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1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短寿建筑”;公众参与;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13-02

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的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之十公布的数据: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这表明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城市不断扩张和更新,在大量的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相互之间的脱节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处“年纪轻轻”的高楼被拆除,规划控制与单体建筑难以在质量上产生直接的对应关系,导致城市缺乏地方特色,缺乏高效合理的城市机能,这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短寿建筑”的现象

1.近年来出现的“短寿建筑”

2006年11月8日,坐落在卢浦大桥浦东段东侧的宝钢集团浦钢公司十六层办公大楼被爆破。浦钢大楼始建于1987年,是当时浦东地区第一高楼。

2007年1月6日,旅游名城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二十二层、67米高,设计寿命为一百年,有西子湖畔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在仅仅走过它生命历程13年的时候,被爆破拆除。

2007年1月7日,曾经被作为海滨城市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二十四层大楼铁道大厦,在爆破声中轰然倒下。

2009年11月30日,建于1996年,是一栋高八层,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单体建筑北海富丽华大酒店副楼实行了爆破拆除,这是北海有史以来爆破的最大的单体建筑。

2009年12月15日,广西最高单体建筑柳江路2号二十二层公寓为广西最高单体建筑将进行爆破。

全国各地相继有多座“年纪轻轻”的第一高楼被拆除,几乎每次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虽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还不富裕,人均占有资源在全世界很低,经济建设必须坚持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道路。即使是发达国家,有哪一个把造好没多久的建筑砸了?这种不断地拆楼盖楼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严重损害人民利益。“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话令人深思。

2.造成“短寿建筑”的分析

将高楼的短寿解释为政府规划部门目光的短视和节约意识的匮乏固然没有错,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有钱搞城市建设当然好,但要符合当地的经济能力。目前,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设的住房已面临着大量拆除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GDP已连续多年地保持着1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但国民财富的增加却远远地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我们在做大量的重复工作“建设―拆除―再建设”的过程,虽有GDP增长,却没有存量增长的原因。

资源的短缺是许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而建筑的重建拆除和建设,无疑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与中国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国家在认真做长远规划,严把质量关,以确保建筑物长寿。比如在英国,不仅建筑质量受到高度重视,规划、设计也经过详细论证,其建筑平均寿命高达132年,居世界首位。中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相比之下,我们的建筑的平均寿命过短。

鉴于建筑的浪费愈演愈烈的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应该通过立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一方面,当某一建筑物要被拆除的时候,政府必须举出详细的理由,以证明建筑物的拆除是必要的和有益的,然后再经过权威机构的论证和公开的听证程序,审核政府举出的理由是否属实和充分。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出严厉的惩戒条款,对违规肆意拆除建筑物的行为进行问责,让相关行政部门的人员为违规拆除行为付出高价成本。

二、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有规划专家认为,造成短寿建筑问题的根本在于城市规划的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诱惑下,城市规划服从所谓的经济“大局”,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持续性,存在着“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领导一换,规划重来。拆还是建,往往只在于由潮流引领的价值取向,甚至在某些领导的一念之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建筑的拆除和建设,可以推动GDP的增长,同时,土地出让也能获取巨额收入。

城市规划是一门预测性的科学,它是根据城市需求制定的城市发展思路。因为其具有明显的预测性,所以并不能保证最终规划的结果十分准确到位,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受到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制约。在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需求不断增长,在发展过程中也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冲突与矛盾。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2004年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若干国情问题》一文中指出,当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后,很多城市仓促规划,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而且常常因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没有用地方法律规范城市长远规划,规划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不够,使规划存在许多缺憾。一座建筑物的缺憾容易弥补,实在不可弥补,拆掉重建也能做到。

三、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为城市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同一区域的城市由于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物流,交通,人才和科研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特点并相互依赖,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该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整个城市规划的龙头,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完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关系到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布局。

2.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心和动力源泉。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影响上。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经济功能布局,使城市的经济环境更加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的开发方针,统筹安排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投资环境的选择,发挥城市整体投资利益,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城市规划通过设计新的城市空间模式,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城市功能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划在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调整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是土地配置与价格。作为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可以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准则,科学地设计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地配置城市用地结构,有效地调控城市土地价格,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保证区域经济在符合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就业问题。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宏观地调控手段来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城市规划是政府行为,是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市合理发展和布局规划,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连续性,使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1.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就会促使人人节约城市建设的成本,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发挥,降低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品位,进而影响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联系,干扰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

2.正确处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坚持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功能,简而言之,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城市建设过程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政府财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创新机制,走市场化之路,实现城市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良性发展。

3.正确处理城市间合作与文化认同的问题,是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有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

4.正确处理城市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市民)对城市规划管理过程的参与,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是城市市民以帮助、评判等多种方式参与编制城市规划的任何一个过程,城市市民参与具有层次性,其最基本的层次是对规划的活动的舆论作用,最高级的层次为市民亲自参加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即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建设和人民管理。

结语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而区域经济是以不同的地域单元为基础,依照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原则,在充分发挥本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经济。区域经济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使中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2]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4,(28):9-20.

[3]陈为邦.城市规划应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N].中国经济导报,2005-01-14.

[4]石楠.什么是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5,(11):24-25.

第2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诸侯经济;福利差别;行政区划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5-0005-05

一、问题的提出:中心城市房价上涨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房价上涨过快主要是来自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重庆等。虽然2011年3月底各地先后公布了2011年房地产调控目标,但是实际效果有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价格下降的只有3个,绝大部分城市房价仍在上涨。

根源何在?当前,有关房价上涨过快的研究文献多如牛毛,本文不再一一回顾与评述。我们主要是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导致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产业与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视角,探究大城市房价上涨的根源。

按照一般国际经验,现代化初期的进程也是城市化进程,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是一个必然趋势。由于极化效应,中心城市劳动效率更高,收入增长更快是吸引人们的根本因素,也是导致住房需求强劲的内在推动力。但在我国,中心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还不止于此。其背后还有区域经济非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原因。其一是在现行体制下,各省(市)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高增长的目标,形成了相互竞争、各自为战的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诸侯经济”。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不惜与周边省份争夺资源,导致产业雷同、人口持续膨胀。政府过度干预使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相反,中心城市的发展更多地引发了回程效应,即资源进一步回归大城市,如京津地区对外地人员的吸引力。其次,区域内福利差异造成人口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市。所谓的福利差异是指由历史、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城乡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在收入、医疗、文化、娱乐、机会、视野、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这无疑进一步导致中心城市人口过快增长,而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对产业、人口的吸附力不强,两者相加就造成一个人所共知的普遍现象:人口流动偏向中心城市。而常住人口的持续增加又为中心城市房价的上涨提供了刚性需求。

本文立足于这个简明的表象,首先通过实证确认中心城市人口增加与房价增长的同步关系。其次,分析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诱导下的中心城市人口持续膨胀的历史、制度和政策性根源,并以京津冀为例加以说明。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问题属于宏观经济范畴,无法脱离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推动,因此我们最后提出的解决方法是,重新规划行政区域版图,使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统一,确保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促使资源在区域内大、中、小城市之间合理流动,这才是解决我国高房价的终极出路。

二、中心城市人口增加与房价上升的同步关系

本文通过比较两次①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5个中心城市的人口数量、结构进行分析。数据表明10年间样本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主要由外来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所引起,同时这10年也是中国城市房价高涨的10年,因而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与中心城市的房价增长是同步的。

表1为两次人口普查相关城市的人口数据,从人口的总量来看,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常住人口13.39亿人,比10年前第五次人口普查12.65亿人多了7 390万人,增长5.84%,年均增长0.57%。同时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不一致,呈现出大城市人口增长快,农村和中小城镇人口增长相对较慢的趋势。

从人口的结构来看,大城市外来人口持续增加,成为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外省来京人员共计704.5万人②,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447.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6%。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陡升至2010年的35.9%。和北京相似,从2000年到2010年间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增长159.08%,平均每年增加55.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9.99%,与2000年相比,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量中,有87.5%是外省来沪人员。

过去的事实也验证了上述说法,人口的增加与城市房价具有趋同性。表2中两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心城市房价的数据选自中国指数研究院中房住宅指数,该修正指数是以2000年12月北京市商品房价格为基期值1 000点,各城市在报告期内的平均价格与基期值相比较,从而计算出各城市在报告期内中房住宅指数值,属于定基指数。修正后的中房价格指数是以月度为单位向外公布的,考虑数据的可比性,本文选取5个部级中心城市基期和报告期12月份的中房指数作为年末数据,用以衡量样本时期的住宅价格。

10年来,伴随着中国一线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房价也随之飙升。表2所列城市2010年底与2000年相比,房价指数平均每年增长9.29%,楼市增长不可谓不猛烈。北京市房价增长最快,年均增长11.61%,增长相对较慢的广州市10年间房价也增长了85.89%,平均每年增长6.40%。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人口与房价虽然增长的速度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变化方向。10年里中心城市人口的膨胀伴随着房价的攀升,而人口的波动是与这些年来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密不可分的。作为三大城市群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区域的楼市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其余地区,究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是一方面,但外来居民住房需求旺盛无疑是推动这些区域房价猛涨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房价的快速上涨与控制人口向中心城市过度聚集是分不开的,区域内人口的流动受到内在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三、“诸侯经济”形态与中心城市人口的增长

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曾经阐述过一段精辟的思想:历史总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我们可以向过去索取经验,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制度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诺斯启示我们,观察一切制度现象都离不开历史维度,而所有变革的前提也都离不开对现行制度弊端的形成的历史性反思。

回溯历史,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与前苏联中央政府一统天下极端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六、七十年代我国各省市先后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即所谓“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包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大部分省市都独自建立洗衣机、冰箱、彩电等家庭消费品产业,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而后的市场调节机制促使各地只能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步使地方性“大而全”、“小而全”工业体系解体。这无疑是市场经济带来有效的社会分工的结果。

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变革跟不上市场分工深化的要求,导致在新的一轮产业升级阶段,市场机制形成的自动分工机制被地方政府强大的行政力量所扭曲。因为,在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实际上形成了以追求GDP为核心的目标函数,环境污染、人口密度和交通堵塞等影响本地居民福利的问题统统被置于次要性目标。相应地,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必然表现为非合作博弈特征,即相互竞争与排斥的力量大于合作的力量。因为GDP的大小取决于本地的产业的数量和规模,区域合作意味着区域内各省市之间必须进行产业分工和调整,在短期内就可能导致一方GDP受损,另一方GDP增多,因而违背了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这就是“诸侯经济”的根本特征。

对此,王健等人在2004年就指出:“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了一种刚性约束,产生了一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行政区经济现象。这是一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

为实现GDP最大化,地方政府人为地设置了诸多行政壁垒,包括采取隐蔽的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外地企业产品进入本地,保护和提高本地企业的竞争力等措施,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中竞相降低门槛,大大地削弱了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以往相关的文献对此做过大量的研究。

各自为战的“诸侯经济”导致各省市区产业雷同且相互竞争现象严重,彭代彦、杜德军利用2010年全国最新的普查数据计算出各省市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指出:“相似系数在0.7以上的有广西、河南、江西、湖北、辽宁、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山东、安徽、四川、福建、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17个省市区,其中后14个省市区在0.8以上,占50%,而天津、上海和江苏甚至高达0.9以上。表明这些省市与全国的平均产业结构高度相似。”

京津冀就是一个典型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相互竞争而不是分工合作,导致产业雷同。张子麟、武建奇(2007)指出“在京津冀地区内,由于合作观念的缺乏、行政边界的阻隔以及由此形成的区域壁垒和特殊的财政、金融、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在争取各自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产业趋同现象,京津两市尤为严重,其占工业产值半数的行业几乎完全相同。”在他们各自的“十二五”规划中,三地都有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医药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地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资源得不到整合。如北京和天津都不断扩建航空港,天津与河北竞相扩大出海港口的吞吐能力。在京津冀地区开发区建设布局中,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开发区遍地开花。天津滨海新区成为部级开发区后,河北唐山也开始计划申报部级开发区。他们为了争夺客源,竞相在土地使用、税费、市场准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降低门槛,结果造成资源的流失和优势的相互抵消,无序竞争使得各类开发区整体规模都不大,开发区中产业分布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均不明显,各类企业分布在众多的开发区中,而没有形成相关产业集群。

地方政府不仅具有强势诱导和推进本地GDP增长的内在动力,还可以动用手中的强大的行政资源实现这一目标。今天,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变革尚未完成,地方政府始终没有完全进入“守夜人”的角色,而是从过去执行上级经济计划命令的配角转而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角,有人对此称之为地方政府行为“公司化”,即不断追求本地GDP的数量从而为官员本身带来利益最大化。1978年,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改革后,打破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利益一体化的利益制度模式,特别是1994年出台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得到不断加强。首先是他们掌控着地方自然资源与制度资源的配置权,诸如土地、税收等;其次是地方政府投资市场强劲,不仅可以利用外资和国内信贷发展地方产业,还可以组织大型的控股集团发展地方经济。中心城市也不例外,为了实现GDP增长的需要,他们有意愿强烈地阻碍传统产业向外进行有序的梯度转移。

基于地方产业规模扩大的需要,在京津冀区域内,北京、天津自然要利用自己的先天优势,吸收人才、资金等要素壮大自己,因而产业越做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就成为一个必然的结果。而河北则无力阻碍和约束资源向这两个大都市流动,特别是高端人才随着京津产业同构与竞争不断,必然流向两大都会。以北京为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常住人口中,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外地来京人员。与此同时,2010年北京市完成住房竣工面积还是较高的年份,达到200万平米,但这样的供给又如何能满足每年新增40万人口的需要?房价焉能不涨!

四、福利差异诱导下的中心城市人口的增长

人员流动不仅是随着产业走,也是随着福利走的。从一般意义上说,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必然导致其经济效率、福利水平高于中小城市。我们所说的福利是广义意义上的有形和无形的福利,除了工资收入差别之外,就业机会、医疗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必然影响到居民个人效用的总体水平。今天,有关城乡福利差异的研究颇多,但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差异方面的文献几乎为空白。众所周知,今天几乎没人愿意把户口从大城市迁徙到中小城市。还有,全球绝无仅有的另一个事实是,北京户口的地下交易价格已达18万之多,尽管价格不菲,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这些足以说明福利对人员流动的吸引力。根据2011年5月18日《世界经济导报》报道,因户籍制度的差异,城乡收入差距达33万元,而大城市达到50万元以上。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与我国几十年来实行的“举国体制”下的战略选择息息相关。其一,福利差别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计划经济。新中国初期出于追赶现代化的历史目标,我们追随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把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因而形成优先发展城市的相关思路,即生活资料供应、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财政投资等集中于城市,特别是重工业集中的大城市。迄今为止,“举国体制”造成的公共福利资源分配不均状况尚未得到改善,不仅强化了本地居民对此的依赖,还大大加强了对外地居民的吸引力。

其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大城市依旧受到历史机缘发展的惠顾。1980年至今,由于我国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战略和其后的城市化进程这两项任务,使国家财政进一步向分布在沿海的大都市倾斜。首先是重点发展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地区,其后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今天政策又开始向京津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倾斜。中央对这些城市的发展都投入了大量财力。北京作为首都始终受到特殊的照顾,从2001年开始到北京奥运会结束这7年多时间,中央财政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投入达到数千亿元③。

其三,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称造成中小城市发展缓慢。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权力开始向上移,而地方的事权则向下移。地方承担75%的财政支出而财政收入仅占45%。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府发展建设困难重重,特别是各级政府的权力也代表着公共财政分配的权力。政府财力重点向大城市倾斜,大城市、中心城市得到更多公共财政的支持,而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非但很少得到财政支持,甚至还要为大城市的发展间接输送资金。财力往往被上级政府汲取用于发展更具形象意义的中心城市。这种财政资源配套上面的倾斜政策,必然造成大城市畸形发展,而中小城市的广阔空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和发挥。

古人言:物极必反。今天中心城市房价快速上涨是对其优势惯性的一种反向抑制。这意味着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发展中小城市,才可能真正解决大城市人口集中导致高房价的痼疾。

五、问题的解决:建立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统一的行政格局

实现城市房价回归于合理水平,区域内人口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经验证明,即使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区域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参与。一是制定相关配套的法案,如日本上个世纪60年代出台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二是建立相关机构,如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建立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委员会”等,而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目前,我国学术界也有人呼吁在高层或地方之间建立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但核心障碍在于,中国与西方的体制不同,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取决于省(市)政府的行政首脑而非地方人大。因官员任期有限,所以短期内没人愿意承担因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GDP下降的责任。因此,基于地方政府在推动经济中的强势地位、特点和作用,在现行体制下不妨根据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扩大、重组行政区域,使新的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相统一。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可以建立统一的中央行政大区,即将区域内原有的省(市)之间影响一体化进程的种种利益冲突的矛盾通过内部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这样做一是可以减少地方政府间合作的谈判成本;二是区域内产业可以统一规划,避免产业的重复与恶性竞争;三是资源合理流动的行政障碍会自动取消,确保要素、商品、服务、人口、信息等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四是可以加速本地产业的重组以提高规模经济。

按照国际经验,中心城市应该以发展高端服务业诸如信息、金融、贸易和产业研发等为主,而中小城市则围绕着大城市发展专业制造业。北京可以借鉴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吸引全球、全国各大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性总部,以此带动产业升级。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而天津则应该在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高端制造业方面有所作为,河北作为京津腹地则应该是以传统制造业为核心,通过接收京津传统产业成为区域内主要产业的制造业基地。

但还需要四个条件才可能实现上述目标。其一,决策者观念的转变。今天普遍流行的观念是,城市越大,现代化程度就越高。追求城市的大就成了许多执政者的核心理念。其实不然,以德国为例,中小城市占到76%,而一百万人的城市仅有三座。在今天,发展城市的专业特色、文化特色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美国的底特律、纽约、芝加哥和华盛顿等无不是以专业分工特色而取胜的。

其二,地方政府职能必须转变。这意味着以GDP为考核目标的制度体系必须打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制定考核目标,逐步使地方政府的角色从“经济人”转向“守夜人”,让市场自动发挥要素的配置机制。

其三,财政分配均等化的转变。促进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实现财政分配均等化,确保中小城市的财政资源不被剥夺。此外,中央政府还应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投入,以补偿这些年的亏欠。只有中小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才可能接续中心城市产业的有序转移。

其四,大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中心城市必须努力成为创新型城市,才可能自觉加速对传统产业的转移。我们注意到,京津这样的中心城市之所以把持着传统产业不放手,不仅和GDP短期效应相关,也是和他们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分不开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发展应着眼于高端创新才是其根本出路。

只有完成上述变革,各类要素才可能在大、中、小城市之间自由流动与配置,区域经济才可能得到均衡发展。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中、小城市的空间吸附能力,最终形成合理的人口布局,这也是治理我国高房价的长期有效策略之一。

注释:

①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时点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截止时点为2010年11月1日零时。

②文中人口数据均来自相关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告,经笔者整理计算而得。

③北京市发改委奥运经济高级顾问黄为2008年3月28日接受《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总投入将达到5 200亿元,其中大部分为中央政府投资。

参考文献:

[1]安虎森,等.新区域经济学[M].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英】阿姆斯特朗,泰勒.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第三版)[M].刘乃全,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3]欧阳峣,王良健.区域经济学的演变、体系及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5.

[4]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3).

[5]彭代彦,杜德军.从经普看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趋同的影响[J].中国统计,2010,(12).

[6]张子麟,武建奇.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经济与管理,2007,(2).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ing of Housing Price in

Central City and Regional Imbalance Development

——Concurrently Discuss the Outlet of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Li Rui, Ji Xiaojiang, Liu Likun

(Hebei Finance University,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rade, Baoding 071051, China)

第3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求。湖北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总结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基础上,着力探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途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G587);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3A041)。

作者简介:李慧(1981-),女,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李萍(1987-),女,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20

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经历了由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过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优势,使之充分发挥推动湖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湖北省高职院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围绕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力度。

第一,初步建立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度报告》显示,2012-2013学年度,湖北省共有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55所,包括3所公办高等专科学校,41所公办高等职业学校,11所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6所)。湖北省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4.83万人。

第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湖北省实施职业教育“319工程”,开展职教园区建设,组建各种层次、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联盟,建立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实施“楚天技能名师”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三,围绕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率先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与其对应的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第四,充分发挥湖北高职院校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湖北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湖北省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产业界等方面的重视,也做出了许多成绩,但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职教育设置专业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办学理念落后,缺乏市场的前瞻性,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市场需求不足,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被重复设置的“热门专业”,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而不少区域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又十分匮乏。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按“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评价要素来看,学校专业设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尚不能体现“高”;从结构上看,武汉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对应的专业还不具规模,如动漫、文化创意;与武汉市千亿产业对应的专业仅有汽车;从总体规模上看已经具备,但存在均衡性问题;从效益上看部分专业的规模效应还未体现,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也是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共性问题。由“十二五”期间湖北省高技能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可知,到2015年,湖北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与2008年相比,7年之内增加52.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7.5万人。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5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以上。由表1可知,面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专业点数、在校生数较少,第一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由表2、表3可知,面向“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的纺织、食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专业、专业点数及在校生数偏少,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几乎还是空白。

2.2 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

客观来说,高职院校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他们的科技开发能力不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专业技术攻关能力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其专业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相比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十分匮乏,课堂讲授与企业生产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得教师开展的社会服务与企业的要求不对接,服务效果不够理想。

2.3 服务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宽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层次不深入,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还只停留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面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上,缺乏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

3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武汉市属高职院校,前身为“两湖总师范学堂”。学校办学条件良好,设施先进,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66个,馆藏图书121万余册,现代化信息网络覆盖全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教职工840余人,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学校设有学前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涵盖12个专业大类,制造、文教、土建、财经、电子信息、旅游、艺术设计7个大类为我校重点建设与发展专业大类。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鼓励和支持广大师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在服务中形成优势,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才能提高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从而获得生存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3.1 明确办学理念,树立服务意识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高职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调整专业设置,制定培养目标,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承担起经济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学校坚持“五个三”的办学理念:“面向现代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三个面向),坚持“城市导向、区域导向、市场导向”(三个导向),瞄准“新兴产业、新兴行业、新兴职业”(三个方向),实施“高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三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造就“能工巧匠、岗位专家、行业大师”(三种层次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跨越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2014年,学校进一步确定了“服务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市场紧扣产业设专业;服务职业人才培养,依托行业深挖内涵建专业;服务国计民生工程,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专业结构布局以土建、教育类专业为特色(行业、企业背景),以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为骨干(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以财经、文创、管理、服务、传媒类专业为重点(生产、生活类服务行业)。

3.2 以“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实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如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在校区内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联合开发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举办“长安福特订单班”。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科达集团”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开设“新型墙体材料制造生产副厂长”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将成为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订单式培养,该校机电学院焊接专业毕业生月薪超过6 000元,打破了高职毕业生拿不到高薪水的成见;学前教育专业、初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生均6个岗位,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汽车类、建工类、机械类等专业近年来就业满意度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3 精心打造职教集团,积极构建区域校企交流平台

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紧密联系。截至目前,该校已成立和加入了五个职教集团,政、校、企合作全方位展开,与近300个世界500强企业、国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标准合作开发与设计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教程、实训手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学;接纳学生实习、就业。企业因其成熟的文化、先进的技术设备、完善的企业管理、较强的就业岗位储备,成为学校校企合作的可靠战略伙伴。如,该校学前教育学院以武汉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为依托,通过各级专家评估并获批承担《湖北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高考》组考资格。

3.4 发挥各二级学院特色专业比较优势,面向社会服务城市

学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和初等教育学院发挥“师范教育”优势,为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基础教育人才,现武汉市小学、幼儿教育界的名师、骨干教师80%以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其中不乏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学校汽车学院、机电学院及电信学院承担“市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项目,基地主要承担汽车维修工、模具设计师、数控车工、维修电工等7 个工种中高级职业技能实训及鉴定基地工作。职业网球学院、外事外语学院积极服务WTA顶级赛事。赛前,网球学院承接了此次活动600 多名志愿者的培训,全院师生全程参与、成功策划并实施培训方案。电信学院智能楼宇专业师生共同走进“部级城市住宅试点优秀小区”常青花园社区,对社区高标准道路、水电和现代化的电子监控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并帮助维修社区监控系统;参与社区信息采集工作,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查询网站系统,实现社区智能化管理;义务为社区开办电脑培训班,为大家讲解计算机及网络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充分发挥技术专长为城市社区提供服务。

3.5 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增强教师服务行业、企业、社会能力,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学队伍,每年外派120多名教师到企业锻炼,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走进课堂,并为行业大师成立“服务大师工作站”,请他们定时到实习基地,手把手教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拓展了社会服务领域。

3.6 学校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各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项目

学校注重以项目为纽带,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通过科技开发,既服务了区域经济,也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服务能力、技术指导能力、项目研发能力。机电学院与武汉交科港口机械工程研究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负责张家港保税码头汽车滚装物流系统规划分析项目。建工学院与新八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合作签订协议,为对方制定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施工方案,所编制的《武汉网球中心看台测量定位质量》QC 成果获得湖北省建设工程一等奖、全国建设工程二等奖。财经学院教师担任上海库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调研项目的项目经理。创艺学院教师参与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WTA 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和平台宣传工作。汽车学院教师参与武汉市泽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骐铃系列车型车辆及部件的设计开发、售后技术文件(维修手册、零件图册、使用说明书)的编撰。机电学院教师参与焊接技术专业教师、科玛公司人员共同开发“焊接教学训练模拟器”软件。酒店学院教师为多家知名酒店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学校还承担了工作室项目。如,建筑工程学院的“造价工作室”承接工程造价项目。酒店管理的“中国服务大师(湖北)工作站”为酒店行业提供营销咨询、开业策划、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经营分析、管理顾问、餐饮连锁推广等服务;为专业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考证、酒店兼职、实践教学等服务。学校一直支持各学院、各专业教师积极依托“产学研”项目服务地方,2014年度,学校有7项“产学研”项目获武汉市教育局立项。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追求生源扩张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内涵发展、品牌构建、凸显特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现实趋势下,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服务中寻求发展的新机遇,在服务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 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2 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

3 雷久相.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研理论,2012(36)

4 李慧.高职院校服务湖北经济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3(11)

5 王霞.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途径与方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

6 付义朝.湖北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6)

第4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城市物流;区域经济;绿色物流;物流信息平台

城市物流是指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对于以区域物流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物流和以企业物流为主要内容的微观物流而言,城市物流属于在区域物流和企业物流中起到衔接作用的中观物流。现代城市物流具有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特征,它不仅是城市内商品集散、消费的载体,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乃至与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桥梁,更是国家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自由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城市物流对商品的高效集散作用日益显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更不容忽视。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发展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与升级成为现代城市物流发展追求的根本目标。但是,多年来我国物流界对区域物流和企业物流研究较多,而城市物流却一直在物流研究的边缘徘徊。起点低、技术落后、缺乏统一组织管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物流效率低下并且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这些成为了目前国内城市物流的通病。充分认识城市物流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才能使我国城市物流发展较好地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1 现代城市物流的规划实施应着眼于经济区域范畴

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刚性的,区域间有着明确具体的界限,且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由不同的独立行政主体负责管理区域内部事务。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柔性的,区域间无明确具体界限,一个经济区域可能由多个行政区域组成。区域的结构、组织和发展水平,是许多行政主体决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鲜明的特点。经济发展空间的组合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关系到其中每个行政区域的自身发展。为加快发展城市物流,2002年全国有30多个中心城市已制定或正在制定物流发展规划。从目前已制定的城市物流规划中可以看出,规划者对于城市物流的发展理念与运作模式,尤其是系统整合以及物流市场开拓等物流核心理念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对于物流服务所包含的内容和相关影响因素在考虑上也有所不同,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从行政区域范畴规划城市物流发展的倾向。当然,城市物流如果按照行政区域进行规划实施,便于当地政府协调、支持和管理,也有利于“保护”本地的物流企业。但是,强化了行政干预力量,往往会违背市场规律的作用,制约物流的市场化运作,从而导致城市物流发展异化于合理化方向。发展现代城市物流不等同于每个城市都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单一的城市物流中心不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起作用,运作效率和效益有限,而且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只有在经济区域范围内规划和建立城市物流中心网络体系,才能为物流合理化创造条件,有利于商贸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城市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来研究城市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对现代城市物流展开研究,不仅仅要研究城市物流的功能和模式,更重要的是研究城市物流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城市物流的发展着眼于经济区域范畴,一方面,有利于政府部门清醒地认识本地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具体情况和客观条件,确保城市物流按既定目标方向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本地城市物流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从整个区域物流网络系统角度优化、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本地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好的物流环境,加大商品运输、销售的辐射范围,增强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的优势。从而促进本地与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共同发展。

2 现代城市物流应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由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模式,即一个特定自然、社会地域中各种经济类型的总称。区域经济是在相应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下,人流、商流和资本流等各种要素经规模化聚合形成的经济。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区域的核心。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区域化。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了具有区域发展特点的九大城市经济区,如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地区等。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物流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受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制约。区域经济对城市物流起着导向和带动作用,是城市物流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服务对象,其特征、功能和优势影响着城市物流的发展;城市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不仅是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区域的商品集散地。现代城市物流的显现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分工与城市化的产物,它以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需要。从促进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出发,城市物流发展必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资源条件,其产业形态必须与区域经济形态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是现代城市物流参与区域合作,甚至是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面。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现代城市物流的发展空间与环境,更好地认识现代城市物流产生与发展的规律,研究和提出发展现代城市物流的对策与建议,这对促进现代城市物流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在大连召开的全国十五城市物流协会联席会议暨城市物流协会发展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们一致呼吁:城市物流协会应担负起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建设合作共赢的区域性的物流通道和物流运作平台的历史责任,共同谋划、积极推进城市物流的广泛合作,为构建开放、统一、有序的全国物流市场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3 现代城市物流应引入绿色物流的理念和机制

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来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形成一种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绿色物流由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共同组成,它将过去物流与消费形成的单项直线型关系改变为环保型的物流、消费循环系统;其中,正向物流由原材料到产品再到消费者的物流过程组成,逆向物流由商品的回收再利用过程组成。绿色物流最初是由国外学者关于以智能交通和电子商务手段减少环境污染、优化城市交通的理论衍生而来,一经提出就普遍受到专家、学者和物流从业人员的关注,随后绿色供应链、生态供应链、逆向物流的理论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绿色 物流的理论体系。在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日益成为世界性共识的今天,物流业不仅要将遵守环保法规视为己任,更要将社会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同等看待。事实上,实施绿色物流并不等同于物流成本的增加。在综合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通过运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城市内物流系统合理化水平。在大幅度降低物流经营成本的同时,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使物流经营活动同步于城市经济发展,才是现代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物流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支撑,但更为关键的是物流从业人员绿色环保理念的树立和政府相关机制的建立。纵观世界范围内绿色物流起步早、发展快的城市,都有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推行的机制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环保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物流企业的环保行为。城市物流的投资大、资金回流周期长、对城市基础设施依赖性较强,需要政府在改善城市运输状况、土地使用、投资贷款、市场经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良好的物流政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从而牵引和促进城市物流的健康发展。过去,由于宏观层面上的物流发展战略尚未成型,许多城市对于绿色物流的理念与运作模式未形成统一认识,对于绿色物流的内涵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因此,不少城市在物流绿色化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明确、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着力推行绿色物流理念的同时,还需不断完善政府相关配套机制,制定绿色物流法规,推行绿色物流发展战略,对城市物流系统目标、物流基础设施和城市物流活动宏观管理等进行研究、改进与调整,努力实现城市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对环境损害的最低化。在大力推行绿色物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政府对物流的管理水平。

第5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战略重点、改境方面去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各类新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内在动因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第6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将分析由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城市体系格局和城市职能将会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经济 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将改变世界生产力的布局。这种改变可以使云南昆明利用城市体系格局和城市职能调整的有利契机,依靠其地处我国西南、与东南亚腹地相邻的区位优势,开放经济,优化 交通 ,强化中心城市职能,把握先发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和发展,逐步建设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世界城市都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城市必然要融入到 国际经济 、世界 市场 体系中,城市的职能和地位将发生一场重大改革和调整。在这场城市体系格局的调整和城市职能的重新分配中,只有把城市的全球 发展战略 与区域优势结合起来,城市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先发优势。

昆明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从公元765年的“拓东城”,经大理国的“鄯阐城”,元代的“中庆城”(鸭池城),明清的“龟城”,到民国后昆明市成立,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 历史 了。 近现代又做为云南的 政治 、 文化 、经济中心,在历史的风云变化中,在每场城市体系和职能的调整中,昆明都以其位于云南中部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面对世界的发展,在新的国际城市体系和职能调整中,积极参加到城市的国际分工中,利用其区位优势,赢得昆明的发展机遇,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一、世界城市体系格局和城市职能的调整是不可避免和不间断的。

1、城市与区域

城市自出现以来与周围的区域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发展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都来源于周围的区域,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市有不同的门槛人数和区域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市组成了城市体系,城市体系也就像一个金字塔的格局。区域中心城市就是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数量少,服务的范围宽, 人口 多,经济发达;次一级的城市数量稍多,服务范围较中心城市窄,城市人口也较少。昆明作为一个大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目前云南的中心城市。

2、世界生产力格局的变化,影响历史上城市的变迁。

我们回顾世界城市发展史可能看到,早期城市主要作为政治中心,近代城市作为 工业 中心,现代城市作为商业、服务业中心,未来城市是世界经济的区域中心、人居中心。

回顾历史上城市的发展,每一个时代,城市都与其时代的先进生产力的布局休戚相关。古代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地中海沿岸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古城市的分布与当时先进的 农业 文明紧密相关。近代英、德、法、美,城市群与工业文明紧密相关。现代,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开始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一些城市抓住了转型期的机遇,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和 金融 、贸易中心,而其他一些城市的地位却出现下降。发达国家的工业 成本 上升,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工业文明的好处,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加工者,韩国、新加坡、中国的东部城市在工业的发展中获得成长。

可见城市反映了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世界城市的职能和地位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只有把握了时机,利用区域优势才能好的发展。例如美国的硅谷,就是把握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斯坦福大学的科技优势,抓住时机,建立高新产业园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再如,20世纪60香港利用工业转移和国际游资寻找 投资 地的有利时机,区位影响、城市规模、经济状况得到很大发展,而基础比香港好的上海,没有抓住机遇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时期,国际影响降低。因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昆明也应当分析区域发展条件,抓住有利的发展时机,不断提高区域影响力。

3、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和区域发展----城市体系结构重组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和区域的演化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发展,分别是城市体系的结构重组和不同层面的城市内部结构重组。其表现为: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形成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对于全球和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越亚越显著,制造业的跨国投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迅猛发展,同时也越来越成为 跨国公司 的制造或装配基地。在发达国家也现一系列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科产业基地,而发达国家和部分家的传统工业城市普遍衰退,只有少数城市成功地经历了产业结构转型。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和转型的情况来看,昆明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抓住时机,强化区域中心地位。

4、未来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未来的几十年中知识经济时代将继续延伸, 国际贸易 和世界性交流将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的交往和融合,范围广大、内容丰富的国际市场将逐步形成。全球生产力的布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考虑到现有生产力状况和发展情况,未来国际生产力的布局将发生这样的变化。未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大国将向科技大国、市场大国的转变,随着中国设计能力、市场 营销 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 管理 能力的提高,将改变现在以生产为主,处于国际产业链利润最低端的不利情况,觉醒中国时代的到来,将使世界生产力的分布发生巨大的改变。最终或许会形成大西洋(以美国为中心)文明和太平洋(以中国为中心)文明两大生产力集中区域。如果是这样的话,现代城市体系格局和城市职能将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 中国 经济 的发展,中国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已成定局。中国生产力将对周围地区产生巨大辐射作用。昆明作为云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可以利用地处祖国西南,与东南亚腹地相连的有利条件,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扩大城市的影响范围,提高城市区域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的等级,带动城市的发展。

二、昆明的区位条件和发展契机

(一)区位条件

1、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产生和发展的区位原因

城市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每个城市都有自己服务的范围和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区域,这一区域我们称为城市的经济圈。区域上相邻,有若干联系的地方,就可逐渐形成经济圈,出现区域中心城市。如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长三角洲经济圈,北京、天津、大连为中心的渤海湾经济圈,香港为中心的泛珠江经济圈。但因为城市竞争、 交通 运输 成本 、信息通达程度、生产能力的差异,中心城市服务的直接范围不可能无限大,中心城市的影响是有一定空间范围的。

以香港为中心,珠三角城市群为发展动力,广西、广东、海南、江西等省和越南等国为腹地的泛珠江经济圈。以新加坡、曼谷为中心城市的东南亚经济圈。

由于受交通、地形的影响,东南亚腹地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距这两大发展中心都较远,远超过了800—1200的经济圈合理服务范围。但西南与东南亚腹地地区的区域联系却很紧密。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老挝、越南为邻,与泰国较近,从空间位置上看,便于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交往。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众多的通商工岸,瑞丽、打洛、磨憨等。从自然条件看,云南西部高山峡谷相间分布,地形向南延伸,与东南亚各国山水相连,众多的河流,发源于云南,流经东南亚各国,为下游各国提供了水源、交通运输的方便。思茅港成为澜沧江(即东南亚的湄公河)的第一港。从 民族 风情和人民交往来看,众多少数民族与异域民族联系紧密,在云南西部和南部,傣族、布朗族与东南亚民族的民风民俗很相近。以上各方面可见,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各国有着较多的区位联系。

因而,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地区可以通过区域联系,形成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其范围如下:

中国云南,缅甸的克钦邦(密支那)、掸邦、(曼德勒邦),泰国青莱、青迈,老挝的丰沙里省、琅南塔省、琅勃拉邦、乌多姆赛省,越南的莱州省等地。这些地区,多处内陆地区,山地为主,与云南山水相连,自古以来的交流、联系多,可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圈。由于研究工作才开始,关于范围的界定,还有待其他东南亚研究的学者进行细化。

从空间位置上看,昆明地处云南中部,可以成为中国与东南亚交住的中心城市、铁路枢纽、商贸中心。

2、昆明地处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

从区位条件看,新加坡和雅加达成为了东南亚南部菲律宾群岛国家的区域中心。中南半岛北部各国首都,除万象外,大多距海不远,而中南半岛广大腹地地区,缺乏区域发展中心。而昆明原有城市 人口 已超过百万,城市生产值居云南首位,现又极力打造呈贡新城,与玉溪、曲靖等逐步形成了滇中城市群。因而昆明可以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中的区域中心城市,随着中国与东南业经贸往来的深化,其地位将日益突出。

中国城市中,广西的南宁偏于东部,其对东南的影响主要在东部及沿海地区。成都、重庆等,城市规模大,但距东南亚腹地地区较远,因而昆明较适宜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城市。

昆明市交通方便,有内昆、贵昆、南昆,现在已是我国西南的铁路枢纽。更重要的是昆明将是东南亚通往中国的泛亚铁路、公路的枢纽。随着昆河铁路的改造,泛亚铁路和泛亚公路的贯通,交通网络可以连通东南亚。其区位条件极优。

利用交通和区位优势,昆明可以发展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物资的集散地和转口中心,成为中国商品进入东南亚 市场 的门户

(二)发展契机

1、经贸往来和区域发展的要求

中国与东南亚近几年来的商贸往来频繁。例如中国输往东南亚主要商品如下:

菲律宾百万美元出口总额1620.3

电机及 影音器材 323.3 纺织品 208.8 矿物燃料 159.1

新加坡百万美元出口总额 5791.9

电机及影音器材1898.4 锅炉及机器1066.1纺织品 587.2

泰国 百万美元出口总额 2337.4

锅炉及机器631.5 电机及影音器材579.9化学物品308.5

马来西亚 百万美元出口总额 3220.3

电机及影音器材 1243.4锅炉及机器 552.9 五谷及疏菜 239.2

越南 百万美元出口总额 1804.5

车辆及零件 478.9锅炉及机器 260.5 矿物燃料245.7

印尼 百万美元出口总额 2836.5

电机及影音器材 523.1 锅炉及机器 385.9 矿物燃料 340.0

缅甸 百万美元出口总额 497.3

纺织品 107.7 锅炉及机器 88.0 电机及影音器材59.0

中国商品近年虽大举涌入东南亚国家,但中国对东南亚的贸易仍属“入超”(贸易逆差)形势,譬如去年中国出口马来西亚总额为三十二亿美元,入口总额则是六十二亿美元,差距明显;中国主要向马来西亚购买了大量的棕油和橡胶等原产品。

可见,我国与东南亚各国 经济 关系日益紧密。东南亚各国可以成为中国 工业 制品的销售地,在东南亚可以很便宜的购买中国产品,廉价的中国工业制品,给东南亚的民众得以以便宜的价格,享用现代文明带来的进步。中国从东南亚各国进口大量的原料和初级产品,从 统计 数字中可看到,中国入超,这对东南各国利用资源,把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来看很有利,同时中国也获得了发展所需的广阔资源。

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的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对中国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将成为我国未来资源来源的战略要地。目前,中国的 林业 开采业已涉足缅甸等国的境外林业开采业,把大量木材输入国内进行加工。同时,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也是外国强力资本较少涉足的地区。可以成为中国产品的销售地。

商贸往来的发展,反映了世界生产力的变化。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和商贸往来需要,一些城市作为商品集散地,需要一些城市为商贸发展提供空间和场所。因而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往来的深化,需要一个中心城市,成为商贸发展的中心。

2、符合中国 发展战略 的需要

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利互惠的商贸往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将在今后逐渐形成,中国大力推进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发展。昆明作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未来石油管道和通往东南亚的泛亚铁路、公路建设的需要。

目前,中国进口的石油中有大约80%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因此,近年来一直有一种观点,“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谁就能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在如此背景下,为中国进口石油 运输 分担风险的各种方案渐渐浮出,包括中缅石油管线、克拉地峡方案和中亚输油管线方案等,其中尤以中缅石油管线呼声最高。与通过马六甲海峡将原油运抵湛江和宁波的“太平洋线路”相比,中缅石油管线这条“印度洋线路”,要近1200多公里,而且也安全得多。计划中的中缅输油管道要经过昆明。

三、在区域发展中昆明建设成为中心城市的不利因素

1、昆明城市的规模和首位度还不够

比较起区域范围内的其他城市,昆明城市的范围、 人口 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优势还没有明显优势。

2、区域范围 政治 势力的复杂多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中部地区政治势力复杂。以毒品生产而臭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区就位于中缅泰之间,各种武装势力盘距一方,不利于统一 市场 的形成,不利于区域的稳定和安全。

由于我国的石油管道要从该区域经过,泛亚铁路中线也要从该区域经过,因而该地区的割据和不稳定,于我国的战略安全也十分不利。

当然近些年来,金三角地区毒品生产正在被替代,政治趋于稳定,这些发展方向对中国西南-东南亚经济圈的形成会产生积极和正面的影响。若经济圈发展受阻将不利于昆明在未来的发展。

3、区域 交通 问题

本区域,山高谷深,河流和山脉纵列分布,对交通设施的建设构成了巨大的障碍,要实现区域间的往来畅通,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经济 成本 。

4、区域城市的竞争

中国靠近东南亚国家的城市中,已经有城市看到了在区域发展中的重大潜力。例如广西南宁,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既表明了广西及南宁 社会 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将为南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速国际化进程而“助飞”。此外国外的一些大城市也有较大竞争力。

四、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昆明在发展中一定要抓住契机、开放经济、互利发展 、优化 交通 、强化首位度,加快与区域范围内其它城市的合作与发展。

(一)加强城市首位度

从城市的竞争来看昆明必须抓住契机,形成先发优势。一旦城市失去了自己的区位,而让其它有类似区位优势的城市先形发展,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事实,哪怕自己城市有更好一些的区位条件,但由于认可度不高,也很难再被人们所认同,城市的地位也会随着新的中心城市的形成、发展而地位下降,城市 经济 会出现陷落。在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格局中,失去了在新的世界生产力分布分工合作的机会,抓不住城市发展的契机,就失去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就会失去以前的光彩。

要在城市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昆明要利用区位条件形成先发优势,要在城市形象、建设等方面先行发展。所以城市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要先行发展。需要从经营城市的观念出发,先行投入,以提高城市的首位度。

可以把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要保障机体的健康,需要心脏强有力。昆明要作为该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应该加强城市的影响能力和首位度,让昆明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强而有力的心。

要提高城市的首位度,应该提高城市经济能力、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城市 文化 ,减少城市问题,提高城市生态支持能力。

(二)区域发展为核心,开放经济、互利发展

1、 工业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充当经济圈中的心脏作用。昆明就应该对经济圈这个有机体有强有力的输送营养的能力。而这些营养一方面是区域各组织资源产生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区域中心城市工业应有的规模和区域辐射能力。

从昆明现有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产值来看,昆明现有工业生产能力比起我国东部的中心城市有较大差异,工业规模较小,种类较少,辐射能力有限。

昆明要成为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要加强造血能力。根据区域资源状况,昆明可以利用生物资源、有色金属资源、水能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城市职能分工中形成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工业生产能力。如可以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 药 用植物资源,发展和壮大云药企业;可以利用烟草工业的已有基础和影响,整合资源,形成具有国际影响的云烟集团。其次,做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有满足区域需求的工业制造能力,可以做大食品工业、 电子 制造工业。昆明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在部级高新开发区中,处于20多位,因而还可以利用原有的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对区域发展起辐射作用的电子信息、 通信 服务、软件设计等高科技产业群。

2、商业和服务业

昆明应利用自己有利的区位条件,成为商品的集散地、 市场 地、交易中心、服务中心。呈贡新城规划的物流新区和商业新区,将促进昆明作为商业服务中心的发展。

做好会展工作。昆明世博会的举办,使昆明城市经济及基础建设一下子前进了10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提高了南宁乃至广西的知名度。会展经济已经成为近十多年来在我国迅速成长的一种新兴经济形式。昆明要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应利用会展,来创造商业、技术交流的空间,中国昆明国际商品交易会应继续做大做强,可以改名为中国西南-东南亚 国际贸易 交流会。

昆明还可成为中国 旅游 和东南亚旅游的衔接点。最近东南亚五国开会,决定逐步建立一张签证游多国的方式。中国西南-东南亚经济圈内的独特旅游,可以统一规划。随着 中国经济 的发展,境外游获得了发展,昆明可以成为旅游中游客的中转地和目的地。

3、以区域发展为核心

昆明乃至云南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境外资源为代价,而应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只有合理利用区域资源,中国也才会有持续的资源来源。否则,辟邻国家将来的生态和经济危机也会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境外的森林开发,破坏性的开发,会使资源衰竭,边界地区不稳定。此外,只有保持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获得一个持续的市场,才能保障我国过境的石油管线等设施的安全运行。为解决区域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促进经济圈的形成,统一市场的发展,中国可以扶植境外毒品的替代种植。

(三)优化交通

可以把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要使机体发展,应该让它血脉畅通。在中国西南-东南亚腹地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中,首先应该疏通交通,修建从中国昆明通往区域各地的便捷的交通系统,同时还要加强昆明与国内其它中心城市的联系,使区域交通畅通。

1、外部交通

以昆明为中心,形成经济圈内的交通中心枢纽城市。加快泛亚铁路和公路的建设,提高交通通达能力。在近几年内,建设完成云南昆明到各口岸城市的快速交通系统。

昆明要成为交通枢纽城市,要解决区域交通与区域交通之间的相互衔接。需要重新建设形成新的铁路枢纽设施、航空港设施。

2、城市内部交通

第7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5.改善发辰环境,塑造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质形象。建设区域性中,与改善发展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有柳的统因此,一方面要者力造与区域性中匹配的硬环境,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使之更加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莉要求。另一方面,要着力改善与区]或陛中,市相匹配的钦环境。目前较为重要的是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积极推进体制制度和政策创新。—是要进一步完善发展优势产业的制度;政策,真正发挥带哑鞴掳业中自勺促进和保障作用。二是要进—步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结构升级、产品品种更新,是一个域市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酋路的关键环节,在科技政策方面要强化激发全社会喧IJ新活力的具体政策措施。科技政策要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科技发展战略重点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三是要深入研究和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策。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不仅要唏赔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促进非公有带!脸业参与文化产发展等发挥重要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扶持作用。四是要进~步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政策。区殴陛中,的标志.生除了聚集力和带动力外,还应该体现在这座跋市经济社会充满发展活力,广大市民感到和谐章。因此,建立建全区域性中会保障韦叫系,刘哥增强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6.搭建参与平台,激发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创造活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从历史上看,一个城市的兴衰始终是同这个城市居民的创造、创新、创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城市的发展活力来源于广大市民参与创造、创新、创业的自觉。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落实以人为本。要把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统一于实现科学发展的实践之中。充分发挥城市每个组织机构和单位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整合作用。在建设区域性中,屿戎市的实践中,城市各个组织机构和单位广泛发动,有效组织,激励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切实为各方面的人员搭建参与建设区域性中,筛的平台,大力支持“民众创业”,发展“民本经济”,积极探索市场配置资源,人民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的发展模式,真正使广大市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区域性中,啪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

第8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域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10-02

1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理

国内外研究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机理,主要从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以及对区域空间重构三个方面来考量。

1.1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阶段互动关系

区域经济直接影响临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阶段、产业类型、产业效率等等。从机场与区域的关系的演变过程来看,在临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机场与区域是两个独立发展的个体,二者在经济方面的互动比较弱,这个阶段的临空产业主要是航空指向的产业;随着航空网络的不断扩大,临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迅猛发展,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临空经济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国际会展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临空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1.2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

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区域内平均水平。临空经济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在技术、服务等方面具有先进性,能够通过吸引周边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形成增长极,支配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临空产业自我增强后通过扩散效应,将技术、知识、信息等以乘数加速向区域扩散,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1.3临空经济对区域空间重构效应

机场在空间结构中表现为“点”模式,航空枢纽+周边的交通干线构成“轴带”模式。在“点-轴带”的空间结构中,临空经济产业沿着交通干线组织或扩散,一方面人口和产业向交通干线附近集聚,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促使轴带区域形成区位、投资的优势;另一方面,沿着交通干线布局产业,可以使航空枢纽所在的区域与轴带区域保持紧密的联系。“点-轴带”的发展模式,改变了区域空间发展的模式,重塑了区域空间的结构。

2北京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2.1北京步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但区域发展不均衡

2013年,北京人均GDP为9.2万元,折合1.48万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北京城市产业发展呈现“服务主导、科技主导”的高端化趋势。北京是全国唯一一个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地区生产总值70%的城市,这标志着北京已经步入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新阶段。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推动下,适合首都功能和资源特点的现代制造业迅速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工业结构正在形成,汽车、电子信息、光机电、医药等新的支柱产业逐步确立,传统高消耗、污染型的重化工业正在逐步转移,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共同构成支撑北京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实力、产业发展特征都表明北京已经跨越投资驱动的发展阶段,步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

北京区域发展不均衡,南北差异显著。由于自然因素、历史文化等原因,北京南部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2013年,北京城南的人均GDP仅为北部的1/3,而地均GDP总量更低,约为城北的1/6。南城不仅经济实力落后于北部地区,而且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功能等方面也滞后城北,南北之间发展不均衡。

2.2北京产业呈现“两城两带、六高四新”格局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北京市将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辐射力,积极培育高端产业功能新区,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成为全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两城两带”,是指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六高”是指中关村、亦庄、CBD、金融街、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等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四新”,则是指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这些高端产业功能新区,是带动北京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3北京城市“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正在形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规划北京将形成“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两轴”是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这两条轴线凸显出北京城市的“十字空间构架”。“两带”是指包括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发展带”。“多中心”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目前,北京城市发展正在摆脱单中心集聚发展,形成新的城市空间格局。

3首都新机场临空经济对北京城市的影响

3.1推动首都产业结构升级,强化北京世界城市功能

根据国内外世界城市枢纽机场发展的案例,机场的建设往往形成临空产业。属于临空产业的航空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临空高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服务、国际商务服务、国际创意设计、国际文化休闲等产业附加值较高,推动首都经济产业高端化、集群化、高值化发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机场两个机场的枢纽门户功能,机场形成的临空产业发展带,沿着交通轴线进行产业拓展,共同推动首都产业结构升级。新机场与北京中心城区的交通联系,强化了世界城市的门户功能,通过南中轴,传承并传播世界城市的文化功能、金融功能等相关功能。

3.2构建城南经济增长极,带动南部地区空间价值提升

从北京城市的区域差异来看,城南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北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经济实力。从北京的空间结构来看,首都第二机场将会成为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中,南北发展轴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北京南城开发计划的推进,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北京南部地区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为北京指出新的战略发展空间,直接带动南部地区空间价值的整体提升。同时,为大兴-亦庄提供了构建区域型中心,引领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构筑“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战略中,加之首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北京南部大兴-亦庄区域已经由过去的城市边缘演变为北京参与区域竞争合作的前沿阵地。

3.3扭转城市“北重南轻”的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空间

随着北京新机场的启动,以及南城第二阶段行动计划的开始,北京新发展的亮点逐步向南转移。北京北部、东部、西部新的发展空间有限,而南城包括丰台、大兴、亦庄等区域发展空间巨大。机场的发展与北京城市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新机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布置临空经济区,不仅促进北京南城航空物流、旅游业、进出口等方面迅速发展,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服务业等方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将会增强北京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实力,优化北京整体产业布局,缩小“南北差距”。此外,新机场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北京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而且将会优化南城空间格局,扭转北京城市空间格局“北重南轻”的局面。北京“十二五”期间构筑“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格局,随着机场建设及其发展,“十三五”期间新机场将建设完成,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临空经济区,这将为北京增加一个临空经济区高端产业功能区,夯实北京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

3.4增加就业机会,疏解中心城区人口与产业

新机场建设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临空产业发展带来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由此形成的产业集群,增加了对不同层次的人才的需求,进而增加了机场区域的就业机会。从北京城市的发展来看,中心城区承担了世界城市的很多功能,集聚了太多的业态、人口。过多的城市人口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居住带来不良的影响,城市功能集中加重了人口集聚。新机场以及新航城的建设,相当于在北京南部城市区域建设了一个新城,具有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将会吸引中心城区、河北及其他省市的人员来此就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机场新航城的建设,形成了与北京中心城区的反磁力中心,截留了外省市直接进入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与产业。

3.5缩短“空港-城市”磨合阶段,加快港城一体化进程根据首都国际机场与北京城市发展互动的阶段研究,空港-城市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空立发展――港城融合”发展过程。同样,首都新机场也会经历类似的发展阶段。新机场从规划、建设时起就朝着一个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新航城是作为北京区域经济增长点来建设的。北京目前已经迈入世界城市的行列,并且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对新机场发展有着清晰的目标。而且新机场新航城的定位中就已经体现空港-城市之间的产业、交通的互动,而不是孤立的发展。这样将会缩短“空港-城市”孤立发展的磨合阶段。城市为机场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产业、政策方面的支持,而机场为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变、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增加城市就业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机场与城市之间产业、交通、人才等方面的互动,有力地促进机场融入城市发展中,促进港城一体化,形成双赢局面,形成良性循环,提升空港、城市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文.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以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兴建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120-125.

[2]曹允春.临空经济―速度经济时代的增长空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9篇: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摘 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差异 经济协调 发展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重庆市作为一个特大的复合型城市,探讨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差异情况,正确把握其经济发展规律,客观分析其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特点,将协调发展理论落实到重庆市具体的综合决策、经济发展、市政规划与城乡建设中,是值得决策者与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一)根据重庆9大主城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说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结合不同的地区类型,从区位与自然条件、吸引资金的能力等因素出发,分析重庆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适合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推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重庆市是我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原有发展基础的差异等因素的作用,重庆市域内部存在着巨大差异。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调控对策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以下9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地区生产总值(万元)(X1):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反映这个地区经济活动的价值。

2.城镇化率(%)(X2):城镇化率=本地城镇人口/本地区的总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已经称为评估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国外研究指出:城镇化率的增加与GDP的增长是成正比关系的。

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3):指各种各样的服务,零售等行业售予居民消费和政府用于公共消费的商品总量。销售额的提升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改变。

4.工业总产值(万元)(X4):一般以货币的形式表现,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量。

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X5):指在某一个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金额,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个人储蓄。

6.公共产品的供给(个)(X6):是由政府不以盈利为目的,为本地区居民服务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设施及其他机构。该指标反映城市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7):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X8):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重庆主城区经济差异原因

(一)经济差异原因

区位条件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地理区位看,中心城区有利于吸引全市的资金、人才、物流,在区位条件上有绝对的优势;渝西地区与成都平原的经济联系紧密,与外界交往频繁,拥有广大的市场。这些区域以城市(镇)经济为主体,经济发展条件较好,形成了大工业大流通的格局,相对于其他区域有较优的发展条件。而渝东北地带由于处在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过渡带上,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加之这些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少人多,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与外界的资金流、物流、人流、信息流,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不够,其自身经济基础条件较差,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三峡库区,长期受三峡工程争论的影响,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几乎没有什么投入,与巧6项重点项目无缘,三线建设为空白,80年代初开放开发迟缓,不仅与沿海差距拉大,而且与周围地区的差距也拉大了,一直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状态。由于建国以来三峡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的长期议而不决,国家对原万县、涪陵、黔江地区建设投资甚少,致使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断层”,至今仍保留成片的贫困地区。

(二)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协调发展的建议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重庆主城区无疑是重庆市最大的增长极,1997年重庆直辖的一个初衷,是试图以重庆这一特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但目前看来,其扩散效应主要发生在主城区的部分区县,对广大渝东地区的带动作用不足,是在于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布失衡。重庆市在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之间存在断层,并且城市的空间布局过分向西部倾斜,广大渝东地区缺乏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大城市,导致了重庆主城区作为最大的经济中心难以通过一个合理的城市体系发挥对渝东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加快重庆落后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重庆直辖市成立后,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尤其是“8小时重庆”工程的实施,明显地改善了重庆各区县的交通条件,但应该看到,这种改善是在交通设施建设起点很低下的一种相对改善,目前的状况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庆市落后区县投资软环境条件较差,例如政府对企业干预严重,行政机构庞大,办事效率低等,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吸收外来资金,因此,应在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软环境条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周国富.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极其政策含义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l998.

[3]俞荣根.关于重庆市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战略的几点思考.改革.2002(4).

[4]陆远权.重庆市的区域差异与发展思考.探索.2004(4).

[5]高洪深.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