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科研创新的意义精选(九篇)

科研创新的意义

第1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3.丰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2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 比较文学 第三次创作 文学研究 意义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各地区的交往日益紧密。这种交流不仅局限于经济合作,更包括意识形态领域的相互碰撞、相互解读。全球化背景下人文社科类研究已经呈现出新的趋势,现如今,种族和国别已经不是划分研究范围的唯一标准,跨学科、民族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有些研究不仅不局限于本国、本地区内,还以整个人类社会为研究范围、以整个人类史上的相关经验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求隐藏于个性之中的普遍共性。全球化背景下,这类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兴起,而比较文学就是其中之一。

一、“第三次创作”的内涵

所有学科的产生、兴起、发展都是总结基础上的创新。笔者认为比较文学可以说是“第三次创作”。文学作品的生命是作者赋予的,所以文学作品的产生过程无疑是“第一次创作”;文学作品出现之后,人们通过比较等方式对其进行整理、加工,按照一定标准(包括国别、民族、地区)将成型的文学作品归类,进行研究,这个过程可被视为 “第二次创作”;当文学研究的成果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比较文学是对已有的文学作品、文学比较研究成果的跨国别、跨民族、跨学科整合,是对文献的进一步加工,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文学的“第三次创作”。

文学的核心就是创造,这三种不同方式的创作在整个文学史进程中更多时候是重叠交替的,三种创作也在相互影响,共同探索着文学的走向。本文将着重讨论“第三次创作”对文学研究的意义。文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翻新的历史过程,如果把文学研究看作大海的话,“第三次创作”旨在其内部掀起了一个漩涡。比较文学的兴起和完善打破了文学研究固有的格局,使文学研究的视野更宽阔;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让研究方式变得更灵活;此外,比较文学的一些理论对文学研究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比较文学的发展前景广阔,而比较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第三次创作”的意义

笔者认为,理论大潮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最主要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定义上。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研究?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当今全球任意一所高等院校的文学课堂上,不同老师、不同学生都能给出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俗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以及文学研究的定义亦是如此;然而,这些定义归根到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理论大潮的影响。理论大潮对文学和文学研究定义的影响是最根本的,在此基础上,才影响了它的体系、方法等后续因素。尽管各派学者对比较文学给文学研究带来的影响褒贬不一,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比较文学已经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兴起拓宽了文学研究的范围,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无论是针对文学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对象而言,文学研究都是不断更新的。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比较文学的兴起使文学研究出现了新趋向,文学研究突破了空间的束缚,研究者可以对不同国别的作者、作品、文学理论等做出重叠、交叉比较,这就势必会涉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水平的差异。比较文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兴起的。

比较文学是文学内部的“第三次创作”。这次创作使文学研究产生了新的重要方向。随着文学研究理论的不断完善、范围的不断拓宽。文学研究将发生新的变化,这种新的变化也会影响作者的创作。这样一来,比较文学可以说是在文学的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比较文学对文学研究的意义已经有目共睹;可是,比较文学是一门比较宽泛的学科,如何保持学科的独立性是比较文学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至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趋利避害,让比较文学对文学研究发挥最积极的作用,这是比较文学研究者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结论

第3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研究史;《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1;K0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0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Z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KS040)

作者简介:邓伯军(1967-),男,河北高阳人,法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

史又称为历史,其在英语中是History,在法语中是Histoire,都源自于希腊文historia,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中,是“对过去真实的事情的记录”的意思。在汉语世界,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属皆从史。”[1](P65)也就是说,从广义上讲,史是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从狭义上讲,史通常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构成史学的研究对象。史学又称为历史学,“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2](P1)史学之所以是史学,是其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而史学史则是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史学本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历史学科。史学史一般包括史料整理、历史编纂、史学思想、史学方法等内容。作为史学编年体体例,研究史是对历史过程中研究的研究。研究史既涉及到史学研究,也涉及到史学史研究,从总体上讲,研究史属于史学的范畴。就“《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后文简称为“《形态》研究史”)而言,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翻译、注释、介绍、阐释、创新的研究;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做出哲学层面的反思;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问题的前瞻。“《形态》研究史”试图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文献把握规律、理论运思规律和实践诠释规律。从根本上讲,是要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研究史的性质和特征

历史只是对过去的史实记录,而史学要研究人们怎样研究历史。就学科性质而言,研究史属于史学的范畴,可以上升为历史哲学,从历史哲学的高度为人们总结、反思和前瞻历史提供借鉴。因此,研究史不仅有对历史事实陈述的总结性反思,还要有兼指得失、征信求实的史学批评,对历来的研究遗产、研究事件作深入细致的清理和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梳理研究发展的过程和脉络,总结研究发展规律,为研究的发展、完善和创新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

从学科性质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二级学科,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是三级学科。“《形态》研究史”无疑是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态》研究史”研究,要深入阐明其研究的各种论著的版本来历、体例归属和解读模式;要深入阐明其研究的各种论著学术观点、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要深入阐明其研究的各种论著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还要在论从史出的原则基础上,对各个阶段对其研究颇有建树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重要著作、学术思潮和流派,予以恰如其分的史学评价,既张其功,又指其过,既明其势,又点其憾。也即“《形态》研究史”研究,既要研究其翻译、介绍和传播的外在性历史过程,又要注意其阐释、创新和应用的内在性过程,尤其是要高度关注其研究规律的扬阐发。

与研究史学科性质相联,研究史学科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学术性和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研究史学科潜心发掘史实,克服浮躁风气,杜绝功利主义,彰明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要求研究史学科以史义补考据之不足,从而杜绝一切史演之学;要求研究史学科通过对历史的清理,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研究史学科的研究,扬弃史料整理学的观念与方法,从其必备的学术良心出发,以不卑、不亢、不猥、不亵的学术勇气,以史才、史学、史识、史德为路径,对研究做出恰如其分的学术评价。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要求研究史学科从前人历史研究的资料中,从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历史哲学高度提炼出研究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求研究史学科将研究置放于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等广阔的视野加以透视,获得具有实践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史学研究成果。

就“《形态》研究史”研究而言,其研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特征。在此研究中,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其翻译、注释、介绍、阐释、创新、应用的历史过程,又要看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强烈的现实性,通过对其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反思和前瞻,提出有益现实生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形态》研究史”研究,还具有学术性和政治性相统一的特征。此研究的确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但并不是脱离现实政治的文牍考证工作,其始终要在现实政治的框架下才能得以运行,因为这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经典著作,其范围的阈限、概念的诠释、思想的解读,无不触及当前政治的许多敏感话题,通篇饱蘸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因此,我们要胸怀一颗学人必备的学术良心,从历史事实与发展过程出发,才有可能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从简单的政治辩护进入科学的学术研究层面。“《形态》研究史”研究,还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特征。此研究的理论性,是指面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性质、状况、阶段、结构关系、内在矛盾、外部环境、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和规律等一系列彼此相关的问题所构成的问题体系,并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做出回答,以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此研究的实践性是指,面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系列问题域,不是去死记硬背关于问题的历史结论,而是从中悟到对现实实践有什么启示;不是精确重建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话语,而是结合新的语境做出合乎现实的实践诠释。

二、研究史的对象和方法

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对研究历史的研究。研究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涵。其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出发,对史料进行耐心细致的清理考证,厘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澄清隐晦于史实之后的“史义”。其二,要“总结出从古到今的‘研究史’发展规律与特点,研究史学研究的现状、倾向以及发展方向。”[3](P40)其三,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指导,在学术范围内积极开展兼指得失、恰如其分、健康积极的史学批评,对研究史中的隐恶虚美的浮华之风予以纠偏,辨心术以议史德的高度自觉性和责任感书写历史。其四,要研究其社会作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看其研究成果是否对社会有影响,研究者是否重视研究观点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历史知识的传播对社会的发展是否起作用。也就是说,研究史不仅要具有历史的品格,而且还要反映史学的时代精神。总之,研究史要有史料学的梳理甄别、辟谬正讹,要有历史编纂学的连点接线、连横合纵,要有史学思想的精神统帅、方向引领,要有史学方法的视角折射、范型诠释。

“《形态》研究史”研究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及其规律。也就是说,是要通过历史考证的方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史料进行梳理甄别,厘清《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真实历程;是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尽可能多的史学方法,采纳尽可能广的研究视角,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是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成败、得失、优劣、经验教训做出兼指得失的史学评论,并以史为鉴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史的理论和方法;是要以研以致用的实践精神,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研究做出实践诠释,以此推动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具体来讲,“《形态》研究史”要研究对其研究的译家、注家、史家、史著、史论、学派、团体等等;要研究对其研究的理论内涵,如其所蕴涵的新哲学世界观,如实践观、生存观、交往观、历史观、异化观、发展观、自由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要研究对其研究所运用的新的方法论,如历史哲学方法论、考据学方法论、史学编撰学方法论、史学批评方法论、解释学方法论等等;还要研究包含《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过程,也即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革命的根本性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根本任务、战略策略、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对外关系等等的实践诠释过程。

对研究史的史学学科定位,决定了其研究方法既要对史学理论及方法做出继承,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史学理论与方法,而要引进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开辟出新领域、新课题、新范型,从而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上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就传统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继承而言,是要用古代研究史研究的成果滋养当代研究史的成长。在史学理论方面,如关于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关于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史法、史意,关于书法和信史,关于史实采撰,关于史论艺术,关于史文表述,关于史学的社会功能,关于史学批评的标准和史学批评的方法论等,都是宝贵的史学理论遗产。[4](P285-353)在史学方法方面,“如直书、曲笔、采撰、史法、史意、会通、断代等范畴,都有丰富的含义,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发掘和阐发。”[5](P14)应该承认,中国传统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史学研究花圃中最瑰丽的花朵,有待于人们对之做深入细致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就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的引进而言,史学研究要获得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就要提倡大胆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实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丰富、充实和改造,将史学研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比如历史考证方法、历史编纂学方法,历史解释学方法、历史批评方法,历史比较学方法等等。史学研究新视角的扩展,可以向史学遗产投射新的光束,再经多棱镜的分解,获得五彩斑斓的历史画卷。譬如,人类学视角、文化学视角、民族学视角、传记学视角等等。史学研究新思路的引进,可以推动历史解释的模式、视域、思想、观念、理论、方法上做出超越和创新。新方法、新视角和新思路的引进,使研究史在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中,对新的课题做出新的开拓,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的范型,从而使研究史研究在更高的层面上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模式。

“《形态》研究史”定位于“史”,就决定了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的方法。要在研究中承继中国源远流长的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的史学理论书写其研究的历史,尽可能地复原历史之真实发展历程;以不卑、不亢、不猥、不亵的史德精神,尽可能地揭开伪装,昭示历史本来面目;以严肃的史学方法,尽可能地阐明隐晦于史实背后的历史真义。要在研究中以史学评价的优良传统去评判其研究的历史,在信而有征的叙述中,做出一出己见、切中肯綮的史学评价;要在研究中不断引进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从而开辟出史学研究新领域,提出研究史研究的新课题,最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新范型。因此,“《形态》研究史”是通过史的研究把握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去探求当代社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解决,这才是研究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史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史的首要目的是彰新。研究史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学术发掘、清理、考订、甄别、批评工作,彰明研究发展进程中的创新性成果,使之以较为系统的理性见解实现于社会。史学研究的根本精神是自觉地追求理性认识的真理性和创新性。因此,研究史的“主要任务乃是要总结理性认识逐步深化、日趋真确与形成体系的发展历程,彰明各个历史时期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评析学术事业的社会影响与发展的方向,分析某种可能存在的误区,特别是要清算因盲从、迷信与追逐某种直接利益而伤害学术真理性的倾向。”[6](P2)“《形态》研究史”是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历程的发掘、清理、考订、甄别、批评,彰明代表性的创新性学术论述,贬抑谬论,杜绝随风炒作,以匡正学术风气,更重要的是为后人深入的学术研究提供最新的理论基础。

研究史的学术目的是阐明学术研究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探索学术研究自身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学术研究工作的自觉性,而且有助于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解决和完整学科体系的建构,从而推进研究史学科稳健有序地发展。就学科建设而言,“《形态》研究史”要有新型版本学的视野,通过建立发达的版本比较学,奠定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一块基石。要有新型文本学的视野,通过文本考据学的路径,建构起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二块基石。要有新型解释学的视野,从文本解释学角度建构起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三块基石。要有新型实践论的视野,通过实践诠释学的路径,建构起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的第四块基石。也就是通过对以往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学术研究的探本、考据、解释、应用的研究中,要从历史的高度,以史的特征、史的脉络、史的架构,找出尚未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指出亟待开发的理论和实践境域,指明应坚持的学术方向,最终找出新的学术生长点。这对于马克思经典文本研究史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总结治史发展经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研究史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研究”发生、发展、完善的经验教训,探讨社会发展规律和方向。“《形态》研究史”作为对马克思恩格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文本的翻译、注释、介绍、阐释、创新、应用的历史过程的历史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起到了特殊的历史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史研究,对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使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掌握发展规律,明确前进方向,少走弯路陡路,提升实践水平,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四、研究史的超越和创新

“《形态》研究史”采纳研究史编年体体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进行史学考证、史学解读、史学评论、史学实践的系统研究。所谓“研究史体例”,是通过大量的史料钩沉、收集、整理,通过前后因果关系的历史比较,通过对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纵横思考,来展现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理论观点、重要著作、史学思潮和流派,从而揭示该领域研究史的特殊规律,达到研究研究史的理论与实践之目的。“《形态》研究史”最突出的创新之处是“史”,由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一部马克思恩格斯的最具代表性的专题文本进行研究史研究尚无前人的经验可资借鉴,由于受《德意志意识形态》相关研究资料的制约,笔者所揭开的仅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理的冰山之一角,相信伴随更多研究者的加盟,通过学者的阐释和揭明,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出离遮蔽状态,从而敞开其对于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创新,寓于温史之中。创新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吗?不是。创新,只能来自于社会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寓于社会实践的历史之中。人所皆知,新与旧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故而知新”吐露出了新与旧的辩证关系。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在中国的译介、注释、解读、创新、应用的历史过程的发掘、清理和考证,在论断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历史认知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超越和创新。实事求是地讲,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每前进一步都包含着艰辛的探索、反复的思考、失误的痛楚甚至鲜血的代价。正是在这历史的探索与耕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地走向了睿智、拥抱了真理,走向了价值、拥抱了德性,走向了成熟、拥抱了文明。

创新,来自论从史出。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是研究史研究的基本原则。也即研究史研究必须在充分尊重客观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概括得出符合历史事实的解读和阐释,并且在上升到历史哲学层面得出具有时代性的史学评价。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题文本在中国研究的历程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本着德、才、学、识的路径,对其做出了兼指得失、恰如其分的史学评价。这种史学评价既继承了传统的直笔征信、敬重伦理、资治经世的史学精神,又不拘泥于传统,使其在批评方法、批评视角、批评主旨、批评风格上,变得新颖而不猎奇,广博而不泛泛,深刻而不尖刻,平实而不清淡。这种史学评价有文本学的视野。消除了传统解释框架对马克思文本的先在性逼迫,通过对第一手文献的真实解读,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创新的逻辑起点。这种史学评价有历史的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和意义,在于经典文本,也在于经典文本的历史注解。单纯地回到经典,不是尊重经典,恰是将经典孤立化,因为,真理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史学评价有时代的视野:经典的活力在于现实的需要,经典只有直面现实,捕捉时代的根本问题,提出现实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创新,出于多角思维。视角问题是创新的主要问题。人的思维经过岁月的消磨,世故的摧残,逐渐磨去棱角,变得钝化、飘零甚至虚无。保有思维的锐性,克服思维钝化,是一个深刻的文化问题,当然视角的转换对于克服思维的钝化惯性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对这部专门著作在中国研究的历程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从纵向、横向、顺向、逆向、旁向等各个角度对研究史进行考据、整理、解读和评价,运用抽象思维、比较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对研究史进行介绍、分析、解读和诠释。“《形态》研究史”是把各种角度的思考化合成对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变成全面探讨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也就是上升到历史哲学高度,对其进行深度的理论思考。

创新,贵在实践诠释。史学研究的特征是“以研究过往的社会为起点,而以服务于当今的时代为归宿”。[5](P13)从这个角度讲,史学研究的最突出的创新乃是实践诠释。就“《形态》研究史”而言,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在中国译介、考证、整理、解读和诠释,始终置放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历程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的每一个阶段,学人们都是从其时代特征、时代要求、时代趋势出发,针对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新方法、新领域,对这部经典文本做出新的考证、新的探索、新的解读,做出服务于时代需求的新判断、新结论、新成就。这就彰显了史学的时代精神。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精神实质,不在于文本,而在于实践。正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哲学箴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P57)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吴泽.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3] 桂遵义.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略论[J].历史教学问题,1985(6).

[4] 瞿林东.史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5] 瞿林东.近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进展[J].史学月刊,2003(10).

[6] 乔治忠.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彭介忠)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History to the Research of Marxist Classic Texts

――Taking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German Ideology in China as an Example

DENG Bo-jun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 As a historical chronological style,research history is the research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The positioning of historiography of research history determines that subjects of research history are historic and realistic,academic and political,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The positioning of subjects of research history determines the historical methods.The positioning of the goal of research history determines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the research.The research history transcends the history itself,which determines the innovation at the level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history to the research of German Ideology shows good command of the basic law of literature,the basic law of theoretic thinking,and the basic law of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which fundamentally serv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第4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创新;争鸣;社会实践;方向意识;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1-0018-05

创新是人类产生和展的基础,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使人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有了最本质的区别,这就是劳动具有创造性,而其他动物不具有这种特性。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问的许多建筑师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它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所以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展的不竭动力。

一、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内核是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处于转型时期的展中国家。我们在为所取得伟大成就自豪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家的展还面临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和创造性地回答。

第一,从学科性质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展必须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繁荣和展。所以有人说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之路,“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在创新中繁荣”;“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使命”;“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等等。哲学与自然科学一样,要繁荣和展就必须要创新。人类在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自然科学从物质形态上加以解决,同时另一方面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学科特征,它们能够在精神形态上去解决人类展的一些问题。所以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人们精神世界、研究由人组成的社会等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两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从不同的角度创新性地去解决人类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当今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时代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邓小平1977年8月在中央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指出“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曾明确指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等重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展极为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5月,专门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工作汇报,强调要“进一步办好社会科学院”。还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正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期的繁荣就必须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学科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最终的总结和提升,也是学术成果传承的最好方式,是哲学社会科学展的基础。学术观点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表现,学术观点的创新前提是观念的转变和对现实思考的结果,对学术研究、探索和争鸣具有引领作用。研究方法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途径,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还能够提升研究水平。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创新,创新的研究方法能够创新性地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第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展不管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创新的结果。但从经济社会展的要求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的展还很不够,只有进一步面向实践的创新才能更好地繁荣和展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开放的实践既带来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展,也带来了许多过去我们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和矛盾,但我们平稳的高速展到今天。这既是实践活动的结果,也是理论创新的结果。

30多年来,我们不只是遇到了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问题,还遇到了人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观念、情感和心理等不适应的问题。我们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商品经济的转变、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等等,都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成就。这些创新首先涉及的就是观念的更新问题,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理论创新、理论引导和理论解释。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进人攻坚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实现转变经济展方式,都产生了许多理论问题亟待解决。对这些问题的关注、调研和回答都必然会进一步繁荣和展哲学社会科学。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就更加注重进一步繁荣和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中更是把“创新”作为繁荣和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将“创新”作为对繁荣和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2004年中共中央还以3号文件形式颁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些都为新时期的哲学社会科学展指明了方向。可见,创新始终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主线。

一个民族要兴旺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思维,这是人类文明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创新是推动历史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表现是学术创新和争鸣

学术创新与学术争鸣总是相伴而生。历史上所出现的原创事物没有引起争论的是非常少见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展既要有创新性的成果,也要允许人们对创新性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创新就是科学的本质性繁荣和内涵式繁荣。由于创新是一个新事物产生和成熟的过程,所以创新在自身完善的过程和被人们接受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不同观念的碰撞,也就是说,学术争鸣就成为创新的必然显现。学术创新成果的争鸣和进一步探索则是外在表现上的繁荣和形式上的显现。人类历史和学术史都显性地告诉人们,学术

争鸣的时代都是科学大展的时代、学科大创新的时代。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1951年就提出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1956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强调,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创新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上百花齐放就是要鼓励各种创新、各种观念的呈现,而百家争鸣就是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不同角度的考量、辩论和争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各门知识之间尽管存在许多共同性,但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由于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的不同,研究的角度、方法、手段不同,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所不同;特别是由于研究者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研究也可能得出迥然相异的结论来。当然,认识、判断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我们既要坚持在实践中认识真理、展真理,也必须要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

在人类历史上,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展的阶段都表现为科学的原创和学术争鸣共同展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现象,就是因为当时的思想家们能够打破原有的和现有的思想理论体系,根据现实的状况提出自己的思想观念或者对传统的思想理论赋予符合时代展要求的新的理论。孔子“礼”“仁”体系就是建立在西周的德性伦理的基础之上的。孟子荀子则是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之上分别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和“隆礼”的思想体系。同样墨家虽然也讲“仁爱”,但是墨家批评儒家的仁爱,提出了不同于儒家的亲疏之爱、并形成超出儒家的更高境界的“兼爱”的思想体系。墨家批评儒家的仁爱是有差别的爱,不能达到兼爱天下,所以墨子提出“兼以易别”(《墨子・兼爱中》),就是要用“兼爱”代替有差别的仁爱。当然,墨家的“兼爱”也是仁爱,墨子说:“兼即仁矣,义矣”(《墨子・兼爱下》)。不过,这是墨家在对儒家的争论中提出了自己的一套仁爱主张。道家则跟儒墨都不一样,在关于“仁爱”的问题,道家认为仁爱是不存在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在道家看来天地、圣人是没有仁爱,自然界任凭万物的生长,而圣人也是放任百姓的生存。正因此,道家得出了不同于儒家的对政治、道德、伦理等的认识。比如《老子》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可见中国早期思想的创新和展都是在学术争鸣的基础上,春秋时期的三大思想派别的思想家分别用自己的视角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关于现实生活的一套理论,并都在学术创新的思想争论中坚持自己的理论。同样可以用以佐证的是西方早期的古希腊罗马时期也是如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展形同中国历史上的孔、孟、荀。冯友兰先生说:“孔子颇似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其宗派经柏拉图、亚力士多德之挥光大,遂为西洋哲学之正统。孔子之宗派,亦经孟子、荀子之挥光大,遂为重哲学之正统。”实际上,儒家学派的学术创新和繁荣与古希腊早期的学术创新和展非常一致。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展都源于事物内部所包含的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在事物展的过程中,相对于肯定来说,否定是事物展的较高的环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展过程中出现争鸣、批评乃至于批判等,不只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的表现和进一步展的动力,而且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进步展的较高阶段。

三、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根据是社会实践

创新只能产生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没有具体的实践活动要想有真正的创新是不可能的。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行的,是实践主体的人依据实践的目的和要求对实践客体所实施的物质活动。实际上,不只是实践具有合目的性的指向性,而且只有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面对全新的生产和生活,而这才是创新的源泉。

马克思说:“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在哲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把以物质生产为首要形式的实践看成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这就使本来浑然一体的世界创造性地分成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的二重世界。人类要面对客观的实然世界,要赋予实然世界以人类的道德意志,就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所以,可以说,实践不只是这二重世界的基础,也是创造这二重世界的前提。在理论上,我们要了解、认识、审美眼前的客观世界就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基于此,实践便成了认识的来源、认识展的动力,自然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也只能是实践。从人类的生存方式来看,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归宿。这就是人类认识展的规律,也是人类认识创新的规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面对现实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才能有所创新,才能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展。

哲学是面向生活的鲜活的学问,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必须要面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有不尽的创新材料和源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创新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历经了许多艰辛和曲折,这些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内容。我们从革命、解放到改革,从打土豪分田地、到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解决温饱、小康到和谐等等,这些都是鲜活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是基于现实的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创新。即使我们历经的教训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展的生动教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向老牌的社会主义国家学习了,结果是“水土不服”,社会主义建设的20多年留给了我们一大笔精神财富。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但是从对社会主义建设展阶段的重新认识到对建成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问题,这些生活实践活动及其成果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前提。进入新世纪,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现实的严峻挑战。机遇需要把握,把握机遇需要创新理论的引导;挑战需要面对,面对挑战需要解决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都是现实的新问题,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很难应对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所以都必须要寻找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

段,必须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研究和创新。

从价值哲学的观念看,哲学社会科学只有研究好回答好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也才能实现自身的繁荣和再生价值。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要把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充分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回答时代课题的作用。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的课题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展方式,赢得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快转变经济展方式的进程中,我国科技界肩负着重大使命。

实际上,我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界也同样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在自主创新的能力上也必须加强。而这就必须要面向现实的生活实践,始终把实践作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的基础。反过来说,脱离了实践的创新就是纸上谈兵,是空洞虚无的,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所以,深入实际,把握机遇,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善于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汲取智慧,善于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为加快转变经济展方式提供强大理论支撑。这就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重大使命,也是繁荣展哲学社会科学所必须的。

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创新的理论体系,它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及其视角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和提出的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方法是独特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的剥削方法的分析是独具视角的,是社会科学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创新之一。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展规律的探索及其展动力的认识,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真理,也是开放和展的体系。马克思主义从不认为自己是包医百病的神药,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新鲜的创新源泉,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生存展的重要的品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表现在从不惧怕批评,并欢迎各种批评。“马克思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关键在于他始终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态度,……。”正因此马克思主义总是站在现实生活的角度,在开放的环境和与谬误的斗争中说服群众、掌握群众,并获得新的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主义一贯批评,正确对待人类认识的优秀文化成果。因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展离不开借鉴和汲取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哲学社会科学既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同时又植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了解时代我们就会迷失方向,不通晓历史我们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辩证法告诉我们,文化展是连续的传承,决不能割断历史。对西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成果,我们也必须谦虚学习,缜密思考,谨慎求证,小心借鉴。我们坚决反对崇洋、“全盘西化”,同时也反对盲目排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所以,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展的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厚古薄今的复古主义和国粹主义,同时也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第5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创新科技园定位科技研发和工业设计产业

国门商务区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是我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临空经济区的重要功能组团。按照城市规划和产业功能定位,国门商务区将通过开发建设创新科技园,国际展览展示交易中心、工业设计基地等项目,形成多点互动,聚集发展的科技研发和工业设计产业格局。

加快研发创新是全面提升顺义区高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顺义区正处于从制造业强区向服务业大区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势在必行。

国门商务区创新科技园的建设,无疑将为加快推进地区产业升级,增强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引领和辐射功能发挥示范效应。

顺义区完备的制造业基础,毗邻首都国际机场的优越地理位置、周边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网络,为国门商务区发展科技研发和工业设计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国门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科技园位于商务区产业配套区内,土地性质为科技产业用地,容积率1.6,控高30米,西距首都机场仅800米,与T3航站楼隔路相望。

创新科技园总占地面积约70公顷,建筑面积约50-6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为40-50亿元人民币。将按照核心产业分为航空新材料园、电子信息园、IT软件园、生物医药园及工业设计园等专业园,单项专业园内建筑面积约9-12万平米。

创新科技园将以园中园形式进行整体设计和开发建设,重点围绕新型航空材料,电子信息,IT软件,创意产业、生物医药、工业设计等高端产业形成各类以办公、研发,孵化与中试为一体的专业园。专业园将依托空港优势和顺义区成熟的制造业基础,引导人才、资金和技术向科技园聚集,形成聚集各种创新要素及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发展基地,成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延伸和提升的重要承接载体。

创新科技园将由顺义区政府主导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和市政配套项目建设,鼓励企业独立或与园区合作开发建设二级专业园及三级入驻科技项目。2009年中旬村庄拆迁及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将陆续启动,2010年中旬部分地块将具备上市条件,201 1年初具备开工建设条件,预计7-8年完成创新科技园的开发建设任务。至2015年,入驻创新科技园的企业数量最终将达到200~300家,实现GDP30亿元、税收3-5亿元的目标。

科技孵化器、时尚国际创意港两大项目先行

创新科技园将按照启动,建设,发展三个阶段进行开发建设。为使创新科技园实现长短结合、远近衔接的发展目标,近期将重点运作科技孵化器。时尚国际创意港两大项目,为创新科技园项目大规模运作搭建平台。

科技孵化器地块位于国际商务核心区2908-004地块,机场东路与龙塘路十字路口东南角,土地性质为科技产业用地,总占地面积6.7公顷,建筑面积3.5-4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约3亿元人民币,将建设以电子,IT,医药及创意产业为主的办公、研发,孵化与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园。

时尚国际创意港地块位于国门商务区商业综合服务组团,原为薄涛制衣有限公司使用地块。规划土地性质为商业金融用地,总占地面积31亩,现有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时尚国际创意港将引进服装设计及时尚创意行业内知名品牌入驻,形成时尚创意设计展示、交易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平台。

按照开发建设时序,2009-2010年为创新科技园的启动阶段2009年上半年改造并推出科技孵化器,时尚国际创意港项目,加快实施科技孵化器市政配套及土地上市工作。2009年下半年时尚国际创意港项目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2010年科技孵化器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创新科技园北侧地块完成拆迁和土地一级开发工作,进入上市和开发建设程序。

2011-2013年为建设阶段,科技孵化器,时尚国际创意港项目相继完善和成熟,科技创新及文化创意企业逐步形成聚集;创新科技园北侧地块部分专业园开发建设逐步完成,创新科技园南侧地块的村庄拆迁和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开始启动。

第6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一、时代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其历史价值表现在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能够引发思想或观念上的变革;在量上丰富了人类的理论宝库;在质上使人类的理论水平实现跃迁三个方面。其现实价值表现在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全面创新的基础三个方面。2

中国历来重视理论创新。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3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要

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

二、作为创新主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理论创新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在物质领域、精神领域的伟大实践。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大条件归结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思想条件;社会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是社会条件;理论家队伍是主体条件,应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一)加强文本研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关于如何衡量中国历史上的某一理论或思想是否属于重大创新,杨凤城教授提出了几条标准,其中一条是其“异端”(龚育之先生语)特征,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至少没有明确讲过,或者依据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解读不可能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甚至可能被视为大逆不道。5

要明确了解一种理论或思想是否具有“异端”特征,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否则,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化”和“批判”就是很难站得住脚的。例如,关于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的讨论,这是一个争论了几个世纪之久的话题,如果认真看看这些东西,也许不难发现,他们关于要素价值论的种种议论,没有一点是新的,要否定劳动价值论,决非易事。6

(二)认真总结理论创新的规律

德国哲学家谢林提出,正如无意识的、必然的自然界中存在着意识和自由一样,在有意识的、自由的社会历史的创造性活动中,也存在着无意识的、必然的东西,尽管它和自然界的必然性不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在于总结理论创新的规律,并在社会实践和理论工作中予以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首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精神的有机互动;再次,领袖和人民群众的互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全球普适性与中国国情特征性的和谐匹配。7

(三)不断改进研究方法

对理论工作者来说,要实现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按这是从一般指导思想层次说的,具体到操作层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勇于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真正饯行马克思最欣赏的名言—“怀疑一切”;其次,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研究作为底色,不能用理论来剪裁生活,常青的永远是生活,而不是理论,即所谓的理论联系实际;第三,要改进研究方法,重视定量研究,借助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调查、社会实验、事理分析、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回归分析等。8

(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而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落到实处的客观要求,是使人民大众真信、真学、真用的前提。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要写好一本深受欢迎的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是非常不易的,要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关,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谈群众关心的问题,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出来。使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生活发生联系,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会越来越牢固。三、促进理论创新的现实路径

加强理论工作者队伍建设,就是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

(一)理论联系实际

正如曾经指出的,一个人如果只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但是完全不能应用,这也不能算是理论家。理论应用的意义还在于,只有在理论应用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10任何国家的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必须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对时代进行解读,深入到群众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二)跨学科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一座挖不完的理论宝藏。加强跨学科的研究,鼓励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加强合作与交流,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有助于促进理论创新。

(三)建立鼓励理论创新的评价机制

理论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活动,评价机制是理论创新的匡正引导因素。11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工作者队伍建设,需要在社会范围内建立理论创新评价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对理论工作者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博士研究生这个群体而言,尤为如此,因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将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强化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更要提倡理论创新。

注释:

第7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5-0097-05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异常激烈的形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1]217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视角来认识如何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基本遵循。一般来说,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哲学学科、社会学科及诸多交叉学科门类。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程度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标识,也是继续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条件。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价值是什么?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出解决之道才能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来自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揭橥二者的内在机理,回答好这些问题既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繁荣的需要,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绕不开的话题。

一、哲学社会科学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价值

1.影响文化内在结构。文化反映的是人与世界在相处中通过观念与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综合,其内容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

由于人的活动具有广泛性和层次性,由此形成的文化要素,以及各要素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也各不相同。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母体。文化母体常常包括纷繁复杂的子体。对其进行相对性划分,约有三个层次。第一层由各种“文物”构成,主要有文化的“实物”和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物”。比如说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文学艺术作品和人工改造物等都属这一层次。第二层由制度、规范等构成,主要包括以一定的思想观点为内核创制而形成的条例、规范等等。第三层由思想、意识、观念等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价值观念,一个是思维方式。这些层次和要素在人类实践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演变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特殊的文化结构。文化结构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耗散结构和动态系统。其中处于核心层次的是思想、意识、观念等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人们所具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同时又作为文化的核心给创造文化的实践活动以指导和制约”。[2]这样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学科形态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的整个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文化体系中最发达的部门。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定、发展程度左右着文化内在结构的变动轨迹和稳定与否。

在文化强国建设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部门。可以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变化和演进趋势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化内在结构的健全与平衡。

2.引导文化发展理想。从根本上讲,文化是“人化”。但是,由于精神文化更能反映出人的本质,也更为持久、广泛地影响人类生活,因此,人们在谈到文化时,又常常专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反映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及其结果,其内容十分多样复杂。人们通过对这样一些相互交织的精神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凝练、提升,就会形成相应的学科,如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社会学、文艺学等等。这些学科以人的主体性为出发点,体现的是人的价值立场和价值追求,反映的是人对自身、社会乃至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其中哲学是对其它各门具体学科的“再抽象”“再结构”和“再表达”,各门具体学科在丰富哲学的同时又受哲学的影响和指导。所以在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的意义更为深刻和本质。哲学社会科学中蕴含的哲理、学术精神对于文化发展理想的引导最为强劲。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把这样一种影响称之为哲学对文化理想的论证力和导引力。他说,“哲学必须告诉我们,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文化建基其上的理想而斗争。”[3]依施韦泽之见,一种称职的哲学必须担负起努力论证文化理想的内在价值和真理,激活文化理想的活力,并引导人们主动关注文化理想问题的责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蕴含在其中的哲学思想越发达,越能引导文化发展理想,越能促使人们关注文化发展的未来走向,文化进步的可能空间就越大。实际上,早在施韦泽从哲学层面来分析文化兴盛衰败缘由之前,马克思就预见性地对哲学在凝聚文化灵魂、引导文化理想中的作用做出过深刻的说明。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常常通过内容与形容与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当哲学化为“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时”,哲学就逐步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进而实现哲学世界化、世界哲学化的境界。[4]

可见,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能够影响文化发展方向、塑造文化理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任何一个时代,它所倡导和建设的文化必然要以这个时代所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内核,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往往是这个时代的声音的“扩音器”,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思想精华。

3.牵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软实力”概念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并且在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约瑟夫?奈?J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仅包括资源、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而且包括利用文化、价值观、外交政策等无形资源影响其他国家的能力即软实力。约瑟夫?奈所说的软实力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构筑和引导一种情势从而谋求和实现本国利益的能力。[5]与约瑟夫?奈所讲的“软实力”不同,中国语域中所讲的“软实力”是被改造和创新而生成的“文化软实力”。它不是基于运用权谋在国际竞争中追逐的征服他国文化及价值取向的强制力、影响力和趋同力,而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国力”。其基本内涵包括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水平,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人民精神风貌的表现形态,也体现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因其良好品格所产生的对他国“非强制性”认同的内在吸引力。[6]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继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核心圈”的主要方面,其发展水平牵制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梁启超曾把学术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比作精神?τ谌说囊庖澹?并强调,“欲觇其国文野强弱之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7]在今天看来,这一观点即是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软实力价值。回顾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建设成就之间的关联,可以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国家相继组织开展了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程。这些典型的研究成果,如历经15年艰辛努力所编成的7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 汇聚近1400多名学者的研究心血、完成共计92卷3220万字的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研究梳理出了首部详尽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150卷《当代中国》等重要著作的出版发行,[8]在不同的领域接续和传承了中华文明,弘扬了民族精神,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概言之,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突出标志。

二、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马克思主义局部削弱倾向干扰文化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指导地位的高度重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愈加突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越来越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以高校为例,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校共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7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600多个。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在局部削弱的倾向仍然存在。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对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主流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在部分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1]10

马克思主义的“失语”问题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表现为一些学科研究疏离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我国国情。在对待国外理论和方法时不加分析,盲目追捧,并以此为圭臬来评判学科研究和建设水平的高低。从学者的研究选题来看,一些学者的研究忽视当代中国实践,对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有意回避,理论研究的成效难以与实践创新要求相一致。从研究理路来看,部分研究者热衷于所谓“纯学术”,对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重大决策部署、重要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国内外思想理论动态反应迟缓。这样一些问题造成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逐渐“失语”。马克思主义的“失踪”问题反映在一些高校的专业教学中,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课程数量远远少于围绕西方理论开设的课程数量和课时数,部分高校教师迷信西方原版教材或中文译本,拒绝使用马克思主义学者编著的教材。这是造成马克思主义失踪的最主要原因。马克思主义失声的问题体现在科研成果的发表中,一些期刊偏爱用西方理论范畴研究的成果,对于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的成果则较少采用;在一些论坛上,基于西方理论范型分析我国现状的成果不断涌现,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透视现实问题的声音则越来越少。[9]此外,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用“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引起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样一些错误做法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和论坛上的“失声”也就不难解释了。

在我国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容质疑,理所当然的是文化发展理想和方向的指南针。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局部削弱的倾向,必然严重干扰我国文化发展方向。

2.对当代中国问题深掘不够削弱文化建设根基。科学的进步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对问题的发现、深掘,科学就会原地踏步,陷入停顿的境地。所以,历来科学家都非常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德国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等重要,甚至可以说提出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问题离不开人的创造性的想象力,而解决问题则不过是长期训练中形成的一种技能。控制论的创始人、美国数学家维纳也说如果我们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那么就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对问题的正确答案。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甚至说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是科学演进的一般逻辑。马克思在《集权问题》一文中更加深刻地指出时代问题和哲学问题总是交互重叠的,哲学研究的难点在于找到“真问题”,他强调,“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0]因为如果哲学社会科学所提出的问题是符合“现实的问题”,那么就一定能够找到答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不过是用新问题来回答和解决老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可见,善于抓住和解答“真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引导,促进了先进文化建设。比如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进行大讨论,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理,为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了理论准备。改革开放初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问题,为党的十三大顺利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提供了学理依据。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调控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证,为最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立了理论基础。此外,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界都发挥了应有的舆论先导、思想准备、理论创新和智力支撑的作用。

当前,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问题更多、更复杂。《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2013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拐点,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L速度在连续几年高于GDP增速之后,跌落到了GDP增速之下,这给扩大国内消费和完成到2020年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人,人口红利将逐渐进入收缩时期。此外,环境群体性事件多发,各类安全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等也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11]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明显存在理论储备不够、能力不足、针对性不强等状况。具体表现为“四多四少”,即低水平重复的研究多,短平快的研究多,单一学科视角的研究多,寓于书斋的研究多;相对来说,能有效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研究少,对中长期重大问题的研究少,跨学科综合的研究少,基于调研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少。这种不良状况的根源在于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常常游荡于文字之上,飘离与问题之外,哲学社会科学在部分人眼中成了文字游戏的简单道具。这些突出问题削弱了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底座,如果发展下去,会使文化建设失去生命之源、现实之基。

3.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较少消减文化进步动力。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用“三个不是”来表达当代中国社会变革激烈性。他认为从文化创造上讲,当代中国文化不是简单延续我国传统文化的母版;从指导思想上讲,中国模式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从实践道路上讲,中国道路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1]21这样一个大变革、大跨越、大发展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立足实践,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要求更高。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理论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是一个国家文化取得长足进步的“动力源”。那么,当前人们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有何看法?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调查显示,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看法,55.1%的受访者认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能力”非常重要。对于创新意愿、创新努力、创新能力、创新结果的调查中,54.0%的受访者对个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意愿表示认可;然而,只有44.9%的受访者对个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努力表示认可,35.4%的受访者对其创新能力表示认可,对其创新成效表示认可的受访者则仅占26.2%。以上选项在团队研究情况的调查中显示,63.2%的受访者对团队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意愿持肯定评价,而创新能力、创新举措、创新成效的肯定评价比例依次为45.7%,44.8%,36.1%。[12]持肯定态度的评价比例从“创新意愿”到“创新努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效”逐步降低,折射出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创新意愿强劲而创新成效仍不容乐观的现实状况。

由此可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严重地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由此造成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较少、服务重大现实问题的表现不佳等恶性循环。这将严重消解文化进步动力,阻碍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这里的“文”原指文学,如果将其引申为哲学社会科学,那么足以说明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与社会功能。针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引领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寻绎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增强文化引导力。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文化理想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的指导思想对于文化引导力起着决定性作用。恩格斯在《旧序。论辩证法》中说到,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的理论思维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恩格斯认为这一理论思维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中率先问世,到《资本论》出版以后日渐成熟,并超越国界,在一切有无产者和无畏的科学理论家的国家里受到了重视和拥护。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一文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和科学性做了进一步说明。他说,历史事实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雄辩地证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13]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达到了历史以来最高的思想境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如果动摇了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会偏离航线,陷入迷途。

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而增强文化引导力的必要性更加突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认为,马克思学说之所以堪称完备而严密,就在于这样一种完整、科学、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世界观绝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14]它以科学性为底色彻底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们探索历史发展之迷中“最伟大的认识工具”和推动社会进步“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甚至就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15]在人类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所产生的巨大动能至今没有哪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可以企及。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1]8正所谓“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纠偏和遏制各种错误言论,为文化强国建设确定正确方向。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在诸多纷乱的社会思潮中丧失灵魂,最终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文化强国建设也会无所依据。

说到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增强文化的引导力,核心在于解决好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因为文化最终是“人化”,为什么人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文化引导力的深层课题。凡是在学术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无不是立足当时人民需要,回答和解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时代问题交融互动中而创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为谁著书、为谁立说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绕不开的价值选项。可以说,为利益集团发声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不仅事关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取向,还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导向和重大的文化立场问题。个别学者援引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社会科学方法论》中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来鼓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做到“价值中立”,试图抹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民性”毫无根据。事实上,马克斯?韦伯本人并没有否定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性特点。他明确地提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择,以及这种研究试图深入探究的“因果之网”的广度和深度,是由在这个时期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所决定的。[16]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部分,要做出与其地位相匹配的贡献,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1]12-13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2.在回应社会关切回答中国问题中增强文化吸引力。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在回应社会关切、回答中国问题中才能开掘自身厚度,为增强文化吸引力创造条件。马克思曾经鲜明地指出,以往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意思是说要在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社会问题中,哲学社会科学才能获得内生动力。在《第179号的社论》中,马克思更加深刻地指出,真正的哲学反映的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7]哲学社会科学如果脱离时代要求,不能洞察时代变局中的问题,不能为时声,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可能找到本然存在的方式,不可能完全的表达自己,也绝不可能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换句话说,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深耕时代田园,抓住时代问题,才能在解答问题中获得养分。毛泽东同志也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为着有效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18]针对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问题意识不突出的情况指出,如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与时代同步,不对问题涉入,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寻绎历史脉络,探究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1]14事实上,古今中外,在哲学社会科学上凡有成就者,无不扎根实践,回应社会关切,回答时代问题。

当前,从国际来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相互叠加,世界经济在后危机时代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再平衡”困难重重。从国内来看,“新常态”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经济结构需要优化升级,发展方式急需大力转变,发展动力面临全面转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精准扶贫任务繁重,人民群众对小康生活充满期许。学术乃天下公器。面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如果不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攻方向,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就会因为错过与现实问题相交融的历史契机而失去发展的空间。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主动做到“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申鉴?俗嫌》),坚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贡献力量。

就当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论,要不断努力探索“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入研究和回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中产生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不断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这是新时期党和人民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的崇高使命,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划清界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脱离现实。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回应社会关切、回答中国问题中累积自身厚度增强文化吸引力。

3.在培育??新能力打造创新成果中增强文化影响力。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高速发展并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提升文化影响力成为需要补齐的主要短板。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既是文化影响力的象征,又是负载价值观、话语体系、思想理论从而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成果呢?在一项关于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最需着力的地方的调查中,54.2%的受访者选择了“改进评价机制”,41.1%的受访者选择“加大经费投入”,39.5%的受访者选择“创新管理体制”,33.8%的受访者选择“加强学风建设”,29.4%的受访者选择“优化资源配置”,27.5%的受访者选择“加强队伍建设”,14.7%的受访者选择“扩大对外交流”。[12]这些数据从多个侧面说明了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打造创新成果的努力方向和着手方向。

第8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038-05

收稿日期:2013-03-09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201318)

作者简介:毛殊凡(1963-),男,北京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1]党的十通过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2]。这是党的十的历史性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实现了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要求,全党同志必须更加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高等教育实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功能所起的积极作用,必须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一、坚持不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此,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首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重要功能,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用科学发展观统一认识、指导行动,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各个方面。

只有坚持不懈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积极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3]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4]事实上,这一精神实质也是创新最重要的本质内涵。党的十报告在许多地方都述及创新和创造问题,可以说对这个问题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新局面;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把“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等。这些精辟论述,不仅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因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也世所罕见。我们要实现党的十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就必须坚决摒弃僵化落后的思想观念,坚决破除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坚决消除体制机制弊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为了有效化解风险挑战和长久保持社会稳定,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国内外环境进行解释和分析的能力,深入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推动科学发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规律性认识,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凝心聚力、推动发展方面特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必然大有可为。要实现文化的新跨越、创造文化的新辉煌,必须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创新发展研究,科学回答当代中国文化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其要求必定是又快又好的科学创新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以科学发展作为强大武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创新发展,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以积极的创新姿态,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勇于担当、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断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的广阔前景。

丰富的人才资源、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氛围等特点,奠定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必定有所作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指出:“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总人数约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85%,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5]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证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几十年来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力量的2/3以上,高校在“十一五”期间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6万多份。今天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推出了一批高水平论著,整理了一批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了一批国外学术精品。“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出版著作约15万部,比“十五”期间增长近30%;约150万篇,增长近50%。[6]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从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向基础应用并重、为决策服务的方向转型,一大批研究现实问题的成果直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许多研究在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面充分发挥了咨政服务功能。事实胜于雄辩,高校无愧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门类、28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已经建成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立足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兴交叉学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同样,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教育战线各方面力量的努力协作,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不断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新问题、新要求。要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积极开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决策咨询服务,不断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高校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念和模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服从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将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与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当代中国实际问题,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提出的重大问题以及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系统的理论概括,不断丰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又快又好地科学地创新发展,当然首先必须在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中大力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教育,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和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要归结到在努力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地创新发展中真正取得实效。要使创新发展真正取得实效,既要坚持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又要不断改进思路,努力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的特殊而积极的作用,组织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研究,不断推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使哲学社会科学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中不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撑。当前,就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力量,加强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贡献。

三、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党的十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不仅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途径。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其个性不可能有自由独立的发展,因而就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创新人才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又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大科学家、“大师”级专家学者的培育对象。创新人才富于独创性、创造能力强,能够积极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自觉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因此,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要切实抓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

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培养创新人才必然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要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要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国家荣誉制度,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在谈到中国教育巨变的重要启示时也强调:“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事业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以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改革增强教育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7]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触及深层次矛盾就难见成效。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克服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的畏难情绪,摒弃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惰性思维,敢于突破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他们不仅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新研究及其成果“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正如说的那样,能够“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8]。因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高校只有以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真正大有作为。

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以党的十精神统筹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相关工作。要加强和改进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深入推进党的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广大师生头脑,坚持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进一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来,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推进学术理论创新的排头兵。要进一步树立协同意识,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创新为目的,以协同为抓手,以管理创新为前提,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协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内涵式创新发展。要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不断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队伍质量建设,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围绕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组织和集聚一流的团队,创造一流的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关键领域做出实质性贡献,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

四、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既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快又好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衡量我们是否最终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全过程全方面并取得真正成效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方面,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面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应用研究直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原始创新能力。为探索解决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现实社会问题提供探寻途径而进行的原始创新,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要求。为人们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和精神支撑,为国家建设充分表达意识形态内核、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征的现代文化体系,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原始创新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另一方面,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而言,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既是其学科建设的核心动力,也是其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命源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要体现传承性的内在要求,既要面向过去,又要面向未来。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是完善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就学理学科创新发展来看,只有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因此,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当前显得尤为特殊和重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在对于某种文化传统、学术精神的回溯和呼唤中,也就是我们通常称为学术研究的活动中实现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在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从文化传承创新的角度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相对阶段不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总会以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来体现和标识。就是说,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最终要体现在理论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上,存在于相关学术话语体系的生成、转化和传播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过程,是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结合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对语言和历史文本的学习、阅读、理解过程,是一种进行专门化学术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对那些作为某种文化传统、学术精神的回溯和呼唤的学术研究工作给予足够充分的重视。此外,我们还要从整个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高度,对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在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过程中,高等教育作为承担学术研究的重要社会领域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以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为己任的专门文化机构,一方面实现了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和历史文本的学习与研究的统一,另一方面集中了整个社会大部分研究人员并产生出大部分研究成果。因此,高等教育整体上的创新发展,将会为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学术研究支撑。

当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更为深刻而迫切的要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原始创新压力和挑战。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如何适应这种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学术研究中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化论证,不断成就中国文化当代形态的深厚底蕴,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只有勤勤恳恳地甘于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探索中默默耕耘,少些浮躁,多些踏实,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在深厚的学术积累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征程,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命力,开辟了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盛会著华章,道路定乾坤。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共同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朝着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3][4]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7-8,9.

[2] 中国共产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5] 袁贵仁.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1):6.

[6] 王亮.述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力量[N].中国教育报,2012-11-07.

第9篇:科研创新的意义范文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开展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同时也将协同创新带入了高校发展的新历程。科技产业化发展作为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将给我国的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同时对促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结构优化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科技产业化;协同创新;高等学校

1协同创新的内涵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开展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高校教育发展的切实需要。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定义的:“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2]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除组织设计和提供的制度支持外,对于现实或潜在的参与者,能够参加协同创新行为乃至项目的意愿,既与其创新实力有关,也与显性或隐性收益考虑和预期有关[3]。“2011计划”的重要目标是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能力,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在协同创新的开展中,通过深化机制体制改革,转变创新方式,建立起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3]。高校不同于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开展科学研究、产出原创性成果之后,还要把知识条理化、规范化,丰富原有学科或者创建形成新的学科,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在科研管理中,往往把论文、专利、著作这些科研工作的表现形式,当成科研工作最终目标,并以此来评价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这种方式虽有一定道理,但很不全面、很不深刻,很难把科研工作者的精力聚焦到“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科研目标上来,很难鼓励教师潜心研究,去追求解决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重大问题。必须改变单纯以项目、论文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要以注重原始创新质量,注重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贡献度贡献率来评价科学研究。

2科技产业化的协同创新

科技产业化是我国“十五”科技计划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结构优化有着重大意义。为推进科技产业化道路的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各地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但是,目前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等各阶段还是相对分离,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形成产品,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比例仅有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科技产业化的道路中,企业关心的是如何将科技产品推向市场,但由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困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时还不足以将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并推向市场。因此,亟需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小试-中试-规模化生产”的完整的创新产业发展链条,而这样的链条的建立更不是靠单靠企业所能为。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根据地,对科教兴国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可发挥其特有优势,将科技基地转化为产业化基地和经济效益,对实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同时将直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4]。虽然高校科研比较偏重于基础前沿和应用开发,但是高校科技产业化的这一重大创新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通过政府资金的投入、科研机构间的协作、科技中介服务等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在共享科技成果的同时,产出低成本、低风险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高校开展科技产业化是一项协同创新活动。高校的科研关键技术通过学科建设组织攻关,每个学科建设都能为产业链提升提供服务。科技产业化协同创新可以通过“需求分析-人才汇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模式,在每个环节都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从而使“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结合。在科技产业化发展道路中,在突破科研技术壁垒的同时,也应进一步打破现有的发展理念和思路,打造协同创新特有的体制机制,在“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结合下,整合现有资源,实现“技术产业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共同突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目标之一就在于以政产学研用合作为纽带,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密切的协同创新体系,推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共同形成基础研究创新、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培育和企业孵化的完整链条和协同攻关,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整体提升科技的协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应用和产业化。现今,我国已逐步实现利于科技产业化的优良环境。

参考文献:

[1].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

[2]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07):19-21.

[3]于晓媚.实施“2011计划”提升高校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