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

第1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法学专业 房地产法学专业方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众多与就业率欠佳并存

1.1 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

法学专业曾一度被认为是朝阳专业,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公众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会稳步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为292所,2005年约为560所,截至2008年底,该数值则达到了634所。30年来增长了105.67倍,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法律专科在校生达22万多人,30年增长了200多倍。①法学一跃成为了目前我国开设数量最多的三大专业之一。

1.2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欠佳

据中国社科院2012年6月11日的中国年度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2届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专业连续两年名列红牌警告专业。从就业蓝皮书提供的2009届至2011届主要专业门类本科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来看,法学专业分别为82.3%、86.7%、86.8%,②连续3年垫底,而且在已经就业的法学毕业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是与法学完全无关的职业,例如市场营销、文秘、行政管理等。

作为一名在民办高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笔者也亲身感受到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在逐年减少,即便是到校报到了,一年后也有很多学生会以各种理由申请转专业。对于法学教育人来说,这一现状足以引发我们的深思!

2 对法学专业就业率低现象的分析

笔者认为,造成法学专业就业率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学之外的宏观原因,(例如,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公众意识还有待建立;由于体制问题,司法、执法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令民众对法律信仰产生动摇等),也有目前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方式本身的微观原因。本文则力图对后者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改革对策。

2.1 专业设置的精密度低造成就业路径不畅

199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把原法学门类下的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改造学合并为法学,并将其作为一个二级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类等4个二级类,12个种专业,合并为大法学。从此结束了法学下细分专业的历史。全国所有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都必须上14门专业核心课,其余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大体一致。这就造成所有的法学专业学生所学内容同质化严重,刚性的授课内容与多变的法律就业岗位之间没能建立起良好的对应关系。

这个现象与工学门类的一些专业则完全不同,部分工学门类专业完全就是为相应的职业量身打造的,其对口性非常强。因此,笔者认为要适应法学新兴的就业途径,必须结束目前“大一统”似的法学专业设置状况,在教育部修订专业目录前可采用自主设定专业方向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2.2 现行的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如前所述,目前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所有开办了法学专业的院校,授课内容都基本一样。我国又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比较注重对法学理论和法律法规本身的研究,结果造成了研究型法律人才供应过剩,而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却乏善可陈。而且顾及到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专业评估指标,规定的法学核心课程和相应的课时数是无法改变的,而其中如法哲学、中外法制史这样的课程,对于无意于法律理论研究的学生而言就等于是挤占了他们学习专业选修课,及接受实践教学的时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中国法学教育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王利明教授主持了两会联席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更加注重法律实务型人才的培养》的主题演讲。很多学者也都表达了未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应更加注重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想法。

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还不能增设法学类新专业的情况下,可尝试根据社会对应用型法学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设计一些专业方向,在方向课程中删除一些与未来就业方向关联性不强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让更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取而代之。

3 对法学专业方向课程建设的尝试——房地产法律实务方向

3.1 为什么选择房地产产业作为突破口

大学的三大职能中最为主要的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而人才必定是为某个具体的产业服务,因此在设计新的专业方向时必须选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产业作为目标。房地产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举足轻重的产业,将其作为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服务对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1)资金的密集性,带来对法律服务的依赖性。可利用地的稀缺性和对房地需求的刚性,决定了追逐房地产的货币量永远都是很大的,造成房地产价值较高的结果。特别是国人对房地产有异常的偏好,造成近年来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大多数家庭甚至要依靠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在中心城区买到一套房子。交易额如此之高,使得交易双方都不可能如同在农贸市场购买白菜那样随意,必须依靠法律来约束彼此的权利义务。在交易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法律服务需求。

(2)综合性强,涵盖面广。房地产产业的产业链条很长、环节很多,房地产业法律事务的综合性极强,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规定几乎都涉及到了,即使该专业方向的学生最终没有从事房地产业法律服务事务,也不会因为学习面狭窄而难以适应其他工作。

(3)发展空间大。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27%,③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差距,因此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至少还有20年的朝阳期。这为一个与之配套的专业方向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直至成熟的时间。

(4)专业性很强,只有经过专门培养的人员才能胜任工作。从土地使用权的获得,到房产建筑过程,到交易买卖,最后到相应手续的办理,整个过程相当复杂且细致,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非常庞杂。非经专门的学习培训,仅略晓基本原理的法学学生根本难以胜任工作。所以,必须在通晓主要法学理论之后,对高年级法学生开设房地产方向课程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

3.2 建设房地产法律实务方向课程可能存在的困难

(1)教学理念转变难。教学的理念是选择教学模式的前提。在现行的教学理念被奉行多年之后,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惯性,要想进行转变实属“知易行难”。虽然很多民办高校,甚至部分公立高校都定位为培养运用型的法学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回到了原来的老路上。房地产法律实务方向课程,既然带上了“实务”二字,就必定要与原来的教学理念有所区别。

(2)师资配备难。高等教育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教学上,也体现在教师缺乏对与其所属专业相匹配的产业现状的了解上,“学院派”的教师占到了较大的比重,多年重复性较高的教学容易使很多教师满足于现状,再加上沉重的科研任务,也在客观上让这些教师既无意愿也无精力去了解产业一线的实际状况。真正既精通理论又熟悉实务的“双师型”教师是非常可贵而且稀缺人力资源。在打造房地产法律实务课程这个课题上,民办高校的师资问题则表现得更为严峻。

(3)实践教学投入大。房地产实务方向课程既然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果学生不到房产开发公司或者相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实习,而仅仅只是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要建立起一批这样的实践教学基地,对教学单位的财力与人力投入要求会比较高。对于在2002年以后才兴办的这一批民办高校而言,财力上的薄弱是又一个难以回避的一个短板。另外,还可能存在实习单位的实习接纳时间与校内教学时间的协调问题,一般的教学时间都是在每年的2月至6月和9月至来年的元月,而实习单位的接纳时间不一定能安排在空档期,从而导致两者相冲突,这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4 对建设房地产法律实务方向课程的几点建议

4.1 转变办学理念与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

(1)改变目前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教学理念,代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来建设房地产法律实务方向课程。办学理念是一切教学措施的先导,直接影响教学方式、课程设计等一系列方面。因此,如果换汤不换药,则不过是徒有其名。理念的改变应通过课程设置和考核方法来加以体现,教学取向要多元化。对于无心于理论研究而热衷于实务应用的学生而言,要有相应的课程来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支撑。

(2)改变一刀切式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不同定位的专业方向采用多元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如同指挥棒,也会指引教学主体的办学思路。如果仍套用原来的评价指标,则如同用刀裁切不规则物使其整齐划一一样,会过滤掉专业方向中很多个性的东西,而这些个性可能是房地产法律实务方向最为可贵的创新成果。但是,评价指标不仅来自院校本身,更多的还是来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此,笔者也想呼吁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者能设定多元的评价指标。

4.2 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笔者身在民办高校,对于公办高校的法学教师状况不甚了解,对省外高校的法学专业状况则知之更少,因此不敢妄加评议。至少在我校内,既对房地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十分熟悉又具有从业经验的教师一个也没有。因此,短期内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恐怕不现实。笔者建议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即在某些实务性极强的课程上聘请相关的专职人员来校授课,如律师、房产经纪、公务员,但这只是短期内的权宜之计。从长远计,还是要立足于本校教师的培养,可鼓励教师到实务部门轮训,每次轮训时间为6个月至1年。

4.3 开放办学,加强与房地产实务部门的联系

如前所述,房地产实务方向立足于应用,学生和教师都需要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依托。如果只是动用个人关系资源去开拓实践教学基地,既难以达到一定的数量,也受困于人员变更等因素,恐非长远之计。因此,必须开放办学,充分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与校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例如争取横向科研课题,为企事业单位排忧解难;聘任实践教学基地的负责人为荣誉教授,定期来校做学术讲座。

第2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对于学生选择职教师范生的意愿我们也做了调查,其中愿意的占16.1%;不愿意的占39.2%;不清楚的占44.7%。我们分析得出对于职教师范专业,小部分同学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接受职教师范专业。但在剩下的同学中,犹豫选择的和肯定不选的各自占有一半。愿意选择职教师范为未来学习方向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因为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不选择职教师范的同学大部分是因为不想选择教师作为职业以及未来不明确的就业前景。

2专业教师对职业师范专业的介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会计专业是江西省第一个包含师资类的会计专业,此专业经过1993年的以完全职教专业招生到2004年以完全应用类专业招生演化为如今分为职教类和应用类两个招生方向。同时针对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安排和就业规划,学院的安排是会计专业在本科教育前四个学期接受统一基础课程,在大二下学期结束之前进行职教类和应用类专业分流。大三和大四开始接受职教类课程。会计职教类方向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中高职院校就业,应用类方向专业毕业生面向社会就业。在采访当中,老师们针对职教专业的教学特色归纳到:在专业方面,职教类专业比应用类专业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并且不局限于毕业后进行教学工作,使得职教毕业生在就业渠道的选择更有灵活性;在就业前景方面,国家对职教类专业有众多政策扶持,鼓励并且推广职教师资类专业,这使得职教师资类毕业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同时还提出在职教类和应用类方向的选择上,学生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应该加强此类专业的推广,使得学院的职教类专业的特色继续保持。此次采访内容以文稿的形式刊登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报上,从而进一步宣传职教师范类专业。

3职教师范专业的宣传及推广方式方法选择

第3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及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现状,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必要性,并就我院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系统解决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各种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就业;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十分严峻。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338万,就业率为72.5%。72.5%的就业率意味着大约有100万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2006和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分别达397万和456万,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新浪网调查数据为41.99%),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新浪网调查数据为7.27%),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新浪网调查数据为36.50%)。

就计算机专业的情况来看,在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代社会,信息产业的迅速持续发展决定了计算机学科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比较广阔,各级各类软件公司、信息中心、网络公司、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企业信息化及自动化改造部门,以及发展中的高校自身,对这类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单就信息化来说,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性单位,从中央到地方都呈现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正因为如此,计算机专业经过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到2006年,全国已有100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点1361个,在校生达到45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达11万余人。另外还有大量的计算机类高职高专、中专学校和社会上数不清的长期或短期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培养的计算机类学员每年少说也在100万以上,他们都在蚕食着计算机人才市场这块蛋糕。从目前情况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基本上呈饱和状态,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其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的软硬件开发公司,特别是国外资本在国内的软硬件外包公司大量出现,对信息技术软硬件开发人员和白领工人的需求迅猛增长。同时,在我国发达地区,复合型、专业型、经营型、创新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也十分紧缺。从这种情况看,计算机教育的前景十分看好。然而,从人才市场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很多高校并不重视面向市场办教育,造成计算机人才市场上大量出现“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的怪现象。高等学校特别是非重点的一般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值得认真研究。

2高师计算机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上述就业难的问题在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显得尤为突出。对于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除了有上述因素外,毕业生就业困难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比几年前已大大减少。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师范类计算机教育队伍。从重点师范大学到普通师范院校,从大量的师范专科学校到中等师范学校都有计算机专业,每年培养着大量的各种层次的计算机教师。然而,计算机老师的需求情况怎么样?首先,经过多年普及计算机教育,城市中小学计算机老师已经饱和。由于中等学校基本上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育以升学为导向,中考、高考无疑就成了学校教学安排、学生学习方向、家长重视程度的指挥棒。而今,由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还尚未正式纳入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的考核范围之列,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学校、学生以及家长对计算机课程不重视,许多农村学校甚至尚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即使有的开设了,但由于课时较少,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需求量也就很小。再者,很多中学领导往往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简单,一般理科出身的老师都可以教,因此也就不刻意引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而对于很多农村学校来说,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由于经费紧张,买不起多少计算机,也就没有必要引进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了。就我校所在地,有着近800万人口的安庆市(含8个县)来说,每年吸收有编制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不足10人,而仅我校每年培养的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达240人之多,供大于求的情况十分突出。

第二是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向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和计算机应用岗位就业的能力很差。受老的培养方案的限制,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单纯地培养面向中等学校计算机教育师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出现脱节,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胜任其他行业的软硬件开发和计算机应用工作。长期形成的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系统性轻应用性的培养模式也为大多数师范类计算机专业所沿用。再加上师范类的必修课,如教育学、心理学、中教法、“三字一话”、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有关的训练和学习占据了大量的学时,使得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应用的课程比工科院校学生要少得多,而且动手能力很差,这无疑增加了高师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难怪有些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敢到软件开发公司去应聘,甚至不敢到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岗位去应聘。

师范类计算机专业就业难的现状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解决的方法除了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边远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就业,主动选择到私立、民办学校就业或自主创业等渠道就业外,改革旧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够到更加广阔的人才市场去应聘是当今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必要性

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目前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整体上滞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2)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计算机应用水平差距较大,导致不同地区计算机教育水平的不平衡;(3)专业设置较早的学校和专业设置较晚的学校的专业教育水平不平衡;(4)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各个学校各自为政;(5)在进行改革的部分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计划既存在盲目向理工科院校看齐的倾向,也存在着培养“高级操作员”的问题,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难以满足计算机行业的需要;(6)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7)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数量少、质量差,尤其是计算机硬件教学设备更差,且实验设备更新缓慢,学生难以得到较先进的综合性训练;(8)科研项目少,科研水平差,尤其是面向社会的应用开发项目少,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应用开发训练;(9)相对于理工科计算机专业学生,高师学生就业能力有较大的差距。

所有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正常发展,也不能适应当前高度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需要,更是影响高师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障碍。多年以来,高师院校计算机教育界也一直围绕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文献[3]从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就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给出了详细的改革建议。文献[4]针对高师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一新二管三纲四考”的培养模式。文献[5]以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为例,从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再认识、教学中的教材教法等多个方面分析以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模式改革的思想,探索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的教育新思路。文献[6][7]均是探索高师计算机专业改革中有关教学方法、内容等问题的解决方法。然而,迄今为止几乎没有文献着眼于就业问题探索高师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我们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研究正是系统解决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各种问题的关键,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4我院计算机专业面向市场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自2004年以来,随着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我院一直致力于面向市场的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 积极探索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市场改革课题

为了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势在必行。作者在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改革的主要思路,包括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教材建设,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

(2)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以就业为导向指出了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必须考虑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方案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就业方向要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指向工作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确定课程内容,使“能力本位”的思想得到体现;专业通用课程考虑到了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方向课程满足了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

为了在一个培养方案中培养上述几种人才,必须实行分方向培养的策略;在课程设置中需要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考虑到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各方向中通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随专业方向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模块化就成为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了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应具有动态的特性。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动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为此,首先对计算机行业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设计为专业通用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职业方向模块易于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专业通用模块和多个职业方向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

动态性阐明了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适应变化的显著特征。动态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方向模块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保持一致,体现出课程设置的动态性;二是根据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可调整选修相应职业方向模块的学生人数,体现出课程选择的动态性。

但是构建就业导向的模块化动态培养方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公共基础模块主要由教务处协调其他院系建设,大类专业通用基础模块主要由计算机专业基础教研室建设,职业方向模块主要由软硬件教研室建设。其中,软硬件教研室起综合协调的核心作用。课程体系构建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可按以下思路来进行:

1) 调研行业企业现状。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确定职业方向模块;分析每个职业方向模块应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写出行业调研报告。

2) 调研人才市场和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每个职业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选修相关专业模块的学生人数建议;写出人才需求分析调研报告。

3) 设计职业方向模块。确定每个职业方向模块所开课程;确定职业方向模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确定课程的开出顺序。

4)构建课程体系。将公共基础模块、大类专业通用基础模块、职业方向模块组合成新的课程体系。

5) 编写专业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的格式和要求编写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这一思路在我院2006级的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该方案中把计算机专业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的方向。两个方向的优秀毕业生都可以报考研究生,师范方向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向和计算机系统结构方向的研究生;非师范方向的优秀毕业生可以报考计算机应用方向的研究生。由于非师范方向涉及的专业范围还太宽,可以再分成若干方向,在0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NET和JAVA两个方向,08级增加嵌入式系统方向。从06级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前四个学期不分方向,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第四个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基础自由选择专业方向,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避免随意性和不切实际的情况发生。后四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在所有课程都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为了让学生尽早了解我们的培养方案,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就介绍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设置,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风明显好转,教学效果非常好。例如,以前每次课教师靠点名约束学生听课,自从分方向教学以后,每次课同学们都提前来到教室,上课时已是座无虚席。

(3) 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探索校内实践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在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我院于2004年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构建另一种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提高他们主动实践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一,积极争取大学生的科研立项,仅2007年,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就有十几位同学获得校级科研立项。

第二,实行科研导师制,鼓励大学生参加导师的项目研究,效果明显。2005届汪智华的“粗集理论原型系统的集成与实现”,2006届汪中的“不确定信息系统知识提取-RSDM功能的拓展”,2007届李玉杰的“试卷质量分析自动生成系统数据图表化”、张澜的“基于局域网的虚拟场景多人连线技术的实现”和2008届王少华的“一种基于多满意度的公交线路选择最优化数学模型”等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还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参加导师的横向课题项目开发,如为安庆市及下属8县的自来水公司创建的自来水电脑收费系统;为安庆市劳动就业局创建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与劳务输出网”,为安庆市十里物流公司创建了“物流企业信息网”等,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从中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三,面向就业,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我院每年各举办一届的程序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和课件制作大赛等品牌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部级、省级各种科技竞赛,强化主动实践能力,取得丰硕成果。2004至2007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励20多项。其中,2004年12月,叶敏等同学荣获首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二等奖;2006年12月,刘伟等同学又荣获第二届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二等奖。2006年10月,汪中等同学荣获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7年12月,袁莹莹等同学荣获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相关信息均被新华网、安庆晚报等媒体报道。

在师范教育方面,以科技创新基地为依托,通过引进安庆市中学信息技术奥赛培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以及各类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和深化“双进”工程,构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通道,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我院毕业生陈亮指导的中学生获2008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4) 面向就业市场,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形式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和就业基地。为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我院已经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和就业基地,例如在2007至2008年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翰子昂公司等签定了联合培养协议,已有数十名同学进入基地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师计算机专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思考

就业导向的高师计算机专业改革的实施,必将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就目前而言,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 现行的招生及学籍管理制度面临挑战。目前,学生进校后,专业已经确定)即师范类或非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体系实施后,第一、二学年学生的专业方向不确定,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选修不同的职业方向模块。

因此,新生进校后部分学生的专业方向将会调整)由师范转向非师范或由非师范转向师范),现行的招生、电子注册和学籍管理制度将会面临挑战。

(2) 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该方案实施后,教学管理从以班为单位转变为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因此,必须建立适应分方向培养的信息化学生选课和成绩管理系统,排课方式将进行大的调整,选修、重修等也将遇到新问题。

(3) 现行的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该方案实施后,行政班级和上课班级分离,同一行政班级包含多个专业方向的学生,班级管理、学生评优等出现新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系列的相关课题,比如“以就业为导向的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及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就业为导向的分方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等。在这些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动员更多人的热情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项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措施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为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杨克昌. 倡导自主发展,突出个性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3模块”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4,(5).

[2]刘乃琦. 计算机专业(学科)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 计算机教育,2005,(12).

[3]孙多然等. 关于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4]赵致琢.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如何改革[J]. 计算机世界,1998,(12).

[5]腾国文. 高师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6]段利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2007,(2).

[7]李卓玲.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策略与实施[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8]顾明远. 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J]. 中国教育学刊,1999,(2).

[9]贲可荣. 计算机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海军院校教育,1999,(4).

[10]姚合生. 师范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市场的改革[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11]赵致琢. 高等学校计算科学(专业)教育[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2]李东.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13]王四万,师军. 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结构的探讨[J]. 现代电子技术,1999,(7).

The Research and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and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of

Normal College Computer Specialty by Lead of Employment

YAO He-sheng, JIANG Jin-jian, JIANG Ke-qi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Anqing Normal College Anhui Anqing 246011)

第4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已有的诸多研究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把二者视为紧密结合、彼此融通和相互渗透的关系[1]。但我们需要分析创业教育关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差异和困境。

(1)内在悖论

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方式的观点却不一致。现有的创业教育经常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为依托,必定绕不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知识。而从理论深层分析,两者有着内在的悖论。库拉特科认为创业学是商学院的未来,创业学专业的相关教员正转变为领导人角色。商学院教育领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辩证法:控制和创新,即服从于创造,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可以归类为不同的思维体系。服从导向的管理学科(如金融、会计)与强调创造和创新的创业学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澳大利亚的创业学教授凯文•凯德尔认为创业学教育摆错了位置,它好典型的大学商学院的教育不协调,无论是在教授课程的方式上,还是在评估方式上。新的领域必须拓展到管理学或者工程学领域之外,或许甚至是大学之外。创业学教育家戴维•伯奇认为,商学院教给你的恰恰是创业学的反面;基本上来说,商学院是教你如何为别人工作。欣德尔甚至质疑创业学专业是不是应该在商学院教授,提出创业学属于在任何地方都可教授的课程,只要那里具备了具有创业的天才想法和对待创业的正确态度[2]。从形式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细化的分门别类学习,而创业教育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征,强调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致沿着工业时代思维——工具主义——专业细分——显性有边界——传统教育模式——聚集模式的模式进行,而创业教育则是根据后工业时代特点——人本主义——专业融合——隐性无边界——创新教育模式——辐射模式的路线展开。

(2)现实困境

目前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贫乏,内容零散未成体系。加上教材西化的倾向,不能与国情相符合,导致理论单薄,无法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开展。首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从数量上、质量上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系统理论薄弱,导致理论研究尚不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其次,高校的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教育,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更无法做到以创业教育来统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如能将创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色来构建,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二者相互有机融入更加艰难。再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误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从“点”上展开,相应地学生就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不能如同具体的技能那样传授,而需要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积累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2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融入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至少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显性层面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在隐性层面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1)创业教育的层面

完备的创业教育具有某种层次性的特点,并非在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展开。创业教育具有某种纵向的层次性,大致包括创业思维层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层面(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经济法、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创业能力层面(企业运营、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组织策划),创业模拟层面(创业设计、沙盘决策模拟等)。每个层面均可由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亦可提升学生的投入度。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即眼光向外才有效果。这种外向性表现在教师视野和实践的外向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实践的外向性。美国高校教育创业模式的典型三种模式中的“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课程内容表现为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经费筹措、课程设置等事宜都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组织和实施[3]。

(3)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类教育的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创业知识层面和创业能力层面的一部分有共通之处,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创业教育为专业支撑,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重在传授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制定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完全可能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反过来塑造专业教育,并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强化课程实践。

3创业教育的隐性渗透融入

创业教育在思维层面呈现出持续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无法靠显性的课程知识单独承担。

(1)隐性渗透的内容和方式

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性。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知识、能力,先导性的创业的思维和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我们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强化创业意识、捕捉商业机会的敏锐程度,对创业激情和理性的理性关系的把握,保持创业者必须的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使学生始终保持自我探索,摒弃心态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底线思维。这些内容可以渗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中,以创业教育作为主线,会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立刻饱满起来。另外,对于创业管理而言,某些行业的知识属于隐性的知识,只有身处那些行业中才可以领得到,因而,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方式在这些方面更好的作用[4]。

(2)创业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

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创业,而创业的学生中能有所成就的会更少。因而,不能把创业成功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训练首先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方面的,这是一种思维状态的提升,是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机会捕捉的敏锐度训练。需要让学生懂得创业的高风险收益特点,懂得把技术、思想商业化,构建商业模式的方法,创业思想落实到团队中并成为团队文化的运行方式等等。总之,除了培养创业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创业的思路和方式,成为学生专业思维体系的一部分,为整个社会积累创业智力资本的存储量。

4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对策

(1)创业教育师资的开拓

事实上,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而全面,除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具有强化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能力、市场策划能力,才能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的任务。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在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具有创业教育的专业关联性,最好是具有创业实践、企业咨询经历,与社会和企业联系的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乃至某方面的创新能力。简言之,创业教育应具备创业学和创业管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从创业管理角度看,创办企业离不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风险控制等因素的制约。有过创业和咨询经历的企业家往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环境认知和经验总结,对于创业共性的问题会有贴切的指导。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企业管理、运营,财务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是指导创业和企业经营的导师;对于非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创业项目的策划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因而,创业教育开展的师资,很可能需要由富有经验的校内外指导者构成创业咨询团队。同时,应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和创造条件,以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靠岸”

从创业教育到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课程显性开发和隐性渗透方式,就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若不与行业相结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指向性,无论从学生就业还是专业建设,都容易导致方向模糊。没有方位感的教育,必然导致迷失,如大海上的航船缺少目标,缺少前行的动力。因而,从这个角度看,以创业教育为方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指明航向,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热点“靠岸”。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学生毕业之前就能对某些行业特点、规律有常识和经验,对某些行业的供需价格、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有相关了解。

(3)运用商业计划书

第5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建设

(一)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定位

法科毕业生传统上主要是面向公、检、法、司以及党、政事业部门,培养法律专业性人才。但司法系统所需专业人才有限,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却是大量的,因此法科毕业生不应只集中于司法部门。财经类院校有着经济学科的资源优势,其所开办的法律专业在坚持大法学的基础上,应以培养经济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南京经济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是:依托经济学科的资源优势,适度规模发展,以适应性为主,专业方向侧重于国际经济法、经济法和民商法,培养既懂法律又了解一般经济规律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法律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具备相应的经济管理知识,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法学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摸式的基本思路是:在拓宽专业面的前提下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优化(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等)上提高素质,为社会培养有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既通法律、又懂经济的专门人才。这一思路主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设置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等环节来实现。

(二)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方向围绕培养目标合理设置

法学知识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不可人为割裂,走向专业狭窄的老路。因此,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在特色建设上应有层次性、方向性,既应坚持法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方向上体现财经院校特色。南京经济学院的法学专业方向,就是在“大法学”基础上分为民商法方向、经济法方向、国际经济法方向。而且三个方向之间既有区别,又互相依托。民商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础,任何商品经济都不能脱离民商法的基本调整,其中的民法、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课程又是其他专业方向的基础;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保障,是国家协调、调整经济运行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制度,如竞争法、财税法、金融法等,属于典型的国家权力干预的公法,与民商法共同配合规制现代市场经济;国际经济法是国际社会所形成的对国际投资、国际贸易进行规制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法律制度,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经济法律人才。三个专业方向的依托表现为国际经济法律人才不能只懂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的法律规制仍大量的依靠各国国内法,中国对外贸易法就属于国内经济法范畴。因此,某种意义上,国内法、国际法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方向设计不应是简单回归1998年学科调整前的专业,而应在“大法学”学科背景下设置专业方向。为避免专业方向设置后课程体系的割裂和选学一个方向后学生对其他两方向专业知识的缺乏,三个方向间课程应打通,要求学生必须选学其他方向一定比例的课程。

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法律也需全球化,法律服务的信息化、技术化程度加深,市场对法律人才的素质要求提高。具体来说,法律人才的素质培养应包括法律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律职业伦理三方面内容。近年来有实践表明,传统的法学本科专业学习并不能向社会输送完全合格的立即胜任所有法务的法律专业人才,法学专业的素质教育应开辟新的思路。法律人才培养要从传统的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法律技能的培养;法律人才的知识面不应只局限于法学,还应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及良好的外语、计算机技能;法律人才的公正心、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样应是法学专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学生综合素质、技能的培养。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知识和理论教育的内容更突出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

法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般分为6大块:政治理论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全院性选修课程。

(一)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

课程设置体现“厚基础”。一方面,开设英语、数学、语文、逻辑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另一方面,加大比重开设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学、中国宪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等法学类14门核心基础课程,对学生进行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整体的法律修养。

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专业基础课把法学类14门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进去,体现拓宽专业面的要求;专业选修课除开设法学类课程,还依托其他学科的资源优势,开设了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课程,如西方经济学、投资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外贸单证实务、证券投资学、国际商务谈判、管理学原理、财政学、审计学、工商行政管理等,既体现专业特色,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

课程设置体现“重应用”。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法学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都围绕培养学生综合的法律人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对法律人才的要求设置,充分体现了适应性。如国际贸易法、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合同法、公司法、金融法、财税法、竞争法、律师实务等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具体的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再如司法会计、法律文书等工具性课程的设置,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中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加强

第6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校;经济专业;课堂改革

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交相辉映之下,急需深化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动创新性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是摆在所有高校教职人员面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高等教育机构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部分学校都设有特色累的教学方法或者教学计划,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教学目标依然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设置不科学,导向性不明确,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无法体现出经济类专业应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同时,由于学科特性决定了大部分教材和课堂教学目标都以严格的学科体系为重点,理论课时间较多,没有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所授内容与实际经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践课程过少,或与现实生活脱节。已有的实践课程也与理论课程缺乏串联性。

二、高校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就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教学来说,其课程覆盖的半径大,内容涉及面较多、成体系的内容较为繁杂,而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教学又有着与其他专业教学所不同的特点和自身要求,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经济类专业教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第一、经济类课程教学必须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社会实践相结合。由于经济学专业的课堂教学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经济常识理论体系、奠定专业素养以及为未来就业实践提供专业支持的重要任务,又承担着协助学生形成基本经济学思维以及专业入门的敲门砖。所以说除了教师需要发挥自身能力尽力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大纲,同时也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配合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工作。大学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散大学生的思维,同时向学生授予专业化的引导和培养,所以说从这个意义上,向学生传递完整的经济学体系是没有必要的。因此,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非常强调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的结合,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就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第二,在进行经济类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教学重点,点、线、面三结合。根据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特点,课堂教学不可能也不必要向学生系统完整地介绍各门课程的知识。对于工具类课程以外的大多数经济学类专业基础课程,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原理类课程,以及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等经济运行与管理类课程来说,就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向学生展示该学科的突出特点以及重点问题,又要勾画出本学科的发展主线。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宏观主体,又要关注微观,具体到点,使得课程与实践能够较好的结合。至于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工具类课程,除了突出学科发展的主线,向学生揭示出学科大貌,使得学生掌握经济类学专业学习、研究中迫切需要的、最新的操作工具、并十分注重所学工具的实战演练,是这类课程教学最基本的方式与方法。

第三,经济类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既要兼容并包,广泛吸纳相关学科的有用材料,紧跟时展的潮流,将不同的学科融汇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目前,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处于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新颖、有效,能够被学生接受,又具有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式与案例法、演练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刚刚取代了传统的课堂灌输与导读方式,并形成了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引导的全面的教学互动理念,这些变化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和调整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机构正在树立的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就需要教学机构和人员能够根据不同人才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在同一的课堂教学的前提下,有能够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手段,这是对于经济累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所以说,高校经济类课堂教学改革,绝对不是单纯的改变教学方法,用新的替代旧的,而是需要吸收先进经验,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借鉴学习中来最终形成适合本专业基础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第四、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需要根据当前教育技术的发展进行改变,结合新技术和新思维。当前社会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阶段,并且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代表着新事物发展的最前沿,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和接收者。所以说,在当前的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过程中,就需要最大限度的使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成就,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多种特性,不断的推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接受课程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氛围。这是一种趋势,也是必须要进行改革的重点所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改革,在下一步必须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仅是各大高校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需要尽快解决的课题。

总而言之,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课堂改革,需要基于对本学科教学内容和理念高度理解的前提之下。要先准确定位、明确课程设置、内容调整,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变,并不打折扣的进行贯彻和落实;同时,还需要与相关的学校、相关的学科进行共享和借鉴,相关的改革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赵丽娜.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

[2]龚发富.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3]白永秀,任保平.关于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9(01).

[4]张素果.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教学模式思考[J].管理观察,2009(15).

第7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一)从学科发展来看行政管理专业的优势。行政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大类,公共管理类,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毕业生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行政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特征,所以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体现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痕迹,为后来创新模式下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从传统的就业形势来看行政管理专业的优势。众所周知,人们把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就是公务员系列对接起来,这也就验证了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人们都很希望走仕途之路,故而我们的培养导向也就自然向倾向于公务员,主要体现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部分,课程设置主要着重在公务员制度、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学、地方政府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政府经济学等。由于加入公务员队伍必须通过考试的特点,且公务员考试招聘的都是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对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很多,这样,行政管理专业有时也受到了法学、计算机、汉语言文学、企业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在招考行政管理专业的职位中同时也会标有其他专业,单独要求只要行政管理专业的不是很多,这也说明公务员招考要求和条件向不同时期的社会管理靠拢。虽然有其他专业的影响,但是,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懂政治、懂法治、懂经济、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势比较明显,故而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以实现与社会管理的对接。

二、社会管理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管理人才

根据《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需要培养社会管理专业人才150万人、养老护理员600万人、灾害信息员75万人,这样的人才队伍规模才能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相适应。随着国家不断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引起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由此产生大量新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而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管理人才队伍。从社会管理的结构分析对接的行政管理人才,主要从下面几类思考:

(一)能够服务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以及进行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人才。能够胜任社区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社区调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综合社会管理服务能力,统筹社会管理机制创新,适应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二)能够适应公共管理领域的民众事务。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民众对公共事务都很关注,公共服务亦在不断提升。要能够服务民众生活所需,实现公共服务的常态化。这就要加强对改善民生的专业化思考,向民众学习、向社会实践学习;熟悉社会保障体系,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构建和谐的社会管理系统;要把行政管理未来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切实调研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

(三)能够适应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实务。我们说管理的生命线就是科学决策,那么管理思想文化的传播就是管理层次的升华,任何一个管理机构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气息,从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延伸,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管理实践应当充分体现文化管理的基本精神。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故而,我们要在行政管理专业中融合文化管理。

三、行政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管理匹配的培养措施

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至今,其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以政治学为基础和公共行政特点。但是,随着行政管理专业逐步向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经济化的扩展和推进,以政府管理为主体的传统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经很难适应当今发展的需求,行政管理专业的扩充也是很有局限性的,不能什么方向都包容,过分扩展会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不知所云,淡化了专业的专一性,因此,通过对比其他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社会管理人才,具体措施思考如下:

(一)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向经济服务倾斜,在保留行政管理专业主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适当增设经济类课程,以培养学生懂经济发展运行、懂经济管理事务、擅于用行政管理的能力服务经济发展。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审计等部门实习,让学生掌握整个经济建设和管理的流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类行政事务。

(二)在专业培养导向上倾斜于创新社会管理,在保持原有的公共管理类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设几门社会管理的课程,如:重大危险源管理、安全行为心理学、社会管理创新与实践等,以培养学生能够在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发挥才干,以及提高化解民众纠纷、调解公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在政府社会综合办、法律援助中心、救助中心,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实习,让学生懂得在复杂环境下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民生工程。

(三)在课程设置方面倾向于模块化,从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分为:公共课类、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在保持原有的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对学科基础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进行细化模块,例如,学科基础专业课分为:(1)社会管理类;(2)社会保障类;(3)民生建设类。专业选修课分为:(1)社会基层管理类(新农村建设类);(2)专业扩展类,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型社会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发展中的综合管理实务。

第8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一、全国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办学情况

目前全国 10 所开设资环专业的财经院校总体情况是,有 2 所处于沿海发达地区,3 所处于中部地区,5 所处于西部地区。财经院校开办资环专业的时间比理工院校要晚,山西财大、江西财大和重庆工商大学都是 2002 年批准、2003 年才开始招生的,而浙江财院和兰州商学院都是2006年才开始招生。在招生类别上,除浙江财院、广东商学院、江西财大和贵州财院 4 所院校文理兼招外,其他 6 所院校都只招理科生,这反映了资环专业的理科属性。在年招生规模上,近年来,10 所财经类院校资环专业年招生在30~60 人之间的较少,如河南财大年招生110~120 人,浙江财院在 35 人左右,广东商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年计划招生 90 人,贵州财大 2011 年为 108 人,其他 5 所院校在 40~60 人之间。从办学条件分析,只有个别学校有明确的专业特色,如云南财大以“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为专业方向。在主要专业课程设置上,大部分院校除按要求设置了资环专业的基本课程外,还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但将经济和资环结合的课程不多(见表 1)。在实践教学环节和条件方面,实践教学一般都包含实验课程、室外实习,有的还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实验条件主要有两大类,分别为针对单门课程的实验室和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综合实验室(见表 2),但一般都数量不多。

二、 财经院校和同区域其他高校资环专业办学情况对比

为了实施差异和错位竞争,进一步办好财经院校的资环专业,需要结合财经院校的地域特征,对比分析财经院校和所处同一地区其他类型高校资环专业办学的差异。限于篇幅,这里以甘肃省的相关高校为例。目前,开办资环专业的在甘高校有 6 所,其中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大专层次,陇东学院2010年才新增,故这两所学校不作对比。在考察的4 所在甘高校中,作为综合性院校的兰州大学开办时间最早,在 1998 年教育部第四次专业目录调整后就开办了;西北师大和甘肃农大先后在2001年、2003 年开办;兰州商学院较晚,2006 年才招生。从最近几年的招生规模看,兰州大学走精小化道路,年招生数在25~35 人之间,其他 3 院校基本都在 50 人左右。从招生种类看,除西北师大文理兼收外,其他都只招理科。从办学条件分析,在学科背景上,兰州大学和西北师大都以地学为背景,甘肃农大以农学为背景,兰州商学院以财经为背景。在学科门类的组成体系上,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地理科学类有三个,即地理科学、资环和 GIS。兰州大学和西北师大地理科学类三个专业都有,且开办了与资环相关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甘肃农大地理类的开办两个,另外开了一个相关的环境类专业,而兰州商学院只开办了一个。在专业方向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兰州商学院以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专业方向,其他三所高校该专业重点方向都放在“规划”上(见表 3)。其中,兰州大学在城乡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向基础上,拟增加“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并作为重点和特色方向[ 3 ]。在实践教学环节和条件方面,兰州商学院明显不足,在实验项目开设数、专业实习体系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许多尚待继续努力的空间(见表 4)。

三、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办学存在的不足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明

从全国 10 所财经高校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看,似乎囊括了资环专业涉及的资源、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人才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业人才,创业型人才,复合应用型人才等几大类上。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广而不精,宽而不专”的尴尬。在专业办学特色上,一些院校注重规划特别是城市规划,也有偏重旅游开发规划管理。例如,广东商学院设置了城乡规划与管理,减灾防灾与灾害经济两个专业方向;云南财经以空间信息,国土资源评价与管理为专业方向,实际执行后者;兰州商学院以环境治理与保护为方向。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院校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见表 5)。但是,有明确专业方向的财经院校资环专业,与其他类型高校的资环专业相比,没有凸显地域性和财经性的大学科背景,办学特色不够鲜明。

(二)实践环节不强,竞争能力不高

据麦克斯 - 中国 2010 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显示,资环专业就业对口率为44%,是就业对口率最低的十大本科专业之一,列倒数第八[4 ]。这一数据是从整体上反映各类学科背景资环专业的情况,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就业情况没有专门的统计,不过,据行内初步了解,相比理工院校同类专业,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更不如人意。这与财经院校资环专业实践教学薄弱不无关系。资环专业作为理工专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理工院校相比,财经院校在实验条件和实践平台,实践环节所占总学分的比例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学校 实践教学环节和条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理财”结合不紧,专业优势不彰

从一些财经院校资环专业毕业生的去向看,从事与财经学科背景有关的销售、物流、会计和法律等行业的工作占有相当的比例。这说明财经院校的资环等理工专业,不能纯姓“理工”,要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比较其他类型院校的资环专业,综合性大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优势明显;师范类和地矿类院校的地学有较厚的学科基础,大多侧重规划本身也有比较优势;财经类院校的比较优势只能在经、管、文、法上,但目前一些财经院校的资环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构成等方面,作为理科的资环专业和财经院校的大学科背景的“理财”结合上不够紧密,以致专业优势不够明显。

四、财经院校资环专业的办学对策

(一)找准目标定位,优化培养方案

毫无疑问,财经院校的主要资源和重点以优势的经济、管理为主,资环作为理工专业处于边缘。如何将这种边缘专业办出特色和办出水平,关键在于找准目标定位。特色的内涵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财经院校理工专业尽管占据比例不大,但理工类专业在整个学校的学科体系中,具有配合优势学科、拓展学科增长点的作用。基于此,财经院校资环专业要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就要走“理财”结合的道路,依托学校的经济、管理优势学科,遵循该专业综合性和边缘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借鉴吸收同类财经院校的办学经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同一区域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以兰州商学院资环专业为例,笔者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如下(见表 6)。

(二)进行分类指导,优化课程体系

鉴于资环类理工专业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财经高校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时,要给出分类指导意见,不能笼统地把资环这类理工专业和经、管、文、法等专业简单地规定在一个框架里。在财经院校现有的培养方案框架下,经、管、文、法等专业和理工专业应有不同的框架体系和要求。借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学校的做法,理工类专业的总学分和总学时可比经、管、文、法类专业适当多点,同时实践环节比重适当增大;在公共基础课不变的前提下,应减少相关性不是很大的学科基础课,以增大各二级学院在专业课程安排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便于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的比例,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留出适当空间,这样既保证了学校整体的培养特色,也兼顾了不同专业的各自特点;在课程安排上,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定位“因需设课”,防止“因人设课”,当然这需要对师资队伍和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在专业课程体系上,按课程群进行优化是适宜的选择[ 5 ],并做好课程群与现有培养方案框架的衔接工作;适当安排1~2 门的双语教学课程,以提高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等。

第9篇:法学类专业就业方向范文

1、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偏低社会各企业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需求较低,岗位设置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法学毕业生专业就业的求职要求。大部分中小企业不会招聘专职的法律人才参与企业管理,而宁可选择在发生法律纠纷后聘请律师,所以产生了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低迷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2、财经类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有误区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职业选择上,过分追求专业对口就业,尤其是政府机会、公检法司单位就业。部分法学毕业生长期准备公务员考试,暂不就业现象;求职区域上,少数大学生盲目追求大中城市,不愿去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在职业预期上,盲目追求高薪高待遇,盲目的从众心态使得法学专业毕业生始终看不到就业出路。

二、提高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1、结合财经类院校特点,培养法学+财经法学人才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应该充分挖掘利用院校特色和专业优势,紧密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具备必要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背景的厚基础、宽口径、用型专业人才。财经类院校应该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学好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学习会计、金融、管理等专业知识,扩充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2、强化职业生涯教育,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大一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学专业意识,引导学生剖析自我,向社会从业人员了解专业抉择对人生的影响;大二、大三引导学生了解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规划,理性规划大学生活。高校要积极组织“企业家论坛”、“校友讲座”等系列报告会,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事业有成的校友来校宣讲,介绍当前社会对法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引导法学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为法学专业毕业生搭建职业生涯平台。

3、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转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财经类院校应该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转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首先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建立合理的就业观。首先高校要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突破行业限制,拓宽就业渠道,树立到基层就业、到企业就业的理念。其次,财经类院校积极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充分发挥财经类院校优势,积极探寻财经行业、企业就业机会。邀请企业入校宣传,召开专场校园招聘会,为法学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高校充分调动院、系全体教师为法学专业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献计献策。

4、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创新与实践教育体系改革目前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依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高校要以法学专业就业为导向,依托职业需求,注重提升法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开设专业实践课程,组织法学专业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见习,引导学生了解公、检、法、司办案的流程,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实务能力。组织专业校园文化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文化节等专业活动。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案件审理模拟训练,培养他们的法庭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在寒暑假,引导法学专业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会实践。组织社会调研、职业人物访谈等活动,主要培养学生与社会对接、与人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