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对传播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传播学的理解

第1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摘要]:

传播学应当从传播学家的书斋、课堂里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天下普通老百姓的有力工具。只有把传播学解放之路的起点从“信息”、“符号”退回到人类为何需用传播的原发点“传播的基元”,点中普通老百姓理解传播学的“灵犀”,传播学才易于为广大民众所了解、掌握。

Abstract: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emancipated from the study and classroom of communication experts, and become the powerful instrument of benefiting the common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Only if the jumping-off point of the emancipation path of communication, has been moved from “information” and “symbol” backwards to the origin that the reason why human being needs communication, which is called “the basic element of communication”, constituted the “resonance” for common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communication, could it be easier for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 to know and master this subject.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the emancipation path the basic element of communication

一,背景与目的

培根说:“科学的力量取决于大众对它的了解”。上世纪中叶,中国大陆曾掀起“围湖造田”、“毁林开垦”的热潮,自从生态学中的基本理念、环保意识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以后,又兴起了一个“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的风尚。科学发展史上许多触目惊心的史实告诉我们,一门科学能否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社会,取决于是否争取到大众对本学科的充分了解和特别重视。传播学是否能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也取决于它是否为最广大的社会民众所了解、欢迎。那么,从人类传播实践中产生出来的传播学是否被社会大众所了解呢?

2003年暑期,我对党政干部、工程师、企业家、大学生、商人、市民、工人、农民、警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有93%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传播、传播学。在回答知道的7%的调查对象中,我进一步问:“传播、传播学对你有用吗?”除1人能说出部分用处外,其余都答不上来,有一调查对象甚至反问道:“传播、传播学又不是锅、铲、水果刀,我拿它干什么?”。

可见,社会大众对传播、传播学还不甚了解。

那么,影响社会大众不甚了解传播、传播学的原因是什么?要把传播学从传播学家的书斋或课堂里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亿万老百姓的有力工具,首先应从哪里着手呢?

这就是本文要考察、探索这一问题的原由和目的,下面报告考察、探索的结果,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二,传播的基元

这几年考察发现,影响社会大众不甚了解传播、传播学的原因很多,这里只交待其中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原因,那就是在于我们解释传播时,没有从传播的基元出发。

什么是传播的基元?就是人类元初传播之所以发生的那个根据,即人类元初的传播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

人,作为社会的人,必须相互结成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相互依靠,相互帮助,才可能生存,才可能发展。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其前提就是相互要交流思想感情。一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支持、帮助、协作、配合,前提就是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需要、愿望、想法之类的思想感情,而人的思想感情隐蔽在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聪明的人类想出的办法就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符号来指代或描述头脑中的看不见摸索不着的思想感情。如果嫌这种通俗易懂的说法不准确,改为更确切的说法就是,用感觉器官可感触得到的符号来指代或描述头脑中的看不见摸索不着的思想感情。如示意图:

图中的“传受双方的共识”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传者在使用什么符号来指代自己脑子中的某一思想感情,必须要与受传者事前有个共识,否则,传者使用了某一符号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给受传者。《儒林外史》描写过一个名叫严监生的人物,临死时脑中有个想法,但说不出话来,只好伸着两个手指作为符号来指代他那一刻的思想。但“两个手指”这一符号指代什么思想,在场的几个与他对此符号没有共识的人都不知其意,一个接着一个猜问。他哥哥的大儿子说:“二叔,是不是你还想见两个亲人?”,他听了吃力地摇头;他哥哥的二儿子说:“二叔,您是不是还有两罐银子埋在哪儿?”他听后瞪了一眼;抱着小孩的奶妈说:“老爷,您是不是想见孩子的两个舅舅?”他也是摇头;他的夫人赵氏揩着泪说:“他爷,他们说的都不相干,您就是为那个燃着两根灯草的油灯费油不放心。我去拨掉一根就是了。”赵氏过去拨掉一根灯草,严监生见自己的想法通过两个手指这个符号被夫人正确解读了,自己的愿望实现了,才将手放下,头一搭,放心地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说明两个道理:

①,任何人,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必须用别人感觉器官感触得到的符号来指代和描述;

②,传者要让受传者明白他使用的符号指代他头脑中的什么思想感情,事先要在什么符号指代什么思想感情上,与受传者达成共识。

这两个道理就是元初传播发生的根据,就是人类元初传播为什么发生,如何发生的基元。这基元,是广大民众甚至文盲、半文盲的民众理解什么是传播,为什么需要传播的“灵犀”。

如果从传播的基元出发,点一下这个“灵犀” ,普通老百姓就会理解什么是传播。在一次乘坐三轮车时,车夫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研究传播的。他提高嗓门:“研究传播,传播是啥子(什么)东西?”我从传播的基元出发给他一解释,他释然地直点头:“我懂了,我懂了,原来传播是让人相互了解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的妙法,我们平常向别说活就是在用听得见的声音符号向别人表达我们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给亲人写信就是用文字符号向亲人表达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这样说来,我们活在世上,人人都离不开传播,人人都得传播。照老师的说法,表达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啥(什么)话,写啥(什么)字,都有章法,不得乱用。呵,看来,这门学问有用、有用,我们这些卖力的粗人也得好好学一学啊。”

三,悬糊的理论及其阐释

为什么从传播的基元出发去解释“传播”连三轮车夫都会豁然开朗,而前面所述调查中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党政干部、工程师、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却不十分理解流行的传播概念呢?

这正是传播学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到中国以来所呈现的一个奇怪而又必须说明白的问题。之所以说它是“必须说明白的问题”是因为这一问题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关乎传播学发展战略的大问题。

传播就是人们使用感觉器官可感触得到的与别人已有共识的符号,相互间传达、交流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的活动。这样表述的“传播”之所以让人很容易明白,是由于这个“传播”不是悬空的,而是与人们传播实践活动血肉相联,是从人们的传播际出发、从人类之所以产生传播的原发点出发的。这个原发点就是,传播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的,由于思想感情隐蔽在脑子里,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才生出用可感知的“符号”、“信息”来指代它的需要。交流隐蔽的思想感情是根,是因,是出发点,“符号” 、“信息”是“根”上生出来的“芽”,“因”上结出的“果”,是从出发点上路后的第一个站点而不是始发站。“传播”的流行解释之所以让人胡涂,就在于既不管“符号” 、“信息”是“根”还是“芽”,更不问这“符号” 、“信息”是“因”还是“果”,便轻率、冒失地以“符号” 、“信息”为传播的基点、始发点来解释传播,结果,人们听了这种解释后还是不明白生成传播之因:为什么会发生传播;不明白传播的根:传播是如何发生的;不明白“传播” 、“符号”、 “信息”与人类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什么作用。而且,撇开“交流隐蔽的思想感情”这个根,把“符号”、“信息”作为解释传播的基点、立足点、出发点,不仅增加了说明传播含义的困难,更增加了理解的困难,特别是增加了广大民众理解传播含义的困难。

例如,被我国传播学界推崇为“传播学集大成者” 、“传播学宗师”威尔伯施拉姆,在其《传播学概论》一书的第一章的“传播的含义”这一节里,先从communicationr 的多种含义谈起,引言竟花了15。4%的篇幅。接着再拿61。5%的篇幅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之后才涉及这一节的主题,说,传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到一起,试图共享某种信息”。至于哪些东西带有信息?除了“言词”之外,施氏例举了“一个手势”、“一个接吻”等一大堆“都携带着信息”的事物。他为了要读者注意传播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关系”,竟用了16。4%的篇幅。在引用了金斯利戴维斯的话后说:在传播关系中,人们总是带着“第三只耳朵”倾听的。接着就强调,无论传播关系“顺当”与“不顺当”,都会起“作用” :“使我们能够在头脑中构成印象观察我们的环境和指导我们的行为”。①由于施氏在这里把传播的含义立足在“共享信息” 上而不是立足在“交流隐蔽的思想感情”上,脚不着人们现实传播的实地,悬空,决定了他说不清楚“传播的含义”,只好东拉西扯,越说越让人糊涂。可是长期以来,这段毫无条理,逻辑不连贯的关于“传播含义”的论述却被奉为经典,当着“皇帝的新衣”来赞美。面对这样的论述,随着传播学中国化的深入开展,已到了该说老实话的时候了。

立足于“信息”来说明传播含义是悬空之举,糊涂之果,那么,立足于“符号”呢?

例如,美国学者B贝雷尔森说:“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所进行的符号的传递。”②对于普通读者,特别是广大民众读者看了这个定义不但不会明白什么是传播,反而更糊涂:什么是符号?为什么要传递符号?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发展有什么关系?我们离不离得开传播?。。。。。。等等,也是悬空之举,糊涂之果(顺便指出一点:B贝雷尔森在这里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他在定义项里使用了包含被定义项的概念)。

可喜的是,国内有学者近乎脚踏实地的指出:“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意义)转换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它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受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③说这一解释“近乎脚踏实地”是鉴于:一方面指出“传播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过程”是非常正确的,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两个不足。不足之一是没有用“隐蔽的思想感情”而用“意义”,这就突不出“隐蔽性”、“不可感触性”,也未突出“符号”的可感触性。人类之所以需要传播是因思想感情的隐蔽性,才产生了使用可感触的符号来指代、描述的传播行为。思想感情的隐蔽性与可感触的符号的使用,是我们解释传播时不可忽略的两个特性。忽略了这两个特性,我们就说不明白为什么需要借助符号来传播,广大民众也难于明白人类为什么要传播,如何传播的道理;不足之二是只说“信息接受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阐释、理解其意义” ,没有交待受传者是“按传受双方对什么符号指代什么思想感情的共识”来理解“传来的符号” 的意义的。因为,缺了“传受双方对什么符号指代什么思想感情达成的共识”,受传者是不可能理解“传来的符号”的“意义”的,正像普通人不能理解敌国间谍传来的密电码是什么“意义”一样。

不仅离开传播的基元我们说不明白传播为何发生、如何发生的道理,而且,离开了传播的基元,符号学家也说不明白符号为何发生的道理。请看,被称为符号学之父的皮尔斯的符号理论:

这位符号学之父皮尔斯是这样解释他的符号模式的:“符号对某一个人而言,在某种情况或条件下,代表着某种事物。它向某人表达,也就是在该人心中创造一个相同的符号,或者是一个更精致的符号。该人所创造的这个符号称之为原先符号的(解释义)。这个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即指涉物。”④

请看,这个模式及其解释由于没有从传播的基元出发,没有说清楚也不可能说清楚人类为什么要用符号?人类拿符号来干什么?人类是怎么使用符号来相互传达、交流自己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感情的?仍然是悬空之举,糊涂之果。

三,小结

上面我们把从传播的基元出发解释“传播”与从信息、符号出发来解释“传播”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看到:

一,从传播的基元出来解释“传播” ,点中了亿万民众理解“传播”的“灵犀”,使他们一下子明白了“传播”是怎么回事以及“传播”与他们的血肉关系,因而容易引发他们关注、重视、学习、掌握传播学知识,这就容易把传播学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亿万老百姓的有力工具;

二,现在流行于传播学著作中的那种做法,基于或立足于“信息” 、“符号”来解释“传播” ,那就把“传播”悬空起来,不着实地,脱离民众的传播实践,很难把“传播”的机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受众也越来越糊涂,不利于把传播学解放出来普及到民众去。

三,要把传播学解放出来,成为造福于亿万民众的有力工具,首先,就必须从传播的基元出发来解释“传播” ,而不应从信息、符号出发来

[注释]

①,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②,引自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第2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一、加强传播学教学理念和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思想认识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可见,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媒体传播的现象,掌握媒体传播规律从而能熟练地把握媒体传播。因此,传播学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树立具有强烈专业关切精神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传播学在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媒体传播作为一种传播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独特性特征,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传播学理论的一般性和媒体传播的专门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传播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需要,依据专业的特点强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在加强教学理念的同时,学生对学习传播学的思想认识同样重要。许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对于《传播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够,不太重视,完全区分传播学与新闻学,认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身操作性、实践性特别强,应该加强与广播电视切合紧密的课程如《新闻学》、《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节目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传播学》那些既枯燥又无用的理论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对新闻传播的指导作用。所以许多同学知道媒体传播的一些传播现象,却并没有将其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规律和理论的层面,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宁树藩教授早在1994年就曾谈到他的一个想法:“新闻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这可说是本来意义上的新闻学;一是以报纸等新闻媒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而形成起来的,无以名之。姑称之为广义新闻学。”而且指出:前者是核心,是基础,失去前者就不成其为新闻学了。1998年,李良荣教授与李晓林也曾撰文呼吁:“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必然趋势,也是必由之路”;“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是对传统新闻学的一次改革”。

上述学者的观点非常明确指出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学生们在学习传播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认清传播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之间的紧密关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进而才有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二、切合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传播学教学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教学更要切合该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不仅要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媒体传播现象,更要用传播学的理论进行新闻传播的实践指导。依据专业特点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本科教学中,使用的传播学理论教材有很大的相似性,基本上涉及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类型研究,主要包括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及效果研究等内容,而传播效果又着重介绍四大宏观社会效果,即议程设置、培养理论、知识沟假说及沉默的螺旋理论。这种安排基本上将西方传播学主要是美国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学生,它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学普遍采用。然而。教学过程中,只向学生纯粹的介绍这些源于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肯定得不到学生的欢迎,传播学的知识体系往往游离于专业之外,并没有和专业紧密地结合。传播理论教学要以一般原理介绍作为重点,再结合实践。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抽象的传播学理论与具体的新闻传播现象结合,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感性化。比如,在讲解议程设置时,在学生们了解了它的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之后,结合新闻实例进行讲解。例如,美国轰炸伊拉克之前,大肆渲染后者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本质也是利用媒体进行议程设置,扰乱视听,推行其霸权政策。在讲解人际传播时。通过观看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电视节目录像进行探讨分析,使同学们真正理解传、受双方之间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从而指导将来的新闻采访工作,做出有创意和深度的新闻作品。

传播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闻传播现象,提高新闻传播实践能力。教学过程应该将新闻传播现象与传播理论紧密结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充分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激情

传播学本身理论性较强,多开于专业学习的较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很有益的。传播学教学必须要跳出理论型课程单向教学的传统模式。不仅要将传播学理论研究成果清晰的介绍给学生,还必须充分尊重传播学自身学科性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思维,进行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经调查,教学内容枯燥、抽象、难于理解,是学生们对传播学学习的普遍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产生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方法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抽象的过程、微观的现象进行模拟,瞬间的现象进行定格,是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易于理解。另外,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功能,可以把诸多的教学信息,由不同媒体形式进行有机组合,将与某一教学内容相关的不同层面的资讯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课堂教学信息组织表达的最优化。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说,影像资料特别丰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如,在讲授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的内容时,播放对话、访谈类节目,借用影视的直接诱导,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进入教学内容情境之中。通过这类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的非语言符号,如面部神态特写镜头,肢体动作细节描写来反映其心理活动,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同时对著名主持人的采访技巧也有了直观的认识。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湖南台鲁豫主持的栏目《说出你的故事》中的《白岩松约会电视》这期节目,因为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明星主持人,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讨论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要想提高同学的参与热情,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模拟,直接感受教学内容,加深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同学从枯燥的被动接受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同时可将理论直接付诸实践,使同学们学得轻松,接受愉快。如讲解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上讲台模拟了“诉诸理性”和“诉诸感情”以及“警钟效果”,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同学们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大众传播的教学中,针对传播热点话题,组织学生跟踪大众传媒的报道,要求学生对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再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讨论。这样的互动安排,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笔者组织同学们就“3·14拉萨事件”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分析,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只要教师将传播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与新闻时事紧密结合,使同学深入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播学教学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四、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

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的传播媒介、不断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纵观人类传播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这本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媒介即是讯息”,指出了媒介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化时代,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媒介引起了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和模式变化,媒介改变、塑造和控制人的组合方式和形态。20世纪80年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社会出现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传播的基本形态。它突破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化、非目标性、单向、区域传播的障碍,使得传播走向个人化、目标化、双向和全球网络传播。

第3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新闻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4-0067-03

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中谋求对我国有利的舆论环境,成为负责任的大国,就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消除别有用心的恶意中伤。但目前我国对外传播能力的提升和国家经济建设不匹配,不能满足国际综合实力发展的需求。如何更大力度支持从事对外传播的媒体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增强中国的声音,最大范围内争取和影响海外受众等问题凸现出来。其中,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关键点。国家领导人和学者都不断强调,传播人才培养力度亟待加强,着力培养一批维护国家利益、熟练掌握外语的外向型新闻人才,才是提升我国对外传播能力的基石。

中国对外传播能否在国际社会上发挥强劲的影响力和效力,取决于我国对外传播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即学界强调的“学技素养”和“学养素养”。过硬的学技素养是指传播人才熟练运用外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娴熟运用网络等先进传播技术和设备的技术能力以及学以致用的扎实的新闻业务能力。丰富的学养素养则强调敏锐的政治感、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积累、协作互助的精神等。

新时期的中国对外传播实践活动,对国际传播人才的类型、素质和能力培养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型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掌握现代传媒技术,并能谙熟国际新闻报道惯例,与国际传播发展接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既要侧重对参与国际新闻报道一线的从业人员后备力量的培训,又要加强懂经营管理的专业媒体管理人才的培养。同时,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完善、传播和媒体策略研究也需进一步推进。新闻教育工作者应强烈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索和努力:

一、对外传播观念培养过程中的四大特别关注点

新闻传播教育者和广大从业人员要在深刻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更新已有的传播观念,深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总结其他国家新闻传播业的经验。在集合国家、社会和教育界的力量,把学校办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心、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中心和现代化的的对外传播观念培养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特别关注:

(一)内外有别的传播框架

从传播主体、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效果这个四个方面来说,对外传播都有别于对内传播。

首先,从传播主体来看,我国的对外传播主体是国家层面上的,大多是党或政府机构,而对内传播的主体相对而言就更加的多元化,它有国家层面的,也有各种以商业为目的的文化传播公司。其次,对外传播有不同于对内传播的目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增进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让他们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从而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三,由于对外传播的对象是外国人,他们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有着和国内受众不同的传播习惯,因此,对外传播内容的制定更需要把握所取内容的角度、表达方式,这些必须适合他们的需要及视听习惯。最后,从传播效果来看,对外传播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增进国外对中国的了解,让国外人民用公正的眼光看待中国,而对内的传播在此方面的需求则相对较小,主要以在盈利的驱动下吸引更多的受众为其目的。

(二)用事实说话的传播原则

新闻不能造假,公民享有知情权,无论国内外传播都要注重这一点,曲解国内外重要信息都不是取信于人的做法。所谓信息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提供信息就是提供事实,通过提供事实来达到传播的目的,这是对外传播的一条基本原则。对外传播就是向外国人提供有关中国的信息,以增进他们对中国客观公正的了解。在新闻的客观性上,学者们的争议很大,新闻把关人的存在,让人们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都存在很大的怀疑,认为传播主体会从自己有利的角度出发对新闻进行筛选,对公众进行隐瞒。新闻是否在存在客观性?在对外传播中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在对外的信息传递中,要做到有理有据,把事实摆在眼前,让国外受众信服。长此以往,国外的人民了解到我们的传播风格,也更倾向于对中国的现状持理性了解的态度。“用事实说话”将是我们对外传播永远践行的基本传播原则。

(三)增进不同层次上了解的传播目的

增进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是中国对外传播工作的基本目的,但是简单层面上的了解不能够达到正确树立我国在世界人民眼中的大国形象的目的。因此,由浅及深的不同层次上的了解应该是我们在不同的传播时期应该着力关注的。

第一,有关中国基本情况的了解,如历史、地理、民族、人口、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传播是了解中国的第一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基本发展脉络是我们首先致力于推展的。

第二,中国政府现行的主要方针政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有不同的治国方针和从政制度,这些都是基于国情基础上制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的对外传播有助于国外对社会主义国家更好的了解。

第三,中国的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多年的传播实践证明,表层的了解不及对其文化的了解传播效果显著,而我们过去的对外传播正是在促进“文化传播”这一软实力方面重视不够。例如,在报道基层居民委员会的活动时,如果只介绍居委会的老大娘们如何热心地为邻里服务,不介绍中国人“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帮互助的传统,会使外国人只是看到居委会大妈“东家进、西家出”的场面,从而导致他们认为中国人没有尊重他人隐私,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就是因为我们在报道中没有让传播对象更好地了解中国人对“个人隐私”有不同的理解,从而造成了沟通障碍。同样在报道地铁公交车让座事件时,更加要提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有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这样让外国人更好的理解中国让座现象,我们让座不是像西方人理解的“这是一种不尊重老人,认为他们没用的”表现。所以,在对外传播中要重视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克服差异所造成的交流沟通障碍,达到真正的“和而不同”的状态。

(四)与时俱进的传播素养

一方面,国外的传播实践,像媒介制度、对外报道特点等需要我们研究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对外传播人才的传媒素养也要与时代保持一致。柴静在《看见》一书中就提到最初自己的采访技巧就是观看国外知名记者的采访视频,这也是一个由“学习模仿”到“自我突破”形成自我风格一个过程。因此,对外传播人才在对国内传媒市场了解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到国外的传媒实践,还要了解国际同行们都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提升自己的传媒素养,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达到传播目的,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谋求一个良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传播要求的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对外传播工作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行业,需要经过良好训练的专门人才。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确立了国际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深厚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扎实的外语基本功,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我国现有资源和条件下,新闻传播教育应从原来的封闭的、学院式的教学,转变成为与实际的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开放的教学。

为此,传播教育机构应根据国际化新闻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及国际传播业的发展现状,对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在总学时中所占比重进行重新划分,构建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并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加大英语教学及双语教学的比重,提高对外传播人才的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在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中推行双语教学。同时,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为他们开设与英语相关的选修课程,扩展英语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给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与语言专业学生相近的语言能力训练课程。

第二,借助各种平台和社会资源,强化实践教学力度。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的主体课程,重点是传授该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实践教学则强调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全面的感性认识,搭建起思维的框架,有利于其后续学习的系统性。教育机构应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搭建实践平台,使学生在现实的传播语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锻炼并提升能力。

第三,设置多元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扩展对外传播人才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凸显为培养应用拓展性的国际化新闻人才服务的原则。通过设置国际化课程,如国外报刊选读、西方新闻报道、国际企业管理、跨文化传播、美国社会与文化等课程,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加强并拓宽对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在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的设计中,大胆创新,开阔思路,是提高对外传播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根本性举措。

此外,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育者还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上扩展思路,注重多样性。通过组建学生活动小组,模拟采访,邀请新闻业界资深记者或编辑在学校开设讲座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活动。

三、对外传播人才自身素质的历练

对外传播人才的素质决定了对外传播效果的质量,因此要着重加大对于对外传播人才素质的培养。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短期而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培养工作应常态化。在外力培养的同时,对外传播人员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历练。

(一)传媒专业技能过硬

对外传播人员在采、编、播、译、评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技能,这是对外传播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具备良好的传媒职业道德和政治素养

做新闻要真实、客观。国际问题复杂多变,这里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从识别这些问题的核心,找准报道角度。同时,在报道中要实事求是地把事件报道给受众,切勿主观、片面,甚至捏造事实,这是传媒人应恪守的职业道德。

(三)具有国际视野

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人一定是知识面广的人。因此,对外传播人员要随时的扩大知识面,为自己充电,从而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和沟通能力。

(四)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传媒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对外传播人员要随时做好工作的准备,因此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更需要其自身认识到加强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对外传播人员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五)历练自己承受困难的能力

传媒人士要具有一般人更坚韧的精神,在传媒实践中历练自己不怕困难和牺牲的精神,向战地记者闾丘露薇、在俄罗斯人质事件报道中有良好表现的卢宇光以及在“非典”报道中的柴静等传媒精英学习。

四、结语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及国家“软实力”的显著提升,以前的对外传播领域中的诸多理论观念和新闻业务操作要素均需要及时调整,甚至突破,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强化英语教学在对外传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切实加强对外传播人才的英语素质培养,应当是从根本上提升对外传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培养既具有深厚人文知识背景又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对外传播人才。各院校根据社会需求与自身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对外传播人才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推动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M].Beijing: Foreign La 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Biagi,S.Media / Impact:An Introduction to Mass Media[M].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9.

[3]单晓颖.新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今传媒,2008,(8).

[4]毛家武.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东南传播,2008,(3).

[5]张明敏.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赵琦.英语新闻的特点与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

第4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传播教育 新视角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是一个大型的社会政治组织,并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依据公关关系理论,根据组织面临的情况不同,公共关系传播有不同的传播类型,其中建设型公共关系是组织在开创新局面时在公共关系上所做出的努力。通过这种努力,使公众对该组织及其理念有一种新的感觉,产生新的兴趣,从而直接推动组织事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启发、引导公众“认识――理解――行动”的模式,主要采取较多的向社会公众主动自我介绍,主动结交各方朋友,争取让尽量多的人知道自己、理解自己,从而进一步让公众接近自己。建设型公共关系特别适用于社会组织新观念推出时,提升其新观念传播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实现传播教育效果的最大化。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新的执政理念提出来,表明我们党正在进行一种建设型公共关系,可以预想,中国共产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必将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的辉煌和胜利,从而大大提升党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牢固树立党组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新形象,开创党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公共关系理论表明,按照组织公关活动的对象来分类,组织所面对的公众可以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传播教育的内部公众是党员,党员也是传播教育的首要公众。一个组织的形象是由组织内部每一个成员所共同塑造的,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也应该是由每一个普通党员的实际言行表现出来的。如何将科学发展观传播到党员中间,让所有的党员都能领会并且掌握这一发展观,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关系到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因此首先要做好对党内党员的传播教育,让科学发展观成为每个党员所认同的价值观,成为全党的共识及行为准则。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传播教育的外部公众就是党员以外的公众,既包括国内民众,也包括国际社会。对这两部分外部公众,公共关系的目标大体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念的更新,从而认同中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发展观指导下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对这两部分外部公众也有不同的传播教育侧重点。对于国内民众,更多的是通过传播教育科学发展观,让民众支持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党的方针政策,把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中科学发展的目的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采用科学的发展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更多更大的幸福。让广大人民理解科学发展观中所提出的发展靠的是人民,为的也是人民这一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教育就能成功地使人民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使党和人民更加团结一心,共同奋进。

对于国际社会,我们传播科学发展观,是要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进入到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中国的科学发展可以为世界带来更多更大的利益,而不是威胁。科学发展观中申明的尊重人权、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是相契合的,更易获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可,这样就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一步谋求发展创造了宽松有利的外部条件。

任何一种价值观念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才能传播到广大公众中间,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教育也不例外。对党内党员开展传播教育时,要注意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需要理论工作者作大量的研讨工作,及时厘清和理顺一些认识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因此在党内理论界中召开一些研讨会有利于正确开展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教育,减少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和歪曲。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教育,不仅需要在党内进行大规模的宣讲,更要让所有的党员都能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党报党刊也可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传播教育基地,通过新闻传媒形式在全党内部形成学习贯彻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舆论氛围。公共关系理论还强调通过一些特色活动来传播组织观念。通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劳动竞赛、岗位评比等活动,这种潜移默化地渗透式的传播,让党员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科学发展观,对特定的群体如知识层次高的大学生、操作技能强的劳动者有较好的传播教育效果。

对国内民众开展传播教育时,可以运用报刊杂志,但其传播教育的内容相对应浅显易懂一些,可以通过生动的事例来传播。标语口号也多用于农村等欠发达地区,通过简单明了的标语让老百姓知道中央的观念转变。还可以通过三下乡活动以及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活动让人们了解科学发展观,接受科学发展观,支持科学发展观,时间科学发展观。

与国内传播相比,国际社会的传播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对科学发展观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向国际社会传播科学发展观时,可将相关论述译成外文,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让外国人通过书籍了解科学发展观。在外事活动中,中国领导人经常与外国政要、国际友人谈论中国的发展,并向他们传达和解释中国的科学发展观,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窗口。

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按照公共关系理论,在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反馈,以便及时考察传播的效果。

第5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国际传播;解释;共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1-0005-04

国际传播活动古已有之。古代出使他国的说客、使者、跨国经营的商人,甚至一国的首脑,都是最早的国际传播者。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大众传媒的出现,国际传播不仅关系到广大的普通民众,而且涉及到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交流的各个方面。国际传播的途径也不断增多,除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媒介传播方式,比如网络与手机等。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由于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惯等差异的影响,使得国际传播不仅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而且也明显地具有地方性色彩。在国际传播问题上引入解释学的视角就是在国际传播的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矛盾中来分析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意义。

一、沟通与理解――国际传播的解释学意义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事实,在现代世界的经济交往中任何一个国家离开其他国家都将难以生存和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于是各种各样的国际传播途径自然地产生了。国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信息在不同国家间的传播,在每一种国际传播途径中,都有一个将本民族的各种信息及文化传统公示给对方的倾向,因为只有让对方充分地了解自己,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国际社会的沟通。但每种文化都有自己固有的特征,当人们在国际传播中公示自己的文化的时候,在对方就会有一个理解和解释的问题,而这正是解释学的核心问题。

但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中,人们又是如何来理解并解释一种完全陌生的文化的呢?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把某物作为某物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前有、前见和前把握来进行的。”[1](P150)也就是说,一切理解都不是对对象的无前提的理解,理解都是基于解释者的前结构的先行的前理解。而这个前结构可以理解为解释者所具有的背景知识。①在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中,这种背景知识也会发生作用。在这样的背景知识中既包含了国际传播的文化地方性,也包含了共识。这与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似。尽管每个民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但差异并不否定共性,基督教文化与儒教文化都具有“善”的共性。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追求“中道”的精神境界,并且都将其看作是实践智慧。从解释学的意义上看,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人们不仅能够解释个性的差异,而且也能够解释出共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际社会一直认同“求同存异”的精神理念。

国际社会之间一直在努力增进沟通与理解,而各种国际传播方式促进了这种沟通和理解的深化。在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传播的理解不是要寻求一种完全的客观性,②这种客观性也是不可能达到的。一个民族的传播主体,不能指望其所传播的信息文化得到对方的客观性理解。虽然在国际传播中达不到客观性,但也决不是绝对的差异性,而是差异中的共识,共识中的差异。解释学不是一种方法体系,而是一种实践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寻求的是人类最大的善,是人类的沟通与理解。“诠释学是哲学,而且作为哲学,它就是实践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所研讨的问题就是那些决定所有人类认识和活动的问题,是那些决定人之为人以及对善的选择最为至关紧要的最伟大的问题。”[2](P331)目前人类面临很多共同的善的问题,比如环境保护,对灾难与疾病的防治,和平与发展,等等。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要求国际传播中必须关注这些最基本的人类共同的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进行理解和沟通,形成共识。

国际传播也是通过语言进行理解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行为。一切解释都具有语言,理解只有在解释的语言性中才能实现。哈贝马斯认为语言问题在解释学中占据中心位置,他指出,“交往行为与其他人类行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惟有交往行为把语言作为直接理解的媒体。他说,目的行为只是把语言作为许多媒体中的一种,通过这种媒体,各为取得自己成就的发言者相互发生影响,使对方构成或发表符合自己利益的愿望的意见或意图;规范调节行为首先把语言作为一种可以提供文化价值、取得一致意见的媒体,这种媒体只是再现一切其他进一步的理解活动;……”[2](P283)在哈贝马斯看来,解释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建立人际关系功能的语言行为的意义,即“最基本的交往行为”的意义。对其进行语言分析的目的,是达致“理解”,以作为使“行为同步化的一种机制”。[3](P134)国际传播中的多种形式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语言交往行为也理应是有一种实践理性的价值趋向,追求共识,这就是国际传播的主旨。

二、国际传播中的解释困境

在国际传播中,人们很容易在一些关键点上产生理解的分歧,这样就不可能达到彼此之间的认同,造成解释的困境。国内一本文摘型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则幽默:一位广告设计者,为一种饮料设计了一份很有创意的广告,它由三幅图画自左向右依次排列,第一幅显示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已经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第二幅图则是要推广的产品;而第三幅画面显示这个人喝完饮料后又变得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但不幸的是设计者却被广告公司解雇了,原来该广告要投放的地区是阿拉伯人居住区,而阿拉伯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右向左的!这样这种饮料广告岂不是起了反作用?这个故事揭示了文化的相对性及其经解释所带来的困境。只要有国际传播就无法完全避免这种解释的困境。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表象的事实,但在这个事实背后却有着深刻的原因。

首先,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着解释的客观性要求与解释者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得国际传播中的解释困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人们亘古追求的目标。根据海德格尔提出的前理解概念,解释者在理解过程中要不断地考察他的在前结构内的预期意义,从而发现这些前结构是否基于事物本身。但在无穷的倒退过程中,也就是在解释的循环中,解释者又是如何发现哪种解释是基于事物本身呢?例如,我们将自己的文字所表现的文化和传统用媒介传送给国外,外国人总是希望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但是在文字转述过程中有些东西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外国人来理解一种陌生的事物,就很难获得文化的真相了。因此,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生活,希望在生活中切身感受中国的文化传统。虽然如此,他们仍然不可能彻底了解中国文化的真实面目。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外国的理解者本来是有他们的文化立场的,他们在原来的国度里生活了那么多年,怎么可能就不受到其主体结构的影响而完全地理解中国呢?文化都有相对性,一个人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决定了他理解的视角,而这种视角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就是任何一位国际传播中的解释者都可能会存在的主观性立场。也就是说,我们在理解一个新事物时不可能完全摒弃前见。或者按照伽达默尔的视域观点,理解者与他的理解对象都有各自的视域,即人的前判断,是对意义和真理的预期。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初的视域,而对这文本进行理解的人,具有他自己的视域,二者的视域界是有各种差距的,这种由于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是无法消除的。同时,伽达默尔还指出,理解就是相互了解直到取得相互一致,但要达到“意见一致”,则意味着对意义的理解具有“同一性”或“主观际性”。而哈贝马斯指出,个人间总是“以主观性为基础,来确认相互间的一致”。[4](P169)这些因素都阻碍了解释过程中对客观性的获取。

其次,国际传播要达到解释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有时受到权威与传统的干扰。伽达默尔就对启蒙运动中所谓理性与权威的对立提出质疑,认为权威的本质不是抛弃理性,而是相反,承认理性。他说,“‘前见’其实并不意味着一种错误的判断。”[5](P275)当权威具有积极意义时,它其实可以推动我们的理解进程。比如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我们间接获得的对于异族文化的理解,就是基于权威与传统,它使得我们不必每件事都试图去追本溯源。福柯将话语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看作权力作用的结果,他声称,“理性的”话语正是由于在话语斗争中取得优势,掌握了权力,才能成其为“知识”和“科学”,自封为“真实”和“正确”的。于是,在他那里,真实性和正确性不再依赖于行动者和判断者的能力或资质,而是反过来,取决于是否掌握了权力。[6](P96-97)但是假如有一个片面的判断,我们仅因为它的权威性而去承认它,就会导致错误的理解和解释。朱熹付平生精力于《大学》一书,但之后注释《大学》者有数百家,关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人言人殊。最后刘宗周无奈地说:“读书至晚年,不能释然于《大学》。”这简直是一场解释的灾难,这种解释的困境不是伽达默尔的“视域的融合”方法可以解决的,其最后的出路,不再是解释的问题,而是要打倒经典文本的权威。

再次,国际传播力图获得沟通与共识,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国际传播都有其自身的地方性特征。这实际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当代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但整体的世界要想得到持续性的共存,就必须寻求共识,多元与共识之间是一个矛盾,欲从多元之中揭示出共识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这是解释出现困境的又一个原因。但在全球化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必须努力地解决这一问题,这就要求国际传播的解释主体能够“同情”对方的文化,从对方所传递的信息中解读人类共同的利益需求,从而为建构一个和谐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础。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优势,都有对世界的共存所可能做出的贡献。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泛接触和了解其他文化的机会,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对人类的共存有意义的因素,共同塑造一个全球和谐的局面。比如我们中国文化中就有许多有利于世界和谐发展的合理因素,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追求和谐,而这些于当代世界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和平问题是相当有益的。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因而会自然认可中国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和平力量。这种解释思路对一个和谐的全球局面的维系是相当重要的。国际传播包括很多种方式,每一种方式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恰当的理解他者的途径,世界上的各国人民,都应该通过这些途径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沟通和理解,这可能就是国际传播进行解释学思考的最大价值。

解释的困境在根本上植根于解释主体的内在结构之中,为了形成一个彼此沟通且拥有共识的氛围,这就要求解释者相互尊重,使自己的内在结构逐步地合理化,这是每一个国际传播的参与者和解释者都要做出的解释学努力。

三、解释的出路

国际传播不是一个单纯的了解对方信息、知识和文化的过程,而是为了通过传播来实现沟通和理解,这是解释学的目的论价值。然而沟通和理解不仅需要深刻地把握对方的知识和文化,而且自己还要有一种良好的态度,这种态度必须是真诚的,能够切实地了解对方并与对方在友好的氛围中实现沟通的价值。一个全球化的共存世界之所以能够形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现实的条件,这里是指人类当今社会如果不去谋求和谐的发展之路,就不可能实现共存,这就决定了人类被迫要去寻求共识。另一个是主观的条件,即人类必须积极主动地去构建共识的社会,而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必须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参加主体,以其真诚性作为谋求和谐世界的主观进路。为此需要参与国际传播的主体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共识、避免冲突,在传播活动中贯彻真诚的态度。

首先,解释的客观性要求与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只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久了,对中国文化解读的多了,自然就会对中国有更多更全面的理解,这种理解也就自然地更加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国际传播是个多元交融、寻求共识的领域,它并不要求完全客观地认识到对方文化的本来面目,但它要求尊重对方的文化,在多元文化中寻求基本的共识。③这才是国际传播中的解释学的使命,它不局限于对国际传播的信息的文字化理解和知识性解读,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构建活动。它通过对所传递的信息的创造性解读,努力追寻一种和谐的秩序。就象伽达默尔指出的,有时解释者可能比原作者有更好的理解,或者更准确地说,不同的理解。

其次,国际传播的传播主体与解释主体要尽量避免传播与解释过程中所可能造成的理解的难题。为此,传播主体就需要尽量去理解其所传播文化的历史,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理解传播对象。一方面,在传播自身文化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补充一些背景知识,以真诚的态度清晰地表达自我,在需要论证的地方进行清晰的论证,以便使对方能够真切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将对方的文化介绍进来时,需要真诚地了解对方,只有这样,才能在主体间个性的范式指导下让自己的传播行为更具有沟通的价值。前面笔者讲的那个广告设计者的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那位广告传播者能够真诚地了解阿拉伯地区的阅读习惯,就能让那种饮料更好地走向市场,而他自己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效益。无论是传播出去,还是传播进来,都需要传播者的真诚,一个信息的,一种文化的宣传,都不能有任何虚伪的成分,否则不仅起不到传播的效果,反而会导致误解,让对方难以理解自己的文化信息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④

对于国际传播中的解释主体(或者传播对象)而言,他必须尊重对方的文化,理应从对方文化中看到其优势,从而寻求对自己和国际社会的和谐运作有帮助的因素。按照解释学理论,一种文化传统和在其中积淀下来的生活形式,通常是以它的成员创造性地接受和改造传统的方式而得以延续的。[6](P173)所以我们不能固守自己的文化,而是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在创新中求发展。比如我们前面所谈到的,我国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它体现在我们文化形态的多个方面,建筑、音乐乃至民间的剪纸艺术等当中,都有这种理念的渗透。当我们的这种文化形态传播到国外的时候,外国人必须以体悟的方式真诚地把握这种文化的精髓,否则可能会说“那不过是破房子”而已,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了,更难以从文化的形态当中体会到真实的理念,进而建构和谐的国际社会了。解释是为了一种善,当今社会最大的善就是寻求共识。所以无论传播主体还是解释主体,都必须有一种理解异文化的真诚愿望,必须放弃误解和偏见,放弃同类另类文化的企图。

最后,我们说,国际传播实际上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价值世界,这个价值世界可以成为传播参与者的内在结构的一部分,共同构成沟通和理解的前提。自从启蒙思想产生以来,自由、平等、民主和正义的精神价值已经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普遍的认同。⑤比如联合国的各项权利公约就体现了对这些价值的诠释。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无论你的国度和文化是什么,都必须为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而解释和构造。不同国度的人们要从各个民族的文化中解释出与这些价值相协调的因素,用这些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去营造和谐的世界局面。正如哈贝马斯所主张的,真正的意见一致只能“以共同信任为基础”,虽然它也有陷于共同的主观性中的嫌疑,但毕竟已不同于迫于外部影响或暴力所形成的虚假的“意见一致”。解释是有前见的,当人们站在这些被普遍认同的价值的角度去进行合理性的解释的时候就会易于实现共识与沟通。

注释:

①其实,在解释学里所讲的前见和背景信念,在哲学认识论中就叫作认知图式。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待问题,康德所讲的先验图式解决认识为什么可能的问题,这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而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前见”实际上是解决了解释何以可能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背景知识,根本就无从解释,解释学是由认识论发展而来的哲学。

②在哈贝马斯看来,“诠释学意识摧毁了客观主义者关于传统人文科学的自我理解,指出理解的客观性有赖于解释者的诠释学境遇,只有通过效果历史意识才能获得。”(洪汉鼎著《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而实际上当从诠释学境遇进行理解的时候,恰恰难以达到客观性。

③解释学由于背景的存在不主张解释的客观性,甚至在有些解释学家看来,解释中的误读恰是构成文化发展的一个动因。我们对于春秋战国时代文化的解读和西方对于古希腊的解读,其实都不是要解释出一种客观性。如果真是那样,恐怕是对文化发展的阻碍,而不是促进。

④任何宣传性的东西,都要避免过分的虚伪。无论在任何领域中,有两种宣传方式最具说服力,一是事实,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事实胜于雄辩”,这种方式以澄明事物本质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内心对于真相的期待;二是论证,当传播中需要表达自己的某种建议和观点的时候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这样才能起到说服的功效。

⑤马克思主义也认同这些价值,在马克思所设定的未来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自由构成了社会的前提,人的自由而平等的发展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洪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4]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第6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是确定初中物理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该课程标准是初中物理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例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初中学生对于物理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规定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过于笼统和空泛.

1.1 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就是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其基本理念和内涵精髓,分解课程目标,并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课标解读时,不能为了课标解读而解读,而要在课标解读的基础上将课标落实在课堂上,并且还要进行课标评估.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即: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明确教学目标;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落实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

1.2 课标分解

课标分解,主要是将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抽象物)变成学习目标(具体物)的过程.

也就是说,通过阅读、分析课程标准,理解、体会其基本理念和内涵,把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分解到每一课时,指导教学实践达到全面落实课程标准.

1.3 课标解读和课标分解的关系

1.4 课标分解的步骤

课标分解的五步骤为:

第一步,摘录相关内容;第二步、确定关键词;第三步、分解核心概念;第四步、分解认知行为动词;第五步、结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来叙述学习目标.

2 “光的直线传播”课标解读

2.1 “光的直线传播”在小学科学课标中的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 “四、物质世界”第二部分“能量的表现形式” 中“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三:光的传播”,要求为:“3.1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标准中的行为动词是“了解”.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涉及的行为动词一般有“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语.怎样呈现这些词语是分解课标的核心.笔者给大家推荐了一些替代词,可以参考一下.

1、了解:说出、读、写、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2、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概述、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等;

3、掌握:使用、质疑、辨别、设计、解决、检验、总结、证明、评价等.

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和“现象”.针对行为动词和关键词的组合,笔者认为,在小学科学学科中,对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目标应该是:

1、能说、写出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2、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3、能描述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4、能识别和挑选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2.1 “光的直线传播”在初中物理课标中的解读

对于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具体要求.只是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要求如下: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由于没有直接的对应的标准,因此在课程标准解读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偏差.笔者认为,虽然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了“光的直线传播”的要求和标准,但是由于当时的行为动词只是“了解”,而不是“理解”.因此,首先在行为动词的界定上,需要将“了解”上升为“理解”.

同时,在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过程中,学生必然需要建立“光的直线传播”的“前概念”,所以,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学生必然应该掌握诸如:光沿直线传播有什么条件?光沿直线传播有什么应用(解释哪些物理现象)?光沿直线传播的速度如何?如果达不到“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会怎么传播等.

2.2 “光的直线传播”在初中物理中的学习目标

通过以上的解读,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蕴含了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课程标准,那就是“通过实验,探究并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将其分解后,“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目标是:

(1)通过参与影子游戏,探究影子的成因,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归纳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一些简单的光学现象;

(4)通过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光在真空、空气中的光速;

(5)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通过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介绍,感受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3 “光的直线传播”课标分解和实施建议

【案例1】

器材:教学用投影仪,空白白底PPT页面

[TP6CW01.TIF,Y#]

游戏引入:手影游戏

展示自己的手影游戏.

问题1: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生答:光被手挡住了.

问题2:手为什么能挡住光呢?

生答:因为手是不透明的.

播放一段视频,如图2所示.

问题3:插在水流中的木桩,并不能将水彻底挡住,这是为什么?

生答:因为水流会拐弯.

问题4:光之所以能被手挡住,还可能有什么原因?

生1:还可能是因为光不会拐弯.

生2:还可能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在,只能猜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光的直线传播需要条件吗?如果需要,条件是什么?如何探究这个条件?

生:思考,不需要回答.

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题――

板书课题:三、光的直线传播

【点评】 利用游戏引入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从而进行有意义的猜想――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下一步“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打下基础.

【案例2】学习目标2的分解和实施建议

情景 问题 学生参与

演示:用激光笔在空气中射出一束激光. 问题1:看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了吗? 生:没有.

器材:激光笔,水盆,热水瓶(有热水),浇花用喷水壶,蚊香,火柴等.

活动1: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问题2: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显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思考一会儿.)

生1:点燃蚊香,用激光笔沿着烟雾照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生2:用浇花用的喷水壶喷水雾,用激光笔沿着水雾照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生3:将热水倒入水盆中,用激光笔沿着水雾照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生4:将黑板擦在黑板上敲一下,用激光笔沿着粉尘照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学生分组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

板书:光在气体(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问题3: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什么?

问题4:刚才所展示的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其本质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将一些“小颗粒”照亮了,从而显示出了光的传播路径.请问,这在物理学中是什么方法? 生: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转化法”.

演示:用激光笔照射装有清水的水槽. 问题5:看到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了吗? 生:没有.

器材:激光笔,水槽(装有适量清水),豆浆(或则牛奶)等.

活动2: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

板书:光在液体(水)中沿直线传播. 问题6: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显示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问题7: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什么? (不假思索地.)

生5:在水槽里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照射水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生6:也可以在水槽里滴几滴豆浆;

(学生分组探究光在水中的传播.)

生: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器材:激光笔,无色玻璃砖,毛玻璃砖,无果粒果冻等.

活动3:探究光在固体中的传播. 问题8: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光在气体(空气)、液体(水)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在固体中,光的传播情况又如何呢?试一试,有什么发现? 生:(分组活动)

生7:用激光笔照射无色玻璃砖,无法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生8:用激光笔照射毛玻璃砖,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生9:用激光笔照射果冻,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光传播路径;

板书:光在固体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用激光笔从空气斜着照射入装有水的水槽,如图4所示.

图4:光通过空气和水

演示:用激光笔从空气斜着照射入装有不均匀糖水的水槽,如图4所示.

图5:光通过不均匀糖水

板书: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问题9: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10:那么光沿直线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问题11:光在同一种介质里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问题12:通过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13:那么光沿直线传播又需要什么条件?

问题14: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并且归纳一下: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生(齐答):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齐答):必须在同一种介质.

生:(思考,不敢回答.)

生(齐答):光通过不均匀糖水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10:还要加上“均匀”这个条件.

生(齐答):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点评】以“问题串”为维度,以“实验或活动”为经度,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分组探索,将“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分解到位,课堂的预设周密,课堂的生成自然.学生在缤纷多彩实验活动中,水到渠成地得到“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课标的分解,效果很好.

【案例2】

实践1:解释“影子的形成”,如图3所示.

问题1: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现在能否解释“影子的形成”?

生答:光源发出的光,由于沿直线传播,一部分被人身体挡住了.

问题2:(追问)一部分光被挡住了,造成什么结果?

生答:被挡住的光就无法射到地面上.

问题3:(继续追问)无法照射到的地面与其他地面有什么不同?

生答:没有光照射到的地面比其他地方暗.

问题4:(最后一问)那比较暗地区域叫什么呢?

生(所有学生):(恍然大悟)影子!

问题5:试一试,你能画出影子的范围吗?

生(所有):画图.

实践2:解释“日食、月食现象”.

播放Flas:月食,如图4所示.

播放Flas:日食,如图5所示.

问题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月食、日食的形成.

生:分小组讨论.

问题2:在月食形成时,是什么挡住了什么?

生:地球挡住了太阳.

问题3:(追问)在日食形成时,是什么挡住了什么?

生:月球挡住了太阳;

问题4:(继续追问)为什么被挡住的总是太阳?

学生思考.

生:(提醒)因为在它们三个中,只有太阳是光源.

问题5:你还能举一个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例子吗?

生:列举一些其他例子.

播放视频:“树荫下的亮斑”,如图6所示.

[TP6CW06.TIF,BP#]

问题1:请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地面上有很多亮斑.

问题2:(追问)这些亮斑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1:有些亮,有些暗.

生2:有些大,有些小.

生3:有些是圆的,有些形状不规则.

问题3: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吗?

生:感觉诧异,热烈讨论.

器材:两张较大的硬纸板(其中一张刻有四边形孔),如图7所示,40 W白炽灯,电源,开关和光屏(或白色墙壁).

活动4:设计并探究小孔成像.

接通电源,闭合开关,使白炽灯发光.

问题1:将硬纸板AB挡在白炽灯前面,使得对面墙壁上出现亮斑.你看到的形状是?你知道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吗?

生1:多边形.

生2:三角形.

生:讨论.

问题2:移动硬纸板B的位置,使墙壁上的亮斑变小,你是怎么移动硬纸板B的?

生3:将硬纸板B向左移动.

问题3:继续移动硬纸板B,你看到了什么?

生4:没有亮斑了.

问题4:你能解释这个奇特的现象吗?

生5:(大叫)我看到灯丝形状了.

生:热烈讨论,兴趣很浓.

点评 在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对一些现象进行解释时,一定要掌握好深度.例如,应该掌握:利用“光线”作图;能解释影子形成的原因;知道“月食”就是地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影子”现象,“日食” 就是月球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影子”现象.不易拓展本影、半影等概念.

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活动,从“大孔”形成“孔形”亮斑,到“小孔”形成“灯丝”的像,并且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同时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对“小孔成像”的特点有具体的印象.

第7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所谓传播力,就是媒体传播力,指:“一个媒体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信息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它包括传播的信息、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的覆盖面以及影响效果。”[1]媒体传播力“就其本质而言,媒体影响受众思想的能力才是传播力的真正体现”[2]。从传播学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传播就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彼此共享、互动和共识的社会行为、活动和过程。”[3]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而言,其传播力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教师)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教育内容)的搜集、筛选和整合,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将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扩散,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培育、政治情感养成和正确行为引导的影响能力。

一、把握四个要素是增强传播力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它具备一般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过程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即传播内容、传播关系、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者而言,要增强传播力,实现有效传播,必须分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过程的四个要素,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把握传播内容的共享性。传播内容就是思想政治理论信息,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师生共享,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需要传播者将教材体系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体系,将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实现抽象表达与具体分析相结合;二是传播者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捕获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提炼、升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做到感性材料与理性内容相结合,达到教师易于传播、学生容易接受的程度。思想政治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思辨性和逻辑性特点,而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所接触的又是图像化、视觉化、娱乐化的信息内容,只有将两者相对接,传、受双方的信息交流才能处在一种最佳状态,才有利于实现传、受双方对内容的共享。

其次,把握传播关系的和谐性。传播关系的和谐,有利于传播者增强传播力,提高传播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过程中,和谐的传播关系包括两种:一是传、受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二是“人—媒”关系的和谐。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学”来引导。学高为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以“学识”的魅力使学生主动亲近,“信其道”方能“亲其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者要有高尚的人格,身正为范,通过“德”来示范,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活动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无疑能引起学生潜意识的追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技”来表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需要传播者通过积极引导、情感示范、内容互动等技巧,调节气氛,产生认同。“人—媒”关系的和谐则是指传播者要善于选择传播媒介,如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操作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等。[4]通过合适的传播媒介及其组合熟练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表达。

其三,把握传播媒介的现代性。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各种传播媒介通过声、光、电、图等形式将信息集束传播,与此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也要在充分发挥传统传播媒介优势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出发,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传播。现代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电影等信息融为一体,实现了抽象概念具体化、逻辑命题情境化、理论阐述形象化,能够将理论性强的文本语言转换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媒体语言来表达,有效地提高了传播力。最后,把握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传播,不是静态的、平面的传播,而是动态的、全方位的、立体式的传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者不仅仅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的传播方式,而且还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博客、手机短信、实践课堂等方式实现多样化的传播。

二、对受众进行正确定位和分析是增强传播力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家丁赞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作用于大学生思想、情感的,是做人的工作。要使理论、观念成为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实现教学内容有效的转化,就要准确分析大学生的特点。

首先,分析当代大学生媒介接触特点。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现代传播媒介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媒介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在新媒介环境下成长的他们,对媒介具有独特的适用性和依赖性,视听交互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与以前大学生相比,他们更加崇尚媒介的新奇消费、个性消费,媒介接触模式和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表现为他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进行娱乐消遣和学习知识。对新兴媒介敏感,尤其是对网络较为倾心,从网上获取信息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对媒介的认知理解上,他们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介有较多的了解,但对传统媒介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他们对媒介传递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一般相信媒介传播的信息。[5]因此,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只有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触特点,知晓他们对媒体传播信息的认识态度,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其次,分析受众需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要注重分析大学生需要层次性和差异性,找准他们的差异性需求,使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播更有针对性。层次性主要表现在低年级与高年级、新生与毕业生、学习困难学生与贫困生等,他们的不同需求存在着层次性。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男生和女生、文科生与理科生、普通专业类学生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不同。要有针对性地构建思想理论问题体系,通过理论的层层细化,将大的理论难题结合在小的现实热点、焦点问题上,逐条进行解答来回答学生的疑惑,从而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强大的传播力。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置传播议题,合理选择传播媒介,有效组合传播内容,提高传播的导向性,增强理论的传播力。#p#分页标题#e#

最后,要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信息的接受特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立足于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基础上的,因此分析当代大学生如何被动地接受信息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方向,这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吸引力、提高传播力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传播学中有一个选择性定律,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在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过程中,学生首先对教师传播的概念、理论、观点产生选择性注意,从这些信息中搜集与自己经验中相符合的内容,如果教师传递的信息与其原有的观点一致,则他们就选择有意注意,否则就屏蔽这些信息;其次是选择性理解,就是学生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对接触到的信息做出个人判断,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已接受和理解的信息中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做出选择性记忆。选择性定律突出地显示着受众在传播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认清大学生这种地位,了解其信息接收机制,就能进一步把握传播的双向交流性。[7]

三、合理组合媒介,将信息有效编码是增强传播力的核心

编码就是把搜集到的信息转换为可以传递的符号和信号[8],而将编码后的信息进行传递则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传播活动中,同样的教学信息,使用不同的载体则传播效果不同。这就要根据信息的对称性、相似率等进行信息组合与优化,在传播中要灵活把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受特点,采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无疑是非常合适的。首先是冲击力和感染力。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电影等于一体,信息容量大,含有大量视觉冲击强的影像,冲击力和感染力极强。思想政治理论传播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实现文本语言的多媒体化。把单一的文字语言转换成多种媒体语言,把静态的文本转换成动态的图像,把平面的视角变成立体的界面,把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单一的画面转化为多频的画面,使传播内容更为直观、清晰、生动、形象,具有逼真性和立体感,从而使传播内容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是刺激多种感官。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呈现的信息密度大、强度高、对比度鲜明,可以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接受刺激,引起有意注意和信息量的增加以及信息内容构成的变化,从而加深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9]其三是化难为易。多媒体课件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情境化,可以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传播过程中,要注意到多媒体课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多地呈现图片、动画、视频,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把握不好容易导致娱乐化和庸俗化。因此,只有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提高传播力的正确选择。

四、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是增强传播力的基础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现实背景下,要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要更加注意对传播内容的分析、筛选,内容永远是提高传播力的根本。

首先,要明确选择什么信息。这是进行信息搜集和筛选的第一步,要具有目的性、有效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这是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10]所选择的信息都要符合这一标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我们较偏重政治教育,基本围绕着政治内容进行,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教育,而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内容关注不够,造成“泛政治化”倾向。

第8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传播学教育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建构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2001年开始,教育部开始批准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传播学专业,传播学教育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新闻教育的依附程度。然而,传播学与新闻学教育的关系,传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等众多问题的不明朗影响着传播学教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将简要叙述近几年传播学专业教学研究状况,概括本科传播学教育遇到的问题和教学改革研究,并对本科传播学教育改革提出建议性意见。

一、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现状

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即传播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传播学教育大众传播化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播学教育的新闻化源于传播学与新闻学一直以来的界限不清晰,两者的胶着导致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传播学最初由新闻学界引入并为新闻工作者所研究,而新闻学界对传播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大众传播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现及其在新闻实践工作中的理论支撑作用激发了新闻界对大众传播理论的研究兴趣,这又促进了研究成果源源不断的出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循环的过程推动了大众传播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大众传播学在高校和学界得以广泛快速的传播。

然而大众传播学的教育并不等同于传播学教育。在教学中,从专业名称的确定到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际上都面临如何科学认识传播学的问题。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近几年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热议,而学界教育界对传播学这个学科的认知仍尚待清晰。

学科认知影响着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又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高校传播学教育与新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程度重合的现象,对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对传播学课程和新闻学进行差异化细分。在细化课程方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传播学专业开设了传播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与文化、传播与科技、网络传播等丰富的课程。

对于传播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除了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教材的使用和师资结构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刘海龙对目前高校中使用的传播学教材作了如下概括:教材引进侧着大众传播理论;泛泛的概论介绍偏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论考察还比较少;在理论范式的介绍方面也还不够开放,仍是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之,大众传播教育只是传播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大众传播化一方面使教育界和学生对传播学的认知狭隘化,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化指导思想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则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2 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显著。急需引入新模式

在传播学本科教育的研究中,教学模式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陈旧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与新时期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的不适应。在学界已形成了共识。

传播学教学基本是介绍欧美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但经典的传播现象和实验则无法还原给学生,不仅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容易形成教师一人独讲的教学情状。由于传播学的理论知识面较宽且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本科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易演化成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知识,从学科历史、学科人物、概念、概念区分到模式、理论、研究方法等等,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则让学生疲于记忆。在较短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往往无法了解传播理论的由来,也无暇透过社会的传播现象去理解理论。

学者们深谙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呼吁改进课堂教学和引人互动式教学模式。

1 改进课堂教学

传播理论的本质在于描述和解释传播活动与传播现象。对于本科生而言,有些传播学理论较为深奥,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要求传播学教学重理解和运用,在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理论知识。对此,李薇认为,对一些比较深奥的传播学理论可以变换教授方式。通过举例法、阐释法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搞懂理论内涵;注意深与浅结合;同时要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理论的问题形象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进行思考。在教学的操作方法上。陆桂生和黄丹主张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理论,形成传播学基础框架理论;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播学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从本土化出发批判思考中国不同于西方的传播现象,学以致用。

张玲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传播学本科教学的“渐进循环”教学模型,将“经典理论解析”、“相应案例引入”、“传播实务实践”和“学术前沿启迪”作为以课堂教学为始端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于传播学本科教育而言,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对传播理论的学习而实现对理论的活学活用。

2,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

学者们从国内国外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三种互动式教学模式:开放动态的教学模式、建构性学习模式、工作坊式教学。

(1)开放动态教学模式

开放动态式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静态的教师单向传播的教学模式而言,学者徐协认为。这种模式要求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课堂的开放。传播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口动脑,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如提问与解惑相结合,这是教学方式上的开放。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也要开放:教师和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下的交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考;空间的开放意味着学生要拓展第二课堂。

河南大学郭奇也论述并在教学中实践了相类似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作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对学生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2)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选定;3)鼓励学生搜集传播案例,建立案例库,并在课堂上剖析;4)创设课堂对话情景;5)完善教学评估机制。

(2)建构性学习模式

建构性学习模式强调为了理解而学习,通过问题式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意义结构。这种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协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意义的建构而学到。

复旦大学谢静归纳出了建构式学习的两大程序:一是学生在课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阅读,教学不局限于教材,教师比较注重论文和著作。=是重视个案研究,老师会提供很多个案。供学生课上讨论或课后分析,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后在课堂上陈述与讨论。

建构性学习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演变为自由课堂,这是一种由教师确定主题并进行指导,学生课下准备资料、制作教案、组织课堂充当传授者的教学模式。自由课堂打破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

为引导和串联者。在自由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景,即自由的气氛;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张扬自己的个性,课堂上充分讨论。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已为南京医科大学的健康传播学教学所采用,并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设计和评估体系,这为其它高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3)工作坊式教学

工作坊式教学是由高红玲提出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以“传播学研究方法研讨及实践操作”为教学主题的选修类课型进行了教改试点。这打破了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限制,实现“知”和“行”的对接,加速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工作坊式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1)由科研项目带动;2)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合作过程,即科研项目的策划、论证以及执行的全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3)有明确的教学主题;4)参与项目的学生应该是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具有参加科研的理论准备;5)由多位不同方向的教师参与组成科研教学指导中心。教师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给学生带来立体的知识体系。

(4)科技汇流下的数字多媒体教学

台湾文化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庆祥认为,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在科技汇流下亦面临了教学方法转向的冲击。如何将数字化的技术融入新闻传播教育中,设计出具学习成效的数字媒体教材,并将数字教材融入新闻传播教学课程中,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和解决的难题。

在WEB2,O的时代,如何应用数字多媒体教材于课堂教学以提升学习成效,也是特别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的角色要由教导者转化为指导者,教学方式由教导转换为互动与分享。即由老师决定每周的课程主题,提供研习素材供同学参考,再由负责该主题报告的小组针对主题搜集相关数据,制作成数字多媒体教材简报,并引导同学进行课堂讨论。

一方面,数字多媒体教学具有典型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教师角色的调整;另一方面,合理使用数字化技术设计多媒体教材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当然,新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评鉴、反省和调整。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从传播学视角看教学模式在传播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上几类教学模式为中国传播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我们认为有一个特殊的视角:知识的传授从本质上是一种传播行为,无论课堂传授还是其他的教学方式都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因此对于传播学教学来说,教学工作又增加了一层含义,即教学活动本身便是一种传播现象,教学工作者理应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并依此选取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变化了的传播要素影响着传播效果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一种传播行为会产生相应的传播效果,当评价传播教学这种特殊的传播行为时,必须以传播效果为标准检视之。

当前高校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显著带有5w特点的单向传播模式,大部分教学时间内教师是在传授知识,而学生或被动接收或选择不接收,传者与受者缺乏普遍的沟通。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大规模扩招后,传者和受者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和十年前相比,传者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着更多的受者,小班教学已成为奢望,这直接导致课堂向公众性质的转变。如果说十年前教师还可以给每位学生发言的机会。那么在如今的课堂中教师已无法做到这一点。同时,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了,且一部分学生面对着专业调剂后对专业的排斥问题,而社会环境变化和信息多元化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对课堂的排斥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传者将面对更为复杂的受者群。

由于在课堂中更多的学生因得不到互动机会而可能降低对课堂的归属感以及现实存在的学生专业兴趣的问题,“噪音”便在课堂教学这一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无疑这影响到了传播效果。在不改变传播模式的情况下,传者会比十年前面对更多的难题。如果传者无法通过自身的权威度、传播技巧、传播手段等化解这些难题。那么整个传播过程便无法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从上述传播理论中不难看出,由于教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便在很大程度上由传者决定,然而传者却不得不去面对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难题,这与扩招前大不一样。于是从理论上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可能性便显著降低,且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会有差异性。

2 改良的课堂教学要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结合

解决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一方面在于改变目前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在于规避“噪音”及条件环境变化给教学带来的难题。针对传播学教学改革,学者提出了两个方向:1)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如通过案例教学结合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2)借鉴国外建构性学习模式,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与同伴的写作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学习。

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改善目前教师、学生之间的不平衡。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和意识,缓解学生一味接受知识的习惯。可喜的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已经建立了新闻与传播教学案例库,并在新闻编辑课堂上积累了成功的案例教学经验。作为此项教学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蔡雯认为探索情景式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讲求应用性的新闻传播学教学来说可以产生一流的教学效果。而案例教学正是情景式教学下的一种有效方法。0如果仅仅将案例教学引入传统的课堂中而不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和对教师的依赖,那么这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局部改良,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人民大学新闻编辑课的情景式案例教学模式则带有明显的建构式学习色彩:学生为学习主体、团队合作、教师指引、情景构建。

而建构性学习模式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将会遇到几个现实问题:1)建构式教学模式在美国主要为研究生教学所采用,而本科新生不具备研究生全面的基础知识,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做支撑;2)建构式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较大,不仅事先要对学生做全面的了解,教师还要在课堂中引导教学的开展,在课前学生的准备中发挥指导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作科学的评价,因此对教师的时间、精力和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加之目前大班教学的现状,显然无法整体推广建构式教学。

单一的建构式教学模式或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均不能完全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建议:以学期划分,将每学期的教学时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经过改良的课堂教学,即通过改进传播手段和内容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结合社会传播现象来理解和学习理论,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归属感和学习热情。第二阶段,引入建构式学习的理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教师的指导,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较之于课堂教学我们称之为建构性实践教学。这里的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假期实践活动等有着根本的区别。建构性实践教学是正式的教学,同样依托于课堂开展教学工作,与课堂教学具有相同的地位,两者需要在学时上进行科学的划分。课堂教学在前,建构实践教学在后,学生在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中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后,通过第二阶段的实践教学从而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协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两个阶段的学习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由于本科生在不同的学年和学期所学的课程性质有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二年级时公共课、英语课与专业课并存,而专业课的教学更适合于采用课堂教学与建构式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由于每个学期的专业课均在一门以上,如传播学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传播学概论与人际传播学两门专业课,那么第二阶段的建构式实践教学对以上两门专业课进行整合,包括对教师、学生和课时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协调。如果在传播学概论和人际传播学两门课程中分别进行实践教学,由于班级学生过多而导致单个教师难以应付,因此整合两门课程成立导师组,共同协调开展建构式教学不失为一个解决办法。

教学模式做了调整就意味着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模式也要随之变化,如果保持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建构式实践教学则可能落于形式化。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理解:一切归根到底还是期末考试说了算。

第9篇:对传播学的理解范文

[论文摘要]课堂文化主要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体文化。话题是课堂文化传播的具体形态,话题的价值粘连是课堂文化传播的根本动力。教师和学生是文化传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文化传播中处于控制地位,但其动力是文化传播的助动力,而不是原动力。课堂文化传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师主导话题阶段;二是话题朝着学生主导的方向转变;三是学生主导话题阶段。与之相对应的动力是对话、理解和需求。

文化传播是教育的重要功能,课堂教学是文化传播的核心环节,课堂文化传播当然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课题。由于文化本身的歧义和复杂性,因而课堂文化就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对课堂文化的解读,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介绍三种:第一种认为,教学文化由社会文化环境、教学活动本身和教学活动主体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即“当下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和制约;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教学活动主体文化意识的觉醒和独立自主人格的养成。”第二种认为,教学文化由师生在教学生活中的生活方式这一核心要素和支持教学生活方式的要素构成,“支持性要素由近及远分别是教学集体无意识、教学风俗习惯、教学制度和教学思想。”第三种认为,教学文化的历史使命,是人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的双重建构,“以知识为基础,以人文同化、化育成人为宗旨,在传承知识、培育智能、涵养品性、助长生命等诸方面实现人的文化生成。”从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看,本文的课堂文化侧重于教学活动的主体文化,关注师生在教学生活中的生活方式,试想揭示教与学的结合是如何基于具体知识的理解,按照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方向与人的发展的现实需求,师生逐步走向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诸方面的和谐,走向文化的存在和生命的完美。

一、话题—传播形态的动力分析

话题是课堂文化传播的具体形态。文化传播并非裸的教材中的知识,也不是教学目标中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静态意义上的构成人的素养的文化要素,而是这些文化要素被教学的具体形态裹持,通过教学的具体形态进行传播的。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以为,话题应是裹持课堂文化的具体形态。话题作为文化的具体形态,它不是教材文本,不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原原本本的事实,也不是生活事实与教材文本的简单相加,抑或设立的探究情境。能成为一个话题至少有三部分组成:一是新闻背景,即生活中原原本本发生的事件;二是学生讨论,即事件能进人教学主体的意识,被教学主体认识和把握;三是学习提示,即教材中的文本能进人学习者的“期待视野”获得某种阐释。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成为有意义的话题。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中的传文化教学为例。

【新闻背景】经过广泛征求各界意见,2008年1月1日,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施行,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被增加为法定节假日。

【同学议论】同学甲:喜欢长假,集中旅游,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乙:旅游只是欣赏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同学丙、同学丁……

【学习提示]同学甲认为,利用长假集中旅游,一睹为快是个好想法。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同学可以利用假日休息时间游览名胜古迹,感悟其中的真谛和精华,实际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学乙的观点显得思路开阔。古诗名句、经典名著、传统绘画、特色建筑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身边的人与物、人与事都渗透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所以,读书、吟诗陶醉于民族文化之中,这也是很好的休闲方式。

话题之所以能成为传播课堂文化的形态,是因为话题有“生成性、偶在性、情景性、具体性”。的特点。我们以为,话题具有传播文化的动力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赋予话题的主观色彩,这一点我们在文字上并看不出,其实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新闻背景的展示,还是激励学生讨论都赋予了爱、关心、希望等主观情感因子,使师生互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在于话题的“切身性”,话题能激发主体的需求。试想,传统节日放假,对于压着沉重学习负担的学生来说,是个多么有意义的话题啊,这样的话题怎么可能不把学习者卷人其中呢?因此,话题与人的价值相粘连使话题不断扩展、不断深化,具有播撒的动力特征,话题与主体价值的粘连强度越大,其动力也就越大。两相比较不难看出,课堂文化传播形态的根本动力是话题的价值粘连。

为什么话题的价值粘连是课堂文化传播形态的根本动力呢?教材的文本知识是一种客观事实,它是前人的经验总结,一旦形成文本知识就与前人的实践相脱离、与前人的价值相脱离,成了没有生命力的符号,因此,知识必须与价值相粘连,知识才能真正“返魅”,才能成为全面、深刻地影响人的文化力量,所以,价值粘连成了文化知识传播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传播并非文化的承袭,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是文化的传承,而且当下的生活事件与当下的学习需求又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话题是新闻背景、学生讨论、学习提示的统一,学生讨论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主体价值的粘连越大,学生讨论越热烈,生成的文化内涵就越丰富,学生就越能理解话题中所蕴含的道理和知识。

二、师生—传播主体的动力分析

课堂文化传播的两个中心。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文化传播只是人的活动,课堂文化传播只能是师生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是文化传播的主体,那么自然就有教师文化传播中心和学生文化传播中心。

教师作为文化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文化,二是教师自己的文化。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遵从课程的社会文化选择,将载负由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决定的文化质量的课程内容无条件地传授给学生,实现课程文化的最大化‘复制’,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团用统治阶级的规范、价值体系来规范和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代替国家与社会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教师在传播社会文化的同时也传播自己的文化。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等等都渗透着教师个体文化修养,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学生时期是整个人生过程中的特殊时期,他们的身体、生理、心理和情感状态,形成他们的生存、生活内容和生存、生活方式,即形成他们特有的文化。”基础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文化,小学生有小学生的文化,初中生有初中生的文化,高中生有高中生的文化。从身体与生理的角度看,有不同的性别文化。从生存、生活方式看,有群体文化。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讨论小组是以座位这一特定的空间范围形成的群体文化。再如,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强势群体文化和弱势群体文化,他们是以学习成绩的差异、教师对学生的固有看法、教师给予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机会等因素决定的。此外,还有因共同爱好而集成的较为稳定的群体文化等等。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不同。教师在课堂文化传播中处于控制地位,学生处于被引导、被规范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课堂教学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按照社会化的要求对学生实行控制,而不是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二是教师制度化权威的确立,教师是以法定代言人的身份来传播课程内容的,教师主导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三是社会、学校、家庭对教师的期望,以理性逻辑为考查对象的高考,鼓励教师规范学生的表达,教师答题的格式成为学生模仿与学习的摹本。

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性质不同。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人是生活,动物仅仅是生存,人需要文化丰富,这可以从正式学校教育之前的语言学习、幼儿的游戏、幼儿的模仿、学生痴迷于网络文化等等现象中看出,因此,文化传播的原动力是学生对文化、对享受成长的需求。这可以从几个方面做些解释,有学者认为,“学是教育本体的因素,同时也是教育原发的因素,更是最活跃的多变的目标性因素。”一是学生原本就要学,其动力来源于生命和自然,即人之生命中对周围世界的了解以避免危害、求取生存和繁衍发展的内在力量。二是学是教的目的和归依。无论是教育的社会需求、或者是知识的规定、或是教者的意志,相对于学生的学都是次要的、次生的和非本体的,都是为学而备的,教师的教只是为学创设更广阔的空间。教师的教为自主学习提供必须的空间、时间和氛围,而不是学本身,教学的效果与依托学的程度呈正相关。三是学习者的成长基本上是在学的活动中发生的。知识需要学生的理解才能掌握,道德观念只有学生接受才能指导他们的行动。教无法代替学生理解、接受、自我完善的过程,所有的教都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上面的两点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教师在文化传播中居于控制地位,但其动力是文化传播的助动力,而不是原动力。也正因为学生、教师在文化传播的地位与动力性质的交错状况,才使文化传播的动力分析充满变数,值得关注和研究,才使传播形态及传播过程的研究显得必要和有意义。

三、转变—传播过程的动力分析

课堂文化传播是依赖于师生围绕话题展开的,师生在话题把握上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形成了课堂文化传播的阶段。我们认为,课堂文化传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教师主导话题阶段;二是话题朝着学生主导的方向转变;三是学生主导话题阶段。示意图如下。

1.教师主导话题阶段

文化传播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教师,体现在教师情境创设的吸引动力,对学生应答作出合理反馈的对话动力,以及对话题进一步拓展的交往动力。情境创设之所以有吸引动力是因为情境的趣味性、问题的挑战性或是教师话语的情感性,它让学生在心理上激发起参与课堂文化交流的热情,助长了参与课堂文化交流的行为诱因,因此情境创设发挥着激发、助长的动力作用。教师的合理反馈不仅表明教师对学生观点的尊重,有着平等性,而且表明学生表达的意义被理解或是被接受,并有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树立自信,因此,对话是文化传播的流动性的载体,为课堂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切人点和基本轨迹。师生的交往互动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不仅创造了富有活力的教学气氛,而且克服了教师只与几个学生交流的弊端,是多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交往的多边化,话题得到不断扩展,为话题的转变做好准备。

2.话题转换阶段

教师主导话题的地位为什么被学生夺得?是什么力量在控制着课堂文化传播的方向?我们认为,是理解对学生产生的作用。理解这一动力因素贯穿课堂文化传播的始终,与对话、交往等动力相比较更具基础性,“理解是主体参与发生的前提,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它始终起着定向的作用”。在话题转换阶段更显示出它的强大力量。

首先,理解内涵进一步扩大。学生在理解中参与,在参与中理解,理解的内涵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原来创设情境、展开对话、交往互动等活动仅为学生理解教材服务的,通过参与学生不仅理解教材,而且理解教师、同学的观点。理解本来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参与仅仅是手段,事实上,理解又是参与的前提,通过理解、参与的轮番运作,理解这一魔力把更多的学习者卷人其中,更多的观点成了理解的对象,教师的观点逐渐衰微,成为众多观点中的一种,话题的主导地位当然被学生夺得。

其次,理解将意义符号还原为对人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魔力?是因为理解是意义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中介。学生为什么对抽象的知识不感兴趣?知识仅仅是意义的符号,在被师生理解之前没有任何意义,而理解是通往符号与意义的唯一桥梁,学生一旦理解了意义符号,符号就对学生产生了意义,学生就会产生与符号理解相对应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与教师外在控制下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实质性参与,而不是形式性参与,是围绕共同话题的和谐共振,而不是各行其是。所有这些都为生生互动的文化传播提供了组织、思想、方向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