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城市建设经济发展

第1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城市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与生态城市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杨志峰等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平、繁荣、自然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并促使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 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生态城市建设表面化现象严重

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城市政府往往强调生态城市的表面层次,即城市外在环境的改善,在一些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盲目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建成一批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不相符的人文景观,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一些城市为达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外在化指标,将生态城市建设停留在城市景观生态化的层次上,单纯依靠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式建设生态城市,显然无法真正实现生态城市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1.2 生态意识普及推广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对于生态城市相关规划的落实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往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口号响亮,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时间框架和建设指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普及推广的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实施规划及细则,来指导城市建设和配合生态化发展。城市居民生态城市理念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在建设过程中群众参与力度不足,生态城市建设延续性不够,没有建立良好、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公众参与机制。由于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难以定量化表征,使得人们对生态城市经济高效、环境宜人、社会和谐的特点没有清晰的认识。

1.3 城市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缺乏力度

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关系难以协调,城市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力度薄弱,各相关部门协作能力不足,信息共享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完成对生态城市的整体协调调度,工作效率较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虽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向良性发展,但整体来看,我国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保障体系仍不完善,对于与生态城市建设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较少,相关法律、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

1.4生态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产业结构布局相对落后,整体来看还属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能耗大、污染重的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础设施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等问题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日趋严峻,城市发展和城市资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企业存在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浪费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资源质量。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信息技术的高技术产业,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绿色GDP评价指标的认识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城市的经济高效性优势不明显。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高,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

1.5 生态城市规划不合理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不足,往往仅是打着生态城市的旗号,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严重,使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自身基础设施建设脱节。生态城市的空间规划不合理,对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自身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局限性,不注意开放空间的利用和保护,使城市开放空间日益减少,生态质量随之下降;交通组织形式混乱,公共交通系统不发达;土地集约利用能力不足,盲目扩张城市用地范围,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6 缺乏科学的生态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使得生态城市的建设缺乏必要的指导原则以及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维护规则。单纯重视城市绿地面积指标的完成和生态景观的建设,城市绿化没有为城市生态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没有将生态城市的内涵融入到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淡化了生态资源培植,考虑经济建设过多,考虑生态资源再造少,其综合效益较低。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实现“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是生态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的主要特征,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谐的社会运行为经济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高效的经济运行为居民财富的积累奠定了基础,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三者又常常表现出矛盾性,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生态”是共生的客观存在,但“和谐、高效、良性循环”的目标没有相应的基础和条件却难以共存。城市经济学应在区分城市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社会内部关系协调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与条件。

(2)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

城市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关系到城市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有的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大致可分为同心圆型及其轴向结构、放射扇形和多中心型等变形形式,其中同心圆模式是城市形成的基本结构。然而生态城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城市地理空间概念上,它区别于传统城市独立于周边乡村的特点,是一种城乡融合的城市化区域,因而在空间特征上,生态城市必然会与传统的城市有所不同。城市经济学应该在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上,研究适应于生态城市特点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城市土地利用规律,找到最适合生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

(3)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选择。

要素禀赋是城市在特定的区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空间上多种要素大规模聚集的结果。在长期的建设发展中,城市已经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相对完备的要素构成及资源配置方式。然而,生态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形态,需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等众多方面的生态化要求,根据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文条件等要素禀赋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建设途径与方式。城市经济学研究应能揭示要素禀赋与生态城市建设途径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判定标准。

(4)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规律。

城市经济是在密集的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开放性经济,它不是封闭的,因而城市经济的运行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生态城市打破了传统城市的地域界限,将城市与乡村融合到了城镇化区域之中,具有更广阔的经济运行环境。因而,城市经济学应该研究生态城市的经济构成,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所遵循的特有规律,已有的传统城市经济运行规律有哪些可以运用到生态城市的发展之中,现有的经济运行规律怎样指导生态化的经济运行,如何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问题,尤其应该特别关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运行规律。

(5)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城市的空间特征,决定了其产业结构不同于以非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城市,将是一、二、三次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新模式。又由生态城市复合式生态系统的特点所决定,其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与传统城市的粗放外延式模式不同。因而,应研究符合生态城市内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包含第一产业在内的新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问题、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城市产业结构的构建问题、城市三次产业布局的合理分配问题、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效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如何促进传统工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转型的问题等。应特别关注对生态城市区域产业传导机制的研究,探索如何形成具有生态、经济、高效的产业链,在城乡一体化条件下发挥生态城市产业的带动机制,加快生态产业的发展。

(6)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是否有效的依据,对城市经济运行管理体系的优化具有引导作用。生态城市的经济运行有其特有的规律,应该构建不同于传统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生态城市自身经济运行特点着手,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经济运行的特殊性、生态城市经济运行过程中各部门的协调方式和责任分工、进行生态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问题。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充分考虑节能、降耗、环保等内容构建适宜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7)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心和方向

(1)产业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产业的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对城市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然造成大量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使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我国实现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和核心内容。或者说,只有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中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生态工业是生态建设的重点,而循环经济是生态工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方向上,要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单位经济产出的废物排放量,实现达标排放。应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并把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同时,多层次利用“废弃物”,把经济生活中传统的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的污染防止,即实现清洁生产。在管理上,将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资源开发、加工、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再生过程进行系统组合,优化系统结构和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率。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2)生态建筑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建筑体现了以人和自然为本的生态观,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的结点。它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经济过程和人文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生态建筑是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

(3)发展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建设的保障。

所谓“生态服务业”也可称为“生态第三产业”,也就是指第三产业的生态化。生态城市必须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形成完备的功能组合。如商业、交通通讯等流通部门保证了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正常运转,是城市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动力,同时也对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构成重要影响。交通的密集和拥堵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饮食服务业造成的油烟及消费过程中严重浪费现象等也会造成城市环境污染。在重视实体生态产业发展同时,要重视城市生态服务管理和生态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公益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服务基础,通过新型社区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技能和生态意识。

(4)绿色消费是生态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消费是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和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促进和制约关系。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是要引导消费者向无污染、无公害、有助于身体健康的“绿色消费”方向发展;二是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对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置,提倡“绿色生活”;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提倡“绿色家园”;四是提倡适度消费,实现可持续消费。

4 选择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是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二者的关系从“经济优先发

展、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到“清洁生产,污染零排放”,又发展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结合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要求,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而基于生态优先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出路;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顺应知识经济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 国内外不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西方的工业化是20世纪主导生产模式,以不可再生的石油作为能源。“石油经济”倾向于集中趋势、规模化生产,生态压力超过生态承载力,带来环境负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采取了自主创新为主,日本采取了模仿创新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独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类型:(1)新加坡、南韩、我国台湾、我国香港新兴工业化经济体(ANIES~4)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2)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ASEAN-3)外扩内联综合型经济发展模式;(3)菲律宾拉美型二元断裂性经济发展模式;(4)处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中国、越南社会主义过渡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煤炭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因此,在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中应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倡导节能型经济,加速再生能源对石油的替代。循环再生产模式与节耗经济应成为追求目标,把前向关联产业废物作为后向原料资源,使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需要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 2 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城市的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是仿照生态体系中的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的机制,将现行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资源化”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使园区经济和环境同时优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这首先需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上、在产业布局上,把相互之间有较强“食物

链”关系的各产业主体放在一个园区内,并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生态园区。这既可大大节省建设投资,又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3 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题,其实质是以人为中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面向生态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具体设计需要遵循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

参考文献

[1]赵清,张珞平,陈宗团,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07,(5):155-1591.

[2]王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陕西生态城市建设[J].商业研究,2007,(2):21-231.

[3]黄肇义杨东援1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1.

[4]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7):5-111.

[6]王发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科学理念和准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17-251.

[7]国家发改委1“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R]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4).

[8]李赶顺,张玉柯,等.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9]鞠美庭,王勇,孟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7):8.

第2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一、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生态商品经济能够有效地激活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动力

市民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而市民的需求与利益又有着多元性的特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活动不但改变了原本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组织与结构特征,同时还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造成这一局面是人类的整体消极作为引起的,是由不同类型的利益群体所造成的。比如说,企业的违规污染物排放、汽车尾气流入大气层以及居民丢弃废弃物污染生存环境等等,这些例子都能够说明我们要想遏制城市生态系统的继续被破坏,就必须要做好人的工作,必须要让城市的主体具备一定参与的动力。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的政府和部分城市的市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极性,然而作为生态城市建设中污染主体的企业却严重地缺少动力。为了争取最大利润,许多企业并没有投入资金与技术进行排污治理,其保全了自身短期利益,牺牲的却是生态环境的生存利益。因此,在当前着力构建生态城市的任务中,第一要务就是要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动力,而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则能够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增强企业对于生态环保的重视,这样一来就能够极大地激活城市建设的内动力。

(二)发展生态商品经济能够促进城市间的生态共建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近些年来的到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的辐射功能与聚集作用越来越强大,更多的超大城市和城市群纷纷涌现。最典型的就是以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城市群,均正在进一步地发展。因为我国的城市有着非常严格的行政区划,因此出现了城市之间的经济和发展规模竞争的现象,但是生态环境是大家的,并且同时在城市之间会形成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影响,尤其是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都是依流域的上下游而建设的,因此城市的生态状况与流域的生态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是无法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的,而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则能够在城市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机制,促进城市间的合作共赢,从而有效地抑制恶性竞争导致的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让区域间的生态经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

二、新时期发展生态商品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生态商品交易规则。

制定生态商品交易规则就是按照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建立相应的生态商品交易规则。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生产活动的控制,同时肩负起裁判员的职责。首先要强化政府发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生态应急机制以及生态预警机制;其次要进行微观协调,建立必要的惩罚与奖励机制。此外,要认同减排指标的可交易性,建立一、二级交易市场,建立生态商品交易平台,让排放权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使减少排污的企业都能够获得实际的收益,从而激发企业减少排污的主动性。

(二)建立区域生态合作及补偿机制要成立本区域环境治理

首先要加强对各城市保护生态的宏观、系统的指导,快速建立区域内生态治理的相应规划,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必须要及时地提出预警,并责其限期整改。对于区域内的企业必须要建立环境信任档案,落实共享机制。同时要根据生态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构建和确立生态价值的评估体系,并且要建立横向的城市区域间的生态补偿制度。

(三)积极构建生态产业、全面发展生态经济

构建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首先必须要实现理论上的真正创新。承认生态商品属性及价值功能,扩大对劳动价值论外延的认识。从过去完全依赖市场规则来发展劳动产品的状态逐步地转变到依靠市场与生态双重法则发展劳动和生态产品,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均衡。在实践中,各级领导必须要端正思想,不能盲目攀比,不要过分追求GDP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倡导绿色GDP,始终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主导,进行区域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要大力开发新能源,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比如自行车制造、风电产业以及轻轨铁路制造等等。

(四)全面构建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要制定与生态城市要求相适应的相关产业指引,全面提升城市产业的生态水平。首先要尽快达到旧工业区的功能调整与生态化改造目标,全面落实清洁生产理念,改造陈旧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强化节能、节材、节水与污染预防,引进新的生态产业进入,提高旧的工业区的整体环境效益;其次,建立全新的生态工业园区,比如把生产工艺流程改进,排出废水成分相互间能起到中和反应的企业集中于一区。那些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充分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逐渐淘汰那些落后的、污染环境较严重的产业,提升产业档次。

(五)以创建生态社区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城市的价值

首先并必须要采用各受益方共同投资的方式,大量地引入人工湿地工艺与技术,在社区内预留一定面积的绿化空地作为人工湿地加以利用。进行社区的化粪池污水处理以与从源头截流治理污水,可以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小区的景观养护与灌溉,不仅可以降低小区景观绿化用水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市政污水管网的巨大压力。人工湿地建设乐意说是减轻城市污染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老城市社区的改造与建设;其次要迅速推广运用节能技术,如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太阳能庭院路灯系统等;最后要利用沼气技术大力开展新型垃圾处理力,建设自行车通道,尽量降低汽车的使用量。

结论:综上所述,发展生态商品经济对于我们当前构建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走生态商品经济的道路。回首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后果时至今日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检讨和审视以往在经济发展中的错误,必须切实地转变思想,高度认识到发展生态商品经济的重要性,积极学习国际国内的先进建设经验与理念,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拿出有效的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计划,始终将生态意识贯穿于发展的全程,并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 R ・布朗,林自新,戢守志.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2]魏全平.日本的循环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第3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呼和浩特市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各项事业飞速发展,规划布局日趋合理,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日益增强,凝聚和辐射作用得到了发挥,成就显著。尤其是“十五”计划以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开发的实施和国家经济建设战略重点的进一步西移,给我市建设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市抓住这一契机,把新世纪开元之年确定为“首府城市建设年”,同时确定了“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打通城市干道,完善配套设施,逐步改造旧城,加快发展新城,实现城市‘五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美化),建设文明城市”,增强首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工作思路,使城市的容貌,城市的各类房屋建设、城市的道路、桥梁、路灯,城市的园林绿化、城市的环卫设施、公用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

二十五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艰苦努力,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建事业欣欣向荣。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改革初期的1978年当年,我市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为656.84万元,到2003年财政用于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是22亿元。

仅2003年的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就从解放初期的拍50年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29年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总支出的20.5倍。由于城建资金投人大量增加,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总量也大幅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52平方公里,扩大到2003年的120平方公里;1978年建成区房屋建筑总面积68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3.7平方米,到目前全市房屋建筑总面积348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21.9平方米。

1、市政工作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市政府对几乎所有的主次干道都进行了新建、拓宽和改造,建成和改造了13座城市桥梁,新建了3座立交桥;为方便城市铁路南北两侧的道路交通,配合铁路部门新建了6座公铁立交桥。截止2003年城市铺装道路长度达523公里,面积达945万平方米,比1978年的铺装道路长度增长了3.5倍,道路面积增长了6.9倍;人均道路面积达8.6平方米;城市永久性桥梁建有19座,比1978年增加了16座。为了方便人民群众生活,近几年重点进行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街巷改造和建设;配套更新了全部道路路灯的旧光源,将白炽灯改为第二代光源汞灯和第三代新光源钠灯;并建立了路灯智能化控制系统,使路灯的管理进人了现代化的轨道;呼市第一期排水工程建设是从1976年开始的,当时共建成城市排水管道51.7公里,建成一座万吨/日一级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场。到目前城市排水管网建设达到660公里,1998年开工建设的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万吨的二级处理设施已经建成,并完成了34公里的配套管网改造。比改革前1978年增长率3,4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53.2%。

2、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在公用设施建设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市原有供水能力13.1万吨/日。20多年来,我市的城市用水量快速增加,开始逐步加强对供水工程的建设,截止目前城市综合供水能力达到58.5万吨旧,自来水管道长度525公里,用水普及率达95%。为根本解决呼市地区经济发展的用水问题,我市投资近18亿元,建设规模为40万吨Z日的引黄人呼供水工程,一期20万吨Z日供水工程已竣工,并投人使用,为呼市今后的城市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交事业迅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营运车辆到2003年已达到622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为5.1标台,营运线路网长度达到670公里,年客运总量达到7817万人次。并全部实行无人售票,建成公交车辆修理厂l座,站点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加强,目前总公司下设5个分公司,基本形成了全市公交网络。

改革开放前,呼市的城市民用燃气事业基本为零,改革开放后,我市投人大量资金于1983年建设城市焦炉管道煤气,1992年呼市炼油厂建成投产,液化石油气供应有了较快发展。新建成的天然气人呼工程,长庆气田至呼和浩特长输管线已于2003年9月进入呼市,并有8万多户居民受益。城市燃气用户达到24万户。截止2003年底城市煤气管道总长度达到510公里,煤气全年供气总量达到500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年供气达到10万吨,市区民用燃气普及率73%。

集中供热事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前呼市城市集中供热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国家批准呼市城市集中供热一期工程于1985年9月动工兴建,第一次实现了热电联产的集中供热;2002年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完成;设计供热能力为83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三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继续扩大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减少城市煤烟型大气污染。到目前全市集中供热能力已达到1541万平方米,为实现呼市的“蓝天、绿地”工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3、城市园林绿化事业

改革开放后,呼市的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较快,城市绿地种类日趋齐全,已基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到目前呼市已建成公园26座;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条,长15华里,平均宽210米;恃区有近150条街道全部栽植了行道树和绿化隔离带,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39.4公顷。

二、不断加强城市建设,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999年初,总书记在内蒙古视察,并为我市作了“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把呼和浩特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的重要题词,从而为我市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由于城市的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增加,水平、档次不断提高,为我市招商引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条件,推动了我市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到2(X)2年我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6.7亿元,增速达11.3%,财政收人达到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8%。回顾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的成就,我们深切感受到城市建设的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为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城市建设摆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高度上,全力塑造现代化首府城市的新形象,以真正体现出首府作为自拈区政沽、经济、文化中公应有的内涵和品位。相据这一万略,我市将今后城市发展的荃本格局确定为: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总体目标,突出扩大「卜心城市规模和强化城市功能,积极培育卫星城市,择优发展重点哦锁,合理调整建制镇和小城镇,逐步形成以巾心城市为核心,卫星城市和县城为支点,以小城镇为从础的城乡一体化网络;切实增强首府的吸引力,辐创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形成现代化百府城市的基本框架到加。5年.中心城市常仕人口达到1的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0份、;没想到20巧年.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2切万人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控制在2(川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

第一高品位塑造城市

按照“总体协调、一街一景、各具特色’‘的要求,不断提高首府的城市设计水平,体现首府城市的文化特色(旧区改造要保护好文物古迹及其历史文化环境,新区建设要体现现代化风采)。要加强城市广场、公共绿地、河流水系、主次干道、商业街区的设计,以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制定城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对重要“景观走廊”要严格控制和保护。树立“绿色城市”的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首府城市环境。加强别建筑风格和色彩的研究,创造有首府特色的建筑风格,塑造城市建筑精品。

第二,高标准建设城市

第4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摘要:现如今,人类对常规化石能源严重依赖,导致二氧化碳排放过度,产生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建立低碳城市是人类的义务与责任。在城市的经济结构进行转型的同时,需要唤醒民众的低碳意识,树立企业的低碳概念,形成以建立低碳城市为目标的核心思想。从战略的角度积极地看待低碳发展,形成低碳思维,引入低碳管理的概念,为城市造就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低碳管理;转型

从工业革命至今的两百多年以来,技术改革日新月异,工业化进程随之加快,而生态问题却层出不穷,自然界对人类的各种警告之声更是连绵不断。人类对于技术发展始终有这样一个理想:生态环境问题因技术发展而产生,也会因技术发展而解决。但是技术的发展往往跟不上人类增长的需求,对于全球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目前的措施只有一个,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走低碳之路,才是制止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

从唤起关注到引起思索只是一个过程,但从达成共识到共同行动却是一个艰难的历程。虽然,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各国最终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协议,而是把解决气候问题的希冀托付给了未来,但如今的人类面临如此严峻的生态事实,这已注定了低碳之路是人类必然的选择。否则,人类在生态环境的严重困境中必将越陷越深的,为摆脱困境所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大。

城市是一个极具集聚效应同时又有发散效应的人类生存空间,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诸多内在矛盾。作为产业、人口、资源的聚集之所,城市,特别是今天的大城市,无疑是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核心载体,对推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就是各种功能的聚集,又使城市承受着过多的压力:人口过度膨胀、环境污染加剧、公共设施紧张、就业困难加大…种种压力的出现,使得城市以及城市化的行为饱受诟病。人类应当尝试分别从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节能等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观照当代城市的状况,应用低碳管理的思想探索未来城市的发展道路。

关于一个城市如何朝着低碳道路发展的问题,我们首次需要以碳减排促进其经济转型。在工业领域,通过工艺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确实可获得显著效果,但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深化,根据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其效果的递减难以避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工业领域实现碳减排就会变得不现实了,而是要求我们将目光转向更宽广的领域。强度减排的核心要求,是以较少的碳排放量获得更大的产出。对于企业而言,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增加相对减排的空间,通过改造技术、完善管理和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

从城市的角度来讲,减排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推动企业获得上述进步是一个重要措施;致力于招商引资合作,支持本地先进的企业的发展壮大,让先进生产力“稀释”存量经济的碳强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在人类生活消费中提倡低碳模式亦是不可或缺的措施。在工业及服务业领域,面临出口的企业更需低碳改造来应对发达国家的碳关税这一贸易壁垒,迎合环境保护及低碳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低碳产业发展;抵制贸易保护,主动出击通过外贸等手段积极应对碳关税。

我国的低碳城市发展应以京津冀经济发展圈作为代表。京津冀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极,在低碳方面的发展积累了一定量的优势。以京津冀为例从低碳经济的定位、发展模式和低碳经济的内容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战略建议: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低碳经济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产业发展,能够通过提过低碳产品服务创造价值;除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应该注重国内市场需求的开辟根据地方的优势不同,有意识地打造不同特点的低碳环节进行分工;京津冀经济圈依照已经建立的产业合作协议,可以就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低碳城市联盟;从技术、人才、品牌和碳市场等方面培养核心竞争力。

对于北京而言,低碳化是绿色北京和科技北京的核心,是北京的国际责任。在特定的历史北京和体制条件下,首都位置有强大的衍生力,城市功能趋于综合化。庞大的城市功能促使北京的城市规模膨胀。控制城市规模首先要从控制城市功能入手,采用“让、迁、分的办法,分散首都功能,削减城市膨胀,实现首都低碳化。

在环首都地区建立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带,不但有助于突破当前的资源环境瓶颈,而且引领未来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重要意义。对于加快建设首都经济带有以下几点建议:加快宣传,做好统筹;以低碳经济为指向,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京津合作,做好机制对接;高度重视研发工作。

在低碳城市中,唤醒民众的低碳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城市的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也体现了低碳城市的一个方面。随着生活垃圾处理需求的不断改变,其处理策略从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到低碳化,层次不断提高。这些层次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他们从高到低逐步过渡并共同构成生活垃圾的处理策略。随着低碳化策略在我国的广泛推动,垃圾低碳处理的使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除了民众的的醒悟,作为企业管理也需要低碳管理的概念,以低碳的战略使得企业得以正常的发展。所谓的低碳战略,就是以低碳作为发展模式产品标准的宏观架构。低碳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企业使命与理念、产品结构与目标规划、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及其他上下游供应链采购、生产销售与物流、产品的服务与回收、企业文化与品牌传播、人才团队与规模控制、建筑节能与资产管理、资产运作与融资模式等。低碳战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使用率和降低排放量,以及用新兴的碳交易手段促使减排的愿望;二是使用新能源,从源头上着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代之以更为清洁的能源;三是碳捕获技术,侧重末端治理,力图将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到储存设施中或者固化,从而使零排放成为可能。

随着人类对于能源概念的逐步深刻,对能源的重视程度以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作为企业,身上承担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家,更多的是背后员工的无数家庭和巨大的社会责任。开展低碳管理刻不容缓,利于当下福泽后代。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对企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提供指导;有利于企业做好能源介质的平衡应急措施能耗控制等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梳理能源管理工作的接口和职责,为了建议和完善相互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

低碳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增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对于一个城市实现低碳化,首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其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推行节能新机制;最后推进企业低碳管理。低碳不仅是一种时尚。而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理念。(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江苏;徐州;221116)

参考文献:

[1] 张焕波,齐晔.J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济南).2010.5.6-11

[2] 武艺青.J关于构建环首都低碳经济圈的战略思考.共产党员(石家庄).2010.4上.48-49

[3] 胡兆量.J低碳化和高端化: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两议.城市问题(京).2010.3.2-4

第5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生态分为天然水生态和人工水生态两种形态。天然水生态,顾名思义,是自然状态下,由自然地理、地势地貌、水文气候等主要因素构成,支持和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人工生态,是在基于天然水生态的基础上,遵循天然水生态的变化规律,经过人工建设,在建设与发展中形成相对完整的水生态环境,同样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水生态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

部级生态区―西安灞生态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区东部,规划区总面积为129平方公里,得名于“长安八水”著名、灞水系。2004年9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在广泛综合和借鉴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基础上,建立了水生态为核心的生态型城市新区―西安灞生态区。

到2012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余亿元,建成道路百余公里,桥梁5座,各类管线400多公里,河道一级堤防近50公里,橡胶坝4座,亲水景观平台18个,形成水面11。9平方公里,占生态区面积的10%;绿地面积4。9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0。3平方公里,绿地面积与林地面积之和占生态区面积的19。5%。开放雁鸣湖,桃花潭等大型生态公园,现代化生态新城格局基本形成。

据统计,2001年陕西省经济总量1841。24亿元,在全国各省排序位居19位,到2012年全省经济总量为1。47万亿,在全国各省排序跃居第16位,占陕西省经济总量30%的西安市,2001年全市经济总量为689亿元,到2012年迅速增加到4369。37亿元,增加了五倍,这在西北地区实现经济跨跃式发展属奇迹,而奇迹来自生态建设。灞生态区建设起步于2004年,到2012年在继续建设中的灞生态区实现财政收入41。68亿元,同比增长46。69%。可以预计,到2020年,当灞生态区全面建成,人口达到规划目标55万人口时,必然实现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有了梧桐树,必然引来凤凰飞。随着灞生态区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灞生态区招商引资力度迅速增强,到2012年底,已引进德国麦德龙等世界500强企业7家,引进海航集团、中国银行等中国500强6家,其他重点产业项目40余项。总投资额超过千亿元。有许多外资企业家与家属同时落户灞生态区。预计到2020年,灞生态区将基本建成拥有人口55万,成为集生态、产业、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成为产业发展与城市化同步推进、注重人文精神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之城、商务之城、宜居之城,成为“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人居和谐”的国际化生态商务城。

二、朝阳市城市水生态建设现状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科尔沁沙地南缘。全市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城区面积63。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4。4万,规划到2020年达到80平方公里,2030年112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小城市。

大凌河朝阳市城区段,治理以前,城区段堤防防洪标准低,河床宽而不稳,河道变迁频繁,滩多水少,沙随风起,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水污染严重。为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自2002年到2012年年底,大凌河朝阳城区及其支流什家子河综合整治一、二、三期工程,两岸共建成堤防30公里,四个人工湖及湿地面积70万平方米,绿化带面积21万平方米,城区人口人均占有水面面积15平方米,远高于全省城市人均水面4平方米和沈阳市5平方米。人均增加绿地面积5平方米,达到26平方米,高于全省人均城市绿化面积11。18平方米的水平。

三.朝阳市城市水生态建设有力的促进了朝阳市经济社会的跨跃式发展

自2002年到2012年,朝阳市利用了十年时间,对大凌河朝阳市城区段进行了水生态环境为核心的一、二、三期综合整治,建设了提高河道防洪标准工程,以建设橡胶坝为主的人工湖及湿地工程,沿河两岸绿化美化靓化带工程,亲水景观、休闲娱乐工程等综合建设。这些工程的建设,使“水生态环境”这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一)。保障了朝阳市城区的防洪安全

历史上大凌河曾多次发生洪水,如1949年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15000m³/s;1962年大洪水洪峰流量10700³/s,两次洪灾使城区面积受淹,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仅1962年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亿元(当年价),按现价估算,损失达9亿元。

工程建设后,使用大凌河朝阳市城区段防洪标准由4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形成了朝阳城区的防洪体系,保障了朝阳城区的防洪安全,为朝阳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推进了实施朝阳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

朝阳市城市现状面积为63。8平方公里,到2015年达到68。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5万人,在大凌河城区两岸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面积的43。9%,实现了朝阳市城区建设由过去的老城区转移到了大凌河城区段的沿河两岸,扩大了城市的亲水面积。通过水生态核心要素“水”的治理,把山、水、城多个空间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了纵向由大凌河与横向的大凌河左侧支流什家子河为城区核心的格局,还使得城市近边际的凤凰山、麒麟山、马山构成错落有致的山水相依的垂直空间,形成了天蓝、岸绿、水清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

(三)提高了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

大凌河朝阳城区段的综合整治工程,不仅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也使朝阳市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由于向朝阳市城市供水的扣北水源和中山水源两个水源地,建在大凌河左岸河滩内,已形成相连的开采漏斗,其具有地下水库的调节功能,在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中发挥很大的调节作用。人工湖作为地下水稳定的补给来源,有效地提高了两个水源地开采状态下2。5米高的稳定水位,使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到百分之百。

同时,于2003年由朝阳市水务局组织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将全市22个排污口的污水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城市污水零排放。也实现了朝阳市水资源管理对取水、供水、用水、排水以及污水处理回用的统一管理。使人工湖的水达到A类水域水质标准。这种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的先进水平在全国也有代表性。

(四)有力地促进了朝阳市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

第6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园林建设;经济发展;绿化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把解决人们的“菜篮子”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并且把重点工作放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上。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的出现带动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的人口也以前所未的速度在增加,人均使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大部分土地都用来开发建设,城市有了灯红酒绿、高楼林立的崭新面貌,如同“水泥森林”一样,自然景物却越来越少,森林,湿地的迅速减少,使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日渐恶化,沙尘暴、雾霾、环境污染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绿化自己的城市来改变生存环境,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园林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更不能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园林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导致园林建设滞后于城市居民需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园林建设,只有加快园林行业的发展,才能有效改变当前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推动当地生态经济的发展。

1 园林建设的意义

1.1 园林建设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而园林学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现代园林学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和艺术,它的任务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文化和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园林建设基本功能

首先,美化功能。园林植物中品种繁多的树木、姹紫嫣红的花色和富于变化的季相,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不同的季节给人们带来不同感受,同时使城市具有更多的生机和变化;其次,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整天面对的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使人们更向往于自然。园林通过山水植物的科学组合,实现了城市建筑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统一,让城市的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放松心情,释放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第三,园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和文化内涵,比如一个鸟语花香、绿茵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城市,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可见园林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了城市形象,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第四,园林建设还具有净化空气、改善气候、降低城市噪音、调节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等功能。

2 加快园林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发展

2.1 加快园林建设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生产总值(GDP)的重要贡献者。而旅游业以其生态、环保而倍受许多经济学家推崇,在当前被看作是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而得到重点扶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园林行业属于辅助部门,是一个不能创造多少价值的行业,而且认为服务不是产品,忽视了凡是能提供给社会、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任何有形物质和无形服务都是产品这一概念。园林建设自身就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因此,许多城市都推出自己的城市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从而提高本地区经济收入,只有重视园林建设,形成自己地区独特的风景,建设自己城市的特点,发挥“靠山游山,靠海游海”的特点,利用自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加强城市园林景点的建设,既可以通过园林景观来改善当地的自然面貌,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景区,同时还能以旅游为龙头项目带动当地更多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2.2 以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完善园林绿化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不再是富人的专属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都希望自己的家如花园一样美丽,如自然一样清新。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园林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园林建设要由起初的园林绿地,逐渐扩大其定义和范畴,逐步由原来的半封闭状态转向开放化状态,服务群体也要由部分群众变为广大群众,而且园林建设的目标不要仅仅局限在观赏价值上,更要注重对城市整体美化效果的追求,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效益;其次,加强园林规划。要根据每种绿地的建设规模和植被数量、各类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不仅要考虑到面积不同的需求,也要考虑到随着空间、时间的流逝,园林建设所发挥的各项生态效益间所存在的差别,使其以最少的投入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第三,注重整体效果。在园林建设进行时,充分利用按照点、面、线互相结合的原则,整体把握,宏观策划,长远规划,不仅要构建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网络体系,还要把绿地和城市相互融合起来,充分发挥每一块绿地的作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真正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绿色的保障。

2.3 完善旅游设施,加强法制管理

加强风景园林的保护、建设和利用,建立和健全管理体系,切实有效地加强法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其次,在旅游设施的布局上,根据景区的精神文化功能和旅游设施的物质服务功能的要求,不断完善各种旅游设施,定期检修。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不同空间、不同功能的发挥,使风景、旅游与经济获得同步协调与发展;第三,加强邻近的著名风景区的联系,合理组织旅游线路,大力开辟特色旅游,注重地方特色的各种土特产、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销售,促使园林事业与经济事业同步发展。

结束语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生态经济建设占很大比例,各地区一定要加强园林建设,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园林在城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园林事业向更高的目标飞速发展,不断扩大园林所涵盖的范围,努力使园林走出封闭状态,各地区要结合自己的气候特点和环境状况,大力开展科学而有效的园林建设,逐渐形成自己的城市风景,建设出自己城市的特色,并可以充分利用园林建设所带来的环境效果,大力开展旅游业,既美化了人们生活的城市,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方根深.植物景观建设的探讨[J].浙江园林,2006(2):70-73.

第7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s the important basis of central city construction in western Yunna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ali prefecture has some problems and restriction factors, and the profound reason is that ideological liberation is insufficient, system innovation ability is weak, fund is short, etc.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comb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Dali prefecture and rec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dea of rural economy developmen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central city construction in western Yunnan, thus better promotes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of Dali prefecture.

关键词:大理州;农村经济;滇西中心城市

Key words: Dali prefecture;rural economy;central city in western Yunnan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146-02

0引言

自2003年10月7日,云南省政府决定把大理建成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吸引力大的滇西中心城市之后,大理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0年6月《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待省政府批准后将具体实施。大理一下子走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排头兵。

前景是鼓舞人的,但在大理州1市11县中,绝大部分地区、人口处于农村,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这必将严重制约着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只有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更好融入到城市经济圈中,才能为滇西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最终实现大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大理州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优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尽合理。在农村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大,依然是弱质产业;第二产业比重很低,但都不强。工业发展缓慢,而且多处于城市、城镇,见于大理市、祥云、剑川、鹤庆等地,发展较好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本身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三产业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丰富的大理,在农村旅游业仍然是空白,更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带动作用。而在农业中,经济比例逐年失调,烤烟等经济作物较多,以致粮食面积压缩过大。2005年全州粮食总产12.4亿公斤,比2000年的13.19亿公斤减0.79亿公斤,2008、2009年,粮食总产分别为13.51、13.92亿公斤,均创历史新高,但粮食安全压力依然较大,近年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涨幅高于工业产品价格,说明了农副产品供给不足的形势。另外,非公经济总量小、整体实力弱,外来投资者均把重点放在城镇,在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经济发展的整体活力不强。

1.2 州内各县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各县市情况看,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有云龙、祥云、漾濞、3个县,其他9个县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有的县增幅很小,如剑川仅增1.86%,财政总收入下降了10.14。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明显。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差9787元,2009年差距扩大至10620元。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占80%农村人口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占总额的38%。

1.3 发展后劲不足长期积累起来的传统产业受市场需求制约,发展困难;受投资能力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培植缓慢,县域经济普通缺乏新的增长点,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农村虽然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但由于科技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潜力和优势难以有效地发挥。

1.4 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由于农田水利设施数量少、质量差、不配套,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全州耕地面积中有效浇灌面积只有一半左右,且大部分集中在坝区。每年不同程度受旱涝灾害的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30%,其中成灾面积占54%,直接经济损失在2亿元以上,又多分布在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2009年,大理州同其他地区一样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加之霜冻,60%以上的农作物受影响,一些山区更是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境地。另外交通能源建设欠账多,现有工程设施老化、不配套,农村尤其山区路况差,交通十分落后。

1.5 农业生产效益不高,社会组织化强度低目前,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基地建设上种(养)植规模、技术、水平低的问题突出,科技服务体系、利益连接机制与加快发展不相适应;龙头企业由于数量少,规模小,培植困难,所以发展缓慢,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在山区和半山区,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经营分散,缺少拳头产品的状况十分普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十分低下,加之全州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耕作技术简单粗放,农作物品种单一,致使农业生产效益整体水平不高。

2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2.1 思想不够解放,市场经济理念滞后表现为:①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僵化,观念落后,等靠要思想明显,缺乏市场经济理念,商品意识不强,发展思路滞后。②没有闯劲,缺乏开拓进取意识和冒险精神,怕承担责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③能力弱,缺乏创新思维,招商引资能力低,办法少。④服务意识差,目光短浅。因服务意识不强,环境不理想,导致一些重要项目的投资者被逼走气走的事例时有发生。⑤一些干部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坐而论道,好空谈,不尚实践。

2.2 体制创新能力弱由于全州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商品流通不畅;改革的完善配套不够,市场主体培育不足,整体经济活力不强;投融资机制不活,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3加快大理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体制创新能力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不断破除体制上的障碍,增强体制创新能力。社会向前发展,事物不断发展变化,世情、国情、省情、州情、县情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不断变化,与时俱进。过去取得的成绩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而今也应解放思想,不断破除前进中的障碍,才能为大理州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目前,在大理州农村经济发展中,投资体制、融资体制、土地流转制度、用人机制等都存在很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带来了前进中的一系列困难,使得每前进一步都步履艰难或付出较大代价。

解放思想最重要的是增强宗旨意识和提高体制创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领导干部有较强的体制创新能力,才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发展成果。而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树立起宗旨观念,才能有为民创新的热情和勇气,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才能由人民群众共享。首先,应依托各级党校,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和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培训。不能走过场,走形式,应注重结果。应严格学习制度,加强考勤管理,落实学习成果的考核。党校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应抓住这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其次,结合对目前打造“1+6”城市群,建设滇西中心城市的总体规划,深化对州情、县情的再认识,进行思想解放的大讨论,认清存在的现实问题,掌握优势与劣势,研究如何破除各种体制障碍,谋划各地各部门的发展思路。再次,学习借鉴外地的创新思维和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请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关专家、领导、企业人士等来传经授道,讨论交流,这样有利于大理州各级领导干部开拓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3.2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尽管不多,但却是强质产业,而我国乃至大理州农业依然是弱质产业。大理州农业发展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多为粗放分散经营,走传统老路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

要按照中央提出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从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和构建先进的组织经营管理方式两大方面做好规划。①当务之急是设立能有效代表农民利益的专业性组织,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组织者。笔者认为协会作为组织者较为合适,因为它的专业协调性,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使协会能有效成为公司与农户的桥梁,并能较好地从农户的切身利益出发,也方便与政府各有关部门衔接,同时还能做好相关政策、法律、信息的咨询服务工作。②因地制宜探索农村中各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方式。通过自愿加入或出租的方式将农户土地统一纳入产业化经营管理中,合理确定农户与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企业应就地优先吸纳农民工,根据长期在家还是间或外出,与之签订相应合同。③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宣传、带头作用。多作宣布,有条件的让农民实地考察,没有条件的,可通过观看电视、录像、阅读报纸、邀请企业家做报告、举办展览、现场销售等活动,广泛宣传,动员群众。④做好其它相关工作。包括科技、法律、物流、信息流服务体系建设等。

3.3 统筹兼顾,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良性机制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紧密相关。现代农业需要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对农产品进行专业化加工,都需要工业化的支撑,同时离不开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必须遵循“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应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将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结合在一起,统筹兼顾,相互渗透,齐头并进,使农产品的价值链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延伸。同时,继续按照城镇体系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将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结合在一起,在县城建设、中心集镇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逐渐缩小城乡差别。

3.4 因地制宜,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各地因自然环境、条件、人力等资源不尽一致,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也不尽相同。应深化对县情、乡情、村情的认识,找准比较优势,完善发展思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成长壮大。如漾濞的核桃、弥渡的蔬菜、宾川的水果、南涧的茶叶等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分散经营、各自为阵、市场范围狭窄、向外辐射力弱等不足,需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做大做强。而有些县缺乏或较少有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支撑,应面向外部市场,从加工、物流、历史文化、旅游等多角度多方位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在市场经济中加以培植。

3.5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地理、区位、财力等原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大理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应下最大力气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和道路交通建设。首先在思想上,应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千方百计筹资,增加投入。应通过立法形式,确立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随着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将一些重点、难点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和省的扶持项目当中。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强化监督,严厉惩治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截留、挪用、贪污等违法行为,把资金管好用好。第三,确定近期重点目标,稳步推进。如在农田灌溉上,力争使坝区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5%即100万亩以上,山区可灌溉或水浇地面积达到35%即不少于70万亩;加强农村道路交通、通讯、饮水、能源等建设,做到村村至少通弹石路,村寨有信号,人畜饮水安全,生产、生活能源有保障等。

3.6 加快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农村中的中小企业或农户,不仅大额的、长期的贷款要求难以得到满足,短期的、小额的融资也普遍困难,而银行、信用社在信贷资金投放中,又倾向于集中资金重点支持优势地区、优势项目、优势企业,导致一般的企业、农户能获得贷款支持越来越少。应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企业运作方式,积极发展中小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加强监管,提高抗风险能力;鼓励竞争,允许并有条件地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并继续完善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等制度,扩大其覆盖面;探索农村信贷担保的渠道,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操作方便的原则,试点探索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实物抵(质)押贷款,简化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健全抵(质)押担保物品的评估、管理、处置机制,制定和完善农村贷款抵(质)押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2009-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2009-2010年大理州及12县市《政府工作报告》.

第8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这次研讨会,正是在总理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2006~2020年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黄菊副总理亲自率团出席在突尼斯召开的信息化社会世界峰会之后召开的。这充分说明,我们这次会议,是顺应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和国际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的一次盛会,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

信息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推进社会生产力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最具创造力的增长要素,是现代化技术的强大推动力。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商贸、金融、交通、信息、现代政务、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现代产业结构建立、现代教育、科技、文化建设,通通都与现代信息化结合起来进行。当今国内外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市场的竞争、金融的竞争、以至国力军力的竞争,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信息的取得、加工和有效使用的竞争。从整体上说,也就是实现信息化的竞争。有人统计过,在日本,人们1~3分钟可以掌握日本或世界各地出口商品的品种、规格、格式,3~5分钟内可掌握日本国内1万家重要公司企业当年或历年经营生产情况数据,1~5分钟内可掌握世界金融市场的行情,5分钟内可以掌握东西半球发生的重大事件,5~10分钟内可以掌握政府各种法律、法令和国会记录,还可以随时掌握当天日本各地各种商品的销售行情、产销储存和价格情报,谁赢得了速度,谁就可以得到先机,得到发展。当前,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性能的提高、运用的广泛,人们逐渐进入到网络社会,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和信息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这个网络社会模式,将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都说明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有的学者叫做核心战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0世纪70年代出现信息技术革命以来,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很多国家,都以本国相适应的方式推动社会实现信息化。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把我国实现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有不少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深圳、厦门、济南、昆明等城市,也都提出或拟定了本市实现信息化或者建设“数字城市”的计划和方案,正在逐步实行之中。甘肃的白银市、河北的廊坊市在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我们国家,当前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我们这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以探讨城市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研讨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内涵和方向;交流信息化的进展状况、经验和应用技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信息化建设道路,以推动城市信息化和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9篇: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保定市 高速公路 近域城镇 经济发展

针对目前保定经济发展现状比较落后的局面,历史向我们提出了科学发展、提速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关键问题是要突破阻碍经济发展的瓶颈,积极寻找能够促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依托北京、天津的地理位置优势,利用越来越密集的高速公路网这一有利条件,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因此,在保定市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时期,我们提出在离高速公路入口处10公里或20公里内建立新型的技术开发区、工业园、贸易区和小城镇的设想。为保定的经济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保定市目前的交通和经济发展现状

保定市目前还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小,总体水平低,发展后劲弱,遗留问题多,稳定任务重,处在爬坡过坎的特殊时期,面临“补课和赶超”的双重压力。

保定市现有的京珠高速公路和保津高速公路,带动了近域城镇的交通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但远远满足不了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保沧、保阜、张石、荣乌等高速公路的修建和竣工,将带动近域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因为完善的交通设施必然带来频繁的商业交流和人员流动,促进近域城镇经济结构由初期规模较小,结构不稳定逐步向规模效益化、结构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的实现目标

“十一五”期间,保定市将投资437亿元用于高速公路建设,计划完成保沧、廊涿、大广、张石、保阜、荣乌等六条段高速公路724公里和550公里连接线的建设。“十一五”末保定高速公路网密度将达到4.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的完善布局,并与京珠、京昆、荣乌、大广四条国家高速路网有效连接,贯穿该市20个县市,各县5~25分钟内可与高速公路连接,形成保定中心城市到所辖各县市60分钟经济圈,与京、津、石、沧100分钟经济圈。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为支脉,东西纵横、南北贯通、覆盖全市、功能齐全的路网体系。其网络化、一体化的布局对加强该市对外经济辐射能力、发挥交通枢纽作用,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及我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战略的纵深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高速公路的特征和经济功能

高速公路由于采取了限制出入、分隔行驶、汽车专用、全部立交以及采用较高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管理设施,从而为汽车的大量、快速、安全、舒适、连续地运行创造了条件,并以长途直达运输为主,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物资周转快,经济效益高和交通事故少等特点。

高速公路提供的便捷的运输条件必然加快其近域地区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本冲绳岛在未建58号高速公路之前,旅游者多集中在交通方便的南部地区,北部交通落后,旅游业也不发达。58号高速公路建成后,1983年到北部恩纳海岸的旅游者占冲绳旅游人数的比例,从1976年的34.5%迅速提高到62.3%,冲绳的年旅游收入增长了52倍。

四、保定高速公路近域城镇经济发展的设想

首先要解决行政壁垒,促进行政协调,明确认识保定经济圈城市群的“整体结构系统”,从南车、北电、东纺、西绿、城文等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上,构建保定经济圈21世纪城市群的“整体结构系统”,即把保定经济圈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必须是一个由职能组织、地区空间、等级规模和网络结构等几个部分组成结构关系。在功能、空间和数量上使之处于平衡和有序的状态,在保持整体性原则下使不同区域具有不同功能,使各县域之间、城镇之间既整体协调,又各有特色、优势突出。特别是要预防结构同化、特点同化和功能同化的情况出现,使保定地区城市群能以其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

其次要协调共进。为了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和近域城镇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高速公路干线的建设要符合城际高速交通网系统长期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改善各城市之间的交通条件和环境,提高其通达性能。城际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沿线工业布点,推动沿线工商业和小城镇的发展。第二,加强网络内各县域之间的功能分工,采取积极的有效措施,做大做强品牌效应,促进城市的一些功能向县域扩散,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各产业应加强分工与协作,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三,各县域的中心腹地建立网络信息中心,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总之,保定市高速公路近域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理、科学规划和设计,依托交通快捷、便利的优势,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健丁松刚:建设高速公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利弊探讨.湖南经济,2001.11.13~15

[2]周靖:论高速公路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业研究,2006.3.190~192

[3]Scott?Campbell著,刘宛译,绿色的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平的城市―――生态经济社会诸要素在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平衡?国外城市规划,1997

[4]保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2010年保定市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规划

[5]相鹏涛:《燕赵都市报》 2005年3月07日.保定328亿打造高速公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