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儿童篮球教学方案精选(九篇)

儿童篮球教学方案

第1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分享

2、宣传口号:

我有一双能干的手;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会说;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玩;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

2、各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阿姨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06年6月1日。

3、对象:本班两位教师、全体幼儿和保育员阿姨。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 “玩游戏”、 “击鼓传花进行歌表演”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A、玩游戏

(1)活动目的:使幼儿通过参加游园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培养幼儿与小朋友合作交往的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2)活动要求:要求幼儿能积极、大胆地与小朋友参加“六一”游戏活动。

(3)游戏内容:

1、贴鼻子

游戏规则:在纸上画一个人头,游戏者蒙上双眼,原地转五圈,而后让游戏者走向指定的位置,把“鼻子”贴到人头上,贴中者得奖。

2、抢椅子、

游戏规则:准备好七把椅子。椅子要围成一圈。每次参赛的人数是八。参赛者围着椅子跑。以鼓声(或音乐)为信号。声音一停,参赛者去抢椅子坐下。一局比赛后,没抢到椅子的一个人被淘汰出局,椅子也要搬掉一把。每局下来,人数椅子数递减。坚持到最后的人为优胜者

3、快乐呼拉圈

游戏规则:在地上摆放五个空易拉罐。每个易拉罐之间的距离为二十厘米。参赛者应站在离易拉罐一米远的地方,才能向易拉罐扔圈圈(圈圈的大小要适当)。每扔中一次即得奖。每人有三次机会。

4、看谁是投篮高手

游戏规则:事先准备好一个篮球和一个比篮球稍大一点的纸箱(或其它的,能让投进即可)。参赛者每两人为一组,分别投篮。一分钟内,投中最多者为胜。

B、击鼓传花

(三)评奖

第2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自闭儿童;自控力;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95-01

感觉统合训练不仅仅是进行生理上的功能训练,更要促进心理、大脑和躯体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儿童在训练过程中获得熟练的感觉,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在指导下感觉到自己对躯体的控制,由原来焦虑的情绪变为愉快,能在积极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对意志想象进行挑战。教师应利用感觉统合的各种器材,设计多样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在活动中学生获得大量刺激,会促进感觉统合。

一、背景描述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针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的训练方法,对改善幼儿智障和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方面有显著成效。本研究选定一名智障儿童为训练对象,选用感觉统合训练训练方法,依据感觉统合训练原理设计训练手段,对该对象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以改善动眼肌肉的张力,改进前庭平衡能力;促进颈、背部肌肉的收缩,改善视觉、听觉能力;提高视觉空间的辨别能力。

二、案例描述

小W(自闭症),9岁。通过观察评估,该生有时会出现方向感差,容易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过分怕黑等现象。触觉过分防御,容易黏妈妈或固定某个人,尤其喜欢被搂抱;指示模仿能力、语言理解和表现能力较强;发音器官机能不足。教师通过教具诊断后发现,该生不能独足站立和走平衡木;蹬墙壁往前跃动的脚盘部位用力方法不对;沿指定方向滑行的控制不好;会摆放物品,但不能做“投球”动作等。通过以上情况综合评估结果为:前庭平衡、动作控制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欠缺,本体感觉严重缺乏,学习能力及学习准备不足。

准备活动:《健康歌》。师:小W,来,咱们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好吗?(播放音乐:师生一起热身。)师:小W表现真棒。咱们看一看,这是什么?这里就是小W的家,刚才你的表现特别棒,老师给你的小房子奖励一个大拇指。等会儿表现好还会有更多的奖励,开心吗?活动:小乌龟投篮。师:看,前面有一座小桥,过了小桥发现一个篮球架,咱们学小乌龟爬过去投篮。(教师纠正在滑板上爬行的动作。生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脚伸展提高,两手交替向前爬行。)教师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球,生爬到对面篮球架前,师生交流:这是什么颜色?还有一样的颜色吗?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球投进去。师:投进去一个小球后咱们回家领奖品吧。(教师引导学生返回起点,励吃一个旺仔小馒头或一个“大拇指”后再次出发爬到对面投篮。如此反复5次。)

三、案例分析

本节课训练所用到的设备及材料有小滑板、小篮球架、情境创设小房子、彩色球、按摩球、奖励品大拇指、食物小馒头、眼罩等。在每个训练环节中,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和喜好,教师可奖励孩子喜欢的大拇指或旺仔小馒头。由于该生属于触觉失调,尤其喜欢被熟悉的老师搂抱,在训练过程中应适当给予孩子拥抱的奖励,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减轻训练的疲劳感。

本节课的家庭康复作业:(1)和爸爸一起做游戏。让家长指导孩子向前弯腰,双手撑在地上,家长握住他的双脚慢慢抬起,像推小车似的推着孩子前后、左右移动。孩子在这一活动中必须双手支撑身体的重量,通过交替移动双手来移动身体,并抬头观察周围的环境以确定移动的方向,这对前庭平衡及立体视觉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2)趴地推球。让孩子趴在地上,距离墙壁30厘米~50厘米,面对墙壁,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球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开始每天推100次,一周后增加到200次,以后逐渐增加到600次~800次。做这项活动需要颈、背部肌肉的强烈收缩,眼睛的注视,不仅能增进手部的本体感觉,而且能促进手眼协调和双手的协调。

四、课后反思

根据感统能力发展评估量表结果统计,小W属于感觉统合中度失调。教师主要利用羊角球,通过绕圈跳、直线跳、S型跳等,训练学生前庭敏感、双侧协调。利用平衡台、按摩球、大笼球等,通过原地拍、直线拍、绕S拍、双手交替拍,训练学生触觉、本体和前庭感觉。利用滑板、按摩球等,通过绕障碍爬、滑梯等活动,训练学生的前庭和肌张力。利用万象组合中的教具,通过跳、爬等游戏活动,训练学生的平衡能力和体感。通过一年的训练,小W身体双侧的协调、手眼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如能双脚向前、向左、向右跳,能独自站立梅花桩,能独自走独木桥,能独自乘坐滑板、滑梯等,并能够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学会理解语言提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儿童统合失调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根据时间、学情、训练的量进行及时调整,以达到训练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多沟通 多引导 多鼓励 多表扬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48-01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键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更是班主任值得重视的问题,以下结合自己的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建立档案、多沟通

据调查,有15%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0.2%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就比较冷漠,孤僻等不良心理。班主任要想真正关爱好留守儿童,首先就应对留守儿童有全方位的了解。班主任要积极地为留守儿童建立详细的档案,以起多沟通的作用。如: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同时,与家长沟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2 用心关爱、多引导

父母“关爱缺失”导致严重的“感情饥饿”,这是留守儿童的共性。上世纪20世纪世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作《有吸引力的心理》中指出:“母亲必须喂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该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以连接母子之间的“爱”,因为他们可以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如由于在感情上缺少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该用真爱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在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首位,因为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健康成长。

3 利用活动、多鼓励

留守儿童往往存在慵懒、冷漠、不思进取的心态,矫正的良方是“集体精神”,班主任只有把工作做到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集体活动之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同时要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让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各种各样有意义的活动,有序的培养他们的文明习惯,组织他们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中,我们应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多鼓励他们报名参加各项比赛,并告诉他们比赛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家一起来享受比赛的过程,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们班的余志强,在老师们的眼里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留守生,在一次校运会报名期间,我鼓励、动员他报名参赛,并让他看到我的真情:孩子,我只在乎你的参与,成绩是其次。之后,他每天自己去训练,在比赛中他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却令我看到他的另一面,在校运会期间我们班的啦啦队、救护队中都看到他的身影。当看到他手捧班总分一等奖的奖状在默默地笑着看时,我就知道他已融入我们这个大集体了。自此,他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

4 挖掘闪光、多表扬

留守儿童大部分性格比较孤僻、自卑、害怕群体生活。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如何转化他们呢?我的经验是挖掘其闪光点,善待他们,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都会有发光的时候。比如,班上的甄健强,家境比较特殊,父母外出打工,常年寄居在年迈的外公家,从小性格孤僻,不参加班集体活动。但他爱好打篮球,且有一定的球技。我利用一次校际篮球比赛对他进行转化教育:“我很早就发现你有打篮球特长,现举行校际赛,班中同学一致推荐你去参加,你愿意吗?”听后,他有点吃惊,但我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乐意接受。此后,我又多次和他聊天,鼓励他树立信心,用我的球技和他比赛,他果然变了,每天下午都留下来与班的其他同学训练球技,最后,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从此,他完全变了,非常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成绩也提高很快。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闪光点,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总之,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祖国的希望,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新使命,班主任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作为班主任应该多关心、爱护留守儿童。尽量做到给留守儿童更多的爱,让爱渗透他们的心灵,温暖他们那颗冰冷的心,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06(1).

[2] 何宇,郭俊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浅析及对策探讨[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2).

[3] 李文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社会[J].2004(12).

第4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天性;个性

操场上,篮球小子在尽情挥洒着年少的激情,这是我们多么向往的情景,然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把活泼好动视为违法课堂纪律,把追逐嬉戏视为教学隐患。现有的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片面注重技能的传授,忽略儿童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我们应积极主动地诱导他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且给他们一个展示特长的空间。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挖掘、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而达到终身体育思想,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尊重儿童的天性与引导儿童的个性

1.天性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一切教育是从我们对儿童天性的理解开始的。学生与体育间建立的首先是“玩”的概念,因为在儿童时期,游戏占有了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他们是在游戏中长大的。在学校他们依然渴望户外的天空、绿地,渴望在那里尽情的玩耍。体育教育理应依据人的生命本性,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个性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突破点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体育教师应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不能千遍一律的,无区别的去对待。

案例:

给五年级同学进行垒球练习时,学生张某不按要求练习,将垒球当成篮球以投篮姿势投了出去。面对这一“越轨”行为,我火冒三丈,准备上去大声呵斥,但想到他也是在尝试,于是我没有责怪他而是肯定他会动脑筋,鼓励学生们也试一试其它方法。结果,课堂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们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玩垒球,相互间比较、模仿,学生们不仅活动了身体,而且思维活动也积极参与进来,启发了他们的悟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以上案例中的违纪学生,在我们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司空见惯的,我们体育教师经常会十分恼火,因为这些调皮和违纪的学生影响了课堂组织纪律,破坏了整堂课的连续性,使教学计划不能顺利进行,我认为我们要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因势利导的去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充分开发儿童的潜在能力,在他们的个性整体、和谐发展上下功夫,发展他们的个性。

3.良好的情境设计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学情境不在华丽的外表,而在于是否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参与性。好的教学情境应该“短、平、快”,直奔主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情境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公正的评价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点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偏心眼儿”,只请运动能力较好的同学回答问题或做示范,偶尔请运动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问题或作示范时,一旦没有达到老师的标准或要求,就只有批评和讽刺,或者习惯于用“一刀切”的方式去衡量学生。时间长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也会被无情的扼制。评价的总体原则应以表扬激励为主,力求通过评价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在天性的基础上推动其个性发展。在评价时,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评价目的,重过程、重态度、重进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的公正、公平。同时在评价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要理解和鼓励,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的方面发展。

5.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升华点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一起游戏、练习、比赛。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孩子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个性化的发展。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尊重儿童“天性”引导儿童“个性”要遵循的原则

1.顺应性原则

适性教学基于尊重儿童的天性,因此我们课堂教学首先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只有我们的课堂教学顺应这些特点来设计我们的体育教学就会受益匪浅。

2.导向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适应儿童的天性是首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学生是个体,而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如何更好地发展取决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多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每一个儿童积极主动发展,这样我们教学才是主动的。

3.及时反馈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直接控制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各种评价和反馈活动,其评价是不断收集各种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找出偏差,并反馈到控制系统,为教学提供决策依据起着强化正确、修正错误,调节进程,改善方法,巩固信息和增强辨别力的作用。

4.互动性原则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以儿童天性作为课堂教学出发点的适性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教师要更多地实践去关注每一个学生,那么对于学生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只有在真正认识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要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我们教学才显得从容不迫。

【参考文献】

[1]杜存锋.孙莉.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11

[2]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第5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一、建章立制,强化体卫管理。

1、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校长为主管,教导主任、儿童教师、总务主任共同参与的体卫工作领导班子,将体卫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整体计划,尤其将田径传统项目、篮球、乒乓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儿童工作,并把体育工作业绩列入年终考核内容,使之步入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了日常体育教学工作和各项体育活动及训练落实到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2、我校历来重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为深入贯彻中央7号文件,我们对学校体卫工作每学年都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制定好相应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期末进行总结。为把工作落实处,我们每学期都召开体育卫生工作专题会议,具体讨论学校工作主题、系列活动及经费落实情况,做到专款专用。

3、学校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并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每周开足3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等)。我校严格遵照执行“阳光体育运动”、“三课两操两活动”的体育规定,以学校作息时间表为依据,组织学生参加早晨的早操和晨锻,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几年来,我校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从未间断过。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年龄差异特点,适时更换活动内容,由于形式多样,深受学生欢迎。由于我们一贯坚持,学生体质较为良好.

4、我校群众体育的开展方面也做得很有特色。每年举办春、秋季两次运动会,开展冬锻长跑活动,校运动会、冬季体育系列比赛等大型体育活动,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田径、篮球是我校历年来的体育特色项目,在县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具有参与率高,涉及面广等特点。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达到了锻炼身体,锻炼意志的作用。

5、搞活体育传统项目训练。

篮球、乒乓球是我校传统项目,在加强日常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传统项目的课余训练。从科学选材到梯队建设和训练,分工到人,层层落实。从兴趣出发,激发队员训练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运动训练的源泉。从特长入手,充分挖掘学生运动潜能。在训练中必须采用针对性原则,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努力使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训练中,遵循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系统训练。在训练中,能抓住学生的特点,认真制定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他们的训练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竞技水平逐年提高。近几年,在全体师生积极努力下,我校篮球、乒乓球代表队在县中小学生篮球、乒乓球比赛中屡创佳绩,团体总分名列前茅。

二、加强师资培训,购置必要的体卫设施。

1、我校一直把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提高体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来抓,不断充实教师队伍,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按规定配备专兼职体育教师5名,(3名专职、2名兼职)。学校按规定在今年暑期中进行场地改造、配备体育器材和教学用具、用品等,并做好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训练的安全工作。

2、加强卫生教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学校全面贯彻卫生工作《条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同时切实改善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着力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今年,学校在教育局的帮助下将投入100多万元的资金改建师生餐厅,对教室、办公室换窗、全面粉刷。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和食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及时对一年级新生进行预防接种查证验收。制定防近措施,学校定期开展学生的体质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保健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眼操、读写姿势,并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卫生要求,关心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使学生的视力不良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学校还举行讲座、黑板报的宣传进行健康教育。学校能根据季节性流行病传染特点,进行预防宣传教育。健康教育的时间以健康教育课和晨会为主。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健康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我校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建立卫生责任追究制度,由校长、总务部门有专人负责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学校食堂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证,有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与措施,并有预案制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第6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训练理念是人类进行训练实践的指南,没有正确、先进的训练理念,其训练实践便是一种低级、落后的传习式重复活动因此,构建篮球运动先进的训练理念,更新和完善我国篮球训练理念是我国篮球运动不断创新、发展、提高的前提,也是改变我国篮球运动落后局面的根本出路,本研究的任务是在探讨运动训练理念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我国专业篮球运动与训练的现状,寻找我国篮球训练理念的偏差,从更深层次寻出我国篮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监宣现有体育学、运动学理论,造笠国外的篮球训练理念和中国运动训练理念倡导之先行者的思想。建立系统哲学、管理学等的人文社会学理论,兰达建立适合中国现状的篮球运动训练理念,从而为我国制定出符合现代篮球运动特点和规律的训练实施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为有关部门指导篮球训练工作、尽快摒弃不符合现代篮球运动实际需要的训练思路和方法提供佐证。

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委员会和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征到论文篇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篮球部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1984年,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科研所,联合召开了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讨论会,随之展开的科学化训练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篮球训练和竞赛之中,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篮球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篮球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理论。

1985年12月,中国篮球协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篮球科学成果讲学班,以《篮球科学化训练》为主题的13个子课题的优秀论文在讲学班上报告这些成果为我国篮球科学化训练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我国篮球训练理论的基础,这一时期我国广大篮球科研工作者以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为前提,围绕篮球运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不仅研究的范围明显扩大,涉及到篮球教学、训练、竞赛、心理、选材等诸多领域,而且研究的问题也不断深入这一时期,我国篮球专业理论建设进展较快,从我国出版的篮球书籍和发表的篮球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明显反映出来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王家宏等人的研究成果《从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规律谈心理训练》,通过对全国甲级联赛和其它比赛的观察与调查,提出了影响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产生的因素,即比赛规模与比赛性质、比赛的动机与目的、比赛环境与比赛条件、比赛名次与成绩、赛前准备与比赛对手、比赛中缺乏适应力与应变力等,并提出训练中应培养运动员的自我控制力、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重视准备活动等建议;王家宏、茅鹏等的《关于儿童、少年篮球适宜形式的研究》认为,小学篮球的适宜形式是应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满足小学生体育的需要,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篮球基本技术及其意识,对小学生,特别是对高身材儿童普遍具有吸引力。

第7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如:团结合作。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幼儿园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供大家阅读。

幼儿园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一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观看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活动主题:舞动七彩旋律唱响金色童年。

2、宣传口号:

"我阳光、我健康、我成长、我快乐"。

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

2、以班级为单位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排练童话剧、情景剧,抓好幼儿生活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幼儿与不同年龄班级的小朋友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收集制作环保时装的废旧物品;

三、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

3、地点:幼儿园操场。

4、对象:全体教师、幼儿、家长;

5、宣传途径:通过家长一封信形式向家长发出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将以年级为单位,小班中班大班是文艺汇演以舞蹈、童话剧表演、歌曲、时装年代秀等形式来进行。

1、幼儿情景、童话剧表演

(1)、目的:通过参加童话剧表演,培养幼儿对表演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2)、要求:体现从参与、选材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水平,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剧情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配有一定的背景和表演用的道具、音乐,需要录音的提前做好准备。

2、时装年代秀

(1)、目的:时装秀的衣服是利用收集废旧物品,参与环保时装的设计和制作,初步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意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的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兴趣,不让孩子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同时,我们将为您展现出70、80、90年不同年代的服装风格。

四、活动要求

活动内容要有情趣、童趣、有朝气;要反映一幼的幼儿积极向上、喜迎六一的面貌;活动形式要多样,大胆创新全面发展幼儿艺术风采,此次活动中教师要齐心合力、分工合作努力将这次活动举办成功!

通过活动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素质教育成果,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深化本园的办园特色。

幼儿园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二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如:团结合作。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新观念,从而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增强教师、家长、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五月二十三日布置操场,张贴宣传标语“追求童年、追求快乐、追求智慧!”,五月二十三日前各班布置“六一”主题画展)。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1)排练诗歌表演节目(四月中旬选定节目,五月十一日检查服装、道具、配乐准备并在各班教室试排,五月二十日全园彩排);

(2)注意收集制作环保玩具的废旧物品(纸盒及其它相应材料)。

(3)每班设计一个“亲子”游戏或其它游戏(游戏第九周交),并做好物品准备工作(物品准备五月二十日检查)。

(4)各班开展幼儿进行续编故事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续编故事的经验。

(5)各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老师共同挖掘和培养孩子的某些“才艺”。

3、各班做好班级内的“二幼之星”比赛时间安排,交一份计划到园长室。

4、你就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5、xx做好主持工作准备。

6、利用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出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三、活动时间及场地安排

5月26日:庆“六一”系列活动开幕式暨幼儿诗歌表演比赛,并向家长发放“环保”宣传资料。

5月27日:环保“有用的纸盒”制作比赛;

5月30日:“二幼之星”比赛;

5月31日:庆祝“六一”儿童节“结对子”游园暨颁奖大会。(内容有:幼儿舞蹈表演;器械操表演;颁奖;“结对子”亲子游园活动)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幼儿诗歌表演赛

(1)目的: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2)要求:每班准备一首幼儿诗歌;选材符合本班幼儿水平;幼儿人人参与;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诗歌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背景、表演道具;朗诵效果、配乐良好。

(3)评奖:

根据表演评出表演奖、舞台设计、音色奖。

2、环保“有用的纸盒”制作比赛

(1)目的:通过利用纸盒进行环保玩具设计和制作比赛,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创新意识、环保意识;进一步树立教师、家长良好的环保意识。

(2)内容与要求:要求幼儿人人参与,即参与收集废旧纸盒、纸箱及其他的废旧材料,参与环保玩具设计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要求幼儿的制作在1小时内完成(主要材料用纸盒,可添加其它废旧材料)。

(3)比赛形式:以班为单位进行比赛,由带班教师和生活老师组织指导幼儿制作活动,备课教师到抽签的其他班跟班检查、评比。

(4)评奖:根据幼儿的设计和制作情况评出班级奖和作品奖。

4、“二幼之星”比赛

(1)目的:通过开展比赛,促进我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即幼儿爱说、会说、敢说;培养幼儿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面貌。

(2)内容与要求:要求所有的选手均要参加以下三项内容的比赛:

A、故事续编比赛:选手根据给定的故事线索进行故事续编,续编时要求能按照故事的线索编构出合理的故事情节和结局。

B、才艺比赛:要求选手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表演一个节目;随后根据其表演节目回答有关的问题(表演和回答问题各4分,服装2分,满分为10分)。

C、智力抢答:要求选手们根据主持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分大、中、小三组进行抢答),每答对一题给1分。

(3)比赛形式:各班在进行班级赛的基础上,选派出3名幼儿参加年级赛,在年级赛中,学前班和大班共选出6名幼儿、中班选出5名幼儿、小班选出4名幼儿参加全园的决赛。

(4)评奖:根据参赛选手的总得分评选出“二幼之星”10名,其余评为优秀选手。

(5)比赛时间:班级赛可在5月灵活进行,年级赛在5月中旬进行,全园决赛在5月30日进行。

5、游园活动

(1)活动目的:使幼儿通过参加游园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培养幼儿与别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2)游戏内容:每班设计一个游戏项目(亲子游戏或其它游戏)。

(3)活动形式:家长可与自己的孩子一同游戏。

五、扩大影响

目的:通过新闻界的报道及广大家长的宣传,使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提高本园的知名度、美誉度,为随后的招生工作产生良好的效应。

时间:5月20日至6月1日。

媒介:电视、报纸新闻、本园家长。

方法:发电视、报纸新闻通讯、板报宣传、印发宣传资料

幼儿园儿童节活动策划方案三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是幼儿最快乐的一个节日,今年我园的“六一”儿童节以各班自主组织进行开展,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分享。

2、宣传口号:

我有一双能干的手;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会说;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玩;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

2、各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阿姨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xx年6月1日。

3、对象:本班两位教师、全体幼儿和保育员阿姨。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玩游戏”、“击鼓传花进行歌表演”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A、玩游戏

(1)活动目的:使幼儿通过参加游园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培养幼儿与小朋友合作交往的能力,并使他们体验到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2)活动要求:要求幼儿能积极、大胆地与小朋友参加“六一”游戏活动。

(3)游戏内容:

1、贴鼻子

游戏规则:在纸上画一个人头,游戏者蒙上双眼,原地转五圈,而后让游戏者走向指定的位置,把“鼻子”贴到人头上,贴中者得奖。

2、抢椅子

游戏规则:准备好七把椅子。椅子要围成一圈。每次参赛的人数是八。参赛者围着椅子跑。以鼓声(或音乐)为信号。声音一停,参赛者去抢椅子坐下。一局比赛后,没抢到椅子的一个人被淘汰出局,椅子也要搬掉一把。每局下来,人数椅子数递减。坚持到最后的人为优胜者。

3、快乐呼拉圈

游戏规则:在地上摆放五个空易拉罐。每个易拉罐之间的距离为二十厘米。参赛者应站在离易拉罐一米远的地方,才能向易拉罐扔圈圈(圈圈的大小要适当)。每扔中一次即得奖。每人有三次机会。

4、看谁是投篮高手

游戏规则:事先准备好一个篮球和一个比篮球稍大一点的纸箱(或其它的,能让投进即可)。参赛者每两人为一组,分别投篮。一分钟内,投中最多者为胜。

(三)评奖

第8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摘要:

2004年初,宜宾市培智学校受宜宾市残联的委托,承担宜宾市智力障碍儿童少年的特奥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重任。学校基于智力残疾儿童因智力上的缺陷,情绪起伏不定、自控能力差等普遍性严重行为问题,深究这些行为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制约着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对其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学校借此“特奥运动”东风,秉承特奥运动为智障人士提供体育训练及竞赛机会的理念,致力弘扬特奥精神,加强特奥训练,挖掘学生潜能,增强体能,发展技能,使学生展示勇气,在参与中与其他运动员和家人分享快乐、交流技艺、增进友谊。为给智障学生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学校着力开展全员特奥运动,组建特奥运动社团和特奥运动训练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开展特奥融合运动。学生在特奥精神的引领下,勇敢面对困难,擦亮生命的七彩底色,做最好的自己!

创新缘由:

宜宾市培智学校承载着150多名智力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使命,其中患唐氏综合症、自闭症、脑瘫、多动症和学习困难及多重障碍等各种病症的占了绝大多数。随着特奥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中国的特奥运动事业也随即蓬勃发展,2004年初,受宜宾市残联的委托,学校肩负起宜宾市智力障碍儿童少年的特奥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重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利对智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学校巧借“特奥运动”之东风,率先开展了“弘扬特奥精神,擦亮生命底色”为主旨的特殊教育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施过程:

一、营造环境,宣扬特奥精神。一是学校因地制宜,建设体育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地滚球馆等专业体育设施;不断加大投入,购置必要的专业训练设备,为开展特奥运动提供充分的硬件基础。二是精心设计建设校园文化,凸显特奥精神教育。将四川省历届特奥会会徽、会旗、吉祥物等制作并置放在校园里醒目的位置,定期向学生宣扬讲解,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特奥在心中”;将特奥健将尤其是学校历届特奥会金牌得主照片、主要事迹置于教学楼馆过道,让师生耳濡目染;将“特奥文化”置入班级文化布置,开设“特奥精神”专栏,提升班级文化内涵,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场所。通过校园文化设打造,挖掘特奥运动元素,让孩子置身其间,接受特奥精神熏陶与洗礼。三是定期开展“特奥精神”主题教育,每年春期组织开展以“我的故事我来讲”“我的同学我来夸”等形式的“身边的特奥能手故事会”;每学年开展以“我爱特奥、自强少年”“你行,我也行”等为主题的“自强少年争创活动”,激励学生向“特奥少年”看齐,用“特奥少年”标准对照检查自己,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四是为进一步渲染“特奥精神”氛围,学校自2004年起相继开展了“与特奥同行,趣味运动会,特奥同乐周,特奥运动节”等特奥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使特奥运动与特奥精神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二、整合资源,渗透特奥精神。一是整合学校教师资源。我校现有体育专业教师4名,外聘专业教练7人,为组建一支数量足够、专业过硬的特奥训练队伍,学校先后委派15名非体育专业教师参加了特奥教练员、裁判员等专业培训,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同时,整合教师优势,大力开展《运动康复与智力发展的研究》《特奥运动对智力残疾学生行为的影响》等课题研究,让学生全员参与,真正体现“勇敢尝试,争取胜利”的特奥理念。二是整合社会志愿者、家长资源。每逢周末、寒暑假特奥训练之时,很多的社会志愿者、热心家长以及宜宾学院等院校的学生总是不约而至参与其中,和特奥运动员一起进行训练,开展融合活动。三是整合课程资源。2004年以来,学校将课程设置“文化基础、康复训练、特奥运动、休闲特色”四大课程,并要求文化基础课程通过生活语文、数学、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等教学渗透特奥精神教育;康复训练课程通过体能训练、沟通训练、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感统训练等配合于特奥运动训练;休闲特色课程通过舞台剧、鼓乐队、手工艺等“艺术休闲”来调养特奥运动;特奥运动课程则围绕特奥运动会和相关项目来设置课程,根据学生的智障情况和运动兴趣,选择相应项目来进行专项训练,达到既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常锻炼,又有利于学生参加特奥运动会。四大课程互为渗补、相得益彰,使特奥项目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达到真正普及特奥知识、渗透特奥精神的目的。

三、立足训练,践行特奥精神。一是组建特奥运动训练队,截止目前,学校先后组建了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地滚球、举重、轮滑等项目特奥运动训练队,充分挖掘潜在特奥运动员,让有特长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训练,真正一展所长,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是研究学生,充分了解学生自然状况,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真正的病因,通过课堂教学、各项活动及全员训练观察学生,深入分析他们的个性、习惯、喜好特点等,建立《成长档案》,寻找切入点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针对不同的智障学生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如重度、能力极低下儿童采取“台阶式”训练,孤独症儿童采取“程序式”训练,唐氏综合症儿童采取“赠送礼物式”训练,脑瘫、小儿麻痹儿童采取“吸引鼓励式”训练,多动症儿童采取“领导式”训练,轻度智障儿童采取“严格要求明理式”训练等。三是耐心示范,点滴做起,爱心坚持,多元化、多策略开展训练。由于智力障碍被人看不起,学生们做事没信心、学习没兴趣、训练无激情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一个动作需老师无数次肢解示范,大部分学生还要手把手地教、耐心细致地纠正等。如何提振自信心,让孩子们扬起生活的风帆,也让教师们的训练更有动力,老师们数年如一日思索着、探寻着,自2008年秋期起,每天下午增加1小时技能训练,周末、寒暑假统筹开展强化训练,并不断创新训练方式,优化训练策略。如今,多形式的一对一个别化训练、一对三的小组化训练、一对多集体化训练和多对一强制化训练,已让无数学生成为受益者。

四、竞技比赛,彰显特奥精神。一是搭建平台,学校将特奥活动与运动会整合,每年开展一次特奥融合运动会,将同等能力和年龄层的特奥运动员与学生家长、特奥会志愿者共同组队,一同参与训练和竞赛,有力地消除那些伤害智障人自尊的错误偏见,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各界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们。同时,积极为每个孩子参与比赛搭建了平台,鼓励和帮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提高体育技能、增强自尊,在同龄人中获得平等地位,并获得新的友谊,更好地融入社会。二是组织竞赛,学校将特奥项目与运动技能整合,每年开展两次特奥竞技运动会,通过竞技比赛,让学生收获机体康复、自信快乐和坚强勇敢,让特奥运动员减少孤立感,获得更多成就感。

五、辐射周边,共享特奥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特奥运动的全面开展,提高我市特奥运动水平,遵循“自觉积极、讲求实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原则,学校积极为各区县提供特奥运动开展的支持和专业技术培训的指导,共享特奥精神和特奥运动成果。学校教师利用休息日,义务协助宜宾县特校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篮球等项目训练;指导为屏山县特校开展田径、羽毛球、足球等项目训练;主动帮助筠连县、珙县、长宁县开展足球、篮球等项目训练。教师们正是用这种牺牲与付出,为智障孩子塑造了美好的明天。

效果亮点:

随着学校特奥运动的不断深入,学校特奥训练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支持能力进一步提升,管理运行体制和支持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智障儿童少年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质量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特奥精神的引领下,勇敢面对困难,生命的底色日益亮丽,他们的家庭更加充满“阳光”!

十五载风雨同舟,经过老师们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特奥精神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已初具规模,为学生设置多元的开放的特奥运动项目,供不同需求和爱好的学生选择,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孩子们对特奥运动更加喜爱,特奥训练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们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一张张快乐自信的笑脸,干净整洁的仪表,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信息。孩子们文明习惯明显增强,在课间活动中没有了相互追逐打闹的现象,人与人之间文明交往,班与班之间礼貌相处。特奥运动,让智障孩子们收获肌体康复、自信笑容、坚强勇敢的同时,在特奥精神的浸润和影响下,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办学水平和效益显著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

学校从2005年起代表宜宾市参加四川省特奥运动会,在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四川省特奥运动会中共夺得金牌37枚、银牌19枚。2018年夏在广元“四川省第四届特奥运动会”上,孩子们斩获35金、31银的骄人成绩,总成绩全省第三,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为宜宾赢得了荣誉。

第9篇:儿童篮球教学方案范文

(一)个案基本情况

晨晨(化名),男,8岁(截止至2009年2月研究开始时),独生子女。他的母亲29岁生下他。他是母亲的第1胎,由产钳夹出。5个月会喃语,1岁会说有意义的单字,2岁会说2~3个字的语词,2岁半一次高烧后出现电报语,而后语言严重退化,只会发“啊”“咿”和“哦”等语音。有比较明显的刻板行为,总是将某些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不许他人移动。出生以来主要由母亲照顾。父亲工作繁忙,无暇对他照料和教育。

晨晨于2008年9月入读培智学校学前班,在校期间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坐不到1分钟就四处走动,跑离教室的行为频繁;无目光对视;偶尔发出简单重复的音节;有时会站在教室角落看着窗外或摆弄小球,玩小球的形式非常单一,总是不停地翻转或用手指敲击;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同学的言行不关注、无反应,游离在集体之外,不参与学习活动;听到马路上的汽车报站声表现出“侧耳倾听”的状态;喜欢触摸有纹路的东西,如网格带和塑料小篮子。

(二)诊断与评估

4岁时,母亲带其至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患有自闭症,韦氏智力测验测量结果为重度智力残疾。用《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测定为50分,属重度自闭症儿童。训练前,研究者利用《自闭症儿童发展及行为量表》中的模仿能力领域共计16个项目对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为:模仿能力分数为4分,相对应的发展年龄为1岁3个月。

二、实施过程

训练时间安排为每周5节课,每次35分钟。训练形式是一对一训练,家长陪同参与训练全过程。训练分三个阶段:建立信任关系、训练先备技能和训练模仿能力。

(一)阶段一:建立信任关系(2009年3月)

晨晨第一次进入训练室,面对陌生的环境,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状态,对研究者表现出回避和抗拒的行为。为了让他在训练室里建立起安全感,研究者尽量顺从他,在一旁静静地陪伴他。当他听到窗外的汽车报站声后发出“啊哦哦”的声音时,研究者也发出同样的声音,以模仿他来引起他的注意。

自闭症儿童与玩具建立关系比与人建立关系更快更容易。研究者在训练室放置了晨晨喜欢的玩具――沙槌、拨浪鼓、响板。他摇动玩具,玩具发出声音,这令他着迷。虽然他玩玩具的方式单一、刻板、重复,要么是摇一摇,要么是拍一拍,研究者都尽量给予支持和鼓励,不强迫他改变。与此同时,研究者也拿起同样的玩具模仿他的样子摇动或拍打。该阶段以个案自主活动为中心,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研究者不干涉,只跟随他的行为引导,并模仿他的手势、身体动作以及发音等。需要说明的是,研究者只模仿其适当的行为,而自我刺激行为或攻击不去模仿。

(二)阶段二:训练先备技能(2009年4月~5月)

待晨晨与研究者之间相互熟悉并建立起信任关系后,训练进入第二阶段――训练先备技能,如安坐、专注力、目光对视训练,这是后续训练的前提。

1.安坐训练

考虑到晨晨坐不到1分钟就四处走动、跑离教室的行为频繁,研究者在训练初期先带他到操场上跑几圈、滑滑梯或爬楼梯,待其身体疲累后带其至训练室进行安坐练习。训练方法有:(1)环境安置法。把训练桌椅沿墙角放置,让他坐在里面,研究者与他面对面坐着,避免他起身跑开。(2)使用视觉提示板。视觉提示板上贴有“上课、1、2、3、4、下课”的标签,1、2、3、4分别代表第1、2、3、4项任务。开始训练时只贴第1项任务单,当他无法安坐时,立刻让他撕下“1”,接着撕下“下课”,离开坐位。随着安坐时间的延长,可依次增加任务单的数量。(3)玩桌面游戏。考虑到他喜欢触摸有纹路的东西,研究者在训练桌上放置了干燥的大豆和大米,让他一边触摸一边玩。当他有良好表现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此训练持续3周,3周后他能在训练室安坐20分钟以上。

2.目光对视训练

本训练包括“看着我”和“呼叫反应”两部分训练内容。

“看着我”训练:研究者与他面对面坐着,手持他喜欢的小球,举到自己眼睛的前面,并呼唤他的名字,说:“看!”当他与研究者目光接触了1秒钟,研究者立刻把小球给他。“看着我”可分解成“看”―“看着”―“看着我”三个步骤来实施。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延长目光接触的时间至5秒钟。

“呼叫反应”训练:当他在桌面活动(摸大豆、大米)中玩耍时,研究者呼叫他的名字,当他做出反应、有目光接触、并能答应“哎”时,研究者再站在2米远的地方呼叫他,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叫他的名字,当他有正确反应时立即予以奖励。

经过2周的训练,晨晨对研究者有了目光接触行为和呼叫应答反应。

3.专注力训练

晨晨注意力分散,无法专心注意眼前或周围的人、物及进行的活动。于是安排了2周的专注力训练,目的是提高他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训练在桌面活动中渗透,强调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如小猫钓鱼、串珠、套环、配对、抓肥皂泡泡、拼嵌板。经过2周的训练,晨晨能专注于手中的活动8―10分钟。

(三)阶段三:训练模仿能力(2009年6月~2010年5月)

模仿能力训练分为五个层次:模仿玩玩具、模仿身体动作、模仿手部动作、模仿口型和模仿发声。训练以单元主题活动的形式推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第一层次:模仿玩玩具

单元活动一:敲一敲

时间:2009年6月上旬,共7次。

目标:注视并模仿拿木棒有规律地敲击桌子、小鼓、罐子等,独立模仿时正确率达80%以上。

主要活动:模仿拿木棒敲打桌子、小鼓和罐子。

提升活动:模仿拿木棒轮流敲打桌子和小鼓,轮流敲打罐子和小鼓,轮流敲打桌子、罐子和小鼓。

提示方法:当他不能模仿时,研究者轻扶他的手以协助他完成动作,然后慢慢放开手,让他独立完成。

目标:模仿发“爸”“妈”“嘟”“车”“饭”等单音。

主要活动:当他发出“哦”时,研究者立即模仿“哦”,观察他有没有再发出这个音,如果他再发出“哦”立即奖励他,并重复这个声音回应他。过几分钟,研究者再发出他曾发出的另一个声音“咿”,当他模仿时奖励他,并重复这个声音回应他。当他模仿了熟悉的声音后,可发出一个新的声音“爸”,鼓励他模仿。重复以上步骤,完成“妈”“嘟”“车”“饭”等单音的模仿。

单元活动二:配合动作发单音

时间:2010年3月中旬至下旬,共15次。

目标:模仿打哇哇、用手指按住唇边发“嘘”声、用手指轻弹脸颊发出短促的“卜”声、撅起嘴唇发“波”声。

主要活动:研究者一边用手拍自己张开的嘴巴,一边发出“啊”声。家长一边协助他模仿拍嘴动作,一边发“啊”声。逐渐减少协助,让他独立模仿动作并发声。其后依次模仿发“嘘”声、发“卜”声、发“波”声等。

单元活动三:模仿物件发出的声音

时间:2010年4月,共22次。

目标:模仿玩具汽车(嘟嘟)、电话(铃铃)、玩具钟(滴答)、响铃(叮叮)、火车行驶(轰隆)等声音。

主要活动:研究者拿起玩具汽车并发出“嘟嘟”的声音。将玩具汽车交给他,一边发出声音,一边用手接触他的嘴巴提示他发声。当他模仿时,给予奖励。完成后把玩具汽车放在他右边的“完成篮”里。重复以上步骤,模仿电话铃声、玩具钟声、响铃声、火车行驶的声音等。

单元活动四:模仿动物的叫声

时间:2010年5月,共20次。

目标:模仿猫、狗、牛、鸡、猪、羊、鸭子等动物叫声。

主要活动:研究者拿起玩具猫,以夸张的动作发出猫的叫声。把玩具猫交给他,鼓励他模仿猫的叫声。当他模仿时,给予奖励,并引导他将玩具猫放入“完成篮”里。重复以上步骤,逐渐减少协助直至完成其他动物叫声的模仿。

三、训练效果与分析

当2010年6月再次利用《自闭症儿童发展及行为量表》对晨晨进行了模仿能力评估时,其结果为:晨晨的模仿能力由训练前的4分提高到12分,相对应的发展年龄由1岁3个月上升至3岁。(1)在模仿玩玩具方面,晨晨能模仿拿木棒有规律地敲击桌面、小鼓、罐子,但在模仿轮流敲打桌面、小鼓和罐子上有一定困难;能模仿有节奏地摇摇铃、摇沙槌、摇手摇鼓。(2)模仿身体动作方面,能模仿踏脚、拍手、摸头、摸脸、挥手、点头、弯腰等身体动作,但将这些身体动作串联成音乐律动操进行模仿时,他无法独立完成;能模仿洗脸、抹鼻、吃饭、喝水、刷牙等动作,但模仿梳头有困难。(3)模仿手部动作方面,能模仿摸头发、摸鼻子、摸眼睛、摸耳朵、摸嘴巴,但在同时模仿两个手部动作时有较大困难;能模仿把橡皮泥搓成条状、滚成小球、压成饼状等。(4)模仿口型方面,能模仿张开双唇、双唇紧合等唇部动作,能模仿舌头向前、向左、向右、向下伸出、伸舌头舔棒棒糖等舌部动作;能模仿吹羽毛、吹蜡烛、吹碎纸屑、吹乒乓球、吹肥皂泡、用吸管喝饮料等。(5)在模仿发声方面,能模仿发“爸”“妈”“嘟”“车”“饭”等单音;能模仿打哇哇、发“嘘”声、“卜”声和 “波”声;能模仿玩具汽车、电话、玩具钟、响铃发出的声音,但模仿火车行驶声(轰隆)有困难;能模仿猫、狗、鸡、羊、鸭子等动物叫声,但模仿猪和牛的叫声有一定困难。

此外,在与晨晨母亲和任课教师交流中得知,晨晨有几点较为明显的进步:注意力得到较大改善,能专心注意眼前或周围的人、物及进行的活动5分钟,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能安坐20分钟以上;在与成人互动上有进步,能模仿用点头的方式和老师打招呼、用挥手的方式和老师再见;建立了生活常规,学校生活形成规律;兴趣范围得到扩展,训练前只喜欢拿着小球在手里翻转或用手指敲击,训练后开始喜欢吹肥皂泡泡、堆积木、串珠、拼图、听音乐、玩橡皮泥等活动;开始关注父母、老师以及同学的言行,喜欢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能模仿拍手、拍头、拍腿、踢脚等熟悉的手势和动作,建立了身体概念;能跟着老师仿说字词和3~5个字的短语。

从以上评估和家长、任课教师访谈结果中可以看出,训练后晨晨模仿能力有一定提高,与此同时该训练也带动了其他能力的发展。这与全面了解个案基本情况,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地正确实施以及家长的密切配合紧密相关。但是评估结果也反映出个案模仿能力的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其实际发展年龄与生理年龄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个案在无意义的手势模仿、复杂的动作模仿以及婴幼儿社交游戏模仿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这可能与训练时间的有限以及个案的年龄、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有关。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后续训练中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并强调在自然情境中个案模仿能力的应用和泛化。

四、讨论与思考

(一)训练先备技能是模仿能力训练的基础

对于重度自闭症儿童,模仿训练是一项重要的课程。但在学习此课程之前,多数重度自闭症连最基本的安坐、目光对视、专注力等技能尚不具备,所以在训练之初应先训练以上能力,为后续训练打好基础。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训练的保障

训练中教师要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来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欲望,积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营造一种友好的氛围。这对自闭症儿童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友好、和谐的情感关系将起到积极作用,而这种情感关系又将促使自闭症儿童积极参与到训练之中,保证训练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训练应循序渐进

在制定训练方案时,应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顺序以及个案的基本情况。训练应分步进行,循序渐进地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由低难度到高难度的顺序。如在模仿动作训练中,应先模仿熟悉或易于观察的单一动作,再模仿陌生或较难观察的单一动作,然后模仿有次序、有节奏的连串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