,应立即启动相关专项应急处置预案,成立本线路层面的应急指挥机构,开展先期应急处置工作。

(2)应急响应和处置

本线路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及时向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汇报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并继续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可根据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事态控制能力等因素,将线网突发事件划分为不同响应等级。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企业内部响应和政府处置响应。不同的响应等级划分,可根据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的功能定位进行划分。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作为线网应急处置枢纽中心,承担着大量的信息和指令传达,是线网应急处置的响应中心。线网应急响应流程图见图二。

图二:线网条件下的应急响应流程图

1.4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的功能和特点

线网应急指挥协调中心是全部线路统筹管理、监控指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调度中心,结合国内已网络化运营的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可以看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有以下功能和特点:

(1)统一指挥、联动网络内的其他各条线路;

(2)负责收集网络内所有线路的列车运行信息、客流信息,并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

(3)统一网络内各项运营应急信息,便于公众出行,保证线网各项信息的统一性;

(4)支撑线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内外部救援资源;

(5)可兼具代表政府监管和协调不同地铁运营企业,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6)协调线网内不同线路OCC调度,功能上“只监不控”;

(7)共享线网内所有线路的信息。

2 线网条件下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2.1充分利用外部应急救援资源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线路条件、车辆类型和设备设施越来越多样和复杂,相应地,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需求也越来越多。但出于成本和利用率的考虑,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不可能配齐所有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有时需要借助社会资源的救援设备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故障导致部分线路中断运营或列车晚点较多,可申请启动公交接驳,利用公共汽车疏运乘客,尽量减少事故/事件影响;当列车在高架线路上发生脱轨或颠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目前所配备的救援设备不能有效快速完成救援任务,如借助外单位大型汽车吊可更加快速地完成救援工作。

2.2合理调配内部资源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地铁从网络化运营的角度,建立了区域救援与专业救援的机制,在原有专业救援的基础上,根据线网运营情况、线路特点、地理位置进行了区域划分,增加区域救援的抢险力量和资源配置。通过总调度室统一指挥,打破传统的分线路、分专业的概念,调动网络资源进行救援抢险。北京地铁在原有车辆段为救援基地的基础上,把线网划分为8大区域,设立设备抢险中心站(以换乘站、联锁站为主),配置救援人员和器材,负责区域内的应急救援工作,维修基地负责全线网的应急救援支持工作。通过划分区域应急救援模式,顺利保障了奥运会期间的轨道交通服务。

(1)人员、值班点配置

应急救援人员和值班点的配置应兼顾日常生产管理的需求,正常情况下,有利于开展日常生产组织,一旦发生设备/设施故障,能迅速组织人员投入应急救援工作。

第9篇:道路交通应急管理范文

【关键词】危险货物;管理;对策

道路运输是危险品的主要运输途径之一,危险品在运输时,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后果,给人民、社会、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道路运输危险品货物在2亿吨左右,其中剧毒氰化物就达几十万吨,易燃易爆油品类达1亿吨。随着货运量的攀升,事故数量和危害也在不断上升,给危险品所经过地区的安全带来不可忽视的威胁。因此,如何降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事故风险,提高人员的素质,确保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对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省市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规章,组织开展了系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顿活动,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多头执法,行政效率低下

交通部门的交通稽查与公安部门负责交通安全管理交警等执法同时存在,都有上路检查、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多头执法在增加行政管理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被管理者的负担,降低了交通运输的效率。特别是在普通公路上,由于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不同队伍同时开展执法检查,而这些执法队伍又是区域分割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行使过程中很可能被多次拦车检查,造成人为的交通不畅,使危险货物在途时间过长,运输效率降低,造成不必要的多余路边停车,有些检查地点本身就不宜危险货物车辆停车,进一步增加了危险性。同时,政府部门之间在交通管理上的职能交叉问题也比较突出。

1.2 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规模小,管理不到位

虽然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必须具有十辆以上专用车辆,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车辆都不足数,且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用普通车辆抵充危险货物运输专用车辆的,而且挂靠的现象比较严重,增加了危险性。

1.3 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

一是应急救援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从业人员在紧急状态缺乏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经验。二是部分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不规范,或者虽有相关预案但可操作性差。一些企业的应急预案,就是启动了也不起作用,预案制定的本身就缺乏科学性。而有些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同时承担着多种理化性质不同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但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往往都只有一个,没有根据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不同的理化性质制定不同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得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三是很多企业从未开展过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旦发生险情,必将难以应付,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四是企业缺乏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和设备。

1.4 从业人员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虽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但目前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低,尤其在企业中缺少经营管理、安全管理、机务管理的专业人才。与现代道路危险品货物运输的智能化要求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专业知识接受不了,连最基本的化学符号都不认识,再加上安全意识差,法制观念不强,只管盲目运输和装卸。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虽全部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但相当部分车辆没有较好运用,成为一种摆设。押运人员有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既无应变能力,更无有效地应变措施,只会拿着运单和货物清单办个交接手续,是一个名副其实地陪驾员。

2 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发展的需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

2.1 理顺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的要求,界定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构与其它部门之间在危险货物管理领域职责分工,对目前存在严重的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等突出问题逐步予以解决。按照政企分开、权责一致,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理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体制,解决目前交通运输部门与公安部门关于车辆检测、汽车检测站、车辆通行等方面的职责交叉问题,理顺交通运输部门与工商、环境保护、公安、质检、卫生等部门的职责交叉问题,逐步解决多头管理问题,明确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共同制定措施,实行整体联动,形成管理的合力。

2.2 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与监督

根据《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规定,应切实加强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保证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维修质量。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车辆技术管理制度,专用车辆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3392)的要求悬挂标志,配备必须的应急处理器材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对货运车辆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维护作业项目和程序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18344)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执行,车辆应当到具备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条件的企业进行维修。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部门应严格规范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性能检测方法和技术,监督检测站的检测行为和质量,确保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技术档案信息系统,对车辆实行动态管理。

2.3 加强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考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规定,建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考核体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创建健康、有序、优胜劣汰的道路运输市场机制,引导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运输方面的考核应包括以下内容:维修货物运输车辆的停车场地与设施的配备情况;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安全运输责任制、安全运输操作规程的建立与落实情况;车辆、设备及设施维修、监测、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建立与演练情况;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装并正确使用GPS和行车行驶记录仪情况以及GPS或行车记录仪的数据解读情况;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承运人责任险投保情况。

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可根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考核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企业,须限期予以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应取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资质。

2.4 推进卫星定位系统(GPS)科学使用

目前,浙江省所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均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GPS),对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车辆运行安全。因此,应采取措施,促进全省卫星定位系统(GPS)信息的联网监控,地方各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在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从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到县(市)、市、省的运输管理部门间联网监控,实现监控信息资源共享,消除监管盲点,全面提高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2.5 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技能

结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年度审验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法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的使用、装卸、运输和发生事故后的处置等为主要内容的业务知识培训;根据实际情况,规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统一培训教育记录,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填写培训教育记录。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的形式,督促各危运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到内容、人员、时间的落实,使企业成为对从业人员再教育的主体;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根据安全生产形式及季节变化,邀请安全、交通、消防及化工专家到企业授课,讲解有关危险品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遵章守纪意识及操作技能。企业内部按月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宣传各项政策法规,分析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2.6 建立健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管理和事故施救网络

重视应急管理在控制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以及减少事故损失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组织协调各类消防力量组建成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应急救援队伍,并经常举行应急救援演习,以便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实施救援,在短时间内控制事故发展。这里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处置程序,切实提高处置各类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成功率。一是通过各部门间的协调,研究分析道路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类型和处置方案,并与有关危险品生产、贮存、经营运输单位建立联动程序,完善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处置方案,建立适合全省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二是增添处置危险货物紧急事故的专用装备,如起重车辆、捆绑式堵漏带等,为处置各类事故、参加社会抢险救援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三是加强对特勤专勤人员的培训,增强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同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还应从不同层次上加强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化学危险品运输事故救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我国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对策研究[D].长安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