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线上教学趋势精选(九篇)

线上教学趋势

第1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关键词:在线学习 发展趋势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65-01

一、在线学习的教育发展趋势

(一)短期内关键趋势:合作学习

现实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许多任务往往需要合作才能解决。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一种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背景下,人们很容易通过各种方式链接到一起,但是频繁联系并不代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又往往出现成员贡献差异过大,一个人承包所有事情等状况。因此,合作学习可以围绕四个关键点展开,包括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成员之间的互动,形成工作团体,为真正的挑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在技术的支持下,合作学习可以在时间和地点上更加灵活,鼓励合作学习发生在跨区域、跨文化、跨专业之间,从而提升学生们面对复杂真实问题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协作能力。

(二)中期内关键趋势:平台使用和空间设计

随着课程学习平台、学习管理系统、日常信息服务平台的广泛使用,高校正在拥有学生学习的大量相关数据。学校正在积极思考这些数据如何运用,从而更好地可视化这些数据,引导教师多维度地使用这些数据,从而一方面更多地揭示学生们日常行为所反映出来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学习测量更全面地改变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服务体系。学习空间设计正在从以讲授为主的讲座型空间设计,转变为基于项目合作、基于团队展示、基于自主学习、基于自由讨论、基于悠闲放松、基于工程设计等多样化的空间设计。相比其他趋势,这一趋势显得更可见。

(三)长期内关键趋势:创新文化和深度学习

大学正在努力创建一整套孵化创新的体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设立有自己的专利管理部门,不仅便于大学对专利的管理,而且有利于促成专利与外界进行有效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大学鼓励学生们进行创业,并提供一系列专业的帮助,对接相关投资人、企业和校友的渠道。深度学习方式是一个新兴而又比较模糊的概念,似乎是一种对学习过程需要更加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的诉求。深度学习关注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导向的学习能力。

二、在线学习的教育对策研究

(一)提高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是一个很宽泛的界定,几乎涵盖了一个公民在数字化时代下需要具备的各种各样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数字化时代,我们不能像一个一无所知的过客一样,一次又一次地闯入“信息化高速高路”,而完全不懂得如何“驾驭”,也搞不懂其运行的“准则”。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懂得搜索、甄别、处理、加工信息,掌握必备的日常技术,遵守网络礼仪与道德,运用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工具不断分享与创造。

(二)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

互联网不断地消除信息壁垒,让每一个个体拥有更多的机会以自我为导向展开学习。大量的领域科目出现了非正式学习的途径,你完全不需要交学费,不需要考取入学考试,不用坐在教室里,都可以获得这门学科的大量信息,甚至完整的在线课程。当然,还可以加入社群,进入论坛,这同样也是互联网正在创造的大量非正式学习机会。因而,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成为了一项容易说得清,也似乎很明朗的挑战,对于个人来说是不同学习方式的整合,对于组织来说是更开放地接受多元的学习方式,并努力地了解与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重新思考教师角色

可以肯定的是大学教师不再是大学生知识获取的唯一来源,甚至不再是主要来源。教师开始更愿意使用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方法上。另外一方面,大学也需要积极寻找和创设教师的不同角色定位,教师如何在科研与教学之间保持平衡,抑或二选其一。美国大学普遍出现了校外聘请兼职讲师的状况,好处在于放宽了教师专业背景,坏处在于缺乏稳定性和可控性。教师如何真正地洞察学生的需求,如何发掘学生的潜能,如何组织学生一起探索,如何引导学生不断专业发展,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变得越加重要而急迫。

三、结语

本文对在线学习的教育发展趋势从短期、中期、长期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线学习的教育对策:提高数字素养、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重新思考教师角色,希望对大家有些借鉴意义,期望看到更加不同的趋势和对策,期望大W思想家辈出。

参考文献:

[1]晏齐宏,杜智涛.付宏.国内在线学习主要模式演化的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5(9).

第2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关键词]高校统战工作;基层工作;新形势

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以下简称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党在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方面。高校是我国各派组织比较齐全、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相对密集的地方,是统一战线人士的最重要源头,历来都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党领导的长达90年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程中,统一战线都是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高校统一战线无疑是这一法宝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高校统战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影响着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统战工作更显地位重要和作用重大。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既需要对传统的宽厚基础和已有优势加以发挥,又需要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加以应对,说到底,就是一个高校统战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就是一个高校统战工作如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做出应有贡献,发挥应有作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的不断向前推进,党领导的为这一伟大事业服务的统一战线也在发生新的变化。现在所说的大团结大联合,是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基础上的大团结大联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战线。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着眼,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在发生深刻地变化,高校统战工作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产生着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必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高校统战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统战工作对象不断增多

据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40.7万人增加到72.5万人,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已经由过去主要以派成员、无党派高、中级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代表人士为绝大多数的队伍,扩大为除以上三部分人员外,还包括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及其眷属、名人遗孀后裔及各类宗教信徒在内的更加庞大的队伍,特别是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院院士、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学术带头人及重要业务骨干等的人数均呈上升趋势。以辽东学院为例,截至2010年9月末,在岗教职工总数为1 935人,其中各类管理服务人员近900人,专任教师近1 100人。这110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里,7个派(除台盟)成员144人,无党派知识分子536人,仅这两部分人员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在2003年同期,这个比例还是52%,仅七年间即增加了10%)。非中共大学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有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的加入派,有的继续保持无党派身份。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高校统战对象增多的趋势还将会进一步发展。

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知识分子中所占比例的增大,并不是一件坏事情,这是一个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说明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应当加以研究,积极应对。应当说,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各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大多工作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第一线,创造着精神产品,传授着科学知识,管理着学校事务。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这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使高校管理不断上层次、上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统战工作难度不断增大

高校作为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和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一直备受西方敌对势力的关注。过去,西方敌对势力主要利用国际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而现在随着信息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和校园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上影响和渗透逐渐成为主要手段,高校成为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前沿阵地,高校更多地、更直接地受到世界范围内各个领域多方面情况的影响,这种趋势不可阻挡。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互联网已成为他们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工具。一些鼓吹西方民主、自由和人权思想的言论通过网络在校园内传播,一些境外宗教组织也通过网络在校园中宣传宗教教义,易对高校师生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对高校的稳定、改革和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在近一个时期,西方敌对势力不仅活动相当猖獗,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各种敌对势力加紧勾联聚合、遥相呼应,给刘晓波授诺贝尔和平奖;“”、“”、“”、“东突”、“民运”、“”等势力逐步合流;一些敌对势力组织的暴力倾向有所强化;境内外敌对分子广泛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结社及其它违法活动等等,使得网上斗争日趋激烈。这些斗争和争夺,都直接对我国和领土完整、政治思想、国家体制、社会秩序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形成了冲击,也对高校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深入分析和研究校园网络化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是当前高校统战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特点突出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和流动性强的特点,思想交流和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高校已经出现了国外留学生和留学归国任教学者的群体。归国留学人员等新一代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认识比较活跃,更趋于多元化,思想的开放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这部分人群信息灵通、思想灵活,不仅成为知识分子队伍中的一个新的群体,而且成为联系海外华侨、华人、扩大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成为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一个新的层面。他们在带来先进的科技信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带来许多国外的价值观念。他们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知程度,对各种利益的关切程度,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方式等方面,同老一代统战对象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即使是国内培养的知识分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扩大,也到国外学习、工作或参加国际会议,他们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过去大大增强了,这些都加大了高校统战工作的强度。

四、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多元化,社会各类矛盾日趋错综复杂,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多,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多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扩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多样化发展进一步深化,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也大量涌现,各种观念在新旧文化、中外文化相互碰撞冲突中呈现出一个复杂的局面,致使人们的心态趋向不甘寂寞、不忍清静、心浮气躁,进而人情淡薄。个别人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渠道,无心钻研业务,育人意识淡薄。还有一些人学术商品化的痕迹比较明显,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有的甚至弄虚作假,以权以职或以学术地位谋私,甚至社会上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也渗透到高校中,表现为权钱与知识的交易。这些观念、思想、价值和行为上的多样化状态,给党在高校领域的工作包括统战工作在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

五、中央对加强高校统战工作提出新要求

2006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既对统一战线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发展新变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作出深刻地分析,又对贯彻落实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党“一定要从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推进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任务的战略高度,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作用和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工作的重大意义”,为全面做好新时期新阶段的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更是对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范围和任务、建设和领导作出了具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要求,是高校党委必须执行的政治任务。

第3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关键词:复杂性控制理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科技;介入

一、复杂性控制理论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

(一)威廉姆・E・多尔复杂性控制理论的主要思想1993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威廉姆・E・多尔在其论著(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提出一种以复杂性理论为核心新的控制观――一种由简单走向复杂、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线性走向非线性的复杂性控制过程。

1. 控制的对象是一种复杂性秩序。认为宇宙中的秩序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形成性的秩序。其创新在于将传统的秩序观由“简单”推向“复杂”、混沌化。该理论强调的是层次性和动态性,关注简单与复杂相互贯通、相互生成。

2.控制的运作是在“动态、相互作用之中产生的”。控制是动态过程,是在一定的界域内不断变化、重复、扩展、回归的过程,是自组织与他组织对立统一的结果。系统在不断地变化中体现一定的秩序;这同时又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自身变化、自我控制的过程。

3.控制的目标是建立一种“既稳定又灵活”的“混沌”系统。当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已进入“从分析为主的确定性研究过渡到以整体化为主的不确定性研究”的全新时期。复杂性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它适应了人类认识观的发展,以“既・又”的认识来取代“不是・就是”的思想模式。

在人类控制史上,从无秩序进入有秩序、无程序进人有程序是一种发展;然而,从有形控制走向无形控制,把外部控制与内部组织融为一体更是一种飞跃。

(二)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具有多而新控制理论所描述的典型特征

事实上,因信息科技介入而广泛推进的成人高教管理变革恰恰体现了复杂性控制论的精髓。与其他管理行为相比较,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有着显著的自我特点,是由决定其发展具备着“简单复杂、集中发散、线性非线性”的显著复杂性控制特征。

首先,成人学员的生源组成复杂,年龄跨度大,他们在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成人学生群体层次更丰富、系统涉及的要素更多样化,系统的复杂性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

其次,成人学生具有较全面丰富的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对社会、人生都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独到见解,已具备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维护系统秩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所以成人高教系统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

同时,成人的学习还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独立性。美国成人教育专家塔夫研究发现,大约有70%的学习活动是由成人学习者自己着手进行,他进一步归纳,成人学习者常以十三个步骤执行自我计划的学习,包括选择的专业内容、地点以及如何学习等。这种以个人为单位的分散性方式,往往使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硬性控制和过于严密的外部监控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往往适得其反。单一的集中管理、单向指挥必然要向互动协商、宏观引导与自觉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过渡,静止孤立的传统性“垂直”管理也转而开始强调利用动态、变通的途径,以应付变化迅疾的现实环境、多元化的实际需求和灵活多样的发展目标。

二、信息科技的介入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变革

(一)信息科技的介入适应成人高教管理秩序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

信息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为成人高教管理满足学生及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奠定了基础。学年制的一统性被灵活的学分制所替代是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突破了系科、专业、学校乃至不同学习行为之间拘囿的新型管理制度,以其灵活性以及承认受教育者差异的性质,更好地适应了成人高等教育成人、在职、分散的特点。作为学分制精髓的选课制,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成人高校中已付诸实践。从传统的统一课程表发展到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向选择课程,正展示了复杂性秩序的建立。由于实行学分制将冲破年级、班级、课程甚至地域等界限,加上基础课程后的学习普遍具有课程选择范围较宽、单课的听课人数相差悬殊、选课交叉量大以及学分绩点计算的精确要求等特点,大大增加了成人高校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以及学生日常管理的工作量,更加凸现了在成人生源的不稳定与学分制所必须要求的专业设置的延续性之间、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市场需要的复合性灵活性之间、成人学员的分散性与选修的复杂性之间、选修课的开设与成教教师力量的配备之间、选修人数多寡与办学效益之间的一系列矛盾。因此,如果没有各种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作依托,成人高校多元、高效的教育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成人学生多学科、复合知识结构的要求就只能成为空谈。

在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信息技术将最大限度降低学习、交流的门槛,信息社会的开放环境将成为多元共生的良性土壤。成人高教管理对象逐日增加的层次多样性与角色交叉性大大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管理规范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重建,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潮涌般的“原始信息”,只有借助有效的信息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使之发挥积极的决策参考作用;而管理规范的不断建立与调整,实际上又是管理秩序不断从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其复杂性程度越高,越能揭示教育活动的自然规律,也越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新要求,管理才不断地在更高的层次上接近它的本质目的。

(二)信息科技介入成人高教管理满足控制从集中走向发散的要求

毫无疑问,发散式控制在当今教育管理中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向。其特点在于改变传统的集中型控制范式,形成多个控制中心,合理构建宏观、中观、微观控制,使控制产生一种多元、互补的综合效应。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以及重视利用非正规教育资源建立学习化社会观念的兴起,使得建立在学校自主和各有关方面切实参与基础上的教育系统的广泛非集中化成为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成人高校内部管理系统中,呈现出组织结构的柔性化、中层管理人员的规模缩减和组织结构模式的扁平化的特点。过去比较刚性的、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模式终将被取代,组织模式变得更加精简和有效。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能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使其由分层型变为网络自由型,决策、管理、事务三职能均面对集中管理的数据库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

另外,成人学生自主性和自控性强的特点,使其具有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能力,同时成人社会角色的复杂多样性从客观上增加了统一集中管理的困难性。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集中走向发散的控制思想。网络媒介正在并将继续赋予学生管理工作全新的理念和持续广泛的延拓空间,使成人教育在更深意义上突破樊篱,使成人高校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三)信息科技介入成人高教管理顺应管理从线性走向非线性的趋势

管理方法从线性走向非线性,最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方法观上的突破。体现在具体实践中,社会对于教育系统的需求趋于多样,主体的复杂多态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评判角度,为适应这种现实变化,成人高教管理已在突破一种模式、一套格局、一个标准方面表现出许多新趋向。信息技术介入招生、录取、课程管理、学分确认等教务各环节,为多格局管理大开方便之门。例如,学生界限的非线性,终身学习的观念的普及渗透使学生年龄概念拓宽,而且高龄化学生比例日渐增长;学制界限的非线性,针对成人学生学习特点,成人学校的学制变得更有弹性和灵活性,如北京市成人高校规定:学制2年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可延长2~6年,学制3年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可延长3~7年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分界限的非线性,由校内可以实现跨系跨专业学习,逐步发展到校际之间的学分互认,进而在不同性质的学习行为之间实现学分转换,如操作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之间的学分转换。

第4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74~75页的例题和练习十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问题引入

师:下周我校举行趣味运动会,其中有一项是投篮比赛,每班选一位选手。根据一个星期的训练成绩,五(1)班将选拔一位同学代表本班去参加投篮比赛。

呈现小刚、小强六次投篮的结果(每次10个)每次命中的个数如下:请看大屏幕。

小刚:4 7 8 8 9 10

小强:8 3 10 5 10 7

让学生从数据的变化趋势中发现小刚投篮比较稳定,而小强起伏不定。一致认为应让小刚参加比赛。

教师板书“数据的变化趋势”。

师:如果我们想更清楚、更直观地看出两人成绩的变化趋势。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让学生说出:我们可以统计图表示。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呢?

学生讨论,得出应选用折线统计图,并说明“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

师:呈现小刚、小强投篮命中个数的折线统计图(图l、图2),学生读图,简述趋势,得出“淘汰小强”的结论,课件隐去图2。

设计意图:用学生身边的事――“选拔运动员”这一生活材料来引入统计图,通过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变化情况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比较,利用投篮命中个数的变化过程,感知折线统计图的模型,体验数量变化的增减趋势,为本节课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做了铺垫。

二、 观察分析 体验变化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小勇的成绩:

小勇:5 6 7 7 8 10

师:如果小刚和小勇相比,设问: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选谁参加投篮比赛比较合适?

电脑课件显示:呈现他们两人的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学生认为让小刚参加比赛,取得的成绩可能要好一些。

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两张折线统计图整合一下,使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能代表五(1)班参加投篮比赛?

让学生讨论得出:可以把统计图合并在一起。

课件呈现下图:

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也可以把两张折线统计图整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

让学生说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根据上图,我们怎样来分析?

让学生根据图比较得出:两人虽然都有上升趋势,但小刚的成绩优于小勇,还是选小刚参加比赛。

教师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性活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体验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三、 分析信息 解决问题

1.练一练。

下面是我国6~12岁小学男、女生平均身高的统计图。

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1)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哪条折线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

(2)这里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是指某一个男生或某一个女生吗?

(3)从图上看,从几岁到几岁之间女生平均身高比男生高?从几岁开始,男生平均身高超过了女生?

(4)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与同年龄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比,怎么样?

(5)从图中你还获得那些信息?

让学生讨论、交流、评价。

2.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

第1题:让学生独立绘图,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交流、评价、纠错。

第2、3题: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有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进行,中国代表团获得奖牌第一的好成绩,韩国代表团第二,我们来回顾一下最近四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和韩国代表团获得奖牌的情况。课件出示下表:

师:请把发的作业纸(见下图)拿出来,把上表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生画好后展示各自的作业,相互交流、评价。再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师: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针对性强,有利于学生思维。第3题较为灵活、开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自己解决,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多让学生以自己的社会经历、生活、经验考察数学问题,获得尽可能新、奇、妙的答案。

四、 梳理反思 强化体验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2.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第5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根据作者所在单位的多年跟踪调查,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主要的对口工作岗位为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股份公司证券部等单位从事投资以及客户服务岗位工作,这些岗位对实战能力要求较强,需要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投资咨询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因此,作为高职层次的投资管理类专业,设置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时应将投资咨询和投资决策能力作为本课程的首要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当前主流的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和投资分析策略,能够对当期证券市场的总体趋势和市场总体投资估值进行较为准确、合理的判断,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寻找投资热点,能够为投资者进行产品推荐和提供投资操作建议,能够在不同的市场行情实施成功率较高的投资操作等。因而,在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进行重构时了必须服务于这一独特的课程目标定位。

二、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探索表

1.根据课程目标定位来选取教学内容

当前传统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内容包括证券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组合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应用分析、投资操作策略等内容,根据高职专业的面向证券行业一线岗位就业定位和以培养投资咨询能力和投资决策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定位,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高职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在内容上舍弃了理论性强、难度较大的证券组合管理理论和金融工程应用分析两个模块,仅保留证券基本面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和投资操作策略三个模块。

2.以证券投资分析的推理逻辑为依据重组、序化内容

第6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关键词:Web;WWW;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一、对目前网络课程实践的调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开设网络课程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大趋势。目前已开发的网络课程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从网络课程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课堂的教学,网络课程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另一种是网络课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

但是,从当前实践来看: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展,许多活动的展开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许多学校都正在积极地开设网上课程,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浓厚的远程学习的气候;从教学模式上来看,当前的远程教学和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混合的模式,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远程教学和基于校园的课堂教学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了;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看,目前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的上,网络只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而没有当作一种通讯平台来使用。

二、网络课程的分析和设计

网络课程在内容呈现、学习交互方式以及信息资源、教学方法上明显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下面从课程内容、在线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组织方面来分析:

(1) 课程内容的呈现

从目前来看,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在Web上以文本的方式表现出来,具体包括课程的大纲、讲座、笔记、在线资源、活动内容以及学生与教师交互的内容等。从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有文本、图像、表格、Email、Listserv、FTP、MOO/MUD、Internet视频会议以及一些远程呈现软件。

(2) 在线资源、在线资料的建设

网上资源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习者要使用检索、查询等功能,少不了资源库、资料库的建设。随着网络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地位的提高,在线资源、在线资料的作用也相应地提高了。网络资源库、资料库在内容上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部分地代替单一的传统教学形式。

(3) 教学活动的组织

从学生的组织来看,网络教学的虚拟性使得学生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针对具体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教学,还可以在小组间进行一些协作式活动。从具体的教学活动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教学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教师和学生之间异步交流,既方便了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也方便了教师对学生课程意见的统计和评价;

开展电子论坛:教师在网上开展同步讨论,指导各种课程的相关活动,确定新的学习任务,进行教学指导;

进行多用户对话(MUD):网上教学活动中文本的交互为学习者之间提供了实时对话的环境,多用户对话创建了一种动态的环境,学生在其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

计算机视频会议:计算机视频会议可使学习小组对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在学科教师的参与下,进行有组织的讨论活动;

网页制作: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制作集成过程,允许学生建立自己的网站,参与信息、教学主题的开设,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广泛、更为全面。

三、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

网络课程以其灵活的、开放的、基于资源的特点使得它在继续教育、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方面都将有很大的优势。笔者认为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在将来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 资源渐趋丰富,服务形式更多样。

据统计,美国目前已有450多所大学建立了网上虚拟学校,开设了200多个专业,学生数量达10多万人。将来的网上课程门类齐全,有自主学习课程、成人教育课程、学位/非学位课程、学科教育课程;提供的服务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学生可以在网上快速地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节目信息或学习资料。

第二, 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转向以学习环境和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内容设计,而以Web为基础的教学不应是传统课程内容的照搬。今后网络课程的设计应结合Web的具体特点(资源共享、交流通讯的特点),是以Email答疑、电子论坛、计算机视频会议等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第三, 以Web的低级应用设计转向Web高级应用的设计。

随着Web技术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网络课程的开发必将从信息传播的低级应用阶段转向Web高级应用。目前出现了一些网络课程工具平台(如WebCT),这种平台的设计开发使基于Web的课程在制作、管理和应用上都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是Web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所在。

参考文献

[1]Brena Bannan-Ritland and William D.Miheim. Existing WBI Courses and their Design. 1996.

第7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e-learning2.0目前没有准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描述来认识它:(1)维基(wiki)、社会性网络、书签,以及插件、混搭;(2)由下至上、学习者驱动、点对点学习;(3)随时随地访问和传递;(4)内容为1分钟的微课程;(5)访问方式:搜索和聚合;(6)用户创造内容。

趋势之二:虚拟可视化环境

许多前卫人士认为类似于Second Life(第二人生,三维虚拟社区)的虚拟环境是开展e-learning非常棒的场所。

趋势之三:开源软件和免费工具

开源软件(Linux、)和基于网页的免费开放技术工具(google docs&spreadsheets)被一些专业媒体认为是教育2.0到来的信号。

趋势之四:学习DIY

在未来,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包括:利用“微内容”组织个人的学习内容,用web2.0工具构建个人的学习环境……

趋势之五:既定课程和课件的衰退

未来,可能在合规培训(comp-liance training)、基础技能学习、数学等少数的学习过程中会用到既定课程和课件外,其他一些课程将会包括更多不同形式的互动。“协作”将会越来越普遍地被使用和有更新的方式。比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习者协作参与编写的动态教材(教材2.0)。

趋势之六:隐显系统

未来的e-learning平台将不再是大系统(Big Systems)的天下,用的更多的将是一种被称作隐显系统(Emergent Systems)的平台。在这个新的平台中,学习者通过创造、分享、互动来融合有价值的内容。隐显系统也不是单独的平台,而是许多社会性软件的组合。

趋势之七:组合、插件、混搭式应用

面对主流信息被分裂成无数的微内容,大型软件被许多轻量级的服务所替代。学习者可以把这新生的二者组合起来,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产生特定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不需要电视台报道的信息,而是利用在线编辑工具混合视频和图片成为自己的内容;而开放的API让blog能整合更丰富的功能,如google地图、在线调查、rss聚合等。

趋势之八:向更简便、更快捷的工具迈进

不再需要懂代码,也不需要功能强大、价格高昂的企业级软件。未来的e-learning工具是各种轻量级软件的组合。

趋势之九:学习管理系统的变迁

未来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可能会转变为个人学习环境(PLE),不过对于普通学习者来讲,构建自己的PLE还需假以时日。

第8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本文针对教学翻页笔只能翻页,不能像鼠标一样选择,拖拉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的红外无线鼠标的设计制作方法,该方法以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角度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感知鼠标的移动动作,同时,通过红外发射和接受完成无线通信,从而实现教学翻页和鼠标一体的功能。

【关键词】翻页笔 STC89C51单片机 角度传感器 重力传感器 红外模块 无线鼠标

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各种信息化教学技术,例如电子任务单(课前、课堂、课后),课堂教学软件、慕课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3D动画、课堂教学录像、微课视频、网络论坛、资源共享网站、作品评价系统、QQ平台、微信平台等手段实现教育信息化。通过以上教育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上课签到、布置任务、资源共享、提交作业、师生互动、课后交流、投票管理,效果评价等。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应用这些信息化教学技术,这就对多媒体、电脑、翻页笔和无线控制鼠标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我们经常应用到翻页笔来控制PPT,但是翻页笔功能有限,虽然不少人对翻页笔做了改进和功能升级,但是仍缺乏像鼠标一样可以对电脑和投影仪等进行灵活控制,不能随意地进行选择、拖拉和空中移动控制等,所以适用于教学的无线控制鼠标的设计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1 教学翻页笔

教学翻页笔又称为无线激光笔或者电子教鞭,它是专门为计算机及多媒体投影机设计的一种教学设备。教学翻页笔由无线发射设备、无线接收设备和控制器组成,无线发送设备安装在翻页笔中,接收设备和电脑相连接,当教师或者演讲者在使用PPT进行演讲时,演讲者不必一直守在电脑旁边,可以通过教学翻页笔来控制PPT的翻页,返回、标记重点和激光指示,对于电子教学十分的方便。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人对翻页笔做了改进,使翻页笔不仅可以对PPT进行控制,对其它电子文档也可以进行控制,甚至增加了U盘存储功能和录音功能,这样翻页笔还可以当U盘使用或者帮助演讲者进行录音。

教学翻页笔使教师可以一定距离控制电子文档的播放、翻页和重点标记,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翻页笔并不能像鼠标一样来控制电脑,甚至不能够对电子文档进行内容选择,拖拉和一些常用的控制操作,比如说复制,粘贴,插入等,功能相对简单,难以满足现代信息化教学。因此我们想在教学翻页笔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设计一种外观类似教学翻页笔,功能和鼠标差不多的无线鼠标来帮助教学和演讲。

2 无线鼠标

无线鼠标主要由发射装置、控制电路、接收装置和调制解调电路组成,无线发射和接收技术可以是Wi-Fi、蓝牙、红外等,发送装置和控制电路装在鼠标中,接收器通过USB或者其它接口和电脑相连,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对电脑、电视、投影设备进行无线控制,对电脑操作者非常的方便。

虽然说无线鼠标相对于有线鼠标来说非常的方便,但是在教学和演讲中仍然存在着问题,那就是无线鼠标必须在桌子上或者鼠标垫上使用,不能像翻页笔一样在空中翻转使用。在桌子上或者鼠标垫上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滑动鼠标滚轮,但是在空中却没有着力点,而且在空中对投影仪上播放的电子档案中的内容进行定位要比在电脑屏幕上难很多,我们必须要通过手势动作和重力感应才能对特定点进行识别和定位,并且要通过相应的滤波处理和手势识别算法来判别指令。所以说如果能把翻页笔和普通无线鼠标的功能结合起来,设计一种适应于教学和演讲的无线鼠标,相信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和演讲的效果。

3 适用于教学的红外无线鼠标的设计

本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教学的红外无线鼠标,主要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滤波电路、解调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控制芯片为AT89C51,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之间通过红外发射和接收模块实现两者之间的无线通信,发射模块集成在手持端,接收模块通过USB接口与PC终端相连,最终由控制芯片和接收端的USB驱动电路实现无线鼠标的控制功能。

如图1所示,发射模块主要由角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AT89C51单片机、红外发射模块组成,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手势动作趋势信息的采集和发送。其中角度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使用时X、Y坐标的变化,通过感知使用者的动作并就动作定义为特殊指令,最后由控制芯片对X、Y坐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完成对鼠标移动轨迹的模拟。

如图2所示,接受模块主要由红外接受模块、滤波电路、解调电路、AT89C51单片机、USB接口组成,主要功能是等待捕捉发送端的信号并进行处理。接收端在接收信号成功后通过对X、Y坐标变化,进行算法处理时,需用对动作过程中误差较大的坐标进行滤波,简化鼠标的移动方向,并通过手势匹配的方式,正确反映鼠标的运动趋势,从而更好地完成对手势运动趋势的分析和处理,实现鼠标的空中准确定位。

在动作感应模块方面,采用三维角度传感MPU6050模块和ADXL345 三轴重力传感器模块。其中,MPU6050模块抗感染能力强,测量精度高,可以兼容3.3V/5V的嵌入式系统,连接方便,稳定性极高,MPU6050模块通过处理器读取测量数据然后通过串口输出。ADXL345 是一款小巧纤薄的低功耗三轴加速度计,可以对高达±16 g的加速度进行高分辨率(13 位)测量。ADXL345 非常适合移动设备应用。它可以在倾斜检测应用中测量静态重力加速度,还可以测量运动或冲击导致的动态加速度它具有高分辨率,能够测量约 0.25°的倾角变化。

用MPU6050角度传感器和ADXL345 重力传感器来感知手势动作,如挥手,摆臂,上移,下移等,然后通过红外发射器把数据发送出去,再由接收端对信号进行滤波,解调和手势算法处理,最后将不同的动作定义为特殊的功能,如实现教学演讲时PPT、Word以及其它电子文档等的上翻、下翻、前进、返回、切换窗口,拖拉、选择、复制、粘贴等无线鼠标功能。

4 Y束语

本文针对教学翻页笔只能翻页,不能像鼠标一样选择,拖拉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的红外无线鼠标的设计制作方法,该方法以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角度传感器和重力传感器感知鼠标的移动动作,同时,通过红外发射和接受完成无线通信,从而实现教学翻页和鼠标一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陶志成,张海.MPU6050和STM32L52的微功耗三维无线鼠标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5(12):1-4.

[2]詹杰,王劲松,李仕瑶.基于CC2500收发器和AVR单片机的无线鼠标设计[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01):42-45.

[3]曹青,欧阳红林,胡彪.基于角速率陀螺仪的无线鼠标的设计与实现[J].微机电技术应用,2008,24(12):230-232.

[4]吴大中.一种用于多媒体教学的无线鼠标[J].电子技术应用,2009(02):91-94.

[5]周成虎,李小魁,韩大伟.无线鼠标电路设计及算法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12):3329-3331.

作者简介

李杏清(1983-),女,云南省保山市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

作者单位

第9篇:线上教学趋势范文

大盘积弱,正好温习经典理论。今天重点讲解趋势线及其变种,趋势线是所有技术分析的基础,是交易最重要的理想模型之一。趋势线理论实则惯性定理在交易学领域的延伸,当趋势一旦形成则有保持自身运动方向的惯性,直到外力改变其运动方向为止。根据惯性定理与加速度原理,可以归纳出趋势线理论的几条基本使用原则:

其一,趋势线斜率越大,越不稳定。因为斜率越大,重力越大,要求向上的推力也越大。以上涨为例,一般认为沿着45度角度线上涨最为健康和持久,当超过60度则进入不稳定状态,当小于30度则行情有可能发生逆转。

其二,趋势线需要跟随价格走势而不断调校。当斜率发生改变,则说明外力发生改变,需要警惕。当趋势线斜率发生改变,则说明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预示遭受合力发生改变。拿上涨来说,正常情况下,趋势线角度由缓变陡,当外力大到一定程度,则物极必反,无以为继。

其三,扇形三线理论是趋势线理论的精髓。扇形三线理论由江恩大师在道氏理论的基础之上总结而来,是江恩角度线理论的抽象概括。它亦是人性弱点在价格走势中的反映:上涨的时候扇形三线对应怀疑、乐观和狂热;下跌的时候三线对应失望、悲观和绝望。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因此在交易中迷失自我在所难免。唯有根据客观的扇形三线来识别当前行情所处的阶段运用机械交易法才能很好的降低交易错误的概率。

其四,“123”法则是趋势线理论与形态理论的结合,是判断交易入场点的简单原则。该原则由交易大师斯波朗迪根据多年期货交易经验在前辈的理论基础之上提炼而成,也是我见过最简单且客观的交易手法之一。交易的最高境界就是破除我执,无涨无跌,无悲亦无喜,在资本市场随波逐流。这个原则我在前面多次强调过,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