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媒介融合概念精选(九篇)

媒介融合概念

第1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摘要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数字网络技术不断得到推广,推动了媒介时代的来临。媒介时代的来临丰富了视听的领域,使得视听逐步转型,原有的单一的广播影视传播形式的视听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使得视听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得到丰富与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视听媒介”这个新的概念逐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出新的媒介背景下的视听转型的意义。

关键词 媒介融合 视听转型 背景

媒介融合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的,是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推动而得以发展的。各种媒体的功能逐步得到统一,将各种传统的媒介的功能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媒介之间的联合发展,通过这种媒介之间的融合介入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整合,媒介功能得到加强。当代媒介所依靠的技术手段日益趋同,使得各种媒介的功能可以在同样的平台上进行整合。当代新的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的新概念出现并逐步得到推广,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媒介布局,通过这种新旧媒介之间的不断融合逐步实现媒介功能的一体化,给人们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本文从三个大的方面来讲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通过对于概念的转型、价值的转型、产业模式转型的分析,阐明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带来的影响。

一、概念的转型

事物的变化是一种由外至内,再由内到外的过程,受到新技术、新科技的推动,使得视听转型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要想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进行分析了解,就必须首先对内在的视听转型进行了解,了解其内在的本质、特点,这就我们常说的概念的界定。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首先是概念的转型,视听概念的转型是人们对于其认识不断的加深。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信息、文化、媒介这三个方面来了解概念的转型。1.信息。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以及图像对于信息进行表现,将一些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东西消除。而信息技术则是指通过借助现代新型科技将信息进行传播并对于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信息技术的实现主要是依赖于对于其他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手段来实现信息的传递以及相应的处理。

信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由最开始的语言的产生,再到后来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产生,逐步发展到无线电的使用,实现了文字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后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介的出现,为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将通信、信息业、大众传媒相结合,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信息的传递由最开始的听说时代逐步发展为阅读时代,再到现在的视听时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听说时代,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还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得以实现。发展到后来的阅读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文字交流,以及通过文字创作出无数的文学作品,使得信息可以利用文字这个媒介进行流传,通过这种文字的交流来实现相互之间的社会交流。当电子介质兴起之后,视听时代逐步到来,最为原始的视听就是广播电影以及电视。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介的不断出现,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视听时代的发展逐步加快,逐步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文字、信息的传播均可以通过视听得以实现,这就是新时期下视听转型的重大改变。

2.文化。文化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劳动获得的物质财富以及收获的精神财富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而对于文化的狭义的分类,则只是侧重于对于人的精神文化的探求。在新的时期下,文化的范围不断得到延伸与发展,能够为社会民众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以及享受的都可以称之为文化,这是新时期的文化所显现出来的包容性。

3.媒介。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视听媒介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媒介的概念与内涵也得到了延伸与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视听媒介这一概念也逐步为人们所接受,视听媒介作为媒介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概念,既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又可以作为媒介,对于信息进行传播与处理。而视听也逐步走向正规化,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与监管。

当今,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的主流趋势,同时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媒介结构得到了重组,各个组织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所以在新形势下,企业要不断加强文化品牌建设,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合理定位,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价值转型

1.经济价值。当今世界,视听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逐步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广播影视作为视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经济主体可以通过相应的视听文化的传播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通过视听媒体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经济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够带动相应的产业发展。广播影视是视听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价值。美国的广播影视世界闻名,虽然其每年的电影产量只占据世界总电影产量的10%不到,但是其电影的票房却占据世界总票房的70%,美国每年可以通过广播影视获得巨大的经济利润。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下,视听媒体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GDP 中的比重逐步增加,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只是视听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新形势下,社会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媒介功能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地带动视听文化的发展,给予人们高质量的视听享受,这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对于促进社会发展,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文化价值。视听已经逐步转化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各个社会主体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视听媒介来进行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的表现形式,通过这种新的表现形式能够扩大文化的受众面,使得更多的人来接受这种文化,有利于国家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视听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通过这种通用的语言,可以实现世界各地之间相互的文化交流。同时视听的转型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革,改变了原有的传统的文化传播以及接受方式,视听媒介已经成为了当今文化传承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接受文化以及参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于视听媒介的利用,使得文化的变现更具活力,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文化的革新,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表现形式。

3.人文价值。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不同的视听媒介的推广,可以有效地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满足人们在新形势下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视听媒介的发展是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通过各种视听媒介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扩大视听文化的影响力,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种新的视听媒介是一种较为便利的社交媒体,公民可以通过这种社交媒体来实现个人的人际交往,各种视频传播活动可以让公民在社交活动中使得自身素养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新型媒介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断升级,逐步变化为人和物、物和物,物人融合的交流网,这种依靠互联网作为支撑的人际交往实现了线上的人际聚合。

三、产业模式转型

1.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对于盈利模式的探讨,一般是以经济管理的角度去进行的。借鉴相应的行业发展案例去对相应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国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收取广告费以及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已经不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广播电视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新媒体的连接尤为紧密,所以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中国的传统广播电视盈利模式是通过广告与网络收费来获取收益,虽然近年来,比例略有下降,但是依旧占据了主体地位,是整个电视广播行业的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介入,传统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了,急需对盈利模式进行改革,支撑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单一的盈利模式成为了阻碍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于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进行改革,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改革,新的广播电视盈利模式逐步出现并适用于行业的发展。

2.视听媒体形式下的多元盈利模式。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逐渐由传统的单一的盈利模式开始向多元盈利模式发展,除了从广告、网络收费获取收益之外,更多的新的收入渠道的出现,使得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线视频广告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利用新技术手段建立起完备的广告体系,建立起定向的、智能广告的新模式,对于市场做出细致分析,了解群众需求,从而做出准确的市场定位,通过这种市场细分、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手段,带来了新的广告时代。利用在线视频的付费模式实现了媒体的完美转变,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APP 模式的广泛运用也为广播电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利用苹果公司所开发的APP平台进行客户端以及应用程序的设置,是当今世界广播电视行业的主流趋势,通过APP平台可以为全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收取费用。而智能终端消费也成为了电视广播行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拉动了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媒介概念的出现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改革,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的概念转型、价值转型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转型进行分析与探讨,阐述当今社会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转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庞井君.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转型[J];东岳论丛,2012,(10).

第2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媒介;坦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59-08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l84)

作者简介:南长森,男,陕西兴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义彬,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媒介融合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正如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纳一香槟分校洪宇博士所说:“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自媒介融合译介至中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译介、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其他学术研究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方法看,一些研究是出自穷究学理的科学研究,一些研究则是出自情有独钟的热捧,一些研究则出自人云亦云的跟风。就美国而言,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对此,中国学术界先是由“英文阅读、中文写作”的学者介绍、释义,然后是一些学者接受、演绎。继之是学界、业界开始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仍是一个认识不一、含混不清的概念,各种媒介融合实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种种论断都未形成科学的理论”。本文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涵义、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致思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第3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模块化、融合媒介、革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目标,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大国”形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同样需要教育领域采取相应的改革,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提出并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也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四位一体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打破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运用打下基础。但该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强,实践性体现不够,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不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而“卓越计划”突出的是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与“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也就成了该课程面临的棘手问题。

一、以模块化为手段,优化重构教学内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现今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严格按照高等教学教学基本要求的知识点和逻辑分布进行编制,是一个完整而又不可破的内容体系。而“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则要求课程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动态性的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也就是紧紧围绕社会生产实践和工程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时的更新[1][2][3],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求“卓越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而长期以来,我们认为科学理论是自成体系的,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稳定性,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数学科学的一门课程保持着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也就意味有关“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抵牾。换言之,传统模式下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不符合“卓越计划”培养需求。

这就要求打破原有课程体系,但打破并不意味着将原有课程体系弄得支离破碎,而应是既要保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严谨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使课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有研究者认为企业课程可以通过模块化方式嵌入“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也有研究者将大学数学课程按照机电类、土木类、经管类、文科类等学科进行模块化设置[4]。笔者认为模块化也不失为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通过模块化形式和手段,按照《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原有的理论体系、逻辑关系和学科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既要保持知识的理论纵向深度,又要拓展知识应用的横向广度,从而实现模块化整合。在进行模块化整合的过程中,正确面对和解决三个问题可以较好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重构:一是处理好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衔接,实现数学知识的融合、数学思维的贯通;二是处理好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连通,将专业课程的工程案例融入本课程,既实现知识的上下连贯,又避免该课程过于抽象乏味;三是处理好与工程环节的衔接,实现以主题引导提升理论和技能的理论、实践、技术和素质四位一体的“卓越计划”教学内容建构体系。总的来说,“卓越计划”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是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而是整合时既要保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又要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5]

二、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建设多元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自2001年国家开展优质课程建设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但一直以来,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公众在重视教学的时候,却并未真正关注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更鲜有人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教学资源,而是停留于教学大纲、教材、备课笔记、习题、试题或试卷等传统资料上,即便新增的视频录像也仅仅是课堂的翻版。另一方面,也鲜有人以传播的视角来看待教学,更未意识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和意义。多数人认为教学就是“讲”,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某种意义上仅仅是传统板书的翻印、音视频资料的播放器、图片资料的幻灯片而已。也就是说教学“并没有与技术手段效率的提高成正比”[6],传播媒介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笔者以为充分认识传播媒介尤其是融合媒介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融合媒介作为建设教学资源的载体,对于推进“卓越计划”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举措。那么怎么建设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呢?以个人的观点,我以为,首先要重构教学资源的理论范畴,形成课堂资源与课后资源、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同步资源与异步资源、文本资源与图像资源、音频资源与视频资源的多元化资源。其次要强化教学资源实践性,将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就是按照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模块化整合的要求,建设理论与案例多元融合的教学资源,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理论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阐述出来,避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二次抽象。再次要正确运用以融合媒介为载体的建设方法。融合媒介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媒介,是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和需要的媒介,因而以此为载体的教学资源建设方法也就需要根据新的媒介特点来制订。但这并不意味着融合媒介否定传统媒介的功用,相反融合媒介应保留传统媒介的优势并加以运用,用麦克卢汉的观点来说,就是任何旧媒介都是新媒介的内容[7]。而今的教学资源中也存在此类现象,例如备课笔记过去多以纸质媒介为主,而今却是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均有,不过电子形式却只是纸质形式的翻印而已。这样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电子媒介的意义,也就阻隔了融合媒介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笔者以为应以融合媒介为载体和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教学大纲、备课笔记、习题、试题等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和转化,不止是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将融合媒介建成一个聚合器,进而将教学资源建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外延知识、案例分析、实践应用的聚合反应,凸显教学资源的智能化、交互性。最后要改变教学资源的建设理念。传统教学资源本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教师需要什么就建什么,是否适合或适应学生并非重要的问题。而融合媒介是一种开放型的媒介,智能化、交互性是其显著特征,因此新型教学资源不只是教师建设,学生使用中也起到建设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改变教师单一中心的理念,转而以教师、学生双中心甚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 [5]。

三、革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前面已经论述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问题,不过再好的内容框架和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到达学生,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而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今的教育氛围使很多高等学校和教师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改革教学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比重小学更加泛滥。“卓越计划”培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传统教学方法显然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卓越计划”专业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尤其是要教学方法的革新推动学习方法的变革,也即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也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笔者以为要达到这样的改变目标:一是要转变教学理念,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3],说白了,教师教学不是为了工作量,学生不是为了学分;如果不确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研究式、参与式等就是纸上谈兵。二是钻研教学方法改革,现今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的灌输,教师的“讲”甚或就是照本宣科;而“卓越计划”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要求带着问题“教”和“学”,正如林健所说:“研究性学习强调基于问题、面向实际,凸显自主探究,重点体现在‘研究问题、自主探究、讨论互动、批判改进’等核心环节”,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均以问题为中心,只是问题的来源不同而已,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之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同样适用,且急需加强。三是要适当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方法,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慕课”(MOOCs)都有两个基本特征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和问题主导式,这与我们转变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异曲同工。因而适当而恰当地借鉴翻转课堂、“慕课”等国外教学方法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疑是一股清风,对于撬动死板的教学方法不失为积极的助推剂和氧化剂。四是要推动课程实践性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现状是就理论讲理论、就知识讲知识,与生产生活、学科专业分离;尽管该课程理论性强,但它来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这说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就是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在该课程中植入生产生活案例应是一种可行而方便的方式,甚至可以到学生的专业实验室用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专业问题,使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P.47-5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P.10-17、57.

[3]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 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P.19-21.

[4]马晓峰、毕渔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阈下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0期,P.167-170.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5期,P.1-9.

第4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新型文化媒介人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在全媒体之前,出现过与之类似的相关概念,比如多媒体、跨媒体以及当下热门的媒介融合。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电视媒体从受众数量到经济产值都一直领衔大众媒体,在发达国家还形成了一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传媒集团。比如时代华纳公司就是之前时代、华纳、特纳三个媒体公司合并而成,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随着Internet和网络技术的巨大冲击,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正被新的趋势缔造者美国在线吞并。2000年1月10日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天完成了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世界最大的ISP:AOL(美国在线公司)和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宣布,两公司将合并组建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和传媒集团――“AOL―时代华纳公司”。随后,还出现了MSNBC(微软―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集团(默多克)等横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跨媒体和多媒体集团。然而,以上这些跨媒体和多媒体的早期实践主要表现为各种媒体形式之间彼此的独立运营,没有达到真正的融合,比如当时很多网络报纸不过就是报纸的网络版而已。

1什么是全媒体

理解全媒体这个概念,关键在于“全”到底是什么含义。通过百度搜索,找出以下三条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全媒体概念应用的新闻报道:《移动中的全媒体――中国移动的媒体战略布局解析》(人民网),这里的全媒体是指中国移动开展的手机报、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增值服务。《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获批――全媒体战略加速推进》(红网),这是继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之后,又一个获准建立的中央级网络广播电视台,意味着广播台开始涉足电视台的业务。《家庭期刊集团日前推出全媒体杂志》(凤凰网),这是平面媒体借助互联网、通讯平台,实现了印刷杂志、手机杂志、电子杂志等立体协同发展。由此可见,全媒体概念的背景是媒介融合,也就是说之前的各种媒体要融合成一种大而全的统一媒体形式。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全媒体都包括哪些媒体,以及它们如何融合成一个“全”的概念。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媒体形式有很多,就目前来看,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体形式就是大众媒体: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包括手机网络),它们又可以三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时包括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之前的跨媒体和多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前,是一种混合型的媒体――各种媒体形式保存着自身原有的实体和功能,独立生产,统一管理。全媒体出现在网络媒体之后,是一种化合型媒体――各种媒体形式彼此融合成一种全新的实体,统一生产,统一管理。面对相同的传播内容,前者会分别用电视直播,报纸评论,网络互动,后者将是在单一的全媒体形式上完成所有的工作。全媒体的媒介形式单一,只有载体不同,你可能用手机,可能用电脑,也可能用电视。它们同时具备直播、评论、互动的功能,只不过是你为了方便才选择它们其中的某一种而已,因为它们统称为全媒体。

2全媒体的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化学作用下,全媒体这种新型的媒体形式必将具有一些特殊的传播属性,并影响先有的传播模式与传播体制。

2.1全媒体的出现使得意见表达方式产生了新一轮的革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统的大众媒体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纷纷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数字广播、网络电视等新的媒介形式。 0/1代码依其独特的技术优势,统合了文字、声音与影像的差异,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网络媒体的传播属性。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已经充分的阐述过媒介形式对媒介内容变迁的深刻影响,并充分肯定了传播技术的关键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他没有告诉我们全媒体作为传媒业的数字化改造的产物将会对舆论表达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但是数字媒介已经产生出比电子媒介更大的“内爆”效应,多媒体网络和数字电视可以比模拟电视更好地完成“神经中枢”的全方位延伸,人们在数字媒体里渴望更多的信息参与和思考,这势必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能动作用。在这一点上,尼葛洛庞帝提出了“数字化生存”的概念,认为“信息的DNA”正在取代原子成为人类交换的工具,电视和计算机的差别仅仅在于屏幕的大小不同,传统的大众媒介正在变成群体个人间的双向交流,信息时代不仅促使媒介形态进行革命,而且在对现实生活的原有秩序进行更新,使得它更加人性、自由和公平。具体有关各种大众媒介的数字传播技术研究,国内外有大量的著作和文献,它们都或多或少的论证了数字媒体对社会舆论的表达带来的新问题和挑战。

2.2全媒体需要国家权力机关和媒体机构更加重视对社会舆论的管理

媒介融合使得人们能越来越便捷地接受信息和参与传播,互联网络、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诞生,为媒体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一系列令人忧虑的问题,诸如国家信息安全、非主流舆论的引导、华夏文明传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知识沟”已被“数字鸿沟”所代替,全球信息的“不对称传播”是当前世界各国公认的现实。在全媒体上的突出优势,可被奉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用作操纵世界各国公众意见的工具,互联网无连接分组交换方式的迂回前进功能及商业性运作模式还是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的温床。在全媒体上形成的非主流舆论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场的组成部分。这种非主流舆论与主流舆论间的相生、相、互补、互消,决定着社会舆论的最终方向与最终效果。在国际舆论战、信息战新格局的大背景下,需要重新把握并恰当处理全媒体里反映的社会舆论,对国家管制既顺应、又抗衡的态势及出现的相关问题。

2.3全媒体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管理体制并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按照当前国内的媒体管理体制,新闻出版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分管各自的媒体形式。有些地区已经实现了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但是,这还不能适应未来全媒体的特殊要求,至少还应包括电信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如果相关的管理部门不能合理、有效的融合,必将影响全媒体未来的发展效率和质量。除了管理体制的调整之外,当前的管理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改革。全媒体给予受众比网络媒体更加强大的自由表达意见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全媒体管理应该更多的疏导而不是阻碍信息的传播。之前与当下大众媒体多采取反馈(先播后馈)的方式与受众进行异步式的双向交流,全媒体需要充分注重意见市场的前期反馈(市场调查),并在传播信息当中同时注重传受双方的动态。最后,全媒体的全功能性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前者保证全媒体可以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后者保证受众需求的满足是有足够效率的。

2.4全媒体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快速适应新技术媒介形式的更新

全媒体不仅要求媒体工作者是采编播合一,而且还要充分了解并能熟练操作新技术条件下的新媒体。未来全媒体的外在形式不好预测,可能是全部统一于手机载体,也可能是类似当前QQ这样的多功能软件,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产全媒体产品的人和消费全媒体产品的人都要具备新的媒介素养。布迪厄在其消费社会学巨著《区隔――关于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中,特别关注到新型文化媒介人(new cultural intermediaries)。这些人(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广告人等)采取向生活学习的策略,不断推出新的媒介产品样式。未来全媒体的消费者将上升为全媒体产品的阐释者和主导者之一,他们可能通过创新而非模仿来向新型文化媒介人的霸权提出挑战,并最终也将成为新型文化媒介人。

3未来的趋势与应对策略

当前全球全媒体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主要表现为西方发达国家为全媒体的发展早已积累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并开始了初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一些有实力的个别媒体机构已经开始了全媒体探索。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例,目前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40%的报纸都由他控股,6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中包括《泰晤士报》、《每日电讯》、《镜报》、《卫报》等日总发行量达到2 500万份;在澳大利亚,新闻集团也控制2/3的报纸。在美国,它拥有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网络和35家电视台,占全美电视台总数的40%;在拉美,默多克与3家电视台合作,通过卫星播送150套节目;在欧洲,默多克有天空电视台;在印度,有EETV;在中国,3 500万个家庭可以通过卫星收看到默多克的电视节目。现在,新闻集团可以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5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目前,新闻集团正在与苹果公司、谷歌公司进行对话,探求未来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的盈利模式。这种成熟的硬件准备和消费市场,使得实力强大的新闻集团很容易向全媒体转型。

就国内来说,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传媒集团就开始出现,但是至今仅限于同行兼并,尤其以报业集团的发展最具代表性。虽然有第一财经这种报纸办电视,以及猫扑电视台这种网站办电视的先例,但是这些还都属于个案,经济体制约束与媒体市场的整体不健全使得我们还没有经历国外跨媒体集团的重要阶段。来自北京晚报的消息说,近日中央电视台推出改革新动作,“中心”制将改“频道”制。随着频道制的改革,中央电视台的人员也将相应进行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将会在全台范围内公开招聘各频道总监、常务副总监。中央电视台的体制变革反映的是当前急剧变化的媒体生态下媒体经营者的应对策略,这是对全媒体时代的一种生存适应。然而,体制改革远远不及全球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态势,因此,国内全媒体的发展应该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国情,不同于国外经验的新的发展途径。我们可以借鉴凤凰集团的做法,以电视为主体,不是通过兼并重组,而是通过发展自身的报纸、杂志、网站来实现媒介融合,达到全媒体的要求。国内的大众媒体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比如几乎所有电视台早就拥有广播电视报,一些有实力的省级卫视还办有相关的期刊、杂志和网站,并通过中国特有的强大的行政手段进行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5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背 景

一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学者ER · 利维斯1933年出版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此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率先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类型得以不断丰富和高度融合,这促使“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展,已被提升到公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高度。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其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反应能力。该中心还提出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五个核心理念和对应的五个重要问题(见表1)。

在上面对于媒介素养核心理念的描述中,不乏信息、能力、价值观等关键词,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信息素养。对于这两个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对比和辨析,提出了同一论、差异论、趋同论、涵盖论等不同观点,其中就有教育技术研究者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整合几乎所有传媒手段的今天,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已出现融合之势,现代教育技术可成为两者融合的桥梁。的确,两者在内涵上有很多交叉(见表2),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先天优势”。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生媒介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影响,种种因青少年媒介素养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日益严重,而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所以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和紧迫程度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我国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学校中以独立式课程的形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条件尚不成熟,如媒介素养教育未明确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缺乏专职教师和配套教材等。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采用融入式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比较适宜的选择方案。实际上,在中小学现有课程中(如语文、思想政治、信息技术等)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步展开。

策 略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入点”似乎并不难,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等课程模块均有相关的内容涉及媒介素养。但毕竟媒介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指向,还需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

1. 重视“双基”,拓展强化

任何一种素养的养成和提升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同样,媒介素养教育中也有媒介的基础知识、各种媒介制作传播的流程与技术、媒介信息的选择与利用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在各种现代媒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用媒介信息和参与媒介活动”、“新媒介的使用和影响”等方面,对信息技术教材相应部分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例如,在“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节可以融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发展的知识,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融入书籍报刊排版印刷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作品的设计制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2. 突出重点,联系实际

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选择地突出某些重点内容进行融入式教学。据有关调查显示,网络、影视、手机是中学生们接触最多,感兴趣程度最高,受影响最深的几种媒介,这要求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并密切联系实际。例如,在教材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图像、视频、动画这三类视觉元素在媒介中实际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在“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信息搜索、网页制作、网络交流、信息安全等内容。

因为这些重点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最热门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各类媒介中有大量鲜活典型的案例可供选取,教师可据此设计很多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或活动方案,锻炼他们鉴别和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

3. 创设情境,共同建构

虽然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尚未形成严谨的体系结构,融入式的学习也可能容易让人觉得内容零散,难于形成整体印象,但是也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提升能力。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可视化的、真实而复杂的媒介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介工具,整合各种必要的媒介资源,掌握和提高学习各环节所需的信息技能。例如,可借助当前流行的Web2.0网络技术搭建主题BBS、博客、Wiki小组、Moodle课程等学习平台,在良好的组织管理下,师生一起和编辑内容、提交问题或评论,既可以锻炼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会使学生必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建构者和传播者,批判性地选择、质疑、评估自己发出或接受的信息,从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途 径

认真分析笔者学校现在使用的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根据其内容安排,笔者认为可从课堂教学、课程活动、综合实践三方面找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1.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

教师可结合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对每节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当中可以指向媒介素养的元素,精心挑选教学素材或案例并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以必要的引导,使媒介素养教育的诉求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例如,在“网上的信息交流”一节列举普通民众通过手机、QQ和微博为媒体“报料”等案例,让学生不仅要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待网络的作用,还要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所带来的利弊、怎样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思考。

2. 在课程活动中融入

教材的很多章节中都安排了“探究”、“实践”、“评价”和“综合活动”等环节,对这些课程活动可以通过转换问题对象、考查角度、完善或重新设计活动方案等方式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有机融入其中。例如,阅读一期报纸或杂志的电子版,对比其与纸质版的差异(图文信息综合处理方面)。又如,对学校运动会的新闻采编、和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综合活动)。

3. 在课外实践中融入

第6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才需求;新闻学教育;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13-03

一、契机,在融合时代

如果一定要给“媒介融合”找到一个概念上的开始,多数学者不会绕开1978年尼葛洛庞蒂在阐释计算机产业、出版印刷产业和广播电影三大产业发展趋向时,使用的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这位聪明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或许不会诧异于他的麻省理工同仁政治学教授普尔,在1983年提出的“模式的融合模糊了媒介之间界限”的学说。时隔30年之后,当“媒介融合”已经从一个概念层面演进为一场以“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大传播网络深刻整合的变革浪潮时,关于时间和概念的讨论早已经让位于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洞察、探寻和求索的更为务实的研究。即使是最敏锐的新闻教育家也不可能在瞬息间将培养体系调整的如此灵活,以即时适应传媒领域的多变。事实上,新闻学教育本身发展至今,已经是一套完备的系统。或许正因为如此,当进入这个培养系统的学生抛开如此众多新闻学专业最初设立的初衷如何,而仍旧视就业为首要的时候,新闻教育系统的专业人才供给与传媒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契合是一个潜在要求。值得深思的是,上述要求却一度被认定为是新闻学教育的发展至现阶段的一大困境。一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的说法:“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高校却在大量培养。”重要的是,传媒行业人才供需的不契合究竟体现在哪里,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在分别审视传媒行业与新闻教育系统之后,或许会有更为准确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被这个困局一度袭扰的新闻教育学者,破局契机或许就在这个悄然展露的伟大时代里。

二、格局之变与结构整合

一个不应被忽略的研究逻辑是,媒介融合直接影响和改变的其实是传媒本身,而对机构从业人员需求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为了在上述影响和改变中存续和发展而做出的回应。在最初的起点上,融合给传媒带来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重新构建了传媒行业的格局:电视机不再是唯一的视听终端、手机不再是简单的电话工具、电脑不再是互联网专属的物质载体。当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络整合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终端上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传媒变革。在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的框架里,融合时代的传播者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机构,甚至涵盖了社会个体,这使得“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正在去中心化”;传播渠道技术壁垒的突破,让受众在一个手持的终端上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和方便地反馈;传播内容也因为平台的扩展而涵盖了图文音画;即时反馈和信息共享的实现模糊了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所有这些,站在传媒行业的角度看,是如此的值得敬畏。新知识体系中的整合包括:传播与营销的整合、传播渠道技术优势与符号优势的整合、传播学中的大众传媒与管理学中经济实体的整合、传播学中的受众与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的整合、新闻学中的新闻内容与营销学中的产品的整合、新闻学中的发行与营销学中的渠道的整合等。反观教育系统和传媒行业的中间环节,传媒市场出现的人才结构性供需失衡,实际上就是上述知识体系整合尚未在新闻学教育环节实现之前的阵痛。在新媒体浪潮的席卷之势出现之前,传媒经济的兴盛令传播媒介对专业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彼时,新闻传播业界需要的人才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既能跑动又有学问;第二种既会管版面或节目,又会管人;第三种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如果将新媒体崛起和媒介融合加入考量,今天的传播媒介对人才的需求至少可以在原有的新闻学专业素养基础上加上多媒体整合的内容生产和营销能力。单从这一点来说,现阶段的新闻学教育尚需要进行培养系统内的相关调整才能达成这一人才需求。

三、体系内的重构

第7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一、媒体融合概念的发展

 

1.1 媒体融合的“近义词”

 

在传媒业界,早在“媒体融合”之前,与之相关的概念并不鲜见。

 

如“报网互动”,学者周杰在《对报网互动的再认识》一文中介绍,报网互动可以帮助新老媒体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拓展新闻源,改善优化受众结构,创新新闻内容和报道形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力。这里主要是突出传播方式的互动。

 

如“媒介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如“全媒体”,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在2009年7月《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

 

以上是影响力较大的三种说法。

 

1.2 媒体融合的提出

 

在国外,“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提出,原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 “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晶,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在中国,媒体融合的提法晚于之前介绍的三位“近亲”,一度也与它们属于平行或者说交叉的概念,直到中央深改组将其作为全面深化传媒改革的“关键词”,其意义、内涵以及重要意义才更加全面和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1.3 近年来“新兴媒体”的三次演变

 

新与旧是个相对概念,因为总速记在2014年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对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很多人将2014年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元年。然而从广义上讲,媒体融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新兴媒体”也随着时间的变化在改变,其已经历20年3个阶段的变化、演绎和升级。在这一历程中,行业媒体多次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1.3.1 第一阶段

 

始于约20年前,主要特征是报纸上网、办网。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CNNET)第一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全联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网络大家庭的一员。次年即1995年10月20日,《中国贸易报》走上互联网,成为中国首家上网的报纸。随后,一股“报社办网”或者说“报纸上网”风潮在中国报界兴起,“一报一网”成为不少报社的标配。

 

1.3.2第二阶段

 

始于约10年前,主要特征是报纸登陆手机报。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而在中国,中国移动基于手机短彩信推出“移动梦网”业务,却使得新浪、搜狐等一大批知名互联网公司迅速崛起。顺应这股潮流,2004年7月1日,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诞生,除了每天向读者推送报纸精华内容外,的提供短信点播服务。超过100家报纸开办了彩信手机报。应该说,这也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变,其将报纸内容第一次从电脑搬到了手机上,使读者又增加了一种获取新闻的方式。但不容否认的是,这是一次在新平台上的旧创新,远非我们今天所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原因在于,手机报仍然沿用了传统报刊的采编方式、单向推送的传播方式‘,同时也缺乏纸质媒体固有的难以互动的短板,其本质上与平面媒体并无差异,只是在传播的速度上进行了优化和提升,其战术意义大于战略意义。

 

1.3.3 第三阶段

 

始于约5年前,主要特征是报纸“触网”形式多元化、社交媒体化。2009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了我国第一款用于iphone手机的APP(客户端)。此后,基于iOS和安卓平台的报纸APP不断出现,同时伴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零门槛进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到来,“官微”、“公号”成为新标配,报纸与读者呈现出双向互动的新关系,读者不再是受众,而成为内容的评价者、参与者与制造者。

 

时间到了2014年,媒体融合3.0时代加速成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加速融合,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此前,报刊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尝试,大多处于“星星之火”和“自然生长”阶段,属于市场主体即报刊社的自发行为。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行业报的盈利模式本质

 

自报纸诞生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应对着种种变化,如激光照排、彩色印刷、数码传样等。但这一次变化尤其不同,因为“媒体融合”将从相当程度上颠覆行业报的传统商业模式。对于“钱景”的恐惧,可能是行业报从业者最为担心的问题。

 

2.1 说不清的发行量

 

在行业报发行中,最好做的往往是所谓的部委“机关报”。通过行政指令、指标摊派等方式,能够较为有力地在全行业、全系统推动报纸发行工作。不过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部委办局撤销、变化、设立,不少机关报成为了行业报、圈子报或者干脆转为专业类大众报,如原邮电部机关报《人民邮电报》、原电子部机关报《中国电子报》、原工业部机关报《中国工业报》等,现都归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下,成为行业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层面对于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转变作风的要求,使得“红头文件”愈发难以发出;同时,国家对于大型企业特别是国企预算费用卡得越来越紧,也让这种发行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一个好的行业总要引来竞争者,除了一部一报之外的其他行业报,虽然在发行上面难以通过复制“机关报”模式打开较大局面,但通过人脉关系、赠阅等模式也可以有效地扩大影响力,分流了“机关报”的行业影响力。而且,它们为部委办局“代言”的压力要小很多,在报道内容上可以进一步放开,更容易吸引读者。

 

2.2 道不明的广告效果

 

在行业报领域,广告的卖点大多基于报纸的权威性、广覆盖和影响力。对于下级组织而言,广告、软文等可以影响到上级领导;对于产业链供应商而言,广告可以吸引到买家。不过要指出的是,在没有大数据支撑的纸媒时代,广告定价、影响等指标其实都是一笔“糊涂账”,不仅纸媒的实际发行是个不能说的秘密,而且究竟能够达成怎样的广告效果也是不得而知。不仅是行业报刊,综合性报纸也是如此,于是就有了不少媒体为了让广告主能够对于媒体有感知,而在报摊、宾馆、机场、写字楼等地摆报架、铺报摊等行为。

 

而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基于大数据等后台统计系统,可以比较精细化的衡量媒体广告的效果,这也是使得传统行业报的“傻钱”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

 

2.3 “前向收费”变“后向收费”

 

新媒体即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最大的一个特点具备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免费、共享。对于传统报刊而言,这几乎是颠覆性的。

 

在报刊时代,在编采、印刷、运输等一系列工作之前,报纸发行即已完成,收入“落袋为安”。本质上来说,赢利模式是前向收费模式,“谁读报、谁掏钱”,遵循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古老定律。但在新媒体时代,内容往往是免费的,收费模式走得是“大循环”,通过颠覆式创新(独家报道)和组合式创新(整合内容)来吸引眼球,通过“可能”随后而来的广告销售和增值服务获得收益。这种“先付出、再收获”的模式和不确定性加剧了行业报刊决策者的恐惧感。同时,对于事业大厦业已搭建起来的行业报而言,“休克式”疗法显然不具备条件。

 

三、行业媒体的商业模式创新

 

媒体融合是趋势,朝向新媒体转型是未来,不管这个未来何时到来。因此,现在行业报所依靠的订报和广告这两大主要收入来源,在未来是站不住的。那么,怎么办?笔者认为,行业报可以发力以下几种新型商业模式,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

 

3.1 出版基金模式

 

中国联通新闻处处长付玉辉在访谈中建议,可以采用很多报纸尝试的理事会制度,通过设立行业多媒体出版基金,通过基金模式获得收益,同时为理事单位服务,提供全媒体或多媒体化的产品和平台,如报纸、电子版、客户端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基金由产业链上的大企业提供,形成滚动效应,将一份份订报的散钱一次性收集起来,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复合式的集群式媒体服务。此外,还可以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资源,开发新的增值业务,面向产业链或者公众提供有偿服务。

 

3.2 “付费墙”模式——电子版

 

为报纸上网的内容设立收费门槛,即所谓的“付费墙”,也就是有偿电子版。自2009年5月12日默多克宣布对报纸网站停止“免费午餐”以来,新闻集团旗下报纸包括《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世界新闻》等先后宣称都将设立“付费墙”,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

 

对于中国行业媒体而言,这种模式也并不鲜见,它们大多采用限时、限量、限次等方式为读者提供有限的新闻服务,通过软硬件加密保证用户账号的不可复制性。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诸如冲击纸媒发行、大众传播效果受损、用户体验是否值回“票价”等问题。

 

3.3 改良“付费墙”——混合发行

 

作为报纸发行的主力军,中国邮政近年来试水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混合发行”力度不断加大,其利益与报刊捆绑在一起。自2014年开始,作为中国邮政最大的地区性报刊发行局,北京报刊发行局推出了一种新的发行模式——“纸媒+手机客户端+增值服务”。这种模式本质上还是报纸发行的“互联网变种”,是中国移动手机报的移动互联网版本,通过前向收费模式的延续,既保证了收入的提前获得,又通过强制关联使得纸媒和数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利益统一。目前,初期发展效果良好,中国交通报等百余家行业媒体已经进驻。不过,该模式的分成比例为发行方和出版方5:5,且每月客户端价格不低于5元,对于发行具有一定的压力。

 

3.4 定制化服务——私人新闻官

 

在传统报纸领域,受限于编辑记者的精力和纸媒的出版形态,一份报纸上的精品内容或者说受到读者青睐的内容只占20%,其余80%内容要么是为了“填满”版面的应景之作(而且既不能少也不能多),要么被读者所忽视——这两种情况都是无效和无意义的。

 

行业媒体为行业里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人定制新闻,为不同的角色提供最有价值的内容服务,那么永远都将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关注网络中立,就把所有与“网络中立”有关的内容都推送给用户,让用户用有限的精力去获得90%有效的信息,随之而来的是心甘情愿地付费。而且付费能力越强的人,往往越是具有决策能力和商业价值,为他们提供精准化服务,能够让广告也变成新闻内容,实现广告营销的精细化。

第8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摘要]:本文以媒介融合为背景,梳理受众角色和受众研究范式的演进轨迹,对网络新媒体时代参与性文化和互动经济的背景和原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以传统媒介测量为比照,对网络媒体环境下受众和媒介测量的新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就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

被誉为“21世纪的麦克卢汉”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曾经指出,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一是媒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媒介融合的速度和广度在不断推进;二是参与性文化蓬勃兴起,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为受众创造了更多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和实践的机会[1]。

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受众参与传播机会的增大,不仅对传统受众形态、受众概念和受众研究范式形成巨大冲击,对受众和媒介测量也提出了新挑战。

传媒学界和业界关于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媒介融合“可以描述为传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传媒形态的全媒体化,传媒业态的多媒体化,融合取向的新媒体化和运作模式的跨平台化”[2];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等多渠道融合”[3],乃至内容融合、品牌和广告资源的分享。笔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同时认为,媒介融合并非媒介技术功能的简单整合和叠加,而是一种具化学性的结构变化,即朝着新媒体平台嬗变。如今“内容产品化,产品平台化”是传播领域的一大趋势,平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而互联网,则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也是最具普及性和发展潜力的媒体平台。

在不同媒介环境下,受众角色和受众研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任何媒介环境下,受众都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不可否认,由于传媒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消费者、目标对象将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的任何一个。”[4]今天的受众,不只是读者、听众、观众的代称,不再只是受传者,他们还是主动的用户、网民和传播者。不过在概念上,本文仍然延用受众这一传统术语,其缘由,主要是考虑在文章篇幅有限以致无法对相关概念进行更多元、更有效的界说的情况下,在与读者们分享和探讨一些学术概念和学术成果时,能够保持学术话语的某种统一性、共享性和延续性。

以下本文将从互联网新媒体角度出发,对受众特点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并就网络受众的测量方式进行探讨。

一、受众嬗变与范式转换

受众是传播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传播学界和业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传统上,受众被称为受众者,通常指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也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在港台地区,受众又被译为阅听人,不少人认为这个译名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受众”一词的被动色彩,相比大陆学界将(Audience)译为“受众”,似更合理。不过今天,从媒体融合的观点看来,“阅听人”一词仍然存在局限,仍然是传统媒体下的概念。因为今天的受众,不只是扮演被动的受传者的角色,而是具有了更多主动传播的能力。

西方最早的受众研究源于追求传播效果的需要。为进行军事战争中的“心战”宣传,政治上的竞选运动,尤其是商业方面的广告传播,为取得良好的效果,便需要系统科学地研究受众。今天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受众行为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媒介平台上的各种交流和交易,受众研究和媒介测量的重心有所变化,但是追求传播效果,以及“双重售卖”模式在网络上的延续,尤其是广告商∕广告主对广告效果的追求,仍然是受众研究和媒介测量的重要部分。

翻开任何一本教科书,不难发现在传播效果各种模式的背后,都可以看到受众角色和受众观在其中的变化。从“魔弹论”中孤立无助、完全被动的受众,到“有限效果论”中顽固的受众,以及适度效果论中相对主动的受众;从被视为市场和消费者的受众,到被视为公民的受众……。随着传播技术为受众参与的可能性的不断增长,今天的受众不只主动性在增强,主体性也在增强,这种主体性不只是指接收的主体性,而是指参与传播的主体性,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本体性、自主性在增强。

具体从传播的角度说,受众从一个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为一个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从效果反馈的角度说,过去的受众,在媒体测量中,基本上以“数字受众”的面容出现,是一种由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所概括的受众,一种量化受众。如今有了新技术平台的支撑,受众逐渐成为“意见受众”,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意见表达,更注重反映和表达他们的主观愿望,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制和主导传播,这是一种质化的受众。在这两种不同的受众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受众观。前者是一种被测量的、简略的、非人格化的、被动的受众,后者则是一种主体性的、个人化的、主动的受众。

与变化中的受众相呼应,受众研究的视角和范式也在发生变化。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曾经将传播学从兴起直到今天,历史上所有的受众研究进行了一个提纲挈领式的归纳,将它们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研究传统,即结构性、行为性、社会文化性研究[5]。这三种研究传统,分别反映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背后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意识形态观念。结构性受众研究源于媒介工业的需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受众规模和媒介接触行为的一些数据,如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等等,这些数据与广告和媒介市场的需求也密切相关。行为性受众研究旨在分析和改进传播效果,通过了解受众的媒介选择、使用和态度等方面的信息,来解释媒介的影响,为决策提供参考。两者主要采用调查统计和心理实验等量化研究方法。到上世纪80年代前后,受众研究开始范式转型,即出现了社会文化研究范式尤其是接受分析。这一范式眼中的受众,不再是非人格化的、完全被动的群体,受众对于文本具有主动解读能力,传播者对受众并没有绝对的主导力量。这类研究主要采取定性研究方法,试图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全面深入地把握受众,强调对“人”的再发现。

稍后有两位学者阿伯克龙比(Abercrombie)和朗赫斯特(Longhurst)也将受众研究概括为三种范式,即行为范式、合作/抗拒范式、观展/表演范式[6]。如表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范式在谈及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时,所采用的核心概念不同,受众在三种范式中的主体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在行为范式中,我们看到的受众,是作为个人怎样“暴露”在媒体的传播之下,如何“接触”和接受媒体信息,扮演一种接受主体的角色。而在合作∕抗拒范式中,受众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呈现三种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支配性解读,一种是抗拒性解读,还有一种是协商性解读,“权力”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一范式中,受众对文本具有较强的能动作用,扮演的是诠释主体的角色。到了观展∕表演范式,核心概念则是“认同”,受众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传者,而是一个自主的甚至自恋的表达或表演主体,他们具有足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来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演出自己,当然,其前提是拥有足够的技术条件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和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阿伯克龙比(Abercrombie)和朗赫斯特(Longhurst)提出观展∕表演这一研究范式是在1998年,其时,互联网还没有像今天这么大众化,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传播工具和平台。这一范式的提出,却能够比较恰当地切合当下媒介形态中的受众特点,其原因颇耐人寻味,或许有几点不容忽视——这既与后现代思潮的学术推动有关,也与一位学者对未来媒介发展的前瞻性把握有关:既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从学科发展中找寻研究着力点,也从潮流中捕捉某些具有规律性的动向。

中国的受众研究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道靓丽景观。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所谓的受众研究基本上是一些经验性总结或有感而发,了解受众也主要通过来信、来电和座谈会等方式,缺乏科学方法的应用,对受众的把握常常失之粗疏和偏狭。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受众研究开始引入我国,严格说来,主要是以受众调研为代表的受众研究,即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调研,以及一些较深入的问卷调查,一种结构性的、行为性的受众研究。目前,这两类受众研究已经基本上成为我们受众研究的主流范式,——即以视听率或阅读率调研为代表的日常制度化的研究范式,并且形成了相应的行业,收视率调查业便是一大代表。如今,不仅收视率让人趋之若鹜,收视率调查业也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新兴朝阳行业,年营业额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内翻了许多倍,之所以如此,原因无它,概因中国电视业的市场转型需要这样一种量化数据来调节市场各方的利益关系,需要为了解电视传播效果提供来自第三方的认证和评估,以此确定电视业市场的游戏规则。这些受众调研大都依据抽样统计原理和方法,同时采用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向这些领域延伸应用。

今天,无论中外,席卷世界的网络新媒体浪潮,推动着虚拟空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激,也带动了参与性文化和互动经济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上的博客、论坛和BBS内容,都是产自网络受众的信息内容,是“意见受众-传播主体”这一模式,促成了参与性文化的发展,乃至互动经济的形成。因为,这些信息同样能够吸引人们注意力,同样可以通过点击率等系列指标,成为与广告商∕广告主议价的砝码。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受众不仅是注意力的提供者,也很有可能成为注意力资源和利润的分享者。

二、受众与媒介测量的新特点

受众角色和受众研究范式的不断演进,尤其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参与文化和互动经济的发展,引发了新一轮对于受众测量和媒介效果测量的强烈兴趣。

相对于传统的电视收视率测量,媒介融合时代的受众和媒介测量有许多新特点。就互联网监测来说,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用户端的测量,二是服务器端的测量,这两者是互联网监测的主要方式。以下我们对照传统电视收视率测量,对新媒介测量的一些特点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第一个特点是,传播效果从未知到已知,这里未知和已知都是针对传播方而言的。我们知道在传播学中,传播效果一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和分享层面,二是情感态度层面,三是行为层面。传统媒体的传播者对于自己传播的基础性效果,即认知效果——有多少人分享或接触过某一信息,这种基础性的传播效果通常是以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等数据指标来显示的——通常并不知晓。电视节目传播出去之后,有多少人看了,看了多长时间,看的这些观众是些什么样的特征,传播者其实是心中无数的。心中无数既容易盲从,也容易导致怀疑和产生不屑。这种传播者对传播效果的“无知”状态,主要是由于传统媒体自身的传播特性所导致,即传播基本上是单向的,传播者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来反向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也因此,在传播系统之外,我们需要建立另一个独立的监测调查系统,一个第三方调研机构,来了解观众情况,提供反馈数据。

但是,网络媒体不一样,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是直接相互的。通过后台技术,或者说通过后台服务器端测量,可以大体了解网络受众的地址来源、操作系统等个人信息,了解有多少人点击了页面,多少人观览了信息,传播者对于自己的基础性传播效果是已知的。有新技术的支撑,传播者可以清楚识别终端用户的不同传播情况,了解用户行为,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传播者有了更强的自我监测能力,对受众的情况也更加了解。

第二,测量更准确,更少被干扰。传统的电视收视率测量,取决于人的主动行为,比如日记卡法需要人工填写,人员测量仪则需要样本对象在手控器的相应按键上将自己按进按出,两者都需要人们在收看电视时进行人工操作。而互联网基于用户端和基于服务器端的测量,主要采用监测程序和监测软件来实现,既可以测量受众访问不同网站的浏览行为,也可以测量网站用户的链接数和页面浏览数,两者并不要求用户在使用时的特定关注和操作,不影响受众的正常电脑使用,也排除了对监测和观察的人工干扰。换言之,在不干扰人们正常使用电脑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基础性传播效果数据,而且所测得的数据比目前传统媒体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更加精确、更加准确。

第三,受众测量和内容监测由分离到统一。传统的电视收视测量,一般采用两个分立的系统,一个测量受众,一个监测内容。一方面通过抽样等方式对样本受众的收视行为进行测量,产生受众规模、时长等收视率系列数据,与此同时,另有一套系统对节目所传播的节目尤其是广告进行监测,通常进行录制,然后将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匹配,最终形成节目或广告收视率反馈数据。但是互联网测量不同,内容监测和受众测量可以共用一个网络系统,对传播内容尤其是广告进行监测时,通过在内容部分嵌入监测代码,在用户端安装插件等方式,在测量受众行为的同时,实现对内容的监测。

第四,受众行为的测量与心理态度的调查可以共平台,也更加便捷。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研究,通常通过收视率、收听率、阅读率等指标来反映人们的收视、收听和阅读行为,这只是受众研究中最基本的部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受众的心理、态度、情感和需求,就需要花大力气去做抽样问卷调查,要入户面访、邮件访问或者电话访问。有了互联网,网络用户的行为测量和心理态度测量,两者可以共用一个网络平台。藉借这个平台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监测和网络问卷的形式,实现对受众行为、心理和态度的了解和把握,这将大大提高调研效率,降低调研成本。

第五,监测主体与广告平台的融合,这是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传统媒体时代的市场游戏规则,是由第三方提供监测数据,作为传媒机构与广告商/广告主之间利益交换的“行业货币”,这个第三方应该是独立、客观、中立的,与其他各方之间没有利益纠葛。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融多重利益于一身的“交集主体”,某些公司既是第三方测量者,提供市场监测数据,同时自身也是一个广告平台,扮演广告分销商的角色,甚至提供其他内容服务。这一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如何,尚需进一步探讨。

三、若干思考

尽管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受众和媒介测量手段和技术水平比之传统媒体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体传播效果,仍然需要来自第三方的监测和评估。网络平台和技术的多面相性,以及融多重利益于一身的“交集主体”的出现,为媒介融合环境下新兴传媒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挑战。尽管一些网站可以大体掌握自己基本的效果情况,但是这些数据只是出自一己,而非全体数据、全市场数据,类似于网站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难以建立市场公信力。在目前格局下,来自第三方的数据监测和评估,是建立市场新模式和新秩序不可忽视的基础环节;而且,第三方监测和评估机构本身应该是独立和中立的,能够提供科学、客观、有公信力的数据,作为市场货币通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新媒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游戏规则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其次,用户端测量的法律问题。传统电视收视率测量是受众自我报告式的,即要么自我填写日记,要么通过操纵人员测量仪手控器的按键,记录收视情况。与传统媒体不同,互联网中受众是被测的、全暴露的,非自我报告式,而且互联网的内容是开放的,有超链接、跨边界的一面,随着技术的全面渗透,在更加快速方便的同时,也难免存在很多隐私隐患。在用户端下载插件,时刻监测自己的行为,对许多人来说存在一定的社会心理障碍,因此用户端测量会遭遇一些法律和社会文化心理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通过提高调查的资金投入的方式,克服用户端调查的隐私屏障,亦即为样本户提供一定的资金,通过出高价,换取受测对象牺牲部分隐私。但是这仍然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同时也牵涉到隐私保护和调查成本之间的冲突。

最后,如何建构跨媒介测量的指标体系和受众分析模型。目前,受众跨媒介接触和流动日益频繁,研究跨媒体传播效果的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2008年奥运期间,曾经有调研机构做过一项调查,受众中有多少人是从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车载电视、手机电视或者户外电视等渠道获取奥运信息的,结果发现重叠性非常之大[8]。人们在观众、听众、读者、用户之间不断转换角色,如何全面把握和分辨媒介传播效果,了解某一个或几个载体,或者某一内容的真正覆盖情况,这需要在跨媒体层面去做一些工作。建立科学的跨媒体传播效果指标体系,构建新的受众分析模型,这是需要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这项研究,也是我们在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方面,有可能与世界其他国家并驾齐驱乃至超越他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释]

[1]参见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死汀塔伦蒂诺的星球大战——数码电影、媒介融合和参与性文化”,见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2]参见陆小华“媒体与电视直播”,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会议上的发言,2009年11月29日。

[3]参见董年初“媒体融合与政府监管”,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会议上的发言,2009年11月29日。

[4]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第15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5]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等译《受众分析》第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6]Nicholas Abercrombie & Brian Longhurst (1998). Audiences, p.37. Sage Publications.

第9篇:媒介融合概念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 记者;必备素质;媒介环境;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随着我国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的平民化,已经成为国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手机网民也达到了5.27亿。各种媒体相互渗透,全媒体的概念逐步明确,很多媒体也开始提出 “全媒体化”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全媒体时代已经开启。

全媒体时代媒体对记者的要求已经远远的超过传统媒体对记者的要求。要想跟上时代节奏,记者务必要融入这个全媒体的主流之中,积极迎接全媒体时代,思想和技术上都要完成由“传统媒体型”向“全媒体型”转型。

要适应这个媒介环境,就要先了解媒介环境,所谓媒介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每一次新媒介的出现,都将开创新的媒体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媒介生态。在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的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主体发生重大变化,由公众媒体转变为“公私”混合的时代。

2、各媒介间关系的变化:网络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新旧媒体相互融合,在保持原有介质优势的条件下,媒介之间开始互相借鉴传播方式,实现媒体的相互融合、渗透。

3、新闻传播流程的变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播流程已被改变,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性更强,新闻传播的主体为记者与受众共同分享,促使新闻产品多样化发展。

4、服务对象的变化: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介间高度融合,受众由单纯的受众转向成传者和受者的双重角色。

这些变化都对全媒体时代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保持原有新闻素养。从思想素质上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仍然是作为记者的政治大方向。从业务素质上来说,新闻媒体的基石仍然是记者的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尤其在全媒体时代,庞大的信息量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受众面前,报道的质量一定是最重要的指标。从作风素质建设来讲,做好记者的前提当然是良好的作风素质。

第二,新思想与技术的要求。记者要接受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只有从思想上承认转变,才会在行动上去改变,学习全媒体时代记者所要学会的各项新的新闻专业技能。要转换原来单一的思维方式,寻找适合全媒体时代的方法。

第三,传播能力的提高: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采集与制作的流程,不同的媒体在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根据受众的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制作成不同的新闻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传播给受众。

第四,记者信息选择与整合能力的提升:与传统媒体相比,全媒体时代的记者更需要掌握多媒体传播能力,记者要能够熟练地搜集、处理各种文本、照片、图表、动画、视频等素材,其中也包括多媒体多新网络语言理解能力。这种新闻业务流程是对新闻信息和资源的整合,要求记者的资源整合能力极大提高。“融合新闻”体现了这媒体对事件的处理更多角度,更注重与受众互动,这对记者的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意培养多媒体报道的思维和理念,懂得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将信息资源转化为不同的新闻产品,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能力。

第五,对正确信息的把关能力:全媒体时代,新闻的多元化、复杂化,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都使得虚假新闻数量增加,尤其是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转发、转载的再次传播过程中,传播方为了提高时效性,往往会缺少对信息的把关,还有些媒体为了吸人眼球,恶意将标题夸大或根本不符合新闻主题内容,要杜绝这些现象,考验的正是媒体人员对信息的把关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全媒体时代,记者面对爆炸式的信息量,筛选、鉴别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有序的整合出来,使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新闻内容。因此,拥有更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就拥有了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空间。