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儒家思想的价值精选(九篇)

儒家思想的价值

第1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思想,内涵,现代价值,现代化

一、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儒家的和谐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来讲,儒家和谐思想主要有天人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和谐三个层面。

(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首先表现为“天人合一”,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界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表明万物生长都有它自身的运动规律,人与自然界是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天人和谐。孟子也主张保持生态平衡,反对向自然无限度地索取,尊重自然界的生息规律,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从上述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人和谐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以和善、友好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

(二)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和为贵”思想

对于人际和谐的追求,儒家的“和为贵”思想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

“和”不仅成为了个人处事的基本策略,也成为了稳定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为贵”的思想成为待人处事,管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为了实现“人和”的价值目标,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上,孔子从义出发,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主张“见得思义”,在利益面前要经得起诱惑,不做损人利己这类不合乎“义”并有损“和”的事情,同时主张要守信义,重礼仪,这样才能构建起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主张个人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内圣外王的精神境界

先秦儒家认为“和为贵”的伦理思想要真正落实,就必须让每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仁”的规范,“和”的要求,人们只有从“修己”做起,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推崇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提高个体的自身修养为基础,以此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三、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现代文明也遭遇了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一些伦理道德的挑战。面对环境的恶化,人情的冷漠,社会的不稳定,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我们面对现实而深感困惑时,回溯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宝库,儒家“生生和谐”的人文境界早已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一)儒家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儒家倡导的“和谐”代表了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对其中蕴含的积极的、进步的、精华的东西要予以新的解释,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1)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思想历来重视处理人际关系,特别强调要有仁爱之心,要学会宽恕别人,尊重别人,信任别人,以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们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能科学地理解儒家和谐思想中的用以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原则,用它整合现代社会及各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不仅能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得到弘扬,而且能使国家更加和谐和有序。

(2)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儒家倡导人生以立德为本,立功、立言为用,主张重义轻利,注重人的气节,推崇浩然正气,提倡理想的人格,与现代人急功近利的状态相比,儒家的义利观则更有价值,值得借鉴。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儒家思想重民意,主张要富民、惠民,使人民安居乐业,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相吻合。弘扬儒家思想,有利于净化人们的心灵,淳朴民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儒家和谐思想与生态危机

人们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譬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站在现代文明的新角度,重新审视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对于我们解决现代生态危机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价值。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我们如下启示:

(1)人类应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要借鉴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人类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万物的利益,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不能过度索取,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始终视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张“天人合一”,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当今时代,在“和谐”思想的指导下,要以平等、博爱的精神对待自然界,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实现天地万物的和谐发展。

(三)儒家和谐思想与台湾问题

在民与国、国与国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民胞物与”、“上善若水”、“四海之内皆兄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大一统”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基本社会理念和普遍的价值取向。

而“己所不欲,勿使于人”和“和为贵”的思想,是我们实现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依据。

(四)儒家和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

“顺应人性的自然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调和;强调恒常的学习、反省,注重自内而外的内化作用以实现目标的精神;重视身体力行和实践表率作用,注重互助、互信和忠诚的责任和德性的道德理念”这是儒家管理文化所一直推崇的,它的很多内容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比如重“义”就是守法经营,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利益;“仁爱”就是要求我们要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实行人本管理…

儒家管理思想是经过历代儒商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的学问。

四、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化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我们的经济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使儒家和谐思想真正实现现代化,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

(一)对儒家和谐思想要学会扬弃。要实现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化,首先要学会学习和辨别,要吸取精华的部分,扬弃糟粕不适合现代思想的部分。

(二)实现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化,需要我们以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对待。“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思想体系,在其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从不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总是能以非凡的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因此,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儒家文化。

(三)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来推进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化。

如果我们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长期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去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结合时代主题的变化,深入地发掘儒家和谐思想中的精髓,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那么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化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儒家和谐思想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几千年来,它一直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智慧,儒家和谐思想不仅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的很多思想对世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不仅拥有过去,而且应该拥有未来,唤醒我们自己的文化,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孔丘.论语【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2】 孟轲.孟子【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 沈光.论中国古代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M】.沈阳: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王力.儒家社会和谐思想及其时代价值【D】.吉林:吉林出版社,2006

【5】 郑杭.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化【M】吉林:吉林出版社,2003

第2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儒家伦理 当代社会 普世价值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忠恕之道”奠定普世伦理之基

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的是一种“忠恕之道”,具有深刻的普世性内涵。同时,“忠恕之道”包含的平等、宽容及理性等精神,也给当今社会提供了一些思考和借鉴。

首先,儒家的普世伦理价值观彰显了一种宽容的精神气度。儒家的“宽容精神”强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道德个体应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这同时也展现出了“恕”的价值。“恕”与“宽”往往紧密衔接,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做到平等容人,懂得同情与关爱,儒家的“仁爱”也将宽容作为“爱”的第一要义。“忠恕之道”展现的宽容精神是创建普世伦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多元的世界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虽然价值观各异,但都积淀着深厚的历史内涵,表达着不同的时代诉求。如果不尊重其特殊性,就不能达成对普世伦理价值观的认同。同时,在各民族获得普世伦理价值观共识的进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一种包容开明的态度去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儒家的普世伦理价值观突出平等的精神。虽然人和人在经济、宗教、文化、政治等方面存在差别,但是从人性上来讲,却依然存在着相通之处。当前,全球一体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一体化需要通过科学的秩序来逐步实现。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差别较大,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现象。倘若能在普世伦理上达成一致,各国就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国家,不以霸权的姿态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别人。

最后,儒家的普世伦理价值观表现出一种理性思维。道德与理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若每个人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略他人,必将引起矛盾和冲突。所以,应当运用理性思维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此才有利于形成社会与人的良性互动。儒家不断强调通过“诚敬”来审视个体的私欲,以求内心修为和外部伦理规范相一致,这样才能在处理事务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努力探索“天人合一”的境界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将人和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一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也尊重了自然规律。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们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对自身能力的认可。从全世界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让人们陷入了工业文明所引发的悖论中。但是从人类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要注重发挥个体的价值,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在谈及人、自然及社会间的关系时,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整体性价值角度出发,构建和谐有序的国际关系,积极推动人类社会交往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努力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仅需要认识自然、创建人类生态伦理关系,同时也需要去关爱自然,实现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宋代的程颢曾在《定性书》中提出:“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于自私而用智。”自私而用智,往往容易被蒙蔽双眼,以致于利欲熏心,难有远见。儒家伦理并不反对用智,但是反对“自私用智”,即反对人们为了追寻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整体与长远利益。儒家在反对“自私用智”的同时,也强调崇尚“德”。德本身是一种无私的情感,是至正的理性。目前,科学协调和破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就应该倡导整体性原则,依靠“德”去管控“智”,强调理性的重要性。

追求“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与利益上的冲突难以避免。每一个国家都应在确保自身效益最优的前提下,做好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工作,谋求自身的长远发展。儒家也曾提出过“异质文化”方面的具体问题,旨在维护文化的多元性。儒家针对文化并存的状态,表现出宽容与开放的态度,将“和而不同”作为其理论根据,尊重差别、突出和谐。实际上,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人类文化的发展中,是在认可差异的同时,突出多元化的一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倡导以宽容的态度去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积极开展对话,汇聚共识,消解分歧,实现人类文明的和谐共荣。将儒家“和而不同”的理念作为科学处置不同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将有利于消除文明的冲突,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特点及发展历史,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在当前的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传承并推广中华文化,将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圈的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讲,文化形态实现持久发展的关键是拥有内在的精神和个性,能够展现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高度凝聚的哲学思考和先进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蕴。中华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要依靠我们做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转型,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让传统文化再次熠熠生辉。

在对话与整合中打造当代儒家伦理文化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文化的全球化也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在当代社会与科技快速发展的局面下,人员交流、信息交换已非常便捷,可以说,当代社会是流通性的国际社会。

文化的发展是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交流的结果,通过中西融通、互为体用,采用开放的姿态,结合我国实际去吸收有价值的文化精华,展现时代精神。我们不仅要立足本国,也要放眼世界,开创新的文化局面,展开不同文化圈的充分对话。文化整合本身是跨越国度的对话,我们既要立足当代,也要穿越历史的隧道,去和传统理念展开深层次的对话。同时,也要积极清除中西对话的阻力,大力探索不同文化的内涵,为其创造和谐的对话语境。全面开展文化对话,需要将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作为起点,深入了解历史,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定位。传统价值理念是社会、民族的指示器,只有对传统价值理念展开全面透视,才能寻找到文化之源。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化间的交往要注重“和而不同”,才符合文化多元的具体要求。科学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通过对话与交往,形成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共识,不断加快推进文化交流的健康稳步发展。在当代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现代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等,也正在经历从冲突到对话的整合过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念已经深深融入到当代儒家的伦理文化之中,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的重要思想。

儒家的伦理道德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秩序与规则,展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状况,并客观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表现出创造性、包容性与普遍性,拥有持久的活力。在当代社会宣扬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将有助于我们缔造一个和谐、宽容的新时代。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①郭明俊:《论儒家价值观的普世意义及其普世化的可能方式》,《理论导刊》,2009年第2期。

②蒋国保:《儒家伦理的普世价值》,《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3期。

③崔雪茹:《儒家伦理成为普世伦理的可能性因素及路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第3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单单影响着我国国民的为人品质,也为我国的经济及国民素质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儒家思想甚至远传海外,进一步宣扬了我国声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到现在为止,东亚诸国也都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国家的重要思想文化,将儒家文化当作重要的思想教育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课改的逐步实施,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在逐步加强,如何将儒家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所有大专院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1.2研究意义。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对我国思想文化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儒家思想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1],不仅仅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知儒家思想,便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儒家思想当中的教育思想符合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突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将儒家思想和当今的社会发展相融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知行合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它形成于先秦时期。孔子继承了夏商周时期的礼乐和宗法制度,孔子所提出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说法,这表明孔子的思想极具代表性,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并且其所撰写的《尚书》《周易》等书籍也成为了儒家文化中最初的经典典籍。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分裂开来,其中以孟子和荀子的观点最被世人所赞扬,他们提出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思想来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性的探讨,而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帮助汉武帝统一封建社会,他就将“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又融入进儒家学说中。这使儒家思想在帮助人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开始禁锢人们的思想。

宋朝时期的儒家文化经过了张载和二程的发展,开始形成理学,南宋时期的朱熹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念相融合,理学观点发展到顶峰,而明代的王夫之则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念。多种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使儒家思想一直被传承并发展下来。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 高校思想教育所获得发展

1.1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历来重视的工作重心,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个地位逐步巩固和加强的作用[2],而且伴随着种中央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等文件的下发,表现了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这对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关于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的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方针,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教育会议的开展,提出了“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等教育理念,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2高校思想教育师资力量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被中央和学校高度重视,两者开始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投入。学校开始建立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实功底和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业师资队伍,这些教师都是通过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重重考核才确定下来的,这种高校的师资力量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同时党中央也开始将党和团组织在高校中普遍传播和建立,这种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思想工作的建立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建设,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思想政治品质的宣传和定期发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宣传页和书册。

(二) 高校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教育太过限制于书本和一些空洞的说教,这种课堂上的政治思想教育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即便拥有教学系统的理论学说也无法将其真正的刻入学生的脑海中。而且高校思想教育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陈旧,教师和学生在施教和学习过程中也缺少哦相对的激情。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教育建设这些主流文化时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开始只注重短期内的经济交易而不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也受其影响,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没有金钱重要。这种风气的形成也表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在逐渐的缺失。

四、 儒家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4.1组织富有儒家思想的校园文化活动。儒家思想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应当加强对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视,经常组织富有儒家思想的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将文化与实践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儒家思想对自身的影响。

4.2汲取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于“德行”的培养,儒家思想注重个人的内在德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相符合,将儒家思想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和改变,也可以将儒家思想通过高校这一大平台进行传播和发展[3],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

第4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儒家 法学思想 当代价值

儒家法思想的法理学意义

儒家法思想中的仁、义及其现代法理学意义。有国外学者认为,“在中国所有的道德哲学家中,孔子是最重要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孔子规定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超越人的自私心理,提倡对于他人应有“仁爱”精神的思想,不论在中国的法律思想史上,还有在整个世界法律思想发展史上,都具有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

最能表达“仁”的含义是“爱人”,“爱人”是孔子处理人事关系的基本原则,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孔子的“仁者爱人”虽然有“泛爱众”“博施”的因素,“但不是平等地爱一切人,其带有深刻的宗法等级制烙印,从而使孔子的‘仁’表现出明显的宗法性、等级性、强制性”。但其当代意义也是显著的,仅从法理学角度,我们可以将“仁”的思想进一步推及至罪犯,重新思考罪犯的一些权利,对罪犯应当实行人道主义。

儒家的“见利思义”思想,即倡导人们在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首先要想到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凡符合道义的利益可以考虑,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要自觉舍弃。君子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应把履行道德义务放在第一位,而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如果“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应以“义”为上。

春秋决狱、德育及其现代法理学意义。一方面,春秋决狱与道德法律化。在立法上,儒家主张把道德法律化,这是儒家法律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荀子即强调礼为“法之枢要”,又讲“非礼无法”,这是说不合儒家道德原则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可见荀子认为“礼”在“法”之上,“礼”的道德观念是“法”的灵魂和宗旨。到了汉代,董仲舒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直接主张“春秋决狱”。所谓“春秋决狱”,是指在遇到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和其中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另一方面,德育乃和谐社会之本。孔子十分重视道德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他把道德生活看成是高于政治、法律、教育、艺术、宗教等其他一切活动的因素,主张用道德统治其他活动。将德育思想直接引入现代立法与司法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新修订的《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简直就是直接将中国的传统美德写入法律的。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德育传统,把道德的思想暗含入现代法律,有利于法律的普及和公民的接受。毕竟道德已经扎根于群众达数千年之久,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力,借助德育之功,行普法之实,是一个明智之举。

中庸与公平、正义、和谐。自古以来,法律追求公平、正义,这与儒家法思想中提倡的“中庸”、“和”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孔子以“中庸”为“至德”:“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中国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不过它也具有法学意义,其早已被纳入到古代法律思想中。孔子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中罚”、“刑中”都是讲的公正中直、不枉不纵、无罪无罚的意思。在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之后,“中庸”对古代刑事立法、司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渐渐地,“中庸”成为是儒家论法和法律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庸”在儒家法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以至影响到今天。在今天的立法中,在法理学研究上,到处可见“中庸”的指导思想,甚至有必要有意识将“中庸”的思想纳入法理学研究中,在立法司法中进行指导。

“中庸”的另一个基本含义是“和”。《论语》的“和为贵”,“过犹不及”等等论述都阐发了中庸的这一含义。中庸之道包含“权”和“时”两个范畴,“权”是通权达变,讲不违背原则的灵活性;“时”是审时度势,依据原则变通处置。“时”,《中庸》称“时中”为“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权”、“时”既要求有坚定的原则立场,又要求有预测,把握时势的尖锐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儒家法思想对部门法的现代意义

慎刑:儒家法思想对刑法的意义。儒家法的思想在经历了中华法系灭亡以后,又奇迹般地在现代法理学界复苏过来。在刑法学界,儒家法的“慎刑”思想得到极大的体现,有不少学者并为此找到理论根据,充分论证刑法的道德化,呼吁在刑法立法中应该贯彻“慎刑”的思想,其表现形式主要由“去刑罚化”和“废除死刑”为代表。

在研究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文献中,有一派是主张法律与道德是交叉融合的。在刑法学界正兴起一种“融合论”的学说,该学说强调刑法与道德之间的融合性,刑法具有道德内涵和基础,刑法也具有道德性,“刑法的目的就在于强调推行伦理观点即唤醒道德主义”,并且其道德性可以证明刑法的正当性,还可以排除乱用刑法。这一理论的根源正是西方的自然法学派思想和中国的儒家法思想。

该潮流中的极端例子是“废除死刑”的呼吁。不过恐怕慎刑如儒家者,也不会赞同废除死刑的,有学者说:“废除死刑是必然,但在今天的中国为时尚早。”笔者也认为儒家的慎刑是刑法道德化、轻刑法化的思想来源,但绝对不是废除死刑的思想来源,废除死刑恐怕还是国外发达国家发明的舶来物。

儒商:儒家法思想对民商经济法的意义。中国自古就有“儒商”的说法,这是古代儒家思想对人们经济活动及立法上的实际影响的一种反映。在今天,也应该提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扬儒商的精神。同时,为了保证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应当在民商经济法中贯彻儒家法的思想。

市场经济的“谋利”需要儒家的道义。人所共知,走向市场,其直接的动机就是“谋利”,这也就是说,人们经商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运作,到市场上去谋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无可非议。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谋利益又不能不受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的约束。这就要求市场经营者正确处理道德与金钱的关系,在经营中不能赚黑钱,不图不义之财。儒家思想要求人们见到财时,要用道德作为衡量标尺,符合道义的财利来取,不符合道义的不取。这一道德思想,对于人们正确处理义与利或道德与金钱的关系有指导的意义。

市场经济需要“以人为本”。在市场经营中,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在工厂生产中,要努力地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真正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在经营中,应当本着自己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不销售低劣的商品,不卖冒牌货,更不能推销有毒的食品。只有这样,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宗旨,才能不断推进这一经济制度的顺利发展。

无讼:儒家法思想对诉讼程序法的意义。儒家法思想中的“无讼”思想至今影响深远。它对于现代民间调节的影响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它是当今民间调节的思想来源和形成的历史基础之一。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听诉,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诉乎!”孔子一贯倡导“息讼”、“贱讼”,这一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古代法律思想,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西方国家提倡庭外和解、辩诉交易等与之有类似性,这种实践操作模式的形成如一位国外学者所分析:“法官的功能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来提供最高质量的正义。”我国提倡的调节、和解等也与之相关。总而言之,现代诉讼法中追求的节省诉讼成本的思想与儒家法的“无讼”有着某种关联性和一致性。

我国古代实现了“法律的儒家化”(瞿同祖语),因此也具备了民间调节、和解的基础。影片《真水无香》提倡的宋鱼水精神也在体现这里,还有解放区的马锡武审判方式。《真水无香》后来成为全国公演、全体法官学习的影片,可见调节在我国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因此受到赞扬和鼓励。一些法院甚至对于案件进行量化规定,要求调节的案子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

此外,国外兴起和提倡的恢复性司法与“无讼”也有若干关联。所谓恢复性司法,是指在调解人帮助下,受害人和罪犯及酌情包括受犯罪影响的任何其他个人或社会成员,共同积极参与解决由犯罪造成的问题的程序的总称,恢复性司法程序是排除了审判权主体参与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司法程序的概念,它是一种民间性和准司法性的程序。恢复性司法程序通常包括调解、调和、会商和共同确定责任等。

小结

在儒家思想复兴的今天,儒家法思想应该受到重视,并且应该让儒家法思想在现代法学界获得一定程度上的重生,如同西方自然法学派在现代的一度复生。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儒家法的思想传统,而且儒家思想在中国法制史上产生深远影响,有学者称为“法律儒家化”,笔者深为赞同。儒家法思想还应该在现代法学界得到新的解释、学习、运用,并继续影响作用于现代法学,为现代人的生活服务,为构建现代法制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儒家法思想还可以与国外的一些法律思潮相结合,让儒家法思想在世界法学发展历程中发挥作用。希望在今后立法、司法中,应适当输入儒家法思想,为建立和谐法制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5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儒家美学;思想;价值

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想在世界上占有更高的地位,如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必须要有我国的艺术设计特色,而我国特色的核心之一就是儒家美学思想。儒家美学思想对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体现在人们对造物的价值观念形成,使得造物成为中国伦理哲学的物化表现。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始终与我国社会共存共兴。时至今日,没有被时代淘汰,主要是其吸优吐劣的自我升级能力。深刻了解儒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更全面的挖掘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精华及其哲学根源,让儒家美学思想更好的为当代代环境艺术设计服务。

一、设计理论价值

1、“仁”是基础

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实质是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现代社会,“仁”是在思想上积极催人向善的因素。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儒家思想中的“仁”和“爱人”就是以人为本的有力支撑。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首先是在功能性、艺术性上要以人为基础,要服务于人。反之,设计师也无从谈起合理的设计理念。

2、“礼”是标准

儒家美学思想中的“礼”是维系封建社会秩序、共生和谐的道德规范与保障。“礼”的最终实质就是规矩、秩序和遵循的代名词。在我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中,“礼”以固有的数字、颜色、纹理、式样、陈设等形式展示在各个角落,维护着封建社会等级、秩序和宗法。“礼”作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设计理念由过去服务于封建法统的角度,而演变为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设计中的材质、数理、装饰样式等元素,达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作用。

3、“天人合一”是设计理念

中国最为古老的哲学命题之一就是“天人合一”,它不是哪一个固有思想流派的专利,但却是每一个思想流派不可回避理念。孔子提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来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最为完善,最为科学、最为合理、最具智慧的中国哲学思想。追求环保理念是环境艺术设计必然遵循的理念,而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理念正是讨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存在着对人本身和看待自然两个方面的要求。

二、设计实践价值

无论是中国古典风格、还是当代的新中式风格,都是利用中国元素中的图腾、花纹、色彩、陈设等外观装饰形式来营造环境艺术设计的外观表现。

1、“和”为贵

“和”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和”为贵是儒家美学思想最重要的核心理论之一,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平衡观念和内敛性格。儒家思想看待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内容实质关系的基本观点是世间万物和谐共生。这一理念一直伴随民族发展至今,一直全方位影响着社会。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应呈现出折中、平衡、内敛的主体趋势,这一趋势也应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主流。

2、“天地人相参”

“天地人相参”集中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观念,体现了人类中心论的同时,倡导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应对态度。儒家美学思想中人化自然的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长期存在,不仅在过去有其辉煌的历史,也会在未来散发出吸引人的光彩。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立在人生存活动的自然环境当中,应利用自然的同时顺应自然规律,这以理念不论在当代还是未来,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内圣外王”

儒家思想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内圣外王”,这是儒家思想中提倡强大自身,影响外界的方式,是对“修齐治平”思想的延伸和设想。然而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是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三、设计教育价值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源伟人,更是一个影响世界的教育祖师。所以儒家美学思想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各个时期,对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影响尤为重要。

1、克制“急功近利”

对环境艺术设计从业人员思想教育,应该符合儒家思想提出的“厚积薄发”的循序渐进理念,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和实践和其他科学一样,不能速成与复制,需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2、消除“见利忘义”

儒家思想至高的道德、礼教、政权要求就是两个字:“忠”和“义”。在商品社会中,环境艺术设计是通过创造科学、艺术、合理的环境,来获得劳动报酬。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在专业技术上应具备相应的高度,同时在职业操守上更要保持高要求。

3、塑造“职业精神”

儒家美学思想创造出中国的儒雅高尚“士”阶层、日本的忠勇忍义“武士”阶层、韩国的“贤人”阶层。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人员教育中,儒家思想强调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思想上要有独立的人格、踏实的作风、诚信的态度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四、结论

儒家美学思想是我国历史、民族心理的重要投影和重要潜流。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对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对外影响和传播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等体现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作者:颜文明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志刚和谐社会与构建现代礼仪之邦[C].见: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林出版社,2005.

[2]姜林祥薛君度儒学与社会现代化[C].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汤常鸣儒家文化对我国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三个价值[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梁思成建筑文萃[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李海清中国建筑现代转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和谐;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

[1] [2] [3] [4] 

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第7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论文摘要:“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古代,这一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关于“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伦理思想与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辩证思维和哲理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伦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导“和谐”便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毋庸置疑,对于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并且一直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论是从它所阐述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抑或是从它所追求的个人内在修养,还是从它所倡导的人际交往伦理上来看,都无不渗透着“和谐”思想。因而,“和谐”的人文情怀和伦理追求成为儒家伦理思想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古代,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培育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儒家伦理思想的这种追求和实现“和谐”的伦理意蕴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可以从4个方面来审视,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一、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谐。实现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谐无疑是儒家伦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伦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的人,从人与人的不同中求同,从对立中求统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来已久,它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文化重视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成己及人、宽和处世等贵和尚中的和谐友爱精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范畴,“‘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伦理学说的根本。在《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个”。“仁”的本意就是指人与人之的相互关系,因而儒家的“仁学”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儒家把“仁”解释为“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阐明了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人际和谐。对于以“仁”为核心处理人际关系,孔子提出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说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别人;另一条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要求,即是说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要求发挥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乐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从“忠恕之道”出发,儒家伦理思想又进一步提出了需要协调的5种人际关系,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等,即所谓“五伦”,强调要以仁、义、礼、智、信、宽、勇、忠、恕、孝等伦理规范来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为途径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从而实现人际和谐的。

    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交往会愈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更加重要,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着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趋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人际关系的冷漠、甚至某种程度的紧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破坏了自身存在的人际交往生态,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和”、“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导仁爱、谅解和宽容,这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因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这些思想并不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内涵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新型人际关系有着一致之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因而在“人和”基础上形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群体之中,个人的命运与群体息息相关,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许多学者曾指出,儒家伦理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整体或群体主义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看,公平正义构成个体与社会间关系的核心价值。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则是保持人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儒家关于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主旨就是在“民为邦本”的基础上形成“公平正义”的社会结构与体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是实现政治和谐,即统治者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儒家认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在于统治者实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实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为政”和“以德治国”,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汉代贾谊则认为:“故君能为善,则吏必能为善矣。吏能为善,则民必能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为本,即“民为邦本”的重民尊民亲民爱民思想。如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租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为天子…...“。仁政”的这两方面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伦理思想将社会利益和谐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内容,核心在于“均贫富”。孟子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意思就是必须让百姓拥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会变得稳定和谐。在财富分配方面,儒家强调“均”。孔子说:“有国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儒家反对“富者地连吁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两极分化现象,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根源;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即生产活动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社会生活要老有所终、皆有所养。这是一幅人无后顾之忧、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生活图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伦理思想,把构建和睦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公平正义的社会政治环境,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社会协调的价值尺度。这些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强调统治者对人民大众施行“仁政”,这仍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的。现代民主社会在吸收儒家这方面的思想时,应当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融入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价值观。比如公民权利义务观、政府的服务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政府、官员与公民不是臣与民、官与民的关系,而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政府要为公民利益服务,而公民也应该为社会尽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因而天、地、人之间就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思想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

    首先,儒家关于天、地、人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朴素认识。例如,儒家关于“天地生万物”及“仁民爱物”、“物我相亲”的观点就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儒家在强调自然对人类影响的同时,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响自然。孟子就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口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条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通往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其次,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个命题。儒家早期的思想家虽没有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这种思想。张岱年先生就认为:“孟子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观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观点是宋明理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渊源。”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天人感应”的理论。张载则明确提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认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则又在天矣。”王阳明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虽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内涵和旨意上远远超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而指向人与世界关系的精神层面,但它本身所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追求却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构成了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绝对人类中心论、相对人类中心论等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到动物解放一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不断转换。虽然这其中也出现了对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统一关系的论证和认识,但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某种倾向,总是逃脱不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关系的对立认识。在近代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其影响,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都影响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与、尽物之性的生态伦理观念里所闪现出的哲理与智慧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廓清思维的烛照之光。它不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二元对立思想,而且还为我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践方法。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伦理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关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体精神的,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固有的发展规律,应该注意保护和尊重自然,最终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摒弃那种将人与自然绝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人自身的和谐

    注重修身在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儒家伦理思想非常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与个体的人格完善,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人、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它也是儒家“和谐”伦理价值观的基础。“如何培养‘仁且智’的理想人格,是孔子伦理思想所要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孔子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道德修养即所谓‘修己’的理论与方法”。儒家一直强调要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完善人格的人作为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

第8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儒家 忠孝思想 中庸 功用价值

在儒家伦理中,孝道被奉为宇宙间最根本的道德原则和人们道德实践最基本的规范,但是“孝的品德是一个家庭关系范畴,似乎更关注家族,局限于社会性的内在本质规定,而忠却可以逾越家庭、家族关系成为社会伦理,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意义”[1]。在儒家社会中,一方面人们基于血亲一体的同一性认知,孝对于家庭、家族稳定和和谐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们基于社会性的内在本质规定把孝延伸到社会政治等领域,以忠的规定表现出社会对于家庭、家族及个人地位而言更根本的内容,这与儒家所强调的整体主义精神不谋而合。既然人在家庭、家族中为孝,那么忠作为孝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延伸,为忠也是尽家庭、家族之孝的义务。社会、国家乃至君主对家庭、家族必定接受的以“忠”为核心的整体性要求和家庭、家族对与相关个人所必定接受的以“孝”为核心的整体性要求是同一的。所以尽忠不仅是尽家庭、家族的孝义务,还是为国、为君的孝义务,不忠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孝。孝是忠的初级阶段,忠是孝的必然归宿。所以“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就是说孝和忠是统一的,孝于家族就是忠于国家。

虽然忠孝的价值具有合一性,但对家庭、家族的孝和对国、对君的忠因各自具体的价值取向而产生矛盾。儒家在这里赋予了忠孝原则下的各自灵活性和变通,“圣人语性与天道之极,尽于参伍之神,变易而己”。张载肯定运动变化即天道,是人的天性。所谓灵活性和变通是“在很大程度上对抽象继承的具体运用和解释,它的底线是不损害……带有普遍价值的形式,而对其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修正”[2],其基本思路是以“大孝为忠,大忠为孝”扩展开来的。两者产生矛盾冲突的话,如果从重要程度和人整体性要求限定上看,则是尽忠报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于家庭、家族孝的兑现,有利于克服家庭、家族乃至个人片面的小范围内的不正当私利,维护社会、国家、君主的整体公共利益,这才是家庭、家族乃至个人必定兑现的真正内容。看上去是对家庭、家族个人利益的背叛,实际上正是对其的维护,渗透着忠的孝才是更高层次上的孝,为了必需的忠可以相对牺牲家庭、家族的尽孝义务。相反,如果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违反人道,则对国家、君主忠的遵从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从维护社会整体性包括国家乃至家庭、家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引导君主违反人道的行为,本身就是在大方面为国家、君主尽孝,小方面为家庭、家族尽孝。渗透着大孝的忠才是更高层次的忠,为了必需的大孝可以改变不必要的忠。“大孝和大忠是忠孝之道的上限规定,根据这一层境界的价值准则,在坚持君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忠臣孝子具有更多的主动权”[3]。

一、基于忠孝对儒家自然伦理中庸智慧的解读

一方面,娜擞胱匀坏墓叵悼矗自然体现天道,化育了万物。人通过忠孝社会意义上的道德给予自然“尽孝”的义务,而“大孝为忠”的思路在肯定自然对人类恩赐,人类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又内含在更大层面上看待这种顺应的实质是什么。那就是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真正顺从自然、大孝于自然不是一味地顺从、孝于自然,成为自然的奴隶,而是忠于这种整体上把握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角度看,自然牺牲,切实为人类社会的利益着想,也要顺从这种天道整体上的内在要求。从人的角度看,人们对自然渗透着带有忠的孝才是更高层次上的孝,为了必需的忠就可以相对牺牲对自然的一味顺从而进行的尽孝义务,人要在自然中满足自身合乎发展的需要。这实际上肯定了人对自然的积极改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的努力可以使“天道”弘扬,否则,“天道”,并不能使人“高尚”。人绝对不是自然的奴隶,盲目顺从自然、保护自然而限制自己合理的需要和行为。

另一方面,忠孝社会意义上的道德在肯定人对自然的积极改造中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主人,人对自然的积极改造不是因为“忠”于这种整体上所把握的人与自然关系而一定要自然绝对的牺牲一味满足人类社会无限制的需要,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大忠于自然与人类社会整体所要求的真正内容,那就是“大忠为孝”,就是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从自然角度看,这有利于自然的休养生息;从人的角度看,人们对于自然渗透着大孝的忠才是更高层次的忠,为了大孝应该爱护自然的生态价值与意义。所以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上,“儒家生态伦理一方面从理想和本源构成的逻辑推导上,儒家极言‘万物一体’,但在现实安排上,却主张人己、物我之间设立严格的‘差等厚薄’原则”[4],这其实是“因为人类的生存是两重性的,既是自然的存在又是为人的存在和为自然的存在,自然的生存也是两重性的,既是自为的存在又是为人的存在和人为的存在”[5]。

二、基于自然社会对儒家忠孝思想价值功用的政治解读

从自然和社会看,自然的忠孝道德伦理揭示有利于儒家伦理型政治中忠孝原则运用的灵活和变通,“‘道高于君’的思维方式,维护的是政治权力主体的全部利益,对于个别具体君主与政治价值体系及君主根本利益相冲突或不协调的行为,它当然要站在符合君主政治原则的立场上予以匡正或否定”[6]。自然作为实在的“天道”,有利于这种政治需要。

首先,自然的变异和天灾可以作为“天道”对君主的警示,自然的风调雨顺则成了君主“仁政”的自然验证,董仲舒说:“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王不正,则上变天。”在儒家社会里,总会假借自然的变化出现民对君的“以天制君”,还是君对民的“以天制民”,其实质就是忠孝的本末问题,体现了忠孝的对立面。无论是民对君的“以天制君”,君对民的“以天制民”,都是社会道德领域中的一次较量,自然作为第三者参与了社会内部君主与臣民道德关系的冲突,成为他们为了各自不同利益实现争取的对象。但不管怎样,君主合法性还是取决于民心所向,获得民心的支持才是君主合法性地位确立的根本。孔子主张“礼治”,“德治”,“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极负其子而至矣”。“中国‘天人合一’的政治思想,是以天意和民心的一致性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天意虽然并非直接可以感受到,但民心却是明摆着的确证,因此,即使声称知道了天命,也必须通过民心这一确证而得到验证,否则就是没有得到证明”[7]。

其次,政治秩序不仅需要民意的合法性,还需要超越的合法性。因民意的合法性只是一种世俗的合法性,不足以充分论证政治权力合法存在的理由,故需以神圣的合法性论证,而超越的合法性正是神圣的合法性。自然的忠孝道德伦理化将社会人伦体系及伦理道德扩展到自然界,反过来验证了这种社会人伦体系及伦理道德的至上性,成为绝对体现“天道”的载体。那么王权社会则是绝对和永恒的社会建制,它肯定了政治的合法性和永恒性,也就肯定了君主地位的合法性和永恒性。人依附于君主,在社会内部构建理想的伦理社会,在自然中构建理想的自然人伦观,实现“天人合一”的人与人“民胞物与”的社会和人与自然“万物一体”的生存状态。而王权政治体制及其政治的运作则是一种最好的实现这种“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和生存状态的模式。“‘圣王之制’传统在政治实践中实际形成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视为君主之德,一是节用爱人,使民以食。这从政治层面上保证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对自然资源最有力的保护”[8]。

再次,儒家自然的忠孝道德人伦化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揭示在一定程度上使这种道德认定有相对的科学性,使人能够通过社会人伦道德表达这种科学性,使这种科学性通过社会人道德更深入社会世俗中,成为人们易于接受的东西。所以人的忠孝道德社会实践在自然中的运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中庸实质,这种生态观渗透着中庸的智慧。

这样,儒家政治中有中庸智慧,它所影响和需求的生态伦理观有中庸智慧,忠孝人伦道德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相互又作为对方中庸假借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沈顺福.儒家道德哲学研究――德性伦理学视野中的儒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75.

[2]国际儒学联合会,编.儒学现代性探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14.

[3]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8.

[4]朱贻庭,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40.

[5]曾建平.环境正义――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38.

[6]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6.

第9篇:儒家思想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儒家哲学;大学生思想;借鉴价值

一、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趋势

当前,以劳动社会化为根基的经济全球化潮头、以科技现代化为根基的信息产业化潮头、以交往普通化为根基的政治民主化潮头的融合,形成了当前世界思想演进的总趋势。青年大学生思想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特点、新挑战。

(一)沉迷于物质享受影响了大学生的奋发进取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理,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丰富物质文化使得当代大学生沉迷于物质层面的消费,迷失自我,失去了奋发图强的精神。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奢侈享乐、相互攀比。一些家境较好的同学穿名牌服装,用名牌产品,家境一般的同学也不甘落后,很多学生甚至借钱消费。在沉迷于物质享受的同时,大学生无所追求,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就退却,在学习上很多好的想法坚持不下去,对自己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考试成绩追求及格就好,只要拿到毕业证就万事大吉,致使大学四年碌碌无为,学不到真本事。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抱有少付出、高收入的幻想,对艰苦奋斗缺乏必要的精神准备。毕业生多数不愿去艰苦的地方工作,轻视体力劳动,怕脏、怕累、怕苦,不愿下基层,千方百计留在大城市。

(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拜物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弗洛姆说:“在工业化的国家,人类将逐渐成为贪婪而又被动的消费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法则也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权钱交易甚至道德伦丧,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古老的礼仪之邦似乎面临着“礼崩乐坏”的悲剧。先秦哲学家荀子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这些不正之风同样侵蚀着纯洁的校园,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不断下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猖獗,优良道德传统被抛弃。急功近利,看重个人得失,甚至以不正当手段猎取一些个人利益等。

(三)西方个人主义的传播影响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潮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在更新观念的同时,部分思潮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对青年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首当个人主义。西方注重“个体自由”的精神传统和中国注重“宗法人伦”的精神传统有着巨大的分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私有制是所有制的异化形态,西方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私有制,中国则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私有制。由此,西方文化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提倡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反对干涉和阻挠个人的发展。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维护个人利益被视为天经地义。这些观点对大学生很有“吸引力”,大学生在其影响下,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注重权利,不尽义务,逃避责任,只谈索取,不讲奉献,注重个性发展。日常责任意识的淡薄也导致中国读书人自古以来延绵相传的家国情怀越来越淡。

(四)新媒体普遍应用带来的“文化快餐”阻碍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现实条件下或物质基础上,通过内部的革新创造出满足时代要求的新事物或产生精神上创意的能力。然而,新媒体普遍应用带来“快餐文化”的盛行,通过新鲜、刺激、前卫、时尚、变幻莫测的特点,使人们得到暂时的放松和愉悦,缓解竞争带来的压力。可以说,快餐文化的弥漫有其社会背景及合理性,然而对自身发育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快餐文化的影响是较为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因为快餐文化的突出特点是缺乏对全体心灵的震撼力及指导性,进而分散了青年学生的注意力,丧失了创新能力。

(五)网络和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影响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预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渠道。然而各种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普及,也使大学生对科技产品产生了深度的依赖。正是因为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强大功能,大学生的惰性越来越强,有什么问题都希望通过网络来获取帮助,不愿意自己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动手实践能力变得越来越弱。

二、儒家哲学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启示

儒家哲学对中国古代士人思想的影响深远。具体而言,它的一些思想因子,诸如,从“士志于道”的个人追求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理框架,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皆成为读书人的一种人生信条。某种程度上来讲,儒家哲学对古代士人的思想引领无疑是成功的,因而对当前的大学生思想引领具有较强的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用自强不息引领青年学生的进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乾卦》),是《易传》提出的著名命题。《易传》认为,万物之所以生长和发展,根本原因在于“天行健”,“健”即运行不止。“天”永不疲倦地运动着,“君子”应效法天道,刚健地向前行进,自强不息是“君子”必备的品行。自强不息强调的是主动努力向上,决不懈怠,要求“君子”具有勤奋地、不懈地从事某一事业的精神。《论语》中与此相关的材料不少,《述而》篇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与“学之不厌,诲人不倦”等话,与“君子以自强不息”语意相近。孔子自述其一生努力向上、积极有为的历程也为炎黄子孙所耳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自强不息的精神已凝聚成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前赴后继,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建立了新中国,此举便是这种精神之体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更是共产党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丰富与完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谁赢得了年轻人,谁就拥有了未来”。“中国梦”的实现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青年。而自强不息精神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的精神动力,是其成才和建功立业的基本精神条件。只有拥有了自强不息精神,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才能有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直面思想的困惑、求知的艰辛、生活的窘迫、就业的压力、创业的艰难,适应时代要求,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二)用厚德载物引领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象传・乾卦》),也是《易传》提出的著名命题。那就是说,君子如果具有大地一样柔顺的品德和宽阔的胸怀,便可以容载万物了。因此,作为一个君子,应该“以成德而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时时刻刻要把这种品德修养作为自己的一种日常实践行动,而不可有一时的疏忽。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宋代大儒张载在论述“人生三立”时也把“立德”放在首位。

如果说得强一些,今天的我们是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场上,来认识这个“德”字的,对“德”的理解更为宽泛和深刻,并赋予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它包含了“道德”、”品行”、“品性”,乃至“政治思想品质”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关键是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最高目标是“厚德载物”。

(三)用家国情怀培养青年学生的担当意识

《礼记・礼运篇》明确表述了“天下为公”理念,其基本内涵就是提倡自觉地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而奉献的家国情怀。在中国士人身上,说不尽道不完的,正是家国情怀。未有我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我之后,家国仍长存。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国家在心怀。从贾谊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这种情怀的表现。可以说,“天下为公”思想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主义志士,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五四讲话中提到:“光阴荏苒,物换星移。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所以青年要勇担责任、实现家国梦想做出不懈的努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青年有了家国情怀,就会有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

(四)用自新理论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传统文化里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变易因子。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易传》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都在强调着革故鼎新的重要性。

从实践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重大变革比比皆是。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稳定了中国的区域划分,为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彻底改变了汉民族的生产生活及战争模式,大大降低了游牧民族的威胁;唐代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引,扩展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宋明理学对来自异域的佛家思想的吸收转化,使儒家哲学更具思辨性、逻辑性、哲理性;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让中华民族迈入现代国家之列。

(五)用知行合一引导青年学生的实践精神

《尚书》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行合一、知易行难思想在先秦就有发端。孔子一再强调仁心之知与礼之行的合一。“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就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范例。宋明时期,知行合一思想由隐入显,王阳明将知行合一发挥到极致,强调内在自觉之知与外向推致之行的不可分割性。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是非常深刻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国近代的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1937年专门撰写了著名的《实践论》,论述了人们通过实践认识真理,又通过实践证明和发展真理的认识过程,对中国革命乃至后来的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伯格认为,实践智力是人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能够确定如何达到目标的、向周围世界展示自己意识的一种能力。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中的知行合一思想,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投身于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大潮,历练成才。

三、结语

十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提供肥沃思想土壤。在2013年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清楚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2013年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