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道路安全规划范文

道路安全规划全文(5篇)

道路安全规划

第1篇:道路安全规划范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道路规划;功能;原则

1园林道路的基本功能

1.1优化园林空间

地形、植被以及建筑等是园林工程的主要分割方式。而园林道路,不仅可以实现分割园林景区的目标,对园林植物的整体破坏程度较低,还能实现园林空间的优化,达到提升园林规划层次性的目标。

1.2提升园林的交通性能

园林道路的主要作用是交通,一方面引导游客按照规划的路径行走,另一方面为园林建设运输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基础条件,增强园林工程对游客的疏导与聚集功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1.3提升园林工程的整体美观性

在园林建设工程中,道路是基础组成部分,在引导游客与提供交通性能的基础上还能改善园林工程的整体构造,提升园林工程结构的多样性,给游客带来更多美的享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4保障园林的安全性

园林工程的安全性是园林建设工程的重点,尤其是在道路规划设计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园林道路设计可以促进园林排水有序开展,在引导游客的同时可降低游客对园林植被的破坏,还能避免游客因好奇与探索引发的意外事故,提升园林的整体安全性。

2园林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园林道路规划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提升园林工程整体性能的关键。所以,在开展园林道路设计时,要充分遵循园林工程的地形特点,区域特征,确保园林道路与园林景观的和谐性,由此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园林工程的和谐性与美观度。

2.2通联性与安全性原则

园林道路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游客欣赏园林提供安全引导,所以,园林道路通常采用闭环回路的方式进行连接,而单线连接方式则很少使用。如果部分景观位置隐蔽,无法设置闭环回路的道路,则可以采用小道穿越整片区域,满足游客观赏的通行需求。此外,园林道路不仅具有通联效果,还要重视安全性的保障与提升。园林道路要在满足游客观赏要求的同时,保障游客游览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园林道路系统组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方面要结合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例如儿童、老人、孕妇以及残疾人等,增强园林道路规划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提升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园林道路规划的完善性,在结合游客行走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园林道路规划,降低对植被的影响与破坏。

2.3系统性原则

指园林道路规划要以园林整体性概念为依据,确保园林道路规划符合园林的整体性要求,在满足游客游览需求的基础上体现园林的和谐性与美观性。同时,以园林道路为视觉出发点,在此基础之上达到与园林景观的一致性与协调性,并体现出园林系统的层次结构,增强园林工程的综合作用。

2.4以人为本原则

第2篇:道路安全规划范文

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要立足于本城市的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注意节约成本,加强公交运行的优先管理理念。要通过综合这些因素,保证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合理性,最大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1.1利用宏观调控增强现行交通管理能力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要实行“公交优先”与“发展管理”战略。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公交车管理是整个交通管理的重点,要积极引导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公共交通分流车辆总数,改善交通环境,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居民不乘坐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公交车人流量大,环境卫生差;二是公交车数量少,需要长时间等待;三是突发急事不能乘坐公交车。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是提高公交车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公交车卫生水平;要加强对公交车队的投资,增加公交车数量,提升居民出行能力;要优化公交车行驶路线,保证公交车路线的全面性。政府部门对公共交通的引导不可缺少。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加大公共交通宏观管理力度,以本地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适当推出公共交通发展规划,保证公共交通平衡发展。另一方面,要优化公共交通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在“发展管理”中,要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趋势,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车辆发展情况。通过分析未来城市车流量,合理安排步行道、自行车道的建设情况,避免发生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挤占机动车道的情况。在城市交通宣传工作中,政府部门可以多宣传低碳出行、绿色出行,建议人们乘坐公交车,开展低碳活动,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缓解交通压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1.2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管理

基础设施会影响交通运输安全。以沥青路面为例,隆包是沥青路面中的常见问题,隆包导致路面表面凹凸不平,影响行车安全。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提升交通设施安全系数,及时处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问题,做好速度标示工作。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进行警告。在早晚高峰时期,交警部门要出动警力维护交通秩序。在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开发建设资源越来越少,城市道路建设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盲目地扩建公路宽度,这就说明,通过道路建设工作缓解大城市交通压力的办法已经很难实行了。部分大城市通过建设城市立交桥的方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这种方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不值得推广,因为建设立交桥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增加城市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在建设立交桥的过程中,会影响这个路段的运行。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可以科学管理交通组织,优化车辆行驶能力。例如,在城市交通运行中,可以在交通拥堵路段划分单向行驶车道,通过交通信号调控交通运行。可以加强交通预警,拓宽交通信息流通渠道,保持整个城市之间的交通信息流通。

1.3制定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通过制定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提升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对城市交通的管理能力。

(1)要立足城市当前发展情况

规划未来城市发展道路。在规划中,要以整个公路网为基础,正确处理好道路、车辆与交通管理间的关系。要保证规划设计与城市未来整体规划相适应,满足规划对交通管理的要求。

(2)可持续发展原则

整个管理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城市交通环境,推动交通结构升级,建立起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安全行车性能。

2结语

第3篇:道路安全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交通工程;道路设计;完善策略

1引言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是影响人们出行安全和方便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完善道路工程设计能够在施工之前把道路交通工程各环节合理规划,然后再使用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保障城市交通的性能和品质。因此,完善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可以减轻城市道路拥堵情况,促进城市交通和谐文明。

2我国目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一直在不断加强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造成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①道路工程设计主要是在大型和中型城市实行,因为考虑到大型和中型城市的人口和车辆众多,城市交通压力较大,而忽略了小型城市的交通工程设计[1]。道路工程设计没有做到全面思考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压力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开发区与旧城区,由于当地城市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吸引大量周边农村和城镇人口进入开发区内,但是开发区的就业岗位不是很多,造成在开发区的人口前往旧城区去寻找就业机会,较大的人流量与车流量造成开发区和旧城区的交通压力比较大。②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上还是传统的事后处理模式,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措施做的不到位。虽然现在的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开展,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出现问题之后,也只能通过维护或弥补的方法进行处理,没有从问题的根源处进行预防。特别是在一些学校门口的道路上,没有设计对应的减速或者防护工程,在上学或放学期间车流量较大时会出现交通拥堵,在一些光线不足或者是天气情况恶劣时,容易出现安全交通事故,学生安全得不到保证。③交通路口信号灯红灯与绿灯时间设计不合理,没有根据该地区一天时间内交通规律合理规划红灯与绿灯时间,容易在上下班时间或者是放学期间造成该地区出现重大拥堵情况,对该地区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影响。

3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要求

3.1完善交通功能设计

在进行城市道路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城市交通情况,并根据当地的交通要求进行合理规划。我国目前人均拥有车辆在不断增加,日常生活出行都离不开汽车,因此,人们对路的宽度、长度以及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要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功能,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

3.2完善道路景观功能设计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核心地段或繁华区域一般都比较重视道路周边的绿化景观,通过绿化景观可以突出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2]。道路景观设计要突出城市特色景观,同时也要设计居民休息地带,可以让当地居民或者游玩的旅客在欣赏美景、放松心情的同时,得到很好的休息。

3.3完善城市特色设计

我国各个城市都在追求自己的个性化发展,以显示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城市规划人员在进行道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人文文化,突出城市自身的特点,打造城市特色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城市本身具有的特色景观在道路交通设计中进行体现。

3.4完善生活功能设计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问题是道路拥堵,特别是在城市上下班时间的高峰期,而在日常的休息日,人们的主要日常出行是娱乐和购物[3]。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时,可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突出生活功能设计,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可以在保证人行道宽度合适的前提下进行道路设计分离,既能保证在人行道行走的人的安全,同时也能缓解机动车道的交通压力,特别是在一些交通压力特别大的地方,可以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功能进行高架桥或者天桥设计,缓解人们的出行压力,满足日常交通需求。

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整体框架

4.1定位交通功能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基础是交通功能的定位,因为道路交通工程的所有程序开展都是服务于交通功能的。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之前需要准确定位该城市的交通功能。进行交通功能定位并不只是单纯地将该城市的支路、次干路、主干路的交通功能进行分析,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将道路交通的所有参与者都要考虑在内,并且参考当地的居民交通情况和周边道路网络情况,依据城市特色景观和城市未来发展进行交通功能定位。

4.2交通组织进行优化

目前,优化交通组织是我国进行道路交通工程一体化设计的核心内容,交通组织的合理性能影响交通功能的实现,同时也是指导我国道路交通设计的重要因素。在进行交通组织优化之前要明确交通组织的整体构成,需要进行该城市的交通功能定位,重点内容是在公共交通、慢行交通、静态交通以及机动交通的有效组织原则以及如何协调道路交通功能。在一个城市内不同的区域,其交通功能也不是一样的,交通组织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确定整个道路交通策略时,需要进行交通组织方案优化,比如该地区的交通管理措施和该地区外人口分布情况等都要做详细检查。

4.3完善城市交通设计

完善交通设计主要是将设计内容充分体现在道路工程建设中,主要的设计内容包含交通管制、交通枢纽、交通渠道、公共交通等。就目前我国交通设计而言,很多城市在城市交通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

4.4道路交通工程实施保障

在整个城市交通工程中,工程实施是最后的阶段,同时也是整个工程规划得以落实的阶段。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城市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是由当地城市市政设计单位进行管理的,在最终的工程实施阶段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制约[4]。因此,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还是交通工程设计人员与市政单位没有做好道路交通工程设计的交接工作。要切实做好与市政单位工程设计交接工作,实现道路工程规划协调和工程实施协调,才能最终落实城市道路工程设计。

5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基础的完善策略

5.1完善主干道设计技术

主干道是整个交通要道的主要构成,同时也是整个城市的交通压力所在。目前,城市道路交通主干道建设目标是为车辆提高更好的交通服务,让车辆在交通高峰时期能够顺利通行,避免出现拥堵现象。完善主干道设计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首先要在道路两侧进行围栏设计,主要目的是进行防护,围栏设计要简单美观,而且要兼顾较强的防护性。在进行主干道路灯设计时,路灯亮度要符合道路交通要求,给在主干道通行的车辆和人群提供开阔的视野,避免出现交通事故。在进行行人天桥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提前对当地的交通情况进行考察,根据当地人流量进行规划设计,既能缓解交通压力,让主干道机动车交通顺畅,同时也能保障行人的安全,避免信号灯的干扰。在进行主干道公交站台或专用公交车道设计时,要对此处进行标识,并构建良好的等车环境,为等车人提供短暂的休息。

5.2完善城市道路特色景观设计

在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特色景观设计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彰显城市精神面貌的方式之一。城市的主干道一般是城市教育的展示地区,是居民经常过往的地方,因此,道路特色景观既可以对城市道路进行美化,展示该城市的精神面貌,同时又可以加强人们对该城市的美好印象。在进行城市特色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对该城市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历史进行了解,并根据城市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规划,综合分析特色景观形式。关于城市道路主干道景观设计要考虑附近的周边环境和建筑类型,可以增添一些净化空气的绿色植被,既能净化空气,同时也能缓解人们的疲劳。

5.3完善生活道路设计

在完善生活道路设计时,要提前调查周围居民的生活习惯,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将城市道路价值最大化,为周边的人们提供便利的交通。同时,在道路设计时还要考虑交通和路面情况,然后完善生活道路设计规划。在设计停车场时,需要对停车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并设置相应标志,并根据车辆标准对部分车辆限停,保障行驶人员和周围人群安全。同时,根据该地区的人流量,合理控制车辆的速度和流量,可以对道路进行限速提示或设置路障,减慢行车速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5.4城市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城市十字路口通行能力不仅能影响车辆通过交叉路口的速度,减少人们出行的时间,同时还能避免出现堵塞现象,要提高城市交通能力就必须加强对交叉路口信号灯的控制。交通信号灯的最优控制策略能减少车辆通行十字路口的时间。一个优秀的城市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能够保证城市交通运行良好,同时还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交通道路设计人员在设计信号灯系统时,要考虑当地的交通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信号系统。传统的定时控制信号系统所需设备较简单,因投资最小,是较为广泛的信号控制方式,通常适用于交通情况有规律的区域,对当地的车流量和人流量采用多时段定时控制能够改变当地的交通情况。感应控制信号系统一般适用于车流量和人流量无规律的地区,因为感应控制系统是在传统的定时信号控制系统上发展而来的,对信号灯的实时性有着很大提高。感应系统能够根据当时交通的实际情况调整对应的最大绿灯时间,从而保证车辆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交叉路口,维持整个城市的交通顺畅。

6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关乎人们的道路交通安全,同时也能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所以在进行道路施工之前,要做好对道路的规划和设计,然后再保障设计的完美落实,才能将城市交通工程的性能和品质做到最好。完善交通工程设计能够减少道路的拥堵,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交通和谐发展,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腾远.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路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8):56.

[2]刘国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16):284.

[3]周祥.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6,4(17):126.

第4篇:道路安全规划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规划设计

市政道路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满足人们日常交通出行需求的重要基础,所以,做好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的时候,需要确保满足城市的整体性原则,并且充分保障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及耐久性,还需要将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考虑在内,这也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前提条件。

1关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1.1坚持城市的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的时候,需要以保持城市的整体性、不可分割性为原则进行道路的规划和设计,确保道路规划设计的连续性和可行性,并且严格按照谨慎、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发挥土地的最大化利用效率,以满足人们交通出行的各项需求。

1.2将城市的经济发展考虑在内

我们在进行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建设发展市政道路,实现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和效果。因此,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城市的经济发展需求、经济发展前景、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考虑在内,预测出道路远期规划交通量需求,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规划方案,以实现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运输行业及城市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效果。

1.3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对于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而言,确保设计的安全性、稳定性及便捷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确保市政道路可以顺利通行的重要基础条件。因此,在进行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市政道路是否达到安全性标准、是否实现通行的便捷性优势考虑在内,然后进行谨慎、严格的规划设计。

1.4与周边的配套进行有效的结合

在进行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的时候,不仅仅需要针对路基路面进行规划设计,还需要与周边的设施配套进行有效的结合,如道路两侧的植被、绿化带、市政公用设施、交通信号灯、房屋建筑物等,同时将这些影响因素考虑在内,最后制订出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方案。

2关于市政道路的路基设计研究

2.1路基形式的设计

路基本体根据地质条件和填筑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半填半挖、不填不挖路基六种基本形式。比较常见的路基形式有路堑、路堤和半填半挖路基。在进行路基的规划设计时,根据城市交通路网规划选择合理的路线,同时充分考虑工程地质、竖向规划要求等内容,认真做好外业调查研究,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经济合理的路基形式,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措施和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造成危害,以确保路基的强度、整体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

2.2路基边坡的设计

路基边坡的稳定关系整个路基的安全及稳定性,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路基边坡的设计,尤其是对于边坡坡率及防护形式的规划设计,与整个路基的安全和稳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路基边坡的坡率和防护形式设计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之一。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边坡设计的时候,路基边坡坡率根据路基填料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并结合片区内其他已完成施工的道路来综合考虑确定,然后再进行科学、经济、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2.3路基宽度设计

影响路基宽度的因素有道路红线宽度、横坡度、纵坡、高程和边坡高度以及有无超高和加宽等。在进行路基宽度设计时,需要考虑上述诸多因素,然后依据相关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3关于市政道路的路面设计研究

根据道路承受荷载时的不同工作特性将路面结构类型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和半刚性路面三种。

3.1柔性路面设计

柔性路面刚度较小、抗弯拉强度较低,主要靠抗压、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路面,当有车辆在上面通行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较大的弯沉现象。所以,在设计柔性路面时,就可以设计负荷不同的结构层,依据道路交通量预测和分析情况,考虑设置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等,必要时还需设置功能型垫层,车辆荷载层层传递给路基,使土基承受较大的压力,实现有效提升路基自负荷能力的作用和效果。路基是主要的受力层,路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此类路面类型的典型代表为各种沥青类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3.2刚性路面设计刚性路面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其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典型的刚性路面,此路面的强度及刚度较大,且抗弯拉的性能也较好,相对于其他路面材料,当车辆通行的时候,由于水泥混凝土结构层的板体性,会一直存在板体工作状态,产生竖向弯的沉度很小,因此混凝土面层是主要的持力层。

3.3半刚性路面设计

半刚性路面是采用半刚性材料作为面层的路面,或者用半刚性材料作为基层,在上面铺筑沥青面层的路面。半刚性结构层是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兼具一些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的力学特性。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性质,后期的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最终的强度和刚度仍远小于水泥混凝土。这种材料的刚性处于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之间,因此,把这种基层和铺筑在它上面的沥青面层统称为半刚性路面,用这种材料的基层称为半刚性基层。

4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要点

4.1严格控制裂缝的产生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设计的时候,需要严格预防路面出现裂缝,如果出现裂缝,会大大影响到路面的质量水平,并且交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对于路基的基层,可以使用安全性与稳定性比较好的结构,确保其出现收缩情况的概率较小,从而有效保障路面的质量。其次,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选用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避免由于施工材料出现的温缩、干缩等情况而产生裂缝现象。

4.2确保基层的平整性

路基的稳定性与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密切相关,因此,在路基设计环节上需要加以重视,并且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避免后期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大大降低交通出行的舒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施工的材料种类也是日益繁多,尤其是对于水泥之类的材料,其不同性能和特征也会对路基的平整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可以使用缓凝性的物质进行辅助处理,并且合理控制摊铺的尺寸,保障布料器的转动速度是趋于平缓的,从而避免基层的平整性受到破坏。

4.3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对于市政道路而言,做好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防止道路路面出现积水以及路基受浸泡的情况。其常用的方式主要为,根据地形特征进行设计和处理,此类方法适用于某些地势较为平缓、起伏不明显的地区,一般情况下,对此类地势调整时,使用加固边坡、栽种植被等形式很容易出现水分囤积的情况。因此,对于此类现象,可以设计安装排水管道,同时对于沟坡,也设置好相应的排水设施。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综合性的排水作业,将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安装在路肩的外侧,并且利用混凝土预制块进行砌筑,从而形成可以出现流水现象的集水槽,每隔30~60m距离就设置一个水流泄水口,并且与边坡的急流槽形成无缝连接,实现有效的排水操作。

4.4合理设计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地基出现沉降现象,从而产生跳车状况。在进行软土地基的设计和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到现场的工程地质情况,采取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例如,对于我国某些西北地区的公路来说,路线沿线有较多的流塑状淤泥、高灵敏淤泥质土、沟壑与鱼塘,这些都属于软土路基的范畴,所以,为了确保路基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需要做好加固设计,可以使用真空联合的堆载预压方式进行处理。将砂垫层设置在软土地基的表层,然后预埋下垂直的排水通道,对于砂垫层的顶部,需要使用封薄膜实现与外部空气隔绝的效果。对于砂垫层,还需要安装吸水管道,使用真空装置抽气,形成真空,以此类设计方式实现加固土体的效果和目的。

5结语

综上,开展对市政道路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主要针对路基及路面进行设计,并且根据其各自具备的特征,开展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设计,从而确保市政道路的质量水平,为城市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一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89.

[2]杨梅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224,228.

第5篇:道路安全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技术关键点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伴随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已经不再符合道路发展需求。在当下城市道路设计中,普遍存在缺陷与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处理,否则会影响到交通安全,造成交通拥堵。因而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路与技术关键点进行探究,有极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1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

1.1注重美观环保效果

(1)在设计期间要注重发挥城市道路的环保功能。该功能强调工程设计和周边环境的正向影响,注重道路设计符合环保理念,能够有效保护道路水土结构。在此过程中,应当保证所设计的城市道路,具备优良的雨水收集、雨水排出功能,可以为周边树木进行水资源灌溉,提高道路周边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在设计道路工程期间为了强化环保效果,要注重落实海绵城市的设计思路,确保城市道路可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城市道路具备一定的雨水储蓄、渗透、过滤和净化等方面的功能,能够在干旱或是大量需水的情况下,提供储藏的雨水加以运用;针对园路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区域,要尽量使用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与透水砖等材料,采用大孔隙的透水铺装方式来设计道路,从而有效吸附城市中的污染物,比如粉尘等,从而降低扬尘污染程度,增强对地表径流的过滤效果。(2)注重突显道路的景观功能。在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期间,应当重点突显道路的景观效果。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城市空间的实际分布情况,在合适地点适当增加绿化面积,将休闲区与绿化区作为道路设计的主要目标,要保证这两类空间地区具备较宽的人行道。除此之外,在设计期间为了防止绿植妨碍驾驶员视线,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在站台公共区域保留部分空间,确保乔木分支合理,从而防止刮碰到大车车顶。

1.2合理规划不同道路

首先,要设计好城市快速路。城市中的快速路,主要负责为车辆提供长距离快速道路行驶服务。在设计期间,要注重将所有城内交通片区、城市对外交通有效连接起来,保证疏通效果,要保证快速路在4条以上。其次,要设计好城市主干路。主干路的功能在于连通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主干路的设计要保证具备4条机动车道、两侧分隔带隔离而成的非机动车道,以此提升道路交通能力;对于主干路的交叉口部分应适当扩建,防止发生交通拥堵问题。最后,在设计次干路方面,要注重充分发挥其集散功能。将次干路设置在公共住宅和建筑区域,从而有效提供生活服务。在设计支路方面,应当将其设置在居民住宅处,注重为人民群众的步行、自行车的行驶、公交汽车的行驶提供便利服务。

2城市道路设计案例分析

以烟台市滨海西路道路为例,该路段位于幸福片区,东起滨海观光大道,最终在夹河入海口位置设置桥梁,同开发区已建成的滨海路相连接。该路段最大限度保护了附近的黑松林与旅游环境,构建了风景优美的海岸线,该场地范围内多为林地,林地北侧为沙滩和大海,南侧为铁路与高速公路,其生态环境相对优越。因而在进行道路选线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减小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在设计该道路选线方案的过程中,其设计人员选择了紧邻沙滩,借助防护林和柳树林之间的空间进行穿越。该选线方式能够最大限度靠近海滨。由于该路段紧邻大海,在设计标高期间合理分析了海潮影响,将其高潮位设置为1.35m,护岸工程最低高程设置为4.2m,从而防止形成封闭低洼区域,便于城市排水,不会发生海洋越浪现象。为了减小道路填方对两侧的影响,将其道路纵坡坡度设置为0.1%,并在道路边沿修筑了锯齿形边沟等防护设施,从而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提升了道路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在该道路设计案例中,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貌、土地利用、道路和地块排水、植被气象等各种因素,科学设置了道路标高与坡度,具备较强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3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技术关键点

3.1道路平面、纵断面设计要点

首先,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人员在开展道路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要求:①在道路规划期间加强现场调研,掌握规划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特征,综合考虑分析城市建筑、周围山岭、附近河流水系对城市道路产生的影响;②道路规划需要同具体的设计规范高度结合,规划期间的各项参数,应当全部符合规范要求;③道路规划应当统筹协调好道路和附近地块之间的关系,注重二者之间的规划衔接。其次,对于城市中平台地段与新城区的道路,需要全面分析好道路交通网络。在此过程中,需要先处理好城市的排水、排涝工作,注重调查分析道路附近地块的使用性质,研究其土方情况;合理控制道路的设计坡度、坡长等相关参数,减少地块后期的开发与使用成本。再次,要注重分析道路设计,对附近地块建筑和附近居民的影响;所修建的道路应当保证能够为周边建筑使用提供便利,尽量减小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防止出现社会问题。最后,针对有条件的城市地段,为了便于道路两侧在后续开发期间开展建筑布置与使用工作,要尽量保证道路坡度不超过3%。除此之外,对于冬季降雪量较大的地区,其道路坡度应当不超过4%;其最小坡度在降雨量较小的北方城市,可以控制在0.1%左右,要在道路中设置好双箅雨水口,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道路排水效果。

3.2道路横断面设计技术关键点

(1)完善相关交通政策与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机动车的增长,提高交通网络的密度与运力,减少大马路的修建数量,增加公交专用车道数量,提升公交道路占比;要控制好商业区与CBD区域的车位数量,鼓励群众使用公交出行。(2)完善当下规定中对于横断面各部宽度的标准。当下规定中对于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要求太过严格,比如人行道宽度规定最小为2m,但在实际情况下某些行人稀少的道路,1.5m的宽度足以符合使用需求。经过科学研究表明,如果进一步减小车道宽度,依然能够确保交通安全与通行效率。为此设计人员应当针对一些不影响交通安全的部位宽度,在设计时应当适当调整其道路宽度,不应该设置最小值,而是要给出一定的范围。(3)注重改进横断面板块布置方式。现阶段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板块布置规定太过单一,在分配上并不合理。在道路规划控制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按照该城市的具体特点,科学分析该城市地形、交通组成、路口渠化形式、植物绿化品种等各项可能会影响断面形式的因素。要切实保护好非机动车与行人的路权,设置不同红线标准下的断面形式。

3.3道路交叉口设计技术关键点

(1)要科学控制好道路交叉口展宽段的宽度。针对一些中小型城市,在设置其道路交叉口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划来控制其交叉口宽度;要在施工图纸设计的过程中,针对其交叉口车道数量问题,应当及时同交通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确保路口直行车道数量不少于上游车道数量即可。否则建设宽度过大的路口,会导致行人步行过街难度增大,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2)要做好安全岛的设置工作。首先,对于道路中的三岔路口不宜设置大型安全岛,只需要考虑到行人过街即可;对于四路及以上的交叉路口,在设计安全岛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到交通量和行车轨迹等问题。除此之外,道路当中应当多修建二块板与四块板样式,在中央绿化带区域修建,从而不会占用行道空间,还能起到良好的绿化美观效果。(3)注重交叉口的标线设计。现阶段我国交叉口标线设计太过简单,不利于发挥其引导性功能。可以借鉴德国的交叉口设计方式,保证每个行驶方向都具备标线指引,确保全部车辆可以根据规定轨迹行驶。对于非机动车道,需要使用不同色彩予以引导,确保交叉口范围内交通合理有序,尽量减少路通冲突点。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不同城市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道路与绿化景观,做到统筹兼顾,以此提高道路交通设计水平及质量,促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淼.城市道路系统复合通道可行性研究[J].交通与运输,2020(增刊1):11-13,23.

[2]胡大江文/图,于伟云文/图.浅谈对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探索[J].道路交通管理,202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