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基层工作经验证明精选(九篇)

基层工作经验证明

第1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关键词】火灾;勘验;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火灾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正在逐年增加,火灾现场也越来越复杂,起火原因认定越来越难。由于火灾原因认定工作引发的一系列的重新认定、、诉讼等案件呈逐年递增态势,牵涉了公安消防机构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也影响了公安消防部队的形象。及时查明起火原因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火灾现场勘验是火灾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消防部门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使用科学的手段和调查方法,对火灾现场及有关的场所、物体、尸体等进行实地勘验、查找、鉴别、提取能证明火灾原因物证的过程,也是准确判断起火部位、起火点及查明火灾原因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火灾事故调查中,因火灾现场勘验不及时、不细致造成起火点认定不清,起火原因认定证据不充分等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火灾现场勘验是火灾原因认定是否准确的核心,也是目前基层消防部门开展火灾调查工作的重点薄弱环节。本文将对基层消防部门火灾现场勘验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基层火灾现场勘验工作进行了阐述。

1、火灾现场勘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火灾现场勘验是火调工作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由于火灾现场的客观性和规律性,以及火灾证据的系统性,决定了火灾原因的认定必须要以火灾现场勘验所取得的证据为基础,并将取得的证据和结论与火灾调查访问和技术鉴定证据相印证,从而得出客观真实的火灾原因。火灾现场勘验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火灾本身的破坏和人为的破坏,也使勘验工作成为了消防部门从事的一项特别复杂、艰苦的工作。当前,公安消防部门在火灾现场勘验工作中已积累了大量经验,在燃烧痕迹、物证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勘验人员少,素质差、装备落后,受知识和技能的限制,基层火灾现场勘验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

1.1火灾现场保护不当

一起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否及时有效的保护好火灾现场直接关系火灾现场勘验的成败。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下列问题:一是不能及时划定火灾现场封闭范围,设置现场警戒标志,张贴现场封闭公告,只是口头告知火灾当事人保护现场,致使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时限不明确,造成火灾现场的痕迹物品被移动、破坏。二是非勘验人员随意进入火灾现场。火灾现场除了在燃烧和灭火过程中的破坏以外,火灾现场在勘验过程中往往受到再次破坏。一些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及消防部门的领导往往要到现场查看;亡人火灾现场也需要有关人员进入现场,及时将尸体移出;其他调查询问人员也需要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往往一起火灾现场在得到有效勘验之前,就要历经上述大量人员的踩踏,如未采取有效措施,某些关键的痕迹物证就被无意义地破坏了。三是勘验人员自身的破坏。部分勘验人员进入火灾现场对火灾现场的周围情况、询问情况不去了解,进入现场后直接乱翻乱动,动手前不进行记录和拍照摄像,在还没有确定起火点或起火部位之前随意清理堆积物品或移动物品;或是细项勘验的清理、挖掘过程中粗心大意,致使与火灾原因有关的物证在勘验人员手中灭失。如在进行细项勘验过程中,在清理起火点附近关键痕迹物证时,有经验的勘验人员不是用铁铲、铁耙,而会尽量使用毛刷或是用手详细清理发掘。

1.2现场勘验范围确定不准确

一是确定的勘验范围过大。部分勘验人员过于保守,将火灾现场勘验范围确定得过大。在取得确凿证据和线索后仍然不及时缩小勘验范围,特别是在经过环境和初步勘验后,未能结合调查询问合理确定起火部位,导致细项勘验工作量巨大,耗时耗力。二是确定的勘验范围过小。由于缺乏经验,基层勘验人员到达现场后,往往仅将现场过火的部位确定为勘验范围,导致相关的重要痕迹物证的遗漏。如放火案件往往在燃烧现场、附近、屋顶留下可疑的脚印、车辙、容器、引火物等;电气故障引起的火灾,有时起火点和故障点不在同一部位,甚至相隔很远,我们的勘验人员往往仅在起火部位进行勘验,而对远离起火部位的进户线、总配电盘、变压器、电表、移动用电设备等未进行专项勘验;再如爆炸起火的现场,未将远离火点的抛出物纳入勘验视线,导致对爆炸性质、威力、过程无法得到有效判断。

1.3现场勘验方法简单,随意性大

一是火灾现场勘验方法简单陈旧。由于基层消防大队人员少、任务重,加之有时火灾发生地偏远,发生时间突然,勘验人员往往未携带任何勘验工具就赶赴火灾现场,火灾现场勘察箱被束之高阁,火灾调查人员一般就地取材,不论什么,都是“眼看鼻闻手摸”,导致火灾现场勘验速度慢、效率低、质量差,应该在火灾现场勘验中发挥作用的“汽油(乙醇)快速检测管”、“碳化深度测定仪”、“回弹仪”、“剩磁测试仪”等未发挥应有作用。其结果就是在火灾现场勘验笔录中使用“左右”“约”等字样,因为证据无力,致使火灾事故认定经不起推敲。二是火灾现场勘验准备工作不足,随意性大。火灾现场勘验要遵循“4431”的基本步骤、程序进行,一般分为静态勘验和动态勘验两个阶段。部分勘验人员不按照火灾调查勘查步骤、程序,未进行勘验准备,在人员、器材没有到位,起火范围不确定的情况下急于动手;或是对现场未进行初步复原,在没有充分开展静态勘验就直接进入动态勘验;勘验过程中没有及时与询问人员沟通了解情况,没有让熟悉现场的证人到场叙述指认;现场发掘清理的残留物未按勘验顺序存放,在得到重要线索后无法对关键区域进行二次筛选查验。上述问题均是由于勘验人员未遵守火灾现场勘验基本程序,勘验无章法、随意性大造成的。

第2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太原某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5层(局部6层),为粉煤灰页岩多孔砖砌体结构,总建筑面积7461m2。该楼长75m,高18.4m,设伸缩缝,檐口标高17.6m,1层~5层层高2.8m,6层层高3.0m,架空层层高2.2m,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基底标高为-2.63m,基础在伸缩缝处断开,地基处理采用2m厚2∶8灰土垫层分层夯实。该楼2005年10月开工建设,2006年5月主体竣工,2006年10月住户陆续入住。2007年6月该楼北侧路面塌陷,2007年10月初该路面再次塌陷,三单元门口处路面下陷最深(两次共塌陷深度约60cm)。2007年11月,该楼二、三单元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2007年11月8日,发现该楼三单元门口散水下给水管漏水,随即被修缮,2007年11月16日,发现该楼部分墙体出现明显裂缝,因怀疑该楼管道可能再次漏水,随即组织开挖,以查明隐患来源。11月21日,发现该楼三单元门口处暖气管道漏水,管道漏水处热水喷出压力较大,同时发现,该楼北侧伸缩缝下,灰土垫层与基础筏板之间形成空隙,空隙东西向长约30mm,深入基础内侧约2m,空隙最大间距约15cm。2008年3月,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测量。对该楼角部具备观测条件的方向进行垂直度测量,测量发现该楼伸缩缝西侧整体向东倾斜,伸缩缝东侧,整体向西倾斜,最大倾斜量29.7mm。由于缺乏沉降观侧方面的资料,为了便于了解该楼沉降情况,对该楼北侧各单元门处地面进行了高差测量,对窗台压顶下沿进行了相对高差观测,表明中段相对于西端有下沉趋势,最大相对高差约5cm。该楼1层~6层及地下1层部分墙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以现场检测情况看,该楼的墙体裂缝主要出现在纵墙墙体上,横墙个别墙段也发现裂缝,二、三单元墙体裂缝较两侧单元严重,且裂缝在伸缩缝两侧是“八”字形分布。根据该楼施工记录,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发现南北向黄土冲沟,施工中采用素土回填,共分6步,每步厚度300mm~350mm。该楼出现裂缝后,对该楼进行了补充勘察,结论如下,地基土不具有湿陷性,可按非湿陷性黄土地进行设计。冲沟位置在二、三单元附近,冲沟为南北走向;东西向宽约30m,冲沟的剖面是U形,揭露的冲沟深度介于5.4m~7.6m之间。为查明地基土层情况,调查时在黄土冲沟范围布置探井3个,探井深8.0m,每个探井从地表下2.0m~3.0m开始,每米取原状土1件,土样做土工试验,试验表明,地基土有湿陷性,本次探勘未穿透湿陷性土层,建筑北侧探井曾受外界水侵入,已发生湿陷,推测地基土在未浸水前为自重Ⅱ级湿陷性。该楼由于受水浸湿,且各地基土受水浸湿的程度不同,导致该楼基础下冲沟范围由湿陷性粉土产生不均匀湿陷,该楼北侧浸水较严重,局部地基土的湿陷性部分消除,湿陷量较大,南侧土层仍具有严重湿陷性。综合分析,该楼二、三单元基础恰恰坐落在黄土冲沟上,该处地基虽经过2∶8灰土处理,但灰土下持力层土为具有严重湿陷性的粉土,当水浸入后,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墙体开裂。由于勘察未能查明存在冲沟,设计时未能考虑到其不利影响,导致该楼基础下沉,墙体裂缝,造成经济损失。

2工作程序

为了提高勘察工作质量,应加强勘察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严格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分为策划准备阶段、现场勘察阶段、室内试验与化验、内业资料综合整理、勘察产品验证和审批及交付与防护,下面分别讨论。

2.1策划准备阶段

1)下达任务通知书。合同经评审签约后,经营生产部向勘察分院提供项目勘察合同副本,并与其商定项目负责人,并随《生产任务通知书》任命下达。

2)组建项目组、查勘现场。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要求,提出参加项目勘察人员及校审人员名单,经分院负责人批准组建项目组。根据顾客提供的项目工程信息,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及周围工程地质、环境状况、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

3)收集资料。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收集整理相邻及周围场地与项目勘察有关的资料和建筑施工经验,了解拟建工程的结构、荷载及工艺特征。对顾客提供的资料,应按《顾客财产控制程序》规定,进行验收,标识并填写《顾客提供财产登记表》。

4)编制勘察大纲。项目负责人根据合同要求和已有资料,策划所需的勘察过程,尤其要识别关键过程和需要连续监控的过程。按《勘察大纲编制规定》编制工程项目勘察大纲,按《勘察项目测量监控程序》经验证和审批后实施。必要时(如合同有规定)勘察大纲在实施前应经顾客确认。当顾客有要求或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不能满足项目控制要求时,还应编制项目质量计划。随项目实施的进展,其进度、人员、内容要求有变化时,项目负责人应及时调整勘察大纲,并保持有关记录。

5)进场前准备。进场前应做好以下工作:a.项目负责人组织召开项目组人员会议,介绍工程概况、勘察要求、目标、人员分工及准备工作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和必要的培训;b.有关人员按分工做好准备,包括技术(如试验、检测、方法、资料记录等)、仪器、设备、材料、运输工具、经费及作业计划等;c.当需要对外分包时,按《采购控制程序》评价选择分承包方,并对其进行控制和产品验证。

2.2现场勘察阶段

1)场地及勘察点定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测绘人员进行。根据顾客提供场地坐标基准点,按勘察大纲设计方案布置勘察点,测定勘探点坐标和标高,并做好记录,填写《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2)钻探作业。a.钻探施工质量是获取真实、完整第一手资料的主要保证。因此,钻工应持证上岗,开工前应按《勘察设备管理规定》做好机台平整及设备检查、维护保养;b.钻探施工应按《岩土工程钻探作业指导书》进行,钻探施工的技术要求应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有关工程地质钻探的技术标准;c.钻探施工应遵守技术安全规程,执行《勘察施工安全控制程序》;d.机长负责做好《工程地质钻探班报表》,技术人员应填写《钻探点野外记录》。

3)原位测试及各种试样采取。a.按勘察大纲规定的测试项目、采样数量及时间间隔,连续监测和采取各种试样,并符合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b.岩石样品可利用钻探岩芯制作或在探井、探槽、竖井、平洞中刻取。采取的毛样尺寸应满足试块加工的要求;c.土样根据不同试验要求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采取原状土样的全过程包括选取取样工具、设备、取样操作、土试样质量的现场鉴别、土样密封、标识、贮存、运输。取样方法和工具应按土样质量等级和土层性质选用。具体操作方法应按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原状土取样的技术标准执行;d.当需要查明地下水、地表水体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或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应采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水试样的采取及试验项目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e.岩样、土样和水试样的采集由现场施工员负责完成。勘察人员负责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对采集的岩样、土样和水试样分别进行标识,按《产品交付和防护控制程序》的要求,分别填写《岩石试验送样单》《土工试验送样单》《水质分析送样单》,将所采试样及送样单交由项目负责人验审。验审后由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按勘察大纲的策划安排送交试验室或外委单位签字验收。样品的送交,应按《产品交付和防护控制程序》规定,注意运送过程中的防护。

4)地质地形测绘。按勘察大纲规定,由地质人员进行地质测量。必要时,由测量人员进行地形测绘工作。地质测量过程按《工程测量过程控制程序》进行。

5)水文观测。现场施工时,应观测场地水文情况,钻探点应记录初见水位和水位稳定24h后的静止水位。

6)中间检查与外业验收。现场勘察过程中及外业结束前,按《勘察项目测量监控程序》规定,进行中间检查验证和外业验收,包括:a.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及每一工序或单项工作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及时进行现场检查验证,形成《勘察施工现场验证记录》;b.现场收工前,由分院技术负责人(A级)或项目负责人(B级)主持外业验收,并形成《勘察外业成果验收记录》;c.中间检查与外业验收如发现问题,应按验证/验收结论要求及时纠正或补充工作,并记录措施的实施情况。

7)外业收尾工作及撤出现场。野外工作经评审验收或补充工作经再次验证后,测定勘探点实际标高和位置,按《勘察设备管理规定》,机长组织清点机具、仪器设备,擦洗上油,运回入库并及时维护,以保持其能力。

2.3室内试验与化验

室内试验提供过程应进行如下控制:1)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规定,评价确认参加试验人员的能力。2)按《勘察设备管理规定》《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规定,维护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保持过程能力,确认仪器的校准状态。3)岩土水样试验由试验室负责完成,必要时外委试验,外委时应按《采购控制程序》对外委试验过程进行控制。4)试验方法和要求按国家现行的《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和送样单的内容要求进行。水质分析应提交《水质分析报告》,土工试验成果应以图表、文字形式表达,整理出《土工试验成果总表》。

2.4内业资料综合整理

1)分析数据、编制图表。工程技术人员按《工程勘察内业作业指导书》规定,复核、检查和分析整理野外记录、岩土试验资料,对比前人的经验和成果,按现行规范、标准合理划分岩土层,编制各种表格和工程地质勘察图件,如勘察点平面位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等。2)编写勘察报告。项目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按《勘察报告编写规定》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勘察产品验证和审批。校审人员按《勘察项目测量监控程序》规定进行成品校审,填写《勘察文件校审记录卡》,工程技术人员对校审意见逐条评审确认、修改后,校审人员签署。校审合格后项目负责人填写《勘察成果审批单》,经分院、经营生产部、技术质保部、总工程师逐级审批,各级审批人提出意见,项目负责人组织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并形成记录后,审批人确认签署,上一级审批未经确认签署不得转入下一级审批。

2.5交付与防护

勘察成品文件按《产品交付和防护控制程序》规定,做好出版、交付过程中的标识、搬运、包装等防护工作。项目负责人办理文件发送手续,并及时索取顾客接收凭证送交经营生产部备案保存。

3结语

第3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关键词】保险中介;专业化;改革创新

一、引言

为保障公路工程质量,防止路基出现下沉、变行开裂等质量通病的发生,满足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施工单位要注意从各方面提高施工质量,确保路基土方填筑工作的有序进行。本文将对路基土方填筑质量提高对策进行简单探讨。

二、路基土方填筑施工质量要求

1 对路基土方填筑的质量基本要求

(1)路基施工作业,须熟悉图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并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注意路基边线部位的压实。

(2)每一路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认真进行施工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各主要构造物的位置桩。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加密复核校正。施工放样应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签认。

(3)在路基用地(按垂直投影面积的两边各加50cm)和取土坑范围内,应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对路基范围内的坑塘洞穴应按规定进行处理,并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整平、碾压;原地面每200m应做一个标准击实试验,以确定原地面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指标。

(4)路基施工前,应结合设计图纸要求和现场的实际,认真做好详细的土石方调配方案,合理利用挖方。挖方应做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弃方应合理设计弃土场。

(5)路基填筑前根据不同的土质和区段,确定数个试验段进行填筑试验,并编制试验段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通过试验段确定施工工艺参数指导路基大面积施工。

(6)路基工程施工,每道工序完成后均应按规范规定对各项检测指标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签认后,方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坚决杜绝未经报验或报验不合格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的现象发生。

(7)路基应分段水平分层填筑。本项目土质变化较大,不同的土质应分层开挖,分层或分段填筑,分别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压实后按其不同的填料填筑范围和击实标准检测压实度;严禁混挖混填,导致填料不均匀,造成压实度很难控制和产生不均匀沉降。

2 路基填筑中质量控制

(1)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平整,分层压实。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填方高度小于5米的路堤,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cm--50cm以内,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对于填高度大于5米的路堤,路基每侧应加宽50cm―10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2)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的填筑施工,(按已计算的水平分层数据),及按照横断面全宽以水平逐层向上填筑,并由最低处分层填起。

(3)路基填筑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4)土方机械施工时,应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方调配图等,合理的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作作业图据以施工。

(5)路基填筑洒水,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压实含水量土2%之内。严格控制路基压实度,路床听面以下0--80cm压实度不小于69%,80--150cm压实度不小于95%,150cm一不小于92%

(6)威力防止破坏沿线生态环境及路基填料的均匀性,必须严格控制取土坑位置、范围及废料的处治,路基取料必须在指定取土坑取料,取土坑应有规则几何形,每个路基分项成型且削坡多余土方必须运至取土坑后,方可交验。

三、路基土方填筑管理对策

(1)制定创优规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开工前我们已经根据设计要求和单位的实际,制定了以分项工程创优保证整个项目工程创优的规划。将规划目标横向分解到各班组及个人,并实行质量指标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办法,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为保证各项规划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健全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为创优提供了组织保证。

(2)健全自检组织,加强质量领导

我们在本段工程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质量检验科,配专职质量检验工程师和质检员。同时向工区派驻工区质检员,负责工区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各施工班组设兼职质检员,施工时坚持自检、互检和交叉检制度,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检查工作网络,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由会管理、懂技术、有施工经验的干部担任,赋予质量检查人员质量检验一票否决权。质检员对现场检查发现的质量问题,有权责令返工直至停工,并根据质量损失情况对责任人处以罚款及提出党纪政纪处分意见,工区领导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质检人员有权直接向总工程师、项目经理作汇报,总工程师及项目经理在听取汇报后6小时内必须拿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同时用检测控制工序,让工序控制过程,靠过程控制整体,从施工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入手,全过程地跟踪,用检测数据保证工程质量。

(3)严格质量管理制度,狠抓措施落实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坚持贯彻执行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关键工序把关制度,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各级质检人员有明确的岗位质量责任制,有明确的工作责任标准,坚持做好经常性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岗位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质检人员工作的核心依据,并用奖罚等经济手段来保证和促进工作到位。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班组逐级签订质量保证责任状。

在定期质量检查制度方面,坚持做到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施工队每半月组织一次。对每次检查的工程质量及时总结通报,奖优罚劣,使工程质量始终得到有效控制。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缺陷“三不放过”原则,即对出现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未查明、未分析的不放过;责任人未作处理、未开展宣传教育的不放过;纠正预防措施未制定和落实的不放过”。对责任人将根据我局《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分档次作处理,用我局铁的纪律保证措施的落实,切实保证类似工程质量问题不再出现。

第4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关键词:基础施工;地基检验;检验

1.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基础的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重大。在现行建设法规的严格要求下,工程勘察作为一项建设工程的前期基础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地基基础工程具有高度的隐秘性,如何从基础起就确保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确保地基基础持力层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土条件是否满足工程现状要求呢?这就需要专业的岩土工程人员去现场加以鉴别验证,也就是勘察工作后期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地基基础的验槽、验桩工作。现以我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地基检验的必要性、基础验槽和桩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作一小结。

2.地基检验的必要性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经常是复杂多变的,尤其处在两种不同的地貌交界处或是存在暗埋沟塘地段以及基岩破碎地带等工程场地,更是有着“咫尺天涯”般的差异。在这些场地内,有限的钻孔难以完整反映场地实际地质情况、或是由于部分现场技术人员的经验差别而出现判断偏差,但正是由于这些差别,有时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开裂、变形甚至倾斜、倒塌等质量事故。如何避免出现或有效地降低因场地地基土异常而造成的损失或浪费呢?其一是在经过前期的调查和现场踏勘后制订尽可能详细的勘察方案并严格执行;其二是认真做好地基基础施工时的验槽、验桩工作,并对所发现的地质异常做好补救工作。

3.不同场地条件下各种基础型式地基检验的重点地基基础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基坑开挖到设计基底标高后基底岩土层是否与勘察报告所提出的地基土岩层一致。在实际的地基检验过程中,由于勘察工作“以点带面”的特性,经常会遇到一些与勘察报告揭示不一致的异常情况。那么其异常情况一般会出现在哪种地质条件下呢?当遇到异常情况时又如何处理的呢?本人根据多年的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基础检验经验,将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作一小结。

3.1天然地基基坑(基槽)检验。对于天然地基基坑(基槽)的检验,在地基土层比较简单的条件下,如勘察报告中对地基持力层的岩土分类、颜色、层面埋深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现场地基验槽时,只要将基底土层与勘察报告揭露的地层情况对比复核一下,一般基本无太大的差异。然而,当场地及地基条件复杂时,进行地基验槽就需要特别注意,以免出现意外。

3.1.1局部分布有软弱地基的场地。该类场地内一般地貌形态多样,如场地内发育有古冲沟、古河道或存在暗塘、暗浜等地貌单元时,最易遇到的异常情况大多是由于对软弱地层的分布及厚度变化情况了解不详细而造成的。因该地段浅部地基土主要是由古冲沟、古河道等新近沉积而成,相对于一般沉积土和老沉积土层来说其沉积时间短,尚未完全完成自重固结,因而其含水量较大、均匀性较差,呈软~流塑状,具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等特征,一般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使用。由于古冲沟、古河道等多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勘察过程中受勘探点距的限制,某两个勘探钻孔恰好位于古冲沟、古河道两侧而未揭露出软弱土层,或某一个钻孔只揭露很薄的软弱土层而被现场勘察人员所忽视,结果导致基坑开挖后发现明显的异常情况。这类异常情况轻微的,可进行深挖换填等措施进行处理;严重的,就必须重新设计基础。由于该类情况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在各类建设工程场地内均有可能出现,有的在勘察期间发现后,适当加密勘探点后在设计前期得到了解决;但有的在勘察期间未能探明,后来在验槽过程中发现有较大的出入,就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必要时应进行补勘,并对验槽过程中揭露的异常情况提出尽量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3.1.2半填半挖的场地。如场地位于丘陵区,由于建筑场地地形高低起伏,基础施工前须进行场地整平,在场地平整过程中为保持土方的平衡或为解决弃土的堆放问题,一般都采取有填有挖的平整措施,因而大都存在半填半挖区。由于其所填材料就是附近地势较高地段开挖的弃方,使得填土与原状土基本无明显的差别,对有经验的岩土工程师靠仅有的钻孔岩芯进行野外鉴别时也会受到迷惑而导致误判。在这类场地内,只有在基坑大面积开挖后,结合勘察报告,现场对填土与原状土在分界面处组成成分的均匀性、颜色的新鲜度、密实度的大小和堆填的痕迹上加以区别,再配合一定数量的动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可以较好的解决地基土层的分辨问题。

3.2人工挖孔桩基础地基检验。一般来讲,能够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场地多是河流高阶地或丘陵山岗地区,桩端持力层一般为下伏的基岩。由于基岩与其上覆土层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对持力层的鉴别是相对较容易的,但在遇到砂泥岩交互或风化程度不均匀的岩层(如花岗岩、闪长岩、安山岩等岩浆岩出现的孤石现象)时,对桩端持力层的确定应慎重考虑。基岩中存在相对软弱夹层或存在中~微风化孤石现象时,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检验的重点就是在何种情况下才算真正到达桩端持力层。一般来说,沉积岩的沉积规律是泥岩和砂岩常伴生出现,就是没有纯粹的泥岩,也没有纯粹的砂岩,且由于泥岩的特殊性,进行风化分带一般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而泥岩的遇水软化的性质对于建筑桩基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为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勘察工作中常按其不利情况处理,当勘察遇到泥岩软夹层时,钻探终孔要求揭穿泥岩软夹层并进入砂岩不少于4米,这样在验桩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花岗岩等岩浆岩场地内验桩时,可大致根据不同风化带内岩石碎块断面的新鲜程度、破碎程度及裂隙发育程度、裂隙面填充物等特征确定桩端持力层,如存在上述不良地质条件,可采用深挖或灌浆等措施进行处理。

第5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关键词:厨厕间防水施工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主要包括施工的作业条件、工器具以及材质要求等方面的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完成并验收厨厕间楼地面垫层

首先就要完成厨厕间楼地面的垫层施工,而且还要针对穿过厨厕间地面及楼面的所有套管、立管等完成情况进行验收,为了密实管周围的缝隙,可以采用比例为124 的豆石混凝土进行填塞,同时还要保证所有管都是固定牢固,等全部合格之后才能完成验收工作。

2.完成厨厕间楼地面找平层的施工

厨厕间楼地面找平层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首先是要保证标高符合要求,其次是要保证表面应抹平、压光、坚实。一般情况下,找平层的泛水坡度应该维持在2%,而且表面以上不得存在局部积水的现象。经常出现积水的地方是与墙交接处、墙角的转角处以及管根等部位,因此为了避免这些地方出现积水,针对墙交接处和转角处均要用专用的抹子将其抹成半径为100mm 的平整光滑、均匀一致的小圆角,凡是靠墙的管根处都要抹出5%的坡度。由于找平层的含水率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此要保证其表面平整,控制其含水率低于9%。

3.清理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

在基层做防水涂料之前,应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在施工中基层表面常会残留灰浆硬块、尘土以及一些杂物等,因此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刮平、扫净残留灰浆硬块等。对于管根周围不易清扫的部位,可以采用毛刷将残留的灰尘等清理干净。另外,基层在做防水涂料之前,还要考虑到地面和墙面存在易发生渗漏的部位,例如管根、地漏、排水口、阴阳角等部位,要对其做附加层增补。对于施工中的缺陷,例如基层表面存在坑洼不平或阴阳角未抹成圆弧等情况,可以采用众霸胶水泥砂=11.52.5 的砂浆进行修补,保证基层防水涂料的施工质量。

4.厨厕间做防水之前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厨厕间在做防水工程之前一定要保证施工现场具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和通风设别,主要是由于防水材料一般为易燃、有毒物品,其使用、储存以及保管等都要尽可能的远离火源。因此在施工现场,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首先是要求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而且身着工作服,脚穿软底鞋。其次是保证施工现场具有充足的灭火器材、照明设备以及通风设备。最后就是要设置专门进行现场监管的专业工长监管人员,切实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二)工器具以及材质要求

机械设备是任何工程质量好与坏的关键,因此厨厕间防水工程主要使用的工器具种类较多,例如常用的毛刷、小抹子、滚刷、塑料刮板、橡胶刮板、风机等。常用的材质主要是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它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的合成原料,再加上各种助剂而制成的,属于无有机溶剂,容易挥发。由于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对环境无污染、透水性较低、低温柔性、表干时间较短等特性,因此在厨厕间防水工程应用中备受青睐。

二、质量要求

(一)主控项目

针对主控项目,具体质量要求有:厨厕间的预埋管道、固定螺栓、设备以及排水坡度等的密封一定要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为了保证室内排水通畅,要保证地漏顶应为地面的最低处;用于涂抹基层表面的防水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的质量要求主要有:涂抹的防水层厚度要符合规定要求,保证防水质量,而且要保证防水层涂抹均匀,不出现鼓泡、龟裂等现象;所使用的密封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柔性,以便于粘结牢固、嵌填密实;为了防止出现渗漏现象,要密封严实排水坡、地漏排水设备等周边节点。因而从整体上控制防水工程的质量。

三、厨厕间防水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

(一)施工工艺

1.细部附加层施工

厨厕间防水工程的细部附加层施工主要是针对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例如地漏、阴阳角、管根等处,要用油漆刷蘸搅拌好的涂料在这些部位进行均匀涂刷,不得漏涂,涂抹每层附加层的厚度最宜为0.6mm。等附加层常温4h表干后,就可以刷第二道涂膜防水涂料,等24h实干后,便可以大面积进行涂膜防水层的施工。

2.涂膜防水层施工

一般情况下,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厚度为1.1mm,1.5mm,2.0mm。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可以根据涂抹厚度的不同而进行两遍或三遍涂膜施工。第一层涂膜:将混合均匀的聚氨酯涂膜防水涂料均匀涂在已经涂好底胶的基层表面上,操作时先墙面后地面,从内向外退着操作,厚度为0.6mm为宜。等第一层涂膜固化到不黏手时就可以进行第二层涂膜,施工方法和第一层涂膜一样,但是刮涂方向和第一层刮涂方向相互垂直,厚度要以0.5mm为宜。第三层涂膜或较多的涂抹层次基本上都和前两次涂膜施工方法一样,只是每一次的刮涂量要略小于上一次的刮涂量。此外为了保护防水层,地面的防水层可用1:1 的108 胶进行扫毛处理。对于墙面防水层,为了增加其与面层的粘结力,可以在墙面滚涂防水涂料,在其未固化前,可以在墙面撒2~3mm的砂粒。

(二)控制要点

1.保证基层清理干净

如果对基层进行防水层涂刷之前没有将其清理干净,就会导致防水层出现气泡、空鼓等现象,因此在涂刷防水层之前,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保证其含水率合适。

2.严格控制蓄水试验,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

一般说来,地面面层施工后,进行蓄水试验时发现有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有:穿过地面和墙面的地漏、管件等部位发生松动;在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时可能损坏防水层;第一次蓄水试验蓄水的深度不够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加强责任心,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和要求,对相关工序认真操作。在涂膜防水层施工后方可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要保证蓄水深度必须高于标准地面20mm,直到24h 后不发生渗漏为止。如果有渗漏现象,就要进行及时处理。等地面面层施工后,就可以进行第二次蓄水试验,等24h后无渗漏现象发生才可以填写蓄水试验报告。

3.严控蓄水试验验收后再次发生渗漏现象

蓄水试验验收合格后仍会发生渗漏现象主要是因为后期的施工造成的,例如后安卫生器具的固定螺丝穿透防水层,但却没有进行处理;或者是卫生器具排水口与管道承插口处未连接严密等。因此在后期卫生器具安装时,首先检查各个接口处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要在卫生器具安装后采取成品保护措施。

结语:综上所述,要控制厨厕间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要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等多处做起,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士文.厨厕防水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J].科技信息.2010(07)

[2]黄永富.厨卫间防水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5)

[3]梁志南.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初探[J].科技信息.2011(03)

第6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北崮山庄搬迁扩建工程位于连云港连云新城商务核心区。基地红线内用地面积20公顷,分为A、B区,总建筑面积约11.8万m2。本工程最高地下水位,按连云港市最高洪水水位(标高)3.5m设计,基坑从自然地面开挖深度为3~3.6m。

2防水要求

由于本工程的特殊地理条件故选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地下室防水包括地下室底板防水、地下室外墙防水、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防水三部分,防水等级为一级。

后浇带防水:基础底板后浇带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防水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带,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防水采用预埋止水钢板。

3防水施工工艺

3.1桩头防水施工工艺。灌注桩芯清理、剔凿桩头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0厚1:2聚合物水泥基砂浆防水层桩头与垫层交接处用密封膏塞实钢筋混凝土承台

桩头防水见图1

图1桩头防水施工

3.2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

3.2.1技术要求。除了对预拌混凝土的普通要求外,抗渗混凝土有以下特殊的要求:防水混凝土最大氯离子含量0.2%,最大碱含量3.0%;抗渗混凝土水灰比小于等于0.55,最小水泥用量为300Kg/m3;砼初凝时间: 抗渗混凝土初凝时间为2~4h;

3.2.2浇筑要求。⑴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开始泛浆、不下沉不冒气泡为准,避免漏振、过振;⑵严格执行分层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⑶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不得接触止水螺栓,避免止水钢板松动或破坏;⑷浇筑墙体混凝土前先浇筑3~5cm厚同配比砂浆;⑸底板混凝土除后浇带外,不再另外留置施工缝,各个区连续浇筑完毕;⑹后浇带混凝土采用高一级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3.3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3.3.1施工准备。⑴主要材料。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⑵配套材料。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氯丁橡胶改性沥青胶粘剂(用于卷材与基层或卷材与卷材粘缝粘结)、汽油、橡胶沥青嵌缝膏(用于特殊部位、管根等处的嵌固密封)

3.3.2主要机具(表2)。

表2

3.3.3技术准备。⑴防水材料出厂质量合格证、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产品性能和使用说明书;⑵防水材料生产和施工单位的资质,相关备案手续、人员上岗证书等;⑶施工中的各种记录、报审、报验表格;⑷进场的防水卷材外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物理性能检验合格证明。卷材复试项目(见表3):

表3

3.3.4作业条件。⑴施工前认真审核图纸,熟悉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⑵地下防水工程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所用材料必须经现场见证取样并送检、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⑶找平层施工完毕,经养护后干燥、平整、牢固,无空鼓开裂、不起砂;⑷防水层施工涂冷底子油前,将基层表面浮灰、垃圾等其它杂物清理干净;⑸防水施工用材料均为易燃品,干粉灭火器准备齐全;⑹底板:垫层与立墙交接处,垫层与集水坑交接处的阴阳角部位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为50mm,240mm厚防水导墙砌完,并做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验收合格;⑺外墙卷材防水施工前:地下结构全部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⑻在施工前,材料进场时同时提供防水材料准用证、材料检验报告、复试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及防伪标志等资料。材料分阶段进场后,现场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4底板防水施工工艺。

3.4.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100厚C20混凝土垫层20厚1:2.5防水水泥砂浆找平基础筏板240防水导墙砌筑3+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封边验收聚酯无纺布隔离层5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

3.4.2垫层施工。垫层100mm厚,采用C20混凝土浇筑,随浇注随抹平、压光,浇筑10h后及时养护。

3.4.3防水导墙砌筑。基础筏板结构外侧四周砌筑240mm厚永久性保护墙,砌筑完毕后,用1:2.5水泥砂浆将阴阳角抹成圆弧,阴角50mm,阳角20mm。

3.4.4涂刷基层胶粘剂。涂刷前基层表面清除干净,基层含水率不超过9%(检查方法:剪一块200×200mm的卷材平铺于基层表面压紧并保持3~4小时,揭开卷材后基层面如有明显的水珠,则表明含水率过大,不宜施工,如仅有潮气则可满足施工条件)。涂刷时满刷一道冷底子油,均匀不透底、遮盖率100%,干燥后(手感不粘),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4.5弹基准线,确定铺贴方向。按照卷材铺贴的原则: 弹线由电梯基坑、集水井开始,先铺平面后铺立面,方向为由南至北。

3.4.6铺贴附加层。穿墙管根部、阴阳角部位先铺一层同质卷材附加层,将卷材裁成相应的形状进行热熔满贴,宽度500mm,两边均匀搭接250mm。细部做法见图2:

图2附加层铺设示意图

3.4.7大面积铺贴卷材。在大面积铺贴施工前,施工队要按照技术要求及细部做法做100M2样板,经项目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施工,施工方法选用热熔法。

3.4.7.1卷材与基层之间采用空铺,卷材与卷材之间采用满粘。长边搭接不小于100mm, 短边搭接不小于150mm,相邻防水卷材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1/3L(L为防水卷材宽度),第二层卷材接缝与第一层错开1/2幅宽,即第一层接缝在第二层中间部位,详见图3:

图3搭接及接缝错开长度

3.4.7.2操作时将已卷好的卷材,用1.5m长Φ30的管穿入卷心,按照弹好的线,滚动向前铺设,使卷材平铺于基层上,用力均匀。

3.4.7.3点燃汽油喷灯,掀开卷材,加热基层与卷材交接处,往返喷烤,喷灯与加热面距离300mm,当卷材的沥青刚刚熔化时,压合至边缘挤出沥青粘牢。

3.4.7.4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满粘,并使卷材紧贴阴、阳角。

3.4.8甩槎处理。四周甩槎的卷材贴于保护墙上,保护墙600mm高度以上不刷基层处理剂,刷脱模剂,卷材上部使用临时性保护墙压住,以免坠落,同时起保护作用。

3.4.9后浇带防水卷材施工。结构底板后浇带下面的防水层采用2道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边伸出后浇带边缘外300宽,详见图4:

图4后浇带处卷材防水做法

3.4.10保护层施工。防水层做完后,做一层聚氨酯无纺布隔离层,底板采用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

3.5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工艺。

3.5.1施工工艺流程。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并回填土。外墙防水层施工时, 要将防水层做到永久性防水导墙(砖胎膜)下边缘。

工艺流程:现浇钢筋防水混凝土墙板20厚1:2.5防水水泥砂浆找平层6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封边隐检验收80厚泡沫玻璃板保护层2:8灰土分层夯实。

3.5.2基层处理及检查。对拉螺栓要求在离地下室外墙内1~2cm时切断,外用防水砂浆抹成5×5cm方块。麻面、气孔用水泥砂浆抹实压光,杂物清除干净,阴角水泥砂浆抹成R=50mm的圆弧,阳角用磨光机打磨成R=20mm的圆弧。

3.5.3防水层在基础筏板永久性保护墙处要将卷材甩槎处理好,对于受损的部位要先行修理。

3.5.4涂刷基层处理剂。将冷底子油搅拌均匀后,均匀涂布在干净的基层上,不得出现漏涂和透底现象,干燥6小时,手感不粘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5.5附加层施工。墙体阴阳角附加层铺设同底板卷材防水.穿墙管处附加层包裹穿墙管根不少于30cm,未出墙洞口防水卷材粘贴入洞口四壁。具体做法见图5:

图5穿墙管处附加层做法

3.5.6地下外墙后浇带防水节点(详图6)。

图6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水做法

外墙后浇带处防水保护层施工:外墙后浇带处防水保护层采用砌筑240厚MU7.5实心砖墙,砖墙沿后浇带每边外扩300mm。

3.5.7外墙卷材铺贴。铺贴外墙防水卷材亦采用热熔法施工,墙体立面接头上层压下层,其搭接位置、搭接长度要求同底板卷材防水。

3.5.8卷材末端收头。⑴接缝处用喷灯热熔卷材缝边缘,待表面熔化后随即用小铁抹子将边缝封好,再用喷灯均匀细致地将边缝烤一遍保证接头密封,以免翘边;⑵为防止卷材末端收头和搭接缝边缘剥落而产生渗漏现象,该部位必须用橡胶改性沥青冷胶剂密封处理,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防水层。详见图7:

图7地下室外墙卷材防水收头示意图

3.5.9防水保护层施工。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毕,粘贴80厚泡沫玻璃板保护层。

3.6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防水施工工艺。

3.6.1施工工艺。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后,养护完毕即可进行防水工序。

工艺流程:C30密实防水钢筋混凝土板面基层清理刷冷底子油附加层施工铺防水卷材封边验收防水保护层回填土。

3.6.2施工要点。⑴基层清理:基层必须清理干净,缺陷已修补,结构施工时的钢筋地锚必须切割掉,保证切口圆滑不高于顶板面,并涂刷防锈漆.卷材防水做完后,按设计要求做好保护层,采用C20混凝土浇注50厚保护层;⑵涂刷底油、附加处理、铺贴卷材、滚压处理、接头处理等卷材铺贴施工要点见底板卷材防水施工。

3.6.3防水保护层。⑴底板防水卷材保护层采用50厚C20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防止卷材破坏;⑵地下室外墙防水卷材保护层采用80厚泡沫玻璃板,相邻片材横竖向对接粘接,片材间粘接部分使用401胶满粘,片材与防水卷材之间点粘,点距200mm,保证回填土之前及回填土过程中片材不脱落。

3.6.4注意事项。⑴卷材搭接不良:接头搭接形式以及长边、短边的搭接宽度偏小,接头处的粘结不密实,接槎损坏、空鼓;施工操作中应按程序弹标准线,使与卷材规格相符,操作中齐线铺贴,使卷材搭接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⑵空鼓:铺贴卷材的基层潮湿,不平整、不干净,铺设时排气不彻底,产生空鼓。施工时基层应干燥,卷材铺设应均匀压实;⑶管根处粘贴不良:清理不干净、裁剪卷材与根部形状不符、压边不实.施工时清理彻底,操作时将卷材压实,不得有翘边、折皱等现象;⑷渗漏:转角、管根、变形缝处渗漏。施工时应保护好接茬卷材,搭接应满足宽度要求,保证特殊部位的施工质量。

第7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关键词】路基施工;质量;手段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是一个很复杂的生产过程,由于道路不同路面结构的差异,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监控提出不同的要求与方法。近年来,在针对陇南地区部分城镇和乡村公路存在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一些问题公路的发生是由于路基强度不足引起的。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列出以下几点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手段。

1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稳定的路基结构。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超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变形,也就是发生意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足够的路基强度,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确保路基有一定强度。

2.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1)施工测量是工程实施的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其水准点测量。操作的要点:一是要认真阅读并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二是路线要控制桩的起终点,采取有效可靠的固桩方法加以保护或移桩;三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标准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四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结束时,测量误差不要太大,必须符合标准,使施工路基及结构的定位及长度满足设计质量要求。特别是路基表面纵横标高的控制,要严格按条件实施。对路基的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压平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土层的含水量进行测定,避免再次填压浪费;二是土层的密度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进行分类标定,不可以用同一个标准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四是要进行分段施工的方法,不同的路基地段不能在同一时间填筑,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应大于至少2m,否则路基会出现变形甚至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冰冻水影响时,应在路基底部填以优良且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坚固的稳定层。

(2)路基的松铺厚度的控制,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程度、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过科学的试验确定:公路及一级路规定应小于或等于30c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松铺厚控制在50cm左右,为保证压实度符合标准,路基顶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8cm。严格控制路堤厚度和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留出一定空间,压实合格后,最后整修时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否则将会影响整个施工。路基压实方法,压实应按先两边后中间的过程,防止形成路拱的现象;先轻后重,以支撑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层被机械推动变形。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可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进行平整。在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使路基更平整。最后,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度,若不均匀科进行人工再次修整,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3)合理安排机械作业程序,应根据公路工程的地形、地貌、路基形状,因地制宜的进行土量、土方的测量,合理地安排机械运行路线,应提前设计好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按规定进行施工。在两侧取土且要填高的路堤,可用推土机从两侧进行推填、并配施工人员进行控制并小型修正。若土层干燥缺水,还应配洒水车洒水。土层含水量较高时,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集中取土路段,运土较少时,可用铲运机运送或用推土机取土;取土较多时,需增用挖掘机并装载机配自卸车运输。总之,合理的组织及调备机械工具,是保证路基施工进程及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

3.从设计方面进行控制

设计是一个工程的基础,选择一支信誉高,且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单位,首先从基础上保障了建设方的工程顺利进行,如果设计存在问题,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都会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如何避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监理过程中重点协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大致可分为这几个步骤。

(1)努力协调及克服边设计、边制造、边施工,争取项目开工前就应明确各个过程步骤,并经过业主方、施工单位详细审核,监理自身也要认真审图,然后把问题汇总,在施工开始前把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解决掉。若工程浩大、系统关联较多、设计图纸复杂、存在问题较多、时间仓促的工程,不能把问题一次性解决掉,所以设计交底后施工单位应继续审图,直到把问题全部找出解决掉。

(2)对于一些存在小问题的设计工程,要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写成书面材料,详细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成的巨大损失,督促施工单位尽快与相关部门联系,完善设计图纸,为施工扫清障碍。

(3)优化设计也是目前建筑、安装市场达标创优的重要环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要有所行动,对设计方案监查审批,对部分增加投资的项目,监理部门要与业主方进行沟通协调,直到双方达成一致。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接踵出现,处理好设计的变更[新增、完善(修改)、优化(取消或用更经济方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顺利应用,所以作为监理要与设计时刻保持沟通与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4.从设备与材料方面进行控制

(1)质量保证料也称质量控制资料,它包括两部分: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实验资料和施工过程各工序存在问题的报告及解决方案。这些资料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由双方签字后方可生效,并作为工程测量及实施的依据。一个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设备与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报告检验及对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是监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程序和内容。这项工作中包括的内容有:确定材料品牌、厂家信誉可靠、质量过硬;确定供货商为该品牌、厂家指定的供货商.审核材料出厂质量证明资料:材料进场时监理要实地检查(如水泥、钢筋性能试验资料,沙石料的级配,水质分析资料等),有必要时可对厂家、供货商进行详细考察以确保材料、设备的质量标准。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假冒伪劣产品,除勒令退货外,还可考虑一定程度的罚款,甚至取消合同,若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可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2)对一些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尤其要严格把关,既要看他的试样、性能、出厂检验报告,还要看监督检查证明材料和生产厂家的资质与发展前景,对产品进行全面评价,从源头遏制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实验资料和施工过程各工序的质量检查记录、报告。这些资料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属合格,认可签字后方可生效,并作为工程计量及交验的依据。现在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已经提上日程,施工方应在保证质量问题的前提下,多接触并使用新设备,不仅能提高施工速度,还能促进新设备的发展。

第8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关键词]DNA实验室;DNA分析;公安机关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12-01

1.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DNA技术应用于法庭科学以来,法医物证检验由蛋白质层面跨入了DNA层面,实现了从排除到认定的飞跃,利用DNA鉴定技术帮助破案和打击犯罪活动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近年来,随着DNA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普及,我国DNA分析技术在公安机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建设也从省一级推至地市一级,并有向基层延伸的趋势。本文提出对基层公安机关建设DNA实验室的一些思考。

2.建设基层公安机关DNA实验室的必要性

DNA分析技术在基层公安机关应用广泛,无论在刑事领域还是民事诉讼,其个体识别、亲权鉴定等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DNA物证与传统的痕迹物证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DNA技术本身的发展和DNA数据库的建设为法庭科学的发展如虎添翼。

2.1 传统痕迹物证日趋乏力,DNA技术成为新的破案增长点。

刑事技术是传统侦查破案的三大支柱之一,痕迹物证尤其是指纹曾经在案件侦破中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在打击犯罪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随着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的提高,当前指纹技术面临提取率和比中率增长乏力的现状。随着DNA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DNA数据库的建设,DNA检验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成效日益突出。目前DNA提取和应用意识的普及,疑难检材检验能力的提升,DNA数据库的功能日趋强大,都使得DNA技术必将成为新的破案增长点。

2.2 DNA成为打击多发财案件的利剑。

目前,DNA技术的应用已经由传统的凶杀、等重大刑事案件拓展到入室盗窃、抢劫、盗抢机动车辆、诈骗等多种侵财型案件,DNA技术在案件侦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基层公安机关案件侦破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刑事技术工作落实“三严三实”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

2.3 基层DNA实验室有效地解决时效性问题。

检材DNA含量在同一保存条件下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解,直接影响最终检出率;基层公安机关获得现场检材后,往往需要送到上级公安机关的DNA实验室,由于上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的工作任务重,大案要案多,许多案件检材往往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够得到结果,而战机稍纵即逝,尤其是有些可疑人员到位后由于受办案时限问题,释放后难以二次抓获归案。因此在基层增加实验室,能大大减少中间环节和检验时间,为办案节省时间精力。从另一方面来看,县区级公安机关DNA实验室的建立,还可以大大减轻省公安厅、地市级公安机关DNA 实验室的工作压力,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大案要案、数据库管理和科研项目上来,形成职责明确、各有侧重、分工负责、合理投入、高效运行的工作体系,形成层次合理分级化的DNA技术队伍,整体提高DNA技术水平。

3.基层DNA实验室的架构和管理。

3.1 实验室区域规划。

实验室分办公区和检案区两大区域,有效合理地进行物

理间隔,检案区在200平方米以上,实验室设有受理区、初检区、DNA提取区、试剂配制区、PCR扩增区、检测区、试剂耗材保管区、物证和样本保管区、数据分析区。各区间布局严格按照单向流动,并配备不间断电源、恒温恒湿、生物安全柜、防火、防腐、给排水设施,提取室、扩增室、检测室进排风通道独立分流,配备空气净化、负压区间等设施,扩增室内超净台、安全柜。检测样品经分设各室隔离墙上的样品窗传递,区内人、物通道分行。

3.2 实验室设备配置。

实验室配备一台高通量的基因分析仪(如美国AB公司

3130型24通道基因分析仪),两台PCR扩增仪,一台纯水仪、一台DNA纯化仪,以及离心机、保温仪、振荡器、生物安全柜、移液器、冰箱等若干。要求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检定、校准。

3.3 实验室制度建设。

包括实验室内部管理机制及外部机制。实验室内部机制要按照公安部DNA实验室等级评定和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等要求建设,包括实验室规范管理、实验室质量控制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客观性、科学性,更好地为诉讼服务。外部机制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实验成果,首先是技术室内部的分工合作,加强DNA信息与打防控系统及指纹、足迹系统的联合应用,扩大战果;其次是实验室与各分局派出所的分工合作机制,确保办案时效性,分析现场生物物证与案件的关联性,积极提供破案线索和办案证据。

4.建设基层DNA实验室应用体会。

一是强化沟通统筹工作,是DNA实验室规范建设的重要前提。结合现有基础设施、人员条件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实际工作需求,经充分调研,提供切合实际的DNA实验室建设报告,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实施此建设项目对今后实现高效技术破案、科学举证的重大意义,从而获得领导支持,保障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1]

二是强化信息采集工作,推动DNA信息技术服务实战效益的发挥。让基层一线实战单位认识到,必须把前科人员和可疑人员的血样采集与现场生物物证提取工作一样摆在一个突出位置来抓才能加快DNA建设,才能提升“现场和人员两条腿走路”的能力,拓展DNA技术破案效能。

基层公安机关DNA实验室是未来十年全国公安机关DNA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基层刑侦部门核心战斗力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纵深推进基层DNA实验室建设,加大对DNA专业建设的投入,才能切实提升侦查工作发展的后劲;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的守护神。

第9篇:基层工作经验证明范文

关键词:土建工程;质量验收;隐蔽工程;

土建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现时一般的土建工程项目包括:房屋、道路、水务、渠务、防洪工程及交通等。土建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欲使土建工程质量得到业主以及建设单位的认可,一定要做好其质量监督验收工作。

1设计及材料验收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必须进行设计,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承担建筑旅馆装修工程设计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应由设计单位负责。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消防、环保、节能等有关规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进行核验、确认。

2)建筑装饰装修共存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进行检验。材料包装应完好,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壅的进场材料应至少抽取一组样品进行复验,当合同另有约定时应按合同执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庸和防虫处理。现场配制的材料如砂浆、胶粘剂等,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配制。

2基础工程验收

基础工程验收工作是土建工程管理的首先要完成的问题。一般而言,在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基础最好利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形式,并做好检验工作。成桩要做砼试块强度检验,另外,桩身动检工作要同时完成,桩身动检如大应变、小应变、桩长、缩径、扩径、断桩等方面,在检验工作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建议有条件的按1~2%抽样来做竖向静荷载试验,方法可按慢速维持荷载法。在砼灌注过程中必须全过程严格把关,如采用实行旁站手段,及时跟踪检验,及时评定质量结果。对于重要的工程基础及设备基础必须由设计、质检单位签字盖章后才能实行。

3隐蔽工程验收

隐蔽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能否保证质量安全可靠的重点。建筑的地基与基础、大型设备药础、重要构筑物基础。主要地下管线、管道、地下构筑物、重要承重结构的现浇钢筋棍凝土工程以及屋面防水等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土建技术人员应坚持在施工现场,跟班检查。并对施工过程做出及时详细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必须完整,可靠并妥普保存。

1)桩基工程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记录;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预制桩接桩,灌注桩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灌注;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漕桩顶标高与施工现场场地标高相同时,应在桩基工程施工结束后进行)

2)基础工程轴线:施工单位填报施工测量报验单,附施工测量放线复核单。挖土:施工单位填报地基验槽记录。蛰层。底板钢筋(包括品种、规格、数量、搭接长度、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数量位置)。混凝土:混凝土浇灌令、混凝土级配单。基础墙(包括标高、大放脚尺寸、砌筑砂浆强度):砂浆级配单。防潮层钢筋。架空板安装。

3)主体工程轴线及放样(每一层)。柱、粱、楼梯、板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焊接情况、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预埋件等,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雨篷、阳台、空调板等悬臂部位钢筋(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混凝土(包括表面质量、强度等级、每层一次),巡视旁站记录。墙体砌筑(包括柱与墙拉结筋数量、规格及设置情况),砂浆级配单。屋顶水箱钢筋(包括数量、规格、品种、搭接长度),巡视旁站记录。女儿墙压顶钢筋(包括数量、规格)。

4钢筋工程验收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钥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外面进口的钢材必须进行化学性能的检验,证明合格后才能投入工程施工。

2)在施工时若需要刚劲替换,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使其性能符合钢筋的规范,不能随便将不同强度的钢筋相互替换,对于关键部位的替换还得经过业主、发包方同意后以书面形式决定代换。

3)在钢筋绑扎与安装前需要认真阅读图纸,掌握甲方工程意图。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有没有不相符的地方,认真查看成品尺寸、心头与下料表有没有冲突。检查对照确定正确后再进行绑扎安装。一般情况下,绑扎Φ12及以上钢筋用20#铁丝来绑扎,Φ10及以下钢筋用22#铁丝来绑扎安装。

5混凝土工程验收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坚固性以及耐久性,是影响土建工程质量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由胶结材料,集料(也称为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具有强度高、耐久等优点。根据笔者的多年工作经验,认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如下:

1)原材料验收:水泥、石子和砂子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水泥必须有合格证,主要指出厂合格证和28天合格证。过期的或者受潮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要谨慎。正常情况下,放置3个月的水泥强度降低10~20嘶。骨料不能采用风化岩石子,碎石中针。石子及砂子的配合比要符合施工要求。如砂石含泥量超过规定标准,就必须进行清洗。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再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于从加工厂购进的预制构件,仍要按照规范规定验收。并进行现场随机抽样试压。

2)外加剂验收:使用前需要检查其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找正规厂家生产。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性能试验报告也不可少。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

3)级配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来确定混泥土各个配比材料,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表单等工作。并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

4)搅拌验收:混凝土搅拌一般为机械搅拌,在缺乏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对于分量较小的水泥可采用人工搅拌的方式进行搅拌。怎样搅拌都必须注意质量的控制,如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混泥土均匀程度,直达到石子与水泥浆无分离时为止。

5)浇筑控制:混凝土在运输时主要控制发生离析现象,浇筑混凝土要控制好施工顺序,且要留设施工缝。在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要保证混泥土整体振捣均匀,减少混凝土中空隙以提高其密实度,从而提高其强度和不透水性,可以避免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的现象。与此同时,混凝土坍落度等性能也要考虑到,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如改变配合比。

6门窗工程验收

1)门窗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纪录:门窗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特种门及其附件的生产许可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记录。

2)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木门窗、金属门窗、塑料门窗及门窗玻璃每100&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特种门每50&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7抹灰工程验收

抹灰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其他设计文件。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抹灰工程每500~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地应分为一个检验批。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抹灰工程每50m2自然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公为一个检验批。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1间时应全数检查。室外每个检验披每100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m2。外墙抹灰工程施工前应先安装钢木门窗框、护栏等,并应将墙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实。抹灰用的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d;罩面用的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3d。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屋要求时,应采用l: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