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道路运营管理范文

道路运营管理全文(5篇)

道路运营管理

第1篇:道路运营管理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交通;高速公路;交通运行评估

0引言

信息时代,将大数据技术与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深度融合,是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既能进一步减轻公路管理人员的压力,同时也能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1-2]。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在建筑、教育、交通等行业得到推广应用,而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也在开发和试用智慧交通系统方面进行大量尝试[3-4]。本文介绍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从系统架构上包含数据服务层、数据访问层、业务应用层、基础设施层、数据存储服务器等,可以提供车路协同管理、车辆逃费稽查、交通状况分析等常用功能,无论是高速公路管理还是公众出行服务,均发挥显著作用。从应用情况来看,具有数据实时共享、应用功能齐全、系统响应及时等特点,存在推广价值。

1大数据技术在智慧交通运营管理中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连年增加,在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的压力也在同步增加,交通拥堵、车辆逃费、交通事故等情形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影响了高速公路的通行率,削弱了其价值;另一方面则增加了维护成本,给公路管理部门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基于此,主动顺应“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高速公路管理中,构建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系统。通过实时采集路况信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深入分析,实现监控、预警、指挥、协调的有机统一。在减轻工作人员压力、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全天候监管、智能化分析、自动化收费、人性化服务,为过往车辆提供便捷服务。随着高速公路全国联网的实现,为高速公路海量数据的实时共享创设了必要条件,构建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既有可行性,也有必要性。

2大数据技术在智慧交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1实时交通状况分析

利用分布在高速公路各处的监控装置获取道路信息,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控交通状况,是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另外,在实施交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还能为运营、收费等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持。为了尽可能全面、详细地掌握高速公路各路段的实时数据,一方面要增加采集点的布置密度、扩大其覆盖范围,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时、同步传递。有线通信方面,应使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无线通信方面,尽快推广5G网络。系统分析方面,除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外,还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分析、专家决策技术,实现对交通状况的准确分析。

2.2车辆逃费稽查

车辆逃费不仅会直接损害公路管理部门的运营收益,而且还会带来诸多的安全隐患。现阶段,高速公路收费站常用的车辆逃费稽查手段,都是以进出口安装抓拍设备、做好车辆信息记录与识别等方式,但是仍然存在诸多应用缺陷。基于大数据的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对车辆逃费稽查方面进行了优化。其功能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方法:(1)分析套牌车辆。收费站、服务区的监控设备,在采集车辆信息后,会将车辆的型号、颜色、车牌号、出入站时间等上传到系统数据库中。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如果发现使用同一车牌的汽车型号不同,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则判断存在套牌的可能。然后提取相关车辆的信息,做进一步的跟踪观察,并识别套牌与被套牌车辆,发出警报,提醒就近的交警、路政等部门拦截套牌车辆。(2)分析频繁过车情况。在收集车辆基本信息后,如果发现同一车牌的车辆,在短时间内多次通过同一收费站,可以根据其过车频率判断是否存在车调换的情况。将车辆信息发送给该收费站,由相关人员对车辆及其驾驶人员进行更深入的调查,打击逃费行为。(3)货车分析。由于大型货车的收费标准更高,加上多以长途运输为主,在各类车辆的逃费行为中占比较高。因此,应当针对大型货车进行重点监管。如果系统发现有连续空车长途行驶,或连续重车短途行驶,应当将这些货车的车牌号、型号等记录下来,并根据其行驶路线及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就近的服务站,由路政人员对该货车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逃费行为。

2.3公共出行服务

设计和研发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的初衷是:①创新管理模式,维护公路管理部门的效益;②优化出行服务,提升驾乘人员的行车体验。因此,提供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出行服务,是大数据技术在公路管理中应用功能的一种直接体现。从实践应用情况来看,公共出行服务内容主要包括:(1)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系统利用获取到的路况信息,开展分析之后,对路面拥堵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然后以短信或广播等途径提示靠近拥堵路段的车辆人员,以便于提前调整路线,在帮助驾乘人员节省时间的同时,也防止进一步加重拥堵问题,积极帮助高速公路更快地恢复正常通行。(2)提示收费站信息或速度信息。根据驾乘人员的需要,该系统可提供多种便捷信息。例如在靠近收费站时,会自动提示当前收费站的空余车位,以及下一收费站的距离等,另外,根据车辆行驶路线,如果发现车辆从一条高速驶入另一条高速,且限速不一致时,自动提示当前路段的限速标准,防止出现超速行为。

2.4交通运行评估

基于高速公路各处的监控设备、抓拍设备获取路况实时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掌握路网流量、饱和情况,判断特殊时段的交通量变化趋势,以及开展交通违法研判等。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交通运行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流量及行驶量。实时监测监控范围内高速公路重点路段、支路的车流量情况,并评估和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车流量变化情况,从而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帮助;②交通组成。同一路段中不同类型车辆的占比,即为交通组成。交通组成越复杂,通行能力受到的影响越明显,尤其是大吨位重载货车占比较高的情况下,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明显降低;③客货运输辅助。监测客车、货车的行驶路线和客货流密度。在客车与货车比较集中、客货流密度较大的路段,有较大概率发生拥堵,可提前做好疏导,提高高速公路特殊路段的通行率;④道路适应程度。用于表示各路段的拥挤程度和服务水平。相同车流量的情况下,服务水平越高,发生拥堵现象的概率越低。系统在收集路况信息的基础上,自动对各个路段的服务水平进行评级,根据评级结果为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

3大数据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的展望

目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虽比较完善,但国内的智慧交通运营管理发展明显慢于国外。“交通+大数据”是未来交通管理发展的大方向,其核心就在于智能管控与大数据应用,大数据与交通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快速有效传达信息、优化交通系统,同时在优化决策分析上,大数据的分析能力更是可以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交通运营管理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很多交通问题,而基于海量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多方面有效地进行交通管理运营决策,进而提高运营管理的整体效率。

4结论

大数据与高速公路管理的深度融合是我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下的必由之路。当前基于大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已经进入试点应用的阶段,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在公路运营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之间达到统筹兼顾。对于公路管理部门来说,依托该系统实现对路况信息的实施监管,对逃费车辆做到稽查追踪,在保障高速公路通行率、维护公路管理部门运营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于车辆驾乘人员来说,能够获得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通过实时播报路况,了解前方交通状况,以便于合理规划行车路线。下一步,还要从技术层面完善智慧高速公路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特别是要优化拓展应用功能、系统运行稳定等方面,从而在高速公路综合管理方面发挥更加出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中杰,王宏胜.检测大数据在智慧型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创新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264-265.

[2]常书金,张可,宋延,等.综合交通运行监测大数据共享与协同应用技术研究[C]//第十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2016.

[3]柴辉照,岳鹏程,郭晓澎.“互联网+高速公路”大数据综合管控平台设计与实现[J].电子世界,2020(19):125-126.

第2篇:道路运营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轨道;运营管理;轨道交通

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也步入了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轨道交通不但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而且也能反映出城市的基础建设水平。通过对城市轨道运营的科学化管理,实现了对地面交通拥堵情况的缓解,因其快捷、便利、环保、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市交通中。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加强对问题的重视程度,积极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进而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管理标准。城市轨道的发展水平,从某种层面也能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建设水平。各个城市在努力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同时,也面临着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其中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就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无法做到统一。城市轨道的运营是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进行经营管理的,需要按照城市的发展现状、人民生活水平情况、当地气候情况、城市未来规划等情况来制定相关的运营管理办法,而每个城市存在着差异,使得对于城市轨道运营管理无法做到统一,导致优秀管理经验无法适用在其他城市,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每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水平不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的发展,使得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各个运营网路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好的运营管理水平,需要由好的管理制度来支撑。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各个城市之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制度也在逐步的完善。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对于城市轨道运营管理制度仍然具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例如对于轨道的检修和维护,突发情况的处理,重大灾难预警等,这些问题中有的是没有发生过重大情况或重大灾难,还不具备丰富的处理经验。还有一部分制度不完善的原因是对制度的把控不够严格,在进行日常轨道的清理和维护时,只是注重问题出现的补救,而忽视对于问题隐患的重要排查,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运营成本和产出不匹配。我国城市轨道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在这种经营情况下,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竞争,面对着城市轨道的日常维护、管理以及超载运行等情况,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导致城市轨道的运营成本和产出不匹配。如果城市在过多的安装和使用一些无实际效用的设备,进一步影响城市轨道的服务水平,从而增加了城市轨道的运营成本,在带来运营压力的同时制约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四)运营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的高低,除了完善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以外,还需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是制度和管理标准的践行者,也是运营管理过程中问题的发现者、维修者、操作人,他们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运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运营管理水平的效率以及服务水平。在进行轨道运营管理时,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保证轨道交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受工作性质的影响,有很多的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受到系统的学习,不具备很高的素质,在开展工作时全靠着自身的经验。另一方面,地下环境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管理者对于工作敷衍了事,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这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制定统一化和标准化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在各城市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每个城市的复杂程度也是不同的,想要建立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办法是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符合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管理办法。在进行管理办法制定时,一是要遵循整体性的制定理念。将各个城市的实际情况及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汇总;二是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降成本最低化作为管理办法的建立目标,可以从统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运营、资源共享的角度着手,这样从根本上降低了轨道运营成本;三是根据各城市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制定出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办法,各城市可根据标注办法进行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办法虽然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但是也存在缺少个性化的管理办法,而且存在着运营主体恶性竞争的情况发生。为此,相关部门要重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避免因为恶性竞争导致不实事情的发生。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城市轨道的统一化标准化发展保驾护航。

(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在城市管理交通运营管理工作中,设计了众多的部门、岗位和环节,想要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就要从实际出发,深入到每一个环节当中,认真负责的做好人员、部门、岗位的监督和管理。一是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要进行深刻的批评教育,对于情节严重的行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进一步扩大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和威慑力;二是加强各个岗位的联合检查力度,一方面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做到管理的公平、公正、公开;三是建立制度目的是为了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对于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人进行积极的处理。在管理上践行责任制,对于发现和发生的问题,相关负责人需要负相关责任,同时责任人的上级领导也要进行问责,并负管理疏忽之责。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贯彻落实,从而使制度能够真正发挥其管理作用。

(三)提高运营效率,加强成本监控。运营成本和产出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对城市轨道的运营管理整体进行分析。由于城市轨道运营的成本构成是复杂且多样的,前期的规划建设、后期的维护、全面的管理、实际的运营等都需要成本的支出,所以需将其进行成本支出的分类,以此来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监控。城市轨道的运营成本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具体的支出成本由以上几部分组成,其中固定成本一般不会随着运营变化进行变动,支出较为固定。而可变成本的支出会随着运营情况的变化发生改变,通过将成本支出进行细化分类,实现了对支出的有效监控。而面对着支出与产出不匹配的情况,管理部门需对轨道交通的运营进行重新的规划。通过计算日常载客量、设备的投入和车次安排,获得实际的乘坐情况,并建立乘坐时间规律图,在满足人们乘坐需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车次的安排,既降低了运营的成本,又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利用。与此同时,对于一些不必要的设备以及装置,尽量减少成本的支出,从而实现成本与产出成正比的运营状态。

(四)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轨道交通的运行多半是在地下,具有流量大、封闭性强、服务难度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难度。假如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也是巨大的。所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保证轨道交通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一是在进行城市轨道建设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以及质量标准进行建设;二是在运行管理上,保证列车的行驶安全以及轨道安全,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三是将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到各个环节当中去,让管理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重视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是保证城市轨道平稳运营的先决条件,也是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的有利因素。因此,重视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对于轨道路段的检修是管理人员每天的工作日常,由于工作在地下阴暗的环境下,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学习此专业的热情度很低,所以对于检修部门招聘的门槛相对较低。为此,学校在进行岗位重要性宣传的同时,企业也要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可以根据工作性质相应地提升薪资水平待遇,或者为其提供相关的岗位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心理疏导,端正人员的工作态度,使其认识到岗位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三、结语

第3篇:道路运营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风险因素;应急处置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高速公路网越来越密集,不仅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是在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高速公路车流量过多,私家车驾驶安全驾驶习惯没有养成,大型重载货车违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因此,如何提升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协调好人、车、路以及管理部门的关系成为了当前运管部门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有必要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问题导向,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制度机制,减少安全风险问题。

1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的风险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里程逐年增加,但相应的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与畅通问题,特别是在运行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节假日大规模拥堵、上路养护作业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等,不仅严重影响了道路安全,也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针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问题,有必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有效排查,全面掌握高速公路运营安全风险现状,为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1.1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风险识别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运营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准确地找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为了确保能够正确地识别管理风险点,要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进行划分,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划分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识别和评估。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风险评估过程中,要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一般在风险因素识别过程中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划分为路政管理养护作业管理、服务区运营管理、收费站运营管理和集中办公生活区管理5个部分。在风险因素识别上,按照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风险识别。

1.2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的主要风险

收费站运营安全风险。收费管理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高速公路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的管理活动,一般收费站都会设置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根据不同车型和行驶里程进行收费。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收费主要分为ETC全自动收费和人工收费2种。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安全风险主要包含人员风险、设备风险、过往车辆风险、环境风险、气候风险、作业风险和社会安全事件风险等。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有车辆驾驶员操作失误车辆自燃、货物掉落、收费站设施损毁、危险物品泄漏、收费员作业伤亡、收费设备损毁、恶劣气候以及封闭高速公路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此外,还包含一个驾驶员操作不当过弯过急冲撞护栏等设施造成的交通事故,在验货过程中未按照操作流程进行验货所造成的事故,受到其他社会人员攻击收费站工作人员受伤等造成的事故等。服务区运营安全风险。为了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质量,一般在高速公路一定区间内会设置高速公路服务区,满足高速公路使用者的各种需求。一般服务区都设置餐厅、加油站、超市、旅馆、停车场、修理站、医药室等。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也日趋完善,除了保障高速公路运营工作正常进行以外,还能够为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和人员提供休息场所。由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属于中转站,过往车辆较为密集。加之服务区内有加油站和休息区,很多大型车辆和危化品运输车辆会在服务区内部停歇,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和其他社会性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件。服务区运营风险因素主要集中在私家车辆及其驾乘人员、停车环境、区内工作人员、加油站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主要包含加油站因操作不当可能出现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因违反操作流程卸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灾事故,加油站因违章动火所导致的火灾或爆炸事故。社会车辆在服务期内由于驾驶不当所造成的碰撞、刮擦、翻车等事故,因车辆自身原因出现的自燃事故,危险品车辆在服务区出现的危险物品泄漏或者爆炸等事故,修理厂是因操作不当所造成的各类车辆事故,社会人员在服务区内对他人造成伤害或财产损失。养护作业安全风险。要想确保高速公路安全平稳,运行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必不可少,当前我国高速公路使用效率比较高效,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对高速公路本身及其附属设施的造成了一定的使用压力。因此,有必要对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周期性、经常性、预防性养护和维修。特别是在自然灾害期间,更是要及时地对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进行抢修,确保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由于高速公路采用的是全封闭的管理模式,驾驶人员需要长时间地在高速公路行驶,一旦驾驶时间过长,极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麻痹心理,一旦前方出现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往往做出不当操作,给养护施工人员和养护设施带来一定的威胁,甚至可能酿成严重的交通事故。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往往都会招聘临时工进行作业,这些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在养护过程中缺少相关经验,加之当前高速公路很多设施都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之前如果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监管,也可能引发各类交通事故。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年限的增长,相应的设施也会出现老化问题和损毁问题,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地维护,也可能影响高速公路车辆驾驶安全。路政管理安全风险。路政管理部门是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主体,其管理对象包含高速公路全时空资源、物质资源、人、社会组织和信息资源等等。高速公路本身及两侧设施都是路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在管理过程中要保护高速公路驾驶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路权、保护路产,维护高速公路正常秩序。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集中在事故多发路段管理,涉路施工管理,日常高速公路巡检和交通事故处理等。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主要包含巡逻过程中发现事故车辆未按照相关要求设置警示标志或未及时进行处理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因无人疏导导致的交通拥堵或新的交通事故,在事故多发路段整治过程中没有及时地设置新的警示而出现新事故,在施工过程中对车辆没有进行有效疏导和组织安全防范不到位,导致的交通事故等等。

2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及风险应对

综上可以看到高速公路在运营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风险,因此,有必要结合运营安全管理风险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完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制度管理体系,加大对高速公路安全检测力度,完善相应检测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驾驶员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有全面地了解,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地降低高速公路运营安全风险,确保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2.1完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制度管理体系

要想确保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就必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让各项工作开展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因此,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部门要结合当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可能存在的风险,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进一步提升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大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制度都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当前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面主要包含业路政部门、交警部门以及道路施工、养护、救援等相关作业方。作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重要参与主体,必须实现多方联动才能够发挥好合力,确保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交通路政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强化对高速公路的巡查力度,对于违章停车、违规使用应急车道、路面抛洒物事件要进行及时查处,对于因交通事故损毁的道路交通设施要及时地予以恢复。同时要加大考核力度,通过联勤考核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要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突出处理问题及时的个人和单位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2.2建立高速公路安全检查检测机制

为确保高速公路安全,对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进行整顿,需要加大对高速公路安全检查检测力度,完善相应的检查检测机制,进一步明确高速公路安全检点,及时发现高速公路安全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大对高速公路的日常安全检查。要严格按照高速公路安全检测相关制度规范,委托专业机构对高速公路的桥梁、隧道进行检查,对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结合季节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做到人员落实、物资落实、方案落实,确保季节性安全防范工作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在大雨、大雪、大雾、大风天气,要加大对高速公路的巡查力度,对于发生的恶性交通事故和设备设施故障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和维护,及时地消除道路故障,有效维护车辆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加大信息沟通力度,加强部门联动,在恶劣天气和车流量过大的情况下,要及时采取车辆分流,控制车速,必要时封闭车道,通过交通管制措施确保车辆通行安全,避免因为恶劣天气和灾害性事件对高速公路设施和行驶车辆造成危害。要加强施工路段安全检查,对于施工路段要封闭车道,对于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同时要严格落实审批制度,切实做好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施工道路段的安全运行,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应急处置策略

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应急处置策略应该切合实际提升应急处置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制定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单位的专业水平,完善应急处置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3.1制定应急预案

要结合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根本依据。同时要对应急预案及时地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实效性。高速公路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车辆通行,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因此,交通路政和其他高速公路运营主体必须通力合作,严格按照应急处置预案的相关流程,主动地参与到应急突发事件处理之中。同时要结合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具体特征,细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重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等。要加大对应急预案的演习力度,确保发生应急预案之后,能够及时到位及时处置,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3.2提升应急处置专业化水平

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突发事件的处置效率和处置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符合专业要求的快速反应应急队伍,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组织保障。第一,要通过选拔的方式,将能力强、素质好的专业队员征召到应急队伍之中,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人才保障。第二,要加大应急队伍建设力度,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演练活动,在演练活动中找问题,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急队伍能够快速救援。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全路网的应急监测系统,全面地掌握高速路网的路况信息,及时地收集应急信息,进而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3.3完善应急处置保障措施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既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也需要完备的应急物资供应,这样才能够确保应急事故的处置效率。随着我国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仅仅依靠高速公路运营部门的现有应急物资难以完成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保障工作。因此,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其他部门应该通力配合,储备必要的专业防护设施、应急处置物资和大型应急器械,并通过建立应急处置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协调,建立跨区域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联动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能够快速地调集应急物资进行处置。此外,要建立多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建立跨区域的应急指挥中心,一旦发生突发应急事件,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指挥中心相关要求,主动地参与到应急处置之中。总之,新形势下,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部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降低交通事故处置时间,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对高速公路的应急自救和紧急逃生相关知识进行宣传,让广大驾驶员朋友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进行自救。另一方面,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各单位也应该制定统一的应急处置方案,成立专门的应急指挥中心,并不断地对应急方案进行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处置。

参考文献:

[1]杨煜.刍议高速公路营运安全管理体系[J].建材与装饰,2019(27):263-264.

[2]李旭辉.智慧高速公路运行监控及应急管理平台的构建[J].公路,2019(11):193-197.

[3]董译萱,周洪文.基于博弈TOPSIS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8):404-408.

第4篇:道路运营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集约化;信息化

随着各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对运营管理精细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要求日益提高,为适应新的运营管理需求,本文探讨了跨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问题。

一、现状分析

高速公路传统管理模式有很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存储分散,集成化不足。公路运营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工作职能分工负责收集不同类型的营运信息,缺乏将全部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统一渠道和交流平台,不利于整体管理和高效运用。二是信息处理手工,电子化不足。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不规范、不及时和不全面的情况,缺乏一个统一、固定的系统将各类信息的内容、格式、要求规范起来,影响了营运信息的可靠性。三是信息利用机械,智能化不足。收费、机电、养护、服务区曰常管理产生大量的营运数据,信息量曰益增大。传统方式下,部分公路运营单位信息只是手工记录,即使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整理,也只能局限于一段时间和一定范围,缺乏一个具有较强查询、汇总、分析功能的智能化数据库,造成信息使用率不高。针对以上现状,通过建立统一、综合的运营业务管理平台,规范营运收费、工程养护、机电维护、服务区、应急服务等工作日趋重要,以实现运营管理数据汇集自动化、信息推送实时化、信息服务多元化、运营分析智慧化。

二、建设目标

一是构建统一、规范的运营管控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运营管理质量和效率,建立标准体系与管理机制;二是弥补现有信息化系统应用和传统业务管理过程中的缺陷或不足;三是形成数据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通道,协同各部门、直属机构间的闩常运营与管理;四是集成与整合业务系统,提升数据资源利用能力和信息化综合服务效能;五是建立机电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出入库、巡查及维修等业务,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六是建立路产设施基础数据库,规范养护巡查及养护工程管理,提升养护质量;七是建立运营与稽核综合管理信息化体制,规范日志记录、报送记录、监控记录、文明服务记录、绩效考核记录、政策文件记录等业务板块,实现动态记录、管理留痕、可溯源追踪的管理机制;八是建立应急突发事件管理机制,规范事件上报、事件处置记录,优化应急预案实施流程,提升应急服务能力。

三、建设思路

信息化系统建设框架如图所示。

(一)信息门户

构建统一的、标准的信息门户,整合各业务系统共享信息,建立流程审批、政务、通知公告、消息、通报、日程计划、通讯录、留言板等版块,形成统一门户、统一认证、统一组织、统一权责体系。

(二)收费管理

基于道路交通营运收费和稽查业务需求,建立营运稽核管理系统,对分中心或收费站的值班、交接班、节假曰增报、特勤、监控等建立日志报送机制,通过软件系统实时记录各收费站或路段曰常运营情况,并形成统计分析或预警数据。对日常营运数据、稽核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数据资源报表与图表。同时,对免费车、黑名单、灰名单、政策法规等建立应用资料库,实时维护、下发和共享应用资料,方便操作人员及时查阅相关信息。

(三)机电管理

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即管理设备基本信息、分布情况、使用情况等。以仓库出入库方式,结合标签管理,一是规范出入库过程,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二是方便统计设备使用频率,库存预警,为设备配置提供数据支撑,三是便于现场巡查,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并有效处理。

(四)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基于路产设施,分路段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巡查及养护工程。巡查分经常性巡查、定期巡查。经常性巡查分日常巡查、夜间巡查、桥梁巡查、隧道巡查、涵洞巡查;定期巡查分桥梁定期巡查、隧道定期巡查。养护工程从巡查发现病害开始,到生成维修通知单,再到巖终验收,涉及合同及计量变更管理。

(五)服务区管理

服务区管理提供公众服务,一方面服务于司乘人员和社会公众,通过移动应用系统对停车、购物、休闲、住宿、汽修、充电、网络、医疗、警务、路况、天气、周边、投诉进行综合管理和信息推送,为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服务于商户及其他商业运营活动,通过信息系统和监管体系对商户、诚信评价、商品、促销、广告、旅游及其周边商业活动进行规范,促进商业发展的同时,提高商业运营的质量。

(六)应急服务

以GIS地图为入口,对应急事件的上报、处置过程进行管理,包括设置应急预案、调用应急资源、即时信息报送等,对各个业务板块和系统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形成数据资源图标、数据资源报表、数据可视化等功能,提高数据资源利用能力:

四、技术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可基于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系统服务之间定义接口和协议交互同时,设置ESB(EnterpriseServiceBus)模式,通过“服务总线”模式来管理、配置各个应用服务单元。应用服务各个单元逻辑互通、物理分离,可自由组合至总线中,形成领域服务,基于.NET架构体系中典型的多层架构设计模式,通过层次划分构建低耦合式总体架构模型。

五、结束语

通过大数据、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手段,以高速公路各级管理机构和操作业务部门为服务对象,搭建“一站式”的高速公路智能营运管理服务平台,可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监控、养护、V故等全方位业务管理,打破业务之间的阻隔,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可切实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堵、事故应急处置、机电设备运维、行车安全、能耗监测等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II秦曙光,吴文茂,梁晖,杨程.高速公路大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j.西部交通科技,2〇丨8(〇8):丨94一丨拥.

[2]李贵文,冯兴林.公路智慧能源监控管理平台系统设计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丨9(08):丨07+110.

第5篇:道路运营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际铁路;管理模式;运行情况;策略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进度发展也在逐年加快,许多城市向着大型及特大型城市转变。人们经济的变化,对于精神层面的享受变得越来越高,乘车交通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所以,交通的便捷性以及舒适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首要内容。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网络为了能够跟上城市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地进步着,但人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日益凸显的交通拥挤问题严重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对于城际铁路而言,其在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优点包括建设速度快,投资少,运输量大等,属于城市交通网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对这些情况,应当如何加强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的水平成为了现如今相关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点内容。

一、城际铁路的内涵

(一)城际铁路的定义城际铁路这一次最早出现在2003年,当时对其的定义为,面对经济发达且人口众多的城市利用公交化客运轨道交通的作用,实现客流运输。现如今,随着城际铁路的发展对其定义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尚且无法统一,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将那些连接两个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称之为城际铁路,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只要是起到连接经济发达以及人口密集的城市的轨道,都可称之为城际铁路,还存在一些学者认为不能用单一的定义来区分什么是城际铁路,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笔者建议应当将城际铁路定义为经济发达,且人口密集丑的城市以及经济特区的城市,与周边城镇之间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客运服务的交通网络系统。

(二)城际铁路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城飞速增长状态,城市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现如今,大多数地区以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周边城市对其发展进行支持,例如我们所熟悉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际铁路的出现,也正是因为这些背景的作用,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交流,进而促进经济一体化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城际铁路而言,这一交通模式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其具有准时、快速、运输量大等特征,与干线铁路、城郊铁路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更为快捷更为高效。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能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许多乘客在乘坐城际铁路,使大多数都是为了工作或者是探亲,旅游等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旅游已经视为了满足精神娱乐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乘坐城际铁路的乘客中,以旅游为目的的乘客比例逐年增加;其次,其费用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总体来说,城际铁路的费用与干线铁路进行比较,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最后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城际铁路的存在能够帮助城市产业群体更好地交流,其公益性得以体现为不同地区之间的运输提供了稳定的服务。

二、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管理体制的约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铁路修建以及运营工作也在不断地完善,其管理通常是由我国铁路部门所负责的,秉承着政企合一高度集中半军事化的管理理念。在进行铁路建设期间,铁道部门承担着建设、监督等职能,这保证了铁路管理的一体化,也是传统铁路管理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业主、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来自于一个体系责任与权力的划分并不明显。这种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展开的具有成本投入高、效率低的特点。

(二)合资铁路的独立经营受到限制对于我国合资铁路而言,这种自营的经营模式是其多年以来所秉承的管理理念,该模式具有融资、建设、运行、生产销售、运输等工作的集成作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承担所有的风险,从其本质上进行分析对于自己出钱投资的铁路,具有一定的指挥权利,但为了能够满足交通运输量的需求,其调度应听从国铁的指挥,才能够达到交通畅通的状态。由于一些合资铁路的控制能力较差,对国铁的支配只能听从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合资铁路收入不能保证的危机。

(三)售票机制单一现如今,对于一些城际铁路而言,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售票机制,还是与传统的铁路一直,都是选择一次票一次乘车的方式,分析国外的城际铁路运行,了解到,其大多实行月票、季票、年票等售票机制。我国过于单一的售票方式,给予了售票工作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乘客范围的扩展产生了制约,甚至还会影响城际铁路运行的整体收益。

三、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改革措施

(一)贯彻落实科学运营的原则要想能够保证城际铁路未来的发展道路顺利的走下去,应当紧跟现展的脚步,了解国家的政策与标准并严格执行,同时秉承着以下几个原则展开工作:首先对于城际铁路而言,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铁路运营管理这一方面,应当具有一定的独立权,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经营实体,负责企业的盈亏。另外,城际铁路还应当了解铁路运输的实际情况,掌握其发展趋势,充分地激发铁路的潜能,以此为基础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其次,还应当确保运输安全性的最大化,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才是公司长久运行下去的本质内容。并且要尽可能地降低运行成本,按照国家铁路运输价格的规定,对票价进行合理的设置。最后由于城际铁路的运行能够带动个别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可向政府提出补贴要求。

(二)采取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只有将一体化管理模式更好地实施,才能够有效地提升铁路的管理效率。这一管理模式的使用需要不同部门的配合,对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各部门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服从指挥者的调度,将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在这种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各部门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断地交流不断的磨合将城际铁路运营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三)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对于城际铁路而言,其存在对于整体趋于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能够改善当地的经济水平,不断地健全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但是,城际铁路在运行方面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工程较为复杂,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与资金。所以,对于城际铁路而言,要想更好的发展,应当及时的跟进市场需求,加强自身的营业管理水平,提升营业收入,开发内在千恩那个,尽可能地尝试不同的经营模式,避免资金紧张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城际铁路能够按照具体情况,对车次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客运量的稳步增长,对于票价的合理调整也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成本支出合理性的提升,保证企业资金投入的有效性,选择阶梯票价的形式,结合每个月的销量,与国际售票方式接轨,实行月票、季票、年票等售票机制。

四、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城际铁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城际铁路委托运营等问题的发生,城际铁路公司应当明确自身的需求,尽可能的维护自身的力以,关注城际铁路公司的盈利情况,并不断地提升运输能力,以此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完善。通过对全国各地城际铁路公司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面对新建的城际铁路对于由地方作为主导方的运营而言,主要涉及到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包括了以下两方面:首先是,选择使用部分委托运营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将一部分业务委托给铁路局,对于这一部分委托工作,可按照运营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可以将运输组织、运输设施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委托出去;其次是选择自管自营的模式,这一模式其特点为,城际铁路独立进行管理与运营工作,自行负责所有的业务,同时为了业务的完成配备与之相对应的设施也管理人员。城际铁路公司的运营管理工作的完善仍需要不断地前进,在积累了一定禁言后,部分委托的模式更加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适合选择在过去期使用,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寄出后,可选择自管自营的模式进行经营。

五、结束语

铁路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属于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基础措施,特别是在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城际铁路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传统运营体制的限制,我国城际铁路运营受到了一定的约束。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能够突破现状实现城际铁路运营效率的提升,成为了现如今铁路管理研究的重点对象。本篇文章,主要以我国城际铁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心,展开相关的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进一步帮助城际铁路运行走向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梁云,李建光,陈锦渠,殷勇.城际铁路运营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