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精选(九篇)

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

第1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钱穆先生是我国学术界较早提出历史文化精神的学者之一,钱先生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生命之学”,历史教育的“生命”在于传承民族的历史精神和文化精神。因为在钱先生看来经过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历史精神是影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文化精神则是历史精神最本质的内容,历史精神的这种力量也正是通过文化精神体现出来的。因此钱先生极力强调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异名而同质,他认为学生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必须要深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因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承载了该民族的文化,换言之,历史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以认为传承民族的文化精神就是历史教育的“灵魂”或者“生命”。所以在学习或研究历史时,“最应注意者,乃为此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之文化,历史乃其外表,文化则是其内容。”

中学历史教育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也由于目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尚有分歧,再者当前中学历史教材本身也存在很大的缺陷,通过中学历史教育来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当前我国关于中学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多侧重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方面,这些教育虽然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许多相通之处,但绝不能等同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而为数不多的关于在中学历史教育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论述,既不能依据科学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和准确定位,也没有充分利用中学历史教材资源,更缺乏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

因此,如果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钱穆先生“为中国文化招魂”的历史教育文化使命观,就会发现,钱穆先生的这种思想刚好可以为我们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提供借鉴,弥补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在文化传承使命感培育之不足。

历史教育使命观对当今中学历史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放眼全世界我们会发现,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过。然而自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不断遭到质疑,甚至是唾弃。直到今天,人们对这一话题的争论仍然很激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并融合现代普世价值,是摆在当今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经过总结,作出如下建议。

(1)比较分析法,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准确而全面的认识?比较分析法是较为妥当的一种方法,原因有如下两点:其一,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才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特征及不同之处;其二,学生通过在比较分析,可以在更大的视野中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去思考问题,自觉地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

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欧洲启蒙运动、郑和下西洋、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对儒家文化都有涉及。“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整合这些教材资源,并通过这些资源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分析,加深学生对儒家思想文化的认识。” 例如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一文,在文中他通过附会儒家公羊三世说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进化论思想,但是在辛亥革命中,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待儒家思想文化的态度上却是模糊的,有时甚至在刻意回避。在这里老师可提问:为什么维新派以儒家的名义宣传变法主张,而革命派却直接宣传革命主张?在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派抛出“打倒孔家店”的激进口号,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否定,但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很多启蒙思想家却对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趋之若鹜,伏尔泰就是其中之一,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在这里老师可提问:为什么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全面批判传统的儒家思想,而西方启蒙思想家却对其极其推崇?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这些丰富的历史素材、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深入而准确地理解儒家思想的内涵,全面认识到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2)实地考察法,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出课堂,前往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双赢。” 因为对学生来说,得到课堂上得不到的东西,对老师来而言,可以达到课堂上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

例如:就武汉而言,为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就武汉三镇传统文化进行考察。具体做法:第一,结合武汉的实际,利用其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把学生分成儒家文化考察组、古建筑文化考察组、宗教文化考察组、桥梁园林文化考察组等,并由老师分别制订出每个小组的考察目标、方法和任务。第二,各小组分头行动,前往实地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第三,由老师在班上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考察成果,并组织评委对考察成果进行评议,评选出优秀考察小组及若干个优秀考察人员。

(3)史、论互证法,论证我国的传统美德。

“老师在课堂上讲述重要史实后,进行理论性的归纳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时,最好有历史事实佐证。因为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初涉人生的中学生信服,进而潜移默化地完善自己人格的行为。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在讲史实或陈述观点时,要做到互为配证。例如讲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兼容并包的博怀,自力更生、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美德,先人后己的奉献品格,尊老爱幼、谦逊辞让的风范,“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族责任感等,都可以从历史尘埃中找到真实的事迹,抑或端午节、丝绸之路、都江堰、京杭大运河、长江三峡、四大发明等,都可互相印证进行说明。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贯注传统文化的方法、手段可能还有很多,在这里不可能进行一一列举。总之,教师应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同身受,这样学生既能学到了历史知识,又能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在历史教育中实现“文化传承”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齐健.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2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

赣鄱中医文化作为医学与人文统一的学科,将赣鄱中医文化原创的知识与技术体系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的理念体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赣鄱中医文化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赣鄱中医文化要发扬光大就离不开传承,而如何建立赣鄱中医传承人的培养模式,如何完善赣鄱中医传承人培养体系,如何优化赣鄱中医传承人的队伍,如何健全完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保障机制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1赣鄱中医文化传承重要性

1.1赣鄱中医文化创造的历史价值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医文化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逐步形成了爱中医、信中医和择中医的良好氛围,为传承赣鄱中医文化赢得了大好时机。目前,赣鄱中医文化已由各地赣鄱中医传承人牵头建立赣鄱中医机构和民间学术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赣鄱中医文化在发展中将课程体系教育与师承相结合,阶段性优化赣鄱中医人才培养体系,探索赣鄱中医文化传承模式,加快赣鄱中医文化的现代化步伐。

1.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赣鄱中医文化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1],但人们对赣鄱中医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养生保健,而忽略了赣鄱中医文化传承至今的人文精神和入木三分的本源探究,缺乏对赣鄱中医文化理论体系的不懈求索,模糊了赣鄱中医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外延性文化,尤其忽视了传承人对赣鄱中医文化信息的理解能力、接受程度、效果评价、后期保障机制等所产生的结果。

1.3培育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紧迫性

赣鄱中医文化承载着数代人的中医文化瑰宝,它记录着整个赣鄱中医文化的发展轨迹。赣鄱中医传承人作为赣鄱中医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保护与传承赣鄱中医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尤其是在疗程短、疗效快的西医地冲击下,赣鄱中医传承人的队伍并没有稳步扩大,且各传承人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危机,赣鄱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等得不到传承和推广,知识产权无法得到保护,赣鄱中医文化正在无奈地衰微甚至消亡。培养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保护赣鄱中医文化已迫在眉睫。

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任务和应该具备的特征

2.1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任务

时代赋予了赣鄱中医传承人不一样的历史使命,古往今来传承着博大精深的赣鄱中医文化,包括医术、医理、医道等方面的内容,围绕各家学术思想、思辨角度、医案医话、师承绝技、医德医风、学术交流等多角度探析作为传承的有效途径,赣鄱中医沉淀的精华和赣鄱名老中医的绝技得以保存下来。

2.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时代特征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现代医学,脱离了传统经验医学的束绊,运用逻辑学知识和实证实验的方法,迅速占领现代科学技术的顶尖领域,这对传统的师承传承人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甚至毁灭性的。古老的师承教育讲究言传身教,因材施教,一脉相承,而顺应时代的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赣鄱中医文化的传承方式主流,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使得中医教学体系得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传承人高效率、高普及的时代特征。

3赣鄱中医文化传人的培育机制与策略

3.1构建赣鄱中医文化传人培养目标

随着对赣鄱中医传承人培养模式地不断探索,完善赣鄱中医传承人培养体系,优化赣鄱中医传承人的队伍,为赣鄱中医文化的发展壮大奠定基础。一是,秉承“精诚仁德”的中医理念,传承赣鄱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专长绝技,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传承人是首要目标;二是,赣鄱中医传承人正处在“杂而不精,杂而不全”的状态,传承人的知识较为零散,临床经验不足,导致无法学以致用,虽然赣鄱中医传承人的数量在增加,但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培养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技能且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的传承人也是重要目标之一。

3.2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培养实施

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主要培养模式大致分为4类:世家传承、师徒教育、学校教育、自学成才。世家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主要特点是将学习融入生活中,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等方式培养传承人的学习兴趣,不拘泥于理论,调动传承人的研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模式有利于经验的积累和传承,为隐性知识的传承提供了保障,但其弊端就是容易陷入狭隘的流派认知观念,知识范围受限,难以验证经验的完整性和客观性,难以大规模培养人才。学校教育模式是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培养模式中最为常见、选择最为广泛的模式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聚集了大量的名老中医,极大地扩充了优势教学资源,对赣鄱中医文化的发掘、保护和研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在沿袭现有传承人培养模式的同时,创新高效全面的传承人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3.3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考核评价

赣鄱中医文化的传承切实将传统的师承教育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体系之中,为确保传承人的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考核不仅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更是提高培养质量,完善培养机制的重要措施[2]。为此,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是培养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重要基本保障。首先,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阶段性考核进行评价并获得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信息区分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在学习及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多样性、灵活性,亦可作为培养模式创新的有力依据;其次,以终结性考核对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在整个过程中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进行效果评价。将2种考核评价共同组成对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学习成果的整体评价,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3.4完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未能制定层次分明、体系完整、主题分明的中医药法律法规体系[3]。因此,要根据国家需求和赣鄱中医文化发展实际,加快制定并细化赣鄱中医行业的标准,赣鄱中医文化专利、著作权、商标、民间秘方等方面加强立法,优化赣鄱中医文化行业的内外环境发展,从法律保障和行业发展的角度保障赣鄱中医文化传承能够顺利进行。建立起完善并及时更新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档案,传承人的档案主要记录传承人的基本情况、传承派别、学习和实践经历、专长成就等。随着数字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利用视频、声音、3D成像等新技术、新载体,将传承人传统资料包含视觉、听觉乃至味觉等多方面的信息鲜活地保存下来,完成数字化转换、存储、传输和利用[4]。

4培育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4.1发扬传承赣鄱中医文化

赣鄱中医文化进校园,与基础医学教育相结合,宣传赣鄱中医文化思想和核心价值,建立学中医、爱中医和新中医的理念,打通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的培养通道,培养优秀的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

4.2创新中医院校学生培养模式

传统培养模式和现代培养模式各有千秋,需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方得成效。对于培养模式的创新可通过以下2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改革培养理念模式:采取“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将素质教育融入能力培养模式之中,通过竞赛和临床技能考核展现学生传承人对自身提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夯实能力培养效果。根据市场需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培养目标,以传承人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为基础点,使培养规范化、系统化、特色化;二是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枯燥难懂的赣鄱中医文化理论及实践的教育模式,充分应运“翻转课堂”,通过对中医知识传授角色和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中医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对课堂时间进行了有效的安排,将课堂转换为师生之间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的互动场所,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3提高医学生培育的针对性

以赣鄱名老中医师承为基石,成立赣鄱中医文化传承班和赣鄱中医文化传承小组,传承赣鄱中医文化学术思想、提高赣鄱中医思维能力与诊疗水平。同时在传承赣鄱中医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校园内举办多类型、多层次的讲座和学术研讨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模拟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模拟诊病教学法以达到教学情景的真实化,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入赣鄱名老中医临证经验,让赣鄱中医文化传承人从典型病例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N].中国中医药报,2009-08-10(2).

[2]马佐英,孟静岩,王蕾,等.中医传承班考核评价模式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68-70.

[3]傅文第.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1):119-123.

[4]王元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保护的路径探析[J].兰台世界,2017(s1):80-81.

第3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国家的魂,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并积极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当前每一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职责。即使在今天,传统文化仍旧在教育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现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象的研究,分析了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深深种入学生的心中,将我们的传统文明发扬光大。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的历史文明逐渐演化而来,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所有思想的集中表现。它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并发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以及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作为老师,及时给学生讲述一些较为简单的古文,不仅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古诗词的形式存在的,并且出现的内容较少不易进行传统文化的深入渗透。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小学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由于现在社会生活很难接触到古文,所以对古诗词或文章的理解比较艰难,并且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记忆上,所以在学习古诗词或文章时容易对文章出现错误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现在教育教学中参考资料多如牛毛,学生能够很容易的买到与课文相配套的参考书籍。在学习古文时,一旦出现不能理解的词语时就翻看参考书籍,完全不用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这对学习古文是十分不利的。再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以完成任务为中心,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些现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是十分不利的。

三、让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的方法

1、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积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此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积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更加了解传统的美德,及时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有利的。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年龄,老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举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小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大禹治水等,让学生通过故事自己体会到传统美德,这种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帮助。

2、在写字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生认识的字还很有限,在教育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老师在写字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一个好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小学生写字,来传授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写字就和做人一样要方方正正等这种理念。让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坐姿更学会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通过这种小事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3、鼓励学生深入的进行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思考是最有利于学生进步的。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依据。老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透彻了解作者所写文章的中心。同时老师也要及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以免学生走进误区。在古诗文教学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及时与同学进行讨论,勇敢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等来逐渐渗透传统文化,并且这些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或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领悟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并学习传统文化。

第4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方式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多少,接受、掌握和继承多少?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对长株潭城市群各大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甚至是令人担忧。中国当前教育体制的局限、接受传统文化知识途径的缺乏、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尤其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严重匮乏。为了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准、自身综合素质必须从实践出发,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中的价值,积极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模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中国悠久文化积淀中抽象出来,积极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千百年来政治、思想、文化的结晶,涵盖了中华五千年华夏文明,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为后世为人处世及治国治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思想资源,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获得自尊和自信的精神来源,更是民族前进发展的原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爱国主义精神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课题组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的高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建军节等节日开展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观长沙烈士公园、韶山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唤起他们爱国家、爱家乡、爱校园的情感,进而把这些情感升华为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高尚品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拼搏精神、“天人合一”精神、“求实、诚信”精神、“以和为贵,推己及人”、“穷则思变、革故鼎新”、“勤俭节约”、“亲和兄弟,孝悌父母”等这些精神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最伟大的梦想提供了内在依据和有力支撑。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启迪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通过自身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洞察,积累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的创新、完善、更新和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的教育方法体系,对当今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具有极其重大的启迪作用。

(1)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写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食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的碰撞地,心灵的交融地。教师教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尊重学生独特个性体验的教,不是一味地蛮横“填”、“充”、“塞”、“堵”,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开放的课堂反倒让教师在对学生的期待、赏识和包容中听到学生对知识诠释的真实的声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让教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换位思考。“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们的需求和渴望,不能只专注于教而忘却了学生对知识真实的诉求,这种“目中无人”式的教学自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学生,尊重课堂,真正将教师、学生和教育媒介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协调运作,这样师生和谐,心情愉悦,师生将心比心,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3)一视同仁。孔子说“有教无类”,任何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老师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所谓的“差生”、“坏学生”那只是我们在为自己教育的失败找借口,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或沟通方式。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走下讲台,俯下身子,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走出教材,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事施教。

二、优秀传统文化扎根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的新路径、新思路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促使思政课教师们重审教材并将教材内容讲深、讲透、讲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转变教育理念,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由于政府策略、经济导向、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断层现象。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秉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强化技能为宗旨”的办学思想,普遍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重点多放在培养学生技能上,很少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品行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持忽视或漠视的态度。为了让传统文化扎根高职校园,首先要转变高职院校领导、老师的教育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定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建设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浓厚的育人环境。其次要在校园内外、课堂内外发起一系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解、接受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从而形成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2.开发“三合一”的思政课特色教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学生生活现实需求密切结合,重新编写思政课特色教材(即指融“国家特定教材、地方特色教材、校本特色教材”于一体的教材),其教学内容灵活多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以“主题+活动”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如原教材共十二章内容,在新的校本课程中,选取“九个专题+九个实践活动”。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重在了解史实、拓宽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来诠释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鼓励学生置身于真实、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只有学生感兴趣,入耳、入脑、入心,才能真正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落户”高职院校,扎根思政课堂。

3.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科研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谈到某一门课的教学质量时, 提出了公式: 教学质量=(学生+教材+ 环境+教学方法)×教师。从这个公式可以推测得出思政教师是第一位影响因素,而“环境”和“教学方法”这两个因素主要也是靠思政课教师的组织实施,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扎根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思政课教师则是传承和解读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与学生的学习知识架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照本宣科无法抓住教材的精髓,教师要主动学习、潜心研究,不断提高自身课堂组织能力、现代媒体运用能力、知识深入研究能力等,通过自身有形的语言动作和无形的人格魅力传递信息给学生。

4.提倡文化自觉,构建激励、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

第5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民族传统文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95-02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存在在精神上的反映,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爱好、兴趣、气质、性格、情操等特征及民族的自豪感、认同感。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人们仍然具有影响力。在当代中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显得更为迫切。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能否顺利进行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路径关系密切。其中重要的路径之一就是要使民族地区的教育承担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这一点,在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贵州省,在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当下,应对现代化的冲击,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其重要。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于2002年10月制定实施了《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贵州民族文化进校园这样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无疑是承担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中坚机构。在农村,随着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往往逐渐被汉化或者边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因此,各中小学广泛进行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思想政治课自然成为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课堂之一。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另一方面会使得思想政治课更加生动活泼,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笔者结合对民族地区中学调查的情况,试图对思想政治课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一小结。

一、思想政治课中对民族文化资源选择的相关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实际,充分选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素材,在此过程中应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适度原则

把握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运用的度,使用时要避免狭隘的地方主义、落后的习俗和腐朽、迷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袭。

(二)适用原则

选用的本地文化资源素材要有目的性和实用性。学生在搜集本地文化资源素材时,最好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和学生在搜集、使用素材时,内容应该与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相关,能引发深层的思考。

(三)科学性原则

选用的民族文化素材要符合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论证基本的理论观点。教师应首先对搜集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真伪鉴别,对于道听途说、证据不足的素材要剔除;要做到精选民族文化资源,将有价值的材料加以提炼;将零散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

(四)学生主体原则

民族文化资源的搜集大部分可以以课前活动或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布置任务之前,设定好清晰、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选择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以课程标准为纲,以本地民族文化资源为素材,以本地社区和乡村为实践基地,通过社会调查、访问、参观、搜集实物等,寻求多途径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从身边的资源中搜集文化信息、获取新知识的习惯,形成“文化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1]。

二、思想政治课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具体办法

(一)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传统教育属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其宗旨是吸收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课堂各环节,如引入新课、讲授课程、作业练习和考试都可以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素材。

1.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导入新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的实际生活资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搜集家乡的民族民俗文化,如少数民族的歌舞、刺绣、花灯等民族民间文化的各种素材,学生会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后,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通过这些生动的材料的运用,使学生领悟了基本知识和原理,能够有感而发,提升觉悟,既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又迁移巩固了知识、拓展了课堂教学。

2.运用民族文化资源分析教材,讲授课程内容。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分析方法深入认识事物,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可以起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作用。 例如“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可以分组讨论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总结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传承状况。学生将在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而深感自豪,同时对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文字等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严重断层,甚至濒危的状态而忧虑[1] 。

3.围绕地方民族文化素材编制试题,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不妨在考试环节中适度选取民族文化素材。例如,在讲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时,可以以本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为载体,通过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家乡实际分析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思考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由浅入深,拓展了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开辟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与其他学科交叉进行文化传统教育

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知智力[2]。多元智力理论对民族地区素质教育有很好的启示,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可以从多学科、多途径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1.思想政治课与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其他自然科学协同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及培养教育。例如,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包含丰富的文化传统内涵;历史课更是可以结合民族发展的历史讲解民族在发展、迁徙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民族习俗、等文化;地理课可以结合民族迁徙、战争等历史讲解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体育课可以侧重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训练,如黔东民族体育较为发达,可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等活动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其他自然科学同样联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讲解历史上少数民族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历史上民族地区与汉族的科技文化交流。

2.开设专题讲座,有针对性地讲授民族传统文化。开始民族文化专题讲座是思想政治课开辟第二课堂的主要方式。例如,2014年7月25日至7月26日在铜仁学院举行了武陵山区生态发展论坛。与会专家对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历史与现实方面做了探讨。这类学术会议之后,民族地区各类学校都可以结合学校和当地民族文化传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教育。

3.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播效应日益彰显。我们可以利用各类媒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分析思考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发展。例如贵州省铜仁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60%,民族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2009年4月,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就在铜仁市民族风情园举行,是一次集中展示黔东少数民族文化的盛宴。各类学校还可以利用旅游发展大会等机遇,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家乡民族文化事业的热爱之情。

4.丰富校园文化,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如校训、校风、墙报标语、字画、校规等涉及校园内的各种文化标语及各种文化活动都可以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题。在校园里还可以组织诸如传统美德故事演讲会、辩论会、论文竞赛等进行文化专题教育。例如,黔东地区的松桃县民族中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较好。进入校园就能看到一个庞大的四面鼓,而且墙报上也展示了苗族的传统文化。松桃民族中学音乐、美术教师身上更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修养和内涵。正是他们和他们的后继者们传承、弘扬了该地区苗族传统音乐、书画艺术。

5.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少数民族地区除了过汉族的某些节日之外,还有自己民族各具特色的节日。如苗族的“四月八”,各地各民族还有很多不同的节日习俗。在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尊重各少数民族学生的节日习俗和禁忌,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教育他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民族文化的未来。

总之,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而且要大力开辟民族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利用其他课程、专题讲座、大众传媒、校园文化、节日习俗等校园内外的生活实践,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包括本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第6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弘扬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10-0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的故宫、山东的泰山等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她能涵盖伦理道德、艺术审美、哲学思想等元素,融载道、载情、载史于一体。如今小学生的现状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集体观念淡薄,个人至上,缺乏社会公德、道德意识有待加强,缺失民族自豪感。小学生年龄小,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必会对其将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古代诗文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诵背,逐渐在作文中促进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

1.从阅读中了解传统文化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先生的话告诉我们,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只有阅读更多著作,阅读面广一些才能得到更多收获,了解更多文化知识,还能提高自己得写作水平,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得良好习惯,还要引导学生从书本中了解各类文化。在阅读中,了解文化艺术固然重要,但学会思考文章寓意,文化的精髓更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也就是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在读中体会,体会中思考,思考中探索,探索中进取。发掘文化内涵,承传文化精神。

教师需要对对学生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文的亲近、了解、领悟、理解,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为学生开列书目,诵读经典诗文,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积累经典诗文、传说故事、名言警句等。

2.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词往往以雄伟、粗犷、奇特等感性形象给人精神力量。王维、李清照的诗词擅长抒发柔美、优雅等感性形象,让人精神愉悦。学习古诗词还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时代背景相结合,融入文化内涵,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古典诗词中,有着“大江东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开阔苍凉,有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语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传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赞歌。我们可以适时进行背诵古诗文的比赛、古典诗词演唱朗诵等活动让学生尝试书写古诗文,培养他们对古诗文的深刻感悟能力。

3.积极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文化是要靠语文教学一代传承下来的,并且在传承过程中对先在的文化加以选择性吸收与能动性的扬弃,以便不断的发展、超越与创新。《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有意义的传统文化活动,以完成传统文化的弘扬。

3.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搜集和积累各种丰富的文化材料,制作工艺品,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演课本剧等等,这都是和学生的学习紧密相连,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3.2结合学生实际,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

3.3联系生活,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如观看《百家讲坛》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领悟。

3.4开展“走近传统文化”专题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语文教师应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善于学习,善于创新,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气氛,传承文化,但课内的通过各种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十分有限的,真正宏伟、博大的内容在课外。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辨别、评价我国传统文化,加深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第7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特征、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兴衰原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教学疑点: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层,难以把握其中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参与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设计说明

1.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主要面对北京地区高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理性思维能力,对身边文化现象有一定关注,并能较为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都不够深入,观点比较片面。

针对这样的学情,此教学设计立足于以下三点思考:首先,选择北京地区的文化现象作为案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热情。其次,通过一系列情景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辩证地思考。最后,将传统文化的常识性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北京传统文化,借由北京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教材分析:文化生活的内容“易讲难精、易教难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课的内容中,如果无法将抽象的“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引导为上,知识记忆为下;贴近生活为上,空谈文化为下;辩证思考为上,照本宣科为下”。

3.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对一些“有所思考但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在思想的碰撞和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以学生关注的北京2014年高考作文题“老规矩”导入课程。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介绍并分析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传统文化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逐一以案例加以说明。以四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兴衰原因。

“传统习俗”的教学以“俗语的释义”和“春节习俗的变迁”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变迁。

“传统建筑”的教学以学生们“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的四合院作为案例。在普及北京传统建筑知识的同时,以“梁林故居的拆除与重建”来引导学生正视我们曾经对待传统建筑的错误态度,强调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艺”的教学则选择“相声”作为代表,提醒学生注意在传统文艺中不仅有“庙堂文化”也有“草根文化”。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零距离感受这种诙谐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变迁。

“传统思想”的教学是在之前一系列案例铺垫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最后,以归纳法总结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回顾本课所讲的重点内容之后,以两道高考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情景创设。

【教学演示】PPT演示《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及其材料。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老规矩”,在这些行为准则的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我们习惯性的把它们统称为“传统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聊一聊关于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板书)”。

2.新课讲解。

【教学演示】PPT演示“传统文化的定义”以及“本课的整体框架”。

【重点概念讲解】我们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这一概念我们有两点应当特别注意。第一,我们说的传统文化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别的国家的文化。第二,传统文化一定是传承至今的、相对稳定的文化。那些尚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新兴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传统文化。

【教师过渡】在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以北京的传统文化为例,从北京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板书)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传统习俗”。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多,讲究多,禁忌也多。有很多俗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下面我们来一起解读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教师过渡】在传统习俗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传统节日。以我们最熟悉的春节为例,你们家中过春节的活动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守岁、吃饺子、压岁钱、贴福字、放炮竹、看春晚等等。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分享的过年传统习俗如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网络春晚、电子鞭炮的出现,将传统的习俗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丰富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在内容上比较稳定,但是形式上不断丰富,这种一脉相承却又不断发展的“稳定”我们称之为相对稳定性。

【教师过渡】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传统建筑,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有很多,同学们熟悉的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四合院等。

【教师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四合院,它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下四合院的特有魅力。

【教学演示】PPT演示四合院的图片,并按图讲解四合院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最后一幅图片为梁林故居的图片,详细讲解。

【教师引导】2003年9月23日,包括梁林故居所在的地块共1. 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梁林故居被“维护性拆除”。一代国学大师的故居,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反而成为一片瓦砾。为了一些经济利益,竟然将这些传统建筑无情拆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好在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这一传统建筑的重生提醒我们过去的错误不能再犯,要树立正确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

【教学演示】PPT演示老舍、梅兰芳、侯宝林的照片。

【教师过渡】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北京的传统文艺。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三位文艺名人分别是谁?又分别代表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艺呢?

【学生回答】老舍(舒庆春)——小说、戏剧、文学;梅兰芳——京剧;侯宝林——相声

【教师引导】可见,传统文艺不仅有“高大上”的庙堂文化,也有贴近我们生活的草根艺术。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跟随他们的表演,一起回到相声最繁荣的“天桥时代”去探索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也同时去了解一下老北京人褒贬不一的生活方式。

【教学演示】播放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关于天桥文化以及老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段。

【教师引导】在刚才这段相声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艺术需要观众,需要生长的土壤;现如今传统文艺没落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传统文化不能要求观众无条件的喜爱,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孤芳自赏。传统文艺只有根据观众的兴趣变化做出革新与调整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达到保护传统文艺的目的。

【教师过渡】从刚才的相声中,我们还听到了一些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最直观地体现人们的思想。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常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着其独特的思想品质。“北京精神”中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对北京人传统思想优点的高度概括。当然,北京人的思想当中也有“好面子”、“讲排场”、“好享受”等一系列的“不足”。这些“不足”也会对新一代的北京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老北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与不足呢?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摒弃其中的不足。

【教师讲解】同学的想法非常正确,我们将其总结为十六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即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过渡】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它的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是指它形式上的稳定与内涵上的不断变迁的动态的统一,不可以狭义理解为一成不变。之前讲到的春节习俗的变迁能够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第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总结练习。

第8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承 艺术设计 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71-02

高等教育承担着推动文化多样性、做文化创新的先行者的重要使命,系统研究传统文化、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精神、通过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促进文化的传承是高校的重要职责。

1 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族精神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的学习、传播、应用和发展既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全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传承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社会和时代认可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锤炼其文化品格。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生活形态、价值意义、符号系统和社会规范,蕴含了民族的生存智慧,具有不断自我调整、与时共进的品格,是艺术设计创造的源泉。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艺术设计广泛涉及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精华、发扬本土特色和优势是每一个设计人员不可忽视的课题,艺术设计教学应该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应用和创新纳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的传承落到实处,同时,文化内容的融入能够提升设计的人文价值,为现代设计开拓新的空间。

2 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内容分析

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主要指: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的传承,而设计思想深深扎根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以视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相关文化传承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的设置可以从文化精神与价值观、传统设计思想、传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元素等四个层次展开。

2.1 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和合是中国文化价值的基本取向和核心精神,呈现了对人生的肯定,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自觉运用这一生存智慧,可以有效地解决当代人与自然冲突、人与社会对峙、人与人疏离等价值难题。中国文化的价值追求对经济建设和人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内容,可以概括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安身立命所必须思考的。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工业文化的消极后果日益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天道的生态思想值得借鉴,天人合一的价值原则启迪我们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的理想是以和为贵,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时要求谨守仁道,提倡有容乃大的宽容精神,是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对待人与自身的关系上,欲理合一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儒家文化的修身之道要求通过长期的自觉与自律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个人欲望被过分张扬的今天,传统的智慧引导我们走向身心和谐的自由境界。

在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精神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同时要认识到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与时俱进,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竞争精神等现念,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与活力。

2.2 中国传统设计思想

我国传统的设计文化有着特有的创造理念、审美模式和造型规律,反应了中国造物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造物实践是中国人体察天道人文的最深刻的基础,以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的方式,体现了经世致用、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

在艺术设计的教学中,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内容可以从观念、制度、器物等方面展开。其中观念层从价值观和审美出发,是对造物设计的要求和评价;制度层从形制要求出发,根据象征、礼仪确定式样要求;器物层是对日常生活中实用型器的具体规定,包括:器皿、工具、仪器等。

中国传统设计可以从天与人、道与器、理与气、文与质四组辩证关系来进行分析。“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是中国传统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建立天-人-物的和合关系是中国设计文化的最高理想。道器并重是中国传统设计的重要规律;通过“载礼释道”,维护社会秩序是中国传统造物的基本功能。传统造物讲究“理”,要求造物符合物性和法度;同时也讲究“气”,对气韵生动的追求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文与质的统一要求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中国传统设计理论包括:造物观念、历史和风格演变等内容,其思想体系融汇技术和美学,形成了鲜明的、内在的观念定势,其丰富的内容和辩证的理论对于当今艺术设计和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3 中国传统设计方法

中国传统设计有独特的造型规律、视觉定式和构形方式,反映了中国艺术创作和造型方法的独特性。中国传统设计讲求“制器尚象”,注重心理意象创造,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社会意义和祈福、辟邪等观念的表达是传统设计最显著的构形意识。在设计方法上注重整体把握“意象”,强调特征融入观念和情感;注重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

中国传统设计以形象思维的方式,通过提取事物的理想模型,建立符号与传达关联,以类型化、程式化的设计艺术进行设计。这种方法以视觉经验和审美理性为基础,传承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稳定性,追求调和持中的理念。

中国传统特有的设计方法还包括“造物应时”,强调设计随环境变化,重视时间和节气,因时而变,是动态的、整体的时空系统。天人合一的追求和时空一体的观念的影响下,传统设计讲究物与环境的和谐,这种和谐既包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人文环境的适应。传统设计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其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非常值得当代设计借鉴。

在造型、色彩、材料等设计方法上,中国传统设计自成体系:在造形上综合协调设计要素,对形状变化与功能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色彩上以五原色为基础,用色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在材料方面注重取材应时,因材施艺;在内部结构上追求秩序,空间规划讲求四方八位,注重方向和布局的趋势;在构成上讲求数理关系,对设计要素的大小、比例等有很多程式格律要求。深入领会和掌握这些设计原则和方法,能为创作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提供有效途径。

2.4 中国设计元素

中国元素是反映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被广泛认同的典型形象和符号。中国设计元素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反应出现代人的情感和意识。中国设计元素主要表现在特有题材和典型图案上,这种认知度高、代表性强的典型符号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广泛引起人们的共鸣。

中国特有的题材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观念意识、伦理信仰和生活习惯,还包括特有的工艺技术、地方名胜、民风民俗、典故传说等。中国传统题材丰富多样,是创造民族风格和本土化设计的重要素材,具有东方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从传统设计中逐步凝练出典型的图形和纹饰,这些视觉图像的形式构成、意境和寓意充满了中国美的格调,是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的创意源泉。

中国元素不仅指视觉形象,还包含了中国思维特有的文化概念。文化的内容通过符号系统实现沟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求符号系统的不断更新与再造。中国元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并不仅限于传统素材的模仿与拼贴,而要在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与当代生活联系,通过合理转化体现其文化价值。

3 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文化传承的方法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需要研究传统文化的特点和构成层次,分析其与现代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通过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落实文化传承的目标。

3.1 文化传承融入教学的方法

通过调查目前艺术设计教学情况、文化传承的现状,了解国内、外在设计教学中文化传承的经验和方法,分析教学内容与设计师素质培养的关系;通过对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寻找艺术设计专业和课程与文化传承的契合点。

融入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教学应该建立在对文化传承的优势、内容、难点的深入了解基础上,同时结合艺术设计教学的特点、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来展开。根据艺术设计的知识结构,文化传承的内容可以分为理念、方法和应用三个层次,对应这三个层次的特点,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

为了使专业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应该相应专业教学的要求,从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出发,梳理相关知识体系,针对性地组织文化传承的具体内容。通过文化传承内容的渗入,探索中国美学的独特文化基因及其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应用和创新方法,构建我国艺术设计教学的理论体系。

通过目前的调研和尝试发现,由于课时有限,在专业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上体现文化传承存在很多困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是结合具体的课程,通过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的安排来进行。在不断的尝试和教学改革中,我们对教学效果和规律要进行细致的评析和总结,确保教学经验不断积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2 文化传承融入教学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教育中融入文化传承的理念和内容,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设计的文化价值是文化传承的关键,也是难点。通过融入高校的专业教学,以时代和生活为导向,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在应用中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文化是认识和思维模式的反应,是艺术设计的本质和各要素之间的纽带。深入到文化结构中探寻艺术设计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系统地解析艺术设计的根源和途径,而不仅仅停留在符号和形式上;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把握中国文化和传统设计的精髓,能够提升本土设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艺术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方向。

在应用中体现价值,在继承中不断创新,是设计教学的重要任务。发掘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为当代设计提供更丰富的精神资源,对高校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杰,姜泓冰.提升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N].人民日报,2012-01-30.

[2] 彭修银.东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郭建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先进文化[N].人民日报,2011-11-04.

第9篇: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

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语言学家也将传统文化看成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但由于传统文化的表象较多,因而传统文化的内涵就显得极为丰富。目前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在此过程中却存有不足和缺点,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从客观角度探寻问题,正确的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和劣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分析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积极推动意义。如果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为人处世以及其他方面能力都有显著帮助。语文在学科学习中不仅是作为文化载体而存在的一类学科,更是理解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传承人类的文化与文明。

通过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能认识到,语文教学中学生使用最多的不是教材用书,而是辅导用书,故而可以断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我学习意识薄弱,习惯依赖教材参考用书帮助学习,这类教学辅导用书既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要适度的运用,如果学生不去思考,全部依靠教学参考用书,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将逐渐减弱,对学生发展十分不利。另外,需要注意文化的传承或者延续,不是机械式的对某种文化开展一成不变的物质传承,其实任何传承的实质都应是文化内涵传承,所以文化传承中辩证态度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点,调查发现,高中语文教学,传承的内容多为知识性的机械传承,尤其在传统文化讲解部分,教师也是结合教学辅导资料,机械式的为学生讲解文言文词句中的含义,对于内容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就是背诵,没有实质内容的体会,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异常。出现此类状况是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能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经历开展深层教学研究活动,导致教学方式只能停留在静态学习上,不能使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教学,科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推进中,为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教师需要先从课本的角度出发,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文学素养。第一,语文教学中,教师先要详细的掌握课本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学习状况理解课本知识,全面深刻的获知整体教学目标。第二,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需满足传统文化知识,保障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同时,让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学习《荆轲刺秦王》时,要从课本内容出发,先让学生了解荆轲为何刺秦王,并探究秦朝的统治为何让人不满,学生说秦始皇暴政诸国不服,因而要刺杀秦王以平民愤,但是还有的学生说秦始皇被刺杀的真正原因是秦王统一六国,六国中难免有亡国之人心怀愤恨,没有秦朝的统一就没有后来中国大一统,秦朝虽然在初期建国时很多做法不妥,但不能否定秦王所创立下的功勋。学生各持己见这是好事,说明学生认真思考过,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这两个观点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流程,这样不但让教学与文化传承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也让学生对很多门类的知识有深入了解,高中阶段的学生都有认知,加之高中阶段学生也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所以让语文、历史、文学、文化这几方面有机的融合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二)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无论任何知识,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都要通过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为让传统文化契合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在音乐、灯光等教学辅助工具的帮助下,对学习气氛和学习环境有良好认知,进而能从历史典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思考,让学生对知识和文化有新的了解,学生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这段内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播放红楼梦的片段,让学生体会每一个版本的特点,学生前期可能更喜欢新版本,由于新版本无论在服装还是灯光方面都比较清晰,而且整体的配色也很明艳,但学生通过阅读文字对比图像,才能发现其实老版本更贴近实际原著,并且通过老版本的红楼梦能深刻的体会到书中人物微妙的表情变化,如果教师仅仅用语言讲解,这种情感是很难表达出来的,但利用多媒体这种直观的表达方法就能直观的体会出来这种情感。

(三)开设名著拓展教学活动

经典名著是教学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学生对古代经典名著了解甚少,因而学生对传统名著的情趣点缺失,故此为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推出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著赏析活动,让学生通过名著赏析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并且对传统文化有深入的探究性。很多学生喜欢阅读,但是却不喜欢书本上的阅读,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将课文段落进行重新的划分以及进行中心思想总结,这就会将整篇课文分化,造成课文内容被隔断,学生不喜欢这类学习方式,另外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是机械式搬运传统文化内容,很少有内心感悟,导致学生不去接受传统文化。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借用故事导入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三国中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诸葛亮三气周瑜这一章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一章节中感悟做人应该大度宽厚,即使遇到不能说服自己的时候,也要做到心如止水,周瑜有一世才华,但终究因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将自己葬送,其实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周瑜能真心结交诸葛亮,相信也会成为莫逆之交,更会为两国的秦晋之好奠定基础,可谓“双赢”。让学生从这个小故事中自己寻找感悟,探究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不要让把自己逼进生活胡同内。

结束语:

借用传统文化的沉积和渲染,学生需要吸收与利用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目光,客观真实的审视传统文化,让学生具有传统的思想道德素养,并有着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以期让学生适应今后的人才选拔。教师在传统文化互动中,要不断的弘扬精品学习内容,满足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具有时展精神,并在时展与阅读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最大限度的实现素质教育中人格的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