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艺术艺术生文化课精选(九篇)

艺术艺术生文化课

第1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课;有效性;同辈群体

1.引言

目前作为艺术生大部分精力都是用来专业学习上,文化课只是专业课的辅助。大学生是同辈群体,所谓的同辈群体是指由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份地位、文化程度等极为接近的人组成的群体。[1]而艺术生他们是大学生中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与非艺术大学生相比,有自己的艺术类专业技能学习和大多数文化课都处于相对基础较弱的水平上,在这里我把他们称为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同类群体。

作为大学生同辈群体中同类群体。他们大部分往往是在很多艺术学生走上艺术道路都是被动的,他们并不是从小就选择走这条艺术道路。大部分是在高二或是高三时学习成绩太差,为了能够上大学而选择的一条绕弯路。这种套路目前在社会上很盛行。而这些学生在选了这条艺考之路后,离高考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短了,为了达到通过艺考来达到上大学的目的,他们不得不承受高昂的学费去参加社会上的艺术考试的培训班、速成班。然后就去参加艺术考试,走进大学。因此他们的文化课是“先天残疾”的,自然后天的艺术大学生涯中的文化课也就不那么“不健全”了。怎样改善这些艺术生同类群体的文化课现状,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面对。

2.艺术生同类群体文化课现状分析

艺术生文化课教学往往被普遍认为是为专业技术教育服务的,只是专业技术教育课的辅助。

目前,艺术生同类群体的文化课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文化课教学中艺术生和非艺术生使用一样的教材,这导致文化课与他们的专业课严重脱节。第二,大部分文化课教师对艺术生的专业知识和发展知之甚少,教学中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第三,由于大部分艺术生文化课先天基础薄弱,学习习惯相对散漫,加之文化课和专业课相比比较枯燥、单调、难懂。学生对学习文化课没有兴趣。

3.艺术生同类群体间的影响作用

作为艺术生,他们是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和非艺术生同样是受教育者,他们希望和非艺术生得到平等的对待。但是现实学习中,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于艺术生往往有一定的差别对待。因此他们形成了自己的群体心理。“这些孩子几乎把学校完全看作是我们给他们强加的一天天的、一小时一小时的任务……他们呆在学校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呆在那儿……在他们看来,学校是那些人让你做事的地方,是如果你不做或是不做好,那些人就会让你不愉快的地方”,[2]虽然上述观点有些极端,但在实际校园中这类艺术生的特性群体确实是存在的。在属于他们艺术生的这个圈子里,文化课成绩差是正常的。他们从内心深处认为文化课学习好那是非艺术生的事情,与他们毫不相干。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群体效应改善他们目前的文化课学习状况。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不仅有参与性学习,还有替代性学习,即经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因此,他人和榜样的作用很重要。[3]

4.利用艺术生同类群体效应改善艺术生文化课现状的措施

成员间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艺术生同类群体对自身群体有他们自己的群体文化。其中,他们认为文化课水平不高对于艺术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如此,彼此间没有差距意识和竞争意识。因此要想改善这种现状,就要充分利用好作为同类群体有其自身的自卫性和排斥性以及从众性。措施一,建立针对性教学体系。首先文化课教育中教材的选用,要和艺术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增加学习兴趣。其次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艺术学生的特殊性进行教学,增强学习自信心。措施二,内部渗透。充分利用群体内部的核心人物,班干部就是最佳人选。班干部群众基础好,思想觉悟相对较高,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号召力。因此对班干部进行重点教育,与其私下建立一个小“同盟”,制定适合艺术生的有效的学习文化课计划,班干部带头在班级内实行,潜移默化的间接对班级其他同学的文化课学习慢慢进行正面引导,使他们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班级学习氛围和提高学习成绩。措施三,外部扶持。傅隆(Furlong,V.J)指出在学校生活中受伤害特别严重的那些学生往往宣泄情绪,并向权威者挑战。但由于此类情绪表达方式受到禁止,于是,这些学生便寻求伙伴的支持,组成反学校群体[4]。学校应根据艺术生同类群体的特殊性,肯定和接纳和尊重他们,并在文化课教学体系方面,与艺术类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改革制定具有艺术生特色的文化课教学体系。

总之,把高校大学生同辈群体中艺术生同类群体引入艺术生文化课教学,以同类群体去影响同类群体,是提高艺术生文化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理想选择。(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50.

[2][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岳西宽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82-83.

第2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生活,课堂,艺术素养

 

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鉴赏力的人才是不完美的人才。惟其有美,人的个性和潜能才能充分发挥,人才能不断走向完美。无论是从时展的需求,高中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彰显课程特色的需要,高中政治的《文化生活》课堂都担负着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重任。

一、《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种文化形态纷繁复杂,不同文化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总体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体,引领与整合着其他各种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的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文化生活》课堂促进青少年了解文化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力杂志网,结合新的实践和时展要求,大力倡导与建设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彰显课程特色的需要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摘要求之一。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各种文化生活现象,认识文化的本质与特点,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提高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

3、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飞速变化的时代对中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科技革命的涌天大潮,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各种文化现象五彩缤纷,各种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对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高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社会公共生活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并且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高中生可塑性强,但情绪仍然不稳定,有多变性,容易冲动或偏激,迫切需要提升思想意识,加强方法论的指导,使其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活中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文化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它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加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课堂就是要关注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他们能够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辨析当前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策略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文化生活》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引导学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文化进行感受、体验、 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鉴赏享受,并能理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正是激活学生文化鉴赏潜能的过程, 只有这个过程进行得顺畅, 文化的美尤其是中华文化的美方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绽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大的特点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在高考这一指挥棒下,师生的教学活动应试的痕迹非常明显。为了与高考的方向和要求接轨,教师往往片面地只关注知识目标,能力与情感目标被忽视。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如果只追求知识目标,一来教学内容会显得单调乏味,学生甚至会感觉许多知识点或重复,或没意思,二来不能真正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等观念,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杂志网,更重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知识讲知识,教师应树立坚定的通过文化生活课堂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理念。

《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应从选取内容到呈现形式,都积极落实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的指导思想,努力贴近学生。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社会情境和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真切、可信,让学生在情感体验和思想矛盾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初步学会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维,较为深入地分析文化现象,能够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选择正确的价值观。

2、改革教学方法,创新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讨论、申明自己立场和主张的机会较少,为了应对高考,大多数教师只能采取“三点一示”(画重点、讲难点、突出考点和典型示范)方式。在《文化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发现如果采用传统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来讲解新课,常常会出现要么同一个教学案例重复使用,学生缺乏兴趣;要么教学案例过多过杂,蜻蜓点水,学生眼花缭乱,不知所以。

因此,《文化生活》的课堂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去寻找案例来感悟文化的内涵,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让课堂“活”起来,让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动”起来,便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感悟文化,认识文化、理解文化,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力求深入地在文化艺术形式表现力和创造力上下功夫,寓技能、技巧训练于活动化课堂教学之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从情趣爱好出发,使学生在创作、表演、绘画、欣赏、交流中得到成功感。

文化生活课堂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小组学习、伙伴学习、集体学习等学习形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和感知艺术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艺术之情,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提高了艺术的鉴赏力。

3、拓宽教学内容,挖掘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素材

《文化生活》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文化,更应该是通过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鉴赏力。《文化生活》是一门新课杂志网,对这门课的教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由于本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也涵盖了许多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自觉地对课本和教材进入深入研读,把握其精神实质,对课程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对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有准确的把握。我们可以对现行教材内容在充分挖掘的基础上,尤其注意“相关链接”版块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根据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更合理,更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在教学内容上加大艺术欣赏的量,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西洋文化引进课堂,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欣赏面,让学生在大量的文化艺术作品欣赏中拓宽视野,提高艺术感染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要主动了解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的讨论,了解最新的学术信息,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丰富自己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要注意借鉴语文、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经验,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能力迁移和价值迁移,挖掘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的素材。

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指出,学生必须在他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中时时刻刻都看到艺术,艺术作为学生表达兴趣、愉快、希望、需要、情感的方式,应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文化生活》作为一门与艺术联系如此紧密的课程,更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去挖掘,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董林辉.高中思想政治课增设文化生活模块的实践性思考[J].科教文汇.2008年第2期

2、曾淼.如何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以《梁祝》欣赏过程为例[J]. 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3、课程教材研究所文化生活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第3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现状

当前,各大高校以选修课、限选课等形式面向学生开设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公共艺术课程,并且进行了“学分制”管理。由于很多高校对于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程体系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规范、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评价不够全面、教学研究普遍落后等现象,所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就目前而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相比,还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这与国家倡导的大力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因此,高校很有必要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要加强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的创新。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计不够全面

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普遍存在过于强调学生对于艺术领域知识的掌握,而对于学生综合知识结构、能力获得结构的培养则缺乏考虑,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语言、视觉、听觉等方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艺术作品的想象力、创造力、评判力的培养有所忽视。

(二)课程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普遍存在内容覆盖面比较狭窄,过于强调艺术专业学科知识内容,缺乏对跨学科、跨文化教学内容重视和关注的现状,另有些教师的课程教学内容则以“大而全”为标准,每堂课教学内容的信息量都过大,因此导致教学内容松散,教学结构不紧。此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还应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艺术的比重,但目前很少有高校开设的课程内容关注到这方面内容。

(三)教学方法运用不够恰当

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大多比较单一,层次不多,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多仍以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为主,有的教师过于强调一堂课的完美性,采用了形式色彩较浓的教学方法,但缺乏师生间思想的碰撞,所以课堂氛围显得不够生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为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了过于花哨但并不实用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高校对学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的评价大多采用讨论、作业、论文、考试等形式,仍偏重于传统的、简单的、粗糙的、片面的笔纸评价方式,所以很难准确地体现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取得的成绩与进步,也无法全面地反映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取得的收获。因此,陈旧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艺术课程学习全方位的测量和评估,也偏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高校亟须加强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创新方面的研究,以此不断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有效途径

目前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工作,创新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已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可通过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完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模式等途径进行。

(一)因校制宜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

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创新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且要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艺术师资队伍、艺术教育硬件设施、学生的艺术素养等相适应。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软、硬件条件都有待改善,如学生入学时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艺术实践课教学所需排练场馆数量不够等,因此要根据学校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循序渐进地开设与拓展公共艺术课程。以江苏某高校为例,该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文件精神,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全校每年的公共艺术课程受众学生人数不低于8000人,在面向学生开齐8门“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书法鉴赏》等的基础上,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和学生实际需求拓展开设了若干“非限定性公共艺术课程”,如《剪纸艺术》《创意手绘》《陶艺制作》等课程,并将课程纳入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管理体系。尽管如此,由于该校专职艺术教师数量有限,纵观全校能从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兼职师资也寥寥无几,为严格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方案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任务,有效拓展公共艺术课程学生的受众面,该校面向全体本科学生增加开设了由国内艺术教育专家主讲的艺术通识教育网络在线课程(尔雅课程),并将该课程规定为通识教育必选课,要求学生须在1~4学期内修满2个学分(2门课程)的艺术类通识课程。

(二)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艺术教育对其他学科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在被其他学科教育影响着。其他学科知识向艺术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受教育者变被动接纳为主动接受,从而实现寓教于乐。这也对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艺术学科知识,还要广泛学习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研究,部分艺术学科已逐渐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并建立起相对成熟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如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作为有益养分融入艺术教育教学之中,有些学科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引用到艺术教育教学中。以体育教学内容与音乐、舞蹈艺术教学内容的渗透、融合为例,体育教学中关于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相关内容对于声乐、舞蹈教学大有裨益。“气息”一直以来都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声乐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直观地对人类呼吸的方式和特点以及人体各个部位在发音时的具体状态有所了解,那么可以极大地提高师生在声乐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成效;如果舞蹈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恰如其分地向学生介绍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如人身体构造、生理机能等,那么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舞蹈动律、舞蹈训练技巧等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渗透、融合的意义非同一般,离开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撑,师生们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或将陷入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境地,如果艺术教育工作者对此无动于衷,那么艺术教育的发展将难以突破、创新。

(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

所谓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传统性、多元性等基本属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要求高校要根据区域性、民族性特点开设特色艺术课程,目前高校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可从以下三条途径加以推进。

1.充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高校可充分挖掘当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支撑和服务,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聘请地方民间艺术大师走进课堂指导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性、传统性和多元性,从而使公共艺术教育更“接地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2.构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课程体系

高校可根据办学点的地方、环境特色进行统一综合规划,构建出代表性、和谐性、实用性强的地方文化艺术课程体系,凸显地方文化艺术特色,课程体系可包含文化课和实践课两大板块,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实践课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艺术创作创新能力。

3.开设融地域文化与艺术教育为一体的课程

地方文化艺术课程应充满“乡土气息”且能恰如其分地与艺术教育融为一体,切不可作为“无关”的课程悬浮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之上,学校可适时聘请民间艺术家准确、充分地将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原汁原味地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开设如《地方民间美术鉴赏》《地方音乐实践与研究》《地方戏曲实践与研究》等课程,地方文化依托于课程得以体现和流传且与公共艺术教育融为一体,这将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增添别具一格的生命力和色彩。

第4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关键词】艺术导论;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高校课程中曾设艺术选修课,组建大学生文艺社团。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应该尽快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能力。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导论》课的意义及课程定位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其课程设置需要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既要涵盖不同的艺术门类,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框架,包括: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和实践,以及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需要具有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即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从宏观的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的角度,介绍有关艺术创作、发展、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艺术导论》,它把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各方面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概括性,属于艺术学范畴。这门课的内容类似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概论》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将该课程的体系框架、内容深度、以及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它应该可以成为一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开设《艺术导论》课,能够带领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建立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以后深入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认识论的指导。它既是一门踏入艺术世界、开启艺术之路的入门课,又是一门集鉴赏和理论为一体的艺术通识课。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艺术导论》的课程定位在于:通过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步入缤纷多彩、内涵多元的艺术世界;在提高理论认知、拓宽艺术视野的基础上树立起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对于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学会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将《艺术导论》作为公选课开设所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门阐述艺术基础原理的课程,如何将艺术理论讲得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直以来是让很多专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如果将这门课作为公选课来开设,将专业的艺术理论讲授给普通大学生听,一些教学课题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需要考虑内容体系、目标定位的问题。该课程的范围和外延非常宽泛,论题涉及整个艺术世界。要让普通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对于艺术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并且培养起一定的欣赏眼光,在内容选取和观察的角度上是需要进行不少的调整和筛选。如果将一些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理论问题拿来说给普通大学生听,授课效果肯定不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们了解和接触艺术的兴趣。因此,如何将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将理论思辨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结合起来,从而适应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设这门课的首要课题。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信息量,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在有趣生动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是将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现象分析进行拼盘式的组合,而是得以条理化和体系化地呈现,艺术学理论是贯穿于艺术鉴赏的内在主线。

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教育的意义得以内化。艺术理论是隐藏在各种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纷繁艺术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和人文思考。对于这些艺术理论的理解不但依赖于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同学选择来上这门课,就是渴望真正了解艺术、走进艺术。一方面他们希望这门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扩展文化视野。因此,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艺术导论》,需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对象,将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对于《艺术导论》课的教学探索

1.调整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层次,从而满足为普通大学生开展艺术通识教育的需要

《艺术导论》作为一门艺术公选课,如果只是关注将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授课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了解多少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渴望能找到一把能够启迪他们了解艺术世界的钥匙。因此,应该将“艺术的门类”作为重点章节来介绍,而对于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作用与功能、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偏重理论性的内容应该进行压缩或删减。课程的结构处理首先是艺术总论,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然后就进入到艺术门类的环节。通过介绍艺术门类的划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以及主要的发展脉络,结合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优秀艺术作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开拓了人文视野。有了审美体验和认知基础,再进入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接受与传播等章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会较为容易,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了。

在内容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解读与鉴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艺术同各种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多学科相互综合,姊妹艺术之间相互关照,可以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鉴赏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材料的引用,应该主要聚焦于迄今为止公认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理论。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作品或理论还是尽量避免。因为艺术发展到今天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是对经典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反叛,如果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都知之甚少,那就无从谈起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了。

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大学生讲授艺术理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知道,形象性是艺术作品的首要呈现方式,也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普通观众讲授艺术理论,首先要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入手,以艺术特有的呈现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注意,唤起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帮助他们正确、深刻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去领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规律。比如:当我讲授艺术创作的结构布局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会讲起雕塑家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故事,通过欣赏《巴尔扎克像》这幅雕塑作品,去了解这幅传世佳作的独特创作历程,感受大师罗丹不断超越自我、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且进一步理解艺术家是怎样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剪裁和布局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艺术理论的学习融入到意趣盎然的艺术鉴赏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能够结合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们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不同的形式美。我们需要平日里注意收集不同种类的音像资料和素材,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将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地制作和编辑,这样会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意趣盎然。

其次,要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一议题或艺术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从而提炼理论成果。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品读往往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艺术的理论阐释也往往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一种交流的、富有创见性的气氛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比如:看到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同学们认为她美吗?为什么人们也会把她称作维纳斯呢?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去雕刻这样的塑像呢?在这种开放式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会自己运用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艺术现象、品读艺术作品。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从而形成理论成果。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语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对于艺术的解读光靠学术的眼光和理论化的阐释,肯定激发不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之所以感人、打动人,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她既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达,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我们应该将艺术放置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时空中,将艺术同社会和人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文的视角去解读艺术,以情感化的语言去感悟艺术,将艺术的真与情同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拉近艺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艺术作品感动人、教育人的作用,使艺术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总之,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方式应当以艺术形象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将艺术理论以一种有趣、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综上所述,艺术导论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总论课程。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艺术、怎样欣赏和鉴别艺术的途径和观点,并且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体验文化精神、培养人文品格。我们需要树立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研究教学课题,创新教学方法,以优秀的艺术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苏畅、陈松洁.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7(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第5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

项目来源: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特色化研究”(项目编号:20145JB354)

近年来,众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管理日渐规范,教学设施投入也稳步增加。随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发凸显,逐渐成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1.课程目标设计单一、片面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往往是把教学目标放在知识领域上,这样的片面设计,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缺乏对知识结构、能力获得的方式、能力结构进行综合立体化的教学目标设计。现阶段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鉴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从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在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从以往的目标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性、想象力、创造性能力。

2.课程教学内容单调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过度关注艺术学科理论知识。对跨文化、跨学科内容以及国际普遍关注的课题内容不够重视,这种不合理且缺乏独特性的艺术课程结构,不符合艺术教育的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艺术课程群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文学、艺术、舞蹈、影视、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可以具体分为艺术学科理论、艺术实践两个方面。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有重点的关注本国家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不断的传承其中的优秀艺术精神,同时也应该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有针对性的介绍区域文化、传统文化和地方企业文化。课程内容覆盖面依然较窄。

3.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方式比较偏重传统的纸笔测量,主要有课堂作业、考试、小论文、讨论等形式。通过这种简单、粗糙、缺乏系统性的纸笔测量的方式考核学生成绩,是非常片面的。这种评价方式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忽视了公共艺术课程的特点,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艺术学习情况。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以纸笔测量为主要评价方式的评价体系,很难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成功,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从而影响未来更好的发展。鉴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公共艺术教育的现有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依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以“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特色化课程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建设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根据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国家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确定的目标:现阶段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鉴赏艺术作品、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等、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吸纳中外优秀的艺术成果,从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区在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创造美、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以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为依据来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均以目标为参照标准而运行。构建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艺术性。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人文素质,并不是单纯的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当然也不是简单艺术欣赏课程。它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价值内涵的综合课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不是简单的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职业技能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受到艺术的“教化”功能。

2.综合性。现实社会中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任何学科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而单独存在。艺术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形成了一种互通、互补的艺术生态关系。这种良好的生态关系可以提高非艺术专业学生审美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与同感能力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这种艺术生态关系可以更好的改变现阶段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条块分割式的单一教学方式,造就符合时展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兼备的技能人才。

3.实践性。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艺术化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鼓励学生在艺术创造中相互交流经验,鼓励学生现场即兴发挥,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竞赛和技能大赛等实践平台,分享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取得的成效。

三、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一)特色化的内涵界定

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化课程体系也要体现这一功能。所谓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即以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念,建设特色课程、设计特色活动、注重艺术体验和艺术实践,通过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领悟质量之美、技术之美、服务之美,从而创造生活之美,体现高职特色。公共艺术教育特色化课程体系按照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构建,如上图所示:特色校园文化区域化特色课程特色化课程体系特色理论课程特色实践课程专业化特色课程虚拟特长班艺术学分艺术浸润技术,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学生领悟质量、技术、服务之美,体现高职特色。

(二)特色理论课程

1.区域化特色课程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要求各高校需开设《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8种限定性选修课程,同时文件还指出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情况、研究成果、师资水平、所在地域特色等优势来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选修课程,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没有开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也缺乏自身特色,内容基本都是大同小异。在现有的《美术鉴赏》教材中,大多数课本没有涉及具有本地地域的知识,没有根据本地特色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也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来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很少,教师很难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艺术素质的差距。这种单一的传授方式,对于那些非专业的选修学生来说,教学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高职特色理论课程从培养服务地方人才的角度出发,把传承地方艺术精髓作为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最佳切入点和鲜活教材,研究挖掘地域内诗词、音乐、书法、绘画、戏曲、传统工艺等传统文化艺术作品,还有人文景观、文化名人、工艺大师等,作为各门类艺术鉴赏课程的极好素材。在实际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挖掘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人文内容,更好的融入艺术教学中。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各个部门应该给予帮助,确保形成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教育项目。例如无锡作为“吴文化”发源地,可以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加入吴文化、惠山泥人、古运河等文化元素,在诗词鉴赏中加大对东林书院等诗词的解读和理解,开设“地方方言”、“区域文化讲座”、“锡剧名家名段赏析”等课程,让学生逐渐了解当地区域文化和传统文化。

2.专业化特色课程

高职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以符合企业未来发展要求为宗旨。为使学生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等综合素质,高职公共艺术教育可根据这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开发建设与专业相关的艺术鉴赏和艺术设计课程。如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懂设计、通工艺、精操作、会维修、能创新”,我们可针对性的开设《工业产品造型鉴赏与设计》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旅游、酒店专业的学生开设《舞蹈鉴赏》《音乐鉴赏》类的课程,更好的提高自身的服务素质和艺术修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终归是要到企业中去,到生产一线去。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和了解企业文化,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尽快融入企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开设“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等课程,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逐步了解当地企业文化,帮助学生迅速融入企业,适应岗位需求。各类行业对职业素养的需求是有差别的。针对行业的职业特点,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影响深远。各行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各不相同,但吃苦耐劳的专业品质,精益求精、实事求是的严谨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是各行业都要求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些职业素质的养成不仅需要在专业课程学习、实训实践教育等教学环节实施,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也可以有所体现。如邀请相关行业专家、行业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等到校开设专题讲座,就职业发展前景、职业精神、典型事迹介绍等方面和学生面对面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职业素养和就业期望。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企业名称命名校园道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融入了行业企业文化,在校园中构建了一堂隐形而又无处不在的特色课程,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学习生活,耳闻目染,自然对行业企业文化加深了了解,提升了职业素养。

(三)特色实践课程

1.虚拟特长班。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挑选部分有一定基础、兴趣浓厚的学生组建虚拟特长班,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各课程指导教师从大一新生中选拔有专长及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作为初步培养对象。同时也招收部分自愿参加的学生。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为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班。凡参加艺术特长班学生可优先参加校内外文艺表演,优先选送参加省市级艺术展演、学分奖励政策等。我校艺术特长班设有舞蹈、国画、书法三个班级。培养时间为3学期,共计6学分,同时可免修公共艺术教育和文化素质学分。学期培养结束后,根据平时成绩、艺术实践、课程考核、参赛情况等综合评定给予6学分。因学生个人原因放弃课程学习者,均不给予学分。开设特色实践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实践课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学习热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艺术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到生动有趣的实践过程中,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整个教学过程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艺术学分认定。为了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不但要具备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也应该具备创业、创新、交流和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2005年起规定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完成文化素质分方准予毕业。文化素质分为必修学分,包括公共艺术课程、校园文化活动、人文素质讲座、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与等方面,在此前提下,学院鼓励学生多修文化素质学分。

3.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在步入职业生涯过程中,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成功的基础。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成为影响其更好发展的障碍。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内涵建设,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育和发掘一批骨干学生,组织开展特色品牌校园活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使其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举办的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重点开发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教师应该努力挖掘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权威性,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类文明从“物质时代”进入“精神时代”,美育的意义、作用愈益重要、突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将愈发得到重视,在注重个性和创新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美育知识的教育与熏陶,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飞明.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措施[J].机械职业教育,2009(6).

[2[马洪波.谈以高职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改革为切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第6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关键词]艺术高职院校 文化课 教师 专业化发展 策略

在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各级各类院校的文化课课程日益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和知识优势。艺术高职院校的文化课因此而成为将艺术高职教育与学生能力、将学生能力与市场经济效应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而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是否能达到既定目标、取得预定效果,关键在于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的高低。有鉴于此,有必要在明确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的前提下,研究探讨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以适应时代对此类院校发展及毕业学生的新要求。

一、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颇具艺术潜质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选择进入艺术高职院校继续深造。一方面,这是令我国艺术界可感欣慰和高兴的事;但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学生既然自主选择以艺术为未来学习和工作的主要方向,那么就理应将艺术专业学习视为头等甚至唯一重要的大事来抓,至于文化课,那是学生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已经完成的事,在艺术高职院校中并不重要,学生是否学好文化课与学生的艺术前途无关紧要。当然,学生一般都是基于对艺术的偏爱、兴趣和能力才报考艺术高职院校的,与此同时,此类院校在录取报考学生时也总是将他们的艺术专业素质列为首要考量的因素。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文化课在艺术高职院校中居于次要或者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艺术高职院校招生体制在客观上降低了院校对学生文化层次和文化素质的要求,加强对录取入校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从根本上说,提高劳动者素质决定了国家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因此,提升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及思想道德素质,是事关我国现代化能否实现的根本大计。” 无论艺术高职院校还是其他类别的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是以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绝不仅仅是培养他们一个方面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综合素质,它体现了学生智力、才能、兴趣、品行、性格等多个方面,而对这些方面的培养就有赖于文化课教育这一基本课程教育的实施。有鉴于此,提高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他们培养成适应时代需求、质量高端的艺术专业人才,必须从他们的知识文化结构入手,注重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融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有一位西方哲学家和教育家曾说:“明智源于鉴史、慧巧源于诗歌、精细源于算数、深沉源于广博、庄重源于论理、善辩源于修辞与逻辑。”这句经典论述说明,文化课教育对于学生想象力的丰富、思维能力的提高、情操的陶冶、视野的开阔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例如历史类文化课让学生明白过去、现实与未来的联系。再例如语言类文化课让学生置身思想熔炉、知识海洋,让他们在背诵字词、诵读课文时既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又让自己的思想接受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从而提高修养、丰富思想、明白事理。

因此,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完全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充分利用每一节文化课教学机会,向学生美好、纯洁的内心注入思想甘露和知识乳汁。其实,学生在文化课上扎实学习、开拓视野、增强认识、丰富思想,就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层次,就是在培养自己博大宏远的胸怀,就是站在时代的浪尖、以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伟大中国的时代之风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真正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更进一步说,当前中国人民的艺术欣赏能力与品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日益提高,越来越偏向以挑剔的眼光评价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质量。在此背景下,日后要挑起国家艺术文化事业发展大梁的艺术高职院校学生,被赋予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重大的历史责任,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文化素质要求。毕竟,任何一项品味高端、思想深邃、构思新颖、艺术创造力丰富且独到的作品,一方面取决于创作者的艺术造诣,另一方面就取决于优良的文化素质。例如表演系的学生,如果只能模仿他人,一定难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演员。而要跳出一味模仿别人的低层次,除了专业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领悟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高职院校加强文化课教育、推动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关系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那么,在当前艺术高职院校以及社会舆论导向普遍对文化课不够重视的大环境下,如何以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来加强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策略性研究。

二、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包括培养体制、队伍结构、选拔体制、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以及领导机制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需要体现个人素质和个人能力两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因此从策略上讲,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以能力建设为根本途径,做到统一标准、严明制度,稳定队伍、提升素质,推进课改、加强能力。

(一)统一标准、严明制度。建设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的教师队伍最重要的是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教育部门针对艺术院校学生文化课的需求和教学现状研究出一套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模式,之后再将这种教学模式在艺术高职院校范围内推广。教育部门试图从文化课的教学方式、内容、策略、模式等方面实施改革,并综合考量各个艺术高职院校特点和教学水平,选择出最合适的院校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同时,为了统一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保证学校师资水平,教育部门要建立起考核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资格标准。例如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分为“优秀教师”与“合格教师”两个层次。无论哪个层次,文化课教师都必须在未来进步、教学方法、基础知识和教育理念四个方面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素质。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高职院校文化课专业教师资格,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将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区分,然而法律只对从业资格在学历上进行了规定,并没有针对包括艺术高职院校在内的所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特点做出进一步明确规定。这就导致了一方面,艺术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的文化课教师在从业资格方面可以相互替代。但实际上,文化课教师是否可以相互替代,以及如何相互替代,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尚需斟酌。另一方面,综合大学及普通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未来文化课教师时普遍缺乏针对艺术高职院校特点的培养内容。虽然部分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未来文化课教师时涉及到了一些专业性课程,但这些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行课的随意性较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所以,为了实现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化,首先要在制度层面上从教师的从业资格入手,在从业资格认定上要有针对性地既统一标准又有所区别,在文化课教师进入艺术高职院校上岗之前就具有必备的专业化能力,并明确一定的专业化发展方向。

(二)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建设一支稳定且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对此,可以从科学管理、优化结构、提高满意度等方面着手推动。

对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科学管理,即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拔、培养和考核,是让这支队伍发展更具专业化的重中之重。当前,随着职业教育改革不断走向全面和深化,经过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文化课教师离职业教育所需要的文化课教师的水准还有一定差距,有时这种差距还会变得十分明显。对此,在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应研究建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培养、培训机制,加强对包括艺术高职院校在内的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培训工作。例如可尝试一种包括培养选送、岗前培训、理论研究、实践锻炼等在内的长效机制。或者可借鉴国外先进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在保留由师范类院校培养文化课教师的传统基础上,积极吸纳艺术高职院校等用人单位以合作编写教材、适当分配学时等方式共同参与培养任务。

优化队伍结构,首先,是要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基础上优化职称结构。当前,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队伍的素质比过去已经有了极大提高,学历结构也日趋合理,但这支队伍仍然以刚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为主,在他们当中,有超过半数的教师甚至都还不具备中级职称。这与文化课及文化课教师在艺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不相匹配。有鉴于此,优化职称结构,以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扎实、业务能力过硬的教师充实这支队伍尤显重要。其次,是要优化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是否专业化的一大评价指标,它主要是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化课专业知识、理论素养及其他辅助知识储备等,具体包括所有与文化课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与文化课专业相关的专业性、一般性常识等。在社会各界对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给予更大关注和更高期待的今天,文化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为了他们是否合格的新指标,而且这一指标越来越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随着信息社会的发达和时代变迁,这一指标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对文化课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是要通过各种可行的方式提高文化课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当前,绝大多数艺术高职院校都意识到,通过考核可以激发文化课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和工作责任心。但由于考核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考核形式单一、考核缺乏民主化、考核定量弱于定性等,不仅没有达到考核的预定效果,反而伤害了文化课教师的积极性。有鉴于此,艺术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将文化课教师的考核与艺术专业课教师的考核有所区分;将校方主导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评教相互结合;将文化课教师互评与自评相互结合;等等。如此,文化课教师应有的光芒不至于再被艺术专业课教师所掩盖,文化课教师也有机会成为艺术高职院校所倚重的学科带头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也必然会随之提升。此外,还要从薪酬制度上入手,以现实的物质奖励提升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当前,文化课教师的工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项目、浮动项目和补贴项目,一般情况下,教龄相近、职称相同的教师之间在工资收入上没有太大差距。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教学表现、对学科领域以及学校的贡献很少纳入工资浮动标准。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引导文化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和教学工作绩效与所得报酬相匹配,是艺术高职院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推进课改、加强能力

课改即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课改的主体是教师;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课改为平台。因此,艺术高职院校应考虑以课改为动力,推动课改本身与强化文化课教师专业能力共同发展。

艺术高职院校文化课课程改革除了遵循此类院校及其他课程课改的应有原则之外,还需把握好实事求是、差别对待的原则。所谓实事求是,一是意识到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差,进而制定适应他们能力的文化课课程考查标准。二是要正视艺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不喜欢上文化课的现实,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教育服务对象,科学合理地编制文化课教材、大纲,进一步探索课程教学法和考查评价方法。所谓差异原则,一是意识到艺术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起点不同、离散度比较高,因此针对他们的文化课要注意因材施教。二是看清楚不同艺术专业的学生未来发展途径的差异,例如针对打算毕业后继续升学、深造的学生,文化课教师的教学要求要更高一些,而针对毕业后即从事艺术事业的学生,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能满足学生文化知识结构构建所需即可。

第7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学;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84-02

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了美育方面的投入,无论从政策还是制度保障上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大学生的美育还是不能得到所有高校的重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消解了公共艺术研究的热情

当今,公共艺术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严重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一是领导不重视。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教学评估内容中都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指标。虽然在发展规划中也会提一下,但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学生不重视。因为学校不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成绩和毕业证没有关系,所以大家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兴趣去对待公共艺术教育。

(二)对公共艺术教育设施缺少投入、资料匮乏,削弱了公共艺术研究的基础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资金方面投入甚少,导致相当多的高校艺术教育设施和艺术教育资料极度匮乏。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切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及参考资料,这使得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松散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向不一致,迷失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方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显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但有些学校则把公共艺术教育搞成了专业技能教育,不重视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理论的提高而热衷于办各种培训班,有的甚至成为创收的一种手段,这是有悖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宗旨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机契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2004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开始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整体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化的传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充分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资源,既是大学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在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的理论研究优势可以归纳、总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体系,研究新的传承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推动的作用。

(三)经济利益驱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现在一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马上就有人想到经济利益和城市旅游等商业化的运作,实际上过度的商业化运作,恰恰会使传承工作走向死胡同,因为他非常可能脱离原有的艺术规律而转向迎合市场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绝不单纯是一个钱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这包括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问题。

三、新时期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

1.学校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大学生选修。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量设置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各艺术课程特色和个性。

2.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标准,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艺术判断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专业教育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

3.要创新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法,注重从兴趣出发,注重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摒弃标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审美热情和潜能。

4.将课程进行分类,比如艺术理论、艺术赏析、艺术实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选修课程内容,艺术选修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1.把艺术教育与当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艺术教育的同时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文化部门联合共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形成高等学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三方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合力,开创一种新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2.把艺术教育课程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地方非遗艺术课程的整体构思与一体化建设。积极倡导面向地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组织申报文化艺术研究项目,自主设立地方非遗文化研究课题,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学术积累,保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品位与学术含量。

3.高校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面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群体课程的建设,加强非遗精品类课程建设的指导。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1+1”的教学模式。派老师到非遗艺术的传承地进行现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请传承人进入高校与高校教师共同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采用一个教师配一个传承人的教学模式,由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讲授心得体会;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教授和归纳总结。既体现了大学讲坛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5.把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使艺术教育根植于深厚的民间艺术土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形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公共艺术课程与普通公选课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系是最难把握的。因为非物质遗产的种类繁多、传承方式不同,如何在众多的非遗艺术中选择适合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且还要适合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和传承的特点是比较难于把握的。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少的,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几乎没有,如何在缺乏参考文献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学术化的研究和普及性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课程)、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状况下,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引领传承观念上发挥出高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拘泥于一般的艺术欣赏或者一些兴趣性的技能教育,既缺乏明确的特色,也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性的结合,充分关注地方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让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与校园,与根基深厚的民间艺术直接对话交流,使学校艺术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艺术风貌,这是今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 艺术 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白朝晖.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6,(29).

第8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论文摘要: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应积极挖掘当地民间艺术资源,形成自身特色。本文阐述了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形成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大专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艺术教育亟需破解的课题。笔者以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自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担负起对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课程。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选择和责任

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根据近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合民间艺术的艺术教育必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需要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采用国家统一教材授课.致使学校艺术教育与当地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不懂在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对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所知甚少。更有甚者,旅游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会唱地方民歌,不会跳民间舞蹈.对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多,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同时,人民大众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补充到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既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需要接轨,又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二)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当地人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或组织学习观摩.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杂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起到了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一种民间歌舞小场子,其表现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舞蹈和丑角耍草帽圈的绝活尤具特色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这一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向民间艺人学习.或是组织欣赏观摩.使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学习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关注优秀民间艺术发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刻反思后.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为此.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于2005年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爱好者和接班人.以其文化自觉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来继承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艺术教育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因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汲取当地民问文艺精华.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民问文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任一地区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民间文艺形式.全部涉猎.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曾开展了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各地相继编辑出版了涉及民间艺术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集成》,基本涵盖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精华.收录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料。近年来.一些地区又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文艺专辑。如笔者所在的地区.相继编印了《紫阳民歌专辑》、《岚皋民歌50首》等。艺术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如美术教育类.可侧重挖掘戏曲社火脸谱、彩绘泥塑、石雕剪纸、龙狮灯饰制作等,旅游专业,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传说的精华,编写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性.展示独特的艺术教学范例。

(二)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特点.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这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大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如陕西安康的民间歌舞小场子.在1954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后.中央民族学院就邀请两位演员为学生教唱陕南花鼓小调和传授挽草帽圈技巧.为时半年之久.使安康这一“小舞台上的大技巧”走向了全国。以技巧见长的剪纸、泥塑艺术.更需要由民间艺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示范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

(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活动。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挖掘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地方戏曲、社火脸谱服装等).与民问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也可组织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当地民族民问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第9篇:艺术艺术生文化课范文

 

本文对艺术教育类中职学校文化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措施,希望对艺术类中职院校的文化课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我国的中等艺术职业院校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专业技术型人才。然而,传统观念认为,中等艺术类职业院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艺术和专业技术的学习,忽略了文化课程的学习。

 

而目前,艺术类中职学生毕业后存在两种去向,一是通过艺术类高考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深造,另一种是从事艺术类相关工作。这两种去向都对艺术生本身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对文化课教学管理和课堂方案进行改革来提高艺术类中职院校文化课教学质量是本文拟探讨的方向。

 

一、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中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课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家长,老师,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理解不够充分。认为艺术类中职生只要能够树立相对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人生观即可,而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就才能帮助学生在社会上生存。

 

更有部分家长把职业学校当成是管理问题学生的场所,只要学生不犯原则性错误,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不予重视。

 

(二)文化课教学内容对艺术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由于艺术类中职学生有高考需求,在文化课堂上普遍采用是普通高中文化课教材,对于中职生而言,教学内容难度较大。另由于中职生在课程安排中还需同时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只有时间将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后巩固,答疑等课时严重不足。种种因素都导致现有的艺术类中职文化教学课时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学习文化课程的需求。

 

(三)艺术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

 

就现状而言,目前艺术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水平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且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部分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有排斥甚至抵触情绪。文化课学生到课率低,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职教师的难题。

 

(四)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

 

对中职文化课教师而言,在有限的文化课教学时间内,面对本身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学习兴趣的中职学生,教学难度要远远高于普通高中。除了常规的课程设计、教研、教学等压力之外,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还要处理学生的各种学习障碍问题,在心理上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的教学对策

 

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现代化德、智、体、美综合素质高、艺术气息浓厚的从业工作者。教育部强调深化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对艺术中职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以下是几点创新改革对策:

 

(一)加强文化课教学管理

 

提高文化课程在艺术类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文化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并重。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贯穿于整个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中。

 

艺术类中职文化课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关心,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及现实需求,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文化课教师的认同程度,从而提高文化课吸引力。

 

(二)科学规划文化课的教学课程安排

 

根据文化课教学经验和学生文化课学习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结构水平,和合理分配文化课专业课课时占比,专业文化两手抓,两不误。在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比例安排,例如,在高三阶段,上学期考虑学生艺考需求,在满足复习要求的前提适当降低文化课占比;而下学期则以文化课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全力冲刺艺术类文化高考课程。

 

同时,根据艺术中职生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合理安排文化课程各科目学习时间。例如,在对艺术类中职生的调查中显示,语文学科的课时占比可相应提高。原因如下:首先,语文是最基础的学习课程,学生掌握程度高,学习效果显著。另强化语文学科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能够引导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相应的提升,帮助学生提升其对其他艺术事物的理解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

 

(三)优化艺术类中职学校的教学手段

 

艺术类中职教学的教学手段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更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引入艺术思想与文化课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适时的引入一些课堂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增加教师培训机会,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

 

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学校更应该与时代接轨,增加对媒体式的课程教学,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互联网也能将文化课书本上显得枯燥的文字更加具现的展现出来,让文化课的学习摆脱枯燥,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化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文化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通过提高艺术类中职学校对文化课程的认识、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艺术类学生对文化课的兴趣,可以为艺术类院校文化课教育进行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