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精选(九篇)

民族民间传统艺术

第1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先进的精神文明,在这方面,祖国传统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体系正是我们重塑当代艺术院校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之源:第一,要培养民族精神,首先必须了解自己的民族、民族的历史,以及千年来的精神传承。第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新艺术,但其内在的基本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次成为民族精神的生长点。因此,当前民族艺术教育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强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如通过开设中国传统艺术课程、开设相关专业、加强对传统艺术遗迹的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等,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深化他们的民族文化根基意识,使我们的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建立在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如今的高等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极力推崇把大量国外的新的艺术创作方法、艺术理念引进到艺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试图与世界艺术接轨,这本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且随着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发展,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能把本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精髓贯穿到当代艺术创作、艺术教育的各领域,既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艺术,也同时把中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推进、融入到世界的大舞台。因此,在民族艺术教育中强调学习研究传统艺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通过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学习,学生们将来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华融合到他们的艺术活动中去。

一、借鉴西方艺术

发展民族艺术教育,不但要研究祖国传统艺术,而且要采取积极的、开放的姿态,学习借鉴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为我所用。在“信息化”、“地球村”的今天,世界走向“同一”的趋势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文化共享已是必然。贡布里奇说:“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①当代民族艺术教育既要深入研究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又要学习、借鉴西方以及其他异质文化,异质文化的融合常会产生强大的新的生命力,而单性文化的封闭式发展,则会导致这种文化的萎缩乃至衰微。傅雷曾经说过:“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同时在追求自己民族精神与自己的个性。”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主体文化意识,只有把艺术中的传统因素与异质文化中的优质因素深入到本土文化中,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民族艺术教育而言,对西方艺术的了解和借鉴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尤其是西方现代艺术,画家们不再重视“画什么”,而将“怎样画”的课题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目的。例如“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他追求的便是“形式主义”,亦即“为艺术的艺术”。事实上,从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到表现主义、至上主义、构成主义等形形的西方现代艺术,都有自己明确的艺术主张和艺术追求,即使是追求非理性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艺术也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即精神分析学和梦幻心理学作为依据。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家同样感到边缘文化和异质文化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他们开始注重创作观念与媒介技术上的研究,在创作活动中将西方艺术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一种对比和参照系,在保留自身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有益成分,来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从民族艺术教育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世界艺术是整个世界所共赏的艺术。发展我国的艺术,不仅要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而且要参与世界艺术的交往和对话之中,吸取世界上优秀的异质文化的营养(当然包括西方艺术),使我国的艺术不断得到发展。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建立一套促进相互理解、宽容和共存的“和而不同”的体系,真正培养出既有深厚祖国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艺术观念,丰富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艺术接班人。

二、学习民间艺术

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是我国各族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最古老而又最鲜活的文艺形式,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艺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是民族艺术的活的传统。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是当代民族艺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历史。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风土人情密切相关的,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着密切关系,是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艺术种类。在我国的各个地区,我们随处可见的蜡染、年画、刺绣、剪纸、面具和丰富多彩的工艺品等等,这些民族民间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丰富内容,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审美理想,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折射出其不同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精神,并与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是一致的。民族民间艺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它是其他艺术的渊源和基础。现代艺术教育提倡艺术教育的性质不再是某种技能教育,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因而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素养,而且还包括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传承。这种传承不但包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也包括各民族的地域文化和艺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今天我们能够领略不同的民族民间艺术的风采。可以说,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的历史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拥有一座独特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标本、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民族艺术教育的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就内蒙古的民族艺术教育而言,若实行开放的教学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土的一些民俗活动,如那达慕、祭敖包、赶交流等;或深入蒙古民族和“三少”民族生活区域去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和节日习俗等不同的民族文化,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能够拓展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站在更高的文化层面来看待艺术、理解艺术和把握艺术,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倘若民族艺术教育不断引进民族民间艺术的教学内容,不仅使我们能了解本民族艺术发展的历史,理解民族民间艺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可以不断完善民族艺术教育教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不足,使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地域特色,这也是现代教育观所倡导的,是从尊重多元文化、理解异域文化的角度来探索民族艺术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千百年来,民族艺术一直以其绵延不断的传统魅力,特有的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着。和世界上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随着现代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受世界一体化的影响,外来文化的全面冲击,使得那些原本依附于乡土社会母体之上的民族民间艺术,以及对本民族群体的认同感也在逐步减弱。那些口耳相传的史诗、音乐、舞蹈甚至图案、图饰、图腾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相当多的年轻人和一些艺术从业者,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相当漠视,民族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民族艺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时,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内在的文化精神与外在的形式特征,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不仅让学生了解本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价值,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使命。只有当民族民间艺术成为民族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因此,开发利用好民族地区丰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总之,民族艺术教育将会趋于世界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适应本民族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文化双重性的问题,它既要体现以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又要接受来自本土本民族文化的熏陶。民族艺术教育既要传授现代艺术思想、艺术观念和方法技能,也有责任和义务开发好地域文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处理好艺术教育中艺术要素和审美反应中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使民族艺术教育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不但具有地方性,而且具有开放性,使民族艺术教育的教学更有特色。本土文化作为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性。民族艺术教育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去,在这方面既要尊重每个民族的艺术发展的独立性,也要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民族艺术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本土文化,传播民族文化,高扬民族精神。它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化素质的综合发展,还关系到全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及它们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民族艺术教育的多元化给教育本身带来的不仅是思考,而是必须关注。因此,我们应当挖掘民族民间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探索民族民间艺术的表现语言、形式风格的地域特征,使教育者和学习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民族民间艺术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活力。

三、创造时代艺术

第2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46 ― 0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瑰丽多姿,古朴生动,有着鲜活的艺术特色和根植于民间的顽强艺术生命力。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经历近千年的传承古朴悠远。在新社会环境的变革之下,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在欣赏少数民族宝贵文化艺术的同时,感慨艺术传承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新时代生活环境的变革对根植于传统生活环境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带来了巨大冲击。城镇化建设让原始村镇消失,机械化大生产改变了传统劳作模式。研究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统脉络,熟悉现代社会化建设的步伐,让传统与现代协调统一和谐发展下去是我们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维护少数民族文化根植的土壤,让少数民族文化瑰宝世代传承。

一、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传统

齐齐哈尔市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大家园,自古以来齐齐哈尔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随着清政府加强黑龙江地区管辖,齐齐哈尔市的边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逐渐显现,大量戍边军队,南方流士进入到齐齐哈尔,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合同一家的民族大家庭。据统计,齐齐哈尔地区共有3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26.9万人,其中齐齐哈尔市管辖下有梅里斯区达斡尔自治区、富裕县三家子和扎龙满族聚居区、克东县名山和讷河市全胜乡朝鲜族聚居区、讷河市鄂温克族聚居区、富裕县登科友谊民族乡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全市共十个民族乡镇,八十三个少数民族村。新中国建立以后,曾经生活贫苦的少数民族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用歌声舞蹈这种传统的民族文化方式来表达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工作者的挖掘整理下,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在各类大型民族文艺展演上,齐齐哈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和观众的好评。

齐齐哈尔地区生活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这些民族的祖先大多过着游牧生活,有语言无文字,是典型的北部游牧民族后裔。在他们的生活中音乐和舞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节日中少数民族同胞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同感受节日带来的喜悦,用最直接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表达内心幸福愉快的情感。家庭聚会中,人们同样用歌声舞蹈感恩亲情,美酒佳肴合着歌舞声声,家庭氛围热闹欢乐。北方民族热辣宽广的胸怀,也在这歌声舞蹈中,让人有真切的感受。

传承多年的生活方式,古老的庆祝方式流传至今,依靠的是强大的家庭力量,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二、城镇化的具体实施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是缩小城镇差距,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一项重要的国计民生工程。《2016-2020中国城镇化率增长预测报告》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化将稳步推进,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3%,201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将超过8亿,未来五年城镇化持续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曾经人们熟悉的乡村已经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化劳作的农田和集中生活区域的小型城镇。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力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这是历史的洪流在推进着城市建设的进步。人们为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欢欣鼓舞,但同时它的变化对传统产生了冲击。传统的生产方式所衍生出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是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它根植于传统的生活环境,滋养于自然的生活状态,一代代流传下来。时代变迁,桑海桑田,当我们的生活方式发展改变,怎样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是摆在少数民族同胞和学者面前的课题。

三、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途径

城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显而易见,文化传承应该怎样做?我们要顺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并且积极运用现代社会有力的各种契机,将优秀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统传承、发展下去。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齐齐哈尔市政府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工作高度重视,齐齐哈尔市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城市的魅力在于他得天独厚独特的自然资源,浓厚的文化氛围、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较高的市民文化素养,齐齐哈尔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具有独立立法权的十八个大型城市之一,这为城市文化建设,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运用立法优势,可以积极有效地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保护工作。政府牵头,地方文化部门认真对待,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事业展开积极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工作。齐齐哈尔有市级民资文化馆,组织齐齐哈尔各区县民间团体开展活动,梅里斯区达斡尔族区文化馆主抓达斡尔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活动,协作研究者与艺术传承人密切配合,展开有效艺术成果整理保护工作。乡镇级民族文化站有10个,文化站工作人员对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人进行记录管理,齐齐哈尔市共计32人,还有少数民族文艺骨干人员均登记在册,常规性组织相关文化交流活动。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为了弘扬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活动成为一种常态。开展了达斡尔族“库木勒节”、“ 抹黑节”、回族“尔代节”以及朝鲜族“花甲礼”家庭庆祝活动等。多渠道地鼓励创作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精品。在文献研究上有《满语研究通论》、史诗舞蹈《达斡尔人》、文学作品《遥远的钟声》等。大力发掘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用传统的民族艺术文化为切入点,让更多的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传统民族文化,扩大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

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应该继续保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竖起来,走出去,成为齐齐哈尔城市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2.开展文化研究保护工作

齐齐哈尔地区特殊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并且存在一定发掘保护研究的困难。比如,达斡尔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有语言无文字,这些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面临着失传的严重问题。能歌善舞的民族特性,多年了传承下来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失传不仅仅是艺术的损失,更是这个民族消亡的预兆。

1986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在齐齐哈尔召开第二醚术年会,这是“学会”里程碑式的一届年会,形成“齐齐哈尔共识”定下“学会”研究体系与管理章程。从这届年会开始,对齐齐哈尔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逐渐走入学者的视野。

著名达斡尔族音乐家杨士清,对本民族音乐的整理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撰写的第一部达斡尔民歌集,发表了《达斡尔族民歌特点分析》等多篇研究性学术文章,让我们领略到达斡尔民歌的魅力。

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教授一直致力于达斡尔传统音乐研究,对达斡尔艺术进行了多次的田野调查,多次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艺术交流,研究成果展示,促进了不同地区达斡尔文化的相互交流学习。文化工作者与各地民间艺术家、歌曲和舞蹈传承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对各地区达斡尔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变迁、发展、传承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朝鲜族的音乐舞蹈传统更加悠久丰富,齐齐哈尔甘南县文化馆对朝鲜族传统舞蹈“碟子舞”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整理,并且申请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顺花、车元梅是碟子舞的文化传承人,在他们的指导下,朝鲜传统舞蹈依然焕发着现代艺术魅力。

众多少数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艺术文化珍爱有加,他们自愿投身到本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给予他们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生活保障,保护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人,使他们能够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民族艺术事业中。

3.学校教育传承工作

教育是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的传承方式是家庭传承,民族聚居区民间活动,而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方式在逐渐改变,必须适应现代化生活方式,注重运用好学校教育对艺术传承的重要作用。

齐齐哈尔地区具有悠久的少数民族传统,在学校教育上各级领导部门非常重视。齐齐哈尔市有齐齐哈尔民族中学、齐齐哈尔朝鲜族中学、梅里斯区达斡尔族中学等少数民族学校,开设民族语言艺术课程,保留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文化文化发展。其中齐齐哈尔民族中学有蒙汉双语班,教授蒙古语言文字、朝鲜族中学为朝汉双语教学、梅里斯达斡尔中学少数课程进行达语授课。在保留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各级少数民族学校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渗透本民族艺术课程,学习演唱本民族歌曲,表演民族传统舞蹈。运用好学校艺术教学阵地,让少数民族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热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为成为艺术文化传承者做准备。

齐齐哈尔地区综合性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投入了大量精力。依靠地缘优势,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多名教师一直在从事达斡尔音乐舞蹈的研究整理工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学院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研究者,已故的达斡尔族音乐家何今生先生,在达斡尔音乐的研究和创作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学院设立了研究生层次“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二级学科方向,师生共同致力于达斡尔音乐舞蹈艺术的研究工作。在研究生教学和本科教学中,设置达斡尔音乐的相关课程,促进学生对达斡尔音乐文化的学习研究,并且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达斡尔音乐文化”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齐齐哈尔大学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音乐人才,这些具备少数民族音乐知识的教师,将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知识传播下去,将他们的研究精神延续下去,对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作用。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展演中齐齐哈尔大学与齐齐哈尔戏剧院合作的《达斡尔人》荣获表演金奖等十一项大奖。2014年齐齐哈尔大学组织创编的民族歌舞《阳光下的达斡尔人》专场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展示了教学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实践的优秀成果。

4.民间文化活动新途径

齐齐哈尔地区民族特色鲜明,运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开展民进文化活动。齐齐哈尔有少数民族常态化的一系列节日庆祝活动,达斡尔族“库木勒节”、“抹黑节”、回族“尔代节”和朝鲜族“花甲礼”家庭庆祝活动等。

齐齐哈尔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应该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以展示的机会。特别是在各级学校中,组织展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各级赛事,调动年青一代学习展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积极性。

齐齐哈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每到旅游季节都会有大量游客来到齐齐哈尔一览北国风光。将旅游活动与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有一个契机,达到了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掘整理,应该让优秀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展示在人们面前,使少数民族彰显民族风格,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树立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性,构建民族文化信心。

5.社会力量征集,拓宽资金来源

少数民族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研究整理保护工作仅仅靠政府的支持,或许不能尽善尽美的全部承载下来。在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拓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资金渠道十分必要,我们应重视民间力量对传统艺术文化保护的作用。

全国性的企业和地方性优质企业,可以借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来扩大企业宣传,找到企业与艺术文化发展的双赢。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研究工作,开展各类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可以寻求企业的支持。

注重民间力量的支持。热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各类民间组织群体,也是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齐齐哈尔“菲燕舞蹈”学校创作的一些舞蹈,在舞蹈创作编排上,将本地区少数民族艺术元素融入其中,作品艺术感强,在各类展演中收到一致好评。

6.大力宣传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北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浓郁的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气息。这个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各类宣传手段,会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摆脱城镇化带来的发展瓶颈,拓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的平台。

齐齐哈尔市拥有各级文化馆、文化站,这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前沿阵地,利用好各类资源,对优质文化进行展示展出,让更多人了解北方特色民族艺术。

少数民族艺术中音乐和舞蹈占的比重非常大,是少数民族生活艺术的展现,面对城镇化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冲击,我们可以选择现代化科技手段,将经典作品完整保留下来,比如建立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影音库,使其得以永久的保存。

宝贵的少数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不但要深入挖掘研究,更要展示在世界面前。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网站,宣传传统艺术,弘扬少数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艺术,爱上纯真质朴的少数民族艺术。

城镇化建设是历史的洪流,是中国大踏步向前迈进的标志。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各类有利资源,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将会得到更有利的保护和发展。利用好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契机,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继续扎根在这片肥沃的黑土。

〔参 考 文 献〕

〔1〕桑德诺瓦.横看成岭侧成峰〔J〕.中国音乐, 2009,(01):61-71.

〔2〕郑丽丽.论黑龙江省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01):

156-163.

〔3〕张天彤,李秀明.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复兴喝彩〔J〕.中国音乐,2013,(04):178-184.

第3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1)对民族传统图形的继承和革新是促进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继承性是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需求,这种继承性,是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像和感染,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传承和保留。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进而来改变历史,传承历史。同样,艺术设计也在以延续历史的轨迹发展着。现代艺术设计对民族传统图形的延续和发展会随着时间和特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艺术自身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2)民族传统图形和现代艺术设计辩证统一的,正如画家吴冠中所说“风筝不断线”,形象地说明了艺术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土壤,用本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艺术创造。同时我们也看到,艺术本身是无国界的,其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既是其本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而现代艺术设计也是对民族传统图形的传播和发展。东西方各民族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文化艺术交流,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是横贯中西的贸易之路,而且也是中外文化艺术交往的通道,图形作为艺术的语言在相互交流传播着。

(3)民族传统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应用,既是建立在批判的继承原则基础上,还要坚持在艺术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设计语言、创造手法等方面的塑造,不断的适应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传统图形的发展需求。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图形成为各民族间交流的语言,这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标志、招贴广告以及产品的符号中不难看出。民族传统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寓意,超越了图片的画面范围,其不仅仅局限在设计作品的形态和结构元素上了,而是上升到图片所反映的民族内涵和民族精神。纵观历史,在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继承、借鉴是手段,创新是目的。人类的民族传统图形正是在艺术潮流中不断更迭、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

2民族传统图形如何走向世界

在信息交流快捷频繁的今天,封闭发展已不可能,生活方式趋同、价值观趋同、审美趣味趋同,因而艺术创作受到国际化的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任何时代,本土文化都是在国际交流中发展的,民族性与本土文化在世界交流中不断生成新的内容,带有本时代的新特点,本土文化和艺术并不在历史中凝固,而总是在当下的时代中演变延续,形成人类文明和民族艺术生生不息的脉络。由此可以得出,民族传统图形与现代艺术设计的接轨应该是在合理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保持、弘扬民族传统图形文化精神。不难看出,在众多优秀的设计当中,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本民族文化图形的痕迹。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将中国民族传统图形运用到来,不是简简单单的将民族图形的某些元素套用到现实设计中去,也不是简单将民族服饰、美食和风俗简单的堆积到设计作品中,更不是对图形的拼凑,而在于是否表现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提炼图形引领现代艺术设计。这不仅依赖当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必须依赖设计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随之产生的创作灵感。

在当今国际化的设计背景下,后者更能够帮助设计师取得胜利。一旦明了了民族传统图形和现代艺术设计的真实关系,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也就有了更广阔、更明确的创作思维空间。由于不同的国别和地区在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风格上有着特定差异,因此在现代设计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始终研究和探索国家和民族的自我传统的设计,来表现现代艺术设计,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将现代艺术设计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使民族图形走向世界,这是广大的艺术设计者们亟待考虑的问题。在技术设计、形象设计、观念设计已成为三位一体的现代社会,设计师应该注意到三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学科关系,设计师要全方面的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结构,掌握彼此间的话语特点。现代艺术设计所要传递的信息,决定了民族传统图形的具体内容,民族传统图形的内容形式启发了新的现代艺术设计,并且这种关系越紧密、越频繁,设计的作品就越精彩,意思表达就越全面。

第4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关键词】苗族;侗族;传统工艺;开发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52-03

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民族特有的工艺,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代代相传,有完整工艺流程,采用自然界天然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苗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是苗侗历史和文化的载体,蕴涵了苗侗工艺文化,是苗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苗侗民族传统科学技术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不仅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等。苗侗民族丰富的传统工艺文化资源,广泛渗透在苗侗民族世代生活之中。

一、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现状

苗侗民族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在贵州省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以及黔东南一带,苗族侗族分别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由于生活习惯、语言、服饰的不同,传统工艺又各有特色,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资源,其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完整、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特点鲜明、底蕴深厚。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多为族群集体潜意识行为,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并在族群中约定俗成。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苗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苗侗民族基本的识别标记和文化基因,是维系苗侗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源泉之一。

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的苗族,多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种植棉、麻,自己纺织。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刺绣、挑花、蜡染、剪纸、银饰制作等。苗族服饰多达二百多种,其艳丽的色彩、繁复的装饰承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显示出鲜明的本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内容上,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具有表意及识别族类、支系的重要作用;制作技艺上,苗族服饰中至今保存了中国服饰发展史上的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等五种类型;用色上,对比强烈,色彩浓郁、厚重艳丽,一般为黑、红、白、黄、蓝五种。苗家银饰的工艺精美、华丽、考究,一直以“大、重、多”影响着自身民族的审美观,组合部件多的有数百种,繁复重叠,呈现出繁缛之美。

苗族蜡染风格古朴、粗犷、奔放,纹样多以变形的动植物为主,既抽象又不失具象。蜡染除大量用于服饰外,还用做被面、床单、枕巾、帐沿、手巾和挂包中。丹寨地区的苗族祭祖时,穿着特制的蜡染衣并挑起数丈长的皤,皤上的蜡染纹样多为复杂的龙纹。黄平地区苗族蜡染工整、细密、精致,构图严谨,面积较小,图案是由经过高度提炼和程式化处理的人物、动植物以及几何纹样相互组合而成,记录了苗族祖辈们对原始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表达了苗族祖先对本民族图腾标志的特殊情结。这些图案上幽远、神秘的符号记录了苗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精神。

F州省的黔东南州也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聚居地。侗族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丰富多彩,民间手工艺主要有刺绣、织锦、彩绘、剪纸、藤编、竹编等。刺绣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侗族银饰有颈圈、项链、耳环、手镯、戒指、银簪、银花;纺织品有侗锦、侗帕、侗布。侗族擅长建筑,木结构建筑精巧,形式多样,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是侗族的主要建筑。鼓楼下部分呈方形,瓦檐呈多角形高耸于寨中,飞檐重阁形似宝塔。

苗侗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体现了苗侗民族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情趣和文化心理,由此折射出苗侗民族原生态文化特质。

二、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承载着苗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由于社会发展,苗侗族人民很多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传统手工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后继乏人。苗侗传统手工艺产品历来是自然经济形态下广大苗侗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然而,随着各种工业产品的出现,在性能和价格等方面的种种优势,使苗侗传统手工艺品受到冲击。当今多数苗侗传统手工艺人收入不高,市场前景不好,无法靠技艺谋生,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子女不愿继承老行当,很多工匠也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像他们一样靠手艺吃饭,因此,苗侗传统手工艺普遍出现后继无人的状态,面临着传承困境。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泥哨代表性传承人吴天和,自幼随父学习泥哨技艺,并独具特色,由于泥哨技艺无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他的儿子和孙子都不愿像祖辈一样传承技艺,老手艺苦于后继无人;再如雷山土陶、三穗竹篾等传统手工艺也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由于缺少继承人,市场逐渐萎缩,手工艺作坊从以前的上百家缩小到现在的寥寥几家。

家庭传承曾经是苗侗传统手工艺传承的重要形式,但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少,家族传承断档情况严重。有的手工艺非常复杂,学起来费时费力,当今的苗侗青年也一样追求高效快速,不再自觉喜爱,他们情愿放弃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技艺,离开家乡进城务工或外出求学,很少有年轻人再愿意继续跟老艺人学习和从事传统手工技艺。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苗侗民族传统社会中曾经作为衡量一个女子是否优秀的刺绣、织锦或蜡染等传统手艺,在如今已经显得不再重要,大多数80、90后苗族侗族女孩已经不再跟随母亲、外婆、奶奶学习刺绣、蜡染了,除了少部分在大学学习外,多数苗侗族女孩初中毕业便离家外出打工。这些因素让苗侗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的险境,令人担忧。

(二)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社会地位不高,文化不自信。因为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收入低,地位不高,还很辛苦,加之外来文化的渗入和影响,很多苗侗手工艺人内心不自信,觉得是过时的技术,迫于生计,在日复一日的生产中变得有些麻木,对自己的手艺已没有了感情,他们只注重传统的技艺,而技艺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却没有认真了解,只知道是祖辈传下来的。不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手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所以当他们遇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时,就盲目地效仿,放弃了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和传统。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后果不堪设想。

(三)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上面临的窘境。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坊具有生产规模小、加工时间长、产品生产周期慢等特点,与机器生产相比造价高昂,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大量价廉物美的新产品涌现在苗乡侗寨,如苗侗群众生活必须的各种竹编、土陶器件已经被不锈钢、塑料器件代替了。传统手工艺人因生意不好纷纷转行,目前只剩一些苗侗老传统手工艺人还在坚守,他们有的是对自己的手艺充满激情,将它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下去。如丹寨杨武的土陶,曾经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现在只剩几家土炉生产作坊,勉强维持生计,老工匠们也不愿开发新产品。而银饰行业的年轻工匠既想发展保护好自己祖传的技艺,又想赚钱谋求更大发展;刺绣行业大量引进绣花机,使得手绣产品与机绣产品的价格相差了很多倍。面对传承与发展,这些因素往往使苗侗民族传统工匠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长此这样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就会慢慢丢失,也将丧失一个弘扬苗侗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市场。

三、加强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保护的措施建议

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作为蕴含独特的文化艺术,是苗侗族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作为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在快速消费、破坏式创新的今天,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不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失传,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民间手工艺人自身素养和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间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重新审视其价值,充分利用好苗侗民族手工艺文化,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弘扬其艺术和文化内涵,将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一)多形式的保护发展方式,建立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强州、市、县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保护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近年来尽管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工艺保护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但是面对日渐消失的民族传统工艺文化,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协同工艺行业协会、企业、家庭作坊、传承人等,根据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濒危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应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全局出发,对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研究,深入挖掘,从整体性、抢救性、生产性出发,把传承、经营与产业化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探索多种有效方式,建立完善的保护发展体系,遵照市场规律要求,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高效的运营机制,进行保护、合理开发。借助专业协会和专家力量,加大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力度,让保护工作成为苗侗民族人民自觉的行动,使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建立相关扶持和激励机制,采取一定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优秀项目、传承人和优秀作品,挖掘培养传承人,进行抢救性保护。

政府对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经营企业和传承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鼓励苗侗青年传承人创业,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这样既能推动苗侗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又能促进苗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二)做好宣传教育传承,开展丰富多彩的苗侗民族民俗节庆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因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技艺,为不让它们失传则需要我们去保护。加强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教育,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一是把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引入学校教育,组织民间手工艺传承人进校园,开设民间手工课程,渗透到一些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教育;二是利用传习所、文化站、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苗侗年轻一代了解和欣赏本民族的民间工艺,延续苗侗民族信念,维系苗侗民族感情,参与传统手工艺保护工作。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培养苗侗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要充分挖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在苗侗传统节日中,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有价值的庆祝活动,使之成为了解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绝活、弘扬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

(三)争创文化品牌,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多样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苗侗文化是苗侗民族的身份象征,保护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对于正在逐渐消失的苗侗传统手工艺,我们应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对有价值的苗侗民间传统文化项目进行保护的同时,开发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创造条件,使其成为村、镇、县的一个文化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进一步挖掘苗侗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出适当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文化旅游的项目,促进品牌的形成。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虽然具有原生态和本真性,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引导传承人,让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有的项目可以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市场。用传统技法、纯手工做出来的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如果被社会广泛认可,使传承人获得高额报酬,他们就能将苗侗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同时引导年轻手工艺传承人与现代科技、工艺元素、流行时尚相结合,在图案的造型、设计、原材料运用和制作技艺方面努力创新发展,在生产中不断调整,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相适应的产品,被市场认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以品牌为基础,向民族产业化发展,与苗侗传统村落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苗侗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消费。整合资源,产销结合,厂店合一(前店后厂),集中传统工匠和产品,以门店为依托,集中展卖形成规模,激活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和效应。

当然,在手工艺生产中,必须保持苗侗手工艺产品的特点,不能盲目追求机械化生产。苗侗民族有很多传统技艺项目生命力比较强,只要把握创新和市场就能做到继承传统、追求创新和推进产业化。

四、结语

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有着苗侗民族的精神特质和独特的艺术气息。创新乃苗侗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保护、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的思想禁锢和种种束缚,使生活在贵州边远山区的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人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意愿和创新的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文化资源,不断总结传统民间工艺保护与利用的经验,挖掘一批传统民间工艺项目,将其发展为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寻求有现实意义的保护措施以及创新发展的策略,培养苗侗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新传承人才,为地处边远山区的苗侗族人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和条件,不用为了生存而M城打工,从而也避免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这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引导他们向创新和振兴传统工艺方面做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展示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苗侗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张锦华.苗族民间美术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

[3]张建世,杨正文.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的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4]曾梦宇,胡艳丽.黔湘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和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5]龙佑铭,吴建伟.贵州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保护文论集[D].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

第5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关键词:民族民间艺术;高校;美术教育

从中国美术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在外来教育模式影响下进行的,借鉴的痕迹相当明显,而本国特色重视不够,缺乏本土化和民族性的东西。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发展,虽然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就发现仍然缺乏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声音说话的能力。为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就是我们美术教育的最大宝库。

一、高校民族民间美术教育现状

高等学校是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它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包括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素质。最早提出对民族民间艺术关注的是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汀先生。他早在二十世纪期间,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提出了重传统、重民间、重实践的美术教学方针,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走向新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的艺术院校和有相关艺术专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相关专业或者相关课程,例如,江南大学“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课程。自各地开展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以来,增加了学生们的自我认同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大量从事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同时,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学习,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保护民族艺术的责任心。

但也有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省区,他们的民族民间美术研究还停留在选修课等低层面的形式上。

二、本民族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区,也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还是传播文化、知识、思想的阵地。因此,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设置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专业。比如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和广西壮锦,这些民族传统产品,古色古香,独具一格。但是有的地方的这些产品的研发现状并不容乐观,大多处于手工半手工生产低层次阶段,人才层次偏低,断层严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由此可见,高校根据本地特色设置相关专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开设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课程需要与当地民族文化相结合,要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比如剪纸、年画、苗族的蜡染,壮族的铜鼓艺术等,这些艺术研究方向都值得我们高校教育中以课程的形式进行专业的探讨。在课程中,渗透民族民间艺术文化。比如在图案课程上,我们启发学生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用本民族民间图案等元素进行设计。在这样的练习中,不仅提高了美术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保护本民族民间艺术的责任心。

为了研发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这在美术类高校已经形成了传统,这是一个好现象。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并虚心地向当地民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或民间艺人学习,从而得到创造源泉。只有这样,我们创作或设计出来的美术作品才能保持民族民间的纯朴艺术情趣。

在进行艺术考察、研究的过程中,面对旧有文化和传统技艺的时候,要使艺术教育走向了真正的“传承”,使“死的标本”变成“活的文化”,关键在于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和应用要同时进行。任何一件作品特别是设计作品从来就不是孤立于商品社会而存在的,它是进行整合再创造出来的新作品,是设计者、创作者做好本民族民间文化整合的基础上,使民族民间艺术重获新生。俗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此,有的地方高校在少数民族特色地区建立实训基地,开发了该地区的民族美术,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广西特色的建筑或者园林工程和苏州印象的海报活动就很成功。他们不仅提高了专业人员业务素质,也通过活动提高了整体形象,宣传了本民族特色文化艺术。

高校大学生是文化艺术传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其实,美术教育本身就起到了对本地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作用。这正是“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融入在古物之中,而是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作者理念,即创造。”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在于民间美术的民俗应用和社会应用,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应用,任何传统的民间艺术品种都会失去它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我们要学习和传承民族民间美术,要求我们对民间美术要有个消化、吸收、转换和升华的过程,在创作时借助传统的民间美术,最终是要赋予它时代的活力。

三、结束语

我国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其中的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等组成了我国庞大的美术系统,也承载着中国民族希望、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使命,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仃.让工艺美术与民族绘画携起手来[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204.

[2]洛少波.广西艺术学院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研讨会在花山举行[J].艺术探索南宁 (美术版),1995,(2):5-9.

[3]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

第6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7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一、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在民族高校传承的必要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武陵山片区,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孕育了众多的民族文化资源。目前,这些民族文化艺术很多都被申报成了部级、省级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精神财富遗存,由相关的实物载体、行为方式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所体现,包括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口头文学及其表述的语言、美术和表演艺术、有关自然界及生产生活的知识与技艺、礼仪节庆、体育和游艺活动等。如土家族织锦技艺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由湖南省凤凰县申报并列为传统手工技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摆手舞、湘西苗族鼓舞、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舞蹈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踏虎凿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打溜子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咚咚喹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并列为民间音乐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挑花(苗族挑花)由湖南省泸溪县申报并列为民间美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服饰由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申报并列为民俗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苗族四月八由湖南省吉首市申报并列为民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梯玛歌由湖南省龙山县申报于2008年6月7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哭嫁歌由湖南省永顺县、古丈县申报于2011年5月23日列为民间文学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苗族古歌由湖南省花垣县申报于并列为民间文学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展名录;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由湖南省永顺县申报并列为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纸扎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凤凰蓝印花布由湘西自治州申报并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根据国家主席充分发挥有关大专院校在参与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高校进行传承对于湘西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就尤为显得重要。

二、民族高校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开发现状

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一旦离开了教育,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将无法进行。而在传承发展方面,又有家族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少数民族与世界很多国家的少数民族一样既要学习本国的主流文化又要保留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全球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又造成了文化地位的不平等和文化交流上的主动与被动情形,正是因为民族文化艺术的边缘化,很多民族高校开始意识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就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而言,在民族高校的传承发展状况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对其深层的认识与开发尚停留在浅层次上,没有更进一步地发掘与研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课程的传承开发尚带有自发行为,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

笔者就湖南民族地区高校进行调查发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采用适合汉族地区的“大一统”课程模式,适应民族特点、照顾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尚未形成,且民族特色不够明显,虽然也在艺术专业和通识课中开设了展示民族艺术形式、体验民族风俗与节日等课程,但这些探索也仅是学校或教师的一种自发行为,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因而教学的评估体系也没有具体的建立,有时甚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实施,课程内容仅停留在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历史、体育等方面,没有囊括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2.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开发途径的单一性和低层次性。

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存在方式往往都是互为联系和多维度的,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设置则多是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与教材架构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一种附加式或补充式的介绍,例如在反映中国工艺美术史就是整个汉族工艺美术史的课程结构和框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则是以汉族历史的编年顺序进行单一层面的附加说明,从而将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简单地添加到学科内容中,没有涉及到多元文化课程中所要求的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所以其开发的途径停留在浅层面上。

三、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在高校的传承发展

湘西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生活方式课程资源。涉及本地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当地生产生活经验、本地区生活文化、民俗宗教和伦理生活等,可以说这些地方性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传承意义与开发价值。

1.将实践经验带入课堂体验并传承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

民族地区高校应该鼓励民族高校师生参与诸如“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中国•花垣苗族民歌节”“中国•吉首武陵山民族民间工艺品大赛”“吉首•国际鼓文化节”等大型的民族品牌节庆活动,让学生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从而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性。民族文化艺术的流布和依存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具体的文化空间,民族高校领导和教师可引导大学生把目光瞄准湘西两个核心保护区,即以酉水流域为主的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和以腊尔山台地为主的苗族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在政府设立九个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圈和重点建设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武陵山区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园和200个特色村寨、168个传习所进行基地实习和调研,这些对民族高校师生全面研究保护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状况创造了必要条件。例如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古城的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基地之一,现有351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56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99个;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8人,省级传承人44人,州级传承人有131位;民间工艺大师30名;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36个,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2个。同时,还建立了“土家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建设对于整理、保护、展示、传承和开发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融合,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实验基地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传承并发展湘西民族文化艺术。

2.深入乡村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开放式系统学习。

地处民族地区高校的广大师生积极深入乡村进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学生通过收集图片、文字和多种类型的设计资料,并且下乡向传承人了解和拍摄原生态民族歌舞和体育竞技方式,通过田野作业分析民族生产生活、民居建筑、风俗文化、社会历史等现状,了解湘西民族文化艺术信息,充分感受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艺术魅力。同时,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对湘西民族艺术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实现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承湘西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并且也以课外活动等形式传承湘西民族文化知识,即民族体育活动和民族音乐(包括民歌、民舞、民乐)等,通过《民间艺术采风》等相关课程的开发,引导高校师生走出校园直接或间接接触丰富的湘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甚至是直接参与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中。首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艺作坊,充分和民间艺人交流,认识湘西民族文化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根源。其次,通过向民间艺人学习,了解各类民族音乐与体育的韵律、竞技之美。并且感受湘西民族民间美术的工艺美和技巧美。最后,深入研究湘西民族各方面地历史文化知识,不断提炼其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让学生体验乡村生活、展示民族精神风貌为主,进行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知识的传承发展。由此来看,民族高校大学生通过《民间艺术采风》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等进行学理性研究并撰写相关调研报告,展开对湘西民族人类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性研究,并对该课程进行定量分析、定性评价和课程总结,无疑将促进湘西民族大专院校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与发展。另外,在通识课程中教授学生欣赏和了解湘西民族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图腾崇拜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湘西的乡村民间及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使得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了解湘西的历史文化知识。达到传承与发展的双重目的。

3.鼓励民族高校师生参与湘西民族文化艺术的相关创作和学术研究。

第8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民族文化;风格

当今世界的艺术设计伴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把世界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艺术设计因图形语言的交流便捷和获取信息的优势,及大地推动了艺术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与发展。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起步较晚,现代设计教育的年青化和不成熟,使设计教育体系中引用借鉴西方教学内容与方法较多,因而受西方现代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的影响较为严重。特别是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够重视与忽略,导致了大多青年设计者民族文化底蕴的匮乏,缺乏自己的思想与创新能力。因而在设计创作中盲目模仿借鉴西方的设计形式风格导致了设计创作只流于表面形式,而缺少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没有自己的文化风格和艺术个性,更谈不上既有民族文化内涵又具中国特色风格的设计。

如何使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创造出中国风格的艺术设计,把握和坚持设计中的民族性,将传统的中国文化内涵与现代的艺术风格有机的结合尤为重要。

我们提倡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化内涵。民族文化是指该民族成员历代相传的共有价值观、思想意识,它是思想情感、风格习惯、审美情趣、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因素的综合。而设计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反映着文化,就它本身而言,也是一种文化和文化的传播形式。

在世界的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中国的艺术设计应在国际化艺术设计中将民族化的元素进行有益的补充,使本民族的设计文化得到发展,并创立出具有民族化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在国际艺术设计领域中,提升中国艺术设计地位。

国际主义趋势的同一性,必然形成一种单一、僵化的艺术语言,设计师的个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单一性,它必然导致视觉传达效果的削弱,不利于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日本在民族风格溶入现代设计中取得了很大成功,日本的设计起步阶段也是西方化盛行,但最终还是回到了传统,创造了极具民族文化风格又是现代设计观念的艺术设计成为了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观念相结合的优秀典范,使日本的艺术设计颇具世界影响力,在日本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是其最重要特征之一。

从艺术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任何主流艺术或文化的发展都曾受到民族传统艺术的影响和滋养。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流传至今,也证实了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坚持现代设计的民族性很大程度上要求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与借鉴。尊重传统,发扬传统,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去吸取精华丰富素养,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设计者的必修课。

民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共性,又有历史阶段性;同时也具有社会阶层性,民族的多样性。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个性鲜明、千姿百态,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传统民间艺术的亲切感,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世界的直接接触与碰撞的结果。它即朴实又生动感人。因此,在每一件民间艺术作品中都融入了创作者们对世界、对生命、对社会的理解。它再现了每一代人的生活、观念与情感,成为最直接的艺术之源,所以说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最具原创力的艺术。

设计归根到底是为人类服务的,个性化是它的重要特征。设计不仅要有民族性,也要具有世界性,而且世界性某种意义上是民族性的归纳和概括。只有个性的,民族性的东西才能被世界人士所发现并在相互交流中得到认同。同样设计作品的民族性是其具有世界性的前提,这也是我们的中国画、书法、京剧等艺术能在世界艺术领域大放光彩的重要原因。

以我国传统民间彩色剪纸为例,它不仅是融绘、刻、染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也是极具装饰魅力的设计作品。在造型上,它追求自我完美的中国民族装饰形式美;在构图上,强调对称、均衡、有稳定感;在形式上,通过点线面的对比,色彩的映衬,效果上虚实动静,产生节奏和韵律感;方法上,重归纳和概括,将自然形态规律化,更符合装饰美的要求,手法上,多采用夸张变形,并赋予象征和寓意。用色上,色彩鲜艳,感情色彩浓郁,这些对我们现代艺术设计都起到典范和启示作用。

设计艺术的是在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字体设计和插图、摄影的采用,把图形、字体、插图、色彩、标志等以符合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用于传达信息及指导、劝说等目的,达到准确的视觉传达功能,同时给观众以视觉心理满足。由于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某种巧合,以及传统艺术本身的艺术魅力,传统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青睐,特别是那些优秀经典的作品,往往以很高的审美价值引起现代人们的赞叹与兴趣,并对艺术设计起着一定的影响,以致在一些现代设计大师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艺术的踪迹和设计应用的经典范例。

有很多设计师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设计出了成功的作品。例:我国著名艺术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设计的标志就取材于传统的凤纹,该标志简洁有力,三条主线粗重,垂直稳健圆满,每一笔的开端和收尾都处理成尖头,使视感粗中有细、刚中与柔,飘逸的凤纹婉曲秀丽、妩媚生动,头部水平,胸部处理为垂直的线条,整体显得器宇轩昂,寥寥数笔刻画出一个姿势动人的凤纹,表明该公司能够像神鸟凤一样给人们提供舒适的飞行服务和安全保障,该标志属于现代设计中民族化风格的典范之作。再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它巧妙地把中国的“中”字和中国传统的圆形方孔币作为金钱象征,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运用传统寓意,这是民族、地域所拥有的“集体表象”,使设计显示出丰富的想象力与造型上的合理性。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就能从中一目了然地解读其标志的内在涵意,这个标志可谓是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融贯东西方理念的经典之作,他在对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感情的理解和研究基础上,把民族的内核与国际化的语言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深厚积累,对一个中国艺术设计师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要创造出中国艺术设计的特色与风格,提升中国艺术设计在世界设计界的地位和影响离开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行不通的。正如我国老一辈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说的一样:“我始终坚信,我的路在中国。”

参考文献:

《装饰》总第117期 杨先艺《论设计文化》

《世界平面设计史》 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9篇: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艺术 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现代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2]林惠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舞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