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高质量制造业发展精选(九篇)

高质量制造业发展

第1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一、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生命线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质量为先”基本方针,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识的竞争新优势。

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综合国力的集中反映。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看,制造业普遍经历了从低端粗放到高端精良的质量演进过程,最终通过高品质产品赢得领先地位和国际声誉。产品质量好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制造业已进入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竞争阶段,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面临“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在中低端领域,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在中高端领域,发达国家牢牢把控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品牌质量稳占竞争高地,并在创新设计、关键技术创新、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掌握着话语权。我国要实现产业升级和质量赶超,重塑纺织、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快速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这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质量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制造业发展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基础显著改善,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效益水平稳步提升,在原材料、重大装备、消费品等领域的一些产品和服务质量正在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但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持续提升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和纠纷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重塑。由于高品质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我国中高端购买力通过“海淘”、境外消费等形式持续外流,一些产品也因达不到其他国家的质量标准导致出口受阻。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务实举措。

新一轮产业变革为制造业质量升级提供了机遇。从质量供给看,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交互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理念和方式,不断催生协同创新、智能生产、个性定制等新模式,也为质量设计、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检测等提供了新工具和新手段。从质量需求看,我国高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中高端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者已经从被动消费转向主动选择,从满足基本需求向注重时尚、品位、信誉、绿色转变,市场需求加快向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演进,催生了大量新的产品质量和服务需求。只有紧紧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质量提升机遇,我国才有望实现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中国制造的价值内涵与国际声誉,为制造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定不移地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质量强则制造业强,制造业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竞争。推进中国制造迈上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供给体系向中高端转变为中心任务,扎实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使“创造质量”成为中国制造新的主旋律,努力实现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

夯实质量技术和工艺基础,是创造质量的根本所在。制造业生命在于质量,质量基于生产,生产成于技艺。要继续扎实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在重点领域实施质量技术攻关行动,鼓励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破除制约制造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瓶颈。加强质量设计,加大检测验证技术开发与可靠性试验,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功能可靠性和质量一致性,尽快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攻克一批影响质量升级的基础工艺,提高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确保好材料能够造出好产品。以数控机床、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行业为重点,围绕提高产品精确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加强设计、制造、试验环节关键技术研发,通过质量突破带动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是创造质量的基本依托。技术和管理是企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双轮”,其中,技术和工艺是硬基础,管理理念和方法是软支撑。要引导企业革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改善管理方式,全方位加强质量管理与服务。继续组织开展质量标杆遴选和“标杆经验进千企”活动,普及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企业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大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物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质量精准化控制和在线实时检测能力。推广系统集成、云制造、故障诊断、远程咨询等在线专业服务,增强制造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培训,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开展面向未来制造模式的质量管理研究,支持企业探索数字经济环境下的质量管理创新,总结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健全质量建设标准体系,是创造质量的重要举措。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只有高标准才能造就好产品。要坚持标准引领,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提升质量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以我国制造业优势领域为突破口,鼓励相关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以高标准引领质量提升。要优化标准的供给结构,推进市场化质量标准建设,支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领先企业制定引导性行业标准,支持有条件的协会、产业联盟等制定先导性团体标准,并支持企业采用先进质量标准,推动产品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加大质量标准实施情况监督,开展质量标准实施效果评估,以高标准倒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扎实推进消费品标准实施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瞄准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消费品安全问题,加快制修订相关质量标准,以提高标准带动质量升级,增加中高端消费品的有效供给。

三、持续改善中国制造质量发展环境

质量建设事关制造强国战略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中国制造质量的全面提升,还有赖于形成重视质量、创造质量的公众意识和社会风尚,以及建立完善质量为先的治理体系和市场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营造全面重视质量的社会氛围。质量意识决定质量行动,质量行动催生质量成果。要引导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支持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质量教育与培训活动,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产品质量改进,提升全员质量责任意识。加强中小企业质量意识培育,支持专业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方法与经验培训服务,尽快补齐短板。鼓励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新闻媒体广泛开展质量监督和品牌宣传,组织实施群众性质量品牌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质量、崇尚质量,建立正确的质量认知,掌握必要的质量知识,加快形成优质优价的消费理念。

大力培育质量专才,夯实质量品牌建设的人才基础。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实现质量升级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人。要加强制造业人才培养,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与质量文化融入现代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形成质量提升的精神内核。支持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质量专员等培训,不断健全专业质量人才培B机制。引导各地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政策,鼓励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以倾斜,优化技工的选拔、培养与使用的激励机制,为打造高质量产品提供人才保障。支持企业创新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大力推广创新工作室、大工匠室等“双创”成果,为专业人才提供“铸利剑、磨精品”的平台和空间,加快提升企业打造精品优品的能力。

第2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机械工业、制造、高效生产

引言

机械工业目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工业已经具备相应的发展规模,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对机械工业生产产生了相应的影响,许多不同的理念相互碰撞。机械工业的制造和生产中,高效已经成了主要的发展理念。机械工业隶属于传统工业内,是发展最早的工业行业。机械制造以及机械生产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建筑行业施工中需要机械产生产品,高质量的机械产品是安全施工的重要条件。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机械制造提出了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在机械工业制造中要加入高效生产的理念,满足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机械工业制造和生产的内在关系

从内在关系的角度出发,机械工业中机械制造属于机械设计的深入发展。在保证机械工业设计完成的背景下,要对机械产品的构架和功能、外观形状以及设计的过程实现可视化生产,这就是机械的制造。机械工业生产属于流水线的方式,是对机械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会更重视产品的流水线以及质量。生产是在商品投入市场之前的时期,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准,这是进行批量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生产和制造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制造是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关规范之后进行生产,然而机械生产是属于在制造方面符合相关规范然后进行批量生产的产品。由此可见,两者的关系相互联系和独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机械产品的制造和生产都要有期限和质量的相关要求。目前机械工业制造中如何实现高效生产已经是主要的研究内容。要想保证机械工业制造能够符合高效生产的需求,首先要确定机械工业中制造和生产是区别很大的理念。以这一基本角度出发,要想保证高效性,要注重制造和生产的联系。在当下社会发展中,高效生产是保证机械工业进步的重要动力。

二、机械工业制造的高效分析

1.机械产品设计理念要符合高效机械产品制造的第一步就是进行产品设计,产品的设计中会涉及到产品的市场分析和定位分析。机械产品进行市场调查相对来说很容易,完整的市场调查对于机械制造的高效生产是首要条件。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前,要保证机械产品能够具优势实际应用性能,这是所有产品在设计之前要保证的条件。在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之后,开展产品生产的相关设计工作。机械产品的设计通常强狂下都是应用CAD制图,这是属于产品的最初设计。机械产品具有较高的材料要求,并且要求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注重对细节的管理。要想能够保证机械工业制造设计工作实现高效性,就要实现设计过程的高效精准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深入的理解产品的定位和理念,确保设计工作能够准确进行,防止由于设计过程不够仔细而出现的质量等问题。2.机械产品制造过程要符合高效理念在进行机械产品设计之后,开展的则是产品的制造过程。这一制造过程是指机械产品从理论设计到实际生产的制造过程。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按照相关的要求和理念进行,保证制造过程每一步骤的精准,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要注重质量,不要因为节省时间而忽略质量。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被叫做样品,这种样品在完成之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同时也要进行质量把关等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样品的制造过程要和成品质量的要求一致,然后才能够进行测试和检验。由此可见,保证机械产品制造过程的严格生产,是实现机械工业制造高效生产的重要途径。3.机械产品的制造检验要符合高效理念样品在制造成功之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检验,机械产品的质量检测会涉及到众多方面,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通常情况来讲都要进行实际的质量检验。在机械产品进行测试的过程中,要确保关于产品的受力、耐磨以及硬度指数等有一个完整的方案,这是在测试之前要做的充分准备。产品在完成之后,可以直接的运用设计方案进行质量检验,产品通过质量检验过后就可以投入生产过程,相反如果产品出现相关质量问题,要根据发现的问题尽心质量检查,对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进行重新检验和工作。

三、机械工业制造高效生产方式

首先机械生产前期准备过程中,首要条件就是达到质量要求,以确保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一些产品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具有严谨的流水线计划,并且相关细节的生产也要保证符合规定以及要求。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要确保生产车间、生产流程等。机械产品属于大型产品,一般都要进行组装工作,要确保每一个工作流程能够保证质量。其次机械生产之后的检查工作也是实现高效生产的重要方式,产品在进行批量生产和市场投放之前,要经过完整的检查和测验。机械工业生产的高效不仅仅是指时间,是在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在适合的时间完成生产,以此来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总结

总而言之,机械工业制造的高效发展是当前社会进步的在需求,机械生产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机械生产产品的需求量增加,这时就要保证机械工业制造的高效性。在生产中,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以此来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沈进.机械工业制造与生产的高效分析[J].煤炭技术,2013,10:20-21.

[2]李舟.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消除与利用[J].建材发展导向,,:.

[3]单忠德,战丽.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及创新联盟构想[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04:67-70.

第3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1服务质量的涵义

1.1服务质量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对服务质量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传统的认为服务质量指的是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被服务者需求的程度。服务质量具有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和移情性的特点。

1.2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性。服务质量好会产生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后可能对服务产生忠诚。服务质量是顾客满意的影响因素之一,顾客满意度会受到产品价格、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一些其他个人因素的影响。研究显示,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之间有着正向的因素关系。企业可以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从而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意向以及行为。

2客户服务质量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走服务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重视客户服务质量的提升。中国服务质量发展现状报告显示,随着服务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增大,发展空间也迅速扩大,在我国服务行业当中,如何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一直受到特别的关注,同时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相比制造业、金融业等其他行业,服务行业的客户服务创新水平最高。同时,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我国的金融行业、医疗卫生等行业也开始向服务化的模式转变,开始追求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以提升客户满意度作为行业竞争的标准。相比而言,制造型企业在客户服务方面起步较晚,客户服务工作发展的还比较缓慢,还不能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急需改善。

3制造业客户服务质量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没有认识到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随着我国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动摇,导致制造型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瓶颈和挑战。但是,目前,还有很多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没有认识到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只注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视了客户服务这一重要模块。

3.2重产品质量,轻服务质量。对于传统的制造业而言,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因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抓产品质量,而忽略对产品销售出去之后的服务管理工作,甚至认为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不应该由制造企业本身来承担,而应由专门的客户服务部门来统一管理。于是就造成了客户对企业的不满,这极不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

4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必要性

4.1有利于提高客户忠诚度。制造型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促销、折扣等传统的手段不能有效地建立起商业进入壁垒。然而,如果企业能够拥有一定量的客户群,并且这些客户对企业产品都有相对较高的忠诚度,就可以促进客户重复购买企业产品。因此,制造企业通过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有利于客户放心的购买企业的产品,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到适合的营销方针。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客户的忠诚才是最重要的,企业通过充分掌握客户资料,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大大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使对手不易模仿,提高对手挖走客户的时间和成本,进而建立起商业壁垒,从而占领市场。

4.2有助于企业塑造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提高制造型企业的客户服务质量,有助于满足顾客的要求,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产品质量、价格等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在服务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容易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制造型企业开始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将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作为企业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提高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通过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扩大客户群体,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5结语

第4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摘 要:《中国制造2025》强调,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重点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西安工业经济近年发展迅速,但工业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增加值率下滑等诸多新难题,坚持创新发展、两化融合、结构优化、绿色可持续,才能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工业;制造;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34-02

近年,西安工业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创新实力增强、劳动生产效率提升、治污减排成绩显著,但工业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增加值率下滑、研发投入强度回落、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滞后、工业节能空间压缩等诸多新难题。《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对西安工业向提质增效集约式发展转变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西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情况

(一)总量增长,规模扩张

西安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2015年工业增加值1 376.72亿元,比2010年954.38亿元增长44.3%,比2005年420亿元增长2.3倍,比2000年218.44亿元增长5.3倍。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23.7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8倍,西安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二)比例调整,结构优化

西安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结构重化特征日益明显,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由2000年48.8%∶51.2%演变为2015年20%∶80%。西安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装备制造业基础支撑作用显著,高新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西安规上装备制造业2015年增加值584.79亿元,比2000年增长8倍,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比42.5%;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65.89亿元,比2010年增长72.8%,年均增长11.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6.6%。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0.83亿元,较上年增长22.7%,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比39%。

(三)投入增加,创新增强

西安工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实力增强,规上工业企业2015年研发经费内部支出92.48亿元,比2000年增长5.1倍;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由2011年166家增至316家,增长90.4%。伴随投入不断增加,研发成果显著,西安规上工业企业2015年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由2011年的2 774项、1 095项和1 547项,大幅提升至4 292项、1732项和4 877项。

(四)利润增长,效率提升

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动下,西安工业科技水平与产品附加值水平提升,企业利润持续增长。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 374.11亿元、利润206.88亿元、利税341.4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9.4倍、11.8倍、8.4倍。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向好,2000-2015年企业资产负债率由65%降至57.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每年1次加快至每年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由4.2%提高至4.8%,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年人均2.95万元增至每人26.82万元。

二、西安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质量与效益问题

(一)研发强度起伏明显,创新活跃度不足

近年来,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额虽持续增长,但经费投入强度起伏波动明显,研发覆盖率总体水平还偏低。2011-2015年,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85%、2.09%、1.90%、1.96%、2.20%,虽高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但还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目前2.5%-4%的水平。2015年,西安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27.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与沿海发达地区30%-40%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产品档次不高,工业增加值率下滑

2015年,西安规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仅227家,仅占规上工业企业的19.7%,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领军型企业发展不足,导致工业知名品牌数量与东部发达城市差距较大。工业产品市场定价能力较弱,2000-2015年间,西安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涨幅显著高于产品出厂价格涨幅,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低于成本增幅,致使工业增加值率基本呈下降走势,由31.1%降至26.7%。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率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日本超过45%,《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十年我国重化工业和加工贸易比重降低,制造业将逐步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增加值率规划2020年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2025年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按照这一目标西安还需尽快扭转工业增加值率下滑态势。

(三)能耗总量偏大,工业节能空间压缩

西安工业节能减排近年逐步取得成效,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结构导致资源能源消耗量依然巨大,工业能耗仍居各行业之首,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三成以上。2015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量中占比74.6%,每万元增加值能耗量1.469吨标准煤,是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的4.3倍。由于技术节能潜力不断挖掘,主要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基本完成,工业存量节能管理空间已十分有限,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十二五”末比,2020年和2025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18%和34%、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2%和40%、用水量分别降低23%和41%,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73%和79%。

(四)结构不合理,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滞后

西安工业国有经济一直占据主导,非公经济虽稳步发展,但总量和比重依然偏低。2010年以来,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经济效益指标均呈持续下滑走势。西安重工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近年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相对偏小、集中度也不高,此外,生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阻碍工业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变。

三、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思考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业综合集成水平,为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也为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核心位置

西安工业化已步入中后期阶段,以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发展难以为继,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必须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西安工业发展在向创新驱动转变过程中要突出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通过体系建设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解决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回落和创新活跃度不足的问题,尽快将西安的工业创新水平推升至新层次。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健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在具有优势的国防军工科研领域大力推进民技术应用,在大中型工业企业间推进联合科技开发和成果共享机制,解决西安工业科研成果转化利用率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两化融合,以推进智能化作为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主要抓手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条件,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西安大部分工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仍处于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不同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0和2025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72%和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0%和64%的要求,西安应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把工业领域的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工业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培育新型的工业生产方式。以工业智能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将显著增加工业经济运行的附加值,扭转西安工业增加值率下滑的势头,改善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

(三)优化结构,以优势产业突破发展作为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工作重点

调结构、促升级始终是西安工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提升西安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工作重点。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西安应加快工业领域国企改革步伐,积极优化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要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率;要进一步提高工业集聚的层次和质量,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工业制造企业集群;要大力发展生产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在十大重点制造领域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力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方面,西安具有一定的研发或生产优势,西安应集中力量在此类优势产业领域寻求突破,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a业化瓶颈问题,抢占工业竞争的制高点,进而增强工业产业的发展素质。

第5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再制造;园区;探索

中图分类号:TGl7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74-03

一、什么是再制造

按照2010年5月底工信部、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的定义: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能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

被行业尊为“中国再制造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徐滨士,在1999年6月在西安召开的“先进制造技术国际会议”上作了《表面工程与再制造技术》的特邀报告,在中国率先提出了“再制造”的概念。徐滨士院士将再制造定义为:再制造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废旧产品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简言之,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

(一)再制造的重要特征

1.再制造后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再制造产品质量不低于原型新品的前提是:再制造产品质量由废旧件(即再制造毛坯)原始质量和再制造恢复质量两部分共同决定。只有原始制造质量好,并且在服役过程中没有产生关键缺陷的废旧零部件才能进行再制造;再制造过程中采用高新技术在失效表面形成修复性强化涂层,使废旧件尺寸恢复、性能提升、寿命延长。

2.再制造产品的保修服务与原型新品相同。再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零部件产品的售后服务领域,并不用于新的整机设备的装配和生产。根据《再制造单位质量技术控制规范(试行)》的规定,再制造单位应为再制造产品提供质量合格证明与原型新品一致的售后质量保修证明。

(二)再制造与制造的主要区别

1.加工对象不同。制造是针对统一批量化的经过塑压的毛坯材料或零件进行加工,而再制造使用的是经过长期服役而报废的各种成形零件。

2.毛坯的初始状态不同。制造的毛坯或零件初始状况相对均质、单一、清洁,而再制造的毛坯大多存在因老损、腐蚀导致的功能失效问题,以及因疲劳导致残余应力和内部裂纹问题,因电解再生导致的塑料件变形问题,因结垢或氧化导致的内部污垢去除困难等问题。

3.质量控制手段不同。制造产品的零件寿命评估和质量控制己趋成熟,而再制造产品的毛坯损伤、失效情况复杂多样,残余应力、内部裂纹和疲劳层存在导致寿命评估与服役周期复杂难测,再制造后的零件质量控制相对困难。

4.加工工艺不同。产品制造过程中尺寸和力性能易于操控,适合规模化的生产;再制造是在保持废旧零(部)件材质和形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采用高技术恢复原产品的尺寸标准,达到或超过原产品的性能指标,实现原产品的功能升级,同时也采用正规化、规模化的加工手段,因此加工工艺更为复杂。

(三)再制造与维修的本质区别

1.维修是在产品的使用阶段为了保持其良好的技术状况及正常运行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常具有随机性、原位性、应急性。维修多以换件为主,辅以单个或小批量的零(部)件修复。

2.再制造是将大量相似的废旧产品回收拆卸后,按零部件的类型进行收集和检测,将有再制造价值的废旧产品作为再制造毛坯,利用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批量化修复、性能升级,所获得的再制造产品在技术性能上达到甚至超过新品。

再制造的本质是修复,但它不是简单的维修。再制造的核心是采用制造业的模式搞维修,是一种高科技含量的修复,而且是一种产业化的修复,因而再制造是维修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传统维修概念的质的提升和改写。

二、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再制造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机床保有量达800多万台,工程机械主要品种保有量达600万台。随着我国机电产品产销量和保有量的增加,其报废量也将逐年增加,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要求后将被淘汰,如能够通过再制造加以再利用,将大大节约资源的利用、减少污染排放。

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既是“中国制造”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利抓手。同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对提升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开放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发展再制造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战略性大事。

再制造作为制造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在中国还未完全普及甚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有点陌生,但是再制造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并且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备受国外政府推崇和广大民众欢迎。2010年,全球再制造产业规模突破1 400亿美元,其中仅美国就超过1 000亿美元。

三、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从1994年,中国第一家再制造企业――中国重汽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已近20年。

发展至今,我国再制造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约100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并在探索旧件回收、再制造生产、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涌现出一批如中国重汽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潍柴再制造(潍坊)有限公司、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柏科(常熟)电机有限公司等发展较好的本土再制造企业,也吸引了卡特彼勒、沃尔沃、康明斯、德国采埃孚等国际再制造企业在中国建设再制造工厂。再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开发应用的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等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机械、机床、打印耗材等再制造业也陆续开展。

随着我国资源匮乏与环境污染的压力持续加大,政府也越来越重要加快发展再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同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启动第一批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试点。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11部门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尤其是2013年,国务院连续颁布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和《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对发展再制造进行了重点阐述,明确提出了“建立旧件逆向回收体系;抓好重点产品再制造;推动再制造产业化发展,支持建设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到2015年,实现年再制造发动机80万台,变速箱、起动机、发电机等800万件,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用机械等20万台套,再制造产业年产值达500亿元左右。”

但是,与美国、德国等再制造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总体规模较小、产业链不完整;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再制造行业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标准不完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再制造具体的扶持政策还比较少。

经过调研,我国再制造产业存在发展缓慢等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以几方面。

1.国家政策法规不完善,再制造行业准入制度不明确,正规再制造在资质认定、工商注册等方面存在阻碍。

2.再制造原料来源不足,产能发展受限。国内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尚未建立,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307号文)尚未修改,再制造企业从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回收“五大总成”再制造受到限制,再制造企业从国内回收旧件困难。我国禁止进口旧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零部件,国外原料难以正常进口及利用。

3.多数再制造企业没有废旧汽车零部件和机电产品的回收资质,回收旧件无法取得正规发票,不能进行税务抵扣,企业经营成本较高。

4.国内再制造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再制造产品消费习惯尚未形成;政府正面宣传引导不足,公众对再制造产品认知存在偏差,对再制造产品信心不足。

四、园区化、集聚化是走出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困境的重要途径

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总会经历阵痛甚至质疑,再制造产业也不例外,目前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作为循环经济的高端方式,发展再制造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暂时的困难无法阻挡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趋势。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再制造企业家等均对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前景充分信心。

为了加快构建再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再制造产业链,有效进行政策先行先试,形成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政府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建设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希望通过建立数个具有特色的再制造示范基地,带动我国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支持建设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建设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对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具有如下意义。

1.有助于再制造产业政策的“先行先试”。目前,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大多为地方政府在原有开发区内规划建设的再制造聚集区。由于开发区多数属于地方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能够协助产业主管部门对行业进行环保与产品质量的监管,有助于国家部委在再制造示范基地内进行产业政策的先行先试,如简化再制造资质审批程序、实行优惠税收政策等。

2.有助于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再制造产业链。由于再制造是以旧的机器设备为毛坯进行的制造,因此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是政府和公众非常关注的问题;同时,再制造技术提升与关键技术产业化也是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制造示范基地能够充分利用政府资源与资金,建设与再制造发展密切相关、但由单个再制造企业难以建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如上海临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建设检测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信息数据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展示中心、物流中心等公共平台,使企业能够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享受公共平台提供的产业服务与支持,加快企业业务开展。

3.有助于扩大产业宣传,培育市场消费习惯。再制造示范基地作为地方政府打造的产业集聚区,将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组织各类型活动,扩大再制造产业宣传,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再制造产品,了解再制造的意义,进而愿意尝试使用、接受再制造产品,帮助培育再制造市场。

第6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企业;管理;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设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为提高生产效率、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机械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机械制造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进行机械制造管理,成为衡量制造企业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管理水平却落后于现代制造业的要求,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创新管理思想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单纯生产观点严格束缚着人们的管理思想,致使一些制造企业相关人员至今仍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经营思想僵化,重干轻管。为适应市场经济客观需要,制造企业应树立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强化效益意识和质量意识。效益与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效益与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也就没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制造企业必须做到:坚持将市场意识与效益质量意识高度统一起来,并且将市场意识融入效益质量意识之中,靠过硬的质量去开拓市场、管好现场。坚持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以社会责任为重,使企业利益服从于社会责任,始终将工程效益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坚持将企业质量标准与行业标准高度统一起来,做到企业标准高于行业标准,用实实在在的制度和规范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 更新机械数据与设备

在现代社会,技术是具有高度可用的企业资源,是科学管理的依据。在制造行业中,与机械设备有关的数据。问题方法效果的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涉及面也是非常的广泛,相互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这就要求在设备购置之前就要对该设备的有关运行过程和历史数据,进行计划的系统的处理。在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中要广泛的收集机械设备,使用的技术鉴定参数及国内外设备市场信息,设备价格,有关科研成果,设备的利用率故障率维修费用,耗材情况,零配件供应情况,供货渠道。建立起合理详实的机械设备前期信息反馈系统,并及时向决策层正确的信息,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将投资的目标锁定那些生产上适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机械设备。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技术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由于一般单位的旧机械拥有量较大,而资金又有限,所以不可能把旧机械都淘汰。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局部更新进行技术改造,给旧设备换上新部件、新装备、新附件,改善现有设备的技术性能,使之达到和局部达到新设备水平,扩大设备的生产能力。

3 强化成本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规范,制造企业如果没有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要想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财务目标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的前提下,已经给整个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机械制造成本核算内容复杂,周期长,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当前,诸多制造企业大都采用责任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要作好责任目标成本的分解、实际成本数据的归集以及三算的跟踪对比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好合同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预算成本就是将投标报价时工程估价单中的各项单价换成企业内部价格,从而以此指导生产活动。这就要求在编制预算时注意充分了解投标报价过程,分析哪些方面已经在报价时考虑了降本措施,哪些尚有降本空间;必须研究合同条件和生产条件;必须以最经济合理的生产方案和降本措施为依据;必须以企业内部价格、市场价格为依据来计算成本,不能简单地为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而盲目承接超出自身成本控制能力的工程,更不能只知道埋头干活、不进行成本分析和指标分解。同时要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实行成本倒算,所下达的指标必须在相应各层次可控制的范围,各层次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指标下达后,应赋予各级成本中心充分的权利,上级对其正常管理工作不应干涉,以保证各级成本中心能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对各级成本中心的奖罚比例政策,要掌握在确实足以调动管理者积极性的程度,起到奖优罚劣、多劳多得、职工与企业双赢的作用。4 深化质量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相关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们与企业的高标准生产与消费需求,制造企业必须强化产品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高质量工程的实现。首先抓质量目标管理。以调查、制订、实施和总结为质量目标的控制过程,是将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目标按质量体系要素及专业保障系统进行纵横分配,做到人人职责明确、目标清楚,并进行定期考核、督促落实。其次是抓监督保障。从质量体系和工程生产过程两个方面,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评审,定期实施质量体系内审和年度管理评审,注重质量管理的实效性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加强内部质量审核,提高质量体系的整体运行水平;严格把好工程质量监督关,对产品形成全过程的各道工序、各个操作过程进行监控,以免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下道工序。还要抓动态管理,尤其是各个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严把生产要素的验收关、使用关和评定关,以劳动力的控制为重点,即进场考核不合格的坚决不收,使用中技能未达到要求或责任心不强的清理出场,评定后有不足而未加以改进的清理出场,进行制造质量的动态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生产工人的主动性,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5 提高人员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生活目标、生活方式日益个性化发展。同时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竣工,要经过多重环节和多道工序,需要有多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人员共同参与实施才能完成。因此,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全方位、多层次性。为此我们要加强人才的知识更新和培养,一方面要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鼓励员工去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并创造性地运用于生产和经营管理实践之中。通过每个员工的发展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进步,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圆满实现。不过在人力资源规划和设计中,无论培训科目的设计、培训计划的拟订和实施,还是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估,都要注重企业目标的实现。

总之,机械制造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畅瑞延.市场经济下的设备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3,29(13):134-135.

[2]戴萸先.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1.

第7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研究电子制造业质量控制方法,为有效提升产品质量与企业竞争力打下基础,也为我国电子制造产品走向国际做好铺垫。

【关键词】

电子制造企业;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电子制造产业因其自身产出率高、技术密集度强、能耗与污染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消费者认可。电子制造业需要在生产与技术方面得到强化,尤其需要注重对质量的控制与管理,使得产品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

一、电子制造业概述

1.电子制造业的定义

电子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等8个子行业,各子行业涵盖的范畴分别如下:电子计算机制造业,包括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等;通信设备制造业,如通信传输设备制造,通信交换设备制造,通信终端设备制造,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等;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印制电路板制造等;电子器件制造,包括电子真空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及器材制造,应用电视设备及其他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等;家用视听设备制造;雷达整机及雷达配套产品的制造;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如电子(气)物理设备及其他未列明的电子设备的制造。

2.电子制造业的特点

(1)需要巨额的投入,如创业投资和孵化器等,尤其在创业初期,需要特别扶持和帮助。

(2)高聚集性,以知识、技术、资金的高度密集为前提的,其形成与发展是以具备智力密集和深度开发的良好环境为条件的。

(3)人力资本在电子制造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创业人才、研发人员的作用特别突出。

(4)对于难度大、水准高、辐射范围广的高技术研究,有时并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所能独立承担的,需要多个企业甚至是多个国家的通力合作。

(5)高战略性。电子制造产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进行战略性的前期投资。

3.我国电子制造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利润已经呈现出了稳定的增长趋势,增幅持续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近年来,富士康、华为、伟创力、广达和仁宝等知名电子设备制造商均在中国深圳、广州、苏州、无锡和北京等城市设立制造中心,在中国工厂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这些制造商总收入的一半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一个核心产业,其技术含量高、渗透性强、覆盖面广、投入产出比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贯穿于整个经济命脉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电子制造业的质量控制

1.电子制造业质量控制范围

(1)设计质量控制。从生产的最初环节为开端,通过制定合理的设计产品,实现节省质量管理的成本的目的。对于企业的产品,可以用质量特性围绕设计目标值波动大小来描述,最大限度的减少波动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所必须要进行的,通过将产品质量控制的支撑点迁移至产品的设计和研发阶段,消除产品及其生产工艺设计不合理而可能对产品质量带来的不利影响。

(2)建立质量标准。电子制造企业应尽力等效或等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分等分级,限期达到。技术标准是否先进可行在产品质量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在严格执行标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控制。

(3)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控制质量的前提保证是设计的完善和规范的合理制定,才能保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的工艺流程进行的生产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此外,生产过程中还需进行有效监督,对产品生产的关键节点进行检验和检查。

(4)检验质量控制。检验要做到抽检和统检相结合,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然而,检验毕竟只是事后行为,产品检验不合格,虽然可以避免产品流入市场,但是同样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生产成本上的损失。

(5)质量控制分析。控制图是一种用来分析产品质量是否稳定的一种有效工具,对于电子制造企业来说,绘制出的控制图准确、清晰,为准确判断产品生产状况提供了有力保障。

(6)外包产品的质量控制。外包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产品质量的可靠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外包产品质量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电子制造业质量控制方法

(1)试验设计(DOE)。对所有的复杂产品的设计、工艺参数的优化,产品的质量控制,进行新品开发等,可以采用DOE方法,找到优质、高产、低耗的因素组合,达到改进的目的。要求明确衡量产品的量化质量指标,根据专业知识初步确定因素水平的范围。

(2)多环境强化应力试验。该方法应用于有高可靠、长寿命要求的航天电子产品。通过开发应力试验,得到可靠性远远超过所有其他技术,在应力试验中重复相似产品在现场中遇到的相同失效。该工具可以有效消除现场失效,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整个设计周期的时间、人力成本、试验设备以及能源损耗等。

(3)质量功能展开(QFD)。在方案设计转到初样设计前,确定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客户根据重要性和与最佳的竞争对手类似产品的比较对每项需求进行评级,在客户、设计、制造和供应商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关联。在产品方案阶段、初样阶段和正样阶段都应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若干次QFD研究。

(4)全面生产维修。在制造过程和生产设备的过程中使用。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改进工艺/设备质量和生产率,也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周期和库存量。该工具主要建立以预防为主,而不只是纠正和解决问题的维修队伍,在掌握工艺特性的基础上优化工艺。以便实施DOE和其他连续改进FOE(企业总有效率)的试验,通过反复的实践来量化和优化关键工艺参数,确定量化评价标准。

三、结论

应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子制造业的产品质量与企业竞争力,为我国电子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飞.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电子行业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5659

第8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实施全省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计划和专项行动,通过宣贯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育试点示范、选树质量标杆、建设“好品山东”、培养专业人才等工作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努力推动工业质量品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据201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涉及全省28个制造业大类185个行业小类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4.33%。高于备案目标值(94.00%)0.33个百分点。截止“十二五”末,全省工业领域驰名商标523件,著名商标3061件,山东名牌1406个,42个企业进入2015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拥有中国质量奖1个(提名奖11个),中国工业大奖6个,全国质量奖20个,省长质量奖(组织奖)40个。海尔集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东阿阿胶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等9家企业的13个质量管理经验列入部级质量标杆,居全国第2位。18家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工业质量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诸城市(食品)和临沂经济开发区(工程机械)等8个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列入全国培育试点,均居全国首位。质量品牌发展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立品牌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培养10名品牌专业人才培训师,143名“品牌经理”,居全国首位。运用“互联网+品牌建设”新模式,创建“好品山东”市场营销服务平台,提高工业产品的网上销售率,平台上线企业数量突破3.1万家,带动企业交易额600多亿元。

尽管我省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品牌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拥有的名牌产品数量远多于中西部,名牌产品主要集中在食品、轻工、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战略新兴产业知名品牌少。二是企业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产品质量水平、品种、功能与市场消费需求还有相当差距,部分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缺乏系统的品牌战略规划和专业人才。三是知名品牌较少,自主品牌拥有率不高,品牌附加值不高,品牌核心竞争力有待增强。四是质量品牌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尚未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发展和品牌建设长效机制等。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和建设制造强省为根本任务,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提高质量基础,实施品牌战略,发挥政府指导、行业引导、企业主体、社会监督作用,着力构建质量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扩大品牌数量,增强品牌竞争力,打造百年品牌企业,努力实现我省由品牌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激发企业创建知名品牌的活力和创造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为质量和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自主发展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机制,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提高我省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内涵和水平,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3.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推动新理念、新模式、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集成应用,突破关键性、基础性、瓶颈性质量技术问题和机制性、系统性、全局性质量管理难题,推动质量技术、管理、实物与服务质量水平向中高端迈进。

4.改善供给与引导消费相结合。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优化品种结构,管理提升产品品质,持续培育自主品牌,加快改善供给结构和质量,品牌引领和创造新消费。

(三)总体目标

1.质量和品牌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到2020年底,重点行业制造工艺实现优化,解决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产品档次结构更趋合理,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装备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和质量管控能力明显提高,攻克质量关键共性技术50项以上,拥有10个部级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标杆经验得到更广泛推广与应用,质量监管体系更加健全有效,质量基础条件更加完备,社会诚信和市场竞争环境得到改善。

2.企业品牌培育能力明显提升。引导企业建立并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拥有部级品牌培育试点企业500家、示范企业50家、质量标杆30个,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试点20个。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WBL)世界品牌价值500强的企业力争达到5家,进人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的企业力争超过50家。培育一批“百年品牌企业”,打造一批成长性特色品牌,初步形成与我省工业规模相称的质量品牌发展新局面。

3.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培养300名以上部级品牌经理专业人才;培养一批质量品牌专业服务机构,在品牌培育、品牌评价、品牌推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重点行业质量品牌发展方向

1.造纸与包装。以“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为原则,注重创新与集成制浆造纸节能减排技术,实现循环、低碳、清洁发展,优化原料结构,采取新一代清洁制浆造纸技术,提升制浆造纸装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及成套技g,提高产品性能,满足功能性、环保型要求,创新管理营销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

2.食品。引导行业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作为增强行业竞争力的核心和根基,加强食品行业标准建设,引领健康营养消费模式。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和地方特色品牌培育步伐,创新市场营销开拓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品牌竞争力和品牌信誉形象。

3.纺织服装。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设备研发和应用,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延伸产业用纺织产品产业链,引导行业产业集群协作发展,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

4.家电。提高企业创新设计能力,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推动产品向高端、节能、智能化发展,满足市场新需求,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巩固传统家电产品市场优势地位。

5.家具。重点围绕绿色节能环保,吸引和整合设计资源,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攻克生产流程再造、环保板材生产、水性漆应用等质量关键技术,积极培育市场自主品牌,产业链协同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品牌推广。

6.汽车。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制造标准,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加快关键零部件研发,开展可靠性研究,提升配套能力。完善汽车基地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品牌。

7.工程机械。提高节能、环保高端产品比重,加快优化专用型、高附加值、轻重合理搭配产品结构,加快工程机械重点节能技术推广普及,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提高产品人机交互、智能化、模块化和再制造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推动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8.船舶。抓住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围绕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要求,全面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推广应用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分段无余量制作工艺,大力发展绿色节能环保的“双高”船舶和海工装备,提高本地化配套率。

9.农机。发展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效智能化农业装备及核心零部件,提升产品可靠性、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

10.建筑陶瓷。发展绿色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实现节能清洁生产,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时尚、创意、个性、特色文化内涵,使瓷砖产品薄型化,卫浴产品轻量化、节水化,推进产业链延伸与新,完善集群综合配套能力。

11.水泥。稳定提高新型干法熟料占比,提高产能利用率。加大余热发电、粉尘高效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新技术应用,实现绿色清洁生产。

12.平板玻璃。推广全氧燃烧、变频调速和熔窑保温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提高超薄、高强、无碱、镀膜、高透光率等产品性能。实施废品玻璃、碎玻璃回炉利用,实现无固体废料排放。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要素配置效率。

13.有色金属。推广应用先进电解铝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绿色环保铜冶炼及铜加工技术、新型冶炼、连续铸造、轧制、连续挤压等技术。重点在轨道交通用铝材、航空航天用铝材、汽车和船舶用铝材、药用和电子铝箔、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方面提高产品可靠性、功能性水平。

14.钢铁。推广应用新一代钢铁流程技术、高纯度电炉冶炼技术、新一代节能降耗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以流程优化和实现钢铁制造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为重点,推进产品品质、工艺技术和标准的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可循环制作,使产品高性能、低成本、高质量、近终型、易加工。

15.轮胎。普及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高性能、绿色环保、安全、功能性水平,加快新型钢帘线、异型钢丝、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应用,实现轮胎耐疲劳、高翻新、高性能,提升轮胎品牌价值。

16.地方炼化。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加大油品质量升级、炼化一体化发展,加快发展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精细化、高端专用、差异化、环境友好型水平。推广应用先进气体净化技术、低能耗生产技术、生产污水零排放、废气废固处理及清洁生产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产品产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综合效益。

17.煤化工。发展高附加值焦油深加工产品,采用节能消耗低、成本造价低、绿色环保优的新一代煤化工技术,提高煤转化率、气化率、有效产率,加大焦炉煤气综合利用。

18.高端装备。提高智能、绿色、柔性、精品和高效制造水平,重点提升通用装备、专用装备、以及基础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质量可靠性的技术和质量水平,提高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快以两化融合促进质量提升。提升品牌层次,促进自有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知名品牌。

19.生物制药。重点在基因工程和新型疫苗、化学药物、新型中医药、海洋糖类药物形成一批新产品,推广先进医药工业生产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现代医药工程技术,提高医药产业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确保生产过程全质量控制,降低生产成本、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升产品自主化、独特化水平,产品使用安全并具有较强市场前景。

20.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云计算设备、数字家庭、新一代网络与通信、物联网、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应用电子等产品和领域,围绕高端、关键终端设备和产品,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技术,发展专用电子装备、器件和软件,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等关键基础配套产品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21.新材料。重点在高性能纤维、树脂材料、氟材料、超/微滤膜、特种橡胶、工程塑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陶瓷、特种玻璃、新型隔热保温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抛光材料、储氢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与器件,高品质特殊钢、航空航天铝合金、大型及超大型铝合金工业型材、高档铝箔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

四、重点工程和专项行动

(一)重点工程

1.质量和品牌强基工程

(1)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自我声明的形式,明示产品实物质量和达到标准的水平。鼓励行业或企业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积极参与标准化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推进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制定团体标准,提高行业或企业在产业发展和市场中话语权。参与和主导制定国际和国家标准600项、行业标准1000项,工业产品实物质量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相关重点领域的国际标准转化率平均达到90%以上。实施品牌管理体系和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进一步完善品牌价值评价标准体系。

(2)夯实产业基础。以提升制约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核心基础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统称“四基”)为重点,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调整优化技改投资结构,引导企业围绕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大力发展中高端产品实施技术改造,提升高精尖制造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工作,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改造,推进机器人和智能成套装备应用。实施发展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总集成总承包试点示范。建立全省“四基”数据库,突出产业重点领域和共性关键环节,定期“四基”攻关指南。引导地方、行业、科研机构和骨干企业组织质量技术攻关和工艺提升,组织实施50项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攻关项目,攻克一批非竞争性共性质量技术问题。建设10个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提升质量控制与技术评价能力。

(3)增强管理能力。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品牌培育、质量标杆等试点示范活动,支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鼓励企业提高|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和品牌管理,建立完善质量、品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化融合和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积极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2.质量和品牌创新工程

(1)加大新产品研发。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企业追求微创新、发现微创新、实现微创新,挖掘创造新需求。推广1000项左右重点新技术新产品,优选100项重大新技术新产品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重点支持,鼓励企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建设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创新成果应用,支持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

(2)发展工业设计。大力开展工业设计塑造新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优势,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工业设计技术,对现有品牌产品进行创意设计,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亲和力和美誉度,实现消费者需求与企业效益相统一。深入开展“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充分对接“好品山东”等服务平台,凝聚设计创新服务资源,加快提升我省工业设计水平。

(3)创新发展模式。加快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深度两化融合,创新生产业模式,满足市场新需求,实现柔性化、个性化定制生产。支持企业整合融合信息化技术,对工业设计、先进工艺、新材料、智能生产和现代化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创新设计成果转化成标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

3.质量和品牌提升工程

(1)强化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省长质量奖、名牌、著名商标认定工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选树一批在质量、创新和效益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品牌。深入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培育工业企业品牌试点示范企业、质量标杆,树立一批“专精特新”的单项冠军,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带动提升全省工业质量和品牌建设。

(2)深入宣贯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宣贯工信部《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和《评价指南》,引支持帮助企业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质量品牌管理体系。指导企业企业做好体系运行有效性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品牌培育能力。

(3)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宣贯《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指南》。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实务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预警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4.质量和品牌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品牌专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系统性、分层次地提高企业高级(首席品牌官)和中级(品牌经理)品牌管理人员和品牌专业岗位人员(品牌专员)的品牌意识和专业品牌打造能力。发挥我省品牌培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逐步完善品牌人才培养机制,以企业中级品牌管理人员(品牌经理)培养为重点,有计划地开发课程、开展培训。培育一批“勇于创新、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齐鲁工匠”。

(二)专项行动

1.“培育百年品牌创造百年企业”专项行动。起草《关于培育百年品牌企业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型升级22个重点行业,挖掘现有“山东百年品牌示范企业”,总结经验,凝练精神,树立示范,在此基础上,筛选一批“山东百年品牌培育企业”,建立“山东百年品牌联盟”,深度挖掘“百年品牌故事”,凝练“百年品牌文化”,进行整体宣传推广。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引导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百年品牌。

2.质量品牌诊断专项行动。鼓励各级政府通过购买专业技术服务“借智”给企业,整合各类专家资源,开展全面诊断,分类指导,为企业提供新型生产模式、改进生产组织管理、提高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一企一策引导企业探索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品牌建设路径,为全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供样板。

3.对标提升专项行动。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品牌培育示范、质量标杆经验交流活动,将国内典型示范、标杆企业“请进来”,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典型经验与省内的企业进行分享;鼓励优秀标杆企业走出去,积极与国内外企业开展对标、交流等活动,推动标杆经验在行业内实践应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类媒体优势,重点围绕树标、对标行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习标杆、赶超标杆的社会氛围。

4.“好品山东”品牌推广专项行动。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推广活动,定期召开新闻会,展示推介我省重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山东工业品牌立体推广,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好品山东”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与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与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建设“好品山东”两城四区(在天猫、京东建设两个“好品山东”商城,在阿里巴巴1688网、慧聪网、中国制造网、淘宝“中国质造”设立四个专区),通过建立行业垂直电子商务平台、工业品展示体验中心和海外专区、开展“好品cA认证”推广工作、推动阿里云在我省落地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好品山东”平台功能;深化与“淘宝大学”等电商培训机构合作,引进“北、上、广、杭”优势电商服务资源,面向全省企业开展多层次的电商人才培训,提高企业线上运营能力,把“好品山东”做大做强。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各市、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质量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分工和责任,建立统分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沟通协作,调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消费者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强化质量品牌工作合力。各市、各行业协会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引导。深入贯彻落实支持企业质量品牌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从质量管理、质量攻关、质量提升和品牌发展等方面研究产业、环境、节能、质量、科技、金融、财税、人才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推动进一步完善质量品牌建设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积极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工作。鼓励各级政府、部门对获得国家、省级质量奖、品牌培育示范、质量标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等称号的企业给予支持。

第9篇:高质量制造业发展范文

一、关于《指南》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迈进人才强国行列,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支撑了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15年,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工科类专业点数约1.6万个,工科类专业本科在校生525万人、研究生在校生69万人;高等职业学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约6000个,在校生13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约1.1万个,在校生186万人。二是制造业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858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09万人。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分别占人才总量的29%和2%。三是制造业人才聚集高地初步形成。以院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代表的制造业高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形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在科技创新、重大目攻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逐渐改善。重在行业和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制造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但是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紧缺,基础制造、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人才不足;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尽快加以解决。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国制造2025》确定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等“五大方针”,强调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指出,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总理强调,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至关重要。刘延东副总理批示,要将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为之培养合格人才。马凯副总理明确要求,实现《中国制造2025》三十年目标,“人才为本”,应该总体部署,有远近结合的专项规划,并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2015年7月,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成立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指南》编制工作。《指南》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织31个单位开展了21项专题研究,先后赴多个省份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充分听取了行业企业和学校代表的意见。《指南》文本形成后,先后充分征求了有关专家、行业企业、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部门的意见,通过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的评估论证,2016年6月3日,经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16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指南》正式印发各地区各部门实施。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首个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规划,《指南》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对人才的总体要求,对“十三五”期间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人才工程、保障措施提出明确意见和安排,是今后五年制造业人才发展工作的总纲领和总遵循。

二、关于《指南》编制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可以把《指南》编制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概括为“一二四四”。“一”,即实现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为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作为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历史性跨越的基础性保障,在人才规划上就要咬定一个目标不松口、不泄劲,一步一个脚印伴随“三步走”战略,完成持续跨越的历史进程。在“十三五”期间,这个目标就是: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即坚持二个导向。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需要来制定人才发展规划。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需要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特别是要着力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需要全面提高从业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发展新型生产方式;强化工业基础能力,需要加快培养掌握共性技术的专业人才,扭转我国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基础能力薄弱的局面;加强质量品牌建设,需要努力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和素养,打造“中国品牌”、“中国质量”;全面推行绿色制造,需要加快普及绿色技能和绿色文化,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业,需要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新业态、新领域的需求。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紧紧抓住制造业人才建设关键问题,集中发力,逐个攻关。针对制造业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和大国工匠短缺问题,要加快推进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大力培育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针对制造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问题,要深化产教融合,突出实践训练,加强应用能力培养;针对企业在人才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通过多种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并成为重要主体;针对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的问题,要积极改善政策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四”,即秉持四个理念、突出四个重点。四个理念是:创新、融合、协调、精准;四个重点是:抓改革、强基础、补短板、优环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秉持创新理念就是要把改革创新摆在人才建设的核心地位,解决好人才发展的动力问题;融合是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秉持融合理念就是要把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秉持协调理念就是要把整体协调作为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加快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发展体系;精准是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秉持精准理念就是要把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要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原则,增强人才发展的效率。抓改革是人才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抓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体制机制,激发制造业人才发展活力;强基础是人才发展工作的基本前提,突出强基础的核心就是夯实专业技术、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3支人才队伍基础;补短板是人才发展工作的当务之急,突出补短板的核心就是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高技能紧缺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优环境是人才发展工作的重要保障,突出优环境的核心就是不断完善人才使用、流动、评价、激励机制和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关于“十三五”时期制造业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南》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围绕如何支撑《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战略展开的。作为“十三五”时期的目标,它既要注意呈现阶段性的明确要求,也要注意与未来发展的紧密衔接,所以,《指南》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制造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建设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基本确立建设制造强国的人才优势,为实现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形成格局、造就队伍、确立优势、奠定基础”这样16个字。

具体而言,这一目标包括了五个主要方面:一是人才资源基本满足产业需要;二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更加吻合;三是重点领域人才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四是人才资源聚集能力和效应显著增强;五是人才发展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资源基本满足产业需要”是总量的概念,强调人才资源在总量上要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更加吻合”是增量的概念,强调在人才的培养输送上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要更加适应制造业发展的需求;“重点领域人才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是重点的概念,强调在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要特别加强人才的培养;“人才资源聚集能力和效应显著增强”是优势的概念,强调围绕制造业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人才高地、创造竞争优势;“人才发展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是环境的概念,强调的是创新制度安排、改善人才发展环境。

《指南》明确了一定的量化发展指标,包括: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6%以上。

四、关于到2020年制造业人才发展的重点工作与核心任务

《指南》确定了“十三五”时期制造业人才发展的7项重点工作,分别是: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加快实现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环境。核心任务就是,打造好三支队伍,加快培育两类人才。

“三支队伍”是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他们构成了制造业人才大军的主体力量。从实际情况看,这三支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发展要求都有很大差距。《指南》明确,要通过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继续教育基地、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过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发展现代学徒制、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支持基础制造技术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等措施,造就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到大企业研修、组织出国(境)培训、重大项目岗位提升等方式,建设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在三支队伍建设中,最紧迫是要加快培育两类人才:一类是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另一类是高技能人才。前者引领制造业技术发展的方向,后者决定着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这两类人才是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中最为紧缺也最为关键的人才。《指南》提出,要在工学博士和工程博士培养中推行“项目制”,促进在重大工程、项目实践中培养博士生;通过政产学研用产业创新联盟等新机制,重点培养制造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开发、重大工程管理等方面的领军人才;发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相关重点实验室等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各类科技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大校企联合培养博士后工作力度,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制造业领域重大科研团队中的比例;重点引进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等。《指南》提出,要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鼓励企业与有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合作,面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建设一批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电子元器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轴承、齿轮、液压件、气动元件、密封件、链传动、传动件、紧固件、弹簧、粉末冶金件、模具等基础零部件加工制造人才培养,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和产品性能。

五、《指南》提出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改革要求

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就是“人才培养端”的改革,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来完成。因此人才供给结构的改革重点就是教育体系的改革。一是要建立系统的培养体系。《指南》提出,支持高水平大学与制造业重点企业共同打造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和专业向应用型转变,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衔接与贯通的制造业人才系统培养机制。二是要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指南》提出,扩大制造业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高校新增招生计划主要向本科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海洋工程类、生物工程类、航空航天类和高职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生物与化工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等制造业相关专业倾斜。三是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指南》提出,建立与制造业产业发展相同步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需求,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加快发展前沿学科和专业,根据制造流程变革改造升级传统专业;在制造产业重点分布区域集中建设一批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支撑作用的专业集群。四是加强企业职工培训。《指南》要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与培训,制造业企业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的比例达到50%以上;在制造业领域探索建立学习账号和学分积累制度,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展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试点等。

六、《指南》提出加快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这项改革的意义和重点内容是什么

推进产教融合是加快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核心环节,所以,要把它放在人才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队伍建设的始终。深化产教融合的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激励。《指南》提出,要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研究出台《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权利、责任和义务;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推动制造业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等。二是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指南》提出,对举办职业学校的企业,其办学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的,各地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共建共管制造类专业二级学院(系);多种形式支持制造业企业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等。三是推进集团化办学。《指南》提出,鼓励制造业相关行业组织、具备能力和条件的重点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组建一批深度融合、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先进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提高制造业相关学校、专业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四是建设产学研联盟。《指南》提出,依托制造业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作用,采用多方共建方式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打造一批工程创新实践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职工培训中心。

七、《指南》提出提升制造业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它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的人才关键能力和素质,一般是指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和素质之外的基础能力和素质,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专门把制造业人才的关键能力和素质提出来,意在强调人才队伍建设要尤其关注基本素养的提高。它有两个指向,一是全员性,就是无论是何种专业、哪个领域的人才都要提升能力和素质;二是关键性,我们要提升的是“关键”的能力和素质,是最基础的、决定人才持续发展的那些能力和素质。《指南》提出要提升五个方面的关键能力和素质:一是工匠精神。企业要把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职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使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全社会要树立追求卓越、崇尚质量的价值导向。二是创新能力。企业要通过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设立职工创新专项资金,鼓励制造业从业人员立足岗位创新,重点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设计和改造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精密测量计量能力、标准研制能力;院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高校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三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企业要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维护等核心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生产一线职工对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系统维护能力;院校要加强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强化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内容。四是绿色制造技术技能。行业企业要大力开展绿色制造教育培训,引导制造业人才树立绿色观念,增强绿色制造技术技能,养成绿色生产方式和行为规范;院校要根据绿色制造发展需要积极开设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相关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联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开发课程教材,积极参与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积极参与绿色产品研发和相关标准制修订等。五是质量素质。制造业企业要加大质量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院校要加强质量学科专业建设,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增加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内容;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文化。

八、《指南》对优化制造I人才发展环境做出全面部署,它的主要思路和任务是什么

人才发展环境主要包括人才使用、人才流动、人才评价三个方面,使用好,才能发挥效益;流动好,才能产生活力;评价好,才能正确导向。所以,《指南》重点围绕这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在人才管理和使用上,要完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落实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用人自,优化学校选人、用人管理与服务;建立并推行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学校专业课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推动各地依法依规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等。在人才流动配置上,要建设统一规范、更加开放的制造业人才资源市场;建立制造业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平台;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和预警机制;制定并完善更加灵活多样的制造业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一线、科研基层有序流动。在人才评价与激励上。要坚持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准确客观评价制造业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符合制造业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先进制造业相关职业岗位和职业标准体系。完善劳动、知识、技术、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九、《指南》提出若干重点人才工程,这些工程的特点和目标是什么

《指南》提出了5大重点人才工程,要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确保制造业人才发展的主要任务能够落到实处,做到有重心、有载体、有抓手。每项工程都由若干子项目组成,并充分依托已有政策工具来实施。制造业与教育融合发展工程,主要依托的政策工具是:服务现代产业的新兴学科专业集群建设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建设目标是:通过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鼓励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主要依托的政策工具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等,工程建设目标是: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主要依托的政策工具是: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学徒制试点等,工程建设目标是: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着力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工程,主要依托的政策工具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等,工程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批优秀企业家,加快提升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化水平。全员质量素质提升工程,主要依托的政策工具是:实施质量素质提升行动,工程建设目标是:全面提升公众质量意识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