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

第1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 要] 人力资源是在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能够进行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只有抓住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磨合开发,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同时在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占有重要的一环。如果执行创新机制,减少人才流失,就不可以忽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才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有人说,现代企业的管理主要比拼的就是人才的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牢牢抓住他的命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保障着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将就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在这个管理体系下人的培养使用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

1 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对企业的人力进行优化和重组,积极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出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为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确保企业之前所制订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配置所制定一系列政策或者实行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措施或者活动。这些活动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目标战略;人员选募;绩效以及薪酬管理;人员流动以及关系整理;以及员工的健康安全管理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是能够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虽然一个企业的所有管理目标都是由这个企业的管理层所讨论制订的,但是,在日常工作中,这些管理目标的实行以及完成程度,都是由下属员工的努力程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下属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理解以及贯彻管理者指定的目标,那些被制订出来的计划都将属于镜中花、水中月,那么所谓的“企业管理战略措施”也将变为一纸空谈。所以,当企业的人力管理系统得到充分的完善时,这个合格成熟的体系将会给企业带来各种灵活的企业组织观念,给企业的员工提供相应宽裕的条件以确保员工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让员工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中保有自己的灵敏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在这个市场经济纷繁竞争的大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构想和目标。

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认为,“人”是一种技术要素,其地位和机械设备、土地等要素一样,是并列平行的。这种观念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对于发展生产力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现在关于人力资源的观念打破了这种桎梏,不再把人放在和其他要素一样的地位,而是把他看作是一个具有成长性以及建设性的因素,这个因素同时还有着很大的潜力进行发展,充满了勃勃生机,企业因为了这个因素而活力四射,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现在的人事管理改变了过去的陈旧陋习,不再认为员工只有在受到“监视”“控制”时才能努力工作;相反,企业会不断为员工创造各种有助于提升其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使其自身的劳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同时,现代的人事管理理论一改过去老旧理论“竭泽而渔”“跑了再招”这些既浪费了人才,又使得滥用的职权破坏了士气这样的情况,而开始像爱护水资源、石油资源一样爱护起了人力资源。在现在的人力资源理念中,企业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和投入,使资源的利用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对企业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双重提高。

2 在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使用和创新的思路

那么,怎样在当今崭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下开展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创新,应做到以下几点。

2.1 对内部员工人性化管理,促进竞争意识

如上文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去粗取精,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在这个新的时代众多竞争对手之中脱颖而出,在竞争中求发展。所以,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路。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倾听员工的呼声,才能真正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要完善企业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企业的人事机构应该首先调查那些可以促进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动力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的内容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措施,用来激励员工的斗志和竞争意识;对于那些消极怠工、不肯付出的员工,则要出台惩罚措施,使竞争意识深入人心,使企业得到飞速发展。

2.2 在外部招聘中针对人才做出吸引机制

要对企业的岗位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选拔,能者上,弱者下,不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员工都心服口服,不会对企业产生怨念,使企业环境成为适合人才发展的土壤,使人才愿意留下来,为公司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2.3 建立培训机制

要对公司的人才进行培养。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十分频繁,如果企业不对员工进行培训,那么员工的知识能力可能就会迅速过时。所以,只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才能使企业不会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落伍。同时,培训机制也属于一种激励措施,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3 结 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人才培养使用与创新。只有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使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高,才能在当今的复杂竞争中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卢晓中.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2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哲学基础

[DOI]10.13939/ki.zgsc.2017.10.014

1 问题的提出

1.1 理论背景

新发展理念的研究起点在于发展观。发展是全球和中国的实践主题,发展的新实践亟待发展的新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立足于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性难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发展目标的科学阐释。学者们普遍认为,新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突破,引导着理论探索和实践开拓的方向,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对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文献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以“两山论”的形象概括为基石,通过理论升华形成和充实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二是从结构体系上细化绿色发展理念内涵,如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管理理念、绿色创业理念、绿色科技理念、绿色文化理念、绿色生态伦理理念等,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多维度的价值考量。三是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主线,拓展绿色发展理论成果,通过挖掘绿色发展的根本理论依据,在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发展,推出了专业化、规范化的思想成果。

创新发展理念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如下几方面:首先,立足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出发,挖掘创新发展的理论本质和逻辑,从范式转换角度探索创新发展的哲学价值。其次,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多种方式,明确创新发展的实质内容,在反思其历史产生和发展中提炼新成果、发现新价值。最后,从立场、观点、方法诸方面,挖掘创新发展中个人主体之于马克思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意义,明确“现实的个人”为创新发展的现实主体,实现从“类”主体观到“个人”主体观、从“抽象的个人”主体观到“现实的个人”主体观的转变,推动创新发展在管理实践中的拓展。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联系已有研究开始关注,例如,有的研究从“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视角和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探索两个理念之间的节点;还有研究则从社会面貌变化、社会结构更新、社会文明进步等层面,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探索不同理念彼此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哲学本源。总体而言,当前研究认可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不同理念的导向及相互作用具有差异性,仍需细化研究思路、深化研究发现。

1.2 学术动态

一是当前研究尝试吸纳多学科领域的理论观点,来挖掘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领域的哲学本质问题。除了社会建构理论和复杂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学者们也尝试整合经济管理等学科视角,找寻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主要驱动力量和价值实现的可能路径。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发在于,要避免新发展理念研究停留在类型层面的界定上,而是要通过吸纳多元的科学理论,揭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具有的本质规律。

二是当前研究尝试借鉴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来构建新发展理念相关要素的逻辑关系。例如,使用政治修辞手法、联合分析方法甚至实验方法检验新发展理念可能产生的作用。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发在于,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存在协同性联系,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对核心“谜题”进行深入解剖,保证研究方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当前开展理论哲学基础分析以及学科发展十分必要。

三是当前研究尝试剖析具体地区的新发展实践,来推动理论的会通和创新。一些研究关注发展中国家,也有基于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比较研究,分析视角多从发展中国家、转型经济、贫困地区或区域合作出发,探讨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推动,以及对环境恶化或极度贫困等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些研究给我们的启发在于,需要充分重视情境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基础问题进行规范的情境研究,获取发展科学理论的研究发现。

2 研究的价值意义

2.1 理论价值

其一,有助于深化和拓展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研究。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作槲宕蠓⒄估砟畹淖槌刹糠郑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对这两个理念的内涵类型、概念外延和重要地位的讨论,欠缺从哲学基础层面对两个新理念内在哲学规律的探寻。理念协同性研究立足学科交叉融合,将对两个新理念的核心议题展开规范分析和检验,将两个新理念研究从对行为结果表征的分析,延展至对行为发生缘起的揭示,构建并验证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有助于深化和完善两个新理念基础理论的研究脉络,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研究的多维体系。

其二,有助于充实和发展新理念协同性的研究。五大发展理念是破解发展难题的行动方案,而理念之间的协同性正是打开“谜题”的关键。当前对新发展理念关系还存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的不同观点。本研究致力于解决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谜题”,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和复杂科学研究范式,延揽伦理、技术和制度等要素,在规范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挖掘并提炼基于交互效应的动态协同过程,有助于促进多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实对新发展理念协同性这一“黑箱”的解释,提炼形成新的理论命题。

其三,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新发展理念实现途径的研究。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研究,需要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多重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在发展中国家情境下,将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实践视为协同演化的过程,瞄准中国发展实践的独特属性,开展新发展理念价值实现的挖掘和创新,通过构建并检验相关命题,总结和提炼情境化研究成果,揭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价值识别和实现机制,有助于从价值提升角度夯实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完善基于中国情境的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的哲学体系。

2.2 应用意义

一是有助于指导绿色发展的实践。绿色发展实践需要兼顾多重目标,更容易陷入个人利益与社会福祉、经济回报与非经济价值等冲突构成的决策困境。单纯依靠道德水平或制度约束,难以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和长期价值。理念协同性研究立足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境,总结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作用规律,指导创业者更好地发挥创业精神与技能的作用,有助于催生更多的创业者投身绿色创业实践,提高绿色创业质量,降低失败率。

二是有助于指导创业创新环境的健全。实现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政策制定者的共识,但是,当前多数创业创新政策还局限在创业创新活动数量和经济产出层面,在引导和鼓励创业活动更好地符合创新发展诉求方面,还缺少专门的体系,政策也不够完善和有效。尤其是从哲学意蕴解读和价值创新视角,挖掘包括制度环境要素在内的创新发展机制,提炼出宏观系统与适应性主体之间的作用规律,有助于提高创业创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是有助于指导绿色与创新人才教育的发展。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和理念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传统教育,难以适应当前实现生态和社会价值的新需要。理念协同性研究在中国新发展理念实践背景下,积累的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和代表性数据分析结果,总结哲学依据和科学规律,不仅可以促进新发展理念在教育中的推广,还有助于提升绿色与创新技能培养,丰富相关教育理论体系,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3 框架体系与内容要点

3.1 设计思路

框架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中国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具体情境,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础,聚焦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借鉴建构主义和复杂适应系统等科学研究范式,关注理念协同性的哲学基础与意蕴体系,遵循协同演化理论逻辑,探讨理念协同性的本质源起,探寻协同性的价值实现的动态机制,提炼新发展理念创造可持续价值的科学规律。

基于上述思路的基本假定是: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是绿色发展理念哲学基础分析的重要属性,目标导向与手段导向是创新发展理念哲学基础分析的关键维度,据此可以整合并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及其哲学意蕴,包括协同性基本路径和重要源起,据此构建协同性的哲学理论体系。而且,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多重底线的开放系统,符合哲学视域融合与范式重构的逻辑,有助于通过技术和制度等层面创造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跨学科和多理论融合研究有助于中国情境下更好地实现绿色与创新发展。

3.2 框架内容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下图所示的总体框架,包括三大模块、五部分基本内容:

总体框架示意图

第一模块为基础模块(上图左侧虚线框区域),包括第①和第②两部分研究内容:①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②创新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具体包括:依据哲学基础研究的脉络,从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入手,廓清绿色发展的逻辑原理和关键环节;借鉴经典的创新经济学判断,从目标导向和手段导向切入,明晰和确立创新发展的哲学本质和属性特征;规范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体系当中的定位和地位,并针对中国情境,构建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分析框架,完善研究的哲学基础,为后续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模块为协同模块(上图中部虚线框区域),包括第③和第④两部分研究内容:③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协同性;④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哲学意蕴。具体包括:参考理论演化的哲学研究思路,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基本路径,探查资源、知识和技术等要素的作用过程;在廓清各环节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不确定性背景,进一步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的重要源起,提出协同性的评价和优化方案;在上述研究发现基础上,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哲学意蕴,包括系统性的哲学背景梳理以及创新性的哲学内涵体系的构建。

第三模块为价值模块(上图右侧实线框区域),包括第⑤部分研究内容:⑤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价值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并非封闭过程的认识,从新价值创造的角度入手,分析协同性的哲学指向所在;根据哲学的视域融合和范式重构,对协同性的价值实现开展情境化的研究,整合多层面要素,关注基于理论和现象之间匹配的情境化方案;着眼于技术驱动和制度助力,关注协同性的实践结果产出,分析情境嵌入下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价值创造水平,并探索效果提升机制。

3.3 应用要点

一是厘清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动态过程。这是进行协同性哲学分析和开展实证研究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提炼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哲学基础的内在联系,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演进模型。虽然新发展理念哲学基础研究已经起步,但新理念之间协同性的结构和本质仍是研究“谜题”,亟待进行充分解析。为此,研究和实践应当在国内外最新研究基础上,系统归纳已有研究成果,挖掘不同研究主张背后的理论范式,结合现场观察、叙事研究和扎根理论的科学设计,提炼出协同性分析的理论框架。

二是多层面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哲学意蕴剖析。如何揭示从个体到制度环境多层面要素之间的影响机制,识别并验证交互效应,进而构建科学反映要素之间关系链条的哲学规范模型,从中提炼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机制,是理念协同性拟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此,本研究从包括伦理与制度关系等哲学基本认识出发,融合跨学科研究成果,运用建构主义和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发挥案例研究和样本调查在质性和量化研究的优势,考察个体和环境、决策和规制等多用姹淞浚构建多要素动态性的整合研究模型。

三是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实现价值创造的演化机制。如何推动中国情境下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转化从而创造新价值,是哲学基础研究的应有之义。需要指出的是,有必要立足中国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绿色与创新发展情境,参考系统动力学和演化博弈分析方法,以区域、产业、组织类型、成长阶段等为标准,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和典型案例研究等方法,检验新发展理念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并延揽技术和制度等动因,揭示中国情境下如何有效促进新发展理念价值创造水平的哲学答案和科学途径。

4 讨论与展望

基于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过程具有重要性、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判断,紧跟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研究前沿,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并重,遵循理论推演和动态跟踪调查的研究思路,以理念协同性为主线,提炼协同性的哲学基础、本源和路径,揭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的动态机制和价值实现机制,从哲学基础研究切入,为开展新理念研究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构建提供知识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归纳面向实践活动的科学启示和建议。因此,协同性框架可能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

第一,聚焦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协同性,将新发展理念研究从局部表征的考察,深入发生源起的哲学探寻,挖掘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动态架构,揭示理念协同性的本质和逻辑。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刚起步,针对协同环节的探索明显不足。现有研究多是从外部较为宏观的视角,考察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等表征问题,欠缺从协同性这个核心“谜题”,挖掘新发展实践得以激发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突破已有研究在分析层次上的局限,以多类型多层次主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协同性的哲学解读入手,引入并发展相关理论,构建动态架构,丰富已有的哲学及经济管理学科理论的思想内核,为解答新发展理念的本质问题提供了理论可能。

第二,立足建构主义理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将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的重心从偏重客观条件的作用,拓展到关注社会互动的过程,挖掘协同性的哲学意蕴和内在机制,揭示协同性的动态演化规律。建构主义认为,主体身份和利益不是完全由客观条件决定的,而是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演进和生成的。同时,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也强调创适应性主体的核心角色。但是,现有研究对上述重要视角关注不够,欠缺对实践主体如何组织经验世界的哲学探查。本研究突破已有研究在认识角度上的局限,借鉴建构主义及复杂适应系统研究范式,以发展理念协同性为主线,凝练主体与环境交互效应及其对理念协同性的影响机制,并提炼出路径优化方案,为新发展理念的跨学科研究开拓新思路提供支撑。

第三,嵌入中国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实践情境,将理念协同性从经验假说层面,推进到科学研究层面,挖掘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协同性对价值创造诉求的解决方案,揭示理念协同性的价值实现机制。新发展理念协同性的积极作用,尚有待在实证研究中得到足够验证,尤其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现实,使得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具体情境的哲学思考具有独特属性,同时也蕴含了诸多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突破已有研究在研究手段上的局限,立足具体发展情境,遵循跟踪式案例访谈和多轮次调查相结合的研究设计,运用叙事研究、联合分析、扎根理论和实验研究等科学规范的方法,细致刻画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性的贡献体系,有助于明确并提升价值创造的实践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可操作性指导。

未来研究和实践方向可以关注于四个方面:①服务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研究,为其他学者开展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理念及其内在关系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尤其对跨学科开展新发展理念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②服务绿色区域建设与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提质提供实践指导;③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北京市创新环境建设,服务相关政策制定和协调部门,为打造京津冀绿色创业生态系统提供决策服务;④服务创业创新教育和培训领域,为开展绿色创业创新教育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提供案例和数据素材,服务绿色与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Gorz,A.Capitalism,Socialism,Ecology[Z].Verso Books,1994.

[2]Hockerts,K.,Wu stenhagen,R.Greening Goliaths versus emerging Davids:Theorizing about the role of incumbents and new entrants in sustainable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0(10).

[3]Isaak,R.Green Logic:Ecopreneurship,Theory and Ethics[M].Boulder:Kumarian Press,1999.

[4]Liu,F.,Simon,D.,Sun,Y.,Cao,C.Chinas innovation policies:Evolution,institutional structure,and trajectory[J].Research Policy,2011(7).

[5]Lu,B.Expedited patent examination for green inventions: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cy choices[J].Energy Policy,2013(10).

[6]Motohashi,K.,Yun,X.Chinas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and growing industry and science linkages[J].Research Policy,2007(8).

[7]Newson,M.Green history.A reader in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philosophy and politics[M].London:Routledge,1994.

[8]Yadav,R.,Pathak,G.Young consumers intention towards buying green products in a developing nation:Extend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6(11).

[9]胡鞍钢,张新.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

[10]兰洋.绿色发展理念的哲学基础与多维审视[J].学习与实践,2016(5).

[11]李志青.中国经济新平衡:重建绿色发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2]刘邦凡,王磊.科学、哲学与认知融合视域下的因果陈述逻辑[J].哲学研究,2013(12).

[13]秦国伟,李铁铮.绿色化引领“五化f同”的哲学基础和价值意蕴[J].甘肃社会科学,2016(4).

[14]王成军.同与异的对立与统一:论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的关联与融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15]杨发庭.绿色发展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J].理论与改革,2016(5).

[16]杨卫军.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底蕴[J].学术论坛,2016(9).

第3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创新;校长;创新力;领导力

学校是实施教育创新战略的基地,一个学校的创新力如何,是这个学校的整体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角度分析,学校教育创新力指标的确立是学校现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也是国家对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水平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牵头、十所高师院校和百余所中小学参加的《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该项研究旨在对中国学校教育创新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回答,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质高效的学校教育发展模式与育人模式。作为一个具有前瞻性、挑战性的系统工程,一项富有活力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工作者的跨学科研究,跨校际的教育工作者协同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为构建优质高效的学校教育提供一种理论准备和分析框架,为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相关决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学校教育创新力问题的研究,涉及如何界定学校教育创新力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实质,如何分解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内在核心要素,以及如何寻求提升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基本思路,包括学校教育发展的创新点的产生,创新者的结构特征、创新方式,学校教育创新的政策及制度障碍等诸多问题。

一、学校教育创新力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指导思想

关于创新力研究,中国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发展较快,目前主要集中在城市创新能力评价问题,比较典型且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项研究:一是关于国家创新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该研究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由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组成。二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关于中国31个省市区创新指数的研究。创新指数由创新资源、攻关能力、技术实现、价值实现、人才实现、辐射能力、持续创新,以及网络能力八个要素组成,共39个具体指标。三是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四是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新技术产业化能力和品牌创新能力三方面。至于学校教育创新的研究,目前主要是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集中在校长办学绩效及校长基本素质的评估上。因此,学校教育创新力,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什么是学校教育创新力?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关键在于揭示学校教育创新的内涵。学校教育创新指的是学校教育主体,通过新的创意、新的构想、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对原有的不合理的理论观点、思想方法、技术手段的突破和超越,是在学校变革与发展中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一种创新性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创新性活动,构建有变革创新能力的学校教育,从而突破种种阻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限制,使学校实现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以几个基本命题来概括学校教育创新的本质:学校教育创新是一种以“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是一种勇于变革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先进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创新区别于“提高”,提高指单纯的增长性变化。创新区别于创造和发明,创新更关注执行过程中的努力以及创造性行动,关注目的性和社会价值。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实质在于变革、超越和发展。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学校教育创新在深层次上应回答以下问题:学校教育创新的存在状态(结构与形态);学校教育创新各内在要素的互补、竞争、共生关系;学校教育创新的生长与演变。

在分析学校教育创新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对学校教育创新力(或称变革力)的界定是:学校教育创新力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追求,学校办学体制中基本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结合、“适应”与“变革”结合的总体综合力。

学校教育创新力的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学校教育创新力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审视,确立科学的质量意识、特色意识,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使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从而提升学校教育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构建学校教育现展的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使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和战略转移实施的基地。

基于这一目的,项目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一)全面提升我国中小学教育创新力,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育成长和学校的现展

这是该项研究追求的发展性基本目标,这一目标具体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扎实,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人的个性与才能的发展。二是形成有特色的学校教育创新文化。三是创建具有生成性的学校生态制度与管理系统。四是营造内外部良好育人环境。五是塑造具有“生成”意识、“理论”气质、“变革”能力的校长,提升领导力。

(二)构建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

学校教育创新力指数的构建,旨在用统计体系构建学校教育创新的内涵与本质,也就是说,将诸种外显行为要素归结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有效行为指标,建立相应的有效行为模型,用以描述学校教育创新的内涵和本质,以及学校办学的效益和水平。

(三)测度不同地域不同办学条件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发展水平

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不仅有其普遍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具有基于学校自身条件发展的特殊性,展现了我国中小学现代化发展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发展形态以及多层次的内容。在实践层面的探讨,既有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又有单个学校的发展模式;既有小学、初中,也有高中及特殊教育学校。这一研究要特别关注贫困地区的普通学校和困难学校,根据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探讨不同类型学校创新规律及其制度建设。

此外,还要搭建我国中小学教育创新力研究的基础数据信息平台。

二、学校教育创新力构建的研究方法

保证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体系的有效性,核心问题是学校教育创新力要素结构的合理性,否则无效的指标将导致虚假的结果解释。因此,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就成为项目研究的关键一环。两年来,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体系设计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基础性研究(2006.3-2007.3)

基础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对学校教育创新现状进行扫描性调查,基本把握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的经验与问题,从而提出构建学校教育创新力指数研究的问题域。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转1.问卷调查

从学校现展的目标与价值系统、教育教学业务系统、学校人际关系系统、学校办学资源系统四个主要方面设计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十五所中小学教育创新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共完成45万字的调查报告。

2.个人访谈

围绕校长个人成长背景与管理风格,任职以来遇到的重大问题及解决举措,以及当前办学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等问题,对北京、天津、沈阳地区24所项目成员校的校长或校领导进行访谈。

3.论坛研讨

针对目前有关学校创新变革问题的争论及不同看法,项目组分别在北京和深圳召开了两届校长论坛。通过研讨,在学校教育创新的内涵、学校教育制度创新的研究域,学校变革作为学校教育创新核心应思考的问题,学校教育创新能力评价与指数指标,校长在学校教育创新中的地位及对校长素质要求等问题上取得初步共识。

另外,已有的研究经验,为我们开阔了思路,提供了研究方法的启示。

(二)第二个阶段:专题性研究(2007.4-2007.9)

专题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初步形成学校教育创新力指数指标体系。

1.开展专题性调查

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关于学校教育创新的三个专题性调查。专题性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精品课程与骨干教师典型个案调查,班级建设的典型个案调查,以及学校管理与制度创新的个案调查,为学校教育创新数据库建设和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材料。通过调查,共总结19所中小学语、数、外、科学四门学科61位创新型优秀教师教学经验,3所中小学班级建设的创新指标构建典型个案,8所中小学关于学校管理与制度创新指标的构建,完成调查报告共50余万字。①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归纳和总结当前学校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特色的和有代表性的实践形态、经验和问题,探讨了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基本要素,初步形成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估指标体系。

2.召开校长论坛

在杭州、苏州分别召开第三、四届校长论坛,集中讨论和修改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构建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估指数的重要意义(必要性与价值),构建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估指数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估指数合理性的标准,以及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三)第三个阶段:实证性研究(2007.10-2008.5)

一个有效的测评指标,应对丰富的教育实践有较强的解释力。因此,当学校教育创新力测评体系初步形成后,我们必须再次回到实践。在实证性研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在项目成员校范围内,以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进行学校办学工作的全面反思和总结,进一步发现问题,以便检核该指标的预测度并再次修改和完善指标体系。这一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体系得到了项目成员校校长的普遍认可,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与国内外已有研究相比,该项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以目前国家经济变革、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为突破口,从学校现展的目标与价值系统、育人模式系统、学校制度与管理系统、校长领导力四个主要方面,深入探讨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质高效的学校教育发展模式,以及有关的理论、政策和现实问题。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以下几点:

1.立足于实践创新,强调研究的原创性

学校教育创新力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靠事实罗列、经验归纳或学校管理工作业绩的展呈,也不能仅凭思辨、逻辑规则的演绎得出研究结论,在分析资料时更要避免用机械的构成论对复杂系统进行孤立割裂的研究。我们强调要使研究具有原创性,就必须从问题出发,源于实践、基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满腔热忱地读懂学校、读懂校长。基于本地区发展教育的需求,结合宏观教育改革背景,注重本校办学实践与教育实践,研究学校教育现展中涉及的若干基本问题。

2.强调研究的过程性与实效性

鉴于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我们的研究,一是重点放在学校领导干部教育观念的变革、基本素养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引导参与研究的学校领导者主动进行创造性工作,进而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现展的基本途径。无论学校原有基础与条件如何,都要经历研究的过程,并努力做到将“形而上”的理论引导与“形而下”的实践研究结合,体现教育改革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性、社会性、主动性和整合性。二是采用工程学的方法,注重实证调查研究以及经验的总结,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以提高研究的规模效益。

3.强调直觉和洞察力

基于该项研究的开拓性,我们强调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要以开阔的理论视野,不断调整研究视角,善于发现和总结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所提供的新经验、新思想,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又努力将实际问题还原为一个理论问题,给予升华,在项目研究的不同时期形成特定的研究域,从而永葆研究的生命活力。

4.强调研究的整合性

研究的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学科交叉与整合(目前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教育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学、特殊教育、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统计与测量);二是多方研究力量的整合。高校理论工作者、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以及中小学的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组成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整合,力求全面把握。

5.强调确立“精品”意识

在“学术共同体”中提倡不从众,不趋同,不断培育和形成各自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追求卓越。

三、学校教育创新力的要素特征

我们通过研究,在较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当前学校教育创新发展中具有特色和有代表性的实践形态、经验和问题,从而形成了如下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研究的理论思路及初步的测评体系。

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研究的理论思路如图1所示。

学校的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特质、9个分析单元、24个要素组成。整个体系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由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组成的价值目标系统;由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组成的育人模式系统;由人事制度、组织管理制度组成的制度与管理系统;由战略性谋划能力、领导者品格组成的校长领导力。当然,这一评价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目前所形成的学校教育创新力测评体系见表1所示。

在这个体系中,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价值系统,是教育发展的出发点,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主要依据。就学校教育的整体创新发展而言,对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在观念和行为两个层面上实际地影响和制约着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过程。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强调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是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核心。面对多元文化与多种价值取向并存的发展环境,只有真正确立了人的发展观,才能实现从知识论向价值论的时代转化,重新诠释教育的本质。

学校育人模式系统,是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主体工程,它包括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两个主要的育人途径。在这两个大系统中,我们重点突出了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三个带有原点性的基本要素。

制度与管理系统是学校创新的前提、支撑和保障。通过研究,我们取得了两点认识:一是在学校的诸多制度中,影响创新力的关键是人事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二是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学校教育创新,集中表现在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与优化组合,以及学校教育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对于不同发展水平学校的创新,政府应当提供何种支持政策;学校内部不同水平和范围的创新,应当受到什么样的组织、激励、制度的维护以实现持续发展;如何减少创新行为者面临的不确定环境,提高他们对于自己创新成功甚至回报的预期,减少创新风险和不稳定性,使得创新可以持续进行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校长的领导力,是学校创新系统中协调各要素关系的亲和力,处于引领地位。我们认为校长的领导力集中表现为战略性谋划能力和领导者品格两个方面。战略性谋划能力的具体内涵为:敢于突破、勇于改革的洞察力、判断力与胆识,目标设计与决策论证能力,以及学校资源整合与经营能力。在领导者的品格中,更重要的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不断反思、超越自我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四个子系统以及系统的优化组合,学校不断调整内部结构,扩大自我组织的功能,成为一个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有机体,成为一个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教育生态系统,以期达到提高质量、增长效益、有序运行的效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促进各校实力的提升,带动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并考虑指标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办学条件学校的适切性,除学校教育创新力评价指标外,我们还设计了两个指标系统。一是关于建设学校教育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力指数,包括学校教学、学校德育、学校教育制度管理系统、成功的学校领导等方面的创新要点。在每个方面,通过应确立的基本命题开展研究。如学校的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核心是“价值取向与行为习惯”,实施途径是通过对道德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化改造,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累经验与重构性体悟(体验),从而实现“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的统一。有了学校道德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才可能达到班级建设创新的基本要求:有创意的学生多样化活动与发展,民主、开放、勇于开拓创新的班级组织,团结、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二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基础条件指标,包括人力创新能力指标、经费指标、设备指标、社会评价指标。

至于如何以建模的方法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对实践的引领作用等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去探讨。

四、学校教育创新力提升的条件分析

我国教育发展仍然处于转型阶段,改革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一状况在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无序和混乱。这些不确定性既来自宏观制度和政策,也来自微观环境和学校自身的行为。因此,要提升学校教育创新力,必须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内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心理环境、办学自、以及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外部环境条件则指政策机制(作为核心的权力结构,解放创造性与限制创造性的条件分析,同时揭示学校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及体制)以及评价机制。提升学校教育创新力,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一)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问题

凡是能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采取得力的改革举措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学校,校长无一例外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改革创新的胆识,善于抓住时机回应社会的挑战。在解决学校生存发展面对的重大问题基础上,校长应确立起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和主导文化精神,同时力求在学校教育的目标和价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形成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二)认真地总结反思,揭示学校教育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过程,阐明学校发展的思路和特色

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就是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过程,是通过建构一种创新的观念、思想与目标,进而使这种观念、思想与目标通过一系列基本条件,进一步生成具体的办学行为的复杂过程。因此,提升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基点,首先是对已有经验的反思总结。要读懂学校、读懂校长,要阐明如何抓住发展机遇,结合学校所在环境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学校教育创新的思路和特色。如何凭借校长的胆识和战略思想,挖掘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形成应对变革的自我更新机制,从学校教育价值观念的重新定位研究到学校教育体系的全面更新;从改造教育过程到改变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方法与手段;从全方位地营造育人环境到创造性开拓各种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真实、真正的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地总结和反思。

(三)学校教育发展的创新点的产生,关键在于学校的领导力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学校领导者应处理好以下若干矛盾关系:研究维持系统与变革系统的合理运作;寻找理论构想向实践操作转化的中介、最佳结合点;协调继承传统与变革创新(反思、批判)的关系;处理好内在优化与外在社会压力之间的矛盾。

第4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

前言: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项教育项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然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课程教育存在理念不清,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我们要切实分析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研究探索,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新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发展目标与现实意义

(1)发展目标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作为发展基石,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性管理体系,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一方面是为了树立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量的创新性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人才支撑。其次,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学校管理者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陈旧的管理模式。

(2)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利益驱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备受学生的追捧,选择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越来越少,除此之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被高度重视,各跨国公司对员工英语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对汉语言水平并没有要求,大部分人未在汉语言学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忽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工作更为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此之外,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意义还在于巩固汉语言文学在国际教育上的地位,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历史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文化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们应抓住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的契机,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开阔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空间,将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推向国际。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与其他专业相比来说,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缺失的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发展,还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进行,急需整改。以下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1)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问题

教师对汉语言教育创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和体会,存在对创新型的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现象,有大一部分老师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方向与核心,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执行力并不是很高,我国各高校应不断深入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理念,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

(2)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难以展开,所以,想要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程安排管理体系,实现课程优化安排,全面把握课程结构安排与创新工作的关系,提高课程安排为整体发展带来的效益,为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3)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者与实施者便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效率。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教育思想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影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十分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的创新策略

(1)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十分重要。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便于将汉语言文学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

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是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平台的建立,方便了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独特新颖的想法的传播,大大调动了师生创新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

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是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创新的意识与思维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我们要重视师生的创新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力。

(4)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提供条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总结:创新,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创新,一方面是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从这个层面来说,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又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通过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分析研究,其重要性跃然纸上,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体系,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魅力推向世界。(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蓓.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2,21:254.

[2]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5:21-22.

第5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62―02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步伐,成为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在阐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应如何发挥这种作用。

一、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型人才。

首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其次,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诞生。创新型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再次,当代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竞争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基础教育发挥奠基作用

1.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教育的使命

创新型人才成长和培养有其独特的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空中楼阁”,要从最基础抓起,形成厚实的基础。研究表明,六方面素质和能力对创新型人才很重要: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主动性);责任心(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认知模型;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表达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其成功的因素可以追溯到胚胎期和儿童期的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直至成人后的经历。良好的情感和社会能力、认知能力共同组成人类发展的基础。早期儿童认知技能、健康、愉快的情绪、社会能力、健壮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发展奠定了人一生成功的基础。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会出现某些方面的最佳发展期。而知识基础(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认知模型、推理策略、综合能力和价值观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打下重要基础,它们会在后面的大学阶段继续发展。创新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三方面的要素,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和创新机遇。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基础。北大学者金开诚指出,要从小养成带有创新特征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式,这就要形成一种独立的思考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定式的培养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养成。

教育是要把一个“生物的人”在一定的文化、社会条件下,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基础教育的任务首先是培育国民的基本素质。这一阶段要充分尊重儿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要约束,甚至阻碍某些“特殊”儿童的发展,应该支持他们的发展,至少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和过程,要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是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基础教育的使命就是面向未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为创新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个基础就是具有比较突出的创造性,包括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首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因素。教育目的上,不求“致用”但求“入仕”的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教育内容方面,重道轻艺的传统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薄弱。教育方法上,注重记诵,强调反复练习,强调整齐划一,进而养成了求同思维训练扎实的特点。这导致学习者的创新思维不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过多强调共性,而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长期以来,“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理还乱”。我国教育的人才观相对落后,社会还没有形成鼓励拔尖、宽容失败,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氛围。

其次,应试教育现象尚未根本改变。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由于等级观念残余以及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现象仍普遍存在。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仍然偏重知识灌输,而不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不注重启发求知,养成能力,塑造人格,培育理念,难以造就追求真理、敢于善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教育思想、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再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缺乏有效结合,推进困难;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填鸭式灌输”教学模式;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考试招生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以终结性的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评价、其他能力及对社会或学校的贡献等因素的评价。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成绩成为评价教师、学校的主要指标,应试的方法贯穿教育过程:重选拔,轻评价;重共性,轻个性;重成绩,轻能力;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以考试代替评价,以应试方法取代教育过程,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1. 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确立的教育价值,这是自废除科举制度以来最重要的教育价值观念变革。只有转变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要由只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同时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只重视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学习向鼓励学生主动求索、 学习、创新转变,由对学生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研讨、重视创造知识转变。另外,应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和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发展学生的潜能。应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充分发展专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求知、分析、综合与理解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与社会责任感。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坚持学思结合。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将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启发科学思维和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开设带有探索性、研究性的实验课、实习课、设计策划、综合性作业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参与意识,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其次,坚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第三,坚持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使学生直接了解生产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并通过实践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努力,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给学生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发展。

4.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考试招生制度,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改变分数这个指挥棒,跳出分数决定一切的怪圈。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性作为衡量教育、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学历的倾向,强化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另外,应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坚持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实现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推动高考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建立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参考文献:

[1]路甬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监察,2006(24).

[2]钟秉林.借鉴国外经验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01-17.

[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4]韦钰.基础教育的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J].青年教师,2009(07).

[5]胡浩.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娃娃抓起[N].中国教育报,2010-03-05.

[6]张云裳.中小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7-10-24.

[7]刘长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0-03-11.

第6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群;产业群;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14-0025-05

协同与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协同代表着合作,而创新则是根本驱动力,以协同创新作为我国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出发点,有利于我国形成多主体的组织模式,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的技术资源,从而更为有效的带动全国产业链条的体系化发展[1]。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技术研发的基础组成部分,对于技术创新与资源研发都贡献着重要力量,其在教育体系中更是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以高职院校为研究试点,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后期的体系化建设与整体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2]。

一、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一,协同创新是提升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关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各方面的瓶颈与困难,尤其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生产要素驱动以及投资要素驱动的难以为继都成为我国技术经济以及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关键就是依靠战略合作与技术创新来全面增强我国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在创新中鼓励合作,在合作中激发潜力,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以合作、技术、创新为新的战略关键点,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综合效益。

第二,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新是产学研体系化发展的深化与升级。我国教育系统是创新资源研发的重要基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业性和研发资源一直都是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实现基础,能够不断满足我国建设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的专业需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传统模式中短期的、分散的、不成体系的产学研合作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对于知识和科技的专业需求,因此这种以高等院校为基础的多专业交叉融合与多产业汇集发展的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模式应运而生。而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是科技研发资源的基础贡献力量,以高职院校为基础的专业集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自然也能够为经济的整体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第三,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实现二者长期健康的稳定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产业、学术系统、研发部门的合作发展中,彼此关系一直是短期与不稳定的,都是以各方利益为主,缺乏整体向心力。但是高校的学术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则在模式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体化的创新发展目标,二者不再是独立的、短期的以及松散的,作为协同合作的整体技术专业群与产业群成为了有着共同创新任务的有机整体,这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合作与创新形式,能够保障学术专业群与产业群在正常的轨迹中持续稳定的发展进步[3]。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随着产业体系专业分工的更加细致,对于专业性的学术与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专业群就是为了更为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复杂过程、困难问题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专业特性的学术聚集和聚合,主要就是服务于国家产业集群自主研发与创新发展的,对产业群进行多专业全方面的资源共享与技术指导[4]。相对于原有的产学研目的性的技术合作,专业群和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提出极大地创新了我国技术产业的发展形式,并实现了我国经济产业的产值与效益的全面增长[5]。

如图1可以看出,2005-2009年我国经济技术产业还没有实行学术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之前,经济总产值是相对较低的,而产学研的合作形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对经济产业的发展带来帮助,但是因为是短期的技术合作,而且利益主体各不相同,很难实现真正的创新性产值增长,只能是小幅度的范围性变化。但是2010年我国教育技术系统与经济产业实行了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后,尤其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向产业进行输送,实现一体化的协同性技术合作与研发创新,这样的创新模式开展后,我国经济技术产业的产值也得到了迅速提升。由图1可以看出,由2009年的1318.7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1927.52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5.72%。但是自2013年之后,这种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力明显降低,这也表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与升级。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模式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虽然从整体上统一了高职院校专业集群与经济技术产业链的合作形式,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效率化分配,在短期内也确实实现了我国经济产业产值的显著增长[6],但在合作中会出现失败率较高以及合作关系缺乏稳定性等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产业值近3年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所以需要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基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与影响关系,对如何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要重点突出二者协同创新的合作基础、创新路径以及发展路径。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构建发展模式

(一)模型构建

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有着三个重要阶段,即组建期、运行期以及收益期。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运作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其中组建阶段是协同创新的基础,运行阶段是协同创新的关键,而收益期则是协同创新的实际成效。笔者创建了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全新研究模型,在模型中对于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系统划分,弱化了组建阶段的目的性,而重点强化了运行阶段如何实现二者协同合作与研发创新的方式方法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协同创新模型研究基础。具体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可以看出,组建阶段只是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合作的基础,因为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来说,需要寻找合适和方向一致的产业集群作为合作伙伴,而经济技术产业也需要寻找与自己需求的人才和资源匹配的高职院校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协同合作的关系弥补自身发展的不足,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高各自的竞争发展优势。这一阶段是重要的实现基础,是协同发展与合作创新的前提,只能决定合作关系的确立,不能决定更好的后期运行。

运行阶段是更好地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通过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同合作,二是共赢创新。因此在运行阶段应该有针对性地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一是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合作同一机制。机制的建立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机制对于专业群和产业群来说既是一种发展动力,也是一种约束,可以在机制的强制性原则中实现直接的、刚性的管理,规范二者日常合作的规范制度,实现协同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二是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知识融合。知识与技术是创新的源泉。单一的群体发展因为固有知识和模式的局限性和指向性限制,在创新与突破方面往往存在很大的障碍,但是两个属性与类别各不相同的组织群体进行知识融合后,在知识与技术中互相补充,互为完善,就有很大的概率打破原有的知识壁垒,实现创新与突破发展。因此将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进行技术性的知识融合是一种间接的、柔性的创新发展形式,通过知识与技术的交融,让高职院校学术型的理论知识体系与产业链实践应用型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是二者协同与创新的重要保障,更是二者协同创新发展后产业绩效的集中体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收益阶段是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运行发展的绩效结果,良好的运行与发展状态能够实现二者好的协同创新态势,但是一定要注意对于高职院校和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只有平均有效的利益分配才是二者持续合作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数据调研

本文主要研究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运行阶段的手段与措施对最后运行协同创新效果的实际影响程度,因此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就是二者协同创新模式运行后的产值增长,而影响变量本文设定为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的四个基本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关系研究,确定实际的协同创新发展路径。本文的数据主要是从高职院校研发合作中心、全国产业链经济发展中心以及集群合作共享平台收集调研而来,具有较强的实际代表意义。

(三)研究假设

根据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关系,本出如下研究假设:伙伴的选择对于二者协同创新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机制的建立对于二者协同创新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知识的融合对于二者协同创新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利益的分配对于二者协同创新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四)研究量与模型假定

依据构建的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模型,对各研究变量做出定义解释: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的多元回归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Value=λ0+λ1Partner+λ2Mechanism+λ3Knowledge+λ4Interest+ε

(五)线性回归分析

对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检验,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了回归的总体情况,模型的拟合度为0.458,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409,并且方程的D-W值为2.456,可见方程整体效果明显且程度较好。

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三个阶段过程中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二者协同创新的整体发展绩效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影响解释程度的强弱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伙伴选择是协同创新模式组建阶段的影响因素,这一因素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解释系数高达0.3512,充分表明了高职院校专业技术群与产业群对于合作伙伴的关系选择在协同创新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而协同创新后的绩效利益分配对于二者协同创新发展绩效也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解释系数为0.2587,说明均衡的利益分配对于长期稳定的协同创新合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研究可以明显看出,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关系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运行阶段关于如何协同、如何创新的实际运行过程,其中代表协同发展的机制建立这一影响因素解释系数高达0.5973,而代表合作创新的知识融合这一影响因素解释系数高达0.6450,影响关系要显著高于伙伴选择与利益分配。这也充分表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的发展主要在于运行阶段的机制建立与知识融合,只有为二者真正确立了有效的合作基础、明确的合作制度和知识技术的全面融合,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四、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优化建议

(一)关于伙伴选择

在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整个运行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选择了合适的伙伴,才能实现后续的合作关系,才能实现协同创新的有效发展[7]。对于高职院校与经济技术产业来说,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该充分考虑彼此之间的专业与方向是否能够做到有效承接,比如高职院校的主要技术专业是互联网科技,就一定要与互联网科技的产业链进行专项对接与伙伴关系建立,以实现彼此之间技术、知识、人才、市场以及研发资源的互为补充[8]。

(二)关于机制建立

在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的阶段性过程中,机制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9]。因为机制的建立是高职院校与技术产业在后期的合作关系中社会分工与协作研发得以实现的制度基础。机制的确立为二者都能够提供一个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指引,是二者协同合作的重要基础,也是二者从独立分散的个体成为利益目标一致的主体的一种转变过程[10]。

通过机制的建立能够为高职院校与经济技术产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从而能够在协同合作的关系中减少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将可能阻碍二者协同合作的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协同合作的机制是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一种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在伙伴关系确立时就进一步建立协作机制,并确定协作机制的各种规范、标准和制度章程,从而能够在后续的协同创新过程中有效规范着二者的管理工作和协作行为,有效提高协作的资源利用率、整体的运行效率以及合作关系的稳定发展。

(三)关于知识融合

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来说,协作是基础,而创新才是主要目标[11]。而且产业集群之所以选择高职院校作为合作伙伴,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技术与研发能力,正是高职院校的学术理论与技术知识体系能够为以实践应用为主的产业集群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从而有效打破产品发展壁垒,实现产业进一步的发展与突破[12]。

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来说,将二者的知识进行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和经济技术产业链中的各企业都应该在共同机制的管理基础上,毫无保留地进行知识的分享与交融,高职院校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直观立体地分享给技术产业,而技术产业也应该将自己技术知识在实际生产线上的应用效果与市场反响向高职院校及时反馈,二者都应该清楚客观地看待彼此的优势与不足,将知识与技术进行更好的融合和完善,从而在发展中去打破障碍,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更好的合作与创新发展。

(四)关于利益分配

利益分配是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绩效的一种产出分配原则,之所以这一影响因素对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影响程度最弱,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与技术产业是不同属性的组织关系,二者的利益点并不相同,因而并不存在较为激烈的利益竞争。但是对于协同创新的发展双方来说,一定要均衡利益分配,在稳定合作关系维系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的利益共享原则,注重利益分配的平等性,以实现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创新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五、结语

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与产业在战略层面上的Y合,以调动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为目标,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最终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高产业竞争力和促进学科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在协同创新的模式发展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不足,笔者在研究中提出了协同创新三个阶段的新发展模式,希望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够在伙伴选择、机制建立、知识融合以及利益分配方面不断完善与提升,共同营造我国知识专业与经济产业全面进步的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吕蓉.产业集群视角下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协同创新模式探析[J].湘潮,2016(5):77-79.

[2]邓小翠.区域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建设问题及措施[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7):77.

[3]张大伟,冉磊.区域高职院校专业协同创新的问题与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5(27):68-71.

[4]滕业方.专业群协同创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于高职院校为主体的视角[J].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5(2):5-10.

[5]龙建佑,唐芳.以协同创新引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2):29-31.

[6]孙峰.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协同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群设置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7):46-50.

[7]申晓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7):28-30.

[8]刘家枢.建设专业集群――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的战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3(10):34-38.

[9],王海玫,蒋然.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路径探讨――以扬州职业大学国土资源与地理信息专业群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1):115-118.

[10]吕建林,郭舜,李建飞.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分析――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3):44-47.

第7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

知识经济与知识的创新是息息相关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言人。管理方面的专家曾说过,创新不是一定要跟技术相关,也不一定非得是实际的物质。所有能够让有限的资源产生发展的前景并且能够发生改变的都是创新。由此来看,创新不但只包含了科学技术的创新,还包含了价值系统的创新、商业管理的创新等特点。应用知识的更新,寻求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构建新的学说等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上涨的重要支撑力量。近代的美国的经济能够维持了十多年的增长高、膨胀低的情况,就是因为构建了将知识作为基础的新时代经济。美国的经济已经不再将钢铁等一些行业作为主要的支撑,而是依靠了微软等IT行业。美国的这种新的经济方式就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型。由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环境,信息技术开始飞速地发展,信息的传递变得非常方便、快捷,工商行业的发展也变得非常快。信息技术已经不断地融入到了工商业中,并且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商业发展的必然形式。如,信息技术跟财务方面专业的融合。还有新型的商业方式跟新型的工商业务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电子商务行业的高速发展就足以证明。

国家之间新的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因素就是知识经济,各个国家都想要体现本国先进的综合国力,所以,世界各个国家都开始强化科技创新和教育的战略性决策的制定与实施,特别值得注重跟各大高校的联合,把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的费用都放在最好的大学与企业上,利用他们科研优势的转变能力,让技术的研发和使用能够合理地融合起来,并且能够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运用高校多专业学科的特点,培养更加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从而形成知识的创新系统的中心结构。

知识经济与工商管理

每个国家想要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首先需要有知识产业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我们国家如果想要在世界的先进技术发展中有一席之地,首要任务就是培养拥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知识型人才。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时间并不长,它还处在高速发展和不断地变化中,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给这种变化添加了更多新的含义,让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1.从传统的重视专业性的知识转变成为不但需要掌握专业性的知识,还需要尤其重视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多样化的课外人文知识。在知识经济的时展中,工商管理人才在知识的框架与知识的系统化方面不但要拥有牢固的工商管理的专业性知识,还需要拥有广泛的基础性知识,以及掌握前沿的设备知识。拥有把工商管理的专业性的知识与多种学科的知识融合的综合性能力。

2.从以往的重视传递与学习已经成形的知识,转变为不但需要很好地传递与学习已经成形的知识,还需要注重培养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

3.从以前的主要按照理解知识的多少来评价质量,转变成为不但需要从理解知识的范围来评价质量,还需要重视从能力与素养的方面来评价。知识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都是知识经济时展的促进因素。在这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与培养方式和内容都被添加了创新化的概念。

4.从以往的着重强调综合性的发展,转变成为不但要强调综合性的发展,还需要重视个性化的发展。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应该拥有创新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相互补充的知识框架。不但要拥有实际肯干的精神,还需要拥有创新型的拓展精神,不但需要拥有高尚的品格,还要拥有效益的理念。

5.在工商管理方面,信息和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和不断创新,让人们取得信息与知识的方法和速度都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会使人们学习知识的模式产生改变,并且还会影响到以往的工商管理的教育方式、内容等,从而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的结构。这些影响都对工商管理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8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素质教育;原则

一、明确提出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是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基础教育必须改革与创新,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即搞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教育的伟大使命。

第二是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去教育的弊端是重知识、轻德育、轻能力,特别是轻视对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其弊端,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进程中,由于认识与理解问题,在一些地方只注重琴棋书画的第二课堂活动,忽视天地人、海陆空三维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素质教育不进行创新教育,其素质教育就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抓住关键,没有实施到位;反过来讲,创新教育决不能离开素质教育而另搞一套,必须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目的就是使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第三是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它区别于农业经济靠土地、工业经济靠资本、资源。其明显特点就是以高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灵魂。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主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有人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95%从事生产劳动,只有5%少数人从事高科技工作”。虽然大多数人不是搞发明创造的,但生活在当今时代,就是一般的生活、工作,也离不开创造和创新精神。所以,学校教育应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素质教育,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四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具有情感、具有思维能力、具有创造潜能,这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从国内外心理学家及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发育完成,五岁前的脑重量已成为人的95%,而智力发展则为一半。这个时期的素质教育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时期,也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在中小学要树立正确的创新素质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对学生身上创造性的萌芽,要积极、适时、按着创造心理规律给以培养,抚植、拓展、强化、不断提高创造个性素质。这既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与创新,在指导思想、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等方面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进步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常识、常规与程序的超越、完善、纠正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进步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进步性原则,不违反法令和伦理道德。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进步的、先进的创新意识,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为和平、为正义而创造的世界观。凡是有利于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与提高人民生活的就去创造。凡是对危害和平的创造与发明,就不能去创造。

2、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依据这一原则,学校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系统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创新教育素质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素质教育的质量。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学校、全家庭、全社区、全方位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依据这一原则,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整体发展。

3、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结合;变只传授知识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新能力结合,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想象与创造性时间。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共性与个性齐抓,既注意对共性的全体全面的培养,以要注意对个性的发展,特别是注重对创新个性的培养。学生自小有许多个性表现,有的不怕困难,有的坚持性强,有较强的探索动机。但这些品质往往被学生的顽皮、任性、内向等超常规的现象掩盖,因而有时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与肯定。因此,教师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其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4、创新性原则。既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提供各种材料和玩具,以此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环境方面,就要有能引起创造思维的感观刺激。如抽象画及发明家的头像与成长发展史的介绍等等。

5、实践性原则。即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走出课本,走出学校,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做。不仅学到真实创新本领,又服务了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体味创造的滋味。如开展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开展角色创造活动,编讲故事活动,科技制作活动等等,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芳.2000.21世纪的严峻挑战与基础教育的全面振兴。曲靖师专学报

第9篇: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群众路线知行合一创新发展建议

当前,我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初见成效,党员干部自觉遵循“知行合一”的民主管理基本逻辑,不仅从思想源头上入手强化认识,找准方向;而且在行动实践中真正做到“问计于民”,不断探索联系群众、促创新、谋发展的具体路径。对企业的民主管理而言,“知行合一”群众路线实践的落脚点就在于以依靠工人阶级为宗旨,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引导并促进企业全员立足发展现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提出企业创新发展建议。基于此,企业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的开展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知行合一”的必然途径,是依靠群众推进企业发展的有效形式,是重新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益的助力器。对企业而言,只有将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打造成企业民主管理与践行群众路线的“新常态”活动,才能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汲取创新的动力源,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智慧源泉

实践证明,在“创新当道”的市场经济时代,有效的创新不仅能转化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为企业提供更为丰富的发展内涵与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企业而言,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就是来源于群众实践运动的创新,是集合群众智慧的有益举措与活动。事实上,企业全体职工提出的创新发展建议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根植于企业职工在日复一日工作中的实践积累与深刻体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对企业职工而言,职工积极参与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到自身作为企业不可缺少的一份子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同时,职工在感受开放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职工的奉献精神,从而形成了企业内部良性循环的工作进取精神与积极向上的企业工作环境,自主型职工队伍因此而得以构建。企业的发展依靠优秀的人才,具有极强自主性与主人翁意识的优秀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保持竞争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参与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大胆进谏的企业职工因此成为企业创新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

对企业自身而言,发动全体职工为企业发展提出各种建议与意见,探索企业群众性创新之路,是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效益水平的根本形式。来自于全体职工的合理建议是企业的创新基础,只有不断开拓企业发展视角,在深挖全体职工主人翁品质内涵的基础上,听取职工有关企业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合理建议,以此加强企业对员工管理及员工培养。由此可见,离开全员创新这一基础,促使企业产生更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创新成果就是镜花水月,无从谈起了。全体职工所提的创新发展建议经过认真思考、研发、推进后,必将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与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更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创新发展的智慧源泉。

二、全員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甘当学生问计于民,使群众中蕴藏的无穷创造力竞相迸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就应深入企业职工中间,坚持倾听企业职工的心声,听取职工对企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在企业的发展与决策中体现职工的意愿。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开展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无疑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佳载体。密切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两个积极性,凝心聚力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通过开展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真正做到决策有职工参与、过程有职工监督、结果由职工评价。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企业能够见微知著,体会到全体职工对企业发展的意愿,促使企业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集纳民智、统一共识、凝聚民心,从而形成企业共同发展的合力;另一方面,企业只有深入到全体职工中去,加强与职工的深刻联系,才能真正了解职工的需求,企业要想获得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的良好效果,必须问需于职工,问计于职工,重视职工中蕴藏的创新潜力与创新需求,在激发职工工作活力的同时,将职工塑造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给职工提供能够发声的空间与平台,将职工是否满意、职工的真正需求作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根本标准,才能切实将企业发展与企业管理向更高的方向与目标逐步推进。

三、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职工民主权利的重要保障

保障职工民主权利是企业提升现代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如何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职工全身心投入参与到企业发展之中,也是企业着力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对企业职工而言,其所享有的企业治理等民主权利一直缺乏有效的实践途径,绝大多数职工都只能被动的完成本职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做一个旁观者。在“知行合一”群众路线的践行过程中,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为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行使自身的民主权利提供了新的途径与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的每位职工都享有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与义务,这既是企业职工享有言论自由的表现,更是职工参与企业或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从当前企业发展现实来看,职工针对企业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如果这些建议与意见被企业采纳并转化为管理效益,那么职工依法形式自身民主权利、参与影响企业发展及利益决策就得到了现实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的开展,在广开言路的企业文化氛围下,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企业管理者与企业职工在意见与建议的提出过程中开展了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在这一职工民主权利行使的平台上,利益协商机制的建立保障了职工的权利与利益,推进了企业与职工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四、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发现人才的重要途径

面对当前人才流动、流失比例较大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如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能够留住人才已成为关乎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要课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激发企业人才储备、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策划的有效途径,在企业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在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里,企业在收获大量有益建议的同时,也能够发现更多富有创造力与干劲的职工人才。事实上,企业职工全员参加的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不仅为企业的智慧发展奠定基础,更是解决企业人才危机,激励企业职工知识创造与分享、促使企业人才踊跃出现的重要途径。对企业而言,创新的根源在于企业职工,创新坚决不是高学历科研工作者的专有权利,普通职工的创新作用也不容小觑。如果在企业工作的职工感受到自身价值得到认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尊重,不仅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而且有利于解决企业人才储备不足、实现人才超前培養的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因此,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对企业人才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激发普通职工的创造性,促使普通职工也能够在活动中闪耀出惊人的光芒,在全员创新局面的带动下,达到发现人才、发掘人才潜力的作用。但是,企业还应注意对提出创新发展建议的职工进行合理的激励,设置专门的可兑现的奖励基金,使得普通职工中源源不断的出现创新型人才。这说明,只有建立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基础上的提建议活动才能演化为可循环发展的企业文化新内涵,而不是变成时断时续的运动式活动。

五、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形成企业发展合力的重要抓手

加强践行民主管理中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最终目标就是在“知行合一”思想指导下促使企业形成发展合力,而企业的发展正是由全体职工的建议凝结而成。以激发企业职工潜力为核心的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在凝聚人心、形成企业发展合力方面意义非凡。首先,企业围绕自身发展实际,开展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发动全体职工建言献策,引导职工在具体工作中深入思考、积极探索,鼓励职工在自身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上立足实际进行创造性工作,因为实践证明,来自职工本职岗位的创新发展建议是最切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建议,更是促使职工成为企业发展合力构建的最坚固基础;其次,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必将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解决企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促使不起眼的小建议变成具有创新创造力的大效益,这无疑是企业形成发展合力的重要途径。最后,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体现了企业对每一位职工的尊重与认可,是企业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全员经营和开放式管理的重要途径,鼓励职工全方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合理化建议,从而给企业职工提供一个关心企业发展,参与企业建设,与企业融为一体的渠道,不仅满足了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增强企业凝聚力,又可以达到推动创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因此,来自工作一线的创新发展建议最终将成为企业发展合力构建的重要抓手。

综上所述,在企业未来的工作实践中,作为实现“知行合一”这一群众路线重要途径的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必须得到长期的坚持开展。国外某些知名企业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开展员工合理化建议的征集与采纳工作。全员提创新发展建议活动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落实,只有坚持不懈的将这项活动作为群众路线践行的重点内容,克服诸多困难,不断提高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满意度,激发职工创新与创造精神,促其规范化、制度化,走全员决策的发展之路,才能最终推动企业自身的全面提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洪生.知行合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实现逻辑[N]文汇报2014年2月20日第012版. 

[2]古瑞霞.浅谈合理化建议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赤子.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