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第1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继承 弘扬 思考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本人就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如果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基础,难以更好地推进。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对于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3、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时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宝贵营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宝贵营养,使人类这一文化瑰宝为当今世界所用,使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

1、胸怀天下、团结统一的爱国之情。中华民族历史尽管长达数千年,但注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奉献精神始终是一条主线,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和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各族儿女为团结统一而不断奋斗的爱国史。班固投笔从戎,抗敌御侮;文天祥誓死报国,千古流芳;林则徐痛虎门硝烟,捍卫民族利益与尊严;革命先驱孙中山,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正是由于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即使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短暂的分裂,但是捍卫国家统一始终成为历史的主流。

2、主张仁爱、崇尚和谐的民族品格。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尊重人格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19年前,许多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聚集法国巴黎并发表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这说明,中华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

“ 和合” 思想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理想追求。早在3000多年前,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和”字。“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渗透于中华民族思想、实践的各个方面。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友善仁爱,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同舟共济,形成了和睦的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以邻为善、协和万邦,在与世界其他民族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开辟,还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都给所到国家和人民带去了都加强交流合作的诚意。可以说,中华文化“和合”思想蕴涵的深刻思想,已经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中国人民在近代饱受战争和被侵略的苦难,使我们更加珍贵和平。今天的中国已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3、重视修养、谦敬礼让的道德规范。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古人把学习、教育看的很重,认为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离开学将一事无成。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左传》上也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在提倡谦敬礼让的同时,提醒人们克骄防矜,“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伐”、“自是”。

4、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古代先哲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不竭动力,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变革创新,不息奋斗。从古代神话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到汉使苏武饮雪吞毡;从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修史,留下千古巨著,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刚毅的民族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近代以来更是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无数志士仁人勇于救亡图存,学习他人之长,而后奋起直追,救国家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奋进取、不懈奋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文化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 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该说是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三、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着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建设,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重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我们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立足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两种思潮,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坚持“扬弃”的观点,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检察日报2007年10月

[2] 等《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学习出版社

[3]张岂之[1]《中国传统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第2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五年制高职是与初级中学对接的教育层级,初中毕业生经过五年的高职院校学习,掌握与专业对应的知识技能并获得大专学历,成长为具有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我们认为,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理解、欣赏、接受,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践行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是“高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五年制高职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认知特点?如何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尝试做出回答。

一、认知现状分析

刚刚进入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

1.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局限于古代文学。

进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是经过九年义务阶段教育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基本上等同于中国古代文学,但对传统文化的范畴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认识和判断。古代文学当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东西就通过中国古代文学承载的,但远远不止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宗教文化、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建筑文化、中国政治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国管理文化、中国茶文化等,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学习的基础上,要挖掘其在文化方面的深厚含义,也要加强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的学习,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个全面的把握和认知。

2.重视技能培训,忽视文化学习。

五年制高职学生多数是抱着学技术技能的目的踏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他们认为文化课程只不过是用以陪衬专业课的“绿叶”,无关紧要,实际上,包括语文、英语等在内的文化基础课对于一个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课程可以提供专业课难以达成的人文滋养,使五年制高职学生成为认识全面、理性健全而又情感丰富的人。

3.对传统文化没有形成“自觉意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目前主要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处境有忧患意识,能够主动有意识地采取措施加以拯救。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这种“自觉意识”是指能够意识到所教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用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分析处理一些现实现象和事件,也愿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五年制高职学生在这方面还远远不够。

二、传承路径

如何在五年制高职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和渗透?我们以为,必须从学校建设及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着手,才能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自觉的五年制高职学生。

1.校园建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学校是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场域,校园建设中,要注意亭台楼阁的布局,桥廊路石的规划,花木草竹的栽植,尤其要重视的是,对这种做法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要通过文字的方式加以体现,使得学生目视耳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比较容易地感知和领受。比如,学校在建设文化墙时,可以将“礼”、“义"、“廉”、“耻”、“孝”、“悌”、“忠”、“义”等镌刻于墙上,并辅之以文字介绍,扮靓校园的同时,达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

2.学科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学科教学无疑是五年制高职院校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主阵地。在所有学科中,语文学科当仁不让地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承载者,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必须纠正单纯进行文学知识传授和文艺欣赏的偏差,在进行文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语文学科也要注重文化意识的涵育,这实际上就是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且要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他学科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比如,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中西文化对比,达到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目的;在专业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对中国相关技术史的介绍,让学生领略中国科技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等等。

3.德育过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和谐世界的建立有助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与“根”,它包括天人合一、经世致用、仁者爱人等思想。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应该想方设法地融入这些思想,比如可以选择相关内容作为班会活动主题,也可以在班级演讲竞赛、读书竞赛等活动中明确此类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熟悉程度。

4.日常活动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五年制高职学生不仅要通过学习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包括对其知识的了解、对其范畴的确定、对其理念的正确解读等,而且要在对其精神的认知的基础上,在生活中践行和弘扬,这就要求五年制高职院校在日常各项活动中精心选择活动内容、认真设计活动流程、充分考虑活动细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并进而认同、接纳和欣赏,最终愿意去在生活中践履。

第3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共有24个问题,主要包含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学知识的认知途径、普及情况、态度即期望三个方面。2.1.1接触和了解中医药学的渠道在七个选项中,56%的学生选择了长辈、朋友的推荐和讲述。52%的学生选择了课本教材。学校的宣传教育仅占了12%。“其他”主要是学生补充的“自己所学的专业”“医生的解说”。可见学生接触、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社会和家庭。在学校中主要以课本知识传授的方式,但宣传教育的效果还不及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应该在全民族中普及,更应该在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主要专注于知识及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从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引导[2]。2.1.2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在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包含10个问题。如第3题“你能听懂并领会中医药学的语言吗?”选项A是“能够”,共26人/次选择。选项B是“有的能,有的不能”,共135人/次选择。选项C是“不能”,共16人/次选择。第7题“你知道中医药学的四大经典著作吗?”选项A是“知道,并且都看过”,共21人/次选择。选项B是“知道一部分”,共133人/次选择。选项C是“不知道”,共24人/次选择。第11题“你知道涌泉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的大置吗?”选项A是“知道,并且知道各个穴位的功效”,共68人/次选择。选项B是“知道,但是不理解”,共81人/次选择。选项C是“不知道”,共29人/次选择。根据此10个题的选项性质分为四类:①基本知晓,共有796人/次选择,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44%。②一知半解,共有711人/次选择,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39%。③完全不知,共有289人/次选择,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16%。④其他,共28人/次,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1%。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知识在学生中认知情况较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能够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存在着<20%的学生没有接收到或拒绝学习中医药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有39%的学生对中医药学知识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要求对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还需要持续、大力地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2.1.3学生对中医药学知识的态度及期望该部分有13个问题,是学生从中医药的优点、缺点,到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期望、途径进行答卷。88%的学生认为在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因为76%的学生认为“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很喜欢很热爱,觉得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在问及中医药文化存在的意义时,59%的学生认为是“传承文化”,57%的学生认为能够“修身养性”,48%选择了“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36%选择了“增强民族凝聚力”,27%选择了“培养爱国热情”。具体到个人选择中医药治病救人时,56%的学生认为传统中医药的优点是“辨证论治,因人而异”,50%认为传统中医药善于慢慢调和、调养,44%认为“副作用小,用药安全”,36%认为“疗效是能去本且治根”,12%认为“治病有科学依据”。然而,还有16%的学生面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想要去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途径和时间”,甚至有少数学生“不是很喜欢,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是应该去了解”。而且57%的学生认为传统中医药“药味苦且用药不方便”。47%认为“市场管理不规范,容易上当受骗”,28%选择见效慢,以及治疗时间长等缺点。所以56%的学生选择在“病后调养”阶段使用中医药治疗,41%选择在“西医久治不愈或副作用大的情况下使用”。仅有38%选择慢性病时使用。40%的学生用于日常保健。因此,为提高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率,增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43%的学生认为有效的方式是举行“中医专题讲座”。次之推选开展“中医义诊咨询”,进行“中医传统技术的演示”,如中医特有的拔罐、艾灸、针刺、推拿按摩等技能的演示,以及“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类图书、影视作品”等。

2调查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对173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贵州省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现状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价值给予肯定,80%认为它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示希望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同时,大部分学生生病时使用过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刮痧、汤药食疗等,说明中医药在学生中是有着一定的人群基础和影响力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用或者留意中医药,57%的学生认识到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物”。69%的学生甚至能认识10味以上的中药,并且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在校园或社区中设立中医药的文化宣传和医疗服务。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的普遍认可,在部分学生中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校应积极地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促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也是每一代华夏子民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然而,当问卷中问及学生是否有兴趣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讲座时,58%的学生表示“很想参加,但是很少有这样的讲座”。又如“所在学校对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的普及教育开展了哪些活动或宣传”,45%的学生选择了太极拳专项运动,34%的学生选择了医疗实践服务活动,其次是标语展板、专题讲座、杂志期刊、校园景观石等。说明学校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途径和力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导致仍有部分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存在误解,如36%的学生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不了解,甚至4%的学生认为有迷信的成分,不科学、不可靠。21%的学生认为中医药“讲不清治疗道理,不够直观,让人感到故弄玄虚”,以及疗程长、起效慢、煎煮麻烦、味道苦涩等。还有学生只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想要去了解中医药,并没有认识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2.1影响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原因

通过对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中医药学存在某些误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对传统中医药学文化价值的重视不足,导致宣传教育的投入不足,力度虚弱,学生忽视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或仅为片面了解。二是对中医药学知识的学习,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理论体系不全面,知识来源不规范,如56%的学生是从长辈、朋友的推荐和讲述中了解中医药学,52%的学生选择了课本教材,27%的学生从各类书籍中了解,25%的学生从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上获取知识,12%的学生从学校的宣传教育中学习。三是随着西学东渐,西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人们在医疗实践中能够较容易地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其思维模式、诊疗方式也深入人心。尤其是我国医科院校的教育重心也是西医学。这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用西医学的思维模式来判释完全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中医药学,甚至排斥中医药学,使中医药学处于被动分割、对比的位置,也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宣传、继承处于被搁置的滞缓状态。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了解甚少,内涵理解模糊,脱离了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中华文化基石。因此,在问卷中设置了“鉴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您认为中医和西医的发展情况应该如何”的问题。97%的学生认为当今社会让中医和西医“取长补短,两者都应该发展”。这也说明中医药学在学生群众中是有着一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只要正确引导和着力培养,必然能够推动中医药学未来的蓬勃发展。

2.2调查启示

本调研说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仍任重而道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哺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全面加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传统中医药文化是继承和创新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源泉。因此,普及和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即获取学习中医药学的源头活水,对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树立中医药理论思维,增强医者道德修养,拓展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问卷调查中,88%的学生认为在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因此,应该围绕着“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管理措施,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从设置教学课程渗透到班级文化栏宣传、校园景观宣传、社团学习活动小组、理论知识的竞赛、实践技能的操作运用等,还要从职业教育的层面提升到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的培养和凝聚的层面上。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远。但目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各类中医药网站,但专门系统地从事中医药科普宣传的网站却很少,而且知名度很低、浏览量很小、缺乏权威性和通俗性,形式单一[3]。因此还应充分挖掘利用我们现有的网络及多媒体资源,对卫生类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建立基于网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平台,正确引导学生辨识、学习和使用规范的中医药学知识,扩大中医药文化的群众基础,提高公众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和理解。加大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普及的投入力度,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医药学教师素质和技能的培训提升。调查中61%的学生认为应该“重点在学校基层教育中开设关于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课程”,46%的学生推荐“教科书加入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35%的学生建议“由国家处理并采取措施”,此外还可以加大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以及在学校社团中开展有关重拾传统的活动等途径来拓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通过将中医药学理论的道法自然、博大精深,历代医家的高尚思想修养、医风医德、钻研精神等各方面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论,即将传统文化教育取得的良好效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诸如参加义诊、帮扶济贫、送医送药、答疑解惑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未走入社会前就具备了卫生类人才所需的各项品质。此外,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由此可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于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给予很大的支持。中医药进入社区,是由中医药具有的显著疗效和特色优势决定的,是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4]。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就业选择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小结

第4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应用;专业素养

当前,我国的学生大多没有进行过专业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国的文化的理解薄弱,具有片面性,不能正确科学地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旅游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更深刻透彻地理解传统文化,开展特定的教育,并将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好的教育。

一、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结合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要运用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结合专业课和文化课,拓展课程的深度,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文化,重新理解,深入认识传统文化,升华自己的知识,内化自己的知识。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缺少了解,没有系统读过中国的《四书》《五经》等,对中国的文化停留在电影电视的认识层面上,缺少系统的接受教育。

1.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给学生提供优秀的典范,对旅游管理人员提供价值引导。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等思想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品德素养的积淀和形成。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态度提供了很好的培养作用,引导学生学会从学生时代就爱家乡,爱祖国,激发学生对未来工作的责任心,确立学生科学正确的三观。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知识能塑造学生的优秀品质,传统文化还教会旅游管理学生学会推己及人等,保证旅游管理者和旅游者的融洽关系的形成,让旅游管理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积淀。

2.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管理学生的专业素养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审美的体验,获得对美的体验。导游要向游客讲解自然景观和人文知识,因此,人文中就包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是旅游管理者的内在素养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文化,学习中国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国家吸引外国友人的,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得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产生积淀,精神上得到享受,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二、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加强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建设

教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深入到基础课程体系中,尝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鉴赏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师可以加强课程建设,让中国传统文化和诗词鉴赏为中国人保留丰富的优秀的传统的文化,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道德感和自信心。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能提高未来旅游管理从业者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让游客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游客们热爱中国传统诚信的行为。

2.加强传统文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渗透

在传统文化融入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教师要对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的认知能力,重视传统文化内容和专业课程结合到一起,实现教学中融合旅游管理专业和传统文化的知识的目的。(1)我们应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课的教师的优秀的文化素质为了实现高素质的优秀的教师资源的获取和培养,教师要加强行业内的自我培训过程,注重继续教育弥补段提升自己的优秀的文化素质。教师要保证行业的诚信服务,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中,重视管理学和导游业务等课程的教学,更要融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输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知识,重视内容的传输,重视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道德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不断通过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吸收传统文化知识,让融入了传统的文化课程充分活跃起来,发挥教师的魅力,实现感染学生的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现代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实行填鸭式的教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应该重视理论教育的基础,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激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不断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逐渐内化于学生的心灵中,最终形成顺应旅游管理行业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师要逐渐丰富大学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书法学习活动。大学教师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教育,加强书法教育,在学生练习中国书法的时候,要按照教学的规律,引导学生体会书法的内涵。教师要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书法学习活动,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会和理解,提升将来旅游行业的人员的素质,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高质量的服务,挖掘传统文化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4.以点带面,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寻找切入点,引申学生来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想象。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时候,可以引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孔子和老子等人对礼的认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礼仪要求,带动人们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再如,讲解饭店管理原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解知识的时候,可以引进《论语》中的“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进行讨论、总结,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抓好切入点,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加以讨论和总结,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师要让学生重新认识,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的旅游管理的联系,实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实际工作的关联,实现现代教学中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教师要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此优秀,是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行动的,让学生喜欢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恰当引进传统文化的知识,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多一条文化发展的道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收获学生好的学习效果。

第5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第6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一 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国文化而育的。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存在于历代历史中的种种物质上的、制度上的、精神上的文化实体和意识,也就是通常所称谓的文化遗产。

国内学术界将传统文化区别为广义的传统文化和狭义的传统文化。所谓广义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存在于历代历史中的精华和糟粕,也就是精华与糟粕混杂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那么狭义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对广义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其也可以被称作为优秀传统文化。

二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同志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再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是孕育大学生成长的摇篮,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利于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要注意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提倡多措并举,要针对大学生的人格及个性的发展需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者活动,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 调研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笔者选取哈尔滨市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将哈尔滨市分成若干个区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抽样区域,其中包含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采用随机发放问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10份有效问卷,下面将分别从认知情况、接受情况和评价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认知情况

对于每一位中国公民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方面,当问及对于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喜好时,更多的同学喜欢中国文化,占总数的73.77%,喜欢外国文化的占11.48%,其他则认为不能比较,占总数的14.75%;在问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时,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示一般了解,占总体的88.5%,而非常了解和较少了解的分别占3.28%和8.2%;在问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优势时,认为传统文化更具优势的占13.11%,认为现代文化更具有优势的占32.79%,更多的人认为不能比较,占总数的54.1%。总体上来说,大学生更喜欢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有所了解,更多的人认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各具千秋。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具体可以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

(二)接受情况

对于在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方面,在问及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时,通过课外书、杂志、报纸来了解的是最多的,占总数的45.9%,其次有27.8%的人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有18.03%的人通过课堂学习,有8.2%的人通过旅游、参观、展览;在问及如何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时,77.05%的人认为要“留意生活中的点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19.67%人认为“自己有心发扬,但找不到途径”,仅有3.28%的人认为“随便,无所谓”;在问及是否会参加保护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时,12%的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空就会参加,54.1%的人在周末休息时间会参加,24.59%不会参加但支持此类活动,仅有1.64%的人不参加也不支持。总体上来说,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弘扬具有浓厚的兴趣,且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具体可以参见图4、图5、图6。

(三)评价态度

对于在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态度方面,当问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时,仅有21.31%持乐观态度,认为不乐观、悲观和可能会消失的分别占72.13%、3.28%和3.28%;在问及是否有必要在大学里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时,有90.16%的人认为有必要,仅有8.2%和1.64%的人认为没必要和无所谓;在问及是否有必要在大学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如《论语》《孟子》)等时,有32.79%的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有52.46%的人认为有必要,有14.75%的人认为无所谓。总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感到担忧,并认为有必要在高校里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对于传统文化的评价态度可以具体参见图7、图8、图9所示。

四 高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以通识教育、团校为核心,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政策要求,高校要对广大的团员青年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应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团校资源,要求学生干部带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和热爱优秀传统文化。

(二)以基础设施为载体,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可以在校园、教室、宿舍内悬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名人警句、图片和书画等,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高校网站上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能够在高校的各个角落、各个场合和各个时间段都能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营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建设,支持师生共同参与,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学习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端午节、中秋节,九一八纪念日等,让同学们在节日和纪念日的氛围里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例如参观民族历史博物馆、民俗馆、纪念馆等,或有一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景点景区、人文景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等。在实地观赏或参与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从而加深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第7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 键 词】大学生 文化安全意识 对策

经济全球化以来,国家与国家之间往来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不仅经济上联系密切,而且文化上交流不断。由于文化交流中存在不平等性,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冲击,同时网络文化给传统文化也造成消极影响,文化安全进入政界与学界的研究范围。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逐渐发生着转变,尤其在大学生群体表现突出。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如何改变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淡薄的现状受到广泛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安全的界定

文化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共同列为国家的四大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认真对待文化安全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安全之一。当前学术界对文化安全没有统一的界定。徐九仙认为,“从正面来看,主要指人们认为自己所属的国家—民族的文化特征不会在全球化大势下逐渐消失或退化的安全感。从反面来看,文化安全是指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抗击外来文化冲击,以确保国家文化不被威胁的一种文化状态。”[1]胡惠林认为,“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生存系统运行和持续发展状态及文化利益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它是一种由这种集合形成的动力结构规定和影响一个国家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全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集合体”。[2]笔者认为,文化安全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创新、国民的文化生活与价值观能够不受外来文化干扰与误导的一种良好状态。

二、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现状及分析

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现状总体不容乐观,大致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肩负祖国建设重担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应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一)文化危机意识淡薄。作为与文化安全意识密切相关的文化危机意识,不仅能够客观反映文化安全意识的现状,而且是影响文化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文化危机意识,缺乏对我国文化深入了解。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群体对文化安全及我国文化安全现状的认识不够,有68.8%的大学生对文化安全了解程度为“不太了解”或“完全不了解”,有35%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的文化安全状态是“非常安全”或“比较安全”。造成大学生文化危机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仅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干扰,而且受到我国教育环境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单从我国的教育体制出发,大学教育过度强调就业率、专业知识等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熏陶。所以大学生文化危机意识情况便可想而知。

(二)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传统文化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本文提到的传统文化是指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积淀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当今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一、忽视我国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传统节日被单纯误认为休闲假期,节日中蕴涵的文化全然被忘记。二、诚信意识缺失,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高分,不惜违背我国传统价值观,养成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的不良习惯。三、自我意识膨胀,部分学生缺乏奉献意识,不愿意牺牲自己利益来维护集体利益。四、享乐主义盛行,学生之间攀比之风盛行,缺乏吃苦精神,等等。“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查显示,21.6%的学生同意‘金钱是人生幸福的决定因素’”。[3]错误的价值观念对社会负面影响严重,造成公民之间缺乏安全感,幸福指数下降,资源利用率降低。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主要是社会缺乏正确的引导所造成的。

(三)文化创新意识淡薄。文化创新意识淡薄是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现状又一突出表现。文化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在生活、学习中养成创新意识,不受固定思维束缚并敢于挑战权威。反观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只学习老师课上所讲授的知识,课下不做进一步拓展;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少有人充分利用;重复使用他人的实验数据;作业抄袭现象明显,更甚者论文抄袭。调查显示,35.8%的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抄作业等现象的态度为“习以为常”。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的群体更不能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这样无疑会严重影响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远大志向,不断提供自身的文化创新意识,切记没有创新便会原地踏步,成为井底之蛙。

(四)辨别西方文化的意识淡薄。当代大学生辨别西方文化的意识淡薄,不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是“崇洋、盲目接受”。79.8%的大学生热衷于庆祝西方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84.9%的大学生喜欢看好莱坞电影、美剧、韩剧;72.2%的大学生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方快餐;少数大学生盲目信奉基督教。大学生误认为来自西方发达地区的文化都是优秀的、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但是,我国传统节日中也有类似的节日值得大家纪念,比如七夕节;我国的戏剧艺术博大精深,比如京剧;我国的饮食文化更加丰富,比如菜系,等等。大学生应肩负起弘扬本国文化的重担,警惕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渗透来侵犯干扰我国内政与外交。

(五)辨别网络文化的意识薄弱。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元素正逐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网络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也对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误导。调查显示,7.9%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态度为不加区分的“完全接受”。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时间都比其他群体要多,但是网络文化中存在种种问题。在网络虚拟世界中,部分非法分子利用网络特性传播色情、暴力影视来谋取暴利;西方国家利用其文化强势地位通过网络传播其文化方式、价值观念;网络文化中的新事物对主流文化造成负面影响,比如网络语言。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自我控制力较差,极易接受不良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大学期间是人生观、价值观成形的关键阶段,提高辨别网络文化的意识对大学生自身乃至社会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对策

事实证明,单独的某项措施已不能改变当代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淡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多个方面出发,采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健全网络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意识教育、提升文化鉴别能力等相关对策来提高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

(一)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社会大环境出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体现,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而且包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比如民风民俗、传统技艺等,这些文化精华的传播,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壮大我国文化产业,鼓励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展扎实的教育、普及等传承工作,保护我国文化资源知识产权不受侵犯。”[4]除此之外,建设城市标志性人文景观,邀请国学大师举办讲座,积极宣传优秀文化,发挥传媒行业优势等措施必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同时对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也有积极作用。

(二)学校:健全网络文化安全。学校作为大学生群体的“管理者”,在健全网络文化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优秀的网络文化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大学生思维、开阔大学的眼界;低俗的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扭曲、进取意识减弱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学校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开设网络文化相关课程,增强文化安全意识;组织网络技术人员,优化校园网络环境。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设网络文化网站,组织专家回答大学生上网过程中遇到的疑惑,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网络文化安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中之重,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建设。

(三)教师:文化安全意识教育。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他们在提升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来自教师,学生为人处世的原则大部分模仿教师,教师对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教师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重要地位,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现状,使之正确认识外来文化;在讲述专业课的同时,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除此之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应该主动承担增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责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固筑起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4]不断优化讲课形式,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

(四)学生:提升文化鉴别能力。提升大学生文化鉴别能力是增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具备了文化鉴别能力才能树立文化危机意识、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辨清西方外来文化、正确对待网络文化,并形成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大学生可以借助传统节日这一契机,组织相关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再者,大学生可以成立关于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文化论坛,为喜爱传统文化的师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除此之外,大学生要培养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永葆青春活力”[5],避免抄袭作业、实验数据等不良现象出现,逐渐形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积极参加创新性的竞赛,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文化安全意识,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做出自身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九仙.论文化安全视野下青年核心价值观[J].当代青年研究,2011(1).

[2]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

[3]孙立军,刘大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新拓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第8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概念 认识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91-03

1 前言

21世纪的今天民族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从整个大的世界格局看,经过了西方文化全球性扩张的世界,给人类社会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重新返回本民族的文化源头,重新思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从中找出修正本民族文化在当今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体育方面,以西方为主的现代竞技体育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体育场馆的大量建设、兴奋剂的使用、运动方式模式化等等,使得各个国家的政策收入要大量的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而减少了对健身活动本体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体育界开始逐渐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提升到了重点位置,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进行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1997年被确立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1998年各体育院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招生,到现在可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培养的学校已经达到了45所,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肯定,只是为自己的研究内容作了一个范围上的界定。研究者深知以自己的能力不可能为民族传统体育下一个准确而另人信服的概念,但是出于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负责和兴趣,本文对以往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对概念的实质论辩如人,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作一次全新视角的讨论。

2 对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理解

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它是人们认识事物总体特征的思维起点,是人们对其进行认知、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人们对概念的认识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体现于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各个层面。人们对概念的认识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事物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们所无法达成一致的是概念,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侧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经历不同、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所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相同。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建设处在初级阶段,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正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所处的利益群体不同所给予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学者们主要从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述和界定。本文选择了以下几个比较权威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时行梳理如下:

张建雄等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后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赵进在《“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一文中,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人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分为“大概念和小概念”两种,界定他所认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刁振东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源于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后来人们以世界体育角度为民族体育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大并概括为一个群体,即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应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这种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模糊和混淆。张选惠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材中,从强调民族性、传统性及特色性入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界定为:是在中华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深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叶加宝等主编的《体育概论》中,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以上的概念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探讨的主要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百家争鸣、百家齐放更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推进。本研究在借鉴以上学者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文化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分析。

3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实质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什么,我们无法给予一个精确而唯一的标准,这是一种妄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对任何概念的界定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而逻辑学家告诉我们“无论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可以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这样概念的可界定与否似乎成为了一种悖论。这一问题的解决让我们回到对概念界定的主体上来,可以肯定,到目前为止,任何概念的产生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任何概念的界定都是人们有意识的按照某一逻辑结构进行思维的结果。概念产生的核心是人,是人的思维,而人的思维是最难以把握的变量,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教育及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不同。所以,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即便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并称之为客观,其实这也是一种主观,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因为“如果科学的真是基于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那么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已经带有某种主观的意向,客观已经打上了主观的烙印,最终问题是:客观问题本身会不会是主观的。”这样,所有对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的界定,只是告诉人们在界定者的心目中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符合这一界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存在过。因此,对概念的可界定与否并不是一种悖论,只是界定者认为在他心目中某一事物的概念是什么样子的,是界定者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思维逻辑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合这一思维逻辑的所有事物的概括。

4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知的角度

我们无法给予民族传统体育一个精确而唯一标准的定义,并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但是,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是民族传统体育还是有其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如上所述,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所以,这些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却是可以根据我们的价值期待,或者说根据我们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潜在价值的需要,使民族传统体育给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安排。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所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我们也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规律来看,要从实际出发,不照搬已经成形的、固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然后按照它的规定来界定今天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划定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切,评判今天所发展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而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也即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一种方法。

5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再认识

第9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诉讼文化,诉讼意识,认同

意识、法律意识、诉讼意识是处于三个不同位阶层面、内涵呈递进关系的关联概念,诉讼意识这个概念,显然是“意识”的下位概念。诉讼意识,就是诉讼主体对诉讼环境、诉讼文化、诉讼制度、诉讼法规的有意掌握。具体地说,诉讼意识就是诉讼主体始终站在“客位”的立场,去分析、审察、理解、接受、控制和创造各种诉讼的因素,自觉地去建设诉讼主体,适应诉讼环境,建设诉讼文化。包括诉讼心理和诉讼法律认知等等。[1]

“法律”是一个具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可能因时空、文化、民族、国家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由此,便不同的诉讼主体便有着不同的“诉讼意识”。但法律的对象永远是普遍性的,法律只考虑人民的共同体以及抽象的行为,而决不考虑个别的人以及个别的行为。[2]同样,诉讼意识不是指个别人的意识,是一个共同体的意识。不同的法律文化中主体对“诉讼”会有不同的意识、观感与评价,在诸多社会规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法律等)中其被信任的程度与应用来排难解纷的比重也会有所差异,这便牵涉到所谓“诉讼意识”(procedureconsciousness)的问题。[3]

中国的几千年文化造就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如费孝通(1985)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的,有三方面特征:追求无讼、存在“绅权”、礼治[4].总体看来,中国人不好讼。即使须讼,到了一种忍无可忍的地步,也只信仰包青天式的人物。中国人有着深层的“包青天情结”,相信司法正义只能诉诸包青天式的典型人物,误认为神奇、权宜、不畏权势和尚方宝剑等人治色彩浓厚的手段,是达成社会正义的不二法门。[5]但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渐渐开始学习西方(具体说从大陆法系到英美法系)法律思想、制度、文化。深刻地影响着本土的诉讼文化,进而中国人的诉讼意识开始转变,趋于对国际主流法律文化的认同与接轨。

1.诉讼意识的认同与接轨是法律文化发展的必然

中国的本土资源和外来法律文化的认同和接轨是法律文化发展的必然。人类宝贵的文化现象是不分国界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边际模糊,界限不清的。法律文化亦是如此。无论那个方面,都能认同、接轨和合体的。例如,中国有调解,西方国家也有调解;西方国家是先告诉,法院审判权才启动,中国也是如此。

再则,诉讼意识的认识作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诉讼意识的认同和归属是历史的必然。世界各国的法律文化,当然是以你有我也有,我有你也有的趋势纷呈于世的。地球村、信息发展、经济全球化等都将驱使法律文化的认同和接轨。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靠拢,当事人(文秘站:)主义吸取职权主义的精髓,民诉的两大模式必定向模式的统一转变。法律文化的冲撞、认同和嬗变,总是在无数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法律(诉讼)关系中实现的。两大法系能够在“互喻”法律文化关系上彼此适应,求同存异,采人之是,摒已之非,相互创造,携手共进;法律文化也是这样的,先进的法律文化总是会被人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一种新的法律文化结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诉讼意识。

2.诉讼意识的认同与接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击的结果

本土文化(或称本土资源)与外来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经常会发生文化进化、文化播化和文化涵化的现象。在这类现象中两种文化之间就会出现交流与碰击。文化进化,认为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持续的有阶段的,每个阶段既是过去阶段的产物,又在未来阶段中起一定的作用,文化除了有积累的性质之外,还包含着进步的性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播化,指的是文化现象通过人类的交往联系,如商业、战争、迁徙、体育等而传播开来。文化涵化,是文化传播以后出现的一种现象。当一种文化传入某一地区后,势必引起这一地区原有文化的抵制,两种文化在经过剧烈的冲突斗争后,双方都不能维持原有状态,在原有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出现了一个边界模糊,交叉渗透的局面,最后经全社会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调整,一种非此非彼,即此即彼的新文化就被综合出来了。所以,文化涵化,一般要经历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和文化更新四个阶段。法律文化也是如此。中国人传统的诉讼意识被外来法律文化冲击,也变得“好讼”,经常出现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安宁权、日照权、亲吻权而诉诸法律。所以说,诉讼意识的认同与接轨是两种文化交流与碰击的结果。

3.诉讼意识的认同与并轨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

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既有以往历史长期积累起来的传统形成客观影响的一面,同时又有时代向前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的一面,所以在当今社会现代化已日益成为人们迫切追求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变为社会现实的情况下,传统影响和现代要求的矛盾就越加暴露出来。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国家,这种矛盾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冲突,正是社会本身这种矛盾冲突的一种文化表现和观念反映。整个文化现象领域是这样,法律(诉讼)意识领域自然毫不例外。如何区分传统的和现代的法律意识,一般说来,人们总是把那些由过去历史上长期作用、沉积并世代传承、绵延下来的,表现有明显既往时代特征的法律(诉讼)意识视为传统的法律(诉讼)意识;而与之相对,人们总是把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法律(诉讼)意识视为现代的法律(诉讼)意识。

毫无疑问,任何传统的或现代的划分都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划分。因为,传统事物中并非没有优秀成分可供现代事物借鉴和继承,现代事物也绝不可能完全割断历史、抛弃传统,在一片空地上产生。对待法律意识也当采取这种历史的、辩证的科学态度。中华传统法律意识有其固有的封建性、封闭性等弱点和局限,但也不乏有值得弘扬的合理因素;中华传统法律意识必须走向现代化,因为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法治的先决条件,但是中华传统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又不能离开自己的国情、丢掉自己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我国诉讼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制度化建设问题,而在于诉讼观念和意识的培育上,其重心应当放在改造或重构国民诉讼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上,使其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6]可以坚信,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人的诉讼意识将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 孙育玮对法律意识内容结构的再认识 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

[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 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转引自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575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