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精选(九篇)

体育教学学科分类

第1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本科院校;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 02―0036―03

一 引言

自1993年“电化教育”正式更名为“教育技术”以来,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目共睹的,截止到目前开办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由1999年的30余所达到了200多所,但是这些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开办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院校信息和相关数据调查、统计和分析,拟从整体上把握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此次调查样本为设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国内高校(不包括港、澳、台)。我们对这些院校的网站上的招生、培养方案等公开信息与数据进行了收集与分析,并对1999年以来新增教育技术招生本科院校的整体变化及发展趋势就行统计与分析[1]。通过对不同地区院校分布情况,院校类型、所属院系类型、每年新增院校数量比较来揭示教育技术专业在我国发展的规律,从整体上把握本专业的发展,使本专业的师生从宏观上了解教育技术在本科层次办学的变化。也希望能为一些院校对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参考。(本文统计数据为网上公开信息、数据,军事院校、专科层次和只开设硕士点的院校不在统计之内)

二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招生院校分布情况

截止到2008年全国招生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院校达到220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招生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院校大幅度增加说明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发展势态强劲,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例如有些地方不切合实际情况盲目上专业,使教育技术的供远大于求。招生教育技术专业本科院校在全国的各省市和区域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我们可以看出,开设教育技术的本科院校分布很不平衡,东部沿海省市,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差别很大。其中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江西七个省开设教育技术专业本科院校占全国的开设院校的30%,江苏、浙江、山东、陕西、湖北、吉林6个高等教育较发达的省所占比例约35.5%,而西北、西南地区十个省所占比例才23.1%。开设最多的省份江苏省与最少的省份海南省开设教育技术本科院校数量相差14。这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师资条件和社会需求都是密切相关的。

三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招生院校性质分类比较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教育技术专业招生院校逐渐打破了学校性质的限制。 教育技术学专业(电化教育)从开始的只在师范院校发展到目前在不同性质的学校都设立了本专业,教育技术学学科与专业建设, 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国在农林、理工、综合、体育、外语、师范类等不同性质的大学里都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具体数量分布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开设教育技术的本科院校中师范类132所,综合类院校22所,理工类院校31所,二级学院16所,农林类院校5所(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外语类2所(天津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类4所(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民族类8所(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财经类1所(贵州财经学院)。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辐射理工、综合、民族、体育类院校的复合型专业建设网络。

四 教育技术所属院系类型的比较

在各个院校教育技术专业所属的院系类型也各不相同,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有的设在独立的教育技术学院(系),还有设在教育科学院(教育系),计算机科学系,物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部分院校设在传媒类(传播系)院系。图2所示的教育技术系所所统计的院系类型包括教育技术系(学院)、信息技术系和信息传播类院系。教育科学系包括教育系、教育科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师范学院 。物理系包括了物理与信息学院和电子类的院系。传媒系包括新闻传播系,传媒系、广播电视类院系。其它类包括了体育、外语、工程类和独立学院。

体育类院校山东体院设在基础理论系,武汉体院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天津体院设在社会体育与管理系,南京体院在运动与人体科学系。天津外国语大学设有专门教育技术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则设在新闻传播学院,而几所农业类院校都设在其所属的师范学院或社科类院系。贵州财经学院把教育技术专业设在信息学院。从我们的统计数据中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开设教育技术专业较早的院校,学科建设比较完善,专业发展也比较成熟,有独立的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系),如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一般的师范类院校多设在教育科学院(系),也有部分设在计算机学院(如四川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如河南师范大学)。综合类大学一般设在其师范学院(如集美大学)和人文学科类院系。

在授予学位类型方面与其他专业不同,如图3所示,既有学校授予教育学学位,也有学校授予理学学位,还有同时可授予教育学或理学的学校如江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不同院校所授予的学位类型的统计是参考各个学校招生简章或者专业介绍等公开信息)。各院校把教育技术专业设在不同的院系和授予学位类型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技术综合叉学科的性质,也说明了教育技术专业发展还不成熟,学科定位在国内还没有达到共识,同时教育技术专业也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教育技术专业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五 新增教育技术本科院校数量比较和总体增长趋势图

我们以1999年高校扩招为界限,统计了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新增教育技术本科专业数量,及其总体增长趋势。如图4,图5所示

图4所统计的院校是指当年新增可以招生的院校数量。(有些年份数据是参考教育部公布的信息,部分年份的数据是笔者进行统计得出的数据)从图上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4年新增教育技术本科院校成逐年上升趋势,02、03、04年连续三年每年新增院校35所以上,04年达到了峰值,这与当时国家的政策和教育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也说明了社会已经开始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和信息化教育中的地位。正是在这几年里非师范类的院校相继开办了教育技术专业。以04年为例全国有13所独立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开始招生,2所民族类院校,2所农林类院校,4所理工类院校,这说明开办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类型进一步增多。从05年开始新增院校数量增长开始下降,同2000年以前增长速度形成对称,新增院校数量趋于零增长态势。从总量增长趋势图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开办教育技术院校整体数量增多,而且办学水平不是很高(主要指新开设教育技术专业的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摆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生面前。有些学校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不得不考虑压缩招生计划。教育技术学专业出现了增、减两重天的现象(增加新专业、减少招生人数)[2]。05年以后新增院校数量开始减少,到2008年新增院校只有四所,分别是:黑河学院(黑龙江)、兰州城市学院(甘肃),肇庆学院(广东)、宁夏师范学院(宁夏)。这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上述问题,有些院校如(鲁东大学)已经停招了,还有些学校实行隔年招生的政策。

六 开设教育技术专业各个高校办学目标层次的比较

各院校是否结合实际学校情况,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规范经过前期调研、三次“教指委”工作会议、两次全国范围教育技术学专业系主任研讨会,在2004年基本确定了本专业的五个培养方向,即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现代远程教育[3]。 通过上面的分析,全国220所教育技术学本科院校,虽然总数不少,但是办学条件确有很大不同:一是分布的地域不同;二是分布的院校性质不同;三是存在着不同的专业性质(师范、非师范);四是所属院系类型不同;开办时间不同导致办学水平有很大不同。正是由于这几方面的差别,同层次、同学科、同专业、同类型的学校,应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不同的办学条件下,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形成自己的培养模式,寻求自身的发展特色。我们对相关院校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每个省选两三个有代表性的师范院校和专业性质比较强的院校),对于师范类院校,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要求具备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知识和技能,而教学型大学则以实用为主。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师、媒体制作人员、多媒体产品开发人员等[4]。综合各类院校进行分析,大部分的院校定位是“本专业培养能够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包括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各级电教馆、高校和普教的教育技术人员[5]”,部分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提出了特色的培养目标(如表3),但是我们还注意到很多专业性质较强的综合类、理工类、民族类院校的教育技术培养目标仍然是培养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而没突出自己学校的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任务应该是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专业人才。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有特色与优势,这样才能使本专业越办越好[6]。

七 结束语

从我们对全国开设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院校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院校已初具规模,已经形成了教育技术本科院校性质多样化的局面。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教育技术专业总量增加,而有特色培养方向的院校还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全国开设教育技术专业院校的比较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教育技术专业在全国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不断完善教育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琪,陈琳.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断层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65-74.

[2] 杨改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路在何方[J].中国电化教育,2006,(7):8-11.

[3][6] 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5-6.

第2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一)科学性原则,方案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以先进的教育理论,考试理论为基础,确保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

(二)基础性原则,方案要根据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接受高等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确保方案实施后被选拔出的学生具备接受高等教育的共同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三)公平性原则。方案实施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公平性。

(四)选择性原则。方案要反映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要,满足个体发展不同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科类高校选才的需要,设置可供选择的考试和录取办法。

(五)导向性原则。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六)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使考试组织、中学备考组织,高校录取等方面的操作简便,直观,易为考生、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理解并接受。

二、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认真总结我省“3十X”高考科目改革的基础上,积极稳步推进普通高考改革,实现“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依法行使办学自的原则,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的目的。

三、考试方案

(一)科目设置

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十X。“3”为必考科目,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含听力,下同),其中数学分为数学(文科)和数学(理科)。“文科基础”指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思想政冶、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理科基础”指报考理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

(二)科目组合

考试科目组合按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类(含外语类,下同)专业、理科类专业、体育类专业,艺术类(含音乐和美术,下同)专业科目组合。文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文科基础;专业选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每—招生专业至少指定一门专业选考科目;每位考生至少选择一门专业选考科目。理科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理科基础;专业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每一招生专业至少指定—门专业选考科目;每位考生至少选择一门专业选考科目。体育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1、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文科基础;2、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理科基础;考生可在1或2中选择一组。专业:选考科目为体育术科。艺术类专业的考试科目组合:1、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文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文科基础;2、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理科)、外语,指定选考科目为理科基础;考生可在l或2中选择一组。专业选考科目为音乐术科或美术术科。外语类专业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的专业需加考口语。

在每年普通高考报名前,由高等学校根据上述4种专业分类公布每个专业招生;考试的指定选考科目,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选择一门专业选考科目(X科),组成考试科目组(如需要可选择多个专业选考科目,组成不同的考试科目组)。考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报考专业意向选择考试科目组。

(三)考试内容

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的考试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内容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高中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7号)中指定的选修内容。

文科基础的考试内容: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1-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棋块。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70%、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理科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2-1模块或选修3-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模块或化学与技术模块。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70%,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专业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科的考试内容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7号中指定的选修课程(部分)内容。

外语口语、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内容另定。

(四)命题原则

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五)各科考试时间和分值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数学(文科/理科)、外语(含听力)、文科基础、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卷面分值各150分;外语口语、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时间和计分另定。

(六)考试日期

2—3月: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

4月:外语口语

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外语

6月8日:上午数学(文科/理科),下午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6月9日:上午物理、历史、生物,下午化学、思想政治、地理

*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考试;大纲制订各考试学科考试说明。

四、录取办法

(一)高校招生计划确定

普通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把招生计划分理科类、文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含音乐、美术)划定。理科类专业包括理工、农林,医科等专业,文科类专业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类、法学、教育学等专业。文理兼招的专业需分列文科类、理科类考生的招生计划数。

(二)高校召生专业选考科目确定

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确定各专业考试科目组。理科类专业可在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门专业选考科目,组成不同考试科目组。文科类专业可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门专业选考科目组成不同考试科目组。各专业考试科目的组合可为一组或多组,当考试科目组合为多组时,各考试科目组之间为并列关系。体育类专业的专业选考科目为体育术科;艺术类专业的专业选考科目为音乐术科或美术术科。

普通高校应依照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如工学,理学类专业原则上指定物理、化学为专业选考科目(各学科门类专业选考科目参照见附件)。需要加考外语口语的专业由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自主确定。

(四)录取分数线

1、分数形式

文科类、理科类专业按5科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成绩用卷面原始分呈现,总分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1门X科组成,外语口语成绩不计入总分。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按4科文化课的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和术科成绩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文化课成绩和术科成绩分别用原始分呈现,文化课总分用4科文化课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文化课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3+理科基础组成。

2、分数线确定

省招生委员会依据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分别以5科总分,按一定比例划定文科类、理科类专业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4科总分(不分文理科)和术科分数,按一定比例划定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专业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外语口语成绩作为外语类及对外语有特殊要求专业的录取参考,普通高校根据专业培养需要自主确定录取标准。

3、投挡和录取

(1)省招生委员舍办公室分别根据文科类、理科类招生计划,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结合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考生选考科目情况,以一定比例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2)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分别根据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招生计划,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结合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考生选考科目情况。以一定比例按文化分总分或术科分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3)普通高校根据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投出的档案,在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按照学校已公布的录取原则和要求,结合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择优录取。

(4)综合素质评价由省教育厅公布统一的评价要求,由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以写实性文字表述方式,分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学生高中期间各科目学分获得情况,技术领域、艺术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或表现情况、获奖情况等等;取代现行考生电子档案的毕业考试成绩、毕业鉴定,录取时供高等学校参考,作为高校录取或退档依据之一。省招生委员会根据上述原则和教育部的具体要求,制定具体的录取办法。

五、保障措施

*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高考改革方案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结合我省作为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的现实情况提出的。着重从现阶段我省社会发展现实,高考制度改革规律,以及高中课程改革提出的跟以往不同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普通高中按新课程方案完成规定的教学安排,通过正常学习的高中学生巳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高中毕业水平为前提既考虑到高考对基础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也考虑到教育改革实验是—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学校、学生和教师对课程改革需要逐步适应,逐步转变。作为与课程改革配套的高考改革方案应在充分反映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同时,与现行的高考方案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且可随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逐步调整完善。高考是联系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桥梁,高考改革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高考改革方案不是—蹴而就的,应该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程紧密联系,同步实行。在推进高考改革中各级教育部门应该统一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好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一)充分认识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都应是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素质教育反映的是以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观,在基础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意义重大,素质教育同样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高中新课程方案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高考科目改革从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确定需考查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和有个性地发展;商考内容改革体现加强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查,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产生正确导向。在促进实施素质教育方面,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一致。

(二)建立科学的普通高中评价制度,不以高考结果作为评价中学教学质量、校长业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普通高中教育有着自身的培养目标和规律,各中学应当把握好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规律,考试科学与人才选拔规律。中学必须严格按课程方案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根据省教育厅教学管理规定开好选修课,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要求。省教育厅将建立起以普通高中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为依据的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制度,落实教学管理功能;建立以普通高中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的教育督导制度,并真正发挥督导结果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的评价功能,对地方政府的教育发展引导功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科学的多元评价指标衡量普通高中的办学质量,校长的业绩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引导普通高中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育督导和教学评估实际工作中,不得以高考结果作为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校长业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第3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落实,课程设置情况科学与否十分关键。自南师大首个小学教育专业开办以来,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课程设置也基本成型[1]。但根据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结构依然亟待调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小学教师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理性地分析所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与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制定统一的设置方案,因此,多由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课程设置。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了该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校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较早,目前该专业分别了设置了文、理两个方向,其课程设置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该校小学教育专业各课程一共2499个课时,学分一共141分。此外,教育见习两周修2学分,毕业论文共5学分,实习8周修8学分。根据课程类别而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选修类,专业必修类、选修类课程四种。根据总课时情况,必修类一共2035个学时,学分一共115。而选修类464个学时,一共26学分。对于公共必修类课程而言,开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四门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与其他专业相同,而计算机基础第1学年开设,英语、体育为第一、二学年开设,政治课前三个学年均开设;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根据学科的不同也存在差异性,文科学时1208,理科学时共1210,学分数均为68;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必选课程包括十个,任选课不同学期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同,一共180个学时,10学分;而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包括文、理、教等课程,共284个学时、16个学分。就课程内容而言,课程包括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种类型。以文科课程而言,通识类课程共53个学分,如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和统一要求的选修课;而教育类共32个学分;学科类共56个学分。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实现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实现了高教共性、师教个性、小教特性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设置了中外教育史、管理学、教研方法等课程,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内容愈发充实,加上加强了教育类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现代教育知识,便于其更客观、理性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应注意的是,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存在很多问题: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根据所开设课程体系,必修课占绝对性地位,选修课学分仅占总学分18.6%。这表明虽然该校小教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很小。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供条目分明的选修课,如此方可确保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及兴趣研修对应课程,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识类课程结构不科学。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该校课程结构中,虽然通识类课程比重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以外,其他均为马哲、毛概、法律等政治类课程,自然及人文科学课程未有充分体现。教育类课程缺乏应有的可行性、针对性。该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多为分科或综合程度较低的课程,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关注课程内在逻辑,不关注理论提升,导致与小学教育的具体需求不一致。实践活动不足。该校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未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虽然设置了教育见习、实习、论文等,但由于见习、实习时间短无法得到充分锻炼,不利于理论及时转化为实践。综合课程不完善。该校综合类课程仍然薄弱,为了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与日趋多元化的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增设综合类课程,如合科、融合课程等。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必须明确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体现现代化教育理念,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体现新时期对新型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模块的科学划分

总体而言,为了完善小教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模块划分。一方面,应结合小教专业所要体现的专业共性,完善包括综合素质、通修课程在内的通识类课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师教个性,设置学科及教育专业双专业教育[3]。此外,应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小学特性,增强实践类活动,增设一系列完善的实践类课程。具体而言:对于公共必修课程而言,应结合传统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对课时的比重、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政治课时,并积极辅以丰富的隐形课程活动作为补充;对于英语课程而言,应增设专业英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阅读、外文资料评价等知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顺应小教专业要求。就计算机而言,应在精选内容方面增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内容,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施教水平。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为了顺应综合培养的要求,必须取消文理分科,统一进行设置,以满足综合培养与发展的需求。对于专业选修类课程而言,应在这类课程中体现文、理的差别。一方面,应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学分比重,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对现有课程科目进行调整,将文理专业选修课进行综合整理,确保专业发展的深度。此外,对于教育类选修课程而言,必须全面体现小学教育特点。4)对于公共选修课程而言,应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类高校的条件,结合各学科统一进行选修课组织,增加课时、学分的比重,将传统必选类转变为任选,便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业要求。此外,需要将多个模块进行整合划分,如分为素质教育、文修类、心理类、艺术类、专业类等。

(二)确保课程的贯彻、实施

课程设计与完善后,关键是贯彻和实施,如何将课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重点,这也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就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而言,除了需要明确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课程价值的实现、课程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外,还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之上,突破传统课程实施方法,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从师技能。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一方面,应注重设置专业的课程顾问,为学生的科学选课提供专业化指导。由于新课程体系提高了选修课比重,虽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不知如何科学选课,致使课程目标、培养计划无法顺利实现。因此,需要设置课程顾问开展专业化选课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层次的提升,必须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小教专业教学要求,掌握小学教学的要求与发展情况,加强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同时,还应聘请优秀小学教师、教研人员来校授课、讲座等,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各学科教师应注重将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加以结合,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充分利用讨论式、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授“点”不授“面”,为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自主思考[4]。借助于探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应注重打破高校的“墙围”,带领学生深入小学开展教学观摩、研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教学能力,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开展模拟实践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将论文研究作为课程进行全面实施。通过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精神,使其掌握科研的正确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校师范体系的时间仍然很短,无论各方面都仍处于探索时期,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了解“做学问”前必须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实现由“教书匠”朝着“教育学家”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卢兵,王智秋,杨圣佐.构建北京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1):392-395.

[2]戚万学,魏薇,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06):233-238.

[3]纪国和.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13,14(09):193-197,257.

第4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关键词:毕业论文 实验 体育教育专业 科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44-03

1、引言

高校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要场所,体育教育专业是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中办学历史较为悠久,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近几年来,体育教育专业设置单位增加,除了办学悠久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开办也较普遍,体育类专业办学竞争越发激烈,培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而毕业论文是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其中还谈到“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也提出培养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由此可见,本科最后阶段的毕业论文工作已成为考核学生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历年来重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2.1 选题困难且缺乏新意

国内学者黄汉升口]研究近年来国内体育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发现存在题目过大、缺乏准备、随意性大、题目不知所云等问题。通过查阅近五年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但作为地方院校,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

首先是学生不知道如何选题,选什么样的题目。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极为薄弱,文化知识学习兴趣较差,对理论也不够重视,当毕业年碰到不得不面对的毕业论文工作,很多学生选题显得极为迷茫,不能选出适当的题目。通过访谈,笔者发现除个别学生能通过理论学习和自身爱好发现研究专题外,很多学生选题更多求助于教师,有些人盲目选题,如同完成普通作业任务,并不考虑研究的可行性,个别人甚至在数据库上寻找体育学术论文题目直接挪用,没考虑自身研究能力和涉及的研究范围。此类选题如果及时被导师予以纠正,并给予合理选题指导,问题尚可解决,问题是个别指导教师学术能力有限或疏忽大意,如果开题通过,将导致学生后期无法完成论文,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最后不得不大改,勉强通过,敷衍了事。

其次论文选题严重重复,近五届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尽管强调不得重复,但由于学生选题方法和途径单一,导致选题重复严重。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上届学生调查本校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下界学生就选择调查其他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还有学生拟定一个唐山市区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研究内容,尽管学生可能在实践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并严格进行调查分析,但这样的题目无新意,而且学生的论述内容大同小异,结果是学生很难通过论文写作获得初步的科研方法和技巧,难以达到培养质量。另外学生选题集中在大众健身和学校体育领域,反复研究,思维不能发散,个别学生选择在体育产业和运动训练领域挖掘新题目,而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运动人体科学方向极少有人挖掘题目,导致学生很难有机会利用实验室完成论文。

最后是选题缺乏监控,一般学校都是学生进行选题,根据选题分配指导教师,但随着体育专业的扩招,每届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一些院校指导教师负担普遍超负荷,导致个别导师缺乏对学生选题的监控,直接结果就是题目过大或者选题偏离培养大纲,从而导致学生以后不得不使用一些不熟悉、偏冷的研究方法完成,常见的实验法等方法反而遇冷。

2.2 研究方法和手段单一

针对唐山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9级本科生选题结果进行统计,关于调查研究的选题占82.5%,与往年基本一样。特定的选题内容决定了后面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中尽管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仅仅使用了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余方法并未真正使用,流于形式。

出现以上情况有学生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的原因的学生研究方法能力掌握极少,平时学习中教师没有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研究方法,仅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到任课教师课题研究项目,经历一些研究学习,掌握一些科研方法和技巧,而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方法仅仅从体育统计学等课程中零星掌握一点,且缺乏实践训练,因此自身论文设计中只能选择文献资料法及问卷调查法,而文献资料法是学术论文研究最基本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因而学生论文主要使用的是问卷调查法,研究论文也是对调查数据做一个简单归类,进行定性描述,缺乏精确的统计分析。研究方法能力的不足反过来也限制了毕业论文的选题,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内容很少涉及,实验法、测量法、统计法应用偏少。

客观方面,地方院校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上缺乏有效指导,另外学校毕业论文规范中对综述性文章比例有一定限制,因此学生更多选择调查性研究论文,但本科生具备的理论水平有限,难以在拟定选题中采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单一的研究方法限制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2.3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国家教委出台的第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才在限制选修的课程模块中,设置了“体育方法学”课程,并明确规定在第8学期安排“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2003年教育部出台新课程方案中“体育科研方法”规定为一般必修课程,但不硬性规定学分、学时,明确其为研究方法的入门课程,其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养体育科研的能力。

“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写毕业论文至关重要,但目前唐山师范学院相应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点,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大纲虽然将“体育科研方法”列为必修课,但考核性质安排为一般考察课,平时和期末考核比较松散,学生简单完成一个考核作业即完成任务,大纲修订时学分、学时的调整比较频繁,效果不理想。第二点,课程安排和“体育统计学”重合较多,“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和“体育统计学”课程学时都安排为32学时,两门课程在研究方法的章节教学中重合较多,较多内容重复教学,而且两门课程都是以课堂理论面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后实践较少。第三,教师执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类似,“体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由本专业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担任,该课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实的统计学知识,对本学科科研特点及学术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几年教学工作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学习,只是根据自身优势科研方向对“体育科研方法”进行一定角度的阐述,而且以理论性灌输为主,与体育科研实践结合较少。结果就是授课内容与学生毕业论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师讲授很多调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学生选择应用实验法相关题目,论文如何撰写就将极大困扰学生,不得不求教指导教师。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引入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 选题内容可行性分析

体育学属于交叉性学科,各专业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课程。根据黄汉升对2004-2009届全国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是学士论文中总体质量较高的文章,选题能够反映该学科热点问题,实验设计较严谨,仪器比较先进,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较强,优秀论文多集中在运动生理、生化方向。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虽然培养方向不一样,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学类必修课程,可以从理科方向选题去探索体育实践问题,分析动作技术特点,可以从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选题,涉及人体机能评定,研究评价方法可以从运动生理等角度选题。

但体育教育专业选题一大问题就是大量重复,选题困难,无新意和亮点,实验方法应用太少,唐山师范学院体育专业近几年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存在同样问题,学生选题追求简单、易写,以学校体育调查类选题为主,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极少。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理论基础极为薄弱,缺乏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的内容,不敢有质疑,不了解通过何种渠道去获取文献资料,因此对此类选题不敢涉及,实践访谈中有学生对大学生减肥方法感兴趣,但考虑到要进行实验设计,使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获取数据,还要进一步统计分析,感觉困难,选择放弃。此类情况不少见,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和要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复杂,需要相关课程教师,尤其是理论课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扎实掌握理论基础。其次,教师的实验教学工作不足,学生实验课学习不够扎实,不能利用现有条件去设计实验思路,还有一个常见原因,那就是学生有良好的实验基础,但不了解此类选题而遗漏,个别地方院校教学和毕业工作思路较为保守,墨守成规,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以稳为主,很多指导教师并未引导学生在自然科学方向去选题,一届照搬一届,选题内容上无新意,没有突破。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针对以上情况,2010年开始引导学生选择运动人体科学类选题,并进行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进行合理实验设计,个别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取得不错效果,证明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设计完成运动人体科学类毕业论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学生对运动性疲劳评价感兴趣,设计体育课后各类恢复手段对疲劳消除影响的实验,测定不同方式恢复方式后人体心率、血压和血乳酸的水平,实验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取得良好效果,观察到了积极性恢复手段的应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压恢复的过程,学生通过论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另有学生选择应用性研究,比较不同力量训练方式对跆拳道大学生运动员下肢肌肉爆发力的影响差异,取得预期效果,论文均入选本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以上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采用实验性、测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室条件,可扩大选题范围,提高毕业论文的研究价值和质量。

3.2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毕业论文引入实验性工作,一个前提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及大学实验室评估标准明确了高校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目前我国体育类院校、师范类体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实验室,唐山师范学院自2007年迎评以来,实验室经过扩建,添置先进设备和仪器,条件满足现有教学和师生的科研要求。

实验室条件满足需要,但部分师生对实验重视不够,实验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实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仪器利用率不高,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实验室的利用,这也是学生毕业论文利用实验室较少的原因。

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视,不能把理论课实验边缘化,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利用实验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实验,喜欢实验,有能力完成运动人体科学选题论文。

学院可以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学生毕业论文大部分是问卷调查类型,实验室先进仪器设备利用率不够,实质上与院系整体科研业务水平不高相关。不但实验教学人员科研业务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论教学人员也需要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室加深了解,熟悉相关仪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够指导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选题的能力,建议定期培训师生了解实验室具备的条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过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学术讲座给师生提供相关信息,要鼓励师生积极学习实验理论。

第5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一、我国现行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

从法国在1747年创办土木工程学校算起,世界工程教育已经有26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工程教育起步晚,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为标志,我国才开始了现代意义的工程教育。解放之初,我国工程教育的体系极不完善,与当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极不相称[1]。突出表现为办学规模小,培养的工程人才数量少;层次结构严重滞后,工科研究生教育十分薄弱,同时办学的布局也很不合理,学校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其它地区的工程教育非常落后。1951年至1957年,国家用7年的时间进行了高校调整工作,其重点是高等工程教育。通过调整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高等学校的内部结构,我国的工程教育开始逐步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工业建设的人才需求,初步形成了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与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相匹配的统一培养目标、统一专业设置、统一学制、统一招生、统一培养、统一考试、统一分配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它强调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学中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对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1990年,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即不以从事学术研究为主,而是有明显的某种特定的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我国开始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教育。1997年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工程教育体系中出现了在职工程硕士这种教育类型,目前在职工程硕士已经开展了14年。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三改一补”(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人高校改革;中等专业学校办高职班作为补充)大力发展了高等职业教育,而高职教育中的大部分专业属于工程教育类的专业。2009年,为进一步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部决定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国家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了3.8万名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行全日制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开始了,按照国家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规划,全日制工程硕士近几年将快速增长。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区别于工学博士的工程博士教育即将开展。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形式上正进一步多样化,在结构上正进一步合理化。正在形成一个包含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学位类型的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框架:即包含高职高专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学历层次,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两种学位类型。在这个体系内,不同的学历层次、不同的教育类型其教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又有差别:

(一)高职高专教育

这是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它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任务。“高职”是相对“教育类型”而言,“专科”是相对“学历”而言。目前在这个层面,只存在学历即毕业证书而不涉及学位问题。其组织专业教学的原则是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了学科分类。按照国家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高职高专教育分设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其中很大比例的专业类型属于工程教育的范畴。

(二)普通本科教育

这是高等教育的本科层次,它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侧重于打好现代科学文化基础,并进行初步的专业训练。依照国家1998年的本科专业目录,目前的本科教育被划分为11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个门类之下则是71个二级类(如法学门类下是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安类五个二级类),二级类下设249种本科专业。2011年新版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艺术类从文学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十二个学科门类。专业划分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工学(包含的二级类范畴和在学规模)是最大的学科门类。一般情况下,在这个阶段工科学生取得的是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专业学位在工程教育的本科层次只设置了建筑学学士学位。

(三)研究生教育

这是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层次,相对于本科教育来说,虽然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但它侧重于在加深加宽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实践,使学生深入探索某一学科领域,并实现新的认识甚至创造。虽然研究生教育学科门类的划分与本科教育相同,但研究生教育是在11个学科门类下划分为88个一级学科(如法学门类下设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四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分为381种二级学科;虽然研究生教育的一级学科和本科生培养的二级类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人才层次不同而产生的需要的不同形成的,当然也是人为的产物。工程教育中的研究生教育又分为硕士、博士两个学历层次,对应于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和工程硕士、工程博士两种学位类型。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属于专业学位,其中工程硕士是现有的38种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一种,它又是按照“工程领域”的组织形式进行人才培养的,目前的工程硕士划分的“工程领域”共有40个。工程博士是5种博士专业学位的一种[2](其它四种分别是口腔医学博士、教育博士、兽医博士和临床医学博士),是刚刚出现的工程教育类型。

二、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的发展变化分析

(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的发展动因

社会与人的需要及知识的增多是教育产生的前提,这是教育的经济原理。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开放的人工系统,它的发展、改革和变化一方面与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和工程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人的教育需求紧密相关。它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国家、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或者说是不断实现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满足工程人身心发展的教育需要。因此国家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人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是工程教育组织体系不断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因。

1.国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首先,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有着得天独厚的工程技术积累,同时也拥有宏大的工程数量和规模,国家把工程人力资源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第一战略资源,这为发展高等工程教育提供了前提。再者,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面临一个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的特殊背景,同时国家区域发展极不平衡,高等工程教育既要承担发展工程科学技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和适应新技术革命的任务,又要立足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适应并提高当前的生产水平,国家与社会对工程人才具有多样化的需求。也就是说社会既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也需要应用型、职业型、技能型的工程技术人才,或者从工程链的角度划分,社会既需要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也需要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等[3]。这对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构建分工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提出了要求,同时也提供了空间。

2.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人们为了改善自我,求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接受新的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同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异质多样性使教育体制和结构更富弹性,为个人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拓展了空间,提供了现实参照[4],再者,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术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在工程实践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重新回到工程教育机构更新知识取得新的文凭显得非常必要。工程教育的观念也正向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转变,这也要求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应当保持灵活性和适当的宽口径,避免僵化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在这种背景下,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的着重培养单一的治国精英和学术英才的工程教育体系自然不能适应国家对工程人才在数量和类型上的需要,工程教育体系的调整、完善,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就势在必行了,这种发展与变革首先是以规模扩大、类型增加的方式表现的。

(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的变化形式

1.高等工程教育规模的扩大根据统计,扩招前的1998年,全国高校在校学生为340.87万人,其中工科在校学生135.46万人,工科生比例近40%。1999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跨越式发展,当年的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3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经过1999年至2005年的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06年的22%,大众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2006年我国工科高校在校生突破600万人[5]。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202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3300万人的规模估计[6],2020年我国工程教育在校生将在1000万人左右。我国的工程教育规模已经迅速扩大并已成为世界之最。

2.高等工程教育类型的增加

工程教育在新时期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工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人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要,也就是为了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计划经济时代所建立的单一规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自然不能满足上述的要求,所以新的工程教育类型开始不断出现。为了培养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国家大力发展了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也越来越区别于传统本科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为了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国家开始举办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为了给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设置了侧重于工程应用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转换和模式重构,使研究生教育结构适应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国家开始举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能够发挥领军作用的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又开始设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等等。

三、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的思考

(一)从国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出发,建设完善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

1.工科院校必须有清晰的办学定位

在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中,工科院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实施机构,探讨建设和完善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就必须聚焦到工科院校这一实施工程教育的主要实践载体和落脚点上。由于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刚刚建立,其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尚未完全清晰或深入人心,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层分类的工程教育目标和标准,工科院校往往会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的认知水平还处于“高比低好、理比工好、科比技强”的层面时,工科院校也很容易陷入对高层次、高规格的工程教育的片面追求中。因此在国家不断规划、建立和完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工科院校必须按照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及时、准确、客观地进行自身定位,为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提供支撑。清晰的办学定位是以教学内涵来体现的。任何教育的层次和类型,都有学业年限的限制,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工科院校必须完成两件事,一是要搞清楚什么是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必须的,二是要对这些太多的内容进行组织压减,使学生能真正地、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也是专业教学组织的原则。通过这些,工科学院才能用精当的教学内容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在工程教育的生态中找到发展空间。对于教学内涵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包括工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校内课程(体系、内容、理论和实践)、师资、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7],这应当是目前关键的实质问题,当然也是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深层次问题。

2.应当积极探索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高等工程教育层次、类型和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朱高峰院士曾经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思维方式过于强调统一性,在人才观中也就把不同类型的教育及其所培养的人才都按照统一的阶梯去排队,塑造成一个统一的标准[8]。这实际上是抹煞了工程教育体系的层次之分和类型之分。从形式上讲,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会表现为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办学层次的多样化、目标规格的多样化,培养过程的多样化、管理机制的多样化等等。而从内涵上讲,则涉及到工程教育界以下几种不同的思潮和范式,一是强调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作的“技术范式”;二是强调工程科学与理论分析的“科学范式”;三是面向全球化时代的工程实践,将科学与技术、技术与非技术融为一体,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工程范式”。虽然“工程范式”当下正成为工程教育界流行和时尚的范式和思潮,但对于我国这个庞大、复杂的工程教育体系来说,“技术范式”和“科学范式”同样对某些类型的人才培养或某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当然,多样化的前提是工程教育工作者对工程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和端正态度,没有了“正确理解”,多样化可能就会趋于盲目,没有了“端正态度”,任何制度形式都可能会流于形式。

(二)从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出发,建设完善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

1.应努力实现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内教育类型和层次间的互通互联

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教育应当贯穿于一个工程人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完善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应当是纵向贯通、横向立交的开放式结构。目前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普通本科教育—学术型硕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的层次路径(学术教育路径)衔接相对成熟,但“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硕士(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的层次路径(职业教育路径或技术教育路径)衔接尚不成熟。两种路径之间更没有适当、顺畅的接口。这些都是高等工程教育组织体系有待完善之处。构建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内教育类型和层次间的互通互联不仅仅是建立一种灵活的学分转换与升转学衔接制度,更重要的是通过互通互联,要建立一种以人为本、更能满足工程人接受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工程人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资源平台。

第6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关键词 高教分类;高职本科;应用型本科;民办本科院校;办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3-0005-0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发展规模世界第一”的成绩[1]。对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提出目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就是高职教育体系建构问题,即形成高职专科、本科、研究生贯通、衔接的层次结构。早在本世纪初,潘懋元、石伟平等学者就对此进行过理论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2][3]。然而,“专—本—研”贯通的高职独立体系迄今未见定型。最近有学者提出将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4],引发了一些对涉及高职体系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是否同类,有无差别;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的对接是不同体系间的对接,还是同一体系内的对接;民办本科院校应当如何定位?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澄清对丰富理论和指导实践都大有裨益。

一、问题溯源:高等教育分类框架的“规制”

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类型和差异之争与国际教育体系分类框架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世界10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及其类型进行考察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76年制定,1997年第一次修订,2011年第二次修订)。该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为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为6,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又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技术型5B。其中5A又分为5A1和5A2,前者按学科分设专业,后者按行业分设专业,见图1。

参照该分类框架,我国大部分研究者将5A和5B分别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而言,5A1系列的高校在我国被认为包括“985”大学、部分“211”大学,5A2则包括一部分“211”大学以及大量地方本科大学,人才规格由高到低有硕士、本科和专科;5B则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也包括硕士、本科、专科层次院校,但目前我国只有专科层次院校。在我国,研究者和普通大众通常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标准来区分三类高校:5A1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教学内容一般以纯理论知识为主;5A2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5B高校则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但偏重实践性技能。毫无疑问,5A1与5B的人才类型界限比较明确,5A2与5B的界限则不太明显,但基于我国地方大学培养的主要是本科层次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人才,因此,对两类高校及其所培养人才类型的区分还是相对明确的。

近些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升级,社会强烈要求高校提供大批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但是,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很多高校都是按学术型人才模式进行培养,即便是本应定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5A2类高校也都有意无意地按学术型人才方向去办学,导致学术型人才过剩而技术型人才匮乏,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极不匹配,因此要求大部分传统普通高校转型,回归技术应用本位的呼声日益高涨,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理念随之被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所提出,其目标指向是要求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扎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专科院校在经过多年发展后,无论就满足高职专科学生的升学需求,还是满足市场对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言,都强烈要求提升办学层次,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于是发展高职本科也被一些研究者所提出。客观地说,正是上述背景为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本科的类型和差异之争埋下了种子。

就《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框架而言,应用型本科(一般认为其对应5A2)与高职本科(5B)分属普高和高职两大体系,其区别理应是泾渭分明,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一些传统普通本科院校在回归技术本位的办学过程中发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极为相似。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在介绍、引进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职教育发展经验时,往往将国外的高职院校称为应用型大学。这就产生了如下困惑或问题:若认为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相同,则两种类型的高校应归属于同一教育体系,这与《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不符;若认为其不同,虽符合了《国际教育分类标准》,但也难以现实办学中有相同之处的有力证据。于是,在教育分类框架的规制下,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本科是否存在区别成为一个“黑洞”问题,研究者往往回避对此作出解析。然而,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深入发展,势必要对此问题进行“解惑”。

二、理论寻思: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辨析

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都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两者人才培养上的实质相同而称谓不同,应结合我国教育的历史背景进行解析。

第7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关键词 环境教育类试题 判断指标体系 高考地理试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56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Questions Judge Index System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CHEN Huirong[1], WANG Jinliang[2], ZHU Miaoyuan[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00;

[2] Environment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content environment, with "ordinary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experimental)" Building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judge index system environment, to distinguish geographical questions -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n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ss questions, and using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n addition, proposed reflect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papers of other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content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the score, and in 2010 the volume of Sichua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Example applied research. This provides the basic services for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geograph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from education to give some guidance. The index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able to penetrate curriculum-base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a barometer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ss classification ques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undertaken to provide basic services.

Key words environment education questions; analyzing index system;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众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公众的环境意识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环境教育自1973年起步以来,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1973-1983年)、发展(1983-1992年)、重新定向阶段(1992-1996年)、“绿色学校”创建阶段(1996至今)四个阶段。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2011-2015年)》及《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两部文件,标志着环境教育在我国的课程化,其中主要以学科渗透为主的课程模式,而地理学科是环境教育渗透的主阵地,因此环境教育的量化评估必须渗透到地理试题中。

目前基层教师对环保类试题的分析大多是从整体上分析环保试题的文章,其统计的是环保试题的数量、题型及分值,但尚未给出定义环保试题的基本框架。基层地理教师对高考地理中的“环境教育试题”的研究主要是归类整理,但是缺少较为系统的判断指标,以至于在对同一份地理试题中“环境教育试题”进行区分归类时存在较多的模糊性。

1 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构建

1.1 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检索

高考地理中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检索主要是国内外对环境教育目标及内容的研究及我国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对环境教育的相关规定。

1.1.1 环境教育目标

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会议明确了环境教育的6大具体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态度、技能、评价及参与。时隔两年后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在肯定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将环境教育的目标精简为5项(排除“评价”),该目标一直为国际所公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强调不仅要加强自然生态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为建设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而采取行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体现为环境教育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1.2 环境教育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两个方面,该组织与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合著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环境教育》一书中,总结了中学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环境与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发展与环境、人口与环境、能源资源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活动共八个大版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环境教育的专门性文件《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从目标层、内容体系和具体内容三个层次来阐述高中环境教育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表1)。

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渗透科目,地理课程标准也对本学科中的“环境保护”内容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环境与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其利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防治和环境管理等内容(表2)。

1.2 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筛选

在彰显地理学科性质的基础上,突出体现地理新课程理念,并考虑到操作性,初步拟定高考地理中环境教育类试题的三级判断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教育内容指标、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指标和具体内容指标。其中,环境教育内容指标是对国内外公认的环境教育内容进行整理的结果,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指标是地理新课程中对渗透于本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的规定,具体内容指标是根据以上两项指标在试题中出现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的结果。因此,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从宏观向微观逐级细化,使之能体现地理学科特性和更具操作性;在判断试题时,按照具体内容指标进行判别。

1.3 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确认

根据该判断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地区2004~2013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的环境教育类试题进行判断统计,并对该部分环境教育类试题的题量和分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对环境教育的评价(主要是笔试评价方面),分值有所下降,如全国卷一和广东卷(图1、图2),但是仍然不能低估,因为该部分的考核题量在增加;有的省份在分值下降的同时题量却增加,如江苏卷(图3),这说明在试题中所涉及的环保考核点在增多,考核的内容有扩大的趋势。这与我国学者黄元国等人对全国高考综合科目中的环境教育类试题的研究结论一致。同时,也征求了环境教育相关学者及中学地理一线教师的意见,经修改,90%以上的教师认为该指标体系可行性较高,能够科学、合理地将高考地理试题中的环境教育类试题区分,该指标体系可望为中学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基础。另外,选取新课改高考前2年(2004年-2006年)和参加首次新课改高考(2007年)的山东、广东、海南及宁夏四套试卷进行统计实验。统计结果显示,不管是老课程还是新课程,本判断指标体系均能较全面地区分高考地理试题中的环境教育类试题。

1.4 各指标权重分析

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主要是由专家根据经验主观判断而得到,如AHP法、Delphi法等,这种方法人们研究较早,也较为成熟,但客观性较差。客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是由各指标在评价中的实际数据组成,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因而此类方法客观性较强,如变异系数法,变异系数法直接根据指标实测值经过一定数学处理后获得权重。本研究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比较判断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指标越详细,其重要程度几乎持平,但是从“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指标到“环境教育内容”指标中,权重的差异性逐渐显现(表3)。

1.5 环境教育体现度含义及计算方法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一份学科试卷对渗透于该学科的环境教育内容的考核情况,包括环境教育的要素内容、深度及广度情况,本文特提出“环境教育体现度”这一概念。环境教育体现度是指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对环境教育起到评价作用的所有试题,它综合反映学科评价中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实施情况以及学生达到环境教育目标程度。这为地理试卷命题者在命制试卷时提供了环保试题的量化指标,也可以为基层地理教师及环境教育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

其操作步骤为:第一步:依据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体系判断并将其归类;第二步:统计该类环境教育试题的分值,并记录该学科试卷总分;第三步:计算。

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环境教育体现度; ―― 类环境教育试题的分值; ――类环境教育试题的权重; ――学科试卷总分值。

结合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的权重分布情况,可以认为,一般情况下,环境教育体现度越高,说明考核的环境教育内容中涉及人口增长、城市化过程、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生态问题、环境污染这几方面的试题越多,且分值越高;反之,则反映出三个方面的结果,一是,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那些权重较低的内容,比如可持续发展;二是考核的环境教育类试题内容多,但分值较低;三是考核的环境教育类试题较少,且分值低。

以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为例,依据环境教育类试题判断指标体系,四川卷地理单科总分100分,其中环境教育类试题的分布及各类环境教育类试题所占分值情况,见表4。

= ?100% = 1.2306

式中:――环境教育体现度; ―― 类环境教育试题的分值; ―― 类环境教育试题的权重; ――学科试卷总分值。

因此,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的环境教育体现度为1.2306。但是,该值是否属于合理阈值范围内,还需进一步研究。

2 结论

在以渗透式课程为主,以高考为风向标的中学地理教育中,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及环境教育工作者,研究高考地理试题中的环境教育类试题非常具有必要性,而前提是有一套完整的判断指标体系。本文在分析环境教育目标及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地理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尝试构建了高考地理中环境教育类试题的三级判断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环境教育体现度”的概念。环境教育体现度是衡量除环境教育以外的其他学科试卷中涉及到的环境教育内容的多少及赋予的分值情况。由于研究的局限,环境教育体现度的合理阈值还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祝怀新.环境教育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33-39.

[2] 柳若芍.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诌议[J].课程教材教法,1995.2:50-53.

[3] UNESCO/UNEP.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Final Report.Belgrade.Yugoslavia.Paris:Unesco/UNEP.1975.

[4] 徐辉, 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 265-302.

[5] 许嘉琳, 王红旗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环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黄元国,高晓芳.高考综合科目环保题的统计与分析――对高中阶段环境教育的思考[J].环境教育,2011(4).

第8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科学研究认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对于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在认识上是理性的,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态度是积极的,但部分体育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广大体育教师的科研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体育教师;城市初中;辽宁省;科研认识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1―0093―03

投稿日期:2005―09-29

作者简介:白真(1976-),男,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社会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创新”。这说明科学研究已被列为教师工作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过去的许多工作方法、教学思路都需要结合新的知识和手段进行改进,“科学育人”的格局已经形成。如果一名教师的工作拘于一隅,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始终停留在一个阶段,而不去研究、探索,那么其工作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提议,是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挑战。

现代体育事业在高速发展,新技术、新理论不断出现,学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实力,才有可能学习和接受新东西,并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和训练中,促进教学质量和训练水平的提高。通过科研工作能够更好地帮助体育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从而为体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新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教材试行以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大纲的条框限制,实行目标管理。使各地区各学校有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权。而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广大体育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研究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因此广大体育教师无论是为学校体育教育还是自身的发展都应该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为了全面反映总体的基本特性,本文按照辽宁省不同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等情况,选择3种类型4个城市(一类城市为沈阳,代表发达城市;二类城市为鞍山、锦州,代表中等发达城市;三类城市为阜新,代表不发达城市)为被调查城市。在上述四个城市市区的初中体育教师中随机抽取45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效问卷的408名教师的具体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教师科学研究的文献,主要涉及体育教师学、教师能力学、体育理论研究与方法等方面论著。

1.2.2访谈法对省、市、区教研员及部分城市初中体育教师、校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城市初中体育教师科学研究开展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情况。

1.2.3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42份,有效率为90.7%。有效率符合要求。

1.2.4数理统计法采用frequencies过程得出数据频数分布表、运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科学处理,全部数据统计工作在SPSS11.5统计软件包上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对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态度 在科学和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与科研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越来越趋向于一致。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改革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的先导作用,缺乏研究的教改或没有教研成果指导的教改是难以奏效的,教学改革需要理论研究的指导和引向深入。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师应成为新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们可以预见,教师广泛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将成为一大趋势,教师将成为最活跃的科研力量。而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初中体育教师对参加科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此本课题进行了调查(表2)。

表2显示,有63.5%的体育教师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科学研究;不愿意的有29.8%;还有6.7%的体育教师持无所谓态度。不同类别城市的体育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数据进一步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二类城市体育教师在参加科学研究的态度上好于三类城市。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别呢?我们可以结合表1进行分析。表1显示:从学历上看,三类城市中学体育教师中最后学历在本科以下的占总体的54.0%,而一、二类城市分别占各自总体的16.2%和22.3%;从工作量上来看,三类城市教师平均每周课时在16学时以上的占总体的60.0%,远远高于一、二类城市的27.5%和22.3%;此外,从教师参加体育教育工作的途径来看,由其他行业转行而非正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人数也同样出现了三类城市多于一、二类城市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有63.5%的体育教师愿意或非常愿意参加科学研究。这说明尽管在中学体育教师中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有诸多主、客观困难,但中学体育教师对科研还是抱有较大的热情,随着教学中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参加教育科学研究还是成为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共同愿望。然而从与科研部门有关领导访谈中了解到只有不到10%的体育教师经常参加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而且这个群体还局限在某些地区、个别学校和个别教师身上。为什么那么多的体育教师愿意参加而又游离于科研之外或不能长期坚持科研工作呢?

首先,体育教师对于参加科学研究缺乏紧迫感。“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口号在欧美教育界广泛流行,它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焦点”。只有当教育科学研究成为一种自身工作的需要和继续前进的动力时,我国的教育事业才是真正进入了科学化和现代化轨道。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因长期习惯于经验性教学,而忽视了改革给教师职业带来的新变化,“传道、授业、解惑”一直是他们心中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研究者角色,学习者角色,使他们普遍感到难以适应。由于科研的艰巨性和教师自身能力的欠缺,使他们避重就轻,安于现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科学研究能力的不足和缺乏科研成果充实的教学将使他们落后于教育的发展,而逐渐沦落为“不称职”的体育教师。同时他们也很少思考自己扮演着提高辽宁省体育教育水平,为辽宁省的学校体育改革寻找突破口的角色。

其次,体育教师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认为科学研究无用。有一部分体育教师觉得只要能上好课,学生达标率高,不搞科研也可以。在调查中,当问到中学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对教学的作用时,有37.0%的教师回答没有作用,持这样看法的教师占总体1/3以上,可见认为体育教师科研无用者大有人在。

2)认为科学研究不是教师的工作范畴。部分体育教师 认为:科学研究是少数专家的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所以没必要搞科研。只要自己能应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就可以了,缺乏对科学研究的真正认同。

3)认为缺少科学研究的时间,一些体育教师强调自己工作忙,根本没有时间去搞科学研究。本研究对“科研与教学关系”进行了调查(图1),我们可以看到:认为科研与教学“无法统一”和“不好统一”的体育教师分别占总体的31.1%和51.5%,而仅有17.4%的体育教师认为可以统一。可见“工作忙”成为了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将科研排斥于自身工作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

2.2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 在中小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素质,不仅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而且要使他们明确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从而使教育科学研究按照正确的轨道发展。那么辽宁省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目的如何?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参加科学研究的目的排在前三位的是“提高自身能力”、“评奖和晋升职称所需”及“改善教学”,所占比例分别为63.2%、60.3%和40.7%。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已被理论界和广大一线教师所认可,体育教师将“提高自身能力”和“改善教学”作为进行科研的主要动机无疑是为适应时展需要和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化需要所做出的正确选择。在二类城市中有81.3%的体育教师选择了“提高自身能力”一项,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一、三类城市。说明在二类城市中有大部分体育教师已经把参加教育科学研究看作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三类城市中均有40%左右的体育教师选择了“改善教学”一项,选择此项的166名体育教师中有88%的人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对体育教育的发展非常有帮助或有帮助;有12%的体育教师认为帮助小。

在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有60.3%的教师把“评奖、晋升职称”作为自己参加科学研究的动机,尽管广大体育教师在选择此项的同时也兼选了其它选项(图2),但比较而言选择“评奖、晋升职称”为科研目的的体育教师比例还是偏高。虽然教师通过职称的晋升可以改善自己的工资及相关福利待遇,同时这样的选择也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但过于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容易导致广大体育教师急功近利,从而使教育科研偏离应有的轨道,有悖于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初衷。因此今后既要重视奖励的正面作用,又要重视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以保证教育科研的合理开展。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辽宁省中学体育教师对于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在认识上是理性的,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态度是积极的。但部分体育教师不能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的融于一体。广大体育教师的科研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城市初中体育教师在对科学研究的认识上,一、二类城市好于三类城市。

3.2建议1)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强化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强化体育教师科研意识。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2)多渠道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针对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应加强校本培训来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认识。这种模式,首先在教师搜集校内外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实际向专业院校或培训机构提出本校体育教师的培训要求,然后在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机构和学校共同参与下,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内容,最后以协定的方式规定培训的整个过程。培训由学校和体育教研组自己组织(学校体育组人员过少可以以片区中学为中心合作开展),高校或师资培训机构根据协议指派人员以讲座、讨论、咨询等形式对中学体育教师实施培训。根据需要,专家还要深入第一线开展旨在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科研水平的现场指导活动。

3)从组织机构和科研条件方面为体育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保障。调查中发现,广大体育教师还是愿意搞点教育科研的,但由于能力、时间、经费等问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能望“研”兴叹。因此,建立合理的保障体系,为教师进行科研排忧解难是十分必要的。

第9篇:体育教学学科分类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类教学;应用

一、概述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让全部学生一起参加一项指定的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的调查,这种方法不仅没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也不能满足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的需求。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起到的作用并不够大。分类教学方法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分类教学模式是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上,针对这些兴趣爱好进行科W的设置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很好地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同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很好地发挥了因材施教的效果,准确达到了教学目的,很好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高中体育课中,体育锻炼对高中巨大的升学压力有着缓解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生活。因此,体育课在高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高中体育课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高中学习任务比较繁重,所以,体育教学得不到重视就成了理所当然。正因为如此,高中体育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体育锻炼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强身健体,让他们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应对高中生活。分类教学模式在重视学生个人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教学,有针对性地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吸引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效改变了他们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观念,使得高中体育课能更加顺利且有效果的开展,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类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必要。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设置分类项目

开展分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设置分类项目。分类教学模式中设置分类项目的原则是教师要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把体育课的一些项目进行分类。必修科目跟选修科目是体育课程项目的两个类别,必修科目主要是基础体育项目,而选修科目主要是一些专业的体育项目。其中,必修的基础项目是全部学生都要参与其中进行学习和操作的。选修科目是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分类的主要项目。具体操作方法为:第一,调查收集学生的兴趣爱好,归类出选修的课程,可以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在广大的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或者在学校网站上收集学生对体育项目选择的见解和看法,结合调查、收集的信息,再综合学生的意见,精挑细选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来作为学生进行选修的课程项目。第二,把归类好的体育选修项目课程在学校教务网上进行公开公布,让全校学生进行选修。第三,对于学生最喜欢,选择最多的体育项目,可以扩大开课班级的数量,以便满足学生对这些热门体育项目的需求。相反,一些学生不感兴趣、选择数目较少的体育项目,可以采取不开设课程的措施。

2.开展分类项目教学

设置完分类体育项目且学生已进行选择完毕之后就到实施分类项目教学的步骤了。高中学生进行体育项目学习主要有两个大类:一是基础体育项目;二是专业体育项目。在教学上这两个大类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要分开来展开教学。基础体育项目学习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进行的,教学方法上没有太大的特殊性。而分类教学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分类项目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主要有三大点:第一,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科学的教学活动。第二,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向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第三,适应分类项目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可以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运动中体会乐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3.开展必修选修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有效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执行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在传统的体育考核中,主要以统一、死板的考核制度为指标,对个人体育专长方面的考核没有体现出来。分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在“分类”两个字上面,所以它的考核遵循着差异化以及多元化的标准。制定分类考核制度时,教师可以制定以学分制为基础的考核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学分以及选修课程学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目标的进行体育基础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体育专业项目的学习。而且,这个考核制度能真实有效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长以及学习情况,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四、结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有效培养人才,高中体育教学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型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分类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这种模式,不仅能让学生较好的接受体育知识进行体育锻炼,还能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发挥自己的专长特点,是一种值得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向桂萍.分类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2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