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精选(九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

第1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产业政策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和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与以往相比肩负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更多的挑战。长期以来,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存在诸多模糊、边界不清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准确处理好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深层次挖掘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才能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货币政策和财政、外汇、产业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四者既有着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也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

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

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一是在宏观调控中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各有特点,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相互配合、优势互补。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政策时效,所以二者可以形成合力,共同对经济进行调控。二是同是资金分配的渠道,都与货币流通密切相关,二者的出发点都在于对资金流通中出现的对有悖于货币流通和市场供求的现象进行调控。三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别通过调控流通中的货币量和采用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与结构等手段实现对全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二者都是主要通过实施扩张性或者紧缩性政策,调控总体经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使之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但同时二者的调控范围存在差异,在流通领域中货币政策起主要作用,在分配领域中财政政策起主要作用。四是货币政策具有鲜明的总量特征,而财政政策的结构特征较为突出。二者虽然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货币政策具有更鲜明的总量特征,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全国的货币供给总量。财政政策具有更鲜明的结构特征,财政政策可以调节不同地区、产业、企业甚至个人的收入水平①。五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的目标则更为广泛。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经济增长、物价稳定、收支平衡等都是二者调控的目标,但各有侧重。其中,货币政策侧重于价格和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财政政策起着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的作用。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一般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②。

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的关系。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量扩张、供给结构改变及供给内生性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外汇占款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外商直接投资及热钱的流入也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截止2014年3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72149.14亿元,较2014年2月末的270407.88亿元增加1741亿元,为连续第九个月增长。可见,外汇占款是货币供给的主渠道之一,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外汇占款的增加导致货币供给量扩张。随着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不断增加。根据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随着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货币供给量扩张。其次,外汇占款使货币供给结构发生改变。外汇占款导致对外部门资金充裕,对内部门资金匮乏,从而对外部门发展较快,对内部门发展受到限制。我国的外向型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向型企业主要集中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远好于内陆地区,这将加剧我国的“二元结构”,地区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再次,外汇占款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大量企业或个人的外汇收入卖给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不能独立自主地控制货币供给量,增加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③。二是汇率的灵活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随着我国资本账户逐步开放,资本流动加剧,汇率的灵活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另外,随着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微观主体适应汇率变化的意识增强。

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一是产业政策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引,起到方向性作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会把握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把产业政策的方向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二是货币政策为产业政策提供支持。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引导资金流向政府希望发展的行业,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为产业政策提供支持。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配合,实际上是通过信贷政策来最终实现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控制产能过剩的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另外一方面货币政策从信贷政策出发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倾斜,降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金融门槛,通过贷款优惠鼓励行业投资。三是产业政策作为结构调控政策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不足。货币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具有总量特征。而产业政策是指向产业的特定政策,从而可以作为结构调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不足。

货币政策受到的挑战和限制

货币政策面临平衡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挑战。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最重要目标在于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宏观调控最重要的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一对矛盾,只要增长速度、不顾物价稳定,或只要物价稳定、不顾增长速度都相对容易,难的是二者兼顾。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往往会追求快速的经济增长,如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增加投资,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造成物价上涨,这样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就出现了矛盾④。如何平衡好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把二者的目标设计在一个合理的波动范围内,将是货币政策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货币政策面临平衡独立性与政府干预的挑战。央行独立性的提高,可以有效地遏制政府扩张经济的冲动,提高中央银行的信誉,更低成本地遏制通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不断提高,这主要体现在目标独立性和经济独立性上,而政治独立性依然较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实施货币政策的这一安排是合适的,当前这个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货币政策对独立性的要求会逐步提升,如何平衡与政府干预的问题将成为货币政策未来重要的挑战之一。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存在“缺位”、“越位”及配合协调机制不充分问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缺位”主要表现在:近年来社会资金总量、结构存在扭曲现象,一方面资金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供求失调现象较为普遍。二者“越位”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界限模糊、互相挤占。第二,银行在宏观调控中代行财政职能,如在有些地区用银行贷款充任财政拨款和补贴,财政与信贷存在扭曲现象。另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缺乏充分的协商研究和紧密联系的机制,政策配合不够,容易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消。

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外汇政策的考验。在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时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而被动吸收外汇,此时货币投放量会增加;而有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控制货币供给量,又无法维持汇率稳定,使得货币政策陷入抑制通货膨胀与维持汇率稳定两难的境地。为解决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之间的冲突,中央银行只能采取再贷款进行冲销。但是目前,同时把握这两个目标难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资本账户的不断开放,资本流动不断加快,中央银行既要协调内部均衡又要协调外部均衡,还要不断应对外来冲击,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严峻考验⑤。

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货币、财政与产业政策之间缺乏协调。在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财政部希望中央银行能够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降低其财政借贷的成本,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在于维护币值稳定和物价稳定,这样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愿景就有所冲突。所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会存在互相扯皮的情况,相互间的政策协调可能演变为政策内耗,这会进一步影响产业政策实施的效果⑥。

理顺我国货币政策的建议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框架内建立人民银行、财政部和发改委、外管局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目前,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和外管局等部门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各政策部门的交流通道。长远来看,我国应该考虑建立持续性的货币、财政、产业、外汇政策之间的磋商机制。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可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专门的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委员会,成员由中央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及外管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构成,定期召开政策协调会议,就不同调控政策进行协调。评估前期不同政策实施效果的同时,再针对下一阶段的预估从政策协调的视角提出改进政策措施的意见,并向其他部门通报下一阶段本部门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避免不同政策之间的冲突或内耗。另外,要建立各部门间统一的政策信息数据库,完成对各部门政策实施信息的汇总、整理及分析,为各部门下一阶段的政策提供依据,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以避免决策口径的偏差,提高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组合效应。

货币政策应引导商业银行减少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但增加对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等的倾斜。第一,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银行信贷,引导商业银行减少对过剩、落后产能的贷款,加强信贷管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第二,适当加大对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和服务业等的贷款投放,降低这些行业的金融门槛,并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

政府应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目前,社会已进入信用经济时代,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信用成为信用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但目前,我国金融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金融信用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是建立金融信用法律体系,使得金融信用能够有法可依,在法律框架下实现信用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二是以中央银行作为依托,建立金融信用平台,既包括对企业的信用管理,也包括对个人的信用管理。三是完善信用奖惩机制,惩罚不良信用的同时,对信用良好予以奖励,以保障信用体系的高效运作⑦。

明确货币政策委员会定位,进一步厘清与政府的关系。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中规定,货币政策委员会为“咨询议事”机构,但这从法律角度来讲是不够明确的,从其近年来实际发挥的作用来看,是一个“准决策”机构。短期内,应当从法律的角度明确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准决策机构”的地位,从法律上厘清与政府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委员会应当逐步由“咨询议事”机构、“准决策”机构向专门的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转变⑧。

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结构,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一是调整成员结构。为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可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结构,增加中央银行内部成员、工商业界的代表及学术界代表。同时,要明确委员的任期,并且要增加一定比例的专职委员。二是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信息披露制度,并向社会公布货币政策决策的程序、决策过程所依据的经济金融信息,披露会议记录及投票的情况,以让市场和公众更好地了解货币政策趋势,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

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合理调整各项政策配合的重心。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中,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引导作用。首先,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能够使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有迹可循⑨。其次,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在制定国家的产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要充分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为其他政策的制定提供最新的方向。

新时期,可以利用深化金融改革的时机,进一步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总体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外汇政策、产业政策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同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但四者既有着不同的调节重点和手段,也有着不同的调节影响和作用范围,又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货币政策如何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成为当前货币政策提高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货币政策与政府之间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理顺货币政策与政府的关系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顶层设计方面,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专门的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委员会;在行业层面,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增加对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对于货币政策委员会,一方面要明确其定位,进一步厘清与政府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调整其成员结构,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金融信用方面,要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后,要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合理调整各项政策配合的重心。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注释】

①《中国金融》编辑部:“金融改革发展建言录―两会经济金融界部分代表委员谈金融”,《中国金融》,2014年第6期。

②贾康,孟艳:“现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几个问题”,《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7期。

③王爱俭,王Z怡,武鑫:“国际资本流动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基于外汇占款传导路径的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④黄燕芬,顾严,翁仁木:“近期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效应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1期。

⑤朱亚培:“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⑥吴盼文,任碧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协调配合问题研究”,《华北金融》,2007年第9期。

⑦岳隆杰:“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途径”,《济南金融》,2004年第3期。

⑧何运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透明性的作用与边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1期。

第2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而金融杠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财政杠杆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而金融杠杆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财政杠杆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而金融杠杆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由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决定的。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客观基础。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坚持“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和均衡性的货币政策,做到财政分配总规模的大体平衡;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包括税收杠杆、补贴杠杆、预算杠杆、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杠杆等;加速包括金融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在内的市场建设,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建立在市场行为之上。

2006年我国应选择的财政货币政策

2005年我国实行了“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模式,经过2005年的实践表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均为稳中偏紧,总体上配合较为协调。从财政政策来看,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由3198亿元减少到300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2.5%减少到2005年的2%;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额由1100亿元减少到800亿元,减少了300亿元。货币政策总体上也属于稳中偏紧型。央行已连续第二年调低货币供应量增长的目标,2003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年度增长率目标为21%(年中调低至18%),2004年初定为17%,2005年进一步调低至15%。从中可以看出,2005年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在总体取向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些具体政策措施的配合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因此,2006年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原则: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主要作用。2006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由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整,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应该是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对经济增长机制的调整。一方面,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四项改革,促进公平与和谐;继续改革个人所得税相关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此改善投资消费关系;深化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出口退税制等方面的改革,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

货币政策着眼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2006年我国金融业对外资开放在即,银监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硬性的要求,中国的银行业呈现出一个“松货币,紧信贷”的局面。因此,央行的政策重点应放在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抚平经济波动、维护经济基本稳定上。

近年来,在国际资本流入规模不断扩大、外贸顺差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对外价格稳定的任务应优先于保持人民币国内价格的稳定。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调整以后,人民币升值压力仍然不减,体现为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呈逐渐上升的态势。截至2005年10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与汇率改革时升值2%的水平相比,进一步上升了0.3%,境外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依然很大。与此同时,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出现抬头之势。在这种条件下,维持人民币对外价格的稳定关系到外部需求的利用,从而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紧密相关。而国内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这就需要货币政策做好反周期操作,抑制不稳定因素。

第3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必要性;配合方式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0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合理配合使用,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本人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了调节总需求变动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而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和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利用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同总需求波动、总需求与总供给关系的内在联系,调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关系调节总需求变动及及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的平衡。财政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是国家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政策体系。它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和控制的,国家可以通过它直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和各种活动,这是价格政策、货币政策不具备的。二是强制性。财政政策一般是通过立法形式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制定,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执行,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活动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所以,财政政策就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主要取决于财政政策的适当运用。财政政策运用得恰当,就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财政政策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经济的失衡和波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运行。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财政政策的内容,而且增加了财政政策运用的难度。货币政策是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措施。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货币政策是由国家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传导等内容。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调节经济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工具。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共同点和统一性,但也有一定的区别。两者的统一性在于:第一,这两大政策的调控目标是统一的,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第二,两者都是需求管理政策;第三,从经济运行的统一性来看,财政、信贷和货币发行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所以,如果这两个政策目标不统一协调,就会形成政策效应相悖,造成宏观经济运行失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和总共给进行调节,但二者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并且它们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它们的不同点是:第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调节范围不同。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预算收支、公债、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贷款限额、存贷款利率、汇率等。财政政策的调节范围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非经济领域。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基本上限于经济领域,其它领域居于次要地位;第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分配所起的作用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所以,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下来,财政收支的规模也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及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银行是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的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的方式集中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调剂。这就决定了银行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形成;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需求调节的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需求的形成来看,包括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社会消费需求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财政在社会消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财政在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进行适当压缩,就会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立竿见影。但是,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就无能为力。财政、信贷两方面影响消费需求的形成。财政通过个人所得税制度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而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只是间接影响。由于居民的储蓄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导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弱于财政。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社会再生产供应资金,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有的体制下,固定资产的投资主要由财政承承担,流动资金投资主要由银行供应。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重点是供应流动资金。所以,财政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对形成投资需求的作用主要是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第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扩大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不同。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唯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所以,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需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才会发挥其扩张或紧缩的作用。从而可以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第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同。由于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从确定到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决策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决策时滞较短。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滞后,由有关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长。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要优于货币政策。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能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这些方面的作用不同,所以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否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政策之间就会发生摩擦和碰撞,彼此抵消作用,从而减弱了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效应和力度,这就难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预期目标。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就是各种类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即膨胀性(松的)、紧缩性(紧的)和中性三种类型的不同组合。一般情况下,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松的政策措施,扩大社会总需求;当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就要采取紧的政策措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至于到底是要采取何种政策搭配,主要决定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及其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一)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松”政策。这种配合形式适用于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如果配合不好,或放松幅度不适当,会导致通货膨胀。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抑制需求膨胀和通货膨胀,适用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但如果控制力度过大,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失业人数增加。

第4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公开市场业务传导效应

1引言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是由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组成的一个体系。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的作用过程,这个作用过程,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国家主要的日常货币管理手段。自1998年以来,中国中央银行放弃了多年沿用的限额管理方式,发展了公开市场,并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最主要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有着特殊的作用,产生不同的货币政策效应。

2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公开市场作为一个货币政策工具也会通过一定的传导途径起作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的传导机制、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机制、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传导机制。三种类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不同的方面对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产生影响。

2.1在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中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的传导机制

这是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即货币供应的下降会导致利率的上升,从而引起资本价格的上升,由此会降低投资支出,最终会引起总需求和产出的下降。一般地讲,资产结构泛指具有不同的收益率、风险和流动性的一系列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由于个人资产持有人持有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会根据“边际收益衡等”的原则来合理安排各种资产的持有比例。即不论各种资产的收益率如何,各经济主体都必须将其资产结构依据市场状况加以调整,直至所有资产的边际收益率相等时,资产结构就达到最佳,并处于均衡状态。资产持有人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就会相应打乱各经济主体的资产组合,经济主体的资产结构调整行为通过相应的传导环节,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进而影响到实际经济活动的变化。即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结果使货币边际收益率下降,破坏了资产结构的均衡状态,资产持有者就必须调整资产结构。首先将多余的货币购买价格尚未上涨、收益率尚未下降的债券资产,结果使债券价格提高,收益率下降,导致资产结构继续调整扩张,最终转向实物资产并促使实物资产价格普遍上涨,生产的扩大一直持续到价格与成本之间的缺口消除为止。由于投资增加使就业量增加,经由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增加,消除货币超额供应,并使整个社会资产结构逐步趋于新的平衡。所以,由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透过资产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就是所谓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的传导。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改变基础货币投放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

由于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通过汇率政策的变化对净出口产生影响,出口的变动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汇率的变化和影响促使本币持有者在本币与外币之间进行新的平衡导致方向的变化。但是,其前提是国家放松汇率管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改变投资人本外币之间的构成变化,影响生产和出口。

2.2货币政策通过财富变动效应影响的传导机制

所谓财富,通常是指人们所保有的所有未来收入的现在价值。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与财富变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由货币政策改变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而对人们拥有的财富发生影响,并进而影响人们消费支出变化的现象,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财富效应。而财富数量变动又与总需求变动之间存在因果关联,因而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财富数量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动,而财富数量的变动通过相应的传导途径,又必然对国民收入的水平发生作用。这一传导机制通过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使得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有可能对总需求从而是名义国民收入的变动产生相应的影响。整个社会资产是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的。

所以,财富变动效应的传导途径一般有:第一,价格诱发的财富效应。即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导致实物资产的价格提高,从而直接增加投资人拥有的以货币表示的净财富,刺激人们消费需求的扩大。第二,利率诱发的财富效应。即货币供应增加导致市场利率下降,意味着政府债券市场价格的提高,结果导致以这种形式持有资产的投资人的净财富价值的上升,从而引致财富效应。第三,真实现金余额效应。一般情况下,货币量用价格折实以后得出的货币实际价值也就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这就是真实的现金余额。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而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则真实现金余额增加,这就等于货币持有者拥有的净财富实际价值增加。

2.3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传导机制

由于银行的信贷资金供给松紧程度直接影响借款人可能利用的信用量,借款人所关切的主要不是利率的高低而是信用供给的可能量,所以,由于利率不能充分反映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只有在信用供给可能量的条件下,才能带动总需求的变动,作用于名义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信用供给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总需求水平从而是名义国民收入水平变动的这种作用过程,就是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传导机制。信用供应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在影响银行准备金之外,因利率变动会引起银行资产价格变动,进而改变银行的流动性。流动性的变化将迫使银行调整其信贷政策,并经由信用供给可能量大小的变化,影响实际经济活动。一般说来,信用供给效应在中央银行紧缩货币的场合下效果最为显著,因为在信用紧缩时期,银行及资金贷出者采用信用分配的措施,对即使愿意付更高利息的客户也不愿给予贷款。

3公开市场业务与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影响的效果。包括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货币政策的质量效果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实践中,由于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最终目标之间缺乏具体和直接的联系,以致于中央银行无法直接控制最终目标,带来了货币政策的效应问题研究。其主要表现为:

3.1货币政策效果的强度

不论使用何种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是先影响准备金的数量,经由准备金数量的变化导致货币供应量数量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变化引起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再通过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影响投资投向和资产组合,进而影响社会经济运行。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取决于三个要素:货币乘数、货币需求利率弹性、真实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强度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成正比,货币需求的弹性越大,任何微小的货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引起利率上升或下降的变化,从而表明货币政策的强度加大,反之,如果利率的弹性较小,则必须伴随巨量的货币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引起利率的变化,从而表明货币政策的强度较小。货币政策的强度与实际资产需求的利率弹性也成正比,同样,利率的变化对消费指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有重大的影响力。

但是,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的问题,在经济衰退时期,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货币数量的增加并不对利率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利率对实际资产需求的影响也会相应地减弱。因此,货币政策的强度相当低。而货币主义认为,货币需求并不是唯一取决于利率,相反,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决定货币需求,因此,货币政策借以增加货币数量降低利率,将引起影响货币需求因素的变化,从而影响利率的预期效果。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为: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任何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首先通常都是通过影响准备金数量的变化,再经过准备金数量的变化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西方学者对此认识是一致的。

3.2货币政策质量效果

它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动对社会经济部门作用强度的差异效果。货币政策对多数经济部门都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各经济部门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货币政策的效果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效果是不均匀的。

3.3货币政策的滞后性

第5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其对货币量和信用量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再贷款等。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财政和银行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运行。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而金融杠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财政杠杆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而金融杠杆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财政杠杆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而金融杠杆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两种经济杠杆不能单打一,要综合运用,扬长避短,以发挥交叉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也正由直接行政管理和控制国有企业与事业的经济活动,逐步向主要以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市场经济目标模式过渡。在这一历史性的变革过程中,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对我国宏观经济平衡健康运行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选择与运用、协调与配合实际来看,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一方面,由于财政规模相对萎缩,导致财政职能弱化;另一方面,银行金融资产迅速增加,使金融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政策的爆旋式松紧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热过冷”波动密切相关,表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有失偏颇。因此,应着力提高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两大政策协调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二、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这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其次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现阶段,我国的财权相当分散,各级政府部门都可以凭借职权进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和集资等。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把较多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等。

(二)明确财政、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特点不同,运作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两种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在公平与效率、总量与结构的处理上,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财政政策则偏重于“兼顾公平”原则,以发挥其稳定经济的作用,经济发展既要效率,也要稳定,而稳定又以“公平”为前提,要确保经济的“相对公平”,在既定体制下,就是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必将发生很大变化,它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而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他方面和领域的社会需求将由银行负责供应。也就是说,财政的宏观调控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银行则要加强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把搞好国有企业,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作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基本出发点。现阶段,国企改革正向着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社会负担过重、政企不分、信用紊乱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将受到影响。政府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财政和银行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应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就财政政策而言,首先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分离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职能,直接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其次是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系,把产权落到实处,实行政企分开,从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更为迫切的是需要两大政策协调运行、通力合作。近期迫切需要两大政策解决的,一是财政和银行要协调支持,共同努力来重组企业债务。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旧体制下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政府、银行和企业都应合理分担。二是财政和银行应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协调支持国有企业运用公司制、股份制等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制度上构筑起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微观基础。

(三)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2005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了6年之久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新举措。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需求过旺的问题,稍一放松对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就会因需求的膨胀而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必须找准财政、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1.国债管理政策。开展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操作的最主要手段,而适度规模的国债是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的基础性条件。为此,在国债的发行规模、品种和期限上,银行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在国债的利率确定、调整、债券转让、流通和兑付等环节,双方要加强合作,相互协调。

2.财政投融资政策。财政投融资既有较强的财政性,又有明确的金融性,它的双重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特殊地位。一方面,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直接体现着政府的财政意图,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另一方面,财政投融资所具有的信用属性决定了它又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受制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所以,财政投融资在客观上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又一交叉结合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和企业投资必然要受到利益机制的驱动,使得投资周期长、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投资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因此,建立财政投融资就可以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资金保障。在资金来源上,不仅应包括国债和财政预算拨入的资金,而且也应当把邮政储蓄存款、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等吸纳进来。在资金的使用上,既要强调宏观调控的政策,也要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及回收。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工具,二者都是从价值上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这两大经济手段,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施货币政策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手段和方法,以实现其对货币量和信用量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再贷款等。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

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现手段具有交叉性,财政政策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市场经济的特征,要求财政和银行更多地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运行。财政杠杆与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财政杠杆较之金融杠杆具有更强的控制性和时滞性,而金融杠杆则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财政杠杆对调整产业结构更为有利,而金融杠杆对调节企业行为更为有效;财政杠杆偏重于解决分配的公平问题,而金融杠杆侧重于解决分配的效率问题。两种经济杠杆不能单打一,要综合运用,扬长避短,以发挥交叉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也正由直接行政管理和控制国有企业与事业的经济活动,逐步向主要以财政与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市场经济目标模式过渡。在这一历史性的变革过程中,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手段,对我国宏观经济平衡健康运行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选择与运用、协调与配合实际来看,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一方面,由于财政规模相对萎缩,导致财政职能弱化;另一方面,银行金融资产迅速增加,使金融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货币政策的爆旋式松紧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热过冷”波动密切相关,表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有失偏颇。因此,应着力提高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两大政策协调运行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二、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运行

(一)强化财政调控的力度,改变货币政策独木撑天的局面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中央财政集中的资金比例要提高,这从根本上要靠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要继续深化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增加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管办法,增大增值税发票交叉稽核的范围,坚决堵住利用增值税发票偷税逃税的漏洞;改进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严格代扣代缴和法人支付与个人收入双向申报制度。其次是规范政府分配行为,统一财政。现阶段,我国的财权相当分散,各级政府部门都可以凭借职权进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和集资等。因此,要创造条件,尽可能把较多的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等。

(二)明确财政、货币政策的各自侧重点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特点不同,运作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两种政策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在公平与效率、总量与结构的处理上,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优先”原则,这个原则既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而财政政策则偏重于“兼顾公平”原则,以发挥其稳定经济的作用,经济发展既要效率,也要稳定,而稳定又以“公平”为前提,要确保经济的“相对公平”,在既定体制下,就是要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必将发生很大变化,它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包揽一切,而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他方面和领域的社会需求将由银行负责供应。也就是说,财政的宏观调控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银行则要加强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

把搞好国有企业,重构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作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运行的基本出发点。现阶段,国企改革正向着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社会负担过重、政企不分、信用紊乱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将受到影响。政府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推动者,财政和银行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应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共同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就财政政策而言,首先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分离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障职能,直接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其次是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系,把产权落到实处,实行政企分开,从而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更为迫切的是需要两大政策协调运行、通力合作。近期迫切需要两大政策解决的,一是财政和银行要协调支持,共同努力来重组企业债务。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旧体制下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政府、银行和企业都应合理分担。二是财政和银行应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协调支持国有企业运用公司制、股份制等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制度上构筑起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微观基础。

(三)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寻找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提出,2005年我国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样,我国从1998年以来实行了6年之久的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新举措。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需求过旺的问题,稍一放松对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就会因需求的膨胀而加剧经济波动。因此,必须找准财政、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

第6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49-01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财政调节手段,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它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它对市场经济下财政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组织流通管理的政策,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构成,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政府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类型及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通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两条渠道,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则要通过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投资的变化来影响国民收入。从逻辑上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外有四种配合模式:

(一)以增加供给为宗旨的“双松”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控的方位单纯选择在供给方,一般需要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松”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拔低就高,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扩张来扩大社会购买力,刺激经济增长以求增加供给、实现经济均衡。

(二)以压缩需求为目的的“双紧”组合模式

将宏观经济调整的方位选择在需求方,一般需要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配合的,即所谓的“双紧”政策模式。这样的政策选择,旨在压高就低、通过财政和信用的同时紧缩来压缩社会购买力,降低社会总需求以实现经济均衡。

(三)调整消费需求偏旺而投资需求不足的“松货币,紧财政”的组合模式

松的货币政策能够鼓励投资,而紧的财政政策能够限制公共和个人消费。财政以减少支出或提高税收实施其紧缩政策,其结果是使国民收入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必须依靠货币政策使利率下降,以刺激投资。

(四)调整投资需求偏旺而消费需求不足的“松财政,紧货币”的组合模式

当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时,抑制通货膨胀就成为政府调节的主要目标。这时应采取“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配合模式,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为了不造成经济的进一步衰退,需要财政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扩张性政策,缓解滞胀现象的产生。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存在的问题

根据改革开放后历年来实施的政策组合工具实践来看,两种政策组合运用后拥有了更多的优势,但在深层次的配合和高水平的运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我国在两大政策运用之前,政府在两大政策的区分和界定上并未给出明晰和准确的标准,导致两种政策在调控时在调控重点及调控方式上出现了模糊不清、相混干扰的现象,造成宏观经济运行秩序紊乱,宏观调控失效。

第二,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工上并不明确,财政投资融资的体制不完善,财政部门和金融部门功能界定不清,分工不明确致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未起到调节经济结构的作用,导致我国的产业调整过于缓慢,致使最终宏观调控失效。

第三,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力,社会资金总量和资金规模极速增大的同时,资金结构严重失衡,资金盲目流动,致使整个资金结构失衡。

四、强化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政策建议

(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应使财政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国家财政规模GDP占比较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常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相对不足,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在结构调整方面,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具有更强的调节功能,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

(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适当的分工

在政策分工上,财政政策一般侧重于经济“过冷”的情况,而货币政策则一半适用于经济“过热”的情况。在控制通胀方面,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只要货币总量被控制住了,就可以大体控制物价上涨的速度了。但当经济处于萧条的时期,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就不太明显了,货币政策侧重于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应该以价格的稳定为主,而财政政策则应该以控制实际经济目标为主。

第7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物价影响;效果;方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手段,对于物价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政府能够做好两者之间的配合,就能够有效控制物价上涨,并预防通货膨胀风险。因此,我们将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和调控方法进行分析,并探索其与物价的影响与关系。

一、财政政策及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而对财政工作进行的指导,能够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对整体需求进行调整。从财政支出上来看,增加政府支出能够对消费总需求进行刺激,从而增加国民总体收入;反之,如果对消费总需求进行压抑,会使得国民收入降低。从税收上来看,增加政府税收,会对消费总需求进行抑制,使得国民收入降低;反之,降低政府税收,会对消费总需求进行刺激,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国家预算的方法,确定预算收支规模和平衡状态,对收支结构进行安排和调整,使其能够与财政政策目标相符合。第二,是通过税收的方法,对税种和税率进行确定,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从而使国家的财力能够满足政治经济职能的需求,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并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第三,是通过财政投资的方法,由国家来进行预算拨款,对预算外资金的流向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进行壮大,从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第四,是通过财政补贴的方法,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政策需求进行了解,使用财政转移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对一部分群众进行财政补贴,从而能够安抚民心,起到促进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

二、货币政策及基本目标

货币政策,主要指的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很多工具来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再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对民间资本投资产生影响,最终对整个消费总需求进行影响,从而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调整。货币政策对总体需求进行调整有其“三大法则”,即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货币政策有其最终发展目标,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物价趋于稳定。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基本目标,物价稳定的本质就是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物价的稳定与否进行判断,主要从三个指标来进行探讨,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数,即GDP。二是物价消费指数,主要对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支出进行反映。三是批发物价指数,是将批发交易作为对象,对物价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第二,是实现充分就业,确保有能力进行工作,并且有意愿参加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水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国家失业率过高,就会造成了生产浪费,给社会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造成失业率过高的因素主要有需求因素和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这四个方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除了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之外,其他种种原因造成的失业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我们应注重对需求的良性引导,从而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第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是让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在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上。经济增长与各项因素都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各项要素的综合作用,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等等。中央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主管部门,直接对其中的资金资源进行影响,从而对资本的供给与配置产生巨大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我国物价影响效果的比较

1.政策制定主体不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较来说,两者的制定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很多决策都需要从政治层面进行考虑,其次再对经济层面进行考虑,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会直接对政治的稳定性起到影响。而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民银行也是受政府的影响,很多政策的制定有政府的授意,主要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从而直接对消费进行引导,对物价产生影响。由于政策制定主体不同,使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物价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别,财政政策直接对物价进行影响,而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2.对物价影响的时间滞留不同

两者对于物价的影响,产生的时间滞留的不同。由于财政政策都是直接并对物价产生影响的,因此几乎不存在时间滞留,并且在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时候,受到的阻力比较小。而货币政策对于物价的影响是具有渗透性的,当中国人民银行意识到经济中产生问题,再到制定货币政策,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其中存在着比较漫长的时间,其对于物价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此,财政政策对于物价的影响比较直接,几乎不存在时间滞留,而货币政策不管在内部政策制定还是在货币政策实施的时候都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滞留问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物价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

3.对物价影响的灵活性不同

由于财政政策的实施比较直接,中间不存在着什么时间滞留,并且其指定政策的主体是政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比较直接,因此,财政政策在物价影像中的灵活性比较高,并且其作用比较明显,当下就能够看出影响效果。而货币政策的时间滞留比较长,其政策制定的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受到政府的授意和影响,但是其实施过程比较漫长,效果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显现,因此货币政策对于物价影响的灵活性并不高。在财政政策实施之后,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来实现消费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对物价起到一定的影响。

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保障我国物价的平稳

为了能够使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共同在物价稳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实现二者的相互配合,保障物价的良性、平稳发展,我们应从政府层面和央行层面进行分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提出合理性建议。首先,我们应加强政府层面的监督和管理,在财政政策制定完毕之后,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做好对财政政策实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且,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配合、共同监督和管理,一旦在财政政策执行中发现问题,就要积极进行解决,确保财政政策能够在物价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很多部门来共同进行协调与合作,才能够使财政政策的效果得以呈现,并且切实对物价产生影响,因此,在各部门进行协作的时候,应注重对行政效率的提升,使其能够尽快发挥最终,从而在物价稳定上产生作用。其次,我们应做好对央行工作的管理,注重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且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都在透明、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并且保障央行的独立性,使其尽可能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央行要根据经济情况的不同,来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整,并且要做好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确保货币政策能够实现贯彻执行,达到相应的政策目标,从而能够对物价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依然处于需要提升的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使得央行的各种市场操作存在着一定困难,有的机制在执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将会使得时间滞留更加延长,从而给整个政策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其更加繁荣,从而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五、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物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物价直接影响着我国消费者的收入和之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物价的影响效果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应分别对二者的概念和手段进行了解,并对两者在物价影响方面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从而探索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一.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6.

[2]刘驰.我国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

[3]赵丹婷.国际原油价格冲击下我国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规则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第8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物价影响;效果;方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整的重要手段,对于物价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政府能够做好两者之间的配合,就能够有效控制物价上涨,并预防通货膨胀风险。因此,我们将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和调控方法进行分析,并探索其与物价的影响与关系。

一、财政政策及调控手段

财政政策是我国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而对财政工作进行的指导,能够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对整体需求进行调整。从财政支出上来看,增加政府支出能够对消费总需求进行刺激,从而增加国民总体收入;反之,如果对消费总需求进行压抑,会使得国民收入降低。从税收上来看,增加政府税收,会对消费总需求进行抑制,使得国民收入降低;反之,降低政府税收,会对消费总需求进行刺激,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国家预算的方法,确定预算收支规模和平衡状态,对收支结构进行安排和调整,使其能够与财政政策目标相符合。第二,是通过税收的方法,对税种和税率进行确定,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从而使国家的财力能够满足政治经济职能的需求,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并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第三,是通过财政投资的方法,由国家来进行预算拨款,对预算外资金的流向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对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进行壮大,从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第四,是通过财政补贴的方法,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政策需求进行了解,使用财政转移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对一部分群众进行财政补贴,从而能够安抚民心,起到促进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

二、货币政策及基本目标

货币政策,主要指的中央银行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很多工具来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再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对民间资本投资产生影响,最终对整个消费总需求进行影响,从而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调整。货币政策对总体需求进行调整有其“三大法则”,即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货币政策有其最终发展目标,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物价趋于稳定。物价稳定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基本目标,物价稳定的本质就是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物价的稳定与否进行判断,主要从三个指标来进行探讨,一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数,即GDP。二是物价消费指数,主要对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支出进行反映。三是批发物价指数,是将批发交易作为对象,对物价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第二,是实现充分就业,确保有能力进行工作,并且有意愿参加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水平,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国家失业率过高,就会造成了生产浪费,给社会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造成失业率过高的因素主要有需求因素和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这四个方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除了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之外,其他种种原因造成的失业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我们应注重对需求的良性引导,从而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第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是让国民生产总值保持在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上。经济增长与各项因素都有着直接的联系,需要各项要素的综合作用,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等等。中央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主管部门,直接对其中的资金资源进行影响,从而对资本的供给与配置产生巨大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我国物价影响效果的比较

1.政策制定主体不同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比较来说,两者的制定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很多决策都需要从政治层面进行考虑,其次再对经济层面进行考虑,社会经济的不稳定会直接对政治的稳定性起到影响。而货币政策的制定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民银行也是受政府的影响,很多政策的制定有政府的授意,主要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从而直接对消费进行引导,对物价产生影响。由于政策制定主体不同,使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于物价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区别,财政政策直接对物价进行影响,而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2.对物价影响的时间滞留不同

两者对于物价的影响,产生的时间滞留的不同。由于财政政策都是直接并对物价产生影响的,因此几乎不存在时间滞留,并且在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时候,受到的阻力比较小。而货币政策对于物价的影响是具有渗透性的,当中国人民银行意识到经济中产生问题,再到制定货币政策,再到货币政策的实施,其中存在着比较漫长的时间,其对于物价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此,财政政策对于物价的影响比较直接,几乎不存在时间滞留,而货币政策不管在内部政策制定还是在货币政策实施的时候都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滞留问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对于物价的影响没有那么直接。

3.对物价影响的灵活性不同

由于财政政策的实施比较直接,中间不存在着什么时间滞留,并且其指定政策的主体是政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比较直接,因此,财政政策在物价影像中的灵活性比较高,并且其作用比较明显,当下就能够看出影响效果。而货币政策的时间滞留比较长,其政策制定的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虽然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受到政府的授意和影响,但是其实施过程比较漫长,效果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显现,因此货币政策对于物价影响的灵活性并不高。在财政政策实施之后,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投资,来实现消费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对物价起到一定的影响。

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保障我国物价的平稳

为了能够使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共同在物价稳定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实现二者的相互配合,保障物价的良性、平稳发展,我们应从政府层面和央行层面进行分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提出合理性建议。首先,我们应加强政府层面的监督和管理,在财政政策制定完毕之后,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做好对财政政策实行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并且,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配合、共同监督和管理,一旦在财政政策执行中发现问题,就要积极进行解决,确保财政政策能够在物价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很多部门来共同进行协调与合作,才能够使财政政策的效果得以呈现,并且切实对物价产生影响,因此,在各部门进行协作的时候,应注重对行政效率的提升,使其能够尽快发挥最终,从而在物价稳定上产生作用。其次,我们应做好对央行工作的管理,注重提高其工作效率,并且使货币政策的制定、执行都在透明、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并且保障央行的独立性,使其尽可能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央行要根据经济情况的不同,来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整,并且要做好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确保货币政策能够实现贯彻执行,达到相应的政策目标,从而能够对物价产生一定影响。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依然处于需要提升的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使得央行的各种市场操作存在着一定困难,有的机制在执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将会使得时间滞留更加延长,从而给整个政策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重视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其更加繁荣,从而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五、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物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物价直接影响着我国消费者的收入和之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物价的影响效果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应分别对二者的概念和手段进行了解,并对两者在物价影响方面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从而探索出积极、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丁一.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溢出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6.

[2]刘驰.我国财政政策对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

[3]赵丹婷.国际原油价格冲击下我国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规则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第9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体范文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配合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 本来财政和银行都是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综合部门,应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置于第一位。但是现实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以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为基点、依托自己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机制而制定,而对两大政策相互关系和影响、尤其是对两大政策的相互抵触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权衡;财政和金融部门之间也缺乏稳定的沟通机制,致使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和调控力度很难准确把握,乃至出现逆向调节和相互抵触。因此,为有效地发挥两大政策的宏观调控合力,必须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目前的各自为政到协调配合的根本转变。

(二)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 制度变迁进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资金配置渠道了根本性变化,即国民收入分配由政府向企业和个人急剧倾斜,资金配置由财政主导型转向金融主导型,金融事业空前发展和凸显。但是金融事业的过分凸显并非其自身真正发展的结果,而是财政规模萎缩和国有企业资金困难烘托而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规模不断萎缩,财力日趋困窘,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致使财政调控缺少必要的物力基础,调控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而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富集了足够的财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如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等,其结果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劣化,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商业银行既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对象,又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者,由于银行承揽了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使货币政策执行结果偏离既定目标,甚至扭曲变形。

(三)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 绩效财政和银行在宏观调控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两者的地位和特点各异,运作方式和手段便不尽相同,因此两者理应有明确的分工。而长期以来,财政和银行关系不顺,使调控职能相互错位,影响配合绩效。(1)财政资金信用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并存。银行挤占大量财政资金,使财政直接增支或减收,干扰了财政的调控效果。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也日趋严重,如财政向银行的间接透支有长期化扩大化的趋势和银行承担部分本应由财政安排的国家专项储备等。(2)银行代行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突出表现在用银行贷款维持亏损企业运转和代行社会公共保障职能。(3)通常,货币政策侧重总量控制,财政政策更适于结构调整。但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变化,银行信贷资金成为社会投资的资金主源,银行承担总量和结构调控职能,但其成效并不显著,结构矛盾不但没能有效解决,反而日趋突出。 国有企业体制缺陷严重阻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现代企业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点,也是宏观调控成败的关键。但是,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基本上不具备硬预算约束机制,对国家的依赖性较大。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低下,但却有着强烈的投资欲望和冲动,而自有资本和财政资源又非常有限,便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致使负债居高不下;兼之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信用观念缺乏,导致偿债能力和愿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了对国有银行的多重冲击。值此情形,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都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