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精选(九篇)

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第1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

一、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简练、表达准确、对象清楚、答案明确的提问,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问技能应遵循下列程序,见图1。

二、讲解技能

教师的讲解,一定要准备充分,目标具体、明确,论据和例证充分、贴切,语音清晰,语速适当。讲解要有阶段性,以十分钟以下为佳,长的讲解可分成几段进行,同时要注意反馈、控制和调节。在化学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方式如下:

1.描述式讲解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描述式讲解的主要内容是实验现象。描述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对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和了解。根据方式的不同,描述又可分为:(1)结构要素性描述,着重揭示事物结构的层次关系和各要素间的关系。(2)顺序性描述,按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描述。描述可以提供大量的材料,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但是,描述难以完成抽象知识的传授。

2.解释式讲解

通过讲解将未知与已知联系起来,又称说明式讲解。一般适用于初级、具体的知识,是教学实践中普遍运用的一种讲解方式。

3.问题中心式讲解

即以解答问题为中心的讲解,这种讲解方式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力大有益处。问题中心式讲解的程序是:首先由事实材料引出问题,也可以直接提出问题;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标准;然后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比较理想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提供论据,进行论证,提出例证,并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结果,并进行总结。

三、板书技能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它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揭示一节课的内容。板书比语言富有直观性。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常用的板书形式有以下几种:

1.提纲式

按教学内容和讲授顺序提纲挈领地编排书写的形式,这种板书形式,便于突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掌握学习内容的层次和结构,培养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化学教学中经常使用这种板书形式。如“热化学方程式、中和测定”一节的提纲式板书如下。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略);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略);3.意义:(略)。

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1.中和反应:(略);2.中和热:(略);3.中和热的测定:(略)。

(1)主要仪器:(略);(2)实验步骤:(略)。

2.表格式

这种板书形式是根据教学内容分项列出表格,比较各项特点设计的,便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四、演示技能

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符号,所能唤起学生认知的完整性和鲜明性,远不如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深刻。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常用的演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1.实物和模型演示

在教学过程中,实物和模型的演示可以使学生具体感知教学对象有关形态和结构的特征,以便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

实物的演示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经常使用。例如,在学习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可首先出示这种物质,让学生观察它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模型与实物不同,它可以是原型的扩大,如晶体结构的球棍模型、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也可以是原型的缩小,如接触法制硫酸的设备模型。

2.利用课件演示

这是目前备受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给学生展示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

在选择课件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课件的内容和教学内容的联系是否密切;

(2)课件中的哪些内容是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教师特别强调的;

(3)课件中缺少哪些材料需要教师补充说明;

(4)课件的长度是否合适。

课件演示的方法适用于动态结构和系统,如一部分实验室或课堂不能完成的实验。

3.实验演示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需经常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课堂教学演示实验从目的上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获取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这种实验是以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过程。另一种是验证、巩固知识的实验,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教学过程。

上述各种教学技能如何训练呢?训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首先在掌握上述各种原则的基础上应先明确各种技能形成的程序,然后教师对程序中的每个小环节,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编写讲课稿、反复训练,直至达到要求。

第2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学生 交往技能 训练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分的多向交往。只有当师生间的垂直交往与学生间的水平交往的渠道都畅通无阻时,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才能充分的发挥,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交往能否顺利与和谐,与交往技能相关。对课堂之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迁移作用。课堂交往技能训练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为其生存、发展与成功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石。因而,我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对学生进行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探索。

 1.课堂交往技能训练内容具体化为四个“学会”

 1.1 学会倾听他人发言

 倾听他人发言包括倾听教师讲课和倾听同学发言。要求学生积极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学习问题,先独立想一想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然后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记住他人的发言要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用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所谓非言语信号,主要包括交换目光、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所谓言语信号,主要是对他人的发言赞同、接受时,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你说的对”;如果他人说的不全或答错了,则应该陈述自己的想法,扩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学会质疑、发问,学会向他人请教,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

 1.2 学会陈述自己想法

 陈述自己想法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参与学生间讨论时的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步做到语言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生动自然,注意恰当控制音量。即参与讨论时音量要小,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学生都能听见。

 1.3 学会修正他人观点

 修正他人观点,主要指修正同学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谈出自己的意见,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当然,教师也要敢于接受学生的“挑刺”。

 1.4 学会接受他人意见

 接受他人意见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我们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乐于接受意见,耐心的听对方说完。意见中肯,点头表示感谢;意见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于不恰当时,也要听得进,提醒自己今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如果时机适宜,也要学会适当的进行辩解,以保持交往双方心理的融贯。

 2.重视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 2.1 认知指导

 不良的交往方式往往是缺乏交往策略知识所致。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首先要教给学生有关交往策略知识,以指导交往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讲解时,遵循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在把握交往技能的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具体行为,分要点进行训练。如倾听技能分解为:注视对方目光、身体前倾、点头微笑等。在分项讲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综合应用于实际交往中。

 2.2 榜样示范

 课堂上进行训练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美国的J。奇尤依指出:交往技能是教师的一种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交往方面的“专家”、“典范”。如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不轻易否定,哪怕学生说错时,教师也要耐心等待,让学生说完,充分展现其思维过程。教师还要注意树立学生榜样,学生观察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更会用心观察学习。

 2.3 体验引导

 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必须诱感体验,因为从认识到行为都离不开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的驱动。交往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他人情感,体验交往之乐,体验交往技能训练的价值感、成功感。

 2.4 行为演练

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微笑肯定、口头表扬等,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 3. 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

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儿童的许多课堂行为是带有偶然性的,这种偶然性可以向必然性转化。教师要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促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训练时注意两个问题。

 3.1 课堂交往技能训练

 课堂交往技能是一系列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过程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因而训练时应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认知指导是训练的起点,体验引导是训练的中介,行为演练是训练的落脚点。如课中提问,学生应答时,教师轻轻地提示一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其将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答错被部分同学哄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别人说错了,你应主动修正,积极帮助他。试想:如果是你说错了,别人取笑你,你又怎么想呢?”移情性的话语将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而当大部分学生做得正确时,教师的一句“说得好,大家听得也很投入”,这种语言表扬又无疑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了积极的强化。

 3.2 训练时间的长期性

第3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之一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着重论述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特点及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课堂教学改革则是核心之核心,它担负着将要为人师的学生把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教后实践有机结合互为转化的重任,是联结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在培养合格教师的目标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院理论性、知识性的课程所占比重大,而实践性、技能性课程所占比重小。“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堂教学重理论轻技能,也没有体现学科特点,因此在教育实习中暴露出来的相关问题短期内难以纠正,学生就业后又要有一个新的调整适应过程,这使“缓苗期”不可避免的延长。为了尽快缩短乃至消除“缓苗期”,我们教研室在97级和98级“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把实践环节重点放在模拟教学上,形成了“四步训练体系模式”。

一、“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特点

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教师职业技能,从以学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教为主。尽早实现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换位,培养知识、技能素质俱佳的教师。它的基本内容和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步训练,以课堂体态语为切人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我相信在高等师范学校里,将来必然要教授关于声调、姿态、运用器官、运用表情等课程,没有这样的训练,我是想象不出来可能进行教师工作的:”这是他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课堂上教师体态语重要性的充分肯定。体态语是教师的职业技能之一,它直接作用于学生,起到用有声语言无法达到的效果。它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形象工程,体现人类的精神文明,越来越受到重视。由学生向教师过渡的第一关就是体态语,最好的训练方法是把学生请上讲台,面对全体师生讲授本课的有关内容。教师除了注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侧重对学生的站姿、走姿、面部表情、手势运用的观察对非规范动势当场予以纠正,并给以正确的示范。

第二步训练,以讲授技能为重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同志曾经把任务和完成任务的手段形象的比作“过河”和“船、桥”之间的关系,指出:“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起着桥或船的重要作用。“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授技能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协同性和开放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观点,在复杂事物发展中同时存在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决定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讲授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结构中最重要的技能,其它技能的运用都需和讲授技能配合。它贯穿于整个技能训练的始终,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全力以赴地把训练做好,课上教师设计题目学生互练,课下学生自练;慢起步、渐加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座着听,不如到前面站着讲。

第三步训练,以教学艺术为创新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教师教学要讲究艺术,成功的教学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方式的运用它的实质是创新和育人。教学艺术不是脱离教学方法而独立存在的,它是教学方法熟练运用的最高水平,体现对美的追求;是教师创造性劳动同尊重学生独立性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教学艺术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品乃是学生美的心灵。

第四步训练,以心理素质教育为根本点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都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心理素质是学生迅速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能否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并走在时展的前列,主要取决于心理素质是否健康向上。健康的心理素质不是单纯自然发展的过程,而是通过科学的、有目的教学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有机结合才能使之转变为主体内在的素养和技能。有的同学训练动力不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有的信心不足而产生怯场现象、要帮助同学过好自己这一关,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生存模式中。

二、“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理论基础

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类认识运动总规律和斯纳金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理论上讲,教学过程和人类一般认识过程一样。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师范生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是:认识(即各种知识)、实践(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见实习等)、再认识(在见实习中加深对理论的掌握和产生新的认识)、再实践……。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通过实践使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不再是观念的、静止的而是变成了真实的、动态的、有生命的东西。正如曾指出的那样:“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口尝一尝。”教育脱离实践,学生的学习将是狭隘的,其发展也将是偏缺的。

当代新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派著名代表斯纳金认为:一种复杂的行为可以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并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把学习内容分成一个个小问题并系统排列起来,通过编好的程序逐步地提出问题(刺激),学生选择答案回答问题(反应)。回答问题后,立即就知道学习结果,正确的要得到鼓励(强化)并进入下一程序学习,如果不正确就采取补充程序即再学习同一内容,直到学会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继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生“脑中有书”便于“以身试法”,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理论,还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其次,我们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是教师通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重要部分,其它技能还是侧重理论讲授在形成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整合训练,使各种单项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并灵活运用

三、“四步训练体系模式”的操作原则

1.小步子接近原则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行为,不经训练无法胜任。我们必须把这种行为微观分解,大问题小步子,由小到大层层靠近:目标简明具体、高而可攀,使学生学的省力,信心十足,少犯错误,并能连续正确地投人学习中

2.及时确认原则

采取各种渠道充分注意获取有关训练结果的信息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成功心理得到满足,以激发他们尝试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使之完成从语言使用者到语言教师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3.树立榜样的原则

第4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论文摘要: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g-gtI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文章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以及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探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学英语师资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培养I1标的基本构成因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则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和高中版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高师英语专业如何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接轨?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高师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在本专业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和教”的能力。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首先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科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比较过硬的英语教育技能;作为未来英语教师的高师学生,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第一板块,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和读写技能三个方面。其中,口语技能包括英语听说技能、朗读技能、讲演论辩技能、教学13语技能,书写技能包括规范英语和汉字书写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美术字书写和筒笔画技能,读写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第二板块,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灵活运用教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板书设计技能、引入教学恬动技能、讲授技能、操练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教学技能、听、说、读、写教学技能及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技能、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技能、语言测试技能、课后辅导及作业批改技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训练等。

第三板块,教育管理技能训练,包括班主任工作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其中,英语课堂管理技能又包括使用恰当语言和手段组织教学的技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计划的技能和、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错误的技能、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技能和教学反思能力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狠抓“三熟一练”,即熟悉英语教学法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熟悉中学英语新教材。练,是指实际授课训练。“练”,是指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亲自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演试,即试讲。每个学生必须进行两次以上试讲才能下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但试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平时各项基本功的训练。

因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所以,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便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

笔者任教的英语教育专业O2级、03级和04级学生都开展了微格教学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实施教学,录像到课后分析讨论等步骤。前期准备包括教学见习,介绍有关微格教学理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教案设计和教学录像片断,分析中学英语新教材等。具体措施:首先让学生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学英语新教材,教师指定初中或高中英语新教材为微格教学的内容;然后,分小组备课,每组7-8人,每组集体设计并完成一个单元的微格教学内容,如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分为warn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study,integratingskills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备课时学生既分工又合作。课后要求上交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像和教学评议等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试教,学生自主录像,对录像进行语言使用和教学技巧的分析,在教学后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使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使用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通过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教师职业技能,其实施程序大致为:

(I)确定训练目标

首先要把师范生应当掌握的教学行为和技能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每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技能。

(2)观摩范例

在正式训练某项技能之前,被培训者必须观摩、见习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或者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如新课程初中和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课例VCD),以便明确自己所要训练的技能的要求和标准,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训练技能的理解。要求师范生在观看和观摩时不仅注意课堂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注意教师在课堂管理、处理学生反应、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是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的。

(3)设计、编写教案

被训练者根据技能培训目标和教学范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详细设计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将如何展开,使其突显训练技能的要素,并阐明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指导教师要对受训者设计的教案进行指导和审阅。"

(4)角色扮演

由扮演教师角色(被培训的师范生)、学生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教学评价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和摄像操作等人员组成微型课堂。在微型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的被训练者练习预先设定的教学技能,所用的时间依据训练的内容而定。教学的整个过程被摄制、记录下来,评价人员填写评价单。角色扮演实质上是师范生模仿优秀教师教学的过程。

(5)反馈、讨论和评价

重放录像,被训练者与微型课堂的其他人员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并围绕者训练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肯定或有待于改进的意见或建议,教学者根据来自各方的反馈进行自我分析、反思,检查教学实践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6)重教

如果没有达到训练的目标,被培训者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人的建议,精心准备后,进行第二次教学,矫正原有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技能趋于合理和熟练。

为了保证练习的实际效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六对辩证关系:

其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4开课之初首先明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及教学计划,使学生在上第一节课时就知道除了要学习教学法的理论之外,还要使理论付诸实践。人人要准备上讲台。指导教师要精讲有关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同时,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I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可以结合英语语音课、英语口语课、英语书法课、英语教学法课、教学见习课以及教育实习等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各种专题练习,当堂完成各式各样的训练,但是,更多更经常的是课外的练习。学生在寝室里听教学录音,甚至节假日到教师家中看教学录像,在其他可利用的场地训练模拟教学,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

其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l训练职业技能固然需要集中进行,更需要分散活动,或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或组自为战,人自为战,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寝室、教室、食堂、休息室以及户外空坪隙地开展小型多样的练习。训练场景也不仅在校内,还可在校外。学生个人或小组到中学见习。另外,有的学生利用假日家教,自主训练教师职业技能。

其四,“互练与自练相结合,以自练为主。”『4训练职业技能需要高师学主相互合作,默契配合,因此,互练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还是自练,比如书写技能、简笔画技能、教学设计技能以及教师口语技能中的许多内容等,都需要加强个体的独立的严格的训练。

其五,训练与考核相结合,以训练为主。我们出台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达标考核办法,建立了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标准,并尽可能使标准形成可供检测的量化指标,针对具体的训练项目,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以此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定期检测训练的效果,随时反馈调控,以确保训练的成功。因此结果性考核是必要的,但是训练中的过程性评价更重要。比如,每周布置2-3名学生上讲台作课。课后由讲课人自述个人的体会,同学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有意识地逐步过渡到由学生点评。有比如要求学生通读中学英语教材,并指定他们对实习时将要使用的几种教材精读,要他们熟悉每课书的内容,分析每课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可能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记好笔记,交老师批阅。以培养他们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第5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论文摘要: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g-gti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文章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以及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探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合格中学英语师资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培养i1标的基本构成因素,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则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部相继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版和高中版等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改革。高师英语专业如何与中学英语新课程接轨?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毕业生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高师毕业生的学科教学能力的高要求。因此,在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我们在本专业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和教”的能力。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必须首先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科教学技能和教育能力。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必须掌握比较过硬的英语教育技能;作为未来英语教师的高师学生,必须加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国内学者吴一安的研究认为,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1)外语学科教学能力,(2)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3)外语教学观,(4)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lj英语学科教学法课程不应该是纯理论课,而应该“把培养学生外语学科教学能力放在首位,”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为培养学科教学能力服务。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根据何广铿提出的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外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组织课堂活动技能,使用教学手段技能和运用语言测试的技能。其中组织课堂活动技能又可由三种技能组成:1.备课技能,2.使用适当教学活动技能和3.课堂管理技能。结合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我们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划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口语技能、书写技能和读写技能三个方面。其中,口语技能包括英语听说技能、朗读技能、讲演论辩技能、教学13语技能,书写技能包括规范英语和汉字书写技能、三笔字书写技能、美术字书写和筒笔画技能,读写技能包括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 

第二板块,英语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包括灵活运用教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板书设计技能、引入教学恬动技能、讲授技能、操练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教学技能、听、说、读、写教学技能及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技能、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技能、语言测试技能、课后辅导及作业批改技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训练等。 

第三板块,教育管理技能训练,包括班主任工作技能和课堂管理技能。其中,英语课堂管理技能又包括使用恰当语言和手段组织教学的技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计划的技能和、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错误的技能、英语学习策略指导技能和教学反思能力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 

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要狠抓“三熟一练”,即熟悉英语教学法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熟悉中学英语新教材。练,是指实际授课训练。“练”,是指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亲自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演试,即试讲。每个学生必须进行两次以上试讲才能下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但试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平时各项基本功的训练。 

因为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所以,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途径便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职前教师(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有效的基本方法。 

笔者任教的英语教育专业o2级、03级和04级学生都开展了微格教学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实施教学,录像到课后分析讨论等步骤。前期准备包括教学见习,介绍有关微格教学理论,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教案设计和教学录像片断,分析中学英语新教材等。具体措施:首先让学生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学英语新教材,教师指定初中或高中英语新教材为微格教学的内容;然后,分小组备课,每组7-8人,每组集体设计并完成一个单元的微格教学内容,如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分为warning—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reading,languagestudy,integratingskills等八个部分的内容,备课时学生既分工又合作。课后要求上交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像和教学评议等材料。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试教,学生自主录像,对录像进行语言使用和教学技巧的分析,在教学后对教学进行反思,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使用各种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使用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通过开展微格教学训练教师职业技能,其实施程序大致为: 

(i)确定训练目标 

首先要把师范生应当掌握的教学行为和技能分为不同的单项技能,每次只集中训练一两项技能。 

(2)观摩范例 

在正式训练某项技能之前,被培训者必须观摩、见习优秀教师的实际教学,或者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如新课程初中和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课例vcd),以便明确自己所要训练的技能的要求和标准,增强其感性认识,加深对训练技能的理解。要求师范生在观看和观摩时不仅注意课堂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注意教师在课堂管理、处理学生反应、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是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的。 

(3)设计、编写教案 

被训练者根据技能培训目标和教学范例,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编写教案,详细设计出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将如何展开,使其突显训练技能的要素,并阐明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指导教师要对受训者设计的教案进行指导和审阅。 

(4)角色扮演 

由扮演教师角色(被培训的师范生)、学生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教学评价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和摄像操作等人员组成微型课堂。在微型课堂上,扮演教师角色的被训练者练习预先设定的教学技能,所用的时间依据训练的内容而定。教学的整个过程被摄制、记录下来,评价人员填写评价单。角色扮演实质上是师范生模仿优秀教师教学的过程。 

    (5)反馈、讨论和评价

重放录像,被训练者与微型课堂的其他人员一起观看教学录像,并围绕者训练的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肯定或有待于改进的意见或建议,教学者根据来自各方的反馈进行自我分析、反思,检查教学实践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

(6)重教

如果没有达到训练的目标,被培训者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他人的建议,精心准备后,进行第二次教学,矫正原有教学的不足,使教学技能趋于合理和熟练。

为了保证练习的实际效果,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六对辩证关系:

其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4开课之初首先明确本课程的总体要求及教学计划,使学生在上第一节课时就知道除了要学习教学法的理论之外,还要使理论付诸实践。人人要准备上讲台。指导教师要精讲有关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同时,在此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i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可以结合英语语音课、英语口语课、英语书法课、英语教学法课、教学见习课以及教育实习等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各种专题练习,当堂完成各式各样的训练,但是,更多更经常的是课外的练习。学生在寝室里听教学录音,甚至节假日到教师家中看教学录像,在其他可利用的场地训练模拟教学,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

其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l训练职业技能固然需要集中进行,更需要分散活动,或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或组自为战,人自为战,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寝室、教室、食堂、休息室以及户外空坪隙地开展小型多样的练习。训练场景也不仅在校内,还可在校外。学生个人或小组到中学见习。另外,有的学生利用假日家教,自主训练教师职业技能。

其四,“互练与自练相结合,以自练为主。”『4训练职业技能需要高师学主相互合作,默契配合,因此,互练是必要的;然而,更多的还是自练,比如书写技能、简笔画技能、教学设计技能以及教师口语技能中的许多内容等,都需要加强个体的独立的严格的训练。

其五,训练与考核相结合,以训练为主。我们出台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达标考核办法,建立了各项职业技能的训练标准,并尽可能使标准形成可供检测的量化指标,针对具体的训练项目,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达标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证书,以此督促学生自觉地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定期检测训练的效果,随时反馈调控,以确保训练的成功。因此结果性考核是必要的,但是训练中的过程性评价更重要。比如,每周布置2-3名学生上讲台作课。课后由讲课人自述个人的体会,同学互评,最后教师点评,并有意识地逐步过渡到由学生点评。有比如要求学生通读中学英语教材,并指定他们对实习时将要使用的几种教材精读,要他们熟悉每课书的内容,分析每课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可能使用的教学方法,要求他们记好笔记,交老师批阅。以培养他们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第6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小学课程设计不断进行改革,在体育课程运动训练的教育观中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清感变化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在对学生的关怀中不断加深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一、目前我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笔者对某市不同区域的部分小学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发现随着目前我国新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和素质教育目标的不断提高,部分小学逐步转变人才培养标准,不仅仅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考核,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越来越元化,课堂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考核的内容已不再是单一的期考,还增加了课堂考核,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也有了全新的定位。课堂训练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教师、学生、学生之间互评以及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具有公平性、标准性的特点。此类课堂训练考核方式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加强了体育运动量,在互相交流过程中加深了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相对于单一的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课堂训练考核更具备客观性,不仅仅是局限于期末一次性的教师评判。

二、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前进过程中的弊端,需要冷静思考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存在形式化和低效化的根源,为提升我国小学体育课堂训练教学的有效性寻找原因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观点:

(一)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不及时

传统的教学思想在多数不发达城市和地区依据普遍存在,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我国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城市和地区,其小学教学模式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由于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足,设备和教师队伍条件存在局限性,大部分小学体育教育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体育课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与学生升学的标准不相挂钩。因此,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好动的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表现较为积极,而部分文静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除了教师要求的基本体育热身运动之外,在自主运动时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其次,由于部分贫困地区,缺乏基本的体育运动器材和场所,如篮球场、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气排球等器材,学生因经济能力有限亦无法自费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失去了部分体育运动的条件和兴趣。

(二)小学课堂教学形式化主义盛行

教师的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之处落实学生的体育教育。但由于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体育教学敷衍其实,基本是在体育课堂开端要求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之后,要求学生自由活动,并不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由于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处于初级水平,对很多项的体育技能的了解不足,盲目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休克等问题的产生。其次,教师带领班级学生进行体育竞技等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部分性格内向或胆怯的学生在进行体育竞技训练中获得更为开放的思维,个人的勇气得到提升。因此,形式主义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以予以修正。

三、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方法、调查访问分析方法和个案研究方法,对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足的问题、教学方式形式化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操热身运动教学,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还有有技巧地增加学生训练项目。体育运动的类别多种多样,教师可在每节不同的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如第一周的体育运动学习球类技能;第二周的体育课堂进行跳绳类别的技能训练等等,以此类推,在整个学期中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从中不但学习了多种体育技能,还增强了个人的体质健康。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育应以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为主

课堂教学中应该以掌握基本动作为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学术的个人形式成绩。教学的根本在于帮助学生学习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体育课堂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可通过体育竞技或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体育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记运动产生的疲劳,自不断的游戏比赛中,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与好处,逐渐形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热爱运动的好风气,从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四、总结

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小学教学考核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应试考核已不再是学生成绩认定的唯一标准。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朝着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进程迈进,为加强小学体育课堂训练,还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训练中来,通过游戏、竞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为我国小学体育课堂训练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14.27:32+34

第7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86-02

课堂交往技能训练,可以改善课内交往,促进形成合作性、支持性的课堂气氛,促进交往双方相互认知、相互沟通与相互作用;对课堂之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迁移作用。

然而,孩子是怎么做的呢?不尽如人意。家长、老师的要求笼统抽象,怎样做才是认真听讲、踊跃发言呢?凡此具体实在的指导,几乎是空白。如何纠正这 一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指导偏差呢?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作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分的多向交往。只有当师生间的垂直交往与学生间的水平交往的渠道都畅通无阻时,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才能充分的发挥,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交往能否顺利与和谐,与交往技能相关。因而,我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对学生进行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探索。

1 我们把课堂交往技能训练内容具体化为四个“学会”

1.1 学会倾听他人发言。 倾听他人发言包括倾听教师讲课和倾听同学发言。要求学生积极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学习问题,先独立想一想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然后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记住他人的发言要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用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所谓非言语信号,主要包括交换目光、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所谓言语信号,主要是对他人的发言赞同、接受时,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我也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你说的对”;如果他人说的不全或答错了,则应该陈述自己的想法,扩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学会质疑、发问,学会向他人请教,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

1.2 学会陈述自己想法。 陈述自己想法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参与学生间讨论时的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步做到语言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生动自然,注意恰当控制音量。即参与讨论时音量要小,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学生都能听见。

1.3 学会修正他人观点。 修正他人观点,主要指修正同学发言。我们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谈出自己的意见,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当然,教师也要敢于接受学生的“挑刺”。

1.4 学会接受他人意见。 接受他人意见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我们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乐于接受意见,耐心的听对方说完。意见中肯,点头表示感谢;意见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于不恰当时,也要听得进,提醒自己今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如果时机适宜,也要学会适当的进行辩解,以保持交往双方心理的融贯。

2 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我们所进行的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关注的不仅是训练的目标和内容,更

重视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2.1 认知指导。 不良的交往方式往往是缺乏交往策略知识所致。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首先要教给学生有关交往策略知识,以指导交往行为。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讲解时,遵循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在把握交往技能的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具体行为,分要点进行训练。如倾听技能分解为:注视对方目光、身体前倾、点头微笑等。在分项讲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综合应用于实际交往中。

2.2 榜样示范。 课堂上进行训练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榜样,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美国的J。奇尤依指出:交往技能是教师的一种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交往方面的“专家”、“典范”。如课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不轻易否定,哪怕学生说错时,教师也要耐心等待,让学生说完,充分展现其思维过程。教师还要注意树立学生榜样,学生观察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更会用心观察学习。

2.3 体验引导。

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必须诱感体验,因为从认识到行为都离不开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的驱动。交往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他人情感,体验交往之乐,体验交往技能训练的价值感、成功感。

2.4 行为演练。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设定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微笑肯定、口头表扬等,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3 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训练时注意两个问题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儿童的许多课堂行为是带有偶然性的,这种偶然性可以向必然性转化。教师要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促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训练时注意两个问题。

3.1 课堂交往技能是一系列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过程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因而训练时应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认知指导是训练的起点,体验引导是训练的中介,行为演练是训练的落脚点。如课中提问,学生应答时,教师轻轻地提示一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其将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答错被部分同学哄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别人说错了,你应主动修正,积极帮助他。试想:如果是你说错了,别人取笑你,你又怎么想呢?”移情性的话语将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而当大部分学生做得正确时,教师的一句“说得好,大家听得也很投入”,这种语言表扬又无疑对学生的行为给予了积极的强化。

第8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台山市沙浦初级中学 雷悦强

初中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它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把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发展寓于素质教育之中,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很难想象,离开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益,还谈什么大面积。因此,“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现技能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基本技能。

一、以掌握基础知识为目标起点,抓好技能训练。

“双基"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它的内容随着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充实与更新,也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钻研大纲、精通教材,真正弄清学生应知应会的“双基”是什么,适当地降低教学的坡度,以中下生为注意中心去组织教学,把防差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尽量缩小学生的分化面,把握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综合的目标层次,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要以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轻易掌握的每一节课的全部内容,更不要认定某些学生无论学什么都无法掌握。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技能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技能也称之为熟练,而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课堂上教师是否是主导,不是凭教师的主观愿望去决定的,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因为教是为了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最多只是充当观众,而教师则把自己降置为演员。因而造成严重的弊端:费时、低效。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还是观众,首要差别是技能的训练,当然也包括能力的培养,但最根本在于技能。我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这道题考试前刚刚讲过,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懂呢?”其实,要学生真正掌握一道题目,如果缺少技能的训练是不可能的。正如教人开车的教练把开车的要点、技巧讲清楚,然后叫学车的学生马上开车去考试一样。试问: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时,能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专心去听?能否保证每一个专心去听的学生都听得明白?能否保证每一个听得明白的学生都能解同一类题目?可见:“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听就会懂,懂就会做。”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做法,教师只有不满足于自己的“讲清楚”,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最终形成技能。那么,技能训练是如何实施的呢?

1.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前提

以目标教学模式为例:“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以及“课外作业”是五个基本环节。在这几个环节中应该有足够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以及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就是说,能使学生做到:“笔不离手”的教案,才能成功地实现技能训练。

2.在课堂上引导得法是实现技能训练的关键

传统的教学方法习惯于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先作示范,然后再由学生动手,这样做既费时、低效,又间接地打击了优生的极积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无须讲,尽量减少举手、口答等无谓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只有教师时刻记住自己在课堂上的“导演”身份,对学生作出适当的点拔、引导、辅导,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作为“演员”的学生,才能实现有效的技能训练。

3.“限时”是实现技能训练的保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组训练题作出限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让学生记录实际所用的时间,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以分层训练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放松差生、缚住优生的现象。差生在课堂上由于不懂而显得无事可做,优生在课堂上仅用5至10分钟就已经掌握了该学的知识,其他时间也是无所事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那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与能力的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要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在练习的设计中准备好差生会做的题目。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某某学生真是无药可救了”,但是,在我的实践中,我还没有真真正正碰到一个每次考试都是0分的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不可教,主要看教师对他的要求如何。例如:如果我发现有学生不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就会先让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甚至简易方程。另外,在课堂上重视差生的辅导、偏爱差生,给他们树立信心与希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还有,教师在练习设计中要注意分层训练。比如:“导学达标”和“课外作业”一般为A、B、C三组题目,其中A组题为预备知识,B组题是专为实现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基础知识、基本运算,C组题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中下层生,只要求完成A、B两组题目,而优生则可完成A、B、C三组题目。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做的题目。也就收到了课堂教学和高效益。

三.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大纲作出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规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的思维起点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思维作为思路点拨的起点,尽可能多地以直观演示提供数学原型和数学范式,科学地去发现思维通路,从而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断培养费增强学生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有人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也就是说,教师重视学生数

学能力的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四.注重传授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9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范文

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信息要为学生接受、加工、顺应或同化,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间展开平等而充分的多向交往。只有当师生间的垂直交往与学生间的水平交往的渠道都畅通无阻时,学生的认知主体性才能充分地发挥,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交往状况,与交往技能相关。因而,我们应当在日常教学中着力对学生进行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

1.集中注意力捕捉课堂语言信息

课堂语言信息包括教师讲课和学生发言等诸多信息。教师要教育学生积极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探索的学习问题,先独立想一想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然后虚心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学会记住他人的发言要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学会用言语信号和非言语信号,作积极的信息交流。所谓非言语信号,主要包括交换目光、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所谓言语信号,主要是对他人的发言赞同、接受时,说出表示支持性的言语,如果他人说得不全或答错了,则应该陈述自己的想法,补充或修正他人的意见;学会质疑、发问,学会向他人请教,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解释。

2.认真准备大胆陈述自己的想法

陈述自己想法包括回答教师的提问,参与学生间讨论时的发言。教师应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步做到语言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生动自然,注意控制音量,即参与讨论时音量要小,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让全班学生都能听见。

3.态度诚恳修正他人观点的不足

修正他人观点,主要是指修正同学的发言。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肯定对方发言中好的、对的方面,再诚恳地指出不足,说出自己的意见,切忌讲伤害对方的话。当然,教师也要敢于接受学生的挑刺。

4.细心体会接受他人提出的建议

接受他人建议包括接受批评与建议。我们要求双方本着平等的态度,乐于接受意见,耐心地听对方说完。意见中肯,点头表示感谢;意见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甚至于不恰当时,也要听得进,提醒自己今后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时机适宜,则要学会适当地进行辩解,以保持交往双方交流。

二、课堂交往训练过程和方式中的注意点

其实,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们所进行的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关注的不仅是训练的目标和内容,更主要的是重视训练的过程和方式。

1.对交往策略的认知指导

在课堂交往技能训练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有关交往策略知识,以指导交往行为。不良的交往方式往往是缺乏交往策略知识所致。教师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讲解时,遵循技能训练的基本规律,在把握交往技能的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具体行为,分要点进行训练。如倾听技能分解为:注视对方目光、身体前倾、点头微笑等。在分项讲解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综合应用于实际交往中。

2.对交往形式的榜样示范

课堂上进行训练的一种最普遍的形式就是教师为学生作榜样,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美国的奇尤依指出:交往技能是教师的一种素养。对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交往方面的专家、典范。如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不随意打断,不轻易否定,哪怕学生说错时,教师也要耐心等待,让学生说完,充分展现其思维过程。教师还要注意树立学生榜样,学生观察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更会用心学习。

3.对交往过程的体验引导

课堂交往技能的训练必须诱感体验,因为从认识到行为都离不开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的驱动。交往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他人情感,体验交往之乐,体验交往技能训练的价值感、成功感。

4.对交往情境的行为演练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契机进行练习,也可创设相关情境,塑造良好的交往行为。练习时,当学生的交往行为表现接近预期目标时,应及时予以适当的鼓励,如教师微笑肯定、口头表扬等,从而促进交往技能的保持与内化。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儿童的许多课堂行为是带有偶然性的,这种偶然性可以向必然性转化。教师要强化课堂交往技能训练的意识,促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促使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规范化,须注意两个问题:

(1)课堂交往技能是一系列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过程和谐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因而训练时应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式。认知指导是训练的起点,体验引导是训练的中介,行为演练是训练的落脚点。如课堂上提问,学生应答时,教师轻轻地提示一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是对别人的尊重”,将得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答错被部分同学哄笑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别人说错了,你应主动修正,积极帮助他。试想:如果是你说错了,别人取笑你,你又怎么想呢?”移情性的话语将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波澜。而当大部分学生做得正确时,教师的一句“说得好,大家听得也很投入”,这种语言表扬又无疑对学生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