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城市建设规划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城市建设规划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城市建设规划

第1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企业发展、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发展,可以说,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政府的引导是关键。政府的引导功能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策引导。政府出台的城市与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政策、教育文化事业、农业林业等政策要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对各行业各业的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使各项政策服务和服务于生态的和谐发展,积极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政策环境,为建设生态城市营造浓厚的氛围。比如,政府扶持的企业是否是环保型、生态型产业,政府倡导的农业是否是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业,政府提倡的教育文化事业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诸多的因素都需要纳入政策考虑的范围。二是法律法规引导。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甚至需要几代人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是对传统城市建设与传统工业社会的否定,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思总结。传统的工业社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破坏了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出现了高污染、高发展的状态,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人类面临能否永续发展的危机。这种状态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改变,需要以法律法规的固定形式加以维护。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迫切需要法律的支持,在建设与探索中不断完善法规。当前,世界上卓有成效的生态城市都非常重视立法,用法律和法规规范个体和企业的行为,比如有花园城市美称的新加坡,法律非常细致严格,甚至可以说到了严刑峻法的程度,公民随地吐痰,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公民乱倒垃圾,也要受到法律部的严厉制裁。

1994年,傲慢的美国青年麦克在别人的汽车上乱涂乱画,结果,被判四个月徒刑,3500新元罚款,笞六鞭,即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出面说情,也不过是减免为三鞭。以此可以看出,法律法规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城市,不但要建立宏观的法律制度,尤其注重完善微观的法规体系,引导企业与公民的行为遵循生态城市发展的要求。三是规划引导。政府的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蓝图框架,是企业、居民、城市建设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需要政府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引导各行各业健康发展。城市景观设计应注意在保护自然景观、利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使建筑、园林等人文景观和谐发展,使人类的后天的创造与大自然先天的美景共同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突出强调保护自然;城市的生态产业设计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建设生态型工业体系;城市住区的设计要考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建设能源节约、环境优美的社区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满足人们多层次的需要。

二、充分发展、利用高新科技

当今高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给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科学技术是改造传统城市的一把利剑,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成果,不仅可以推动传统工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且可以节约能源,建设低碳社会。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新建居民区应充分利用密封性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使污染达到最小;要大力提倡城市居民使用低污染、环保型交通工具,发展电动汽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者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严格限制燃油汽车的通行,最大程度减轻交通污染。同时,应加大科技投入,研制开发新型生态技术、生态工艺,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第三产业,确保发展过程中无污染、无废物、低耗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引导整个城市走上绿色消费、清洁生产的道路,实现城市的生态化。此外,任何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相违背的,应此要立足生态城市长远发展,坚决淘汰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关闭一些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防止出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现象,使整个城市走向发展高新产业、利用高新技术的路子。

三、鼓励企业的赞助和参与

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较为活跃的因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居民的安居乐业,而且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建设规划生态城市建设中,企业责无旁贷。一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企业不单单要通过缴税纳税实现对对社会的责任,更重要的是要承担建设生态城市的义务,主动配合政府的工作。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可以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短暂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可以让生态环境为此付出巨大代价,治理环境污染可能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最终得不偿失,破坏生态环境,贻害子孙后代,后患无穷,因此应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生态规划建设,特别突出强调企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鼓励企业赞助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协助,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可以提升城市建设规划的档次水平,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人才优势,引导企业提供技术赞助,解决建设中的难题;比如,城市标志性建筑、绿化带、公园、休闲旅游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可以向全社会企业公开征集设计方案,无偿使用合理化方案,只需象征性给予企业奖励纪念品。同时,企业可以提供人工赞助,比如对生态城市绿地和花园的日常管理,可以就近转让给企业管理,让附近企业承担管理维护的责任,让企业赞助人工,维护日常的清洁卫生,既能够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方便管理。此外,城市可以设立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委员会,鼓励企业赞助公益事业,促进城市的永续发展;比如基金组织可以将资金用于发展图书馆、建立新型学校、创建平价医院等。

四、提高社会舆论和公众参与程度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既离不开企业的赞助支持,更需要全民参与。一个没有公众支持的城市建设是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和普及公众的生态意识,积极倡导生态价值观,引导居民摒弃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水平。要逐步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健康发展的生态道德规范,制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提高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功能,发挥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的宣传作用,主动向全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弘扬正义,鞭挞危害生态环境行为,监督好每个企业与公民,形成人人保护环境、人人重生态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2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设规划;问题;意义

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应当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在我国,城市是人们的集中居住地,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城市建设,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的支撑之下,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一个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多少的城市,在建设时,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建设方式是得不偿失的,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伤害是难以弥补的。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频频出现环境问题,如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开始对生态环境进行思考,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需要国家的引导,国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可以从城市建设方面入手,将城市转型,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体系,打造出一批优秀的生态文明城市。

一、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对这一概念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行业的广告中,常常会看到生态文明城市这几个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城市叫做生态文明城市,生态文明又是什么,下面我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我们要对生态文明进行了解,所谓生态文明,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出现,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为社会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它也将人类社会带入了工业时代,工业文明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在工业文明阶段,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生产上,一味追求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不断向自然界攫取资源,工业文明具有一定的弊端,虽然在这个阶段内,人类社会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却是不可逆的,于是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为例,英国伦敦在当时被成为雾都,处于一片灰蒙蒙的色彩之中,也正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于是,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在生态文明下,要求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类、人类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全面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一种人类普遍追求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城市,是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所建设出来的城市,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极其适应人类居住的区域,在生态文明城市中,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为依托,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使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高效的利用,使经济得到了科学的发展,使生态社会生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属于一举两得的手段。生态文明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建设模式,如今,各个国家都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几乎每个国家都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列入到了本国的发展目标当中,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开始加快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步伐。

二、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背景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工业文明带来了一系列恶果,在工业文明之下,人们变得愈发贪婪,人们一味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了发展的质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生态环境进行索取,以此来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之中,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开始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除此之外,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的持续消耗,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急需一种新的文明,来挽救工业文明所造成的恶劣影响,生态文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城市建设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我国开始将生态文明城市列入到发展目标当中,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三、传统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布局不合理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城市布局,在对城市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后,才能开始进行城市建设,但是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城市布局不合理,在设计城市的布局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首先要考虑到建设地的人口和经济结构,其次,要考虑到建设地的自然条件,这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来说分布的城市较少。城市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城市结构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各个功能区的布局上,城市布局的不合理,不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二)对资源的消耗过大

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自然资源,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问题在于,能否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中,对资源的消耗量是十分巨大的,社会生产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并且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这无疑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浪费,长此以往,若资源的消耗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可能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相违背的。

(三)环境污染严重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之中,存在着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在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城市建设过于重视发展速度,只要能够提高发展速度,即使是牺牲生态环境也无妨,这种发展观念是绝对错误的,在这种发展观念的影响之下,城市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牺牲生态环境去换取社会的进步,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最终人类要自食其果,接受大自然的惩罚。

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意义

传统的城市建设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生态文明城市的出现顺应了时展的需求,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节约资源,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生态文明城市之中,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之中,人们会有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在接受自然资源的同时,人们会对自然环境进行维护,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城市对社会生产做出了一定的限制,这主要体现在社会生产的方式上,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对资源的需求量大,最重要的是,在传统的社会生产方式中,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生态文明城市的社会生产中融入了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使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这能够有效的节约自然资源,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贯彻的落实。

(二)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在传统的城市之中,第二产业产业占有较大比重,也就是工业是最主要的产业,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在进行工业生产时,需要燃烧矿物燃料,在燃烧矿物的过程中,会排放出工业废气,这些工业废气会扩散在大气之中,严重影响到了空气质量,酸雨等环境问题与工业废气的排放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工业生产所排放出的废物会流入河流之中,污染水源,给河流中的生物带来生命威胁,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在生态文明城市中,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的优化,第二产业的规模将得到控制,第三产业的比重将会增大,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能够减少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使生态环境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三)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

在我国的传统城市建设中,付出的资源及环境代价是极其惨痛的,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话,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矛盾愈发突出,这使得民生问题开始逐渐凸显,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能够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首先,在生态文明城市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生态环境之间,所处的状态都是十分平衡的,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更加满意,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与此同时,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社会矛盾将会得到重视,相关部门会及时对社会矛盾进行解决,这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民生问题解决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

(四)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环境问题不仅仅我国面临的问题,如今,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了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世界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有效举措,我国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在国际上能够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生态文明的特点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之前,我们必须对生态文明的特点加以掌握,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投身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去。

(一)可持续性

生态文明的首要特点就是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从生态系统出发,实现了自然、社会、经济等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将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告别了落后的社会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目标,而生态文明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和谐性

说到生态文明所具备的和谐性,我想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生态文明的和谐性是十分明显的,生态文明将人类与自然界联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之中,每一部分都会相互影响,人类影响着自然,同时,自然也影响着人类,如此一来,人与自然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人类与自然之间不再是从前的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而是建立起了和谐共处的关系,这也正是生态文明和谐性的体现。

六、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体系研究任何工程建设在开展之前,都需要做好详细的计划,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也是如此,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划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进行规划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对规划进行定位,其次,要明确规划的原则,在此基础之上,要确定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最后,要明确把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完成这些工作,才能保障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科学性。

(一)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规划定位时,要考虑到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作出整体定位,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成果经验,确立城市的发展特色,打造出一流的生态文明城市。第二,要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功能进行定位,人们对不同的生态文明城市有着不同的功能需求,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时,要对其功能进行准确定位。第三,要对生态文明城市的产业进行定位,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柱,离开了产业,城市也将难以发展,因此,必须要对产业进行定位,在生态文明城市中,一般以第三产业为主,在第三产业中,包括着很多方面的内容,要依据城市的不同特点,确定其产业类型。第四,要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形象进行定位,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有些生态文明城市,被称为旅游城市,旅游景观就是其形象,以此,要根据城市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形象。

(二)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原则

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时,需要有一定的规划原则,从目前来看,规划原则有四个。首先,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原则,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考虑到环保而不在乎经济的发展,要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其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充分考虑建设地的自然条件和承载能力等因素。还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之中,常常忽略了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导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要注意到这一问题,实现整体性发展。最后,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的特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特色,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建设区域的特点,充分考虑当地的特色,将建设区域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灵魂,贯穿于整个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要时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十八大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号召作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发展。

(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时,要基本建立起一个总体的思路,首先要确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价值导向,保障价值导向的正确性,其次,要采取一定的社会行为,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使居民、企业等一同参与到建设之中来,最后,要采取调控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进程。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我们必须改变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达到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宗海波.探讨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2]逄晓婷.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12):51-53.

第3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城市建设;管理方案

自2004年7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起,政府部门不再直接对城市建设进行之间参与,而是变为了“监督者”,然而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没有认识到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性,直接做了“甩手掌柜”,完全放权于企业,这使得政府部门的决策与实施脱节,企业的自由度过大,影响了城市的长期发展。为此,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性,改变观念,转变角色,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城市建设管理中来,对城市建设管理做出引导。

1城市建设管理的意义及现状

1.1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整体水平已经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对于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若城市建设管理科学、合理,则城市的生态、人文、经济等方面必然能协调发展;反之,若城市建设管理混乱,存在大量的管理漏洞,则城市的发展必然不均衡,这会影响到城市的长期发展。当代各国城市管理改革的基本趋势是走向现代城市管理,即通过城市建设管理改革,改变以往低效、高消耗、高污染的城市建设模式,争取做到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为城市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1.2政府部门对城市建设管理重视不足

2004年7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标志着政府部门不再直接的参与到城市建设管理当中来,而是逐渐变为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然而,一些城市的政府部门对此的认知不足,没有按照要求行使对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权利,而是完全放权于企业,做了“甩手掌柜”。政府部门忽视了城市建设管理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及时履行其职能,对于影响城市长期发展的项目没有及时叫停,任由其发展,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的长期发展[1]。政府部门的决策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若政府完全放权于企业,可能导致企业与政府的意见不统一,政府部门的决策难以实施,长期以往,会影响城市的发展。

1.3城市建设方案不尽合理

城市建设管理的核心是城市建设方案的提出,建设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城市长期发展计划,对城市下一阶段的具体建设方案进行规划。城市建设方案的提出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方案既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当前发展情况,又要考虑到长期发展规划。然而,一些城市的建设方案设计的不尽合理,一些城市建设方案设计时没有贴近民生,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安排了很多“面子工程”,却没能提高当地百姓的生活质量,这种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方案对城市的长期发展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除此之外,一些城市的规划设计中没有重视可持续发展,仅重视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重视城市的长期发展,没有重视生态保护,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对城市的长期发展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染指数居高不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已经走上了发达国家老路。为了控制这一问题,城市规划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做到社会、经济、生态、人文共同发展。

2进一步做好城市建设管理的措施

2.1建设管理部门完善相关政策

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我国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应完善相关政策,扶持一批符合民生的的行业。做好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环卫、公共交通等一系列的行业的市场准入和特许经营制度[2],同时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不断健全企业服务质量监督和价格监控机制,在平衡各方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保证市政公用设施服务供给的连续和稳定,努力维护好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2.2重视城市建设管理

城市发展建设管理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政府部门首先要重视城市建设管理,明确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开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一直以来,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忽视了对城市建设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这对于城市的长期发展有着负面影响。为此,政府部门应改变工作方式,寻求对城市建设的间接管理。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让政府部门由城市建设的“执行者”变为了“旁观者”,而政府部门应通过放权于其它社会组织,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旁观者”变为“监督者”。使政府监督构机承担一定的监督责任,一定程度上恢复自己本身应固有的执法地位,为城市的建设管理作出贡献。

2.3科学的进行城市建设管理

为了做好城市发展建设规划,政府部门在对城市建设方案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本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既要保证经济水平,由于确保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放任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进驻到城市当中。也不可光顾着搞“形象工程”、“奢华工程”,城市形象上去了,却忽视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城市建设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政府部门“闭门搞建设”,很可能会出现规划失误。为了更加科学的进行城市建设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宣传,强化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意识,做到让百姓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

3结束语

城市建设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城市的建设管理科学、合理,那么城市的发展必然十分迅速。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其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做好城市建设管理,政府部门要贯彻“城市建设为人民”的基本理念,在规划城市建设方案时,一定要倾听百姓的呼声,真正做到行政为民,不可“闭门搞建设”,盲目的推行城市建设方案。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建设管理,相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政策,对于能够促进城市发展且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业或企业要大力支持,对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企业要及时取缔,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J].城市规划,2013(4):20-120.

第4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文化艺术交流;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安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201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将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自此,西安正式成为我国第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在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高级别城市定位后,西安不断致力于实现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希望能更好地实现中心城市的功能,这对西安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一、西安文化艺术交流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概述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近几年在我国获得了较快发展,西安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城市,其文化艺术交流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文化艺术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一)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类型与特征

1.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类型

文化艺术交流既能实现文化与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也能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西安通过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加强本区域文化的纵深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加大文化共享和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区域优势明显,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围绕“一带一路”开展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如“一带一路”中俄青少年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论坛等。这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都围绕着“一带一路”的主题,内容覆盖文化艺术领域的多个方面,同时注重文化艺术与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其二是以文化为中心的国际性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如中法文化艺术交流音乐会、大型跨国文化交流活动“玄奘之路”等。此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注重中外交流,交流内容涉及文学、音乐、传统文化等多方面。

2.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特征

西安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呈现活动数量多、形式多样化、历史感浓郁、旅游文化突出等特征。文化、艺术可以通过创造城市符号的方式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如西安的城市符号是“历史名城”“文化古都”。近年来,西安围绕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有交流会、艺术演出、知识讲堂、国际音乐比赛等等。

(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与文化要求

1.建设规划

2020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中指出,西安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快建设“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充分发挥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中的引领作用。同时,陕西省通过《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对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出了规划预期:第一阶段到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形成大西安都市圈,基本建立“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六维战略支撑体系,确立国家中心城市基本框架;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核心带动、功能清晰、特色鲜明”的大西安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高端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关中平原城市群分工更加有序、协作更加高效;第三阶段是到2035年,建成“美丽中国”西安样板,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文化要求

根据《关于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意见》内容,西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要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对外交往中心和丝路文化高地。西安要彰显历史文化特色,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文化标识,建设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城市,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一)优势

首先,西安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开展国际、国内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时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古都”“历史名城”等招牌,彰显其历史文化特色,建设独属于西安的标签。其次,西安还有交通优势,它是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西安火车站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可以直达中国(不含港、澳、台)的每个省会城市的市级车站之一。最后,西安的文化科技优势也非常明显,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六十三所高等院校与众多科研机构,其文化科研、科教综合实力排名全国前列。

(二)不足

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城市整体规模不大、空间辐射能力受限、城市文化潜力挖掘不足等方面。西安作为西部城市,土地面积与同属西部城市的重庆、成都相比相对较小,人口规模与其他八座国家中心城市比相差较大。同时,西安的经济规模也有限,不如其他的国家中心城市。此外,西安所在的关中城市群比起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区、成渝城市群都显示出经济和人口的规模差距。另外,在城市发展潜力方面,西安的文化产业发展与自身优越的文化条件不匹配,没有深层次的文化产业开发,也没有形成龙头型企业以发挥引领作用。

(三)机遇

西安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开始就获得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西安再次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2015年,国家级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西安成为全国八个区域之一,又一次获得了发展良机。2016年,陕西自贸区获批,西安成为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

(四)挑战

《西安市贯彻落实“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19年)》中提出了六维战略支撑体系,指出要将西安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影响全球的对外交往中心、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丝路科创中心、彰显中华文明底蕴的丝路文化高地、聚焦欧亚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六维战略支撑体系是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动方向,也是对其的挑战,尤其是在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对比下西安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文化艺术交流对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

(一)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西安拥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让西安成为展示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因此,文化艺术交流能够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二)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文化产业是西安率先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强西安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能够提升西安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文化产值稳步攀升、文化效应日益明显。

(三)塑造西安的国家中心城市形象

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是在其丰富的历史遗迹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以艺术为媒介,有利于塑造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形象。例如,秦始皇兵马俑是西安作为历史名城的符号之一,只有多多开展与之相关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西安,以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为媒介让兵马俑代表西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提升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社会凝聚力

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是提升城市居民精神文明体验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居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文化艺术交流不仅可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还能激发人民的文化自豪,让人民以秦文化为骄傲,以居住在历史文化名城而自豪,从而增强西安人民的凝聚力。

(五)增强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力

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基础上提出的,西安作为核心城市要带动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多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能够增强西安对关中城市群的区域辐射力,加强城市群的交流,加强城市群的互惠共享,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城市聚力。

四、以文化艺术交流促进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策略

(一)制定政策制度,进行宏观谋划

2019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印发《西安市贯彻落实“追赶超越”定位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19年)》,布置了近六十项具体的工作任务,重点列出七个方面的专项行动。2020年,相关部门印发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年)》,再次提出六大建设重点。2019年,西安市出台了《关于办好第十四届全运会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实施意见》,发布了二十五项具体工作任务,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按下了“快捷键”。市委、市政府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观政策方面的密集谋划充分体现了西安市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视程度。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也可以通过宏观层面的谋划来布局。如贯彻《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0年)》中的“建设彰显中华文明底蕴的丝路文化高地”目标规划,树立打造极具现代气息的国家新型文化之城的宏观目标,通过宏观导向引领西安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向好发展。

(二)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提供交流环境

西安要想成为国家重要的门户枢纽,则需要现代化的文化交流场所和综合交通枢纽,同时如果西安要建设成为影响全球的对外交往中心,则需要更好的软硬件设施环境。在软件方面,可以加强建设“一带一路”领事馆集中区、丝路国际人才教育合作中心,加大“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引进,尤其是音乐类的国际顶尖人才。另外,通过积极举办国际化的音乐、乐器艺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国际艺术氛围。在硬件方面,通过建设高水准的丝路文化交流基地和世界领先的博物馆之城,打造汉唐古韵城市新景观。近年来,西安建设了亚洲最大规模的音乐喷泉,着力打造七大音乐文化街区,同时积极开展西安交响乐团的免费户外公演,这些都是西安积极打造“音乐之城”的表现。基于此,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民族化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为国内外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创建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

(三)扶持重点活动,形成以点带面效果

西安要想建设成为具有自身优势的国家中心城市,在文化艺术方面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国际间音乐文化交流、成为音乐魅力浓郁的“音乐之都”来实现。西安积极推动国际音乐交流,让西安古乐等非遗文化走出去,吸引国际高水平的团体来西安交流、演出。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扶持重点活动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如举办国际音乐节、打造“一带一路”全球音乐汇演项目。同时,要注重音乐学术交流,以西安市音乐高校为主导,办好国际间的音乐学术交流,此外还可以西安音乐团体、音乐企业和音乐艺术家为主导,整合“一带一路”音乐表演,形成相对固定的音乐联盟品牌,开展世界巡回演出,形成强大的“音乐之都”影响力。

(四)立足中心城市政策,推动文艺发展

西安要构建极具现代气息的国家新型文化之城,不断激发城市的文化创意潜力。这些文化创意的来源就是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比如通过国际艺术节的举办来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同时提升西安作为“音乐之城”的魅力,吸引更多的音乐人才。通过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规划布局来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让西安成为中华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窗口,从而带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综上所述,从文化艺术交流的角度来探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问题,细化到从音乐交流的角度来分析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策略,实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之间的耦合,实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多元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巍.郑州、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沈阳的启示[J].沈阳干部学刊,2020(5):60-62.

[2]王嘉.文化智商:厚植文化自信的新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4-21.

[3]王凯,徐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布局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3):10-15.

[4]王晓静,周枣,刘士林.国家中心城市与文化融合发展现状[J].中国国情国力,2019(10):42-46.

第5篇:城市建设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园林设计;主要问题

1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风景园林建设雷同现象严重

各地城市园林建设相互模仿,对园林建设的规划及构思浮于表面,为了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而建设。城市形象工程频频出现,缺乏实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地方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人文精神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是一个地方的地标,在各城市跟风的城市建设中,在追求大而美的园林建设中忽略了自身特点,在园林设计中没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反映不出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当地习俗。大面积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区域设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韵,雷同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掩盖了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缺乏历史文化的继承,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

1.3忽视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因素

在不考察当地环境、地理风貌的基础上,照搬其他地方园林建设。追求新鲜、不同的设计,不合理的规划设计,不考虑当地地理条件是否能够承担起新的生物样种的引进和繁衍。不仅破坏了当地的植被和环境,造成资源浪费,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

1.4加大了当地经济负担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盲目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不顾经济水平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建设,加大了经济发展的负担。盲目地跟风建设,不切实际的大规模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财力的耗费。如果地方经济负担不起城市建设费用的支出,容易导致国家资产被挪用等经济案件发生。

1.5不适合当地环境的园林建设,维护成本过高

照搬其他地方的园林规划建设,不适合当地的城市环境的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维护,导致经济支出偏大,园林建设成本过高,容易滋生乱收费等问题。

2对于当前问题应该采取的对策

2.1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可持续发展

在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布局,根据当地地理风貌和人文条件进行研讨和商议,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制定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长效的、可持续的风景园林规划机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有效规范和监督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2.2实地考察,园林建设注重当地生态环境

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地貌、水文、植被、人居环境等因素,在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条件进行规划和设计,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

2.3坚持当地特色,保护当地人文风情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在城市建设中守护和传承历史文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必须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城市特色,在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保留当地特色,这是古老文化的瑰宝,当地的风俗民情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名片,是当地最真实的面貌,在追求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古老文明的传承。

2.4科学、有序地进行城市风景园林维护工作

合理规划城市风景园林,根据当地的人员数量、分布等合理调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对园林修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2.5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讲究“人”的因素,重视“以人为本”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更注重“人”的因素,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因此在整个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人文因素,增强人性化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品质。

3结论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既要考虑当地地理地貌和人文风情,还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既要体现现代文明的发展,又要传承历史韵味。面对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暴露出的诸多问题,要改变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先进的设计理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泉煌.浅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5)

2王莹.探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弊端及完善对策[J].现代园艺,2016(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