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精选(九篇)

集体主义美学

第1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价值观;中美差异;性格形成;影响

就儿童自身的性格发展来说,其可塑性是比较大的。无论是儿童的家庭教育或是学校教育,甚至是社会环境的影响,都会对儿童的性格形成产生巨大的指向作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集体主义才是个人价值存在的根本体现,集体价值的权威性应远远超过个体自身;而美国人则是尤其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认为个人主义理应先于集体主义。从性格培养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中美儿童性格截然不同的根源所在。受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中美儿童在性格形成过程中也呈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一)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1.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根植于中国悠久的黄河流域文化,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它强调的是土地与人性的一种契合,在依附于土地文化的同时慢慢发展成为了一种集体主义形式的自然经济体系,其核心内容突出表现为土地和农耕的自给自足。若是想实现土地的收成就必须促进土地和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这其中人性的集体主义观念自然不可或缺。从尊重自然的角度出发,中国历史悠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恰好是人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体现方式。

2.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涵义(改为内涵)

中国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囊括在集体价值的框架之内,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否完全取决于集体价值的呈现方式。可见,对集体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最高标准。此外,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还崇尚集体思想和集体目标的一种有效汇集,在社会职责的驱使下来实现集体的目标和信仰。就所得利益方面,集体利益也是远远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在中国古代,甚至有时还将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人性中的忠孝联系在一起,忠于君主,孝于父母。

(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1.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根植于欧洲早期经商文化的出现,有着久远的发展历史。“Do not expect strangers to do for you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self。”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其他人来帮助自己完成本就能够完成的事情。从这句话的深层含义也可以概括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征,那就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不断地挖掘自身存在的价值并实现这一价值。随着殖民思想的蔓延,这一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被逐渐放大,尤以清教徒的出现为例(前后不通顺)。在盛行思想的传播上,他们主张个性的解放和人性的平等,这一思想在美国的西进运动时被推向顶峰。

2.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涵义(改为内涵)

在美国社会当中,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流传范围是极广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应享有绝对的自由权和平等权,个体自身也应当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同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还坚信个人的目标理应先于集体的目标,关于集体的忠诚度问题也并没有过多强调,在利益划分上也是个人利益应摆在最先位置。此外,美国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倾向还表现在个人的奋斗和竞争上,他们认为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是名字而已,而实际的功名、荣誉和财富是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换来的。

二、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儿童时期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价值观的灌输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同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中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具体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集体主义价值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1. 中国正式施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普通家庭的人口规模都是比较大的,家庭成员人数多,年龄大的家庭成员都会自发的照顾相对弱小的家庭成员,这样的帮助与扶持被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与此同时,对于家庭里的长辈,晚辈们也会尽量去尊重和孝敬。在人们的思想中,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都是集体组织的成员之一,这样的价值倾向就更加突出了集体组织的重要性。个体绝不可以侵犯集体的威严,而集体却是可以干涉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的。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父母或是教师都会教育儿童要和别人和睦相处,融入集体的大家庭当中,这样的观念也促使他们更快地融入社会发展之中。

2. 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儿童十分重视集体价值的体现,看重朋友间的情谊,乐于在集体组织中开展社会活动。因此,中国儿童的人际关系普遍处理得很好,这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在积极的影响因素下,儿童从小就知道去关心他人,追求团队合作当中的集体荣誉感,常怀感恩之心,内敛的性格也使得其自我约束力较强。然而,集体主义的观念也使得儿童的创造能力大大削弱,摒弃了英雄主义的积极内涵,儿童的独立能力也很难得到发展。

(二)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1. 在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美国,各项社会组织体系中人员关系的存在都是独立的,个体的独立性特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美国社会的典型象征。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是自由而平等的,没有权威性组织的压迫,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对立的。在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人们似乎也很乐意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并将此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必要过程。同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显然是相对存在的,个人取得的利益或荣誉仅仅是属于个体自身。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美国儿童也成为了家庭中的平等一员,有着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发展天地,言论自由,毫无约束。

2. 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于儿童性格形成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关于思想上独立性和竞争性的追求,父母侧重培养了儿童自身的竞争意识,让儿童敢于去追求一切新鲜事物。自己动手做家务、进行社会实践等,都是家庭教育的范畴。此外,这一价值观的弊端在于增加了儿童性格中的自满和骄傲因素,集体生活的体验比较少,处理问题时也缺乏有效的思考。

三、结语

从中美价值观差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分析,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教育层面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作用下,中美国家的儿童性格也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儿童的性格往往比较平和和融洽,具备较强的集体荣誉感,重视情感因素在性格中的体现,能够做到互帮互助,但是缺少了性格中的独立性因素,创新意识也是鲜少出现。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则是重视儿童独立性格的培养,个性鲜明突出,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但是在集体价值的实现上却显得较为薄弱。

参考文献

[1] 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进辅,赵永萍.重庆市中学生与其父母价值观的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6(05).

[5] 张进辅.论青年价值观的形成与引导[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6] 王耀敏.中美价值观比较探析[J].理论参考,2007(03).

[7] 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2).

第2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56-02

作者简介:王金凤(1966-),女,南京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和美国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传统文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有本质区别,因此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理性地借鉴美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

1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比较

任何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并以一定的理论和价值取向为基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16号)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集体主义为本位。集体主义思想源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儒家所说的集体是人伦的交织。所谓“人伦”,就是按照一定的高低序列形成的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的交织构成了儒家的集体。社会要和谐稳定,提倡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能以集体利益为重。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公有制决定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依然是集体主义,要求重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尤其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近代资产阶级学说基础之上的,其指导思想是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论和自由主义,其理论基础主要有政治社会化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实用主义哲学等。政治社会化理论主张各种政治社会化机构要协调起来,发出前后连贯的、共同的、一致的政治信息,这种协调一致性,使主导的政治文化得以传播和深入,使主导的政治观念得以连续和强化。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人性为本位”,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的,以培养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人为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实用主义理论主张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美国公民社会的公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应反映社会,主张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人格”。美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决定了贯穿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以个人主义为本位,“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整个意识形态最集中的表现,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基础,也是经济财产思想的基础”。

实践表明,单纯追求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不利于调动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片面追求个人价值,必然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滋生。两者都不利于社会发展。当今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开始关注个人价值,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开始强调社会价值,这是顺应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发展趋势。

2教育目标比较

中美两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形式上看,都是服务于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都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教育都具有阶级性和政治性,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最终目标都是要培养符合本国现存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要求的人。但从目标阐述上看,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有本质的不同。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美国是多元化的国家,尽管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上表述各异,但其实质都一样,即培养道德上成熟且具有民主思想和美国精神的责任公民。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差异,美国强调培养学生具有民主意识、民主行为和有责任的公民,以建立和维持一个强大的美国。它要求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注重实效。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立意高,目标远大,不只是培养合格公民,还肩负培养社会主义祖国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对人的政治要求高。不难发现,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政治意图比较隐蔽,而我国的政治意图比较明显。

3教育内容比较

第3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论文关键词: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现代主义表现手法

1.美国小镇文学简介

美国小镇文学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一直持续到当代,美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很多小镇文学作品。从华盛顿·欧文到当代的约翰·厄普杜克,有很多作家都在自己第一部或者最后一部或者自己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中以小镇为主题背景来写作。

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小镇文学是作家试图描述那些在工业文明和文化冲击下的小镇居民的一种媒介。在工业社会以前的农耕社会,人们向往的是淳朴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大城市成了政治、商贸和文化中心,宁静的乡村小镇则受到了来自大城市的文明生活的冲击。一些受过一点现代文明熏陶的人,看出偏僻落后的小镇狭隘的一面,他们想挣脱让人窒息的小地方,到大城市去闯荡生活。但是,他们有的人去了大城市后,要么被城市的虚伪、堕落所异化,成为喧嚣的大城市的一员,要么在看到大城市文明生活背后的堕落的一面后断然拒绝城市的现代文明,回到小镇上寻找纯朴和宁静,然而他们再也寻不到这些东西,只能寂寞痛苦地生活。另外,有些人自身能力有限,难以摆脱所处的糟糕的环境,只能痛苦地生活在孤独之中。一些二十世纪初的作家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了自己的小镇文学写作。当时出现了很多小镇文学作家,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这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他的小镇文学大作《大街》是一部典型的传统小说;同时,有另外一些作家,他们在自己的小镇文学作品当中运用了许多新的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在这里有三位典型的代表作家,他们是《匙河集》的作者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和《小镇畸人》的作者舍伍德·安德森,这两位作家都是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鼻祖,他们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戏剧《小镇风光》的作者桑顿·怀尔德。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欧美的主流,它是一种文学、艺术和哲学运动。现代主义主要是吸收了现代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心理学、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以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文学上,现代主义包括不同的流派,像后来的象征主义,意识流、表现主义、存在主义以及怪诞戏剧等等。现代主义作家们采用了很多不同的写作技巧,主要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怪诞艺术和意识流技巧等等。

2.埃德加·李·马斯特斯著作—诗歌集《匙河集》

埃德加·李·马斯特斯在诗歌方面开创了现代主义先河,安德森受到了马斯特斯的现代主义文风的影响,在小说方面造诣颇深,对于后世作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安德森更是被威廉·福克纳尊称为“我们这一代作家的父亲。”

在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的小镇文学作品—诗歌集《匙河集》问世之前,本土的美国作家们总体上对乡村小镇的传统持有褒扬的态度。在这些作家的笔下,小镇是城市生活下面幸福、民主和美好的地方,无一例外。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小镇文学作家们对人物刻画的改变,但大多数情况都是一种积极地褒义的变化。直到埃德加·李·马斯特斯的《匙河集》问世,一种更新的,更讽刺现实的美国小镇文学作品出现在了世人面前,它完全改变了美国小镇文学的写作方向。

《匙河集》是由250首诗歌组成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读起来没有传统诗歌的韵律感,在选词上也与传统诗歌有很大不同。它向我们展示了葬在伊利诺斯州的匙河小镇的一群已经死去的普通人向我们诉说他们生前的生活事迹,以此来讽刺小镇的价值观。诗集所具有的这些特征都与人们心目中对小镇生活的期待大相径庭,因此,这部诗集于1916年出版,出版后不久,批评家们就褒贬不一,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威拉德·亨廷顿·怀特为首的十分尖锐的批评家们,他们普遍认为《匙河集》毫无价值。他们用于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有以下几点:从美学角度来评论,他们认为这部诗集根本不像诗人所声称的那样现实,因为马斯特斯仅仅只是通过小镇诗人的嘴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他也说到这部诗集只是展现了小镇生活的一部分,根本不能作为一种真实整体的记录。同时,马斯特斯在诗集里运用的语言也过于简单和普通,不能很好的反应和展现诗人复杂的深刻的思考;诗集中也没有心理描写,因为这些叙述完全来自于马斯特斯而非小镇上的诗人。H.L.门肯曾经指出马斯特斯“最大的弱点”就是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他用来谋生的手段。就他而言,马斯特斯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而只是一个模仿者,因为:“他缺乏诗人的天赋”。另外一派当然就是褒扬派,有很多大家都曾为马斯特斯正名,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莫过于庞德了,他曾说过:“马斯特斯是继惠特曼之后第一位最真实地展现美国主题的诗人,美国西部终于出现了一位强大得足以改变气候,有能力直接处理美国人生活的诗人,他的作品没有任何范围限制,没有任何无力的回音”。艾米·洛威尔也曾捍卫说马斯特斯的思想和写作手法都是创新的,在这部诗集里马斯特斯运用了很多散文式的和口语词。这很大程度上是是出于对荷马选词的喜爱——这一点上,庞德也认为这是一种激情。

庞德经常鼓励诗人们大胆使用创新的手法和处理新的主题,而不是老生常谈。门罗在读过马斯特斯的诗集之后,也曾经赞扬马斯特斯对于人类的荒谬的讽刺,同时追捧马斯特斯为“现代史诗诗人”。

笔者认为,马斯特斯是一位积极探索的先锋作家,《匙河集》就是这种探索的证据。美国文学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一位以死者的口吻来写诗的,马斯特斯通过第一人称戏剧独白来表现出他们的喜怒哀乐。除此以外,《匙河集》在题材和主题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文体上来说,它是电影片段式的诗歌。马斯特斯用一种类似小说的题材向我们展示了很多移动的电影片段,每个单一的事件都是通过不同的戏剧视角展示出来的。从写作技巧上来看,马斯特斯受到了当时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影响,在展现人物冲突方面,运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手法;同时,他在诗中也表达出“性是人类最根本的动机”这种思想,这一点跟弗洛伊德的思想同样是不谋而合的,也是现代主义特征最突出的表现之一。这部诗集一共有250首诗歌,但是它们并不是孤立的,不同诗歌里的角色和另外一些诗歌里的角色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例如父女关系,夫妻关系等等。这些角色在自己的诗歌里谈论另外一些诗歌里的角色,这种结构向我们展示了马斯特斯是如何将诗歌塑造成一种更自然的、与小说紧密相关的文体。诸如这些技巧几乎贯穿了整个诗歌集。这部《匙河集》对于后世作家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它被称为是现代主义小镇文学的鼻祖,它直接影响着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辛克莱·刘易斯的《大街》和桑顿·怀尔德的戏剧《小镇风光》。

3.舍伍德·安德森著作—小说《小镇畸人》

小说方面,第一部并且是最重要的用现代主义技巧来描写美国小镇人们生活的小镇文学作品无疑是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镇畸人》。这是一部由25个彼此相关联的故事组成的小说,出版于1919年。在衡量《小镇畸人》的文学价值的时候,批评家们同样是争论的面红耳赤。起初,批评家们普遍认为小镇畸人这部小说是自然主义或者现实主义流派。这种观点很快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安德森并没有像自然主义作家那样试图解释一种作用于人类的永恒的的机械的力量,也没有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聚焦于积累大量的现实主义细节。安德森是想通过描述来向人们展示人类的本质,他用一种内省法来展示主人公们的特征和所处的情形。后来,批评家们又认为这是一部原始主义或者说尚古主义的作品。这种说法也有瑕疵,因为尚古主义作品一般是按照主题来分类,但是小镇畸人不是这样的,安德森并没有按照主题来给自己的小说分类。再后来,有些批评家们又试图通过地理位置来评论这部小说,因为这部小说的地点是美国中西部小镇。当然,也有其他一些人用一种更时髦的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部小说。他们认为小镇畸人是在探索美国中西部小镇的人们在美国由田园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过程中的生活情形。他们发现,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耕经济渐渐在小镇上消失,但是有些小镇上的人们还是无法脱离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和过去的基督教文化。近年来,人们研究这部小说的时候,更多的是运用了以下字眼:孤独、隔绝、沮丧等等。这些批评家们认为安德森主要是想处理人作为一个个体所面临的孤独和隔绝。

笔者认为,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舍伍德·安德森开创了美国小说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先河,他用了大量的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例如象征主义、异化和孤独、意识流、心理分析等,向我们展示了温斯堡小镇的人们在欲望受到压抑和沮丧之后变得扭曲的人格。虽然这部小说由25个故事组成,但是这些故事看似松散其实结构紧凑,并且它们有一个贯穿全书的主角,乔治·威拉德—当地报纸的记者。这些故事帮助了威拉德读懂生活,并为他将来的写作事业做出贡献。小说的结局是威拉德的母亲去世以及他离开了温斯堡小镇。这部作品是美国第一部表达“荒原”主题的小说,为后来的T.S.艾略特的小说《荒原》,菲茨杰拉德的《伟大的盖茨比》,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等作品的问世做出了铺垫。在这些作品当中,尤其以海明威风格简洁的作品最得益于安德森的写作模式。

4.桑顿·怀尔德著作—戏剧《小镇风光》

下面我们来看看第三种文体,戏剧。关于小镇文学戏剧,我们最要关注的就是桑顿·怀尔德所著的《小镇风光》。桑顿·怀尔德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作家,而《小镇风光》则是他写作的顶峰,发表于1938年。这个时间距离前面两部小说的发表时间大约三十年,期间美国及世界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这三十年人们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与悲伤。时生了如此大的改变,作家的写作风格和写作初衷同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38年,《小镇风光》问世并上演,当时可以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饱受灾难的人们从这部戏剧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的意义。这部戏剧以一战前后的新英格兰地区一个小镇上为背景,着重描写了小镇上两家人的日常生活。它既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紧张的冲突。整个戏剧给我们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

这个小镇被作家赋予永恒的意义就像生活的永恒一样。它告诉我们要珍惜看似平凡的生活。文中主人公们的对话和一些描写细节无不帮助我们了解平凡生活的永恒性。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的永恒的价值”。为了更好的展现这种主题,怀尔德运用了现代主义写作技巧,例如表现主义等来表达个人主义和独立、美国梦的实现和实用主义这些美国核心价值观。刚才已经提到,这部作品是桑顿·怀尔德的巅峰之作,因此对这部戏剧的评价大部分都是褒扬。例如约翰·布朗就曾经大大赞扬了这部戏剧,认为怀尔德把戏剧的精华通过这么一部戏剧表现出来,而且认为这部戏剧的核心就是要人们认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不重要细节的重要性,这些也是人类生活的核心部分。此外,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也高度赞扬过这部喜剧,他认为这部作品的核心是要表达出家庭和社会的永恒性,平常生活的节奏,认为这部喜戏剧将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推向一个高度,从而使得怀尔德成为后世剧作家的鼻祖。

5.结语

总的来说,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主要代表就是以上谈到的三个作家的三部作品。小镇文学是作家在描述小镇上的人们在面临文化冲击时的精神状态所采取的文学手段。通过现代主义这个角度来系统地研究这三位作家,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描写小镇人们在现代哲学和工业化的冲击下生活的作品的共同点以及各自的特点,除此之外,我们更能了解这些小镇文学作家作为一个整体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以上三位作家之前已经被研究过多次,包括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批评家和学生们。尤其是舍伍德·安德森著的《小镇畸人》,已经被国内学者研究过无数次,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舍伍德·安德森是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鼻祖,他将很多现代主义写作技巧运用到《小镇畸人》这部小说当中。大多数研究《小镇畸人》的在人们都热衷于研究这部作品的以下特征:女性主义、怪诞和小镇情结、文学和社会价值和现代主义等等。除了《小镇畸人》之外,《匙河集》和《小镇风光》这两部作品都很少有人研究。笔者认为,这两部作品也都是非常好的小镇文学作品,《匙河集》是一部非常杰出的诗歌集,作者马斯特斯在写作手法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并加入了许多现代主义特征元素。同时,《小镇风光》也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与其他小镇文学作品相比,它有着独特的价值。怀尔德开创性地引入了舞台监督这个角色,并运用了大量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总之,当今的小镇文学研究者们在研究这三部作品的时候缺乏一种系统的眼光和看法。而这三部作品在现代主义特征方面是一个体系,它们的作者分别将各自独特的现代主义写作技巧运用到美国小镇文学作品的各种文体中,使得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奠定了小镇文学在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因此,从现代主义特征这个角度,这三部作品可以作为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的主要代表来做一个系统的小镇文学现代主义特征研究。

与此同时,这项研究也有它的现实意义。我们的中国现在也正是处于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正如美国在二十世纪初所经历的那样。在我们研究二十世纪初美国小镇文学之后,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关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来建设我们的乡村小镇。

参考文献

1 Masters, Edgar Lee.Spoon River Anthology. [M]. Signet Classics, 2007

2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Between the wars 1914-1945. [M].Sixth Edition, Volume D

3 Thornton Wilder. Our Town. [M].NY: Harper&Row. 1975

4 Wang Fu. Lu Xun and Sherwood Anderson: The Great Pathfinders of Modern Literature.[D].GuangXi University. 2003

5 陈才亿.现代美国文学中的孤独者. [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3月

6 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M].吴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第4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超验个人主义 自由 自助 自我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文坛中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对自己的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打破了英国传统的诗歌旧例,并创造了自由体,取得了巨大成功。惠特曼的文学创作与超验主义有着紧密联系,并对美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爱默生的自然哲学和艺术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惠特曼,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草叶集》第一版出版的时候,爱默生将其誉为“贡献给美国的一笔才思和智慧”[1]。爱默生以及超验个人主义对惠特曼的影响在《草叶集》中得到全面而深刻的表达。作为一个真正美国化的诗人,惠特曼通过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美国历史上占有永久地一席之地,并对美国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个人主义是超验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再加上超验主义色彩,它就是超验个人主义了。爱默生在他的文章中首次提及超验个人主义,并在他的作品《论自然》,《美国学者》和《论自助》中加以全面阐释。超验个人主义建立在超验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之上,它强调个体的重要性,注重个性,促进个人独立并主张自力更生。

首先,超验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重要性。超验主义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高尚的灵魂和神圣的精神及思想,人就是神的体现。这一点在爱默生的作品《美国学者》中得到充分阐释,“新时代的标志……是给予每一个人足够的重视。所有试图隔离个体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尊严,如果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尊重,这样一来人们就会觉得世界就是自己的,因而每个人都将像对待最高统治者那样对待其他人——都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团结。” [2](p1028)从爱默生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因人类个体的存在而存在,人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元素。

其次,超验个人主义强调个性。在超验主义学家看来,个性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这种个人主义强烈反对模仿和随波逐流。在爱默生的作品《论自助》中,他写道,“每个人在接受教育时,都有一个嫉妒是无知,模仿是自杀的有罪时期,这时候,他必须明白,不论是好是坏,那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3](p41)很明显,爱默生将模仿视为个性的一个敌人。至于随波逐流,爱默生则更为蔑视,《论自助》中的这些语句是他态度的最好体现:“随波逐流没有用,那只能分散你的力量,虚度你的光阴,最终彻底毁掉对性格的理解。”[4](p45)在爱默生看来,人不应该随顺任何传统和习俗。

接下来,超验个人主义促进个人的独立。根据超验主义学家的理论,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忠实的根据自己的理想和欲望采取行动。在《论自助》中,爱默生写道,“跟随世界的大潮生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找个地方孤独的生活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伟人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依旧品尝孤独生活的独立性的所有甜美。”[5](p45)爱默生呼吁每个人都应摆脱外界对自身的一切影响,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

最后,超验个人主义主张自力更生。超验主义学家深信人的神圣。下面便是爱默生在《论自助》中的观点:“相信自己,每颗心的跳动都与那铁一般的意志紧紧相系。”[6](p42)超验主义学家相信,人可以完美发掘自己的潜力,并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精神上的完满。

爱默生的超验个人主义将个人的权利置于万物之首,并给人以尊严,它帮助人们建立了自信,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超验个人主义呼吁摆脱传统和习俗的束缚,时至今日,它已深入人心,使个人主义发展成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惠特曼从爱默生那里接过个人主义信念的火种,并在自己的诗作中充分体现出来。《草叶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反映出它贯穿了超验个人主义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颂扬自我,张扬个性,追求自由,推崇自力更生。

颂扬自我是惠特曼诗歌的主题。《自我之歌》中体现了《草叶集》的所有思想精华。在《自我之歌》的第一部分中,他写道“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7](p2048)同爱默生一样,惠特曼强调个人的价值。《自我之歌》的第24小节中的“我里外都是神圣的,我使我所接触的或及所触过我的一切都变得圣洁,这些腋窝里的气味是比祈祷更美的芳香,这个头比教堂,圣经,以及所有的教条更美。”[8](p2046)这些诗句充分表明惠特曼坚决维护个人价值而且强调个人的重要性。惠特曼坚信个体是组成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元素。

爱默生呼吁人们打破传统和习惯的枷锁从而树立自己的个性。惠特曼积极回应了爱默生的口号并且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个性。他的个性集中体现在他对于诗歌形式和内容上的革新。首先,我们将讨论他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惠特曼开创了没有固定节拍和韵律的新形式——自由体,并被誉为“自由体诗之父”。《草叶集》中《我听见美洲在唱歌》一诗,成功将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具体化。这种全新的诗歌形式也是对自我和个性的张扬。其次,他在诗歌内容上的革新。不同于以往的叙事诗,惠特曼以普通人为歌颂对象。惠特曼对性也做出了描写,比如,《自我之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和《一个女人等着我》。对于非裔美国人的悲惨生活惠特曼也做了描述,在《自我之歌》中的第10小节,他讲述了自己在家中照顾一个逃亡奴隶的故事,在第33小节也有对100个奴隶悲剧命运的描写。他揭露和批判了奴隶贸易的血腥并且明确提出了对奴隶制度的抵制;惠特曼还将其所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融入到诗歌创作中,这在《向印度航行》一诗中都得到体现。

惠特曼所追求的自由与爱默生强调的个人独立相一致。他将自由视为一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在《自我之歌》中,惠特曼表达了想打开束缚在人们身上的枷锁的强烈愿望。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在24小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把门上的锁拆下来,把门也从门框上撬下来!……透过我内心深处的声音,性与欲的呼唤,我轻轻揭开面纱,呈现狂野的内心。”[9](p2064)读者也可以从《大路之歌》中感受惠特曼对自由的追求。在第5小节里,他写道,“从这一刻,自由!从这一刻开始,注定放开约束与假想的诗句,按照自己的计划,完完全全地,做自己的主人。”[10](p2049)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成为自己的主人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示出惠特曼对个性独立的强烈要求。

惠特曼维护爱默生所坚持的自力更生。他相信人性本善,并有自我完善的潜质。在《自我之歌》的第2小节中,他这样坚定地建议人们,“你将不会再第二手、第三手起接受事物,也不会借死人的眼睛去观察,或从书本中的幽灵那里汲取营养,你也不会借我的眼睛观察,不会通过我而接受事物,你将听取各个方面,由你自己过滤一切。”[11](p2049)惠特曼相信通过自力更生,人们可以不断地提高自我。在《大路之歌》的13小节中他写道,“走啊,向着那无始无终的地方走去,白天行走,夜里休息,要备尝艰苦,将一切都融汇在你们所走过的旅程之中,融汇在你们所度过的白天和黑夜里,更将它们融汇在将要开始的更崇高的途程中,”[12](p2114) 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完善的坚定信仰,并坚信通过自力更生人类的精神可以达到新的高度。

尽管惠特曼支持爱默生个人主义的许多信条,但《草叶集》中的个人主义体现出了两个区别性特征:一个是对人类肉体与精神和谐结合的着重突出,另一个则是对博爱的强调。首先,惠特曼表明了对个人价值的完全肯定。尽管爱默生也坚持个人价值,但他更注重精神。在惠特曼看来,人类的肉体同精神一样重要,并相信二者在诗歌中都值得歌颂,二者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在《自我之歌》的第48小节中他的这种观点得以充分的体现:“我曾说过,灵魂不高于肉体,我也说过肉体不高于灵魂,没有什么,甚至是上帝会比自己的肉体更加强大”。[13](p2088)惠特曼在诗中赞美的肉体往往与灵魂结合在一起,打破了爱默生超验主义中腐朽传统的价值观念。其次,惠特曼的个人主义伴随着博爱精神。在《歌唱自身》的开头部分,他就强调了个体与集体同等重要的理念:“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一个单一的个别的人,不过要用民主、全体这两个词的声音。”[14](p2034)关于博爱意识,他在《自我之歌》的第5小节他写到:“世间所有的男子都是我的兄弟,所有的女子都是我的姊妹或爱人。”[15](p2051)他把别人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关心爱护他们,这是一种博爱。在15小节中他提到了不同阶级、民族和职业的人,不论地位高低,他都同样尊敬和爱护他们,由此也可以看出惠特曼博爱的思想。总之,在《草叶集》中,惠特曼不仅提出了个人主义,还提到了能够化解个人主义中邪恶因素的博爱。

惠特曼的《草叶集》中充分洋溢着超验个人主义并在《自我之歌》中充分体现出来。其中以“我”为中心表达情感,讲述经历。他个性化的信仰通过自身的体验表达出来。惠特曼积极响应爱默生建立个性化的号召,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他的《草叶集》继承并发展了超验个人主义的核心。同时,打破其限制,丰富了其内涵。

(本文为2010年度大连民族学院“太阳鸟”学生科研立项项目“超验主义对惠特曼诗歌创作的影响研究”(2010121)成果)

注释:

[1]草叶集的出版历史和起源.引自en.wikipedia.org/wiki/leaves_of_grass

[2]尼娜·班姆:《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第一卷),纽约:美国诺顿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

[3][4][5][6]何木英,杜平:《美国文学简史与作品选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第5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1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了巨大 的冲击和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 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平等观念和竞争意识。其二,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 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拼博,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其三,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大 的的学习动力。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 于优势。我们在肯定市场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所起的消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是集 体主义观念淡薄。当代青少年学生个体竞争意识日趋增强,群体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发展个性的要求日益 强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步淡化;对个人利益,个体价值比较关注,对国家、集体利益有所忽视; 个体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不足等。二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长。社会上出现的 追求享乐,迷恋金钱,崇拜金钱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美好的心灵。有的学生一味讲 究吃好穿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肆意挥霍,钱花光了就去偷,骗、诈等。三是“读书 无用论”重新抬头。当前,社会的分配不公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现象,使不少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 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只求混个毕业证,早早冲出这所“牢笼”,去投身市场经济的 大潮中赚钱发财。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道德传统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 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也是深远重大的。

    首先,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集体主义思想的需要。中华民族历来把“廓然大公”、 “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无不闪烁着集体主义精神的光辉。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一代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利己主 义思想的滋长,学校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传统美德,发扬民族传统美德的现 代价值,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情感,这是学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内容的 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义利观,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侵蚀的需 要。“义”,即道义;“利”即物质利益,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认为,如何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乃是道 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头等大事。在两者的关系上,强调“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反对“见利忘义”,就 人生价值而言,“有义”比“有利”更为可贵。在社会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有的人却陷入“金钱至上” 、“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泥坑,为了获得金钱,不择一切手段,置良心、道德于不顾,甚至以身试法。青少 年学生也耳濡目染,深受其害。因此,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确定正确的义 利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高尚情操的需要。中 华民族传统道德对立志、求学、自强等方面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朱 熹的“命当志存”,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字经》 上讲的“头悬梁、锥刺骨”、“如囊萤、如映雪”的勤学苦读,都强调了人要胸怀大志,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操。针对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知识无用”、“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树立良好的学风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用具有民族特色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教育青少年,指导青少年 健康成长,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应以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状况和具体校情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德育教 育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采用了“三个结合”和“开展一项活 动”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个结合是:(一)传统美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往往是通过人们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并代代相传。我们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有机地结合了《中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坚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提出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绝大多数学生能严格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传统美德教育 和学习先进人物结合。在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在他们的感人 事迹里都闪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积极宣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让学生懂得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是不可能做出感人事迹的。学校掀起了学先进、做好事的热潮,其中有的学生的事迹还在社会上引起了好评。 (三)传统美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美德教育包 含着在职业生活中的敬业守职,公平交易,以礼待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因此,在传统美德教育过程中,有机地 结合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在校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责任感,严守职业纪律,激 励竞争意识,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为在校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展一项活动”,即 开展“班级礼仪值周活动”。礼仪行为是传统美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在进行礼仪教育和礼仪训练的基础上 ,实行了班组礼仪值周活动。值周人员身披绶带,仪容整洁,着装得体,用语礼貌,举止优雅,这项活动的开 展,营造了学校文明礼貌的浓厚氛围,优化了育人环境,使传统美德教育更具体,更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第6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一:谈判策略的差异与思维方式中美谈判策略的差异是由各自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综合性思维和线性思维。中国人重视综合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周初期的《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综合性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进一步发展了综合性思维模式。儒家把自然人性化,道家把人性自然化,都把人和自然看作是相互连通的整体。后历经两汉的宇宙论、魏晋玄学、隋唐佛教的本体论和宋明理学体系,综合性思维渐已成为中国人的思维特征之一(连淑能, 22)。受其影响,中国人倾向于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特征,即将宇宙视为一个整体,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研究。虽然中国人也习惯于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对立面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谈判中,中方代表凡事先谈原则,后谈细节,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从笼统到具体。

美国人倾向于线性思维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其哲学思想密切相关。西方哲学对世界的构成问题是从元素论起步的。水、火和空气等多曾被视为宇宙的构成物。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后,伊壁鸠鲁和卢克来修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建立了西方古代宇宙观的中心学说。原子论学说体现了古希腊哲学对元素、结构和形式分析的注重,是其线性思维方法的体现。15世纪下半叶后,以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事物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了主导地位。此后,笛卡儿明确把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把主客二分作为哲学的主导原则开创了西方近代哲学。线性思维方式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的线性思维方式也就成了是美国人思维的特征之一。由于受线性思维方式的影响,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具体胜过整体,因此,美国人往往对具体细节给予极大的关注。他们讲究实际,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款项,他们认为合同是一套完整的、应被遵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二:.谈判决策的差异与权力差距文化不同决策机制的形成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high power distance),即人与人之间由于阅历、职位、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人们比较看重地位的差别,以及自己在上下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这种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时刻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国文化着眼于伦理本位,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和小农经济为儒家思想滋生和成长造就了丰沃的土壤。这是因为农业文明对土地的依赖加强了个人对家族的依赖,使得血缘关系进一步巩固。而建立于血缘关系之上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其中,父对子,长对幼有着绝对的支配权,在他们之间不存在所谓的平等。具有先验性和等级性的血缘是一种任何人都无法改变也无法摆脱和超越的。建立于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儒家学说的中心在于伦常治道,在于确立和论证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孔子思想的影响加强了社会等级制度,在中国纵向的上下级关系始终有某种程度的盛行, 并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总的说来中国人也接受了在社会生活包括商务谈判中缺乏自主权或自主权不高的情形。中方谈判组成员只能在自己的权限内行事,最后的决定通常由未参加谈判的上级做出。

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力差距型文化(low power distance)。在美国受平等观念的影响,人际关系一般是呈横向状态的,交流的双方是平等的。谈判人员之间是业务横向 (平等) 关系。他们不拘礼节, 平等相待, 对正统的商务礼仪、客套、座次等关注较少。美国文化中的平等观念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根基。古希腊商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商业文明,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迅速解体而为新型的利益关系契约所取代。契约关系的建立意味在此关系中人人平等,因为契约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保护商业经济的正常秩序,从而使商业真正按照经济规律运转。同时,随着建立在平等和契约基础上的古希腊民主制的城邦制国家的确立,服从权威被公民民主政治所代替。社会组织的变化标志着社会组织结构不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而是人人平等。1776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独立宣言开宗明义,把自由、生存和追求幸福视为人与生俱来的人人平等享有的三大权利,人人平等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得到体现。由于人人平等,加上又有各种法律肯定和保障每个人的合法的权益,造就了美国人的强烈而突出的个体意识。所以在美国文化中人们以个人自我的实现视为人生的第一要则,形成了追求人生意义的价值张力,他们崇尚自由、平等、竞争。谈判时美方突出个人的作用,往往会指定某个人全权负责谈判,有其负责制定必要的决策和完成必要的任务,同时行使其相应的权利,在其职权范围内自行做出决策。

第7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 非语言交际 个人空间

1.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除了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还大量地使用非语言符号传达信息。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博德惠斯特尔对同一系统文化中的人在对话中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研究结果,言语行为最多只占交际行为中30%左右,而70%的交际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来进行和完成的。其中,这70%的非语言行为是通过手势、眼神、空间和距离传达信息的。如今,非语言交流更多用于跨文化交际中。

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可以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上。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空间变化对交际的影响有时比语言的一影响更重要。空间语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和深层文化的组成要素,是探索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个人空间,作为空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个人的文化,包括历史背景和价值系统决定的。

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中美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重要。但由于社会实践、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存在着不少文化差异,其中空间语言就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双方的空间语言差异有助于顺利交流。本文拟从历史背景、价值系统两个方面分析中美个人空间文化差异,从中认识两国人民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有效减少误解,增进沟通,促进交流。

2.中美个人空间语言差异

霍尔认为,个人空间属于空间语的范畴。美国环境心理学家萨默给个人空间下了一个简明而科学的定义:个人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身体的看不见界限而又不受他人侵犯的一个区域。换句话说,我们的个人空间是一种无形的包围在我们身体周围有边界的区域。我们是这个区域的所有者,谁可以或不可以进入这个区域,是由我们决定的。一旦这个空间受到入侵时,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反应,有时退缩,有时反应激烈。这些不同反应是我们个人的性格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个人空间语言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价值体系,历史等因素造成的。

2.1价值体系不同

霍夫斯泰德认为: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利距离、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这四个文化价值维度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重大作用。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极大地影响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空间语言。

2.1.1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在跨文化交际中,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主要维度,用来阐释文化变异体之间相异与相同的。集体主义是在指一种文化中对“我们”的认同度高于对“我”的认同,集体权利高于个人权利,集体化的需求高于个人的需求与欲望;集体主义文化推行组内和谐、组内合作精神以及以关系为基础的互动。相反,个人主义是指一种文化强调个人比集体重要,个人的权利和需求比集体的权利和需求重要。个人主义实行自我效能、个人责任和个人的自。

H.C.泰安迪斯认为,集体主义强调集体的观点、需求和目标,而非个人的;社会准则和义务是由集体决定的,而非依照个人喜恶;集体中的每个人都非常愿意相互合作。因此,根据泰安迪斯对集体主义的阐述,可以判断出,中国是个典型的集体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文化中,集体意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个人情感上依赖于,注重集体归属感。因此,在注重集体价值高于个人意愿的集体主义文化中长大的中国人,更倾向于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所以,他们会易于选择一个小的距离产生互动,以显示对他人的友好,便于愉快地交谈。这时,他们把互动的参与者包括自己看作一个小的集体,保持一个小的距离互动是他们情感上对集体依赖与信任的表现。

霍夫斯泰德这样阐述:“个人主义涉及到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人人都应该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的亲属。”在个人主义的文化中,个人的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他们把自我首先看作一个个体,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其次才是集体中的一员。西方文化往往被看做是个人主义的。根据霍夫斯泰德的研究(1980),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国家。美国社会的所有价值,权利和义务都起源于个人,它强调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个人的表达,注重个人的隐私。“自我”概念深深根植于个人主义的土壤之中。在美国,私人生活和空间特别受到尊重和保护。因此,在交往中,人们也特别注意与对方保持相当的距离,以表示对对方私人空间的尊重。比如,美国人排队不会像中国人挤在一起,而是相互隔开一些距离,避免冒犯其他人的个人空间;在公交车上或是地铁里,人与人之间也都下意识地避免身体接触,如果车上人多,人们宁愿花几分钟等下一趟车,而不愿挤在一起。

2.1.2权力距离

另一种文化价值尺度是权力距离,它是根据连续的由高到低的权力距离来划分文化类别的。霍夫斯泰德发现,在一些文化中,那些握有权力的人和受权力影响的人,在很多方面,都相距甚远,这就是高权距文化;在其他的一些文化中,这两种人却非常亲近,这就是低权距文化。这种价值维度在少权利和多权利两方的价值观中都有反映。

在高权距的国家中,比如中国,新加坡和巴西,人们认为权利和权威是他们生活现实的一部分。自觉和不自觉地,他们都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认为在这个世界中人是不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位置,而这些位置是按无数的纵向标记安排的。社会等级是普遍的,制度化的平等。人们的很多行为和对空间的运用都与其文化的价值体系直接相关。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交际场景,我们都可以看到高权距文化价值维度的影响。学校里面,孩子们很少打断老师的讲话,而且很少提问问题;学生不会和老师坐的很近,以显示对老师的尊敬和对权威的尊重;在公司里,职员更不会站在老板很近的地方,因为相对远点的距离表现了他们的服从和敬意。

许多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挪威和新西兰都是低权距文化国家,这些国家认为应当尽量最小化社会中的不平等。这些国家的人们相信他们与权力接近,而且应当获得权力。对于他们来说,阶级扮演的是建立在方便基础上的不平等的角色。下级人民认为他们与上级是平等的人,上级也这么认为。掌权的人,像是公司主管或政府官员,经常与他们的下属或选民交流,尽量看起来没有事实上那么高高在上。因此,在美国低权距文化影响下的交谈中,下级并不刻意地和上级拉开一定的距离。在美国的校园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交谈,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学生毕恭毕敬地站在与老师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仔细聆听老师的教悔。

2.2历史背景

历史承载着一种文化认为最重要的信息,文化的历史包涵了它的世界观、种族认同和交流的模式。分析一个国家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其文化的形成方式,思想观念的产生过程以及对现在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影响。

每个中国人自我认识与认同都主要来自历史。不管个人的能力如何、性格怎样,生活环境和政治立场有什么不同,也不管住在中国本土,还是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都由共同的中国的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大部分的社会价值观来自儒家的思想。儒家伦理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奠定了政治基础。儒家思想提倡温和,善良,礼让,节俭和谦逊,这些归根结底来源于一个儒家的基本概念――“和”。人与人之间要友好亲近,相互礼让包容,要给对方留 “面子”。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会下意识地缩短与对方的距离,有时,甚至会围在一块儿,来显示友好和亲近。此外,中国文化特别强调男女之间要保持相当的距离,因为儒家文化教导人们: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在中国,女人之间手牵手,肩并肩是常见的现象,而很少见到中国男人与女人有亲密的举动,除非他们是爱人或亲戚关系。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美国文化强调自由、科学和哲学,这是典型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提倡民主法律,这属于古罗马文化。因此,美国文化是吸收了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精髓的混合文化。而且,为独立和自由艰苦奋斗的那段历史,根植于美国人民的心中。后来又受到社会革命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独立、个人自由和私人权利的概念更是根深蒂固。这些观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并反映在人们的交往中。所以,在美国的历史文化作用下,人们会下意识地与交流的对方拉开距离,来保证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害,自已的隐私不受侵犯。

3.结论

跨文化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取决于很多条件,正确地理解不同文化下的空间语言就是其中之一。个人空间语言在不同文化下是不同的,缺乏这个意识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导致交流的失败。合理的空间语言有助于促进理解,减少异文化交际的障碍和误解。通过了解一些个人空间语言在中美两国文化中的差异,可以消除我们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Edward Hall&Mildred Kead Hall,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International Press (1991)

[2]G.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 Beverly Hills (1980)

[3]Hofstede,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London: McGraw-Hill (1991)

[4]L.E. Harrison, and S.P. Huntington, 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 Ed. Basic Books (2000).

[5]William B. Gudykunst, Communication,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Progresses. Sage publications (1992).

[6]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顾嘉祖,陆异,郑立信主编,《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第8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美剧;国产电视剧;中西文化对比;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 A

电视文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结果,电视是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时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反映。“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低能者所不能鉴赏的东西”[1]。电视一直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闲暇时收看电视剧早已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从电视剧中,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发掘时尚元素,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并从宏观上把握文化。笔者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拟对中美两国电视剧进行对比,从中感知中美两国文化差异。

1国产电视剧与美剧对比

人们对媒介的态度是由其经验形成的信念的产物,也是价值观(个人偏好)的产物[2]。电视剧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美国拥有最多的电台和最多的电视台,据统计,美国现有广播电台11万多家,各类电视台1 300家,这是美国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3]中美两国在国情、文化、价值观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且这些差异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1播映方式及频率的不同

一部美剧一般25集左右,这是由美国特有的播映方式决定的。美国商业电视以每年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为一个播出季,新季以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协会主办的“艾美奖”颁奖典礼为序幕。美剧一周只更新一集,因此25集正好播一季。国产电视剧则分“部”,每部集数不定,少则20集,多则百集。且全部拍完并经审核后播出,一般一天播两集。

美剧取舍之道值得推崇。美剧的推行逻辑是让市场说话,每部剧的选取播出终止,都出于对观众和市场的了解分析和调查取样。若一部剧播出后收视率不高,无论制作方已经拍了多少集投了多少资都会全部被撤下来,如《绯闻女孩》被《电视指南》选中下季该停拍,《绝望的主妇》不再出新续集。这种当机立断的理性,或许就是美剧的魅力所在,而紧跟市场动向也是与它的播映方式分不开的,且由于美剧这种潜在的危机感,在每一集的一定时间内它必须有桥段有亮点,而每一季还必须满足人心的某种精神需求。国产电视剧一天两集,观众直呼过瘾,但市场滞后性可能会导致不受喜爱的剧目泛滥荧屏。

1.2题材的差异

国产电视剧近年来题材较为单一,多为都市情感剧、苦情剧、红色电视剧、穿越剧。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都市情感剧倾向于描写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如紧张的婆媳关系(《婆婆来了》等),复杂的三角关系(《一起来看流星雨》等),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蜗居》等)。苦情剧则剧情雷同,无外于车祸、癌症、冤屈。红色剧如抗战剧,虽然在场景和制作上较为优质,但由于过多此类剧的出现,导致过度传奇化和超现实浪漫主义迅速蔓延,如《抗日奇侠》中侠客们都身怀绝技,能一掌断石。虽然看着过瘾,但太过离谱,且将日军过度弱化,忽略了流血牺牲,戏说了血腥苦难,是不合适的。《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层出不穷,剧中情节脱离现实,让人忽略现实生活的复杂,妄想穿越古代做一个格格。事实说明,欲真正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剧作家、导演、演员必须真正用心。如《甄传》中演员从服饰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经过精心设计,且台词引人思考,故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也在意料之中。因此,国产剧若想发展,必须在构思和设计上多下工夫,不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唯有如此,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

美国对各种思潮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使美国思想表现出七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局面[4]。美剧很少出现脸谱化。一家电视台往往是周一科幻,周二伦理,周三家庭,周四推理,周五冒险。看美剧,可以从《绯闻女孩》中学搭配,从《生活大爆炸》中学科学,从《广告狂人》中学创意,从《都铎王朝》中学历史。

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健全的社会都会有其制度上的弊端,法规上的漏洞以及人性上的缺失,关键问题是是否勇于去面对现实,揭露黑暗,在这点上美剧做的还是受到广大美剧迷的认可的。[5]当然,有些美剧性和暴力成分较重,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盲目跟进。

1.3客串名人

邀请神秘客串嘉宾,是美剧的拿手好戏,除了布拉德皮特等好莱坞明星外,体坛名将、政界名流也常来凑个热闹。甚至奥巴马、巴菲特也在美剧中露过脸。奥巴马在2010年为《留言终结者》中录制过片段,巴菲特客串肥皂剧《我所有的孩子》并扮演自己,而霍金客串《生活大爆炸》与谢耳朵过招则令人期待万分。

在中国影视明星和政界人物则是分明的,一般只有明星才会来客串,而且客串演员在开播前就已做足宣传,这样虽然可以吸引眼球,但却缺乏的新鲜感。策略的不同也体现了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

2电视剧差异映射出的中美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电视是反映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他们“利用既有的语言,把当时社会的生活作息整理组织出一套又一套的故事和讯息,并强化了听者对自己及对文化的感受”[6]。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简淡幸福的,没有那么多“癌症、车祸的虐恋”,没有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关系,电视剧不能只追求情节的一波三折,要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尊老爱幼是中国的基础价值观,爱生活、爱社交、爱理想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价值观无孰优孰劣,谁包装得好,谁传播的远,谁受众多,谁的价值观就是主流的。

2.1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别

中西文化存在深刻的差异,如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便是一个例子。中国社会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因为儒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热播剧《我是特种兵》、《士兵突击》、《乔家大院》等反映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因而获得观众的追捧。《乔家大院》立足于一个家庭的经营活动,表现了民族矛盾面前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士兵突击》则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与中国强调集体利益相比,美国是一个强调个人奋斗与个人自由的国家。《独立宣言》、《权利法案》、《联邦宪法》被认为是美国立国最重要的三个法律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充分体现了个人主义的立国原则。美国对各种思潮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使美国思想表现出七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局面。”[7]

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义词。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不完全是画等号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因此,我们在分析西方个人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时,要采取辩证的态度,既不能把它等同于“自私自利”,全盘否定;也不能只看其可取的一面,忽视其消极的一面。在《绯闻女孩》、《绝望主妇》等热播美剧当中观众可以看到主人翁的努力、张扬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美剧与中国电视剧的不同之处也为中国观众了解美国提供了途径。

2.2人际交往的差异

美国人推崇自由、平等、直率,他们在与人相处时往往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老友记》中,莫妮卡曾不满瑞秋任性和无条理,瑞秋不满莫妮卡的洁癖和专制,她们都直接指出来,两人甚至厮打了起来。但冷静过后两人又成为最好的朋友,这次事件也使他们更加了解对方。《生活大爆炸》中四位宅男更是直言相告,争吵不休,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剧中我们感受到自由的氛围,朋友间思想表达非常直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们对应该的事情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甚至做出让中国人感觉很伤感情的事。但在这种氛围下,友情没有猜忌,没有隔阂,彼此的真心铸就了友情的天空。

中国人由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表达自己思想时比较含蓄,出于维护朋友自尊心的考虑一般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只要不是关乎原则的重大问题,一般不会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并且碍于面子,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承认。如《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端木即使不满云海公子哥的做派,也不会直接指出。而被楚雨荨当面指责“啃老”时,云海很是生气。这些无疑为友情的发展增加了障碍;不过中国文化重情的一面也使大家很讲义气,即使自己有困难,朋友有难时也会倾力相助。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门覆盖面宽广而又十分复杂的学科。中美两国由于历史、思想、价值观不同,两国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电视剧使我们能够更多地相互了解,以避免相互交流中的误解达到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目的。

3结论

电视剧的输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输出,价值观的输出。中国文化以其五千年的历史沉淀,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中国的文化是上千年变迁中历经沧桑沉淀下来的,包含很多独有的智慧和价值观,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也经受着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美国,这个仅有短短200多年历史的国家,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并将其文化渗透到全世界,自然有其可取之处。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不加选择地接受美国价值观、盲目推崇美剧是不正确的,而不顾现实一味赞颂国产电视剧也是不理智的。唯有加以比较,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取美剧之精华弃其糟粕,认清文化差异,才能使电视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荧屏环境,向国际上展现中国的民族精神,提高我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文艺的大众化[M].鲁迅全集出版社,1938:579.

[2]李永健.大众传播心理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4):50-52.

[3]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17.

[4]王锦塘.美国社会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0.

[5]郑英明.美国电视剧的文化解读[J].戏剧文学,2007,8:92-94.

第9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自从20世纪初中国美学步入自己的现代思想建构行程以来,各种美学问题的提出与探究,几乎总是先在地同中国人在社会剧变、国家困厄面前所产生的民族性生存焦虑相纠缠。现代民族国家的振兴期待,社会文化统一体系的重建愿望,民众自觉意识的大声呼唤,大众生活幸福的规划设计……所有这一切,都非常明确地流露在20世纪中国美学种种具体而微的理论思考中;现代中国美学家们竭力想要借助美学的精神能量,严格而理性地框范、引导甚至建构现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新的生命改造活动与生活希望。所以,尽管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中一直存在着某种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的冲突和矛盾,但深入分析,我们却能看到,不管是持守激进人生改造意志的美学主张,还是保持了相对静观内省立场的各种美学理想,它们实质上都持守了一个最基本的文化立足点,即以“审美”作为人生理想的生命活动,以“审美化/艺术化”为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的最后归宿,因而美学上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的分化最终不仅没有集结成大规模的理论对抗,相反却出现了两种美学立场长期并存,共同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基本理论发展路线的局面。如果说,功利主义美学观着重把“美”和“艺术”具体落在了人生行动的崇高性实践方面,那么,超功利主义的美学理想则重点突出了“美”、“艺术”的社会和谐功能。这样,无论过去一百年里中国美学表现了怎样的理论分化,但从根子上说,主宰20世纪中国美学方向的,始终是一种“审美救世主义”的理想情怀。WWW.133229.cOm现代中国美学力图把对于社会人生问题的认识要求与实践改造,当作具有充足理由律的美学本体论,以此来实现现实生活与人生经验的精神疗治——美学家往往十分乐于充当这样的“社会精神医生”。

这里,我们便可以发现,如果把20世纪视为中国美学开始自身现代建构尝试的起步期,那么,这期间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当理论内部的“救世情结”和学术追求上的“社会/人生改造冲动”从外部方面强烈制约了美学的内部建构努力,美学在20世纪中国便呈现了一种特定的“社会学症候”——面对强大而急迫的外部社会压力,理论建构本身的内在逻辑反而失去了它的现实合法性;对于“审美”、“艺术”的强调,成为特定历史、社会的集体意志表现,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和作为个体自由意识的选择与行动,则因此消失在美学对于“社会”这一集体利益的原则性肯定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论建构,实际从一开始就非常鲜明地指向了“社会本体”的确立方向,成为一种坚定地站在社会群体意志之上的美学追求:它把社会改造的目的、人群关系的改善以及人生幸福的不懈奋斗等社会性的价值满足当作为美学唯一合法的现代性根据。

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20世纪中国美学的一个最大缺失:在社会实践意志、集体理性的高度扩张过程中,美学一方面表达了社会现代性的外部实践需要,另一方面却忽视了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理论建构意义。因为毫无疑问,对于20世纪中国社会来说,社会现代性实践所要求的,是群体的社会自觉、统一而不是个体的生命自立、自由,是社会规范性而不是个体选择性,因而,追求社会现代性之实践满足的美学所集中体现的,便只能是那种超个人的社会意志、超感性的集体理性实践。而与此不同的是,审美现代性的核心却在于寻找社会本体、集体理性的超越前景,寻找并确立个体存在、感性活动的本体地位。因此,20世纪中国美学之现代建构所缺失的,根本上也就是对于个体存在及其生命价值的理论关注。

有鉴于这种历史的理论情状,中国美学倘欲在新的世纪里继续自己的现论建构追求,就必须在注意自身历史特点的同时,清醒地看到社会现代性追求在美学目标体系上的局限性,避免在对“社会本体”的确认中淹没掉“个人本体”的存在意义。从健全现代美学建构的整体要求出发,新世纪的中国美学研究应当在自身内部充分肯定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重要性,重新认识超越一般社会规定性和集体意志之上的个体存在价值。换句话说,审美现代性问题之所以成为新世纪中国美学的重要探讨对象,既是一种学术史反省的结果,更是美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围绕审美现代性问题,中国美学研究需要思考的主要有:

第一,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症结及其理论展开结构。这一方面,我们主要应着眼于个体存在的本体确定性及其结构规定,并在这一结构规定上展开审美现代性问题的理论阐释。在这里,我们首先将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从美学层面上理解个体、感性与社会、理性的现代冲突,如何把握“个人本体”与“社会本体”的理论关系?由于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始终把“社会”视为一个巨大现实而绝对化了,个体存在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设定为某种无法调和的存在,张扬个体及其感性满足被当作为对社会改造实践、集体理性规范的“反动”而遭到绝对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强调以个体及其存在价值作为现代美学建构的思考中心,便需要对其中所涉及的诸多关系作出新的理解与确认,才能使美学之于审美现代性问题的考辨真正获得自己的理论合法性。

第二,“个人本体”的美学内涵及其现代意义。必须指出,所谓“个人本体”应在一种价值概念范围里被理解,而不是一个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的社会学或伦理学概念;“个人”首先不是被视为理性的生存,而是一种基于个体心理活动之上的感性存在。这样,强调“个人本体”,意味着中国美学将在突破一般理性主义藩篱的前提下,更加充分地关心个人、个人生存目的以及个人的心理建设,而不是以社会利益消解人的需要、以集体意志消解个人想象、以理性消解感性。事实上,美学原本就是一种形成并确立在个人主体活动基础上的思想体系,离开对“个人本体”的确证,美学的实际思想前提也就被取消了。所以,强调“个人本体”,根本上是要重新确认美学作为一种人文思想体系的学科建构本位,让美学真正站在“人”的立场上。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关键主要还在于怎样理解这种“个人本体”的现代内涵?在这一点上,需要解决的理论困难主要是:首先,在现代文化语境中,“个人本体”的现实规定是什么?这种现实规定又是如何在美学层面上具体体现出来的?其次,如果说,对于“个人本体”的确定,意味着对于个人的选择自由、行动自由、感受自由的肯定,那么,这种“自由”的价值目标较之历史的存在形态又有什么具体差异?换句话说,在体现和维护个人生存的基本目标上,“现代个人”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这样的特殊性在美学系统中将如何获得自己的合法性?再次,由于现代社会本身的结构性转换所决定,传统美学对于统一、完整和完善的理性功能要求逐渐被充分感性的个人动机所消解,其影响到美学的现代建构,必然提出如何理解感性活动、感性需要的现代特性及其意义,以及在现代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如何有效把握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关系等问题。对此,美学在自身的现论建构中必须予以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